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欣賞活動《賽馬》(通用13篇)
大班音樂欣賞活動《賽馬》 篇1
大班音樂欣賞《賽馬》——駿馬奔馳保邊疆
常州市輕工幼兒園 吳雪霖
課題生成:
在進行有關“馬”的主題活動時,為了進一步促進幼兒加深對馬的認識,我結合了二胡獨奏曲《賽馬》進行音樂欣賞活動,它是我國著名的民樂樂曲,不失為幼兒音樂欣賞的好教材。我將一首結構比較復雜的器樂曲詮釋成特定的情景表演,讓幼兒去了解它、接納它、表現它,運用多通道參與理論的方式,讓幼兒通過欣賞、律動、打擊樂演奏活動讓幼兒自發的投入到聽、說、想、做、演的活動中來,進行探索性、創造性的學習,從而生成本課題。
課題名稱 駿馬奔馳保邊疆(大班音樂活動)
教育目標:
1、通過觀看木偶表演,欣賞樂曲《賽馬》,根據音樂形象和情緒,`用筷子隨節拍較投入地進行表演。
2、 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和提供的材料,積極探索嘗試用筷子不同的敲擊方式,并探討其他樂器如何進行合理的匹配。創造性的表現自身對音樂的感知。
3、培養幼兒對欣賞樂曲的興趣及對民族音樂的喜愛。
活動準備:四種顏色(紅、黃、白、黑)的木偶馬飾,二胡曲《賽馬》,共四組幼兒人手兩把筷子,串鈴,圓舞板,小鈴,實物二胡。
活動過程:
一、 情景導入
老師:在一片美麗的大草原上奔跑著四匹駿馬,一匹紅馬、一匹黃馬、一匹白馬、還有一匹黑馬(相繼出現馬飾),看----它們來啦!(兩位老師手持馬飾,隨樂進行木偶操作)幼兒邊聽樂曲,邊欣賞木偶表演。
二、 分析音樂,將音樂情境化。
<1>師幼討論:剛才的音樂聽了有什么感覺?你們看到它們在干什么?幼兒回憶剛才的情景表演,討論音樂情節。在此基礎上教師小結:對,剛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細,聽得很認真。這首音樂聽上去很歡快、奔放,表現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群馬飛奔,你追我該的動人場面。
<2>再次欣賞音樂根據特定的音樂形象,創編、記憶動作順序。老師:四匹馬是如何你追我趕的?幼兒討論,教師小結:樂曲開始,四匹馬一同快速奔跑→慢跑→紅馬首次領先→黃馬又次領先→白馬又跑到黃馬的前面→黑馬又超過了白馬→紅馬、白馬兩兩領先→黃馬、黑馬又共同領先→一起奔跑沖刺→反復一次→到達終點,拉住韁繩“吁——”(全曲結束)
三、幼兒根據音樂情節大膽表現音樂。
<1>教師示范隨樂用筷子敲奏。
<2>幼兒根據顏色分組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
① 教師:你應該表演什么顏色的馬?為什么?幼兒:我坐的是紅色的椅子,就扮演紅色的馬。
② 教師:你怎樣表演馬在奔跑?幼兒1:我可以象騎馬的叔叔那樣揮鞭;幼兒2:我可以喊“駕——”
<3>幼兒聽音樂,分組用筷子演奏。
① 看指揮演奏:一起走(敲)→紅馬敲→黃馬敲→白馬敲→黑馬敲→兩匹兩匹輪流走(兩組輪流敲奏)→一起奔向終點沖刺(四組齊奏)→拉住疆繩,樂曲結束(幼兒筷子上舉,作歡呼狀)
② 教師:怎樣使你的筷子敲得好聽?幼兒1:要合著節拍敲;幼兒2:帶上手腕敲得好聽!
③ 教師:剛才我們是使用兩把筷子對敲,還可以怎么敲? 幼兒1:我可以將筷子在椅背上敲;幼兒2:我可以在椅子的兩側敲;幼兒3:我可以在地板上敲。
④ 根據筷子不同的敲擊點幼兒再次分組演奏。
⑤ 教師:你還想扮演什么顏色的馬?(交換位置演奏),提出要求:老師指揮重拍時,你要把重拍敲出來!
<4>探討其他樂器的匹配。
① 教師出示小樂器:圓舞板、小鈴、串鈴。手持木偶馬飾:剛才四匹馬奔跑時,哪里發出聲音?哪種樂器最象馬鈴聲?(串鈴)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集體);哪種樂器最象馬蹄聲?(圓舞板)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單獨)
② 各請兩位幼兒分別加奏串鈴和圓舞板,全體幼兒共同演奏。
四、小結:
今天我們大家共同欣賞了我國著名的民樂樂曲《賽馬》,它是由弦樂器二胡演奏的,好聽嗎?下次老師再次帶領你們欣賞優美的二胡曲!(出示二胡實物,讓幼兒摸一摸,看一看,聽一聽)。
大班音樂欣賞活動《賽馬》 篇2
設計意圖
將蒙古族樂曲《賽馬》詮釋成特定的情景表演,讓幼兒通過欣賞、演奏、律動等活動,引導幼兒探索性、創造性地學習民族經典音樂。體味樂曲的意境,增進愛國情感。
活動準備:
1、樂曲《賽馬》
2、樂器串鈴,鈴鼓,圓舞板。
3、白馬和黃馬圖片,課件。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表演,欣賞樂曲《賽馬》,根據音樂形象和情緒用打擊樂器合拍投入地進行表演。
2、培養幼兒對民族音樂的喜愛,對祖國的熱愛。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幼跑馬步跟隨音樂《賽馬》進入場地。
師:剛才我們小朋友們都騎著馬回到了自己的座位。騎馬好玩不好玩呢?你們知道我國的哪個民族最喜歡騎馬了?(蒙古族,他們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
二、欣賞第一遍音樂。
師:讓我們一起走進內蒙古美麗的大草原吧!今天在這里要舉辦一場盛大的賽馬比賽。歡迎白馬閃亮登場,歡迎黃馬閃亮登場。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賽馬》音樂,看一看賽馬比賽。(幼兒邊欣賞樂曲,邊看教師手持圖片表演賽馬)
三、分析音樂。
師:你們聽了剛才的《賽馬》音樂,也觀看了這場比賽。認為這首樂曲大概有幾段?(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再次欣賞樂曲,教師邊演示賽馬比賽,邊分析樂曲表達的意境。
A段:描寫了群馬奔騰、熱烈的比賽場面。
B段:人們置身于美麗的大草原,觀看賽馬比賽高興、愉悅的心情。
C段:比賽到了關鍵時刻,所有的馬都拼盡全力,你追我趕奔向終點,觀眾們更是心情激動,為獲勝的選手歡呼喝彩。吁!比賽結束。
四、演奏樂曲。
師:今天我帶來了幾種樂器,分別展示音響效果,請幼兒來聽一聽。
圓舞板:你們聽它的聲音像什么?(馬蹄聲)
串鈴:你們聽它的聲音像什么?(馬的鈴鐺聲)
鈴鼓:它的聲音聽起來很熱鬧。
你們想不想用樂器來演奏一下這首樂曲呢?
