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貓》教學反思(精選3篇)
《小貓》教學反思 篇1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兒童故事,它的情節曲折有趣。 “卡羅爾一直想有一只小貓 ”,這是故事的起因。正因為她 “一直 ”想,爸爸就給她出主意登廣告要小貓。可別人送來了許多小貓,為了解決小貓太多的問題,爸爸只好又登廣告把小貓送人。當別人把小貓都拿走時,喜歡小貓的卡羅爾非常傷心,可就在這時,她卻驚喜地發現她最喜歡的那只小貓留下了,卡羅爾終于有了一只自己的小貓。
由于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沒有要求會寫的字,加之課文篇幅較長,內容通俗易懂,可讀性強,出人意料的情節產生的吸引力,能抓住孩子的心,使其一口氣讀下去。所以教學時,體現了以下幾點。
一、激趣導入
你喜歡小貓嗎?你了解小貓嗎?說一說小貓的可愛之處,小貓喜歡什么活動?孩子們聽了后,興致特別高,有的說,小貓能抓老鼠,小貓胡子有什么作用;有的說,小貓爪子特別可愛,有的說小貓最喜歡玩線團。一下子,小貓可愛的樣子活靈活現地出現在學生眼前。課堂氣氛特別活躍。
二、朗讀感悟
本課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學習默讀課文,在默讀中體會小貓的得與失在卡羅爾內心引起的情感變化,感悟卡羅爾對小貓的喜愛,感受小動物帶給人們的生活情趣。
在教學時,我先有聲有色地讀了一遍課文,孩子們都聽呆了,于是,我說,你們想自己讀一讀嗎?聽清老師的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聲,不指讀(這就是默讀),邊讀邊畫出寫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孩子們按要求讀了,他們確實沒有出聲讀,但他們在讀的過程中,都發出咯咯地笑聲,課文內容真是太有趣了,我沒有對孩子們給以約束,我想:這就是內心情感的流露。孩子們真是太可愛了。在孩子們默讀后,我說: “說一說你畫的有趣的句子吧。 ”
孩子們匯報著:他一蹲下,小貓就撲撲地一個個跳出來,朝屋里跑;晚上,家里可不得了了,小貓在鋼琴上跳來跳去,叮叮咚咚響成一片。小貓鉆進抽屜里,櫥柜里。有人從門外進來,門后會突然撲出一只小貓,嚇人一大跳 ……孩子們邊匯報邊笑著,我第一次看見孩子們上課這么開心。
三、激發情感。
學習最后三段時,讓學生感受如果我們關愛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會給我們創造綠色的生命;如果我們關愛地球上的動物,動物就會與我們和諧相處;如果我們真誠地關愛他人,他人就會真情地關愛我們!
四、實踐活動
卡羅爾登廣告的作用可孩子們開始行動,有的說: “老師,是否寫上地址? ”有的問: “老師,是否留電話號碼? ”
五、遺憾之處
孩子們大多沒有養過小動物,如果他們有養過小動物的體會,學習此篇課文,他們的感受會更深刻。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閱讀課文,講了一個十分有趣的兒童故事,情節曲折有趣。講述的是卡羅爾在爸爸的幫助下用登廣告的辦法得到許多貓,后來又用廣告的辦法送走了許多貓,最后卡羅爾終于有了自己的小貓,這件事讓我們感受到了卡羅爾善良美好的童心。課文在寫作特色上語言質樸、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全文按事情發展順序組織材料。
本文在低年級是初步接觸閱讀課文。在教學思路上,我力求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由于二年級學生閱讀能力還是很膚淺,這得在教學中怎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關鍵,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上完本課后,學生學習效果還是不差,興趣挺濃厚的,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學程序,注重了以下幾方面。
一、“貫穿”閱讀過程。“理解、記憶、速度”等。《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是小學階段第一次出現的略讀課文。對于二年級學生,這篇閱讀課文,故事篇幅大,但內容通俗易懂。在教學中,我力求做到了真正放手讓學生自學,可以合作。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由“扶”到“放”選擇感興趣的內容與學習伙伴交流,充分享受閱讀的快樂與樂趣。由于學生是第一次接觸“默讀”采用分層將“默讀”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為后面的幾篇默讀、略讀課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設立較淺的閱讀問題。說說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得有趣?(引導學生默讀課文回答問題時,不用一字一句地細細地讀,而是要跳躍性地快速讀,一邊讀一邊用筆做標記。與問題無關的段落可以不讀。有趣的地方作作標記。如、第5自段,卡羅爾與小貓的對話寫得很有趣;第7自段,一位叔叔送小貓的樣子像變魔術一樣,寫得很有趣;第10自然段,小貓的頑皮寫得很有趣;第17自然段,小貓與卡羅爾的親熱過程寫得也很有趣。)
