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天(精選15篇)
秋 天 篇1
《秋天》選自何其芳早年創作的詩集《預言》(1931-1933)。它不像那個時期的詩人們那樣愛用象征手法,寫得神秘莫測,或愛尋味哲理,顯示思想的深高厚重;也不像他向前拘守個人狹小天地,纏綿悱惻于男女私情,除了幽怨、苦思就是期待,而是難得地將視野投向鄉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動場景,以觀者的身份言身外他人之事,表現一派明朗純凈的詩意詩風。詩作采用直陳其事的寫法,表面看來似乎簡單、直白,缺少象征的奧義,實則意味情味既深且長。詩中透出那么一種氛圍,那么一種神韻,這是最能勾住讀者心魄的東西。
所謂氛圍,在文學作品尤其是抒情作品中,通常是指作品中的整體性的境象、風神、氣韻。它與嚴羽的“氣象混沌,難以句摘”的氣象有所類似,又有所不同,氣象所指更為廓大,包括內容、形式各個方面;氛圍似乎主要關乎內容,涉及意象、意境、情感等。氛圍可感而不可言,正如司空圖所言:“神而不知,知而難狀。”亦如唐人所言:“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但讀之有感,了然于心,也應能言追心意,形之于文。
在《秋天》里詩人用最精粹的語言描寫農家生活,每一句詩都是一幅畫面,三節詩又組成三幅復合畫面。畫面的組合造成了既流動又整合的特殊氛圍。
第一幅畫面是“農家豐收圖”。這里不是寫某個農夫,而是寫普遍的農家活動。寫了兩個場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籬間背瓜果。山谷伐木置于篇首,丁丁聲悠遠地飄來,訴諸聽覺;震落了清涼的露珠,訴諸視覺和觸覺,真是一片世外風光,啟迪人追思那邈遠的印象,《詩經》中不是有“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之句嗎?“飄”和“幽谷”在何其芳早年詩中常出現,不過那都是寫虛的,用的是比喻義、引申義,用在這里才是寫實的,別有一番情韻。背瓜果所伴隨的心情和表情在詩中未點明,但讀者可以想到,那是欣喜、笑盈盈的。“棲息”本用來描寫有生命的物類,現用在這節詩的末尾,來概括秋天在農人家里的狀況,將虛無的東(秋天)西視象化了,創造出松弛、閑靜的氛圍。
第二幅畫面是“霜晨歸漁圖”。其中“霧”“霜”這些表現環境氛圍的詞(還有上一節的“露”),也是何其芳早年詩中常出現的,傳達出清涼、冷寂、朦朧的氣氛。畫面還包括一系列活動:撒網,收漁,搖槳。這些平常活動畫面在這里都蘊含著淡而遠、清而靜的神韻。“輕輕”一詞常在何詩中出現,在此仿佛“信手拈來”,顯示出漁人悠閑與自得的心情。也許在早年何其芳的心目中,秋天就真的是這么寧靜、悠遠。
第三幅畫面是“少女思戀圖”。這節詩從野草、蟋蟀和溪水寫起,相當于古人所謂“感興”的寫法,即先言他事,由興而感,由景入情。野草寥廓,溪水清洌,這本不是人的活動,其后必有續言,那就是少女心懷戀情。大自然繁囂的夏天過去了,秋天到來卻變化清靜了,人在寂靜時大都反觀自身,傾聽心靈之聲。牧羊女聽了一夏的“牛背上的笛聲”,忽然聽不到了,心靈的某一角落開始萌動起來,真是“如樹根在熱的夏夜里震動泥土”(何其芳詩《夏夜》)。寫戀愛尤其是初戀,是早年何詩所擅長的,這次他寫得更含蓄也更精彩了。這一節才五行,就寫出了由外景向內情的過渡,寫出了初戀從無到有的過渡。詩人選取了“牧羊女的眼里”這一特定角度,雖未明寫眼神,但讀者自能見出那里面的清純、明凈,那是初戀少女似戀非戀時的特殊眼神。而且比較這三節詩我們可以看到,前兩節主要寫外在景物與人事,這第三節真正寫入心靈深處,寫出了微妙的感覺,使全詩收束在感情的實處。不這么寫,難以入情、入神,詩就“飄浮”起來了。
總之,《秋天》這首詩通過描繪不同場景、畫面,創造了一種既來自人世又遠離塵俗的氛圍。這一氛圍具有清靜、清遠、清甜、清柔的特點。它寫的是繁忙夏天之后的農閑景象,所以具有清靜的氛圍;它寫的是世處桃源般的生活,不見農家些許的艱難苦恨,所以具有清遠的氛圍;它寫的是少男少女朦朧而純真的愛情,所以具有清甜的氛圍;它像何其芳其他詩作一樣專用輕柔之詞寫清麗意象,避開喧囂的景境,避開拙重之詞,所以具有清柔的氛圍。詩中各幅畫面,以及畫面里的各個意象,無一不和諧地統一;因而這種氛圍所賴以形成的清靜、清遠、清甜、清柔等多方面特點也無一不達于極致。技蓋至此,非高手不能為。可是何其芳寫這首詩時才是20歲左右的大學生!
秋 天 篇2
14秋天
青島 侯 磊
● 教學目標
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 課前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課文,寫出生字并正確注音。師生合作制作秋景圖的圖片或課件。準備錄音帶、錄音機、微機或投影儀。
整體感悟
導人新課
著名詩人秋瑾在詩中說“秋風秋雨愁煞人”。
宋玉也在《九辯》中言“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秋天是憂傷的、哀婉的,讓人頓生惆悵……但是秋天也有絢麗的
色彩、豐收的喜悅。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秋天,感受一個別樣的秋天。(板書課題)。
9教師配樂范讀課文 。
[要求]a.朗讀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b.學生正確劃分詩歌的停頓。
0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顯示)
問題組:a.為什么說這是一幅鄉村秋景圖?
b.詩中刻畫了幾幅圖畫?(給它們命上整齊、漂亮的名字)
c.詩歌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
朗讀之后,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明確]
a.因為露珠、冷霧、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氣特征;提到農家:稻香、鐮刀體現農家特色;有秋蟲低鳴:蟋蟀聲使田野更遼闊;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這是在秋天。
b.三幅圖: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
c.對秋天的喜愛、贊美的感情。
研讀賞析 出示學生繪制的圖畫或課件。(學生對照圖片展開想像,描繪自己喜歡的畫面。多媒體或投影顯示問題組)
a.想像每幅畫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動、心情,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你喜歡的一幅圖畫,并說
說為什么喜歡這幅圖。 b.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景的? c.找出你最喜歡的語句,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寫得好在哪兒?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a.先請幾名同學朗讀最喜歡的一節詩。說說為什么喜歡。然后據圖畫,展開想像,描繪
畫面。
學生描繪畫面(參考內容):
◆農家豐收圖:清晨朝露未唏的時候,有位農人來到幽谷,丁丁的伐木聲震蕩山谷;田野里發散出稻香的氣息,金黃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個身影在揮鐮割稻,晶瑩的汗珠濕透衣衫;果林中還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飄香,沁人心脾,摘下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禮物,放進背簍,這份喜悅要與親友一起分享……
◆霜晨歸漁圖:清晨的江面還彌漫著冷冷的霧氣,可以感受到些許的涼意。遠遠地有個漁人搖著船槳向岸邊駛來。依稀可見船篷上掛著層白霜,漁人熟練地撒下魚網,網上的青鳊魚就像烏桕葉,閃著銀色的光澤。歸航了,江面上傳來動人的漁歌,還有陣陣爽朗的笑聲……
◆少女思戀圖: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嗚叫聲,溪水清澈見底。羊兒的咩咩聲陣陣傳來,秋天的美景讓人賞心悅目,牧羊女卻失去了往日的活潑。夏日里的笛聲悠遠、綿長,怎不見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誰能猜得透? b.由遠及近的順序。 c.優美語句賞析:◆先找出優美的語句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詩,體會、分析感情:語言的精妙之處。
◆主要分析加點詞的表達作用:(美句賞析參照)
伐木聲飄出幽谷——從聽覺的角度,寫出了幽谷的深、靜。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飽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寫出了豐收之景;“稻香”從味
覺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豐收的圖畫。
秋天棲息在農家里——“棲息”運用擬人的修辭,概括秋天在農人家里的狀況,將虛
無的東西具體化,寫出了松弛、嫻靜的氛圍。
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閑與自得的心情。 .
