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泡泡》教學設計(精選19篇)
《吹泡泡》教學設計 篇1
之三
佚名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觀察和想象的能力,提高說話和評議的能力。
2、會用句式“先……接著(然后)……最后”把吹泡泡的過程講清楚;能用句式“有的……有的……還有的”把泡泡的樣子說具體。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把吹泡泡的過程按順序說清楚以及想象泡泡的樣子像什么。
2、教學難點 :觀察吹泡泡的動作,能分解出一個一個的動作。
教學準備
肥皂水及吸管。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1、談話揭題。
今天,我們要上一節觀察游戲的說話課,題目叫《吹泡泡》。要求小朋友一邊玩,一邊認真地觀察,我們來比一比誰吹的泡泡又大又多,誰觀察得最仔細,并能把吹泡泡的過程有條理他講清楚。
2、吹泡泡,練習說吹的過程。
(1)自由吹泡泡,邊吹邊想:這些泡泡是怎么吹出來的?板書:吹
(2)看別人吹泡泡,說說吹泡泡要有哪些動作。(吹的人要注意將動作較清楚地演示出來)板書:拿放吹
(3)用上句式“誰先______”把吹泡泡的過程講清楚。(如:小明先拿起吸管放到有肥皂水的瓶子里蘸一下,接著把吸管
的另一頭放到嘴邊,最后對著吸管口輕輕一吹,泡泡就吹出來了。)
(4)評議:1、過程有沒有顛倒?
2、關聯詞有沒有用對。
(5)”輕輕一吹”還可以換什么詞?
(小心地、小心翼翼地……)
(6)連起來說說吹出泡泡的過程。
同桌互說一指名說
3、再吹泡泡、觀察泡泡的樣子。
(1)比一比,誰吹的泡泡最大、最多。一邊吹一邊看:這些泡泡怎么樣子的?像什么?板書:看
出示基本句式:
(又大又圓的、串串的、圓圓的、彩色的、花花綠綠的、五顏六色的……氣球、彩球、皮球、玻璃球、葡萄……)
(刀評議:從泡泡的形狀、大小、顏色上去評議泡泡像什么說得好不好。
(3)變換句式說1、泡泡,像。
2、的泡泡,像
(4)任選一種句式說說泡泡的樣子像什么。
(5)用句式:把泡泡的樣子說具體。
(6)當你看到這些美麗的泡泡時,你會怎么贊美它們呢?(真是美麗極了!多美啊!……)
(7)把泡泡的樣子連起來說一說。(自由說——指名說)
(這些泡泡有的又大又圓像只大皮球,有的五顏六色像節日的彩球,還有的雖然很小,但一個挨著一個,像一申串葡萄,真是美麗極了。
4、觀察想象
這么多漂亮的泡泡,它們是怎么樣的?會飄到哪里去?干什么呢?請同學們動腦筋,看誰的想象能力強。板書:想(老師要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愿望、心里話講出來)如①這些泡泡慢慢悠悠地飄呀飄,它們想飄到祖國各地去,看看改革開放的新景象。②這些泡泡自由自在地飄呀飄,它們要飄到月球上去,看看月球上究竟有些啥。
5、把整個活動的過程連起來說一說。(基礎好的班級可以把想象的內容也說上去。
6、小結。
板書: 吹泡泡
吹:光接著(然后)最后
《吹泡泡》教學設計 篇2
(語文s版)三年級語文教案 《吹泡泡》 一、教學內容
聽話說話——吹泡泡是小學語文s版教材第五冊中的一篇課文,是一篇先聽后說、聽說相結合的課文。聽話說話課,旨在學生的聽說訓練,為以后的寫話打下基礎,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它的上課對象是小學一年級學生,一年級的學生雖剛入學不久,但在平時的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句子和字詞的積累以及兒歌的背誦為小朋友學習本課內容提供了知識上的準備。同時,吹泡泡游戲本身的簡單易學、生動有趣又為學生提供了心理上的準備。 二、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會用“誰在那里干什么?”和“什么怎么樣”的句式說話。
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會初步理解講話內容,會聽會說,要求聽要聽清楚、說要說完整。
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觀察力,在玩玩說說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
三、教學處理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仔細觀察圖片,展開想象,把圖片上的內容說清楚、說完整。會用“什么怎么樣”的句式說出泡泡怎么樣。
教學組織形式上:可以小組為單位,把全班三十位小朋友分成了五個六人小組,并設組長一名。這樣的教學形式改變了傳統的秧田式教法,有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在玩玩說說的過程中,獲得最大限度的收獲。
在教材處理上:為了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使教學有深度、有廣度,可以把學吹泡泡——試吹泡泡——描述泡泡三者融為一體。把單純的師教生學的組織形式改變為:師生齊學、師生齊玩、師生齊說,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老師在其中只起一個輔助和點撥的作用,充分體現師生平等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四、教學過程的設計
教學過程,可以分成了四大塊:
第一,課文的導入,采用質疑的方法。所謂質疑即指提問題。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有了疑問才會產生學習的興趣。作為老師不應讓學生只壓抑在課堂這一狹小的范圍之內,而應讓學生盡情地去想、盡情地去問,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例如,課文的導入,我是這樣安排的:
小朋友,今天這堂課,老師給你們請來了三個小伙伴,看看他們是誰?
請你們給他們取一個好聽的名字。
跟他們打聲招呼,好嗎?
看著這樣的畫面,你的心中有疑問嗎?請你來做小老師。
游戲:小問號博士和小句號博士。歸納出三個問題:誰?在哪里?干什么?怎么樣?
練習說話:小朋友在操場邊吹泡泡。
第二,學生學吹泡泡。主要以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為主,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實踐中去,培養他們對教學內容的濃厚興趣。教學一開始,便以一段柔美的音樂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創設一種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請一位會吹泡泡的小朋友上來吹泡泡,并且總結出吹泡泡的方法:要輕輕地、慢慢地吹。然后小朋友一起吹,比一比,看誰吹得泡泡最多、最美。邊吹邊觀察:我吹的泡泡怎么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話來講,為下面的教學做好鋪墊。利用教材的可動性和內容的有趣性,用最簡單的教學用具:一根吸管、一杯有相當濃度的肥皂水,取得最理想的教學效果。
第三,描述泡泡,這也是這片課文的重點所在,蘊含著對教學重點的攻破。聽話說話,重在聽和說上,只有認真聽了,聽清楚了,才能說明白,說完整。可以先放全片課文的錄音,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初步的、整體的感知,并布置好聽的要求:聽清楚文中說的是誰?在哪里?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學生反饋后,再放第二遍錄音并要求學生回答,錄音里是怎樣介紹泡泡的,主要以學生模仿為主。然后歸納出:是從顏色、大小、形狀三點來介紹的。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已有知識,他們對形狀這一抽象名詞的概念還比較陌生,可以把大小和形狀概括為“樣子”,顯得通俗易懂。是學生知道介紹泡泡可以從顏色和樣子入手。聽清楚、聽明白之后,就開始練習說話。在說的過程中,可以安排學生先仿說后擴說,采用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先易后難,也符合學生認識能力的發展順序。例如,在學習描述泡泡的樣子時,可以是這樣安排的:
小朋友,剛才你們聽到錄音里的小朋友,他們吹的泡泡樣子是怎樣的?(學生的回答只是在模仿說話。)
教師親自演示吹泡泡,概括出泡泡的樣子是又小又圓的。
還有那些東西也是又小又圓的呢?