二、對于低年級,識字是重難點。針對我班學生實際情況,已經有識字的能力。為激發學生識字的樂趣與自主性。引導學生“圈、演、比、看、猜、找”等閱讀中識字方式。(圈生字、演動作、比字形、看插圖、猜字謎、找近、反義詞)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中國漢字的奇妙有趣。通過分析字形,演一演既認識了生字,又理解了字義,一舉兩得。)
三、在緊扣默讀的感悟中,做到真正放手讓孩子們自讀自悟其“趣”初次默讀,整知全文;第二次默讀,畫出覺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第三次默讀感受卡羅爾的心情如何變化。采用分層法,將“默讀”進行拓展到生活的層面中閱讀。環環進、環環練、環環扣、將“默讀”貫穿于每個孩子的心中。
本文雖然修飾語少,抒情也少,但并不乏味,這是因為本文恰當地安排了人物的對話。這些質樸的對話語言不只是簡單地告訴我們他們說話的內容,而且是通過人物所講的話,可以看出他們的動作、神態,感悟他們的內心世界。文中送貓的小男孩,小女孩的語言簡潔而樸素,從表面看說明了他們是來送貓的,但從他們的兩次對話中,卻讓我們看到了卡羅爾的美好心靈。更能感受到動物與人的和諧相處,可見寫好對話,可以使文章妙語生花。(這個環節,我重點提示了怎樣才能寫好人物對話。一是要想清楚誰和誰說話,因為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二是要根據寫的事情,用質樸的語言進行合情的描寫,這樣的文章或是寫出的一段話,才有極強的感染力。)
這里鼓勵學生讀書不放一難。如、卡羅爾的情感隨小貓的到來與離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能從中體會到什么。(當她得到了各種各樣可愛的小貓時,卡羅爾笑了;當她的小貓又被帶走時,卡羅爾傷心;當她發現小貓伯洛從廚房里出來時,高興得大叫……從卡羅爾的情感變化中,可以看出卡羅爾是個活潑開朗、執著善良、有愛心的小女孩。)
總之,在教學本課時,本人滲透了在寫人,敘事之中蘊含著為人處事的道理。因此,語文教學的思想教育,不能單靠一篇課文能取得成效,“實施”是教學的策略。要日積月累,在閱讀練習中熏陶感染,逐步深入學生心靈,像春雨一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教學反思]:《卡羅爾和她的小貓》
第8課《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兒童故事,它篇幅雖長,但內容通俗易懂,可讀性強。出任意料的情節產生的吸引力,能夠抓住孩子們的心。同時它也是一篇略讀課文。這也是我第一次進行略讀課文教學。
第一課時,識字、認字、交流識字方法、編字謎,唯一不同于精讀課文的是本課沒有我會寫的生字,不用指導寫字。
第二課時,我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學習默讀課文。在默讀中體會小貓的得與失在卡羅爾內心引起的情感變化,感悟卡羅爾對小貓的喜愛,感受小動物帶給人們的生活情趣。讓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與人交流。
第一次讓學生默讀,學生還算喜歡。我先讓學生理解什么是“默讀”?明確默讀的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聲,不指讀,用眼看,用心悟。學生一默讀很認真,基本上能做到默讀的要求,學習興趣濃。為了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讀,我進行了再默讀并提出了要求:邊讀邊想并畫出你覺得課文中寫得有趣的句子。學生這一次興趣再大了,交流時學生表現也很積極。這篇課文比較長,但學生喜歡讀,這節課在這方面上得小有收獲。
課文默讀后我帶孩子們學習課文。我按照教案的原設計上課,問他們卡羅爾家登了幾次廣告?廣告內容分別是什么?廣告有什么有趣的地方?這時才發現他們對廣告并不感興趣。因為他們拖長聲音回答:“兩——次——”,“第——一——次——是……”我當時馬上想,要不要改變教學重點內容?我就問他們:“小貓來到了卡羅爾家,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畢竟是小朋友,那些可愛的小貓引發的趣事真的讓他們來了精神。我緊接著又問:“你們覺得除了課文寫的趣事之外,還會有什么有趣的事情發生呢?”這一次學生反應異常熱烈,很多學生馬上舉起了小手。為了讓更多的學生進行了說話訓練,我先讓他們在小組內說出自己的想法,再選擇講得好的學生說。而且在學生說的時候,自己一邊補充,一邊做著相應的動作和表情,全部學生都被調動了起來,就連那個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李博也被逗得哈哈大笑,歡快而激動地擺動著雙手,迫切地想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創意。
這節課,說實話其實有點“亂”,不僅是說教學設計變了,而且是說紀律,學生們都顧不上上課的規矩了;但是這節課很活躍很開心,學生參與度是我開學四周來最高的。
有一篇文章上說過:當你批評學生不專心聽講的時候,有沒有反思自己的課堂是否學生有足夠的吸引力?我也常在反思,為什么我有些課上得比較沉悶,與教材教本有關還是與自己的教學設計構思有關?
