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 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游山西村 教學設計 篇1
一、談話導入,解題
1、介紹有關陸游的情況。
2、出示課題:山西村是什么地方?
二、熟讀課文,知曉大意
1、將古詩抄在黑板上,安排學生自讀。
2、安排小組讀詩,交流字詞。
3、指導翻譯(通過此環節理解詩文大意,掌握“莫”、“渾”、“豚”、“疑”等字的意思。
三、深入研究、破詩明理
1、齊讀古詩
2、討論:從詩的前兩句你能看出什么?
3、討論:古詩前兩句說的是農家的待客之道,后兩句卻突然轉向寫景,是不是有些突兀?
“又一村”指的`是?(山西村)
4、鼓勵學生描述村子的景象和村民們的生活。
5、啟發談話:古詩中“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膾炙人口的名句,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獨到體會,是面對困難、迷茫的另類人生體驗。你能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理解嗎?
四、指導背誦
1、鼓勵背誦。
2、跟著音樂齊背。
游山西村 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詩中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并能默寫《游山西村》。
3、理解詩句含義,體會詩人的心境。
學情分析:
本文是一首古詩,由于古今用詞的差異,學生對詩意的理解有些困難,需要教師耐心引導,逐字譯解,結合地方習俗,幫助學生透徹理解這首詩。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欣賞古詩,積累古詩名句。
2、體會詩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
課前準備:
背景音樂、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簡介作者
1、上一堂課我們一起學習宋代詩人蘇軾寫的《題西林壁》,同學們會不會背誦這首詩?(齊背)
2、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二首古詩《游山西村》,這首詩是宋朝另一位著名詩人陸游寫的,你們對陸游有哪些了解?給大家介紹一下。
3、詩人簡介: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處于國家動亂、人民苦難的嚴重關頭。他能文能武,主張抗金,收復失地,寫下許多憂國憂民的詩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愛國詩人。
4、解詩題。
山西村在什么地方?山西村只是一個小山村,作者去這個山西村游玩會有什么收獲呢?
二、朗讀古詩,初步感知
1、請同學們先自由讀一讀這首詩,并劃出詩中的生字。要求把詩讀通,讀正確,讀出詩的節奏。
2、指名讀。提醒在讀的時候要讀出詩歌節奏和詩歌韻味。
3、師示范讀,生自由讀、齊讀。(出示古詩,標明節奏)
5、學習生字"豚",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點,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個字。
三、學習詩文,理解感悟
1、學習《游山西村》一、二句:
(1)出示古詩的一二兩句。自由讀讀一、二句詩,然后借助注釋,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2)同桌相互說詩意,指名串講詩意。(不要笑話農民朋友家的臘酒渾濁,豐年待客的雞肉豬肉十分充足)
(3)請同學們再去反復地品讀這兩句詩,告訴老師你讀到了什么?
(4)抓住重點詞句進行研讀,說說你從哪那些關鍵詞中體會到了山民的熱情。例如:“足”是什么意思?指什么足,想像一下,山民招待客人時的情景,他們會盡其所有、想盡辦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夠客氣。你能把山民的這份淳樸、好客情感通過讀表達出來嗎?此刻詩人已被山民這份淳樸,這份熱情深深的打動了,從“莫笑”一詞可以看出,詩人叫大家不要笑。這里的酒菜雖然簡單、淳樸,但包含了村民對詩人的深厚情誼。讓我們通過朗讀把詩人內心的這份感動表達出來吧!
(5)采用多種方式朗讀。(自由讀、個人讀、齊讀)
(6)同學們此刻我們眼前仿佛出現了山西村村民招待客人的畫面?這個畫面是怎樣的?又仿佛聽見鄉親們和詩人說了些什么?(同桌之間互相說說,匯報)。
2、學習《游山西村》三、四句:
(1)、出示詩句,詩人一邊游玩,一邊欣賞風景,他看到了那些景物?(山重水復、柳暗花明)。這里的疑是什么意思?
(2)、同學們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嗎?(同桌互說,指名說)(山重水復真好像已無路可走,柳暗花明處又冒出一個村莊。)
(3)、在山重水復,作者以為無路可走的時候,突然他眼前一亮,看到了什么?(可以拓展)這里景色怎么樣?
(4)、詩人此時的心情肯定是非常欣喜,你能把它讀出來嗎?(指導朗讀)本來以為自己是陷入絕境,無路可走的,突然發現一片無限
的風光,這前面一句該怎么讀?后面一句又該怎么讀?對,要先先抑后揚。(個人讀——齊讀)。
(5)、在學習中,生活中,你有過和詩人相同的感受和經歷嗎?(絕處逢生)
四、體會心境,感悟哲理
1、同學們,詩人回歸故里,內心郁悶。對照官場的偽詐,他更感受到鄉間生活的純樸自然。但他并未喪失信心,深信總有一天會重新為國出力。這種心境與游境相吻合,于是兩相交涉,就有了千古流傳的《游山西村》。讓我們再來讀讀這首千古流傳的《游山西村》。
2、這首詩既有美麗的景色描寫,又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詩里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說明什么道理呢?(小組交流討論)
3、同學們,你愿意把這首千古流傳的古詩永遠留為自己的記憶嗎?請趕快把他背下來。
五、作業布置
1、將這首詩背給你的家長聽,并和他們談談你對這首詩的理解.
2、制作"陸游小檔案"。教師鼓勵學生自己設計,不要拘泥課本中的形式.可配畫,編目錄,題寫前言,后記,包括作者的生活年代、代表作品等,也可做成本周的綜合學習資料.
