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學生進《家》 享不盡溫馨(精選17篇)
領學生進《家》 享不盡溫馨 篇1
《家》是蘇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中的一首小詩。它清新、自然、樸實,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設溫馨情景、引學生入文
在這節課上,由多媒體展示出:藍天白云、泥土種子、森林小鳥、小河魚兒等多幅畫面,使學生很直觀地感受到它們的親密關系。我打開音樂,和著音樂的節拍,讓學生聽著錄音機里傳出的擬揚頓挫、輕柔和諧的解說,再讓學生經過思考走進自然美的意境之中。隨之,我輕輕朗誦課文:“藍天/是白云的家,泥土/是種子的家,森林/是小鳥的家,小河/是魚兒的家,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再讓學生跟讀一遍,聲音好美、好美,仿佛是領學生走進了詩文中的“家”里。此時,題目《家》正在電腦的畫面上徐徐升起,同學們激qing涌動,朗誦的聲音此起彼伏,聲聲動情。
二、用提問尋思、用細讀品味
在學生輕聲朗讀之后,我隨機又展示了藍天白云的畫面,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為什么把藍天比作白云的家呢?”學生這時展開想象,有的回答:“白云只有在藍天里才會有溫馨的感覺”。有的說:“白云只有在藍天才自由、快樂。”……說得多好。“誰能讀出感覺來?”這時,學生早已迫不及待、躍躍欲試。同樣的方法,我又讓學生想像森林和小鳥、小河和魚兒、泥土和種子的親密感覺。這些想象和描述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讀時感情充溢。在理解內容、品位文字的基礎上,我又讓學生繼續誦讀課文,去體會語言、理解語言,并把體驗到的情感移植到文本之中,用心靈與文本對話,用優美的聲音把體會感悟出來。
三、讓角色轉換,再體驗溫馨
當學生還沉浸在有滋有味的誦讀之中時,我逐次在身上貼上藍天、森林、小河、泥土的圖片,向一個個學生招手。在我的指導下,學生不知不覺地實現了角色轉換,變成了一朵朵白云,一只只小鳥、一條條魚兒、一粒粒種子,與之相對應的親切溫馨、和諧的關系展現出來。在我的身邊飄浮、玩耍、游動、靜伏。文本不再只是一種文字,而是有形、有聲的體驗,學生也變成了有感情的文本角色。此時,學生在我的帶領下,已渾然不覺地經歷了兩個層次的體驗:接觸文本,在字里行間中的體驗;超越文本,在文本創設的意境中去體驗。
四、拓展文本、升華情感
到此,課文已經基本講完,但是我并沒有打住,又展示出了另一幅畫面。我說:“自然界里有它們的家,那我們小朋友的家在哪里呢?”學生齊聲誦讀: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此時我打開課件中的一首歌曲:“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的花兒真鮮艷……”。
在這節課上,我用一顆未泯的童心引領學生與文本解除對話,在誦讀、表演、對話中去體驗、感悟語言帶給我們的溫馨。在這種體驗中,學生的性情得到了陶冶,一堂精心準備的語文課到此結束了。
這節課帶給我的不但是快樂、感動,而且是審美的情趣。讓我感到教學不是枯燥的,而是有滋有味的。這首小詩寫得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讀起來保持語調歡快、流暢和幸福、愉快的感覺。
教學時讓學生體驗、感悟詩中的意味,發自內心對祖國的撫育的喜愛之情。
領學生進《家》 享不盡溫馨 篇2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感受故事內容。
2、初步理解故事,了解狐貍孵蛋的過程,進一步感受狐貍心理的變化。
3、嘗試運用語言、動作、表情等方式創造性地表達自己對故事的理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初步了解過會孵蛋的動物。
2、物質準備:ppt、狐貍的毛絨玩具、鴨蛋、數字圖片
活動過程:
一、說說自己印象中的狐貍。
1、(出示狐貍形象)小朋友們,這是誰呀?你們喜歡狐貍嗎,為什么?
2、出示封面,請幼兒觀察圖片,講解故事開始。
二、理解故事內容,鼓勵幼兒大膽表達想法
1、(ppt)教師講解故事p2--p3師:有一只狐貍,肚子很餓很餓,他到處找東西吃,他在河邊的草叢里東翻翻,西找找,竟然看到一個大鴨蛋,咦,你是狐貍,肚子很餓,發現了這只蛋你會做什么?
2、講解故事p4師:吃,你們是這樣想的,狐貍也是這樣想的,狐貍一個箭步跳上去,把蛋抱住,迫不及待地把它放到嘴里。正要咬下去的時候,這時腦袋里卻有個聲音說:"你想吃鴨蛋,還是吃肥嘟嘟的小鴨子呢?"你是狐貍你更想吃什么?
3、幼兒觀察圖片,小狐貍孵蛋的辦法,并模仿一下。說一說你覺得什么辦法比較好?
(引導幼兒了解鴨蛋變成鴨子是要孵蛋的)師:孵蛋真是一個好注意,狐貍忍住餓,決定把鴨子孵出來,再美美的大吃一頓。狐貍又不是鴨媽媽?它有什么辦法孵蛋呢?我們先觀察一下,電視上有關于狐貍孵蛋的圖片,請你們看一看它用了哪些方法孵蛋?
教師小結:第一種方法:狐貍一屁股做到了鴨蛋上。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這個動作。(幼兒學狐貍孵蛋的動作)你覺得這個辦法好嗎?為什么?
ppT:狐貍可是想出了很多辦法想要孵蛋。狐貍聽了小朋友的話它決定孵蛋,它一開始一屁股坐在蛋上他一屁股坐在蛋上,剛坐下聰明的狐貍立刻就跳起來:"這樣不是會把蛋給壓破嗎?"第二種方法:狐貍用肚子來孵蛋,我們一起學一學這個姿勢?你感覺怎么樣?(很累,很痛苦)看一看狐貍的表情,(齜牙,眉頭緊鎖,眼睛閉得緊緊的)看來它也很痛苦,很累,跟你們的感覺是一樣的,所以它換了一種方法。
ppT:他又想到一個好主意,便在地上掘起洞來。狐貍把蛋放在塞滿干草的洞口,用前爪和后爪緊趴在洞的前后方,只有軟軟的肚子輕輕地覆在鴨蛋上。這個主意看起來不錯──蛋能保暖,又不會被壓破,可是這個姿勢太累了,沒有多久,狐貍的四肢便痛得受不了。
第三種方法:把鴨蛋綁在肚子上。這個辦法怎么樣?綁在肚子上會發生什么事情?說出你的.理由。你覺得這個辦法好嗎?為什么?
ppT::他找到一條長長的樹皮,便用它把蛋緊緊地綁在肚皮上。他正得意的時候,狐貍看見了一只肥肥的小兔子,于是就去追兔子,沒想到在追兔子的時候,樹皮松開了,差點把寶貝蛋給砸破了。狐貍為了孵蛋可真是不容易。
4、了解小狐貍最后使用的方法。
最后,狐貍在草地上苦思冥想,終于讓它想出一個辦法,把鴨蛋含在嘴巴里,過了一段時間,蛋殼裂開了,冒出了一個小腦袋,一只小鴨子生出來了。狐貍一下子激動的說不出話來了,沒想到剛剛睜開眼睛的小鴨子呀瑤瑤擺擺的走到狐貍面前說,小鴨說;媽媽,媽媽,狐貍驚呆了,狐貍支支吾吾的說,我不是你的媽媽,我是男的,我是你的爸爸。
5、請幼兒猜猜,小狐貍會怎樣對待這只鴨子。
師:你猜猜狐貍還會吃鴨子嗎?為什么?
