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書》第二課時(精選14篇)
《石頭書》第二課時 篇1
教學內容 17、石頭書 共幾課時 3 課型 新授 第幾課時 2 教學 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對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鼓勵學生對周圍感興趣的事物“刨根問底”,樂于探究,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3.繼續培養學生邊讀邊想、咀嚼品味、圈劃批注的讀書習慣。 教學 重難點 重點:讀好對話、了解石頭書的內容及價值。 難點:憑借對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鼓勵學生對周圍感興趣的事物“刨根問底”,樂于探究,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教學 資源 充分利用課文上的兩幅插圖,有助于學生理解“石頭書”的含義。 預習 設計 1.課前搜集有關化石的圖片資料。 學 程 預 設 導 學 策 略 調整與反思 第一板塊:導入(5分鐘) 1. 齊讀課題。 第二板塊:理解課文(30分鐘) (一) 1.自主學習。(3分鐘) 2.展示。(8分鐘) (1)齊讀第6小節,讀出情不自禁的感情 (2)它上面還有白的,紅的等許多不同的小不點,省略號表示還有許多許多呢。 (二) 1.欣賞圖片,理解“化石”。 (化石就是古代生物的遺體或遺物等埋藏在地下變成的跟石頭一樣的東西。) (三) 化石告訴我們:這里曾是_________,后來變成了__________,又過了很多很多年,地殼__________,這里又變成__________。 師引說:化石告訴我們:我們看到樹葉的化石,知道這里曾是__________,我們看到小魚、貝殼的化石,知道這里后來變成了__________,又過了很多很多年,地殼__________,這里又變成了__________。 第四板塊:總結全文。(5分鐘) 1.分角色朗讀課文。 第五板塊:布置作業 第一板塊: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讀通了課文,還知道兩個小朋友川川和磊磊看見一位勘探員叔叔正趴在一塊大石頭,聚精會神地看著什么,叔叔說他在——(生:讀書)他讀的是什么書呀?(板書:石頭書)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繼續學習的課文,請大家一起朗讀課文題目。 第二板塊:理解課文 川川和磊磊看到叔叔趴在大石頭上,有好多問題呢,他們問了哪些問題?讀讀課文,將問題畫出來。 2、交流。 3、你們現在想了解哪個問題? (一)學習第6-7小節 1.過渡:這2小節提出了什么問題? 2.任務驅動。 【學習單一】 ①“這書上有字嗎?”請大家讀讀課文的第七自然段,找找石頭書上有哪些字,用“——”劃出來。 ②自學時間:5分鐘。 3.觀察學生的自主學習,歸結共性問題,思考導學策略。 4.巡視、參與學生探究。 5.導學。 (1)小組推薦學生展示,通過答案的比較進行指導。 (2)(教師板書:字)齊讀第六節。不禁是什么意思呀?你能讀出這種情不自禁的感情嗎? (3)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第七小節。 結合理解“雨痕、波痕”:這是雨點留下的腳印,叫——雨痕,這是波浪留下的足跡,叫——波痕。石頭書上還有字嗎?(還有那些小不點兒,黃的,黑的,紅的,閃光的,透明的……叫——礦物)。 這里的省略號表示什么呢?石頭書上有好多好多的——字(手指板書:字) (4)誰能用“因為……所以……”說一說為什么石頭像書。(因為石頭上有雨痕、波痕、礦物等,所以說石頭像書。) (二)學習第8-9小節。 1.過渡:還提出了什么問題? 2.這是——樹葉,這塊石頭上還有一條小魚呢。其實啊,石頭書上還有好多好多畫呢,我們來欣賞一下吧。(圖片出示)這些都是化石。相機理解“化石”。 3.請你再用上“因為……所以……”說說石頭為什么像書。 (三)學習10-13自然段 1.我們知道石頭書上有字有畫,可是這光禿禿的山上,竟然有樹葉、貝殼、小魚的化石!你們有什么想法嗎? 2.對呀,化石能說明什么呢?指名讀第11節。(指名兩個學生讀后齊讀) 3.出示填空,指名口答。 4.化石告訴我們的知識可真多呀,勘探隊員根據化石上的字和畫推斷這里曾經是密林和大海,讓我們再來讀讀第11節,體會體會化石的作用。 5.小結:化石的作用還真大呢。 6.聽了叔叔的介紹,川川還不滿足,他還問了什么?叔叔是怎么說的?石頭書會告訴我們__________…… 這里的省略號告訴我們石頭書上還有(很多很多知識),讓我們再讀讀課文的第13自然段,感受一下它的用處可真大呀! 7.我們學會讀“石頭書”有什么用呢? 8.難怪川川和磊磊會高興地感嘆;“石頭書里的學問還真不少呢。”(板書:學問) 9.學生齊讀第十四自然段,讀出高興的語氣。 第四板塊:總結全文 1.川川和磊磊通過刨根問底獲得了那么多知識,這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希望小朋友在平時的學習中遇到問題也要學會“問”噢。 2.《石頭書》這篇課文通過川川、磊磊和勘探員叔叔的對話,告訴我們好多知識,讓我們分角色朗讀課文。 第五板塊: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體會對話中提示語的安排形式及表情。 2.推薦一些你認為好的科普讀物,并簡單介紹一些內容。 3.交流收集的圖片、資料或制作的小報。 作業 設計
《石頭書》第二課時 篇2
教學目標 :
精讀課文。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初步了解什么是石頭書、石頭書里有哪些學問以及研究化石的作用,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一塊小石頭。
教學過程 :
一、揭題,質疑
1、揭題。
2、談話。(出示課文插圖)
師:上節課,我們讀通了課文,學習了生字,還知道兩個小朋友川川、磊磊看見一位叔叔正看著一塊大石頭,這位叔叔還說他在——(生:讀書)他讀的是什么書呀?(石頭書)為什么要讀這石頭書呢?請大家來讀讀這一句話。
3、質疑。
(1) 出示句子:石頭書里的學問可真多呀,我們也要學會讀這本書。
(2) 指名讀句子。
(3) 質疑:讀了這句話,你們有什么問題要問嗎?(生提問,師歸納)
(4) 過渡: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只要認真地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
1、解決“石頭能做成書嗎”。
(1) 師:這個問題的答案在課文第五自然段,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輕聲讀讀這一段,看誰能自己解決。(學生自由讀第五自然段)
(2) 學生交流。
師聽后邊說邊板書:原來,這篇課文講的是石頭像書,而不是用石頭做成書。(把課題改成“石頭 書”)
(3) 激趣:可是這石頭怎么能像書呢?你們看我們平時用的語文書、數學書、英語書等等,它們都有什么特點?(生回答,師板書:一頁一頁、字、畫、獲得知識)
(師拿起一塊石頭)可是這石頭光禿禿的,我左看右看,也看不出它哪兒像書呀!這個問題你們能幫助老師解答嗎?
2、解決“石頭書里有哪些學問”。
(1) 教給學生讀書方法。
該怎么找答案呢?老師教你們一種讀書方法,拿出筆來,一邊輕聲讀課文,一邊想課文中哪些自然段寫了石頭像書,找到了就在這個自然段前作一個“☆”的記號。然后同桌討論討論,說說自己選擇這個自然段的理由。
(2) 學生自讀課文,作上記號后同桌討論。
(3) 交流。(應該是第五、七、九、十一、十三自然段)
(學生說到哪個自然段就學習哪個自然段)
A、理解第五自然段。
① 請交流的同學讀讀這一段,并讓他說說石頭哪兒像書。(師板書:一層一層)
② 句子訓練。
出示句子:你們看,這石頭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
請學生把這句問號的句子改成句號的句子,然后進行比較,說說哪句好,為什么,最后指導朗讀。
③ 說話訓練。
請學生用“因為……所以……”說一說為什么石頭像書。
B、理解第七自然段。
① 請學生說說選擇這一段的理由。
② 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找找這石頭書上有哪些字,并把它們圈出來。
③ 再交流。學生回答,老師板書:雨痕、波痕、礦物……。
理解“雨痕、波痕、礦物”,并想象省略號省略了什么,最后欣賞礦物(演示課件)。
④ 說話訓練。還是用“因為……所以……”說一說為什么石頭像書。
⑤ 師生對讀第六、七自然段。
C、理解第九自然段。
① 請找到第九自然段的同學一起來讀一讀這一段。
② 說說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師板書:樹葉、貝殼、小魚……)
③ 理解“化石”。(化石就是古代生物的遺體或遺物等埋藏在地下變成的跟石頭一樣的東西。)演示課件,欣賞化石。
④ 練習說話。用上“因為……所以……”再說說石頭為什么像書。
⑤ 分男女生朗讀第八、九自然段。
D、理解第十一、十三自然段。
① 學生自由朗讀這兩段,并想想石頭書能告訴我們什么,用直線劃出來。
② 交流,板書:告訴我們……
③ 出示填空,指名口答。
化石告訴我們:這里曾是__________,后來變成了__________,又過了很多很多年,地殼__________,這里又變成了__________。石頭書會告訴我們__________……
④ 探究。
再讀第十一、十三自然段,并聯系上文,想想勘探隊員是根據什么來推斷這里曾經是密林和大海的。
⑤ 師生對讀第十至十三自然段。
(4) 小結。
再次出示句子:石頭書里的學問可真多呀,我們也要學會讀這本書。
讓學生說說石頭書里究竟有哪些學問,這里的“讀”是指我們平時的讀書嗎? (“讀”是指探索、研究)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探索了石頭的奧秘,知道石頭里原來有這么多的學問呢!
