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點》教學案例與反思(精選15篇)
《雨點》教學案例與反思 篇1
【文本解讀】:
《雨點》是語文(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第2課課文。這是一首詩歌,全詩8行,4句,句式整齊,韻律優美。第一句抓住“池塘”水波平靜的特點,寫雨點在那里“睡覺”;第二句抓住“小溪”潺潺流水的特點,寫雨點在那里“散步”;第三句抓住“江河”奔騰不息的特點,寫雨點在那里“奔跑”;第四句抓住“海洋”波濤洶涌的特點,寫雨點在那里“跳躍”。用4個擬人化的詞語生動地描繪了雨點落進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動態。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該是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的。教材是學生學習的載體,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是多元化的,在教學中應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獨特體驗與創造潛能的開發,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設計本課時,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多媒體課件。以童趣為本,朗讀為主,充分發揮想象,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美。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生通過互動學習,能讀通課文,讀懂課文。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過雨點的動態變化,了解他們的特點,激發學生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讓學生讀懂課文,認識雨點的動態變化。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圖片
【課時準備】: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復習詞語。
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們猜一個謎語,看誰最聰明。(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河里看不見。)
生:雨點。(板書:雨點)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雨點這一課。
師:小雨點呀可喜歡旅行了,你們也愿意和小雨點一起旅行嗎?可小雨點要考考你們,讓你們讀讀昨天學得這些生字娃娃才可以參加。.
(多媒體出示詞語:池塘 睡覺 小溪 落進 海洋 散步 里 奔跑)
師:現在你們也是可愛的小雨點了,我們一起去旅行吧!風兒一吹,我們告別了云婆婆,落下來了,落呀,落呀,你們看我們落進了——池塘里。(多媒體出示:池塘畫面)(板書:池塘)
師:池塘里的水怎么樣啊?
生:池塘里的水清清的,池塘里的水靜靜的。
師:是呀,多清多靜的小池塘呀,里面的水一點都不流動,它們都在睡覺呢! (板書:睡覺)小雨點在里面睡著了,慢慢地,我們也睡著了,還做起了甜甜的夢呢!(邊說邊做動作,學生似乎睡著了。)
師:小雨點,你們都夢見什么了?(生交流說話夢的內容)
師:多么有趣而好玩的夢啊!那都是因為有池塘啊,所以我們小雨點的夢又香又甜。我們來看看課文里的第一句話,怎么才能夠讀好這一句話呢?最重要的是先要讀好這個詞——睡覺。(師范讀、指名讀)
師:這個詞讀好了,那么這句話一定能讀好它,注意讀這一句時要輕輕的。(指名讀、分組讀、加動作齊讀)
師:我們來看看愛旅行的小雨點,又落到了哪?(多媒體出示:小溪畫面)(板書:小溪)
小溪的水緩緩地流著,就像在干什么呢?書上用了哪個詞?(板書:散步)
師:小朋友,你們散步嗎?散步的時候是怎么走的呢?(學生模仿散步的動作)
師:誰能把散步這個詞讀好呢?(重點讀好散步一詞,指名讀第二句,評議,再讀)
師:自己看第3幅圖,小聲讀第三句話,能不能把意思讀懂。
(多媒體出示:江河畫面)小雨點在江河里干什么啊?(板書:江河 奔跑)
師:小朋友們,你們在什么時候奔跑過呢?(重點讀好奔跑一詞,要讀得歡快、自由)指名讀,男女生分讀。
師:我們來看看小雨點最后來到了哪兒?(多媒體出示:海洋畫面)海洋給你的感覺是什么呢?
生:大。
師:對,很大,而且是一望無邊,誰能讀得讓我們感受到他的大呢?(指名讀)
師:感受到了吧,你們看:雨點在海洋里一會被掀到浪尖,一會被掀到浪底,就這么一上一下,就像在干什么呀?
生:跳躍。(板書:跳躍)
師:大家跳起來讀讀這個詞,生齊讀第四句話。
師:小雨點的旅行結束了,看看小雨點都到哪兒呢?(出示練習)
師:下面我們讀讀整篇課文吧,讀全文之前聽聽電腦里怎么讀的?跟它比比誰讀的好?(全班齊讀)
師:這么有趣的課文,你能背一背嗎?(全班齊背)
二.延伸拓展。
師:小雨點可愛嗎?春天的雨灑在大地,大地會有哪些變化呢?你們看——它飄在果林,點紅了——桃花。
它灑在樹梢,染綠了——柳條。
它降在田野,叫醒了——青蛙。
師:那么春天的雨點還會落在哪兒,在干什么呢?(同桌討論,指名說)
生:“雨點落在花叢中,在花叢中跳舞;雨點落在荷葉上,在荷葉上打滾;雨點落在泥土里,在泥土里睡覺……”
師:是啊,小雨點來到哪兒,就把歡樂帶到哪兒,小朋友們要好好地保護好它們的家呀,千萬別把它們弄臟了。
【板書設計】:
池塘里(圖片) 睡覺
雨點 小溪里(圖片) 散步
(落進) 江河里(圖片) 奔跑
海洋里(圖片) 跳躍
【教學反思】:
1.在教學中我注重啟發學生想象,啟動學生的情感。教學中針對文章優美的語句,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全身心地誦讀,讓語言所抒發的情感溢出紙面,從而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鳴。在與文本的碰撞中學生仿佛覺得自己就是小雨點,在池塘里甜甜地睡覺,在小溪里愉快地散步,在江河里興奮地奔跑,在海洋里盡情地跳躍。這樣朗讀課文,由我及物,學生和語言合二為一,進入了情景交融、物我同一的審美境界。
2.《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語文教師應該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思,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在《雨點》教學設計中,我進行了對學生的思維拓展:你們注意觀察過嗎?雨點還會落到哪些地方,它們又會干什么呢? “雨點落在花叢中,在花叢中跳舞;雨點落在荷葉上,在荷葉上打滾;雨點落在泥土里,在泥土里睡覺……” 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非常的豐富,思維方式很特別,他們編寫得兒歌生動、形象,富有趣味。使春天的雨更美,更有靈性。
3.在板書設計中我主要以貼圖為主,配以簡潔的文字,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樣直接、簡潔的板書再現了文章的語言,轉文為圖,將學生領進了詩歌所描繪的意境中,感受語言的童趣。
4.在教學中有些不足,如讓學生讀課文后,可以再唱唱《小小雨點》,就更能引起學生的無限遐想,使他們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巧妙地把藝術帶到語文課堂中。我將在以后的教學中慢慢地改進。
《雨點》教學案例與反思 篇2
