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籃曲》(通用13篇)
《搖籃曲》 篇1
教學目的: 通過傾聽音樂感受搖籃曲輕柔、緩慢的旋律,引導幼兒用語言說出搖籃曲的性質,并有興趣地用動作表現哄娃娃睡覺的情節。
教學準備: 創編一段舞蹈,音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復習歌曲:《小小的船》
教師語言:天黑了,整個大地變得靜悄悄的,月亮姑娘來唱歌了,星星來為他伴奏,他們的歌聲讓靜靜的夜顯得更美麗。聽——(師生合唱,引導幼兒看老師的指揮手勢)
(二)欣賞搖籃曲
1、感受音樂的特點
教師語言:夜晚真美呀,就在這時不知從那戶人家的窗子里傳出了一段很好聽的音樂。(完整聽賞音
樂)
提問:這段音樂好聽嗎?聽了這段音樂你想到了什么呢?
小結:聽了這段音樂你們想到了那么多的事,你們真是用心在聽。那你們怎么會想到這些事的呢? 這段音樂給我們的感覺是怎么樣的呢?(再次欣賞,講講感覺,教師哼唱加以肯定)
小結:你們說得真好,這段音樂給我門的感覺就是很柔和,很安靜的,緩慢的。
2、感受音樂的內容
教師語言:其實音樂就像人說話,每一段音樂里都藏著一個優美又動聽的故事,那么這段音樂里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起來看吧!(欣賞舞蹈和音樂)
提問:現在你們都知道這段音樂講了什么故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結合動作理解:媽媽在哄寶寶睡覺,并開心安慰地跳起舞了)
小結:這段音樂講述了媽媽在哄自己心愛的寶寶睡覺,像這樣的曲子我們叫它《搖籃曲》。
3、幼兒表演音樂內容
教師語言:在幼兒園里老師就是你們的媽媽,你們就是老師的好寶寶,天黑了媽媽要哄寶寶們睡覺了。
教師語言:媽媽哄你們睡覺心里怎么樣?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次小爸爸小媽媽哄自己的娃娃睡覺呢?(幼兒也來扮演媽媽爸爸哄娃娃睡覺)
難點:哄娃娃的動作可以引導幼兒變換動作。(幼兒個別示范 ) 表演得逼真(引導幼兒用動作體現對娃娃的寶貝)
4、結束語:小娃娃真的睡了,讓我們輕輕地把他放到小床上,我們也該休息了
《搖籃曲》 篇2
教學目的: 通過傾聽音樂感受搖籃曲輕柔、緩慢的旋律,引導幼兒用語言說出搖籃曲的性質,并有興趣地用動作表現哄娃娃睡覺的情節。 教學準備: 創編一段舞蹈,音帶教學過程: (一)導入復習歌曲:《小小的船》 教師語言:天黑了,整個大地變得靜悄悄的,月亮姑娘來唱歌了,星星來為他伴奏,他們的歌聲讓靜靜的夜顯得更美麗。聽——(師生合唱,引導幼兒看老師的指揮手勢) (二)欣賞搖籃曲 1、感受音樂的特點 教師語言:夜晚真美呀,就在這時不知從那戶人家的窗子里傳出了一段很好聽的音樂。(完整聽賞音樂) 提問:這段音樂好聽嗎?聽了這段音樂你想到了什么呢? 小結:聽了這段音樂你們想到了那么多的事,你們真是用心在聽。那你們怎么會想到這些事的呢? 這段音樂給我們的感覺是怎么樣的呢?(再次欣賞,講講感覺,教師哼唱加以肯定) 小結:你們說得真好,這段音樂給我門的感覺就是很柔和,很安靜的,緩慢的。 2、感受音樂的內容 教師語言:其實音樂就像人說話,每一段音樂里都藏著一個優美又動聽的故事,那么這段音樂里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起來看吧!(欣賞舞蹈和音樂) 提問:現在你們都知道這段音樂講了什么故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結合動作理解:媽媽在哄寶寶睡覺,并開心安慰地跳起舞了) 小結:這段音樂講述了媽媽在哄自己心愛的寶寶睡覺,像這樣的曲子我們叫它《搖籃曲》。 3、幼兒表演音樂內容 教師語言:在幼兒園里老師就是你們的媽媽,你們就是老師的好寶寶,天黑了媽媽要哄寶寶們睡覺了。 教師語言:媽媽哄你們睡覺心里怎么樣?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次小爸爸小媽媽哄自己的娃娃睡覺呢?(幼兒也來扮演媽媽爸爸哄娃娃睡覺) 難點:哄娃娃的動作可以引導幼兒變換動作。(幼兒個別示范 ) 表演得逼真(引導幼兒用動作體現對娃娃的寶貝) 4、結束語:小娃娃真的睡了,讓我們輕輕地把他放到小床上,我們也該休息了
《搖籃曲》 篇3
教學設計沙灣中學 商海青一、 教材分析:本教材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第14冊第四單元。勃拉姆斯的這首是一首民歌風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它通過強弱拍節奏的起伏,來塑造搖籃擺動的形象。曲調優美抒情,語氣安詳平緩,細膩地勾畫出一幅母親對孩子親切祝福的動人畫面。這首歌曲雖為3/4拍,但作曲家巧妙地從第三拍起音,把節奏進行了細致的改變,將節拍的舞曲化性格化為內在的韻律,使音樂更富于徐緩的敘事語氣,而適于語義。二、教學目標 :1、 通過課前讓學生搜集各種類型的激發學生的興趣,鍛煉學生的應用各種手段查找知識的能力。2、 通過對的演唱,體驗歌曲中所表達的情感和想象歌曲的意境,用輕柔的聲音演唱好歌曲。3、通過聆聽各種類型的,使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與體驗。啟發學生充分展開想象,鼓勵學生在音樂體驗中得到結論,得出各類搖籃曲的特點。4、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愛心的教育。三、教學重點、難點:1重點:用輕柔聲演唱2難點:分析綜合中外的異同四、 教學流程程序 教師活動預計學生活動設計意圖組織教學鋼琴彈奏旋律 和著音樂走進教室,找好位置坐好。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導 入 新 課打出幻燈片(母親哄孩子入睡)問:通過圖片你聯想到什么?自由發言(媽媽、小時候、入睡、歌聲……)啟發學生展開想象聆 聽 體 驗1、播放幻燈片打出問題: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 2、幻燈片:為了表達的感情,用怎樣的力度和音色演唱好呢? 3、請用你想象的處理方法試一試。 1、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是一首母親哄寶寶入睡唱的歌,表達了母親對孩子的親切祝福。2、討論得出:速度徐緩,力度較弱。 3、提出自己創作的歌曲方案,用自己的方法處理歌曲1、初步體驗歌曲,為下面的歌曲學習打基礎。 為學習歌曲、總結歌曲特點做良好準備。 通過親自體驗把握歌曲的演唱情緒。 歌 曲 教 學范唱,要求學生和著音樂做一個你認為合適的動作。邊聽范唱邊做動作(有的模仿搖搖籃、有的模仿抱小孩……)啟發學生充分的進行想象1、 彈鋼琴,2、 播放錄音3、 要求用輕柔聲演唱歌曲1、模唱2、跟錄音一起唱3、用輕柔聲演唱改變以往一句一跟的歌曲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對歌曲的完整體驗。演 繹 歌 曲你能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歌曲的嗎?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做動作、歌唱、用節奏伴奏……) 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 綜 合 階 段欣賞中外:(一)聲樂曲:1舒伯特2東北民歌比較兩首歌曲的異同 (二)器樂:莫扎特聆聽兩首1、討論得出兩首歌曲的不同點:前者直接抒發內心的情感,后者通過環境描述含蓄地表達情感。2、總結中外搖籃曲的特點:a具有溫存、親切、安寧的氣氛。b曲調平靜、徐緩、優美,充滿母親對孩子未來的祝福和希望。c伴奏音型多模仿搖籃擺動的節奏。3、總結得出:是一種音樂體裁。培養學生查找知識的能力 幫助學生直觀理解歌曲意義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欣賞中外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搖籃曲》 篇4
