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氣》教學反思(通用2篇)
《勇氣》教學反思 篇1
花的勇氣教學反思
<<花的勇氣》一課,感覺上的很開心。在這一課中,孩子們給我太多的驚喜與感動!是什么讓孩子們如此沉浸在文本中,又是什么給予孩子們靈動的思維呢?是教師對學生的尊重!是教師發自內心對學生的贊美和欣賞!是愉快輕松和諧的課堂!
我由盲童安靜用手觸摸春天,用心靈觸摸春天;溫迪一家人用眼睛延續光明,用愛心延續生命;墻角的小瓜苗,奮力求生的飛蛾對生命的渴求。引入:在冷風冷雨中的小花又對生命有怎樣的追求呢?
學生的好奇心被調動起來,情緒高漲。接著給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探究時間,讓他們畫出文中描寫作者心情的句子和令自己感動的句子,并在下面寫出自己的感受。在給予孩子充分的思考時間后,小組內交流匯報,使孩子的個性與思維得到再一次體現。之后,共同交流時,我鼓勵孩子大膽表達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給予他們真心的贊美。孩子們智慧火花不斷閃現,竟然爭先恐后,出口成章。整個課堂詩意飛揚,心情歡暢,充滿濃濃春意。我與孩子們與小花一起體驗生命的含義 。最后點題,無需多費口舌,孩子已領會作者的感悟:小小花兒居然有如此氣魄,在冷風冷雨中傲然挺立,這是花的勇氣,是生命的勇氣。
那么我們應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呢?孩子立刻就體會到:勇敢地面對風風雨雨,無論你是多么弱小,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只要有勇氣就會有希望。這就是那群處在人生花季的花朵,他們再次體會到生命的勇氣。有如此充滿激qing而又充滿靈性的孩子,我們還有什么不幸福呢?
《花的勇氣》教學反思
《花的勇氣》一課,這是人教版第八冊的一篇略讀課文,選自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的散文《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這篇課文細致而又生動地描寫了作者在維也納尋花的經過,以及由此產生的心理感受:從只見綠地不見花時的失望、見到花兒藏身于草下時的吃驚,到離開前仍不見花兒冒出來時的遺憾,再到看見花的原野時的驚奇,最后被花兒的氣魄所震撼,進而閃現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氣!對課文中不少含義深刻的句子的理解,這是教學的重點;通過對課文的研讀,體會作者由物及情的變化,并升華自己的感情,這是教學的難點。
在教學時,我首先引導學生披文入情: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按照閱讀提示的要求,說一說作者在維也納先后看到了哪些景象;然后畫出表現作者情感變化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想一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在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情感線索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真研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細細體會作者的內心感受;找出自己認為寫得好的詞語反復品味,感受作者用詞的精妙。在品讀教學感悟作者內心情感變化這一環節中,我注重對學生的朗讀指導,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在通過對草地的,綠色泛濫的綠地、藏滿花的綠地、花的原野三個不同場面的對比進一步感受作者從失望——吃驚 ——驚奇的內心情感變化,從冷風冷雨中的小花身上感受到生命的意味。學生也與作者一起從其他一些植物或生命中感受生命的意味。
整節課教學下來,我收到了老師們的一些中肯的建議,結合自己對教學后的感受,整理出以下幾點:
一、還學于學生,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花的勇氣》是篇略讀課文,應放手讓學生自己感悟。然而我在教學中卻有很多環節并未體現這點,如在感受作者看到四月的維也納哪些景象?學生匯報與我原先預 設并不一樣,我就直接把我的意想告訴了學生。在體會作者內心感受時也有類似的情況。為什么會這樣呢?不是不知道以學生為主體,而是教師對學生不夠放心,不敢放手,擔心學生說不到。我們在教學中總是怕學生答得不好或答得不全,以至于有時候不敢將課堂時間放給學生。殊不知,正因為我們過于追求知識的終極結果,往往忽視學生作為主體的思維探索過程。學生的思維得不到肯定,久而久之,學生就喪失了學習的信心,失去了學習的動力。事實上,語文教學有其本質的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即有很強的主觀性。對同一問題不同人可能會有不同的見解和觀點。對事物的感悟因人而異,對文章的分析受生活的影響。但是,一個人的思維只要存在合理性,并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發展,就已經達到了教學的目的,因此,我們在教學上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認識,并且鼓勵學生的自我認識。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
二、課堂語言的精確、精細
課堂語言應該生動形象是語文教師應該具備的素質,然語言的精確,簡潔也是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這樣可減少課堂內的羅嗦現象。我在教學中雖然聽課教師肯定我的教學語言形象生動,富有激qing,但我還是有語言不夠簡潔,羅嗦的問題,對提問的目標指向性不明確。這是我該多向優秀教師學習,學習他們對課堂語言的精心設計,做到簡潔凝練而準確。
三、教給學生的知識必須是正確的
