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教學例談(精選12篇)
《游子吟》教學例談 篇1
人教版第十一冊《游子吟》是唐朝詩人孟郊所吟的一首母愛的頌歌,千百年來引起了無數讀者的共鳴,一直膾炙人口。為了讓這凝聚了人類美好情感的名作牢牢植根于學生的精神世界,教者設計了一堂網絡課,經嘗試,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片段一:創設情境,引發情感體驗
師:唐朝有一位詩人,名叫孟郊,他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他要接母親來溧陽,以盡孝心。此時,孟郊眼前浮現出母親關愛自己的一幕又一幕,并寫下了一首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詩歌《游子吟》。
(進入網絡學習平臺“指導欄”出示全詩,教者配樂朗誦)
在這首詩中,孟郊采擷了一個怎樣的生活場景呢?請大家認真讀詩,結合注釋,理解詩句,并觀察插圖,發揮想象,進入“寫一寫”欄目,把這一場景描繪出來。
生:(通過網絡讀、看、寫;教者播放琵琶古曲)
課始,教者精心設計和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將寫作背景娓娓道來,隨之配樂配畫感情朗讀,使教學活動一開始就充滿一種體驗的喜悅,激發學生的投入感和參與感。繼而學生在悠悠琵琶古曲中解讀詩句、觀察畫面、想象寫話。在這個過程中,教學內容和各種教學媒體中含蓄潛在的形象在學生頭腦中浮動起來,生發開去,促使學生將自己原有的生命體驗和新鮮材料相結合,產生一種新的體驗。
片段二:欣賞交流,加深心靈體驗
師:已經發表的同學請欣賞其他同學的作品,你特別欣賞誰寫的,請有感情朗讀,呆會兒可以向同學推薦,最好說說欣賞的理由。
生:(很投入地讀著其他同學的網上作品。)
師:慈母燈下縫衣的那一幕令詩人永志難忘。誰來為大家推薦描寫感人的作品?
生1:我覺得王欣寫得很感人。“一位飽經風霜的慈母,坐在微弱的燈光前,為自己疼愛的兒子縫制著衣物。這是母親在兒子臨行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母親年紀大了,眼睛花了,手腳不靈活了,可為了兒子,母親還是費勁地穿著針,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直到穿進為止。母親為了兒子,用不靈便的手,細致地縫著一件件衣物,縫得那么仔細,一針一線,毫不馬虎。可憐天下父母心!兒子在一旁看著,眼睛濕潤了……”
生2:李仕婷寫得也很好。“一個夜晚,母親細心地為兒子縫制明天出行的衣物,她說:‘兒啊,你明天就要遠行,娘不能幫你什么,就為你把破了的衣服縫一縫,記住,在路上要多加小心,注意身體,冷天要多加點衣服,別凍著,不要惦記我!’油燈照耀著母親蒼白的頭發,穿針的手在微微顫抖著,那樣細心、妥帖,縫了一針又一針,那縫在衣服上的每一針,不僅是花花綠綠的線,還是一個慈祥母親對兒子深切的關懷、愛意,一絲一縷的愛溢滿一針一線之中,都傾注著那偉大的母愛。”她想象母親的語言雖然樸素但很感人。
生3:我認為謝家曄寫得簡潔明了,富有詩意。“母親坐在破舊的毯子上,忽明忽暗的燈光那邊,淚水已模糊了正在讀書的游子的眼睛。母親年事已高,看不清針眼,筋脈突兀的手已感覺不到針刺的隱痛。游子雖然捧著書,卻已無心看書。母親的一針一線都是那么令人感動,那么令人心酸……”
師:同學們很會欣賞。誰能毛遂自薦,讓大家來欣賞你的生花妙筆。
生:(略)
師:同學們的描寫都很感人。李緯用“顫顫巍巍”來形容母親的雙手,史凱云設想這是“寒風凌厲的夜晚”,周志宏想象“母親累得腰酸背疼”,陳韻致說母親是“淚眼昏花”……的確,詩人行前的此時此刻,慈母把一片愛子的深篤之情化作密密的針線,撥動了每一個讀者的心弦,催人淚下。
借助網絡學習平臺,每個學生直接進入交流區域,一展風采。上傳后,人人直面所有學習成果,交流就成了欣賞與被欣賞的過程。師生之間以學習成果為中介,產生交流和對話的欲望,無論是津津有味地誦讀同學的作品,還是聲情并茂地介紹自己的成果,抑或是教師發自內心的賞識,充滿美好的情趣和氛圍。師生在這種和諧、融洽的情境中享受表達和聆聽的喜悅,更進一步加深心靈的體驗。
片段三:發掘人文內涵,豐富精神體驗
師:母愛之厚博難以為報。孟郊的這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廣為流傳,今天,人們還常常用這句話來表達自己的心聲。請同學們上資料室看一看,人們在哪些情況下用上了這句話。