三、聯系生活,進一步理解故事,激發幼兒情感
1、出示圖片9看!狐貍爸爸和小鴨子在干什么?(狐貍爸爸摟著小鴨在他懷里睡覺,)這時候狐貍還會吃小鴨子嗎?為什么?
2、小鴨子困了,把頭鉆到狐貍的爪子底下,睡眼地說:"謝謝你,爸爸,我好愛你,爸爸。"那狐貍會對小鴨子說什么呢?
領學生進《家》 享不盡溫馨 篇3
在聽了低年級老師講的蘇教版第一冊《家》的教學過程中,同學們讀了“藍天是白云的家,樹林是小鳥的家,小河是魚兒的家,泥土是種子的家。”就有同學舉手提問了。
生問:“老師,藍天不光是白云的家。”
師:“哦?那你說藍天還是誰的家?”
生接著說:“我覺得藍天還是太陽的家。”
師:“你的想象真豐富,不錯可以這么說。”
這下激發了其他同學的想象,他們也積極的舉手發言。
生:“我說樹林還是小兔的家。”
生:“我覺得樹林也是小鹿的家。”
生:“樹林還是老虎的家。”
……
生:“我說小河,小河也是小蝦的家。”
生:“泥土也是麥苗的家。”
……
看著一張張因為動腦思考變得紅通通的小臉,看著一雙雙閃著智慧火花的明亮的眼睛,我由衷地欽佩這位老師的教學水平。
是的,學生能夠透過書本,緊密結合自己的直接經驗,獨立思考,對教科書自我解讀,充分發表自己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這樣一個過程是多么不簡單哪!
語文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在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的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不同的學生對同一語言文字的理解會有不同,沒有正確與否的絕對標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語文學科應該是開放的,問題答案完全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承認多種答案的正確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運用自已的知識、生活經驗去主動體驗語言文字的內涵,正是學生自主學習、培養能力的過程。
承認多種答案的合理性還有利于學生想象力的培養。新課程改革十分重視學生創造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殊不知想象是人進行創造活動的必要因素,它在兒童的學習和思維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們常常抱怨現在的學生想象力太差。曾經有多家權威機構對中國人的想象力進行測試,統計結果都顯示:中國人的想象力與年齡成反比。隨著年齡的增長,想象力哪兒去了?我們教育工作者還是應該從自身的教學中去找找原因。“地是方的,天是藍的……”在課堂上,在考試中答案總是唯一的,與標準答案略有出入,學生享受到的便只有一個大紅*。對于想象力的發展來說,“自由”是最重要的因素。這種自由包括時間上、空間上、行為上、思維上等多方面的自由。讓學生自由地思考,自由地發表自已的意見。但現實中,部分教師缺乏問題意識、民主意識的情況比比皆是,一個出格的提問會引來不屑一顧的眼神,一個離奇的想法會引來劈頭蓋臉的批評。孩子慢慢失去了提問的興趣與能力。為了追求所謂的標準答案,而使學生的想象力得不到培養,失去了創造力,這將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多些疑問又何妨,不是每個問題都需要答案,多些答案又何妨,世界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獨特的視野、美麗的幻想、探索的欲望是人類生命中最美麗的花朵,也是語文學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最高境界。
領學生進《家》 享不盡溫馨 篇4
【設計意圖】
《家》這首詩歌語言樸實,淺顯易懂,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概括事物的依屬關系,詩中大膽的想象一下子調動起幼兒親切的感覺,幫助他們從全新的視角想象周圍的世界.結尾處用一句"快樂的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家"將幼兒從想象拉回到現實,更貼切地聯想到自己,給幼兒以有趣有余蘊的感覺.這首詩歌文字形象,畫面優美,充滿了歡快流暢的情緒,易于為幼兒喜愛和接受.符合中班語言教學目標,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初步理解詩歌內容。
2、能力目標: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嘗試改編詩歌。
3、情感目標:通過詩歌萌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情感。
活動重難點: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初步理解詩歌內容,并能進行改編詩歌。
【活動準備】
1、制作PPT有藍天、草地、大樹、河水、幼兒園大幅背景圖。
2、兒歌《家》大范例。
3、蝴蝶、蜻蜓、小馬、小羊、烏龜、螃蟹、小猴、松鼠圖片等。
4、音樂《我愛我的家》。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進入主題
1、出示PPT,引導幼兒觀看圖片(天空、大樹、草地、河水、幼兒園)。
2、引導幼兒用一句話講述圖片,如:藍藍的天空、密密的樹林等。
二、了解詩歌內容,學習詩歌
1、出示詩歌,一起學念詩歌。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名字叫《家》。
老師邊操作圖片邊念兒歌:藍藍的天空是白云的家,密密的樹林是小鳥的家,綠綠的草地是小羊的家,清清的河水是小魚的家,
紅紅的花兒是蝴蝶的家,快樂的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家。
2、利用不同的形式朗讀詩歌,鞏固和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如分組朗讀、集體朗讀、個別朗讀等。
3、游戲《找家》
請幼兒扮演天空、河水、樹林、幼兒園,再請幼兒扮演白云、小魚、小鳥、小朋友,音樂響起就去找自己家。音樂一停就要站好,看誰找到自己的家。
三、改編兒歌
1、出示、藍天、河水、大樹的背景圖畫和各種動物,請幼兒嘗試進行改編詩歌。
2、根據幼兒操作的結果讓幼兒改編詩歌。例如:藍藍的天空是蜻蜓的家、是小鳥的家、蝴蝶的家。
四、共同的家
1、教師小結:
小朋友真能干,編了這么好聽的兒歌,現在我們知道了,每種一動物、植物和我們都有自己的家。而且世界上所有的動物、植物和人類,都有一個共同的家,我們一起生活在那里。你們知道那是什么嗎?
師:對,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老師也編了一句詩,放在這首詩的最后:美麗的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所以我們要愛護它。
2、聽音樂《我愛我的家》結束本次活動。
領學生進《家》 享不盡溫馨 篇5
一、 活動目標:
1、欣賞詩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理解詩歌“家”所表達的含義。
2、引導幼兒結合自己所了解的動物、植物、“生活區域和活動范圍”等知識經驗,運用一定的形容詞進行詩歌創編,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習句式:是家。
3、引導幼兒萌發熱愛家園、熱愛祖國、保護地球的情感。
二、活動重點:為幼兒創造大膽、自信地進行語言表達的語言氛圍、引導幼兒積極、勇敢地說。
三、活動難點:引導幼兒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運用一定的形容詞進行詩句創編。
四、活動準備:
1、背景圖(天空、森林、小河、草地、花園、房子等)
2、詩歌課件。
3、卡片、小動物貼圖、花幼兒人手一份。
五、 活動過程:
(一)情境引出詩歌:
寶貝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大自然郊游,那里住著許多小動物,想去看嗎?(想)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放背景音樂,師幼一起來到美麗的大自然,邊走邊欣賞)
這里可真美,有茂密的大樹、青青的小草,還有……(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大膽地說。
(二)欣賞、感受、理解詩歌。
小動物的家可真美呀!瞧,小動物們來了,它們還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詩歌,讓我們來聽一聽、看一看吧!(播放課件)
真好聽,你喜歡這首 “家”的詩歌嗎?(喜歡)
你聽到這首詩歌里介紹了誰?它的家在哪里呢?