《雨點》這篇課文是蘇教版第二冊的第二課,本課是一首詩歌。全詩8行,4句,分別寫雨點落進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的狀態。全文句式整齊,韻律感強。文中配有插圖,形象地再現了雨點“在池塘里睡覺”、“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躍”的情景。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初讀課文,掌握了課文中的生字詞的讀音,也都知道了雨點落在哪里,在那里干什么。但同時還留存的疑惑是同樣是雨點,為什么落到不同的地方,就會與不同的表現。為了解決這一難點,我利用了多媒體演示,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生通過觀看雨點落在平靜的池塘中,水面起了一點點漣漪后,馬上又恢復了平靜,看見了山澗的泉水叮叮咚咚歡快地向前流著,雨點落下來,隨著水流也緩緩地前進,見到了寬闊的大河,河水嘩嘩地奔騰著,雨點一落到河里,隨波奔跑,欣賞到了在一望無邊的大海中,波濤洶涌,海浪滔天,雨點落下來,隨著浪花上下翻滾。這些形象的動畫,讓學生深刻地記住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四種不同事物的特征,也理解了為什么雨點“睡覺”、“ 散步”、“奔跑”、“跳躍”。在教學中我又讓學生把自己當成雨點,一邊做動作一邊朗讀詩文,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的輕重緩急表達出雨點的各種不同的狀態。
課文教學完了,難點也解決掉了,通過課堂上的朗讀也能將課文背誦出來了,那么這篇課文的教學是否結束了?不,雨點除了落在課文所說的那些地方,還會落到很多地方,這時候的又會是什么樣子的呢?我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再展開自己豐富的想象,雨點還會落到哪里?它在這些地方干什么呢?有的說:“雨點落進草叢里,在草叢里捉迷藏。雨點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跳舞。”有的說:“雨點落在屋頂上,在屋頂上彈琴。雨點落在樹葉上,在樹葉上唱歌。”有的說:“雨點落在雨傘上,在雨傘上滑滑梯。雨點落在荷葉上,在荷葉上打滾兒。”……聽著他們充滿童趣的語言,我被他們豐富的想象力震驚了。課后,我布置他們仿照課文寫一首小詩,也來做一回小詩人,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寫上來的小詩一點也不比課文遜色。
《雨點》教學案例與反思 篇3
《春天的雨點》一課是一篇很美很感人的課文。但是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要體會平凡生活中的細膩的情感,確實很有難度。北師大教材選文雖好但卻有深度有難度,各位老師一定在備課中感很困難。的確,課文篇篇都是新的,每一篇課文對于老師都是一個個挑戰。作為一個教研員,與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所以我和大家是一樣的,每每看到這些課文都覺得太難了,就像老虎啃天,無從下嘴。又很想給工作繁忙的老師們提供現成的教案,幫助大家減輕一些負擔。我嘗試把《春天的雨點》備出來,僅供大家參考。更主要的是給大家提供一個備課的思路。對于本課設計希望老師根據本班學生情況作相應調整。
這篇課文備完后,我有一些感觸,想與大家分享。第一,要有知難而上的精神。往往有這樣的習慣。老師們在上公開課的時候,一般都要選一些“好上”的課文。所謂“好上”就是課文要短一點,簡單一點,整裝一點,美一點,錄像資料能找到一點等等。反之,長課文、難課文、沒有課件展示的課文都成為誰也不愿啃的硬骨頭,就像《春天的雨點》。這也是我為什么選擇它來備課的原因。無從下手也要下,雖然費了不少腦細胞,備備停停,停停備備,可謂痛苦掙扎。只要不放棄,就會走出死胡同。所以,奉勸大家,越是別人不敢上的課文,就越要嘗試一下,只要努力過,就一定會有回報。第二,要用“心”,用心與作者對話、溝通。當你真的讀進去,想進去,思路就會漸漸清晰起來,靈感也就隨之而來。第三,激情很重要,激情首先會在投入地鉆研教材中產生,也就是與作者心靈的溝通,被作者的思想感情所感染的時候,就會產生激情。這種激情產生以后,就會急切想找到把它傳達給學生的方式。我想這就是情境的創設吧。所以說情境創設絕不是空穴來風。本課的`情境創設涉及了語言(教師的總結語言)創設情境、角色進入創設情境和音樂創設情境,這些情境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綜合的。其中語言創設情境最難,因為這和感情投入、文學素養、語言表現力有極大的關系,在備課中,我深深感到自己語言表達的蒼白無力,無法把作者的情感盡情的表達出來以感染學生。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語言創設情境將越來越代替其他情境,所以提高文學素養是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的當務之急。
誠懇希望老師們每學期能夠獨立、用心備出幾節精品課,同時希望把好的教學設計發給我,把你的困難傳達給我,共同學習、探索。
《雨點》教學案例與反思 篇4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正確書寫。認識3個新偏旁。
3.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雨點的動態變化,激發學生觀察、了解自然的興趣。
4.通過理解課文的語言和吟誦課文,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的欲望,用“雨點落進 ,在 。”仿寫課文。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雨點的動態變化,激發學生觀察、了解自然的興趣。
3.通過理解課文的語言和吟誦課文,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的欲望,用“雨點落進 ,在 。”仿寫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看、聽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
2. 看拼音讀詞,下面老師要考考大家,課文中的詞語,你還認識嗎?誰來讀讀第一行……
3.小朋友們回憶一下課文內容,如果能用上這邊的詞語就更棒了。
4.現在讓我們走進文本,看看升國旗時,我們應該怎樣做?
(設計意圖: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詞語,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二、細細體會,美讀欣賞。
1.分句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
雨點從天空落下來,落進了不同的地方,現在就讓我們跟隨著雨點一起去游玩,好嗎?多媒體放映雨點落進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動畫。
2.師述:天空中聚集起片片烏云,不一會兒,雨點就落下來了,有的落進了池塘,池塘里多平靜啊,一點波紋都沒有,雨點像躺在舒適的大床上睡著了;有的雨點不小心來到了小溪里,伴隨著緩緩流淌的溪水悠閑地散起步來;另外一些……“雨點從天空落下來,落進了不同的地方,現在就讓我們跟隨著雨點一起去游玩,好嗎?”
雨點可愛嗎?你想跟著去哪里游玩,就把那句話仔細地讀讀。
出示第一句,指名讀。
師: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①在池塘里睡覺。出示池塘圖片,想象池塘像什么?雨點躺在池塘這張舒適的大床上睡著了,多舒服。指導朗讀。
指導讀第二句。
②在小溪里散步。動畫演示小溪緩緩流淌的畫面,雨點好像在小溪里干什么?為什么?小雨點跟著溪水正悠閑自在地散步呢。指導朗讀。
指導讀第三句。
③在江河里奔跑。聯系學校運動會上長跑比賽理解“奔跑”,多媒體演示江河水后浪推前浪,奔騰向前的情景。小雨點歡笑著要趕上前面那朵浪花。指導朗讀。
指導讀第四句。
④在海洋里跳躍。多媒體演示雨點在海洋里的情景,說說你看到了什么?看小雨點的表情猜猜他的心情,指導朗讀。
讓我們拿起書,加上動作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看圖背誦課文。
(1)雨點落進了那些地方?
A.生答師出示圖片:池塘、小溪、江河、海洋。要求學生說話要完整。(圖片隨意擺放)
B.誰能用一句話來回答:雨點落進_____、_____、_____和_____里。
C.看看這幾幅畫可以怎么排列?
學生上來排列,并說說你為什么這樣排?(從小到大、從大到小等)
D.師小結:書上作者是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因為雨點落進池塘里,池塘里的水要流進小溪里,小溪里的水要流進江河里,最后所有的水都要流進海洋里。
E.誰能讀出他們不同的氣勢來?指名讀再齊讀: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2)雨點落進這些地方在干什么呢?