將幼兒分成三組,黃馬隊(串鈴),白馬隊(圓舞板),觀眾啦啦隊(鈴鼓)。看老師指揮,演奏這首樂曲。
五、馬的用途延伸
師:你們知道這些馬除了用來比賽,還可以用來做什么?幼兒自由回答。觀看圖片,馬的各種用途。馱東西—拉車—讓人騎代步。邊防戰士還會騎馬去巡邏。
師:在我國有些邊防線上,地形險要復雜,交通不便,邊防戰士每天就靠騎馬來回巡邏。條件非常艱苦,隨時會有敵情發生,有時甚至有生命危險。為了保衛祖國,他們時時刻刻都要提高警惕。依次觀看圖片、《加勒萬河谷沖突》視頻。
師:在這場沖突事件中,這些官兵們為了守護祖國的和平和領土完整,不惜付出了自己年輕而寶貴的生命。他們永遠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師:你們想不想也當一回巡邏兵,我們騎著馬去巡邏呢?今天我們巡邏的口號是:提高警惕,保衛祖國。
六、師幼共同表演《賽馬》
第一遍表演結束教師提問:你們在巡邏時發現了什么情況?(幼兒自由回答)。這次我們到外面更遠的地方去巡邏一下,看看有什么新情況,回來給我匯報。
第二遍表演后教師帶幼兒離場,結束活動
大班音樂欣賞活動《賽馬》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蒙古音樂的特點,了解其熱烈、歡快的音樂性質。
2.能創造性的表現賽馬的情景、動作,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
活動準備
《梁祝》《賽馬》樂曲、PPT圖片、錄像、紗巾等。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導入:孩子們在老師帶領下,手持紗巾隨《梁祝》音樂入場,熱身,感受音樂的柔美。(熱身后,把紗巾裝入口袋。)
基本部分:
一、分段欣賞感受音樂
1.觀察圖片,初步了解騎馬和賽馬。
師:圖片上有什么?
幼:有美麗的草原。有人在騎馬。
師:賽馬和騎馬有什么不同?
小結:騎馬是一個人靜靜的騎馬,賽馬是很多人進行比賽。
師:想不想看看賽馬什么樣子?
2.觀看錄像、圖片,進一步了解騎馬和賽馬。
(1)師:看到了什么?聽到的音樂旋律是什么樣的?(熱烈歡快的)
聽到熱烈歡快的音樂,你想做什么?(想騎馬)
(2)請孩子們演示騎馬動作。并隨音樂表演騎馬,老師善于抓住孩子騎馬動作一起模仿。
(3)出示騎馬圖片,讓孩子觀察人是拉韁繩騎馬的。
講解韁繩,隨音樂做拉韁繩騎馬動作。
師:音樂快還是慢?(快)
賽馬比賽的什么?(馬兒跑的速度)
除了拉住韁繩讓馬跑得快,還有什么辦法?(揚馬鞭)
(4)出示揚馬鞭圖片,孩子學習揚馬鞭(紗巾)動作。隨音樂揚馬鞭。
師:揚了幾次鞭?
隨音樂再次感受揚鞭次數。(4次)
(5)出示圖片,觀察馬兒休息。提問:馬兒累了,有什么方法讓它休息一下?
孩子們隨音樂表演撫摸馬兒的動作。
小結:撫摸馬兒的音樂是由慢變快的。
3.集體完整感受表演賽馬。
教師小結幼兒表現:策馬揚鞭4次——快速騎馬——溫柔撫摸馬兒。
4.賽馬后的傳遞游戲。
(1)出示游戲隊型圖(半圓)提問:怎樣變成圓形?
