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課后反思(精選2篇)
《七子之歌》課后反思 篇1
在剛剛結束的課賽上,我通過課前準備到上課、點評,我受益匪淺。我所上的課是四年級藝術教材第二單元的《七子之歌——澳門》。這節課主要是通過學生學唱歌曲以及藝術創作,讓學生感受到祖國與海峽兩岸同胞心連心、手拉手的深情厚誼。
課后在老師的點評中,我認識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學生學唱歌曲的時間太少,可以適當的指點學生唱準歌曲的情感。最后的實踐創造部分時間過長。應當把重點放在學生學唱歌曲、表演歌曲一環節。課堂上我的語言不夠精練,習慣用語使用過多。
當然,這節課也有我自己的閃光點:
在課堂上,我主動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一齊演唱,一起創造,大家好象把我當成好朋友,關系融洽,課堂教學氛圍和諧,教學效果明顯。
總之,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非常樂意創設讓學生欣賞音樂的機會,提供更多更廣泛的音源,加強學生對音樂的實踐體驗,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受鑒賞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意識。讓更多的學生喜愛音樂,學會善于發現音樂的美,享受音樂的美,我相信一個喜愛音樂的孩子,長大了會更加熱愛生活,因為他們更能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感受到美的存在,享受美的歡愉。
《七子之歌》課后反思 篇2
《七子之歌》教學反思
永豐中心小學付方秀
我總是記得陳老師說的話:要把語文課上成簡單的讀書訓練課,情感熏陶課,語言文字感悟課.
在教學《七子之歌》時,我努力探究,深入實踐.發現陳老師的話確實是語文教學中的金玉良言,甚至稱得上是至理名言.不過,在執行以上口訣的過程中,還需我們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注意優化課堂結構.
《七子之歌》的教學流程,分為四大步:第一步是整體感知,體會自己對詩歌的情感印象.第二步是品讀詩意,借重點句的朗讀品析來理解作者寄托的深情.第三步是主題理解,通過這三首詩的比較來領會作者的主旨.第四步是遷移,讓學生感受七子回歸的氣氛及祖國人民的心情,從而改寫詩歌.
二,注意設計朗讀形式.
在朗讀詩歌時,我精心設計了朗讀形式.其中第一首《澳門》運用的朗讀形式有自由讀,個人讀,師示范讀,聽錄音讀,師生齊讀.第二首《香港》運用的朗讀形式有自由讀,想象讀,表演讀,齊讀等朗讀形式.而第三首《臺灣》如果再如前兩首一樣"響鼓重錘",就顯得教學形式太統一,沒有變化之趣.而且在教學時間上也是分配不過來.所以,我改變了朗讀的形式.我先示范讀,讓學生聽,再談一談自己聽出了什么,是從哪個句子聽出來的,然后便借機品讀關鍵的句子.接著讓學生通過自由讀,小組讀,齊讀等形式來促進對詩歌的理解.
三,注意運用教學手段.
豐富的朗讀形式,務必配合花樣的教學手段.
對于聞一多先生的這三首近乎完美的詩,我是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來輔助朗讀的.第一首是配樂詩錄音,第二首是錄像,第三首是背景材料(關于兩位英雄人物的概況和名言).這三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聽覺和視覺,培養了學生的時空想象能力,從而很好是理解了詩歌的內涵.
語文課更應注重情感教育——《七子之歌》教學反思
新課一開始,我就讓學生在悠揚、熟悉的《七子之歌-澳門》音樂聲中,開始了這堂課的學習。通過預習,孩子們都知道 “七子”指的是中國的澳門、香港、中國臺灣、威海衛、九龍、廣州灣和旅順大連這七個地方。這七個地方在哪里?孩子們腦子里沒什么印象,于是,借助課件,出示中國地圖,用紅色字標出這七個地方,讓孩子們對這七個地方的地理位置有所了解。這七個地方如同祖國母親被擄去的七個孩子,他們曾經受盡了列強的欺凌,生活在水深火熱的苦難當中。教到這里時,我讓孩子們回想一下:自己有沒有離開過母親的經歷,還記得離開最久的那次嗎?這樣就能夠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來理解詩歌,調動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真正的去理解一個離開母親的孩子的心,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
當我和學生一起學習過了課文內容,了解了澳門同胞渴望回歸的迫切愿望之后,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播放了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交接儀式,現場莊嚴的氣氛,人民的歡聲笑語的場面深深感染了學生,使得學生在后來的朗讀中比較入情入境。
但是本節課的教學還存在許多不足:課堂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夠,不能很好的與學生進行互動。各個環節的過渡雖然順暢,但總覺得不夠自然。學生“讀”的時間比較少,我在指導朗讀方面還不夠到位,雖然在設計時,特別注意了這方面,但是,在課堂上表現的仍然不夠充分,使得學生在讀文時,理解不夠深入,感情沒有上來。另外,在學生質疑時,我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不解與疑惑,但是在釋疑的過程中,我始終不敢放手,沒能給學生一個比較開放的課堂。
今天上課結束后,我并沒有以前那種卸下心理負擔的輕松感,反而有很多沉重的思考。我認為一節好課應該在學生離開課堂時依然沉浸于這節課所營造的情感共鳴中,可是這節課我卻沒有做到,在我看來,這是一節讓我遺憾的課,當然,我也受益良多,同事們給我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相信在以后的教學中,在一次次的反思實踐中,自己會慢慢地走向成熟。
教學反思1
《七子之歌》是作者1925年3月留學美國期間創作的一組組詩,共七首。教材選用了其中的三首,另外四首分別是《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順、大連》)“七子”指的是中國的澳門、香港、中國臺灣、威海衛、九龍、廣州灣和旅順大連這七個地方。這七個地方如同祖國母親的七個孩子被侵略者掠去,他們曾經受盡了列強的欺凌,生活在水深火熱的苦難當中。本篇課文生字詞較多,預習顯得尤為重要。詩歌內容時代久遠,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必須讓學生充分了解聞一多的生平,在此基礎上才能深入挖掘文章的內涵。
本文語言生動形象,精練含蓄,富于感情和音樂美。但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把握起來難度較大,所以本課設計了圈點批注的環節,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品味,并通過討論、交流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同時為學生留出自由選擇學習內容和感受自己獨到的閱讀體驗的空間,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體現個性化閱讀。同時通過反復誦讀,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著重引導學生體會兒女離開母親“太久”,渴望回歸的情感。
在拓展延伸部分,安排了一道將課文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討論題,目的是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學生發言比想象中的還要踴躍,不斷有新的亮點產生,把這堂課的氣氛推向高潮,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