游山西村 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的
1、知識:背誦這首詩;理解詩的意境。
2、能力:誦讀能力;聯想、想象能力。
3、德育:陶冶美的情操。
4、重點目標:背誦此詩。
5、目標難點:理解詩的意境。
二、教學過程
(一)作者及背景簡介:
愛國詩人陸游在政治斗爭中,屢受統治集團投降派的排擠打擊,但他堅持抗金主張,始終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陸游由于支持張俊北伐失敗被罷官還鄉。居山陰(今紹興)鏡湖之三山村。這道詩作于次年春。詩中生動地描寫了農村淳樸的習俗和美麗的自然風光,表現出作者對農村生活的真摯的情感。
(二)理解詩的意境:
1、“莫笑農家臘灑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寫農家熱情、淳樸、熱情好客,以豐饌款待客人的情況。“足雞豚”,形容菜肴很豐盛。“足”,“足夠”。“豚”,小豬,這里泛指豬。
2、“山重水復疑無踟,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一聯描繪了山水復雜紆曲的美麗風光,表現了游者的驚喜和豪興。這兩句寫的是眼前景,述的是真實感受。重重疊疊的山嶺,彎彎曲曲的流水,遠遠望去好象前面已經無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爛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現了一帶村莊。
兩句后來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絕處逢生的情境。它給人以堅持不懈、生意不絕的啟示,引導人們從一個狹小的圈子奔向一個開闊、明朗、優美的嶄新天地,所以被人們傳誦不衰。
3、“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前一聯寫村外風光,這一聯轉為寫村中所見所聞。春社日將臨,農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豐年,擊鼓弄簫、載歌載舞,熱鬧異常;農家的穿載簡潔樸素,還保留著古代的風俗習尚。這二句勾勒出一幅純真明快的農村風俗畫。
4、“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意思是說,從今以后,假如你們允許我在空閑的時候趁著晚上的月色前來訪問的話,那么,我會隨時在夜間拄著杖叩啟你們的家門的。這里,不僅說明了陸游與當地農民相處得多么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詩人對山西村和山西農民無限喜愛的真摯情感。
游山西村 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有關陸游的知識及相關寫作背景。理解詩句的含義;賞析詩歌中蘊含哲理的名句;體味詩歌優美的意境。
2、過程與方法:朗讀、合作探究;讀說結合,想象畫面,體會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的含義;領悟詩歌中所蘊含的哲理;體味詩歌優美的意境。
教學難點:
分析詩句,領悟詩歌中所蘊含的哲理。
教學方法:
朗讀,自主探究、合作互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各種題材、不同風格的古代詩歌異彩紛呈,芬芳四溢,它們猶如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使人陶醉,令人神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朵清新而又迷人的田園之花吧!板書課題:《游山西村》
知詩人,解詩題: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愛國詩人,存詩9300多首,是中國文學史上存詩最多的'詩人。有《渭南文集》、《劍南詩稿》傳世。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陸游由于支持張浚北伐失敗被罷官還鄉。居住在山陰鏡湖之三山村。“山西村”,指三山鄉西邊的村落。這首詩作于次年春。
聽范讀,想畫面:
學生活動:認真聽,自由朗讀;
分組合作,結合注釋,想象畫面,能準確、流利地描述各詩句的內容。
明確:
不要笑話農家臘月里釀的酒渾濁味薄,豐收之年他們款待客人菜肴豐足。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一個山村。吹著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經接近,村民們衣冠簡樸古代風氣仍然保存。今后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閑游,我一定拄著拐杖隨時來敲你的家門。
釋詩句,明詩意:
1、教師板書,總結詩句含義:
首聯:熱情好客
頷聯:山村美景
(對偶)頸聯:淳樸民風
(對偶)尾聯:抒寫愿望
2、引導,分析詩歌中的表達方式以及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
風景美,民俗美,人情更美
喜悅、贊頌、熱愛、留戀(情景交融)
入意境,悟哲理:
頷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既生動地寫出了江南農村山水環繞、絢麗明媚的自然風光。又在寫景中蘊含哲理:身處困境之時,只要你堅定信念,鍥而不舍,繼續前行,就會迎來一個充滿光明和希望的嶄新境界。(景中寓理)
小結:
《游山西村》是一首記游的七言律詩。本詩緊扣“游”字,按照“敘事—寫景—抒情”的順序,生動描畫出一幅色彩明麗的江南農村風光圖,表達了對古樸淳厚的鄉村民俗的留戀和熱愛之情。
再拓展,作比較: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xiá)。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huán)來就菊花。
注釋:
1、過:拜訪,探訪,看望。
2、故人:老朋友。
3、具:準備。
4、雞黍:指燒雞和黃米飯。
5、合:環繞。
6、郭:指村外。
7、斜:(xiá)
8、軒:窗戶。
9、場圃:農家的小院。(場:打谷場。圃:菜園。)
10、話桑麻:談論莊稼。
11、就:赴。這里指欣賞的意思。
(比較閱讀,學生分組探討學習)
明確:
《過故人莊》以親切的語言,如話家常,寫詩人到農家做客的情景,描繪了恬靜秀美的田園風光,歌頌了淳樸誠摯的友情,表達出對寧靜的田園生活的熱愛。
比較兩首田園詩:
1、相同之處:都是律詩;都先寫做客原因,再寫路途見聞,最后寫重游之愿;都表達了對優美田園風光的熱愛。
2、不同之處:《游山西村》中,“拄杖無時夜叩門”,表明詩人重游的時間不確定;而《過故人莊》中,“待到重陽日”,表明重游時間是確定的。
《游山西村》側重表達了詩人對農村古樸民風的留戀;《過故人莊》更側重于表達對深厚友情的贊美。
課堂練習:
1、一般來說,格律詩的聯和聯需要運用對偶的修辭方法;找出《游山西村》一詩的韻腳,標記出來。此詩所押的韻是。
2、既寫景又蘊含哲理的詩句是
3、贊賞農民朋友熱情好客的詩句是
4、表現村民淳樸風俗的詩句是
5、表明留戀田園風光和古樸民俗的詩句是
課后作業:
1、背誦并默寫《游山西村》。
2、搜集幾首田園詩,摘抄下來,積累知識。
翁卷的《鄉村四月》、范成大的《田園四時雜興》(其一)、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等等。
3、閱讀并摘抄陸游的詩,體會他的愛國情懷和創作風格。
板書設計:
游山西村
(七言律詩)
首聯:熱情好客
頷聯:山村美景{對偶}
頸聯:淳樸民風{對偶}
尾聯:抒寫愿望
表現手法——借景抒情
游山西村 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臘”“渾”“豚”三個生字,會寫“莫”“臘”“渾”“疑”四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積累古詩名句。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句中蘊含的人生哲理。了解農民淳樸、好客的品性,體會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真摯感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欣賞古詩文,積累古詩名句。
教學難點:
體會含有人生哲理的詩句。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詩,導入新詩。
1、同學們,我們一起跟隨著蘇軾游覽了廬山,了解到蘇軾眼里的廬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之所以有這樣的感受,是因為——不是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宋朝詩人陸游一起來《游山西村》。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一)初讀古詩,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1、請大家自由朗讀《游山西村》,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朗讀,隨機糾正字音和詩句朗讀。
(1)指名朗讀古詩,注意評點字音的準確和詩句朗讀的味道。
(2)(點擊課件)認讀生字,學生提出書寫注意事項。
臘là 渾hún 豚 tún 疑yí
(3)老師指導詩句朗讀的味道,學生試讀,老師范讀,學生齊讀。
(出示課件)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借助注釋,了解詩意。
1、請大家結合注釋,猜猜這首詩的意思。同桌之間可以互相講講。
2、全班交流古詩的大概意思。
3、思考:你讀出來了陸游的心情沒有?
三、品讀古詩,體會感情。
品讀古詩,體會農民淳樸、好客的品性,體會陸游快樂的心情。
1、體會農民淳樸、好客的品性。(陸游快樂心情的原因之一——人好)
(1)請大家默讀詩句,想想農家人招待游客給你印象最深的一個字是什么?(足)理解“足”的意思。
(2)農家僅僅是“足”雞豚嗎?還“足”什么?
(3)一個“足”字可以看出什么?
(4)想象畫面,感情朗讀1、2句。
“豐足”之年,農家人殺雞宰豬,熱情招待外來游客,陸游在這里喝著酒、吃著肉,他快樂嗎?
