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歌》教學設計(精選13篇)
《媽媽的歌》教學設計 篇1
活動目的
1、喜歡閱讀詩歌,感受媽媽的愛,體會媽媽的辛苦。
2、嘗試用動作和表情表現自己對詩歌的理解。
3、能根據詩歌的句式特點,嘗試仿編詩歌。
4、認讀重點字詞:廚房香噴噴甜蜜蜜搖籃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觀察過媽媽做家務事,知道媽媽很辛苦;家長指導幼兒用簡單的圖畫填寫調查表《我的好媽媽》。
2、物質準備掛圖音帶大字卡小字卡;詩歌讀本人手一冊,每位幼兒準備一張媽媽的照片。3、環境準備在活動室設置一面“我的媽媽”美術墻,將幼兒媽媽的照片和幼兒畫的媽媽貼在上面。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線上活動,音樂欣賞《我的好媽媽》
二、感知理解活動
1、交流分享;我的好媽媽
2、幼兒有序取書,自主閱讀
3、教師播放詩歌錄音帶,幼兒認真傾聽。
4、出示掛圖,師幼討論
5、朗讀詩歌
三、游戲活動
游戲:猜猜我是誰?教師將大字卡貼在墻上,幼兒觀察后閉上眼睛,教師交換字卡,然后說說發生什么?
四、創造活動
1、交流:你覺得詩歌中的媽媽辛苦嗎?做這么多的事很累,為什么媽媽卻干得很開心?你們的媽媽是怎樣愛你們的?我們要怎樣愛媽媽?
2、仿編詩歌教師指導幼兒說說媽媽在家還做哪些事,根據詩歌句式進行創編。教師根據幼兒的`創編進行指導,記錄仿編詩歌,再一起朗讀。
五、結束活動
播放音樂幼兒有序物品。
教師母愛是永恒的主題,表現這一主題的兒童文學作品有許多。這是一首猶如優美清新的歌曲,從媽媽微笑的嘴邊唱出,留在我們心中的是溫暖樂觀的性格。讓幼兒在詩歌中感受媽媽的辛勞和付出,從點滴的小事中逐漸理解深深的母愛。
《媽媽的歌》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內容:
1、聆聽:《只要媽媽露笑臉》;
《搖籃曲》
《搖籃曲》
2、表演:《搖籃曲》;
《搖籃曲》(舒伯特)
3、編創與活動。
二.教學目標:
(一)世上只有媽媽好,音樂作品中有唱不完的媽媽的歌。讓我們走出教室,共同策劃表現好“唱唱我們的媽媽“,表現”音樂與人“的親密關系。
(二)欣賞三首中外名家的“搖籃曲“,初步了解其風格特征。
(三)在實踐活動中掌握四拍子,并與二、三拍子進行對比學習。
三.教學重點、難點:
(一)重點:
1、學會、唱好本單元的兩首歌曲;感受兒女對媽媽的一片深情以及對祖國未來的美好憧憬
2、通過學唱歌曲,進一步感受媽媽對孩子的柔情。
3、聆聽兩首不同的《搖籃曲》了解世界名家的作品,進一步體會媽媽的愛。
4、演唱、聆聽本國和外國的優秀搖籃歌曲,特別是有一定教育意義的歌曲,感受不同國家歌曲的不同風格。
(二)難點:準確演唱本單元的兩首歌曲,掌握好2/43/4拍的歌曲。
四.教具準備:
風琴、錄音機、磁帶、電腦、教學光盤。
五.課時安排:
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聆聽:大提琴《搖籃曲》、
管弦樂曲《搖籃曲》。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聽《搖籃曲》、理解媽媽的慈愛與母親和孩子之間的親情;
2、通過聆聽兩首欣賞曲,讓學生有主動意識與積極性。
三.教學重點、難點:
欣賞;理解樂曲、歌曲的寓意,理解母愛與親情。
四.教具準備:錄音機、電腦、課件、風琴,教學光盤。
五.教學過程:
1、這是一首根據賀綠汀的鋼琴曲改編的大提琴曲,再風格上有濃郁的漢族情調,表現了媽媽在哄寶寶入睡時的情景。
2、初聽第一樂段設問:這是中國風格的`音樂還是外國風格的音樂?從這段音樂中你感受到什么情景?
3、師生議論。
4、初聽第二樂段。設問:這段音樂的情景與第一樂段的情景有什么變化?
5、欣賞第一、二樂段。邊聽邊畫畫來表達你對音樂的感受。
6、聆聽全曲。沒有畫完的可繼續畫,畫完的同學看著你的畫,想想是否與音樂的表達是一致的?可以作修改。
7、展示個人的畫圖,相互交流。
8、聆聽:管弦樂曲《搖籃曲》,這又是一首名曲,是德國勃拉姆斯創作的。原是歌曲,現在被改變為管弦樂曲。由于它的曲調優美動人,在音樂會上成為一些歌唱家和演奏家的保留曲目。
9、在欣賞器樂曲時,可先欣賞聲樂曲,有條件的教師可以自己表演,讓學生對曲調有初步的印象(把歌曲板書出來,讓學生邊聽邊看譜)
10、欣賞管弦樂《搖籃曲》,設問:你熟悉這曲調嗎?樂隊表現怎樣的情景?
11、復聽全曲。設問:你能辨別出幾種樂器的音色,在教材中表出來。
12、小結:媽媽在哼著曲子搖著搖籃,寶寶睡的多香啊!另一首是歐洲風格的《搖籃曲》。
六.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表演:《只要媽媽露笑臉》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演唱歌曲,理解體會媽媽的辛苦以及孩子希望媽媽經常露出笑臉的美好心情。
2、啟發學生敘述媽媽對自己的呵護、辛勞,指導學生用柔和的聲音、真摯的情感演唱歌曲。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1)學會歌曲、準確演唱歌曲;
(2)用柔和的聲音、真摯的情感去演唱歌曲;
(3)通過演唱歌曲,讓學生懂得媽媽勞動的辛勞,享受母女之間的喜悅與歡樂;
2、難點:理解歌曲,根據歌曲內容為歌曲填上新的歌詞。
四.教具準備:鋼琴、電腦、課件、風琴、教學光盤。
五.教學過程:
一、欣賞《只要媽媽露笑臉》
1、這是一首孩子唱給媽媽的歌,選自朝鮮歌劇《血海》。
2、由于這首歌曲不長,曲調很流暢動聽,所以可以將歌曲用投影打出來或抄成歌片展示。
3、初聽歌曲。要求了解歌曲的內容。設問:媽媽為社么不露笑臉?媽媽什么時候露笑臉?