教師出示箭頭幫孩子理解變圓形的方法。
(2)孩子們自己調整變成圓形。
(3)教師哼唱旋律,由慢變快集體玩傳遞紗巾游戲。
隨音樂,再次玩游戲。
二、隨音樂完整表演賽馬
1.策馬揚鞭——快速騎馬——溫柔撫摸馬兒——傳遞游戲。
師:你聽,草原上賽馬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我們都是勇敢的小騎手,讓我們騎上大馬,握緊韁繩,揚起馬鞭,準備出發了。
2.教給孩子邀請別人的方式,讓孩子邀請客人老師玩游戲。
延伸部分:
在表演區嘗試用身體不同的部位玩傳遞游戲并擺造型。
大班音樂欣賞活動《賽馬》 篇4
活動目標
1.練習往返跑,發展腿部肌肉力量,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敏捷性。
2.能積極參與游戲,并體驗游戲帶來來的快樂。
3.培養勇于爭先和團隊合作的意識。
活動準備
單元簡8個、雙單元磚8個、百變繩1套;音樂。
活動過程
熱身活動
1.教師帶領幼兒一路縱隊沿著塑膠跑道進行走、跑交替練習。
2.幼兒站成四路縱隊,教師和幼兒一起在音樂的伴奏下做熱身運動:原地擺臂、原地前腳掌跑、原地后踢小腿跑、原地高抬腿跑等,充分活動四肢。
探索體驗
1.通過兒歌,引出身體練習的內容。
教師說兒歌“小馬小馬真愛玩,摸摸小樹(操場上的某一物體)快快跑回來”,幼兒分散自由往返跑。
2.動作指導:往返跑。
(1)幼兒扮演“小馬”,教師介紹活動內容。
教師:小馬們,我們要進行比賽了!為了在賽場上有好的表現,你們要好好練習往返跑哦。
(2)將百變繩拉直擺放在地面上,設置一個起點和終點,幼兒自由探索往返跑。
(3)幼兒站成兩路縱隊,教師示范并講解動作要領。
動作要領:往返跑在往返轉彎時一定要提前減速,降低重心,蹬地快速、有力,迅速轉身,然后借用轉身的蹬力來作為轉身后起跑的輔助力量。
(4)幼兒再次分組練習往返跑,每名幼兒練習2-3次,教師巡回指導。
集體游戲
游戲:賽馬。
1.布置場地,創設游戲情境。
將兩根百變繩拉直擺放于地面設置為起點線和終點線,相距15-20米,中間用單元簡或雙單元磚相隔定距離直線擺放于地面設置成兩條平行行的障礙路線。
2.幼兒分組進行小組競賽游戲。
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兩路縱隊站在起點線后等待。游戲開始,每組第一名幼兒"S"形跑過單元簡或雙單元磚,繼續往前跑,。腳踩到終點線后迅速轉身,再快速原路跑回起點處與第二名幼兒擊掌后站到隊尾。第二名幼兒出發,游戲繼續,先跑完全程的小組為勝。
提示:繞障礙跑時要注意上體的前傾側體,以及重心的曲線運動,同時運動的外側腳前掌用力外蹬變方向,外側手臂擺動幅度增大。
3.教師進行評價和小結,使幼兒獲得成就感。
放松整理
教師和幼兒一起隨音樂做放松運動:雙臂慢慢上舉至頭頂同時腳跟慢慢抬起腳尖點地、雙肩前收、雙肩后擴、雙腿繃緊同時腳跟慢抬起腳尖點地等。稍事休息后,教師帶領或指導幼兒將材料歸放好,收納過程中要注意幼兒的安全。
大班音樂欣賞活動《賽馬》 篇5
一、活動目標
初步感受樂曲《賽馬》,大膽想象樂曲中的音樂形象,了解樂曲名稱,感受民族樂曲的美。
二、活動準備
1.有鈴鐺的玩具馬。
2.草原賽馬的PPT。
3.配有朗誦的賽馬音樂錄音。
三、活動過程
(一)欣賞《賽馬》
1.初步欣賞
T:今天帶了一首曲子叫《賽馬》,我們來聽一聽
2.再次欣賞
T:剛才聽到的曲子叫什么名稱?再聽一次想想曲子什么感覺?可能說的什么事?
3.自由討論
T:聽了音樂好像來到什么地方?看到些什么?
4.多感官欣賞
T:我們來看看到底在哪發生了什么?出示PPT、聽配樂朗誦《賽馬》。
5.分段欣賞
T:(老師彈奏兩個復倚音,引導幼兒想象情節)這個音樂告訴我們什么?引導幼兒想象牧民在馬脖子上系上了鈴鐺,出示鈴鐺玩具馬彈復倚音再次欣賞。
T:(聽樂曲后面10小節)發生了什么事?(引導幼兒感受激烈的樂句,想象馬兒越跑越快,你追我趕,緊張激烈。)
T:(聽樂曲11小節一18小節)這好像在說什么?(引導幼兒想象馬兒跑到終點勝利,賽馬結束。)
6.完整欣賞
T:讓我們去看一場賽馬,為他們加油。(老師放PPT、朗誦錄音并配上舞蹈動作,讓幼兒全方位地進行欣賞。)
(二)動作表現
T:我們也一起上大草原,騎上馬兒參加賽馬。(鼓勵幼兒根據音樂自由配動作)
操作提示
欣賞活動前,幼兒對蒙古族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他們生活的環境以及民族的特點,對于之后的欣賞想象起到支持的作用。老師提供多樣化的欣賞方式調動幼兒多種感官進行欣賞:
例如:聽賞樂曲——聽覺;看PPT圖片——視覺,邊看圖邊聽配樂朗誦——語言加音樂的視聽覺美的感官;舞蹈欣賞——肢體動作感覺等等。一種材料用多種方式進行刺激,各角度挖掘樂曲的美。
最后有一個幼兒動作表現賽馬的環節,在活動之前老師可了解幼兒現有的水平,適當對相關動作進行一些鋪墊,讓幼兒有一定動作表現的經驗。在實際操作中,孩子只需調動已有經驗將動作與音樂建立連接即可。
大班音樂欣賞活動《賽馬》 篇6
大班音樂欣賞《賽馬》——駿馬奔馳保邊疆
常州市輕工幼兒園 吳雪霖
課題生成:
在進行有關“馬”的主題活動時,為了進一步促進幼兒加深對馬的認識,我結合了二胡獨奏曲《賽馬》進行音樂欣賞活動,它是我國著名的民樂樂曲,不失為幼兒音樂欣賞的好教材。我將一首結構比較復雜的器樂曲詮釋成特定的情景表演,讓幼兒去了解它、接納它、表現它,運用多通道參與理論的方式,讓幼兒通過欣賞、律動、打擊樂演奏活動讓幼兒自發的投入到聽、說、想、做、演的活動中來,進行探索性、創造性的學習,從而生成本課題。
課題名稱 駿馬奔馳保邊疆(大班音樂活動)
教育目標:
1、通過觀看木偶表演,欣賞樂曲《賽馬》,根據音樂形象和情緒,`用筷子隨節拍較投入地進行表演。
2、 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和提供的材料,積極探索嘗試用筷子不同的敲擊方式,并探討其他樂器如何進行合理的匹配。創造性的表現自身對音樂的感知。
3、培養幼兒對欣賞樂曲的興趣及對民族音樂的喜愛。
活動準備:四種顏色(紅、黃、白、黑)的木偶馬飾,二胡曲《賽馬》,共四組幼兒人手兩把筷子,串鈴,圓舞板,小鈴,實物二胡。
活動過程:
一、 情景導入
老師:在一片美麗的大草原上奔跑著四匹駿馬,一匹紅馬、一匹黃馬、一匹白馬、還有一匹黑馬(相繼出現馬飾),看----它們來啦!(兩位老師手持馬飾,隨樂進行木偶操作)幼兒邊聽樂曲,邊欣賞木偶表演。
二、 分析音樂,將音樂情境化。
<1>師幼討論:剛才的音樂聽了有什么感覺?你們看到它們在干什么?幼兒回憶剛才的情景表演,討論音樂情節。在此基礎上教師小結:對,剛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細,聽得很認真。這首音樂聽上去很歡快、奔放,表現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群馬飛奔,你追我該的動人場面。
<2>再次欣賞音樂根據特定的音樂形象,創編、記憶動作順序。老師:四匹馬是如何你追我趕的?幼兒討論,教師小結:樂曲開始,四匹馬一同快速奔跑→慢跑→紅馬首次領先→黃馬又次領先→白馬又跑到黃馬的前面→黑馬又超過了白馬→紅馬、白馬兩兩領先→黃馬、黑馬又共同領先→一起奔跑沖刺→反復一次→到達終點,拉住韁繩“吁——”(全曲結束)
三、幼兒根據音樂情節大膽表現音樂。
<1>教師示范隨樂用筷子敲奏。
<2>幼兒根據顏色分組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
① 教師:你應該表演什么顏色的馬?為什么?幼兒:我坐的是紅色的椅子,就扮演紅色的馬。
② 教師:你怎樣表演馬在奔跑?幼兒1:我可以象騎馬的叔叔那樣揮鞭;幼兒2:我可以喊“駕——”
<3>幼兒聽音樂,分組用筷子演奏。
① 看指揮演奏:一起走(敲)→紅馬敲→黃馬敲→白馬敲→黑馬敲→兩匹兩匹輪流走(兩組輪流敲奏)→一起奔向終點沖刺(四組齊奏)→拉住疆繩,樂曲結束(幼兒筷子上舉,作歡呼狀)
② 教師:怎樣使你的筷子敲得好聽?幼兒1:要合著節拍敲;幼兒2:帶上手腕敲得好聽!