A.生答師出示雨點各種姿態的圖片與相應的詞語:睡覺、散步、奔跑、跳躍、
B.想一想,課文該怎么讀呢?學生自由練習。
C.指名讀,并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
D.雨點落進不同的地方,它的姿態也就各不相同,你們能不能通過朗讀,加上動作把它表演出來?找個好朋友一起練一練。
E.指名上臺表演朗誦課文。
F.配樂朗誦課文:叫幾對好朋友上臺表演,其他在下面演。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將畫面描繪的事物與詞語聯系起來,美讀韻文,最后達到熟讀成誦。)
三、拓展延伸,積累語言。---悟
1.快速看課文,這首詩歌共有4句話,每句在寫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你能用這樣的句試也說一舉句詩嗎?“雨點落進______。”
3.這陣子綿綿的春雨給世界萬物帶來了春的生機,老師讓小朋友去找春天,相信小朋友都有許多收獲。你們注意觀察過嗎?雨點還會落到哪些地方,給大自然帶來哪些變化呢?
用句式“雨點落進 ,在 ”口頭填空:“雨點落在果園里,點紅了 ;雨點灑在樹梢上,染綠了;雨點落在田野里,滋潤了;雨點落在池塘里,喚醒了。”
4.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學著書上的寫詩方法,寫一首《春雨》的小詩。
師生共同編兒歌,如:
雨點落在雨傘上,在雨傘上跳舞;
雨點落在樹梢上,在樹梢上歡笑。
雨點落在屋檐上,在屋檐上蹦跳。
雨點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唱歌。
……
編好后一起拍手念一念,有條件的還可以譜成曲子唱一唱。
(設計意圖:仿寫課文。這樣的訓練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發展他們的想象和創造力,同時也溝通了語文與生活,語文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培養了他們綜合應用的能力。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四、指導寫字,遷移學習。---寫
1.認讀生字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誰能邊讀邊給它找個朋友?
2.書寫剩下的生字
說說怎么記住它(師范寫)
3.學生練寫(音樂)
(設計意圖:給優秀作業加圈圈,對老師來說是舉手之勞,但對孩子的激勵作用很大,這一設計滿足了學生的情感需要。)
板書設計:
2.雨點(圖片)
↙ ↓ ↓ ↘
(圖片)(圖片)(圖片)(圖片)
…… 池塘 小溪 江河 海洋
△△△ 睡覺 散步 奔跑 跳躍
教學后記:
整節課,我非常注意引領孩子們帶著問題進課堂,又帶問題出教室,把學習延伸到課外,不正是我們所極力推崇的嗎?蘇教版常務編委高林生教授說:“情趣是學生內在的閱讀動力。”這節課,情趣伴隨著教學的全過程,孩子們通過與課文的對話,歷經感悟、積累、遷移等心理過程正在形成朗讀能力。孩子們通過與課文的對話,歷經感悟、積累、遷移等心理過程正在形成朗讀能力。并讓孩子們學會認真書寫每一個漢字,為學好祖國的語言文字作準備。
《雨點》教學案例與反思 篇5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師:春天到了,春姑娘帶來了春風,也送來了春雨。滴答,滴答,雨點落下來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雨點》。
(板書課題“雨點”并讀題。)
師:同學們,雨點在不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表現呢?
二、層層遞進,引導初讀
l.自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讀課文。
師:課文一共有四句話,配有四幅圖,請同學們按順序,看圖讀和圖有關的一句話,再想想它的意思。
3.檢查初讀效果。
(1)師:通過讀課文,你知道雨點到過哪些地方?
(引導學生用“雨點落進”說話,并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貼上池塘圖、小溪圖、江河圖、海洋圖。)
(2)師:誰能把剛才四位同學說的四句話連成一句話說出來呢?
(引導用“雨點落進”“和”說話。)
師:雨點來到不同的地方,它們的表現究竟有什么不同?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好嗎?
三、創設情境,讀好課文
1.指導讀第一句。
(1)指名讀第一句,并出示池塘圖。
(2)感悟句子意境:雨點落進池塘里……
(板書:睡覺。)
師:呀,小雨點怎么落進池塘就睡起覺了呢?
生:因為池塘里的水靜靜的,沒有大的響聲,小雨點就睡著了。
生:池塘里的水很平,一動不動,小雨點在里面很舒服。
生:老師,我要是一個人在沒有響聲的地方,也會很快睡著的。
…………
師:是呀,在一個很安靜很安靜的地方,我也會慢慢地睡著。誰能把小雨點感受到的朗讀出來呢?(3)生自由讀。
2.指導讀第二句。(板書:散步。)
師:小雨點怎么會在小溪里散步呢?(出示課件:雨點在小溪里散步的圖。)
3.指導讀第三句。(板書:奔跑。讓學生感悟“奔跑”的情景,并說出“奔跑”的感受。)
生:老師,我在奔跑的時候,張著嘴出氣。
生:我奔跑的時候,大腿有點酸。
…………
4.指導讀第四句。(1)一邊想象,一邊自由讀句子。(2)指名讀句子。(3)評讀。5.齊讀課文。
四、憑借板書,復述課文
師:誰能看著板書和圖給大家介紹一下雨點落在哪些地方?各是什么樣子?
五、創設情境,進行語言拓展訓練
師:同學們,春天的雨點還會落在哪些地方呢?
生:雨點還會落在雨傘上。
生:雨點還會落在學校的操場上。
生:雨點還會落在小草上。
(板書:雨傘、操場、小草……)
師:它又是什么樣子呢?
生:雨點落在雨傘上會跳舞。
生:雨點落在操場上,把操場洗得干干凈凈。
生:雨點落在小草上,在小草上滾來滾去。
(板書:跳舞、洗操場、滾來滾去。)
師:同學們,誰能把看到的情景作成一首詩呢?