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多多地鼓勵創新,學習熱情隨成功體驗的獲得而逐漸高漲。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充分發揮了學生大腦的潛能,是智力和個性得到了盡量擴張。再說的過程中,力求做到人人會說。可以一個人說即自己說給自己聽,也可以小組說即自己說給別人聽,甚至可以跨越小組的形式去說給你的好朋友聽。教學到了這里,老師應該知道大部分學生已經較好掌握聽的要求,也會模仿說話了,接下來,便是聽的提高訓練:完整的說話。這也是對基礎較好的學生的要求,體現了分層教學的特點。課文提供的是一張完整的畫面,錄音介紹的也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對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要求他們加上開頭和結尾,練習完整地說出一段話。也是因材施教的具體體現,使學生跳一跳,摘到果子。
第四,課的結尾采用一個鞏固性的游戲:“小朋友,就讓我們再次提起手中的吸管,伴隨著美妙的音樂,到那五彩的泡泡世界中去走一走。”這是第二次安排學生在音樂中吹泡泡,并要求向老師或同學介紹你吹的泡泡怎么樣。有條件的話,可以安排學生在陽光下吹,親身體驗泡泡的五彩繽紛。然后,老師再說:“小朋友,剛才你們在吹泡泡的時候,老師發現每一個小朋友都吹得很好,老師把這美麗的場景錄了下來,你們看——多美的畫面啊!誰愿意看這畫面向大家介紹一下這美麗、可愛的泡泡。”在學生對泡泡的介紹中結束這篇聽話說話課。
這堂聽話說話課,老師應該力求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下功夫,掙脫了“填鴨式”傳統教學的束縛,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在玩與說的過程中,給予思考、創新的機會。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開拓了一條嶄新的教學思路。
《吹泡泡》教學設計 篇3
一、活動目標:
1 通過猜猜、看看、想想,引導幼兒理解兒歌的基本內容。
2 要求幼兒發準翹舌音“吹”、“串”,理解動詞“吹”、“飄”、“爆”的意思。
3 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從中體驗吹泡泡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 教師自制掛圖。(情景圖片)
2 吹泡泡用具:裝有肥皂水的塑料瓶,吸管(單孔、多孔、粗細不一)。
3動詞卡片“吹”“飄”“爆”。
三、活動過程
(一) 談話,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出示一張圖片,一直小熊在吹泡泡,天空有很多的泡泡,把正在吹泡泡的小熊遮住)
1 教師:咦!小朋友們看,圖畫里的天空中飄著好多的泡泡呀,這些泡泡是怎么來的呢?(理解動詞“吹”,并發準音)。
2教師:請小朋友猜猜這些泡泡是誰吹出來的?(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二)熟悉詩歌的基本內容:
1、 師: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是誰在吹?(教師撕開遮住小熊的紙,出現正在吹泡泡的嘟嘟熊)
2、 師: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了怎樣的泡泡?(一張有一串小泡泡的畫紙,注意讓幼兒發準翹舌音“串”)
3、 師: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了怎樣的泡泡?( 又出示一張有一個大泡泡的畫)
4、 (然后教師把手上的畫大泡泡慢慢的飄到嘟嘟熊的鼻頭上)師:咦!大泡泡怎么到嘟嘟熊的鼻頭上的呢?(理解動詞:飄)
5、 出示小白兔
(1)教師動作夸張模仿小白兔說:不能動!你能動!
( 2)為什么小兔對嘟嘟熊說不能動?(請幼兒自由發表意見。引導理解動詞“爆”)
(3)一起說出答案“不能動!不能動!一動泡泡就會爆掉。
(三)幼兒念兒歌
1、 師:剛才,我們看了嘟嘟熊吹泡泡,非常有意思,讓我們一塊兒把它編成一首兒歌吧!(幼兒在老師的幫助下把這首兒歌念出來)
嘟嘟熊,吹泡泡, 吹出一串小泡泡。
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一個大泡泡。
大泡泡,飄呀飄,飄到咯嘟嘟熊的鼻子上。
小兔子說:不能動!不能動!一動泡泡就會爆掉。
2 采用接龍式(老師念上句,然后幫助幼兒接下句)
(四)游戲:吹泡泡
1 嘟嘟熊會吹泡泡,小朋友也會吹泡泡,你們會吹出什么樣的泡泡呢?我們來試試。(發給幾個比較能干的幼兒吹泡泡,其他小朋友看他們吹咯什么樣的泡泡)。
2吹泡泡幼兒抓泡泡,還可以邊抓邊念兒歌《吹泡泡》,歡快的結束課程。
嘟嘟熊,吹泡泡,
吹出了一串小泡泡。
嘟嘟熊,吹泡泡,
吹出了一個大泡泡。
大泡泡,飄呀飄,
飄到了嘟嘟熊的鼻子上。
“不能動,不能動。
一動,大泡泡就該爆開了
《吹泡泡》教學設計 篇4
今天第一次向兩位新領導展示集體教學活動。活動前的壓力可想而知,一天劃破一只手指頭的節奏,再加上失眠的困擾,怪自己給自己負擔太重,想太多了。其實沒那么恐怖啦。有問題才能成長。非常感謝何老大和周副園長提出了那么多有價值的建議。
從活動目標達成度來說,首先目標一體現了合作,活動過程中也有合作的要求和合作的行為,但對合作所要達到的程度教師不明確。合作后的評價缺失。對孩子合作的實際經驗教師沒有深入了解,應該是從2人、3人逐漸增加為4人以上的多人合作,每多一人便要仔細思考此人將在合作中充當何種角色。后半句創編的節奏不明確,孩子的已有經驗是什么,本次活動的新經驗又是什么?因此可見,第一條目標的后半段是模糊不清,應改為“嘗試自主創編泡泡破裂時的節奏。”其次目標二“體驗合作創編的快樂。”達成度不夠。從活動中可看出,孩子有初步的合作意識,但合作方法和經驗欠缺,合作的成效不大,快樂更無從談起。
從活動設計與組織上來說,
導入部分:以班級固有常規《問候歌》導入,與大家打招呼,形式新穎,但在整體表現感覺上需加強。比如肢體動作的精細優美,師幼互動生生互動的完美演繹上需調整。
復習歌曲:從氣息練習到復習歌曲,從唱歌的要求到對歌詞內容理解的演唱要求再到表演唱等,小環節體現層層遞進。不足之處是練聲時吹泡泡的游戲沒有利用好,和老師預想的有出入,孩子興趣轉移到了抓泡泡上。顯得有點多此一舉畫蛇添足。再者孩子的音樂感覺及演唱狀態欠缺了些,比如坐姿、表情等。還有所提的歌唱要求表述要專業,如何讓孩子既能唱出泡泡由小變大的感覺歌聲漸強,還不至于喊叫?可以用“越來越亮”。