秋天游戲在漁船上——“游戲”一詞虛實相生,漁人是在漁船上游戲,并不在乎打了
多少魚,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戲秋天,寫出了那份閑適。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夢寐”是朦朧的意思,寫出了少女的情懷,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為什么“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這個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魚像烏桕葉;另一層意思,江岸上烏桕樹,樹葉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網起的是烏桕葉的影子。用倒裝句體現漁民悠閑的心情。
齊讀、自背、齊背、比賽背誦。
課堂小結:本詩從多種感官角度出發,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寫出夏忙后農閑的景象:農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閑、愜意,少了些艱難苦恨,多的是清靜、清甜。這是一個明媚、快樂的秋天,一個樂在其中的秋天。 拓展延伸
比較閱讀:讀《秋景》,比較與《秋天》在內容、感情、語言等方面的相同之處。布置作業 寫自己的秋天。以“秋天”為題寫一首詩。摘抄以“秋”為內容的詩文,并做點評。
點 評
本課采用了以讀帶講兼以學生自學討論的教學方法。
課前安排有繪畫和有微機特長的同學參與課件或畫片制作,極富創意。制作的前提是吃透課文內容,并且要融入自己的想像,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使他們都有一種被認同的喜悅,對其他同學也是一種刺激和鞭策。教師只做點撥,整個學習過程充滿新鮮感,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從教學流程看,開頭用秋瑾和宋玉的文句精心導入 ,在感情上與《秋天》一詩形成鮮明的反差,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學過程 中穿插朗讀指導,有助于學生充分理解、領會詩歌。整體感知部分,考慮到啟發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情感體驗,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研讀賞析部分設計看圖想像、描繪畫面、體會意境的環節,激發獨特的體驗與感受。拓展延伸部分進行比較閱讀,將本課學習引向縱深。安排摘抄寫“秋”的詩文,并做點評,是培養學生養成做摘抄的習慣,訓練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特色鮮明。
秋 天 篇3
○教學目標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①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課前準備
①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課文,寫出生字并正確注音。
②師生合作制作秋景圖的圖片或課件。
③準備錄音帶、錄音機、微機或投影儀。
○教學設計
整體感悟
①導人新課
著名詩人秋瑾在詩中說“秋風秋雨愁煞人”。
宋玉也在《九辯》中言“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秋天是憂傷的、哀婉的,讓人頓生惆悵……但是秋天也有絢麗的色彩、豐收的喜悅。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秋天,感受一個別樣的秋天。(板書課題)
②師配樂范讀課文
[要求]a.朗讀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b.學生正確劃分詩歌的停頓。
③生自由朗讀課文。(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顯示)
問題組:a.為什么說這是一幅鄉村秋景圖?
b.詩中刻畫了幾幅圖畫?(給它們命上整齊、漂亮的名字)
c.詩歌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
朗讀之后,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明確]
a.因為露珠、冷霧、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氣特征;提到農家:稻香、鐮刀體現農家特色;有秋蟲低鳴:蟋蟀聲使田野更遼闊;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這是在秋天。
b.三幅圖: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
c.天的喜愛、贊美的感情。
研讀與賞析
①示學生繪制的圖畫或課件。(學生對照圖片展開想像,描繪自己喜歡的畫面。多媒體或投影顯示問題組)
a.想像每幅畫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動、心情,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你喜歡的一幅圖畫,并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幅圖。
b.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景的?
c.找出你最喜歡的語句,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寫得好在哪兒?
②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a.先請幾名同學朗讀最喜歡的一節詩。說說為什么喜歡。然后據圖畫,展開想像,描繪 畫面。學生描繪畫面(參考內容):
◆農家豐收圖:清晨朝露未唏的時候,有位農人來到幽谷,丁丁的伐木聲震蕩山谷;田野里發散出稻香的氣息,金黃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個身影在揮鐮割稻,晶瑩的汗珠濕透衣衫;果林中還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飄香,沁人心脾,摘下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禮物,放進背簍,這份喜悅要與親友一起分享……
◆霜晨歸漁圖:清晨的江面還彌漫著冷冷的霧氣,可以感受到些許的涼意。遠遠地有個漁人搖著船槳向岸邊駛來。依稀可見船篷上掛著層白霜,漁人熟練地撒下魚網,網上的青鳊魚就像烏桕葉,閃著銀色的光澤。歸航了,江面上傳來動人的漁歌,還有陣陣爽朗的笑聲……
◆少女思戀圖: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嗚叫聲,溪水清澈見底。羊兒的咩咩聲陣陣傳來,秋天的美景讓人賞心悅目,牧羊女卻失去了往日的活潑。夏日里的笛聲悠遠、綿長,怎不見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誰能猜得透?
b.由遠及近的順序。
c.優美語句賞析:
◆先找出優美的語句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詩,體會、分析感情、語言的精妙之處。
◆主要分析加點詞的表達作用:(美句賞析參照)
伐木聲飄出幽谷——從聽覺的角度,寫出了幽谷的深、靜。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飽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寫出了豐收之景;“稻香”從味覺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豐收的圖畫。
秋天棲息在農家里——“棲息”運用擬人的修辭,概括秋天在農人家里的狀況,將虛無的東西具體化,寫出了松弛、嫻靜的氛圍。
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閑與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戲在漁船上——“游戲”一詞虛實相生,漁人是在漁船上游戲,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魚,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戲秋天,寫出了那份閑適。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夢寐”是朦朧的意思,寫出了少女的情懷,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為什么“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這個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魚像烏桕葉;另一層意思,江岸上烏桕樹,樹葉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網起的是烏桕葉的影子。用倒裝句體現漁民悠閑的心情。
③齊讀、自背、齊背、比賽背誦。
課堂小結:本詩從多種感官角度出發,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寫出夏忙后農閑的景象:農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閑、愜意,少了些艱難苦恨,多的是清靜、清甜。這是一個明媚、快樂的秋天,一個樂在其中的秋天。
拓展延伸
比較閱讀:讀《秋景》,比較與《秋天》在內容、感情、語言等方面的相同之處。
布置作業
①寫自己的秋天。以“秋天”為題寫一首詩。
②摘抄以“秋”為內容的詩文,并做點評。
點 評
本課采用了以讀帶講兼以學生自學討論的教學方法。
