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爸爸的花兒落了》的教案設計(精選15篇)
初一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爸爸的花兒落了》的教案設計 篇1
一、 學習目的
1、 理解父母對兒女的深情。
2、 理解爸爸的形象。
3、 記敘文中的插敘手法。
4、 學習記敘中的伏筆與照應。
二、 重點難點
1、 重點:
(1) 理解父母對兒女的深情。
(2) 理解“爸爸”的形象。
2、 難點:
(1) 記敘文中的插敘手法。
(2) 記敘中的伏筆與照應。
三、 課時安排:
兩課時
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預習
1、 讀準生字詞;
2、 解釋詞語;
3、 閱讀課文,質疑。
4、 思考:研討與練習。
二、 導入
1、 作家作品簡介。簡介《城南舊事》故事梗概
2、 導語。
在畢業典禮上,“我”從衣襟上的夾竹桃引起對爸爸的回憶,回憶中有歡樂的笑聲,也有感傷的淚水;有爸爸嚴厲的責罰,也有他綿綿的愛意。爸爸的花兒落了到底是什么意思,請閱讀課文。
三、 導學達標
(一)整體感知:
1、課文寫了哪些生活片斷,哪些是眼前的事,哪些是回憶的事?請理清課文脈絡。
討論后歸納,然后電子板書:
夾竹桃探爸爸賴床受罰
禮堂鐘聲爸爸的病爸爸愛花插敘
唱驪歌盼望自己長大的人闖練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長大了
2、 爸爸”的鼓勵和懲罰對“我”的健康成長有哪些影響?
討論后歸納:
(1)六年前他參加我們學校的那次歡送畢業同學同樂會時對我的鼓勵,今天,我真的成為優秀的畢業生被選做這件事。
(2)六年前,我因賴床受罰,從那以后,每天早晨我都是最早到學校的學生。
(3)我闖練成功。
(4)當我得知爸爸病逝的消息后,表現出鎮定、安靜,這就是爸爸長期教育的結果。
3、 “爸爸”是個怎樣的人?
討論后歸納:爸爸表面上很嚴厲,嚴格要求“我”,實際上卻充滿愛心。他親自給無送花夾襖和兩個銅板。爸爸鼓勵孩子要堅強,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爸爸很重感情,他聽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偈急得吐血。爸爸特別愛花,每天下班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澆花。
四、小結
這篇課文是隨著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記敘下來的,所以文章彩插敘手法,從眼前的事回憶往事,寫出爸爸對自己的深情和對自己的鼓勵和教育,塑了爸爸嚴厲而不失愛心的形象。
四、 作業
1、完成課后第一題。
初一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爸爸的花兒落了》的教案設計 篇2
一、舊課復習
(一)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4題。
“怎么還不起來,快起!快起!”
“晚了!爸!”我硬著頭皮說。……
他遞給我,看著我穿上,又拿出兩個銅板來給我。
1、寫出選文記敘的要素。
時間:地點:
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經過:
事情的結果:
2、說說“我”挨打前的流淚,挨打時的哭號,在課堂上差點兒流出淚來,原因分別是什么?
3、文中記敘的事情表現了爸爸怎樣的態度和情感?
4、這件事對“我”的成長有什么影響?
二、自主學習
默讀課文,揣摩人物美
(一)爸爸
1、我認為這是一個的爸爸,并說說理由。
2、對爸爸逼“我”去上學的回憶表明了爸爸怎樣的態度和情感?對“我”的成長有什么影響?
3、你有沒有類似“我”賴在床上不想上學的經歷,你的父親是如何處理的?說給大家聽聽。
(二)、英子
1、從哪些地方我們可以感受到英子的成長?
2、爸爸對“我”的成長有什么影響呢?
父親的影響與“我”的成長
爸爸“我”
3、以“英子,你真是好樣的。……”打頭,說一句(段)話。
三、合作探究
跳讀課文,品味情感美
1、《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最打動你最讓你感動的是什么?
2、細細品讀,文中寫到的感情具體講有哪幾種?結合精彩語段有感情地朗讀并談談讀后的感受。
文中表現的感情具體涉及這幾種:
(選擇兩個精彩語段全班齊讀,教師輔導朗讀,體會感悟其間蘊涵的真摯情誼。)
3、《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中如此豐富、真摯的感情是怎么表現出來的?
4、你怎樣理解長大的內涵?
四、課堂檢測
(一)閱讀下面文段,回答下列問題。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著剛發下來的小學畢業文憑——紅絲帶子系著的白紙筒,催著自己,我好像怕趕不上什么事情似的,為什么呀?
“大小姐,別說什么告訴你爸爸了,你媽媽剛從醫院來了電話,叫你趕快去,你爸爸已經”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①在文中的處填上合適的標點符號,并說明其作用。
②找出文段中暗示爸爸即將去世的句子。
③選文末尾說,“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④當得知爸爸去世的消息時,長大的“我”卻看到“瘦雞妹妹還在搶燕燕的小玩意兒,弟弟把沙土灌進玻璃瓶里”,找出上文中與這句話相照應的一個句子。
⑤雖然“爸爸的花兒落了”,但卻結出了豐碩的果實。根據你對文章的理解,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⑥成長中的你,對于長大懷有的是向往之情還是懼怕之心呢?并說說理由。
五、拓展延伸,表述看法
1、“嚴師出高徒”“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與文中父親的教育方法一致,對文中父親“打我”這些從嚴的教育方法,你是否贊同,說說你的看法。
2、以“爸爸,我想對您說……”為題,對文中的爸爸或對自己的爸爸說幾句話。
初一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爸爸的花兒落了》的教案設計 篇3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概述的內容。
2、理清的思路,研讀課文,學會質疑。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體味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教學重點
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概述的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八思想感情,體味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教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人生在世,人們夸贊的最多的是母愛,人們最不能忘懷的也是母愛。可是今天我們要為我們的父輩唱一首頌歌,他們同樣讓我們難以忘懷,他們同樣值得我們夸贊。現在我們就一同去認識一位可敬又可愛的父親吧!
二、整體感悟:
1、檢查預習情況。
2、快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朗讀中思考問題:
從全文看,爸爸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花”在全文結構中起著怎樣的作用?
c、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學生速讀課文后,四人小組討論回答,學生間互相評論補充。
a.爸爸表面上很嚴厲,實際上卻充滿愛心。
鼓勵孩子要堅強,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很重感情,他聽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特別愛花,每天下班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澆花。
b.題目為“爸爸的花兒落了”,與題目相映,也多處寫到花,如開頭由衣襟上的夾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結尾用“垂落的夾竹桃”回應前文,點出爸爸已不在人間,可以看出“花”是作為線索貫穿小說始末的。
c.表達了作者失去父親的痛楚與無奈,同時又深深眷念的感情。
三、研讀與賞析
1、教師導學:
這篇以“爸爸的花兒落了”為題,一方面指爸爸種的夾竹桃凋謝了,另一方面則點出了爸爸的離開人世。那么爸爸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究竟起了怎樣的作用呢?同學們可以圍繞這個話題再深入提出問題進行討論,力求對能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2、自主探究;
確定思考題,教師引導學生逐漸將思考題集中到以下幾方面,大屏幕出示問題組:
a.文中哪些寫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憶過去的事,回憶的事情呈怎樣引出的?
b.文中是如何暗示爸爸已經病得很重,可能將不久于人世的?
c.怎樣理解末尾“我”默念的話的含義?
教師引導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然后學生在課文中勾畫,四人小組討論回答,教師補充歸納。
a. 開篇用衣襟上的粉紅色夾竹桃,引出前一天去醫院探望爸爸時的情形;通過憶述探病時爸爸的一番話,特別是囑咐她不要遲到,引出六年前因賴床不起受爸爸懲罰以及自己以后上學從不遲到的情形;這時,禮堂的鐘聲響了,想到爸爸不會來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兒,于是又憶起爸爸愛花的情形;還沒有想完,韓主任已經講話了,我們也唱起了驪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長大,進而回憶起爸爸要她闖練,讓她到東郊民巷正金銀行匯款給在日本的陳叔叔的經過;最后畢業典禮回來,看著滿院零落的花兒,聽到老高的話,她清醒地意識到爸爸的花真的落了,自己已經長大了。
b.比如開頭“我”回憶去醫院看望爸爸時,爸爸曾說:“沒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長大了,是不是?”這是一處伏筆。又如當畢業典禮的鐘聲響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媽媽爸爸,疑惑“媽媽今早的眼睛為什么紅腫著”,是在暗示媽媽對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將去世。而畢業典禮結束后,“催著自己,我好像怕趕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趕回家去,這恐怕是一種預感。至于寫他進家門以后看到“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么時候垂下了好幾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將喪父的傷痛推到極致。
c.是說作者在爸爸去世之時,終于體會到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四、作業
1、識記字詞,完成讀一讀,寫一寫。
2、思考“研討與練習”一。
3、進一步閱讀,思考“研討與練習”:
4、準備說說自己的爸爸。
第二課時
一、研讀與賞析
教師導學
上節課我們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已經基本把握了的內容,也理清了的脈絡。這節課我們就的重點進一步學習和探討,使自己的認識達到新的高度。請同學們重點閱讀爸爸逼“我”去上學以及畢業典禮后“我”急著回家兩部分,可就下面的問題展開討論。
a. 對爸爸逼“我”去上學的回憶表明了爸爸怎樣的態度和情感?對“我”的成長有什么影響?