2、體會陸游的快樂心情。(陸游快樂心情的原因之二——景好)
陸游的快樂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
(1)指名回答,引導學生重點體會:
①理解“莫笑”,從農家人熱情地招待可以體會到快樂。
②“山重水復”和“柳暗花明”的游玩情景對比看出快樂。“疑無路”和“又一村”的心理對比看出快樂。
(2)拓展理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3)想象畫面,感情朗讀3、4句。
同學們,陸游到山西村游玩,農民熱情款待他,詩中一個“足”字可以看出當地農民的'好客、純樸的性格。當陸游結束這次愉快的旅游,他的心情是快樂的,他由衷感激農民的熱情好客,他無比留戀農村的純樸生活,其實,“足”也可以概括陸游的心情,那就是——“滿足”。
四、配樂朗誦,背誦古詩。
游山西村
人好 豐足
足
景好 滿足
游山西村 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并能默寫詩中的名句。
2、能借助詞典等工具書和生活積累理解詩中的詞句,并根據需要搜集信息,擴大知識面。
3、能用自己的話或自己喜歡的方式說出詩的大意,感悟詩的`意境。
4、能發表對詩的獨特見解。
5、認識3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能用自己的話或自己喜歡的方式說出詩的大意,感悟詩的意境;能發表對詩的獨特見解。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生字。
教師讀詩,學生邊聽邊畫出不認識的或讀不準的生字。
二、讀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教師指導檢查讀詩情況。
2、個別讀。
3、組內讀,并在組內說說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遇到不會的字查字典。提問:你有哪些字還不太清楚具體意思?可以用什么方法解決:查字典、咨詢老師、同學討論。
三、再讀詩,感語交流。
仔細讀詩,試著用自己的話或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感情讀詩,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感受,并能用連貫、正確的語言表述。
四、熟讀成誦。
采取小組競賽,組內競賽等不同方式背誦。
五、檢查反饋。
1、檢查背誦情況:個人感情背誦、組內背誦小組競賽等不同形式。
2、檢查生字識記情況。
3、檢查對重點字、句的理解情況。
六、作業布置
1、繼續讀詩,用喜歡的方式感悟詩境。
2、搜集有關作者陸游的生平資料。
游山西村 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并能默寫詩中的名句。
2、能借助詞典等工具書和生活積累理解詩中的詞句,并根據需要搜集信息,擴大知識面。
3、能用自己的話或自己喜歡的方式說出詩的大意,感悟詩的意境。
4、能發表對詩的獨特見解。
5、讓每一個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6、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學重難點:
能用自己的話或自己喜歡的方式說出詩的大意,感悟詩的意境;能發表對詩的獨特見解。
教學課時
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約3分鐘)
1、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南宋著名詩人陸游,曾任隆興府通判,因極力推助北伐,被罷官。詩人回歸故里,內心郁悶。對照官場的偽詐,他更感受到鄉間生活的純樸自然。但他并未喪失信心,深信總有一天會重新為國出力。這種心境與游境相吻合,于是兩相交涉,產生了流傳千古的《游山西村》。板書課題
2、提出學習目標
(1)把古詩讀通順,難讀的字詞多讀幾遍;畫出詩的節奏,并讀一讀。
(2)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心境。
(3)能抓住重點詩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包含的意義。
(4)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約30分鐘)
(給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時間至少約束8分鐘)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完成)
1、我會讀、寫生字詞。
莫、臘、渾
2、我會組詞并說一句話。如:臘、渾等
3、我會流利地朗讀古詩。
4、我會完成課后思考題及每課一練。
(二)學文悟情展示
1、我會讀。
生:我會按節奏讀古詩。
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疑"和"又"字要重讀。
2、我會悟
(1)悟文本
生1:我知道"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的意思是:不要笑農家臘酒渾濁,豐收之年,他們全以豐盛的菜肴招待留下的客人。
生2:我知道"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走過一座座青山,經過一條條溪水,突然看見柳色蔥郁、鮮花明媚,又是一座村莊。
(2)悟寫法
我知道是采用先抑后揚的寫法:"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是抑的寫法;"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揚的寫法。
(要求:沒有展示的同學可做補充、答疑、記錄)
(三)創作性展示
1.展示個性感受
生:我知道前兩句詩寫出了山西村豐收之年的景象,讓人感受到農家款待客人的熱情和民風的淳樸,達了作者對農家豐收景象的由衷贊美之情。
生:我知道后兩句詩描繪了山間水畔的美景,寫景中寓含豐富哲理,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寫的范圍,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不同感悟。
生:學了這首詩,從中使我懂得了這樣一個道理:只要不怕困難,勇于開拓進取,就一定會有希望的。
2、 我會讀詩人陸游寫的其它詩。
3、展示心得體會。
三、激發知識沖突(約5分鐘)
怎樣巧用對偶語言?
四、知識拓展延伸(約2分鐘)
結合你的生活事例,我們在什么情況下會產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游山西村 教學設計 篇8
一、陸游簡介
陸游(1125-1210),南宋偉大詩人。字務觀,號放翁,山陰(現浙江省紹興市)人,做過寶章閣待制。幼年時正當金兵向南入侵,隨家逃難,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中年時期,曾到四川、陜西一帶,參加軍隊生活,前后九年,進一步激發了愛國激情,對他的創作有很大的影響。由于他堅決主張抗戰,上經常受到投降集團的壓制。愛國詩人陸游在斗爭中,屢受統治集團投降派的排擠打擊,但他堅持抗金主張,始終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陸游由于支持張俊北伐失敗被罷官還鄉。他晚年失去了官職,回到了故鄉,報國信念始終沒有衰退。一生留下九千多首詩,大都洋溢著愛國熱情,充滿收復失地的信心。風格豪邁是他詩歌的特色。
著作《劍南詩稿》《沈園》
作者軼事
提起文人,就使人想起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書生。然而陸游既是文人之佼佼者,又有非凡的武藝。為了實現收復失地的心愿,他曾經千里投師學習劍術40多歲時,他應邀到了抗金前線南鄭。有一天,他帶兵到山中圍獵,天色漸暗,大家準備回營了,。猛然見襲來一陣腥風,傳來一聲怒吼,隨著撲出一只吊睛白額猛虎。大家見了無不驚慌失色,紛紛逃避;只有陸游毫不懼怕,挺身仗劍,向虎刺了去,于是人虎之間展開了一場殊死搏斗。最后,陸游一劍刺中了老虎的咽喉。陸兄如此驍勇,怎不令人咋舌!
