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塊錢(通用14篇)
5塊錢 篇1
美國的海關里,有一批沒收的腳踏車,在公告后決定拍賣拍賣會中,每次叫價的時候,總有一個十歲出頭的男孩喊價,他總是以「五塊錢開始出價,然后眼睜睜地看著腳踏車被別人用三十、四十元買去。拍賣暫停休息時,拍賣員問那小男孩為什么不出較高的價格來買。男孩說,他只有五塊錢。
拍賣會又開始了,那男孩還是給每輛腳踏車相同的價錢,然后被別人用較高的價錢買去。后來聚集的觀眾開始注意到那個總是首先出價的男孩,他們也開始察覺到會有什么結果。直到最后一刻,拍賣會要結束了。這時,只剩一輛最棒的腳踏車,車身光亮如新,有多種排檔、十段桿式變速器、雙向手煞車、速度顯示器和一套夜間電動燈光裝置。
拍賣員問:「有誰出價呢?」
這時,站在最前面,而幾乎已經放棄希望的那個小男孩輕聲的再說一次:「五塊錢。」
拍賣會停止唱價,只是停下來站在那里。
這時,所有在場的人全部盯住這位小男孩,沒有人出聲,沒有人舉手,也沒有人喊價。直到拍賣員唱價三次后,他大聲說:「這輛腳踏車賣給這位穿短褲白球鞋的小伙子!」
此話一出,全場鼓掌。那小男孩拿出握在手中僅有的五塊錢鈔票,買了那輛毫無疑問是世上最漂亮的腳踏車時,他臉上流露出從未見過的燦爛笑容。
我們的生命中,除了「勝過別人」、「壓過別人」、「超越別人」之外,我們是否也同時能抱持著「不肯放棄最后一絲希望」的決心呢!
作者看到的是小男孩的不放棄希望,我看到的卻是那些最后不愿意出價的可愛的群眾。一定有人想要也有能力出到五塊錢以上的金額以買下那部嶄新的腳踏車,可是大家卻都很有默契地幫助小男孩完成他的心愿,這不就是人性可愛又溫暖的一面嗎?每天我開著生命的窗迎進滿室的陽光,我更希望終有一天我將成為別人的太陽。
5塊錢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多幕劇和單幕劇的區別
2.學生分角色朗讀劇本
3.初步了解獨幕劇結構嚴謹、矛盾集中的特點
教學過程
1.了解劇情、劇中人物身份。
2.分角色朗讀劇本,了解該劇矛盾集中特點。
3.分析劇本的矛盾沖突,了解劇本的結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很完整過程。
分析情節結構:
開端:吳太太繼續開幕破前的口角,成眾來找楊長雄下棋。(虛寫女仆打碎花瓶、賠不起,以鋪蓋抵押,被辭退等情節)
發展:圍繞李嫂該不該賠花瓶和該不該典押李嫂的鋪蓋,楊與吳進行正面交鋒。
高潮:第三次交鋒,楊忍無可忍,打碎吳的另一只花瓶。
結局:楊長雄無可奈何,賠償吳三塊錢國幣。
4.指導學生分析矛盾沖突的焦點,本應是女仆與女主人的沖突,如何轉移到大學生與女主人的沖突并成為焦點。劇本著重描寫了這個焦點,即他們之間的三次交鋒,這些交鋒,層次清晰,由發展到高潮, 結尾以打碎另一只花瓶解決沖突,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藝術效果。
在矛盾沖突中,大學生楊長雄是替女仆說話,義正詞嚴,據理力爭,而女主人吳太太胡攪蠻纏,尖酸刻薄,顯示了鮮明的性格特征。
5. 總結擴展
本劇把看似平談無奇的事件,安排點染得波瀾起伏,表現了富有現實意義的主題。
6.布置作業
1.閱讀劇中反映楊長雄與吳太太沖突的部分,歸納他們之間三次交鋒的焦點。
2.找出丁西林的獨幕劇《一只馬蜂》或《壓迫》,閱讀欣賞其諷刺幽默的喜劇特點。
附:板書設計
結構 人物 劇情
開端 吳太太→自言自語 埋怨女仆
楊長雄→坐著看書 與友下棋
發展 吳太太 逼仆賠錢 典押鋪蓋
(兩次交鋒) 楊長雄 不應賠錢 不應典押
高潮 楊長雄 忍無可忍 打碎花瓶
吳太太 爭吵謾罵 不依不饒
結局 楊長雄 握緊拳頭 掏出紙幣
吳太太 一時語塞 搶過紙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分析劇中主要人物性格。
2.欣賞本劇諷刺和幽默的語言。
教學過程
1.讓學生重溫上節課歸納的楊長雄與吳太太的三次交鋒,注意這兩個主要人物的語言。
2.分析劇中人物形象,找他們的語言、行動。
大學生楊長雄敢想敢說,能言善辯,鋒芒畢露。如“有花瓶的人,不會把花瓶打破,因為他沒有打破的機會。動花瓶的人,擦花瓶的人,才會把它打破……娘姨有打破花瓶的機會,有打破花瓶的權利,而沒有賠償花瓶的義務。”
如舞臺說明提到“楊面白手顫,忍無可忍。忽然看到了花幾上放著的花瓶,急忙地走去,搶在手中,走到吳的面前,雙手將花瓶拼命的往地上一擲,花瓶粉碎。”
這些言行都充分表現了他仗義執言,好打抱不平的性格。
女主人吳太太從出場時的嘮叨,自言自語,話語尖酸刻薄,狡辯謾罵,如“我已經看過她的包袱和她身上,她只有三毛錢……這是她的鋪蓋。這條巷子的對面,就是一家當鋪。我請你帶著她把這個鋪蓋拿到那家當鋪去押三塊錢交給我。”“你沒得說了是不是?剛才你很會說話,怎么現在連屁也不放了?”
這些語言充分顯示了她自私、吝嗇、胡攪蠻纏的個性。
3.賞析語言的特征
楊長雄:發牢騷,泄不滿的語言,模仿吳太太上場時說話的語調:“我的三塊錢用處多得很這個年頭,自來水筆,賣到六十賣塊錢一支,鋼筆頭,兩塊錢一打,九毛錢一瓶墨水,一毛錢一只信封。從來沒聽說過!”這些話像是抱怨,實際上是對吳太太的嘲諷,充滿機智和詼諧,能使觀眾產生會心的微笑。
成眾:語言不多,面對楊長雄的氣憤則說道:“和一個女人打架?不太妙”。可是我贊成給她一個教訓。當吳太太要他證實楊長雄罵人,他則說:“對不起,我在下棋,沒有留心到我四周圍的環境。”這些低緩、風趣的語言,則與他的沉著穩重和幽默的性格分不開的。
4.總結、擴展
語言是構成劇本的基礎,是人物心理、動作的外觀。我們在欣賞這幕劇時,首先要品味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動作等影響而形成的思想感情和個性特點。其次要品味富有動作性的人物語言。動作性有時表現為人物的動作沖突,如楊長雄站了起來,好像真想動手的樣子說:“這樣的女人,除了拳頭的教訓,沒有別的辦法。”有時表現為人物內心的活動,如吳太太聽說當鋪的人給李三塊錢,但不要李嫂的鋪蓋后,趕快把警察引走。
5.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二;課后朗讀人物對話。
附:板書設計
人物
語言特點
形象特征
女主人
吳太太
說話嘮叨、出言不遜“……花瓶,五年前……在九江買的”,“我為什么不能多講?”
“我已經看過她的包袱和身上,她只有三毛錢……這是她的鋪蓋……對面就是當鋪”
“你沒得說了是不是?剛才你很會說,怎么現在連屁也不放了”?
吝嗇、自私、尖酸刻薄
逼人太甚、缺乏同情
潑婦罵街、胡攪蠻纏
大學生
楊長雄
“有花瓶的人,不會把花瓶打碎……動花瓶擦花瓶的人,才會把它打破”(語言激憤)
“這個年頭,水筆賣到六十塊錢一支,鋼筆頭,兩塊錢一打……”(表面抱怨,實則譏諷)
“豈有此理!你把她的鋪蓋押了,你叫她睡什么?”
敢想敢說、仗義直言
模仿訴苦,嘲笑對手
見義勇為、肋弱抑強、性格剛烈
大學生
成眾
“和一個女人打架?不太妙,可是我贊成給她一個教訓。”
“我在下棋,沒有留心到我四周圍的環境”
沉著穩重、不乏風趣
冷眼旁觀、暗中助友
5塊錢 篇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多幕劇和單幕劇的區別
2.學生分角色朗讀劇本
3.初步了解獨幕劇結構嚴謹、矛盾集中的特點
教學過程
1.了解劇情、劇中人物身份。
2.分角色朗讀劇本,了解該劇矛盾集中特點。
3.分析劇本的矛盾沖突,了解劇本的結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很完整過程。
分析情節結構:
開端:吳太太繼續開幕破前的口角,成眾來找楊長雄下棋。(虛寫女仆打碎花瓶、賠不起,以鋪蓋抵押,被辭退等情節)
發展:圍繞李嫂該不該賠花瓶和該不該典押李嫂的鋪蓋,楊與吳進行正面交鋒。
高潮:第三次交鋒,楊忍無可忍,打碎吳的另一只花瓶。
結局:楊長雄無可奈何,賠償吳。
4.指導學生分析矛盾沖突的焦點,本應是女仆與女主人的沖突,如何轉移到大學生與女主人的沖突并成為焦點。劇本著重描寫了這個焦點,即他們之間的三次交鋒,這些交鋒,層次清晰,由發展到高潮, 結尾以打碎另一只花瓶解決沖突,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藝術效果。
在矛盾沖突中,大學生楊長雄是替女仆說話,義正詞嚴,據理力爭,而女主人吳太太胡攪蠻纏,尖酸刻薄,顯示了鮮明的性格特征。
5. 總結擴展
本劇把看似平談無奇的事件,安排點染得波瀾起伏,表現了富有現實意義的主題。
6.布置作業
1.閱讀劇中反映楊長雄與吳太太沖突的部分,歸納他們之間三次交鋒的焦點。
2.找出丁西林的獨幕劇《一只馬蜂》或《壓迫》,閱讀欣賞其諷刺幽默的喜劇特點。
附:板書設計
結構 人物 劇情
開端 吳太太→自言自語 埋怨女仆
楊長雄→坐著看書 與友下棋
發展 吳太太 逼仆賠錢 典押鋪蓋
(兩次交鋒) 楊長雄 不應賠錢 不應典押
高潮 楊長雄 忍無可忍 打碎花瓶
吳太太 爭吵謾罵 不依不饒
結局 楊長雄 握緊拳頭 掏出紙幣
吳太太 一時語塞 搶過紙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分析劇中主要人物性格。
2.欣賞本劇諷刺和幽默的語言。
教學過程
1.讓學生重溫上節課歸納的楊長雄與吳太太的三次交鋒,注意這兩個主要人物的語言。
2.分析劇中人物形象,找他們的語言、行動。
大學生楊長雄敢想敢說,能言善辯,鋒芒畢露。如“有花瓶的人,不會把花瓶打破,因為他沒有打破的機會。動花瓶的人,擦花瓶的人,才會把它打破……娘姨有打破花瓶的機會,有打破花瓶的權利,而沒有賠償花瓶的義務。”
如舞臺說明提到“楊面白手顫,忍無可忍。忽然看到了花幾上放著的花瓶,急忙地走去,搶在手中,走到吳的面前,雙手將花瓶拼命的往地上一擲,花瓶粉碎。”
這些言行都充分表現了他仗義執言,好打抱不平的性格。
女主人吳太太從出場時的嘮叨,自言自語,話語尖酸刻薄,狡辯謾罵,如“我已經看過她的包袱和她身上,她只有三毛錢……這是她的鋪蓋。這條巷子的對面,就是一家當鋪。我請你帶著她把這個鋪蓋拿到那家當鋪去押三塊錢交給我。”“你沒得說了是不是?剛才你很會說話,怎么現在連屁也不放了?”