4、復聽歌曲。感受朝鮮音樂的風格。設問:歌曲分為幾部分?每部分的音樂再節奏與旋律上有什么特征。
5、再次聆聽歌曲:隨音樂輕輕哼唱,體會孩子對媽媽的親切呼喚。
6、請學生提出問題,老師給予及時解答。
7、請回唱的學生唱出歌曲,及時給予肯定。
8、讓學生課后自己去選一首符合本課題的歌,唱給媽媽聽。要求媽媽給孩子的唱,寫一個評語交給老師,為下節課全班開演唱會作準備工作。
二、總結:提醒同學們晚上一定要將這首新歌唱給媽媽聽,還要按照自己編的歌詞內容去做,等下節課回來我們一起來說一說自己的媽媽對你的表現有什么評價。
六.教學反思:
《媽媽的歌》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
1、媽媽的歌
2、小烏鴉愛媽媽
3、送給媽媽的禮物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欣賞、朗誦、繪畫等形式,感受、學習搖籃曲,了解搖籃曲的基本特點,體驗媽媽的愛。
2、選擇自己喜歡的藝術形式表現對母愛的理解和感想,提高學生的藝術感受與表現能力。
3、通過一系列的藝術活動學習各種藝術要素,幫助學生表達和傳遞對媽媽的感激之情。
教材分析:
媽媽的愛是人間最真誠、無私的情感,學生們都有直接的幸福體驗,這一單元是讓學生們更多的了解和體會,媽媽的愛的溫暖與幸福,感受成長的'力量。
藝術拓展
1、幫助媽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2、進行全年級的作品展評,達到相互的學習與情感促動。
3、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向媽媽表達自己的心意。
《媽媽的歌》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能夠用柔和、甜美的聲音和舒展恬靜、優美抒情的情緒演唱兩首《搖籃曲》,感受歌曲中親情真摯的愛,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
2、通過聆聽朝鮮歌曲《只要媽媽露笑臉》和聆聽三首不同的《搖籃曲》來感受不同地區的音樂的特點,表達的媽媽與孩子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用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2、唱好《搖籃曲》裝飾音以及附點音符
教學準備
多媒體、鋼琴、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3)課時
教學內容:
1、聆聽:歌曲《只要媽媽露笑臉》。
2、表演:歌曲《搖籃曲》。
3、編創與活動。
教學目標:
1、世上只有媽媽好,音樂作品中有唱不完的媽媽的歌。讓我們共同一起“唱唱我們的媽媽”表達“音樂與人”的親密關系。
2、通過聆聽朝鮮歌曲《只要媽媽露笑臉》和表演歌曲《搖籃曲》來感受不同地區的音樂表達的媽媽與孩子的.情感。
3、通過自制彈撥樂器為歌曲《搖籃曲》伴奏。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1、用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2、自制彈撥樂器為歌曲《搖籃曲》伴奏。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聆聽:《只要媽媽露笑臉》
1、聆聽歌曲。感受朝鮮音樂的風格。、
設問:歌曲分為幾部分?每部分的音樂在節奏與旋律上有什么特征。
2、再次聆聽歌曲:隨音樂輕輕哼唱,體驗孩子對媽媽的親切的呼喚。
三、表演《搖籃曲》。
1、教師談話導入:這是一首媽媽哄寶寶入睡時,唱給寶寶聽的搖籃曲。也許你已不記得嬰兒期媽媽如何抱你、哄你入睡,但你可從影視片中,或周圍鄰居的媽媽哄小寶寶入睡的情景中,想像你當時的情況,這首歌就是歌唱那種情景的。
2、聽范唱,教師做哄小寶寶入睡的動作。、
3、再聽一次。請看歌譜,這首歌的記譜與第三課的《愉快的夢》是一樣的。上次我講過那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這首歌譜同樣也是八分音符為一拍,請大家邊聽邊打拍子
4、為了把這一曲調的節奏唱好,我們先復習一下第三課《愉快的夢》的曲調。、
5、用點譜法學唱第一樂句4小節(做到90%以上的學生都能唱好)。
6、在教師指導下再學唱第二樂句4小節。
7、學生自學第三、第四樂句(各4小節)。
8、能流暢、準確地完整唱好曲調后,唱歌詞。
9、要求學生能用動作表演《搖籃曲》,投入角色(要指導學生用輕柔的聲音演唱)。
四、自制彈撥樂器為歌曲《搖籃曲》伴奏。
1、啟發學生用家里的廢料,如:線、尼龍絲、竹片、木條等進行制作。
2、教師簡單介紹彈撥樂的基本要求,振動弦,運用彈、撥的方法來發出聲音。
五、開放式教學。
1、讓學生課后自己去選一首符合本課題的歌,唱給媽媽聽。
2、要求媽媽給孩子的唱寫一個評語交給老師。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該項活動的進行,也引起家長的重視與配合。
3、為本單元全班開演唱會作好準備工作。
六、教師小結。
讓我們回到家為媽媽唱上一首自己創作的《搖籃曲》吧!那將是媽媽收到的最珍貴的禮物,也能為媽媽減少一些疲勞,安心的入睡。
《媽媽的歌》教學設計 篇5
一、教材分析
欣賞歌曲《媽媽之歌》是我國納西族民歌,她通過母子兩人的對話,表達了母親對孩子的志愛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報。歌曲的歌詞樸實無華,母子之情溢于字里行間。旋律婉轉起伏,寬廣綿長,充分表現了母子之間真摯的情誼。演唱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曲調寓意深刻,它通過一個平日生活的側面,生動地描繪了孩子對媽媽的一片深情和孝順之心。這兩部作品的主題相同,是對孩子們進行“愛”的教育的好材料。
二、教學目標
綜合教材內容及其他教學要素,我認為可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通過聆聽歌曲《媽媽之愛》,了解女聲、童聲的演唱特點。感受音樂中母子之間真摯的情誼。
2、能基本學會唱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從中體會到孩子對媽媽的深情和孝順之心。
3、通過系列實踐活動,教會學生懂得母愛之偉大,自己應該懂得回報和付出。
其中教學重點、難點設定為:通過聆聽和學唱歌曲,了解女聲、童聲的演唱特點。感受音樂作品內涵,懂得母愛的偉大。
三、教學理念及教法、學法的選擇
新課標提出:音樂課應以“學生發展為本”,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加強音樂實踐與創造。同時還強調了課堂上音樂與相關文化的相互融合與滲透。鑒于以上理念,我決定采用參與——體驗、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學模式,借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努力使學生在輕松愉悅、和諧互動的氣氛中主動參與學習,在體驗中感受和表現音樂,從而促進學生發展。教學過程追求動靜結合、張馳有度,讓音樂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再有,本課的編創等實踐活動穿插于各個教學環節中,唱中有創,動唱結合;聽中有創,邊聽邊動,自始自終都鼓勵學生的創新與實踐。
那么到底要怎樣使我的音樂課堂成為學生享受音樂美的圣殿呢?我決定這樣安排教學過程:
四、教學流程及相關考慮:
一)組織教學
師生在《世上只有媽媽好》的音樂聲中,邊唱歌曲邊走進教室。師生問好之后,老師直接揭示本課的主題“愛”!
[音樂課堂應該有一個美的開始,在這個環節中,師生唱著《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曲進教室,就是為了能一個與本課教學主題相披襯的氛圍。使孩子一進入教室就能感受到“愛”的幸福!]
二)主題討論,欣賞《媽媽之愛》
1、老師組織學生圍繞著“愛”,說說身邊愛自己的人!鼓勵學生用具體的事例來說一說。
2、老師引出《媽媽之歌》,隨機運用課件介紹納西族民族的風土人情及特色音樂。
3、出示歌詞,誦讀歌詞,組織學生討論歌曲所反映的內容是什么?學會區分哪段是媽媽唱的?哪段是孩子唱的。
4、初聽音樂,感受音樂旋律的美感以及音樂中母子之情的深厚。
5、再聽歌曲,感受女聲、童聲的音色的基本特征。
6、再次復聽,請學生跟著輕輕哼唱,深深體驗母子的深情。
[讓孩子有所感悟,不是單靠學生一味地聽音樂。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發自內心的感受,因此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較長時間的“說說愛自己的人”。有了親身的體驗,感受歌曲的內涵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另外,我還運用課件,向孩子們展現了納西民族的風土人情,更有效拓展了學生文化的視野!]
三)初學《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1、 師生談話,引導孩子去思考媽媽的愛。回憶學過的搖籃曲,唱一唱,再次感受“母愛之偉大”。
2、從“報恩”引出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學習歌詞內容,說說自己感受到了什么?
3、請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深情地誦讀歌詞。
4、初聽歌曲: 請孩子們積極展開想象,說一說你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5、再聽范唱,請學生邊做推搖籃動作邊輕聲哼唱。
[這一個環節由于時間的關系,所以只是處理成“初學”狀態。通過學生展開積極的討論,深情地誦讀歌詞,聽音樂想象音樂的意境,邊動作邊哼唱等學習方式,使學生能多方位、多感官地感受到“愛”的內涵,逐步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表現能力、想象力。]
四)主題延伸
1、老師引導學生去想想,自己是不是也該為媽媽做點什么?
2、以“我為媽媽做什么”自由選擇
a為媽媽唱一首歌 b為媽媽背一首詩c對媽媽說一句話d為媽媽做一件事 e其它
[在這個環節中,我特意設計了“我為媽媽做什么”的自由選擇習題,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展現個性的舞臺,還能使學生感受到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拓展了學生思維。另外,這一環節的設計,也能促使學生去關注自己身邊的“愛”,從而更深刻地體會到本課的主題“愛”]
五)組織下課
師生互道再見。在《唱給媽媽的搖籃曲》的歌聲中,離開教室。
(音樂教學的功能決不僅僅體現在一堂課上,讓孩子們在充滿著愛的旋律聲中離開教室,就是希望能使學生把課堂上所感悟到的,帶到教室外,帶進自己的生活,使音樂教學真正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服務!)
