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活動反思(精選15篇)
《影子》活動反思 篇1
在組織的活動中,孩子們在自由、輕松的氛圍中學會了兒歌和字詞,達到了我預定的教學目標,但在活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以后在上課中需要改進的方面,下面就是我對本次活動的反思與總結:
一、活動準備方面
在本節活動開始前就出現了一些小意外,原本設計的投影儀光線不能滿足本次活動的需要,本金對我自己心理上造成了一些影響,更耽誤了本次活動開始的時間。究其原因,還是在活動準備不充分上,如在前一天晚上調試好所有設施也就不會臨時抱佛腳。因此,在以后一定要將所有的準備工作做充分,吸取這次的教訓。
二、教師語言方面
在上一次組織集體活動時我的語速就很快,因此在活動前我就在心里告訴自己:控制語速!但在本次活動中雖然稍有改進,但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還是有些快,在以后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還要多注意,掌握好自己的語速。另外教師的回應策略及對突發狀況的把握不夠,在孩子回答問題時教師的表揚過于重復,沒有根據其特點進行表揚鼓勵。在課上出現突發狀況時教師的應對策略不夠機敏,如:在齊讀兒歌時孩子們讀的不齊,教師就可以根據情況跟孩子一起來讀,或讓孩子再度一遍。以后還要在該方面多積累、勤總結。
三、課堂常規方面
在活動中孩子們都能按要求正確的走線、傳書、收書,但在其他細節方面很顯然在平時練的就不夠。如,在傳書過后,有的孩子們就隨意的翻書、在孩子會大完問題后,其他孩子對其表揚時隨便下位等等。這不僅使得課堂常規很亂還耽誤了時間,需要教師重復強調紀律。在平時上課中還要多練、教師的要求還要更具體。
以上是我對本次活動的反思和總結。希望領導能多提寶貴意見,讓我更快的成長!
《影子》活動反思 篇2
師:課間,我們玩了踩影子的游戲,在游戲中你們發現了什么有趣的現象?
生:我發現我走到哪兒,影子就走到哪兒。
生:我發現影子總跟著我,我做什么,他做什么。我跑,他也跑。
生:我發現我躲在房子的后面,影子就沒有了。
生:我發現太陽出來就有影子。陰天、雨天沒有太陽,就沒有影子。
師:同學們,有這么多的發現,真了不起!
(出示掛圖)
師:星期六,樂樂在太陽公公陪伴下,到外婆家去玩,你們找一找他的影子在哪里?
生:他的影子在腳邊。
師:一路上,他發現他干什么,影子也干什么。他們一起玩耍起來。他有一個好朋友,多有趣。于是他編寫一首兒歌。下面我們一起學一學。(板書課題)
師:看老師寫課題,想一想怎么讀?(學生舉手)
生:影子。
師:注意“子”是平舌、輕音。誰愿意讀?
(學生舉手)
生:影子。
師:你的字音很準,請再讀一遍,這次你會讀得更好!
(全班齊讀)
師:反復讀課文是最好得學習方法。下面開書讀課文,不會讀的生字可以借助音節朋友幫助。讀完以后圈出生字讀3遍
(學生獨立拼讀課文,認讀生字)
(自學活動結束)
師:我們成立了學習小組,下面在“小老師”的帶領下開展四人小組讀字活動,看哪一組的字音讀得最準。
(學生在小組長得帶讀下開展認讀,開火車讀,聽音找朋友的活動)
師:剛才,老師看見了每個小組的讀字活動,開展得很不錯,××同學,生字卡片拿得很規范像個小老師,××同學眼睛盯著字學得可認真了。下面,咱們比一比哪個小組同學的字音讀得最準。
教師出示去掉音節的要求學會的生字。(學生舉手)
指名認讀。
師:注意“子”單獨一個字時,讀“zǐ”和“影”組成“影子”讀zi,誰再來讀?
指名學生讀。
教師出示帶音節的要求會認的生字。
師:剛才,我們認讀了田字格的字,同學們掌握還不錯,現在看看雙橫線里的生字,誰還會讀?
(學生舉手)
教師指名1~2個人讀再齊讀。讀“前、后、左、右”四個字將他們貼在黑板上。讓學生認一認教室的四個方位。(開火車讀)
師:看來,每個小組的同學表現都很不錯。現在老師把生字放回在課文里,你還會像剛才那樣讀得這么準嗎?這次在讀準的基礎上,把句子讀通順,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了再讀下一句。
學生自由讀課文,指名匯報讀;教師出示“小黑狗”詞卡,指名讀。
師:你喜歡小狗嗎?為什么?
(學生紛紛舉手)
生:我家里有只小狗,我每天回家它都跟著我玩,我很喜歡它。
生:我叔叔家里有只小狗,只要來了生人,它就叫。
……
師:小狗真可愛,就像你們的好朋友一樣,你們喜歡它嗎?怎樣讀才能讀出他們的心情?
(指名學生讀,帶著微笑的表情)
師:看得出你很喜歡這只狗。老師現在把這個詞放在句子里,你還會讀嗎?
教師出示句子“影子是一條小黑狗。我走它也走。”(指名學生讀)
生:影子是/一條/小黑狗。我走/它/也走。
師:看來你非常喜歡這條小狗。誰還愿意讀?
生:影子是/一條/小黑狗。我走/它/也走。
師:老師聽出來,你的影子也像小狗一樣可愛。現在把這句話放在課文第一節里,你們還能讀得這么好嗎?
生:行。
教師出示課文第一節
學生自由朗讀。
師:誰愿意讀給大家聽。
教師指名學生匯報,其他同學認真聽并評論。
師:老師現在也想讀,你想聽嗎?(老師范讀)
師:你們想知道老師為什么可以讀得這么好嗎?因為老師是向你們學習的。你們不是介紹影子像小狗一樣可愛嗎?老師也被你們的感情感染了,才會讀得這么好。你們能不能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呢?
