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通用13篇)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辨別幾種不同的聲音,使幼兒對聲音產生探究的欲望。
2、培養幼兒的操作興趣、發展觀察力、注意力以及對科學活動的喜愛。
活動重點:知道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
活動難點:將相同聲音的響罐配對。
活動準備:
1、裝飾成各種卡通娃娃的空八寶粥罐子、盤裝沙子、黃豆、小石子、小鐵片等若干。
2、按人數將幼兒分成3—4組。
3、錄音機、舞曲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直觀教具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出示罐寶寶──介紹給幼兒的新朋友。
2、出示并認識罐寶寶的“食物”──沙子、黃豆、小石子、小鐵片。
二、基本部分:操作活動引發幼兒探究。
1、喂一喂──指導幼兒隨意給每個罐寶寶喂一樣食物并提醒幼兒蓋嚴蓋子。
2、跳一跳──引導幼兒上下左右搖一搖罐寶寶,讓他們自由地跳起來。
3、找一找──啟發幼兒相互猜測罐寶寶吃的是什么,并將相同聲音的罐寶寶配對成舞伴,在舞曲中快樂地舞蹈。(幼兒亦可共同跳舞)
三、結束部分:幫罐寶寶到戶外去找更多的食物,找更多的朋友。
延伸活動:將幼兒制作的罐寶寶擺放到“科學操作區”,讓幼兒自由擺弄、玩耍。
活動后的反思:在教學中,幼兒對操作、探究很感興趣,通過操作──游戲的形式讓幼兒體會了探究的過程和快樂。在活動中,孩子在制作的同時,提高了幼兒的觀察力,動手能力而且也提高了注意力、聽覺。他們特別喜歡玩游戲,因為在游戲中可以使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沒有絲毫的壓力。對于個別能力弱的孩子,我采用集體與個別輔導的形式,并在日常生活中給他們提供機會,讓能力弱的孩子不會為此而產生畏懼的心理;對于幼兒的新觀點新發現,我總是鼓勵和尊重幼兒的觀點,并共同分享。如:有的幼兒認為罐寶寶吃飽了可以喝水,我肯定了幼兒的想法,并引導幼兒聽一聽罐寶寶肚里的水聲,拓展了幼兒的視野與經驗。
這次活動的不足是:師幼互動少了一些,在活動中可以在游戲中穿插一些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這樣效果會更好。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和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2、愿意參加剝橘子的活動,學習用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
3、體驗伙伴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個小碟子,內裝與本組幼兒人數相等的橘子。
2、口袋1個,若干橘子。
活動過程:
一、摸口袋。
1、摸一摸。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神奇的口袋,里面裝了些什么呢?我請小朋友來摸一摸。"(咦?哪位小朋友坐的好,端正,我就先讓你來摸摸)-引起參與活動的興趣。
2、提問:師:“你摸到的東西是什么形狀的呀?”幼:“圓圓的。”師:“摸上去有什么感覺呀?”幼:“軟軟的、不太光滑。”(橘子摸上去是光滑的還是不太光滑的呀?
幼:不太光滑。我們用一個好聽的詞來代替不太光滑,粗糙的。)師:“那它究竟是什么呀?”
師:“是橘子嗎?我們來看一看。”(一邊說,一邊從口袋里把橘子拿出來。)
二、感知橘子的外形特征。
1、師:“你們看過哪些顏色的橘子呀?”幼:“綠色、黃色、黃色加綠色、橘黃色。”
2、看一看:提問:
師:"那橘子是什么樣的呀?"
幼:"圓圓的、扁扁的。"
師:"那我們把話連起來說一說好嗎?"
幼:“好。”
師幼一起說橘子是圓圓的、扁扁的,身上還有肚臍眼和按鈕。
三、感受橘子的內部特征。
1、師:"那橘子里面是什么樣的.呀?"(說什么的都有)
2、師:"那我們把它剝開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樣的?"