b. 畢業典禮后“我”回家時見到了怎樣的情景?這情景預示著什么呢?
c.“我”是不是真正感覺到自己長大了?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教師引導學生再讀有關內容,然后進行討論,共同解決問題。
明確:
爸爸對“我”要求很嚴格,希望“我”從小就能養成好的習慣,但是他表面的嚴厲中又有無限的關愛,關心自己的冷暖和苦樂。爸爸的愛使“我”意識到不能懶惰,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為“我”以后的成長上了很好的一課。
弟弟妹妹們只是自顧自地玩著;爸爸種的夾竹桃垂下了好幾枝,很不像樣子;小青石榴從樹上掉下來,老高急匆匆地告訴醫院來了電話,等等,這些都預示著爸爸已經病得很重,將不久于人世。
是的。“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識到“這里就數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后就對老高說話,而且是“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二、體驗與反思
組織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討論“我們”為什么很喜歡、又害怕變成大人?教師應給學生自由說話的機會,使學生暢所欲言,并且明確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煩惱,但只要正確對待就一定會解除煩惱,迎接新的挑戰。
進一步提問:
1、課文中還有什么情節會引起你的閱讀興趣?談談體會。
2、你有沒有類似“我”賴在床上不想上學的經歷,你的父親是如何處理的?
三、拓展延伸
有首歌說;世上只有媽媽好。今天的讓大家重新認識了父親,那深沉的愛,那感人的愛,讓我們說真話,訴真情,用自己的心聲說說,“世上還有爸爸好”。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作者的和同學們的發言合成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父愛的樂章,讓我們把這些內容記在本子上,印在腦海里,留在我們成長的記憶長河中。
四、作業
小作文:《世上還有爸爸好》
教后記:這是一篇感情頗深的,學習中學生能夠理解的意思,但對作者的感情理解不到位,不能夠完全進入課文中的狀態。衣襟上的夾竹桃引起“我”對爸爸的回憶,回憶中有快樂,也有感傷;有爸爸嚴厲的責罰,也有他綿綿的愛意。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我”已經長大了。
初一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爸爸的花兒落了》的教案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積累文中出現的生字新詞
2、能力目標:能準確歸納課文內容,揣摩理解故事中蘊含的真情。
感知課文的語言風格,并能體會樸素真摯的語言之美。
3、情感目標:體驗文中洋溢的深沉的父愛,領悟成長的真正含義。
教學重點;品味語言,體驗父愛,感悟成長。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詩人汪靜之有一首詩寫得很美,我想和同學們一起分享其中的幾句:……生命是一樹繁花,時間是一根鐵鞭,一朵一朵的擊落,等到擊完的時候,把滿地殘紅踏入泥沙。詩人關于生命的比喻,真的很美妙,“生命如花,多么絢麗與多情啊!可是在作家林海音的兒時的記憶里,父親的花兒卻落了。____(板書課題)
二、學生結合注解了解作者。
三、清除字障、詞障,掃清閱讀障礙。
注音:衣襟雞毛撣子玉簪花驪歌花圃抽屜雇車咻咻哭號
聽寫:腫脹狼狽柵欄包袱廊檐徘徊
四、學生跳躍閱讀全文,整體感知課文。
1、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全文內容。(指名回答)
2、你知道作者用什么作為線索把文章中的故事串聯起來嗎?請談談自己的看法。
A花(結合學生的發言可讓學生勾畫提到花的語段,感知其線索作用)
B畢業典禮
五、結合“畢業典禮這條線索。
讓學生按畢業典禮前、畢業典禮中、畢業典禮后,把全文整理為三個部分(指名回答)——理清課文脈絡。
六、朗讀課文第一至十二自然段。
研討下列問題:
1、這一部分寫了些什么?試歸納。
2爸爸為什么不能參加我的畢業典禮?父親的病情沉重,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你能從后文中找出一些與之相照應的句子嗎?
提醒學生注意揣摩下列語言的含義:
A爸爸啞著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說……
B爸爸看著我,搖搖頭,不說話了,……他又轉過臉去叮囑我
3這一段中除了對父親進行動作描寫以外,主要采用的是語言描寫,這一段中的父親的幾句話和后文故事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請大家看著課后練習一,各小組進行討論,把與之相照應的幾件事分別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各小組組內交流,推薦代表發言。老師摘錄精彩發言板書。
我和父親的故事:A爸爸鼓勵我獨自參加畢業典禮
B爸爸鼓勵我獨自去銀行寄錢
C爸爸逼我去上學,并給我送來棉衣。
D爸爸死后,我非常鎮定、安靜
初一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爸爸的花兒落了》的教案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文章,理清文章脈絡
2、品讀細節描寫,把握父親形象
3、感悟復雜情感,增強情感體驗
4、了解插敘和伏筆
教學步驟與方法:
一、導入:由電影《城南舊事》插曲導入(幻燈片)
教師語言導引:這是電影《城南舊事》的插曲。在《城南舊事》這部書里,寫了小女孩英子從6歲到12歲之間經歷的幾件事。里面寫到了椿樹胡同的瘋女人秀貞,小伙伴妞兒,蹲在草地上的小偷,還有騎著小毛驢回老家的宋媽。這些人在故事的結尾都離英子而去了。正如歌中所唱“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一直到最后一篇《爸爸的花兒落了》,親愛的爸爸也與世長辭,永遠地離開了英子。英子被放上長女的家庭重擔,童年從此就一去不復返了。今天我們來學習林海音(幻燈片)《城南舊事》的最后一篇《爸爸的花兒落了》。(板書課題)
二、出示學習目標:(幻燈片)
學習目標:
整體把握,理清文脈
品讀細節,體會父愛
感悟成長,理解感情
三、掃除文字障礙:(幻燈片)
四、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要求:同學們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快速地跳讀文章,理清文章的脈絡。
提示問題:文中眼前的事是什么事?回憶的事有哪幾件?
2、討論,展示,確定。(幻燈片)
畢業典禮 爸爸與花
畢業典禮前 由胸前的夾竹桃 引出昨天探望爸爸的情形
由爸爸的叮嚀 引出因賴床挨打的回憶
畢業典禮開始 由想起爸爸的病 引出對爸爸愛花的回憶
畢業典禮中 由韓主任的講話 引出爸爸教我闖練的回憶
畢業典禮后 看到爸爸的花兒落了
爸爸去世了 “我 ”不再是小孩子了
五、品讀細節,體會父愛:
1、教師舉例,教給品讀方法:
例如:①讀61頁“六年前他參加了我們學校……和致謝詞”這一句,我讀出了爸爸對英子殷切的期望。
②讀62頁倒數第二段最后一句“最糟的是……”這一句,我讀出了爸爸對英子嚴格的要求,他有意識地從小培養英子吃苦耐勞的品質。
2、仿照示例,進行品讀。每個同學從文中找一處最有感受的句子,仿照老師示例的方法進行品讀,批注在句子的旁邊。
3、小組合作交流。把自己的品讀感受拿到小組中進行交流,取長補短,自我完善。
4、當堂展示。鼓勵學生積極地把品讀成果展示出來,讓學生點評,教師點評。要穿插對重點句的朗讀。
5、概括爸爸的形象。學生來說,互為補充。
爸爸是一個愛花、愛孩子、愛生活、重情義的爸爸。他對孩子的愛,既有殷切的期望,又有嚴格的要求,既有溫暖的關懷,又有熱忱的鼓勵。(幻燈片)
六、品讀文末兩句話,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教師過渡語:這樣的一位好爸爸,在文章的結尾卻…了(學生說),對于爸爸的去世,文中有正面的描寫嗎?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讓學生找暗示,了解“伏筆”)
教師情感渲染,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爸爸的花兒落了,(板書:花落)這句話的另一層意思是-----爸爸去世了(學生說,教師板書:人亡),一語雙關。
那么愛花的爸爸,那么愛孩子的爸爸,那么熱愛生活的爸爸,就這樣英年早逝,撒手人寰。拋下他年輕的妻子,撇下他幼小的孩子,早早地離開了人世。他再也不能照顧他的花,再也不能疼愛他的孩子,再也不能親眼看著孩子們長大成人。他死不瞑目啊!