(指名學生讀)
師:誰愿意和老師玩一個游戲。
(學生舉手,指名一人)
師:影子在前。(學生沒動)
師:影子在后。(學生沒動)
師:影子是一條黑狗,我走它也走。(邊走邊說)
(學生還是沒動)
師:它是我的影子嗎?為什么?
生:不是。他沒有動。影子是跟著人走的。
師:誰再來試一試。(學生舉手,再指名一人)
師:影子在前。(學生站在老師前面)
師:影子在后。(學生站在老師后面)
師:影子是條小黑狗,我走它也走。(邊說邊走,學生跟在后面)
師:(高興地抱一抱學生),啊,我找到影子了,給影子送一個禮物。
師:你們想玩嗎?
生:想──
(同桌相互玩找影子的游戲)
師:你們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嗎?
生:找到了──
師:高興嗎?
師:帶著這樣的心情把第一節再讀一遍。
(全班齊讀)教師出示:子、也
師:這兩個字,誰還認得?
(學生認讀)
師:大家看“子,也”中各有一筆是紅粉筆寫的,它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筆畫。指“乛”,這是橫鉤,跟老師練一練。(帶著學生書空)。指“乚”,這是豎彎鉤,跟老師練一練。
(帶著學生書空)
師:這兩個字怎樣寫才好看呢?
生:要擺在中間。
師:對(邊書寫邊指導)“子”字第一筆“乛”,從左上格寫到右上格,落筆在豎中線,上部的一半,第二筆“亅”壓住豎中線,寫時略微彎一點,才好看。第三筆“一”從中線一半寫到右中線的一半,寫時壓住橫線,收筆略微停頓一下。
師:好,下面試著書寫一下。
(學生練寫)
師:“也”字,誰來說出該怎樣寫?可以先看看書上是怎么教的?
生:“第一筆“ ”從左下格挨著橫中線寫,過豎中線到右上格。挨著豎中線折下來,“鉤”要挨著豎中線與橫中線的中點。第二筆“ ”,挨著豎中線寫。第三筆“乚”,從橫中線上一點寫,從左下格到右上格。
師:你們學得很好,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比老師看得更仔細,寫得更認真。(學生書寫生字)
【反思】
傳統課堂的模式可以定義為師本課堂模式,它使學生難于擺脫教育體系的弊端,難于擺脫教師控制、主宰課堂的局面,以至學生潛力難以發揮,學生對學習的內容難于投入,興趣自然減退,學習效率下降,師本課堂實際上是為教師好教而設計的教育體系,但由于教師與學生的認識規律和意志不同,所以很多時候又無法被學生所接受。有別于師本課堂的生本能使學生擺脫原有教育體系的桎梏,擺脫完全由教師控制課堂的局面,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出現,使學生完全發揮自己的學生潛力。生本課堂最主要是注重教學的交付,教師盡快地讓學生自己活動起來,去獲得知識和解決問題,把可以托付的教學托付給學生,它是一種依靠學生、為學生設計的教育思路和教學方式;教師“導”的功能是放在設計“先做后學、先會后學”的過程上,而不是師本課堂──教師一點點地教,學生一點點地學的過度分析上。
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過程應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關注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是興高采烈還是冷漠呆滯?是其樂融融還是愁眉苦臉等情緒體驗。新課程強調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為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所發展,在教學時,我就從注重學生情感體驗入手,著力營造一種充滿活力的生本課堂。以《影子》為例,我是這樣進行的:
一、創設情景,注重體驗
孔子說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和積極情感體驗。《影子》一文是采用兒歌的形式描繪影子與人形影不離的特點。課前,我從學生那兒了解到他們除了知道影子是黑的之外不知道有其他什么特點。如何讓學生形象生動地認識影子其它有趣的現象。我想到了游戲這種活動方式。《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不同內容的教學有各自的規律,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游戲是他們最喜愛的,也是樂此不疲的活動,他們的情感很容易在游戲中受到感染。于是,在課間我設計并組織了孩子們玩“踩影子”的游戲。他們兩人一組,你追我跑,你踩我躲,不知不覺在輕松的情景中發現影子有趣的現象。在上課時,當老師問起,“在游戲中你們發現了什么有趣的現象”時,學生爭先恐后舉手,有的發現發現影子總跟著自己,自己做什么,他做什么;有的發現自己躲在房子的后面,影子就沒有了;還有的發現太陽出來就有影子,陰天、雨天沒有太陽,就沒有影子。能交流發言的學生個個神采飛揚,滿臉喜悅。由于時間關系沒有點到的學生只能遺憾地從鼻腔里發出一點聲音,收回小手。
二、真情交融,享受快樂
生本課堂教學就是要更新傳統的教學觀念,要轉變教師的角色,要讓老師從知識的壟斷者、傳授者釋放為學生的指導者、幫助者和參與者。在課堂中的二、三分鐘的課間活動時間,我也針對課文內容設計相關“找影子”的課間游戲,豐富學生的課堂生活,滿足他們情感體驗。在設計這一活動時首先是我與學生共同參與完成,然后再是學生與學生共同完成。這樣設計既使學生感受到教師與他們都是平等的,是他們的朋友,正是站在學生的角度抓住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來設計活動,贏得學生的歡迎,他們個個興致昂然,教室里每一寸空間都能感受到學生的快樂。游戲結束,學生能很快地將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下一個環節的學習,學習效果明顯。
美好的情感體驗常常來源于師生之間的真情交融。當智能與美好的情感體驗交融時,可以爆發出驅動力,師生關系的和諧正是以情感為紐帶的。真情交融,使師生雙方同時感受到教與學的無窮情趣與自身無法估量的潛力。課堂教學中我總是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情感融進去,及時溝通師生之間的情感,營造一種師生之間的平等、親和、融洽的教學氛圍,在師生對話中、交流中、溝通中,從真情交融進入心智交融,形成教與學相互推進。
三、小組協作、教室當學室