引導幼兒說出詩歌內容。
師:接下來,咱們再來欣賞一遍。
“家”是什么地方?家是每一個人感到最舒服的地方.所有的動物,包括我們人在自己的“家”里,會感覺到很溫暖、很自由自在、很安全。
(三)創編詩歌
1、你們還喜歡什么動物,知道它們的家在哪里嗎?
引導幼兒引導幼兒結合自己所了解的動物、植物、“生活區域和活動范圍”等知識經驗,運用一定的形容詞進行講述。
2、由教具引導,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學習創編。
我們也來編一首關于“家”的詩歌,一定很好聽!
教師出示池塘、花園、天空、竹林(在幼兒沒有充分放開的時候,教師要運用幼兒熟悉的畫面引導,例如:教師出示天空,引導幼兒說:藍藍的天空是小鳥的家!)
3、幼兒獨立創編。(游戲—開火車)
小朋友說的太好了,小動物可喜歡你們了,它們想和小朋友做游戲,愿意嗎?那我們來做開火車的游戲吧。由三個小朋友組成一列小火車,車廂按照一定的順序,不能排錯, “什么樣的地方”是第一節車廂,“是誰的”是第二節車廂,“家”是第三節車廂,一節跟著一節。
為每位幼兒提供一張圖片,播放背景音樂,讓幼兒三人一組自由組合,鼓勵幼兒說說自己創編的詩。
(四)、我們的家園
小朋友,小動物們都有自己的家,小朋友每天在幼兒園里快樂的生活,那美麗的幼兒園是誰的家呢?(引導幼兒說:美麗的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家),我們還都有一個共同的家叫什么?(中國)怎么樣的中國,看一看吧。(播放中國的圖片)引導幼兒說出美麗的、大大的、富饒的。美麗富饒的中國是我們的家。
小朋友們編得這么棒,所以我也編了一句放在這首詩的最后,(出示圖片——地球)美麗的地球是我們人類共同的家,所以我們要保護它!小朋友們,我們要愛我們的家園、愛我們的祖國、愛我們的地球,讓我們一起來努力,做保護地球的小衛士,讓我們的家越來越美麗,好嗎!
(五)、送小動物回家
小動物出來玩了好久了,動物媽媽都等著急了,想請小朋友把它們的寶寶們送回家,你們愿意幫忙嗎?(愿意)那就用我們的愛心送小動物回家。(在優美的音樂中,幼兒分別將小動物貼在背景圖片上,邊送邊說,如:美麗的花園是蜜蜂的家。)
五、延伸部分:
寶貝們,在你們的幫助下,小動物們都回到了自己的家,它們心里真高興啊!你們幫助了小動物,你們高興嗎?(高興)對,幫助別人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讓我們跳起來吧。(播放《大中國》音樂,師生共同歡慶)
附:詩歌《家》
《家》
廣闊的大海是鯨魚的家,
冰冷的南極是企鵝的家,
一望無際的沙漠是駱駝的家,
茂密的森林是松鼠的家。
美麗的地球是我們人類共同的家,
所以我們要保護它!
領學生進《家》 享不盡溫馨 篇6
《家》這首兒童詩,通過贊美鳥兒、蜜蜂、魚兒、蜻蜓的家,過渡到贊美自己的家,使家的概念更加具體形象。主旨是寫家溫暖幸福。表達了愛家的思想感情。
我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上,以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為出發點,以促進學生互動探究學習為基本形式,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體驗學習的樂趣,讓課堂充滿創造活力為最高境界。
開課伊始,和學生進行談話,通過談話,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讓學生輕松愉快地走進課文。
在新課的教學中,通過不同目的的多次讀文,不僅掃除了閱讀障礙,而且對課文有一個整體感知,為后來的感悟打下基礎。
讓學生對讀書方法、學習內容自主選擇,把學習的權力和空間還給學生,為學生自主學習、發展提供了空間,激活了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富有實效的小組學習,使學生不但學會了思考,而且學會了與他人合作。
在學生初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選擇喜歡的詩句讀,我采用多種形式指導朗讀,加深學生對詩句的理解和體驗,自然形成語感。
課近尾聲,通過“幫小主人找家”的游戲,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氣氛中學習,激發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
在本課教學后,我感覺到,在對課堂生成性知識的引導上做的不夠,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深入思考。
領學生進《家》 享不盡溫馨 篇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懂得祖國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詩的第二句包含的意思。
教學準備:
課件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你們喜歡自己的家嗎?
2、你們喜歡在家里干什么?
二、看圖了解圖意
1、有四個小伙伴也想找到自己的家,他們是誰呢?
2、投影圖片:白云小鳥魚兒種子
3、白云的家在哪兒呢?誰來幫助它找到家?小鳥的家在哪兒呢?誰來把它送回家?魚兒呢?種子呢?
4、揭示課題:家(正音,分析字形)
三、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要求聽準課文里的每個字音。
2、自由讀課文,一邊讀課文一邊看看課文里有幾句話?
3、檢查自讀情況:
(1)說說課文一共有幾行?有幾句話?
(2)分句指讀,評議。
(3)齊讀課文。
4、再自由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
四、理解課文
1、剛才我們把白云、小鳥、魚兒、種子送回了家。那么它們在家里生活的好嗎?生活的`快樂嗎?下面我們一起去問問它們。
2、多媒體演示:藍天白云圖。
(1)白云在家里快樂嗎?為什么?
(2)指導朗讀。
(3)藍天還是誰的家呢?
(4)說話提示:藍天是白云的家,也是家。
3、多媒體演示:鳥兒在樹林中飛翔、覓食、筑巢。說說鳥兒在家里快樂嗎?
(1)小鳥在樹林里生活多么愉快,讓我們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2)說話提示:樹林是鳥兒的家,也是家。
4、引導學生觀看動畫,自讀三、四行,讀后交流。
(1)為什么說小河是魚兒的家,泥土是種子的家?
(2)練習說話。朗讀。
5、剛才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了第一句話,這一句話比較長,我們連起來把它來讀好,注意連貫和停頓。
(1)這句話把藍天、樹林、小河、泥土比成了白云、小鳥、魚兒、種子的家。它們有了自己的家,該是多么幸福啊!小朋友,你們能把這句話背誦出來嗎?
(2)自由背誦,指背。
6、我們每個小朋友也有一個共同的家,那就是
領學生進《家》 享不盡溫馨 篇8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
2.引導幼兒仿編詩歌,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嘗試精神。
3.讓幼兒知道幼兒園是個大家庭,每個小朋友要關心愛護幼兒園。
活動準備:畫有藍天、樹林、草地、河水、花兒、幼兒園大幅背景圖。制作好的白云、小鳥、小羊、小魚、蝴蝶、小朋友教具。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主題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家是什么意思,什么感覺嗎?