當然,以上所述只是我對本課的一種設想,若是要投入到真正的課堂教學中去,我想還應該考慮孩子們的學情,學習的習慣、愛好等方面的因素。但不管怎樣,我認為,一堂音樂課只要能成為了孩子們享受音樂美的圣殿,就是我們教師應該追求的境界!
《媽媽的歌》教學設計 篇6
設計思想:
1、音樂教學必須體現音樂課程的審美體驗價值。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于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
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并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從而達到音樂藝術凈化心靈,啟迪智慧等的作用,由此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生活態度。
2、創新已是21世紀時代發展的主題,創造是藝術乃至整個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新課程的音樂教學也必須體現音樂課程的創造性發展價值。通過生活活潑的音樂欣賞、表現和創編活動,激活學生的表現和創造的愿望,在主體參與中展現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才能,使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發揮。
3、理解多元文化。在強調弘揚民族音樂的同時,還應開闊學生的視野,學習、理解和
尊重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通過音樂教學使學生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的價值觀。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能聽辯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并能夠體驗音樂情緒的變化。能夠自制簡易樂器探索音響與音樂。音樂作品中有唱不完的媽媽的歌。本課通過聆聽和學習有關媽媽的歌曲(樂曲),表達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人對媽媽的愛,表達“音樂與人”的親密關系。
理論分析:
1、歌曲《搖籃曲》是本單元的第一首由汪玲、楊存德作曲的《搖籃曲》,是一首由六個樂句加結尾的一段體歌曲。6/8拍,F宮調式。這首歌曲調優美流暢,婉轉動聽,六拍子的節奏更增強了動蕩搖晃的感覺,在輕柔而稍慢的歌聲中,生動地描繪出一幅“我”輕輕搖動搖籃,哄寶寶入睡的幽靜畫面。
搖籃曲(又叫“催眠曲”),這類歌曲的特點是優美抒情。演唱時要控制好氣息,歌聲要輕柔而優美,要唱好一字多音的歌詞。并注意曲調中多次出現的變化重復。
2、歌曲《只要媽媽露笑臉》
這是朝鮮歌劇《血海》中的一首選曲。歌曲寄托了兒女對媽媽的一片深情以及對祖國未來的美好憧憬。親情、愛國情,交融在一起。?
歌曲的基調明朗,情緒活潑,音調具有朝鮮民族的特點。
教學目標:
1、本課通過欣賞和學習有關媽媽的歌曲(樂曲),表達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
的人對媽媽的愛,表達“音樂與人”的親密關系。
2、通過學唱《搖籃曲》,初步了解其風格特征,并對6/8拍子的掌握。
教學重點:
感受媽媽的愛和孩子對媽媽的贊美之情。
教學難點:
《搖籃曲》6/8拍子的掌握。
課前準備:
課件、磁帶、錄音機、電子琴。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師:昨天老師看了一部電影,名叫《企鵝日記》,這是影片中幾個感人的鏡頭,你們看……
(放課件,注意:要講得感人)
師:聽完了故事,你聯想到了什么?
生:……
二、學唱歌曲《搖籃曲》
1、聽歌曲錄音
師:你可知道小時候,我們的媽媽也像企鵝媽媽一樣,每天把你抱在懷里,唱著搖籃
曲哄你入睡。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種搖籃曲吧!聽的時候,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來做動作,好嗎?(放歌曲錄音)
師: 大家喜歡這首歌嗎?
生:……
2、念歌詞
師:老師也很喜歡,下面請同學們聽老師來念歌詞。(教師范讀第一段歌詞,注意感情
的投入)
師:你們覺得哪個地方最能體現媽媽的辛勞?
生:我用手兒當搖籃……
師:是啊!媽媽真的好辛苦啊!那么,你們覺得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感情來讀這段歌詞呢?
生:……(深情、感恩)
師:好,下面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歌詞。
生:……
3、學唱歌曲
(1)唱音階
師:我們同學讀得真好啊!看,媽媽為了哺育我們,付出了那么多,我們的媽媽真的
太偉大了!你們想把這首歌獻給我們的媽媽嗎?
生:……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學唱這首歌!
師:老師這里有一個音階圖,請同學們手指著音符,跟琴來唱一唱。(課件)跟琴唱2
——3遍。
(2)難句學唱
師:看,這些音符們排著整齊的路隊正向我們走來了(課件)。聽,它們在說些什么呢?
(教師彈琴)
5653. │231 6. │6 5 1. │6 5 1. Ⅱ
①生跟琴唱旋律。(2——3遍)
②男女學生比賽,看誰學得快又好。
(3)感受6/8拍的節奏特點
師:下面,請同學們注意聽老師唱6 5 1. │這個小節,6、5、1三個音老師分別唱了幾拍?(教師邊唱邊拍手打節奏,2遍)
生:……(若回答的不夠理想,教師可再示范一次)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注意聽老師唱565 3. │這個小節, 5、6、5、3四個音老師分
別唱了幾拍?(教師邊唱邊拍手打節奏,2遍)
生:……(若回答的'不夠理想,教師可再示范一次)
師:下面,我們來做一個小游戲:打節奏6 5 1. │和565 3. │
①師生一起邊打邊唱;
②師唱,生打;
③男唱,女打(互換)。
師:同學們,你們發現了嗎,(課件)
x 唱1拍
x 唱2拍
x . 唱3拍
其實啊,這就是我們這首歌曲旋律的特點。下面,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6/8拍的節奏
特點,好嗎?(唱最后一句,并打節奏。)
(4)區別最后兩個“快快睡”與前面的不同
師:請同學們小聲地跟老師唱這首歌,要注意節奏的準確(放歌曲伴奏)
師:你們發現了嗎,最后的兩個“快快睡”與前面有什么不同嗎?
生:……(變慢、變輕了)
師:那是為什么呢?
生:……
師:那你覺得我們應該怎么唱呢?
生:……(可以唱一唱)
師:下面,我們跟琴來唱一唱吧!要注意有感情地唱,聲音要輕、柔。(2——3遍)
師:同學們學的真快呀!接下來我們跟琴把整首歌曲來唱一唱,好嗎?
生:……
(5)表演歌曲,激發情感
師:唱得不錯!接下來啊,請同學們把課本卷起來當作寶寶,然后邊聽歌曲,邊哄孩
子入睡,來感受一下媽媽的辛勞。(放錄音)
師:同學們,這樣子端著累嗎?
生:……
師:是的。我們只抱了這么一會兒,就有點手酸。我們小的時候,媽媽就是這樣成天
的抱著我們,多辛苦啊!現在看到我們長大了、懂事了,他們都笑得合不攏嘴。那么你們想怎樣回報我們的媽媽呢?現在,老師當一名記者來采訪一下大家。
師:這位同學你好!我是諸暨日報的記者,現在有機會來回報你的媽媽,你想怎么做,
或者你想對媽媽說些什么?(采訪3——4名同學)
生:……
師:噢,我知道了,我們同學都想讓自己的媽媽開心、報答媽媽的恩情,對不對?現
在,老師要送大家一首。來表達你們此刻的心情。(聽錄音,課件)
師:大家喜歡嗎?
生:……
師:這首歌曲是朝鮮歌劇《血海》選曲,表達了朝鮮小朋友對媽媽的愛。下面,我們
一起來邊聽歌曲,邊做自己喜歡的動作,來表達我們對媽媽的愛,好嗎?請大家起立!(放音樂,教師在前面領)
三、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師:我們同學跳得真好啊!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媽媽的歌,感受了媽媽的辛苦。老
師要布置一個作業,請同學們今天回家后,把我們上課學的《搖籃曲》唱給媽媽聽,并對媽媽說一句話。好嗎?
生:……
師:同學們再見!