而英子,再也沒有爸爸了。他再也享受不到那溫暖的關懷,再也感受不到那熱忱的鼓勵,甚至,她想再挨爸爸一次打都不能夠了!一個12歲的小女孩,當別的孩子還在扯著爸爸的衣袖撒嬌的時候,她卻早早地承受了失去父親的痛苦。這痛(板書:痛),真是徹心徹肺徹骨啊!但英子能盡情去宣泄嗎?她多么想放聲一哭啊!但是她不能!她還有四個妹妹兩個弟弟,他們一個比一個年幼,一個比一個弱小。家里已經天塌地陷,他們卻渾然不知,只知道在那兒搶玩意兒,玩沙土!作為長女,英子必須堅強地面對這家庭的變故,必須幫著媽媽把這個支離破碎的家撐起來!她不能辜負,也沒有辜負爸爸對她的教育。在這一瞬之間,她長大了!(板書:成長)所以,她只能在心里默念道: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請同學們用心讀這兩句話,讀出英子喪父的痛楚,讀出英子作為長女的擔當。
七、拓展:說一說“我和爸爸的故事”
教師過渡語:爸爸是天,爸爸是地;爸爸是山,爸爸是海。我們是爸爸生命的延續,我們從爸爸的生命中走來。世上有哪個爸爸不愛自己的孩子?又有哪個爸爸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呢?記得小時候,我的爸爸總是對我說:好好上學!只要你好好學,砸鍋賣鐵我也供你!從這句話里,我聽出了爸爸的決心,我自己也就特別有決心,后來我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學校。下面同學們也來說說爸爸和你的故事。(幻燈片:要求)
要求:1、不拘長短,哪怕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
2、側重說說爸爸對你的影響
八、結束本課
(幻燈片)讓同學們借著這個機會對自己的爸爸說句話:爸爸,你放心!我已經長大了!我會努力,我會懂事,我一定會成為你的驕傲的!
初一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爸爸的花兒落了》的教案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積累文中出現的生字新詞。
2、能力目標:
能準確歸納課文內容,揣摩理解故事中蘊含的真情。感知課文的語言風格,并能體會樸素真摯的語言之美。
3、情感目標:
體驗文中洋溢的深沉的父愛,領悟成長的真正含義。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體驗父愛,感悟成長。
【教學難點】
揣摩理解故事中蘊含的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詩人汪靜之有一首詩寫得很美,我想和同學們一起分享其中的幾句:
……生命是一樹繁花,時間是一根鐵鞭,一朵一朵的擊落,等到擊完的時候,把滿地殘紅踏入泥沙。詩人關于生命的比喻,真的很美妙,“生命如花,多么絢麗與多情啊!可是在作家林海音的兒時的記憶里,父親的花兒卻落了。
(板書課題)
二、學生結合注解了解作者,老師簡介《城南舊事》
1、作者簡介: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臺灣省苗栗縣,父母曾東渡日本經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臺,當時中國臺灣已被日本帝國主義侵占,她的父親不甘在日寇鐵蹄下生活,舉家遷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長大。曾先后就讀于北京城南廠甸小學、北京新聞專科學校,畢業后任《世界日報》記者。不久與報社同事夏承楹結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帶著三個孩子回到故鄉中國臺灣,任《國語日報》編輯。1953年主編《聯合報》副刊,開始文藝創作,并兼任《文星》雜志編輯和世界新聞學校教員。1967年創辦《純文學雜志》,以后又經營純文學出版社。
林海音的創作是豐富的。迄今為止,已出版了18本書。散文集《窗》(與何凡合作)、《兩地》《作客美國》《蕓窗夜讀》《剪影話文壇》《一家之主》《家住書坊邊》,散文小說合集《冬青樹》,短篇小說集《燭心》《婚姻的故事》《城南舊事》《綠藻與咸蛋》,長篇小說《春風》《曉云》《孟珠的旅程》,廣播劇集《薇薇的周記》,另外有《林海音自選集》《林海音童話集》,編選《中國近代作家與作品》。此外,還有許多文學評論、散文等,散見于中國臺灣報刊。
2、《城南舊事》簡介:
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里。經常癡立在胡同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后大學生被警察抓走,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后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后,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后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唇的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里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里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后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著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
三、清除字障、詞障,掃清閱讀障礙
(方式:指名注音,指名聽寫, 正音正形后齊讀)
注音:衣襟 雞毛撣子 玉簪花 驪歌 花圃 抽屜 雇車 咻咻 哭號
聽寫:腫脹 狼狽 柵欄 包袱 廊檐 徘徊
四、學生跳躍閱讀全文,整體感知課文
1、請用自己的語言 概括全文內容。(指名回答)
2、你知道作者用什么作為線索把文章中的故事串聯起來嗎?請談談自己的看法。
⑴ 花(結合學生的發言可讓學生勾畫提到花的語段,感知其線索作用)。
⑵ 畢業典禮。
五、理清課文脈絡
結合“畢業典禮這條線索,讓學生按“畢業典禮前、畢業典禮中、畢業典禮后”把全文整理為三個部分。
六、朗讀課文第一至十二自然段研討下列問題
1、這一部分寫了些什么?試歸納。
2、爸爸為什么不能參加我的畢業典禮?父親的病情沉重,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你能從后文中找出一些與之相照應的句子嗎?
提醒學生注意揣摩下列語言的含義:
⑴ 爸爸啞著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說……
⑵ 爸爸看著我,搖搖頭,不說話了,……他又轉過臉去叮囑我
⑶ 這一段中除了對父親進行動作描寫以外,主要采用的是語言描寫,這一段中的父親的幾句話和后文故事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請大家看著課后 課后“研討與練習“一,各小組進行討論,把與之相照應的幾件事分別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各小組組內交流,推薦代表發言。老師摘錄精彩發言板書:
我和父親的故事:
① 爸爸鼓勵我獨自參加畢業典禮;
② 爸爸鼓勵我獨自去銀行寄錢 ;
③ 爸爸逼我去上學,并給我送來棉衣;
④ 爸爸死后,我非常鎮定、安靜;
七、布置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并預習下一部分。
〖課后感〗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作者在畢業典禮上回憶起自己與父親之間的故事,這些故事主要有哪幾件?學生回顧上一課時的內容,老師出示上一節課的板書。
二、整體把握
方法: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再在全班交流,教師引導歸納。
1、瀏覽全文,結合注釋,試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本文節選自林海音的小說《城南舊事》的最后一部分,原題為“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從本文題目就可以看出,這一部分實際上寫主人公經歷了那么多人生世事,在爸爸去世之時,終于體會到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2、本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這篇文章是隨著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記敘下來的,所以文章采用插敘手法,時而寫眼前的事,時而又回憶往事,使文章顯得波瀾起伏,跌宕有致。當然,作者每次憶述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發的。文章開篇用衣襟上的粉紅色夾竹桃,引出前一天去醫院探望爸爸時的情形;通過憶述探病時爸爸說的一番話,特別是囑咐她不要遲到,引出六年前因賴床不起受爸爸懲罰以及自己以后上學從不遲到的情形;這時,禮堂的鐘聲響了,想到爸爸不會來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兒,于是又憶起爸爸愛花的情形;還沒有想完,韓主任已經講話了,我們也唱起了驪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長大,進而回憶起爸爸要她闖練,讓她到東交民巷正金銀行匯款給在日本的陳叔叔的經過;最后寫畢業典禮回來,看著滿院零落的花兒,聽到老高的話,她清醒地意識到爸爸的花兒落了,自己已經長大了。這里有現實,有回憶,用現實引出回憶,其中很多回憶又與爸爸的話語有直接聯系,內容豐富而不拖沓,事件交錯而不零亂。
3、本文重點表現的是什么呢?從哪些地方表現出來的?
本文重點寫爸爸對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長大、懂事的情感,寫得深沉,含而不露。爸爸嚴厲但不失愛心,這就是文中重點寫到的賴床遲到事件。有一天,下大雨,她因賴床不起而受到爸爸懲罰。爸爸狠狠地打了她一頓,仍然堅持要她上學,不過拿了五大枚銅板,破例讓她坐洋車去上學。她上學時忘了穿上花夾襖,爸爸拿著送到學校去,還給了她兩個銅板。事情不大,卻充分表現出爸爸是十分愛她的,這在她幼小的心靈中激起了陣陣漣漪,使她在以后的生活學習中能夠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爸爸時時盼望著孩子長大,鼓勵女兒: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4、本文為什么以“爸爸的花兒落了”為題,有什么含義?
一方面實指夾竹桃的敗落,一方面象征天花的爸爸離開人世。與
題目相映,文章多處寫到花,如開頭由衣襟上的夾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結尾用“垂落的夾竹桃”回應前文,點出爸爸已不在人間。全文充滿情味而又嚴謹周密。
三、作者敘述這幾件事,你最喜歡的詞、句或段推薦給大家
四、愛的體驗與表達
1、看了作者與父親的故事,老師領悟到了父親的深深的父愛,這愛的成分之一,在老師眼中,是一份嚴格的要求(板書),老師是從父親逼著我去上學這個故事中看出的。你知道父親的愛中還有哪些成分嗎?請結合具體的語句談談。
摘要板書:
a、殷切的希望
b、嚴格的要求
c、溫暖的關懷
d、熱忱的鼓勵 ……
2、看了同學們所歸納的愛的成分,老師有一個強烈的感覺,那就是:父愛如山,我領略了它的沉穩與厚重。你也能用比喻的方式說說你的感覺嗎?(訓練語言表達)
(父愛如大海,陽光、月光、春風、春雨……)
3、英子在風里、在雨里、在愛的港灣里漂流,在一次次的磨練中漸漸長大,你能找出英子成長的足跡嗎(板書:成長的足跡)?