課題:《搖籃曲》
教具:鋼琴、課件
教學目的:
1、掌握歌曲的表演情緒
2、了解搖籃曲
3、了解歐洲音樂風格
教學難點 :
1、體會搖籃曲溫柔的曲風
2、掌握F大調
課型:綜合活動課
教學方法:啟發提示式、示范法
教學過程 :
一、組織教學
1、 問好
2、發聲
二、導課
同學們,我們小的時候,最幸福的不過是在媽媽的懷里,聽著優美的搖籃曲甜甜的入睡了,母愛是偉大的,世界上所有的母親都是一樣的,不同的只是媽媽 嘴里哼唱的搖籃曲而已,同學們,你們聽過的、了解的、熟悉的搖籃曲有幾首?--------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的《搖籃曲》,看看勃拉姆斯用音樂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三、進入新課
介紹作者:約翰內斯·勃拉姆斯(1833一1897) 德國作曲家。13歲就為生活而奔波。20歲到各地演出,結識了李斯特、舒曼等藝術家。舒曼稱他為“有重要意義的后起之秀”。1862年,他遷居維也納,擔任合唱指導、樂隊指揮。勃拉姆斯一生寫有大量作品。其中,有四部交響曲,多部協奏曲及管弦樂曲等。
1、 學習F大調
2、 節奏 為解決這個難點:教師在琴上彈奏, 學生模仿節奏型,可自創。
3、 視唱
4、范唱(多媒體)
5、唱譜
6、讀詞 有感情的朗讀
7、再次收聽范唱(帶問題)
-----------用怎樣的情緒和速度來演唱?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
8、 完整唱完全曲 用富有彈性的、溫柔的聲音演唱--------解決重點問題
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勃拉姆斯的《搖籃曲》,通過本課,我們了解了搖籃曲的演唱情緒與方法,體會到了勃拉姆斯這首搖籃曲的風格,我們被勃拉姆斯所做的這首細膩的歌曲所打動,體會到母愛的偉大,回去后,大家可以查找還有多少首搖籃曲,不妨找出來做做比較,看看他們的曲風有什么不同。
《搖籃曲》 篇5
課程簡介: 孩子是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的,爸爸媽媽都曾抱著孩子或守護在孩子床邊哼著搖籃曲,讓孩子在幸福的歌聲中甜甜地進入夢鄉。可是現在的孩子有幾個又知道幼時的自己是如此的幸福呢?有多少孩子又知道感激父母的疼愛呢?在此,我想通過欣賞不同的搖籃曲,讓學生體驗親情,分享親情藝術之美,懂得感謝父母養育之恩。在親情教育中學習音樂知識。
課程目標: 1.人文目標:感受情感、崇尚自然、感悟真情、熱愛生活。
2.能力目標:哼唱搖籃曲、用豎笛演奏搖籃曲,了解搖籃曲風格、感知其音樂要素。
3.情感目標:領略搖籃曲意境、體驗深深母愛、父愛,懂得感恩。感悟藝術真諦。
教學重點:1.通過對歌曲的欣賞和展開的系列活動,讓學生體驗親情,分享親情藝術之美,懂得感謝父母養育之恩,激發同學們對“真、善、美”的追求。
2.體驗不同地域搖籃曲的音樂情緒,感知其音樂要素。
教學難點 : 1.聲情并茂地哼唱、演奏搖籃曲。
2.搖籃曲情緒和風格的把握。
課程資源: 中外若干首搖籃曲,課件,親情相片,豎笛,鋼琴
課程理念: 創設情境,在感受親情音樂是學習音樂知識。
課程實施: 一、講述親情,分享親情
展示幾個同學兒時的照片或和媽媽的合影(做成幻燈片),猜一猜他們是誰?并由照片的主人說說背后的故事。(背景音樂一直播放搖籃曲)
二、扮演親情,選擇音樂
1、給學生欣賞兩幅小寶寶入睡的畫。表現的是什么親情?
2、播放舒伯特搖籃曲和廖昌永的歌。請學生選擇
3、如果你是畫面中的媽媽,你想采用什么樣的音樂才貼切呢?為什么?
4、如果你是畫面中的小寶寶,你會喜歡哪一種音樂來幫助你入睡呢?為什么?
三、聽賞歌曲,品味親情
音樂是最能表現這種親情的藝術,有許多音樂家寫了很多歌
曲來表現這種親情,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幾首音樂作品。
1,舒伯特搖籃曲
2,勃拉姆斯搖曲
3,再聽,多多感受,情緒、力度、速度、旋律個有什么特點?
4,談感受,各抒己見,充分理解搖籃曲的風格特點。
5,引申。還有很多這種風格的音樂作品,聽聽東北搖籃曲、藏族搖籃曲,印度尼西亞搖籃曲等等。
特點:安靜、溫馨、甜蜜
寧靜、安詳、幸福
四、歸納總結,表現音樂
1,搖籃曲,又稱催眠曲。原是母親在搖籃旁為使嬰兒安靜入睡而唱的歌曲,后來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音樂體裁。搖籃曲的音樂形象一般都具有溫存、親切、安寧的氣氛。曲調平靜、徐緩、優美,充滿母親對孩子未來的熱誠的祝福。伴奏中往往模仿搖籃擺動的律動。搖籃曲既有聲樂作品,又有器樂作品。除了為人聲創作的搖籃曲外,還有為各種樂器演奏而作的搖籃曲。這種器樂搖籃曲在內容和規模上都比聲樂搖籃曲有更多的發展。器樂搖籃曲不是限于催眠和描寫嬰兒入睡,而更多的是抒發內心的思想感情,刻劃寧靜而富于詩意的精神境界。
2,音樂家小故事
舒伯特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他把許多歌曲送到出版商那里去,又多又快,而每首歌曲卻只值兩毛錢。因此,雖然不朽的作品連連問世,舒伯特卻連溫飽問題也無法解決。一天,大作曲家舒伯特餓得昏頭昏腦,但他身無分文。他試著走進了維也納的一家飯館。進去后,他四處張望,希望能看見一個朋友,他的眼光無意中落到桌子卜的一張報紙上,那上面有一首小詩。他看了看后,在飯館里來回走了幾趟,為那首小詩譜上了樂曲,他把樂曲交給了飯館老板,換了一份土豆燒牛肉。三十年以后,巴黎的‘家商行將這份手稿以四萬法郎的高價售了出去,這就是后來有名的舒伯特《搖籃曲》。
3, 哼唱搖籃曲,我們聽了這么多搖籃曲,平時最熟悉的是哪一首?在鋼琴伴奏聲中,有感情地哼唱,音量適中,安詳寧靜地,有表現力
4, 豎笛演奏搖籃曲,吹奏我們最熟悉的這首搖籃曲,舒緩悠揚地
五,感恩的心
搖籃曲最能表現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感?以“媽媽,我想對您
說……”為例,說出最能代表你對媽媽情感的一句話。學生自
由發言,抒發真情。(背景音樂搖籃曲)
《搖籃曲》 篇6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唱會歌曲:節奏、音高及一字多音處準確無誤。
2、指導學生唱好歌曲:通過不斷學唱,能用多種形式(唱、奏、演、說)來表達對媽媽的愛。懂得感恩及孝敬父母
3、初步感受《搖籃曲》,讓學生會用慢速體會歌詞意境,并能用深情、輕柔的歌聲演唱歌曲,感受歌中寧靜、和諧、溫馨的畫面。