3、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總結談話
四、課外延伸
你們見過哪些石頭?它們是什么樣的?
《石頭書》第二課時 篇3
一、教材分析:
《石頭書》是一篇科學小品文。講述的是川川和磊磊這兩個孩子與勘探叔叔的交流,告訴我們石頭就像一本書,外形像書,內容上也像書,蘊含著許多學問。課文還表現了兩個孩子熱愛科學、探求知識的強烈愿望。文章人物感情的變化為線索貫穿全文,使課文的各部分銜接自然,有效地激發起讀者的閱讀興趣。課文借著川川和磊磊這兩個孩子與勘探叔叔的交流,介紹了石頭的價值和作用讀來引人深思,耐人尋味。
二、教學理念:
這篇課文層次清楚,構思精巧。所以全文設計以問答為主,在問答中有關"石頭書"的含、如層層剝筍,逐次展開。由“好奇”——“奇怪”——“高興”人物感情的變化為線索貫穿全文,使課文的各部分銜接自然,有效地激發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能理解"石頭書"的含義,了解有關化石的知識,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科學的熱情。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能理解"石頭書"的含義,了解有關化石的知識,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科學的熱情。
2、指導學生學習本課中提示語擺放位置的不同及標點的不同用法。應用提示語擺放位置的不同及標點的不同用法進行寫話的訓練。
教具準備:
掛圖、卡片、小黑板
教學時間: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開火車”讀生字詞。
2、談話:上接課,我們讀通課文,知道了兩個小朋友看見一位叔叔正看著一塊大石頭,這位叔叔還說他在(讀書)他讀的是什么書呀?(石頭書)為什么要讀這石頭書呢?請大家來讀讀這句話。(出示小黑板上的句子)
石頭書里的學問可真多呀,我們也要學會讀這本書。
(1)指名讀讀這句話。
(2)質疑:讀了這句話,你們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二、學習課文,感悟解疑:
1、剛才,你們讀了句子,也在一個接一個地提問,這就是(出示詞語:刨根問底。齊讀)
2、課文中是誰在刨根問底呢?他們問了那些問題呢?現在你們要不知道呢?(要)好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3、請大家一起讀讀第一、二節
這兩節告訴我們什么呢?
(待學生回答后小結:第1、2 自然段告訴我們勘探叔叔趴在一塊大石頭上聚精會神看著什么,這一不同尋常的舉動引起了川川的好奇。哪么叔叔究竟在干什么?)
4、誰來朗讀課文3、4自然段。
川川和磊磊聽了叔叔的回答后為什么感到很奇怪?(兩個孩子對勘探叔叔的回答感到摸不著頭腦。)
5、比較"奇怪"與"好奇"的異同。(指導朗讀2、4這兩個自然段。)"好奇"表現了川川看到勘探隊員對一塊大石頭入迷時感到的疑惑,從而引發了他濃厚的興趣。"奇怪"則表示兩個孩子對勘探叔叔的回答感到摸不著頭腦。
6、朗讀學習5~13自然段。
思考: 勘探叔叔面前明明是一塊光禿禿的石頭,可他為什么說自己在讀書?(引導學生從石頭的外形,石頭的字畫,及石頭的價值和作用這些角度考慮)
⑴川川和磊磊聽了勘探叔叔的話,為什么"不禁笑了起來","不禁是"什么意思?(不禁是抑制不住的意思)
⑵石頭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畫指的是什么?
引導學生看掛圖認認石頭上的字和畫 。(出示掛圖)
⑶讀第12自然段,聯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隊員叔叔是根據什么來判斷這里曾經是海洋和密林?第8、10自然段
①出示小黑板上的第8、10自然段
②勘探隊員叔叔是根據石頭的字畫和貝殼恐龍的化石,來判斷這里曾經是海洋和密林的
③再讀讀這兩句注意提示語和標點符號在用法上的區別。
④學生觀察練說后小結:注意提示語在前,標點是(:)提示語在后,標點是(。)
⑤應用提示語擺放位置的不同及標點的不同用法進行寫話的訓練。
⑷"刨根問底"是什么意思?這個詞說明了什么?這本書究竟有什么用?只是根據什么來推斷的?
("刨根問底"是問個明白,探個究竟。)
誰能用"刨根問底"說句話?
7、朗讀第14自然段。川川和磊磊為什么高興?為么說石頭書里的學問可真多?這里的"讀"字應怎樣理解?
8、分角色朗讀課文。(設計意圖:為了把課文讀好,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讀書。為學生設置情景,讓學生把自己當成課文中的人物來讀不謂是一種很好的手段。讓學生抓住一些重要的詞、句,讓學生了解其中的對話場景更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讓學生充分地讀好對話,為后面的復述教學作好鋪墊。)
三、總結全文:
1、說說"石頭書"的含義。
2、小結:今天我們隨著作者閱讀了"石頭書",了解了有關石頭里蘊藏了這么多知識。在大自然種,還有許多類似的"石頭書"這樣的事物,等待我們去探究,去研究。我們現在應努力學習,長大了去揭示哪些奧秘。
四、作業設計:(設計意圖:課內外的延伸繼續采用學用結合,與課堂中創設的說話寫話情境保持一致。為了提高學生對本課字、詞掌握的能力,讓本課的字、詞得到更多的訓練特設計這些字、詞的練習。)
1、給下面帶“-”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并打“√”。
地殼(ké qiào ) 好奇(hào hǎo) 地殼(ké qiào)
好看(hào hǎo ) 足跡(jī jì ) 畫冊(cè chè)
2、寫出近義詞。
好奇( )高興( )刨根問底( )聚精會神( )
《石頭書》第二課時 篇4
作者:沈高明 發表時間:2004-4-28 閱讀次數:435
作者:南京市天妃宮小學 史春妍
一、復習
1.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勘探隊員叔叔告訴我們石頭就是書,因為石頭一層一層
的……(生答)
2.關于石頭書,這節課你想進一步了解些什么?(學生自由發言)
二、學習第六~十四自然段
1.自己讀第六~十四自然段,看看自己能不能讀懂讀好。
2.老師了解班上哪些同學愛提問,哪些同學愛回答問題?再讀課文,愛提問的遇到課文中的問話多讀幾遍,愛回答的遇到課文中的回答就多讀幾遍。
3.(出示問話)請愛提問的同學推薦一位導讀。要求:讓我們一聽就知道你重點問什么?[相目機板書:字畫]
4.(出示帶提示語的問話)加上提示語,你們是不是能讀得更好,問話更吸引
人?自己讀。
(1)指名讀,把你讀得最好的句子讀給我們聽。
①“不禁笑了起來”——說說川川心里怎么想?
②“一起問”——找一個你的好朋友一起問。
③“刨根問底”——是什么意思?我們班有沒有像川川一樣遇到問題愛刨根問底的同學,請你們一起來讀一讀。
5.學習答話。
(1)你對這4個問題中哪個問題最感興趣,就在書上找到叔叔的回答,自己讀一讀。
(2)指名答。
①“有字嗎?”指名答。問:字是什么?[板書:波痕、雨痕、礦物]問:礦物是什么?還有可能有什么顏色?