(結合課后“研討與練習練習”二)學生分小組討論并推薦代表發言,摘要板書:
⑴ 六年后我的當上學生代表。
⑵ 再也沒有遲到。
⑶ 能做許多事。
⑷ 成長為一個小小的大人。
有勇氣、有智慧、有經驗、懂事
六、布置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
第三課時
一、導入
生命如花,縱使多情而美麗,但有一天,它會無奈地凋謝,殞落枝頭,但一個飄香的靈魂卻可以超越時間與空間,在另一個心靈繼續散發為陣陣幽香,在愛的緬懷中得到永生,永遠綻放在另一個心靈之中。讓學生在鋼琴曲《愛的紀念》中自由朗讀精美片斷。
二、感悟探究
同學在學習和朗讀之中,體會到了本文的語言風格了嗎?學生自由發言后,引導學生認識樸素真摯的語言同樣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1、問題探究(引導學生討論歸納):
⑴ 從全文看,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
爸爸表面很嚴厲,實際上卻充滿愛心。
鼓勵孩子要堅強,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很重感情,他聽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特別愛花,每天下班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澆花。
⑵ 文章沒有正面提及爸爸病危、瀕死,寫得很含蓄,但文中處處有伏筆。試進行分析。
文中多次使用伏筆,暗示爸爸已經病得很重,可能將不久于人世。比如文章開頭“我”回憶去醫院看望爸爸時,爸爸曾說:“沒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大了,是不是?”這是一處伏筆。又如當畢業典禮的鐘聲響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媽媽爸爸,疑惑“媽媽今早的眼睛為什么紅腫著”,是在暗示媽媽對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將去世很悲痛。而畢業典禮結束后,“催著自己,我好像怕趕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趕回家去,這恐怕是一種預感,在文中也成為爸爸即將離開人世的伏筆。至于寫她進家門以后看到“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么時候垂下了好幾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將喪父的傷痛推到極致。
三、比較閱讀
給學生朗讀同是表現父愛的另一篇文章《父親的愛》(美國作家艾爾邦·貝克所著),讓學生比較二者的異同,再一次認識不同風格的父愛。
四、說說自己和父親之間的故事
1、故事要求:注意表現充滿愛意的語言、表情、動作。表達出你怎樣在父親的關懷、支持、鼓勵、鞭策下成長,敘述好自己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
2、各小組分別講述,并推薦代表發言。
五、整理自己的故事,完成課后練筆
參考題目:1、成長是首歌
2、閱讀父親
3、父愛的光輝
4、我不想(渴望)長大
【板書設計】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和父親的故事: 成長的足跡 成長的啟示
父 爸爸鼓勵我獨自參加畢業典禮 殷切的希望
愛 爸爸鼓勵我獨自去銀行寄錢 嚴格的要求
如 爸爸逼我去上學,并給我送來棉衣 溫暖的關懷
山 爸爸死后,我非常鎮定、安靜 熱忱的鼓勵
【課后感】
課堂教學環節清晰,問題的設置密度與深度適宜,且有一定的創意,在啟發學生鼓勵學生方面做得較好,教學語言較美,營造了較好的語言學習的環境,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很好,在發言中有許多閃光之處,其中徐俊文同學所說“父親的花兒落了,但結出了甜美的果實,及關于父愛的比喻,說得非常精彩。學生敘述自己與父親之間的故事,許多同學講得非常動情,對寫作起到了良好的鋪墊作用。
不足之處:在進入““成長的足跡這一教學環節時,沒有及時抓住徐俊文同學所說“父親的花兒落了,但結出了甜美的果實而順勢進入,說明在教學機智方面還要留心學習。
初一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爸爸的花兒落了》的教案設計 篇7
教材把握與目標確定
本文選自林海音小說《城南舊事》的最后一部分。文章塑造了一個可親可敬的“嚴”在其外,“愛”在其內的爸爸形象,他期望“我”長大、懂事,卻含而不露,在“我”的成長歷程中起到了留下了深深的記憶,對“我”的成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因為如此,在畢業時“我”成了優秀學生;聽到爸爸辭世的消息時,“我”表現出驚人的“鎮定”、“安靜”。這何嘗不是爸爸的花兒落了所結出的碩大果實呢?全文充滿了“我”失去父親的痛楚與無奈而又深深的眷念之情。文章的內容很貼近學生的生活,是激發學生的情感,正確對待成長過程中師長的教育的極好材料。
從藝術上看,文章至少有三點值得欣賞:
一是雙線并行,交相輝映。文章以爸爸愛花和畢業典禮兩條線貫穿全文,一主一副,副線對主線進行烘托、映襯,推動情節的展開,使“我”和“爸爸”兩個人物主次分明,相映生輝;
二是題目語帶雙關,含而不露,哀而不傷;
三是前后照應,恰當埋下伏筆。對爸爸的病危、瀕死,多次運用伏筆進行暗示,把即將喪父的感情一步步推向極致。
基于教材的分析,按照新課標“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和“語文教學要注意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等要求,本文的教學擬從內容的把握到形象、情感、語言的領悟,進而通過感悟文章的表現形式,而達到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基本特點,因而確定本文的教學目標為:
1、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文章思路。
2、感悟人與人之間的真情,提高對成長過程中正確對待師長的教育的認識。
3、探究文章的寫作特色,領悟語言的含義,培養自主探究和質疑的習慣與能力。
教學時數
課前預習
1、預習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2、從網上查找《城南舊事》或找《城南舊事》影碟進行觀看。
3、搜集作者的資料,了解作者。
教學環節與策略
第一課時
一、預習檢查
1、學生談《城南舊事》看后的初步印象和感受。
2、交流課前搜集到的作者相關資料:學生交流后,師作簡要概括總結。(將《城南舊事》簡介、作者簡介配上相關圖片投影在屏幕上,讓學生閱讀)
二、導入
1、媒體播放朱自清《背影》中“望父買橘”片段,創設情境。
三、整體感悟
1、標題初探,屏幕出示問題:你在沒有讀文之前,看到標題產生了哪些感想與疑問?(此環節只要求學生有疑并存疑,以激發對文章感悟的動機。教師只在積極思考方面進行評價,鼓勵學生帶著問題讀書)
2、感知全文: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疑問通讀全文,讀后交流自己疑問解決的情況,并且提出新的問題。(學生交流后給予適當的總結,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歸類,視具體情況告訴他們隨著下面的學習,一部分問題可以在課堂上領會,課堂上沒有領悟到的問題在課后再予以解決)
3、引導感知:
快速朗讀全文,投影出示引導問題:
⑴談談你對文中爸爸的印象,說說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⑵文中哪些內容體現出“我”長大了?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爸爸”起到了怎樣的作用?結合相關內容作些具體分析。
提示問題的解決方法:
⑴問題:先讀出與爸爸有關的事,逐個分析,再歸納起來。
師生一起找出第一件事:“我”賴床不起時,爸爸打“我”。“我”上學去,爸爸給“我”送衣服、送錢。
分析:爸爸表面嚴厲,實際上充滿愛心。由此示例引導,其他方面由學生自己解決。教師總結出“重感情、特別愛花”。
⑵問題:先思考“爸爸”與“我”之間發生了哪些事?再思考這些事與“我”的成長有哪些聯系?最后把這些內容歸納起來。根據自己喜歡的方式,可以單獨完成,也可以幾個人一組合作,共同討論完成。
學生討論交流后,教師作歸納總結:“我”長大了,是爸爸嚴厲背后的愛的結果。
4、體驗深化。
投影出示:以“重新認識父親”為話題,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通過上述探究后的感受。
第二課時
一、導引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嚴中有愛的父親,得到了不少的教益,這只是完成了對課文內容的領悟。這篇文章在寫法上也有不少值得欣賞的地方,我們何不來欣賞一番呢?請大家自己先談談對文章寫法上的一些初步感受,讓大家學習學習。
二、研讀賞析,自主合作探究
1、投影出示研究問題,自由讀文,進行探究:
⑴怎樣理解課文的標題?“花”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⑵文章既寫了眼前的事,又寫了過去的事,文中回憶的事是怎樣引出的?
⑶文中是如何暗示爸爸已經病得很重,可能不久于人世的?
