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竹排畫中游說課稿(通用2篇)
小小竹排畫中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這是一首贊美江南水鄉秀麗景色的詩。一個男孩撐著小小的竹排順流而下,他觀賞著兩岸美麗的風光,感受自己如同在畫中游覽一樣。課文貫穿對江南水鄉的贊美之情,旨在激起學生身臨其境之感。小竹排順流而下,“鳥兒唱,魚兒游”,表達了作者無比歡暢的心情。全詩圖文并茂,形象生動,語言優美流暢,節奏感強,適宜學生誦讀。 這篇課文是學生第三次接觸課文,所以教給學生學習課文的方法是至關重要的,他關系到以后課文的學習,所以教師必須精心引導,融讀與方法于一體。 2.教學目標及確立的依據: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本節課可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能喜愛江南,熱愛自己的家鄉。 2、用自己的方式認識12個生字,認識三個偏旁。 3 、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利用生活經驗 、圖片、 聯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竹排、樹木密、 禾苗 、江南、 魚米鄉等詞語,
二。過程與方法 1、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結合看圖,聯系生活實際,反復誦讀,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讀畫畫,理解課文。 2、在指導學生認記字形時,應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記住字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一首詩歌,學生喜歡讀,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和背,讓學生體會到江南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3、教學重難點及確立的依據: 針對學生實際和本課的教材特點,我將教學重點、難點定位在: 1、認識筆畫、 偏旁和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材處理 1、學生狀況分析及對策 一年級學生經過一個階段的學習,已具備一定的讀書能力,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讀,但每個環節都要把要求說清楚,讓學生知道該做什么,怎么做。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識字,降低識字難度。并配上適當的課件輔助教學,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的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2、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地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啟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教學設計。設計了四個主要的教學程序是: 一 推薦旅游景點,組織小旅游團。 二 乘坐小小竹排,暢游江南美景。 三 創造性地朗讀:我也試做導游。
四、 課外拓展延伸,積累豐富語言 三。教法學法說明 1、說教法。 1.以讀代講,讀中感悟。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教學中將采用自由讀、小組讀、指名讀和同伴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中培養語感,積累詞語。 2.游戲激趣,鞏固識字。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游戲形式調動全體學生參與,在玩中認字,鞏固識字效果。 3.注重評價,激勵主體。評價是教學有機組成部分,在課上以即時性的口語評價鼓勵和贊賞每一個人,讓他們在愉悅輕松的氣氛中學習。 4.開放語文學習空間。樹立一種大語文觀,把語文從課內延伸到課外。 2、說學法 根據學法指導自主性和差異性原則,讓學生在“畫一畫---讀一讀---議一議---說一說”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使學生掌握知識,學會求知的方法。 四。設計理念 課文展示的是畫一樣的美景,因此整堂課以課件中江南水鄉的景美來渲染烘托課文,使學生在美的環境中體會江南之美,產生熱愛江南之情,使自然美和童心趣和諧統一。同時在感悟時學寫生字。