課前安排有繪畫和有微機特長的同學參與課件或畫片制作,極富創意。制作的前提是吃透課文內容,并且要融入自己的想像,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使他們都有一種被認同的喜悅,對其他同學也是一種刺激和鞭策。教師只做點撥,整個學習過程充滿新鮮感,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從教學流程看,開頭用秋瑾和宋玉的文句精心導入 ,在感情上與《秋天》一詩形成鮮明的反差,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學過程 中穿插朗讀指導,有助于學生充分理解、領會詩歌。整體感知部分,考慮到啟發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情感體驗,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研讀賞析部分設計看圖想像、描繪畫面、體會意境的環節,激發獨特的體驗與感受。拓展延伸部分進行比較閱讀,將本課學習引向縱深。安排摘抄寫“秋”的詩文,并做點評,是培養學生養成做摘抄的習慣,訓練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特色鮮明。
秋 天 篇4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語言美,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3、了解秋天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教學難點: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語言美,了解秋天的特點。 教學環節達成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復習導入重溫課文內容 2、上一節課我們初步感受了秋天的美,用讀來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好嗎? 小組輪讀課文二、合作探究,深入感知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理解詞句, 感受詩中描寫的景象,理解詩中擬人手法的運用。 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語言美,了解秋天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一)賞讀第一部分1、指名有感情地讀第一節秋天與其他季節的不同之處在哪兒?(太陽更紅更嬌,空氣更甜更好)2、指導讀背第一節(讀好“更紅更嬌,空氣更甜更好”)(二)賞讀第二部分1、 秋風是報信的使者,她的到來,意味著夏天的結束。你知道秋風到過哪些地方嗎?相機板書:田野 小路 果園1、是啊,她所到之處都留下秋天的足跡,你能舉例說一說嗎?2、在田野里打滾,在小路上奔跑,你覺得秋風像誰?“抓一把……香氣……”這句話你讀懂了什么?3、秋天來到田野里,田野里有什么變化?小路、果園呢?指導朗讀,體會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4、秋天到,許多植物的果實成熟了,呈現出不同的顏色。他們高低錯落,顏色分明,讓人賞心悅目,這都歸功于秋風把田野梳理得井井有條。5、看秋景組圖,你有什么想說的嗎?6、讓我們一起帶著自己對秋天的這份情,齊讀課文的第二部分。(三)賞讀第三部分1、為什么要“撿一片黃葉悄悄的珍藏”?2、有感情地朗讀(一)賞讀第一部分1、討論秋天與其他季節的不同之處,走在秋天,為什么太陽會更紅更嬌,空氣更甜更好?2、讀背第一節 (二)賞讀第二部分 1、學生默讀課文回答 2、舉例說明說一說如:秋風飄到田野里,稻子像黃金鋪滿地。 3、像個孩子那么調皮 有感情地朗讀 4、抓住“嚷著”“舉著”“穿紅襖”“紅著臉”體會豐收的喜悅。 6、欣賞圖片,發表感想 (三)賞讀第三部分1、學生討論明白作者留戀秋天之情。2、有感情地朗讀三、總結全文聽錄音,欣賞,激發學生的情感。1、播放課文錄音,欣賞2、齊讀課文,背誦課文1、聽錄音,欣賞2、練背,指名背,齊背。四、布置作業積累詩句感受秋天的美麗1、課后收集寫秋天的詩,古詩,現代詩都可以2、小練筆“走進秋天”板書: 秋天
田野 豐收
果園 成熟 井井有條 蓬蓬勃勃
小路 花香
秋 天 篇5
何其芳
詩中那一個個生動鮮明的畫面,構成一組絢麗多彩的鄉村秋景圖。反復朗讀,沉浸到詩的意境中,你仿佛能聽到詩人在深情絮語,仿佛能看見幽谷、農舍、漁舟、牧羊女……
震落了清晨滿披著的露珠,
伐木聲丁丁地飄出幽谷。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
用背簍來裝竹籬間肥碩的瓜果。
秋天棲息在農家里。
向江面的冷霧撒下圓圓的網,
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
蘆篷上滿載著白霜,
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
秋天游戲在漁船上。
草野在蟋蟀聲中更寥闊了。
溪水因枯涸見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聲何處去了,
那滿流著夏夜的香與熱的笛孔?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研討與練習
一 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想想寫景的次序,再背誦全詩。
二 品味下列加點的詞語。
1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
2秋天棲息在農家里
3秋天游戲在漁船上
三△將下面這首詩與課文比較,說說兩位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秋景
[美國]狄金森
晨曦比往日更柔婉,
毛栗變得褐色可愛;
漿果的面頰多么豐滿,
玫瑰在郊外盛開。
楓樹扎著華麗的絲巾,
田野披上艷紅的輕紗。
我不愿顯得古板,
也佩戴了一枚胸花。
(寒雪譯)
讀一讀,寫一寫
丁丁 幽谷 肥碩 棲息 歸泊 寥闊 枯涸 清洌 夢寐
秋 天 篇6
○教學目標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①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課前準備
①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課文,寫出生字并正確注音。
②師生合作制作秋景圖的圖片或課件。
③準備錄音帶、錄音機、微機或投影儀。
○教學設計
整體感悟
①導人新課
著名詩人秋瑾在詩中說“秋風秋雨愁煞人”。
宋玉也在《九辯》中言“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秋天是憂傷的、哀婉的,讓人頓生惆悵……但是秋天也有絢麗的色彩、豐收的喜悅。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秋天,感受一個別樣的秋天。(板書課題)
②師配樂范讀課文
[要求]a.朗讀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b.學生正確劃分詩歌的停頓。
③生自由朗讀課文。(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顯示)
問題組:a.為什么說這是一幅鄉村秋景圖?
b.詩中刻畫了幾幅圖畫?(給它們命上整齊、漂亮的名字)
c.詩歌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
朗讀之后,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明確]
a.因為露珠、冷霧、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氣特征;提到農家:稻香、鐮刀體現農家特色;有秋蟲低鳴:蟋蟀聲使田野更遼闊;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這是在秋天。
b.三幅圖: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
c.天的喜愛、贊美的感情。
研讀與賞析
①示學生繪制的圖畫或課件。(學生對照圖片展開想像,描繪自己喜歡的畫面。多媒體或投影顯示問題組)
a.想像每幅畫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動、心情,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你喜歡的一幅圖畫,并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幅圖。
b.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景的?
c.找出你最喜歡的語句,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寫得好在哪兒?
②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a.先請幾名同學朗讀最喜歡的一節詩。說說為什么喜歡。然后據圖畫,展開想像,描繪 畫面。學生描繪畫面(參考內容):
◆農家豐收圖:清晨朝露未唏的時候,有位農人來到幽谷,丁丁的伐木聲震蕩山谷;田野里發散出稻香的氣息,金黃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個身影在揮鐮割稻,晶瑩的汗珠濕透衣衫;果林中還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飄香,沁人心脾,摘下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禮物,放進背簍,這份喜悅要與親友一起分享……
◆霜晨歸漁圖:清晨的江面還彌漫著冷冷的霧氣,可以感受到些許的涼意。遠遠地有個漁人搖著船槳向岸邊駛來。依稀可見船篷上掛著層白霜,漁人熟練地撒下魚網,網上的青鳊魚就像烏桕葉,閃著銀色的光澤。歸航了,江面上傳來動人的漁歌,還有陣陣爽朗的笑聲……
◆少女思戀圖: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嗚叫聲,溪水清澈見底。羊兒的咩咩聲陣陣傳來,秋天的美景讓人賞心悅目,牧羊女卻失去了往日的活潑。夏日里的笛聲悠遠、綿長,怎不見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誰能猜得透?