《媽媽的歌》教學設計 篇7
第二單元《媽媽的歌》
第二單元 媽媽的歌 課時 第一課時 備注
教學內容 1、 聽:《搖籃曲》(黎族民歌)
《搖籃曲》(舒伯特曲)
2、 唱:《大樹媽媽》
3、 我的創造:《唱唱拍拍》
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體會到母愛的偉大,了解尊敬長輩,關心他人是一種美德。
能力目標 通過角色表演,學生參加的積極性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并能常識有個性的創造性活動。
技能目標 學會用輕柔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并能有感情地進行表演。
課前分析 教材分析 本課所選的作品都具有“搖籃曲”風格,作品的旋律優秀流暢,輕柔抒情。
學生分析 現在的孩子都是嬌生慣養,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報。這樣的意識需要糾正。而且,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好奇心強,而這節課的基調是溫柔的抒情的,如何讓孩子靜靜的聆聽,輕柔的演唱呢?需要教師來運用音樂特點好好調控。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 引導學生輕輕地隨著音樂的旋律搖擺,也可以閉上眼睛感受樂曲的優美意境。
2、 說說這段音樂帶給你怎樣的感受,讓你想到了怎樣的情境?
3、 聆聽歌曲,體驗情緒。]
聽《搖籃曲》(舒)
4、 用鋼琴伴奏唱旋律。
5、 聽黎族民歌搖籃曲
有啥一樣有啥不一樣呢?
二、故事導入,學唱新歌
1、 說說“大樹媽媽”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2、 請小朋友都來扮演大樹媽媽,一邊做搖籃的動作,一邊跟著老師用輕柔的聲音讀歌詞。
3、 整體聽唱法學唱歌曲
三、分組創編,角色表演
四、聽聽唱唱,課堂拓展
1、你們還聽過或唱過那些搖籃曲。能唱給老師和同學們聽聽嗎? 1、 各抒己見
2、 來做一會回“小媽嗎”
3、 聽到歌里唱些啥?
4、 用哼名跟著旋律輕輕哼唱。一邊唱一邊閉上眼睛想象夜晚媽媽哄小寶寶入睡的情景
5、 各抒己見
6、 感受音樂,熟悉旋律
7、 熟悉歌詞,體驗八分休止符。
8、 學唱
9、分組合作編排歌表演
教學后記
單元 媽媽的歌 課時 第二課時 備注
教學內容 1、 唱:小寶寶睡著了
2、 聽: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3、 活動:獻給媽媽的禮物
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 感悟到母親的溫情與慈愛,懂得尊敬長輩、關愛他人是美好的品質。
能力目標 樂于參加歌表演、音樂游戲等生動活潑的音樂學習活動。
技能目標 能熟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用自己喜愛的表達方式來表現歌曲的情緒。
課前分析 教材分析 本課所選的作品都具有“搖籃曲”風格,作品的旋律優秀流暢,輕柔抒情。
學生分析 現在的孩子都是嬌生慣養,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報。這樣的意識需要糾正。而且,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好奇心強,而這節課的基調是溫柔的抒情的,如何讓孩子靜靜的聆聽,輕柔的演唱呢?需要教師來運用音樂特點好好調控。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 用多媒體播放寧靜夜空的畫面,畫面中有月亮,白云和閉眼的小星星,也有磕睡的小蟲和小鳥。
2、 介紹歌詞,突出“睡了”,“動了”,“不叫了”,“不飛了”在此基礎上范唱。將學生帶進寧靜安祥的氣氛中去。
3、 師生接唱
4、幫助他們辨別應該用哪種方式演唱最合適。
5
5、聽《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組織討論:媽媽用愛撫育我們長大,我們打算用什么來回報媽媽的愛呢?
你還知道那些贊美媽媽的歌?
向大家介紹歌曲的名字,并唱上兩句。
6、拓展活動:
獻給媽媽的禮物 1、 聆聽
2、 感受
3、 用輕輕拍手,拍腿的形式搭拍子。
4、 用哼鳴跟隨音樂,然后用整體聽唱法學唱歌曲。
5、 師生
《媽媽的歌》教學設計 篇8
各位專家領導老師:
大家好!這次我說課的內容是第五課《媽媽的歌》。本課的五件音樂作品都反映了少年兒童對媽媽深切的愛。通過分析,我決定分三課時完成本課教學。第一課時為欣賞《媽媽之歌》初學《唱給媽媽的搖籃曲》,第二課時為欣賞《魯冰花》、《小白菜》,學唱《唱給媽媽的搖籃曲》,及另外內容安排至第三課時。今天,我想就本課的第一課時的教學向大家詳細地談一談。
首先,我想對這教材內容說說自己的想法。
一、教材分析
欣賞歌曲《媽媽之歌》是我國納西族民歌,她通過母子兩人的對話,表達了母親對孩子的志愛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報。歌曲的歌詞樸實無華,母子之情溢于字里行間。旋律婉轉起伏,寬廣綿長,充分表現了母子之間真摯的情誼。演唱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曲調寓意深刻,它通過一個平日生活的側面,生動地描繪了孩子對媽媽的一片深情和孝順之心。這兩部作品的主題相同,是對孩子們進行“愛”的教育的好材料。
二、教學目標
綜合教材內容及其他教學要素,我認為可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通過聆聽歌曲《媽媽之愛》,了解女聲、童聲的演唱特點。感受音樂中母子之間真摯的情誼。
2、能基本學會唱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從中體會到孩子對媽媽的深情和孝順之心。
3、通過系列實踐活動,教會學生懂得母愛之偉大,自己應該懂得回報和付出。
其中教學重點、難點設定為:通過聆聽和學唱歌曲,了解女聲、童聲的演唱特點。感受音樂作品內涵,懂得母愛的偉大。
三、教學理念及教法、學法的選擇
新課標提出:音樂課應以“學生發展為本”,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加強音樂實踐與創造。同時還強調了課堂上音樂與相關文化的相互融合與滲透。鑒于以上理念,我決定采用參與——體驗、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學模式,借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努力使學生在輕松愉悅、和諧互動的氣氛中主動參與學習,在體驗中感受和表現音樂,從而促進學生發展。教學過程追求動靜結合、張馳有度,讓音樂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再有,本課的編創等實踐活動穿插于各個教學環節中,唱中有創,動唱結合;聽中有創,邊聽邊動,自始自終都鼓勵學生的創新與實踐。
那么到底要怎樣使我的音樂課堂成為學生享受音樂美的圣殿呢?我決定這樣安排教學過程:
四、教學流程及相關考慮:
一)組織教學
師生在《世上只有媽媽好》的音樂聲中,邊唱歌曲邊走進教室。師生問好之后,老師直接揭示本課的主題“愛”!
音樂課堂應該有一個美的開始,在這個環節中,師生唱著《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曲進教室,就是為了能一個與本課教學主題相披襯的氛圍。使孩子一進入教室就能感受到“愛”的幸福!
二)主題討論,欣賞《媽媽之愛》
1、老師組織學生圍繞著“愛”,說說身邊愛自己的人!鼓勵學生用具體的事例來說一說。
2、老師引出《媽媽之歌》,隨機運用課件介紹納西族民族的風土人情及特色音樂。
3、出示歌詞,誦讀歌詞,組織學生討論歌曲所反映的內容是什么?學會區分哪段是媽媽唱的?哪段是孩子唱的。
4、初聽音樂,感受音樂旋律的美感以及音樂中母子之情的深厚。
5、再聽歌曲,感受女聲、童聲的音色的基本特征。
6、再次復聽,請學生跟著輕輕哼唱,深深體驗母子的深情。
讓孩子有所感悟,不是單靠學生一味地聽音樂。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發自內心的感受,因此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較長時間的“說說愛自己的人”。有了親身的體驗,感受歌曲的內涵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另外,我還運用課件,向孩子們展現了納西民族的風土人情,更有效拓展了學生文化的視野!
三)初學《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1、 師生談話,引導孩子去思考媽媽的愛。回憶學過的搖籃曲,唱一唱,再次感受“母愛之偉大”。
2、從“報恩”引出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學習歌詞內容,說說自己感受到了什么?