協作學習是一種通過小組或團隊的行式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策略。生本課堂強調的小組協作學習法是指合作、伙伴的形式,把幾個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一般為四個),以小組的形式出現,包括小組協作回答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討論問題等等,從而充分培養學生團隊的合作精神和協調能力。
即當學生面對新的教學內容時,可能一部分學生已通過自學或家人、朋友的幫助掌握了全部或部分內容。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出來,讓他們“當” 起同學們的“教師”,尤其是在生字教學這一環節,有些學生很會認生字,而且字音也很準,我就讓他們當“小老師”帶領著小組的同學認讀生字,在 “小老師”的帶領下,教讀、開火車讀、聽音找朋友,學習形式豐富多彩,“老師”教得津津有味,同學們學得津津有味。學生教學生,真正體現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的主人。看到這樣濃烈的學習氛圍,我感到課堂只有交給學生,才賦有生命。
四、生為本、尊重個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它的“人文性”表現在具有濃郁的人文特色,充盈著作者豐富的情感。因此,語文不僅是一門培養學生分析和運用語言能力的課程,更是陶冶情操,發展個性,培養學生人格的載體,在新課標的理念指導下,我們的閱讀不僅僅是教會學生讀懂文本、獲取書面知識,更要讓有著鮮活思想,獨特個性、獨立人格的學生在閱讀文本時傾注自己的感情,融情入境,與作者情感共鳴。由此,我深入文本,反復吟誦,品讀文字的含義和作者的感情。努力尋找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作為切入點,讓學生自我感悟。經過分析我選擇“小黑狗”一詞作為與學生溝通的話題:“你們喜歡小黑狗嗎?為什么?”小狗是學生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事物。當選擇這個話題時,我想小狗可愛的形象在孩子們的腦海里一定鮮活起來,要不怎么學生紛紛舉手,唯恐老師不點他。由對小狗的喜愛引發到影子與人形影不離的特點和小狗一樣的可愛,在閱讀中自然而然地將喜愛之情通過文中的語言表達出來。由于各自感悟不同,讀出來的語感也不盡相同,有的讀:“影子是/一條/小黑狗,我走/它/也走。”有的讀:“影子是/一條/小黑狗。我走/它/ 也走。”我沒有硬性規定他們該怎樣讀,反而鼓勵他們讀出是自己獨特的感受。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站在學生的角度,以一個平等中的首席地位,組織教學,充分尊重學生獨特情感,和已有的認知水平,圍繞學生如何設計教學活動,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力圖營造一個充滿活力的生本課堂。
《影子》活動反思 篇3
大自然,大課堂!──《影子》教學反思
廣東省佛岡縣振興小學 肖慧連
我們現在的教學方式都是班級授課制,學生坐在教室里學,老師站在講臺上教。這種方式有它的優點──排除了許多不必要的干擾,讓學生較認真地學;教師面向全體學生,有問題能及時作答,有困難能及時點撥。但也有缺點——學生的學習比較被動,對于學習內容,他們只能通過語言文字、錄像、圖片等來了解,缺乏自主參與的積極性。其實,新教材中有不少課文可以利用校園、大自然的資源來進行教學活動。如:有關植物的、季節的、自然現象的等等。我們可以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真切地體驗事物,進行觀察、比較、討論,讓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影子》這篇課文簡單易懂、有趣。上這一課時剛好風和日麗,所以,一上課,我就把學生帶到運動場上,并給他們布置了一個任務:觀察自己和同學的影子,看看它們出現在哪,像什么?學生在運動場上愉快地玩啊,看啊!瞧,他們一會兒蹲下,一會兒站起來,一會兒做動作,有時幾個小伙伴又在一起討論交流……孩子們是在玩語文呢!最后,我利用一點時間讓學生暢談自己的發現,許多學生都了解了不少有關影子的知識,并且在回教室的路上,大部分學生已經把課文背出來了。大自然真是一個大課堂啊!
其實,只要我們的教學方式靈活地改變一下,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讓生命智慧有效生成──《影子》教學反思
浙江省桐鄉市濮院鎮小 柴如梅
教育作為培養人的活動和面向未來的事業,在當代需要應答關乎人類發展所面臨的兩大問題:一是在信息化和知識經濟的社會形態下,在瞬息萬變的當代社會,人要更好地生存和發展,需要什么樣的教育?二是人類面臨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精神家園的失落,教育如何提升人生境界,轉變人的生存方式,引導人去建構一種健康的明智的生活?教育要解答好上述兩個問題,必須從傳授知識走向培養智慧。因為智慧的基本屬性是真、善、美,知識經濟時代要求人不僅要有知識,更重要的必須有智慧,故而,教育擔當起培養人生命智慧的重任,才是人類解決種種生存危機的根本之策。那么在平時的教學中如何讓生命智慧有效生成呢?在這堂課中,我是這么做的。
1、引導自探,感悟智慧。
有效地學習,不是教師把文本中蘊含的“知識”告訴學生,或教師向他們進行灌輸,而是學習者的自主建構。通過學生親自感知故事,才能真正理解故事的內容,悟出故事中的哲理、方法及新奇、鮮活的思維方式,從而使其內化為主體自身的東西。“不通過感悟,外部的東西對主體來說始終是沒有意義的”。據此,在這堂課中,我注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深入感悟。首先,帶領學生到操場上玩踩影子的游戲,在愉快的環境中引發學生探求知識的熱情。在玩中生疑,在玩中釋懷。二是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感悟。除了經常采用讀中悟,還采用聽中悟、玩中悟、做中悟。如:在識字教學中,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識記;在朗讀中,選擇喜歡的方式讀,選擇喜歡的部分讀,給學生以自由的空間,個性得以張揚。
2、自由對話,啟迪智慧。
