寶寶的一天(精選4篇)
寶寶的一天 篇1
小班語言活動案例
泗涇幼兒園 沈莉薇
一、活動內容:寶寶的一天
二、活動目標:1、嘗試用較完整的語言說說幼兒園的一日生活,體驗在幼兒園 與老師同伴相處的快樂。
2、樂意與同伴交流,學習一些簡單的交往技巧。
三、重點與難點:
重 點:熟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體驗于老師、同伴一起生活的快樂。
難 點: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說說自己做了些什么,自己的情感體驗。
四、設計思路:
l 認知經驗來自于寶寶的生活:在幼兒園這個大集體中生活了近一個月了,從最初的哭鬧不休,到現在的情緒基本能穩定,更重要的是寶寶們開始適應了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在這么多天的共同生活和相處中,孩子們對環境,對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作息開始熟悉,逐漸形成了“生物鐘”現象:來園后的玩桌面游戲、玩區域活動;用點心前知道要小便洗手;然后做操、早鍛……
l 語言素材從寶寶生活中來:結合對這些寶寶的語言發展現狀的觀察與分析,同時為了課題研究的需要,對小班寶寶的語言教育刻不容緩,但從何入手呢?寶寶們的現實生活是最佳的素材來源。通過孩子們最為熟悉的生活背景,在打電話這種讓寶寶感到自己長大、滿足自己內心成就感的游戲活動中,激發幼兒說的愿望,因為我深知寶寶們對模仿大人的意愿是強烈的;在一問一答的電話交談中讓寶寶較為輕松的說完整話,并了解“提問——回答”的語境模式,為以后的語言交流打好基礎。同說在說的過程中也是孩子邏輯思維運作的時刻——回憶自己在園的一天生活情景;用語言講自己的感知、想法用一兩句話說出來;嘗試概括自己一天的所作所為……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我們都知道在現實生活中“語言”在人際交往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看似簡單的“電話游戲”以一種寬松的氛圍讓寶寶在玩玩、說說的過程中學說話,學著與人交往。兒童的學習不再為了學會而學,更多的是為后續的發展奠定基礎,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來源于生活的、貼近生活的教學活動不僅是最容易被寶寶們接受的,更適合于他們的發展需要。
l 科研上的思考——策略的運用
情景示范法:活動一開始就以一段與大班孩子的合作表演導入主題,因為我們都知道小班孩子的思維和行為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直觀形象的視聽覺的刺激;同時這段情景表演給了孩子們一定的示范,即了解寶寶與“媽媽”的對話是這個樣子的,在引發幼兒的興趣的同時也為接下來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情景中的一問一答的示范,讓孩子初步了解“問答模式”,解決了小班幼兒初入園中普遍出現的分不清什么是“提問”什么是“回答”的現象。
提問引導法:打電話中老師可以用“提問”的方法引導寶寶說完整話,并能說出自己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在“還在干什么?”的追問中引導寶寶積極思考,嘗試著說出與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的“答案”,對于小班孩子來說,語言教育中的創新意識的培養在其中可見一斑,雖然是初步的,但能在引導孩子快樂的開口、說規范言語、能根據自己的經驗說出與同伴不一樣幼兒園生活中,激活思維,體驗與他人“不一樣”的快樂。(求新求異)
多媒體課件導入法與示范啟發法相結合:將孩子們平時的一日生活拍攝下來,以此為教學課件,利用實物投影儀將這些照片演示出,同時多媒體的運用起到了“示范啟發”的作用,讓寶寶們直觀的回憶出自己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內容,為以下的“電話游戲”中
扮演游戲法:小班的寶寶特別喜歡裝扮性的游戲活動,那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長大,在心理上得到慰濟;在裝扮性游戲中老師的教與孩子的學的過程顯得自然又和諧,因為興趣駛然。
材料暗示法:在游戲活動這一環中,我即有電話玩具、仿真電話的投放,也有替代物“積木”,有意識的不讓每個孩子都有“電話玩具”,試圖讓孩子能發揮想象,借助替代物進行電話游戲。