3、請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深情地誦讀歌詞。
4、初聽歌曲: 請孩子們積極展開想象,說一說你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5、再聽范唱,請學生邊做推搖籃動作邊輕聲哼唱。
這一個環節由于時間的關系,所以只是處理成“初學”狀態。通過學生展開積極的討論,深情地誦讀歌詞,聽音樂想象音樂的意境,邊動作邊哼唱等學習方式,使學生能多方位、多感官地感受到“愛”的內涵,逐步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表現能力、想象力。
《媽媽的歌》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愛祖國、愛人民、愛長輩是我們少年兒童的崇高品格。本課就是表現了“音樂與人”這一主題。
2、聆聽《歌》、《魯冰花》、《小白菜》,感受音樂的風格、音樂的音色色彩、音樂的情緒。
教學重難點
1、在實踐活動中學習四分休止符。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帶聲,做情景表演。
教具準備 :
鋼琴、錄音機 、磁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拍手進教室,確立良好坐姿,明確課堂紀律,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貓 愛吃
魚, 魚。
3、復習歌曲《心》。
二、聆聽《魯冰花》、《小白菜》
1、看著歌詞初聽全曲,(可帶上身體律動)了解歌曲內容,簡單說說,并說說心情如何?
2、復聽,說說哪首是一個人唱的?哪首是很多人唱的?
3、探討一下書本作業:剛聽完的兩首歌曲,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連線)
三、學唱歌曲
1、講故事導入。
2、聆聽并思考:誰在唱搖籃曲?唱給誰聽?
3、用哼鳴模唱歌曲。
4、學唱歌詞:要求用悄悄話式的歌唱方法來學唱歌曲。
5、速度在本歌曲中起重要的作用,要求學生把握確切,以便更好的表演。(完成課本上的作業)
6、讓學生討論用什么樣的.聲音更能表現寧靜的氣氛與情景?(輕柔的聲音)
四、創編活動
1、用歌曲錄音作背景音樂的伴奏,把歌詞改編成一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2、歌表演:演唱時要作為主人翁投入角色,心中要有故事的畫面。
3、跳格子游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課堂小結:
通過唱歌和講故事,我們知道了媽媽辛不辛苦啊?知道媽媽那么辛苦后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我們應該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起碼自己的事情一定自己來做,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鞋襪自己穿,自己的被子自己疊,自己的頭發自己梳。聽《唱給搖籃曲》走出教室。
課時小節及體會:
《媽媽的歌》教學設計 篇10
教材分析:
孩子是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的,爸爸媽媽都曾抱著孩子或守護在孩子床邊哼著搖籃曲,讓孩子在幸福的歌聲中甜甜地進入夢鄉。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本單元的音樂活動突出了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己的“理解、創造與表現”。用自己的話表達對不同演唱形式的感受,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與演奏方式為歌曲伴奏,根據自己對歌曲的情緒和內容的理解,設計相應的表演方式等,都在引導學生用心感受、體驗音樂的特點,進而更為主動而富有創意地進入音樂。
學情分析:
媽媽和孩子之間的愛是美好而真摯的。在音樂活動中體會母愛與親情的可貴,讓愛浸潤孩子的心靈是本單元教學內容、活動設計的出發點。本單元教學內容不僅可以讓學生體驗到音樂中蘊含著的溫馨、親切的情緒和情感特征,還可以領略到以歌曲表現同類主題的多樣性及其藝術魅力。
教學目標:
1、能情緒飽滿地投入到聽、唱、動、認評等音樂實踐活動中,從中感受到母子間的關愛與溫情,懂得尊敬長輩、關心他人是美好的品質。
2、能有表情地參與到搖籃曲的欣賞、演唱、律動、伴奏等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搖籃曲情緒、力度、速度的特點,并較為準確地體驗與表現。
3、樂于與同伴合作進行情景表演。理解歌曲《小烏鴉愛媽媽》的內涵,嘗試借助歌詞進行角色安排和動作設計,并敢于表達自己的意見與建議。
4、學習用輕柔、甜美的聲音熟練地演唱《小寶寶睡著了》和《大樹媽媽》,對比感受三拍子和二拍子的節拍特點。積極參與歌表演和為歌曲伴奏等綜合音樂實踐活動,表演要富有表情并符合歌曲情緒特點。
5、鞏固四分、八分、二分節奏感,并嘗試編創兩小節節奏為歌曲伴奏,或完成節奏接龍游戲。
教學重點:
學生對三四拍、二四拍的掌握,并能積極參加音樂活動。
教學難點:
弱起小節、連續的附點節奏的演唱。
教學疑點:
弱起小節、連續的附點節奏的演唱。
課時安排:
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感受情感、崇尚自然、感悟真情、熱愛生活。
2、哼唱搖籃曲、聽豎笛演奏搖籃曲,了解搖籃曲風格、感知其音樂要素。
3、領略搖籃曲意境、體驗深深母愛、父愛,懂得感恩。感悟藝術真諦。
教學重點:
1、通過對歌曲的欣賞和展開的系列活動,讓學生體驗親情,分享親情藝術
之美,懂得感謝父母養育之恩,激發同學們對“真、善、美”的追求。
2、體驗不同地域搖籃曲的音樂情緒,感知其音樂要素。
教學難點:
聲情并茂地哼唱、演奏搖籃曲。
教學疑點:
搖籃曲情緒和風格的把握。
教學準備:
教學光盤等。
教學過程:
一、講述親情,分享親情
展示幾個同學兒時的照片或和媽媽的合影(做成幻燈片),猜一猜他們是誰?并由照片的主人說說背后的故事。(背景音樂一直播放舒伯特《搖籃曲》)
二、扮演親情,選擇音樂
1、給學生欣賞兩幅小寶寶入睡的畫。表現的是什么親情?
2、播放舒伯特搖籃曲和廖昌永的歌。請學生選擇合適的音樂
3、如果你是畫面中的媽媽,你想采用什么樣的音樂才貼切呢?為什么?
4、如果你是畫面中的小寶寶,你會喜歡哪一種音樂來幫助你入睡呢?為什么?
三、聽賞歌曲,品味親情
音樂是最能表現這種親情的藝術,有許多音樂家寫了很多歌曲來表現這種親情,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幾首音樂作品。
1、舒伯特搖籃曲
2、勃拉姆斯搖籃曲
3、再聽,多多感受,情緒、力度、速度、旋律個有什么特點?
4、談感受,各抒己見,充分理解搖籃曲的風格特點。
5、引申。還有很多這種風格的音樂作品,聽聽東北搖籃曲、藏族搖籃曲,印度尼西亞搖籃曲等等。
特點:安靜、溫馨、甜蜜
寧靜、安詳、幸福
四、歸納總結,表現音樂
1、介紹搖籃曲
搖籃曲,又稱催眠曲。原是母親在搖籃旁為使嬰兒安靜入睡而唱的歌曲,后來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音樂體裁。搖籃曲的音樂形象一般都具有溫存、親切、安寧的氣氛。曲調平靜、徐緩、優美,充滿母親對孩子未來的熱誠的祝福。伴奏中往往模仿搖籃擺動的律動。搖籃曲既有聲樂作品,又有器樂作品。除了為人聲創作的搖籃曲外,還有為各種樂器演奏而作的搖籃曲。這種器樂搖籃曲在內容和規模上都比聲樂搖籃曲有更多的發展。器樂搖籃曲不是限于催眠和描寫嬰兒入睡,而更多的是抒發內心的思想感情,刻畫寧靜而富于詩意的精神境界。
2、音樂家小故事
舒伯特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他把許多歌曲送到出版商那里去,又多又快,而每首歌曲卻只值兩毛錢。因此,雖然不朽的作品連連問世,舒伯特卻連溫飽問題也無法解決。
一天,大作曲家舒伯特餓得昏頭昏腦,但他身無分文。他試著走進了維也納的一家飯館。
進去后,他四處張望,希望能看見一個朋友,他的眼光無意中落到桌子的一張報紙上,
那上面有一首小詩。他看了看后,在飯館里來回走了幾趟,為那首小詩譜上了樂曲,他把樂曲交給了飯館老板,換了一份土豆燒牛肉。三十年以后,巴黎的一家家商行將這份手稿以四萬法郎的高價售了出去,這就是后來有名的舒伯特《搖籃曲》。
3、哼唱搖籃曲,我們聽了這么多搖籃曲,平時最熟悉的是哪一首?在鋼琴伴奏聲中,有感情地哼唱,音量適中,安詳寧靜地,有表現力
4、聽豎笛演奏搖籃曲,這首我們最熟悉的搖籃曲——舒緩悠揚地。
五、感恩的心
搖籃曲最能表現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感?以“媽媽,我想對您說……”為例,說出最能代表你對媽媽情感的一句話。學生自由發言,抒發真情。(背景音樂搖籃曲)
六、欣賞越劇《我家有個小九妹》并學唱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感受搖籃曲優美抒情、輕柔安定的意境。
2、能用柔和的、充滿愛的聲音演唱歌曲《小寶寶睡著了》,并能用動作表現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3、結合生活中的經驗,探索感知模仿,體驗音強弱。
教學重點:
感受搖籃曲優美抒情、輕柔安定的意境。
教學難點:
用柔和的、充滿愛的聲音演唱歌曲《小寶寶睡著了》。
教學疑點:
體會媽媽深深的愛!