創編節奏:呈現出五種節奏型,內容過滿且有難度,且合作經驗欠缺,導致目標難以達成。活動過程中所提供的舞板也由于個人過分緊張漏掉。
幾個小細節需注意:
1、隨身裝道具的小袋子要固定放好。
2、需要呈現孩子作品時,可在巡視時視具體情況逐個展示,逐個交流,避免其他幼兒等待。動作要溫柔。
3、材料呈現的位置欠妥當,造成孩子圍站在桌子一圈,影響正確的視線。節奏譜的起點處及上下位置都需做好標記。或者應該呈現在小黑板上,這樣孩子的位置和節奏譜地板的位置都將固定,沒有干擾。
4、在孩子自主探索節奏譜時少了主題音樂的渲染,最后環節突然將節奏編進歌曲有些突然。
5、合作要求提好后,應該讓孩子先自由分組商量好取好材料后再創編節奏,這樣一來,孩子就不會急著拿材料而忽略合作。
6、作品展示時,教師心中有目標。在巡視時就要定好哪個作品要公開講評哪個作品有新的經驗傳遞。
7、提問孩子對圖片的不同描述時,孩子對方位詞的掌握欠缺,需要平時積累。
對幼兒的表現:總體來說孩子的表現還是不錯的,包括整體的常規及積極參與、整個的精神面貌等。唯一欠缺的是合作環節,部分孩子小團體主義嚴重,大部分孩子沒有商量,沒有聽清合作要求,專注傾聽理解上有欠缺。
根據本次活動,何老大提出了三點建議:難度降下來,情趣造起來,細膩做起來。我要用心記下來。
以后設計方案時,還要多思考一下,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
要想上好一個活動真的不容易,要考慮前期活動形式的經驗、師幼互動的經驗、幼兒已有的知識儲備等。今后我要做的還有積累提問和回應的策略,適時對幼兒活動中的情況作出合理評價,多給孩子們自由表達表現的機會,適當安排師幼互動生生互動的機會。
(這次活動的選材費了不少腦細胞。之前有一個內容很好《小魚的夢》非常美的旋律,原打算把那個內容向兩位領導展示,于是精心準備了道具等,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被局領導的到訪給擱置了。這周開展主題《有趣的水》第二個子主題“會變的水”。這學期因為研究重點定為藝術活動,所以必須開展音樂或美術領域的活動。這個主題的音樂活動真不知道有啥好教材。廣泛搜尋各種資源,方紅梅專家曾開展過《泉水叮咚》,不過那個活動對資源的搜集及孩子的前期經驗要求很高,我們時間緊,一時半會來不及。湊巧,在曹冰潔專家的書籍里找到《吹泡泡》方案,蠻好玩,但是節奏型蠻復雜的,不知道我們孩子能否達到這水平。實在找不到方案,就試試唄。我和孩子們一起復習各種節奏。他們節奏感還不錯,但看譜經驗欠缺,怎么辦,練唄。翻開《3-6指南》思考,感覺整個方案給孩子自由發揮的余地太少,可孩子自主創編的能力真的沒有把握,越來越覺得沒把握。
自信心不足,特別想放棄。自己都沒把握,如何展示給領導啊?無奈之下,求助于周老師,聊到很晚很晚,得到很多建議,獲取了信心和能量,太感謝了。時間關系,腦子里一片混亂,一時半會調整不了,硬著頭皮上吧。)
《吹泡泡》教學設計 篇5
【活動設計意圖】
“吹泡泡”是幼兒童年中最好玩、最難忘的游戲,幼兒都很喜歡它的樂趣和體驗。“吹泡泡”來源于幼兒的生活,經老師加以提煉,變成幼兒園有效地教材。因此設計科學活動《吹泡泡》,主要培養幼兒探究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品質,為幼兒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礎。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實驗操作,嘗試用不同的材料吹泡泡,發現只有是鏤空的材料都容易吹出泡泡
2、知道用鐵絲可以自制泡泡器,體驗成功的喜悅,知道不同泡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或橢圓形。
3、培養幼兒根據自己的猜想有目的進行驗證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學具教具:泡泡液、玩具、瓶蓋、塑料吸管、筷子、水果包裝網、鐵絲、毛巾)每組一份,(圓形泡泡器、三角形泡泡器、正方形泡泡器、8字形泡泡器)每組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剛才老師在洗玩具時候,到入洗潔精,洗著洗著發現了一個好玩的游戲,你們想知道是什么游戲嗎?)
(二)、猜想環節
1、激發幼兒吹泡泡的興趣
2、教師拿出套圈在泡泡液里一蘸,輕輕一吹,就會吹出氣球一樣大的泡泡,激發幼兒的興趣。
(哇,泡泡好大呀,小朋友想不想玩? 早猜到你們想玩了,我還為大家準備了一個魔法袋!里面裝了好多東西,我們來看看都有什么?)
3、出示記錄表,介紹材料。
(師:這么多物品也不知道它們能不能吹出泡泡來?猜一猜:什么物品會吹出泡泡?)(幼兒大膽猜測,在小組中相互交流)
(三)、動手驗證
1、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結果和我們猜想是不是一樣呢?我們親自來試試不就知道了嗎?
2、在操作前提出要求:
這些工具一樣一樣的試,把能吹出泡泡的物品放到咱們的成功盒里
吹泡泡時,嘴巴不要碰到工具,不要對準同伴的臉吹泡泡,如果不小心泡泡水撒到桌子上上,要用毛巾擦干凈。
3、幼兒操作嘗試,教師全面觀察,及時給予支持與幫助。
(四)、引導幼兒發現與質疑:
提問;(哪位小朋友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用什么物品怎么吹出泡泡來的?誰愿意到前面給大家表演一下?誰發現泡泡從什么位置鉆出來的? 是沖鏤空的地方鉆出來的,請個別幼兒發言。
1、這些可以吹出泡泡的材料都有共同的地方,就是它們都有洞洞或者縫隙,這些有洞洞或者縫隙的材料有個名字,我們叫它“鏤空”。因為它鏤空,所以可以吹出泡泡來。
(五)教師出示鐵絲,個種形狀的泡泡具,
提問;一根鐵絲怎樣才能讓它吹出泡泡? (圓心,三角形,梯形)等形狀吹出來的泡泡是什么樣的?是三角形還是什么形狀的?
3、幼兒大膽猜測,
(六) 猜想并驗證泡泡的形狀
1、請幼兒說說自己拿了什么樣的泡泡器,它能吹出什么形狀的泡泡。(可請拿相同形狀泡泡器的幼兒也說一說自己的猜想,)
2、引發幼兒進一步深入思考和概括。請幼兒關注吹泡泡的工具和吹泡泡的結果。提問:“有什么秘密?”請幼兒發言。教師在幼兒觀點和意見的基礎上,總結得出:吹泡泡的工具不同,結果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的或橢圓的。
(七)、總結
今天我們玩了吹泡泡的游戲,大家開心嗎?生活中還有那些物品能吹出泡泡,還有那些不能吹出泡泡的物品,能變成吹泡泡的工具呢?怎么樣能吹出又大又圓的泡泡? 回家和媽媽一起來玩,一起來探索!