3、師:"我們先從哪一面開始剝呢
4、師:"那老師來試一試看是不是從這面開始剝好剝些。"(一邊剝一邊說;橘子、橘子圓圓,橘子、橘子、扁扁,剝開黃黃的橘子皮,咋看像什么呀?【剝開橘子皮的橘子像什么呀?】)
幼:"花。"
師:"花兒花兒開開,哎,開出了什么呀?"
幼:"橘子。"
師:"這像什么呀?"幼:"月亮、小船。
老師:恩,橘子剝開來,里面的瓤彎彎的,像月亮,像小船。
四、游戲剝橘子。
師:"今天啊桌子上來了許多的橘子寶寶,它們有大、有小,我們來開始剝吧(師:"我們把剝下來的橘子皮放在盤子里哦!"
五、大家共同分享品嘗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老師:哎?剝好的小朋友可以先等一下,我們等其他小朋友都剝完了再一起吃好嗎?"
師:"那我們來嘗一嘗。"
老師:"小朋友們剛才都嘗過了,誰來告訴我,"橘子是什么味道的啊?"
幼:"酸酸甜甜的。"
六、引導幼兒說一說。
師:"小朋友你們還吃過哪些東西是用橘子做的呀?"
幼:"橘子罐頭、橘子糖、果凍、橘子汁、棒冰等。"
師:“小朋友們真棒,說出了這么多橘子做成的食品。”
教師小結:
橘子可以做出這么多好吃的,我們的橘子皮也是有用的哦!(它可以用來泡茶、放在冰箱里面除異味、預防暈車、治咳嗽、可以用來做菜、煲湯)小朋友們可以回去想想橘子皮能做什么?下次我們在一起分享好嗎?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活動之前幼兒已經積累了各種感官的經驗,但是,如何將這些經驗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如何運用這些經驗來解決問題?是我們進行教育的最終目的。“猜猜哪杯是清水”,讓幼兒能運用多種感官感知,體驗探索和成功的樂趣活動。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猜猜哪杯是清水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猜猜哪杯是清水
目標
1、體驗探索和成功的樂趣。
2、能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辨別清水。
3、能把自己的發現大膽地表述出來。
準備
1、在日常活動中已感知過清水的特性。
2、每組四只透明杯子,內裝清水、糖水、白醋、牛奶;一只盤子內裝若干小勺。
3、彩色玻璃小球或彩色橡皮泥若干。
過程
1、辨別哪杯是清水。
請幼兒猜猜四只杯子中哪杯裝的是清水。
幼兒分組實驗,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辨別哪杯是清水,看看與自己的猜測是否一致。
2、交流分享。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請什么幫忙才找出清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4
一、設計意圖
水對于每位幼兒來說對非常的喜歡玩,一次幼兒在洗手的時候,發現拿著海綿球在水池邊玩。吸引了不少幼兒,于是我將海綿吸水的特性和水聯系起來,一方面讓幼兒了解海綿的特性,另一方面讓幼兒利用海綿的特性來玩水,抓住了孩子的興趣點,于是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二、活動目標
1、感知海綿柔軟、彈性、吸水的特性。對海綿的特性感到好奇,愿意大膽猜想并實驗。
2、對海綿的特性感到好奇,愿意大膽猜想并實驗。
3、激發幼兒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三、活動準備
一盆水,空盆,海綿
四、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出主題。
摸起來軟軟的,坐下去壓扁它,站起來變原樣。(海綿)
(二)出示海綿,讓幼兒通過各種感官來認知海綿的特性。
1、讓幼兒通過各種感官來認知海綿。
·摸上去不滑,用手捏一捏很軟,而且能夠壓扁,壓扁后能變回原樣。
·看上去海綿中間有一個個小洞洞。
2、猜測今天拿海綿來做什么?