教學重點
用深情、輕柔的情緒演唱《唱給媽媽的搖籃曲》,用歌聲表達對媽媽的愛。
教學難點
3—5的跳進,一字多音的準確歌唱。
教學準備
教師:鋼琴、多媒體、教具
教學過程
一、引入(設計意圖:感受搖籃曲的音樂特點,為新歌建立一種認知概念)
1、欣賞歌曲《搖籃曲》。師放背景音樂《搖籃曲》(第一段):“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請你一邊仔細聽一邊隨音樂做做動作。
2、了解搖籃曲的音樂特點。“在這歌聲中,你是怎樣做的?”師請一生示范并回答。生:“輕輕拍。”師:“哦,你是在輕輕的拍,用了輕柔的力度。(板書:輕柔)我還看到有的同學是這樣的……說明他的速度是……?對,很緩慢。(板書:緩慢)那這首歌曲給你帶來了怎樣的感受?”生聽歌曲做動作表現自己的感受。生答:“很美、優雅、優美。”(板書:優美)(設計意圖:生用肢體動作表現出對歌曲的感受。)
(設計意圖:生用動作表現對歌曲速度、力度、情緒的理解。)
3、聽《搖籃曲》第二遍。師帶學生律動并啟發:“讓我們繼續來體會歌曲的優美。”生聽歌曲。“剛才我們聽到的歌曲是作曲家舒伯特寫的《搖籃曲》。搖籃曲是夜晚時媽媽哄小寶寶睡覺的歌曲,它的音樂特點就是(生讀):優美,緩慢,輕柔。”(師同時用動作和姿態來引導。)(設計意圖:了解搖籃曲的音樂特點)
4、讓孩子想象唱給媽媽的搖籃曲的音樂風格。“孩子們,小時侯媽媽的搖籃曲伴隨我們長大,我們今天也為媽媽唱一首搖籃曲,你會用怎樣的情緒唱給媽媽聽呢?”(生猜)“那請你帶著這樣的音樂特點來讀讀歌名。”(設計意圖:運用剛才所學知識來讀課題)
二.新課:學習歌曲(設計意圖:通過四步來熟悉并學習好歌曲)
1、初步感受歌曲。師:“真優美!來,讓我們一起聽聽這首歌曲是不是和我們的猜想一樣。”生初聽音樂。
2、聽歌曲內容。師:“歌曲優美、緩慢、輕柔,給我們展示了我們對媽媽的愛,隨著音樂讓我們一起走進歌曲中一個又一個感人的瞬間。”生復聽音樂。師:“你最感動的是什么?”生回答:“我最感動的是孩子給媽媽披棉襖。”“他把桌子當成搖籃來搖。”
3、聽歌曲旋律,用手畫旋律線并哼鳴。師:“夜空中,繁星點點,連星星也想用唱歌的方式來表達我們對媽媽的愛,來,我們用lu跟著星星一起唱出我們的感動吧。”生邊唱邊畫旋律線。
4、小聲跟唱。師:“孩子們的聲音真美!讓我們一起再用優美的歌聲讓媽媽進入甜美的夢鄉吧。”老師引唱,學生一起輕聲連貫的演唱歌曲。
三.處理歌曲。(設計意圖:從老師身上學會處理歌曲的方法)
1、通過提問來分段解決、處理情緒。
(1)師:“夜!多么寧靜、多么安詳,連小蟲子低聲的吟唱也聽得清清楚楚,來,讓我們一起輕聲演唱第一段吧!”教師帶領學生演唱第一段。
(2)心里充滿對媽媽的愛來學習第二段。師問:“這么美的夜里小女孩為媽媽想了些什么?”生:“她想把桌子當成搖籃來搖。”師:“因為她愛媽媽,那讓我們帶著對媽媽的愛來唱唱第二段。”
(3)內心帶著心疼的感覺來學習第三段。師問:“小女孩又為媽媽做了些什么呢?”(生答)“那她一定非常心疼他的媽媽,你能唱出這種感覺嗎?來,唱給老師聽聽。”生演唱。
2、老師范唱。
(1)師范唱(加上動作、表情和情緒)師:“聽著你們唱,老師也想唱了,你們想聽嗎?”師唱歌曲。(設計意圖:用老師正確的范唱來引領學生)
(2)找出老師的優點。師:“你們覺得老師唱得怎樣?”生答:“有動作。”師:“是啊,我就是根據歌詞的內容來演唱的。”生答:“唱得很優美。”師:“老師是根據搖籃曲的音樂特點來演唱的。”
(3)生學唱,并歌表演。師:“其實,我相信,同學們一定比老師唱得還好,敢來挑戰勾老師嗎?”生:“敢。”師:“那我們同座的兩個孩子一個來扮演媽媽,一個扮演女兒,一起來邊唱邊表演,好嗎?”生表演唱。(設計意圖:學生找到老師好的方法并學習,如:加上動作來處理歌曲)
(4)多種形式演唱歌曲。師:“孩子們,剛才我們大家一起來唱的這首歌,那這種演唱形式叫什么?”生答:“齊唱。”師:“現在我們再來換一種演唱形式,只唱第一段。我請一個孩子來唱第一句,全體女生唱第二句,所有孩子接著唱完。”生實踐唱。師:“剛才的演唱形式孩子們知道叫什么嗎?”生答。師:“叫領唱。老師再告訴大家一種演唱形式:女生唱一句,男生唱一句,這叫對唱。一起來試試第二段吧。”生實踐唱。師:“我們再來用一種高難度的形式唱唱吧,左邊的孩子先來唱,右邊的孩子后來唱,這叫輪唱,敢來試試嗎?”生實踐。(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多種演唱形式)
四.出示課件照片。師:“在你們的歌聲中老師聽出了你們對媽媽的愛,當然媽媽也愛著你們,真是幸福的一家,來,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一個個幸福的家庭。”師出示課件照片,生欣賞。(設計意圖:激發愛心)
五.為歌曲加打擊樂器。
1、師伴奏歌曲第一段。師:“夜深了,當勞累的媽媽趴在桌上睡著了,這時,你最想對媽媽說什么?”生:“媽媽你辛苦了。”師:“你們真是孝順的孩子,為了使歌曲更加好聽,老師想了個小辦法,孩子們想聽嗎?”(放伴奏,師加入打擊樂)(設計意圖:師為生示范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及伴奏型)
2、學生演奏第二段、第三段。
(1)學習拍擊節奏型。師:“你注意聽了嗎?剛才老師是怎樣伴奏的?”(生用手拍擊)“孩子們聽得真仔細,老師是用這種節奏型來伴奏的,來,我們一起來試試。”(師哼唱歌曲,生拍手)
(2)師點出這種樂器的音色是符合這首歌曲特點的。師:“孩子們,你能準確喊出這兩種小樂器的名字嗎?”生:“碰鐘、三角鐵”師:“真不錯!我們人能唱歌,這些小樂器也能唱歌,說說這些小樂器唱歌時音色有什么特點?”生:“輕柔。”師:“非常好,這兩種樂器的音色正符合了這首歌曲的意境,所以老師選擇了這兩種樂器來進行伴奏。”
六.拓展。(設計意圖:再次深化母愛,從《小腳丫》這部公益廣告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1、觀看公益片《小腳丫》。師:“老師知道我們班的同學們都是非常愛媽媽的好孩子,而且每個小朋友都用不同的方式愛著媽媽。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個小朋友是怎么樣愛他的媽媽的。”生:欣賞《小腳丫的視頻》。
2、生用說的形式來表達對媽媽的愛。師:“廣告中的小男孩是個肯用心、懂事的好孩子,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孩子也和他一樣。老師想聽一聽,你又是怎樣愛媽媽的?”生暢所欲言,師放背景音樂《感恩的心》。“我們的音樂課就要結束了,但我們對媽媽的愛卻是無止境的,讓我們用一顆感恩之心去回報我們的媽媽吧!”(隨音樂出教室)
課后反思
《唱給媽媽的搖籃曲》是一首以母愛為主題的敘事性極強的歌曲,歌曲表現了主人公對媽媽的熱愛之情,所以教學中,對學生的情感啟發培養尤為重要。讓學生在歌曲中既得到情感陶冶,也在從中學會如何去愛自己的父母,了解父母的辛苦。教學中,始終以審美為核心,以互動為手段,注重學生的參與,不斷的激發學生的興趣,以情感人,讓每個人都獲得美的享受。