討論點撥:
⑴問題:從課文內容上看,標題的“花”僅僅是指花嗎?文中哪些地方寫到了花?細細思考一下它們的作用。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歸納探究結果:標題一方面指爸爸中的夾竹桃凋謝了,另一方面點出了爸爸離開人世,語帶雙關。“花”是貫穿全文的線索。
⑵問題:共同讀出眼前的事和回憶的內容并進行分析。
示例引導:
由衣襟上的夾竹桃想到住院的爸爸引出探望爸爸的情形。剩下內容由學生自由討論解決。在學生分析的基礎上歸納明確(投影出示具體內容)。
⑶問題:提示:運用伏筆的方法進行暗示。
2、語句品析。
⑴細讀“我們是多么喜歡長高了變成大人,我們又是多么怕呢!”聯系課文內容與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理解。
⑵讀文章末尾“我”默念的話,說說它的含義。
⑶回顧課前疑問的領悟情況,討論解決尚未明白的問題。
3、跳讀課文,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談談體會,把自己發現的一些新問題提出來讓大家討論討論。
三、課堂小結
談談本課學習后的收獲。
學生自由發言后,師從內容、情感和寫法上進行總結。
四、延伸拓展
以“我成長中的師長”為話題,完成一篇小作文。
初一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爸爸的花兒落了》的教案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能力目標:
能準確歸納課文內容,揣摩理解故事中蘊含的真情。感知課文的語言風格,并能體會樸素、真摯的語言之美。
2、情感目標:
體驗文中洋溢的深沉的父愛,領悟成長的真正含義。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體驗父愛,感悟成長。
【教學方法】
朗讀、談話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象。
【課前準備】
學生:1、預習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詩人汪靜之有一首詩寫得很美,我想和同學們一起分享其中的幾句:
“……生命是一樹繁花,時間是一根鐵鞭,一朵一朵的擊落,等到擊完的時候,把滿地殘紅踏入泥沙。”詩人關于生命的比喻,真的很美妙,生命如花,多么絢麗與多情啊!可是在作家林海音的兒時的記憶里,父親的花兒卻落了 。
(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學生結合注解了解作者,老師簡介《城南舊事》。
2、清除字障、詞障,掃清閱讀障礙。(投影出示字詞)
(方式:指名注音,指名聽寫,正音正形后齊讀。)
注音:衣襟 雞毛撣子 玉簪花 驪歌 花圃
抽屜 雇車 咻咻 哭號
聽寫:腫脹 狼狽 柵欄 包袱 廊檐 徘徊
三、學生跳躍速讀全文,整體感知課文
1、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全文內容。(指名回答)
2、你知道作者用什么作為線索把文章中的故事串聯起來嗎?請談談自己的看法。
⑴ 花。
(結合學生的發言可讓學生勾畫提到花的語段,感知其線索作用。)
明確:文章以“爸爸的花兒落了”為題,一方面實指夾竹桃的敗落,一方面象征天性愛花的爸爸離開人世。與題目相映,文章多處寫到花,如開頭由衣襟上的夾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結尾用“垂落的夾竹桃”回應前文,點出爸爸已不在人間。全文充滿情味而又嚴謹周密。
⑵ 畢業典禮。
3、結合“畢業典禮”這條線索,讓學生按畢業典禮前、畢業典禮中、畢業典禮后,把全文整理為三個部分(指名回答),理清課文脈絡。
四、深入探究課文
1、朗讀課文1~12自然段。學生分組研討下列問題:
⑴ 這一部分寫了些什么?試歸納。
⑵ 爸爸為什么不能參加我的畢業典禮?父親的病情沉重,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你能從后文中找出一些與之相照應的句子嗎?
(提醒學生注意揣摩下列語言的含義)
① 爸爸啞著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說……
② 爸爸看著我,搖搖頭,不說話了,……他又轉過臉去叮囑我
2、這一段中除了對父親進行動作描寫以外,主要采用的是語言描寫,這一段中的父親的幾句話和后文故事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請大家看著課后“研討與練習”一,各小組進行討論,把與之相照應的幾件事分別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各小組組內交流,推薦代表發言。老師摘錄精彩發言板書:
我和父親的故事
⑴ 爸爸鼓勵我獨自參加畢業典禮。
⑵ 爸爸鼓勵我獨自去銀行寄錢。
⑶ 爸爸逼我去上學,并給我送來棉衣。
⑷ 爸爸死后,我非常鎮定、安靜。
3、作者敘述這幾件事,你最喜歡的詞、句或段有哪些?請指出來讀一讀并推薦給大家。
五、愛的體驗與表達
1、看電視散文《遲到》:
(從中央電視臺3臺錄下),分析父親的形象。老師領悟到了父親的深深的父愛,這愛的成分之一,在老師眼中,是一份嚴格的要求(板書),老師是從父親逼著我去上學這個故事中看出的。你知道父親的愛中還有哪些成分嗎?請結合具體的語句談談。
摘要板書:
⑴ 殷切的希望
⑵ 嚴格的`要求
⑶ 溫暖的關懷
⑷ 熱忱的鼓勵
2、看了同學們所歸納的愛的成分,老師有一個強烈的感覺,那就是:父愛如山,我領略了它的沉穩與厚重。人生在世,人們夸贊的最多的是母愛,人們最不能忘懷的也是母愛。可是今天我要說,父愛同樣是偉大的,同樣讓我們不能忘懷,同樣值得我們夸贊。你也能用比喻的方式說說你的感覺嗎?
(訓練語言表達)
板書:父愛如大海,陽光、月光、春風、春雨……
3、英子在風里、在雨里、在愛的港灣里漂流,在一次次的磨練中漸漸長大,你能找出英子成長的足跡嗎 ?
(結合課后“研討與練習”二)學生分小組討論并推薦代表發言:
⑴ 六年后我當上學生代表;
⑵ 再也沒有遲到;
⑶ 能做許多事;
⑷ 成長為一個小小的大人。
板書:
有勇氣 有智慧 有經驗 懂事
六、拓展與反思
1、結合自己的體會討論我們為什么很喜歡又害怕變成大人?你有沒有類似“我”賴在床上不想上學的經歷,你的父親是怎么處理的,說給大家聽。
2、有首歌說:世上只有媽媽好。今天的文章讓大家重新認識了父親,那深沉的愛,那感人的愛, 讓我們說真話訴真情,用自己的心聲說 :“世上還有爸爸好”。
學生自由發言后,教師總結:
作者的文章和同學們的發言合成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父愛的樂章,讓我們把這些內容記在本子上,印在腦海里,留在我們成長的記憶長河中。
七、作業布置
課外閱讀《城南舊事》 。
初一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爸爸的花兒落了》的教案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文章內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讀課文,學會質疑。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體味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從中感受至愛親情。
【課前準備】
1、學生:
⑴ 預習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⑵ 在學習的過程中,你可能也遇到過類似“我”賴在床上不想上學的經歷,你的父親是如何教育你的呢?也許感受到父愛的事件很多,準備好說給大家聽聽。
2、教師:
⑴ 準備好授課內容及多媒體課件。
⑵ 有條件的,可提前為學生播放影碟《城南舊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可以用深情的語言為學生講朱自清的《背影》中“望父買橘”的片斷,以創設情境。
2、也可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父親教兒子一步步脫險的經歷導入。
3、還可用以下話語導入:
人生在世,人們夸贊的最多的是母愛,人們最不能忘懷的也是母愛。可是今天我們要為我們的父輩唱一首頌歌,他們同樣讓我們難以忘懷,他們同樣值得我們夸贊。現在我們就一同去認識一位可敬又可親的父親吧!
二、整體感悟
1、檢查預習情況。
(利用多媒體課件)
2、快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朗讀中思考問題: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
⑴ 從全文看,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
⑵ “花”在全文結構中起著怎樣的作用?
⑶ 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學生速讀課文后,四人小組討論回答,學生間互相評論補充:
⑴ 爸爸表面上很嚴厲,實際上卻充滿愛心:
鼓勵孩子要堅強,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很重感情,他聽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特別愛花,每天下班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澆花。
⑵ 文章題目為“爸爸的花兒落了”,與題目相映,文章也多處寫到花,如開頭由衣襟上的夾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結尾用“垂落的夾竹桃”回應前文,點出爸爸已不在人間,可以看出“花”是作為線索貫穿小說始末的。
⑶ 表達了作者失去父親的痛楚與無奈,同時又深深眷念的感情。
三、研讀與賞析(上)
1、教師導學:
這篇文章以“爸爸的花兒落了”為題,一方面指爸爸種的夾竹桃凋謝了,另一方面則點出了爸爸的離開人世。那么爸爸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究竟起了怎樣的作用呢?同學們可以圍繞這個話題再深入提出問題進行討論,力求對文章能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2、自主探究:
確定思考題,教師引導學生逐漸將思考題集中到以下幾方面,大屏幕出示問題組:
⑴ 文中哪些寫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憶過去的事,回憶的事情是怎樣引出的?
⑵ 文中是如何暗示爸爸已經病得很重,可能將不久于人世的?
⑶ 怎樣理解文章末尾“我”默念的話的含義?
教師引導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然后學生在課文中勾畫,四人小組討論回答,教師補充歸納:
⑴ 文章開篇用衣襟上的粉紅色夾竹桃,引出前一天去醫院探望爸爸時的情形;通過憶述探病時爸爸的一番話,特別是囑咐她不要遲到,引出六年前因賴床不起受爸爸懲罰以及自己以后上學從不遲到的情形;這時,禮堂的鐘聲響了,想到爸爸不會來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兒,于是又憶起爸爸愛花的情形;還沒有想完,韓主任已經講話了,我們也唱起了驪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長大,進而回憶起爸爸要她闖練,讓她到東郊民巷正金銀行匯款給在日本的陳叔叔的經過;最后畢業典禮回來,看著滿院零落的花兒,聽到老高的話,她清醒地意識到爸爸的花真的落了,自己已經長大了。
⑵ 比如開頭“我”回憶去醫院看望爸爸時,爸爸曾說:“沒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長大了,是不是?”這是一處伏筆。又如當畢業典禮的鐘聲響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媽媽爸爸,疑惑“媽媽今早的眼睛為什么紅腫著”,是在暗示媽媽對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將去世。而畢業典禮結束后,“催著自己,我好像怕趕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趕回家去,這恐怕是一種預感。至于寫她進家門以后看到“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么時候垂下了好幾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將喪父的傷痛推到極致。
⑶ 是說作者在爸爸去世之時,終于體會到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四、作業
1、識記字詞,完成讀一讀,寫一寫。
2、思考“研討與練習”一。
3、進一步閱讀文章,思考“研討與練習”二。
4、準備說說自己的爸爸。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檢查作業。
2、繼續研讀與賞析文章的重點。
〖教學設計〗
一、檢查作業
二、研讀與賞析(下)
1、教師導學:
上節課我們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文章,已經基本把握了文章的內容,也理清了文章的脈絡。這節課我們就文章的重點進一步學習和探討,使自己的認識達到新的高度。請同學們重點閱讀爸爸逼“我”去上學以及畢業典禮后“我”急著回家兩部分,可就下面的問題展開討論。
2、大屏幕出示問題組:
⑴ 對爸爸逼“我”去上學的回憶表明了爸爸怎樣的態度和情感?對“我”的成長有什么影響?