教師小結:家就是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很幸福,和老師小朋友一起很開心很溫暖。
師:今天我也帶來了一個關于家的詩歌,請你來仔細聽一聽。
二、欣賞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1、欣賞詩歌第一遍
師:詩歌中你聽到了那些小動物?(出示圖片)
2、欣賞詩歌第二遍,觀察背景圖,熟悉詩歌內容
師:這些小動物的家在哪里(出示大背景圖),請你用好聽的話來說一說。
師:請你用是家方式,說說詩歌內容。
3、師幼共同完整朗誦詩歌
師:這是一首詩歌,詩歌的名字叫做家,我們一起跟著好聽的音樂來朗誦一下這首詩歌吧!
三、幼兒創編詩歌
師:藍藍的天空除了白云的家,還是誰的家請你用像剛才那樣好聽的話來說一說。密密的樹林又可以是誰的家?(幼兒自由發言后,教師對幼兒的仿編詩句進行組合)
四 、延伸活動
師:我們學會了這么好聽的詩歌,回家也可以教給爸爸媽媽,一起來感受家的溫暖。
領學生進《家》 享不盡溫馨 篇9
一、教材分析:
《家》是一篇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的課文。縱觀整篇課文,它又是一篇十分簡單的兒童詩,共6行2句話,但真正要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則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本課在設計上著力體現“讀得進,輸得出”。“讀得進”即讓學生結合平時生活中的觀察,激趣生情,讀出自己的感受。
在教學中讓學生當愛心小使者,去尋找、發現畫面中的“家”,然后讓他們來板書,讓他們來當小老師。這樣的設計是建構在學生的年齡特點上的,通過形象的圖片讓他們更好地認識生字詞,通過有趣的游戲在發展學生思維的同時讓他們銘記自己的發現。“輸得出”即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二、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5個生字,認識6個二類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1種筆畫;在學生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的同時,也要激發學生對家的熱愛。
三、教學重難點:
看懂圖意,并結合圖理解字詞,體會詩的第二句所包含的意思。
四、教學構想:
在教學中,設計了讓學生當小詩人,自己創作小詩歌兩個相對來說比較有難度的環節,旨在讓學生在創作中提高表達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五、教學準備:
自制圖片(內容:藍天白云小鳥樹林小河魚兒泥土種子)、《娃哈哈>磁帶。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寬松、和諧的氣氛。
1、(板書:家。)小朋友們,你們認識這個字嗎?(指名讀。齊讀。)
2、(出示一張照片。)這是老師的家。老師家里有六口人,他們是老師的爸爸、媽媽、哥哥、嫂嫂和可愛的小侄女。
看,照片上我們笑得多開心呀!歡迎小朋友們有空來玩。
3、小朋友們,能告訴老師,你們的家是怎么樣的嗎?
4、教師小結:家是一個讓人感到溫暖和快樂的地方。
(二)創設情境,自悟自學。
1、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家,那我們共同的家是什么?(我們的祖國。)因為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板書: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2、指導朗讀。
(1)自由讀一讀。指名讀。
(2)教師范讀,指導停頓。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3)齊讀,相機正音。
(4)男女生分句讀。
3、是呀,我們生活在祖國的懷抱中是多么快樂呀!(播放《娃哈哈》,師生表演。)看,小朋友們每個人臉上都笑哈哈。因為我們有一個溫暖的小——(家。)還有一個值得我們驕傲的大——(家。)
4、除了我們有家,動物、植物有沒有家呢?對,任何東西都有自己的家。今天,就請小朋友們做一回愛心小使者,幫畫面上的東西找一找它們的家。(出示畫面。)
5、學生回答。
練習用“...是...的家”的句式說一說。并把手中的圖片貼到黑板上去,然后小老師領讀。(教師相機標出停頓,指導讀出高興、快樂的語氣。)
藍天/是白云的家,樹林/是小鳥的家,小河/是魚兒的家,泥土/是種子的家。
6、小朋友們讀得多棒呀!讓老師不禁想唱出來。(播放由課文譜成曲的《家》,師生同唱。)
(三)張揚個性,激發靈性。
1、小朋友們,你們還能想出——是——的家嗎?
2、小朋友們,你們真了不起,你們想更棒嗎?你們看,(出示課文。)寫這篇文章的小朋友只用了6行字就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美麗的景色。我們能不能學著他的樣,也來做一回小詩人?
3、小組討論。
(1)你們想說什么內容?
(2)準備用幾句話說?(至少兩句。)
(3)練習用“——是——的家”的句式組成一段話說一說。
4、給“小詩人”頒獎。
(四)指導書寫生字“白、云”。
1、說說自己是怎么識記的?
2、教師范寫,學生跟寫。
(1)白:從豎中線上用力地撇出。連住撇寫豎。寫橫折鉤的時候要注意橫要寫在豎中線的左右兩邊,要一樣多,折的時候要頓一下,有一個折角,鉤的時候要用力地往上一挑。接著寫里面的橫,寫在橫中線上。最后封口。
(2)云:第一橫短,第二橫稍長,寫在橫中線的上方,“厶”從中線點往外書寫,最后寫點。
3、要求學生把每個字再書寫5遍,教師巡視指導。
(五)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同學們,今天你們為很多東西找到了家,你們開心嗎?為什么?是呀,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師生齊說家。)任何事物都離不開自己的——(師生齊說家。)。
(六)拓展學習。
1、(小黑板出示《媽媽》這首兒歌。)學生讀文。
媽媽
天空是星星的媽媽,
大海是浪花的媽媽,
祖國是我的媽媽,
我的媽媽光榮又偉大。
2、在這首詩中,哪些東西找到了媽媽?他們的媽媽分別是什么?
3、指導朗讀。
(七)遷移。創作。老師先來一句“星星是夜空的花朵”。
你也能按照“——是——的花朵”的句式說上幾句嗎?(指名回答,及時點評。)
(八)教學生字詞。
1、(出示卡片:兒、土、子。)指名讀。
2、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提示注意點。
兒:左邊是豎撇。
土:第二橫稍長一些。
子:第二筆豎鉤稍彎,上面稍出頭。
(2)練習書空。(指名練習。)
3、學生描紅及仿影。教師巡視指導。
領學生進《家》 享不盡溫馨 篇10
活動目標:
1、認識書寫文字的田字格,知道田字格上下左右位置的名稱。
2、學習正確的執筆方法。
3、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田字格
2、難點:知道田字格上下左右位置的名稱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文字的家》、《找相同》、《描一描》、鉛筆、小兔、小雞、小狗、小貓圖片、田字格本
活動過程:
1、認識文字的家
(1)出示田字格本,交流
“你們認識它嗎?在哪里看到過?”
(2)教師小結:這是小學生的寫字本,它叫田字格本。
“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有幾排田字格呢?”