我的預設是讓學生深刻體會母親的愛。可以把這種感情放到表現歌曲當中去。首先我給大家欣賞輕柔、優美的《搖籃曲》,然后又說說自己的母親是怎樣愛我們的。然后又讓孩子們聯想小時候媽媽的關懷。接著導入歌曲。在教學當中,為了啟發學生對媽媽的關愛,對媽媽的深情,我先用多媒體播放FLASH展示媽媽因為在辛苦工作在桌子睡著了的情景。給學生以視覺沖擊!接著再播放錄音,視覺和聽覺的交替的展現,引發學生由表象進入形象思維。在進行教學時要把握歌曲深情、輕柔、寧靜的基本情緒,多媒體再次展示:布滿星星的夜空,我給媽媽披花襖情境,講解歌曲中的結束句,雖然只有一個字,是用哼鳴來演唱的,但是簡單的一個字,卻包含著我們對媽媽深深的感情,因為我們對媽媽的愛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經過畫面的展示和老師的啟發,學生情弦被撥動了,想象的大門也隨之打開,眼前不由自主浮現媽媽工作的辛勞和平時對我們的種種關愛。合理的想象不僅渲染了歌曲的情境,表達了歌曲的情感,而且使學生對歌曲的藝術性、思想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此,在演唱時,學生能用輕柔的歌聲完美地唱出對媽媽的一片摯愛與真情。在教學中,出現了這個樣一個問題在教唱到56|5-|夜深了這一句時,有些男同學有喊唱現象,為改變這一現象,我帶領同學們分析歌曲.第一遍初聽歌曲后提問:搖籃曲是誰唱給誰聽的?什么時候唱?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唱?第二遍聽錄音,學生回答.搖籃曲是媽媽唱給孩子的,晚上哄孩子睡覺時唱,應該用很弱,很輕的聲音唱.教師總結:搖籃曲一般都是媽媽唱給孩子的,而這首搖籃曲是孩子唱給媽媽的,歌聲中充滿孩子對媽媽無限的愛,我們應用深情輕柔的聲音來演唱.第三遍聽錄音,學生小聲哼唱旋律.第四遍聽錄音,學生跟唱旋律.通過分析,學生改掉了喊唱的壞習慣,能夠用較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在教學當中,為了啟發學生對媽媽的關愛,對媽媽的深情,我讓學生自由組成小家庭來表演情景劇,使學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接著再播放錄音,視覺和聽覺的交替的展現,引發學生由表象進入形象思維,
而這一課的不足之處也就出現在這一環節,在創編活動時,有的同學很內向,積極參與的意識不如其他學生,教師應在這時給予他們多多的鼓勵,使他們敢于想象,勤于思考,勇敢自信,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獨特的見解,正是新世紀人才應具備的素質,也是我們教師在教育學生時應著意關注的。總之,只有老師的正確引導,孩子們的潛力就能夠得到的發揮。
本節課的設計以真實、樸實為主,讓學生扎實的學習歌唱、在優美的音樂中學會審美、學生感悟,啟發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會感恩、感謝、學做善良的人、學做品德高尚的人。如果再讓我上一次,我設計更多的教學亮點、更高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快更好的學習,達到更好的效果。
《搖籃曲》 篇7
《感受搖籃曲》教學設計
黑龍江省雞東縣新建小學張麗
新的課程標準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教育觀念:“感受與鑒賞”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學生音樂興趣,擴大音樂視野發展音樂感受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音樂感受能力是各個領域音樂學習的基礎,歌唱、樂器演奏和創造等音樂學習,都離不開音樂聽覺能力的發展。因此,我選擇了這節音樂欣賞課。下面,就本課的教學程序進行展開說明。
一、 對比欣賞,引入新課
1、聽音樂進課堂,師生相互問好
學生隨著《拉德茨基進行曲》雄壯有力的、精神飽滿的走進教室。師生相互拍手進行問好禮儀式。這種形式可以使氣憤活躍,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師生共融于這種活躍的課前氛圍中。
2、欣賞舒伯特《搖籃曲》
在學生進入到座位后,我播放舒伯特搖籃曲,并引導學生用形體動作表現音樂。
3、思考交流
播放完《搖籃曲》后,我提出了問題:兩段音樂給你的感受一樣嗎?學生進行討論、發言,談自己對兩段音樂的感受。
4、小結、點題
通過學生的踴躍發言,我對學生的感受與看法給予了肯定。然后簡要介紹《搖籃曲》的作者,揭示本課學習內容、揭示課題,提出本節課同學們的學習目標及學習任務。
二、 復聽音樂、加深感受
1、復聽舒伯特《搖籃曲》,提出問題
通過課件再播放一遍舒伯特的《搖籃曲》我采用“閉目法”,力圖消除視覺干擾,集中注意力。使學生全神貫注地傾聽音樂,用心感受音樂。并在欣賞后運用多媒體提出問題。啟發引導學生大膽發言,談自己所想,給學生信心,讓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并產生對本課的學習興趣。
2、加深感受,情感升華
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和贊揚,然后運用多媒體播放出母親在安慰孩子入睡的畫面,配樂進行小結。通過這種形式,使學生對搖籃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所感受,情感得到了升華。
3、介紹作者由來
通過畫面和音樂結合,簡單介紹作者及作品的由來。這種形式可使學生對作者加深印象,產生創作的想法和欲望。
三、 實驗體會、得出結論
1、欣賞《命運》、《歡樂頌》、《勃拉姆斯搖籃曲》片段。運用圖樂結合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對比欣賞的方式讓學生感受總結搖籃曲的特點。
2、師生探討、發表見解
通過三首樂曲的對比欣賞,我引導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參與學生共同討論交流。
3、小結
為了加深學生對搖籃曲特點的印象,我運用多媒體采用第三人稱的方式,用“智慧姐姐”的口吻,小結搖籃曲的情緒及特點。
4、加深感受
在“智慧姐姐”小結搖籃曲的特點之后,我又啟發學生回憶學過的搖籃曲,然后引導學生用優美、抒情地情緒演唱《小熊寶寶搖籃曲》,進一步體會與感受搖籃曲的特點。
四、 鞏固與創新性運用
1、 欣賞《東北搖籃曲》
運用多媒體直接引導學生欣賞《東北搖籃曲》
2、 小結
播放完,我告訴學生無論哪個國家、哪個民族、哪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搖籃曲。剛才我們聽到的就是由民歌改編而成的搖籃曲。然后小結出搖籃曲具有搖蕩的韻律感,節奏比較平穩的歌曲,我們都能用做搖籃曲。這種形式能夠使學生產生創作機制,為下個環節作鋪墊。
3、 創作性學習
(1)集體改編《乃呦乃》
(2)鼓勵和啟發學生根據熟悉的歌曲進行自由改編搖籃曲。
4、 展示與表演
鼓勵學生上來表演并進行及時的鼓勵和贊揚,并在表演中讓學生體會到了做爸爸媽媽的艱辛
五、 結束語:
通過這節音樂課,老師相信大家都能更加熱愛音樂、熱愛生活;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都能更加關心和愛戴我們的爸爸媽媽;通過今天這節音樂課,在座的每位同學都能在學校這個大搖籃中,努力的鍛煉自己、健康的成長,長大以后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報答我們最偉大的母親——祖國。最后,祝愿同學們的每一天都充滿陽光和歡樂!