②“有畫嗎?”指名答。問:畫是什么?[板書:樹葉、貝殼、小魚]看書上的化石圖,欣賞上面的圖畫。
③“化石能說明什么?”老師課前找了一些資料,請大家讀讀課文,再結合資料想一想,化石到底能說明什么?可以四人小組討論討論。指名答,再結合這塊石頭上的“字、畫”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④“看懂了這些又有什么用呢?”指名答。結合書上的省略號想一想還有哪些作用?引導學生課后查資料。
6.分角色讀叔叔和川川、磊磊的對話。
三、師總結
化石能讓我們由現在推測到過去,多神奇啊!課文學到這兒,你們心中的小問號解決了嗎?這樣的石頭書你們會讀了嗎?(學生自由發言)
板書 石頭書
字 波痕 雨痕 礦物
畫 樹葉 貝殼 小魚</P><P>
《石頭書》第二課時 篇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讀懂課文,理解“石頭書”的含義,初步了解研究化石的作用,培養學生從小具有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教學重點:讀好對話,了解石頭書的內容及價值。
教學難點:了解“石頭書”里有什么學問,應該怎樣讀這本書。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重點理解“勘探”、“地殼”、“刨根問底”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揭題激趣:
1、板書:書
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嗎?誰能說說讀書的好處?
2、今天,老師要和大家共同來讀一本書。板書:石頭
3、看了課題,你有什么想法?
只要我們認真學習課文,就會弄明白這些問題。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用“ ?”標出不理解的詞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理解。
2、檢查讀書情況。
(1)開火車讀課文(同桌問答),相機正音,指導讀通課文。
(2)提出不懂的詞語,其他同學幫助解詞,注意指導方法。
第一自然段:勘探(查字典)
第七自然段:足跡(文中找近義詞)
第十一自然段:地殼
第一自然段:刨根問底
(3)同桌互讀課文,相互評價。
三、再讀課文,了解內容。
1、讀了課文,你對石頭書有哪些了解?從什么地方知道的?相機再讀課文。
2、找出文中表示川川和磊磊感情變化的詞語(好奇,奇怪,高興),同桌練讀。
3、質疑。
四、練習鋼筆描紅。
仔細觀察課后生字表上的生字,你覺得哪個字比較難寫?書寫時應注意什么?
重點指導寫“勘”、“叔”。
五、作業。
1、比一比,再組詞。
探( ) 礦( ) 刨( ) 煤( )
深( ) 擴( ) 炮( ) 謀( )
殼 ke ( ) 好 hao( )
qiao( ) hao( )
2、熟讀課文。
板書: 外形
22、石頭書 內容
用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勘探隊員為什么把巖石稱為“石頭書”,體會石頭書的內容及其作用,培養學生從小具有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教學過程:
一、檢復:
1、板書:石頭 書
2、你是怎么理解“石頭書”的?(結合上節課的質疑)
二、精讀理解:
1、勘探員叔叔為什么把石頭稱為書呢?(外形;內容——字,畫;價值)
2、你認為其中哪一條最重要?說說你的理由。(學生自由發言)
3、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分組研究。
4、指導方法:讀(課文);說;表演;實物展示……總之,要想辦法讓別的同學接受你的觀點。有困難的同學可以向老師求助。
5、集體交流:
外形:
(1)實物展示。(一頁一頁)
(2)讀好第五自然段叔叔的話:“這石頭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
(3)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為什么石頭像書?
字:
(1)讀課文。
(2)“足跡”何義?為什么不直接用“腳印”?(避免用詞的重復)
(3)指名再讀叔叔的話,其他同學提提建議。
(4)多媒體展示。
(5)小組齊讀。
畫——化石
(1)指名說。
(2)分角色朗讀,評議。
(3)多媒體展示化石。請一名代表到臺上演叔叔,其他同學扮演川川和磊磊,可舉手向叔叔提問。
(叔叔回答不出來的,其他同學可以相機補充。)
(4)聽了他的介紹,你們有何感想?
(5)想象、設計石頭書里的其他內容。(畫一畫)
價值:
(1)指名說。
(2)引導“刨根問底”,“……用處可大了……”補充省略號的內容。(聯系上文,回讀前文,幫助理解。
6、小結:經過研究、討論,你們對自己剛才的觀點是否有了新的認識?(幾方面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請你把這些看法連起來說一說。
7、出示課文最后一段話。
(1)石頭書里有哪些學問?你從石頭書中讀懂了什么?
(2)既然石頭書里有那么多學問,你怎么去讀這本書呢?(讀——研究和考證)
我們應當向勘探隊員學習,不僅要經受野外風餐露宿的辛苦,還要從小打好基礎,掌握豐富的科學知識,才能讀懂“石頭書”。
(3)感情朗讀。
三、拓展遷移。
1、勘探員叔叔說:“既然你們這么喜歡‘石頭書’,我就把這兩本‘書’送給你們吧!”他倆捧著石頭高高興興地回家了。路上,遇到他們的同學,猜猜可能會說些什么?
2、川川把石頭捧回家后,爸爸、媽媽不許他把石頭帶回家,請你幫川川想想辦法,怎樣才能說服他們?
(任選一話題,進行說話訓練)
四、總結延伸:
1、石頭書是一本( )的書。
2、今天,我們一起探索了石頭的奧秘,知道石頭里竟然蘊藏了這么多學問呢!你們還想了解更多的關于石頭的知識嗎?知識的海洋是無邊無際的,我們所學的,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要想獲得更多的知識,就要多讀課外書,到大自然中去,看懂大自然這本“無字的書”。
四、作業:搜集關于化石的資料。
板書:
外形
字——雨痕、波痕、礦物
石頭書 內容
畫——化石
用處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知道石頭書的用處,懂得如何去讀石頭書,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石頭書的外形是 ,看上去就像 。 、 、
是這本書上的字, 、 、 等化石是這本書上的畫,所以我們叫它“石頭書”。
二、 深化理解:
1、石頭書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再次引導學生感情朗讀課文。
2、分小組練習表演。
3、指名表演、評價。
三、 拓展延伸:
1、關于石頭書,你還想了解些什么?
2、交流自己搜集的有關化石的資料。
說說自己從中看懂了什么?有什么作用?其他同學談感受。
3、你認為怎樣才能學會讀這本書?
(結合實際,討論交流)
4、在大自然中,還有許多類似“石頭書”這樣的事物,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去研究。我們現在可以做些什么?
四、 作業:
讀一讀有關石頭的書。
《石頭書》第二課時 篇6
《語文課程新標準》提倡注重學生個性化的閱讀,培養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于是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常常會出現拘于精彩的語段跳躍性地反復閱讀感悟,而缺乏對文章整體的把握感悟。在課堂上轟轟烈烈的針對片段性的文字談感受,而在課后卻對課文內容缺乏完整的理解,甚至對課題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正如曾經有個老師評《聽爺爺說漢字》一課時說的,孩子學完了課文至少該記得爺爺說了哪幾個漢字吧?
基于上述的想法,我在教學《石頭書》一課時,從課題入手,培養學生整體感知的能力,再通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完成本課閱讀教學的目的。
本文共有14個自然段,通過人物間的6次對話,寫出了石頭像書的原因:1、外形:石頭一層一層的就像書一頁一頁的。2、石頭上的雨痕、波痕、礦物就像書上的字。3、石頭上的樹葉、貝殼、小魚等化石就像書上的畫。4、人們通過石頭上的化石能知道許多知識,就像書本能告訴人們知識一樣。緊緊抓住“刨根問底”一詞,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科學、探求知識的意識。具體方法如下:
1、看了課題,你有哪些疑問?
2、課文寫了幾次對話?
3、你提的問題分別能在第幾次對話中找到答案?