我想,我最有權力也最有可能的就是改變我自己。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教學反思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是新課標二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本文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兒童故事,它的情節曲折有趣。寫了:卡羅爾一直想有一只小貓,爸爸就通過登廣告向別人征要,于是別人送來了許多許多的小貓,家里亂成一團,爸爸只好又登廣告把小貓送給別人。當別人把小貓都拿走了時,喜歡小貓的卡羅爾非常傷心,就在這時,她卻驚喜地發現她最喜歡的那只小貓留了下來。“卡羅爾終于有了一只她喜歡的小貓。”
本文是略讀課文,學習本課時,我注意指導學生自學,培養學生學習默讀能力,讓學生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就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與別人交流,讓學生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一個環節:你覺得課文哪些地方寫得有趣,把有關的句子畫出來,并且說說你喜歡的原因,這個環節不但尊重了學生自己的選擇,還要求學生既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在離下課還有10分鐘時,按照教案設計,應該是讓學生合上課本,閉上眼睛回想一下課文內容,然后簡單復述故事情節的,我突發奇想:讓學生通過表演重現故事情節,不是更好嗎?安排好幾個重要角色后,其他的學生就扮演小貓。孩子們非常興奮。扮演小貓的同學不停地喵喵地叫著往教室外走。
表演開始了,“卡羅爾”通過與“爸爸、奶奶”的對話表達了自己想有一只小貓的心情。廣告登出去后,第一個送小貓的男孩兒出場了,這時意外發生了:隨著男孩進門的,還有一大群“小貓”,這群“小貓”喵喵喵地叫個不停,爬在地上的,鉆進桌底的,趴在窗臺的。。。。。。什么表情都有,笑著,叫著,咧著嘴做鬼臉的都有。表演實在沒收辦法進行了,這時下課鈴聲也響了,我只好示意讓學生停了下來,作了一下總結:
“大家想啊,由我們同學扮演的小貓還這么淘氣,在教室吵得象一鍋粥,卡羅爾家那么多的小貓,不知道吵成啥樣羅。。。。。。”學生哄堂大笑起來。
課后,我靜靜地思考著,語文課上的最后環節應該說是一節課的點睛之筆,為什么卻失敗了呢?