情感激勵法:當幼兒在活動中有較出色的表現時,老師立刻抓住時機進行肯定與表揚,如個別寶寶在回答時能嘗試的把話講完整、有些孩子能圍繞中心的講自己的答案說的與他人不一樣時,老師立刻以星星等粘貼紙作為獎勵,在肯定這些寶寶的行為表現同時,更激發其他孩子的模仿、遷移,形成同伴之間的榜樣示范作用。
五、環境與材料準備:
l 經驗準備:對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有初步的認識與感知。
(在一些故事或游戲中認識人物“妞妞”)
在區域或角色中玩過打電話的游戲,孩子們喜歡。
在老師的提醒下知道說話要完整。
l 材料準備:(妞妞指偶一個;電話、手機玩具或替代物(積木)人手一個。)
小熊胖胖手偶一個;動物毛絨玩具與幼兒人數相等;電話機人手一部;在每張桌子上放一至兩個玩具合相應的電話機,并放上代表電話號碼的數字卡片;
(請一個大班幼兒扮演“妞妞”;老師扮演媽媽)
請一位老師扮演小動物甲,與老師進行情景表演
實物投影儀,幼兒一日生活的相關照片
六、活動流程:
多媒體演示 ——→ 情景感知 ——→ 游戲感知 ——→分享提升
七、活動過程:
一)多媒體演示:
1、出示指偶“妞妞”:與小朋友打招呼“大家好,你們還記得我是誰嗎?”“我可喜歡在幼兒園生活了,想不想知道我在幼兒園里是怎樣生活的嗎?來!大家一起看——”)
1、前兩天沈老師拍了許多關于我們小朋友在幼兒園里的一日生活,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多媒體演示: 我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
我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洗手吃點心;
我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
我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玩滑滑梯;
我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吃飯飯;
我在幼兒園……
在演示與示范的同時可以讓寶寶們看著演示一起來跟學,習慣于“我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這樣的語句形式。
在將照片從投影儀上拿下時,放置在一黑板上,給幼兒一定的借鑒。
二)情景感知:
1、“我們已經知道妞妞在幼兒園的一天作些什么事情了,妞妞的媽媽也很想知道妞妞在幼兒園是怎樣過的,聽,妞妞媽媽打電話來了!”
1、“叮鈴鈴,誰來電話了?”老師邊問邊做接電話狀。
2、老師扮演媽媽,一大班幼兒扮演“妞妞”:
2、一老師扮演“胖胖”
媽媽:喂,你是妞妞嗎?
胖胖:喂,你是沈老師嗎?
妞妞:是呀,我是妞妞,你是誰呀?
老師:是呀,我是沈老師,你是誰呀?
媽媽:我是媽媽,你在幼兒園干什么?
胖胖:我是小熊胖胖,因為過兩天我們的動物幼兒園也要開學了,不知道到幼兒園要做些什么事情,開不開心,好不好玩?所以今天我打個電話問問。
妞妞(師):我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搭積木。
媽媽(胖胖):除了搭積木,你還在干什么?
妞妞(師):我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
……
媽媽(胖胖):妞妞(沈老師你)在幼兒園開心嗎?
妞妞(師):我在幼兒園真開心!
媽媽:真好,媽媽現在要上班了,妞妞再見,等回家也和媽媽做游戲、一起玩好嗎?
胖胖:哇,原來幼兒園可以和小朋友做這么多事情,玩這么多好玩的,真開心,我真想現在就上幼兒園。謝謝你!沈老師,再見!
妞妞(師):好!媽媽再見!(再見)
媽媽:妞妞再見!
三)游戲感知:
1、老師:“誰也想跟媽媽打電話的?”(這是誰呀?哦原來小兔也要上幼兒園了,它也打電話來了,想問問我們小朋友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誰來和小兔打個電話?)老師扮演小兔在打電話時能先看電話號碼,邊說號碼邊撥號。
2、老師與幾個寶寶玩打電話游戲,鼓勵幼兒大膽的說,并能將話將完整。
當個別寶寶能將話講完整或能圍繞中心的將自己的答案說的與他人不一樣時,老師立刻以星星等粘貼紙作為獎勵。
3、老師:除了和媽媽打電話,我們還可以和好朋友打電話,和客人老師打電話,現在就請寶寶去找一個好朋友或客人老師一起玩玩打電話的游戲,告訴他們你在幼兒園都做了些什么,開不開心,好嗎?