2、了解田字格的位置
(1)教師將4只小動物分別放在田字格的四個格子里
“小動物們在田字格的那兒?”(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2)個別幼兒放小動物,其他幼兒說說它們的位置
3、游戲活動,鞏固對田字格的認識
(1)幼兒在幼兒用書上找找文字的家
(2)將相同的漢字連起來
(3)在田字格里描一描
4、幼兒相互交流握筆姿勢,糾正錯誤的姿勢。
活動反思:
一、溫馨情景、引學生入文
在這節課上,由多媒體展示出:藍天白云、泥土種子、森林小鳥、小河魚兒等多幅畫面,使學生很直觀地感受到它們的親密關系。我打開音樂,和著音樂的節拍,讓學生聽著錄音機里傳出的擬揚頓挫、輕柔和諧的解說,再讓學生經過思考走進自然美的意境之中。隨之,我輕輕朗誦課文:“藍天/是白云的家,泥土/是種子的家,森林/是小鳥的家,小河/是魚兒的家,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再讓學生跟讀一遍,聲音好美、好美,仿佛是領學生走進了詩文中的“家”里。此時,題目《家》正在電腦的畫面上徐徐升起,同學們激情涌動,朗誦的聲音此起彼伏,聲聲動情。
二、用提問尋思、用細讀品味
在學生輕聲朗讀之后,我隨機又展示了藍天白云的畫面,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為什么把藍天比作白云的家呢?”學生這時展開想象,有的回答:“白云只有在藍天里才會有溫馨的感覺”。有的說:“白云只有在藍天才自由、快樂。”……說得多好。“誰能讀出感覺來?”這時,學生早已迫不及待、躍躍欲試。同樣的方法,我又讓學生想像森林和小鳥、小河和魚兒、泥土和種子的親密感覺。這些想象和描述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讀時感情充溢。在理解內容、品位文字的基礎上,我又讓學生繼續誦讀課文,去體會語言、理解語言,并把體驗到的情感移植到文本之中,用心靈與文本對話,用優美的聲音把體會感悟出來。在誦讀的時候鼓勵孩子加上動作,不僅讓孩子興趣大增,也便于學生記憶詩歌。
三、讓角色轉換,再體驗溫馨。
當學生還沉浸在有滋有味的誦讀之中時,我逐次在身上貼上藍天、森林、小河、泥土的圖片,向一個個學生招手。在我的'指導下,學生不知不覺地實現了角色轉換,變成了一朵朵白云,一只只小鳥、一條條魚兒、一粒粒種子,與之相對應的親切溫馨、和諧的關系展現出來。在我的身邊飄浮、玩耍、游動、靜伏。文本不再只是一種文字,而是有形、有聲的體驗,學生也變成了有感情的文本角色。此時,學生在我的帶領下,已渾然不覺地經歷了兩個層次的體驗:接觸文本,在字里行間中的體驗;超越文本,在文本創設的意境中去體驗。
四、拓展文本、升華情感
到此,課文已經基本講完,但是我并沒有打住,又展示出了另一幅畫面。我說:“自然界里有它們的家,那我們小朋友的家在哪里呢?”學生齊聲誦讀:“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此時出示我國的版圖,告訴學生我國的國土面積、淮安的地理位置。之后帶孩子在課件中游覽祖國的山山水水,讓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此時我打開課件中的一首歌曲:“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的花兒真鮮艷……”。緊接上培養學生帶著自豪、驕傲的心情讀課文。
詩中“祖國”是一個抽象的詞,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尤其不容易理解。我讓學生通過課外搜集資料、課上交流匯報的教學設計,將抽象的“祖國”化為具體可感的事物,突破了學生理解上的難點,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地學習的意識。
課文講解結束,為了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出示了熊貓在吃竹子、鯨魚在海里游、月亮懸掛在星空的圖片,讓孩子編詩,課后的作業是回家仿寫一首兒童詩,并配上相應的圖畫。這些都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五、指導背誦,步步為營。
在指導孩子背誦的時候,先是用帶課文的FLASH吟誦,之后用別有用心的板書提醒,相對加大了難度,再用無課文的動畫提醒,最后讓孩子閉上眼睛,帶這動作加以演示。這樣的步驟符合孩子記憶的特點,反復的強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這節課上,我用一顆未泯的童心引領學生與文本解除對話,在誦讀、表演、對話中去體驗、感悟語言帶給我們的溫馨。在這種體驗中,學生的性情得到了陶冶,一堂精心準備的語文課到此結束了。
這節課帶給我的不但是快樂、感動,而且是審美的情趣。讓我感到教學不是枯燥的,而是有滋有味的。這首小詩寫得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讀起來保持語調歡快、流暢和幸福、愉快的感覺。教學時讓學生體驗、感悟詩中的意味,發自內心對祖國的撫育的喜愛之情。
領學生進《家》 享不盡溫馨 篇11
【設計意圖】
小班的幼兒剛升入中班,對家的概念并不是很了解,為此本主題以兒詩《家》為切入口,通過對兒詩內容的理解,讓幼兒初步感知什么是“家”。這首兒詩從幼兒喜愛的小動物出發,并采用問答的形式,嘗試引導幼兒用合適的詞對小動物的家進行表述,從而遷移到自己的家,激發幼兒對自己家的情感的表達。
【活動目標】
1、根據畫面提供的線索,嘗試用好聽的詞來表述畫面內容。
2、在掌握兒詩的結構基礎上,學習仿編兒詩。
【重點難點】
掌握兒詩的結構基礎上,學習仿編兒詩。
【活動準備】
圖書《家》,相應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本關于《家》的書,書中藏了很多小動物,它的家在哪里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理解兒詩內容
(一)幼兒自主閱讀
師:剛才你看到了什么?
(二)給小動物找家并理解兒詩內容
給小瓢蟲、小鳥、小魚、白云找家。
逐一提問:小瓢蟲(小鳥、小魚、小白云)的家在哪里?
追問:嫩綠、茂密等詞的意思。
教師小結:不知不覺中我們小朋友自己已經在書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兒詩,兒詩的名字就叫“家”。
(三)發現兒歌問答的結構
1、了解問答歌結構。
師:小朋友,你們看,一邊問,一邊答,這樣的兒歌叫做問答歌。
2、幼兒和同伴一起學習表演問答歌。
三、創編兒詩,嘗試說好聽的詞
1、幼兒自主操作。
2、講述創編內容。
四、延伸活動“我愛我家”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你的家是怎么樣的?
領學生進《家》 享不盡溫馨 篇12
教材分析:
《家》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語文上冊的一首兒童詩,內容生動活潑、富有情趣,又貼近學生生活。課文語言優美,節奏明快。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知道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家,那就是我們偉大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體驗在祖國這個大家庭中生活的愉快,激發學生愛祖國、愛集體、愛動物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根據學生年齡特點,以童趣為本,憑借教材,在教學中精心設計知識的呈現方式,選擇學習過程中的有效刺激,采用直觀、鼓勵等手段,自始至終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讓學生在個體的自我滿足與愉悅中高效達成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讀11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展開合理想像,學會模仿編詩,學會自編動作。
2、運用聽讀識記方法,采用以圖導義的手段,培養孩子們傾聽習慣,激勵孩子的學習興趣,促發孩子自主思考,自主發展。
3、通過孩子從“小家”到“大家”的感悟、體認,聯系生活經歷,初步感知“家”的概念,意義和作用,滲透愛動物,愛自然,愛祖國的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1、熟讀至背誦《家》,認讀11個生字,學會簡單的詞語搭配:____是____的家。
2、了解家的含義,培養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準備:
1、主題背景圖及圖片(小鳥、蜜蜂 魚兒、蜻蜓)。
2、課文錄音帶,《娃哈哈》磁帶。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師出示幾個不同地方的人所住的“家”的圖片讓學生進行欣賞,師簡要說明。師:你們覺得這些房子怎么樣?生:這些房子很漂亮。生:這些房子都不一樣。生:這些房子讓人看了忍不住想進去瞧一瞧。(學生很少看到這么美的房子,忍不住發出贊嘆,教師有意創造一個藝術氛圍,讓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提高了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在頭腦中逐漸形成一個藝術美的雛形)師:同學們,剛才你們領略了不同地方的人所住的家,誰能跟大家說說,你的家是什么樣兒的。(學生各抒己見,分別說出自己的家的大致狀況。)
師小結:是啊!我們每一個小朋友都有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其實世界萬物都有自己的家。瞧,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位可愛的小寶寶,(師貼圖片:小鳥、魚兒、蜜蜂 蜻蜓)他們是誰呢?