這些語言充分顯示了她自私、吝嗇、胡攪蠻纏的個性。
3.賞析語言的特征
楊長雄:發牢騷,泄不滿的語言,模仿吳太太上場時說話的語調:“我的三塊錢用處多得很這個年頭,自來水筆,賣到六十賣塊錢一支,鋼筆頭,兩塊錢一打,九毛錢一瓶墨水,一毛錢一只信封。從來沒聽說過!”這些話像是抱怨,實際上是對吳太太的嘲諷,充滿機智和詼諧,能使觀眾產生會心的微笑。
成眾:語言不多,面對楊長雄的氣憤則說道:“和一個女人打架?不太妙”。可是我贊成給她一個教訓。當吳太太要他證實楊長雄罵人,他則說:“對不起,我在下棋,沒有留心到我四周圍的環境。”這些低緩、風趣的語言,則與他的沉著穩重和幽默的性格分不開的。
4.總結、擴展
語言是構成劇本的基礎,是人物心理、動作的外觀。我們在欣賞這幕劇時,首先要品味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動作等影響而形成的思想感情和個性特點。其次要品味富有動作性的人物語言。動作性有時表現為人物的動作沖突,如楊長雄站了起來,好像真想動手的樣子說:“這樣的女人,除了拳頭的教訓,沒有別的辦法。”有時表現為人物內心的活動,如吳太太聽說當鋪的人給李三塊錢,但不要李嫂的鋪蓋后,趕快把警察引走。
5.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二;課后朗讀人物對話。
附:板書設計
人物
語言特點
形象特征
女主人
吳太太
說話嘮叨、出言不遜“……花瓶,五年前……在九江買的”,“我為什么不能多講?”
“我已經看過她的包袱和身上,她只有三毛錢……這是她的鋪蓋……對面就是當鋪”
“你沒得說了是不是?剛才你很會說,怎么現在連屁也不放了”?
吝嗇、自私、尖酸刻薄
逼人太甚、缺乏同情
潑婦罵街、胡攪蠻纏
大學生
楊長雄
“有花瓶的人,不會把花瓶打碎……動花瓶擦花瓶的人,才會把它打破”(語言激憤)
“這個年頭,水筆賣到六十塊錢一支,鋼筆頭,兩塊錢一打……”(表面抱怨,實則譏諷)
“豈有此理!你把她的鋪蓋押了,你叫她睡什么?”
敢想敢說、仗義直言
模仿訴苦,嘲笑對手
見義勇為、肋弱抑強、性格剛烈
大學生
成眾
“和一個女人打架?不太妙,可是我贊成給她一個教訓。”
“我在下棋,沒有留心到我四周圍的環境”
沉著穩重、不乏風趣
冷眼旁觀、暗中助友
5塊錢 篇4
【活動過程】
一、回憶買東西的經驗
你們買過東西嗎?買東西要用什么?
你用錢買過什么?
游戲:(導入:今天,楊老師也要給你們錢,讓你去買東西。)
你拿了多少錢?想去買什么?
二、觀察畫面,理解故事情節。
1、觀察封面,引出故事。
今天,有一只可愛的小松鼠,他也想去買東西。猜猜看,他想去買什么?
2、傾聽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觀看課件,教師分段講述故事。(1-10)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小松鼠發現自己沒有做夢,決定怎么辦?(決定去買夢)
(買到嗎?他都去問誰買了?咱們接著聽故事)
2)觀看課件,教師講述故事。(11-14)
小松鼠問誰買夢?他是怎么問的?大鯉魚是怎么回答的?
(你好,大鯉魚!你能賣一個夢給我嗎?)
(我常常做夢,可是我沒有辦法賣給你,你還是想想別的辦法吧!)
3)觀看課件,教師講述故事。(15-16)
小松鼠問誰買夢?他是怎么說的?天鵝小姐是怎么回答的?
(天鵝小姐,你能賣一個夢給我嗎?)
(不行吧?夢好像是不能買,也不能賣的。)
4)觀看課件,教師講述故事。(17-18)
小松鼠問誰買夢?小白兔是怎么回答的?
(做夢要靠自己,你不可能用錢買到夢的!)
5)觀看課件,教師講述故事。(19-28)
小松鼠最后得到了一個夢,他是怎樣得到的?
總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東西是能夠有錢買到了,但也有很多東西用錢買不到的,想一想,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錢買不到的,要怎樣才能得到?
【活動目標】1、有情趣地傾聽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2、懂得“金錢并非萬能的”道理。
【活動準備】1、繪本《一塊錢買一夢》和課件2、錢袋一個及各種面值的錢幣
附故事:
一塊錢買一個夢
小松鼠住在一棵橡樹上,這里的果子很多,他的日子過得很快樂。有一天,飛來了一只小紅鳥,小紅鳥告訴小松鼠:“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五顏六色的大孔雀。”“真的啊!會做夢真好!”小松鼠羨慕地說。
小紅鳥走后,小松鼠心想:“我今天晚上也要做一個夢!”他很早就上床睡覺了,睡得好沉、好香、好舒服。天亮了,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小松鼠醒來后,摸著頭想:“我怎么沒有做夢呢?”小松鼠非常地失望,想不通為什么自己沒有做夢。
小松鼠決定去向別人買一個夢。他打開錢包,拿出一塊錢,高高興興地走出了家門,要去買一個屬于自己的夢。
小松鼠來到池塘邊,遇見了大鯉魚。小松鼠說:“你好,大鯉魚!你能賣一個夢給我嗎?”大鯉魚從水面探出頭來,奇怪地看著小松鼠。他這輩子第一次聽說有人要買夢,他很客氣地對小松鼠說:“我常常做夢,可是我沒辦法賣給你,你還是想想別的辦法吧!”說完,大鯉魚又潛入水中游走了。
小松鼠又遇到了天鵝,他急忙問天鵝:“天鵝小姐,你能賣藝個夢給我嗎?”“不行吧?夢好像是不能買,也不能賣的。”天鵝說完話,拍拍翅膀飛上了天空。
小松鼠買不到夢,感到很沮喪。白天過去了,夜晚來臨了。小松鼠坐在床上想:“別人都會做夢,為什么我不會呢?”