3、師:有許多動物寶寶也很想知道幼兒園的生活是怎樣的,開不開心,現在就請我們小朋友去找一位動物朋友和他打打電話,告訴它,在幼兒園能和小朋友在一起做些什么事情。(不用搬椅子)
4、幼兒游戲,教師參與并指導。
4、幼兒游戲,教師先以觀察為主,不參與和干預寶寶的游戲。
5、師能有針對性的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如以同伴身份介入)
四、分享提升:
集體交流:(請幼兒抱著與自己打電話的動物寶寶一起回座)“你告訴動物寶寶你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做什么事情了?”
個別幼兒交流,可對照先前的照片說一說,但鼓勵幼兒與別人說的不一樣。(及時獎勵)
注:黑色字體為第一教時活動方案,紅色字體為第二教時時的方案修改;黃色是刪除部分。
一、 優勢分析:
1、 題材的選擇非常符合小班兒童發展的特點與需要:正如在設計活動時所考慮的那樣,在整個活動的實踐中,看到了孩子們在老師預設的活動中積極參與,樂意開口,我想這樣的表現與發展是新生小班幼兒所需要的。
二、 問題剖析:
1、 在“游戲”環節中,對幼兒的觀察不全面,致使指導沒有針對性:如剛開始請寶寶參與打電話游戲時,老師過早的以游戲身份參與“電話”游戲中,而“打電話”是兩兩互動的,于是必然在與一個對象發生關系時忽略了其他寶寶的行為表現與發展需要。這是本次活動中最明顯的不足之處。
2、 材料的創設上欠缺周全的考慮:貫穿整個活動的“電話機”,在預設中已出現了“實物”與“替代物”的兩難問題,但未曾很好的解決,致使遺留在活動過程中,在活動展開時出現了寶寶搶電話及將注意力放于電話玩具的擺弄中的個別現象。
3、 情感上的激勵不夠力度,幼兒間的同伴榜樣示范作用未正真有所發揮:當活動中出現個別幼兒“智慧火花”或非常好的“語言模式”時,作為老師的我有所提點,如佳音會說出“和小朋友一起捏橡皮泥”時,我只是再次將其語句重復并說了句“真棒”,這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因其年齡特點,小班寶寶其實是很“現實”的,話語的表揚不能滿足他們的自豪與滿足感。錯失了讓其他寶寶關注與效仿的最佳時機。
三、 改進策略:
1、 觀察有層次,心中有目的:首先在活動開展中,特別是幼兒的自主性活動時,老師應給予孩子更多“自由表現”的機會,多以觀察為主,切忌匆忙和盲目的介入與指導。如導入“打電話”游戲后,老師先讓寶寶們自行結伴、打電話,然后對全體幼兒進行全面、客觀并粗略的觀察,這時觀察到的是孩子愿不愿意參加到打電話游戲中,是與活動環境特別格格不入的個別“突出”的幼兒,如站著不愿參與的、等待不知所措的、注意力游離于活動本身之外的等明顯異于活動本身的。其次就可抓“小節”,所謂“小節”即與活動內容相符的表現中出現的細節問題,這時的指導更具有針對性(特別是對目標的達成),如觀察并傾聽孩子在打電話時能否運用禮貌用語?能否主動的與同伴進行交談?能否將話講完整?對話的內容與預設內容的匹配度怎樣?等問題。
2、 將設計時出現的兩難問題消滅于前期的經驗準備之中:也就是說,當在設計一次教學活動時,老師對活動中會出現的種種問題都要考慮到,并一個個解決,當自己不能解決,他人也無法給予幫助時,將問題作為一個孩子的前期經驗來讓孩子或與孩子共同解決。如在電話機“實物”與“替代物”發生矛盾時,就可在區域或角色游戲中向孩子設疑——要打電話了,可是電話機沒有了,怎么辦?引導孩子運用替代物。這時,“兩難問題”也不再是問題。
3、 多采用實質性的獎勵機制,提高幼兒同伴間的榜樣示范作用:我們都會在日常的教學與和寶寶們的接觸中發現,年齡越小的孩子其從屬情感越濃厚,即一個寶寶做了一個動作(或說了一句話,甚至是一聲叫喊),孩子們不管這個動作(話、喊叫)是否合適、正確與否,都會義無反顧的跟從與模仿。針對這一點,當寶寶在活動中出現一些“了不起的表現”時老師應將其表現給予擴大,并以一些實質性的物質獎勵作為給孩子的肯定,如星星、印章、糖果,讓這位出色寶寶在得到物質滿足和心理滿足的同時,將“出色寶寶的示范性發揮之及至,同伴之間的示范引導很多時候比老師的再三說教對小班寶寶來說更有效,更容易被他們接受。
寶寶的一天 篇2
一、活動內容:寶寶的一天
二、活動目標:1、嘗試用較完整的語言說說幼兒園的一日生活,體驗在幼兒園與老師同伴相處的快樂。
2、樂意與同伴交流,學習一些簡單的交往技巧。
三、重點與難點:
重點:熟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體驗于老師、同伴一起生活的快樂。