教學準備:
教學光盤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晚上會出現什么在我們的夜空的呀?
生:星星月亮
師:那通常看到星星,月亮的時候我們會干什么呀?
生:睡覺
師:非常好,那你喜不喜歡靜靜的夜啊?
生:喜歡。
2、出示有關“靜靜的夜晚”的圖片或課件,放《小寶寶睡著了》的音樂,師做肢體動作,跟著音樂唱。
師:猜這首歌是唱給誰聽的?
生:小寶寶。
師:是誰唱給小寶寶聽的?
生:媽媽。
師:對,你們可真聰明。這是媽媽哄小寶寶入睡時的搖籃曲,它有非常好聽的名字——《小寶寶睡著了》,小寶寶為什么聽著這首歌就會睡著了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
【設計意圖】:上課讓學生自己營造靜靜的夜晚的氛圍,讓學生形象直觀的感受歌曲的情調,通過老師的唱、肢體動作,使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激發出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二、寓教于樂
1、聆聽體驗,熟悉歌曲旋律
師:媽媽是用什么魔力使小寶寶這么快就入睡了呢?現在仔細聽老師唱《小寶寶睡著了》,看看你從中得出媽媽的什么魔力?
師以“歡快”的調子唱《小寶寶睡著了》,讓學生評議。
生:心情太開心了,小寶寶會很高興很難入睡,應該用比較慢的速度來唱這首歌。
師:你可真是為小發現家!下面咱們聽聽錄音,從中你還能得到媽媽的什么魔力?(師放磁帶《小寶寶睡著了》)
學生們總結“魔力”:慢,甜美,美麗,溫柔,平穩,連貫……
師鼓勵學生。
【設計意圖】本環節使學生在聆聽中發現旋律特點,著力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參與體驗,主動探索,積極實踐,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為熟悉歌曲旋律做準備,表現歌曲聲音的輕柔(弱)來做鋪墊練習。
2、感受搖籃曲的搖蕩感
師:小寶寶的搖籃見過嗎?怎樣可以擺成一個搖籃呢?
搖籃是怎么擺動的?怎樣搖可以讓寶寶感到舒服呢?
使勁搖行嗎?為什么呢?(寶寶會頭暈的)
哪應該怎么樣做呢?
同學們面對面做好,雙手拉起來,慢慢地、輕輕地搖一搖,搖的同時用“呣”給小寶寶唱搖籃曲,看看哪一組搖得最舒服。(生邊搖邊用“呣”跟隨老師哼唱搖籃曲)
師:同學們搖得都很舒服,老師也想變成小寶寶躺進搖籃里。
【設計意圖】本環節注重學生的實踐,使學生在實踐中更好地體會到搖籃曲的特點,讓他們身心投入到搖籃曲的學習,使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快的感受與體驗,創設情境以不同的力度對比恰當的體會歌曲情感。
3、演唱歌曲,體驗音樂
1)過渡語:媽媽在搖籃邊搖啊搖,搖啊搖,小寶寶睡著了。他夢到了自己將要到神奇的童話王國,半路中仙女姐姐出現了,她伸手一指,把搖籃變成了小船,用手一捏,變成了航行路線(出示三天航行路線:起伏很大的波浪線、斷開的直線、平緩的波浪線)。現在我考考你們,想一想:哪條路線是媽媽的歌聲變化形成的,說出為什么?
生:第一條起伏太大,小寶寶睡不著;第二條斷開了,不連貫;第三條既平穩又連貫,很溫柔,是媽媽的聲音變化形成的。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你們回答得很精彩。
2)劃旋律線
師:仙女姐姐請你去劃船,一起去童話王國,現在伸出你的小指頭當指揮棒,全體起立,讓我們一起去劃航行路線吧。一邊搖一邊用“U”哼唱搖籃曲
生:全體起立,伸出小指頭,用“U”哼唱旋律,畫著旋律線唱。
師:同學們劃得很穩,順利地到達了童話王國。
3)熟悉歌詞
師:媽媽真了不起,能夠用歌聲讓寶寶進入童話王國,但媽媽唱了些什么呢?現在我們一起讀讀歌詞吧(出示帶有歌詞的掛圖或課件:小寶寶—,睡在搖籃微微笑—。
搖籃像支船—,媽媽輕輕搖—。
搖呀搖呀搖—,一搖一搖睡著了————。)
生:讀歌詞。
師:同學們發現了哪個音最長?(生:了)一共有幾拍?(4拍)再來讀一讀最后一句,要把“了”讀得長點,并且聲音越來越小。
生:讀最后一句歌詞,在老師的指導下讀好“了”。
4)讓我們合著音樂伴奏,按節奏輕聲朗讀歌詞。請學生帶上自己的表演讀(輕輕地搖晃身體)。
5)學生合著鋼琴學唱歌曲,老師特別指導好“搖呀搖呀搖”中最后一個“搖”聲調要高上去;唱“了”的時候要慢慢地收回來,聲音越來越小;整首歌要以輕、柔的調子去唱。
【設計意圖】通過童話故事的引導,使學生產生學唱歌曲的欲望,繼而熟悉旋律、熟悉歌詞、學唱歌曲,從簡到難層層遞進,符合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并且其中有動作表演,讓孩子們經常動一動,有利于下面的學習。
三、創造表現
1、合作探究,創造實踐
1)齊唱歌曲
全體起立,現在咱們跟著老師的.琴聲,像媽媽的聲音一樣愛唱這首歌,要用輕、柔、美的聲音把小寶寶哄入睡(師彈琴,生邊做動作邊跟唱歌曲)。
2)個性展示
咱們總共學了幾句歌詞啊?(三句)你最喜歡歌曲的哪一句呢?站起來展示一下吧。
生:“我喜歡‘小寶寶睡在搖籃微微笑’小寶寶的笑很甜很可愛;我喜歡最后一句‘一搖一搖睡著了’寶寶聽了好聽的歌所以睡著了……
2、表演展示,交流評價
XX同學的旋律唱得很準確,誰能給她一個好的建議,怎樣可以使她的歌聲更好聽了呢?
XX同學唱得真好聽,她的表情很美,微笑著,就像媽媽的笑臉一樣,非常有感情的唱出了媽媽對寶寶深深的愛,我們要象她學習,一起來跟她來演唱。
3)以多種形式演唱
小組唱、男女生分唱、接唱。
4)模仿表演
師:同學們的聲音可真美啊。老師這里有個洋娃娃,咱們模仿媽媽的樣子,做一次好媽媽,為她唱一支甜甜的搖籃曲,比一比,看誰的聲音最甜美。
生:模仿媽媽的動作,數名學生上講臺抱著洋娃娃在老師的指導下表演,下面的同學也跟著模仿。
【設計意圖】本環節注重學生的個性展示,共同評價,在展示中褒揚自己,在評價中提升自己,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成長,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教學環境中獲取知識,讓學生在熟悉的音樂中得到美的享受,培養了學生的欣賞藝術的能力。
3、拓展延伸,開闊視野
1)啟發性談話
是誰給了我們生命?(媽媽)是的,媽媽不光給了我們生命,還教會我們說話、走路、輔導我們學習,媽媽給了我們太多太多……讓我們一起說一聲(出示“媽媽,我愛您!”的橫幅或課件,生齊讀)“媽媽,我愛您!”