想著,想著,小松鼠累了,睡著了。突然間,他看見自己跟大鯉魚在水底游泳,水底的世界真的很漂亮,很特別。接著,他騎在天鵝的背上,跟著天鵝飛上高高的天空,四處去旅行。
喔喔喔公雞叫著,天亮了。
清晨,暖暖的陽光照在小松鼠身上,小松鼠醒了過來,心里好高興,因為他做了一個又長又好玩的夢。
5塊錢 篇5
馬田
一位剛畢業的女大學生到一家公司應聘財務會計工作,面試時即遭到拒絕,因為她太年輕,公司需要的是有豐富工作經驗的資深會計人員。女大學生卻沒有氣餒,一再堅持。她對主考官說:“請再給我一次機會,讓我參加筆試。”主考官拗不過她,答應了她的請求。結果,她通過了筆試,由人事經理親自復試。
人事經理對這位女大學生頗有好感,因她的筆試成績最好,不過,女孩的話讓經理有些失望,她說自己沒工作過,惟一的經驗是在學校掌管過學生會的財務。找一個沒有工作經驗的人做財務會計不是他們的預期,經理決定收兵:“今天就到這里,如有消息我會打電話通知你。”女孩人座位上站起來,向經理點點頭,從口袋里掏出兩塊錢雙手遞給了經理:“不管是否錄取,請都給我打個電話。”經理從未見過這種竟一下呆住了。不過他很快回過神來,問:“你怎么知道我不給沒有錄手的人打電話。”“你剛才說有消息就打,那言下之意就是沒錄取就不打了。”
經理對這個年輕女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問:“如果你沒錄用,我打電話,你想知道些什么?”“請告訴我,在什么地方不能達到你們的要求,我在哪方面 不夠好,我好改進。”“那兩塊錢……”女孩微笑道:“給沒有錄用的人打電話不屬于公司的正常開支,所以由我付電話費。請你一定打。”經理也微笑道:“請你把兩塊錢收回,我不會打電話了,我現在就通知你,你被錄手了。”
就這樣,女孩用兩塊錢敲開了機遇大門。細想起來,其實道理很清楚:一開始被拒絕,女孩仍要求參加筆試,說明她有堅毅的品格,財務是十分繁雜的工作,沒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是不可能做好的。她能坦言自己沒有工作經驗,顯示了一種誠信,這對搞財務工作尤為重要。即使不被錄取,也希望能得到別人的評價,說明好有直面不足的勇氣和敢于承擔責任的上進心。員工不可能 把每項工作都做得十分完美,我們可以接受失誤,卻不能接受員工的自滿不前。女孩自掏電話費,反映出她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這更是財務工作不可或缺的。
兩塊錢折射出良好的素質和高尚的人品。而人品和素質有時比資歷和經驗更為重要。
(李勇軍摘自2003年第4期《八小時之外》)
【賞析】
于細微處見精神。
正如作者在文章中所指出的:真正的“敲門磚”不是兩塊錢,而是良好的素質和人品。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生活中的細節無處不在。顯然的是,我們不能再“不拘小節”,而是要向文中的這位女大學生學習,在平時的生活中自覺訓練自覺培養自己的素質,不斷提升自己的人品。也顯然的是,這不能靠一時的沖動,而是要終生如一,終生努力。
李勇軍 薦評
通聯:054100 河北沙河市二十冶醫院轉作文講座 李勇軍
5塊錢 篇6
5塊錢成交
教材說明
〔解題〕
《5塊錢成交》是保爾•哈維(美國)寫的一篇記敘文。文章寫一個小男孩在拍賣會上用5塊錢買得一輛漂亮的自行車的故事,小男孩的執著、堅定引起了人們的關愛。表現對人們同情弱者做法的贊賞。
本文標題《5塊錢成交》是“這個物品5塊錢成交”的緊縮。“成交”,商業用語,指交易成功,買賣做成。“5塊錢成交”,用5塊錢交易成功的意思,本文指用5塊錢的低價買得一輛漂亮的自行車,可見這是一次特殊的交易。
〔結構分析〕
本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共15個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堪薩斯市警察局每年都要舉行一次拍賣會。交代了事件的起因。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寫拍賣會競拍的過程。文章寫一個小男孩在拍賣會上特殊的表現。先寫他每次都第一個報價,而且都是5塊錢,最終都競拍失敗。再寫他這樣做的原因是他只有5塊錢。接著寫他不怕失敗,堅持用5塊錢繼續競拍。
第三部分(第7~15自然段),寫小男孩的行為感動了主持人與參與者,在他們的幫助下,終于用5塊錢買得一輛漂亮的自行車。這部分先寫小男孩的行為引起人們的注意,再具體寫最后一輛自行車的競拍過程,最后寫小男孩競拍成功后他的心情及人們的祝賀與鼓勵。如果說第二部分重點寫小男孩的堅定、執著,那么第三部分則重點寫人們對小男孩執著精神的贊揚與鼓勵,體現了人們對兒童這類弱勢群體的同情與關愛。
〔語意理解〕
“堪薩斯市警察局經常會收到各種遺失物品,這些物品往往無人認領,因此,警察局倉庫里真是琳瑯滿目:照相機、立體聲揚聲器、電視機、工具箱和收音機等。這些無人認領的東西,每年進行一次拍賣。”
這是在介紹“5塊錢成交”事件的背景,也是事件的緣由。美國有些人對丟失物品不大在意,所以“往往無人認領”。時間久了,警察局便出現“倉庫里琳瑯滿目”的景象。冒號起注釋說明作用。“拍賣”,以委托寄售為業的商行當眾出賣寄售的貨物,由顧客競價爭購。這段話中,前句是后句的原因。
“那個首先出價的男孩兒的表現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人們預感到會有一個不平常的情況出現。”
一句話自成一個自然段,在于突出情況的轉變。“表現”,指前文寫的男孩的特殊行為,即每次都第一個出價,每次都5塊錢,每次都失敗。引起人們注意的原因不僅在于行為不同一般,更在于小男孩永不言敗,敗而不餒,執著追求的勁頭。“預感”,事先的感覺。與會人們關注到小男孩的特殊行為與精神,判斷到拍賣繼續下去,他仍會堅持先出價,仍會出5塊錢,直至成功,也感覺到善良的人們不會對此事無動于衷,會支持他的,因此,一定會出現“不平常”的結果。什么樣“不平常”的情況?下文作了交代。
“拍賣員停止叫價,靜靜地站在那里。”“人們也靜靜地坐著,默不作聲。沒有人舉手,也沒有人報出第二個價。大廳里靜得出奇。”
這兩句描述拍賣最后一輛自行車時人們的表現。呼應了前文提到的“不平常的情況”。3句話用了3次“靜”字,強調場面靜得太異常。“靜”,說明人們為小男孩執著、堅定而震撼、感動;“靜”,表明人們內心在快速思考;“靜”,預兆并期待驚人結果的出現。伴隨“靜”,“競拍”也停止了,“沒有人報出第二個價”,人們把最后的機會留給了小男孩,支持他成功!
〔寫作特點〕
1.特異的行為奇特的結果。
作者要贊揚堅定、執著的精神,卻不明言,而是寫一個“特異”的人做了一件“特異”的事,使他也“特異”了一次。“拍賣會”一般由商人參加,都是成年人,而本文中的小男孩只有10歲,竟然也去競拍,豈不“特異”?他每次都最先出價,每次報價都是5塊,豈不“特異”?次次失敗,卻總不灰心,敗后再來,豈不“特異”?最后一次拍賣,盡管自行車很漂亮,但人們決不與之競爭,出現了一個“特異”的結局?作者正是在諸多的“特異”中傳達出社會對兒童的關愛之心,傳達出對小男孩信心堅定、執著追求品格的贊美之情。
2.一波三折,氣氛濃重。
本文前半部分描寫了競拍的場面,十分緊張、激烈。后半部突然平靜了,使人頓時感到異常,然后出現“爆炸”情況,情緒再度高潮。真是一波三折,情節復雜而動人,使主題鮮明、突出。
5塊錢 篇7
【活動目的】
1、有情趣地諦聽故事,開端明白故事內容。
2、明白“款項并非全能的”原理。
【活動預備】
1、繪本《一塊錢買一夢》和課件
2、荷包一個及種種面值的貨幣
【活動過程】
一、回想買工具的履歷
—你們買過工具嗎?買工具要用什么?
—你用錢買過什么?
游戲:(導入:本日,楊先生也要給你們錢,讓你去買工具。)
—你拿了幾多錢?想去買什么?
二、不雅察畫面,明白故事變節。
1、不雅察封面,引出故事。
—本日,有一只可愛的小松鼠,他也想去買工具。猜猜看,他想去買什么?
2、諦聽故事,開端明白故事內容。
1)旁觀課件,西席分段報告故事。(1-10)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小松鼠發明本身沒有做夢,決議怎么辦?(決議去買夢)
(買到嗎?他都去問誰買了?咱們接著聽故事)
2)旁觀課件,西席報告故事。(11-14)
—小松鼠問誰買夢?他是怎么問的?大鯉魚是怎么答復的?
(—你好,大鯉魚!你能賣一個夢給我嗎?)
(—我經常做夢,但是我沒有措施賣給你,你照舊想想另外措施吧!)
3)旁觀課件,西席報告故事。(15-16)
—小松鼠問誰買夢?他是怎么說的?天鵝蜜斯是怎么答復的?
(—天鵝蜜斯,你能賣一個夢給我嗎?)
(—不可吧?夢似乎是不克不及買,也不克不及賣的。)
4)旁觀課件,西席報告故事。(17-18)
—小松鼠問誰買夢?小白兔是怎么答復的?
(—做夢要靠本身,你弗成能用錢買到夢的!)
5)旁觀課件,西席報告故事。(19-28)
—小松鼠末了獲得了一個夢,幼兒手工制作他是奈何獲得的?
總結:在我們的生存中有許多的工具是可以或許有錢買到了,但也有許多工具用錢買不到的,想一想,在我們生存中有哪些工具是錢買不到的,要奈何才氣獲得?
附故事:一塊錢買一個夢
小松鼠住在一棵橡樹上,這里的果子許多,他的日子過得很快活。有一天,飛來了一只小紅鳥,小紅鳥報告小松鼠:“我做了一個夢,夢見本身釀成了一只五顏六色的大孔雀。”“真的啊!會做夢真好!”小松鼠傾慕地說。
小紅鳥走后,小松鼠心想:“我本日晚上也要做一個夢!”他很早就上床睡覺了,睡得好沉、好噴鼻、好舒適。天亮了,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小松鼠醒來后,摸著頭想:“我怎么沒有做夢呢?”小松鼠異常地掉望,想欠亨為什么本身沒有做夢。
小松鼠決議去處別人買一個夢。他打開錢包,拿出一塊錢,高開心興地走出了家門,要去買一個屬于本身的夢。
小松鼠來到水池邊,碰見了大鯉魚。小松鼠說:“你好,大鯉魚!你能賣一個夢給我嗎?”大鯉魚從水面探出面來,稀罕地看著小松鼠。他這輩子第一次傳聞有人要買夢,他很虛心地對小松鼠說:“我經常做夢,但是我沒措施賣給你,你照舊想想另外措施吧!”說完,大鯉魚又潛入水中游走了。
小松鼠又碰到了天鵝幼兒園教案,他匆匆問天鵝:“天鵝蜜斯,你能賣藝個夢給我嗎?”“不可吧?夢似乎是不克不及買,也不克不及賣的。”天鵝說完話,拍拍黨羽飛上了天空。
小松鼠買不到夢,感覺很沮喪。白晝已往了,夜晚到臨了。小松鼠坐在床上想:“別人都市做夢,為什么我不會呢?”