師:這些小家伙很貪玩,太陽下山了,它們卻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你們愿意幫幫它們嗎?
生:非常愿意!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作為新舊知識連接的支撐點和結合點。)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些小伙伴為我們帶來的有趣兒歌《家》。誰來試著讀一讀這個字?(指讀、范讀、齊讀)
師:這些小伙伴的家究竟在哪兒呢?告訴你,就在我們的課文里,只要你認真地讀一讀課文,仔細地想一想就能幫助小伙伴找到自己的家了。
(二)自主合作,感知課文內容
1、配樂聽朗讀師:首先請小朋友聽配樂朗誦,閉眼邊聽邊想像:你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或好像看到了什么?生:我聽到鳥兒在林間唱歌。生:我好像看到小魚在河里游來游去……(通過配樂聽朗讀,為孩子們創造了一個放飛思緒的自由空間,在輕柔、愉悅的曲調感染下,學生們真切地“聽到了”、“好像看到了”,有了強烈傾訴的欲望。)
2、師:小朋友,剛才錄音機里的阿姨讀得多好呀!你們能試著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嗎?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行的。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3、師:小朋友讀得多認真呀!下面同桌互讀,幫著解決困難。(我讀你聽,你讀我聽,互相正音)。
4、師:四人小組賽讀。要求:正確、流利。評出最好的一位。哪位小朋友獲勝了,朝老師點點頭。
5、師:說一說:你幫誰找到了家?它的家在哪里?
6、生:草窩是小鳥的家。生:小河是魚兒的家。生:房舍是蜜蜂的家。
山坡是蜻蜓的家。(朗讀的形式,層次化,多樣化,既面向全體又照顧差異,既為每一個孩子的發展搭建展示的平臺,又促發孩子在活潑、自由的空間里盡情舒展,在引導、激勵、喚醒中展示自我。在學生的正音校句中體驗“語感”,在教師的再創重讀機會中體驗成功的自信與快樂。)
(三)讀中感悟,培養語感
師:小朋友,你們幫這些小伙伴找到了它們的家,快送這些小伙伴回家吧!要不然,它們的爸爸媽媽可要急壞了!
請學生上來把圖片貼在主題背景圖的適合的位置上。
師:小伙伴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家,你說它們該有多高興哪!猜一猜,他們回到了自己的家,會做些什么呢?請小朋友自己讀讀第一句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小組里交流一下,然后再來告訴老師,好嗎?
學生交流,并指導朗讀。(選擇你喜歡的,你喜歡誰就說誰。)
師根據學生回答作一下小結。
(這個環節的設計,突出了教學過程重情趣、重參與、重感悟、重實踐的四個層面。以給“蜜蜂”、“小鳥”、“魚兒”、“蜻蜓”找家的形式,使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中體會“家”的含義,通過動手,動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5、小結:世界上所有的動物、植物都有自己的家。你有家,我有家,我們還有一個大家庭叫“祖國”(出示“祖國”一詞卡片)所以說,祖國就是我們的家,而你們是祖國的花朵。讓我們大聲地讀出這句話,好嗎?(生練讀這句話)。齊讀這一句話。
課間律動:《娃哈哈》
師:齊讀課文。
(三)拓展延伸師:剛才同學們都像小詩人一樣把詩歌美美地讀了一遍,下面老師要考考你們:
(1)藍天是誰的家,還會是誰的家呢?(烏云、太陽、月亮、星星、小鳥、衛星、飛機……)(2)樹林除了是小鳥的家,還會是誰的家呢?(老虎、獅子、杜鵑、老鷹、樹、草、花……)(3)小河除了是魚兒的家,還會是誰的家呢?(小蝦、鯉魚、小蝌蚪、青蛙、荷花、水……)
四、課后作業
1、現在你們已經知道了許多小動物和植物的家,你們回去把它畫出來 ,然后我們一起評出幾個小畫家,好嗎?
2、請大家回家以后,把這篇詩歌讀給你們的爸爸媽媽聽
領學生進《家》 享不盡溫馨 篇13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認識雞窩的造型和構造的藝術美。
2、技能目標:掌握撕紙的技巧,能夠自己把握撕紙的力度。
3、情感目標:在活動中感受撕紙帶來的樂趣。
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撕紙的技巧,能夠自己把握撕紙的力度。
2、難點:了解認識雞窩的造型和構造的藝術美。
活動準備
1、各色油畫棒
2、彩色卡紙(29、7cmx42cmA3)
3、雙面膠
4、《小小蛋兒把門開》音頻
5、小雞貼紙
6、雞窩模型
7、超輕黏土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教師播放《小小蛋兒把門開》的音頻,老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邊唱邊做動作,引出小雞出殼的故事。
師;“小雞寶寶從蛋殼里面出來會回答雞媽媽的家,那么雞媽媽的家在哪里呢?請小朋友告訴老師!”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師出示教具,同幼兒一起觀察了解雞窩的特征。
師:婷婷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雞窩,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是一個長方形的雞窩。有沒有誰可以告訴我里面都有些什么呢?它又是怎么做的?(籃子稻草等)
(二)、教師出示繪畫工具,進行介紹做雞窩所需要用到的材料。(卡紙雙面膠油畫棒)
師:今天,我們就要給雞寶寶們做一個雞窩,先來看看都需要用到什么?教師拿出材料紙由中間向四周撕出長條狀并像內或外卷起來做成雞窩造型,強調不能將紙撕掉。
師:這是我們要用到的卡紙,但是卡紙怎么可以變成雞窩里的稻草呢?請大家仔細看婷婷老師的手,首先我們將老師準備好的材料正面向上放,然后從最中間的位置拉出一個小孔,由中間向四周輕輕地撕開,一定要記得撕出來的形狀要像稻草一樣長長的,又好像面條一樣。一定不能將紙撤掉了。接著再把撕出的紙條向內或者外面卷起來,這樣一個雞窩造型就做好啦!