(三)出示一盆水,幼兒想辦法將水注入空盆中。
1、提出疑問,幼兒猜想。
誰有辦法把水注到空盆中?幼兒自由討論。
2、提供材料----海綿,幼兒嘗試將水注入空盆。
不可以用手直接將水倒入空盆,只有海綿,你們有辦法嗎?
3、幼兒嘗試操作,并說出辦法。
幼兒操作時,教師在旁觀察指導。
4、教師小結。
將海綿放入盛滿的盆中,吸足水后,拿出來,放到空盆并用手擠出水。反復操作,水就注到空盆中了。海綿的本領還真大。
(四)海綿的其他用途生活中有許多的地方,海綿都能幫上忙,比如:海綿拖把,海綿洗潔布等,它的作用可大,可多了。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可積極參與收藏樹葉討論。
2、感受收藏與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把各種顏色、形狀不同的葉子放在展臺上,每個人都有書。
活動過程:
一、與樹葉對話。
1、冬天來了,樹葉從樹上掉下來,撿過樹葉嗎?你用樹葉做過什么?(跳舞、鋪樹葉小路、打扮自己等)
2、秋天快過去了,看到樹葉一片一片地掉下來,馬上就要掉下來了留下樹葉的方法嗎
3、請幼兒對自己喜歡的樹葉說一句話,幫助幼兒記錄下來。
二、收藏樹葉。
1、怎樣才能把葉子收起來?請幼兒大膽參加討論。
2、請幼兒將樹葉壓平,夾在書里。
3、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葉子,平整葉子,注意放入自己的圖書中。
4、請幼兒說說自己收藏的葉子是什么樣的
5、請幼兒把收藏樹葉的圖書帶回家。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鞏固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認識,知道各形狀的簡單特征。
2.愿意為圖形寶寶找朋友,并按規則進行游戲。
3.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4.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三種圖形(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圖形的家
2.三種形狀的圖形(與幼兒人數相等)
3.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師:小朋友,今天有許多客人老師來看小朋友上課,你們開心嗎?今天老師還帶來一位小客人,看看是誰呀?這可不是普通的口袋,它很神奇哦,可以給小朋友變出好多好玩的東西,你們想要吧!
師:要魔法袋變東西時,要說一句咒語“變變變”它才會變哦!你們會說嗎?
“小朋友,看看是什么呀(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它長的什么樣子呢!
2、師:小朋友,圖形寶寶都認識嗎?剛才魔法口袋告訴老師,它想送一份禮物給小朋友,想要嗎?閉上眼睛。
“小朋友,看看你桌子底下有什么呀?”
“小朋友,自己說說找的什么圖形寶寶。
3、師:圖形寶寶說他今天看到小朋友都這么聰明非常開心,想和小朋友來做做游戲!
師:圖形寶寶邊走邊唱歌,然后找一個和自己一樣的圖形寶寶做游戲。
師:老師的是什么圖形寶寶師:老師找他做好朋友呢?
師:你們會找朋友了嗎?誰來試試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玩這個游戲,好不好啊?
師:看一下你的好朋友找對了嗎?
師:哎呀!圖形寶寶玩得有點累了,帶他們回到座位上休息一會兒了。
4、游戲《圖形找家》。
(1)師:圖形寶寶玩得有點累了,他想要回家了,我們一起送他回家吧。
(2)師:看看這會是誰的家呢?你怎么知道呢?老師先把圖形寶寶送回家,小朋友送的時候要有禮貌的說“圓形寶寶我送你回家,我們一起來說說?誰來幫老師把三角形送回家呢?
師:圖形寶寶都回到自己的家里了嗎?小朋友真棒,來表揚一下我自己吧!
5、幼兒操作。
(1)師:今天幫圖形朋友找到了家,它們真開心啊!