b.由遠及近的順序。
c.優美語句賞析:
◆先找出優美的語句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詩,體會、分析感情、語言的精妙之處。
◆主要分析加點詞的表達作用:(美句賞析參照)
伐木聲飄出幽谷——從聽覺的角度,寫出了幽谷的深、靜。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飽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寫出了豐收之景;“稻香”從味覺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豐收的圖畫。
秋天棲息在農家里——“棲息”運用擬人的修辭,概括秋天在農人家里的狀況,將虛無的東西具體化,寫出了松弛、嫻靜的氛圍。
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閑與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戲在漁船上——“游戲”一詞虛實相生,漁人是在漁船上游戲,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魚,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戲秋天,寫出了那份閑適。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夢寐”是朦朧的意思,寫出了少女的情懷,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為什么“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這個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魚像烏桕葉;另一層意思,江岸上烏桕樹,樹葉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網起的是烏桕葉的影子。用倒裝句體現漁民悠閑的心情。
③齊讀、自背、齊背、比賽背誦。
課堂小結:本詩從多種感官角度出發,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寫出夏忙后農閑的景象:農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閑、愜意,少了些艱難苦恨,多的是清靜、清甜。這是一個明媚、快樂的秋天,一個樂在其中的秋天。
拓展延伸
比較閱讀:讀《秋景》,比較與《秋天》在內容、感情、語言等方面的相同之處。
布置作業
①寫自己的秋天。以“秋天”為題寫一首詩。
②摘抄以“秋”為內容的詩文,并做點評。
秋 天 篇7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讀“稻”、“藏”、“催”三個字。
2、自己觀察畫面,初步理解圖意,能從圖中找出的特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自己觀察畫面,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學習難字“熟 塘 報 落 岸”。
2、初步理解圖意,能從圖中找出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揭示課題。
1、教師讓學生觀看一段關于的錄像片,然后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跟有關的課文,教師板書課題:,請同學們讀一讀。
二、學習本課生字和詞語。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畫出新詞。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2、同桌之間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1)打開課后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還可以借助工具書查一查,讀準字音。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利用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解釋。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在讀生字的過程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糾正。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藍天 池塘 岸邊 電報 運動場 熟了 當作 底下 金子 往下落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藍:上面是“草”字頭,下面的“監”字第一筆是豎。注意與“籃”字區分。
塘:左右結構,部首是“土”字旁,右邊是“唐”字。“唐”字的第七筆是豎,要出頭。這是一個左形右聲的形聲字。
熟:這是左右結構的字,左上是一點一橫,左中是口;左下是“子”,第三筆要寫成提;右上是“丸”字;下面是四點底。
報:左右結構,右邊的筆順是:橫折鉤 豎 橫撇 捺
落:上下結構,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洛”字,這是一個上形下聲的形聲字。
動手書空。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理解詞意
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利用工具書查一查。
(5)認讀“稻”、“藏”、“催”三個字。
稻:稻子,水稻。農作物的一種,我們吃的大米就是水稻脫殼后的米粒。
藏:捉迷藏,藏起來。就是躲著不讓找到的意思。
催:急著、催促的意思。
三、讀課文,看插圖,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讓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要做到正確和流利。
2、同桌之間進行互查。
3、與小組成員一起看插圖,說說畫面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而后練習讀書。
4、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四、指導學生進行書寫。
1、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寫。
2、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進行評價。
五、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六、布置作業 。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
附:板書設計
6
熟 塘 報 落 岸 藍 金 池 底 當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按照一定的順序認真觀察畫面,看懂圖意,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的的特點,知道是收獲的季節,感受到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比較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4、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的特征。
2、使學生知道是果實成熟的季節,葉子發黃落下,候鳥南飛等一些自然現象發生在。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的思想感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抓住的特征,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句子的意思。
2、體會的美好,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教師和學生一起做摘蘋果的游戲。誰摘下了蘋果,就帶著同學們讀生字。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藍天 池塘 岸邊 電報 運動場
熟了 當作 底下 金子 往下落
二、學習課文
1、從整體入手學習,教師伴著音樂范讀。
(1)讓學生邊聽邊在文中標出自然段。
(2)思考:到了,自然界的景物有哪些變化?
2、教師結合學生的發言,出示相應的插圖,學生一邊看插圖一邊讀課文,圖文對照。
3、逐段學習課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一邊看課文一邊標出共有幾句話。
(2)讓學生說一說每句話的意思,談一談讀懂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寫來了,天又高又藍,還有一朵朵白云。教師板書:天:藍 高 云:白
(3)教師出示句子讓學生進行比較:
藍天上飄著幾朵白云。
高高的藍天上飄著幾朵白云。
A.學生讀一讀這兩個句子,
B.體會這樣寫的好處。使學生知道加上“高高的”使句子更具體。
C.指導朗讀,突出藍天的特點。
(4)讓學生觀看畫面,欣賞的天空。
(5)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結合語言文字體會的美麗,讀出語氣。
讓學生自己練習,而后指名讀,大家進行評價。
第二自然段:
(1)小聲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這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怎么樣?
,稻谷熟了,一片金黃,像是鋪上了一層金子一樣。
(2)讓學生在書中畫出喜歡的語句,談看法,體會糧食豐產的景象。
(3)指名讓學生談想法,相互交流。
(4)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歸納
“一眼望不到邊”說明稻田所占面積大,是好大一片,使人看不到邊際。
“黃澄澄”是寫稻田的顏色,這是稻子成熟的表現,說明了糧食的豐產。
“鋪了一地金子”說明稻子長得好,滿地都是,用比喻的方式表明稻子成熟。
板書:稻田:一眼望不到邊,一片金黃。
(5)師小結:,稻子成熟了,大地一片金黃,遠遠的看不到邊際,就像是金子灑滿地,面對這一切你會想到什么,讓學生運用讀的方式,體會那種豐收的喜悅。而后指名讀,進行評價。
第三、四自然段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
A.讀這兩個自然段。
B.想一想,告訴我們什么?
結合課文中的插圖和有關語句談一談大自然的變化。
(2)各小組交流學習情況
一片一片樹葉從樹上落下,小魚藏在落葉下邊把落葉當作了傘,小螞蟻在落葉上爬來爬去,來回跑著,把落葉當作了運動場。燕子看到了落葉,把落葉當作了電報,它們要到南方去過冬了。
板書:黃葉:落下來。小魚——傘 小螞蟻——運動場 燕子——電報
(3)師小結:這些語句使我們感受到:來了,自然界里的小動物,小昆蟲們那種歡快的心情,還有那特有的迷人景色。
(4)練習朗讀,邊讀邊體會小動物、小昆蟲們那種歡快的心情,還有那特有的迷人景色。
注意指導:
黃葉從樹上落下來。
一片一片的黃葉從樹上落下來。
A.學生讀一讀這兩個句子。
B.體會這樣寫的好處。使學生知道加上“一片一片的”能夠說明樹葉是怎樣落下來的,是一片接著一片往下落,陸陸續續的感覺。)
C.教師和學生一起用實物演示。
D.指導朗讀,突出落葉的特點。大家評議。
三、組織學生觀看的錄像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業
1、看圖說說圖的意思。
2、在小組內練習朗讀課文,而后互評。
附:板書設計
圖片
的顏色
秋 天 篇8
何其芳
伐木聲丁丁地飄出幽谷。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
用背簍來裝竹籬間肥碩的瓜果。
秋天棲息在農家里。
向江面的冷霧撒下圓圓的網,
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
蘆蓬上滿載著白霜,
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
秋天游戲在漁船上。
草野在蟋蟀聲中更寥闊了。
溪水因枯涸見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聲何處去了,
那滿流著夏夜的香與熱的笛孔?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秋 天 篇9
教材簡析:
是七年級上學期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當代詩人何其芳在詩中描繪了一個個生動的畫面,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鄉村風景圖。詩的意境優美,語言情景交融,富有詩情畫意。學習此文既可得到文學藝術的滋養,又可得到審美的陶冶,更能激發學生熱愛美好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設計理念:
實驗教材注重朗讀,通過朗讀可以體會課文的優美意境,培養美的情趣,形成良好的語感。同時,讓學生嘗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教學目標 :
1、品味詩文優美的語言,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2、誦讀詩文。
3、培養學生熱愛美好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同目標2
教學難點 :同目標l。
課時安排:—課時
教 具:錄音機、磁帶(鋼琴曲《秋日的私語》)、投影儀、
彩色粉筆
教學過程 :
一、導語
師:同學們,秋天在不知不覺中已悄然而至,那誰能為我們描繪一下你所見的秋日美景?
生:我看見了樹葉一片片地枯黃、凋零,田野里的野菊花盛開了,金燦燦的一片。
生:農民在收割金黃的麥穗,小草也在慢慢枯萎。(有同學在笑)
師:這兩位同學描繪的秋景很迷人,用語也形象、生動,但美中不足,第二位同學的描述有一處不符,誰能幫忙指正一下?