二、文言知識
一詞多義
足
1.衣沾不足惜(值得)
2.豐年留客足豚(豐足)
古今異義詞
社
春社近:古義“土地神”,今義一種集體組織。
詞類活用
夜
拄杖無時夜扣門:名詞作狀語,在夜里。
三、指導朗讀
游山西村(七律)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四、詩詞賞析
莫笑農家臘酒渾
頭年臘月所釀的酒渾濁,酒以清為貴
解釋:
不要笑話農家酒味薄。
豐年留客足雞豚。
豐足泛指豬
解釋:
他們待客的情意卻十分深厚。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初看起來覺得平淡,就象“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那樣,仿佛是一則普通的記事,毫不費力。然而,詩人從這里的起句,寫自己游村突然來到農家,主人盛情留客,渲染出農家豐收后的歡樂氣氛,為下面出游寫景抒情作了有力的鋪墊。“臘酒”,指臘月(農歷十二月)里自釀的米酒。這是稻谷豐收后出現的喜人景象。臘酒在開春后飲用,外表顯得有點渾濁,但是它有著名酒般的醇美。何況農家主人又是那樣熱情待客,還備有豐盛的佳肴呢!豚,指小豬,這里“足雞豚”是形容農家待客的菜肴極為豐盛。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青翠的山巒見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的溪流中淙淙穿行,草木愈漸濃茂,蜿蜒的山徑也愈漸依稀難認。
正在迷茫之際突然看見前面花明柳暗,幾家農舍,隱現于花木空疏之間,頓覺豁然開朗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是一聯膾炙人口的名句。它的妙處,不僅在善于描寫難狀之景以及對仗的工巧,而是在于“等閑語言變瑰奇”,出語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耐人咀嚼。把這種自然景象攝入詩篇里,在唐代詩人的筆下早就描繪過,如王維《藍田山石門精舍》:“遙愛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轉,忽與前山通。”到了宋代詩人手里,也有所描摹,如王安石《江上》:“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時代接近于陸游的詩人還有強彥文,他的詩歌有唐人的風致,曾寫過“遠山初見疑無路,曲徑徐行漸有村”的詩句。但在意境的開拓上,可以這樣說,這些詩句要遠遜于陸游。這聯上句通過一個“疑”字,把徐行山村而周圍山巒重迭、
流水縈繞的迷路的感覺,刻畫得形神畢現;下句承上,把移步換形所見之繁花似錦的春日美景,描繪得宛然在目。這樣使感覺的形象與視覺的形象有機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幅優美動人而又奇妙的畫面。《唐宋詩醇》評這二句說:“有如彈丸脫手,不獨善寫難狀之景。”這個評價是有見地的。這一聯不僅寫得極其自然,而且用語淺近,含意豐富;仿佛信手拈來,然而出人意表。所以千百年來一直贏得人們的普遍喜愛,如今已成為廣泛流傳的成語。當人們吟誦這兩句詩時,不單是欣賞這難以言狀的美妙的山村自然風光,而是從中領悟到它所蘊含的哲理思想的啟示——只要人們正視現實,面對重重艱難險阻,不退縮,不畏懼,勇于開拓,發奮前進,那么,前方將是一個充滿光明與希望的嶄新境界。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將近社日,村里忙著迎神賽會,村民們在迎神的簫鼓聲中來來往往。
農家雖衣冠簡樸,但古老的鄉俗卻很盛行。
簫鼓:n.作v.,吹簫擊鼓。
古風:古老的鄉俗。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詩由寫景轉入抒情,從村外之景轉寫村內之情。“春社”,這是我國古代的一種習俗。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謂“立春后五戊日為春社”。即立春第五個戊日為春社日。當這一天將來臨時,村子里不斷的吹簫打鼓聲音,響徹云霄,洋溢著一片節日的歡快氣氛。鄉民們還要向土地神祭祀,以祈求農事的豐收。這個簡樸的古代風俗,在當時江南的農村仍然很流行。詩篇不僅反映了農民們渴望豐年的心愿,也表達了詩人喜愛農村生活的真摯感情。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扣門
但愿從今以后,趁著月明之夜來閑游。
能隨時拄杖,輕扣柴扉,與老農親切絮語。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這是全詩的總結,也是漫游山村心情的表述。游村的感受如何呢?山村的迷人景色、村俗的樸實淳美,這些都給詩人留下美好而難忘的印象。今后怎么樣呢?詩篇以頻來夜游之情收結,余韻不盡。如果說孟浩然詩的最后:“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表露得非常直率,那么,陸游詩的結尾用筆則比較婉轉,詩人吐露的意念是,今后倘有機會乘月明之夜外出閑游的話,我拄著拐杖會隨時前來敲門敘談。這一歸結,點明了游村的詩題,而“夜叩門”與首句“農家”遙相呼應,不僅畫面完整,而且更耐人尋味。
五、寫作背景
游山西村:詩人正因推助張俊北伐,被罷歸故里,詩人心中憤憤不平。對照詐偽的官場,與家鄉純樸的生活自然會產生無限的.欣慰之情。
精彩賞析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譯:山層疊嶂,水迂回曲折,好像沒有了去路,(忽然)出現了柳色深綠、花光紅艷的山村。
這句詩蘊含著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蘊含著希望。
中心思想
《游山西村》:書寫了詩人陶醉在山野風光和農村的人情之美里的快樂之情。
六、合作交流,理解寫作特色
全詩緊扣“游”字,按時間推移展開敘述、層次清晰,語言生動。中間兩句對偶自然工整,顯示出了詩人錘煉語言的非凡功力。
詩詞鑒賞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鑒賞:首聯渲染出豐收之年農村一片寧靜,歡躍的情景。這兩句是說農家酒味雖薄,而待客情意卻十分深厚。“足”字表達了農家款客盡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詩人對農村淳樸民風的贊賞。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頷聯寫山間水畔的景色,寫景中富含哲理,千百年來廣泛被人引用.這里描寫的是詩人置身山陰道上,信步而行,疑若無路,忽而又開朗的情景。不僅反映了詩人對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體現了宋詩特有的理趣。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此聯展開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圖,描摹了南宋初年的農村風俗畫卷。讀者不難體味出詩人所要表達的熱愛傳統文化的深情,顯示了他對吾土吾民的熱愛。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寫詩人的愿望.詩人盼望著以后能夠有時間趁月夜出游,隨時拄著手杖敲門拜訪,戀戀不舍之情溢于言表.一個熱愛農村,與農民親密無間的詩人形象躍然紙上。
全詩流露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詩歌寫了詩人在山西村的所見、所聞、所感,展現了農村的人情美、風物美、民俗美,從而表達了詩人的陶醉、戀戀不舍之情。
本詩寫了詩人的所見、所聞、所感,展示了農村的人情美,風物美,民俗美,請從詩中找出這些句子。
七、體味、積累:
《游山西村》中哪兩句流傳最廣?你是如何理解這兩句詩的?
明確:“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詩句寫的是山繞水繞、柳暗花明,一派花團錦簇的景象。還蘊含著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往往蘊含著希
望。
整體感悟
游山西村在行文上有什么特點?
《游山西村》全詩緊扣“游”字,按時間推移展開記敘,層次清晰,語言生動.
在一個豐收的年景,詩人受到邀請,來到農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小路上,“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疑無而實有,景似絕而復出,終于來到山西村.這里山環水繞,柳暗花明,一派花團錦簇的景象,這兩句詩蘊涵著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蘊涵著希望,
在山西村,正植社日臨近,農民們衣著簡樸,吹簫擊鼓,結隊往來,熱鬧非凡.詩人陶醉在山野風光和農村的人情美里,對這次郊游發出了由衷的感嘆!