生:(進入網絡學習平臺資料室,看四篇文章。)
交流:
生1:夢話在母親節給母親送禮物時用上了這句話,表達自己感恩的心情。
生2:唐仲英獎學金獲得者,在獲得獎學金之后,主動帶領其他同學開展"愛心工程"之后說的。
師:這是回報社會的肺腑之言。
生3:北京大學美國華盛頓地區校友會的校友說的,他們發動校友為母校捐款,同時組織了百年校慶喜慶會。
師:讀讀文中的句子。
生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捐款雖然不多,但也表達了游子的拳拳心意。我們在母校的所學所得是我們終生受用不盡的財富,恢弘博大的北大精神是鼓舞我們攀登新高峰的強大動力。我們唯愿祖國明天更強大,北大未來更美好。
生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偉大祖國永遠是我們親愛的母親。我們留法學者唯有奉獻終生的努力,去報答養育和培養我們的偉大祖國。”這是留法學生學者的代表與李嵐清副總理座談時的發言。
師:人們在表達自己報答母親,報答母校,回報社會,報效祖國的感情時,都會用上這一千古佳句。也許在下一個母親節,也許在你離開母校的時候,也許在你為國爭光的時候,你也會情不自禁地吟出這一句——
生:(異口同聲)“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詩歌的語言是一種臻于精粹的藝術,是從形式到表達都充溢著濃郁的人文精神的語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之所以流傳千古,不僅得益于它的音韻美,更因為其中包含著的對慈母的頌揚,已成為人類具有共性的最高境界的情感體味,而且不同的讀者結合自身的經歷賦予了它獨特的內涵。以上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旨在通過網絡提供的作品,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加深學生的文化涵養,豐富學生的精神體驗。學生在生動具體的形象感受中所培養起來的人文精神,在他們今后的人生經歷中發揮的作用,將會更加持久更加內在。
片段四:設計課外延伸,激發生命體驗
師:課后,希望大家到資料室提供的網站上去開闊視野,這里都是關于母親的主題。下節班隊課我們就開展“唱給媽媽的歌”主題活動,好不好?
生:Ye!(非常高興)
新課程強調“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因此,教者立足課內,注目課外,在結束課堂教學之時,巧妙地布置了延伸性閱讀。沒有機械的技能訓練,沒有功利的占有知識的目的,有的只是激發學生以自己的情趣和品味與超文本進行對話,讓網絡提供的材料撥動學生的心弦,震撼學生的心靈,讓生命的體驗上升到體悟、品味、欣賞的境界。在之后的班隊活動課上,有的同學追溯了母親節的來歷,有的向大家介紹名人眼中的母親,有的朗誦了歌頌母親的詩歌散文,有的深情地獻上頌揚母親的歌曲……主持人的串聯詞更是令人驚異的精美。這一切,源于學生自主地從文化精品中汲取營養,審美的愉悅深入主體的心靈,激發了主體鮮活而豐富的生命體驗。
總的來看,在本課的教學中,教者嘗試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將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加以變革,充分發揮了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實踐了“讓凝聚了人類美好情感的名作牢牢植根于學生精神世界”的初衷。
《游子吟》教學例談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古詩中所表達的母子情意,懂得感恩父母。
2、欣賞古詩,學習有感情、又起伏的吟詩。
3、感受詩中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隨音樂進行藝術表演。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圖片、一體機課件、貼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帶領幼兒唱兒歌《我愛好媽媽》。
2、向幼兒提出問題“你們愛你們的媽媽嗎?”“你們為什么愛媽媽呢”?