想著,想著,小松鼠累了,睡著了。忽然間,他瞥見本身跟大鯉魚在水底泅水,水底的天下真的很美麗,很特殊。接著,他騎在天鵝的背上,隨著天鵝飛上高高的天空,到處去觀光。
喔喔喔—公雞叫著,天亮了。
清早,暖暖的陽光照在小松鼠身上,小松鼠醒了過來,內心好開心,由于他做了一個又長又好玩的夢。
5塊錢 篇8
人教版《語文》(必修)第四冊
三塊錢國幣
丁西林
教
學
目
標認知目標1.理解獨幕劇結構嚴謹、矛盾集中的特點。
2.鑒賞作品幽默、詼諧、富有諷刺意味的語言。
能力目標理解劇中人物的性格。
情感目標學會表演短小的戲劇。
教學
重點鑒賞作品幽默、詼諧、富有諷刺意味的語言。
教學
難點學會表演短小的戲劇。
教學
方法品味演讀法
教學
課時2課時
教 學 過 程
第一課時
教學
環節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備 注
導入
新課前面我們所學的戲劇都是多幕劇還是單幕劇?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部幽默的獨幕劇——那就是丁西林的《三塊錢國幣》。多幕劇
知
人
論
世青年時代曾留學英國,在伯明翰大學攻讀物理學和數學。1920年,留學歸國,之后曾歷任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國立中央研究所所長。自幼喜歡文藝,從事業余戲劇創作,逐漸成為“五四”以來致力于喜劇創作的有影響的戲劇作家之一。其劇作數量不多,但獨具風格,尤以獨幕喜劇見長。他的喜劇不以滑稽為目的,而以智慧為基礎,幽默與機智密切相連。其中雖不乏諷刺嘲弄的意味,擔輕松俏皮的幽默遠勝于辛辣尖銳的諷刺,它不是引人哄堂大笑的諷刺喜劇,而是使人產生會心的微笑的幽默喜劇。新中國成立后,曾任國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文化部副部長等。1.丁西林(1893~1974),字巽甫,江蘇泰興人,現代戲劇家、物理學家。
2.五四時期以《一只馬蜂》《壓迫》等世態喜劇而蜚聲劇壇。抗戰期間,創作多幕劇《等太太回來的時候》《妙峰山》以及《三塊錢國幣》等,表現了強烈的愛國心和正義感。
3.留學英國期間曾受英國近代喜劇影響,善于從人情世態中發現喜劇因素,通過揭示生活的情趣,制造懸念,組織戲劇沖突,把看來平淡無奇的事件,安排點染得波瀾起伏,妙趣橫生。他的劇本大都結構精巧,形象生動,語言風趣幽默,受到讀者和觀眾喜愛。其中的《一只馬蜂》《壓迫》《三塊錢國幣》不僅技巧圓熟,而且表現了富有現實意義的主題,尤為人所稱道。
解說體裁教師講解,學生識記:
獨幕劇是全部劇情只用一幕演完的戲劇。雖篇幅較短,容量較小,情節較為簡單,但要求所寫事件的矛盾沖突的全過程,必須集中于同一時間、地點,即在一幕之中得到是完整、最集中、最充分的展現。
整體感知了解劇情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把握人物內心思想性格
《三塊錢國幣》寫女仆李嫂不慎打碎了主人吳太太的一只花瓶,吳太太強迫她按原價賠償三塊錢國幣。住在同院的大學生楊長雄極為憤慨,與吳太太發生口角。楊氣急之下摔碎另一只花瓶,無可奈何地送上三塊錢國幣,完成全劇。
課堂小結1.作者
2.獨幕劇3.劇情
布置作業 課后練習1.2
第二課時
教學環節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備 注
導入 新課以處理課后練習導入 新課。
把
握
思
路1、戲劇矛盾沖突的焦點是什么?主要寫幾次沖突?
2、每次沖突的主要內容是什么?1.劇本把大學生楊長雄與女主人吳太太的沖突作為矛盾的焦點,著力描寫他們之間的三次交鋒。
2.第一次,爭論的焦點是李嫂該不該賠花瓶。第二次,焦點是該不該典押李嫂的鋪蓋。這兩次交鋒,都是楊長雄和吳太太之間的正面交鋒,是矛盾沖突的發展。第三次,由楊長雄罵吳太太是“一個無恥的潑婦”引起,楊長雄在忍無可忍時,打碎了吳太太的另一只花瓶,將劇情推向高潮。
抓重
點
提
煉
人
物
形
象精讀矛盾沖突的最后一個回合
教師分析人物:
大學生楊長雄與女主人吳太太交鋒的最后一個回合,當吳聽到楊說她是“潑婦”,便不依不饒,對楊一逼、再逼、三逼,爭吵,直至謾罵楊“無恥!下流!混蛋”!而楊則一忍、再忍,最后是“面白手顫,忍無可忍”,才“將花瓶拼命地往地上一擲”。當另一只花瓶打碎后,大學生楊長雄“理屈詞窮,閉緊了嘴唇,握緊了拳頭”,過了一會兒,才“摸出了三張紙幣,送上”;而伶牙俐齒的女主人,因事出意外,只是“搶了紙幣,握在手里,捏成紙團,鼓著眼,看著對方”。在這一回合中,通過人物的語言及動作、表情,將人物刻畫得活靈活現。分角色朗讀課文。
學生總結人物形象。
吳太太是一個尖酸刻薄,胡攪蠻纏,得理不讓人,無理攬三分的人而楊長雄則是一個仗義執言的人,他好打不平,但又不善于口角。劇本在雙方的矛盾沖突中表現了大學生楊長雄的正義感和同情心,揭露了女主人吳太太的自私和狡辯。
拓
展
學
習完成課后練習三:
本文的幽默是詼諧的幽默,蘊含著輕松和機智。楊長雄先是發牢騷,通過對比發泄不滿,對比中見幽默。接著又模仿吳太太一上場時說話的語調,好像是抱怨,實際上是對吳太太的嘲諷,充滿機智和詼諧,能使觀眾產生會心的微笑。
《茶館》中的幽默是含淚的幽默,蘊含著嚴肅和悲哀。對于王利發的不滿,唐鐵嘴先說“我已經不吃大煙了”,讓人誤以為他已經去掉了不良嗜好。正當王感到驚訝時,他出人意料地緊跟著說:“我改抽‘白面兒’啦。”聽到這里,觀眾一定會轟然大笑。而他接下來的夸耀,雖然聽起來更加滑稽可笑,但同時也讓人感到一種悲哀:明明是帝國主義的侵略,自己受到了毒害,他卻偏偏拿來作為炫耀的資本,他的無知、無恥,他的奴性就不言而喻了。
課堂小結1.語言
2.人物形象
表演體會戲劇讓學生表演戲劇。
布置作業 仿照課文的寫法,以《沖突》為題,寫一部短小的獨幕劇,表現一場同學之間的小矛盾,展現出不同學生的思想性格特點
教學后記:
[1]
5塊錢 篇9
教學目的
一、了解大學生與吳太太之間的三次交鋒,弄清矛盾沖突的開端、發展和結局。
二、通過臺詞和舞臺說明了解兩個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三、體會作者出人意料的安排劇本結構的佳妙處。
四、品味劇本幽默的語言風格,繼續培養學生比較評價的能力。
教學設想
根據本單元的特點,教學法中,可采用突破法,即舉一反三法,是指以選取單元中最典范,最能完整地體現本單元教學重點的一二篇課文為范例,教師重點進行研討,然后指導學生在突破的基礎上,模仿教師的方法自學其他課文,使學生從中學到知識;又掌握到方法,從而達到葉圣陶先生所提倡的“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學習本課,在前兩篇教讀課文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同學們的潛能,利用這個劇本給他們一次大膽嘗試和實踐的機會。在教師有機的指導下,放手讓他們自己去鑒賞戲劇沖突、戲劇人物和戲劇語言,并能寫出有條理的鑒賞文
教學時數
二課時
第一方案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表演劇本,整體感知,了解劇情及沖突。
教學過程
一、表演劇本、整體感知
在課下編排和表演劇本的基礎上,把精彩片斷引入課堂,讓學生具體感知戲劇人物形象,領略戲劇藝術的魅力,進入自學情境。
二、電腦提供如下背景材料
1.丁西林(1893—1974)現代劇作家、物理學家、社會活動家。原名丁燮林,字巽甫,江蘇泰興人。1914年赴英國伯明翰大學讀理科,其間閱讀了大量外國文學作品。1920年回國,任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業余從事劇本創作。作品以喜劇為主,著有《一只馬蜂》《北京的空氣》《三塊錢國幣》等。他的劇作,構思巧妙,含蓄幽默,妙趣橫生,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新中國成立后,曾任國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文化
郡副部長等職。
2.丁西林的喜劇風格
丁西林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喜劇作家,尤以獨幕喜劇見長。留學英國期間曾受英國近代喜劇影響,善于從人情世態中發現喜劇因素,通過揭示生活的情趣,制造懸念,組織戲劇沖突,把看來平淡無奇的事件,安排點染得波瀾起伏,妙趣橫生。他的作品多為帶有詼諧意味的趣劇,大都結構精巧,形象生動,語言風趣幽默,能在較為輕松平淡的戲劇沖突中反映社會現實,寓莊于諧,受到讀者和觀眾喜愛。其中的《一只馬蜂》《壓迫》《三塊錢國幣》不僅技巧圓熟,而且表現了富有現實意義的主題,尤為人所稱道。他的喜劇不以滑稽為目的,而以智慧為基礎,幽默與機智密切相連。其中雖然不乏諷刺嘲弄的意味,但輕松俏皮的幽默遠勝于辛辣尖銳的諷刺,它不是引人哄堂大笑的諷刺喜劇,而是使人產生會心的微笑的幽默喜劇。
3.關于獨幕劇
獨幕劇是19世紀后期才開始流行起來的一種戲劇形式。它的主要特點是短小精悍,全劇在一幕之內完成,故要求所寫事件的矛盾沖突的全過程,必須集中于同一時間、地點并得到最完整、最集中、最充分69體現。由于獨幕劇的演出受到較為嚴格的肘間、劇場等條件的限制,所以它的劇情不能太繁雜,要求情節結構更加精練集中,矛盾沖突的展開也要較為迅速,人物也不宜太多。
三、學生在背景材料的幫助下,圍繞教學目標 、深入解讀,質疑解疑
1.學生自主閱讀,結合目標和課后練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嘗試自己獨立解決問題。
2.小組同學交流探討,結合自己解疑的過程展開討論,在吸取他人長處的基礎上不斷修正,補充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同時,把全組同學存在的共性疑難問題記錄下來,交全班同學討論。
四、各小組推薦一名代表,分別就本課的戲劇人物和戲劇語言談本組鑒賞的結果,小組其他成員進行補充、修正