(板書設計 )《感受搖籃曲》
節奏平穩速度較慢
安靜抒情優美
《搖籃曲》 篇8
優秀教案 課題: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選材:選自《唱給媽媽的搖籃曲》課型:綜合課或多媒體綜合課(第二課時)教具:綜合課:鋼琴,電教板,錄音機及磁帶,dvd機,圖片,掛圖,有不同他*的畫,自己準備的道具。多媒體綜合課:電腦,課件,投影大屏幕,鋼琴或電子琴。教學內容:1、了解音樂速度對歌曲表達的重要作用以及簡單的運用。2、學習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教學目的: 1、通過不同的歌曲片段的回顧,使學生掌握音樂速度對歌曲感情表達的重要性。 2、學唱歌曲《唱給媽 媽 的搖籃曲》,能用慢速體會歌詞意境。并能用深情,輕柔的歌聲演唱歌曲。感受歌中寧靜的,和諧的,溫馨的畫面。并鼓勵學生要尊老愛幼,并養成關愛它人的習慣。 3、培養學生即興創編舞蹈及表演的能力。教學重點,難點:掌握速度在歌曲中的運用的重要性。并能即興情境表演。教學過程(一)課前活動部分利用多媒體觀看一段錄像(錄像中的學生沒有一個好習慣,采用反面教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本課的學習內容做好鋪墊。使學生產生懸念。從而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如果沒有多媒體,可要求幾位同學現場表演媽媽睡著后,自己的一言一行,反面的)(二)新課教學部分 1、師生問好 2、導入新課。同學們,課前我們觀看了一段錄像,錄像中的同學回家后,看到累倒后熟睡的媽媽,他的所作所為正確嗎?有何不正確的地方呢?由學生展開討論后回答。(他不應叫醒媽媽)(他不應大聲喧嘩)(他不應在家拍皮球)等等。老師可靈活引申到其它的日常生活習慣中去。我們今天要看看歌曲中的主人公看到媽媽睡著后是怎樣做的? 3、請看大屏幕或黑板。 (1)放出媽媽熟睡后有一位可愛的小姑娘正在幫媽媽蓋被子的場景。電腦解說:"小南幫媽媽蓋完被子后,覺得做了一件非常高興的事。想著想著就哼起了歌兒。"接著放出歌曲《唱給他*的搖籃曲》。讓學生在輕柔,寧靜的環境下欣賞完第一遍歌曲《唱給媽媽 的搖籃曲》。方法:在欣賞過程中多媒體的畫面出現小南關心他*的不同動作和表情神態。(與課前觀看的錄像內容進行對比)。 (2)分析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緒和演唱形式。提醒學生在唱到四分休止符和連音線的地方要唱好。讓學生比較拖足3拍半和不拖足3拍半的感情對比及思考如何進行感情的處理。 (3)分析2/4拍歌曲的風格。講解結束詞"呣"在歌曲中的作用與感情處理《能進一步深化母女之間的感情和自己更得意的內心感受》 (4)有感情地朗讀自己認為最美的那段歌詞。方法:可小聲放歌曲的伴奏音樂,老師要引導深情,慢速讀 (5)用"呣"模唱歌曲的旋律方法:看著大屏幕畫面,小聲地用氣息墊住,頂著模唱 (6)學唱,,《唱給媽 媽 的搖籃曲》歌詞.方法:教師唱詞,學生唱譜.第一段,然后教師用鋼琴伴奏,學生自學第二,三段歌詞 (7)突出重難點.唱出有四分休止符和連音線的句子及掌握結束詞 "呣"的演唱. (8)用深情,輕柔,溫馨的感情演唱《唱給媽媽 的搖籃曲》 方法:分組演唱,每一段用一種速度,由學生回答唱完歌曲后的感受.對回答問題好的一組進行表揚和鼓勵. (9) 引導學生說說自己遇到同樣的事會怎么辦.并創編第二,三段歌詞.同時參考屏幕上欣賞到的畫面用自己的道具自編自演.把你心中的情感表現出來.如: "看著媽媽笑,坐下了,心里哼著他*的歌,媽媽聽到了,睡得更熟,更香了"(10)感受他媽媽的歌的唱法方法:看大屏幕(或聽錄音),欣賞或回顧《媽媽的心》《魯冰花》《媽媽的吻》等歌曲片段,模仿《媽媽的歌》自創歌詞. (11)德育教育方法:請學生看屏幕再現媽媽伏在桌上睡著了的情景,童聲童語解說:"媽媽為了我們的成長付出了很多很多.我們回到家中也應幫媽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更應學會關心媽媽,關愛他人,好好學習,長大后回報媽媽,回報祖國."(三)小結部分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唱給誰的歌?2、《唱給媽媽的搖籃曲》它應用怎樣的情緒,力度,速度演唱?(四)布置作業1、請學生模仿《唱給媽 媽 的搖籃曲》自編歌詞《唱給爸爸的歌》.2、回家后把《唱給媽 媽 的搖籃曲》唱給媽媽聽.讓媽媽簽字.(五)教學后記1、學生對音樂速度在歌曲處理中的運用了解甚佳.2、學生對深情,輕柔的歌聲唱法掌握還不夠到位.應要堅持每天深呼吸,練氣息才能達到預想的效果.(學生往往有其心而無其力)3、自從運用《走進音樂世界》新課程后.學生對創編歌詞和舞蹈動作已有非常濃厚的興趣.同時提高了學生即興情境表演的能力,達到了新課程中創作實踐的要求.
《搖籃曲》 篇9
一、 教學內容:
的對比欣賞、表現及創作。
二、 教學目標 :
1、 情感目標:通過對搖籃曲、進行曲這兩類體裁樂曲的欣賞、表現和創作,養成學生良好的欣賞習慣并適當培養其音樂鑒賞和評價的能力,進而激發他們探究、表現音樂的興趣。
2、 過程目標:通過課堂內外以及師生互動的體驗、探究、合作,進行好欣賞、表現及創作。
3、 認知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理解音樂、享受音樂,在已有技能的基礎上表現音樂,同時以自主、即興的創作表達自己的情感。
三、 教學過程 :
1、 開課;
2、 學生展示收集的資料,進而談一談所知的搖籃曲和進行曲的知識;(通過課前準備,學生以從書本、雜志、詞典和網站等收集了一些相關資料)
師:“孩子們,今天這節課張老師要和你們一起來聽一聽、談一談,一起來表現一下搖籃曲和進行曲這兩類音樂形象完全不同的樂曲。(播放CAI課件)課前我請同學們去找一找、去準備一下自己喜歡的歌曲或樂曲,并且搜集相關的資料,不知道都準備的如何呀?”
……
(點評:新課標對于音樂課程的基本理念有這樣的兩點表述,即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重視音樂實踐。本課這一教學環節以學生搜集、探索音樂未知領域為突破口,激發學生興趣愛好,鼓勵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有利于學生變被動學習為積極主動的發現學習、探究學習。)
a、 在組內同學中進行交流;
b、 哪些同學來說一說?”