老師總結:因我們的媽媽愛我們,所以我們也愛媽媽。
二、活動展開
1、結合圖片,了解原文大意。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關于母愛的故事。先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故事的主人公——孟郊 孟郊是一個非常喜歡旅游的人,所以人們都喜歡把他叫做游子。有一次,孟郊聽說東北的長白山下雪了,于是他打算第二天就去東北旅游。孟郊的媽媽聽說東北可冷了,于是她就拿起針線,開始給孟郊做起了衣服。孟郊看見媽媽把衣服縫得特別特別的密。便問媽媽“媽媽你為何把衣服縫得這么密呀?”媽媽說:“媽媽擔心你在外面的時間太長,衣服壞的快。所以把衣服縫得密一些,衣服便會結實一些。這樣你可以多穿一段時間。”孟郊聽了媽媽的話,眼淚都快流出來了。他想:媽媽對我的愛就像春天的陽光一樣偉大。而我就像是一顆小草。怎么做也報答不了媽媽對我的恩情。孟郊還把他和媽媽的故事寫成了一首詩。他要讓所有的小朋友知道,我們的媽媽永遠都是最愛我們的。而我們也一定要好好地愛我們的媽媽。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孟郊寫的這首《游子吟》。
2.打開多媒體,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3.學讀古詩。
(1)師:現在老師要把這首詩教給我們的小朋友。——打開原文圖片,老師劃指(教棍)教讀古詩原文。(向幼兒強調原文情感,師:孟郊舍得離開自己的媽媽?當孟郊快要離開媽媽時,他的心情是很所以我們讀古詩的時候要用悲傷的語氣來讀哦。)
(2)結合肢體動作,老師再次教讀古詩二遍。(不要忘記標題和作者)
4.朗讀游戲
師:通過詩歌我們都知道了,媽媽為了我們很辛苦。那我們要怎么做才能報答媽媽對我們的恩情呢?(引導幼兒回答:給媽媽錘錘背,揉揉肩)
游戲一:給媽媽捶捶背
玩法:全體幼兒先把椅子向后退。請小女生來當媽媽,小女生搬起椅子小腳丫上坐一排。小男生當孩子。站在小女生的后面給“媽媽捶背”。(大家一起邊念原文,邊游戲)
游戲二:給媽媽揉揉肩。
小女生和小男生互換,小女生當寶寶,給“媽媽揉揉肩”。
5.閱讀
為幼兒發放古詩課本,幼兒用手指讀。教師發放獎勵貼紙。激勵幼兒對學習的興趣。
三、總結,結束。
師:今天我們通過古詩《游子吟》的故事。體會到了媽媽對我們的愛。所以我們小朋友在家時,一定要聽媽媽的話,體貼媽媽。做一個孝順媽媽的好孩子。今天晚上回到家,大家不要忘記把這首《游子吟》念給我們的媽媽聽。老師還要幼兒園古詩教案《游子吟》給大家布置一個家庭作業:晚上回家為媽媽洗一次腳。并對媽媽說:“媽媽辛苦了!媽媽我愛你!”
《游子吟》教學例談 篇3
教學目的:
通過本課教學,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母親偉大的愛。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比喻義,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板書課題
同學們,昨天晚上當母親得知我今天來這時,早已默默地為我準備好了洗換的衣服,今早,她早早地做好了飯,默默地送我遠行,此時此刻,當我站在這講臺前,我仍能感受到我的母親對我深深的愛。今天,我想與同學們一起去學習一首關于母親的詩——《游子吟》、(教師板書課題)。
二、理解詩句意思
1.指導學生朗讀,可按不同的節奏讀。
(如:慈母/手中/線。或慈母/手中線)
2.投影出示理解詩句的不同方法。
A 連(可把詩句的意思連起來說)
B 換(對于重點詞語,可用別的詞語來換)
C 轉(當說不通時,可調換詞語順序,說通來)
D 補(當說不通時,可補充一些詞語進去,把句子說通來)
3.學生分小組學習,根據上述方法體會詩句意思。
4.師生交流詩句意思,邊講解邊投影出示意思。
例:重點、詞語
游子:出門遠游的人
吟:吟唱
意恐:擔心
寸草:小草,喻指游子
三春暉:暉:陽光,喻指慈母之恩
5.教師出示《游子吟》一課的圖片
A 學生仔細觀看插圖。
B 學生根據詩句意思,說說插圖內容。
C 學生填上自己補充的內容,把畫的內容說得更生動。
三、悟詩情。
1.聽閱維文演唱的歌曲《母親》,感受母親的愛。
2.學生用說故事、唱歌、寫詩……形式感受自己母親對自己的愛。
3.說說自己長大后想怎樣回報母親的愛。
四、教師總結
這首詩贊美了世間偉大的母愛,同時這節課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自己母親的愛,最后讓我們一起深情地說聲:“媽媽,我愛你!”
《游子吟》教學例談 篇4
活動目標:
1、 樂意欣賞古詩《游子吟》。
2、 感受古詩中所表達的母子情意。
3、 大概理解《游子吟》的意思,初步體會母親對兒子的關懷之情,教育幼兒從小學會體貼,孝敬父母,懂得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游子吟》,掛圖《游子吟》,錄音磁帶《游子吟》。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主題,老師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歌曲,然后體溫這首歌唱誰最好。
二、揭示主題《游子吟》。
三、聽故事《游子吟》。
從前唐朝有個詩人叫孟郊,有一次,他要出遠門了,他的母親忙著給他縫制著衣裳,夜深了,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著,她想,兒子這次出遠門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第二天清早,母親把孟郊送到村外,她望著兒子說:“郊兒,你可要早點回來呀。”孟郊聽了不住地點頭,他看到母親的頭上又多了幾根白發,眼睛濕潤了,孟郊撫摸著身上的衣裳,注視著那又細又密的針腳,心里想,母親的慈愛就象春天里太陽的光輝,沐浴著陽光的小草,無論怎樣都報答不了太陽的恩情啊。母親的慈愛永遠銘記在心里,就在他五十歲那年寫成這首著名的小詩《游子吟》。