1.鑒賞戲劇沖突,評價劇本結構及劇情。
學生甲:
全劇圍繞花瓶事件展示主仆之間,大學生與女主人之間的矛盾沖突,表現了大學生的正義感和同情心,揭露了闊太太的自私和狡辯,也一定程度上諷刺了警察的趨炎附勢。
開端:吳太太繼續開幕以前的口角,成眾來找楊長雄下棋。
發展:圍繞李嫂該不該賠花瓶和鋪蓋該不該押,楊與吳正面交鋒。
高潮:第三次交鋒,楊長雄忍無可忍,打碎吳太太的另一只花瓶。
結局:楊長雄無可奈何,賠償吳太太三塊錢國幣。
學生乙:劇本結構嚴謹,矛盾集中,虛寫女仆賠不起花瓶,賠不起,以鋪蓋抵押、被辭退情節,而將大學生與女主人的沖突作為矛盾的焦點,著力描寫他們之間的三次交鋒。第一次爭論的焦點是李嫂該不該賠花瓶;第二次,焦點是該不該典押李嫂的鋪蓋;第三次是由大學生罵女主人是“一個無恥的潑婦”引起。三次交鋒,層次清晰,將劇情逐次推向高潮。結尾以打碎另一只花瓶解決沖突,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藝術效果。
學生丙:
作者這樣安排劇本的結構與沖突,能更好地展開情節,突出問題。如果只寫李嫂打碎花瓶,賠不起,被辭退等,而沒有楊長雄與吳太太之間的三次交鋒,情節就會很單調,而且不足表現楊長雄的正義感和同情心,也無法顯示吳太太的尖酸刻薄和對窮人的欺凌壓迫。出人意料的結尾更是耐人尋味,留給讀者無盡的想象空間,收到了傳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的藝術效果。
2.通過舞臺提示和情節鑒賞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學生丁:
劇本人物形象鮮明,語言富于個性。舞臺提示與劇本情節相乎應,惟妙惟肖地將人物刻畫得活靈活現。
吳太太:
舞臺提示:“如果外省人受本省人的欺詐是一條公例,她是一個例外”。可見,按常理,吳太太作為一個外省人,本應受本省人的欺詐自己也有寄人籬下之感,可是吳太太恰恰相反,她破了例。從后面的情節中可以看出她尖酸刻薄,出言不遜,得理不讓人,無理攪三分。在與大學生的三次交鋒中,她總是主動進攻,大學生則是被迫抗戰。特別是當她聽到大學生說她是“潑婦”時,不依不饒,爭吵、謾罵,一逼、再逼、三逼,直到大學生忍無可忍,打碎花瓶,掏出國幣,她才一時語塞……這是一個自私、吝嗇、毫無同情心的有錢階層的典型。
學生戊:
楊長雄:
舞臺提示:“如果外省人袒護外省人是一條公例,他是一個例外”。作為抗戰期間上千流離顛沛的大學生之一,遇到同是外省人的吳太太本應同病相憐,共度患難,可楊長雄見義勇為,好打抱不平。面對一個自私、吝嗇,胡攪蠻纏的女人,他仗義執言,鋒芒畢露,據理力爭,在與吳太太的三次交鋒中,他先是辯論,為李嫂鳴冤,當吳太太的矛頭直接指向他時,他是一忍再忍,到忍無可忍時,他只用兩個動作便結束了全劇,給人留下較大的回味余地。這是一個正直、善良、富于同情心的青年的典型。
3.結合練習三,與(茶館)比較,鑒賞語言的不同特征:
學生乙:
本文和《茶館》的語言都很幽默,富有諷刺意味,但也有不同之處。
本文的幽默是詼諧的幽默,蘊含著輕松和機智。例(詳見課后練習題)楊長雄先是發牢騷,通過對比發泄不滿,對比中見幽默。接著又模仿吳太太一上場時說話的語調,好像是抱怨,實際是對吳太太的嘲諷,充滿機智和詼諧,能使觀眾產生會心的微笑。《茶館》中的幽默是含淚的幽默,蘊含著嚴肅和悲哀‘對于王利發的不滿,(詳見練習三例2)唐鐵嘴說“我已經不吃大煙了”,讓人誤以為他已經去掉了不良嗜好。正當王利發感到驚訝時,他出人意料地緊跟著說:“我改抽‘白面兒’啦。”聽到這里,觀眾一定會哄然大笑。而他接下來的夸耀,雖然聽起來更加滑稽可笑,但同時也讓人感到一種悲哀:明明是帝國主義侵略,自己受了毒害,他卻偏偏拿來作為炫耀的資本,他的無知、無恥,他的奴性就不言而喻了。
四、總結歸納,理順思維
經過“自讀——質疑——討論——評價”,學生已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教師再幫助學生跳出文本的圈子,梳理一下自己的思維過程,培養自己良好的思維習慣。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理論聯系實際——寫出有條理的鑒賞文章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知識的誤解與能力的運用
結合上節課的鑒賞過程,指導學生獨立自主的分析鑒賞,抓住關鍵問題寫出自己的評論文章。
提示:抓住一點去評析;最好不要面面俱到,以免空泛膚淺。
三、互相交流,分組品評
就自己的觀點和鑒賞文章在小組內交流探討,互相吸取好的觀點和看法。不斷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觀點和文章:博采眾家之長,為我所用。最后評出最佳者交給老師。
四、成果展示
把各組推選出來的優秀文章讀給大家聽,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1]
5塊錢 篇10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是高中語文戲劇單元中的一篇獨幕劇《三塊錢國幣》。
(一)、說教材及教學重點、難點
《三塊錢國幣》是戲劇單元中的一篇獨幕劇,戲劇主要通過戲劇沖突反映社會現實。因此,鑒賞劇本,首先要了解劇本所展示的矛盾沖突,看看沖突是怎樣造成的,沖突的性質是什么,進而弄清沖突發展的過程,從而完整地把握戲劇的情節。在尖銳的矛盾沖突中,人物思想性格得以突顯。因此,我確定了如下教學重點、難點:1.弄清矛盾沖突的展開。2.借助舞臺說明和人物語言了解兩個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二)、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
在中國,能跨文理兩域的通才并不多見。五四時期的著名學者丁西林先生,既是杰出的物理學家,又是著名的劇作家。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他的劇本《三塊錢國幣》。
丁西林是少見的文理通才,以介紹作者導入引起學生的興趣。
二、背景介紹
然后從解題導入背景,背景的介紹有助于學生了解劇情。
“國幣”指什么?“國幣”是舊中國人們對貨幣的通稱。
《三塊錢國幣》寫與1939年,當時正是抗日戰爭艱苦的時期。華北、華東、華南、華東等地大片國土被日寇侵占,國民政府被迫遷都重慶。跟隨機關、工廠、學校搬遷的成千上萬的職員、工人、教師、學生、百姓、難民們顛沛流離,輾轉擁向西南各大城市。軍閥、奸商、沒良心者在大后方盤剝、欺凌下層人民。作者就是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給我們講述了三塊錢國幣的故事。
三、熟悉劇本分角色朗讀課文
語言是構成劇本的基礎。戲劇語言包括人物語言和舞臺說明。不同的人物語言,反映了人物怎樣不同的心理,表達了人物怎樣不同的思想感情,含有哪些言外之意等,這些都必須在反復閱讀的基礎上仔細揣摩。如果只是讓學生坐在那兒一遍一遍地默讀或朗讀,就會減少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我覺得應該抓住戲劇文學適合表演的特征,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而且這樣還能讓學生通過別人的讀受到感染,從而會對戲劇情節及戲劇人物有更深刻的了解。
四、研討劇本,展開討論弄清吳楊之間的矛盾沖突
《三塊錢國幣》中的辯論技巧是一大亮點,在第四冊書后面的寫作、口語交際訓練中也有“辯論”的活動設計,我覺得有必要讓學生在課堂辯論起來,讓他們真正參與到辯論中來,因此,把辯論這一環節作為重點,通過學生們的討論弄清吳楊之間的矛盾沖突,于是把“賠”與“不賠”作為一個辯題,讓學生從文本本身出發思考、歸納、總結“賠”與“不賠”的理由,這樣一方面使學生自己主動地參與到語文課堂中來,另一方面也使學生的口語得到了訓練。
1.戲劇的矛盾沖突發生在哪兩個人身上?
明確:吳太太 楊長雄
2.他們為什么而發生沖突?
明確:因為一只花瓶,吳太太的女仆李嫂不小心打破了主人的一只心愛的花瓶,吳太太要求她賠償,楊長雄認為不要賠償,于是他們爭辯起來。
3.默讀課文,思考歸納“賠”與“不賠”的理由。
吳太太要求賠償的理由:
①打破了別人的東西就應該賠,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誰不窮呢?文中開頭吳太太的直白清楚地表明了這一點。
②這只花瓶是悟太太五年前從牯嶺避暑回上海的時候在九江買的,人家要二十塊錢一對,她還了六塊錢買下的。吳太太很喜歡這對花瓶,把它當作寶貝似的帶在身邊,現在一只被打破了,吳太太有多傷心啊!當然要賠了。
③現在別人就是出十塊錢買一只也買不到啊!人家吳太太只是照原價讓李嫂賠三塊錢,已經是“十二分”客氣了呢!
④當時那三塊錢根本不值個錢,人家吳太太損失的可是自己的最愛啊!但是人家吳太太既然已經說出口了就不反悔,只要李嫂賠三塊錢,已經是最底線了,要是連三塊錢都不賠,肯定是不行的。
楊長雄說不賠的道理。
①吳太太說那個年代誰不窮呢?是啊,都窮,可是窮也有區別啊!你吳太太一個用得起娘姨的人是高級的窮人,而李嫂是服侍太太的娘姨,她是一個低級的窮人,她賠不起,沒錢賠。
②吳太太說打破了“別人”的東西要賠,可是你吳太太不是“別人”啊,李嫂是你吳太太的傭人,是與你關系密切的人,傭人替主人做事,替主人擦花瓶就有打破花瓶的機會,有打破的權利而沒有賠償的義務。
③你吳太太明知道李嫂身上只有三毛錢,卻要人家賠你三塊錢。
4.小結:楊長雄說的也很有道理,李嫂只有三毛錢,你非讓她賠三塊錢,賠不起,可吳太太又想出個什么招?
明確:當鋪蓋,而且還叫來了警察,法律是公正的,我們看看警察是如何評判的?
明確:警察按吳太太的吩咐拿著李嫂的鋪蓋去了當鋪典當。結果怎樣?
當鋪的少奶奶不但沒要李嫂的鋪蓋還人家給了李嫂三塊錢。
5. 吳太太得到了三塊錢的賠償之后,她和楊長雄二人的矛盾沖突是否就結束了呢?那戲劇情節又有何發展?