生:秋天收割的是稻谷,而不是麥子。
師:很好,這說明我們平時要注意觀察事物,否則就會鬧笑話。
點評:以學生生活體驗切入,喚起了學生對秋天的感性認識,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
二、聽讀
師:秋天是最美的季節,因為它是收獲的季節,著名詩人何其芳就專為秋天寫過一首詩,命名為(板書課題及作者),那何其芳筆下的秋景是什么樣的呢?讓我們在鋼琴曲《秋日的私語》的伴奏下共同欣賞詩中的秋日美景吧!(播放鋼琴曲《秋日的私語》,教師誦讀詩文,學生聽罷鼓掌)
師:謝謝同學們給老師的鼓勵,掌聲也說明大家被詩中所描繪的美景深深打動。那么詩中描繪了哪些美景呢?
生:我仿佛看見伐木工在深山中砍伐樹木,樹葉簌簌飛落。
生:我看見了農民在園中采摘又肥又大的瓜果。
生:我還看見漁夫在水中撒網捕魚,魚滿艙后,又搖著小船回家。
師:很不錯,同學們都聽得非常仔細。今天,就讓我們翻開課本64頁,共同來品味這首詩,來體會詩文的優美意境。
點評:配樂朗誦,既讓學生感知了詩文內容,又讓學生初步領略了詩文的優美意境。
三、初讀
師:請同學們認真朗讀課文,結合注釋,認讀生字,理解生詞。
(學生讀課文,教師倒磁帶以備后用,并投影展示本文生字詞:丁丁、幽谷,肥碩,棲息、歸泊、寥闊、枯涸、清洌、夢寐)
師:誰愿意為我們認讀—下生字?
(一學生認讀,錯把丁丁zhēng讀成dīng)
師:讀得較準確,只有一個詞語讀錯了,誰能幫她糾正一下?
生:丁丁zhēng zhēng,不能讀dīng dīng。
師:很好,現在我們來齊讀一遍。(學生齊讀)
師:學詩歌的關鍵是朗讀,誰愿意為大家朗讀一下?(學生都很踴躍,點一生讀)
師:他剛才讀得怎么樣?
生:好處是聲音清楚,沒有讀錯字,但我認為他沒有把握好節奏。
生:沒有感情,讀得有點快,抒情味不足。
師:這兩位同學說得不錯,欣賞詩歌一定要放聲朗讀,而朗讀不僅要正確流利,關鍵還要有感情,這樣才能和詩人形成共鳴,得到美的享受。下面聽老師再范讀一遍,請你們認真體會。(教師再次配樂朗誦,學生用筆做記號)
師:請同學們模仿著讀兩遍吧!(學生認真讀詩,教師倒磁帶,以備下用)
師:現在,誰愿意伴著優美的音樂再朗誦一下,讓我們都感悟到秋天的美?(學生舉手非常積極,想表演的人很多,點一女生配樂朗讀,其他同學思考:①本文抒發的感情;②給三節詩取出漂亮整齊的名字)
師:她剛才配樂朗誦,真是爽心悅耳呀。剛才舉手沒選上,是不是很遺憾呀?
(同學們笑)沒關系,現在讓我們在音樂中齊讀這首詩歌吧!(學生個個躍躍欲試)不過,同時也要再次思考剛才的兩個問題。
師:同學們朗誦得真棒。那么這首詩抒發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呢?
生:對秋天的喜愛、贊美之情。
生:對秋天的熱愛之情
師:刻畫了三幅畫面,給它們的名字取好了嗎?
生: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和少女思戀圖。(教師板書)
生:秋棲圖、秋戲圖和秋思圖。
生:竹籬碩果圖、江漁歸槳圖和草野夢寐圖。
師:名字取得真棒,說明大家思維很開闊,較準確的把握了詩歌的內容和情感。
點評:四次配樂朗誦有效的指導、促進了學生的朗讀,并準確的把握了詩歌的內容和情感。
四、研讀
師:這三節詩又是三幅畫,何其芳用詩來贊美秋天,酷愛繪畫的同學肯定想用畫筆來描繪秋天。有誰想用你們的手來描繪詩中的秋天?給你們20分鐘,(教師把黑板分成三大塊),請你們結合對詩歌的理解,盡情發揮想象,用畫筆描繪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和少女思戀圖吧!(點三個學生用彩色粉筆在黑板上作畫)
師:這三位同學作畫的同時,我們來分組研讀詩句。第—組研讀第一節,第二組研讀第二節,第三、四組研讀第三節。先請大家邊讀邊找出不理解的詩句,然后小組合作探討理解。(學生讀書、探討交流)
師:好,還有不理解的詩句嗎?如果有,請小組長提出。
生:“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不知如何理解?
師:誰能幫幫這個小組?
生:是烏柏葉落在水中,打起的是烏桕葉,暗指秋天已到。
生:秋天水清,烏桕葉倒映在水中,所以打起烏桕葉的影子。
生:捕上的是青鳊魚,這魚象烏桕葉一樣。
師:同學們都動了腦筋,回答都有道理。
生:“牛背上的笛聲何處去了,那滿流著夏夜的香與熱的笛孔?”寫秋,怎么又寫夏呢?
師:誰知道?
生:正因為秋天來了,騎牛戲水吹笛的牧童不見了,側面表明夏已過,秋天到。
生:寫笛聲,寫夏夜的香與熱,表明牧羊女對夏天的留戀,也反襯了秋天的寧靜。
師;說得太好了!
點評:本環節體現了“關注學生,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是組織者、促進者”的教學理念,培養了學生的質疑、探究能力及合作學習習慣。
五、美讀
師:下面請大家找出你認為最優美的詩句,說一說它美在何處,并按你的理解讀一讀。(學生邊評邊讀)
生:伐木聲丁丁地飄出幽谷——從聽覺角度,寫出了幽谷的深靜,讀時重點放在“飄”上,要讀出拖音,表明聲音的幽長。
生: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飽食”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豐收之景;“稻香”從味覺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豐圖畫。“飽食”“稻香”要重讀。
生:秋天棲息在農家里——“棲息”表明秋天舍不得離開農家,說明農家豐收了。“棲息”要重讀,讀出豐收的喜悅。
生: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漿——“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閑安適的神態,“輕輕”要讀出這種心情。
生:秋天游戲在漁船上——“游戲”寫出漁民捕魚時歡快的情景,要重讀。
生: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夢寐”寫出了少女的情懷,她的眼里都是秋天,心里一定微顫著喜悅與夢想,要重讀,且“眼里”要輕讀,表明詩歌將結束。
師:同學們分析得很好,讀得也很好,讓我們在音樂中再次朗誦這首詩吧。
點評:此環節符合課程標準中詩歌教學要注重“美讀”及“體會優美語句、意境”要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六、誦讀
師:現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聽三位同學解說他們描繪圖畫,好嗎?(學生看看三幅畫,指指點點,按捺不住興奮之情)
生:我描繪的是《農家豐收圖》,清晨朝露未干的時候,有位農夫來到幽谷,丁丁的伐木聲震蕩山谷;田野里稻香撲鼻,一位農民割稻累了,放下手中的鐮刀休息,還有一位農民在摘肥碩的瓜果,一片豐收景象。
生:我描繪的是《霜晨歸漁圖》清晨的江面還彌漫著冷冷的霧氣,遠遠看見一個漁人熟練地撒網,船篷上掛著白白的霜,一網撒去,撈上許多烏桕葉似的青鳊魚。
生:我描繪的是《少女思戀圖》,原野上聽見蟋蟀的鳴叫聲,溪水清澈見底,羊兒咩咩的叫聲陣陣傳來,牧羊女聽了一個夏天牧童的笛聲今天卻聽不見了,心里正在納悶:那放牛的牧童怎么不見了?放眼一望,原來是秋天到了,勾起了她無限的情懷。
師:好,請大家用熱烈的掌聲感謝他們為我們帶來了這么美的圖畫,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呀。請大家結合圖畫,背誦這首詩,看誰背得又快又好。(學生熱烈的背誦)
師:好,請大家齊背詩文。(學生齊背,聲音宏亮,整齊)
點評:作畫,既內化了學生對詩歌的理解鑒賞,又為背誦減緩了坡度。
附板書:
秋 天
何其芳
農家豐收圖 霜晨歸漁圖 少女思戀圖
棲息 游戲 夢寐
總評:這是一堂充滿詩情畫意的詩歌教學朗讀教學課。整個教學鮮明地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整個教學流程由初讀_______研讀_______美讀_______誦讀組成,以讀始終,且讀的形式多樣并配以優美的樂曲,特別是學生作畫一節,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得到全方位美的熏陶,符合新教材“人文”特點。在此同時,學生自主提問合作研討,使學生有一種被認同的喜悅,教師只做點撥,整個學習過程充滿新鮮感,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非常充分地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這一“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教師的教學觀念新穎,語言親和力強。總之這是一堂成功貫徹新課程理念的課堂。
秋 天 篇10
【設計理念】
由于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易分散,并且好動、持久性較差。本課設計時注意到這些,采用多媒體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吸引學生的興趣。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拉他們走上學習的主體地位,在自然、自如、自娛、自悟中完成學習任務。
【設計特色】
教師教,重在"引導";學生學,重在"自主"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畫面激趣談話導入 。
1、你知道一年有哪四個季節?(春、夏、秋、冬)
2、(畫面)這里的風景到底是哪個季節呢?