4、各自找伙伴分組學習:分角色讀,想想每一次對話中你所知道的關于課題的信息——選擇對話,進行朗讀與信息的交流——看課件理解——課外知識的拓展。
5、總結,說說石頭為什么像書。
教學后發現有以下的優點:
1、課文的條理清晰,整體感知好。
2、學生的學習興趣濃,積極性高。
3、朗讀、理解、說話的訓練量大面廣。
4、能順利的理解“刨根問底”一詞,認識對科學探究應該具備的態度。
《石頭書》第二課時 篇7
之一
徐市中心小學 張文華
教學目標 :
精讀課文。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初步了解什么是石頭書、石頭書里有哪些學問以及研究化石的作用,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一塊小石頭。
教學過程 :
一、揭題,質疑
1、揭題。
2、談話。(出示課文插圖)
師:上節課,我們讀通了課文,學習了生字,還知道兩個小朋友川川、磊磊看見一位叔叔正看著一塊大石頭,這位叔叔還說他在——(生:讀書)他讀的是什么書呀?(石頭書)為什么要讀這石頭書呢?請大家來讀讀這一句話。
3、質疑。
(1) 出示句子:石頭書里的學問可真多呀,我們也要學會讀這本書。
(2) 指名讀句子。
(3) 質疑:讀了這句話,你們有什么問題要問嗎?(生提問,師歸納)
(4) 過渡: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只要認真地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
1、解決“石頭能做成書嗎”。
(1) 師:這個問題的答案在課文第五自然段,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輕聲讀讀這一段,看誰能自己解決。(學生自由讀第五自然段)
(2) 學生交流。
師聽后邊說邊板書:原來,這篇課文講的是石頭像書,而不是用石頭做成書。(把課題改成“石頭 書”)
(3) 激趣:可是這石頭怎么能像書呢?你們看我們平時用的語文書、數學書、英語書等等,它們都有什么特點?(生回答,師板書:一頁一頁、字、畫、獲得知識)
(師拿起一塊石頭)可是這石頭光禿禿的,我左看右看,也看不出它哪兒像書呀!這個問題你們能幫助老師解答嗎?
2、解決“石頭書里有哪些學問”。
(1) 教給學生讀書方法。
該怎么找答案呢?老師教你們一種讀書方法,拿出筆來,一邊輕聲讀課文,一邊想課文中哪些自然段寫了石頭像書,找到了就在這個自然段前作一個“☆”的記號。然后同桌討論討論,說說自己選擇這個自然段的理由。
(2) 學生自讀課文,作上記號后同桌討論。
(3) 交流。(應該是第五、七、九、十一、十三自然段)
(學生說到哪個自然段就學習哪個自然段)
A、理解第五自然段。
① 請交流的同學讀讀這一段,并讓他說說石頭哪兒像書。(師板書:一層一層)
② 句子訓練。
出示句子:你們看,這石頭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
請學生把這句問號的句子改成句號的句子,然后進行比較,說說哪句好,為什么,最后指導朗讀。
③ 說話訓練。
請學生用“因為……所以……”說一說為什么石頭像書。
B、理解第七自然段。
① 請學生說說選擇這一段的理由。
② 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找找這石頭書上有哪些字,并把它們圈出來。
③ 再交流。學生回答,老師板書:雨痕、波痕、礦物……。
理解“雨痕、波痕、礦物”,并想象省略號省略了什么,最后欣賞礦物(演示課件)。
④ 說話訓練。還是用“因為……所以……”說一說為什么石頭像書。
⑤ 師生對讀第六、七自然段。
C、理解第九自然段。
① 請找到第九自然段的同學一起來讀一讀這一段。
② 說說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師板書:樹葉、貝殼、小魚……)
③ 理解“化石”。(化石就是古代生物的遺體或遺物等埋藏在地下變成的跟石頭一樣的東西。)演示課件,欣賞化石。
④ 練習說話。用上“因為……所以……”再說說石頭為什么像書。
⑤ 分男女生朗讀第八、九自然段。
D、理解第十一、十三自然段。
① 學生自由朗讀這兩段,并想想石頭書能告訴我們什么,用直線劃出來。
② 交流,板書:告訴我們……
③ 出示填空,指名口答。
化石告訴我們:這里曾是__________,后來變成了__________,又過了很多很多年,地殼__________,這里又變成了__________。石頭書會告訴我們__________……
④ 探究。
再讀第十一、十三自然段,并聯系上文,想想勘探隊員是根據什么來推斷這里曾經是密林和大海的。
⑤ 師生對讀第十至十三自然段。
(4) 小結。
再次出示句子:石頭書里的學問可真多呀,我們也要學會讀這本書。
讓學生說說石頭書里究竟有哪些學問,這里的“讀”是指我們平時的讀書嗎? (“讀”是指探索、研究)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探索了石頭的奧秘,知道石頭里原來有這么多的學問呢!
3、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總結談話
四、課外延伸
你們見過哪些石頭?它們是什么樣的?
《石頭書》第二課時 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理解石頭書的含義,了解有關化石的知識。
3.培養學生對周圍感興趣的事物刨根究底,樂于探究,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石頭書指的是什么。領悟對話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和大家學習一篇有趣的課文。齊讀課題。
2、當你看到“石頭書”這三個字時,你想到了什么?
3、同學們根據課題,腦海中一下子就閃現了這么多問題,真好。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檢查預習
1、自由讀課文。
2、檢查:
貝殼 地殼 藏著 寶藏 礦物 煤炭
3、課文的主人公?川川和磊磊為了把問題弄明白也像你們一樣問了很多問題呢!快速地到文中找一找,用直線劃下來。
三、刨根問底,理解石頭書
1、指名說。我們一起來讀讀。像他們這樣不斷追問,直到把問題弄明白為止,用文中的一個詞就叫——板書:刨根問底。學習就要有刨根問底的精神!為什么說石頭就像一本書?你知道了嗎?再自由讀課文,看看你能找出幾點理由(用波浪線圈畫出關鍵詞句)。
2、交流:你找到石頭像書的第一個理由是——
a 石頭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
(圖片出示)同學們你們看,這就是一層又一層的石頭,就像書——(板書:形似書)
b 石頭書上有字(板書:字)
①指名讀,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用筆在書上用直線畫出石頭書上的字。
②認識波痕雨痕。
③認識礦物,關注省略號。
石頭中蘊含的礦物種類豐富,神奇美麗。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c 石頭書中不僅有神奇的字,還有美麗的畫(板書:畫)
①(出示化石圖)你知道什么叫化石嗎?
交流。出示:化石是古代生物死后,其遺體或遺跡被埋藏在地層里,經長期的石化作用,變成了像“石頭”狀的東西。
師述:老師今天帶了一塊珍貴的三葉蟲的化石,想不想看一看?它來自5.6億年前,一億年就是一萬萬年,5.6億年前,就是五萬萬六千萬年前。誰想觸摸一下這古老的化石?你看,這么一塊小小的石頭,卻能告訴我們在5.6億年前就生活著三葉蟲!
②那么這些化石(課件圖片)能告訴我們什么秘密呢?自由讀11小節。
③經歷了這么長時間,叔叔是怎么知道這些變化的?讓我們通過圖片看一看這個地方變化的過程。指名推斷。
小結:補充“滄海桑田”。這一切都是石頭書上的字和畫告訴我們的。
d、讀懂了石頭書上的字和畫,了解了地質變化,對我們還有哪些幫助?
①指名讀第13節。
交流:這里的省略號告訴我們——
②總結:化石就像書一樣,不僅因為外形相似,更因為它有字、有畫,而這字畫就像我們的課本一樣,給我們——!(板書:有學問)
3、小結:一塊看似不起眼的石頭,竟然有這么多學問!老師這里有兩個問題想讓大家在課后繼續刨根問底:
是不是所有石頭都是書?
是不是只有石頭才是書?
四、領悟對話寫法,嘗試小練筆。
1、同學們,《石頭書》還有一個值得大家刨根問底的地方:這篇文章一共有多少小節?這么多小節,除了第一小節,其他都是——對話。作者通過人物的對話,把要介紹的科學知識寫清楚,使我們和文中的川川、磊磊一樣“刨”到了很多學問。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寫好對話。
欣賞課文對話片段:作者除了寫對話內容,還寫了——提示語。一般來說,提示語有這么幾種情況。位置的變化有什么好處呢?
寫對話時,不僅要靈活變化提示語的位置,還要關注內容,根據人物的特點,加上表情、動作、心理活動等。
3、小練筆:
晚上回到家以后:
川川 地說:“今天我學到了許多有趣的知識!”