師:“早上老師去過圖形寶寶家,發現圖形寶寶家的地板破了,看看破了哪些圖形寶寶的小洞洞呢?找一塊相同的形狀把它補好。
(2)幼兒每人一份補地板。
6、展示補好的地板。
師:小朋友你們真能干,幫圖形朋友補好了地板,表揚表揚自己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水果、蔬菜和花草樹木都有種子。
2、知道不同植物的種子外形不同。
3、對種子產生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1、西瓜、香蕉、蘋果、梨;
2、課件—樹的種子;
活動過程
一、找水果的種子。
1、讓幼兒品嘗西瓜。
提問:西瓜的種子在哪里?看看是什么樣子的?
2、讓幼兒品嘗香蕉。
提問:香蕉有種子嗎?它的種子在哪里?告訴幼兒香蕉中的小黑點就是香蕉的種子。
3、找出蘋果、梨的種子。
二、利用每天飯后吃水果的`時機,和幼兒一起品嘗、討論:
1、你今天吃的是什么水果?它有種子嗎?
2、找一找它的種子在哪里?看看是什么樣子的?
三、看課件:大樹的種子在哪里?
種子埋入土里——發芽——小樹——大樹——結果子。
延伸提示:
1、可將各種種子做成標本,貼上標簽。
2、嘗試種豆,觀察種子的變化。
3、找蔬菜等農作物的種子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觀察和操作活動,發現圓形積木比方形、三角形積木滾得快的現象。
2、培養對探索活動的興趣,發展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小筐、筐中有長方、圓、方、三角積木各一塊。
2、圓柱體鐵罐、鉛筆、電池、玩具輪子等能滾的物體若干。
3、活動前搭好每人一組斜板。
活動準備:
一、組織幼兒操作和觀察:
1、小朋友你們喜歡滑滑梯嗎?
2、許多積木也想來滑滑梯,看看是哪些形狀的積木?
3、請小朋友把你籮筐里的積木拿出來一個一個放在那邊的滑滑梯上請它們滑滑梯,看看這些積木是不是滑得一樣快?等會兒講給大家聽好嗎?
二、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三、討論并提出下一步操作要求:
1、圓積木、方積木、三角積木滑滑梯是不是滑得一樣快?
2、這次舉行個滑滑梯比賽,三塊積木同時滑滑梯、看誰滑得最快、更會兒講給大家聽好嗎?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討論:
1、剛才你的積木滑滑梯比賽時,誰滑得最快?
2、老師也來玩滑滑梯比賽,請小朋友當裁判,看誰滑得最快。
3、老師總結:
圓積木比方積木、三角積木滾得快,也滑得快。所以,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的輪子多是圓圓的,這樣就開得快了。
六、延伸活動:
1、老師這兒還有許多玩的東西,請你們每人選一樣能滾得快的東西。
2、你選的是什么?你怎么知道它滾得快的?
3、請小朋友把你選的東西拿到下面的大滑滑梯上去滑吧!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對花朵色彩、數量的感知。
2.幼兒能嘗試簡單的分類。
3.體驗快樂的情緒。
活動準備
紅、黃、綠紙花若干;紅、黃、綠圓點即時貼若干;平衡木、做小河的彩布條;音樂磁帶《郊游》;紙杯制成花狀,花心分別為紅、黃、綠。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今天我們要去萬花園玩玩。瞧,我們必須先過小橋,再跨過小河,才能進入萬花園。讓我們一起出發吧!幼兒隨著《郊游》的音樂出發去萬花園。
(這個環節增強了活動的情景性,激發了幼兒的活動興趣。)
二、撿花
1.走進“萬花園”
師:地上這么多漂亮的花朵,我們快來撿花朵吧!
幼兒分散撿花朵,老師參與幼兒活動。
(美麗的花朵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活動氣氛很活躍。)
2.感知1和許多
師:瞧,我也撿了幾朵花。你們來幫我數一數吧!
幼兒數不清,能力強的幼兒就說:“老師撿了許多花。”讓幼兒比較1和許多。
3.請幼兒把花朵貼在自己的衣服上
(讓幼兒貼花朵,一是練習發展幼兒的小肌肉群,二是為在下面活動中幼兒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別人花朵的數量奠定基礎。)
師:瞧,你們都變成花寶寶啦!