(學生根據畫面上的紅色楓葉、金黃的稻田、往南飛的大雁、穿上毛衣的小朋友回答是秋天)
畫面上出示課題:秋天
[利用多媒體生動逼真的有聲畫面,激起學生的興趣,輕松的談話讓他們無拘無束地進入課堂,并且自己揭開了題目。]
二、讀課文初步感知
1、(畫面配樂朗誦)學生聽讀課文,要求看清哪三種動物在說話,你最喜歡哪個小動物說的?記住它說了什么?
2、學生各抒己見(畫面出示學生說到的某個句子)
[讓學生練習邊聽邊看,還要邊記,由于是選擇自己的所愛,所以特別感興趣,畫面出示句子的一剎那,讓學生體驗成功。]
三、自讀感受角色體驗
1、初讀課文,(可以選擇最喜歡的句子)要求讀準,讀通,模仿剛剛聽的錄音朗讀。
2、(讓小老師上臺)點好畫面,讀自己選的句子,提醒小朋友哪些字音要注意。(畫面也相應點出)領讀句子,可提出自己的朗讀要求。
[充分給予學生時間,自讀感受,注意字音,嘗試讀好。并且安排他們體驗"老師"這個他們感興趣的角色,學習興趣濃了,學習積極性高了。]
四、比較異同感悟語言
1、(出示第一自然段)喜歡這一句的小朋友讀,你為什么喜歡這一句?
(畫面上在第一自然段的邊上,出示"小鳥說,秋天是藍色的,因為天空是瓦藍的。")學生比較異同,你認為哪一句好,為什么?
2、后兩句與上面教法相似。
3、指導讀好第四自然段。說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理解"多彩的圖畫"
4、你認為秋天是怎樣的?為什么?小組交流。用"我認為秋天……我喜歡秋天"說話。你也可以注意觀察周圍之后再與老師、同學交流。
[學生在比較中體會到疊詞、形容詞的美妙,在比較后自然而然理解了最后一句感嘆句的意思。后面的延伸問題,讓學生觀察大自然,熱愛大自然。]
五、創設情景表演鞏固
1、(畫面、配樂、頭飾)分角色朗讀,給時間準備。
2、上臺表演,鞏固課文內容。
[機械的背誦學生沒有絲毫興趣,創設有美麗的畫面、動聽的音樂、有趣的頭飾的情景,學生興趣盎然,在表演中悄悄地完成了鞏固課文的任務。]
秋 天 篇11
王愛英
教學目標 :
1、 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的特點,懂得是豐收的季節,感受到的美。
2、 在老師的指導下能讀出長句子中停頓和自然段間的停頓。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學會用“漸漸”說一句話。
教學難點 :
讀出長句中的停頓和自然段間的停頓。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 :
你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你喜歡嗎?為什么?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第2課,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的。
板書:
二、 出示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明白為什么說是豐收的季節?是美麗的畫卷?
2、 在老師的指導下能讀出長句中的停頓和自然段間的停頓。
三、 初讀課文
老師范讀課文
想:課文共幾個自然段?主要寫了的什么?
板書:天 樹葉 菊花 果子 莊稼
四、 細學課文
(一)、 學習第一節。指名讀。
問: 這節有幾句話?你知道?什么?
(二) 學習第二節,指名讀
1、 問:的天空有什么特點?你感覺怎樣?
2、 板書:高 藍
3、 指導朗讀
(三) 學習第三節,各自輕聲讀
1、 的樹葉怎么樣?有什么變化?
板書:紅 黃 落
“慢慢”“漸漸”各是什么意思?
2、 誰會用“漸漸”說一句完整的話?
歸納:第一句話得很具體“慢慢”“漸漸”
發紅“變黃”秋風一吹,就、“用詞到三正確準確、寫出樹葉的變化。
3、 讀比喻句:
(1)問:把飄落的葉子在做什么?
(把落葉飄下來的樣子比做蝴蝶飛舞)
小結:我們把這樣的句子,也就是說把什么比做什么葉做比喻句。
(2)這樣寫寫出了落葉的什么?
(3)落葉這樣美我們應該怎樣讀?
(4)指導讀句子 老師,指名讀
它們/像一中時蝴蝶/在空中/飛舞
(四)、 學習第4節,提名讀
1、 菊花有什么變化?
板書: 黃 白 紫
2、 風一吹怎么樣?
3、 這節主要寫了什么?
(五)、 學習第5節,指名讀。
1、 這節主要寫了什么?
板書:蘋果 柿子
2、各寫了蘋果,柿子的什么?(顏色 形狀)
3、你是從哪些詞里看出來的?
4、“笑”是寫人的表情的,作者寫蘋果“笑紅了臉”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寫法嗎?(擬
人)
5、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寫出了人們的什么心情?
6、計“柿子”的句式?
問:這是什么句式?
把什么比做什么?
“一個個”說明什么?指滿是什么意思?
7、指導朗讀 范讀 指名讀
黃澄澄的柿子/像一個個小燈籠、掛滿枝頭。
(六) 學習第6節,指名讀。
1、 問:這一節主要寫了什么?
2、 從什么地方看出莊稼熟了?
板書:稻子 玉米 豆子 金黃
3、 理解:一片金黃
過渡:,天高氣爽,樹順有紅,有黃,菊花五顏六色。果子,莊稼都豐收了,所以說是什么季節,什么畫卷,我們一起讀第7小節。
(七) 齊讀第7小節。
1、 問:為什么說是豐收的季節?
為什么說是美麗的畫卷?