《吹泡泡》教學設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喜歡聽兒歌,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
2.激發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二活動準備:
小猴手偶一個,泡泡液一份。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手握手偶,以小猴的身份引導幼兒觀察泡泡。
師:小朋友好,你們認識我嗎?對了,我是小猴。今天,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份禮物。你們看這什么呀?(泡泡液)小朋友們真聰明!可是我不知道泡泡像什么?小朋友們能告訴我嗎?(教師吹泡泡,讓幼兒觀察)現在誰能告訴小猴泡像什么?(幼兒自主回答)
2.欣賞兒歌
1.教師朗誦兒歌,用生動,形象地配合肢體語言,吸引幼兒認真傾聽。
2.引導幼兒回憶
師:兒歌都提到泡泡像什么呀?(西瓜·太陽·氣球·臉蛋·眼睛)
師:其實兒歌內容都是小朋友自己想出來的,老師只是幫大家整理成兒歌》小朋友們真棒!
3.再次欣賞兒歌
當老師朗誦完兒歌最后一句“小朋友們想一想,泡泡還像什么呢?”時,調動幼兒 已有的經驗,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像,并對幼兒的想象肯定。
四活動結束
師:小朋友們真棒!我現在不僅知道泡泡像什么,還 學會了一首好聽的兒歌。為了謝謝你們現在我請小朋友屷玩泡泡,好嗎?
兒歌:吹泡泡
呼。。。。。。
吹泡泡,吹泡泡
吹出一串大泡泡
像西瓜,像氣球
像太陽,像臉蛋
還像烏黑的大眼睛
小朋友,想一想
泡泡還像什么呢?
《吹泡泡》教學設計 篇7
溫州一幼 徐曉 活動目標:
1、通過找一找、想一想、說一說,愉快地感知、理解詩歌的有趣內容,并能初步跟念詩歌。
2、能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積極動腦筋,學習仿編詩歌,初步感知事物間的對應關系。
3、重點感知字詞:吹泡泡、泡泡、雞蛋、蘋果、星星、烏云。 活動準備:
1、與詩歌對應的圖片一套:母雞和雞蛋、蘋果和果樹、月亮和星星、烏云和雨點。
2、小蝌蚪、花朵、白云、貝殼、樹葉、汽車等圖片若干和他桃子圖片一張,反面寫上“泡泡”,與幼兒人數相等。
3、字卡:吹泡泡、泡泡、雞蛋、蘋果、星星、烏云。 活動過程:
一、吹泡泡
1、聽著音樂,教師和幼兒一起吹泡泡,玩泡泡,體驗快樂情緒。
2、教師:我們吹的泡泡是怎么樣的?(幼兒:圓圓的,有大,有小)
3、(請幼兒自由坐在墊子上)今天,老師還帶來了許多泡泡,和剛才吹的泡泡不一樣,我們來看看,是什么泡泡? 二、出示圖片,學習詩歌
1、出示雞蛋
教師提問:(1)這是什么泡泡?(出示字卡“雞蛋”)(2)雞蛋會是誰吹的泡泡?為什么?請你們聽一聽(教師示范念)。
幼兒回答后集體學念。
1、出示蘋果
教師提問:(1)這是什么泡泡?(出示字卡“蘋果”)(2)蘋果又是誰吹的泡泡?
(3)為什么說蘋果是果樹吹的泡泡?(教師示范念) 幼兒集體學念。
1、同時出示星星和烏云
教師提問:看一看,它們又是誰吹的泡泡?(出示字卡“星星”和“烏云”)為什么?
引導幼兒圍繞兩個問題同時回答,幼兒學念詩歌最后兩句。
2、完整學念詩歌。
(1)教師:老師這里還有許多泡泡,如果你們知道是誰吹的就一起告訴我好嗎?(教師再次出示“蘋果”、“雞蛋”、“星星”、“雨點”的圖片)
(2)教師:哇!這么多可愛的泡泡連起來就成了一首好聽的詩歌,題目叫《吹泡泡》(出示字卡“吹泡泡”,并請幼兒學念題目)。我們一起來朗讀這首詩歌吧!
三、啟發幼兒仿編詩歌
1、咦?老師的椅子底下也有一個泡泡,讓我們來看看是什么泡泡?(出示桃子圖片,背面有“泡泡”字卡。)桃子泡泡可能是誰吹的呢?
2、我們周圍還有許多泡泡,請你們去找一找,找到之后輕輕的坐回自己的位置。看看你找到的是什么泡泡?(幼兒自由選擇周圍的“泡泡”,如:小蝌蚪、花朵、白云、貝殼、樹葉等,人手一份。)請拿到同一種“泡泡”的好朋友坐到一起。
3、這些泡泡是誰吹的呢?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還可以和你的好朋友討論討論。(啟發幼兒仿編詩歌,如:小蝌蚪是青蛙媽媽吹得泡泡;花朵是土地吹的泡泡;白云是藍天吹的泡泡等。)
4、請拿同一種“泡泡”的小朋友一起將仿編的詩歌念給大家聽,集體編成一首完整的詩歌。
四、到戶外繼續找“泡泡”
教師:我們一起到外面找一找,還有哪些泡泡,再來想一想它們又是誰吹出來的,好嗎?
附: 詩歌《吹泡泡》 星星是天空吹的泡泡, 雨點是烏云吹的泡泡, 雞蛋是母雞吹的泡泡, 蘋果是果樹吹的泡泡。 (本活動設計曾獲第二屆國家教育部“科學教育”子課題“相似性原理在幼兒口頭語與書面語同步發展中的應用”實驗課評比一等獎)
《吹泡泡》教學設計 篇8
溫州新橋艷潔幼兒園 林曉靜 設計意圖:
我一直認為幼兒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不應該再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應該注重兒童的情感態度和兒童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他人及環境的積極交流與和諧相處的培養上。因此,我在科學教育活動內容選擇上特別注意活動內容“源于生活,緣于興趣”。 中班科學活動《吹泡泡》就是我用巧妙的方法引導幼兒生成和建構的新主題。在一次區域游戲中許多幼兒興趣都集中在“吹泡泡”角,幼兒你一言我一句的說“為什么泡泡有的會飛、有的好破、有大有小……”等等,由于幼兒受到無意注意和表象性思維等特點的左右,對泡泡的探索缺乏深度。所以,在幼兒“玩”的過程中,我以玩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借助“你們發現吹的泡泡有什么秘密”這個開放性的問題,與幼兒有效地互動自然生成了這個主題。目的在于保持幼兒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從小就善于觀察和發現;從而感覺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讓幼兒們真正理解科學、熱愛科學,達到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目的。 活動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了解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
2、讓孩子正確使用吹泡泡的方式
3、在探究活動過程中體驗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收集的各種形狀的吹泡泡工具: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一次性杯子若干。
2、視頻課件 活動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出示課件。(出示“吹泡泡”工具,并提問) 師:十月一日,老師出去玩的時候發現了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就把他錄下來了,小朋友想看看嗎?
幼:想…(教師“順”應幼兒就此引出課題)
師: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呢
幼:…
師:他們吹出的泡泡都是怎么樣的呢?你們想不想吹泡泡?
幼:… 二、在“玩”中體驗泡泡的特性。
讓幼兒利用教師準備的吹泡泡工具(主要是圓形工具)邊玩邊探索
師:小朋友看看老師手里的這個是什么呢?
幼:吸管
師:那吸管可以用來做什么呢?