⑵ 畢業典禮后“我”回家時見到了怎樣的情景?這情景預示著什么呢?
⑶ “我”是不是真正感覺到自己長大了?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教師引導學生再讀有關內容,然后進行討論,共同解決問題,明確:
⑴ 爸爸對“我”要求很嚴格,希望“我”從小就能養成好的習慣,但是他表面的嚴厲中又有無限的關愛,關心自己的冷暖和苦樂。爸爸的愛使“我”意識到不能懶惰,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為“我”以后的成長上了很好的一課。
⑵ 弟弟妹妹們只是自顧自地玩著;爸爸種的夾竹桃垂下好幾枝,很不像樣子;小青石榴從樹上掉下來,老高急匆匆地告訴醫院來了電話,等等,這些都預示著爸爸已經病得很重,將不久于人世。
⑶ 是的。“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識到“這里就數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后就對老高說話,而且是“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三、體驗與反思
組織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討論“我們”為什么很喜歡、又害怕變成大人?教師應給學生自由說話的機會,使學生暢所欲言,并且明確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煩惱,但只要正確對待就一定會解除煩惱,迎接新的挑戰。
進一步提問:
1、課文中還有什么情節會引起你的閱讀興趣?談談體會。
2、你有沒有類似“我”賴在床上不想上學的經歷,你的父親是如何處理的?說給大家聽聽。
四、拓展延伸
有首歌說:世上只有媽媽好。今天的文章讓大家重新認識了父親,那深沉的愛,那感人的愛,讓我們說真話,訴真情,用自己的心聲說說,“世上還有爸爸好”。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作者的文章和同學們的發言合成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父愛的樂章,讓我們把這些內容記在本子上,印在腦海里,留在我們成長的記憶長河中。
五、作業
小作文:《世上還有爸爸好》
【點評】
本教案以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引導學生通過文章的研讀與探究,對文章語言的品味與揣摩,對文章相關語段的體味與感悟,達到了培養學生語文素養以及情感熏陶的目的。整個教學設計從“初步感知”到“研讀與賞析”再到“反思與延伸”,三大教學板塊將整個教學流程貫通一氣,既貼切又自然,既流暢又嚴謹,設計是比較有新意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反思與拓展──“世上還有爸爸好”的口頭作文,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認識,鮮明地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將課堂教學推入高潮,使學生對文章的所蘊涵的情感有了新的思考與認識,促使學生在對文章的研讀過程中感悟人生,體味生活,得到啟示,獲得教益。
初一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爸爸的花兒落了》的教案設計 篇10
一、預習
再次閱讀全文后,重點閱讀爸爸逼“我”去上學以及畢業典禮后“我”急著回家兩個部分,思考研討與練習二。
二、導人
上節課,我們分析了爸爸這個人物形象,理解了文章的插敘手法。這節課我們重點分析兩個語段以及記敘文中的伏筆與照應的問題。
三、正課
1.朗讀從“當我在一年級的時候……今天是我最后一天在這學校里啦”。
2.質疑:我在一年級的時候,每天早晨醒來“又愁又怕”,愁的是什么,怕的又是什么?
討論并歸納:愁的是已經這么晚了,到學校去準又是遲到被罰站;怕的是罰站在門邊時同學們的眼光使我害羞。
3.質疑:爸爸是個商人,家里也很有錢,為什么不許小孩子上學乘車?
討論并歸納:對孩子嚴格要求,不嬌生慣養。
4.質疑:爸爸見我不起床為什么打我?
討論并歸納:對孩子不嬌生慣養,嚴格要求。
5.質疑:爸爸既然打了我為什么又給我送花夾襖和兩個銅板?
討論并歸納:爸爸表面對我很嚴厲,實際上卻充滿愛心。
6.質疑:爸爸對我的嚴格教育對我成長有什么影響?討論并歸納:從那以后,到今天,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著校工開大鐵柵欄門的學生之一,而且成為最優秀的小學畢業生,代表同學領畢業證書和致謝詞。
7.朗讀從“快回家去……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8.質疑:我為什么要趕著回家“好像怕趕不上什么事情似的,為什么呀”?
討論并歸納:這是親人間的一種預感,在文中也成為爸爸即將離開人世的伏筆。
9.質疑:文中類似這樣的伏筆還有哪些?
討論并歸納:
(1)我回憶去醫院看望爸爸時,爸爸曾說:“沒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大了,是不是?”這是一處伏筆。
(2)當畢業典禮的鐘聲響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媽媽爸爸,疑惑“媽媽今早的眼睛為什么紅腫著”,是在暗示媽媽對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將去世很悲痛。
(3)當我進了家門,看到旁邊的垂落的夾竹桃和落下的沒有長成的小石榴,都在暗示爸爸的去世,以花喻人,人去花落。
10.質疑:聽了老高的話,知道爸爸去世的消息,我為什么“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
討論并歸納:這是爸爸長期對我嚴格要求教育的結果。如爸爸說過:“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爸爸也不拿我當孩子,讓我給在日本讀書的陳叔叔匯款。爸爸說:“不要怕,英子,你要學做許多事,將來好幫著你媽媽。你最大。”爸爸叮囑我“闖練,闖練”。所以我能意識“是的,這里就數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1.討論:研討與練習三。
12.質疑:文章標題“爸爸的花兒落了”用得好不好,為什么?
討論并歸納:文題一方面實指夾竹桃的敗落,一方面象征天性愛花的爸爸離開人世。
13.質疑:文章多次寫花有什么用意?
討論并歸納:開頭由衣襟上的夾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中間寫爸爸愛花的天性,結尾用“垂落的夾竹桃和落下的沒有長成的小石榴”回應前文,暗示花落人亡。以花為線索貫穿全文,使全文充滿人情味而又嚴謹周密。
14.質疑:有的專家認為文章除了爸爸愛花這條線索還有一條線索是什么?
討論并歸納:另一條線索是畢業典禮。文章從畢業典禮前寫起,寫到爸爸病倒了,不能參加我的畢業典禮,然后回憶爸爸多年來對我的嚴厲管教。對子女真誠的愛。畢業典禮中又疏密有致地敘述爸爸叫我到銀行匯款的事,讓我去闖練。畢業典禮后,英子聽到爸爸辭世的消息,表現出了驚人的“鎮定”“安靜”,這是爸爸對我長期教育的結果。
爸爸愛花和畢業典禮這兩條線索中,前者是主線,因為作品所要刻畫的主要形象是爸爸,在作品中起主導作用。而后者是副線,是為情節的發展有序而設置的,它對主線只是起著烘托、映襯、推動的作用。然而這兩條線索相互輝映,既有利于情節的展開,又使兩個人物主次分明,交映生輝。
四、小結
本文以爸爸愛花和畢業典禮為線索,重點寫爸爸對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長大、懂事的情感。文章采用插敘手法,時而寫眼前的事,時而又回憶往事,文章顯得波瀾起伏,跌宕有致。
初一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爸爸的花兒落了》的教案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2、 欣賞的美點,感受父愛。
3、 領悟成長的真正意義,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教學重點:
體驗父愛,欣賞美點,感悟成長。
課前準備:
學生熟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字詞。
教師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出示目標
1、播放《父親》這首歌,創設情境。
剛才我們懷著對父親的崇敬之情聆聽了一首為我們的父親唱的頌歌。聽著這優美的旋律,感受著父愛的深沉與博大,我們怎能不去感謝給予我們生命與厚愛的父親呢?在一篇課文里同樣有一位父親值得我們去歌頌。
2、多媒體顯示題目,板書。
二、簡介作者和《城南舊事》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多媒體播放《爸爸的花兒落了》音頻朗讀,聽讀感知。對圈點勾畫,找出記敘的要素,理清思路。
說情節:
1、用自己的話概述課文。
2、圍繞“爸爸”和“我”寫了哪些事情?
3、課文中哪些情節最讓你感動?
四、研讀課文,感受父愛
1、 課題《爸爸的花兒落了》有怎樣的內涵?
2、 重點品讀我賴床一事,體會表現了父親怎樣的情感態度?
3、 篩選父親的語言,試品析爸爸對女兒的感情。
4、 文中的父親是怎樣的一個人?他在我成長中起什么作用?