2、 指導學生觀察插科。
小結:本課以天空,樹葉、菊花、水果、莊稼在的特點,描繪出一幅的美景,使我們了解是豐收的季節是美麗的畫卷。
(八)、 指導朗讀全文
1、 老師范讀
2、 學生模仿老師朗讀課文的樣子,練習讀出自然段停頓。
綜合板書:
2
天 高 藍
樹葉 紅 黃 落 豐收
菊花 黃 白 紫 美麗
果子 蘋果 柿子
莊稼 稻子 玉米 豆子 金黃
作業 練習
1、 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
( ) 的蘋果 ( )的葉子
( ) 的柿子 ( )的天空
( ) 的畫卷 ( )的季節
2、按課文內容填空
來了,天那么( ),那么( )。樹上的葉子有的慢慢( )了,有的漸漸( )了。菊花開了,( )的、( )的、( )的,散發出陣陣( ),果園里,( )的蘋果笑紅了臉,( )的柿子像( )小燈籠掛滿枝頭,田野里( )熟了,( )、( )、( )一片金黃。
2、 用漸漸寫一句話。
如;小樹漸漸長高了。
秋 天 篇12
徐志耀
何其芳
(南京九中 徐志耀)
教學目標 :
在朗讀中品味詩歌語言,體會詩人感情。
教學過程 :
1、初讀課文,把握全詩韻律。
2、聽讀課文,感受詩歌圖畫美。
3、細讀課文,品味詩歌詞句,體會詩人情感。
總結:
農家豐收圖——絢麗多彩
漁夫晨歸圖——淡雅朦朧
牧女思戀圖——寥闊空遠
4、再讀課文,總結鑒賞現代詩歌方法。
1.把握韻律,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2.視覺再現,欣賞詩歌的繪畫美。
3.身臨其境,體會詩人的情感美。
5、遷移訓練。
一、導入
播放動畫,同學們,你們剛剛看到的動畫讓你們想到了什么季節?我們看到的動畫只是表現了秋天一小部分魅力,而何其芳先生卻通過他生動形象的詩句展現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秋天,讓我們一起走他帶來我們的秋天的世界。(學生自由回答)
二、初讀課文,掌握朗讀節奏與重音
這首詩寫得很美,需要我們通過朗讀來體會。我先給大家兩分鐘時間,小聲的讀一下全詩。再請一位同學讀一下全詩。這位同學音讀得很準,但一首好的詩歌就像一首優美的樂曲,而樂曲有了快慢相間的節奏,才會富有情感,而剛才這位同學并沒有讀出節奏感來,我把這首詩的節奏劃了出來,再請一位同學來朗讀一下。
一首優美的樂曲往往通過高低起伏的音調來表現它的內容,同樣詩歌要讀得好,也需要突出一些重音,你們認為這首詩中哪些詞語需要重讀?(不說理由)老師也找到了一些需要重讀的詞語,我已經把它們標出來了。現在大家看著投影再齊讀一遍。
現在大家的朗讀已經大有進步了,但似乎還不能表現出詩人的感情。可能有些同學覺得重讀只是單純地加強語調,但事實上重讀只是在朗讀中把相關的詞突出出來,既可以加強語調,也可以使語調變輕,關鍵是要和其它的讀音有對比。如何判斷讀法呢?關鍵是在讀的時候投入你們的情感。這就需要大家在朗讀時把把詩人帶給我們的畫面展現在你的頭腦中。下面我來給大家讀一讀,請大家閉上眼睛,就好像你已經走進了一個美麗的秋天的世界,正在用眼睛觀察、用耳朵聆聽、用心靈感受每一個美好的事物。
三、細讀課文,品味字句
我想剛才同學們的腦海中已經出現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那我再給你們一分鐘時間,請你們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幅畫面,先給它起一個名字,再想一想這幅畫面上有些什么,那些詩句能表現這些畫面,把這些詩句輕聲地讀出來。學生首先讀出相應的句子,再說說這些詩句讓他聯想到了什么。學生回答
第一節, “稻香”使人滿口生香。“飽食”寫豐收之景,擬人。“稻花香里說豐年”說的是對豐收的猜測,而這里則是對豐收場景的直接描繪。“棲息”一詞使整節詩充滿了一種豐收后的喜悅與滿足感。秋天“棲息”在農家,它給農家帶來了什么?(豐收)
第二節,漁人到底收起了什么呢?(是魚,是樹葉,還是別的)無論他收起了什么,他的心情都是快樂的,他肯定有所收獲,或者是魚,或者是喜悅的情感。這只是秋天的一場游戲。
第三節,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牧羊女會夢見什么?這里到底是她的夢寐,還是詩人的夢想。也許一個更加燦爛,更加富饒的秋天就在前面,就在牧羊女的憧憬中,就在詩人的希望里。
聆聽一首優美的樂曲,要用心靈去感受它,走進樂曲的世界。在這些畫面中,詩人寄托了什么樣的情感呢?請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那個農夫,那個漁民,那個牧羊女,秋天就在你的身邊,你會做些什么?想些什么?你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在朗讀中你能把這種心情讀出來嗎?試著讀一讀,其它同學可以小聲跟著他讀。
總結:三幅畫面我可以給它們起個名字:農家豐收圖,漁夫晨歸圖,牧女思戀圖,每幅畫面給我們的印象都是不同的,農家豐收圖(絢麗多彩),漁夫晨歸圖(淡雅朦朧),牧女思戀圖(遼闊空遠),而詩人用什么貫穿起了三幅畫面?(喜悅的情感)
四、再讀課文,歸納方法
如何才能朗讀好詩歌:一、情感投入;(在朗讀中通過語調的仰揚頓挫、輕重緩急的對比展現詩歌情感的起伏)二、視覺再現。(在朗讀時要在眼前出現一幅幅相關的畫面)。
下面請一位同學來給我們讀讀這首詩歌,再請另一個同學進行點評。最后全班在一個學生的領讀下朗讀全詩。
鑒賞詩歌的方法:
1.把握韻律,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2.視覺再現,欣賞詩歌的繪畫美。
3.身臨其境,體會詩人的情感美。
朗讀全詩
五、遷移訓練
現在我們可以使用這種方法再來欣賞一下其它的詩歌。現在就請同學們先讀讀美國詩人狄金森的《秋晨》,說說這首詩展現了什么樣的畫面。這首詩所展現的畫面和課文相比有什么共同點?有什么不同?
秋天什么令你最感動?模仿兩首詩的寫法,寫一兩句現代詩,寫一寫你心目中秋天最美的東西。
作者郵箱:
秋 天 篇13
一.目標:
1. 在初步跟唱歌曲的基礎上,啟發幼兒較有情感地演唱歌曲。
2. 感受樂曲的優美,熟悉2/4節奏型。愿意在音樂伴奏下感受音樂。
3. 初步學習用歌聲和不同的動作表現出秋天樹葉飛舞的意境。
二、 重點和難點:
幼兒在表現樂曲中嘗試和同伴共同感受優美的氣氛,體會和同伴相玩的樂趣。這是一段非常優美動聽的旋律,樂曲所要表現的是秋天落葉飛舞在空中,此起彼伏的美景。讓幼兒了解秋葉落地、飛舞空中是本課的重點;而根據不同的音樂形象鼓勵幼兒大膽在音樂伴奏下表現音樂、表現節奏是本課的難點。
三.準備:
1.錄音機、磁帶、蛙鳴筒一個。
四、 設計思路
最近各個班級都在進行秋天的主題活動,我班也不例外,通過觀察我發現:要引導他們參加音樂活動并且對音樂活動有濃厚的興趣這并不難,然而要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幼兒具有初步的肢體語言表現歌曲的意境美則需要長時間地培養與不斷地給予感受。就一個“樹上的落葉被風吹落”來說,并不僅僅通過一個集體活動就可以解決的,它需要較長時間,在多種手段、多種刺激下才能形成。因此在課前我讓他們到操場上觀察落葉,本課我還設計了通過游戲、舞蹈的形式來不斷體會。另外鼓勵幼兒根據不同音樂形象大膽表現音樂、表現落葉飛舞是本課的難點,因為這就要求幼兒把平日里的生活經驗模仿到動作,真正成為自己的東西并在音樂伴奏下加以展現。它需要幼兒一種經驗,更需要一種勇氣。而事實上如果幼兒能在活動中大膽表現自己,那么音樂活動的真正魅力就體現了。
五.活動流程:
1. 熟悉樂曲、感受樂曲的節奏、嘗試用舞姿表現樂曲優美的意境。
孩子們跟著音樂節奏與老師一起進入音樂廳,鼓勵孩子用肢體語言表現出秋葉落地的優美意境,并小聲跟唱歌曲。
2. 回憶歌曲,繼續學唱并用肢體語言表現出秋天的落葉。
(1) 聽前奏回憶歌名。完整演唱一遍。
(2) 熟練正確有感情地演唱。老師和幼兒共同聽賞樂曲,感受樂曲優美,回憶這首樂曲的名字叫“秋天”,講的是小樹葉飄落離開大樹媽媽的故事。
(3) 啟發幼兒邊唱邊用不同的動作表現秋天的落葉。
A. 教師唱歌,幼兒扮演小樹葉飛舞。(秋天,小樹葉是怎樣到處飛呀飛的?啟發幼兒邊說邊做出動作;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唱歌,幼兒邊唱邊舞,啟發和別人做得不一樣。)
B. 教師扮演樹媽媽,邊唱邊將小樹葉從樹上灑落下來引導幼兒觀察落葉的意境。(可引導幼兒,落葉是怎樣從樹上掉下來的啊?慢慢地,動作很美地)幼兒伴唱。
3. 游戲:掃落葉
增加幼兒練唱的興趣和體驗秋天樹葉飛舞的意境。
A. 幼兒扮演小樹葉唱完歌后,蹲坐在地上做睡覺狀。
B. 聽到蛙鳴筒從高到低,表示刮風了,小樹葉又邊唱邊各自飛舞,音樂停,小樹葉又蹲到地上做睡覺壯。
C. 教師扮演清潔工,在音樂伴奏下,完成掃落葉,被掃到的“小樹葉”跟在教師身后,一個拉著一個,按節拍走動,表示裝入垃圾車內(兩遍)
D. 隨教師邊唱邊走出大廳。
秋 天 篇14
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秋天的特點,懂得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感受到秋天的美。
2、 在老師的指導下能讀出長句子中停頓和自然段間的停頓。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學會用“漸漸”說一句話。
教學難點:
讀出長句中的停頓和自然段間的停頓。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你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你喜歡秋天嗎?為什么?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第2課秋天,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秋天的。
板書:秋天
二、 出示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明白為什么說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是美麗的畫卷?