板書:
17、石頭 書
形相似
刨根問底 有字、畫
有學問
《石頭書》第二課時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了解石頭書中的學問,激發學生善于思考、樂于探究,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興趣。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激發學習興趣
上堂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一篇有趣的課文——石頭書。我們讀準了課文中的生字詞,理解了部分詞語的意思,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現在老師來檢查小朋友上堂課的學習情況。
出示:課文主要寫了川川、磊磊通過 ,
了解 。
指名生回答。
教師小結:那么“石頭書”中到底有哪些學問呢?今天我們就和川川、磊磊一起來“刨根問底”,比一比誰的本領大,看誰從“石頭書”中“刨”到的知識最多。
二、學習課文,了解“石頭書”內容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石頭中有些什么學問?可以把有關的語句畫出來。
(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表揚有些同學會讀書,一時不懂的語句反復多讀幾遍,邊讀邊動筆)
2、剛才同學們學得可認真了,把你從文中“刨”到的知識和小組里的同學討論一下,你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同學在說時我們要邊聽邊思考,有補充或不同的看法,等同學說完再談自己的想法。
3、通過和小組內同學的交流,我想現在大家對課文的了解就更多了。現在你愿意把“刨”到的知識和同學們一起分享嗎?
4、指名學生匯報學習情況。
(1) 石頭上有字。生答師相機板書:雨痕波痕 礦物
“礦物”指什么?省略號表示什么?
出示幻燈片(3)請同學們看雨痕、波痕、礦物圖片,了解這些字只有勘探隊員才認識。
(2)石頭書上有畫。生答師相機板書:樹葉 貝殼 小魚
出示幻燈片(4)請同學看樹葉、貝殼、小魚化石。這些都是化石,圖紋清晰,保存得十分完整。
出示幻燈片(5)老師還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別的化石,請同學們欣賞各種各樣的化石,欣賞了這么多美麗的化石,你們想知道些什么嗎?(這么多化石哪兒來的呢?上面的畫又能說明什么呢?……)
(3)出示幻燈片(9):“在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還有許多昆蟲。后來,這里變成了大海。又過了很多很多年,地殼慢慢上升,這里又變成了高山,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山。”
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這段文字,也許你能從中“刨”到答案?
a、勘探隊員是根據什么推斷這里曾經是密林和大海的?引導學生聯系上文思考。
師小結:勘探隊員根據石頭上的字、畫推測到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曾是密林、后來變成大海。
b、了解化石的形成。(有些動物或植物,由于地殼運動被埋了起來,幾千年、幾萬年、甚至幾億年以后,這些動植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跡就成了像石頭一樣的東西。)
d、指名生有感情讀這段文字。
(4)讀懂了石頭書還有什么用呢?(找礦、了解人類的發展、生物的進化……)
師小結:今天我們和川川、磊磊一起“刨根問底”,了解到石頭書上的學問可真不少。5、分角色朗讀課文
我們班哪些同學特別喜歡刨根問低,就請你們讀川川、磊磊的話,愛解決問題的同學就讀勘探隊員的話。
三、總結深化 激發探究欲望
1、教師引導:學到這里,老師也想和川川、磊磊一樣來“刨根問低”——
2、川川、磊磊怎么會“刨”到這么多學問?(善于觀察 充滿好奇 不懂就問)
3、勘探隊員怎么會知道那么多的知識?(知識豐富、觀察仔細、研究投入)引導學生聯系“一個勘探隊員正趴在一塊大石頭上,聚精會神地看這什么。”理解。
4、教師小結:這樣看來,不僅石頭是一本書,勘探隊員也是一本書,川川、磊磊也是一本書啊!小朋友你們同意嗎?
5、一塊普普通通的石頭,竟然有這么多學問。看來生活中許多看似普通的東西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善于思考、樂于探究也能學到許多知識。真可以說“生活處處皆學問”。
四、布置作業 課外拓展延伸
1、今天小朋友學得這樣認真,老師送大家一份禮物,這塊石頭采自水蜜桃之鄉——無錫陽山,陽山水蜜桃馳名中外,特別好吃,據說這和它有著密切的關系。
小朋友有興趣讀一讀這本書嗎?
2、老師向大家推薦課外閱讀《中國少年兒童百科全書》,有條件的同學可以上網瀏覽
友情鏈接:
“中國科普博覽”、“中國化石”、《中國化石》圖書網站。
《石頭書》第二課時 篇10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再一次看到大家,老師心里很高興,所以今天老師帶來了兩件禮物,這第一件禮物就是:出示《兒童百科全書》,問這是什么啊?(書)你們喜歡看書嗎?都看過哪些書?你們真愛學習,書也是邵老師的寶貝呢!老師帶來的的第二件禮物就是:石頭(生答)可別小看它,石頭也是書,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石頭書》。
2、板書課題:17、石頭書(齊讀課題)
3、有想法嗎?
學生質疑:(1)石頭怎么能做書呢?
(2)石頭書有多重啊?
(3)石頭書的作者是誰?
(4)石頭書上有什么內容?
(5)石頭書有什么作用啊?
4你們真會思考,課文中的川川和磊磊也和你們一樣充滿了好奇,事不宜遲,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看看他們有什么發現吧?
二、初讀指導
1、出示自學要求。(投影:音讀準,句通順),能做到嗎?
2、學生自讀課文。
3、檢查自讀情況。
同學們讀得真認真啊!生詞詞掌握了嗎?老師要來檢查一下。出示詞語
叔叔 奇怪 一冊 礦物 煤炭
勘探隊員 趴在 讀書 光禿禿
聚精會神 刨根問底
(勘探隊員:負責查明礦藏分布情況,測定礦物的位置,形狀,大小,巖石性質,地質構造等情況的專業隊伍)
(趴在:請同學做動作)
(礦物:待會到課文中去解決)
(刨根問底:誰是你們班最愛刨根問底的小朋友,為什么,那么刨根問底是什么意思?一直問下去,想要弄個明白。)
(聚精會神:你知道哪些詞的意思跟他很像,全神貫注,專心致志,)
老師還有幾個詞,請同學們來讀,
◎地殼 貝殼
指讀―指說意思―再指讀―猜猜老師為什么把這兩個詞放在一起,提醒:殼,注意上面是“士”不是“土”
(地殼:地球最外面的一層是由巖石組成的堅硬冰冷的地殼,也就是地球的表皮。地殼里面含有大量的礦產,可供人類開采利用)
◎腳印 足跡
生讀――說說放在一起的原因。
三、再讀課文
1通過剛才的初讀課文你明白了嗎?課文寫了石頭書是不是說石頭做成的書啊?(不是)而是說石頭(像書)。石頭哪里像書呢?同學們看老師這里帶來的書,有什么特點呢?(一頁一頁,有字,有畫,知識多)那石頭哪里像書呢?老師這里有一塊石頭,老師覺得它光禿禿的,奇怪,哪兒像書呢?同學們能不能幫幫老師啊!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一想,石頭哪兒像書呢?拿出筆來,哪幾個自然段寫的石頭像書,在這個自然段前面用三角形做上一個記號。開始默讀。
2石頭哪兒像書呢?四人小組交流一下。誰來說說看,石頭哪兒像書呢?
(一層一層的很像書。)你從哪兒知道的呢?能給大家讀讀嗎?他把石頭很像書讀得非常棒,我們也來試試看好嗎?
