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云霧》評課稿
《廬山云霧》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課文通過對登山路上,山嶺,大天池等處的云霧的形態,顏色的描寫,贊美了廬山云霧的美麗神奇,抒發了熱愛自然風光的思想感情.縱觀全文的內容,可按"古人的贊美——特點的描述——原因的探索"分為三大段.陳老師用了美文美讀的方法,通過以讀促悟的手法,使廬山云霧的美景在學生的腦海中展現,真切地體會到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之美.聽了陳老師的課感受也是頗深的,下面談幾點初淺的看法:
1,以讀為本.
朗讀是培養語感的重要方法,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方式,"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朗讀是學習語文的一扇窗戶,它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蘊藏情感的最佳途徑.而學生富有感情的朗讀本身就是他對語言文字有敏銳感覺的表現.因此,教師應重視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有節奏地誦讀,直到悟出盡憑語言分析難以理解的思想內容. 在這堂課上,學生的讀是比較充分的,有自由讀,指名讀,合作讀等等.特別是對"霧來是……霧去時……;霧濃時……霧稀時……"這句話的朗讀指導,通過比較句子,讓學生結合自己經驗談了對這句話的理解,品讀了語言文字,體會其間的情感.在學生的朗讀聲中,我們也確實真切的感受到了 "霧來時"的 "風起云涌", "霧去時"的"輕輕柔柔","霧濃時"的"遮遮掩掩"以及"霧稀時"時的"隱約之色".這樣的訓練,不僅讓學生讀得非常到位,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有形的訓練中無形地入情,入境,用情……最終獲得知識與情感的雙豐收,而教師的朗讀指導卻不著痕跡,達到了潤物無聲的效果.
2,以人為本.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上只有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并且只有在這樣積極的情緒狀態下,學習的效果可見一斑.在本課的導入部分,陳老師引用學生以前學過的古詩《題西林壁》和《望廬山瀑布》為導入手段,這樣做,不僅有效聯系了與課文有關的舊知,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興趣.此外,在朗讀訓練中,陳老師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也注意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他們的多元理解和感受.
3,不局限于文本.
陳老師不僅僅局限于文本資源,注意引進課外資源來豐富文本,真正體現了用課本教,而不是教課本的新理念.比如在課堂的最后環節中,陳老師把學生的同齡人作的一首詩歌《廬山贊》引入了課堂,這不僅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了廬山的神奇與神秘,更重要的是,引起學生寫詩的欲望,為接下去的"寫一首小詩或寫一條廣告語"的拓展練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值得商榷的是,本人覺得這堂課的教學容量較大,以致了第五自然段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