幼:喝水、吹泡泡···
師:小朋友有沒有發現這些吸管有什么不一樣?
幼:有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師:那現在我們就用這些不同形狀的吸管來吹泡泡看,會發現一些什么秘密?
(教師啟發、引導、扶持幼兒,將幼兒的探索推向深入,激起幼兒探究的欲望。) 三、帶領幼兒討論
師:剛才吹泡泡好玩嗎?
幼:好玩
師:那玩的時候發現什么秘密了沒有?
幼:泡泡是圓形的,對著太陽是五顏六色的、有大有小、掉在地上有時是半圓的、吹泡泡的工具是圓形的等等)
師:吹泡泡的時候,你們發現的共同特點?
幼:吹泡泡的工具是圓形的,吹出的泡泡是圓形的。但是,用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得泡泡也是圓形的
師:咦,剛才我們吹出的泡泡怎么現在都不見了?
幼:…
師:原來泡泡容易破呀! 小結:今天玩得開心嗎?吹泡泡的時候我們發現了那么多的秘密,回去的時候記得告訴我們其他小朋友哦。還想玩嗎?看看我們還能不能發現其他的秘密。
《吹泡泡》教學設計 篇9
活動目標:
1.在說說玩玩中進行氣息訓練,并學唱歌曲《吹泡泡》,初步嘗試分組歌唱。
2.有參與歌唱活動的興趣,體驗和朋友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有過吹泡泡的經驗、課件、吹泡泡伴奏音樂
活動過程:
1.泡泡飛來了(氣息訓練)
——“你們吹過泡泡嗎?喜歡嗎?為什么?”
——“有沒有聽過泡泡說話的聲音?聽聽它發出什么聲音(教師示范“po”)
——“泡泡可能是在說什么?(幼兒嘗試)能和我一起來學學泡泡說話的聲音嗎?
教師吹一個泡泡出現---飛行---破裂(破裂同時幼兒輕聲發出“po”的聲響,反復幾次)
教師吹多個泡泡出現---飛行---破裂(破裂同時幼兒輕聲發出“po”的聲響,反復幾次)
——我們把這么多漂亮的泡泡吹到天空中去好嗎?
教師小結:原來泡泡發出“po”的聲音就是在和它的朋友打招呼呀!
2.泡泡找朋友(集體練習)
教師示范選擇一個泡泡練習“chui----po”。
——“我要把泡泡吹得遠遠的,看看我找哪個泡泡做朋友。”
幼兒嘗試選擇一個泡泡練習“chui----po”
——“你們也來把泡泡吹得遠一點,讓他去找個好朋友吧!”
3.泡泡在唱歌(學唱歌曲)
傾聽前奏,聽出有四個泡泡
——“老師來唱一首《吹泡泡》歌,請你聽聽我吹了幾個泡泡?”
師生一同跟著錄音歌唱。
分組唱前奏部分:一組唱四下“吹”,一組唱四下“po”。歌曲部分齊唱。
活動建議:
1.《吹泡泡》中的活動重點在于分組時的每句銜接。在幼兒進行演唱時,教師必須輔以清晰的手勢或指揮幫助兩個小組的幼兒進行歌唱之間的銜接。
2.教師可以制作多媒體課件,用泡泡飛行的路線引導幼兒進行長音和短音的練習。
成長交流:
我們知道對中班上學期的孩子來說,《吹泡泡》這首歌的難點是對氣息進行有效控制。但是老師在活動中創設了一個學泡泡說話的情景。讓孩子在游戲中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氣息。在平常的音樂活動我們老師是如何開展的呢?大家一起來談談吧!
1.本活動的各環節教學點之間有什么聯系?
2.新授歌曲部分的教學方法是否適宜得當?
3.拓展演唱方法部分對幼兒能力發展有何作用?
《吹泡泡》教學設計 篇10
拿到小班音樂活動《吹泡泡》這個活動以后,首先我仔細地閱讀了教案,分析了本次活動的目標與重難點。目標中可見讓幼兒練習按節奏的走圓圈和按信號變換動作,所以我想首位的要求是把握節奏感,隨著寶寶對動作與兒歌的不斷熟悉,可以加快節奏,還可以隨時變換指令,考驗寶寶的反應與執行能力。在游戲過程中增進幼兒之間的情感交流,增進友誼。有了對分析的解析以后,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定位為“讓幼兒熟記吹泡泡的兒歌跟動作;在做動作的時候強調慢慢走,慢慢蹲,手之間不要用力的拉;讓幼兒在表演的時候感受到快樂”;活動的難度則是“動作的時候力求整齊協調”。
有了這些分析以后,在活動中我緊緊圍繞目標與重難點展開活動。第一環節幼兒通過看泡泡、捉泡泡的游戲吸引了幼兒的興趣。第二環節則是鞏固幼兒的歌曲演唱,讓他們學習在歌曲休止處控制不唱,間奏處用拍手等動作代替,也為后面的游戲作好了鋪墊準備。第三環節通過音樂游戲,讓幼兒在邊唱邊表演的過程中動靜交替,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也解決活動的重難點。
《吹泡泡》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1、嘗試用不同的工具吹泡泡,發現只有是鏤空的工具才容易吹出泡泡。2、懂得實驗是驗證猜想的方法,并學會作記錄。3、樂意與大家交流分享,體驗通過實際操作,獲得知識本領的愉悅情感。
教學準備1、大記錄表一份、吹泡器一罐。2、吸管、筷子、花片、圓管積木、漏勺、勺子、肥皂水、抹布每組若干。
教學過程一、“吹泡泡”場景引入 1、出示吹泡器,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樣小玩具,認識嗎? 你們喜歡嗎吹泡泡嗎?你平時的吹泡器是怎樣的?其實我們生活中也藏著很多小物品、小工具可以當吹泡器,今天我們一起把它找出來,好嗎?
二、出示并介紹各種工具及記錄表,幼兒猜測并記錄1、大家一起來看看,我給你們準備了什么工具? 2、出示認識記錄表。(重點認識猜測的圖示與實驗結果的圖示)3、幼兒猜測,師生共同統計并做記錄。 請個別幼兒猜測并上臺記錄。你為什么會這么想呢?
三、幼兒操作驗證并記錄 1、小朋友的猜想都不一樣,那到底對不對呢?我們可以自己去試一試,驗證一下! 2、幼兒操作嘗試,教師指導。(重點指導花片和漏勺)3、比較猜測和嘗試后的結果。 師:跟你的猜想結果一樣嗎?實驗完成的小朋友可以回座位跟你旁邊的伙伴分享交流一下你的實驗結果。你發現在這些工具中,哪些可以吹出泡泡呢?師生共同驗證記錄在大記錄表上。4、小結你發現在這些可以吹出泡泡的工具中,他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嗎?教師總結:這些有可以吹出泡泡的小工具都有共同的地方,就是它們都有洞洞,這些洞洞有個名字,我們叫它“鏤空”。因為它鏤空,所以可以吹出泡泡來。5、生活中還有那些小工具也有鏤空的洞洞可以吹出泡泡呢?