2)升華感情
(出示媽媽在睡覺的圖片或課件)孩子們看,媽媽躺在那里睡著了,讓我們為媽媽唱支搖籃曲吧(出示歌詞“好媽媽—,睡在搖籃微微笑—。
搖籃像支船—,我來輕輕搖—。
搖呀搖呀搖—,一搖一搖睡著了————”)
生全體起立,伴著老師的音樂及歌聲齊唱獻給媽媽的歌。
【設計意圖】通過本環節使孩子們收到啟示:愛不僅僅是索取,更重要是付出和奉獻。教育學生懂得愛、學會愛,用豐富的情感表達對媽媽的一片深情,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和音樂感受力,從而拓展學生視野,深化歌曲主題。
四、完美結課
師:“看,我們的星空多么美麗,讓我們共同祝愿全天下的媽媽(師生齊聲呼喊):永遠年輕,天天快樂————!”
師:“同學們,下課的鈴聲敲響了,最后讓我們集合在一起,站在星空下再次唱響《小寶寶睡著了》這首歌,永遠銘記媽媽對我們深深的愛!”
五、欣賞越劇《我家有個小九妹》
下課,師生再見!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體會到母愛的偉大,感受到搖籃曲優美、抒情、柔和的風格
2、學會用輕柔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并能自己創編動作進行表演。
3、能準確唱好帶有“0”的節奏。
教學重點:學會演唱歌曲《大樹媽媽》
教學難點:正確演唱好后八分休止,做到音斷氣不斷。
教學疑點:正確演唱好后八分休止,做到音斷氣不斷。
教學準備:教學光盤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故事導入。
師: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大樹媽媽》的故事:從前,有一棵大樹,個子長得好高,每天都舉著茂盛的葉子為小花、小草們遮風擋雨,大家都叫他大樹媽媽。有一天,一只迷路的小鳥找不到媽媽了,他疲倦地停在大樹媽媽的手臂上,急得嗚嗚地哭。大樹媽媽說:“別哭,別哭,孩子,我就是你的媽媽!”大樹媽媽用樹葉做成了一個溫暖的搖籃,隨著風兒搖呀搖,在大樹媽媽的懷抱里,小鳥甜甜地進入了夢鄉!聽,大樹媽媽微笑著為小鳥唱起了搖籃曲,多么溫柔、多么好聽。小鳥幸福的笑了。
學唱新歌
1、出示《大樹媽媽》的歌譜、畫面。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這節課要學的歌曲《大樹媽媽》。大樹媽媽的枝葉可茂盛了,兩只小鳥在大樹媽媽的懷抱里睡著了,如果你是這只小鳥你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生:回答
師:大樹媽媽的懷抱又溫暖又安全,有很多小鳥都想飛到它的懷抱里,這節課哪個組的小朋友表現得好,就可以讓一只小鳥飛到大樹上,一起來比一比好嗎?
2、用響板教學生逐句學歌詞。(按節奏讀一讀歌詞)
3、全班聽一遍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
4、請學生跟著錄音輕聲哼唱歌曲。
5、分句模唱法解決難點。
師:小朋友有幾個地方唱得不太好,現在跟著老師的琴聲唱這幾句。
6、完整跟師的琴唱歌唱,記憶歌詞。
7、師反饋教學效果(強調休止符)
8、讓學生感受歌曲的特點(輕柔)
師:大樹媽媽輕柔的唱這歌,小鳥們睡著了,那我們應該怎樣唱這首歌呀?
9、學生跟琴用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三、分組創編,角色表演。
1)學生分小組合作編排歌表演。
2)邀請各組上臺表演(小組成果展示,評出最佳表演獎和最佳創意獎。)
3)全班表演。
4)學生自評。
四、課堂小結。
師:在大樹媽媽的搖籃里,小鳥感到很幸福,如果這時候有人要砍伐大樹媽媽,你是小鳥,你會怎么想,會怎么做?
生:回答
師:所以我們要愛護樹木,愛護大自然,相信在大家的保護下,大樹媽媽一定會長得更加茂盛,小鳥們會更加幸福、快樂,讓我們和小鳥一起唱起來,跳起來結束今天的音樂課吧。
五、欣賞越劇《我家有個小九妹》并學唱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1、學生學會演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2、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創編歌舞表演。
教學目標:
1、在演唱歌曲、體驗音樂情感的同時,教育學生不忘母親的養育之恩。
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
教學重點:
啟發學生有感情、自信地演唱歌曲,使幼兒從中感受到媽媽的愛
教學難點:
學生的情感教育。
教學疑點:
學生的情感教育。
教學準備:
教學光盤等。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播放多媒體課件(小烏鴉飛來飛去為媽媽捉蟲吃,并親自喂給媽媽吃的影片,背景音樂為歌曲伴奏。)
師:同學們,你們也有長大的一天,身邊的親人也會慢慢的變老,你們會怎樣對待他們?我們應當向小烏鴉學習育學生不忘母親的養育之恩。
2、那老師請你們一起來聽聽這首歌曲:播放課件:《小烏鴉愛媽媽》
師:這首曲子好聽嗎?那就來讓我們來學唱這首動聽的歌曲吧。
二、學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1、聆聽歌曲
引導學生用“啦啦”來做模唱,感受歌曲旋律。
師:同學們唱的得很好,給自己一點掌聲好嗎?
2、節奏訓練
師:小烏鴉飛來了,它見同學們這么聰明,想讓我們幫個忙好嗎?你能找出這首歌曲中“ ×-| ”一共出現過幾次?讓我們共同來數數吧。
師:原來這首曲子都是由這個節奏型組成的,引導學生按節奏讀歌詞。
3、教師范唱
師:那現在我來演唱這首樂曲,同學們跟著我一起做律動好嗎?
4、教師鋼琴伴奏,學生跟唱歌曲
師:同學們是不是也想唱一唱這首歌曲啊?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贊美小烏鴉的歌曲吧。
(幫助學生糾正難唱的樂句,老師講解連音線的唱法,教唱第一個段,引發學生有感情地唱歌曲)
師:同學們唱的真好,你們能試著自己將后兩段的歌詞填進去嗎?(教師彈琴,學生試唱二三段,并給予正確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5、小組比賽唱
師:我們現在分成小組表演唱,比一比,看哪個組唱的最好?
三、創編表演
1、教師拿出自己制作的小烏鴉頭飾若干個,鼓勵學生上臺扮演小烏鴉并有表情地演唱
2、學生可扮演烏鴉媽媽,小烏鴉,全體小朋友們展開想象,自由組合表演唱
四:拓展延伸
師:小烏鴉雖然沒有華麗的外表,卻有著一顆感恩的心,你們喜歡小烏鴉嗎?
師:小動物都可以懷有一顆感恩的心,那我們小朋友是不是也有一顆感恩的心?那我們該怎么做呢?(同學們自主發言,表達觀點,教師再次對學生情感教育)
六、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都表現得非常棒,讓我看到了你們和小烏鴉一樣,都有一顆充滿愛的童心。愿同學們健康快樂成長,更愿大家能像小烏鴉一樣,做一個尊敬長輩的好孩子。
七、欣賞越劇《我家有個小九妹》并學唱
《媽媽的歌》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內容:
歌曲《媽媽的心》《唱給媽媽的搖籃曲》欣賞歌曲《媽媽之歌》
《小白菜》《魯冰花》
教學目標:
1、愛祖國、愛人民、愛長輩是我們少年兒童的崇高品格。本課就是表現了“音樂與人”這一主題。
2、聆聽《媽媽的歌》、《魯冰花》、《小白菜》,感受音樂的風格、音樂的音色色彩、音樂的情緒。
教學重點難點:
1、在實踐活動中學習四分休止符。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帶聲,做情景表演。
學情分析:三年姐的學生情感豐富,并非常樂于表達自己,而媽媽是我們最親最愛的人之一,本單元的歌充滿了濃濃的母愛,在教學中要特別啟發和引導學生用自己最真摯的感情演唱獻給媽媽的歌。
課時劃分: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媽媽的心》
教學目標: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媽媽的心》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拍手進教室,確立良好坐姿,明確課堂紀律。
2、師生問好。
二、導入
1、聆聽云南納西族民歌《媽媽之歌》,感受母子的深情。
2、講解:歌曲通過母子兩人的對答,表達了母親對孩子的摯愛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報。
3、復聽歌曲并提問“歌曲是由男生唱?女生唱?童聲唱?”