3還有哪兒像書呢?石頭上面有字也有畫。書上有字有畫,石頭上也有字有畫,石頭上的字指的是什么呢?你從哪兒知道的呢?誰來讀讀看?好的,石頭書上也有字,我們也來讀讀這段話。來請大家看屏幕,一起來讀。那石頭書上的字指的是什么,誰知道?石頭書上的字指的是“雨痕,波痕,礦物”。
4雨痕是什么呢?一起來讀“雨痕”就是雨點留下的腳印。波痕就是波浪留下的足跡。礦物就是那些小不點。這些都是石頭書上的字。為了幫助大家了解礦物,老師還帶來了幾種礦石,想看看嗎?看,這個帶著綠色小點的就是銅礦石,這個有著灰灰的亮亮的小點的是磁鐵礦石,這晶瑩透亮的是水晶礦石,這黑黑的是煤礦石,這些五顏六色的礦石里面都含有礦物。美嗎?讓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預備起。
四,總結
今天我們知道了石頭和書一樣,書是一頁一頁的,石頭是一層一層的,書上有字,石頭上也有字,那就是雨痕,波痕,礦物。那么石頭上也有畫嗎?也有很大的作用,能告訴我們知識嗎?這些問題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五,書寫指導。
1在學習上,你們是十八般武藝,樣樣都能來幾下,我們已經動了口、動了腦,還有一樣沒有派上用場呢,知道是什么嗎?想不想也來練練?把習字冊拿出來,先擺好寫字姿勢。
2我們已經認識了大量的生字,肯定也有掌握了不少寫字的方法,過去學的字筆畫較少,現在復雜了,要寫好就要再下工夫。生字格就象一個小房子,一個“大”字住了里面,是寬敞的,可以伸展四肢,但如果住進去的是今天學的”刨“,那該怎么辦呢?(要擠一點)是這樣的,該相互讓一下,給他人擠出一點位置。左邊”包“字的最后一筆就不要象過去那樣,伸得那么長了,要短一點,給右邊的一部分留一些地方,大家說是不是?好,我們就試一試吧。
3 象這樣的字還有”煤炭“等,同桌互相說說,也練練好嗎?
五、作業
下課了,老師給愛刨根問底的同學們留兩個作業
1思考:石頭書上也有畫,也能告訴我們知識嗎?
2閱讀科普讀物,如《中國少年百科全書》。
瀏覽相關網站,如“中國科普博覽網”,“中國化石網”
或去科技館博物館參觀化石標本,搜集交流。
《石頭書》第二課時 篇11
《石頭書》教學實錄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看書嗎?
生:喜歡。
師:都喜歡看什么樣的書啊?
生:像語文書一樣,印在紙上的,一頁一頁的書。
師:今天啊,老師請大家見識一本非常奇特的書——
(出示石頭)
生:啊……
師:其實這也是一種書,他也能教給我們許多知識,這就叫做“石頭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課,請同學們把手拿出來,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注意“頭”的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
(師板書課題)
師:看了這個課題,你們想說些什么?或者有什么疑問呢?
生1:石頭怎么能做書呢?
生2:石頭書的作者是誰呢?
生3:石頭書上有些什么內容啊?
生4:石頭書有什么作用?
……
二、初讀課文
師:同學們對課題提出了許多疑問,對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懷有濃厚的興趣,這就叫“好奇”。那就讓我們一起帶著好奇心來讀讀這篇課文。
(教師出示自讀要求,學生興致勃勃地讀課文。)
師:(出示詞語)大家先自己讀一下。(學生自讀)誰能讀的請舉手。(指名讀)現在請大家一起來朗讀這些詞語。(齊讀)
師:誰能解決剛才同學針對課題提出的疑問?請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指名回答)
三、學習生字(略)
四、學習課文
師:第1、2自然段告訴我們勘探叔叔趴在一塊大石頭上聚精會神看著什么,這一不同尋常的舉動引起了川川的好奇。你讀了課文明白了什么?生:他們不知道勘探叔叔在干什么!
師:石頭像書嗎?說說你的看法
生:不像,那勘探員叔叔面前明明是一塊光禿禿的石頭。怎么說是書呢?
師:可他為什么說自己在讀書?(引導學生從石頭的外形,石頭的字畫,及石頭的價值和作用這些角度考慮)
生:因為那上面有字和畫。
師:石頭書上真的有字嗎?誰能告訴我是什么樣的字?
[師]石頭書上真的有字嗎?誰能告訴我是什么樣的字呢?
[生]石頭上的字,就是雨點留下的痕跡。
[師]還有嗎?
[生]還有許多不同顏色的小不點兒,叫礦石。
[師]看看他們說得對不對?(教師通過課件在視幕上展示勘探員叔叔的第一段話:“有哇,你們看:這是雨點留下的腳印,叫雨痕;這是波浪留下的足跡,叫波痕;還有那些小不點兒,黃的,黑的,紅的,閃光的,透明的……叫礦物。這些都是石頭上的字。”)請一位同學把這段話朗讀一下。(一位學生朗讀。)
[師]聽了這位同學的朗讀,你知道石頭書上的字是什么了嗎?
[生]是雨痕和波痕。
[師]誰能說得具體一點?
[生]雨點留下的腳印,叫雨痕。還有波浪留下的足跡,叫波痕。
[師]雨痕和波痕的形狀可能有什么不同?
[生]雨痕是一點一點的,波痕是一圈一圈的。
[師]石頭書上的字就這些嗎?
[生]還有那些小不點兒,黃的,黑的,紅的,閃光的,透明的……
[師](教師指著視幕上的省略號問):這6個小點表示什么?
[生]表示還有很多很多。
[師]對的。這些小不點兒叫什么?
[生]叫礦物。
[師](教師通過課件展示5幅不同礦物標本)這些礦物有不同的顏色,有的金光閃閃,有的晶亮透明……看到石頭書上的這些字,你能用哪些詞語來形容它們?
[學生紛紛回答]千奇百怪。五顏六色。密密麻麻。千姿百態。姿態各異。
[師]石頭書上真的有字,不僅形態各異,而且五彩斑斕,多姿多彩。誰愿意代表勘探員叔叔把這段話有表情地讀一下?愿意讀的同學請站起來,一起把這段話讀一下。(一批同學站起來齊讀這段話。)讀得很好。請全體同學輕輕地把這段話一起讀一下。(同學們輕輕地齊讀勘探員叔叔的話。)
2、[師]石頭書上有字這個問題解決了,接下來我們一起探究一下石頭書有沒有畫,好嗎?
[生]好!
[師]石頭書上有些什么畫呢?
[生]有的像樹葉,有的像貝殼,有的好像小魚。
[師]這位同學講得很好!他用的是“像”和“好像”等詞,表示是推測,不敢肯定;比較客觀、科學。課文第9節告訴我們,石頭書里有許多化石。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化石上有些什么畫?(教師通過課件展示各種不同的化石標本,師生一起逐一辨認:恐龍,蘭草,魚,蜘蛛,荷花,海星,小海螺,海蝦,等等。)看到這么多的畫,能用什么詞語來形容它們呢?
[學生紛紛回答]驚訝!太美了!太神奇了!千姿百態。目不暇接。美不勝收。
[師]這些畫真是千姿百態,美不勝收。這些有畫的石頭有一個名稱,叫——?
[生齊]化——石。
[師]對。(教師通過課件在視幕上展示勘探員叔叔的勘探員叔叔的第二段話:叔叔說:“有,這是樹葉,這是貝殼,那塊石頭上還有一條小魚。這些都是化石。”請喜歡這一段的同學站起來一起讀這一段話。(一部分同學站起來讀。再指名個別讀,齊讀。)
3、[師]通過讀書,我們知道了石頭書上真的有字有畫,它告訴我們些什么呢?(教師通過課件在視幕上展示勘探員叔叔的第三段話:“它告訴我們,在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還有許多昆蟲。后來,這里變成了大海。又過了很多很多年,地殼慢慢上升,這里又變成了高山,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山。”)請一位同學朗讀勘探員叔的這一段話。(一個學生站起來朗讀這段話。)
[師]勘探員叔叔說,這里原來是什么樣子?
[生]原來是一片密林。
[師]勘探員叔叔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為這里有有花有草,還有昆蟲。
[師]后來變成了什么——?
[生齊]大——海——。
[師]從哪里知道這里曾經是大海?
[生]因為這里有貝殼,有小魚。
[師]又過了很多很多年,這里又變成了什么——?
[生齊]高——山——。
[師]大海怎么變成了高山了呢?
[生]是因為地殼變動,慢慢上升形成的。
[師]大海變成高山要經過成千上萬年,極其漫長。我們讀的時候要把它體現出來,誰來試試?(兩個學生先后試讀,教師給予鼓勵。教師進行范讀。)誰把時間讀得好像更長一點?
[生齊]老——師——的。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下。(學生一起朗讀。)石頭書上的字和畫告訴了我們地殼竟是如此的變動,告訴了我們許多地殼變動的知識。讀到這里,你們對這本石頭書有什么新的認識?
[生]石頭書里的知識很多很多。一塊小小的石塊里,居然蘊藏著這么多的知識!