四、聽古詩《游子吟》。
1、教師播放錄音磁帶配樂古詩《游子吟》,連續播放兩遍,幼兒邊聽邊看圖文結合幼兒用書《游子吟》。
2、討論:這首古詩好聽嗎,書上的這幅畫已表達出了這首詩的意思,請你們想一想,這首詩說的什么意思。
五、欣賞古詩《游子吟》。
1、教師給幼兒解釋古詩《游子吟》的意思。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詩人孟郊寫的,這首詩說的是兒子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了,他的媽媽舍不得他走,生怕他身上穿的衣服不夠,臨走前為他一針一線地縫制衣服,希望他一路平安,盼望他能早日歸來,兒子很受感動,他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為媽媽做些事情,以報答媽媽對自己的愛。
2、讓幼兒再聽一遍古詩《游子吟》的錄音。
3、師幼互動,讓幼兒說說母親關心自己的事情。
4、讀古詩《游子吟》。
六、活動延伸:圖文結合感受《游子吟》詩中母愛的偉大感染了無數游子之心。
古詩《游子吟》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一首古詩——《游子吟》,活動的目標是讓學生樂意欣賞古詩《游子吟》,感受詩中所表達的母子情意,大概理解《游子吟》的意思,從而教育學生從小學會體貼,孝敬父母,懂得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在活動過程中首先滲透了解古詩內容,然后設計適合本班的教學方法,用故事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古詩《游子吟》詩中意思及作者的表達的母愛思想感情。用欣賞古詩《游子吟》的情感聽、誦讀《游子吟》,然后師生互動說說母親的關愛及自己以后怎樣報答母親。通過活動,使幼兒進一步知道母親的母愛是偉大的,任何力量都替代不了的。教育學生長大以后一定要好好報答母親,通過活動,我的活動目標達到,活動效果不錯!
《游子吟》教學例談 篇5
佚名
一、多音字組詞。
二、寫出古詩的作者及年代。
①王安石 ②孟郊 ③于謙
A.明代 B.宋代 C.唐代
《石灰吟》 ( ) ( )
《泊船瓜洲》( ) ( )
《游子吟》 ( ) ( )
三、解釋加粗字的意思,再說說整句詩的意思。
1.鐘山只隔數重山。
2.明月何時照我還。
四、請你在花瓣里寫一個字,與在芯里的字組成詞。
五、低聲誦讀《游子吟》,想象一位慈母,在兒子外出遠行前,借著油燈的微光為兒子縫制衣服的情景,再寫下來。
答案:
一、
二、《石灰吟》A、③;《泊船瓜洲》B、①;《游子吟》C、②
三、1.隔:相距;數:幾;回首鐘山也只相距幾重青山。
2.何:什么;還:回來;這明亮的月亮什么時候照著我又歸還故鄉。
四、
五、夜已深,在微弱的燈光下,一位年邁的老人正在為即將遠行的兒子縫衣服。老人已上了歲數,眼也有些花,她借著微弱的光線,努力地穿針引線。她邊縫邊囑咐著孩子,要他一路上多加小心,注意身體,早日回家。
《游子吟》教學例談 篇6
活動目標
★初步理解古詩的主要含義,學習按照古詩的韻律、節奏朗誦。
★感受古詩中所表達的母子情意,學會體貼、孝敬母親,激發心中熱愛母親的情感。
活動準備
★《游子吟》視頻,《游子吟》背景圖,歌曲《游子吟》。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游子吟》,滲透古詩意境。
1.聽故事引題
從前唐朝有個詩人叫孟郊,有一次,他要出遠門了,他的母親忙著給他縫制著衣裳,夜深了,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地逢著,她想,兒子這次出遠門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第二天清早,母親把孟郊送到村外,她望著兒子說;“郊兒,你可要早點回來呀。”孟郊聽了不住地點頭,他看到母親的頭上又多了幾根白發,眼睛濕潤了,孟郊無摸著身上的衣裳,注視著那又細又密的針腳,心里想,母親的慈愛就象春天里太陽的光輝,沐浴著陽光的小草,無論怎樣都報答不了太陽的恩情啊。母親的愛孟郊永遠銘記在心理,就在他五十歲那年寫成一首的古詩叫《游子吟》。
2.提問理解古詩意境
提問:故事里有誰?他們都干了什么事情?
古詩的題目叫什么?是誰寫的?
二、借助視頻、古詩新唱,初步欣賞、理解古詩。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古詩,把握古詩的韻律、節奏,請幼兒欣賞。
提問:你在古詩里聽到了什么?(老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用完整的詩句回應)
2.借助視頻再次欣賞古詩,熟悉理解古詩。
幫助幼兒理解“游子、寸草、三春暉”等詞語的含義,幼兒嘗試跟念古詩。
3.欣賞古詩新唱《游子吟》,幫助記憶古詩內容。
三、通過朗誦古詩《游子吟》,進一步理解古詩。
1.根據圖片,引導幼兒完整朗誦古詩。
2.請個別、分組、集體等朗誦形式進行朗誦表演。
3.根據圖片,教師給幼兒解釋古詩《游子吟》的意思。
師:這首詩的作者是唐朝詩人孟郊寫的,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四、聯系生活,情感遷移。
1.情感遷移,師幼互動,幼兒說說母親關心自己的事情以及自己幫母親做什么。
2.結束語:晚上,小朋友可以把古詩作為禮物朗誦給媽媽聽,并向媽媽說:“媽媽您辛苦了,謝謝媽媽”等話語表達對媽媽的愛。
附: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游子吟》教學例談 篇7
古詩兩首 《泊船瓜洲》 《游子吟》
執教:廣西 謝敏 人教版六年級
師:讀讀兩首古詩
生讀
師:“泊船瓜洲應該怎么理解?