四、延伸活動 剛才我們發現一只筷子不可以吹出泡泡,那兩只、三只筷子可以嗎?我們可以猜一猜試一試。(教師同上方法猜測統計記錄)那如果吹泡器的洞洞形狀是其他形狀的,吹出的泡泡又會是什么形狀呢,我們可以再去試試 。
《吹泡泡》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能仔細觀察吹泡泡的過程,并能想象吹出來的泡泡像什么,會飄到哪里去。
2、能按順序用“先……接著……最后……”的句式以及“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式說一段連貫的話。 教學重點: 把吹泡泡的過程按順序說清楚以及想象泡泡樣子像什么。
教學難點
觀察吹泡泡的動作,分解出一個一個的動作。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肥皂水與吸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提出要求:
你們愛吹泡泡嗎?今天的說話課,是《吹泡泡》。比一比誰吹的泡泡又大又多;誰觀察得仔細,能把吹泡泡的過程有條理地講清楚。
二、吹泡泡,練習說吹的過程:
1、人人吹泡泡,邊吹邊想:這些泡泡是怎樣吹出來的?
2、一人上臺吹泡泡。其余同學邊觀察,邊自由說一說吹泡泡要有哪些動作。
3、交流有哪些動作。
4、用上句式:先……接著……最后……,把吹泡泡的過程講清楚。 自由準備,指名說一說,評議,同桌互相說一說。
三、再吹泡泡,觀察泡泡的樣子。
1、同桌互吹互看,比一比,誰吹的泡泡、最多。邊看邊想:這些泡泡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句式:( )的泡泡,像( )。或泡泡( ),像( )。
2、互相說一說,指名說一說,并評議,從泡泡的大小、顏色、形狀方面評議。
3、出示句式:這些泡泡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練習說話。 自由準備,指名說一說,評議,同桌互相說一說。
4、當你看到這些美麗的泡泡時,你會怎么贊美它們呢?
5、把泡泡的樣子連起來說一說。 自由準備,指名說一說。
四、練習說吹泡泡的整個過程。
1、請幾位小朋友吹泡泡,其余邊看邊說。
2、指名說一說,師生共同評議。
五、觀察想象:
1、這么多漂亮的泡泡,它們是怎么飄的?會飄到哪里去?干什么呢? 自由準備,指名說一說。說一說你還有什么更美的想法?
2、嘗試把吹泡泡的整個過程和剛才說的話連起來說一說。
六、小結,并要求回去寫下來。
板書: 吹 先(蘸)……接著(放)……最后(吹)…… 看 有的像……有的像……還有的像…… 想 飄下來。
《吹泡泡》教學設計 篇13
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吹泡泡》說課稿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說活動教材:
中班科學活動《吹泡泡》我是用巧妙的方法引導幼兒生成和建構的主題。在幼兒“玩”的過程中,我以玩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借助“你們發現吹的泡泡有什么秘密”這個開放性的問題,與幼兒有效地互動自然生成了這個主題。目的在于保持幼兒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從小就善于觀察和發現;讓幼兒們真正理解科學、熱愛科學,達到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目的。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建構知識的能力我為本次活動制定了如下三條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了解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
2、嘗試運用記錄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發展學習的自主性。
3、在探究活動過程中,體驗發現的樂趣。
三、說活動重點、難點:
此次活動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激發幼兒更深層的探究“泡泡特性以及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欲望。因此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確定為“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了解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將“嘗試運用記錄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發展學習的自主性”確定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四、說活動方法:
為了構建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讓幼兒在自主狀態下主動建構知識和經驗,體現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以此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我有意識運用了以下三種教育方法:一“順”,二“引”,三“助”。
“順”即順應幼兒的活動,為他們提供有關主題的資料及活動所需的材料,使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探索。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給足幼兒自由的時間與空間,提供豐富的材料。
“引”即用巧妙的方法引導幼兒生成和建構新的主題或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觀察思考和設置開放性問題的策略,以玩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與幼兒有效地互動。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助”即教師在適當的時候“助”幼兒一臂之力,對幼兒進行點拔,借助當時的情景、材料,直接地提出主題,把幼兒的學習興趣推向深入。
五、說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共分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設疑激趣。
在本環節中,為他們提供“吹泡泡”所需工具,讓幼兒觀察并提問:“這些工具能做什么?”,以問題引出課題“吹泡泡”游戲,激起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為建構新知做鋪墊。
第二環節:感知探究。
在本環節中通過為幼兒創設自主探究的空間和時間,讓幼兒親歷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運用各種感官,積極地觀察、操作和實驗,教師則巧妙地以玩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借助開放性的問題:“吹泡泡的時候,你們發現什么秘密了?看誰發現的多?吹泡泡的時候,你們發現的共同特點是什么?”,用“引”的方法,啟發引導幼兒在“玩”中體驗泡泡的特性。
第三環節:體驗驗證。
在本環節中,教師捕捉隨機教育的契機,借助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吹泡泡工具(主要是正方形、三角形、等工具),邊觀察邊記錄想象結果時,對幼兒感覺疑惑的問題“不同工具吹出泡泡的形狀應該是怎樣的?”,利用開放式問題:“你用的是什么形狀的工具?你發現吹出的泡泡都有什么秘密?進行適時點拔,把教育活動的難點轉換為幼兒感興趣的問題,從而把幼兒的探索興趣引向教師要求的方向,將幼兒的學習興趣推向深入。同時抓住幼兒互相交流、表現、分享展示板上自主探究過程和結果的契機,設置開放式問題“每個人吹泡泡的工具和吹泡泡的結果,有什么秘密?”,“引”發幼兒進一步深入思考和概括,讓幼兒對探究結果進行推理,得出結論:“吹泡泡的工具不同,結果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的”。