③ 教師:剛才我們是使用兩把筷子對敲,還可以怎么敲?<br><p></p>幼兒1:我可以將筷子在椅背上敲;幼兒2:我可以在椅子的兩側敲;幼兒3:我可以在地板上敲。
④ 根據筷子不同的敲擊點幼兒再次分組演奏。
⑤ 教師:你還想扮演什么顏色的馬?(交換位置演奏),提出要求:老師指揮重拍時,你要把重拍敲出來!
<4>探討其他樂器的匹配。
① 教師出示小樂器:圓舞板、小鈴、串鈴。手持木偶馬飾:剛才四匹馬奔跑時,哪里發出聲音?哪種樂器最象馬鈴聲?(串鈴)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集體);哪種樂器最象馬蹄聲?(圓舞板)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單獨)
② 各請兩位幼兒分別加奏串鈴和圓舞板,全體幼兒共同演奏。
四、小結:
今天我們大家共同欣賞了我國著名的民樂樂曲《賽馬》,它是由弦樂器二胡演奏的,好聽嗎?下次老師再次帶領你們欣賞優美的二胡曲!(出示二胡實物,讓幼兒摸一摸,看一看,聽一聽)。
大班音樂欣賞活動《賽馬》 篇7
【教學內容】
欣賞樂曲《賽馬》
【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四年級第一學期第五單元“多彩的歌聲”中的樂曲欣賞《賽馬》,樂曲描寫內蒙人民在節日賽馬的熱烈景象。結構式常見的有再現的單三段體。第一段音樂性格熱烈奔放,以堅定有力的強音和急促的音型寬緊相同,刻畫賽馬場上群馬飛奔的沸騰場景。第二段中引用了內蒙民歌《紅旗》,曲調興奮昂揚,抒發了人們在節日里的歡樂之情。其中前半部分節奏輕快活潑,音樂富有動力;后半部分由伴奏演奏主題旋律,而二胡巧妙的用手指撥動內弦,奏出跳躍的分解和弦,兩者生動地結合,妙趣橫生。尾部作了擴充形成高潮后,以漸慢的速度引出二胡的華彩樂段。華彩樂段的音調高亢舒展,運用小三度顫音,富有內蒙“長調”和馬頭琴的表演風格特征。充滿激情,富有特色的旋律,把人們引入遼闊草原的意境。最后再現第一段主題,熱烈歡騰的`賽馬景象重現在聽眾眼前。
【學情分析】
我校是閘北區一所普通公辦小學,本次執教班級總數32人。作為小學高年級學段的學生,學生們已經累積不少音樂學習的經驗和能力,但對于歌曲中的休止符、以及對歌曲情緒處理上還需要老師的引導。同時,高年級學生在對于音樂的體驗和表現的激發上較為不易。因此,本課的設計意圖是使學生在運用身體樂器伴奏表現歌曲情緒,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等形式,激發學習興趣,在多種形式的音樂學習活動中逐步體驗感受我國民族樂曲的魅力。
【教學目標】
1、認識民族樂器二胡,了解二胡的形狀、音色及演奏特點
2、在欣賞中感受熱烈、歡騰的賽馬場面及蒙古族人民勇敢豪放的性格
3、在律動、哼唱、比較等音樂活動行駛證,理解各段音樂所表達不同的情緒。
【教學重難點】
1:感受二胡獨奏曲《賽馬》兩種不同情緒和描繪的不同的情景。
2:聽辨、感知二胡的音色,能辨別樂曲《賽馬》兩個主題在音樂中出現的順序
和次數。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聽音入室
2、欣賞《鴻雁》
二、欣賞樂曲《賽馬》
(一)感受體驗
1、初聽
【關鍵設問】
請小朋友們來聽一聽,這首樂曲和我們剛剛聽的這
首歌曲在情緒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課題及作曲家
3、介紹樂器二胡
【關鍵設問】
同學們在欣賞樂曲的時候,是否聽出了這首樂曲的主奏樂器?
4、聽賞樂曲第一部分
【關鍵設問】
草原上的賽馬比賽開始啦,我們啦啦隊在旁邊可以做什么呢?為他們喊加油!還可以怎么樣?我們可以用我們的打擊樂器來為他們助威!
討論節奏→拿卡片→練習→展示
出示版書:X0X 0X若干個雙響筒、小鈴、鈴鼓 x0
生表演
師:同學們,你們的加油鼓勁讓老師和賽馬的選手們都感受到了你們的熱情!