(三)、自由選取自己喜歡的顏色的油畫棒在底部的紙中進行涂鴉畫出雞窩的內部造型。
師:現在雞窩里面是不是沒有稻草呀?那就需要我們用油畫棒把它完整畫出來。
(四)、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小雞貼紙放進雞窩里面,用黏土做一些米粒或者蟲子等,放在雞窩里這樣雞窩就完成了。教師為幼兒提供材料,請幼兒依次入座。進行自由創作,教師進行巡回觀察指導。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將小椅子輕輕地抬上座位我們開始創作啦!注意在撕紙的時候對待它要溫柔些,可以是均勻的稻草也可以是有大有小的稻草。
三、結束部分
制作完成后請幼兒將作品放到待展示區,餐前活動時進行分享評價。
師:現在請完成作品的小朋友將自己的作品放到娃娃家旁的桌子上,我們中午吃飯前一起來欣賞。
活動總結
在活動中幼兒對“雞窩”的生活經驗不夠,可以提供一個真的雞窩或者雞窩的圖片給幼兒觀察。使用的卡紙較硬,雙層不利于幼兒撕開,可以一層一層添加。給予幼兒更多的材料,由幼兒自己選擇,例如用黏土做些小蟲等,廢舊的稻草枯枝等豐富自己的雞窩。教師示范撕紙的技能時,可以準備一些廢舊的紙給幼兒練習,保證幼兒作品的美觀。
領學生進《家》 享不盡溫馨 篇14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糖果的形狀,知道糖果的種類很豐富。
2、學習包糖(用報紙包物品)的方法,能用顏料涂抹、裝飾糖果。
3、知道不亂扔糖紙。
活動準備:
1、幼兒從家中帶2-3種不同的糖。
2、做“糖果”用的可樂罐、薯片罐,飾品盒、藥品盒等,足夠的廢報紙、顏料、畫筆、桌布。
3、布置糖果小屋。
活動過程:
(一)認識各種各樣的糖果。
1、糖果寶寶有個家,請你們剝開自己帶來的糖果的糖紙,為糖果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家,放入糖果小屋。
2、糖果家的寶寶可真多呀!看看有哪些不一樣的糖寶寶?
3、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與感受:有各種各樣的糖,如棒棒糖、棉花糖、巧克力、椰子糖等,有硬的有軟的,有大的有小的,有不同顏色的,有不同圖案的糖紙等等。
(二)產生興趣。
小糖果們想要個糖果爸爸,這個糖果爸爸呀,比別的糖果都大,比別的糖果都甜,比別的糖果都精神!我們一起來做超級大的糖果爸爸吧!
(三)制作“糖果爸爸”。
1、教師演示用報紙卷包罐子:將“糖果”(罐子)包入“糖紙”(報紙),然后緊握中間,將兩頭擰緊。
2、幼兒自己嘗試把“糖果”包起來,盡量包的嚴實。
3、幼兒大膽的在自己做的“糖果爸爸”的“衣服”上涂抹顏料,注意良好作畫習慣的培養。
4、建議幼兒把制作好的“糖果爸爸”晾干,觀察周圍環境,想想放在哪兒比較容易干。
(四)嘗嘗甜甜的糖果。
1、大家一起來吃糖。嘗一嘗甜不甜,聞一聞香不香。
2、嘴巴里的糖果有什么變化嗎?(變小了)3、教師和幼兒一起念兒歌:花紙包里,有個寶寶,剝開嘗嘗,寶寶變小。
(五)給糖果穿花衣裳。
1、請幼兒將吃完的糖紙貼在桌上的“糖果小屋”內。
2、幼兒與教師一同把糖果小屋“搬”進墻上大屋。
活動延伸:請幼兒回家自己制作一顆“糖”。
領學生進《家》 享不盡溫馨 篇15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初步培養合作識字的能力。
2、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認識多種多樣的"家",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相融,培養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學理念:
1、以讀為主,不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與多樣的讀書形式,指導學生把課文讀好,讀美,在讀中去感悟,在讀中去欣賞,去接受潛移默化的教育。
2、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鼓勵質疑,引導發現,解放學生的頭腦和嘴巴,使他們敢想,敢說,用自己的方式解決疑問。
3、師生共同探討,共同研究,老師給學生以指點,學生也給老師以啟發,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共同進入文本所營造的特定情境,接受感染和熏陶。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我們學過了《我的家》,知道了很多人都有一個幸福、溫暖的家,世界上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家。今天,我們就要學習白云、小鳥、魚兒、種子的家,以及我們共同的家,大家想知道嗎?那就讀課文吧!
(二)反復讀文,隨文識字
1、聽錄音讀課文。
2、教師及程度較高的學生帶讀課文。。
3、自由讀,齊讀。
4、認讀生字詞。
(1)認讀"藍天、是、白云、樹林、小河、魚兒、種子、祖國"等詞語。
(2)認讀生字。(采用各種形式讀,如打亂順序讀,開火車讀,同桌互檢等。)
5、學生自己試讀課文。(生字回到課文中再次認讀,鞏固。)
(三)體驗閱讀,讀中感悟
1、出示前四行詩句
(1)自由朗讀課文,這部分寫了誰的家?
(2)你了解誰的家,向大家介紹一下,想象它們的快樂,再讀一讀。
(3)帶著愉快的心情,再次朗讀課文。
("你了解誰的家"這個問題,調動了學生的生活積累,通過介紹交流,加深了學生對各種"家"的認識,再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滲透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2、學習最后一行詩句
(1)"祖國"指什么?我們的祖國叫什么名字?誰還知道祖國的哪些知識?
(2)祖國就是我們的家,我們在這個家里快樂地成長,我們都愛這個家,讓我們把這種愛讀出來吧!
(通過學生平時的生活積累,加深對"祖國"的認識,再通過個人讀,小組讀,齊讀等各種形式的讀,感受祖國的可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反復朗讀,在讀中感悟,從而培養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感情。)
(四)句式遷移,拓展延伸
1、想一想:藍天、樹林、小河、泥土也是誰的家?(如藍天也是太陽的家,藍天也是月亮的家。)
2、小組討論,比一比哪個小組說得多。
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的家。
(讓大家根據自己的所知,暢所欲言,充分拓展課文空間,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學習,體現了語文課程的開放性。)
(五)復習生詞,書寫生字
1、采用多種形式復習生字詞。(打亂順序讀,開火車讀等。)
2、書寫本課3個生字。認識新筆劃。
3、學習"天、土、兒",說說怎樣記住字形。(書空,和熟字比較等。)指導書寫,注意培養寫規范的漢字并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領學生進《家》 享不盡溫馨 篇16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感受作品中友愛、快樂、溫馨的感情色彩,理解故事內容。
2、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擴展想象續編故事。
3、激發參與文學活動的興趣。
4、能簡單復述故事內容,并進行角色表演。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
2、投影儀、字卡(踩)。
3、錄音故事。
活動過程
1、觀察圖片(投影儀)。
圖片上有誰?猜猜它們在干什么?
2、欣賞故事(聽錄音)
(1)小動物們為什么要到小狐貍家?
(2)小狐貍過生日,它出了什么好主意使大家快樂?
3、師生共同閱讀
(1)白地毯怎么會變成花地毯?
(2)你認識故事中的“踩”字么?找找在第幾行第幾個。
4、擴展想象,續編故事。
還有誰也會來小狐貍家參加生日活動?它會讓地毯變出什么美麗的圖案?
5、活動遷移
在你的生日活動中,你會想出什么辦法讓朋友快樂?