在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師生、生生展開自由對話,有助于啟迪思維靈性,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為什么說影子像小黑狗?影子是好朋友?學生是眾說紛紜,有的說影子是黑的,狗也是黑的,有的說我家的狗,只要我一回家,它就愛跟著我,有一次還要跟著我來讀書呢,真像我的影子,又有的說我是獨生子女,平時沒有人跟我玩,影子天天跟著我,就象我的好朋友……通過自由對話,學生懂得可見,兒童具有極大的學習潛能,只要采用兒童喜愛的內容和形式,培養其學生素質是可能的,也是現實的。
3、知行結合,生成智慧。
以上的兩條教學策略重在從感知、理解故事和互動對話中體悟、開啟智慧。為了促進智慧的生成,在后面的教學中,我們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發光體,讓學生出來站一站,他們就會發現,只要變化所站位置或者變化發光源的方向,都會造成影子方位的不同。“知”與“行”地緊密結合既有創新意識的培養,也有創新技能的訓練,實踐證明,效果是很顯著的。
形象表演 熟記字詞──《影子》教學反思
福建省廈門市仙岳小學 孫巧妮
小學語文教材,大多是對生活情境的描述,所以在課堂上,憑借教材,創設真實的情境,師生之間互動起來,鼓勵學生主動探究,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加深學生的記憶,又可以培養學生的能力,增強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影子》一課中的兩個詞語“跟”“陪”是重點詞語,教給學生理解、區別意思,如果是教師一味地講,學生肯定只是一知半解。所以我采用表演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創設真實的情境,讓學生演演、記記,使表演者和旁觀者都進入角色。“哪個小朋友上來跟著我走走?”于是,被選中的學生樂滋滋地站在老師的后面, “跟”著老師走了一圈。我適時地邊教給學生:“同學們,像他現在這樣走在老師后面,就叫做‘跟’。” 我又問第二個問題:“哪個小朋友愿意陪著老師走走?”上來了一個學生,他也像前一個學生那樣站在了老師的后面,下面的學生馬上糾正:“錯了,錯了,他應該站在老師的旁邊。”于是,這個學生改了過來,興高采烈地陪著老師走了個來回。通過這兩個學生的表演,我想:“跟”和“陪”這兩個詞語的意思,學生肯定會記得很牢的。
《影子》活動反思 篇4
教學《影子》這一課時,我在想,“為什么影子就是小黑狗”是很容易回答的問題,答案就在這句話的前半句中──“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著我”,因為影子常和人伴隨左右,才像一只小黑狗的。可學生為什么發現不了呢?雖然我作了許多努力,學生還是講一些不是很本質的理解,如“影子是黑色的,所以說影子就像一只小黑狗”,“因為影子的形狀像小黑狗”等,以致于我動用很多方法去講析這一句子的意思,教學似乎又返回到繁瑣的詞句分析上。
我覺得,造成這種狀況的最主要原因是學生的閱讀理解還缺少一個基礎,這個基礎不是“狗”,而是“影子”。對狗,孩子們是有足夠的經驗的。孩子們輕松地說出:小狗經常跟著我,我走到哪兒,它跟到哪兒,跑前跑后的。狗和大家形影不離孩子們都很熟悉。對影子,孩子們雖然也有一些經驗,但不多,而且零碎,這些經驗還不足以形成影子和人(或者物體)形影不離的概念。所以,在閱讀感悟的過程中,孩子們不能順利進行遷移,把影子和狗因為與人形影不離而聯系起來。
如果孩子對影子的經驗很豐富,如果事先讓孩子獲取一些影子的信息,使得他們熟悉影子與物體之間的關系,那么……
我的教學思路逐步形成,并進行了有效地實踐。
我首先安排了一個活動,讓學生在室外玩“影子”。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玩,邊玩邊觀察,看誰對“影子”的發現多。學生有的獨自在研究,有的幾個一起在跑來跑去,有的在玩“踩影子”游戲。操場上,我和學生融合在一起,一邊蹦著、跳著,一邊引導學生大聲地說出自己的發現。可能是太少和學生一塊活動的有緣故,我一次次感受到學生帶來的活力和欣喜。
隨后,我讓學生席地而坐,交流玩影子的發現。下面是我記錄的部分孩子的發言:
生1:我發現影子是黑的。
生2:我發現,當太陽在我前面時,影子在我后面;我轉個身,太陽在我后面時,影子就在我前面了。
生3:太陽在我左面的時候,影子在我右面;太陽在我右面時,影子就在我的左面了。
生4:我發現影子可以變長變短,當我蹲下時,影子就變短了,當我踮起腳時,影子會有點變長。
生5:我彎腰時,影子也可以變短的。
生6:(側身對太陽)我這樣站時,影子會變細。
生7:我躲在大樹后面時,我的影子不見了!
生8:我跑到老師的后面時,我的影子也不見了,被老師的影子蓋住了。
生9:當我和在玩的時候,我們倆的影子好象也在一起玩。
生10:你們的影子都是躺在地上的,我可以讓我的影子站著,你們信嗎?(邊說邊跑到墻邊,教室里也能看到影子),你們看墻上,我的影子站著呢!
我不得不驚訝于孩子們的能力。只要給他們研究的時間,孩子們的潛力是不可估量的。
有了這樣的鋪墊,我再組織學生學習課文。我讓學生自讀課文后交流閱讀體會,以下是一個片段教學實錄:
師:讀了這篇課文,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1:我知道了影子在前,影子在后,是因為我們人在動。
師:怎么動?
生1:有時面對著太陽,有時背對著太陽。
生2:我讀懂了影子就像一條小黑狗,因為影子是黑的。
生3:我家的小狗經常要跟著我,趕它也不肯走,影子也是經常跟著我,我走到哪里,它也到哪里。
生4:我知道影子為什么是黑的,因為太陽照在我們身上,光被擋牢了,后面就有影子了。
我發現我的學生理解“影子就像一條小黑狗”竟是那么輕松,那么順理成章,一點都無須教師引導。閱讀感悟過程那么簡潔,又是那么深刻!
不用說,原因在于我的學生先玩了影子游戲,擁有了關于影子的較為全面的經驗,這種經驗促進了孩子的閱讀理解。這一探索實踐過程使我對“生活經驗”有了新的看法。
《影子》活動反思 篇5
【情景說明】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材應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影子》是人教版教科書第一冊的課文,這篇課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本課的教學可以從生活現象引入,要注意在課堂中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從中讓學生認識有關影子的一些現象。這是一篇構建開放性課堂的好課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cai課件進入新課)
師:同學們,當人們在太陽底下走路時,總有一個陰影跟著,你知道這個陰影叫什么?