三、學唱歌曲
1、體驗感知,聆聽歌曲《媽媽的心》范唱。大家在歌聲中感受到什么?
2、發聲練習:1234│5—│5432│1—‖lalalalalalalalalala
3、學習四分休止符,音樂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頓,在簡譜中表示就是“0”,四分休止符和四分音符的時值是一樣的,都是一拍。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難點。
5、用聽唱法學習歌曲。
6、小聲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創新表現,處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樣的聲音來表現這種形象?(交流、處理、試唱)
四、音樂活動
1、跳格子游戲。
○○○○○
○×○○○
2、復習歌曲并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五、課堂小結
六:課后反思:《媽媽的心》這首歌是一首非常優美的抒情歌曲,但是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旋律比較難掌握,尤其副歌部分音域較高,學生容易喊唱,因此,在教學中,首先要解決學生用科學的.發聲方法演唱高音部分的問題,其次,再重點處理歌曲的情感,這樣教學效果就會比較理想。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欣賞歌曲《魯冰花》《小白菜》
教學目標:熟唱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并欣賞了解《魯冰花》《小白菜》兩首歌曲的
故事背景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拍手進教室,確立良好坐姿,明確課堂紀律,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1234│5—│5432│1—‖小貓愛吃魚,魚。
3、復習歌曲《媽媽的心》。
二、聆聽《魯冰花》、《小白菜》
1、看著歌詞初聽全曲,(可帶上身體律動)了解歌曲內容,簡單說說,并說說心情如何?
2、復聽,說說哪首是一個人唱的?哪首是很多人唱的?
3、探討一下書本作業:剛聽完的兩首歌曲,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連線)
三、學唱歌曲
1、講故事導入。
2、聆聽并思考:誰在唱搖籃曲?唱給誰聽?
3、用哼鳴模唱歌曲。
4、學唱歌詞:要求用悄悄話式的歌唱方法來學唱歌曲。
5、速度在本歌曲中起重要的作用,要求學生把握確切,以便更好的表演。(完成課本上的作業)
6、讓學生討論用什么樣的聲音更能表現寧靜的氣氛與情景?(輕柔的聲音)
四、創編活動
1、用歌曲錄音作背景音樂的伴奏,把歌詞改編成一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2、歌表演:演唱時要作為主人翁投入角色,心中要有故事的畫面。
3、跳格子游戲。
○○○○○
○×○○○
五、課堂小結:通過唱歌和講故事,我們知道了媽媽辛不辛苦啊?知道媽媽那么辛苦后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我們應該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起碼自己的事情一定自己來做,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鞋襪自己穿,自己的被子自己疊,自己的頭發自己梳。聽《唱給媽媽的搖籃曲》走出教室。
六、課后反思:本單元欣賞和歌曲都緊緊的圍繞“媽媽”這一主題展開,作為音樂老師,不僅僅是教會學生演唱贊美媽媽的歌,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情感啟迪和教育,通過欣賞和演唱不同的贊美媽媽的歌,學會在生活中做一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理解媽媽,疼愛媽媽,懂得媽媽的辛苦,這才是我們教學的最高境界。
《媽媽的歌》教學設計 篇12
動作建議:
[1]—[8]小節,兩手前伸,兩腳并攏向前有節奏地跳;
[9]—[16]小節,拉住同伴的手有節奏的搖晃。
目標:
1、 積極投入的扮演袋鼠的角色,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歌表演;
2、 學習袋鼠的跳法,能隨著音樂的旋律有節奏的跳;
3、 能初步的與同伴一起用相同的.節奏跳,體驗活動的快樂。
準備:《袋鼠媽媽》節奏譜;《袋鼠媽媽》的旋律;袋鼠的圖片;
活動前了解袋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過程:
1、發聲練習:《我愛我的小動物》
2、結合圖片,說說袋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熟悉歌詞。
“袋鼠媽媽前面有個什么?”——“袋鼠媽媽有個袋袋!”
“袋袋里面有個什么?”——“袋袋里面有個乖乖!”
“袋鼠乖乖為什么在袋鼠媽媽的口袋里?”——“乖乖和媽媽相親相愛!”
“什么是‘相親相愛’?”——請幼兒自己說說對相親相愛的理解。
小結:“袋鼠媽媽有個袋袋,袋袋里面有個乖乖,乖乖和媽媽相親相愛!相親相愛!”
3、學習模仿袋鼠跳的動作,邊說邊有節奏的做;
“袋鼠怎樣走路?”“誰能來學一學?”
“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袋鼠跳的時候是有節奏的,看看袋鼠是怎樣一下一下的跳的?”
(教師模仿袋鼠有節奏的邊說邊跳)
4、欣賞歌表演《袋鼠媽媽》
“這是一首好聽的歌《袋鼠媽媽》,現在老師來當袋鼠媽媽,小朋友聽一聽這首好聽的歌!”
5、老師帶領幼兒表演唱《袋鼠媽媽》。
“小袋鼠找到媽媽的時候,怎樣表示和媽媽相親相愛?”引導幼兒運用自己的動作表現和媽媽相親相愛的樣子。
重點:指導幼兒找到一個同伴,一起拉手表現相親相愛的樣子。
6、全體幼兒扮演小袋鼠,一起隨著音樂表演。
“現在請小女孩來當袋鼠媽媽,小男孩當袋鼠乖乖,我們一起再來表演一遍,好嗎?”
“你喜歡這首歌嗎?回到家里你可以把這首歌教給媽媽,讓媽媽和一起來表演!”
《媽媽的歌》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愛祖國、愛人民、愛長輩是我們少年兒童的崇高品格。本課就是表現了“音樂與人”這一主題。
2、聆聽《歌》、《魯冰花》、《小白菜》,感受音樂的風格、音樂的音色色彩、音樂的情緒。
教學重難點
1、在實踐活動中學習四分休止符。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帶聲,做情景表演。
教具準備 :
鋼琴、錄音機 、磁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拍手進教室,確立良好坐姿,明確課堂紀律,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貓 愛吃
魚, 魚。
3、復習歌曲《心》。
二、聆聽《魯冰花》、《小白菜》
1、看著歌詞初聽全曲,(可帶上身體律動)了解歌曲內容,簡單說說,并說說心情如何?
2、復聽,說說哪首是一個人唱的?哪首是很多人唱的?
3、探討一下書本作業:剛聽完的兩首歌曲,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連線)
三、學唱歌曲
1、講故事導入。
2、聆聽并思考:誰在唱搖籃曲?唱給誰聽?
3、用哼鳴模唱歌曲。
4、學唱歌詞:要求用悄悄話式的歌唱方法來學唱歌曲。
5、速度在本歌曲中起重要的作用,要求學生把握確切,以便更好的表演。(完成課本上的作業)
6、讓學生討論用什么樣的聲音更能表現寧靜的氣氛與情景?(輕柔的聲音)
四、創編活動
1、用歌曲錄音作背景音樂的伴奏,把歌詞改編成一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2、歌表演:演唱時要作為主人翁投入角色,心中要有故事的畫面。
3、跳格子游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課堂小結:
通過唱歌和講故事,我們知道了媽媽辛不辛苦啊?知道媽媽那么辛苦后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我們應該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起碼自己的事情一定自己來做,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鞋襪自己穿,自己的被子自己疊,自己的頭發自己梳。聽《唱給搖籃曲》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