《雨點》是一首詩歌,全詩四句,句式整齊,韻律感強,分別寫了雨點落進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姿態,并用四個擬人化的詞語將其生動地描繪出來。在課文的插圖還形象地再現了雨點不同的樣子。
教學目標
l.讓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讓學生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過雨點的動態變化認識它們的特點,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
教學反思
一、喚醒“讀”的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簡潔而明快的導入能激起學生們“想讀書,要讀書”的欲望。因此,我在引導學生讀書時,會給他們暗示和鼓勵的語言。例如,用“認真讀課文,你們就會明白的”這樣的話來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在教學中,我不但注意對學生讀書的訓練,而且還引導學生把幾句話合并成一句來說,這樣可促進學生對句子的進一步認識。
二、用心去“體驗”
“體驗,是開啟文本的金鑰匙。”我引導學生深入課文,帶著自己的切身體會去感悟詩歌內涵。如在引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我抓住“睡覺”“散步”“奔跑”“跳躍”這幾個關鍵詞讓學生親自擺一擺姿勢,說說自己的體會。這樣,學生朗讀起來才會動情。
三、放飛想象的翅膀
創造是一種最高的境界,“也來當回小詩人”使學生展開了想象的翅膀,使課堂再次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雨點》教學案例與反思 篇6
《小小雨點》是一年級下冊的內容。
云是怎么來的?為什么有的時候是白的,有的時候是黑的?云里面裝了什么?雨和云是什么關系?……這些疑問,經常出現在孩子們的腦海里。神奇的`大自然不僅給孩子們以好奇和幻想,更是激發他們豐富的藝術想象和熱愛大自然的動力。
本節課是采用孩子們喜愛的方式,通過聽、說、唱等活動,進行感受、鑒賞、表現和創造,使學生通過藝術體驗,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在對大自然的追尋中,了解、喜愛自然,更加熱愛生活。
欣賞歌曲環節中,我給學生創造一切“動”的機會,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動作來表達對歌的理解。這樣,學生進入了參與音樂的積極狀態,更好地體驗音樂情緒。這種全體參與不要求“動”的統一、優美,只需要與音樂情緒吻合。應給予充分肯定。
但在細節上尚有一些不足,比如說在發揮學生想象這點上。我雖然是通過音樂的旋律、節奏、情緒、形體語言等來塑造音樂形象,但在感受雨點的到來使花兒、雨兒表現出異常興奮的情景中,未能很好的引導學生通過對周圍自然界的觀察,創作出更多的歌詞。
《雨點》教學案例與反思 篇7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而本課的教學就是要通過感情朗讀等手段,讓學生走進文本,與雨點一起來體驗池水的平靜、溪流的潺緩,江水的奔騰不息、大海的波濤洶涌,從而感受語言的韻律美。
在教學本課時,為了讓學生對本課產生興趣,讓學生走進文本,讓文本走進學生的心里,我運用課件,使“雨點”成為了一個會睡覺、會散步、會奔跑、會跳躍的`靈性的“人”,拉近了孩子與雨點的距離,使他們一同旅行,共同體驗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回到大海媽媽懷里時的喜悅,并通過朗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朗讀也較到位,在讀中體現了自己對“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等詞的理解,教學效果較好。由于時間關系,我沒有在課上讓孩子做課外延伸:也當小詩人,想象雨點還會落到哪兒,怎么樣。這是一個遺憾。
另外,在教學中,我發現由于自己平時對學生的朗讀訓練不夠,本班學生的朗讀能力欠佳。今后,我將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朗讀能力的培養。
《雨點》教學案例與反思 篇8
在學習《雨點兒》這課的過程中,孩子們無論讀生字、還是記生字、朗讀方面都體現自主精神,學生認記生字的方法多種多樣。在課堂上,我把學生獲得的一點成功給予鼓勵,學生學得愉快。課堂上,我采用了自主、合作的學習方法,通過自讀自悟,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提供學生機會,提供學生展示的舞臺,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課堂教學結束后,再來回顧自己的課堂,我覺得有以下幾點收獲:1、在理解“數不清”這個詞語時,我讓學生聯系生活說一說,有什么是數不清的,孩子們說出了:“天上的星星,小河里的魚兒,路上的行人”等等。2、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認為書是學生讀懂的,而不是老師講懂的。新課標在目標定位中強調指出:“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學中,我充分運用讀的手段,通過自由讀,指名讀,引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朗讀方式,引導學生在讀中熟悉課文,理解課文,在讀中學會朗讀,學會合作。一句話,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明理,在讀中得法。3、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探究欲望,更好地生成語言。在品讀課文時,我問:“小花小草是怎樣歡迎雨點兒的?”“如果你是花草,你會對雨點兒說什么?”“雨點兒還會到哪里安家?”一連串開放性的問題,學生們在學習課文中,合理想象,多向探究,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學生在說到如果自己是雨點兒,我去干旱的地方可以減輕干旱”;有的說“要是我是大雨點兒,我要到農民伯伯的莊稼地里去澆灌禾苗”……誰說一年級的孩子還太小不懂事,他們的話卻真的讓人感動。
不足之處:有個別學生在朗讀方面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如:在朗讀時沒有讀好兒化音。在檢測預習情況時,我發現一半學生仍不能讀好這個兒化音。于是,我就進行了示范讀,讓學生聽我讀,然后再讓學生讀。有個別學生會讀,在一次次的示范下學生逐漸能讀好這個兒化音,但是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出現了這個兒化音,學生卻讀不好,特別是放到句子中,總有一些學生會讀錯。我又進行了示范,但是效果不太明顯。在句子中的兒化音學生總是不能適應,因此在讀句子的時候還有許多學生沒有讀準。另外,要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要面向全體,要讓更多的學生積極回答問題等。
《雨點》教學案例與反思 篇9
《雨點》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二課,這是一首兒童詩,全詩四句,句式整齊,韻律感強。它描寫了雨點落盡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狀態,體現了雨點在不同處所、不同狀態下的不同情調。文章洋溢著童真、童趣,有利于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觀察、了解自然的興趣。
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是,通過朗讀訓練讓學生體會雨點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動態的變化進而認識到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點。在教學中,我先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千條線,萬條線,落入水中看不見,引出今天要學的課題。接著在導學環節我設計了三次的讀:一初讀課文攻克生字詞這一難關,解決閱讀障礙;二朗讀和課文插圖相結合,初步感知課文內容;三激情朗讀,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雨點落進不同的地方流動的樣子是各不相同的,加深了對課文了理解。最后,通過引導學生觀察自然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讓學生說一說,春天來了,春天的雨點落下來還會給大自然帶來哪些變化那?使課堂知識進一步鞏固,學生的感情進一步升華。
通過課堂展示后學生的表現,我認為這節課是比較成功的。課后慢慢想來,這節課成功主要得益于課堂教學中把新課標中的新理念作為教學的基本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想學,樂學。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巧妙借助多媒體,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在講解本課之前,我設計了精美的動畫,比如:根據雨點在池塘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的不同形態,把小雨點的動作設計成睡覺、散步、奔跑、跳躍,學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從形、聲上直接把學生帶入了課文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二、以讀促悟,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以往課堂多體現教師、學生一問一答,學生圍著教師轉,這種方式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節課,我始終以學“讀”為主、學“悟”為主。學生讀:粗略讀、精讀、師范讀、比賽讀、激情朗讀等多種形式的讀。然后通過師生合作的學“悟”為主的方法,完成了學習任務。
三、親自體驗,深入課文。