五、 說教學過程 一 推薦旅游景點,組織小旅游團。 1 小朋友,你們喜歡旅游嗎?都去過哪些地方?今天我這位導游想向各位推薦一個特色旅游景點,不知道你們有興趣聽我介紹一下嗎?這時我用課件展示旅游景點介紹,文字全部注音(介紹中的紅字就是課文中要求認讀的生字。) 各位游客你們好,歡迎您閱讀我們旅行社推出的江南游介紹。江南一帶位于中國的東部,那里物產豐富,有“魚米鄉”之稱;那里河流密布,兩岸樹木茂密,禾苗綠油油。在那里,您可以乘坐“竹排”這種特殊的水上交通工具領略如詩如畫的美景。 2 各位小游客,對我們的旅游景點滿意嗎?如果介紹中的字讓您為難了,請跟我讀。這時我和學生一起學習紅色字。 并開展各種形式的朗讀和識字技巧來識記生字,如 用部件法記“排”,用動作發記“游”“唱”,用奇特聯想法想像嘩嘩的流水從而記住“流”…… 排、中、游、流、唱、兩、岸、樹、苗、綠、江、南 。 3 經過學習后,學生基本掌握了要認識的生字,這時我設計了轉輪盤、摘蘋果、找朋友、小猴跳敦的游戲來加深學生對字詞的鞏固,學生此時興趣高漲。這時我揮動導游旗說愿意參加這個旅游團的小朋友請報名。咱們出發吧! 一個字由陌生到熟悉乃至識記在心,是需要反復鞏固練習的,而這種富有童趣的識字游戲有效地避免了識字的枯燥,鞏固了生字識記。
二 乘坐小小竹排,暢游江南美景。 1、我們乘著飛機越過高山、河流,向著江南飛去,白云在向我們招手,太陽在向我們微笑。到了江南以后,我們開始了愉快的旅行。這時我用課件播放江南樂曲,更好地給學生創設情境。 2、接著我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竹排”畫面。用生動的導語來把學生帶進江南。這是江南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我們將乘坐“竹排”順流欣賞兩岸的美景,愿您此次旅途開心!在課件的演示下,課文朗讀也同時出現,讓學生把情境美和語言美結合起來,學生會情不自禁地朗讀起課文。 3、這時我趁熱打鐵,讓學生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 (1)自由練讀。 這首詩每句都描寫了江南的美麗,那就把你的喜愛之情讀出來吧! (2)選句朗讀。 你最喜歡哪一句,然后把你最拿手的一句讀給大家聽。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干個哈姆雷特”,關注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并喚起學生積極的學習熱情。 接著利用課件和圖片資料幫助理解“順水流”,樹木密的“密” 、“江南魚米鄉”、“小小竹排畫中游”等詞。解決本節課的難點。 (3)品味朗讀。 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閉上眼睛,體會江南的美。這時我用生動的語言在次創設情境: 我們坐在小竹排上,鳥兒在空中動聽的歌唱,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兩岸的樹木蔥蔥蘢蘢,遠處的田野里到處是綠油油的禾苗。 這景色美嗎?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心情來讀呢?鼓勵學生用適當的語氣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如,“小豬排,順水流,鳥兒唱,魚兒游”可讀的輕快些,表達出喜悅、歡快的心情;“江南魚米鄉,小小竹排畫中游”讀的緩慢些,以表達自己贊美的感情,接著開展多種形式朗讀:個別讀,同桌讀,小組讀、配圖畫讀,配音樂讀,賽讀等,進而感悟“江南魚米鄉”的美景。 學生在旅游情境中感受到了快樂,營造了開放的語文教學課堂氛圍,體現了新課標中“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這一理念。
三 創造性地朗讀:我也試做導游。
小朋友們,喜歡這次江南游嗎?你知道江南還有什么迷人景色嗎?誰能做導游介紹介紹?老師建議你們用上書中的詩句,會把這個地方介紹得更美,看哪些導游最受人歡迎呢?同時利用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入情入境。 這樣設計能夠將讀與說有機結合,在說中來讀,在讀后用上詩句再說,體現了新課標中充分發揮聽說讀的綜合能力。 四、課外拓展延伸,積累豐富語言 1.質疑問難 你有哪些問題提出來,老師和同學想辦法幫你解決。 教師從江南的地理環境及氣候等特點給予提示講解,并鼓勵學生查閱資 料。適時語言鼓勵學生是愛提問題的好孩子等。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愛因斯坦也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因此要鼓勵學生敢想、敢說、敢問。 2.扎實積累 江南自古以來就是讓人神往的地方。清朝的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一些文人墨客也拿起筆贊美江南。你會背哪些描寫江南的詩詞? 語文學習的實踐告訴我們: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是靠積累。因此要在一年級就打好積累的基礎,使學生語文的知識儲備越來越豐富。 3.課外作業:江南確實很美,我們的家鄉也有自己獨特的地域風情,有興趣的同學搜集東北的圖片或資料,記在《知識小寶庫》里,還可以畫一畫我們的家鄉。 由愛江南到愛祖國、愛家鄉、情感再次升華。 六、說板書設計 由于一年級學生認識的字太少,加上這篇課文又如此優美,所以我采用板畫的形式來設計板書 在黑板上貼畫,最后讓學生整體感受,再現學生發現美、欣賞美的過程。達到了教育的最終目的。