八、知識鏈接
成語典故:柳暗花明
陸游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他的詩抒發了抗金愛國的情懷,一度得到孝宗的賞識,所以入朝當了軍器少監。但朝中的投降派百般排擠他,不斷上書皇帝,誣陷他終日賞花吟詩,不務正業,皇帝偏聽偏信,結果陸游被棄。
陸游懷著滿腔的憤怒,回到老家紹興閑居。一天,陸游前往山西村拜訪友人,友人及左鄰右舍聽說陸游來訪,都熱情地接待他,家家戶戶擺酒設宴相迎。那淳樸的民風使陸游十分感動,他詩興大發,寫下詩篇《游山西村》。詩中有這樣兩句: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詩句既描繪了大自然的景象,又表達了詩人對未來寄予希望的心境。“柳暗花明”后用來比喻環境的突然轉變;也比喻在困難中遇到轉機,在錯綜復雜的情況下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游山西村 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能借助注釋理解生詞;
2、讀懂詩句意思,體會作者詩中的哲理;
3、背誦古詩,默寫《游山西村》。
教學重難點:
背誦古詩,理解詩中所含哲理。
教學準備:
風景畫、課本插圖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指名背誦《題西林壁》 。
2.說說從《題西林壁》這首詩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二、初讀古詩,讀準字音,了解詩意
1.自由讀《游山西村》,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音。 2.指名讀古詩,相機正音。
3.再次自由讀古詩,思考詩中主要寫了什么?
三、讀懂詩句,感悟詩理1.自由讀古詩,讀懂詩句。
〔學法嘗試:要讀懂這幾句詩,可以想一些辦法。詩句下面有一些詞語的注釋,讀一讀注釋,也許會有幫助;書上還有插圖,看一看插圖,說不定會受到啟發,還可以與同學討論討論。〕
2.按照:“學法嘗試”中的思路
讀一讀,看一看,想一想,議一議,力爭讀懂詩句。 3.集體交流。
( 1)從注釋中知道了“臘酒”“豚”“疑”等詞語的意思,讀懂了第
一、二行詩。
( 2)從插圖中,了解了“山重水復”“柳暗花明”是怎樣的`景象,知道了“疑無路”的意思,知道了“又一村”是指什么。〔課本中的注釋對我們讀通詩句有很大幫助;課本上的插圖對我們了解詩中描寫的景象也作了提示,抓住這些,就是抓住了讀懂詩句的根本。〕
4.感悟詩理。
( 1)指名讀詩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2)出示課本插圖,思考:“山重水復”與“疑無路”、“柳暗花明”與“又一村”之間的聯系?想象詩人心理活動的變化?
( 3)指名回答。
( 4)再次啟發思考:我們在什么情況下會產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你能舉個例子嗎?
( 5)從詩人游山西村的經歷、從你舉的例子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柳暗花明:綠柳成陰、繁花似錦的美景。
四、作業
1.背誦、默寫《游山西村》。
2.結合生活事例,說說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詩的意思。
游山西村 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古詩,背誦并默寫。
2.品讀重點詞語,感受鄉親們的淳樸熱情以及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真摯感情。
3.理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嘗試加以運用。
教學重點:借助以前學過的讀詩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感悟詩境。
教學難點:體會“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引出課題
上一堂課學習了《題西林壁》,我想檢查一下同學們會不會背誦這首詩。個人背——齊背。
二、解詩題,知作者
1.今天,我們學習第二首古詩《游山西村》。作者是陸游,你們都讀過陸游的那些詩呢?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處于國家動亂、人民苦難的嚴重關頭。他能文能武,主張抗金,收復失地,寫下許多憂國憂民的詩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愛國詩人。
2.“山西村”在什么地方?“游山西村”是什么意思?
三、抓字眼,明詩意
1.教師引導學生回憶上節課學詩的方法。
2.學生結合注釋,自由閱讀,自主思考。教師巡視指導。
3.指名讀詩,正音。
4.集體交流:能讀懂哪些?還有哪些不懂?教師相機進行指導。
(1)鄉親們是怎樣招待這位從遠方來的客人呢?出示古詩的一二兩句。(不要笑農家的臘酒渾濁,豐年待客的雞肉豬肉夠充足)
請同學們再去反復地讀這兩句詩,告訴老師你讀到了什么?
能抓住重點詞進行品讀嗎?也就是說你從那些關鍵詞中體會到了山民的熱情。
預設:“足”是什么意思?指什么足,想像一下,山民招待客人時會讓客人怎樣喝酒,要求客人怎樣吃肉,對,這就是農家人,他們會盡其所有、想盡辦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夠客氣。那同學們想一想,在作者眼里,這里的“足”難道單單指酒菜足嗎?那還指什么足?你能把山民的這份淳樸、好客情感通過讀不折不扣的,足足的表達出來嗎?
自由讀——個人讀_個人讀——齊讀。
山民對待詩人是那樣的熱情、好客,而詩人對待山民又是怎樣一份情感呢?你能繼續抓住關鍵詞來談談你的體會嗎?莫笑是什么意思?詩人叫人不要笑什么呢?對,這里的酒菜肯定沒有大酒店里的`精致,由此可見,在詩人的眼里,他不看重什么,他看重是什么?,相信此刻詩人已被山民這份淳樸,這份熱情深深的打動了,同學們,讓我們通過朗讀把詩人內心的這份感動表達出來吧!自由讀——個人——齊讀。
同學們此刻你眼前仿佛看見了山西村村民招待客人的怎樣一個畫面?又仿佛聽見鄉親們和詩人說了些什么?同桌之間互相說說。匯報。
(2)受到鄉親們熱情款待的陸游心情豁然開朗。他騎上毛驢,流連于山水之間。出示詩句,他看到了那些景物?山重水復、柳暗花明、山重水復指的是山巒重重,山一程,水一程。水道彎彎,柳暗花明又指的是什么?美麗的小山村。這里的疑是什么意思?能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嗎?個人說——同桌說。(山重水復真好像已無路可走,柳暗花明處又冒出一個村莊。)
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盡頭,你也有可能欣賞到別樣的美景。同樣的道理,即使人生陷入了困境,你也可能會絕處逢生。
詩人此時的心情肯定是非常的——那這份欣喜之情,你能把它讀出來嗎?(指導朗讀)本來以為自己是陷入絕境,無路可走的,突然發現一片無限的風光,這前面一句該怎么讀?后面一句又該怎么讀?對,要先先抑后揚。個人讀——齊讀。
四、多誦讀,悟詩情
1.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這首詩跟《題西林壁》有一個共同的地方,是什么呢?那就是既有美麗的景色描寫,又蘊含著深刻的哲理。這首《游山西村》里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說明什么道理呢?看似簡簡單單的詩句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看來,這句詩句能成為千古絕唱絕對有它自己的理由,當然,我們就沒有理由不記住他了。一起讀讀這句千古名句。
2.同學們,你愿意把這首千古流傳的古詩永遠留為自己的記憶嗎?請趕快把它背下來。個人——集體。
3.對于古詩,我們不但要會背,還要有感情地朗誦,同學們自由試試看,個人——個人——集體。
五、課堂作業