5聽賞樂曲第二部分
師:仔細聽聽,與第一段相比,接下來音樂的情緒有什么變化?(出示旋律(二)、問題:與第一段比較,這段音樂旋律情緒上有什么變化?)
生思考、回答:悠揚、舒展。
師:草原上除了正在你追我趕的騎手們,周圍一群觀賽的人兒也是高興的忍不住唱起歌來了,同學們也快來加入他們,請你們在心中哼唱,這段音樂中旋律(二)出現了幾次?在這段音樂中你還聽到什么聲音?想想比賽進行到什么環節?(撥弦時提示:聽,什么聲音?)
生:出現了三次。聽到了好像有馬蹄聲
師:你知道這馬蹄聲是怎么演奏出來的嘛?睜大你們的眼睛看仔細咯!演奏家的手在做什么動作呢(教師演奏)
生答:用手在撥弦。
師:對啦,這種演奏方法就叫做撥弦,它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撥,就發出了這種馬蹄似的聲音。二胡模仿了馬蹄的聲音,將賽馬比賽中馬蹄急馳、你追我趕的場面刻畫得活靈活現,音樂情緒也被烘托得更加歡快熱烈。
同學們告訴你們,顧老師不僅能夠演奏撥弦,還能夠完整的演奏這首樂曲,你們想聽哇?別急,待會就演奏給你們聽!
師:讓我們再來完整地聽一遍第二部分音樂,請同學們跟著顧老師的琴聲一起拉起心中的二胡。
6聽賞樂曲第三部分
聽:賽馬進行的越來越激烈啦,我們的樂曲也進入了第三部分,聽一聽,結尾的音樂和哪一部分相似?有什么特別的聲音?表現了什么?
生:第一部分。有馬叫聲
師:你們的耳朵真靈!這一段又回到了激烈的賽馬場面。那么對比一下前面第一部分的情緒,哪個部分更激烈呢?生答:第三部分。
師:為什么?因為我們的比賽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了,所以大家的情緒變得更加的激動了!
7完整欣賞
教師演奏
三、綜合創編
第一部分打擊樂器演奏
第二部分心中的二胡
第三部分演唱+打擊樂曲+心中的二胡+教師演奏
四、課堂小結
大班音樂欣賞活動《賽馬》 篇8
課題生成:
在進行有關“馬”的主題活動時,為了進一步促進幼兒加深對馬的認識,我結合了二胡獨奏曲《賽馬》進行音樂欣賞活動,它是我國著名的民樂樂曲,不失為幼兒音樂欣賞的好教材。我將一首結構比較復雜的器樂曲詮釋成特定的情景表演,讓幼兒去了解它、接納它、表現它,運用多通道參與理論的方式,讓幼兒通過欣賞、律動、打擊樂演奏活動讓幼兒自發的投入到聽、說、想、做、演的活動中來,進行探索性、創造性的學習,從而生成本課題。
課題名稱:
駿馬奔馳保邊疆(大班音樂活動)
教育目標:
1、通過觀看木偶表演,欣賞樂曲《賽馬》,根據音樂形象和情緒,`用筷子隨節拍較投入地進行表演。
2、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和提供的材料,積極探索嘗試用筷子不同的敲擊方式,并探討其他樂器如何進行合理的匹配。創造性的表現自身對音樂的感知。
3、培養幼兒對欣賞樂曲的興趣及對民族音樂的喜愛。
活動準備:四種顏色(紅、黃、白、黑)的木偶馬飾,二胡曲《賽馬》,共四組幼兒人手兩把筷子,串鈴,圓舞板,小鈴,實物二胡。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老師:在一片美麗的大草原上奔跑著四匹駿馬,一匹紅馬、一匹黃馬、一匹白馬、還有一匹黑馬(相繼出現馬飾),看----它們來啦!(兩位老師手持馬飾,隨樂進行木偶操作)幼兒邊聽樂曲,邊欣賞木偶表演。
二、分析音樂,將音樂情境化。
師幼討論:剛才的音樂聽了有什么感覺?你們看到它們在干什么?幼兒回憶剛才的情景表演,討論音樂情節。在此基礎上教師小結:對,剛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細,聽得很認真。這首音樂聽上去很歡快、奔放,表現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群馬飛奔,你追我該的動人場面。
再次欣賞音樂根據特定的音樂形象,創編、記憶動作順序。老師:四匹馬是如何你追我趕的?幼兒討論,教師小結:樂曲開始,四匹馬一同快速奔跑→慢跑→紅馬首次領先→黃馬又次領先→白馬又跑到黃馬的前面→黑馬又超過了白馬→紅馬、白馬兩兩領先→黃馬、黑馬又共同領先→一起奔跑沖刺→反復一次→到達終點,拉住韁繩“吁——”(全曲結束)
三、幼兒根據音樂情節大膽表現音樂。
教師示范隨樂用筷子敲奏。
幼兒根據顏色分組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
①教師:你應該表演什么顏色的馬?為什么?幼兒:我坐的是紅色的椅子,就扮演紅色的馬。
②教師:你怎樣表演馬在奔跑?幼兒1:我可以象騎馬的叔叔那樣揮鞭;幼兒2:我可以喊“駕——”
幼兒聽音樂,分組用筷子演奏。
①看指揮演奏:一起走(敲)→紅馬敲→黃馬敲→白馬敲→黑馬敲→兩匹兩匹輪流走(兩組輪流敲奏)→一起奔向終點沖刺(四組齊奏)→拉住疆繩,樂曲結束(幼兒筷子上舉,作歡呼狀)
②教師:怎樣使你的筷子敲得好聽?幼兒1:要合著節拍敲;幼兒2:帶上手腕敲得好聽!
③教師:剛才我們是使用兩把筷子對敲,還可以怎么敲?
幼兒1:我可以將筷子在椅背上敲;幼兒2:我可以在椅子的兩側敲;幼兒3:我可以在地板上敲。
④根據筷子不同的敲擊點幼兒再次分組演奏。
⑤教師:你還想扮演什么顏色的馬?(交換位置演奏),提出要求:老師指揮重拍時,你要把重拍敲出來!