小小竹排畫中游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教材地位 這是小學語文課本第一冊的一篇詩歌,詩歌以簡單易懂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漂亮的江南圖,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是很重要的。本詩歌我將分2個課時進行授課,這是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文中的詞語、句子;
2、學會由遠至近,由左至右地看圖;
3、體會江南風景之美,從而產生熱愛祖國山河,愛護環境的感情。
教學重點:
1、理解文中的詞語、句子;
2、感受江南之美。
教學難點:
1、在無法親臨其境的情況下感受江南之美
二、說教法:
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以及本課的實際情況,我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舊知導入法。溫故而知新,運用舊知導入可以為學生學習課文打好基礎。
2、情境陶冶法。由于小學生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在無法讓其親臨江南的情況下,為學生創設一個旅游的情景,讓他們可從聽覺、視覺感受江南的美。
三、說學法:
新課程表明: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有所感悟和思考。使學生評價成為學生朗讀提高的推動力,同時也在正面、互動的評價中為課堂教學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為此,在學生學法方面,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兩種:
1、朗讀感悟法。
2、小組學習法。
四、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鞏固知新
一個字由陌生到熟悉乃至識記在心,是需要反復鞏固練習的,因此,我選擇了用開“小火車”的形式來回顧上節課學過的生字詞,而這種富有童趣的識字游戲有效地避免了識字的枯燥,鞏固了生字識記。
2、創設情景,激發想像
在復習完生字詞之后,我對學生說:“同學們,我們即將坐火車出發去江南了,你們準備好了嗎?那么,現在讓我們帶上生字寶寶一起出發吧。”這樣我們可以從語言上為學生營造一個想像中的旅游情境,激發學生對江南進行想像。
接著,我再以一個導游員的身份向學生簡單介紹江南,讓學生對它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為學習下文打好基礎。
3、配樂朗誦,渲染氣氛
本環節我將會采用以音樂為背景,引導學生通過看一看,讀一讀等來感受江南的美。
(1)聽一聽
在音樂中,我運用語言將學生帶入“江南”之中。“哇!同學們看,小小的竹排順水飄流,兩岸都長滿了綠綠的樹木、禾苗,鳥兒在盡情歡唱,魚兒歡喜地跳出了水面,江南的景色多美啊!”通過配樂來渲染氣氛,可以有效地將學生帶入想像的情境。
(2)看一看
一年級的學生,思維有很大的跳躍性,他們往往是看到什么就說什么,所以,在這里我有意識地教會他們從遠到近,從左到右地看圖。看圖后引導學生說感想,可以讓學生有口語練習機會的同時,也讓其對江南的感情加深。我是從兩個問題引導的:
① 遠處有什么?近一點呢?再近一點呢?……
② 如果你是那個小男孩,你在這樣美的風景中,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3)讀一讀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多讀、多想,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為此,我采用了學生朗讀,老師解釋交叉進行的方式進行教學。
把課文分為三句。第一句指名朗讀,再重點解釋“順水流”,通過讓學生動手貼一貼的方式,幫助其理解。然后再讓學生分組學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第一句讀給你的組員聽,引導學生朗讀時要把鳥兒、魚兒的歡快之情表達出來。這可以很好地體現了語文新課標的要求: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老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
在文章第二句學習中,我將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來教學,再次引導學生看圖,圖文對應。我是從兩個問題來引導的:
① 兩岸有什么?左邊有什么?右邊有什么?
② 樹木的數量多還是少?禾苗是什么顏色?
接著再解釋什么是禾苗。
學習第三句時,我重點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江南是魚米鄉,以及為什么說竹排是在畫中游。幫助學生釋疑。
4、課后練習,拓展知識
課后作業:(1)把江南的美麗風景介紹給你的父母或朋友;
(2)對江南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搜索有關江南的資料。
設計兩個層次的作業,可以有效地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到因材施教。
五、說板書
小小竹排畫中游
江南 魚米鄉
遠: 房屋、樹木
近: 樹木、魚兒、鳥兒、小男孩、燕子、禾苗、竹排
樹木: 數量多 ——〉密
禾苗: 顏色綠 ——〉綠油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