生:坐著船停在瓜洲。
師:詩人在瓜洲停船靠岸,出門在外的人稱為游子,你現在能理解游子吟的意思嗎?
師:兩位詩人相差三百年,兩首詩一樣的是什么?
生:離家在外。
師:王安石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情感的呢?對照注釋理解大意,與同桌交流。
師:用自己的話說說自己的大意。
生:京口和瓜洲只隔一條長江,我的家鄉只隔幾重山,春風……
師:詩人想表達什么樣的情感?
生:想家
師:哪句話中體會到的?
生: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師:聽,從哪些詩句看出想家。
生:“綠”很美,能讓人想到家。
生:“何時”體會到迫切回家之情,請你讀讀。
師:聽出特別強調“何時”,一起讀。
師:家在哪?從哪幾行詩知道的?
生:鐘山。
師:身在何處?一水之隔是瓜洲,與瓜洲隔著幾重山的是鐘山,從“數重”和“只隔”體會到什么?
師:這么近為什么不回家呢?
師介紹王安石當時寫詩的背景,當時王安石當宰相的心情怎樣?哪個詞體會出來的?
生:“綠”,看出喜悅,到處是一片生機勃勃。
師:把美和生機讀出來。
生讀。
師:把王安石任宰相的心情讀出來。
生:失落
生:喜悅
師:讀出失落
師范讀。
師:假如成功,心情會是怎樣?把激動心情讀出來。
生讀。
師:離家在外,最渴望的是什么?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想家應該怎么樣讀?
生讀。
師引生讀:憂慮時可以這樣讀……想到成功時可以這樣讀……一位年邁的老人思念家中的親人可以這樣讀。
師:站起來,高聲吟誦。
師:詩人看到什么引發自己的情感?
生:江南風景。
師:見眼前的景抒發了思鄉之情。
師:剛才怎么學這首古詩的。
生說師點:讀詩,走進詩人內心,記住詩歌。
出示學習詩歌的方法。
師:請按方法自學孟郊的《游子吟》。
師:讀懂了什么?
生:母親的偉大。
師:怎么讀懂?
生:報得三春暉。
生:母親盼兒回來,從“低頭”可以看出來。
生:兒子很感謝母親,從“報得三春暉”中……
師:詩人看到什么而頌揚自己的心情?
生:身上衣。
師:看自己身上衣服的針眼,有多少?
生:很多,可能有幾萬。
師:古時,人一針一線縫衣服,你覺得縫一件衣服怎么樣?
生:很累,
生:不容易。
師:兒子要出行了,從“密密縫”體會到了什么?
生:關心兒子。
生:怕兒子著涼。
生:希望兒子早點回來。
師:白天不停地趕縫衣服,在昏暗的燈光下,你看到了什么?
生:燈光昏暗,一針一線地縫。
師:看到這些我們想起了自己的母親,你想到了什么?
生:生病了,媽媽找藥,穿衣服,買藥。
生:衣服穿少了,打寒顫,把衣服脫給我穿,把我裹起來。
師:詩人想到了何止一件縫衣的事情?千言萬語化為一句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師:怎么來理解這兩句詩。
生:……
師:拿起筆,寫一寫自己的母親,成功時……傷心時……喜悅時……用上“遲遲歸”“密密縫”這樣的疊詞。
生交流。
師:帶著對母親的愛,對天下所有的母親說……
讀出示的頌揚母親的詩句(補充)
讀頌揚詩人母親祠堂的對聯。
師:這首詩是什么如此打動人心。
生:母愛。
師:深情地吟誦:……
主要特色:
一是把兩首詩聯系起來學,主要體現在開始對兩首詩的初讀上。二是通過介紹作者寫詩的背景、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來讀懂詩意,進入詩歌的情境。三是老師用語言渲染情感,指導學生體悟詩歌情感,學習感情朗讀。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此文轉載于
《游子吟》教學例談 篇8
教養目標
1、理解詩意,能說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體會感情。
2、能感情朗誦,背誦并默寫古詩。
教育目標
1、感受詩人的情感,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2、感受詩人對偉母愛的歌頌,陶冶純潔高尚的情感。
發展目標
1、通過學習,提高學習古詩的能力,培養記憶能力。
2、培養想象能力和聽說的能力。
重點:學習古詩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通過讀懂詩句,體會作者對母愛的頌揚,并結合生活實際談母愛。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感情導入
1、祖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古詩以它的意境深遠、含義深刻、瑯瑯上口的獨特藝術魅力迎得了人們喜愛。無數才情橫溢的文人詩客更是以他深厚的文化底蘊,創造出無名篇,更留下了許多千古傳誦的名句。誰能背背你喜歡的詩篇呢?