難點: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說說自己做了些什么,自己的情感體驗。
四、設計思路:
l認知經驗來自于寶寶的生活:在幼兒園這個大集體中生活了近一個月了,從最初的哭鬧不休,到現在的情緒基本能穩定,更重要的是寶寶們開始適應了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在這么多天的共同生活和相處中,孩子們對環境,對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作息開始熟悉,逐漸形成了“生物鐘”現象:來園后的玩桌面游戲、玩區域活動;用點心前知道要小便洗手;然后做操、早鍛……
l語言素材從寶寶生活中來:結合對這些寶寶的語言發展現狀的觀察與分析,同時為了課題研究的需要,對小班寶寶的語言教育刻不容緩,但從何入手呢?寶寶們的現實生活是最佳的素材來源。通過孩子們最為熟悉的生活背景,在打電話這種讓寶寶感到自己長大、滿足自己內心成就感的游戲活動中,激發幼兒說的愿望,因為我深知寶寶們對模仿大人的意愿是強烈的;在一問一答的電話交談中讓寶寶較為輕松的說完整話,并了解“提問——回答”的語境模式,為以后的語言交流打好基礎。同說在說的過程中也是孩子邏輯思維運作的時刻——回憶自己在園的一天生活情景;用語言講自己的感知、想法用一兩句話說出來;嘗試概括自己一天的所作所為……
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我們都知道在現實生活中“語言”在人際交往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看似簡單的“電話游戲”以一種寬松的氛圍讓寶寶在玩玩、說說的過程中學說話,學著與人交往。兒童的學習不再為了學會而學,更多的是為后續的發展奠定基礎,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來源于生活的、貼近生活的教學活動不僅是最容易被寶寶們接受的,更適合于他們的發展需要。
l科研上的思考——策略的運用
情景示范法:活動一開始就以一段與大班孩子的合作表演導入主題,因為我們都知道小班孩子的思維和行為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直觀形象的視聽覺的刺激;同時這段情景表演給了孩子們一定的示范,即了解寶寶與“媽媽”的對話是這個樣子的,在引發幼兒的興趣的同時也為接下來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情景中的一問一答的示范,讓孩子初步了解“問答模式”,解決了小班幼兒初入園中普遍出現的分不清什么是“提問”什么是“回答”的現象。
提問引導法:打電話中老師可以用“提問”的方法引導寶寶說完整話,并能說出自己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在“還在干什么?”的追問中引導寶寶積極思考,嘗試著說出與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的“答案”,對于小班孩子來說,語言教育中的創新意識的培養在其中可見一斑,雖然是初步的,但能在引導孩子快樂的開口、說規范言語、能根據自己的經驗說出與同伴不一樣幼兒園生活中,激活思維,體驗與他人“不一樣”的快樂。(求新求異)
多媒體課件導入法與示范啟發法相結合:將孩子們平時的一日生活拍攝下來,以此為教學課件,利用實物投影儀將這些照片演示出,同時多媒體的運用起到了“示范啟發”的作用,讓寶寶們直觀的回憶出自己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內容,為以下的“電話游戲”中
扮演游戲法:小班的寶寶特別喜歡裝扮性的游戲活動,那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長大,在心理上得到慰濟;在裝扮性游戲中老師的教與孩子的學的過程顯得自然又和諧,因為興趣駛然。
材料暗示法:在游戲活動這一環中,我即有電話玩具、仿真電話的投放,也有替代物“積木”,有意識的不讓每個孩子都有“電話玩具”,試圖讓孩子能發揮想象,借助替代物進行電話游戲。