(學生齊答)影子!
師:誰能告訴我在什么情況下會出現影子呢?
生:有太陽的時候。
師: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有一次,在幼兒園的操場上曬太陽見到了影子,它一直跟著我。
生:(一生揮動著手著急地站起來說)電燈亮的時候,點亮蠟燭的時候都有影子。
師:你能舉個例子說說嗎?
生:晚上,我在電燈下寫作業時,影子在我的后面。
(又一學生急不可耐地舉手說)老師,我知道,有光線的時候就有影子。
師:你真會動腦筋。對!有光線就有影子。同學們發現的影子現象一定很多,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一下好嗎?
(學生進行小組交流學習,交流完畢,師繼續引導)
師:只有人才有影子嗎?
生:不,小樹也有影子。
生:房屋也有影子。
生:高山有影子。
生:只要有太陽和燈光,任何東西都有影子。
師:你答得真好!影子是我們人或其它物體擋住光線反映出的形象。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看看課文中是怎樣描述影子的?
(學生自由大聲讀課文,讀完課文后,學生紛紛舉手)
生:影子像一條小黑狗,常常跟著我。
生:影子一會在前,一會在后。
生:影子像我的好朋友,常常陪著我。
生:影子一會兒在左,一會兒在右,從不離開我……
師:小朋友們回答得太好啦!今天天氣很好,我們一同到外面操場上做找影子、說影子的游戲吧!
(同學們興高采烈來到操場)
二、做“找影子、說影子”游戲
(同學們圍著老師站成了個大半圓形)
師:同學們,你們站好,找到自己的影子,說說影子在自己的哪個方位?
生:太陽在我左邊,影子在我右邊。
生:我面對太陽,影子在我后面。
生:我轉了一下,太陽在我右邊,影子在我左邊。
師:同學們你們觀察得真仔細,請你隨意動一動,表演各種動作,說說你又會發現什么?
生:我向前走,影子也跟著我走……
生:老師,我發現李雯在表演武術,影子也在跟著他表演呢!(一位學生用驚訝的語氣說)
生:我偷偷地看,影子也在偷偷地看。
生:我蹲下、低頭,影子也蹲下、低頭,蹲下時影子短,站起來影子長。
生:老師,我發現影子活動同人的活動是同時的、一樣的、不分離的……
師:同學們,你們觀察到的影子像課文中寫的嗎?
生:影子黑乎乎的,是像一條小黑狗,我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
生:影子一直跟著自己,想離開也離不開。
生:影子像自己的朋友,永遠陪著不離開。
(這里再一次回歸課文,讓學生從活動體驗中學習知識,熟記兒歌內容,也有助于增強語感。)
師:是啊,影子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你走到哪兒,它就跟到哪兒,“形影不離”說的就是我們和影子的關系。
(同學們看著自己的影子,口里念著“形影不離”)
三、探究拓展
師:同學們,說一說操場上還有其它的影子嗎?
生:有國旗的影子。
生:有樓房的影子,還有兩棵大雪松的影子。
師:校園里的旗桿、樹木,它們的影子會變化嗎?(學生思考沉默了一會兒) 生:早上,它們的影子在西面,很長很長;中午時,影子在它們的身邊,很短很短;晚上時,長長的影子跑到東邊去了。
生:刮風時,雪松的影子也跟著動。
生:陰天、雨天時,沒有影子。
師:同學們善于觀察、積極動腦,你們都是愛學好問的孩子,人的影子除了在太陽下見到外,還會在哪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呢?
生:在燈光下能看到,手電筒也能看到人的影子。
生:在點亮的蠟燭前能看到。
生:我家的大理石地板可以看到人的影子。
生:明亮的餐桌也可以看到影子
生:我家的木地板也能看到影子……
師:同學們的回答,真令老師感到欣慰。只要你們認真觀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那么自然界的奧秘都會一一被我們發現。
四、質疑反饋
學了這一課,你懂得了什么?還有沒有對“影子”的知識不太理解的,請你問老師、問同學和父母好嗎?
(回歸知識,給學生留下思維的空間,帶著問題下課)
讓學生玩“踩影子”游戲。
【教學反思】
《影子》是一首兒歌,易讀成誦,描寫的是學生生活中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但卻又是最易讓學生忽視的,因為學生的觀察是無意識的,我們應該將學生無意識的觀察與教師有意識的引導結合起來,真正達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走出教室,融入自然,關注學生生活,才能引起學生的極大學習興趣。我是這樣做的:
首先從生活體驗入手,問“你們見過影子嗎?”“在什么情況下會出現影子?”讓學生從生活經驗中初步感知:“有了光線,才有影子”的知識,然后通過做“找影子”游戲,讓學生知道了“影子與光源”的關系,其次明白“影子”隨“光源”移動發生的變化,讓學生探究“你還會在哪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讓學生再現過去生活,體驗感受影子的存在。即讓學生在活動中游戲玩耍,在活動中體驗學習,在活動中感悟道理,試想如果讓學生端坐在教室里,認生字、讀兒歌、想詩意,學生固然是能讀懂課文,但那只是機械地硬灌知識,隨后這些知識便會日漸淡忘,當我將學生帶出課堂,將學生的活動與生活引入課堂,又將課堂延伸到室外,“課堂”充滿了生機和情趣,學生的創造性得到空前的激發,所學的知識經久不忘,當學生沉浸在無拘無束的活動中,“我發現……”“我看見……”“我覺得……”就脫口而出。一切結論都是學生自主探究與發現的結果,學生的思維靈感達到了顛峰。
我們必須改變過去過分依賴“教材、課堂、教師”的做法,打破“教材中心、教師中心、課堂中心”的陳規。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那我們的課堂才真正實現了“把課堂還給學生”。
【專家點評】(十堰市教科院特級教師 吳定時)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本片段的教學,教師沒有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在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大致了解什么是影子后,首先讓學生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語言中感受樂趣,然后將學生帶出教室,讓學生在室外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影子的樂趣,促使學生對生活充滿情趣。這正如《課標》提出的“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關鍵是教師要有這種意識。
關注兒童生活是語文教學值得重視的一個方面。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貼近時,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積極性就越高,學習興趣就越濃。本片段教學,教師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喚醒了學生切身的生活體驗,這往往給孩子的終生留下不滅的印象。
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是語文教學的一個落腳點,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不是喊在口頭上,應該依據教材內容,找準切入口。本片段教學拋出“在什么情況下會出現影子?”這一問題后,讓學生展開討論,各抒己見,激起了學生思維的火花。在此基礎上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不僅明白了什么是影子,了解了影子的自然現象,而且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影子》活動反思 篇6