明確:楊長雄冒出“潑婦”這個詞,這下吳太太可是得理不饒人了,一逼再逼,甚至謾罵,而血氣方剛的楊長雄是一忍,再忍,忍無可忍,無需再忍,最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再賠上她三塊錢國幣。
6. 小結:“賠”與“不賠”的戲劇沖突,最終鹿死誰手?
“和棋”
7. 如何理解“和棋”?
吳太太得到了三塊錢的賠償,但吳太太的另一只花瓶也被打碎了。楊長雄最后出了一口氣,但作為一個窮學生平白地賠出三塊錢。所以說雙方都有贏有輸:吳贏在理輸在情,大學生贏在情輸在理。
五、討論、分析人物形象。
在弄清戲劇的矛盾沖突后,學生對劇中的兩個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以有深刻印象,但是需結合前面的舞臺說明以及人物對白來具體分析概括,以完成戲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經過一番討論,劇中的兩個主要人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請大家結合前面的舞臺說明以及人物對白來談談你對這兩個主人公性格的理 解。
吳太太 (舞臺提示):“如果外省人受本省人的欺詐是一條公例,她是一個例外”
楊長雄 (舞臺提示):“如果外省人袒護外省人是一條公例,他是一個例外”
分析:舞臺提示中有兩個詞“公例”、“例外”很顯眼。這個人肯定是不會受本省人的欺負的,只有她欺負別人的份;楊長雄和吳太太同樣是外省人,本來應該有同病相憐的感覺,但是他卻沒有袒護吳太太,可以看得出他是一個幫理不幫親的青年,有正義感。兩個人都挺能說的,特別是楊長雄無理還能辯三分,和水平不高的吳太太講情、談理、說勢,有條有理有據,能言善辯。生:楊長雄有同情心,當聽說吳太太要押李嫂的鋪蓋是急得從蒲團上跳起來和吳爭辯,堅決反對押鋪蓋。相比之下吳太太就沒有什么同情心了,李嫂有沒有鋪蓋睡覺她不管。生:吳太太是典型的小市民形象,潑辣、自私、吝嗇。
小結:總之,吳太太是自私吝嗇無同情心,楊長雄是能言善辯有正義感。
六、 課堂總結。
最后的總結主要是對本劇創作風格的簡單介紹。
《三塊錢國幣》取材于生活小事,但以小見大,圍繞 “花瓶事件”,反映出當時社會恃強凌弱、無法無理等令人難以容忍的不公平、不合理現象。其實,通過揭示生活情趣、組織戲劇沖突,把看起來平淡無奇的小事,安排點染的波瀾起伏,妙趣橫生,正是本劇創作的獨特風格.
5塊錢 篇11
張連生
《三塊錢國幣》【一】
一、學習目的
了解獨幕劇結構嚴謹、矛盾集中的特點。
欣賞作品幽默、詼諧、富有諷刺意味的語言。
二、學習重點
1.了解獨幕劇結構嚴謹、矛盾集中的特點。
2.欣賞作品幽默、詼諧、富有諷刺意味的語言。
三、學習難點
分析楊長雄這一人物形象。
四、學習方法
自讀、鑒賞
五、學習過程
【一】、教師點撥―――作家作品
丁西林(1893—1974),字巽甫,原名丁燮林,江蘇泰興人。青年時期留學英國,在伯明翰大學攻讀物理學和數學。1920年,留學歸國。之后曾歷任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國立中央研究所所長。自幼喜愛文藝,從事業余戲劇創作,逐漸成為“五四”以來致力于喜劇創作的有影響的戲劇作家之一。可以說,他既是一個出色的劇作家,又是一個杰出的物理學家,“科學(物理)與藝術(戲劇)思維”相反相成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五四”時期以《一只馬蜂》、《壓迫》等世態喜劇而蜚聲劇壇。之后曾一度沉默,在抗戰熱潮中,又重新提起了筆,先后發表了《三塊錢國幣》、《等太太回來的時候》、《妙峰山)(多幕劇)等喜劇作品。
他是中國現代話劇史上一位有獨特風格的喜劇作家,特別是在獨幕劇方面,成就突出,被譽為“獨幕劇圣手”。他的創作深受英國近代喜劇(尤其是幽默喜劇)的影響,打破了中國傳統的喜劇模式,善于從人情世態中尋找喜劇因素,把英國式的基于語言技巧和行為矛盾的幽默喜劇風格,都帶給了國人。其創作的出發點,往往不是社會、歷史、現實中的“問題”,也不是“懲惡揚善”的倫理道德家的眼光,而是以一個喜劇家的直覺,去發掘生活中的喜劇因素,結構具有喜劇意味的戲劇。選材大多局限于知識分子階層;戲劇沖突無非是戀愛、婚姻關系和特定情境下的微妙心理;而藝術上最大的特點是機智和幽默,他的劇本里充滿了機智、幽默的警句,是以語言自身的戲劇性來直接獲取效果的。
其中,《三塊錢國幣》寫于1939年,顯示出了劇作家善于從人物性格差異與碰撞中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喜劇性的特殊才能。
【二】、學生自讀課文,了解內容
【三】、學生理清結構
開端--吳太太繼續開幕以前的口角,成眾來找楊長雄下開棋
發展--圍繞李嫂該不該賠花瓶和該不該典押李嫂的鋪蓋,吳楊二人進行正面交鋒
高潮——楊忍無可忍,打碎另一只花瓶
結局——楊無可奈何,賠償吳三塊錢國幣
與本單元其他幾篇課文不同,這篇課文不是多幕戲劇的節選,而是一出獨幕劇,所以其結構更嚴謹,矛盾更集中。從課文中我們能看到戲劇沖突完整的發展過程:圍繞花瓶事件,主要寫了大學生楊長雄與吳太太的矛盾沖突。先是吳太太繼續開幕以前的口角,朋友來找楊長雄下棋,這是開端;然后圍繞李嫂該不該賠花瓶和該不該典押李嫂的鋪蓋,二人進行正面交鋒,這是發展;接著是第三次交鋒,楊長雄忍無可忍,打碎另一只花瓶這是高潮;最后大學生楊長雄無可奈何,賠償吳太太三塊錢國幣,這是全劇的結局。戲劇結構的安排也是獨具匠心,沖突發展到李嫂賠償了三塊錢國幣,本可以平淡地結束,也達到了對吳太太的諷刺的效果,但作者筆鋒一轉,又引起了吳太太和楊長雄的新一輪沖突,讓戲劇在楊長雄故意打破花瓶又賠償三塊錢國幣這一高潮中結束,以達到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對吳太太的諷刺也更為辛辣。
【四】作業 ;練習題2
《三塊錢國幣》【二】
一、學習目的
了解獨幕劇結構嚴謹、矛盾集中的特點。
欣賞作品幽默、詼諧、富有諷刺意味的語言。
二、學習重點
1.了解獨幕劇結構嚴謹、矛盾集中的特點。
2.欣賞作品幽默、詼諧、富有諷刺意味的語言。
三、學習難點
分析楊長雄這一人物形象。
四、學習方法
自讀、鑒賞
五、學習過程
【一】釋疑解難
分析楊長雄這一人物形象 劇中的楊長雄是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他“能言善辯,見義勇為,有青年人愛管閑事的美德”,作者把這種性格強調到非常突出的程度:見義勇為,不是他的事成了他的事,替李嫂申辯幾句,反倒使自己受到吳太太的攻擊。起先,他與吳太太說理,但顯然這種“演講式”的說話在蠻橫粗俗的吳太太面前等于是對牛彈琴。隨著劇情的發展,吳太太叫警察拿了李嫂的鋪蓋去換三塊錢賠她,楊長雄氣不過,罵她“無恥的潑婦!”又恰巧被吳太太聽到,于是楊長雄陷入了尷尬的喜劇情境中。由于這些喜劇情節,楊長雄性格中的正面特點就有充分發揮的可能性。最后,他“忍無可忍”,把吳太太的另一只花瓶砸掉,并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法——賠三塊錢,不但出了氣,而且粉碎了對方的攻勢。他的愛管閑事的性格得到了突出的表現。這種性格是可貴的、先進的,所以可敬可愛。楊長雄這一形象,不僅以他的正義感及同情心和吳太太的自私刻薄及蠻不講理形成子對照,而且他的性格中本身也包含了矛盾。由于缺乏斗爭的經驗和策略,單憑一時沖動,說不服吳太太就用打破她的第二只花瓶來出氣,為了出氣,賠錢也在所不惜,使自己這樣一個窮學生平白無辜地賠了“三塊錢——國幣”,使人覺得有幾分可愛又有幾分可笑。
【二】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選段,完成下列題目
楊 (向成)你說丟人罷?……這樣的一個無恥的潑婦!
吳 (走進,不幸的聽到了對她的批評,向楊)什么?你講什么?你罵 +人是不是?(向成)成先生,你聽見的,他破口罵人……
【略】
吳 (血管暴脹,雙手撐腰)你這怎么說!
楊 (理屈詞窮,閉緊了嘴唇,握緊了拳頭,沒得說。忽然靈犀一點,恢復了面色,伸手從衣袋中摸出了三張紙幣,送上)三塊錢——國幣!