探討其他樂器的匹配。
①教師出示小樂器:圓舞板、小鈴、串鈴。手持木偶馬飾:剛才四匹馬奔跑時,哪里發出聲音?哪種樂器最象馬鈴聲?(串鈴)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集體);哪種樂器最象馬蹄聲?(圓舞板)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單獨)
②各請兩位幼兒分別加奏串鈴和圓舞板,全體幼兒共同演奏。
四、小結:
今天我們大家共同欣賞了我國著名的民樂樂曲《賽馬》,它是由弦樂器二胡演奏的,好聽嗎?下次老師再次帶領你們欣賞優美的二胡曲!(出示二胡實物,讓幼兒摸一摸,看一看,聽一聽)。
大班音樂欣賞活動《賽馬》 篇9
課題生成:
在進行有關“馬”的主題活動時,為了進一步促進幼兒加深對馬的認識,我結合了二胡獨奏曲《賽馬》進行音樂欣賞活動,它是我國的民樂樂曲,不失為幼兒音樂欣賞的好教材。我將一首結構比較復雜的器樂曲詮釋成特定的情景表演,讓幼兒去了解它、接納它、表現它,運用多通道參與理論的方式,讓幼兒通過欣賞、律動、打擊樂演奏活動讓幼兒自發的投入到聽、說、想、做、演的活動中來,進行探索性、創造性的學習,從而生成本課題。
課題名稱 駿馬奔馳保邊疆(大班音樂活動)
教育目標:
1、通過觀看木偶表演,欣賞樂曲《賽馬》,根據音樂形象和情緒,`用筷子隨節拍較投入地進行表演。
2、 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和提供的材料,積極探索嘗試用筷子不同的敲擊方式,并探討其他樂器如何進行合理的匹配。創造性的表現自身對音樂的感知。
3、培養幼兒對欣賞樂曲的興趣及對民族音樂的喜愛。
活動準備:四種顏色(紅、黃、白、黑)的木偶馬飾,二胡曲《賽馬》,共四組幼兒人手兩把筷子,串鈴,圓舞板,小鈴,實物二胡。
活動過程:
一、 情景導入
老師:在一片美麗的大草原上奔跑著四匹駿馬,一匹紅馬、一匹黃馬、一匹白馬、還有一匹黑馬(相繼出現馬飾),看----它們來啦!(兩位老師手持馬飾,隨樂進行木偶操作)幼兒邊聽樂曲,邊欣賞木偶表演。
二、 分析音樂,將音樂情境化。
師幼討論:剛才的音樂聽了有什么感覺?你們看到它們在干什么?幼兒回憶剛才的情景表演,討論音樂情節。在此基礎上教師小結:對,剛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細,聽得很認真。這首音樂聽上去很歡快、奔放,表現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群馬飛奔,你追我該的動人場面。
再次欣賞音樂根據特定的音樂形象,創編、記憶動作順序。老師:四匹馬是如何你追我趕的?幼兒討論,教師小結:樂曲開始,四匹馬一同快速奔跑→慢跑→紅馬首次→黃馬又次→白馬又跑到黃馬的前面→黑馬又超過了白馬→紅馬、白馬兩兩→黃馬、黑馬又共同→一起奔跑沖刺→反復一次→到達終點,拉住韁繩“吁——”(全曲結束)
三、幼兒根據音樂情節大膽表現音樂。
教師示范隨樂用筷子敲奏。
幼兒根據顏色分組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
① 教師:你應該表演什么顏色的馬?為什么?幼兒:我坐的是紅色的椅子,就扮演紅色的馬。
② 教師:你怎樣表演馬在奔跑?幼兒1:我可以象騎馬的叔叔那樣揮鞭;幼兒2:我可以喊“駕——”
幼兒聽音樂,分組用筷子演奏。
① 看指揮演奏:一起走(敲)→紅馬敲→黃馬敲→白馬敲→黑馬敲→兩匹兩匹輪流走(兩組輪流敲奏)→一起奔向終點沖刺(四組齊奏)→拉住疆繩,樂曲結束(幼兒筷子上舉,作歡呼狀)
② 教師:怎樣使你的筷子敲得好聽?幼兒1:要合著節拍敲;幼兒2:帶上手腕敲得好聽!
③ 教師:剛才我們是使用兩把筷子對敲,還可以怎么敲?
幼兒1:我可以將筷子在椅背上敲;幼兒2:我可以在椅子的兩側敲;幼兒3:我可以在地板上敲。
④ 根據筷子不同的敲擊點幼兒再次分組演奏。
⑤ 教師:你還想扮演什么顏色的馬?(交換位置演奏),提出要求:老師指揮重拍時,你要把重拍敲出來!
探討其他樂器的匹配。
① 教師出示小樂器:圓舞板、小鈴、串鈴。手持木偶馬飾:剛才四匹馬奔跑時,哪里發出聲音?哪種樂器最象馬鈴聲?(串鈴)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集體);哪種樂器最象馬蹄聲?(圓舞板)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單獨)
② 各請兩位幼兒分別加奏串鈴和圓舞板,全體幼兒共同演奏。
四、小結:
今天我們大家共同欣賞了我國的民樂樂曲《賽馬》,它是由弦樂器二胡演奏的,好聽嗎?下次老師再次帶領你們欣賞優美的二胡曲!(出示二胡實物,讓幼兒摸一摸,看一看,聽一聽)。
大班音樂欣賞活動《賽馬》 篇10
反思:
在《音樂課程標準》“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重視音樂實踐和鼓勵音樂創造”等理念指導下上了這么一堂欣賞課,我感受頗深,有值得保留的教學經驗,同時也有一些不足和需要仔細推敲的地方:
學生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一般情況下很難要求他們非常投入地來欣賞一段音樂,那么就需要音樂教師來引導他們一步一步地被音樂吸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幫助他們處理好聽覺與聯想的關系,讓學生展開音樂想象的翅膀,從而豐富和發展他們的音樂感受力和想象力。利用多媒體教學能較好的解決這個問題,但如何保證學生的學習對象始終是音樂,不會被圖片或動畫所取代,就需要教師把握一個度,因為任何教學手段都必須是為音樂服務的。
以上是我上課的一點感受與心得,很多想法欠成熟,希望各位同行批評指正,共同探究,共同進步!