1、在教學中,我注意了從生活現象入手,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學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進行教學,不僅有效地利用了生活資源,在課堂中營造了濃厚的生活氛圍,而且把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緊密結合起來,調動了學習熱情,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小組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之間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通過小組的學習交流,學生解決了問題,獲得了知識,體驗了成功。
3、自主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質疑,更有效地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培養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和思維能力。它不僅讓孩子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而且激發起學生求異思維的火花,激活了課堂教學氛圍。
《影子》活動反思 篇7
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我感覺到孩子每天都能見到影子,也認識影子,但是對它的理解并不深,如果讓他去說,他可能說不出來,能夠把影子很好的畫出來更是件困難的事情,而根據新課程的理念及教材對本課的要求,我發現應該把重點放在趣味性上,也就是要把這節課變得好玩,這樣才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
一、激趣導入(找影子)引導學生在教室里發現影子,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感受影子就在我們身邊,感受影子帶給我們的美感。,我在教學過程中著重引導學生在發現影子、感受影子的美感的基礎上,在和學生一起探究影子的形成及其特點的前提下,以學生喜愛的手影游戲展開作品要求,請學生嘗試用自己的手在電筒照映下的影子為主角,進行發散性的聯想創造。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互幫互助,每個人都“動”了起來。這樣活用教材,把游戲寓于教學中,使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悟,學生的形象思維和主動性、創造性得到了培養。
以學生感興趣的“猴子撈月”繪本故事為線索進行創造,展示了大量的生活中的影子圖片,不僅能激發起學生強烈的創造欲望,更能使學生不拘泥于“寫實”的技法表現,使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讓他們真正在無拘無束的創作中感受到成功和快樂。
在本節課的導入設計中,我沒有生搬硬套地讓學生在教材提供的最“重要”的一幅攝影作品上下功夫,而是通過動畫片讓學生了解影子的無處不在,分層導入,由易到難,由實到虛,激發出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教學中的`不足:
(1)教學語言不夠精練,教學評價不太到位。
(2)效果突出的作品不多。
作為一名美術老師,我知道自己還有很多的東西要去學習,但無論如何,通過我的不懈努力,讓我所教的每一個學生都懂得“生活給藝術帶來了靈感,藝術給生活帶來了美感。而通過自己的善于觀察、勤于動手,那么就會把我們的生活裝扮得更美好,讓藝術成為一種可以相伴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
《影子》教學反思8
《陽光下的影子》是承接前一節課,讓學生親自探索陽光下影子變化的探究學習,對于本節課需要解決的問題。
1.陽光下影子的變化情況。何時最長,何時最短?
2.學習陽光下影子的必要性和意義。
3.經歷“猜測-實驗觀察-得出結論-分析結論”的過程,學生學會分析收集到的數據。
4.古今生活中影子變化的應用。
我擔任2班的科學教學,今天正好一個班級是上午,一個是下午,上午的同學收集到的數據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影子越來越短,下午則為越來越長。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收集數據相呼應,對知識的形成有一個更深的了解和認識。
本節課孩子們還發現影子會發生移動,這不為本節課研究內容,作為課后探究繼續學習,孩子們在上午或下午進行觀察,并不能完整的獲得一天中影子變化規律,因而,課后孩子們可以繼續觀察將數據補充完整,形成完整的數據鏈,獲得完整的影子變化規律。
《影子》活動反思 篇8
影子“就像一條小黑狗”,“它是我的好朋友”。本文以簡潔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孩子們介紹了“影子”和“人”總是“形影不離”這一重要特點,讀起來親切上口,活潑俏皮,非常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朗讀和背誦課文。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安排了識字、朗讀和背誦課文。為了能更好的指導教學,在工作過程中揚長避短,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用來指導以后的工作。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和同學們共同努力,完成了教學目標要求的任務。同學們的學習熱情較高,學習氛圍較濃,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多種讀書方式和靈活多變的識字方法,都充分調動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同學們自信而充滿熱情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我,更是本節課的亮點。讓我充分體會到“教學相長”的含義。
同時本節課也有不少的瑕疵,尤其是在指導看圖學文這一環節,由于我主觀認為時間有些緊湊,心里緊張,教學方式就變得不夠靈活。出示第一張圖片之后,由于引導的不夠到位,學生并沒有按照預設目標進行回答,為了達到教學目的,不知怎么回事,我就生拉硬拽的把同學們的思維拉到我所預設的“太陽在前,影子在后:太陽在后,影子在前”的教學思路上來了。
另外在教學“快樂創作”是由于真正的時間緊湊,我忙于完成教學任務,沒有讓學生充分地通過口語練習來感知“前后左右”這四個方位詞語。在思考“你發現了什么”時,我一著急自己就把答案說了出來,沒有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最后的拓展,我用的“猴子撈月亮”的視頻,課后經過幾位老師的指導,如果用手影游戲更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學起來更直觀形象,學習效果會更好。