在教學本堂課時,我引導學生深入課文,帶著自己的且身體會去感悟詩歌的內涵。比如在引導學生朗讀詩句的過程中,我抓住“睡覺”、“散步”、“奔跑”、“跳躍”這幾個關鍵詞讓學生邊讀邊做動作,并說說自己的感受,這樣學生朗讀起來才能深入文本,真正理解課文的內容。
四、注意評價,展示自我。
本節課中,我注意恰如其分地運用激勵性語言。學生朗讀表現出色,我贊賞她:“讀得真好!老師仿佛看到了小雨點在小溪中悠閑的自由自在的走著聊著。如學生在質疑中提出的問題有價值,我立刻說:“你真是個愛思考的孩子!”大家齊讀得棒,我便說:“老師也被感染了,想美美地讀一讀”。又如學生讀‘雨點落進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躍’讀的不好時,我首先肯定優點:“讀得不錯”,然后提出希望:“若
能將‘海洋’的大和無邊無際讀出來那就更棒了!”通過這一句句發自發腑的賞識、激勵,讓學生在課堂的表現更自信,并不斷地追求成功,學得更主動了。
雖然有成功之處,但是也存在著令人不滿的地方。
一、對學生的朗讀指導還需要加強。
學生的朗讀水平不高,讀的時候放不開。大部分學生在朗讀時不能準確讀出語氣,不能做到有輕有重,沒注意到停頓,有個別后進生甚至還不能把課文讀通讀順。
二、對監督學生習慣的養成不到位。
由于低年級孩子年齡小,自制力較差。個別學生讀著讀著就趴下去了,沒有進行及時的糾正。還有的學生在寫字時握筆姿勢不到位。以后在習慣養成上要多做些努力。
三、兩級分化較明顯。
在課堂中出現了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撐了”的情況,個別學生學起來較吃力。對后進生的關注度不夠,這也是一直困擾著我的一個問題。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把注意力多放在對后進生的指導中。
總之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還要進一步提高自身業務素質。要創造性地運用教材資源,挖掘教材,活用教材,拓展教材,全方位地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和能動性,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不斷完善每堂課的設計,因材施教,分層要求,使學生學得輕松,學得高興。
《雨點》教學案例與反思 篇10
新的教學理念告訴我們,一切的學習方式都應該用符合兒童情趣的方式進行。教學時應注重學生的自主探討,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注重交流合作,體驗共同學習的樂趣。
這節課我是這樣設計的,在學唱歌曲之前,我先引導學生進行節奏的簡單訓練,由于一年級的學生第一次接觸節奏譜,也沒有形成一定的節奏概念,如果單純看節奏的話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我結合本課歌曲內容,用導語引出學生對雨的.聲音的認識,然后巧妙的問學生:“小雨一開始下的很慢,是什么樣子的呢?”結合樂器復習,用沙球模仿節奏 “ⅹ ⅹ”并且逐漸加強難度,出示節奏 “ⅹ ⅹⅹ”讓學生一邊用沙球模仿一邊嘴里念,學生學習節奏的興趣很快被激發了,然后我引導學生自己創編節奏,設計情景,“小雨越下越大,還可以發出怎么樣的聲音呢?”學生在小組內激烈的討論了起來,并且爭著用沙球來模仿,在此基礎上自然引出“ⅹⅹ ⅹ”學生在快樂學習中自然掌握了本課的教學難點。對于歌詞的學習,我也在與學生的交流聯想過程中,引導學生自己總結,我用問答的方式,提問:“小雨落下來,會落在哪里呢?”“落在那里又發生了什么變化呢”這樣做,學生也更容易記憶歌曲歌詞。歌曲歌譜上只出示了兩段歌詞。而實際歌唱過程中會有三段歌詞的演唱,因此,我把中間一段落進魚塘里的歌詞設計為學生創編部分,讓學生把自己的想象放在里面來演唱,學生覺得很新奇有趣,學習氣氛也相當好。正確學唱歌曲的過程中,我積極采用接唱的方法,先讓學生把“小小雨點,小小雨點,沙沙沙沙沙”部分練唱完畢,而我則和學生用對唱的方法,把后半部分接完,一兩遍下來,學生很快就學會了重復多變的演唱,再唱下去就很輕松。
本課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的地方。學生在設計節奏型的時候有出現和預設內容不同的節奏,也有出現了3/4拍中的節奏型,這個時候我就覺得很苦惱,因為這并不能稱之為錯誤,但是又不符合本課的設計要求,所以在設置要求目標的時候還是應該注意提示的范圍。再者,設計動作的時候過分強調動作的統一,影響了學生的自由發揮,后來我改變了方法,讓學生先自己根據歌詞創編動作,再進行總結,效果好了很多。
《雨點》教學案例與反思 篇11
《小雨點》是》西師大版二年級上冊教材第21課的內容。這是一個充滿哲理的童話故事。小雨點沙沙地落下來,卻沒人注意它,它認為自己太平凡了。聽了兩只青蛙的談論后,認識到自己雖然看起來非常平凡,卻也有了不起的地方!于是,它又歡快地舞蹈,舞出了自我。課文用簡單的故事傳達出讓人回味無窮的道理,洋溢著童心童趣,飽含著豐富的意蘊。
我依據學生的認知基礎和課時任務,本課分為兩個課時,我執教的是第二課時。在設計教學時,我結合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采取"以情趣為載體,以讀悟為主線,來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以復習詞語導入新課,為了激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我把自學指導設計成了三個知識樂園,在進入第一環節時我讓孩子帶著問題走進知識樂園(一)剛開始孩子學習興趣很濃,能帶著自己的感情讀出小雨點的傷心難過。在出示知識樂園(二)時,孩子能夠帶著夸獎的語氣讀兩只小青蛙的談話,課堂氣氛十分活躍。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孩子來理解課文,并讓學生在課堂上分角色表演課文,讓課堂氣氛掀起一個小小的高潮。我認為我的不足之處是知識樂園(三)結束之后我預設的是插入一段音樂,由于沒放出來,我讓孩子聽我朗讀沒有達到預設的效果。
《雨點》教學案例與反思 篇12
《雨點》教學反思
《雨點》是一首清新質樸的小詩非常優美,富于兒童情趣的語言,讓小朋友認識水的世界。分別描寫了雨點落進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里的不同狀態。用擬人化的手法將雨點在不同地方的不同狀態生動形象的展現出來,十分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貼近學生自身的生活感受,充滿童趣。
針對本課的教學,有以下收獲:
1.指導看圖,理解字詞,讀出感情。
我先指導學生們看圖、想象,引導學生們初步了解不同地方的水的不同樣子,以此來化解難點,讓學生們理解為什么雨點會“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特別是在理解“散步”時,通過讓學生表演的方式很好的理解了詞語的意思。所以在指導學生朗讀這一塊,就顯得輕松很多,學生能伴隨著文字,讀出了別樣的風情。讀到雨點睡覺時,他們壓低了聲音,讀到雨點散步時,他們稍微提高了聲音,問他們為什么要讀的高一些時,他們回答我因為雨點這時候在動了呢,讀到雨點奔跑、跳躍時,他們讀的更有激情了。
3.教師示范,用生動的語言和形象的動作感染孩子。
一年級的課堂要活躍,不只是教師的語言動作,更多的是要用教師的語言動作去激發孩子的熱情,使孩子融入課堂,真正的感受到自己就是課文里的小雨點,這樣孩子會更好的理解課文,會更加活潑,做課堂的參與者。課堂上我先示范讀,并配上動作,孩子們很感興趣,學著我一起配上動作讀文,孩子們讀得有感情,興趣盎然。。
4.適當運用形體語言,激發學生的想象,練習說話
恰當形體語言的運用,可以引發學生的想象,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思維迸射出創意的火花,創造出驚人的語言。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設置了一個拓展訓練:雨點還會落在哪兒?在那兒干什么?
雨點落在雨傘上,在雨傘上-------------。
雨點落在房頂上,在房頂上--------------。
雨點落在花瓣上,在花瓣里--------------。
雨點落在樹葉上,在樹葉上--------------。
雨點落在----上,在--------------------。
指導學生說落在雨傘上時,我適時地做了一個跳舞的動作,學生立即說出“跳舞”;當我又做彈琴的動作時,學生中又蹦出一個“彈琴”,速度之快,讓我們有點驚訝。
不足之處:
1.課堂上學生讀書的時間還少,教師講的太多
2.拓展訓練較多,沖淡了課堂,同時,還沒有完全放開手腳,讓學生大膽想象,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在課堂上沒有能夠全面關注到回答問題不夠積極的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有小部分的學生怯于舉手,回答問題不夠積極。我沒有能及時地的關注到這一情況,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鼓勵。
總之,雖有優點,也有遺憾。但教學上沒有非常完美的,今后我將努力,爭取多些優點,少些遺憾,盡量使自己的教學接近完美。
《雨點》教學反思
《雨點》這篇課文,是一首簡短的詩歌,非常優美,富于兒童情趣的語言,讓小朋友認識水的世界。描寫了雨點落到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不同的狀態,語言生動形象,貼近學生自身的生活感受,充滿童趣。
1.導入部分
課題是文章的眼睛,開門的鑰匙,也是在上課伊始吸引學生學習的一個關鍵點,“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這是無疑的了,傳統的直接出示必會缺乏這種熱情。在平時上課時,我也都注意課題的導入,盡量能輕松自然,又能聯系本課重點。在教《雨點》一課時,我沒有用“千條線萬條線” 的猜謎方式,而是采用了板畫:
在黑板上畫上兩朵云,然后提問:你們知道云媽媽的孩子是誰嗎?(雨點)
對啊,平時小雨點就藏在云媽媽的懷抱里。引出板書雨點,同時又暗含自然知識的滲透。
最后再叫叫雨點的名字,跟他們交上好朋友,創設活潑輕松的氣氛。
2.初讀部分
讓小朋友讀書有時是最難的時候,有的馬馬虎虎讀一遍,有的眼睛根本沒看好書,還有的覺得讀完一遍了,沒事情做了,總而言之,對朗讀的目的不明確,因此,在這次初讀時,我先送給小朋友兩個小問號,請小朋友帶著小問號來讀,適當言語激勵,然后在布置讀書任務的時候在黑板上簡單地寫上副板書以起到一個視覺提醒的作用:
(1) 雨點究竟落進了哪些地方? 副板書:哪里?