分組上來談一談、唱一唱、奏一奏
《軍隊進行曲》 (舒柏特)
《搖籃曲》 (莫扎特)
學生在展示中要提到什么是搖籃曲,什么是進行曲,以及它們的一些特點。
…… (教師隨意的加以板書)
(點評:這也是學生積極參加音樂實踐的一種形式,通過學生自己的推薦,自己的表演,拓寬了音樂的表現渠道,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同時也愉悅了課堂氛圍。)
3、 欣賞、表現《搖籃曲》,欣賞《威風凜凜進行曲》,再次強化學生對兩類樂曲的體驗與感受; (CAI課件)
a、 引入:
師:“好。同學們已經舉了很多例子,談的也比較具體。在這里,張老師也給同學們準備了兩首樂曲。讓我們一起來感受。”
b、 欣賞并表現《搖籃曲》 (勃拉姆斯)
※ 師:“第一首是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于1868年創作的《搖籃曲》。這是一支廣泛流傳的經典樂曲。樂曲采用大調式,4/3拍子,簡單的主題充滿了溫和安詳的情緒,表現了母親對孩子深深的愛。我們來聽一聽。”
※ …… (CAI課件。抒情柔美的樂曲配以寧靜、祥和的風光與親情攝影、繪畫作品)
※ 出示曲譜,聽范奏熟悉《搖籃曲》旋律;
※ 用哼鳴演唱,表現出樂曲應有的情緒。
c、 欣賞《威風凜凜進行曲》 (愛爾加)
※ 師:“接下來要感受的是英國作曲家愛爾加于1901連創作的《威風凜凜進行曲》。這首進行曲因為它非常非常形象,非常非常有感染力,所以現在已經為許多國家軍隊儀式所采用。樂曲也是大調式4/2拍,速度較快。它分三個部分表現了熱烈歡快的氣氛和輝煌、莊嚴、壯麗的場面。是不是呢?我們來聽一聽。”
※ …… (CAI課件。畫面配以世紀大閱兵隊列行進圖片。)
(點評:新課標關于“綜合”有這樣的表述:將其他藝術表現形式有效的滲透和運用到音樂教學中,通過以音樂為主線的綜合藝術實踐,幫助學生更直觀的理解音樂的意義及其在人類藝術活動中的價值。而本課這一教學環節則很好的體現了這一指導思想,真正做到了以聆聽為主的綜合性感受。)
4、 理解的不同特點。
a、 師:“現在我們又感受了兩支樂曲。那么張老師就要請同學們自己來總結啦。什么是搖籃曲呢?什么是進行曲呢?它們有一些怎樣的特點哪?”
b、 ……學生分別說一說;教師板書;
c、 展示總結性圖標。 (CAI課件)
5、 綜合學習活動。
※ 師:“同學們已經感受、理解了搖籃曲和進行曲這兩類形象、情緒截然不同的樂曲。作為六年級的學生,我們知道,詩歌、散文這一類文學作品也能夠很好的表現人們的思想與情感。那么張老師就要請孩子們來寫一段話或一篇短小的文章,它們的整個的感覺、整個的情緒要和搖籃曲或進行曲的情緒相一致。最后選擇搖籃曲或進行曲作為背景音樂朗誦給我們聽一聽。”
※ …… (學生進行創作)
※ 請同學表現自己的作品。
(點評:新課標注重音樂與藝術之外其他學科的綜合與聯系。本課這一教學環節通過加強音樂藝術與語言藝術之間的綜合與聯系,相輔相成,共同提高學生的感知與表現能力。)
6、 總結,下課。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通過你們自己動手、動口動腦來欣賞、感受、理解了兩類不同體裁的樂曲——搖籃曲和進行曲。在這里,張老師要說,音樂的表現力是非常強的,它是非常奇妙,非常美好的,今后我們要接觸更多體裁更多類型的音樂,從中感受到更大的樂趣!”
成都市實驗小學青華分校 張 勝
《搖籃曲》 篇10
課程簡介:
孩子是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的,爸爸媽媽都曾抱著孩子或守護在孩子床邊哼著搖籃曲,讓孩子在幸福的歌聲中甜甜地進入夢鄉。可是現在的孩子有幾個又知道幼時的自己是如此的幸福呢?有多少孩子又知道感激父母的疼愛呢?在此,我想通過欣賞不同的搖籃曲,讓學生體驗親情,分享親情藝術之美,懂得感謝父母養育之恩。在親情教育中學習音樂知識。
課程目標:
1.人文目標:感受情感、崇尚自然、感悟真情、熱愛生活。
2.能力目標:哼唱搖籃曲、用豎笛演奏搖籃曲,了解搖籃曲風格、感知其音樂要素。
3.情感目標:領略搖籃曲意境、體驗深深母愛、父愛,懂得感恩。感悟藝術真諦。
教學重點:
1.通過對歌曲的欣賞和展開的系列活動,讓學生體驗親情,分享親情藝術之美,懂得感謝父母養育之恩,激發同學們對“真、善、美”的追求。
2.體驗不同地域搖籃曲的音樂情緒,感知其音樂要素。
教學難點:
1.聲情并茂地哼唱、演奏搖籃曲。
2.搖籃曲情緒和風格的把握。
課程資源: 中外若干首搖籃曲,課件,親情相片,豎笛,鋼琴
課程理念: 創設情境,在感受親情音樂是學習音樂知識。
課程實施:
一、講述親情,分享親情
展示幾個同學兒時的照片或和媽媽的合影(做成幻燈片),猜一猜他們是誰?并由照片的主人說說背后的故事。(背景音樂一直播放搖籃曲)
二、扮演親情,選擇音樂
1、給學生欣賞兩幅小寶寶入睡的畫。表現的是什么親情?
2、播放舒伯特搖籃曲和廖昌永的歌。請學生選擇
3、如果你是畫面中的媽媽,你想采用什么樣的音樂才貼切呢?為什么?
4、如果你是畫面中的小寶寶,你會喜歡哪一種音樂來幫助你入睡呢?為什么?
三、聽賞歌曲,品味親情
音樂是最能表現這種親情的藝術,有許多音樂家寫了很多歌
曲來表現這種親情,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幾首音樂作品。
1,舒伯特搖籃曲
2,勃拉姆斯搖曲
3,再聽,多多感受,情緒、力度、速度、旋律個有什么特點?