通過本節課,我收獲很多,豐富了我的人生閱歷,同時也更深刻的理解了“學高為師,行正為范”的含義。
《影子》活動反思 篇9
本課學后,課文基本上能掌握,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優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通過指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通過有效地小組合作學習后,匯報自己喜歡的句子,明白了“人”和“影子”“形影不離”這一重要特點。
二、通過圖文結合,并抓住關鍵的詞語,使學生明白“前-后”、“左-右”是兩對反義詞,而且還明白了它們也是表示方向的詞,并還能自己再找出表示方向的詞語。例如:“東西南北,上中下”等,并感受到了“人和影子”是一對好朋友,而影子就像一只小黑狗一樣,總是跟著我。
這節課學習后,大部分學生能以自己為中心,說出自己前面是誰,后面是誰,左面、右面是誰,有極個別學生說不完整。
另外,還有少部分學生不明白,什么情況下影子在前?什么情況下影子在后?什么情況下影子在左?什么情況下影子在右?這就需要同學們在課下實踐中去理解、去觀察,并帶領他們做做“踩影子”的游戲,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影子》活動反思 篇10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為低年級閱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可見,低年級閱讀教學必須從激發閱讀興趣開始。《影子》是一首以生活現象為題材的兒童詩。在教學《影子》這一課時,我首先通過多媒體演示手影的游戲,把學生帶入向往的情境,再讓孩子談談影子有趣在哪里。引發學生主動參與到課文中來,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影子的初步感受,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課堂教學的重點,然而識字又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我首先以小組合作學習來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它不僅有利于發揮集體的智慧,解決學生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而且培養了學生之間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然后以開火車的形式檢查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果,加以表揚,還能很快的完成檢查。鞏固生字時,我利用課件設計了“送字娃娃回家”的游戲,讓學生不再枯燥。在識字的形式上,我采取了同桌互讀、小老師帶讀、開火車讀、看圖記生字,讓學生反復與生字見面,加深印象。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使學生在高度集中的情況下記住所學的字。
低年級的閱讀是強調正確流暢,培養語感尤為重要。按照朱熹的說法,就是要“讀到字字響亮,不可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僅字要念準,而且要讓學生建構詞的概念,就是讓他們把詞連讀,弄清一個句子中有幾個詞構成。這樣才能為感悟課文打下基礎。這樣高的要求,僅僅靠一遍初讀,再加幾分鐘識字遠遠不夠的,特別是對程度較差的學生來講,更是不夠。我抽生反饋讀,目的是了解學生讀的程度,并且幫助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為了讀通順、流利,我采用了很多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桌互讀、抽讀、師生互讀等方式。
寫字是低年級的重點和難點。首先把馬和鳥投給學生看,讓學生觀察,討論他們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然后老師范寫,讓學生明白每一筆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最后學生仿寫,教師巡視,相機指導。通過這樣的寫字,學生了解字的特點還能掌握每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把字寫規整。
通過這堂課,讓我對一年級的課程標準更加確定和清晰,學生學習的情況都比較好,通過多種方式能吸引大部分學生的注意力。不過還需要加快課堂的速度,更加緊湊一些會更好。
《影子》活動反思 篇11
《我的影子》是一篇與科學知識有關的文章,課文內容有趣,新奇,接近兒童生活。所以,我從以下及格方面開展教學,收效不錯。
一、 圍繞中心主題,課前激發學生的興趣。
本單元主題為好奇,關于學生的好奇,我相信是真如十萬個為什么。因此,我根據小學生年齡小,對很多東西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讓他們提前預習,課前,查找資料,并在上課伊始,讓他們讀給大家聽,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又使其他同學增長了知識,進而為課堂教學作了良好的鋪墊。
二、 以學生為主體,充分感悟語言文字。
由于這篇課文層次清晰,內容簡單明了,所以在讀的方面花費很多的時間,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從而以讀促悟。
1.讓學生有目的性,有層次性地讀,每次在布置學生讀之前都提出具體要求。
2.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個性選擇,我讓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好朋友聽,并說說為什么?
3.把評價主權還給學生,在學生讀后,大部分學生都學會了準確地評價他人朗讀時的優點和不足。
4.朗讀形式多樣化,充分調動學生讀書的欲望和積極性。通常用小小擂臺賽等比賽形式,具有競爭力,效果明顯。
在充分朗讀后,也為學生感悟課文和積累詞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從 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中,不僅體驗到影子的變化,并學會了用這樣的句式說話。
但是,這節課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在理解影子和光線的關系時,我本意讓學生用模擬實物來自主探索。(實驗方法:四人一組,左右兩位同學手執手電筒不動當作路燈,其他兩位同學用短的鉛筆在光線下移動,可當作人在走,共同觀察影子的變化情況。)可是,由于天氣原因,影響了實驗的進行,不容易觀察到影子的變化。這是我疏忽的地方,在備課前欠考慮,我想若上課之前自己先動手試驗一下,就會預料到這個不足的地方。針對如此,課堂上我進行了二度設計,讓學生去實際生活中觀察,并記錄在日記本里,從而查缺補漏。
《影子》活動反思 篇12
這一學期來,我發現我們班學生變了,課堂上的表現不再像一年級的時候那樣活躍,那樣積極、主動了,取而代之的經常是死氣沉沉,師生彼此都覺得無趣。,我也覺得很累,常有一種“老牛拖破車”的感覺。為此,我非常苦惱,一有空就在思考這個問題:“原因在哪里?他們對那些星星月亮之類的小獎品已不那么感興趣,對開火車、找朋友等常見的形式也已習以為常了,我該怎么辦才能把他們的熱情再調動起來呢?”