(2) 它們在那里干什么? 干什么?
在此基礎上,再提出朗讀要求,請小朋友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檢查讀書情況時,我就圍繞剛才的兩個問題進行: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雨點落進了哪里?你找到了幾個地方?(4個)
把你找到的地方用課文中的話讀出來,引導小朋友直接讀句子:雨點落進xx里。然后讀其中表示地方的詞語,加強認讀。以此類推,認讀其他3個表示地方的詞語,讀準讀好。
在四個詞語出示之后,我又順勢請小朋友觀察大部分字的共同點,發現“池、溪、江河、海洋”的偏旁都有三點水,因為與水有關,在字形詞義理解上做到順水推舟,不必再費時講解了。
最后以“雨點落進 、 、 和 里”一句話總括解決第一個問題。
3.精讀部分
主要是設置情境,“把自己想象成從天而降的小雨點,你最想到哪里去旅行,為什么呀?”然后根據學生的回答來重點認讀“睡覺、散步、奔跑、跳躍”這些詞語,導讀理解句子,指導朗讀。
4.拓展訓練
以“小雨點還會落到哪些地方,它們會干什么”作為引子,請小朋友看圖想象進行說話訓練,并以《雨點》為題,說說寫寫小詩,發展學生的思維。
反思:
1.語文課必須要鉆研教材。
葉圣陶先生說,“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入選語文書的每一篇都是絕佳的范文,怎么樣從這些例子中剝取真核呢?還得從文本出發,不斷地反復地品讀咀嚼文章的味道,爛熟于心,再精心設計備課,同時又要注意不可替代學生的主體地位,剝奪學生與文本交流的機會。
2.教學重點要把握準確。
課文是范文,是美的享受,是思維跳躍的音符,然而如果把課文講的面面俱到,就失去了品味的意義,同時《新課標》的制訂明確了每個學段應該達到的目標和要求,在這一點上,我沒有很好地把握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即識字寫字的教學,相反在理解上花了大工夫,還將適于發散思維的拓展訓練提前拉入第一教時,擠占了識字寫字背誦的時間,使課堂寫字到最后匆匆而過,沒有將最關鍵的把握住。因此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如何扎實有效地把握住識字寫字教學是我將要努力的方向。
3.識讀同步要提高有效性。
單純的識字教學即把生字詞語集中出示,請小朋友認讀,這種方法較機械、枯燥,暗自也覺得實在是不妙的教學方法,于是新奇于隨課文識字這樣一種有趣的教學識字方式。但是沒有試過就不知道,隨課文識字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簡單,教者花的功夫非比尋常,怎樣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認識這些詞語,都要經過巧妙的設計與安排,有時就為教一個字,就要想各種方法,一種方案不行再換另一種,能將識讀同步,做到不留痕跡,定然經過無數次的修改教案,無數次的課堂實踐。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時出發點是識讀同步,而往往在沒有真正理解什么是識讀同步,或是沒有巧妙構思、操作未達到成熟的時候,就容易流于形式,只見一個花架子而已。對我來說,對識讀同步這樣一種教學方式還需要做更多的學習和研究。
4.鞏固復習精益求精。
一堂課教完,有時總感覺缺了點什么,就好象一句說完的話卻沒有畫上句號一樣,那么課堂教學中的這個句號就可以說是鞏固復習的環節了。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也忽視了鞏固復習的環節,而不適當地進行還不成熟的拓展訓練,反畫蛇添足,本末倒置了。鞏固復習其實不同于人們印象中的作業,它是一種總結,更是一種提煉和運用,方法更要求多樣靈活,那么即使是復習已學的內容也會是其樂無窮的。
5.教學基本功苦練扎實。
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眾多,但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師的教學能力,這也包括很多,那么就從最基礎的教學基本功抓起:教學語言的精煉與否,課堂時間的掌控,課堂活動的組織,書寫的規范性等等。本節課上,在生字卡片出示的環節上面,我就沒有做到規范細致,一是有些筆畫的書寫不規范,二是拼音標示沒有做到重點突出。用執行力的標準來看,就是沒有做到注意細節。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一點也沒錯,做任何事都要做到精益求精,教學更是如此。
6.親近書本,與書本對話。
剛拿到這個學期的新書,我竟然也像孩子一樣愛不釋手,情不自禁地贊嘆:“這本書真漂亮,圖畫真好看啊!”我愛書還不夠,怎么樣讓孩子們也覺得愛不釋手,喜歡讀,喜歡看呢?一、愛書活動。對有的孩子來說,書本成了他的一樣玩具,總會不自覺地擺弄個不停,然而不愛惜書本又怎么會好好地看書、讀書呢?因此得從愛護書本開始。二、注重平時的與書本交流。上課時的讀書要求要明確,更重要的是培養仔細觀察書本的好習慣。隨著現在多媒體使用的泛濫,似乎公開課不用多媒體就不會精彩,實際上,我覺得多媒體的視覺感官太模糊,學生遠距離地觀察,有時可能因為投影儀的問題看不清楚,學生只能霧里看花,又怎能進入意境?還不如仔細觀察手邊清晰的圖畫,在近距離的觀察品味中展開想象,美麗的畫面定能讓孩子們的心靈更加色彩斑斕。
《雨點》教學案例與反思 篇13
教學前反思的內容包含反思確定內容、階段及具體實施方法對學生的需要和滿足這些需要的具體目標,以及達到這些目標所需要的動機、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還要對對本學科、本冊教材、本單元、本課時進行教學計劃時列出反思的關鍵項目。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雨點》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到您!
《雨點》教學反思一
《雨點》這篇課文,是一首簡短的詩歌,非常優美,富于兒童情趣的語言,讓小朋友認識水的世界。描寫了雨點落到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不同的狀態,語言生動形象,貼近學生自身的生活感受,充滿童趣。
1.導入部分
課題是文章的眼睛,開門的鑰匙,也是在上課伊始吸引學生學習的一個關鍵點,“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這是無疑的了,傳統的直接出示必會缺乏這種熱情。在平時上課時,我也都注意課題的導入,盡量能輕松自然,又能聯系本課重點。在教《雨點》一課時,我沒有用“千條線萬條線” 的猜謎方式,而是采用了板畫:
在黑板上畫上兩朵云,然后提問:你們知道云媽媽的孩子是誰嗎?(雨點)
對啊,平時小雨點就藏在云媽媽的懷抱里。引出板書雨點,同時又暗含自然知識的滲透。
最后再叫叫雨點的名字,跟他們交上好朋友,創設活潑輕松的氣氛。
2.初讀部分
讓小朋友讀書有時是最難的時候,有的馬馬虎虎讀一遍,有的眼睛根本沒看好書,還有的覺得讀完一遍了,沒事情做了,總而言之,對朗讀的目的不明確,因此,在這次初讀時,我先送給小朋友兩個小問號,請小朋友帶著小問號來讀,適當言語激勵,然后在布置讀書任務的時候在黑板上簡單地寫上副板書以起到一個視覺提醒的作用:
(1) 雨點究竟落進了哪些地方? 副板書:哪里?