4、[師]說得太好了!勘探隊員們從金光閃閃的礦物中,可以發現其中蘊藏著金礦;從色彩斑斕的各種礦物中,可以推斷這里蘊藏著何種珍貴的礦藏。(教師通過課件在視幕上展示勘探員叔叔的第四段話:“用處可大了。這本書會告訴我們:哪座山下埋著煤炭,哪塊地下藏著礦石……”)大家一起把勘探員叔叔說的這一段話讀一下。(學生一起朗讀這段話。)石頭書里蘊藏著豐富的知識,知識就是財富。我國有一位著名的地質學家,叫李四光,他通過研究“石頭書”,為我國發現了豐富的礦產資源,包括大量的石油資源,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創造了大量的財富!(教師在黑板上“知識”兩字下邊板書:(財富)。)
四、總結課文
[師]石頭書跟我們用的書一樣,有字,有畫,有知識,這是一本神奇的書。只是讀這本書需要許多特殊的知識和技術。除此以外,大家想一想,還有沒有什么疑問?
[生]石頭書在哪里呢?
[師]大家說,石頭書在哪里呢——?
[生齊]在——山——上。
[師]對,在山上,也可能在地下,在海里。還有什么問題嗎?(過了一會兒,學生紛紛舉手。)
[師]大家的腦袋里可能還有各種各樣的許多問題,充滿著好奇,非要把問題弄清楚。課文上有一個詞,叫——?
[生齊]刨——根——問——底。
[師](教師在黑板右側下板書:刨根問底。)問一個問題是遠遠不夠的,要一直問到把問題弄清楚。大家把這個詞一起讀一下。(學生齊讀“刨根問底”。)“刨”是什么偏旁?
[生]側刀旁。
[師]對,刨就是挖掘。刨根問底是指遇到不懂或有趣的問題一直追問到底,直到徹底弄明白為止。這就叫——?
[生齊]刨——根——問——底。
[師]這是科學探究精神的體現。今天我們隨著作者閱讀了石頭書,了解了有關石頭里蘊藏了這么多知識。在大自然中,還有許多類似的石頭書這樣的事物,等待我們去探究,去研究。我們現在應努力學習,長大了去揭示哪些奧秘。
《石頭書》教學反思
一、探究試閱讀是一種問題質疑式學習,從學生的“問”開始,逐步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與提出問題的能力。
當我出示課題后,我抓住機會順學而導:“好,咱們今天就研究一下石頭書(板書:17石頭書)。你想了解石頭書的什么?請告訴大家,咱們共同研究。”唰!許多只小手舉起來,像春雨之后的新筍!個個眼睛里閃爍著渴望。有的搖著小手,巴望老師讓他先說。孩子們想探究的問題可真多:石頭書是什么樣子?石頭書上有字嗎?石頭書上有畫嗎?石頭書是誰寫的?石頭書是哪里出版的?石頭書有什么作用?石頭書能買得到嗎?我邊聽邊扼要而鄭重其事地板書著:樣子?字?畫?作者?出版?作用?買?……啊!多么可愛的孩子!課文題目《石頭書》已把他們深深地吸引住了……。把“聰明”的機會讓給學生,反襯了教師智慧可愛的一面、親和的一面、感性的一面,放大了教師的教學智慧。
二、引導學生感受巖石這本大書的神奇趣味,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趣和探索精神。培養利用多種渠道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石頭書》以對話的形式向我們介紹了化石的作用,其中認識化石上的字和畫是本文的難點。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先讀,找出字和畫,并隨機進行解釋,用形象的畫面和專業的語言幫助學生理解,效果較好。這樣,容易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使學生在積極情感的驅動下自主地、能動地閱讀,實現語文再創造。但是最后在了解了化石的作用,讓他們根據收集的資料介紹時,未處理好,效果欠佳。象這類知識性的課文中,如果讓學生充當科學家來介紹自己學到的知識,引導學生投入問題情境中進行探究,一定會處于最佳狀態,探究的欲望很強。
課文讀完后,我告訴學生:“化石就像是地球的日記,里面有很多奧秘還等待你們去探索,例如地球是如何形成的等等。”讓學生帶著一個更大的問題走出課堂,進一步查找資料,去調查、實驗,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在綜合實踐中,學生要為解決新問題而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取舍、加工、重組等,可以充分釋放學生的探究潛能。
三、現代科技手段輔助學習。
課堂上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輔助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朗讀深入感悟課文,了解“巖石”這本大書中的自然科學知識,使學生有感“趣”、知“趣”到探“趣”,并拓展視野,自覺的探索大自然,開發初步的探究精神。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使整個過程體現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
四、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如:分角色讀、表演讀、示范讀、小組合作讀等方式從正確流利達到有感情。在讀中落實重點詞句,在讀中引發學生思考,培養初步的探究精神,形成獨特的情感體驗。重視學生的表達能力訓練,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石頭書》評課
海門貨隆中心小學三年級語文教研組
季陳娟:《石頭書》這篇課文情趣盎然,寓科學知識于充滿童真的對話中,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兒童讀物,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毛老師采取以問設疑、以疑激趣的方法,鼓勵學生釋疑、質疑,深入探究,從“石頭可以成為書嗎?”的提問開始,到石頭書里是否真的“有字”、“有畫”、“有知識”、“有財富”的深入探討,課文中所有的知識要點和難點幾乎都是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獲得、解決的。這對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質疑、探究能力很有好處。這堂課的多媒體課件運用得較好,不僅突出了重點,節省了時間,更重要的是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拓展了他們的視野。最后還向同學們介紹了中國國家地理網和中國化石網兩個網址。筆者認為,這不是形式,而是一種刻意的引導和追求。
《石頭書》第二課時 篇1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憑借具體語言材料,初步了解化石的作用,培養學生從小具有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3.初步了解化石的知識,石頭書里有哪些學問。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石頭書”是一本怎樣的書。
2.教學難點:結合課文語境,特別是抓住文中叔叔的五次回答中的句子,來理解“石頭書”是一本怎樣的書。
教學工具準備一些石頭化石的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聽寫生字詞
二.精讀訓練
(一)引出全文的感情線索。
讀文,思考:川川和磊磊在整件事的過程中感情是在不斷變化著的,請在文中勾畫出有關表示感情的詞語。(好奇、奇怪、高興)
(二)導讀第一、二自然段。
“好奇”是什么意思?川川為什么覺得好奇?
指導朗讀: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把這種好奇的心情表現出來。
過渡:勘探隊員叔叔這一不同尋常的舉動引起了川川的好奇。那么,勘探隊員究竟在干什么呢?
(三)導讀第三、四自然段。
過渡:第一、二自然段告訴我們勘探隊員叔叔趴在一塊大石頭上聚精會神地看著什么,這一不尋常的舉動引起了川川的好奇。那么,叔叔究竟在干什么呢?齊讀第三、四自然段。
川川和磊磊聽了叔叔的回答后為什么感到很奇怪?
比較“奇怪”與“好奇”的異同。(“奇怪”是就川川和磊磊對勘探隊員叔叔的話感到難以理解;“好奇”是說川川和磊磊對叔叔的那種異常舉動覺得新奇而產生了濃厚興趣。)
指名朗讀這兩個自然段。
(四)導讀第五至十三自然段。
啟發思考:勘探隊員叔叔的面前明明只有一塊光禿禿的石頭,可他為什么說自已是在讀書呢?
(引導學生從石頭的外形、石頭上的字畫、及石頭的價值和作用這些角度思考)
1.比較句式:
你們看,這石頭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
你們看,這石頭一層一層的,就像一冊厚厚的書。
(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出這兩個句子在意思上是一樣的,但第一句所表達的語氣比第二句要強烈些)
2.川川聽了,“不禁笑了起來”,“不禁”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禁笑了起來”?
3.石頭上的字指的是什么?畫指的是什么?
(五)讀第十二自然段,聯系第八、十自然段,想想勘探隊員叔叔是根據什么來推斷這里曾經是密林和大海的?
“刨根問底”是什么意思?這個詞說明了什么?這本書究竟有什么作用?這是根據什么來推斷的?(引導學生結合全文的內容來思考這些問題)
(六)導讀第十四自然段。
川川和磊磊為什么高興?為什么就石頭書里的學問可真多?這里的“讀”字該怎么理解?