活動結束:
1、在幼兒擴展想象時,可以先簡單畫出想象圖案,再進行語言描述。
2、可將作品制作成多媒體課件進行教育活動。
領學生進《家》 享不盡溫馨 篇1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5個生字,認識6個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1種筆畫。
3、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懂得祖國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對象分析:
本課是一年級第一學期的語文課。學生入學僅三個月,正是學習隨文識字方法的時期。同時已具有了借助拼音認讀生字的能力。他們想象力豐富,喜歡幻想,對事物充滿好奇。
對教學理念的思考及教學方式設計:
本節課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將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融入學習當中,努力創設多種多樣的方式和機會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進行學習;注重教與學的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隨時給予激勵性評價(包括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和自我評價的方式);尊重學生的興趣和獨特的感受,將集體學習與自我學習相結合作為教學組織方式。
教學重點:
1、認識理解5個要求學會的字和6個要求認識的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詩的第二句所包含的意思。
做法:
1、從生活入手,引發對話,感受家的溫馨,趁勢感知全文,逐步朗讀,逐層提高。
2、讀后遷移,給詞做詩,啟發性靈。
教學方法:讀中感悟,多媒體課件輔助法。
學習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理解本課的生字詞。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自己的家嗎?為什么?
(學生自由說,教師指導學生說完整句。)
2、是呀,我們在家里生活的又輕松又自在,還有爸爸媽媽疼,爺爺奶奶愛,多幸福呀!
今天,咱們要學習的課文題目就是:家
3、誰來看著大屏幕,大聲念念課題?(課件1出示:家)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生活入手,通過語言交匯、心靈交流,感受家的溫馨。)
二、感知全文,情境識字
1、《家》這首兒歌可美了,大家想讀嗎?
2、看著大屏幕上這位小朋友的讀書姿勢,挺起胸背、端起書,自由讀書。(課件2出示:讀書姿勢)
(設計意圖:樹立示范性的榜樣,培養學生的好習慣。)
3、學生自由讀文。
4、學生匯報讀書情況。
5、再讀課文,想一想:兒歌向我們介紹了誰的家?
(兒歌向我們介紹了白云、小鳥、種子、魚兒以及我們的家。)
6、①白云、小鳥、種子、魚兒都是大自然的寶寶,你喜歡它們中的哪一位?
(學生喜歡誰,老師送他一個“”的頭飾,給孩子戴上,你就是這個大自然寶寶了。)
②請同學們分組上臺來,取你自己喜歡的頭飾戴在頭上,你也成了大自然的寶寶了。
7、小朋友們都成了大自然的寶寶了,你們認識自己的名字嗎?(課件3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詞。)
請小朋友看大屏幕,先把這些詞語讀兩遍,然后找出自己的名字多讀幾遍。
檢查學生認讀情況。(老師指誰的名字,誰站起來大聲讀出來。其他小朋友注意聽,看看他們把自己的名字讀準了沒有。)
8、你認識別人的名字嗎?
(看大屏幕)我把拼音冒摘掉了。(課件4出示:不帶拼音的字詞。)這樣,你還認識自己和別人的名字嗎?試一試,讀一讀。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把學生引入課文,讓學生的情感融入課文。)
三、再讀課文,讀中感悟、積累。
1、大伙的名字都認識了,大自然的寶寶都出來好一會了,我們送他們回家好嗎?請小朋友再讀課文,記住自然寶寶的家。
2、(出示圖)老師把他們的家都帶來了,看一看、說一說,你想先送誰回家?能說說為什么嗎?(學生自由說,上臺送自然寶寶回家,然后在字卡中找家的名字貼在圖上,說一說我把誰送到了哪里。)
3、你還想送誰回家?為什么?(讓學生充分說。)
請你們一起上臺來送他們回家,說一說你把誰送到了哪里?它的家在哪里。
4、感謝小朋友將大自然的寶寶送回家,你看他們在家里多高興呀!
①種子寶寶你到家了嗎?你的家在哪里?
②小魚寶寶你到家了嗎?你的家在哪里?
③白云寶寶你到家了嗎?你的家在哪里?
④小鳥寶寶你到家了嗎?你的家在哪里?
(設計意圖:送大自然寶寶回家,其實是學生讀文后自主理解、感悟的展示。)
5、你們覺得自己的家好嗎?在四人小組內,向大伙介紹自己的家,夸夸自己的家。
6、學生相互介紹。
7、都覺得自己的家好,有沒有勇氣向大家夸一夸自己的家?
(學生向大家夸自己眼中的家。)
(設計意圖:讓孩子夸家,就是讓他們敢喜、敢想、敢說,并用個性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8、小朋友們,聽出來了嗎,誰的家最美?
又要爭起了,這樣吧!請大家練一練,誰把自己的家讀美了,就說明誰的家最美。(課件5出示課文第一句。)
9、學生自由練讀。
10、準備好了嗎?(比賽讀)師生共同評價。
11、白云寶寶一起讀,小鳥寶寶一起讀。
魚兒寶寶游起來。(師帶動作)
種子寶寶長起來。
白去寶寶飄起來。
小鳥寶寶飛起來。
12、老師聽出來了,大自然寶寶都很喜歡自己的家,小朋友我們也有家呀!來,讀一讀。(課件6出示課文第2句話。)
⑴齊讀。
⑵我們有個共同的家就是——祖國。
⑶出示詞卡——祖國。指讀、齊讀。
⑷想看看我們的祖國嗎?播放錄像。(課件7出示祖國各地秀麗的風景圖片。)
⑸看了錄像,小朋友們,你們想說些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看圖片,讓孩子感受祖國的美,激發學生對祖國的愛。)
⑹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句。
⑺其實,大自然和我們的祖國都很美,小朋友,你們能把整首詩連起讀的像剛才那么美嗎?
⑻學生練讀。
⑼比賽讀、表演讀。
(設計意圖:蘇霍姆林斯基說:“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們在其中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圖,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因此我創設了一定的情景,讓孩子們由讀通到讀熟再到讀懂、讀出感情。)
四、拓展訓練,內化延伸
1、小朋友,其實我們也能做詩人呢!(課件8:出示一些詞語)你先來讀讀這些詞語的音,然后連起來,組成一句句小詩。
夜空是星星的家,
森森是小鹿的家。
草原是馬兒的家,
大海是浪花的家。
2、你腦子里還藏著這樣的詩句嗎?
沙灘是貝殼家。
教室是桌椅的家。
……
3、愿意用筆將這些小詩句記錄不來嗎?好,老師等著看同學們的小詩。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因此我根據教材內容,讓孩子們學做小詩人。)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趣味識字,結合圖畫自主識字。
2、交流詩句。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自主識字。
1、愿意把這些字寶寶帶回家嗎?
2、課件送自然寶寶回家。要讀藏在背后的字,好嗎?(課件1演示字寶寶回家。)
3、學生讀這些字寶寶,加小紅點的字就我們今天要會寫的字,看看,你會教小朋友寫哪個字?
①種——禾+中,這種方法很簡便。禾:長長的撇變成了點。(課件演示筆順。)
②打開—本子,墊好—墊板,挺起—胸背。拿練習本練字,找“種”描兩遍。
手離筆尖——一寸;
胸離桌子——一拳;
眼離書本——一尺。
③接著做小老師,你想教大家寫哪個字?
子——(課件演示筆順。)
④白——(課件演示筆順。)曰要寫的扁扁的。
⑤兒——(課件演示筆順。)誰起頭高一點。
⑥土——(課件演示筆順。)最后是長長的一橫。
(注:識字順序可以自由調整。)
4、將習字冊收起來。(整理好東西)
二、展示、交流詩句。
1、還記得你們小腦瓜里那些美麗的小詩句嗎?拿出來互相欣賞。
2、學生展示、交流自己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