一、打了無準備之仗
這個環節的設計本來在教案里沒有,是我臨時調整補充進去的,在表演之前沒有做什么周詳的考慮,教師本身也沒有做到心中有底,面學生本身也是很隨意的,加上天性活潑,只顧著自己扮演的角色,沒有考慮到配合其他同學,以至亂成一團。
二、臨時應變能力不強
在眾多的“小貓”涌進教室里,作為“導演”的教師沒有能及時阻止,讓眾“小貓”一涌而入,也沒想到那么多的“小貓”不是同時到達的,不能及時調整表演的步驟,導致課堂上出現混亂的局面。
三、課堂調控能力不夠
在安排角色時,有的角色學生搶著扮演,而有的角色卻無人愿意扮演,我沒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僅憑學生的興趣而為之,因此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生感興趣的角色都湊在一塊,使課堂近乎失控,而學生不感興趣的部分則無人理睬。
俗話說說得好:“吃一塹長一智”,我想,以后再要表演課本劇,一定不會再發生類似的情形了。
附:《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
2.學習默讀課文,體會卡羅爾對小貓的喜愛之情及小貓給人們帶來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羅爾善良美好的童心,并從中受到情感熏陶。
課前準備
1.課件及生字卡片2.學生收集小貓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知道許多動物都是人類的好伙伴,你最喜歡跟什么小動物一起玩耍呢?(生自由暢談,并出示課件,可愛的小狗、小貓等圖片)
2.有一位叫卡羅爾的外國小姑娘很想有一只自己的小貓,最終她是怎樣得到的呢,讓我們一起從《卡羅爾和她的小貓》這篇課文中尋找答案。(板書課題,指名讀題)
(設計意圖:通過一組活潑可愛、生動逼真的動物圖片,吸引學生去閱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注意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并標出自然段。
2.教師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并根據情況及時正音。
(1)你們覺得哪些字音最難讀,誰愿意當小老師教大家讀一讀?(老師抽出生字卡片,指名讀,并集體認讀)
(2)讀準了字音,我們開小火車讀一讀詞語(課件出示本課詞語)。
(設計意圖: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為閱讀課文掃清文字的障礙。)
三、默讀課文,了解內容
1.今天,老師和大家用一種新的讀書方法來讀這篇課文,“默讀”(師板書),什么叫默讀?(指名說)小結:不出聲,不指讀,用眼看,用心悟。邊讀邊想。
2.學生默讀課文(第一次),邊讀邊想: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指名全班交流)
3.學生默讀課文(第二次。
(1)哪些地方讓你覺得有趣,為什么?邊讀邊用“―――”畫下來。
(2)把自己畫下來的句子、段落默默地多讀幾遍,你一定會覺得其樂無窮。
(3)指名全班交流
老師要注意適時評價,并請學生把自己喜歡句子和自然段讀一讀。看誰說得有趣,那誰能讀得比她更有趣呢?(鼓勵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讀出有趣,享受閱讀的快樂。根據學生說的情況,出示課文插圖和段落。)
3.默讀課文最后三段(第三次),想一想伯洛為什么沒有離開?你從哪兒知道的?卡羅爾用心地照顧它,和它一起游戲,一起玩耍。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感受。
4.領悟文章內涵:如果我們關愛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會給我們創造綠色的生命;如果我們關愛地球上的動物,動物就會與我們和諧相處;如果我們真誠地關愛他人,別人就會真情地關愛我們。
5.小結默讀的方法:今天我們學習的一種新的讀書方法選好學習了這篇課文,這種方法很好。你在讀的時候,可以靜靜地思考問題。現在老師向大家推薦一本書,就用默讀的方法在課外讀一讀《我的野生動物朋友》。它的作者就是這位法國小姑娘蒂皮,今年12歲,她從小就生活在非洲的叢林里,小蒂皮把大象視為哥哥,和狒狒相伴,與鴕鳥共舞,連危險的豹子她也嘗試著去和它接近。她會跟動物說話,用眼睛跟動物交流。希望同學們用默讀的方法去感受蒂皮和她的野生動物世界,希望同學們也像小蒂皮一樣熱愛野生動物,以真誠的愛心關愛大自然,善待野生動物,去營造一個美好的充滿歡樂友愛的未來世界。
(設計意圖:本課的重點是指導學生學習默讀課文,在默讀體會小貓的得失在卡羅爾的內心引起的情感變化。在指導默讀時采用分層默讀的方法進行訓練:初次默讀,整體感知全文,速度不必過快;二次默讀,畫出你覺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體會其中的趣味;三次默讀,感悟、欣賞。)
四、復述故事。
《小貓》教學反思 篇2
音樂活動《小貓》,整節活動中幼兒的參與性很強,能跟著我積極模仿小花貓,并且快樂的學唱歌曲。活動中,我安排了許多表演內容,這樣能滿足小班幼兒的身心需要,在唱唱跳跳中熟悉歌曲旋律,在游戲情景中理解歌詞內容。盡管我在一些細節上把握的還不夠,但是,孩子們并沒有因此而失去參與活動的興趣,仍然很投入地配合著我,讓我很感動。
在進行歌曲表演時,我和幼兒一起模仿小花貓的叫聲“喵嗚……喵嗚”突然,葉可鑒小朋友很大聲的問我----“應該是啊嗚呀”。當時,我為了整節活動能夠正常的進行便沒有回答她的問題,繼續著我們的歌表演,其它的孩子也沒有太多的注意到“小葉子”的這一疑問,他們仍然快樂地跟著我“喵嗚……喵嗚”地模仿著小花貓。我想,大家都跟著我說“喵嗚”,葉可鑒也會和其他小朋友一樣跟著學的。其實不然,當我們再度表演時,葉可鑒依然很大聲的問我“應該是啊嗚呀”。這次她的語氣更加果斷了,近乎是一種質問的口氣。剛才我對她提出的問題不置可否,現在的她要討回一番公道似的。面對孩子的再次提問,我不能只顧及我原先的活動設計了,此時,我已經意識到我必須回答葉可鑒這個問題。我首先表揚了葉可鑒是一個很有創意的小朋友,其次建議大家一起聽聽她的提議,我們一起來學學她說的“啊嗚”,用“啊嗚”聲來學小花貓叫。果不其然,孩子們學得興致高昂,一個個張大了嘴巴,“啊嗚……啊嗚……”一張張快樂的小臉仿佛花兒一般在我眼前綻放!我根本就沒有想到,僅僅是兩個區別不太大的字,竟然會有如此之大的魔力,僅僅是兩個字,居然可以帶給孩子們如此之大的快樂!