2、 在老師的指導下能讀出長句中的停頓和自然段間的停頓。
三、 初讀課文
老師范讀課文
想:課文共幾個自然段?主要寫了秋天的什么?
板書:天 樹葉 菊花 果子 莊稼
四、 細學課文
(一)、 學習第一節。指名讀。
問: 這節有幾句話?你知道?什么?
(二) 學習第二節,指名讀
1、 問: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點?你感覺怎樣?
2、 板書:高 藍
3、 指導朗讀
(三) 學習第三節,各自輕聲讀
1、 秋天的樹葉怎么樣?有什么變化?
板書:紅 黃 落
“慢慢”“漸漸”各是什么意思?
2、 誰會用“漸漸”說一句完整的話?
歸納:第一句話得很具體“慢慢”“漸漸”
發紅“變黃”秋風一吹,就、“用詞到三正確準確、寫出樹葉的變化。
3、 讀比喻句:
(1)問:把飄落的葉子在做什么?
(把落葉飄下來的樣子比做蝴蝶飛舞)
小結:我們把這樣的句子,也就是說把什么比做什么葉做比喻句。
(2)這樣寫寫出了落葉的什么?
(3)落葉這樣美我們應該怎樣讀?
(4)指導讀句子 老師,指名讀
它們/像一中時蝴蝶/在空中/飛舞
(四)、 學習第4節,提名讀
1、 菊花有什么變化?
板書: 黃 白 紫
2、 風一吹怎么樣?
3、 這節主要寫了什么?
(五)、 學習第5節,指名讀。
1、 這節主要寫了什么?
板書:蘋果 柿子
2、各寫了蘋果,柿子的什么?(顏色 形狀)
3、你是從哪些詞里看出來的?
4、“笑”是寫人的表情的,作者寫蘋果“笑紅了臉”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寫法嗎?(擬 人)
5、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寫出了人們的什么心情?
6、計“柿子”的句式?
問:這是什么句式?
把什么比做什么?
“一個個”說明什么?指滿是什么意思?
7、指導朗讀 范讀 指名讀
黃澄澄的柿子/像一個個小燈籠、掛滿枝頭。
(六) 學習第6節,指名讀。
1、 問:這一節主要寫了什么?
2、 從什么地方看出莊稼熟了?
板書:稻子 玉米 豆子 金黃
3、 理解:一片金黃
過渡:秋天,天高氣爽,樹順有紅,有黃,菊花五顏六色。果子,莊稼都豐收了,所以說秋天是什么季節,什么畫卷,我們一起讀第7小節。
(七) 齊讀第7小節。
1、 問:為什么說秋天是豐收的季節?
為什么說秋天是美麗的畫卷?
2、 指導學生觀察插科。
小結:本課以天空,樹葉、菊花、水果、莊稼在秋天的特點,描繪出一幅秋天的美景,使我們了解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是美麗的畫卷。
(八)、 指導朗讀全文
1、 老師范讀
2、 學生模仿老師朗讀課文的樣子,練習讀出自然段停頓。
綜合板書:
2秋天
天 高 藍
樹葉 紅 黃 落 豐收
菊花 黃 白 紫 美麗
果子 蘋果 柿子
莊稼 稻子 玉米 豆子 金黃
作業練習
1、 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
( ) 的蘋果 ( )的葉子
( ) 的柿子 ( )的天空
( ) 的畫卷 ( )的季節
2、按課文內容填空
秋天來了,天那么( ),那么( )。樹上的葉子有的慢慢( )了,有的漸漸( )了。菊花開了,( )的、( )的、( )的,散發出陣陣( ),果園里,( )的蘋果笑紅了臉,( )的柿子像( )小燈籠掛滿枝頭,田野里( )熟了,( )、( )、( )一片金黃。
2、 用漸漸寫一句話。
如;小樹漸漸長高了。
秋 天 篇15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進一步認識秋天的特征,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鞏固上一課學的詞語,并說說詞語的意思。
2.朗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3.說說作者抓住了秋天的哪些事物的什么特點來寫的?
4.除了這些,作者還抓住了秋天的哪些事物來寫的?
二、新授。
1.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
2.我們一起再來朗讀一遍。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
這段話,作者抓住了秋風來寫的。秋風有什么特點呢?
秋風:不僅調皮可愛,還非常香,讓人覺得涼爽!它把夏天的腳印涂掉了!多么涼爽的秋天啊!
3.好!下面我們分小組學習,按照剛才的學習方法,來自主學習!遇到不懂的地方做好記號!
4.反饋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
(1)第三—五自然段:寫的是一片豐收的景象!
稻子、向日葵、牛兒、羊兒、蘋果、葡萄、玉米、高粱……
作者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來寫,多么形象、生動啊!
(2)我們再一次地美美地讀兩遍!誰再來試試 。
(3)我們也來模仿作者的手法,寫兩句擬人句。
5.這么美麗的秋天,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我們的杰作!不信,我們就一起來讀讀課文的第六自然段。你知道哪些詞語說明了也是我們勞動者的杰作?
(梳得井井有條,發亮的汗珠……)同時也寫出了作者對勞動者贊美之情!我們一起來贊美一下!
6.你喜歡秋天嗎?為什么?是呀!走在秋天,頭頂有明麗的陽光照耀!有一陣陣涼爽的秋風,有一片片美麗的景色欣賞,怎不令人陶醉呢!好我們一起來朗誦課文的最后一節!讀后模擬們體會到了什么?(作者對秋天的無比喜愛之情油然而生)
三、我們再一次地把課文美美地朗讀一遍。
四、總結課文。
1.作者太喜歡這秋天的美麗景色,以及迷人的豐收景象,他通過自己的慧眼,仔細觀察,再加上豐富的想象,他形象地把這美麗的秋天寫下來,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不僅僅是一首詩,更是一幅畫!
2.希望大家回家后,不僅要求大家背出來,還要求大家默寫出來!
五、布置作業:
1、選擇詩歌中所描繪的一種景象,以“走進秋天”為題,將描繪這種景象的詩句改寫成一段話。(寫在2 號本上)
2、回家后背誦、默寫《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