“教給學生的知識必須是正確的”,這是每位老師都心知肚明的。然而,我在不知不覺中卻把錯誤的知識印在了學生的腦海中。在教學詞語時“改天換地”一詞,在學生發現了我的錯誤“改天換日”,我在極力掩飾這一錯誤時卻四次把這個詞讀錯,雖然這不是我故意的但在學生讀詞甚至在我錯誤的引導下,也會淺意識的把錯誤記在腦中。教育是來不得半點馬虎的。教師教給學生的知識必須是正確的。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也從中得到了一些收獲,面對在教學中出現的錯誤,出現的問題有了一個改變的方向。要學會相信學生,該放手時就放手,他們也許會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語言文字的品讀要與文本結合,要讓學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讀中品讀。
《花的勇氣》教學反思
《花的勇氣》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生動描寫了作者在維也納尋花的經過以及由此產生的心理感受。從只見綠地不見花的失望,見到花兒藏身于草下時的吃驚,到離開前仍不見花兒冒出來時的遺憾,再到看見花的原野時的驚奇,最后被花兒的氣魄所震撼。作者在愛花----尋花---盼花----看花的過程中,被小小的花兒傲風斗雨的精神所感染,認識到生命的意義就是勇氣。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教學的難點是理清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理解變化的原因。因此我在教學此課時,首先按照閱讀提示的要求讓學生初讀課文,說一說作者在維也納經歷了一件什么事?然后畫出表現作者情感變化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想一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在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情感線索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細讀課文,體會作者的內心感受,抓住重點詞句反復品味。這篇課文的語言準確生動,耐人尋味,如:“我用手扒開草一看,原來青草下邊藏著滿滿一層小花”;“我想它們剛冒出來時肯定很壯觀”;“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此刻那些花兒一下子全冒了出來,頓時改天換地,整個世界鋪滿了全新的色彩。”
教學時應以讀為主 ,特別要注重朗讀的指導,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體會作者感情的變化。通過反復誦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認識到生命的意義就是勇氣。
《花的勇氣》教學反思
《花的勇氣》這篇課文細致而又生動地描寫了作者在維也納尋花的經過以及由此產生的心理感受:從只見綠地不見花時的失望、見到花兒藏身于草下時的吃驚,到離開前仍不見花兒冒出來時的遺憾,再到看見花的原野時的驚奇,最后被花兒的氣魄所震撼,進而閃現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氣!課文中不少含義深刻的句子的理解是教學的重點,通過對文本的研讀,體會作者由物及情的變化,并能升華自己的感情是教學的難點。
我放棄了原來的抓作者心情變化這一條情感線,主要抓住花的變化過程——從美到更美展開教學,通過對含義深刻的詞句的讀悟,使學生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并在說話、寫話中升華學生對生命的感悟。整堂課采用線性設計,層層鋪墊下來,導入、過渡自然而又巧妙,在教材的處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讀悟結合、學習資源的開發等方面有自己的思想與相應的策略。課上下來,覺得學生的對文本的理解和情感體驗離預設的目標還是有那么一點距離,除了教材的因素和學生因素(使用老教材的四年級學生可能不適應新教材的課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能把握好機會及時地進行引領也是一個原因。例如:在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過程中,教師只能簡單地重復學生的回答或不應對,缺少評價和適度的指引,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只能“平面開移”而缺少“縱深開掘”。在研讀重點句段時,能注重讀悟結合起來,但怎樣引導學生以讀促悟,領會重點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又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勇氣》教學反思 篇2
有幸參加社會學科組的園本培訓社會學科組教學研討活動;此次研討的主題是“教學活動中學習情境的設計”,根據這一要求,我進行了選材,也看了很多社會課。最終發現繪本《勇氣》比較分合我們的研討主題,并且它講述的就是孩子在生活中遇見的一些小事,源于幼兒的生活經驗,是當下孩子們也比較缺乏勇氣,一次最終確定這一活動。
此次活動主要包含四個環節:
一、談話導入——引出勇氣。
二、勇氣的多種形式。
1、傾聽故事了解勇氣的多種形式。
2、回憶勇氣,加深印象
3、歸納提升,理解勇氣(這里我第一次試上不分主次都進行了拓展,延伸到生活中。經過研討,我們組的成員一致認為,過于啰嗦,因此,這次錄像中我就勇敢、主動進行了適當延伸,其他一帶而過。)
三、遷移經驗,分享勇氣。
1、記錄繪畫。
2、幼兒交流繪畫內容。
3、教師總結。
四、結束部分。
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我主要采取了情境教學法,活動后發現了一些不足:課堂教學中,當談到某一話題,很多孩子就延伸到其他方面去;課堂比較混亂。這是我應該及時的停止,進行適時的引導,告訴幼兒認真傾聽,關注幼兒長遠發展,但是這方面,我做的還不夠。二、教師的教態語言不夠精煉。如:教學過程中平凡使用“是呀,恩”等詞。三、教師關注全體的意識不強,在教學活動中,有些幼兒目光游離,教師沒能很好的關注全體。
設想為:
一、孩子們我們知道什么是勇氣了,想不想去體驗一下?
二、在操場把很多的輪胎、平衡木擺放好,并含有一定的難度,讓孩子一個個攀爬過去。
三、帶領幼兒回到教室,問他們你們覺得自己怎么樣?在玩的過程中,你覺得哪點表現你有勇氣?是哪一種勇氣呢?
社會活動很重要的一點是情感的體驗,并且我們想讓大家看到通過這節課孩子們學到了什么。因此在試上錄像后,我們組的成員,建議把第四部分“結束部分”改為拓展延伸,即設計一個游戲環節讓孩子真正的去體驗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