2、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詩篇或片段。
二、回顧學法
1、學習古詩前,讓我們一起來回憶學習的方法。
2、出示學法:
(1)一拆:把詩句拆成一個個獨立的詞。
(2)二釋:采用換詞、擴詞的方法來解拆出的詞語
(3)三理:有些詩句因壓韻、平仄等需要,采用了倒裝句式,因此翻譯時要適當調換詞序、句序。
(4)補連:由于古詩語言有凝練和跳躍性大的特點,翻譯時在詩句的詞與詞或句與句之間適當增加一些成分,使詩句的意思連貫起來。
3、小結:我們欣賞詩的語言美、意境深刻,就必須學會運用這四種自學方法來讀通、讀懂古詩。
三、新授
1、知詩人,解詩題。
(1)齊讀詩題。
(2)根據預習的情況對古詩質疑。介紹時代背景:孟郊一生窮愁潦倒,直到五十歲才得到溧陽縣尉的卑微職位。此詩便是他居官溧陽時作。
(3)范讀詩文。
(4)學生練讀,粗知大意。
2、解字詞,悟詩意。
(1)回憶學習方法。(拆、釋、理、補連)
(2)自學一~四行詩句。
A學生用“拆、釋、理、補連”的方法進行自學。
B小組自學討論、交流。
C質疑。
(3)反復誦讀加深理解,并在讀的過程中在腦海里想象畫面。
(4)感情誦讀,小組讀、賽讀、評讀。
(5)遷移學法,自學五、六行詩句。
A小組交流自學。
B學生匯報。理解兩行詩句的含義,再說說抓住哪些關鍵詞來理解?
C此時,你的腦海中會呈現出母親關愛你們的一幕幕嗎?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品讀五、六行詩句。(賽讀、評度、小組讀)
3、連句意、明詩意。
(1)邊誦讀,邊把詩句意思串聯起來。
(2)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詩意。
4、想詩境、悟詩情。
反復吟誦,邊讀邊展開想象,體會詩人對偉大母愛的贊頌。
5、誦詩文、入意境。
6、感情背誦。
想象一位慈母,在子女外出前,借著油燈的微光為子女縫制衣服的情景,用自己的話說說。
板書:略。
《游子吟》教學例談 篇9
教學理念本課是略讀課文,預案的設計努力倡導讓學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學懂文本,通過說話、朗讀等方式,感悟出故事包含著的深刻的人文內涵,使學生潤物細無聲地受到語言的訓練、情感的熏染。
教學目標
在反復誦讀文本、對比兩份賬單中進行說話、朗讀訓練,并感悟到親情的無私、無價,讓學生懂得親人之間的愛是彌足珍貴而不求回報的。教學準備《游子吟》課件和相關圖片。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渲染親情。
(一)輕放歌曲,進入氛圍。
(二)欣賞圖片,感受親情。看著這些圖片,你想說些什么?
二、解讀古詩,引入教學。
(一)看圖片,猜詩名。這幅圖畫的是哪首古詩?
(二)讀古詩,解大意。慈祥的母親在孩子即將遠行的時候,忍著內心的悲傷一針一線為兒子縫制衣服,把對兒子的叮嚀和希望也密密實實地縫在了里面。一方面生怕他受凍著涼,一方面又擔心他不知何時才能回來。母親的這份慈愛和關懷,真不是我們微小的心意所能報答的。
(三)圍繞報字引入新課。詩中的報是什么意思?還有一個和報有關的詞(板書報酬),什么意思?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關于報酬的故事。
三、初讀課文,初知賬單。
自由讀課文,想想文中講到了幾份賬單?分別是誰寫的?賬單中分別寫了什么?圍繞賬單,質疑解惑。
(一)細讀賬單,大膽質疑。
1.彼得為什么要寫這份賬單?媽媽呢?
2.兩份賬單有什么不同?
3.媽媽讀了彼得的賬單后為什么什么話也沒有說?
4.彼得讀了媽媽的賬單后會想到些什么?