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總結全文
1.說說“石頭書”的含義。
2.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石頭書”了解了石頭里竟蘊含了這么多的學問。在大自然中,還有許多類似“石頭書”這樣的事物,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去研究。我們現在應該努力學習常握知識,長大了去揭示那些奧秘。
四.布置作業
1.寫出下列詞語近義詞。
好奇——高興——
刨根問底——聚精會神——
2.在括號里選擇正確的詞語和帶點的詞語搭配起來,再抄寫在橫線上。
發現(地殼化石)_____燈光(閃耀閃動)____
表演(精彩多彩)_____足跡(透明清楚)____
3.根據課文理解句子。
這本書里的學問可真多呀,我們也要學會讀這本書。
“這本書”指__________
這里的“讀”可以理解為___________
五.板書設計
17.石頭書
石頭————像————書
一層一層一冊
雨痕波痕礦物字
樹葉貝殼小魚畫
告訴知識
教學反思
讓學生在課堂上認知石頭——像——書的過程。我選擇石頭化石掛圖,創設通過朗讀深入感悟課文,了解“巖石”這本大書中的自然科學知識,使學生有感“趣”、知“趣”到探“趣”,并拓展視野,自覺的探索大自然,開發初步的探究精神。這節課其實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如:分角色讀、表演讀、示范讀、小組合作讀等方式從正確流利達到有感情。在讀中落實重點詞句,在讀中引發學生思考,培養初步的探究精神,形成獨特的情感體驗。重視學生的表達能力訓練,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石頭書》第二課時 篇13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16
純潔冰心 發表
聽了光盤上無錫某校華蓉蓉的一節閱讀課——《石頭書》,又有了一些感觸。本文是一篇說明文,寓科學知識與人物對話中。對于這樣枯燥的說明文,上課前還真沒有從教法上多斟酌,只是找了一些語言訓練點而已。順著文中的五問,依次解決。文中的一個反問句,也讓學生進行了改寫。另外,文中描寫對話,四種形式都出現了,我倒也重點引導學生看過,就是沒有讓學生訓練。華老師的這節課,由“刨根問底”引出文中川川和磊磊提出的問題,半節課時間就解決了。后半節課,讓學生找文中對話,選定一個角色進行表演。然后選學生登臺進行了表演和評價。在此基礎上,再找提示語的形式,教師進行了板書。課沒有就此結束,教師又創設了一段表演情景:一個星期天,川川和磊磊又在一起,表演了“吹泡泡”。然后,讓學生用上提示語的不同形式,把內容寫下來,真正做到了從文中學寫。原來,知識性課文教學也有如此講究。
(搜索本課的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kongtiaoguanjia.com)
本文轉載
《石頭書》第二課時 篇14
一、教材分析:
《石頭書》是一篇科學小品文。講述的是川川和磊磊這兩個孩子與勘探叔叔的交流,告訴我們石頭就像一本書,外形像書,內容上也像書,蘊含著許多學問。課文還表現了兩個孩子熱愛科學、探求知識的強烈愿望。文章人物感情的變化為線索貫穿全文,使課文的各部分銜接自然,有效地激發起讀者的閱讀興趣。課文借著川川和磊磊這兩個孩子與勘探叔叔的交流,介紹了石頭的價值和作用讀來引人深思,耐人尋味。
二、教學理念:
這篇課文層次清楚,構思精巧。所以全文設計以問答為主,在問答中有關"石頭書"的含、如層層剝筍,逐次展開。由“好奇”——“奇怪”——“高興”人物感情的變化為線索貫穿全文,使課文的各部分銜接自然,有效地激發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能理解"石頭書"的含義,了解有關化石的知識,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科學的熱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能理解"石頭書"的含義,了解有關化石的知識,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科學的熱情。
2、指導學生學習本課中提示語擺放位置的不同及標點的不同用法。應用提示語擺放位置的不同及標點的不同用法進行寫話的訓練。
教具準備:
掛圖、卡片、小黑板
教學時間: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開火車”讀生字詞。
2、談話:上接課,我們讀通課文,知道了兩個小朋友看見一位叔叔正看著一塊大石頭,這位叔叔還說他在(讀書)他讀的是什么書呀?(石頭書)為什么要讀這石頭書呢?請大家來讀讀這句話。(出示小黑板上的句子)
石頭書里的學問可真多呀,我們也要學會讀這本書。
(1)指名讀讀這句話。
(2)質疑:讀了這句話,你們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二、學習課文,感悟解疑:
1、剛才,你們讀了句子,也在一個接一個地提問,這就是(出示詞語:刨根問底。齊讀)
2、課文中是誰在刨根問底呢?他們問了那些問題呢?現在你們要不知道呢?(要)好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3、請大家一起讀讀第一、二節
這兩節告訴我們什么呢?
(待學生回答后小結:第1、2自然段告訴我們勘探叔叔趴在一塊大石頭上聚精會神看著什么,這一不同尋常的舉動引起了川川的好奇。哪么叔叔究竟在干什么?)
4、誰來朗讀課文3、4自然段。
川川和磊磊聽了叔叔的回答后為什么感到很奇怪?(兩個孩子對勘探叔叔的回答感到摸不著頭腦。)
5、比較"奇怪"與"好奇"的異同。(指導朗讀2、4這兩個自然段。)"好奇"表現了川川看到勘探隊員對一塊大石頭入迷時感到的疑惑,從而引發了他濃厚的興趣。"奇怪"則表示兩個孩子對勘探叔叔的回答感到摸不著頭腦。
6、朗讀學習5~13自然段。
思考:勘探叔叔面前明明是一塊光禿禿的石頭,可他為什么說自己在讀書?(引導學生從石頭的外形,石頭的字畫,及石頭的價值和作用這些角度考慮)
⑴川川和磊磊聽了勘探叔叔的話,為什么"不禁笑了起來","不禁是"什么意思?(不禁是抑制不住的意思)
⑵石頭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畫指的是什么?
引導學生看掛圖認認石頭上的字和畫。(出示掛圖)石頭書第二課時相關內容:23日月潭的傳說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爭吵》教學設計田忌賽馬說課稿三年級語文試題——七顆鉆石練習《雪兒》反思《月球之謎》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三年級語文荷花練習題查看更多>>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⑶讀第12自然段,聯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隊員叔叔是根據什么來判斷這里曾經是海洋和密林?第8、10自然段
①出示小黑板上的第8、10自然段
②勘探隊員叔叔是根據石頭的字畫和貝殼恐龍的化石,來判斷這里曾經是海洋和密林的
③再讀讀這兩句注意提示語和標點符號在用法上的區別。
④學生觀察練說后小結:注意提示語在前,標點是(:)提示語在后,標點是(。)
⑤應用提示語擺放位置的不同及標點的不同用法進行寫話的訓練。
⑷"刨根問底"是什么意思?這個詞說明了什么?這本書究竟有什么用?只是根據什么來推斷的?
("刨根問底"是問個明白,探個究竟。)
誰能用"刨根問底"說句話?
7、朗讀第14自然段。川川和磊磊為什么高興?為么說石頭書里的學問可真多?這里的"讀"字應怎樣理解?
8、分角色朗讀課文。(設計意圖:為了把課文讀好,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讀書。為學生設置情景,讓學生把自己當成課文中的人物來讀不謂是一種很好的手段。讓學生抓住一些重要的詞、句,讓學生了解其中的對話場景更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讓學生充分地讀好對話,為后面的復述教學作好鋪墊。)
三、總結全文:
1、說說"石頭書"的含義。
2、小結:今天我們隨著作者閱讀了"石頭書",了解了有關石頭里蘊藏了這么多知識。在大自然種,還有許多類似的"石頭書"這樣的事物,等待我們去探究,去研究。我們現在應努力學習長大了去揭示哪些奧秘。
四、作業設計:
(設計意圖:課內外的延伸繼續采用學用結合,與課堂中創設的說話寫話情境保持一致。為了提高學生對本課字、詞掌握的能力,讓本課的字、詞得到更多的訓練特設計這些字、詞的練習)
1、給下面帶“-”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并打“√”。
地殼(kéqiào) 好奇(hàohǎo) 地殼(kéqiào)
好看(hàohǎo) 足跡(jījì)畫冊(cèchè)
2、寫出近義詞。
好奇( )高興( )刨根問底( )聚精會神( )石頭書第二課時相關內容:23日月潭的傳說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