沈陽市皇姑區教師學校教研室周鳳蘭老師評欣賞課《賽馬》:
根據《音樂課程標準》要求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鼓勵全體學生進行音樂創造。通過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讓學生能夠自主參與音樂活動的目的。
欣賞教學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的學習。在這一點上教師如何選擇教學方法非常重要。本課教學中教師將整節課的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分段感受理解音樂所表現的情境,啟發學生運用不同的參與表現形式來體驗音樂情感。
在導入環節中劉老師創設情境,從興趣引入,運用了視覺圖像法。
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對我們漢族的孩子來說了解得不多。為了使學生們更直接的了解到我國蒙古族人的生活習慣,合理運用了電腦軟件制作了一些他們吃、住、穿等方面的風情畫面,配合優美的內蒙古《賽馬》,視聽結合,避免了枯燥的說教,使本來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形象化,并很自然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引入到美麗的大草原的情境中。
在分段欣賞環節中通過活動來提升學生對音樂情感的體驗。赫冬陽同學用二胡演奏了《賽馬》。這首曲子是黃海懷作曲的。樂曲描寫內蒙古人民在節日賽馬的熱烈景象。結構是常見的有再現的單三段體。第一段音樂性格熱烈奔放,以堅定有力的強音和急促的音型寬緊相間,刻畫賽馬場上群馬飛奔的沸騰景象。樂曲的第二段,曲調興奮昂揚,抒發了人們在節日里的歡樂之情。其中前半部分節奏輕快活潑,音樂富有動力;后半部分由伴奏演奏 主題旋律,而二胡巧妙用食指撥動內弦,奏出跳躍的分解和弦,兩者生動的結合,妙趣橫生。尾部做了擴充形成高潮后,以漸慢速度引出二胡的華彩樂段。最后,再現第一主題,熱烈歡騰的賽馬景象重現在聽眾眼前。如此一來,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興趣高漲,而且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對于樂曲第二部分的主旋律,老師主要引導學生隨琴、隨樂曲哼唱和模仿二胡的演奏來加深印象、表現音樂。最后,采用分組表演的方法,分別讓不同的學生表演不同的段落,再進行集體參與活動,使欣賞、演奏和表演達到和諧一致,讓學生有更大的空間能充分自主地表現音樂。
在樂段分析處理中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與聽辨能力。
沈陽市皇姑區泰山路小學教學校長趙玫評欣賞課《賽馬》:
音樂教育的首要任務,應該為眾多的將來不是音樂家的孩子們著想,幫助他們,使他們也能參加音樂活動,能夠成為積極的和有一定水平的音樂欣賞者,能夠從音樂中享受到樂趣。劉姝老師執教的這節音樂欣賞課《賽馬》,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全新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感受音樂,享受音樂,表現音樂的過程中。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情境:上課伊始,隨著《草原就是我的家》歡快的樂曲響起,教師與學生一起跳起了蒙古族舞蹈,把學生一下子帶到了美麗的大草原上,帶到了場面熱烈的賽馬場上。激起了學生對草原生活的美好回憶 與向往。同時,教者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突破了傳統音樂教學在時間、空間和地域上的限制,使學生們更深一步了解蒙古族牧民的風土人情,大大豐富、開闊了學生的音樂生活的范圍和音樂視野。
二、豐富內容
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這節課教者采用初聽、分段聽和完整聽,來指導學生學會“初步感受音樂——聽音樂發揮想象——表現音樂“的欣賞方法。在整個過程中,為了適應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持久的特點,劉姝老師引導學生使用身體的各種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樂。圍繞欣賞《賽馬》,結合音樂的各種要素,采用哼唱主題音樂,模仿二胡演奏方法和表演賽馬場景等方式,讓學生“參與”到音樂中去。尤其在樂段分析處理中能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使學生們在欣賞中敢于想象,敢于表現。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聽辨能力,和對我國民族文化的初步認識,激發學生們的愛國熱情。
三、面向全體
課堂上,教者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主要的位置,如對每個樂段的處理,讓每個學生思考并說一說音樂所表現的內容和意境,再用肢體語言或者樂器加以表現,使每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并從中受益,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大班音樂欣賞活動《賽馬》 篇11
目標:
1、能夠用看路線圖的方法,搭建賽馬的路線,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和合作能力。
2、學習助跑跨過水平障礙物,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
3、感受與同伴之間共同游戲的樂趣。
準備:
椅子、橡皮筋、箭頭標記、彩帶、鐵圈、軟墊、音樂磁帶、錄音機。
過程:
1、開始部分。
熱身運動:教師根據節奏自編健身操。
2、基本部分:
讀信、搭建賽馬路線。
(1)教師:公園要舉行賽馬活動,邀請我們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參加,你們想去嗎?他們寄來的一封信,小朋友按照圖示搭建賽馬路線。
(2)幼兒分組后,按照圖示合作搭建路線。
(3)請幼兒做示范,幫助其他幼兒理解路線的意思。
(4)幼兒分組練習跑、鉆、跨跳動作。
(5)游戲:賽馬。
各組排頭的幼兒扮演馬奔跑繞過障礙,鉆過山洞,跨跳過高欄和積水區,然后跑回本組拍第二名的幼兒的手后排至隊尾,被拍到手的幼兒辦馬繼續游戲,最終先到的組為勝。
將各組材料組合成兩組相同的,幼兒進行小組接力賽。
3、結束部分。
聽音樂,學習馬在河邊吃草、撂蹄、互相按摩等放松動作。
大班音樂欣賞活動《賽馬》 篇12
一、淺析教材