[吳事出意外,一時想不出適合環境的言詞。搶了紙幣,握在手內,捏成紙團,鼓著眼,看著對方]
成 (危險風暴渡過,得到了這一場惡斗的結論)和棋。
[收拾棋子](幕下)
1.這一段顯示了人物各自不同的性格,請選擇正確的項填入括號內:
A.兇殘、狡猾 B.正直、機敏 C.誠懇、老實
D.潑辣、蠻橫 E.成熟、老練 F.中庸、膽小
①吳太太( ) ②楊長雄( ) ③成眾( )
2.對這段情節的解說,最恰當的一項是 ( )
A.是矛盾沖突的高潮,使戲劇在高潮中結束,給人以激動人心的力量。
B.是矛盾沖突的結局,在原來的沖突之后,又產生新的矛盾,使故事發展跌宕起伏。
C.是矛盾沖突的高潮和結局部分,在原來的沖突已解決的基礎之上,又產生新的更激烈的沖突,使故事在高潮中戛然而止,增強了諷刺力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
D.是矛盾沖突的高潮和結局部分,深化了作品的主題。
【答案】
1.①D ②B ③F
2.C(其他選項都不完整。)
[1]
5塊錢 篇1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多幕劇和單幕劇的區別
2.學生分角色朗讀劇本
3.初步了解獨幕劇結構嚴謹、矛盾集中的特點
教學過程
1.了解劇情、劇中人物身份。
2.分角色朗讀劇本,了解該劇矛盾集中特點。
3.分析劇本的矛盾沖突,了解劇本的結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很完整過程。
分析情節結構:
開端:吳太太繼續開幕破前的口角,成眾來找楊長雄下棋。(虛寫女仆打碎花瓶、賠不起,以鋪蓋抵押,被辭退等情節)
發展:圍繞李嫂該不該賠花瓶和該不該典押李嫂的鋪蓋,楊與吳進行正面交鋒。
高潮:第三次交鋒,楊忍無可忍,打碎吳的另一只花瓶。
結局:楊長雄無可奈何,賠償吳。
4.指導學生分析矛盾沖突的焦點,本應是女仆與女主人的沖突,如何轉移到大學生與女主人的沖突并成為焦點。劇本著重描寫了這個焦點,即他們之間的三次交鋒,這些交鋒,層次清晰,由發展到高潮, 結尾以打碎另一只花瓶解決沖突,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藝術效果。
在矛盾沖突中,大學生楊長雄是替女仆說話,義正詞嚴,據理力爭,而女主人吳太太胡攪蠻纏,尖酸刻薄,顯示了鮮明的性格特征。
5. 總結擴展
本劇把看似平談無奇的事件,安排點染得波瀾起伏,表現了富有現實意義的主題。
6.布置作業
1.閱讀劇中反映楊長雄與吳太太沖突的部分,歸納他們之間三次交鋒的焦點。
2.找出丁西林的獨幕劇《一只馬蜂》或《壓迫》,閱讀欣賞其諷刺幽默的喜劇特點。
附:板書設計
結構 人物 劇情
開端 吳太太→自言自語 埋怨女仆
楊長雄→坐著看書 與友下棋
發展 吳太太 逼仆賠錢 典押鋪蓋
(兩次交鋒) 楊長雄 不應賠錢 不應典押
高潮 楊長雄 忍無可忍 打碎花瓶
吳太太 爭吵謾罵 不依不饒
結局 楊長雄 握緊拳頭 掏出紙幣
吳太太 一時語塞 搶過紙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分析劇中主要人物性格。
2.欣賞本劇諷刺和幽默的語言。
教學過程
1.讓學生重溫上節課歸納的楊長雄與吳太太的三次交鋒,注意這兩個主要人物的語言。
2.分析劇中人物形象,找他們的語言、行動。
大學生楊長雄敢想敢說,能言善辯,鋒芒畢露。如“有花瓶的人,不會把花瓶打破,因為他沒有打破的機會。動花瓶的人,擦花瓶的人,才會把它打破……娘姨有打破花瓶的機會,有打破花瓶的權利,而沒有賠償花瓶的義務。”
如舞臺說明提到“楊面白手顫,忍無可忍。忽然看到了花幾上放著的花瓶,急忙地走去,搶在手中,走到吳的面前,雙手將花瓶拼命的往地上一擲,花瓶粉碎。”
這些言行都充分表現了他仗義執言,好打抱不平的性格。
女主人吳太太從出場時的嘮叨,自言自語,話語尖酸刻薄,狡辯謾罵,如“我已經看過她的包袱和她身上,她只有三毛錢……這是她的鋪蓋。這條巷子的對面,就是一家當鋪。我請你帶著她把這個鋪蓋拿到那家當鋪去押三塊錢交給我。”“你沒得說了是不是?剛才你很會說話,怎么現在連屁也不放了?”
這些語言充分顯示了她自私、吝嗇、胡攪蠻纏的個性。
3.賞析語言的特征
楊長雄:發牢騷,泄不滿的語言,模仿吳太太上場時說話的語調:“我的三塊錢用處多得很這個年頭,自來水筆,賣到六十賣塊錢一支,鋼筆頭,兩塊錢一打,九毛錢一瓶墨水,一毛錢一只信封。從來沒聽說過!”這些話像是抱怨,實際上是對吳太太的嘲諷,充滿機智和詼諧,能使觀眾產生會心的微笑。
成眾:語言不多,面對楊長雄的氣憤則說道:“和一個女人打架?不太妙”。可是我贊成給她一個教訓。當吳太太要他證實楊長雄罵人,他則說:“對不起,我在下棋,沒有留心到我四周圍的環境。”這些低緩、風趣的語言,則與他的沉著穩重和幽默的性格分不開的。
4.總結、擴展
語言是構成劇本的基礎,是人物心理、動作的外觀。我們在欣賞這幕劇時,首先要品味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動作等影響而形成的思想感情和個性特點。其次要品味富有動作性的人物語言。動作性有時表現為人物的動作沖突,如楊長雄站了起來,好像真想動手的樣子說:“這樣的女人,除了拳頭的教訓,沒有別的辦法。”有時表現為人物內心的活動,如吳太太聽說當鋪的人給李三塊錢,但不要李嫂的鋪蓋后,趕快把警察引走。
5.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二;課后朗讀人物對話。
附:板書設計
人物
語言特點
形象特征
女主人
吳太太
說話嘮叨、出言不遜“……花瓶,五年前……在九江買的”,“我為什么不能多講?”
“我已經看過她的包袱和身上,她只有三毛錢……這是她的鋪蓋……對面就是當鋪”
“你沒得說了是不是?剛才你很會說,怎么現在連屁也不放了”?
吝嗇、自私、尖酸刻薄
逼人太甚、缺乏同情
潑婦罵街、胡攪蠻纏
大學生
楊長雄
“有花瓶的人,不會把花瓶打碎……動花瓶擦花瓶的人,才會把它打破”(語言激憤)
“這個年頭,水筆賣到六十塊錢一支,鋼筆頭,兩塊錢一打……”(表面抱怨,實則譏諷)
“豈有此理!你把她的鋪蓋押了,你叫她睡什么?”
敢想敢說、仗義直言
模仿訴苦,嘲笑對手
見義勇為、肋弱抑強、性格剛烈
大學生
成眾
“和一個女人打架?不太妙,可是我贊成給她一個教訓。”
“我在下棋,沒有留心到我四周圍的環境”
沉著穩重、不乏風趣
冷眼旁觀、暗中助友
5塊錢 篇13
(一)、說教材及教學重點、難點
《三塊錢國幣》是戲劇單元中的一篇獨幕劇,戲劇主要通過戲劇沖突反映社會現實。因此,鑒賞劇本,首先要了解劇本所展示的矛盾沖突,看看沖突是怎樣造成的,沖突的性質是什么,進而弄清沖突發展的過程,從而完整地把握戲劇的情節。在尖銳的矛盾沖突中,人物思想性格得以突顯。因此,我確定了如下教學重點、難點:1.弄清矛盾沖突的展開。2.借助舞臺說明和人物語言了解兩個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二)、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
在中國,能跨文理兩域的通才并不多見。五四時期的著名學者丁西林先生,既是杰出的物理學家,又是著名的劇作家。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他的劇本《三塊錢國幣》。
丁西林是少見的文理通才,以介紹作者導入引起學生的興趣。
二、背景介紹
然后從解題導入背景,背景的介紹有助于學生了解劇情。
“國幣”指什么?“國幣”是舊中國人們對貨幣的通稱。
《三塊錢國幣》寫與1939年,當時正是抗日戰爭艱苦的時期。華北、華東、華南、華東等地大片國土被日寇侵占,國民政府被迫遷都重慶。跟隨機關、工廠、學校搬遷的成千上萬的職員、工人、教師、學生、百姓、難民們顛沛流離,輾轉擁向西南各大城市。軍閥、奸商、沒良心者在大后方盤剝、欺凌下層人民。作者就是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給我們講述了三塊錢國幣的故事。
三、熟悉劇本分角色朗讀課文
語言是構成劇本的基礎。戲劇語言包括人物語言和舞臺說明。不同的人物語言,反映了人物怎樣不同的心理,表達了人物怎樣不同的思想感情,含有哪些言外之意等,這些都必須在反復閱讀的基礎上仔細揣摩。如果只是讓學生坐在那兒一遍一遍地默讀或朗讀,就會減少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我覺得應該抓住戲劇文學適合表演的特征,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而且這樣還能讓學生通過別人的讀受到感染,從而會對戲劇情節及戲劇人物有更深刻的了解。
四、研討劇本,展開討論弄清吳楊之間的矛盾沖突
《三塊錢國幣》中的辯論技巧是一大亮點,在第四冊書后面的寫作、口語交際訓練中也有“辯論”的活動設計,我覺得有必要讓學生在課堂辯論起來,讓他們真正參與到辯論中來,因此,把辯論這一環節作為重點,通過學生們的討論弄清吳楊之間的矛盾沖突,于是把“賠”與“不賠”作為一個辯題,讓學生從文本本身出發思考、歸納、總結“賠”與“不賠”的理由,這樣一方面使學生自己主動地參與到語文課堂中來,另一方面也使學生的口語得到了訓練。
1.戲劇的矛盾沖突發生在哪兩個人身上?
明確:吳太太 楊長雄
2.他們為什么而發生沖突?
明確:因為一只花瓶,吳太太的女仆李嫂不小心打破了主人的一只心愛的花瓶,吳太太要求她賠償,楊長雄認為不要賠償,于是他們爭辯起來。
3.默讀課文,思考歸納“賠”與“不賠”的理由。
吳太太要求賠償的理由:
①打破了別人的東西就應該賠,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誰不窮呢?文中開頭吳太太的直白清楚地表明了這一點。
②這只花瓶是悟太太五年前從牯嶺避暑回上海的時候在九江買的,人家要二十塊錢一對,她還了六塊錢買下的。吳太太很喜歡這對花瓶,把它當作寶貝似的帶在身邊,現在一只被打破了,吳太太有多傷心啊!當然要賠了。
③現在別人就是出十塊錢買一只也買不到啊!人家吳太太只是照原價讓李嫂賠三塊錢,已經是“十二分”客氣了呢!