《吹泡泡》教學設計 篇14
小班的孩子對洗手、洗頭、洗澡時的泡泡充滿了興趣,他們去公園玩也最喜歡吹泡泡。我們怎樣將幼兒感興趣的活動生成為有價值的教育活動呢?在“好玩的夏天”這個主題中,我們設計了關于水幾個活動,試圖通過幼兒自己的動手嘗試和操作,培養他們探索的興趣,體驗科學活動的帶來的樂趣。。
在本學期的科學教學活動中,“來玩泡泡水” 這個活動貼近孩子的生活,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
活動前,我給孩子們演示吹泡泡,他們驚奇著、歡呼著。當看到泡泡從吸管口里一個一個吹出來的時候他們顯得特別的興奮。在活動前我們考慮到小班的孩子年齡較小,控制的能力有限,有些孩子在吹泡泡的過程中可能會將泡泡水吸到嘴巴里,所以為了防止意外的發生,但又能保證讓他們體驗自己吹泡泡的樂趣,于是我們決定在吸管的一頭做上了標記,讓幼兒把有標記的一頭插到泡泡液中。并且先指導孩子們用吸管輕輕吹氣。果然這一準備非常的有必要,后來在活動中孩子們沒有一個吸到泡泡水的。
看著孩子們躍躍欲試的樣子,我讓他們發揮聰明才智猜一猜“泡泡水是怎么來的”。“買來的,我見過!”幾乎是異口同聲。“今天我們不用買,能不能自己做呢?”聽了我說的話,大家都瞪大了眼睛。
我一一將活動材料介紹給孩子們,現場展示制作泡泡水,然后讓幼兒分組用事先準備的洗滌用品自己調制泡泡水,并嘗試著吹泡泡,孩子們吹著自己調制的泡泡水非常開心,同時我還準備了大吸管和小吸管,一些用廢舊的電線絲做成不同形狀的吹泡泡工具,示范用它們來吹泡泡,讓幼兒觀察得出這樣的結論:大吸管吹出的泡泡大,小吸管吹出的泡泡小;吹泡泡的工具雖然形狀不同,但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的。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體現幼兒的自主性,讓幼兒在自主探索操作中獲得經驗。
活動最后,我讓孩子們帶上自己的泡泡水來到操場上玩吹泡泡,啟發幼兒觀察吹出的泡泡在陽光下是什么樣子的。在吹泡泡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吹出來的泡泡立即就破了,這樣不利于他們觀察泡泡里的美麗世界。于是,我就增加了一個環節,讓幼兒討論“怎樣留住吹出來的泡泡”,這下,孩子們可興奮了,都用自己的辦法去試,有的用手揮,有的用嘴吹,還有的索性站在高高的臺階上吹……孩子們的探索興趣再次達到高潮。果然,經過他們的一番努力,泡泡真的飛上天去了,孩子們看得可開心了。
你樂,我樂,泡泡樂!在本次科學活動中,不僅激發了孩子們探索的興趣和欲望,而且也使孩子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在玩泡泡水的活動中,孩子們自己動手探索嘗試、觀察、比較,激發起強烈的好奇心,而在活動過程中我注重了孩子的相互交流,把問題留給孩子自己解決。以往我們總是認為,小班的孩子因為年齡小,經驗少,語言表達能力差,所以開展探究活動會比較困難。但這樣的活動讓我們看到,只要我們選取孩子感興趣的對象,又遵循他們探究事物的特點,同樣能在小班很好地開展科學探究活動。
《吹泡泡》教學設計 篇15
吹泡泡是孩子經常玩且非常喜歡的一項活動,而《吹泡泡》這首歌曲的歌詞淺顯易懂、貼近幼兒生活,音樂旋律生動活潑,節奏、強弱變化明顯,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表現空間,是幼兒演唱和表演的好教材。所以,我及時抓住這一契機,為孩子創設一個音樂的環境,結合有趣的游戲,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動聽、旋律的優美,激發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對音樂的性質、演唱的音準,對音樂的表現,沒有熟練地掌握,每個環節間的連接語,幼兒傾聽習慣的培養,等很多方面沒有細致深入地思考和引導,從而在課堂中問題多多。現將活動過程反思如下:
一、模仿泡泡飛飛,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在“吹泡泡”的音樂聲中師幼輕松進入活動場地。
反思:第一環節雖然是活動的開頭孩子還沒有進入狀態,但是既然已經播放了音樂,那么教師也應提出適當的要求,讓孩子有意地去聽聽音樂,如:小朋友,讓我們變成泡泡,聽著美妙的音樂飄進教室吧!
二、結合游戲,初步感知歌曲內容。
1、師:小朋友們,你們都喜歡玩吹泡泡的游戲,和你們一樣,老師也很喜歡,我也要來吹幾個泡泡!
⑴教師隨意吹泡泡,幼兒拍手、跺腳。
⑵提高要求:教師吹大泡泡,幼兒用響亮的掌聲模仿打泡泡并跺腳;教師吹小泡泡,幼兒用輕輕的掌聲模仿小泡泡并跺腳。
1、看,張老師吹了幾個泡泡?(出示彩色紙泡泡,請幼兒數一數。引導幼兒有節奏地念該樂句。)
反思:教師和孩子一起玩吹泡泡游戲時,孩子們興趣盎然,用掌聲表現出了響響的大泡泡,輕輕的小泡泡,但是在引導幼兒數一數吹了幾個泡泡時,教師讓幼兒模仿唱著數,給孩子們的學習帶來了難度,導致此環節沒有達成預設目標,如果此時教師能用直接數的方法示范并以生動形象的語言:你們也來吹一吹,(出示已貼好的彩色泡泡)數一數一共吹了幾個泡泡呢?聽聽張老師是怎么數的?來跟著張老師這樣數一數?誰學會了來試試?我們再一起來數數。重點讓幼兒學習數泡泡時的附點,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正確的數法。
《吹泡泡》教學設計 篇16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實驗操作,嘗試用不同的材料吹泡泡,發現只有是鏤空的材料都容易吹出泡泡
2、知道用鐵絲可以自制泡泡器,體驗成功的喜悅,知道不同泡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或橢圓形。
3、培養幼兒根據自己的猜想有目的進行驗證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學具教具:泡泡液、玩具、瓶蓋、塑料吸管、筷子、水果包裝網、鐵絲、毛巾)每組一份,(圓形泡泡器、三角形泡泡器、正方形泡泡器、8字形泡泡器)每組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剛才老師在洗玩具時候,到入洗潔精,洗著洗著發現了一個好玩的游戲,你們想知道是什么游戲嗎?)
(二)、猜想環節
1、激發幼兒吹泡泡的興趣
2、教師拿出套圈在泡泡液里一蘸,輕輕一吹,就會吹出氣球一樣大的泡泡,激發幼兒的興趣。
(哇,泡泡好大呀,小朋友想不想玩?早猜到你們想玩了,我還為大家準備了一個魔法袋!里面裝了好多東西,我們來看看都有什么?)
3、出示記錄表,介紹材料。
(師:這么多物品也不知道它們能不能吹出泡泡來?猜一猜:什么物品會吹出泡泡?)(幼兒大膽猜測,在小組中相互交流)
(三)、動手驗證
1、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結果和我們猜想是不是一樣呢?我們親自來試試不就知道了嗎?
2、在操作前提出要求:
這些工具一樣一樣的試,把能吹出泡泡的物品放到咱們的成功盒里
吹泡泡時,嘴巴不要碰到工具,不要對準同伴的臉吹泡泡,如果不小心泡泡水撒到桌子上上,要用毛巾擦干凈。
3、幼兒操作嘗試,教師全面觀察,及時給予支持與幫助。
(四)、引導幼兒發現與質疑:
提問;(哪位小朋友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用什么物品怎么吹出泡泡來的?誰愿意到前面給大家表演一下?誰發現泡泡從什么位置鉆出來的?是沖鏤空的地方鉆出來的,請個別幼兒發言。
1、這些可以吹出泡泡的材料都有共同的地方,就是它們都有洞洞或者縫隙,這些有洞洞或者縫隙的材料有個名字,我們叫它“鏤空”。因為它鏤空,所以可以吹出泡泡來。
(五)教師出示鐵絲,個種形狀的泡泡具,
提問;一根鐵絲怎樣才能讓它吹出泡泡?(圓心,三角形,梯形)等形狀吹出來的泡泡是什么樣的?是三角形還是什么形狀的?