1.背誦、默寫《游山西村》。
2.結合生活事例,說說你是怎么理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句詩的意思。
板書設計:
游山西村
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敘事 盛情待客
山重/水復 /疑無路,
柳暗/ 花明/又一村。 寫景抒情 景色迷人
景美人更美
游山西村 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的】
1、知識:背誦這首詩;理解詩的意境。
2、能力:誦讀能力;聯想、想象能力。
3、德育:陶冶美的情操。
4、重點目標:背誦此詩。
5、目標難點:理解詩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作者及背景簡介
愛國詩人陸游在斗爭中,屢受統治集團投降派的排擠打擊,但他堅持抗金主張,始終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陸游由于支持張俊北伐失敗被罷官還鄉。居山陰(今紹興)鏡湖之三山村。這道詩作于次年春。詩中生動地描寫了農村淳樸的習俗和美麗的自然風光,表現出作者對農村生活的真摯的情感。
二、理解詩的意境
1、莫笑農家臘灑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寫農家熱情、淳樸、熱情好客,以豐饌款待客人的情況。足雞豚,形容菜肴很豐盛。足,足夠。豚,小豬,這里泛指豬。
2、山重水復疑無踟,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一聯描繪了山水復雜紆曲的美麗風光,表現了游者的驚喜和豪興。這兩句寫的是眼前景,述的是真實感受。重重疊疊的`山嶺,彎彎曲曲的流水,遠遠望去好象前面已經無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爛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現了一帶村莊。
兩句后來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絕處逢生的情境。它給人以堅持不懈、生意不絕的啟示,引導人們從一個狹小的圈子奔向一個開闊、明朗、優美的嶄新天地,所以被人們傳誦不衰。
3、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前一聯寫村外風光,這一聯轉為寫村中所見所聞。春社日將臨,農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豐年,擊鼓弄簫、載歌載舞,熱鬧異常;農家的穿載簡潔樸素,還保留著古代的風俗習尚。這二句勾勒出一幅純真明快的農村風俗畫。
4、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意思是說,從今以后,假如你們允許我在空閑的時候趁著晚上的月色前來訪問的話,那么,我會隨時在夜間拄著杖叩啟你們的家門的。這里,不僅說明了陸游與當地農民相處得多么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詩人對山西村和山西農民無限喜愛的真摯情感。
三、背誦這首詩
游山西村 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的:
1.理解詩意,感悟詩境,體會詩中深刻哲理。
2.體會詩歌表達的凝練,用詞準確,體會陸游詩歌的風格與特色。
教學流程:
一、初讀詩句,體會古詩韻味。
1、同學們平時積累了很多好詞佳句,能說說“山”“柳”開頭的成語嗎?
當中有兩個耳熟能詳、千古流傳的成語都出于同一首詩。【板書:山重水復、柳暗花明】
2、在這首詩中,有一座座連綿的山,有一條條交錯的河,有密密層層的柳,有明艷的花。這之間,幾間農舍若隱若現。【師邊用簡筆畫描述邊板畫,指出山、水、柳、花四景物】
3、知道這么美的景色在什么地方嗎?【板書:山西村】這樣美麗的景色被誰發現了?板書:陸游
4、初讀詩句,學習生字詞。
指名讀,師生合作讀,配樂讀,齊讀。
讀準生字:莫臘渾豚疑理解:豚
二、了解背景,學習查找資料。
1、查找資料
現在我們和陸游一起游山西村,板書:游山西村
古詩難讀難懂,讀古詩不論誰都要做一件事:查找資料
如果讓你查找,和這首古詩必有關系,必須要查的,你認為要查什么?學生交流
2、關注信息
篩選信息是學習古詩很重要的一步。這個信息告訴你什么?
你捕捉到了什么信息?臘酒味道怎樣?
小結:這些信息挺重要的,可能對等下理解、學習、感悟詩歌有幫助。學習古詩特別需要--借助資料
三、讀詩入境,贊民風民情。
1、了解詩意。讓我們一起去山西村,走進農莊,走進農家,看看他們在干什么?(招待客人)
出示: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2、想像動詞。大家注意到“留”這個動詞了嗎?從剛進村,直到最后挽留,這是個好長的過程,大家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在這過程中主人和客人之間會有哪些活動?
(學生們饒有興趣地想象并紛紛走上講臺板書其中的動詞:殺、端、舉、碰、喝、聊、談……)
生:殺雞宰羊燒菜扛豬敲鑼打鼓端酒……
就一個“留”字讓我們想象到整個接待的過程,如果把這些活動全部記錄,豈不更能表現當時熱鬧的情景?
(生:不行,詩歌是最精煉的,這個“留”字可以代表、包涵這么多的動詞。)
師:對呀,詩歌的語言是濃縮的,跳躍的,正因為如此讀詩就要善于想象,還原當時的生活情景。
3、【看圖】想象說話:
莫笑臘酒渾:讓你想到什么?
豐年足雞豚:你又會想到什么?
留客:農家人會怎么挽留?
帶著想象再讀這兩句古詩。
4、聯系背景,體會陸游收到款待以后的獨特心境。
此時,陸游罷官免職在家,面對這樣的農家人,他會怎么樣?他覺得這群農家人怎樣?
他會怎么表達此時此刻的心情?讀詩句
5、指導朗讀:“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熱情的接待場面、勤勞的村民、農家的幸福快樂)
四、品詞析句,悟人生哲理。
1、將詩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與“山清水秀疑無路,柳綠花紅又一村。”進行比較,體會詩句的意境及表達的準確。
同學們,這可是美麗的江南啊,風景如畫,山清水秀,我有點納悶,詩人怎么不說“山清水秀疑無路”,而卻說“山重水復疑無路”,還有這后半句就更想不明白了,按理說,柳是綠的,花是紅的,可作者偏不說“柳綠花紅又一村”,而卻說“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怎可能暗呢?花為什么以用“明”呢?
2、結合背景資料,體會作者的心情及詩句所蘊含的人生哲理。
3、片斷描寫,體會心情。
①一座座山重重疊疊,一條條水縱橫交錯,走著走著,我,我的心里。
②柳蔭深深,前路迷茫,穿過柳蔭深處,啊,鮮花明麗紅艷,眼前忽然一亮,又是一個村莊,我想那村莊(村莊會是什么樣的?陸游雖然未見,但已在心中憧憬,描繪。)我的心中。
拿起筆展開想像,寫下當中的情景吧
小結:此時,詩人的心情有變化嗎?怎么變的?你能讀出這樣的對比、變化嗎?
讀出對比,“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陸游?(不怕失敗堅持到底)
4、聯系背景,體會道理。
六、適度拓展,賞詩人情懷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王維《終南別業》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七、聯系實際,升華人生道理。
千百年過去了,這經典名句依然在我們耳邊回蕩,當我們______的時候,我們相信——(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生活中誰沒有困難,生活中誰沒有挫折,誰沒有失敗,但只要牢牢記住這千古流傳的名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一定能走向希望,走向光明,走向美好的未來!