5.從這兩份賬單中我們明白了什么?(根據學情生成板書)
(二)自主解惑,交流探討。
(引導學生理解兩份賬單的不同:內容不同、時間不同、報酬不同。)
(以上這兩個環節根據學情當堂生成)。
(隨機穿插:小彼得讀著讀著,想起了,感到羞愧萬分。)
四、誦讀品析,感悟羞愧。
(一)從哪里可以看出小彼得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萬分?品讀最后一段。
(二)看課文插圖,配畫外音讀第七段。
五、拓展題意,升華內涵。
我們相信,這一份充滿寬容、憐惜、關懷、摯愛的,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親情,會像緩緩流淌的小溪,永不停息地、默默無語地陪伴著小彼得一天天長大。(如果時間能在這時定格,將是一種偉大的永恒。)所以說這還是一份的賬單。(板書:一份賬單萬分羞愧無價親情)
彼得把小臉蛋藏進了媽媽的懷里,他也一定會把這個關于報酬的故事永遠珍藏在心里,我們也一樣。用這個故事來告訴自己:親情是無私無價的、不求回報的。
六、小結升華。
同學們,因為有了父母愛的滋養,我們的生命之樹才會如此亭亭如蓋、充滿生機;因為有了我們情的溫暖,父母的生命之樹才會更加枝繁葉茂、永葆青春。那么,就讓我們和父母一起永遠手牽著手,肩并著肩,在清澈如水、純潔如雪、博大如海的親情的養護下互相溫暖著、扶持著,健康快樂地走在有陽光普照、也有風雨侵襲的漫漫人生路上。
七、課堂延伸。
(一)共栽親情樹。
1.如果我們把自己的生命比作一棵樹,為了這棵生命之樹的茁壯成長,我們的父母傾盡了心血、付盡了辛勞。在你的成長中也一定留下了父母對你愛的痕跡。(交流照片、賀卡、信件、及其他物品。)
2.如果把父母的生命也比作一棵樹,雖然現在這棵樹正當壯年,枝繁葉茂,但隨著歲月的流逝,會漸漸枯萎、老去。它同樣需要你們的關心、愛護,在你和父母相處的十年中,有沒有留下你對父母愛的痕跡呢?(交流。)
3.看著這兩棵裝盛著不同份量的愛的樹,你想到了什么?
(二)推薦閱讀相關文章。比如冰心的《荷葉母親》
《游子吟》教學例談 篇10
教學目標:
1、學會用圓潤、優美的聲音飽含深情地演唱歌曲《游子吟》。
2、聽賞歌曲《小背簍》,感受歌曲富于山野樂趣的童年生活,在甜美的歌聲中感受溫暖的母愛。
教學重點:
讓學生用深情、柔美的歌聲表現母子情。
教學步驟:
1、詩歌解讀。
為了幫助學生了解古詩,我采用以下教學步驟:
說一說,用講故事的形式導入古詩。
看一看,用多媒體動畫演示古詩的內容。
吟一吟,學生朗讀古詩,找出不理解的詩句,師生共同探討出詩詞大意。
演一演,分角色將詩歌內容進行情境表演。
以上詩歌教學環節均要融合歌曲旋律,用歌曲作為背景音樂烘托意境,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母子之情,為演唱歌曲再次做情感鋪墊。
2、歌曲教學
歌譜教學采用聽唱與視唱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即聽錄音或者聽教師范唱后,學生隨琴跟唱全曲。
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并表現“母子情”,我引導學生展開充分想象,如媽媽送“我”上學,帶“我”看病等都體現了母子情
歌曲處理環節,讓學生分組討論,充分表現。一、二樂句唱的親切、溫柔和深情,以表達深厚、無私的慈母之愛,三、四樂句唱的激動、情緒飽滿,表達兒女報答母親養育之恩的心情,結束句唱的情深意長,進一步體現游子對媽媽的真摯情感。
《游子吟》教學例談 篇11
活動意圖:
五月,陽光燦爛,暖風拂面,在這親情融融的季節里,我們又一次迎來了"母親節"。幼兒園的孩子們也在討論著怎么幫媽媽慶祝,要送什么禮物給媽媽等等。在這溫馨的日子里,我在想,我必須借這個機會為了讓孩子們感受母愛,學會感激媽媽對自己的養育之恩。碰巧,我們幼兒園正在研討如何進行早期閱讀中詩歌類作品的教學。為什么要做此研討呢?因為中國的古典詩詞有一種最寶貴的特質,那就是詩歌中蘊含一種"興發感動"的力量。詩歌中的古詩更是充滿了詩人對宇宙萬物和人間社會的情感,如果孩子從小就學會了古詩的誦讀和吟唱,自然也會培養出他們觀察和感受的能力。在大班下學期的《處處聞啼鳥》一書中,有一首詩《游子吟》正是表達母愛的偉大,借著這兩個時機,我決定組織孩子學習《游子吟》這首古詩。
在設計教案時,考慮到古詩有音律美、文字美、意境美的特點,但孩子的生活經驗較少,從他們的年齡特點來說,要他們體會古詩中的情感會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必須要求老師運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手段來引導孩子感受理解古詩。結合6歲前的孩子主要是以直觀理解為主,所以本活動主要以觀察畫面、講故事和孩子親身體驗的方法來教學。
活動目標:
1、孩子通過觀察畫面,講故事的方法,結合自己的感受欣賞并理解詩歌內容。
2、感受媽媽給予的愛,樂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萌發孩子感激媽媽的養育之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識字圖卡:媽媽
2、課件:CD朗誦、《游子吟》的故事
3、視頻:媽媽的話
4、圖畫書《處處聞啼鳥》人手一本
5、背景音樂:《感恩的心》
活動過程:
一、出示字卡"媽媽"引入話題,幼兒介紹"我的好媽媽"。
1、提問幼兒:誰來說說你的媽媽是長什么樣子的?做什么最棒?