老師提問幼兒:你開了幾朵花?有哪些顏色的花?
(鞏固幼兒對數量和顏色的認識。如果有超過4個以上的,可以讓幼兒用“許多”來表示。)
三、送花兒回家
1.師:現在花朵該回家啦,我們把她們送回去吧!看,那里有什么顏色的籃子?紅花應該送到什么顏色的籃子里?綠花應該送到什么顏色的籃子里……
2.幼兒把花朵送到相應顏色的籃子里。如果老師發現有送錯的花朵,請幼兒自己糾正。
(幼兒第一次嘗試按顏色分類。個別幼兒有分錯的現象,老師加以引導。)
四、找朋友
1.引導幼兒按照紙杯花心顏色去粘貼相同顏色的花瓣。
師:瞧,那里還有些白色的紙杯花,他們的花心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綠色的,有的是黃色的,請小朋友們根據花心的顏色去粘貼和它相應的花瓣。
引導幼兒可以用紅、黃、綠圓點做花瓣,并強調一片花瓣貼一個圓點。
幼兒每人拿一只紙杯花,找相應的圓點來裝飾。
(讓幼兒用粘貼的方法,滲透一一對應的概念,這是活動的重點部分,并讓幼兒第二次進行顏色配對練習。)
五、回家,活動結束
師:今天我們來到萬花園,做了好多事情,你們真能干!現在讓我們帶著小花回家吧!
播放音樂《郊游》,原路返回。
(結束部分自然、輕松,有情景性,幼兒玩得開心。)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分析:
豆漿、豆制品,是幼兒園經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愛吃豆制品,老師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注重教學的趣味性,運用擬人化的口吻,和變魔術的方法,來激發孩子的興趣,教育孩子愛吃豆制品。教師主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在認知、能力和情感方面都得到發展。如:在了解黃豆的外形特征時,教師運用了觀察的方法,接著又比較和觀察,使幼兒了解泡過和沒泡過的黃豆的不同,發展了幼兒的觀察力,提高幼兒感知事物的能力;又運用電教手段豐富了幼兒的認知;最后,通過品嘗豆制品,進一步激發了孩子愛吃豆制品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喜歡吃豆制品。
2、通過觀察、比較黃豆的外形特征,初步提高幼兒感知事物的能力。
3、引導幼兒在觀察、比較黃豆外形特征的基礎上,知道豆漿的簡單制作過程,并了解黃豆還可制成其它的豆制品。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課件、干濕兩種黃豆人手一份、豆漿機、小杠子每人一個、錄音機、磁帶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以給幼兒介紹新朋友的形式,引出課題。
(二)展開:
1、初步了解黃豆的外形特征。
(1)課件中提出問題:觀察黃豆寶寶長什么樣的?