情感激勵法:當幼兒在活動中有較出色的表現時,老師立刻抓住時機進行肯定與表揚,如個別寶寶在回答時能嘗試的把話講完整、有些孩子能圍繞中心的講自己的答案說的與他人不一樣時,老師立刻以星星等粘貼紙作為獎勵,在肯定這些寶寶的行為表現同時,更激發其他孩子的模仿、遷移,形成同伴之間的榜樣示范作用。
五、環境與材料準備:
l經驗準備:對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有初步的認識與感知。
(在一些故事或游戲中認識人物“妞妞”)
在區域或角色中玩過打電話的游戲,孩子們喜歡。
在老師的提醒下知道說話要完整。
l材料準備:(妞妞指偶一個;電話、手機玩具或替代物(積木)人手一個。)
小熊胖胖手偶一個;動物毛絨玩具與幼兒人數相等;電話機人手一部;在每張桌子上放一至兩個玩具合相應的電話機,并放上代表電話號碼的數字卡片;
(請一個大班幼兒扮演“妞妞”;老師扮演媽媽)
請一位老師扮演小動物甲,與老師進行情景表演
實物投影儀,幼兒一日生活的相關照片
六、活動流程:
多媒體演示——→情景感知——→游戲感知——→分享提升
七、活動過程:
一)多媒體演示:
1、出示指偶“妞妞”:與小朋友打招呼“大家好,你們還記得我是誰嗎?”“我可喜歡在幼兒園生活了,想不想知道我在幼兒園里是怎樣生活的嗎?來!大家一起看——”)
1、前兩天沈老師拍了許多關于我們小朋友在幼兒園里的一日生活,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多媒體演示:我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
我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洗手吃點心;
我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
我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玩滑滑梯;
我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吃飯飯;
我在幼兒園……
在演示與示范的同時可以讓寶寶們看著演示一起來跟學,習慣于“我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這樣的語句形式。
在將照片從投影儀上拿下時,放置在一黑板上,給幼兒一定的借鑒。
二)情景感知:
1、“我們已經知道妞妞在幼兒園的一天作些什么事情了,妞妞的媽媽也很想知道妞妞在幼兒園是怎樣過的,聽,妞妞媽媽打電話來了!”
1、“叮鈴鈴,誰來電話了?”老師邊問邊做接電話狀。
2、老師扮演媽媽,一大班幼兒扮演“妞妞”:
2、一老師扮演“胖胖”
媽媽:喂,你是妞妞嗎?
胖胖:喂,你是沈老師嗎?
妞妞:是呀,我是妞妞,你是誰呀?
老師:是呀,我是沈老師,你是誰呀?
媽媽:我是媽媽,你在幼兒園干什么?
胖胖:我是小熊胖胖,因為過兩天我們的動物幼兒園也要開學了,不知道到幼兒園要做些什么事情,開不開心,好不好玩?所以今天我打個電話問問。
妞妞(師):我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搭積木。
媽媽(胖胖):除了搭積木,你還在干什么?
妞妞(師):我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
……
媽媽(胖胖):妞妞(沈老師你)在幼兒園開心嗎?
妞妞(師):我在幼兒園真開心!
媽媽:真好,媽媽現在要上班了,妞妞再見,等回家也和媽媽做游戲、一起玩好嗎?
胖胖:哇,原來幼兒園可以和小朋友做這么多事情,玩這么多好玩的,真開心,我真想現在就上幼兒園。謝謝你!沈老師,再見!
妞妞(師):好!媽媽再見!(再見)
媽媽:妞妞再見!
三)游戲感知:
1、老師:“誰也想跟媽媽打電話的?”(這是誰呀?哦原來小兔也要上幼兒園了,它也打電話來了,想問問我們小朋友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誰來和小兔打個電話?)老師扮演小兔在打電話時能先看電話號碼,邊說號碼邊撥號。
2、老師與幾個寶寶玩打電話游戲,鼓勵幼兒大膽的說,并能將話將完整。
當個別寶寶能將話講完整或能圍繞中心的將自己的答案說的與他人不一樣時,老師立刻以星星等粘貼紙作為獎勵。
3、老師:除了和媽媽打電話,我們還可以和好朋友打電話,和客人老師打電話,現在就請寶寶去找一個好朋友或客人老師一起玩玩打電話的游戲,告訴他們你在幼兒園都做了些什么,開不開心,好嗎?