4,談感受,各抒己見,充分理解搖籃曲的風格特點。
5,引申。還有很多這種風格的音樂作品,聽聽東北搖籃曲、藏族搖籃曲,印度尼西亞搖籃曲等等。
特點: 安靜、溫馨、甜蜜
寧靜、安詳、幸福
四、歸納總結,表現音樂
1,搖籃曲,又稱催眠曲。原是母親在搖籃旁為使嬰兒安靜入睡而唱的歌曲,后來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音樂體裁。搖籃曲的音樂形象一般都具有溫存、親切、安寧的氣氛。曲調平靜、徐緩、優美,充滿母親對孩子未來的熱誠的祝福。伴奏中往往模仿搖籃擺動的律動。搖籃曲既有聲樂作品,又有器樂作品。除了為人聲創作的搖籃曲外,還有為各種樂器演奏而作的搖籃曲。這種器樂搖籃曲在內容和規模上都比聲樂搖籃曲有更多的發展。器樂搖籃曲不是限于催眠和描寫嬰兒入睡,而更多的是抒發內心的思想感情,刻劃寧靜而富于詩意的精神境界。
2,音樂家小故事
舒伯特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他把許多歌曲送到出版商那 里去,又多又快,而每首歌曲卻只值兩毛錢。因此,雖然不朽的作品連連問世,舒伯特卻連溫飽問題也無法解決。一天,大作曲家舒伯特餓得昏頭昏腦,但他身無分文。他試著走進了維也納的一家飯館。進去后,他四處張望,希望能看見一個朋友,他的眼光無意中落到桌子卜的一張報紙上,那上面有一首小詩。他看了看后,在飯館里來回走了幾趟,為那首小詩譜上了樂曲,他把樂曲交給了飯館老板,換了一份土豆燒牛肉。三十年以后,巴黎的‘家商行將這份手稿以四萬法郎的高價售了出去,這就是后來有名的舒伯特《搖籃曲》。
3, 哼唱搖籃曲,我們聽了這么多搖籃曲,平時最熟悉的是哪一首?在鋼琴伴奏聲中,有感情地哼唱,音量適中,安詳寧靜地,有表現力
4, 豎笛演奏搖籃曲,吹奏我們最熟悉的這首搖籃曲,舒緩悠揚地
五,感恩的心
搖籃曲最能表現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感?以“媽媽,我想對您說……”為例,說出最能代表你對媽媽情感的一句話。學生自由發言,抒發真情。(背景音樂搖籃曲)
《搖籃曲》 篇11
設計意圖:
多通道參與原則,是當今幼兒園音樂欣賞教育活動改革所提出的一項重要原則,借助音樂欣賞《搖籃曲》來嘗試、實現這一原則。通過聽覺以外的其他感覺通道,如:唱歌、表演、繪畫等相互的運用、融合,讓幼兒更好地感受音樂,更好地表達對音樂的感覺;體會自己是活動的參與者、操縱者;感受音樂過程中所帶來的快樂及親子之情。
活動目標:
1. 知道搖籃曲是東北民歌。通過欣賞能聽出歌曲的內容,進行母愛教育。
2. 通過對歌曲的感受,能說出歌曲的性質(優美、緩慢)。知道這是媽媽搖寶寶睡覺時唱的歌,要慢而輕地唱。
活動準備:
1. 幼兒園教育活動音樂磁帶。
2. 設置一個娃娃睡在搖籃里的情景。
3. 表現歌詞內容的圖片3幅。
4. 幼兒人手一個娃娃和一塊小毛巾。
重點:
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大意。
難點:感受兩首樂曲的不同性質。
活動過程:
(一)感受《進行曲》
1、幼兒聽音樂《學做解放軍》排隊、踏步走進教室坐好。
2、 讓幼兒自己說說聽完這首曲子的感受(幼兒自由發言,老師進行及時鼓勵和表揚)。
3、 教師小結《進行曲》的性質和特點(歡快、有力、速度稍快)。
(二)肢體動作體驗、感受
用寶寶哭的聲音引出《搖籃曲》。老師告訴幼兒:“剛才的《進行曲》力度太強了,把寶寶吵醒了,請小朋友幫我想一個好辦法哄寶寶不哭。”幼兒自由回答(搖一搖、抱一抱、親一親、拍一拍等)。每當幼兒想出一種辦法,尤其是與別人不同的辦法時,老師都要給予鼓勵、夸獎孩子并和其他幼兒一起用動作體驗搖一搖、抱一抱、親一親、拍一拍等,體驗后讓幼兒說說感覺(輕輕地)。
(三)感受《搖籃曲》
1. 老師:“小朋友們想的辦法都很好,都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老師也想了一個辦法,我想給寶寶唱首歌,可是不知道這首曲子行不行,請大家幫我聽一聽。”欣賞第一遍〈搖籃曲〉,要求幼兒仔細傾聽。
2. 欣賞完樂曲,組織幼兒說說感受(優美、緩慢)。老師:“這首曲子真美,寶寶睡著了,我們把她放進臥室去吧。”老師邊唱邊做拍手、拍腿動作,讓幼兒感受2拍子。操作完畢,讓幼兒說說是幾拍子樂曲?(2拍子);哪一拍強?哪一拍弱?(拍手的一拍強、拍腿的一拍弱)順勢告訴幼兒2拍子強弱規律:強弱。
(四)結合〈搖籃曲〉深入進行肢體感受組織幼兒雙手成搖籃狀,傾聽音樂、感受音樂(輕輕地、柔柔地)。
(五)運用傾聽法,分段欣賞〈搖籃曲〉
1. 幼兒結合第一幅圖片欣賞樂曲第一段,說說歌詞內容,老師總結后再為幼兒演唱一遍第一段歌詞(幫助幼兒加深和理解詞意)。
2. 幼兒結合第二幅圖片欣賞樂曲第二段,說說歌詞內容,老師總結后再為幼兒演唱一遍第二段歌詞(幫助幼兒加深和理解詞意)。
3. 幼兒結合第三幅圖片欣賞樂曲第三段,說說歌詞內容,老師總結后再為幼兒演唱一遍第三段歌詞(幫助幼兒加深和理解詞意)。
4. 為幼兒解釋歌詞中難以理解的詞,如:“娘”。(過去的年代,把媽媽叫做“娘”)。
5. 老師可著重講解第二段歌詞,讓幼兒說說長大后自己的愿望是什麼?如何實現自己的愿望?(表揚幼兒有志氣)。
6. 老師把歌曲整體為幼兒演唱一遍。
(六)介紹歌曲出處(是一首東北民歌,是媽媽搖寶寶時唱的歌,要慢而輕地唱)。
(七)進行母愛教育
1. 老師:“在我們小的時候,每天晚上是誰哄我們睡覺的?”幼兒集體回答(媽媽、爸爸)。向幼兒進行母愛教育:爸爸、媽媽很辛苦,每天要上班,下了班還要照顧我們,我們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麻煩爸爸、媽媽。
2. 鼓勵幼兒回家用一個動作來感謝爸爸、媽媽的養育之恩,(如:親一下、抱一下、摟一下等),也可為父母捶捶背、揉揉肩等。
活動延伸:
幼兒每人抱一個娃娃,邊欣賞樂曲邊搖娃娃睡覺,風起了,會給娃娃蓋被子,體驗父母的辛苦。教學活動在舒緩、優美的樂曲中結束。
(八)補充加深活動
1) 把課中所用的材料投放在活動區內,讓幼兒自己放樂曲,自己欣賞,進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體現音樂所帶來的快樂。
2) 以〈寶寶的搖籃〉為主題,設計幾個小欄目,讓幼兒描述、繪畫,加深親子之情。
《搖籃曲》 篇12
第四單元 外國小花
第五課 創——《咪咪搖籃曲》
教案出處:上海教育資源庫集體備課
【設計思路】
本課的教材是選自上海音樂出版社二年級第二學期第三單元第五課第四教時,主要的教學內容是歌曲處理《我的小寶寶》,能用安靜、甜美的歌聲,氣息連貫的演唱歌曲《我的小寶寶》,并能用各種各樣的隊型和造型進行情景創設,學生能用do,re,mi;do,mi,sol創編簡單的節奏和旋律。在這堂課中,學生對搖籃曲的溫馨、柔和的特點已有所掌握。在創設的學習意境中,演唱歌曲《我的小寶寶》,將自身從長輩那里感受到的的親情,再抒發到對小寶寶的愛,表現安詳的意境和搖籃曲搖曳的感覺,在音樂實踐中深刻體會搖籃曲帶來的藝術魅力。
本教時重點突出在創上,通過短小樂句的創作,律動--多彩的搖籃以及簡單的歌詞創作等活動,讓學生在與同學協作表演的過程中,能分角色表演,在創設的情景中表達對洋娃娃、小動物以及小伙伴的愛,從而培養學生求異思維、合作互動、各類創作能力,達到培養創新精神的目的。
【教學內容】
1.唱——《我的小寶寶》
2.玩——多彩的搖籃
3.創——咪咪搖籃曲
【教學目標】
1.通過歌表演《我的小寶寶》,以及游戲創作活動,讓學生再次感受“搖籃曲”的平穩、優美、抒情的音樂形象,同時體會自己對洋娃娃、小動物以及小伙伴的愛。
2.嘗試用do、re、mi;do、mi、sol等唱名創作符合搖籃曲特點的短小的樂句,并根據自己創編的搖籃曲,進行情景創設、角色扮演,培養學生合作表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搖籃曲的特點,創編短小的符合搖籃曲特點的樂句,并根據改編了歌詞的歌曲,創設情景并分角色表演。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進教室
隨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進教室,分角色,擺造型
說明:
船歌的搖曳感與搖籃曲有異曲同工之處,通過此環節,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將以前學過的音樂知識與搖籃曲的音樂特點作比較,為創作樂句作好鋪墊。
二、游戲活動
1.律動:采花
2.編編節奏:
(用附點二分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來編編節奏)
3.編曲活動:(1)do、re、mi (2)do、mi、sol
說明:
游戲是學生樂于參與的活動,在游戲中學習音樂知識,既能得到快樂,又能得到綜合能力的鍛煉。
三、歌曲表演
1.齊唱歌曲《我的小寶寶》
2.指導學生用寧靜、甜美的聲音演唱
3.歌表演
4.結合多彩的搖籃按小組組合表演
說明:
學生根據自己所帶的玩具進行歌詞創作,是簡單而淺顯的,但他會在表演時注入真情實感的,為情景創設打好基礎。
5.根據所帶的玩具,邊扮演角色,邊嘗試創作歌詞
6.小組表演,展示,評價
7.情景創設,布置環境,教師唱唱舒伯特的《搖籃曲》,學生律動,按照小組擺多種多樣的搖籃造型
說明:
在學生自己布置的適合搖籃曲的環境中,身臨其境的感受搖籃曲。通過教師的角色創設,引導學生進行環境的布置,既鍛煉了學生與他人合作的綜合表演能力,又加固了搖籃曲在學生心中的感受。
四、拓展
1.你還知道哪些搖籃曲(曾經學過的)
2.各類樂曲片段賞析,分藍組、紅組用不同的動作來表示
說明:
將學生的多種感官結合起來,體驗搖籃曲、圓舞曲、進行曲、迪斯科的不同與相似,加深對搖籃曲的理解。
3.用不同的曲線來表示
4.用樂器來敲敲,編編咪咪搖籃曲
說明:
用音條樂器來進行旋律的創作,可以將創作的難度降低,然后將音條上的音再唱出來,學生的即興創作能力和音準能力同時得到了鍛煉。
5.用打擊樂器來伴奏
五、小結
六、布置任務,拓展課外
說明:
將知識的學習拓展到課外,既加固音樂知識,又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找找搖籃曲的音響資料,下一節課拿來我們共享
【教學反思】
本課時的重點在“創”上,通過節奏、旋律的創作,歌詞的改編、多彩的搖籃等教學環節,讓學生不斷的創作。本單元是對學生進行外國小曲的教學,學生初步接觸了國外著名的音樂家創作的關于搖籃曲的樂曲,對于搖籃曲有了淺顯的了解,能用安靜、甜美的歌聲,氣息連貫的演唱歌曲《我的小寶寶》,在教學環節中,讓學生用圍巾,布娃娃,水果籃還有凳子等身邊的道具搭起多彩的搖籃,讓學生布置搖曳的氛圍創設情景,學生不僅學習興趣相當濃烈,并通過這樣的活動,體驗到了搖籃曲起伏動感的特點,為創作短小的符合搖籃曲特點的旋律做好準備。音樂是聽覺的藝術,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藝術,以“聽、賞、動、演、創”作為音樂感知的隱線,在生動、活潑、積極的學習氣氛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引導學生求異求新的創造欲與創造力。在課中通過現今最流行的活動——超級pk臺,讓學生聽辯歡快、優美的不同音樂情緒的音樂片段,并用身體表現出進行曲、圓舞曲、迪斯科、搖籃曲的不同感覺,從而用曲線總結出搖籃曲與其他曲式不同的音樂特點,并運用音條樂器及打擊樂器即興創作出短小的樂句。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掌握音樂知識技能學習音樂知識是最愉快的,掌握音樂的知識與技能的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用一拍、二拍的音符,來組合成兩小節的節奏是不難的事,學生興趣會很高,再加上三拍的附點二分音符,就能組合成三拍子的節奏,在創作兩拍子的節奏的基礎上,創作三拍子的節奏就順理成章了,同時也讓學生掌握了兩拍子和三拍子的知識點,同時也為創編旋律做好技能的準備。對于新時期的一代新人,要有團結協作的能力,并在協作過程中有創意,每次都有不同的組合表現。在聽音樂進教室這一環節中,要求學生能用各種各樣的隊型和造型表現《搖啊搖》,按照小組的合作,搭成不同的船的造型,在創作多彩的搖籃過程中,也用自由組合的要求做到和他人的合作和協調表現,學生在歌表演的過程中,也進行了角色的扮演,有扮長輩的,有扮小寶寶的,還有扮演小鳥、大樹的,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合作的能力,同時也加強了互相的協調能力,并提高了音樂表現能力。
《搖籃曲》 篇13
音樂欣賞中學生的參與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我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談談音樂欣賞教學的體會:
音樂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說“激發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就是把音樂美的魅力傳送給他們的必要的先決條件”。一節課的教學效果與學生的心理狀態有著密切的關系,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的教學,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求知興趣,也能促進學生深入思考,使學生自始至終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和旺盛的經歷參與活動。興趣,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能推動學生不懈的學習。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激發興趣的導入法很多:故事法、游戲法、提問法、討論法等,但要根據課題,做到新穎別致,豐富多彩,運用的好,會使學生產生獲取知識的欲望。而我在欣賞課〈〈搖籃曲〉〉中,就先用講故事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再讓他們能用心去聽賞音樂《搖籃曲》,感受音樂,并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去。
音樂是聽覺藝術,在教學過程中,每個環節都離不開聽。而音樂欣賞是培養學生提高感受、理解、鑒賞音樂的能力,發展學生想象力以及豐富情感,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它是整個音樂教學的核心。因此,我用不同形式讓學生去欣賞這首樂曲。初聽、復聽、再分段欣賞、最后完整欣賞。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整首樂曲的情緒。
音樂欣賞是一種審美活動,用音樂本身的力量使欣賞者置身于音響的天地之中。通過教學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促進學生品德、智力、審美能力的全面發展。在教學中,我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編故事、演故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們也非常愿意的去想去做!整堂課在此達到了高潮!也只有以學生為審美主體讓學生參與音樂欣賞活動中去,也就是要求學生在欣賞活動中充分發揮音樂的審美功能---音樂審美知覺力和音樂審美判斷能力,更好的完成音樂的感知情感體驗,想象聯想、理解認識等活動。
而“動”是欣賞作品的一種表現。音樂的律動和節奏都體現了一定的流動性。在教學中,我抓住學生好動的特點,把欣賞音樂與表演相結合感受和表現樂曲的情緒和內涵。在欣賞樂曲〈〈搖籃曲〉〉時,我讓學生感受歡快的情緒,并將這種情緒通過動作的形式進行創編來表現出來。
上述幾點只是自己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的一些體會,參與的方法還有許多,有待通過以后的教學工作不斷的總結,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