(2)教師進一步引導:“黃豆寶寶是什么顏色的?它是什么形狀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盒子里的黃豆寶寶。”
(3)教師小結:黃豆寶寶是一粒粒黃顏色的圓溜溜的小豆豆。
2、通過進一步觀察比較干濕不同的黃豆的外形特征,發展幼兒感知事物的能力。
(1)利用課件提出問題:“泡過的黃豆和沒泡過的`黃豆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觀察干濕不同的黃豆。
(3)教師小結:黃豆寶寶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會比原來的大一些,軟一些,顏色淺一些。
3、觀看豆漿的制作過程,知道黃豆可以做成豆漿。
(1)利用課件觀察做豆漿的過程,了解制作豆漿的方法。
(2)現場制作豆漿。
4、在煮豆漿的同時讓幼兒觀看課件,了解黃豆還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并豐富“豆制品”一詞。
5、知道黃豆營養豐富,培養幼兒愛吃豆制品的情感。
(三)結束:幼兒聽音樂喝豆漿。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11
教學內容:我們的鳥類朋友
活動目標:
1.了解多種多樣的鳥,發展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初步具有愛鳥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各種鳥的標本、圖片、碟片、圖書
2.師幼共同布置活動室環境
教學重點:教育幼兒要愛護鳥、關心鳥。
活動過程:
一、以參觀的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1. 這幾天,我們和小鳥交了朋友,老師和小朋友還收集了許多小鳥的.圖書、圖片、標本、碟片,現在請小朋友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看一看、講一講,你認識的小鳥叫什么?長得什么樣子的?(幼兒自由結伴觀察講述)
2.請小朋友坐下來,把你看見的小鳥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3.誰來告訴大家,你看見的是什么鳥?是什么樣子的。
二、了解鳥的異同點
1.小朋友認識的小鳥真多,這些小鳥長得都一樣嗎?不一樣在哪里呢?我們再仔細去看看、找找,把你的發現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幼兒自由結伴觀察講述)
提問:你發現小鳥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好嗎?(請個別幼兒回答)
2.小朋友看得真仔細,發現了小鳥有這么多不同的地方,那么你有沒有發現小鳥在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呢?(相互交流后,再個別回答)
三、了解小鳥的本領
1.小朋友看得真仔細,發現小鳥有這么多相同的地方,小鳥真可愛。那么小鳥有些什么本領呢?請小朋友先想一想,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請個別幼兒回答)
2.一起學學做做動作
3.小鳥除了這些本領以外,還有很多的本領,現在就讓小鳥表演給我們看(幼兒看碟片)
四、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要保護鳥類
小鳥有這么多的本領,那么你們喜歡小鳥嗎?為什么?你會怎么做呢?
五、結束
今天我們和很多的小鳥做了朋友,還有很多的小鳥也想和我們交朋友呢,等會兒我們再一起來看小朋友帶來的碟片,看看還有哪些我們不認識的小鳥。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四種動物有趣的睡覺姿態。
2.能嘗試用自己的姿態動作模仿動物的睡姿。
3.對大自然中的各種現象感興趣。
活動重點:了解動物千姿百態的睡姿。
活動難點:能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
活動準備:經驗準備----幼兒對動物已經有一定的認識,知道所列動物的名稱。
材料準備:動物圖片的課件。歌曲《睡吧,寶貝》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直接導入:“老師看到小朋友們眼睛都睜得很大很有精神,昨天晚上睡得好嗎?
有沒有做甜甜的夢啊?”
你們是怎么睡著的?提示:趴著?側向一邊躺著?平躺著?
二、交流討論動物的睡姿
1.交流自己已知的經驗
師:“小朋友們要睡覺,那動物要睡覺嗎?(要)小動物們是怎么睡覺的呢?”引導提問:也是像我們小朋友一樣躺在軟軟的床上蓋著被子睡覺的嗎?
2.課件展示動物,討論動物睡姿。
課件依次出示馬、貓頭鷹、海豚、刺猬
師:“小葉老師特意到動物王國里請來了幾位小動物,我們來問問他們吧!“
師:“瞧,這是誰?”出示馬的圖片“小馬是怎么睡覺的?”
小朋友之間討論
(站著睡的、趴著的、坐著的......)
師:“我們一起來問問馬先生?”
(播放事先錄好的聲音)---站著睡的
師:“原來馬是站著睡的。”
師:“你覺得貓頭鷹是怎么睡的?”
(課件展示貓頭鷹,請小朋友學一學貓頭鷹睡覺的姿勢)貓頭鷹是怎么睡覺的?
誰會做?我們一起來學學看貓頭鷹的睡覺方式。
馬:站著睡
刺猬:縮成一團睡怎么縮的?頭低下,彎彎腳,抱成一團。
貓頭鷹: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海豚:一邊游泳一邊睡
3.總結鞏固動物睡姿
三、游戲:模仿小動物的睡姿
師:天黑啦,太陽公公下山了,小動物們也要回家去睡覺啦!音樂響起師:我們來玩個游戲吧!