《田忌賽馬》是一篇傳統好教材,課文主要講了2500多年前戰國初期齊國大將由忌和齊威王賽馬轉敗為勝的故事。全文分初賽失敗、孫臏獻策,再賽獲勝三部分。這個故事啟發我們做事要多動腦筋,廣開思路,分析主客觀情況,合理使用力量。本單元訓練重點是根據課題推想課文主要內容。從編排的意圖看,作為首篇課文,起著舉一反三的示范作用。從教材本身看,本課有三個特點:一是課題概括了主要事情;二是全文描寫生動,敘述清楚,比賽層次分明,人物形象鮮明豐滿;特點之三結尾言簡意賅,耐人尋味。因此,本文是訓練學生看課題推想課文內容,用自然段歸并法分段,分角色有感情朗讀的好教材,在本單元乃至本冊中地位都很重要。本課我準備分二教時教學,第一課時學習一二三段,弄清賽局,了解轉敗為勝的原因;第二課時仿照第二段進行人物對話的片段練習并復述故事。根據大綱要求和本單元訓練重點,結合教材特點,按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我把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如下三點:
1.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課后題五的詞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12自然段,并能用自然段歸并法給課文分段。
2.初步學會看課題推想課文內容的閱讀方法。
3.知道田忌賽馬轉敗為勝的原因,分析孫臏的思維過程,懂得“正確分析雙方情況,合理安排力量就能取勝的道理”。
教學的重點是:①初步學會看課題推想內容的閱讀方法。
②學習課文3—12自然段。
難點:理解田忌賽馬轉敗為勝的原因。
二、說教法和學法
為了達成上述的教學目標,根據大綱要求和課文特點,遵循閱讀規律和兒童的認知規律,本課選擇的基本教法是“以讀代講、以練代講、以圖引文、圖文結合、語思統一”的導學式教學法,其教學程序分如下六個環節:
(一)揭示課題,推想內容;
(二)自學課文,初步感知;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四)細讀課文,弄清賽局;
(五)深讀課文,探究原因;
(六)延伸課外,培養能力。
在操作過程中采用“讀、劃、練、思、演、品”等教學手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課時主要教給學生看課題推想主要內容的閱讀方法和思維的逆向推理方法,主要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邏輯推理及朗讀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感。本課時的教法設計和學法選擇是遵循語思統一原則,以讀為本原則。
三、說設計意圖
本課設計的總的指導思想是求實、求活、求新、求效,力求緊扣一個目標,圍繞一條主線,落入兩個基本點。具體地說力求體現如下幾點:
1.體現“三主一核心”的教學思想,突出一個“練”字。
語文教學要以語言訓練為主線,是一個既古老又新鮮的命題,我國傳統的語文教學歷來注重一個“練”字,孔夫子的“學而時習之”,顏元的“講之功有限,習之功無已”,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朱熹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真可謂怎一個“練”字了得。針對當前教改的實際,本課的設計我力求學生人人參與訓練,如一、三段的教學,我安排了通讀課文,動筆練習,互相介紹,上臺解說四個環節,創造人人參與的情境,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訓練,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散性、概括性。
2.以讀為本,以讀生情,以情促讀。
我國語文教學有“熟讀、精思、博覽”的優良傳統,葉圣陶先生也認為語文教學最基本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讀,他認為“語文教學要引導學生認真讀書,使之見于書,入于目,出于口,明于心,真正達到口誦心惟,使知、能和諧發展。”本課的第二段主要通過人物的對話刻畫人物,雖然文字淺顯,但細細品味,回味無窮,在這一段教學時,我設計了指名讀、對讀、范讀、分角色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以讀顯形,突出感染性;以讀動情注重熏陶性;以讀育人,堅持滲透性:以讀啟智,堅持啟發性。讓學生在瑯瑯的書聲中益智、怡情,發展語言和能力。
3.注意語思統一,力求做到發展語言與發展思維相結合。
大綱指出:語言文字是思維的表現形式,發展語言必須與發展思維相結合。所謂語思統一原則就是把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統一起來,在發展學生語言的同時,發展學生的認識能力、思維品質。本課的第二段教學設計,我力求語思統一,從孫臏的四句話入手,探究孫臏出妙主意的思維過程,再分析轉敗為勝的兩個條件,最后讓學生假設孫、田再次見面,田忌會怎么說?齊王明白孫臏用計過程后又會怎么想,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練習說話,發展創造性思維。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加上對教材理解不深,在上課時定有許多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大班音樂欣賞活動《賽馬》 篇13
教學目標
1、 認識民族樂器二胡,并了解二胡的形狀、音色極其演奏特點。
2、 通過欣賞《賽馬》進一步了解二胡的音色及表現手段,能分辨各段所表達的音樂情緒。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聽二胡曲《戰馬奔騰》進教室
(二)了解二胡
1、 請一學生實物介紹二胡構造、音色極其演奏特點并作簡單的示范演奏
2、 教師小結,學生朗讀(大屏幕展示)
(三)欣賞《賽馬》
1、初聽樂曲,初步感受曲子熱烈歡快的情緒(由學生演奏)
思考:曲子把你帶到了哪里?誰能給這個樂曲取一個名字?
從音樂中你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在歡度節日,舉行賽馬盛會時,是什么樣的心情?(高興的、歡樂的)
你體會到他們對草原、對生活有一種什么樣的感情?(無比熱愛)
2、再聽樂曲,并分段欣賞
分段欣賞:
(1)細聽第一段
想一想這段音樂表現了賽馬比賽的什么階段?場面怎樣?
音樂以堅定有力的強音(唱 :突出“6”),還有急促的 16分音符 ,音樂的情緒怎么樣?(緊張、熱烈)
跟著音樂哼唱一遍這個主題
聽第一段音樂,配打擊樂
(2)細聽第二段
聽下面這段音樂——旋律2
與第一段比較,這段音樂旋律情緒上有什么變化?(悠揚 、舒展) 音樂刻畫的是蒙古族騎手對比賽樂觀自信的形象
指導學生跟著音樂哼唱一遍這個主題
再聽音樂,要求聽辯一種特殊的演奏技巧——撥奏,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撥,發出馬蹄似的聲音。作曲家在這里運用伴奏樂器揚琴演奏旋律(二),而主奏樂器二胡卻模仿了馬蹄的聲音,將賽馬比賽中馬蹄急馳、你追我趕的場面刻畫得活靈活現,音樂情緒也被烘托得更加歡快熱烈。
第二段音樂的情緒怎么樣? (抒情、悠揚)
再聽第二段音樂,配騎馬動作
(3)細聽第三段
聽,結尾的音樂和哪一段相似?(第一段) 哪一段情緒更激烈?(第三段) 這段音樂結尾時,節奏密集,速度更快,力度更強,表現了賽馬比賽已經進行到什么關鍵時刻了?(沖刺)
音樂刻畫了賽馬比賽最后沖刺時的緊張激烈的場面,在最高潮中結束。
(4)完整欣賞
欣賞二胡獨奏曲《賽馬》和草原牧民賽馬的片段集錦
(四)下課
在激烈奔放的二胡樂曲中,學生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