3、師:有許多動物寶寶也很想知道幼兒園的生活是怎樣的,開不開心,現在就請我們小朋友去找一位動物朋友和他打打電話,告訴它,在幼兒園能和小朋友在一起做些什么事情。(不用搬椅子)
4、幼兒游戲,教師參與并指導。
4、幼兒游戲,教師先以觀察為主,不參與和干預寶寶的游戲。
5、師能有針對性的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如以同伴身份介入)
四、分享提升:
集體交流:(請幼兒抱著與自己打電話的動物寶寶一起回座)“你告訴動物寶寶你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做什么事情了?”
個別幼兒交流,可對照先前的照片說一說,但鼓勵幼兒與別人說的不一樣。(及時獎勵)
注:黑色字體為第一教時活動方案,紅色字體為第二教時時的方案修改;黃色是刪除部分。
一、優勢分析:
1、題材的選擇非常符合小班兒童發展的特點與需要:正如在設計活動時所考慮的那樣,在整個活動的實踐中,看到了孩子們在老師預設的活動中積極參與,樂意開口,我想這樣的表現與發展是新生小班幼兒所需要的。
二、問題剖析:
1、在“游戲”環節中,對幼兒的觀察不全面,致使指導沒有針對性:如剛開始請寶寶參與打電話游戲時,老師過早的以游戲身份參與“電話”游戲中,而“打電話”是兩兩互動的,于是必然在與一個對象發生關系時忽略了其他寶寶的行為表現與發展需要。這是本次活動中最明顯的不足之處。
2、材料的創設上欠缺周全的考慮:貫穿整個活動的“電話機”,在預設中已出現了“實物”與“替代物”的兩難問題,但未曾很好的解決,致使遺留在活動過程中,在活動展開時出現了寶寶搶電話及將注意力放于電話玩具的擺弄中的個別現象。
3、情感上的激勵不夠力度,幼兒間的同伴榜樣示范作用未正真有所發揮:當活動中出現個別幼兒“智慧火花”或非常好的“語言模式”時,作為老師的我有所提點,如佳音會說出“和小朋友一起捏橡皮泥”時,我只是再次將其語句重復并說了句“真棒”,這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因其年齡特點,小班寶寶其實是很“現實”的,話語的表揚不能滿足他們的自豪與滿足感。錯失了讓其他寶寶關注與效仿的最佳時機。
三、改進策略:
1、觀察有層次,心中有目的:首先在活動開展中,特別是幼兒的自主性活動時,老師應給予孩子更多“自由表現”的機會,多以觀察為主,切忌匆忙和盲目的介入與指導。如導入“打電話”游戲后,老師先讓寶寶們自行結伴、打電話,然后對全體幼兒進行全面、客觀并粗略的觀察,這時觀察到的是孩子愿不愿意參加到打電話游戲中,是與活動環境特別格格不入的個別“突出”的幼兒,如站著不愿參與的、等待不知所措的、注意力游離于活動本身之外的等明顯異于活動本身的。其次就可抓“小節”,所謂“小節”即與活動內容相符的表現中出現的細節問題,這時的指導更具有針對性(特別是對目標的達成),如觀察并傾聽孩子在打電話時能否運用禮貌用語?能否主動的與同伴進行交談?能否將話講完整?對話的內容與預設內容的匹配度怎樣?等問題。
2、將設計時出現的兩難問題消滅于前期的經驗準備之中:也就是說,當在設計一次教學活動時,老師對活動中會出現的種種問題都要考慮到,并一個個解決,當自己不能解決,他人也無法給予幫助時,將問題作為一個孩子的前期經驗來讓孩子或與孩子共同解決。如在電話機“實物”與“替代物”發生矛盾時,就可在區域或角色游戲中向孩子設疑——要打電話了,可是電話機沒有了,怎么辦?引導孩子運用替代物。這時,“兩難問題”也不再是問題。
3、多采用實質性的獎勵機制,提高幼兒同伴間的榜樣示范作用:我們都會在日常的教學與和寶寶們的接觸中發現,年齡越小的孩子其從屬情感越濃厚,即一個寶寶做了一個動作(或說了一句話,甚至是一聲叫喊),孩子們不管這個動作(話、喊叫)是否合適、正確與否,都會義無反顧的跟從與模仿。針對這一點,當寶寶在活動中出現一些“了不起的表現”時老師應將其表現給予擴大,并以一些實質性的物質獎勵作為給孩子的肯定,如星星、印章、糖果,讓這位出色寶寶在得到物質滿足和心理滿足的同時,將“出色寶寶的示范性發揮之及至,同伴之間的示范引導很多時候比老師的再三說教對小班寶寶來說更有效,更容易被他們接受。
寶寶的一天 篇3
小班語言活動:寶寶的一天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較完整的語言說說幼兒園的一日生活,體驗在幼兒園與老師同伴相處的快樂
。
2、樂意與同伴交流,學習一些簡單的交往技巧。活動準備:掛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小朋友們都知道你們每一天都要做些什么事情嗎?