師:小朋友們也要睡覺啦!再見!
活動延伸:深入了解動物睡姿的秘密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13
目標:
1、感知空氣的基本特性,了解它對人類的作用。
2、感受空氣流動產生風這一自然現象,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欲望。
準備:
幼兒:保鮮袋人手一個,紙折小鳥人手一個,操作材料每組一份(內有扇子、吸管、紙片)教師:已裝好空氣扎緊的袋子兩個,空保鮮袋一個,牙簽、紙片;帶領幼兒在有風的日子觀察風來時對各種物體產生的影響。
過程:
一、設問導入你們知道空氣嗎?它看得見摸得著嗎?請你想一想?
二、抓空氣
1、教師演示講解抓空氣要領出示保鮮袋提問:這是什么?現在是什么樣的?(癟癟的)今天我要請小袋子幫忙把空氣抓住。
演示講解:兩手抓住袋口,左邊套一套,右邊套一套,一手抓緊袋口,一手抓住袋頭,擰呀擰,擰呀擰,口帶擰緊了。
教師手持裝有空氣的袋子,提問:看,現在口袋怎么了?(鼓鼓的')里面裝的是什么呀?(空氣)你們想不想也來抓空氣?等一會兒請你用小袋子找一個空地方也來抓一袋空氣,抓住后一定要想辦法把它留在袋子里噢。
2、幼兒抓空氣幼兒手持保鮮袋自由套抓,教師觀察指導:
抓住了嗎?快想辦法把它留住!
仔細看看口袋里的空氣,你發現了什么?
你在哪里抓到空氣的?你覺得身邊有空氣嗎?
3、感知空氣
(1)幼兒手持口袋在座位上與老師一起交流,教師提問:
你在哪里抓到空氣的?
(指導幼兒講述抓空氣的地方或部位?
小結:原來空氣就在我們的周圍。
(2)一起用小手摸一摸,你摸到了嗎?在你抓空氣時候,你看見它了嗎?聞到它了嗎?它有顏色嗎?是什么顏色?(幼兒說是白色時,就拿出白紙進行比較)
總結:雖然空氣到處都有,但是它看不見,摸不到,沒有味道,沒有顏色。
(3)空氣對我們有什么用處呢?
一起捏住鼻子、抿緊嘴巴一分鐘,感受空氣的用途。
提問:你有什么感覺?
小結:是呀,空氣對我們非常重要,沒有它,我們就不能呼吸了。
4、感受空氣流動產生風
1、集體感受現在讓你口袋里的空氣跑出來親親你的小臉吧!(指導幼兒將袋口對準自己的臉,把空氣放掉)你有什么新的發現?(幼兒講述自己的感覺)教師演示:出示準備好的空氣袋,用針扎一小口,再將小紙條放在針眼上,并不斷變換方向,讓孩子看到小紙條倒向另一個方向,初步建立空氣流動的經驗。
提問:小紙條怎么了?為什么?空氣跑起來后,把誰也帶來了?
小結:原來空氣會跑來跑去,它跑得厲害時會把風娃娃也帶來。
2、經驗提升,小組操作"讓小鳥動起來"
(1)教師提出操作要求:不用手和工具去碰小鳥,怎樣讓小鳥動起來?你怎么做?小鳥會動的很快?怎么做,小鳥動的慢?
(2)幼兒分組操作,提醒幼兒運用不同的力量使用材料,要求工具對準小鳥操作,鼓勵幼兒交換工具操作
(3)集中交流你用什么讓小鳥動起來了?你的小鳥為什么會動起來?怎么做你的小鳥動的快?怎么做你的小鳥動的慢?
小結:我們用工具讓空氣跑起來,請來了風娃娃,小鳥就動起來了。用力時風大,小鳥動的快;用力輕時風小,小鳥就動的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