5、 找出并再次品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五、說自己
說說你成長中的感動
在《懂你》的音樂中回憶并書寫自己的感動時刻。
六、教師總結
文中的父親讓我們感受到了父親對自己的關愛,我們也體會到了我們的父親對我們的關愛,那么,就讓我們在我們成長的記憶長河中謹記:生活中,有個人叫父親,有種愛叫父愛。作業布置:請將自己成長中的感動寫下來。
初一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爸爸的花兒落了》的教案設計 篇12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文章的內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讀課文,學會質疑。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體味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學心重點: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文章的內容。
學心難點:理解作者思想感情,體味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學習內容
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預習檢查
1、注音
衣襟撣子徘徊腫脹柵欄驪歌
叮囑恐懼花圃玉簪花蒲公英
2、解詞
謝詞:
徘徊:
驪歌:
叮囑:
知交:
闖練:
3、文學常識填空
本文體裁是,作者(1918——),原名,小名英子,原籍,生于日本大阪,在北平長大。處女作散文小說合集、短篇小說集、。最有影響的'作品當推。《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是的最后一章,原名為,是作者對童年的一段親切回憶。
三、自主學習
學習快速瀏覽課文,并完成以下問題。
1、文章的題目有何含義?
2、文中主要寫了哪幾個人物?主要人物是誰?
3、課文寫了哪些生活片斷,哪些是眼前的事,哪些是回憶的事?請理清課文脈絡。
四、合作探究
學生速讀課文后,四人小組討論回答,學生間互相評論補充。
1、“花”在全文結構中起著怎樣的作用?
2、文章有兩條線索,請指出。
一條是:;另一條是:
2、從全文看,爸爸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3、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五、課堂檢測
1、在書寫有誤的漢字下面畫上橫線,并在括號內訂正。
(1)靜默藤條雨蓬遮蓋
(2)寄款辨論抽搭茉莉
(3)腫脹白暑灌水蹲下
(4)賴惰踢拖包袱石榴
2、結合語境,解釋下面這段話中的詞語。
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驪歌,現在輪到同學們唱給我們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驪歌:
徘徊:
知交:
零落:
初一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爸爸的花兒落了》的教案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文章,理清文章脈絡
2、品讀細節描寫,把握父親形象
3、感悟復雜情感,增強情感體驗
4、了解插敘和伏筆
教學步驟與方法:
一、導入:由電影《城南舊事》插曲導入(幻燈片)
教師語言導引:這是電影《城南舊事》的插曲。在《城南舊事》這部書里,寫了小女孩英子從6歲到12歲之間經歷的幾件事。里面寫到了椿樹胡同的瘋女人秀貞,小伙伴妞兒,蹲在草地上的小偷,還有騎著小毛驢回老家的宋媽。這些人在故事的結尾都離英子而去了。正如歌中所唱“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一直到最后一篇《爸爸的花兒落了》,親愛的爸爸也與世長辭,永遠地離開了英子。英子被放上長女的家庭重擔,童年從此就一去不復返了。今天我們來學習林海音(幻燈片)《城南舊事》的最后一篇《爸爸的花兒落了》。(板書課題)
二、出示學習目標:(幻燈片)
學習目標:
整體把握,理清文脈
品讀細節,體會父愛
感悟成長,理解感情
三、掃除文字障礙:(幻燈片)
四、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要求:同學們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快速地跳讀文章,理清文章的脈絡。
提示問題:文中眼前的事是什么事?回憶的事有哪幾件?
2、討論,展示,確定。(幻燈片)
畢業典禮 爸爸與花
畢業典禮前 由胸前的夾竹桃 引出昨天探望爸爸的情形
由爸爸的叮嚀 引出因賴床挨打的回憶
畢業典禮開始 由想起爸爸的病 引出對爸爸愛花的回憶
畢業典禮中 由韓主任的講話 引出爸爸教我闖練的回憶
畢業典禮后 看到爸爸的花兒落了
爸爸去世了 “我 ”不再是小孩子了
五、品讀細節,體會父愛:
1、教師舉例,教給品讀方法:
例如:①讀61頁“六年前他參加了我們學校……和致謝詞”這一句,我讀出了爸爸對英子殷切的期望。
②讀62頁倒數第二段最后一句“最糟的是……”這一句,我讀出了爸爸對英子嚴格的要求,他有意識地從小培養英子吃苦耐勞的品質。
2、仿照示例,進行品讀。每個同學從文中找一處最有感受的句子,仿照老師示例的方法進行品讀,批注在句子的旁邊。
3、小組合作交流。把自己的品讀感受拿到小組中進行交流,取長補短,自我完善。
4、當堂展示。鼓勵學生積極地把品讀成果展示出來,讓學生點評,教師點評。要穿插對重點句的朗讀。
5、概括爸爸的形象。學生來說,互為補充。
爸爸是一個愛花、愛孩子、愛生活、重情義的爸爸。他對孩子的愛,既有殷切的期望,又有嚴格的要求,既有溫暖的關懷,又有熱忱的鼓勵。(幻燈片)
六、品讀文末兩句話,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教師過渡語:這樣的一位好爸爸,在文章的結尾卻…了(學生說),對于爸爸的去世,文中有正面的描寫嗎?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讓學生找暗示,了解“伏筆”)
教師情感渲染,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爸爸的花兒落了,(板書:花落)這句話的另一層意思是-----爸爸去世了(學生說,教師板書:人亡),一語雙關。
那么愛花的爸爸,那么愛孩子的爸爸,那么熱愛生活的爸爸,就這樣英年早逝,撒手人寰。拋下他年輕的妻子,撇下他幼小的孩子,早早地離開了人世。他再也不能照顧他的花,再也不能疼愛他的孩子,再也不能親眼看著孩子們長大成人。他死不瞑目啊!
而英子,再也沒有爸爸了。他再也享受不到那溫暖的關懷,再也感受不到那熱忱的鼓勵,甚至,她想再挨爸爸一次打都不能夠了!一個12歲的小女孩,當別的孩子還在扯著爸爸的`衣袖撒嬌的時候,她卻早早地承受了失去父親的痛苦。這痛(板書:痛),真是徹心徹肺徹骨啊!但英子能盡情去宣泄嗎?她多么想放聲一哭啊!但是她不能!她還有四個妹妹兩個弟弟,他們一個比一個年幼,一個比一個弱小。家里已經天塌地陷,他們卻渾然不知,只知道在那兒搶玩意兒,玩沙土!作為長女,英子必須堅強地面對這家庭的變故,必須幫著媽媽把這個支離破碎的家撐起來!她不能辜負,也沒有辜負爸爸對她的教育。在這一瞬之間,她長大了!(板書:成長)所以,她只能在心里默念道: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請同學們用心讀這兩句話,讀出英子喪父的痛楚,讀出英子作為長女的擔當。
七、拓展:說一說“我和爸爸的故事”
教師過渡語:爸爸是天,爸爸是地;爸爸是山,爸爸是海。我們是爸爸生命的延續,我們從爸爸的生命中走來。世上有哪個爸爸不愛自己的孩子?又有哪個爸爸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呢?記得小時候,我的爸爸總是對我說:好好上學!只要你好好學,砸鍋賣鐵我也供你!從這句話里,我聽出了爸爸的決心,我自己也就特別有決心,后來我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學校。下面同學們也來說說爸爸和你的故事。(幻燈片:要求)
要求:1、不拘長短,哪怕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
2、側重說說爸爸對你的影響
八、結束本課
(幻燈片)讓同學們借著這個機會對自己的爸爸說句話:爸爸,你放心!我已經長大了!我會努力,我會懂事,我一定會成為你的驕傲的!
以上即是語文網小編分享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的全部內容,更多語文資料請到語文網。
初一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爸爸的花兒落了》的教案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掌握本文重點詞語并會用。
2精讀課文,了解作家作品,理清文章結構,把握行文線索,分析文中父親的形象,把握文章主題。
3反復朗讀,理請文章層次,學習插敘手法在文中的運用。
4細細品讀,體會作者與父親的感情。
教學重點: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2、學習本文插敘的寫法
3、理解文中父親對“我”的深情。
教學難點:
1、理解本文題目的雙重含義和“花”在文中的作用。
2、揣摩文中的伏筆及含蓄的表達
課前預習:
搜集作者相關資料,熟讀本課字詞。
課時安排:
1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爸爸去哪兒》——第八課《爸爸的花兒落了》,
這節課我們的主要任務是什么呢?