案例分析:
本次的青年教師分層公開教研活動是本學期我在園內部唯一的一次開課機會,也是我在這屆小班新生第一次開課,面對那么多客人老師,孩子們沒有任何拘束感,很放松,也很投入,讓我萬分慶幸自己擁有著這群無邪地小精靈。
《小貓》這節小班音樂活動我參考了陳淑琴老師的教案設計,結合本班幼兒的特點,我做了許多修改。周三上午在小(4)班試上后,發現很多環節不能很好的抓住幼兒的注意力,有些環節不緊湊,孩子們興趣索然。討教多位資深老教師之后,我對自己的教案做了部分修改與調整。在修改調整的同時,我也想當然的對歌曲中的部分歌詞做了改動。在陳淑琴老師的教案設計上,歌曲學小貓叫聲的部分本就是葉可鑒小朋友所提議的“啊嗚……啊嗚”,可我覺得這樣的叫聲不像是一只可愛的小花貓,倒像是一頭兇猛的大獅子,這和我的活動設計大相徑庭,于是我便改為我們耳熟能詳“喵嗚”。沒有想到我的這一小小修改竟被葉可鑒“一語道破”。
“為什么當時我在參考陳淑琴老師的教案設計時沒有考慮“啊嗚”的用意呢?”
“為什么沒有考慮明明“啊嗚”聲像大獅子,為什么陳淑琴這樣的資深學者沒有修改呢?”
我在修改歌詞的時候太大意了,根本沒有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喜歡夸張的動作,他們喜歡夸張的表情。正如我們早操中小猴子學做操的動作,老師領操時總是覺得蹦跳的動作太多,跳起來很吃力。但是我們發現,孩子們樂于那樣快樂的蹦跳動作,每做到這個動作,我們都能在孩子的臉上找到他們抑制不住的快樂與興奮。這樣的快樂既屬于他們也屬于我們。
《小貓》教學反思 篇3
中國畫《小貓》是小學中國畫系列課中很受歡迎的課型,兒童喜歡小貓,其形態天真可愛,而中國畫線描的技巧,又是兒童在繪畫上最喜歡表達的手段。基于這些,從兒童的興趣出發,認識規律出發,充分發揮多媒體優勢,運用課件,從觀察入手,掌握貓的基本形態。欣賞兒童作品,來激發興趣,達到直觀形象的目的。在老師作畫時采用兒歌形式概括其步驟,學生易記、易掌握繪畫步驟。同時,抓住給貓添畫背景,進行基本技能和發散思維的訓練,克服過去的“以畫代教”和純技法的毛病,使學生在輕松愉快地完成畫小貓的任務的基礎上,有機地收到思想教育和美育等方面的教育教學效果。
我在教授筆墨技巧時,簡化傳統的筆墨過程,強化水、墨、色的交相呼應,使畫面具有現代感。在用筆上,只讓學生了解中、側鋒兩種用筆方法,使他們感受到這兩種筆法所產生的線條粗、細變化即可。在用墨上,只讓學生感受到墨色在白紙上的對比作用即可。所以,每每看到兒童能輕松快樂地作畫,作為教者,我感到非常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