④當時那三塊錢根本不值個錢,人家吳太太損失的可是自己的最愛啊!但是人家吳太太既然已經說出口了就不反悔,只要李嫂賠三塊錢,已經是最底線了,要是連三塊錢都不賠,肯定是不行的。
楊長雄說不賠的道理。
①吳太太說那個年代誰不窮呢?是啊,都窮,可是窮也有區別啊!你吳太太一個用得起娘姨的人是高級的窮人,而李嫂是服侍太太的娘姨,她是一個低級的窮人,她賠不起,沒錢賠。
②吳太太說打破了“別人”的東西要賠,可是你吳太太不是“別人”啊,李嫂是你吳太太的傭人,是與你關系密切的人,傭人替主人做事,替主人擦花瓶就有打破花瓶的機會,有打破的權利而沒有賠償的義務。
③你吳太太明知道李嫂身上只有三毛錢,卻要人家賠你三塊錢。
4.小結:楊長雄說的也很有道理,李嫂只有三毛錢,你非讓她賠三塊錢,賠不起,可吳太太又想出個什么招?
明確:當鋪蓋,而且還叫來了警察,法律是公正的,我們看看警察是如何評判的?
明確:警察按吳太太的吩咐拿著李嫂的鋪蓋去了當鋪典當。結果怎樣?
當鋪的少奶奶不但沒要李嫂的鋪蓋還人家給了李嫂三塊錢。
5. 吳太太得到了三塊錢的賠償之后,她和楊長雄二人的矛盾沖突是否就結束了呢?那戲劇情節又有何發展?
明確:楊長雄冒出“潑婦”這個詞,這下吳太太可是得理不饒人了,一逼再逼,甚至謾罵,而血氣方剛的楊長雄是一忍,再忍,忍無可忍,無需再忍,最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再賠上她三塊錢國幣。
6. 小結:“賠”與“不賠”的戲劇沖突,最終鹿死誰手?
“和棋”
7. 如何理解“和棋”?
吳太太得到了三塊錢的賠償,但吳太太的另一只花瓶也被打碎了。楊長雄最后出了一口氣,但作為一個窮學生平白地賠出三塊錢。所以說雙方都有贏有輸:吳贏在理輸在情,大學生贏在情輸在理。
五、討論、分析人物形象。
在弄清戲劇的矛盾沖突后,學生對劇中的兩個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以有深刻印象,但是需結合前面的舞臺說明以及人物對白來具體分析概括,以完成戲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經過一番討論,劇中的兩個主要人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請大家結合前面的舞臺說明以及人物對白來談談你對這兩個主人公性格的理 解。
吳太太 (舞臺提示):“如果外省人受本省人的欺詐是一條公例,她是一個例外”
楊長雄 (舞臺提示):“如果外省人袒護外省人是一條公例,他是一個例外”
分析:舞臺提示中有兩個詞“公例”、“例外”很顯眼。這個人肯定是不會受本省人的欺負的,只有她欺負別人的份;楊長雄和吳太太同樣是外省人,本來應該有同病相憐的感覺,但是他卻沒有袒護吳太太,可以看得出他是一個幫理不幫親的青年,有正義感。兩個人都挺能說的,特別是楊長雄無理還能辯三分,和水平不高的吳太太講情、談理、說勢,有條有理有據,能言善辯。生:楊長雄有同情心,當聽說吳太太要押李嫂的鋪蓋是急得從蒲團上跳起來和吳爭辯,堅決反對押鋪蓋。相比之下吳太太就沒有什么同情心了,李嫂有沒有鋪蓋睡覺她不管。生:吳太太是典型的小市民形象,潑辣、自私、吝嗇。
小結:總之,吳太太是自私吝嗇無同情心,楊長雄是能言善辯有正義感。
六、 課堂總結。
最后的總結主要是對本劇創作風格的簡單介紹。
《三塊錢國幣》取材于生活小事,但以小見大,圍繞 “花瓶事件”,反映出當時社會恃強凌弱、無法無理等令人難以容忍的不公平、不合理現象。其實,通過揭示生活情趣、組織戲劇沖突,把看起來平淡無奇的小事,安排點染的波瀾起伏,妙趣橫生,正是本劇創作的獨特風格。
5塊錢 篇1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多幕劇和單幕劇的區別
2.學生分角色朗讀劇本
3.初步了解獨幕劇結構嚴謹、矛盾集中的特點
教學過程
1.了解劇情、劇中人物身份。
2.分角色朗讀劇本,了解該劇矛盾集中特點。
3.分析劇本的矛盾沖突,了解劇本的結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很完整過程。
分析情節結構:
開端:吳太太繼續開幕破前的口角,成眾來找楊長雄下棋。(虛寫女仆打碎花瓶、賠不起,以鋪蓋抵押,被辭退等情節)
發展:圍繞李嫂該不該賠花瓶和該不該典押李嫂的鋪蓋,楊與吳進行正面交鋒。
高潮:第三次交鋒,楊忍無可忍,打碎吳的另一只花瓶。
結局:楊長雄無可奈何,賠償吳。
4.指導學生分析矛盾沖突的焦點,本應是女仆與女主人的沖突,如何轉移到大學生與女主人的沖突并成為焦點。劇本著重描寫了這個焦點,即他們之間的三次交鋒,這些交鋒,層次清晰,由發展到高潮, 結尾以打碎另一只花瓶解決沖突,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藝術效果。
在矛盾沖突中,大學生楊長雄是替女仆說話,義正詞嚴,據理力爭,而女主人吳太太胡攪蠻纏,尖酸刻薄,顯示了鮮明的性格特征。
5. 總結擴展
本劇把看似平談無奇的事件,安排點染得波瀾起伏,表現了富有現實意義的主題。
6.布置作業
1.閱讀劇中反映楊長雄與吳太太沖突的部分,歸納他們之間三次交鋒的焦點。
2.找出丁西林的獨幕劇《一只馬蜂》或《壓迫》,閱讀欣賞其諷刺幽默的喜劇特點。
附:板書設計
結構 人物 劇情
開端 吳太太→自言自語 埋怨女仆
楊長雄→坐著看書 與友下棋
發展 吳太太 逼仆賠錢 典押鋪蓋
(兩次交鋒) 楊長雄 不應賠錢 不應典押
高潮 楊長雄 忍無可忍 打碎花瓶
吳太太 爭吵謾罵 不依不饒
結局 楊長雄 握緊拳頭 掏出紙幣
吳太太 一時語塞 搶過紙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分析劇中主要人物性格。
2.欣賞本劇諷刺和幽默的語言。
教學過程
1.讓學生重溫上節課歸納的楊長雄與吳太太的三次交鋒,注意這兩個主要人物的語言。
2.分析劇中人物形象,找他們的語言、行動。
大學生楊長雄敢想敢說,能言善辯,鋒芒畢露。如“有花瓶的人,不會把花瓶打破,因為他沒有打破的機會。動花瓶的人,擦花瓶的人,才會把它打破……娘姨有打破花瓶的機會,有打破花瓶的權利,而沒有賠償花瓶的義務。”
如舞臺說明提到“楊面白手顫,忍無可忍。忽然看到了花幾上放著的花瓶,急忙地走去,搶在手中,走到吳的面前,雙手將花瓶拼命的往地上一擲,花瓶粉碎。”
這些言行都充分表現了他仗義執言,好打抱不平的性格。
女主人吳太太從出場時的嘮叨,自言自語,話語尖酸刻薄,狡辯謾罵,如“我已經看過她的包袱和她身上,她只有三毛錢……這是她的鋪蓋。這條巷子的對面,就是一家當鋪。我請你帶著她把這個鋪蓋拿到那家當鋪去押三塊錢交給我。”“你沒得說了是不是?剛才你很會說話,怎么現在連屁也不放了?”
這些語言充分顯示了她自私、吝嗇、胡攪蠻纏的個性。
3.賞析語言的特征
楊長雄:發牢騷,泄不滿的語言,模仿吳太太上場時說話的語調:“我的三塊錢用處多得很這個年頭,自來水筆,賣到六十賣塊錢一支,鋼筆頭,兩塊錢一打,九毛錢一瓶墨水,一毛錢一只信封。從來沒聽說過!”這些話像是抱怨,實際上是對吳太太的嘲諷,充滿機智和詼諧,能使觀眾產生會心的微笑。
成眾:語言不多,面對楊長雄的氣憤則說道:“和一個女人打架?不太妙”。可是我贊成給她一個教訓。當吳太太要他證實楊長雄罵人,他則說:“對不起,我在下棋,沒有留心到我四周圍的環境。”這些低緩、風趣的語言,則與他的沉著穩重和幽默的性格分不開的。
4.總結、擴展
語言是構成劇本的基礎,是人物心理、動作的外觀。我們在欣賞這幕劇時,首先要品味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動作等影響而形成的思想感情和個性特點。其次要品味富有動作性的人物語言。動作性有時表現為人物的動作沖突,如楊長雄站了起來,好像真想動手的樣子說:“這樣的女人,除了拳頭的教訓,沒有別的辦法。”有時表現為人物內心的活動,如吳太太聽說當鋪的人給李三塊錢,但不要李嫂的鋪蓋后,趕快把警察引走。
5.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二;課后朗讀人物對話。
附:板書設計
人物
語言特點
形象特征
女主人
吳太太
說話嘮叨、出言不遜“……花瓶,五年前……在九江買的”,“我為什么不能多講?”
“我已經看過她的包袱和身上,她只有三毛錢……這是她的鋪蓋……對面就是當鋪”
“你沒得說了是不是?剛才你很會說,怎么現在連屁也不放了”?
吝嗇、自私、尖酸刻薄
逼人太甚、缺乏同情
潑婦罵街、胡攪蠻纏
大學生
楊長雄
“有花瓶的人,不會把花瓶打碎……動花瓶擦花瓶的人,才會把它打破”(語言激憤)
“這個年頭,水筆賣到六十塊錢一支,鋼筆頭,兩塊錢一打……”(表面抱怨,實則譏諷)
“豈有此理!你把她的鋪蓋押了,你叫她睡什么?”
敢想敢說、仗義直言
模仿訴苦,嘲笑對手
見義勇為、肋弱抑強、性格剛烈
大學生
成眾
“和一個女人打架?不太妙,可是我贊成給她一個教訓。”
“我在下棋,沒有留心到我四周圍的環境”
沉著穩重、不乏風趣
冷眼旁觀、暗中助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