板書設計:
游山西村--陸游
資料
山重水復疑無路,想象
柳暗花明又一村。道理
名師名言:
給孩子上一堂課,想孩子一輩子。——林莘
“留”下你的笑靨如夏花
——聽林莘老師《游山西村》所感
林志芳
都說“見過林莘的,決忘不了她的笑”。這次在“千課萬人”的講臺上,那笑依然明媚,一如夏花。
這次她帶來的是古詩教學《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本是一首七言律詩,全詩如下: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柱杖無時夜叩門。
詩人運用凝練的筆觸,全篇圍繞著一個“游”字鋪展,層次分明地勾勒出一幅色彩明麗的江南農村風光圖。可惜進入教材時,編者只截了前兩聯。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開頭似是平淡,細品卻意蘊豐富。怎么讓學生去體會當時主人盛情留客的熱情,怎么讓學生去感受農家豐收后歡暢?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膾炙人口的名聯,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如何讓學生去品味那“有如彈丸脫手”的.語言,又如何引導學生去參悟詩中蘊含的哲理呢?且看林莘。
第一聯:著一個“留”字,意境全出。
入詩朗讀之后,林老師用一句“讓我們一起去山西村,走進農莊,走進農家,看看他們在干什么?”自然地引出了“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接著就抓住一個“留”,借助插圖,巧妙引導學生想象。
師:“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中,大家注意到“留”這個動詞了嗎?從剛進村,直到最后挽留,這是個好長的過程,大家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在這過程中主人和客人之間會有哪些活動?
(學生們饒有興趣地想象并紛紛走上講臺板書其中的動詞:殺、端、舉、碰、喝、聊、談……)
師:就一個“留”字讓我們想象到整個接待的過程,如果把這些活動全部記錄,豈不更能表現當時熱鬧的情景?
生:不行,詩歌是最精煉的,這個“留”字可以代表、包涵這么多的動詞。
師:對呀,詩歌的語言是濃縮的,跳躍的,正因為如此讀詩就要善于想象,還原當時的生活情景。
接下來,林老師又牢牢抓住“莫笑、臘酒渾”,“豐年、足雞豚”,“留客”等關鍵字詞通過角色扮演、師生對話,讓學生在品味語言的同時真切地感受到了當時熱鬧的場景。
“留”字的教學就像一個巧妙的支點,由此,課堂變活,詩歌變活。畫面還原了,情境再現了。法國作家福樓拜說:“無論你所要講的是什么,真正能表現它的句子只有一個,真正適當的動詞和形容詞也只有一個,就是那最準確的一句,最準確的動詞。”語文教學又何嘗不是要找準這“一個”?
第二聯:對比賞詞,品悟詩理。
這一聯的教學,仍然是從品詞入手。
師:同學們,這可是美麗的江南啊,風景如畫,山清水秀,我有點納悶,詩人怎么不說“山清水秀疑無路”,而卻說“山重水復疑無路”,還有這后半句就更想不明白了,按理說,柳是綠的,花是紅的,可作者偏不說“柳綠花紅又一村”,而卻說“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怎可能暗呢?花為什么以用“明”呢?
一石激起千層浪,品評之后,是拓展寫話,學生在充分的進入情境之后在聯系陸游當時的境遇,這才驚喜地發現:原來,這詩中言說的不僅僅是游山西村的經歷,記錄的不僅僅是賓客言歡的故事,它更含著詩人的心境,蘊著深刻的哲理。
課末的拓展誦讀,將杜甫、王維、李白的詩與這一聯相比照,既是對詩人情懷的升華解讀,又是對這一名句的內化鞏固。
兩聯賞過之后,黑板上除了形象的板畫、經典的詩句,還留下了三個關鍵詞:“資料”、“想象”、“道理”。這三個關鍵詞無疑濃縮著目標與方法,是我們探究教者的智慧與理念的路。
先說“資料”,林老師帶著學生賞讀古詩,始終不忘提醒學生學會查找資料,運用資料,既得傳統詩學“知人論世”的精髓,又為古詩的鑒賞注入了現代因素。
再言“想象”,這實在是詩歌鑒賞不二的法則,古詩本就是詩人曾經鮮活的生命呈現,傳遞的是他們彼時的歡笑或者嘆息。只有想象,才能使文字由冰冷的符號還原為鮮活的畫面、生動的故事。
至于“道理”。宋詩與唐詩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唐詩多言事抒情而宋詩多以事說理。教者對詩中哲理的解讀品悟,應該是對《游山西村》這一文本真正“秘妙”的自覺皈依。
總之,在《游山西村》一課,“得言”“得意”“得味”“得法”,不啻為古詩教學的優秀范例。
曾經很多次看林莘的課,總覺得目不暇及。我也曾經抱著《二十四詩品》,試圖想為林莘的課堂教學風格做點概括,卻發現那光彩流溢的課堂很難被確切的描述。后來,勉強找到八個字:“纖膿適度,綺麗自然”。大概是這樣吧?——不肥不瘦、不偏不倚,綺麗精彩、自然大氣。
見到林莘總是慨嘆,嘆得最多的是她永遠神采奕奕,永遠笑靨如花。想來,無論《鯨》《為人民服務》還是《凡卡》《東施效顰》再到今天的《游山西村》,她從來不在課品中重復自己,一直在變,一直在走、一直在挑戰、一直在創新。若問她那課堂為何如此燦爛、若問她那生命為何如此燦爛,根由就在此罷。
游山西村 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陸游,理解詩意;背誦本詩。
2、理解主題,學會賞析名句,體味詩詞意境。
3、增強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目標1.
教學難點:
目標2.