3、幼兒大膽猜測,
(六)猜想并驗證泡泡的形狀
1、請幼兒說說自己拿了什么樣的泡泡器,它能吹出什么形狀的泡泡。(可請拿相同形狀泡泡器的幼兒也說一說自己的猜想,)
2、引發幼兒進一步深入思考和概括。請幼兒關注吹泡泡的工具和吹泡泡的結果。提問:“有什么秘密?”請幼兒發言。教師在幼兒觀點和意見的基礎上,總結得出:吹泡泡的工具不同,結果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的或橢圓的。
(七)、總結
今天我們玩了吹泡泡的游戲,大家開心嗎?生活中還有那些物品能吹出泡泡,還有那些不能吹出泡泡的物品,能變成吹泡泡的工具呢?怎么樣能吹出又大又圓的泡泡?回家和媽媽一起來玩,一起來探索!
《吹泡泡》教學設計 篇17
活動目標:
1能發現所吹的泡泡有大有小。
2能透過泡泡來觀察身邊的事物。
活動準備
每人一杯肥皂水,一根吸管。
活動過程
1吹泡泡
老師演示吹泡泡,為幼兒發好肥皂水和吸管,嘗試吹泡泡。
輕吹的大的幼兒介紹自己吹泡泡的方法。
,幼兒兩兩結伴,比吹的泡泡的大小。
2看泡泡
請幼兒觀察對比在屋里和在陽光下的變化。
請幼兒嘗試在杯口吹一個大泡泡,把大泡泡作為照相機,觀察周圍的事物。
3抓泡泡
教師吹泡泡,其他幼兒抓泡泡
讓幼兒觀察泡泡抓到后的有什么變化。
4延伸活動
讓幼兒從外面回到教室后畫泡泡。
《吹泡泡》教學設計 篇18
讓幼兒真正能感受欣賞,能真正去體會兒歌的優美。如:在游戲時我利用音樂讓幼兒愉快的氣氛下進行,師以幼兒喜歡的動物的身份走到幼兒的身邊交談,啟發幼兒想象,給予幼兒活動以指導,從而使幼兒真正能夠動起來,能夠在愉快地說說、看看、玩玩、演演的“活動”中體驗、探索、思考、發展。
又如:在朗誦兒歌讓幼兒欣賞時,我利用了音樂讓幼兒在優美的音樂中欣賞兒歌,改變了幼兒在師朗誦時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激發她們對兒歌欣賞的興趣,提高幼兒的傾聽能力。
我為幼兒創設了寬松的氛圍,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利用動物身份、配樂朗誦以及游戲化語言和夸張的表情,肢體語言的演示,并注意到音量的大小和語速的快慢,時時吸引著幼兒;而且注意個體差異,肯定幼兒的不同表達,幫他們樹立自信心。自始至終幼兒都能專注地傾聽,積極踴躍地表達自己的想象。
在目標的制定上,符合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今天的活動重點引導幼兒喜歡聽兒歌,能認真地傾聽,難點是根據體驗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都能夠表述出“泡泡像什么”通過整個活動孩子們不僅獲得了愉快的情緒體驗,更增進了和老師的感情。他們的想象力也充分地得到了發揮,為今后的語言發展打下了基礎。
在每個環節我都有明確的問題設計,貫穿每個活動銜接。每個環節的提問設計都要體現此次活動的目標,又要體現幼兒自主的過程,又能啟發幼兒的積極性,又能激發幼兒的想象能力。
在活動的引入,看到幼兒紛紛拿起泡泡玩具時,怕幼兒顧著玩沒心思聽老師的活動前的要求,故急著把活動要求說得清楚導致語速過快。
在設計活動時,考慮把學習兒歌的環節也體現出,在欣賞兒歌完安排了請幼兒與老師跟隨音樂邊朗誦兒歌邊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更深入的理解兒歌的內容。由于在活動的準備時一直考慮活動的引入和游戲時問題設計,忽略了此環節。在兒歌《吹泡泡》的教學中,我讓孩子們玩吹泡咆,親身體驗吹泡泡的快樂、好玩.邊玩邊學,這在平常的教學中是很難看到的。小班幼兒的思維比較具體、形象,所以用活動感受理解最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往,幼兒念兒歌總是處于被動的地位,以老師為主,但在這次活動教學中,我發現,幼兒的積極性很高,而且掌握得也不錯。我想,這正是由于幼兒有了很濃厚的興趣去觀察、去思維,真正成為了活動的主體。給我的感覺是老師教得輕松,幼兒學得輕松。通過這次教學活動,我覺得作為教師應為幼兒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讓幼兒在活動中充分感受自行探索,獲得知識。在今后的兒歌教學中,堅持使用幼兒自主探索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讓幼兒學得輕松。學得實在!
《吹泡泡》教學設計 篇19
欣賞《吹泡泡》
活動來源:
日常生活中,幼兒在洗手時常常洗很長時間都不出來。通過觀察我發現原來孩子們對肥皂泡愛不釋手,有時還喜歡用小嘴巴吹吹手上的小泡泡。一天,黃家祺小朋友從家里帶來了吹泡泡的玩具,為大家吹出了一串串的泡泡。這下孩子們更是樂開了花,他們還興奮地喊:“泡泡多像大太陽啊圓圓的,像你的眼睛,像大氣球……”我結合孩子們對泡泡的興趣和對泡泡的想象創編了生動有趣的兒歌,生成了這次欣賞活動。
目標:
1 引導幼兒喜歡聽兒歌,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
2 激發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準備:
1物質準備:小猴子手偶、每人一份吹泡泡的玩具材料、過渡音樂、輕音樂。
2精神準備:為幼兒創設愉快輕松的氛圍,以游戲的口吻和幼兒進行互動,給幼兒一個寬松、自由的空間,用不同的表情、聲音、動作等激發幼兒積極投入到活動中。
過程:
一玩游戲
教師握手偶,以小猴子的身份引導幼兒先來進行吹泡泡的游戲。并提出問題:泡泡像什么?活動中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二欣賞兒歌
1 幼兒聽過渡音樂放好玩具后坐下,結合剛才的游戲體驗欣賞教師朗誦兒歌。教師朗誦時屋子四周飄散著泡泡,播放輕音樂,生動、形象地配合肢體語言吸引幼兒認真傾聽。
2 引導幼兒回憶:兒歌中都提到泡泡像什么?(西瓜、太陽、眼睛、氣球…)并驚喜地說出:其實兒歌內容都是小朋友自己想出來的,老師只是幫大家整理成兒歌。表揚小朋友仔細觀察,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
3 再次欣賞兒歌。當教師朗誦完兒歌的最后一句“小朋友想一想,泡泡還像什么呢?”時,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鼓勵大膽表達自己的想象(幼兒與幼兒之間、幼兒與教師之間),并對幼兒的想象充分肯定。
三活動總結
教師同樣以小猴子的口吻對注意傾聽及大膽表達自己想法的幼兒給予充分的肯定,請他們和小猴子擁抱;對有些膽小的幼兒提出希望,請他們握握小猴子手。
四活動延伸:
1 通過游戲引導幼兒學習兒歌,有感情的朗誦,表達出自己對所
想象事物的不同情感。
2 進行繪畫活動,幼兒邊說邊畫,練習畫圓。
3 根據幼兒的興趣續編兒歌,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創造力。
附兒歌:
吹 泡 泡
呼……
吹泡泡,吹泡泡,
吹出一串大泡泡。
像西瓜,像氣球,
像太陽,像臉蛋,
還像烏黑的大眼睛。
小朋友想一想,
泡泡還像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