(2) 它們在那里干什么? 干什么?
在此基礎上,再提出朗讀要求,請小朋友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檢查讀書情況時,我就圍繞剛才的兩個問題進行: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雨點落進了哪里?你找到了幾個地方?(4個)
把你找到的地方用課文中的話讀出來,引導小朋友直接讀句子:雨點落進xx里。然后讀其中表示地方的詞語,加強認讀。以此類推,認讀其他3個表示地方的詞語,讀準讀好。
在四個詞語出示之后,我又順勢請小朋友觀察大部分字的共同點,發現“池、溪、江河、海洋”的偏旁都有三點水,因為與水有關,在字形詞義理解上做到順水推舟,不必再費時講解了。
最后以“雨點落進 、 、 和 里”一句話總括解決第一個問題。
3.精讀部分
主要是設置情境,“把自己想象成從天而降的小雨點,你最想到哪里去旅行,為什么呀?”然后根據學生的回答來重點認讀“睡覺、散步、奔跑、跳躍”這些詞語,導讀理解句子,指導朗讀。
4.拓展訓練
以“小雨點還會落到哪些地方,它們會干什么”作為引子,請小朋友看圖想象進行說話訓練,并以《雨點》為題,說說寫寫小詩,發展學生的思維。
《雨點》教學反思二
《雨點》是一首清新質樸的小詩非常優美,富于兒童情趣的語言,讓小朋友認識水的世界。分別描寫了雨點落進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里的不同狀態。用擬人化的手法將雨點在不同地方的不同狀態生動形象的展現出來,十分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貼近學生自身的生活感受,充滿童趣。
針對本課的教學,有以下收獲:
1.指導看圖,理解字詞,讀出感情。
我先指導學生們看圖、想象,引導學生們初步了解不同地方的水的不同樣子,以此來化解難點,讓學生們理解為什么雨點會“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特別是在理解“散步”時,通過讓學生表演的方式很好的理解了詞語的意思。所以在指導學生朗讀這一塊,就顯得輕松很多,學生能伴隨著文字,讀出了別樣的風情。讀到雨點睡覺時,他們壓低了聲音,讀到雨點散步時,他們稍微提高了聲音,問他們為什么要讀的高一些時,他們回答我因為雨點這時候在動了呢,讀到雨點奔跑、跳躍時,他們讀的更有激情了。
2.教師示范,用生動的語言和形象的動作感染孩子。
一年級的課堂要活躍,不只是教師的語言動作,更多的是要用教師的語言動作去激發孩子的熱情,使孩子融入課堂,真正的感受到自己就是課文里的小雨點,這樣孩子會更好的理解課文,會更加活潑,做課堂的參與者。課堂上我先示范讀,并配上動作,孩子們很感興趣,學著我一起配上動作讀文,孩子們讀得有感情,興趣盎然。。
3.適當運用形體語言,激發學生的想象,練習說話
恰當形體語言的運用,可以引發學生的想象,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思維迸射出創意的火花,創造出驚人的語言。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設置了一個拓展訓練:雨點還會落在哪兒?在那兒干什么?
雨點落在雨傘上,在雨傘上-------------。
雨點落在房頂上,在房頂上--------------。
雨點落在花瓣上,在花瓣里--------------。
雨點落在樹葉上,在樹葉上--------------。
雨點落在----上,在--------------------。
指導學生說落在雨傘上時,我適時地做了一個跳舞的動作,學生立即說出“跳舞”;當我又做彈琴的動作時,學生中又蹦出一個“彈琴”,速度之快,讓我們有點驚訝。
不足之處:
1.課堂上學生讀書的時間還少,教師講的太多
2.拓展訓練較多,沖淡了課堂,同時,還沒有完全放開手腳,讓學生大膽想象,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在課堂上沒有能夠全面關注到回答問題不夠積極的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有小部分的學生怯于舉手,回答問題不夠積極。我沒有能及時地的關注到這一情況,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鼓勵。
總之,雖有優點,也有遺憾。但教學上沒有非常完美的,今后我將努力,爭取多些優點,少些遺憾,盡量使自己的教學接近完美。
《雨點》教學案例與反思 篇14
《雨點兒》是一篇科學童話,通過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的對話,告訴學生雨點兒是從云彩里飄落下來的。雨水滋潤了萬物,花兒更紅了,草兒更綠了。課文用了擬人的方法,讓學生感悟雨點能給大自然帶來無限生機,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首先用猜謎語的方法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地從課間活動轉移到課堂中來。
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我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與生字反復見面,從而從整體上把握字形。同時在課上注意滲透一些識字知識和識字方法,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來認識漢字,培養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在感悟課文的過程中,我重點讓學生理解兩個詞語:“飄落”和“數不清”為了讓學生理解“飄落”一詞,我用直觀演示法,使學生很快地理解了“飄落”一詞,并能仿照文中的句子進行說話練習。如:“秋天到了,樹葉從樹上飄落下來。”當學生讀到“數不清的`雨點從云彩里飄落下來。”一句時,我接著學生問“你們還知道什么東西也是數不清的”?學生紛紛舉手說出不同的答案。有的說“落葉”有的說“星星”還有的說“螞蟻”等。這樣,學生不但理解了詞語,而且還學會運用這些詞語。收到預期的效果。
我還注重引導學生整體感悟,以讀為主線,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語言,積累語言。在教學方法上,重視對話訓練,運用了分角色朗讀,增添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讓學生快快樂樂學語文。
《雨點》教學案例與反思 篇15
〖“需要”
有位老師上一年級新教材《雨點兒》一課。前面采取多種形式朗讀了雨點兒的對話后,為了讓孩子們深刻感受雨后的變化,她別出心裁地創設了一個開放的課堂。比如:喜歡唱歌的學唱《小雨沙沙》;喜歡繪畫的則在大展板上描繪雨后美景;喜歡表演的可以帶上頭飾演演課本劇。學生們看似都按自己的個性愛好各就各位去活動準備了,但你很快會發現沒多久,唱歌組的同學聲音越來越輕,無精打采起來;繪畫組的看似從頭到尾饒有興趣,忙個不停,但除了彩虹就是小花小草,色彩與形狀也無多大變化,畫有否美感是不敢恭維;表演的同學雖然帶上了頭飾,但顯然進入不了角色。這樣大約過了二十分鐘,學塵們終于捱到了時間,然后就來了個“綜藝大觀”,效果如何自然是不必多說的了。在這個教學片斷中,教師的教學創意不錯,可是她沒有把孩子們的真正需要放在首位,學生無非是在被動地執行命令,不能夠積極、熱情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試問他們的個體得到了多少發展。
學生到底需要什么,并不是我們教師僅憑個人意愿可以猜測的。陶行知多次告誡教育者:“我們必須會變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所謂“會變小孩子”,我的理解就是教師要盡量使自己具備“學生的心靈”——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學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學生的情感”去體驗,用“學生的興趣”去愛好,用“學生的需要”去選擇!