二、教學任務:
1、明確線索,理清思路。
2、理解并掌握雙關和插敘。
3、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領悟文中父愛,反思自己的親情或友情。
三、預習檢測
1、字詞掌握:聽寫或讀寫
zhǒnɡzhànɡdīnɡzhǔ
pǔ驪歌
玉簪花雞毛撣子
2、作者作品簡介:本文選自《城南舊事》,作者: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中國臺灣女作家,她的創作很豐富,有散文集《窗》《兩地》《作客美國》等,她的處女作散文小說合集《冬青樹》是一部專寫家庭瑣事的文集,短篇小說集有《燭心》《婚姻的故事》《城南舊事》等,長篇小說《春風》《云》。
作品:《城南舊事》——20年代末,發生在北京城南一條胡同里的故事,主人公:小英子,童年時代身邊發生的故事。
這篇課文選自林海音的小說《城南舊事》的最后一部分。有關作家林海音及其《城南舊事》的一些資料課后希望你們回去之后能夠認真的搜集并積累,這不僅能夠豐富文學知識,擴大知識面,而且對于你們理解這篇課文很有幫助。(5分鐘)lízāndǎn
四、整體感知課文(快速瀏覽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一)速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
1、本文是什么文體?(小說自傳體小說)
2、本文有哪兩位人物?主要人物又是誰?爸爸、“我”。爸爸是主要人物。文中都寫了父親的哪些事情?從中看出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畫出關于父親描寫的句子)——(爸爸的思想性格是通過事件和語言表現出來的):
教師總結:由此可見,文章中的父親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又是一個能夠對我嚴格要求的好父親。這樣的父親你們羨慕嗎?有這樣的父親是很幸福的!其實,你們都有這樣一位非常慈祥非常愛你們的父親,我們的生活缺少的不是幸福,缺少的只是發現,只是我們對生活的細心的觀察。那么作者林海音是如何將她的這種發現,這份通過細心觀察而獲得的情感表達出來的呢?(提問)——回憶
(二)跳讀課文,理清層次感受文章的結構美:
1、文中哪些是寫眼前的事,哪些是寫回憶的事?回憶的事是怎樣引出來的?(點出事件——分清眼前與回憶指明插敘——挖掘線索)(由文章最后一句話,引出題目)
2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標題的?找出相關內容并大聲朗讀出來。提示:題目一語雙關,一方面實指夾竹桃的敗落,另一方面暗指天性愛花的爸爸去世。以“花”開頭,以“花”結尾,中間也多次提到花——是因為爸爸喜歡花花讓作者回憶起父親,同時花也成了爸爸的象征。
3、文中幾次提到了“花”,花對這篇文章的構思所起的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
(作者在記敘事情的時候,同學們有沒發現有一樣非常重要的事物是作者反復提到的?在作者的回憶過程中,它貫穿始終,這件東西可是對整篇文章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花)教師提示:
(1)文章一開始,通過衣襟上的粉紅色夾竹桃,引出前一天去醫院探望父親時的情形。
(2)通過回憶探病時父親的一番話,特別是囑咐我不要遲到,引出六年前因賴床不起受爸爸懲罰以及自己以后上學從不遲到的情形。而這時,禮堂里的鐘聲又讓她想到了爸爸不會來了,“我”的思潮起了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于是又回憶起了爸爸愛花的情形。
(3)最后寫從畢業典禮回來,看著滿院零落的花,聽到老高的話,使她清醒地意識到父親已經離開了自己,自己已經長大了。這也使得其與文章一開始提到的花相互呼應。
(三).品讀課文,語言賞析
不僅在“花”這一形象上,作者運用得如此的巧妙,如此細膩,在文章的其他地方,都體現出了作者細膩的情感和巧妙的構思。請大家回去找一找,哪些地方你認為作者寫得最精彩,下一節課我們再來共同討論一下這個題目。
五、回顧與體驗
1、談談本節課的收獲?
2、文章37段寫了這樣一句話“我們是多么喜歡長高了變成大人,我們又是多么怕呢!”,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試著結合自己的體驗與同學討論:“我們”為什么既喜歡,又害怕變成大人?大家暢所欲言。
六、作業:
1 本文重點字詞在練習本上寫三遍,并找至少三處處課文中你認為最精彩的句子,說明喜歡理由,寫在積累本上。(必做)
2從對課文中父愛的體會,談談父親的愛;并給父親寫一封信,回家讀給父親聽。(選做)
七、結束語:
這篇文章作者在表達父親對自己的關愛和自己對父親的深情,是通過這些回憶的簡單的羅列(羅列,就是不加分析的一一列舉出來)嗎?不是的。有沒有一種記流水帳的感覺?沒有。它是貫穿著作者起伏的思潮(思緒的潮流),時而寫眼前的事,時而又回憶往事,這樣子就使得文章更顯生動,使得作者的這些回憶具有更大的感情力量:作者首先用衣襟上的粉紅色的夾竹桃,引出前一天去醫院探望父親的情形;通過回憶探病時爸爸的一番話,特別是囑咐她不要遲到,引出了六年前因賴床不起受爸爸懲罰以及自己以后上學從不遲到的情形;這時,禮堂的鐘聲響了,想到爸爸不會來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于是又憶起了爸爸愛花的情形;還回憶起了爸爸要她闖練,讓她到東郊民巷的正金銀行去給在日本的叔叔匯款的經過;最后寫畢業典禮回來,看著滿院零落的花,聽到老高的話,她清醒的意識到爸爸的花兒落了,自己已經長大了。
這樣的回憶過程,內容豐富,但不顯得繁瑣,不顯得零亂。這是一種作文的重要方法,希望大家回去之后能夠仔細的反復地閱讀文章,這的確是一篇好文章!
初一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爸爸的花兒落了》的教案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
1、感知文章內容,概括故事情節。
2、體會作者思想感情,感悟人間真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從中感受至愛親情。
自學內容:
1、預習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2、在學習的過程中,你可能也遇到過類似我賴在床上不想上學的經歷,你的父親是如何教育你的呢?也許感受到父愛的事件很多,準備好說給大家聽聽。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有感情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課文導入:
人生在世,人們夸贊的最多的是母親,人們最不能忘懷的也是母親,可是今天我們要為父親唱一首頌歌。他們同樣讓我們難以忘懷,他們同樣值得我們夸贊。現在我們就一同去認識一位可敬可親的父親吧!
一、整體感知
學生速讀課文,思考問題。
a、從全文看,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
b、“花”在全文結構中起著怎樣的作用?
c、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二、研讀賞析
1、教師導學:
這篇文章以“爸爸的花兒落了”為題,一方面指爸爸種的夾竹桃凋謝了,另一方面則點出了爸爸的離開人世。那么爸爸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究竟起了怎樣的作用呢?同學們可以圍繞這一話題在深入提出問題進行討論,力求對文章能又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2、自主探究:
a、文中哪些寫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憶過去的事,回憶的事是怎樣引出的?
b、文中是如何暗示爸爸已經病的很重,可能將不久于人世的?
c、怎樣理解文章末尾我默念的話的含義?
結論:
a、文章開篇用衣襟上的粉紅色夾竹桃,引出前一天去醫院探望爸爸時的情形;通過憶述探病時的爸爸的一番話,特別是囑咐她不要遲到,引出六年前因賴床不起受爸爸懲罰以及自己以后上學從不遲到的情形;這時禮堂的鐘聲響了想到爸爸不會來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兒,于是又憶起爸爸愛花的情形;還沒有想完,韓主任已經講話了,我們也唱起了驪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長大,進而回憶起爸爸要她闖練,讓她到東郊民巷正金銀行匯款給在日本的陳叔叔的經過;最后畢業典禮回來,看著滿院飄落的花兒,聽到老高的話,她清醒的意識到爸爸的花真的落了,自己已經長大了。
b、比如開頭我回憶去醫院看望爸爸時,爸爸曾說:“沒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妹妹,你已經長大了,是不是?”這是一處伏筆。又如當年畢業典禮的鐘聲響起后,我突然又想起爸爸媽媽,疑惑媽媽今早的眼睛為什么紅腫著”,是在暗示媽媽對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將去世。而畢業典禮結束后,“催著自己,我好像怕趕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趕回家去,這恐怕是一種預感。至于寫她進家門以后看到“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么時候垂下了好幾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象樣”,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將喪父的傷痛推到極至。
c、是說作者在爸爸去世之時,終于體會到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三、鞏固訓練
1、識記字詞,完成讀一讀,寫一寫。
2、思考“研討與練習”一。
3、進一步閱讀文章,思考“研討與練習”二。
4、準備說說自己的爸爸。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研讀與賞析文章的重點內容。
一、研讀賞析
1、教師導學
上節課我們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已經基本把握了文章的內容,也理清了文章的脈絡。這節課我們就文章的重點進一步學習和探討,使自己的認識達到新的高度。請同學們重點閱讀爸爸逼我去上學以及畢業典禮后我急著回家兩部分,并展開討論。
2、出示問題組:
a、對爸爸逼我去上學的回憶表明爸爸怎樣的態度和情感?對我成長有什么影響?
b、畢業典禮后我回家時見到了怎樣的情境?這預示著什么?
c、我是不是真正感覺到自己長大了?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3、明確:
a、爸爸對我要求很嚴格,希望我從小就能養成好的習慣,但是他表面的嚴歷中有無限的關愛,關心自己的冷暖和苦樂。爸爸的愛使我意識到不能懶惰,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為我以后的成長上了很好的一課。
b、弟弟妹妹只是自顧自的玩著;爸爸種的夾竹桃垂下了好幾枝,很不像樣子;小青石榴從樹上掉下來,老高急匆匆的告訴醫院來了電話等等,這些都預示著爸爸已經病得很重,將不久與人世。
c、是的。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識到這里就數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了,然后就對老高說話,而且是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二、體驗反思
組織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討論我們為什么很喜歡、很害怕變成大人?
進一步提問:
1、課文中還有什么情節引起你的閱讀興趣?談談你的體會?
2、你有沒有我類似賴在床上不想上學的經歷?你的父親是如何處理的,說給大家聽聽?
三、拓展延伸
小作文《世上還有爸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