我決定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大幅度的改革。今天,學習《我的影子》一課的生字時,我先請學習小組討論幾分鐘,看大家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然后請一個小組的同學上臺當小老師,教會同學們記住生字。你聽聽他們的講解:公主的“主”:頭上的點就像公主頭上戴的頭飾,下面的“王”字表示她是皇帝的女兒,很大;“揮”:將軍經常這樣跟人揮手(做揮手的動作),所以“揮”是“扌”加“軍”;“蹦”:一群小朋友要去爬山,大家高興得蹦起來;“矮”:我知道一個小女生長得像禾苗一樣高,就是矮;(另一個學生指著旁邊同組的同學說):李瑞長得高,培欽長得矮;(另一個學生半蹲著腳把自己扮成一個小矮人說):我知道像這樣個子很小很小的人就是矮。……教室里不時發出陣陣熱烈的掌聲,我也不由自主地發出贊許的微笑,并及時作出鼓勵性評價:“你的想像力真豐富。”“這辦法妙極了。”之后,我又稍作下總結:“剛才,我們從這些同學身上學到哪些記住生字的好辦法?”大家通過交流,總結出如發揮想像猜字義、加動作表演、爬文字長城等方法。一節課下來,我做的事不多,孩子們卻學得更好。
經過反思,我發現這節課成功之處在于:真正放手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前段時間,我潛意識里總擔心放手讓學生自學,而不經過強化訓練,學生能學得好,記得牢嗎?有了這種顧慮,自己又在不知不覺中走回到傳統教學模式的框框之中,學生字讓學生一遍一遍地讀,又一遍一遍地寫。這種毫無挑戰性又毫無趣味可言的重復訓練,學生能不厭從頭倦嗎?現在,他們成了自己學習的主人,不僅可以先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生字,自己的聰明才智也得到了展示,滿足了學習的需求。在這樣的語文實踐中,學生學到了知識,口頭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想像力也有了發展,又在活動中學會了合作與交流,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影子》活動反思 篇13
《影子》一課以簡潔、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影子和人“形影不離”的特點,但學生對太陽和影子的位置關系搞不清,是教學的難點。
為了突破這一難點,40位小朋友在老師的幫助下,在課堂上做起了游戲,我們搬開桌椅,在騰出的空地中間,小朋友們圍著燈站好:“今天,老師把太陽公公也請來了,想不想和太陽公公玩一玩,看看自己的.影子什么時候在前,什么時候在后,什么時候在左,什么時候在右。”40個小朋友拉著手,圍成一個大圓圈,在教室里試著活動,他們邊跑邊互相持著對方的影子。“噢!影子甩不掉。”這就是書上說的“影子像條小黑狗,常常跟著我。”因為學生圍成的是一個大圓,所以處在燈光的任何一個位置的影子學生都能很直觀地看到,根本不需要教師對身體與影子的位置變化關系作任何解釋。
這樣,在實際活動中,本課難點迎刃而解,實現了玩中學,學中玩的初衷。
《影子》活動反思 篇14
影子是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是人類形影不離的朋友。課文以簡潔、生動、形象的語言寫出了影子的這一的特點。兒歌共兩小節,用比擬的手法,把影子形象地說成是“小黑狗、好朋友”,活潑、親切,充滿了童真童趣,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能引起孩子們的強烈的內心感受。課文配有兩幅插圖,俏皮可愛的小朋友在陽光下和影子快樂地玩耍,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激發學生閱讀的愿望。上課伊始,我先以謎語揭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初讀課文時,我又適時滲透學習學法。引導學生自己解決讀書中遇到的問題,讓他們學會讀書,學會學習,激發他們在生活中不斷地交流、探討的愿望。在細讀課文,理解課文這環節中,通過集體交流的方式,借助教學掛圖,讓學生理解太陽光和影子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在學習認字這一環節中,我讓同桌交流識字方法。自己參與其中,指導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認識漢字,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當然正如邢校長所說,“這是一節真實、質樸的課,既然是真實、質樸的課,它就有需要改進的地方。”課后兩位校長對我的課進行了評價,同時誠懇的為我指出了課堂上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在教學設計流程的安排上,我把識字教學穿插在朗讀教學中,整個教學流程這樣就顯得不夠順暢,想想確實如此。另外,引導學生理解課文這一還節做得也不夠深入,課文中的“影子常常跟著我,就像一條小黑狗。”及“影子常常陪著我,它是我的好朋友。”這兩個重點句,我并沒有很好引導學生去理解。這也是課后我覺得很不滿意的地方。還有該班的語文科老師說的,在教學學生理解方位時,如果朗讀時加上動作表演,學生的興趣會很高,印象也會很深刻,這樣也就不需要自己浪費很多時間去跟學生講解了。
這一節交流課,讓我收獲很多,很感謝兩位校長為我評課,及該班科任老師提出的寶貴建議,讓我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我非常感謝他們,今后我要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教學,不斷探索新的思路,爭取迎頭趕上!
《影子》活動反思 篇15
閱讀教學要落到實處,就必須在朗讀上多花功夫。教學中要從“讀”出發,把“讀”貫穿教學全過程。一年級小朋友朗讀課文時,總是離不開一個“拖”字,對于朗讀的節奏,詞語連讀等,都不能很好地把握。本文的教學,我還是以朗讀為主,以讀促悟,讓學生在反復的課文朗讀中,學習朗讀技巧,理解課文內容。
1、教師范讀。通過朗讀,使學生強烈地感受到課文的美,激發他們的朗讀欲望和興趣。
2、學生自由讀課文。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3、競賽讀。采用各種形式的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同時指導學生朗讀技巧。如男女生比賽讀、學生跟老師的挑戰讀,再加上學生對老師及同學的朗讀評價。使學生對“怎么樣才算讀得好”有了初步的感知,可以對自己的朗讀做出自我評價,從而不斷提高朗讀水平。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注意從生活現象入手,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量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就越能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學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進行教學。如教學一開始,我請同學們看看你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然后說說:我的左邊是,右邊是,他們都是我的好朋友。
“那么,你的影子也是你的好朋友,你能找到它嗎?”話音剛落,很多學生紛紛舉手,想發表自己的看法。這說明了把生活現象引入課堂,就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理解“影子常常跟著我,就像一條小黑狗”這句話時,我說:“為什么不說影子像只小黑熊?”“哪位小朋友家喂過小狗,小狗是怎么跟你玩的?”
親切的家常話題,喚起了學生的生活體驗,學生很快地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在學完課文之后,我帶學生到操場上做“找影子”的游戲,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生活中驗證光、物體和影子三者之間的位置關系。這樣的教學,有效地利用了生活資源,在課堂中營造了濃厚的生活氛圍,把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緊密結合起來,調動了學生學習熱情,又活躍了課堂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