教學方法:
朗讀、研討。
課型:新授課。
課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陸游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他的詩抒發了抗金愛國的情懷,一度得到孝宗的賞識,所以入朝當了軍器少監。但朝中的.投降派百般排擠他,不斷上書皇帝,誣陷他終日賞花吟詩,不務正業,皇帝偏聽偏信,結果陸游被棄。
陸游懷著滿腔的憤怒,回到老家紹興閑居。一天,陸游前往山西村拜訪友人,友人及左鄰右舍聽說陸游來訪,都熱情地接待他,家家戶戶擺酒設宴相迎。那淳樸的民風使陸游十分感動,他詩興大發,寫下詩篇《游山西村》。詩中有這樣兩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詩句既描繪了大自然的景象,又表達了詩人對未來寄予希望的心境。“柳暗花明”后用來比喻環境的突然轉變;也比喻在困難中遇到轉機,在錯綜復雜的情況下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整體感知:
1、“游”,出游。“山西村”,是指當時三山附近的一個小村。這首詩寫的是作者在鄉下做客時,農民殷勤好客的情形,表達了詩人熱愛農村的真摯感情。
2、陸游(1125-1210),南宋偉大詩人。字務觀,號放翁,山陰(現浙江省紹興市)人,做過寶章閣待制。幼年時正當金兵向南入侵,隨家逃難,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中年時期,曾到四川、陜西一帶,參加軍隊生活,前后九年,進一步激發了愛國激情,對他的創作
有很大的影響。由于他堅決主張抗戰,政治上經常受到投降集團的壓制。愛國詩人陸游在政治的斗爭中,屢受統治集團投降派的排擠打擊,但他堅持抗金主張,始終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陸游由于支持張俊北伐失敗被罷官還鄉。他晚年失去了官職,回到了故鄉,報國信念始終沒有衰退。一生留下九千多首詩,大都洋溢著愛國熱情,充滿收復失地的信心。風格豪邁是他詩歌的特色。
三、細讀品味:
1、“莫笑農家臘灑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寫農家熱情、淳樸、熱情好客,以豐饌款待客人的情況。“足雞豚”,形容菜肴很豐盛。“足”,“足夠”。“豚”,小豬,這里泛指豬。
2、“山重水復疑無踟,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一聯描繪了山水復雜紆曲的美麗風光,表現了游者的驚喜和豪興。這兩句寫的是眼前景,述的是真實感受。重重疊疊的山嶺,彎彎曲曲的流水,遠遠望去好象前面已經無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爛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現了一帶村莊。
兩句后來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絕處逢生的情境。它給人以堅持不懈、生意不絕的啟示,引導人們從一個狹小的圈子奔向一個開闊、明朗、優美的嶄新天地,所以被人們傳誦不衰。
3、“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前一聯寫村外風光,這一聯轉為寫村中所見所聞。春社日將臨,農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豐年,擊鼓弄簫、載歌載舞,熱鬧異常;農家的穿載簡潔樸素,還保留著古代的風俗習尚。這二句勾勒出一幅純真明快的農村風俗畫。
4、“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意思是說,從今以后,假如你們允許我在空閑的時候趁著晚上的月色前來訪問的話,那么,我會隨時在夜間拄著杖叩啟你們的家門的。這里,不僅說明了陸游與當地農民相處得多么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詩人對山西村和山西農民無限喜愛的真摯情感。
四、教師小結:
這首抒寫江南農村日常生活的詩篇,題材比較普通,不同的是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辭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詩中表現了農家的殷勤好客和風俗古樸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向往。
五、布置作業: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六、板書設計:
游山西村
農家——豐衣足食;村外——景色優美;村內——民風古樸;希望——隨時做客。
————喜慶歡悅、民風淳樸。
游山西村 教學設計 篇14
一、談話導入,解題
1、介紹有關陸游的情況
2、出示課題:山西村是什么地方?
二、熟讀課文,知曉大意
1、將古詩抄在黑板上,安排學生自讀
2、安排小組讀詩,交流字詞
3、指導翻譯(通過此環節理解詩文大意,掌握“莫”、“渾”、“豚”、“疑”等字的意思。
三、深入研究、破詩明理
1、齊讀古詩
2、討論:從詩的前兩句你能看出什么?
3、討論:古詩前兩句說的是農家的待客之道,后兩句卻突然轉向寫景,是不是有些突兀?“又一村”指的是?(山西村)
4、鼓勵學生描述村子的景象和村民們的生活。
5、啟發談話:古詩中“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膾炙人口的名句,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獨到體會,是面對困難、迷茫的另類人生體驗。你能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理解嗎?
四、指導背誦
1、鼓勵背誦
2、跟著音樂齊背
【教學反思】
本詩采用了倒敘等一些寫作手法,理解起來相對困難,首先要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和討論來疏通詩意,再對重點詩句展開研究。對于本詩所含的哲理,要指導學生在理解含義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際來討論,如討論生活和學習中“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經歷等,使學生多一份對于人生境遇的感悟,從而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
游山西村 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陸游,理解詩意;背誦本詩。
2、理解主題,學會賞析名句,體味詩詞意境。
3、增強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目標1。
教學難點:
目標2。
教學方法:
朗讀、研討。
課型:新授課。
課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陸游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他的詩抒發了抗金愛國的情懷,一度得到孝宗的賞識,所以入朝當了軍器少監。但朝中的投降派百般排擠他,不斷上書皇帝,誣陷他終日賞花吟詩,不務正業,皇帝偏聽偏信,結果陸游被棄。
陸游懷著滿腔的憤怒,回到老家紹興閑居。一天,陸游前往山西村拜訪友人,友人及左鄰右舍聽說陸游來訪,都熱情地接待他,家家戶戶擺酒設宴相迎。那淳樸的民風使陸游十分感動,他詩興大發,寫下詩篇《游山西村》。詩中有這樣兩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詩句既描繪了大自然的景象,又表達了詩人對未來寄予希望的心境。“柳暗花明”后用來比喻環境的突然轉變;也比喻在困難中遇到轉機,在錯綜復雜的情況下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整體感知:
1、“游”,出游。“山西村”,是指當時三山附近的一個小村。這首詩寫的是作者在鄉下做客時,農民殷勤好客的情形,表達了詩人熱愛農村的真摯感情。
2、陸游(1125—1210),南宋偉大詩人。字務觀,號放翁,山陰(現浙江省紹興市)人,做過寶章閣待制。幼年時正當金兵向南入侵,隨家逃難,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中年時期,曾到四川、陜西一帶,參加軍隊生活,前后九年,進一步激發了愛國激情,對他的創作
有很大的影響。由于他堅決主張抗戰,政治上經常受到投降集團的壓制。愛國詩人陸游屢受統治集團投降派的排擠打擊,但他堅持抗金主張,始終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陸游由于支持張俊北伐失敗被罷官還鄉。他晚年失去了官職,回到了故鄉,報國信念始終沒有衰退。一生留下九千多首詩,大都洋溢著愛國熱情,充滿收復失地的信心。風格豪邁是他詩歌的特色。
三、細讀品味:
1、“莫笑農家臘灑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寫農家熱情、淳樸、熱情好客,以豐饌款待客人的情況。“足雞豚”,形容菜肴很豐盛。“足”,“足夠”。“豚”,小豬,這里泛指豬。
2、“山重水復疑無踟,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一聯描繪了山水復雜紆曲的美麗風光,表現了游者的驚喜和豪興。這兩句寫的是眼前景,述的是真實感受。重重疊疊的山嶺,彎彎曲曲的流水,遠遠望去好象前面已經無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爛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現了一帶村莊。
兩句后來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絕處逢生的情境。它給人以堅持不懈、生意不絕的啟示,引導人們從一個狹小的圈子奔向一個開闊、明朗、優美的'嶄新天地,所以被人們傳誦不衰。
3、“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前一聯寫村外風光,這一聯轉為寫村中所見所聞。春社日將臨,農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豐年,擊鼓弄簫、載歌載舞,特別熱鬧;農家的穿載簡潔樸素,還保留著古代的風俗習尚。這二句勾勒出一幅純真明快的農村風俗畫。
4、“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意思是說,從今以后,假如你們允許我在空閑的時候趁著晚上的月色前來訪問的話,那么,我會隨時在夜間拄著杖叩啟你們的家門的。這里,不僅說明了陸游與當地農民相處得多么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詩人對山西村和山西農民無限喜愛的真摯情感。
四、教師小結:
這首抒寫江南農村日常生活的詩篇,題材比較普通,不同的是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辭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詩中表現了農家的殷勤好客和風俗古樸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向往。
五、布置作業: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六、板書設計:
游山西村
農家——豐衣足食;村外——景色優美;村內——民風古樸;希望——隨時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