2、教師進行歸納:你們都有一個漂亮、能干的媽媽,今天我也要向你們介紹一位慈愛的媽媽。
二、通過觀察畫面和講古事的方法,引導幼兒欣賞并理解古詩。
1、引入古詩,讓幼兒聽CD朗誦古詩。提問幼兒:你聽到了什么?
2、再聽CD朗誦一遍,加深幼兒對古詩的印象。提問幼兒:這次你有聽到了什么?有什么先的發現?
3、請幼兒拿出《處處聞啼鳥》,觀察畫面內容并跟著CD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1)請幼兒按照剛剛聽到的內容找到《游子吟》這首詩。
(2)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畫中有什么?她在做什么?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3)提出問題:她在為誰縫衣服呢?為什么要縫衣服?我們讀一讀從這首詩,從詩中找到答案,好嗎?幼兒有感情地朗誦古詩。
4、引導幼兒在理解古詩中的關鍵字的基礎上理解古詩內容,并有感情地朗誦古詩。
(1)引導幼兒理解"慈母"、"游子"、"密密縫"、"遲遲歸"、"寸草心"、"三春暉"等關鍵字。
教師總結:慈祥的母親手中拿著線,幫即將遠去的孩子縫制新衣服。臨行前,她忙著把衣服縫得嚴嚴實實,擔心孩子一走很久才能回來。
(2)出示圖畫引導幼兒理解古詩的難點:"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教師總結:誰能說孩子那像小草一樣微小的孝心,可報答像春天的陽光般偉大的母親呢?
(3)讓幼兒再來讀一讀這首詩,要求要有感情的讀,把媽媽對孩子的愛讀出來。
5、出示圖片,讓幼兒看圖講故事,經過教師總結從而進一步理解古詩寫作背景,詩人的情感以及古詩的內容。
(1)提出問題:你覺得這首古詩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2)教師總結故事:在一個寧靜的夜晚,人們都睡著了,但是有一位媽媽還在為她的孩子縫補衣服,因為她的孩子明天就要到很遠的地方學習了。媽媽邊縫邊想:兒子這次去學習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她一遍又一遍地把衣服縫得結結實實。慢慢地,天亮了,媽媽終于把衣服縫制好了。孩子要走了,媽媽親手幫孩子披上衣服,并叮囑孩子要早點回家。兒子也舍不得媽媽,他含著淚說:"媽媽,我會早點回家的,您放心吧。"《游子吟》這首詩就是孟郊為了感謝他偉大的媽媽而寫的。
(3)提出問題: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覺得孟郊的媽媽是一個怎樣的媽媽?她愛不愛自己的孩子?
三、播放視頻《媽媽的話》,感受母愛。
教師:其實,你們的媽媽也很愛你們,她還有話想對你們說,想不想聽聽?
四、大膽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學會感激媽媽的養育之恩。
教師:媽媽很愛你是嗎?那你們有沒有話想對媽媽說?我們也把自己想說的話拍下來給媽媽看好嗎?
《游子吟》教學例談 篇12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課文。
2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母親對兒子的慈愛以及兒子對慈母真摯的感情。
教學重點:
體會母子之間的深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了解作者。
一提起母親,一提起家鄉,我們倍感親切。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吟誦母親和家鄉的詩句。
二、初讀感知全詩。
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誦讀這首詩,注意古詩的韻味,讀得舒緩些,邊讀邊口味,你的心中有一種什么滋味?
三、品讀理解詩句。
請你帶著你品味出的這種感受再來讀一讀,把你的感受帶入其中,并結合注釋理解詞句的意思。
四、深入品讀感受。
詩中沒有寫諄諄叮嚀,而是寫了母親一針一線地為我縫補,一片母愛凝結在這無聲的場景之中。
1、再次品讀,畫出令你感受最深的詞、句。
2、相互交流。
3、小組討論:這首詩哪一句是最核心的句子?
4、我想正是母親那密密的針線,無盡的擔憂,感動了你,也感動了我。這件衣服融入了母親多少無言而深沉的愛。那么生活中我們的母親又是怎樣關心我們的呢?有沒有一件令你感受最深的事情。
五、感情朗讀全詩。
正像小草難以報答春天的陽光一樣,兒子的愛心怎能報答得了母親深重的恩情呢?讓我們懷著對母親的敬愛齊讀古詩。
六、小結:
這節課我們在朗讀中感受了詩歌表達的情感,又將這種情感融入了自己的朗讀中。在逐步的朗讀、感受中我們體會到了母子之間深沉的愛。
七、作業:
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對詩句的理解,以及對母親的熱愛,選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去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