2、幼兒討論后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二、逐一出示掛圖。
1教師:老師這里也有一個寶寶,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寶寶一天里都要做什么事情。
2教師逐一出示掛圖,讓幼兒根據圖片說一說寶寶的一天,要求幼兒用完整的話回答。
早上起床后寶寶在干什么?
來到幼兒園見到老師寶寶怎么樣?
和同伴玩具怎么樣?
上課了他表現怎么樣?
他是怎么洗手的?洗完手干什么?吃飯時是怎么樣做的?
睡午覺時表現怎么樣?
回家了寶寶是怎么做的?
三、教育幼兒做一個好寶寶。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要像圖上的寶寶學習嗎?
寶寶的一天 篇4
大家好,今天我來跟大家展示一節小班的語言課。在說課之前先來分享幾種教學方法:
1、情景展示法:
教學活動開始就以一段表演的形式導入主題,因為我們都知道小班孩子的思維和行為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直觀想象是視覺聽覺的刺激;同時這種情景表演給了孩子們一定的示范。在情景中的對話可以采用“一問一答”的方式,讓孩子們初步了解“問答模式”。解決了小班幼兒剛入園時普遍出現的分不清什么是“提問”什么是“回答”的現象。
2、多媒體教學法:
通過下載相關影像資料或將幼兒平時一日生活拍攝下來等等,以此作為教學課件。多媒體的運用起到了“示范啟發”的作用,讓幼兒直觀的進入主題。
3、扮演游戲法(最常用的):
小班幼兒特別喜歡扮演的游戲,在扮演游戲過程中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會很自然,也就是所謂的玩中學。
4、材料暗示法:
出示準備好的教具,試圖讓幼兒發揮想象,自由操作,之后教師予以引導。
5、情感激勵法(在說課時予以介紹)
活動名稱:寶寶的一天
目標:嘗試用較完整的語言說說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學習簡單的交往技巧。
重點難點:讓幼兒大膽說出自己做了什么……
采用的活動流程:
多媒體教學法——情景展示法——游戲感知——分享提升
準備教具:
手偶、電話(積木代替)人手一個
教學過程:
一、多媒體教學法
出示手偶打招呼:大家好!我是,我可喜歡幼兒園的生活了,想不想知道我子啊幼兒園是怎樣生活的嗎?來,大家一起看看……(視頻播放)
在播放的過程中教師用語言引導幼兒,最好是用固定的語句形式如:我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
二、情景展示(電話游戲)
授課教師與配課教師合作,以打電話的方式以一問一答的問答模式教學示范。
一個扮演媽媽、一個扮演寶寶;媽媽給寶寶打電話,問“你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做什么?
答“我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搭積木……
提問句式緊扣上一環節(反復)最后再見(掛電話)
三、游戲感知
幼兒游戲,去給動物寶寶打電話告訴它你在幼兒園能和小朋友一起做什么?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幼兒大膽的說,把話說完整。所說的鼓勵就是剛剛提到的情感激勵法,抓住時機進行表揚、鼓勵,起到了榜樣的作用。
在幼兒游戲時,教師要以先觀察為主,有針對性的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以同伴的身份介入)
四、分享提升
集體交流:請幼兒抱著自己的動物寶寶跟大家說說你告訴動物寶寶你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做什么了?回家與父母說說……
五、活動反思
課后根據活動情況,不足之處予以修改、添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