〖借助媒體,培養語感
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出示一些生動形象的畫面,引導學生練習朗讀,學生不但興趣濃厚,而且更容易理解語境,如在教學《雨點兒》一課,通過圖片展示雨過天晴的畫面:滿眼是紅艷艷的花,綠油油的草,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種子開始發芽、長葉、開花,田野里冒出各種野花,讓學生看著畫面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師適當范讀,引導學生讀出意境,讀出韻味,將內心對雨點兒的喜愛、感激情感表達出來。
〖角色朗讀,注重個性
小學生的表現欲望一般都比較強,角色朗讀能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學生會努力使自己的朗讀更符合角色特點,如教學《雨點兒》一課,教師有意創設一些情境,讓學生戴上頭飾表演,小花、小草得到雨兒的滋潤,它們會對雨點兒說什么?分角色朗讀課文對話后,并相互評價,哪里讀得好,為什么要這樣讀,如:“你要到哪里去”這一句,不同的理解完全可有不同的讀法,可以讀出大人關心小孩的語氣,也可以讀出焦急的語氣,還可以讀出好奇的語氣等等,讓小朋友根據自己的理解,認為應該讀怎樣的語氣,就怎樣讀。
實踐證明:在朗讀過程中,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讀出自己的不同感受,這就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有充分的自由去探索、研究,真正實現自我發現和發展,這樣就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朗讀興趣,所以朗讀不是機械的見字讀音,而是學生個人情感的宣泄。
〖激情設疑,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創新活動的根本。想象是人們通過觀察所得到的表象和已掌握的知識相結合的結果,也是人腦對已有的表象的再造加工而形成的創造新形象的過程,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就是加強了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多媒體融聲、光、情、景為一體,具有聲像并茂的特點,多媒體教學能借助文字、圖像動畫、音樂等信息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表象,形成堅實的想象基礎。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激發情感,以疑活思,為學生提供了想象的領域,激活并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
又如,人教版實驗教材一年級一冊有這樣一篇課文《雨點兒》,講述的是小雨點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各種形態。課上,我分別演示了雨點在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里“睡覺”“散步”“奔跑”和“跳躍”的動畫。精美的.畫面,給了學生美的享受。在教學最后一個環節時,我讓學生展開想象,“假如你是小雨點,你會到哪兒去,做什么?”學生紛紛各抒己見,有的說小雨點落到小花上,親吻她美麗的小臉蛋;有的說小雨點落到小朋友的花雨傘,開心地滑滑;還有同學說到小雨點落到臭水溝里,嗚嗚地哭泣;小雨點落到沙漠里,很快被吞噬了……這樣具有創新氛圍的課堂,是動態的、充滿樂趣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進入課堂為學生創設了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提高了課堂效率,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生生互動,讓思維在共振中引發
學生與學生之間在課堂上交換思想的過程,它的運作方式是課堂上學生間的互相討論、互相切磋。這是構建和諧課堂生態的一種很有效的手段。首先,在生生互動中,每個學生都處于一種相對放松的心理狀態,不用擔心說錯,特別容易激活思維為每個學生提供了“暢所欲言”的機會。我們在學習《雨點兒》一課時,一個學生提出:“大雨點兒,小雨點兒為什么不到同一個地方去?”這本身是作者擬人化的寫法,按常理講,下雨的面積大不可能雨都落到同一個地方。我正想解釋,這時學生說了:“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所以大雨點兒選擇了沒花沒草的地方,小雨點選擇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講得多精辟啊!這完全是對生命的感悟!全班同學不由自主地為他鼓起了掌。
〖在學習過程中,營造開放的空間,讓學生去玩、去動、去演
我在教學《雨點兒》時,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讀了課文,誰來問一問,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同桌分角色朗讀文中的對話,并相互評價:哪里讀得好,為什么要這樣讀。(如你要到哪里去?這一句,不同的理解完全可有不同的的讀法,可以讀出大人關心小孩的語氣,也可以讀出聲音大而急的焦急的語氣,還可以讀出好奇的語氣等等。)可以通過圖片或電腦課件展示雨過天晴,滿眼是紅艷艷的花,綠油油的草,水珠在花瓣、葉片上滾動,蜻蜓、蝴蝶在花叢中飛舞。種子開始發芽、長葉、開花,田野里冒出了各色的野花,嫩綠的小芽的畫面。讓學生看著畫面內容,感情朗讀第五小節。教師適當范讀,引導學生讀出意境,讀出韻味,將內心對雨點兒或喜愛,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釋放于朗讀之中。可以戴上頭飾表演:小花、小草得到雨點兒的滋潤,它們會對雨點兒說些什么? 先請小小組合作排練,再選一、兩組向全班小朋友交流,最后集體評價。
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豐富多彩,使課堂顯出勃勃生機,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教學《雨點兒》一課,在指導學生品讀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看一個畫面,親自感受一下雨點兒給大地所帶來的這些變化。(出示動畫:春雨絲絲、萬物復蘇的情景)然后老師提出問題,引發思考:看了畫面,你最想說什么?讓學生說出自己獨特的感悟,在此基礎上老師進行引導:雨點兒不僅是大地的好朋友,還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下面我們一起把這段話美美地讀一遍,表達我們對雨點兒的喜愛之情。在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后,老師進一步啟發:你覺的這段話哪些地方寫的特別美?誰能夠一邊讀一邊做動作?在教學中,通過朗讀訓練,學生與語言充分地面對面接觸,品嘗語言的“原汁原味”,對課文中蘊涵的情感的感悟也就更加深刻、更加全面了。在真切感受基礎上的品讀,或如小溪流水,丁丁冬冬;或如激流奔瀉,洶涌澎湃;或如置身桃園,鳥語花香,于人于己,誰能說這不是一種真正的享受呢?
〖利用繪畫創設情境,增添課堂情趣
語言文字是一種抽象的符號形式,美術卻是直觀的藝術形式,它是用直觀的藝術形象打動人的心,而且美術在啟發人的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獨到的效果。如學習《雨點兒》一課可以配上動聽的音樂,加上教師優美動聽的語言:“滴答、滴答,飄飄灑灑。云媽媽的孩子來了。小朋友,你們看看是誰來了?”教師用彩色粉筆在黑板上畫出張著嘴巴“說話”的大雨點和小雨點。有趣的畫面逗得孩子們露出笑臉,學習的情緒馬上高漲起來。教師趁熱打鐵說:“它們說什么呢?請小朋友們快去讀讀課文,告訴你的小伙伴吧!”孩子們想學愛學的情感波瀾馬上掀起來了。
〖抓住知識要點,組織游戲
游戲是最受兒童歡迎的教學組織形式。寓知識于游戲中,不但可以調節氣氛,陶冶學生情操,更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教學課文《雨點兒》這篇課文的生字時,由于雨點兒是從天上落下來的,于是我就在每個孩子的課桌里藏了些雨點卡片,背后寫上一兩個詞語。開展“讀雨點的話”游戲時學生異常興奮,因為游戲規則是誰讀的最多、最正確。就能得到最多的落葉。不同的學習內容可以組織不同的游戲。如:找朋友、開火車、猜字、舉字、摘蘋果、打擂臺、插紅旗。”等等。深受同學們喜歡。在孩子們喜歡的游戲中進行教學,能保證孩子們在輕松、歡樂、有趣的氛圍中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