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b p m f教案(精選13篇)
3b p m f教案 篇1
寒假作文教案
習作目標:
1.指導學生閱讀例文,啟發學生根據例文做法,去搜集反映寒假生活的資料,并和大家交流。
2.借鑒課文的寫法,以“漫話寒假生活”為題寫一篇習作。注意寫出寒假生活的情趣。
3.引導學生注意做好生活積累。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把豐富多采、充滿情趣的寒假生活表達出來。
教學難點:
表現寒假生活的豐富和情趣。
教前準備:
讓學生準備能反映自己寒假生活的照片、錄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談話
要點:1.簡要說說春節的由來。2.描述城鄉人們過春節時的情景。
二、板書習作文題:漫話寒假生活
三、審題
1.看了習作題目,有什么問題沒有?
引導學生弄清:
什么是寒假生活?(寒假里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感)
什么是漫話?(不拘形式、隨便談)
2.小結:漫話寒假生活,就是要寫我們在寒假里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感,只要是你感興趣的,覺得有意思的都可以寫。
四、閱讀例文
1.教師談話:書上有一篇同學寫的《漫話寒假生活》,仔細讀一讀,邊讀邊想一想,這位同學都說了些什么。
2.讀后討論。
這篇《漫話寒假生活》說了寫什么?
你覺得哪些內容有情趣?怎么有趣?
3.讓學生再讀一遍例文。
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發言可作以下歸納板書:
談春節聯歡晚會的節目(小品,京劇)有意思
說閱讀書報的收獲有收獲
講什么的都有不嫌煩
4.小結:這些內容都是想說什么就說什么,這就是漫話。
五、組織“寒假生活漫話會”
可以指定一名同學作為主持人,讓學生暢所欲言。
學生在說的過程中,可以用電教設備展示相關的照片,播放錄象。
六、指導學生選擇材料
讓學生簡要地說說自己準備寫些什么。
討論:哪些內容可以寫進本次習作,哪些內容不可以?為什么?
七、學生練習寫作,教師作個別指導。
3b p m f教案 篇2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1.努力培養朗讀、感悟和理解能力,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2.體味歌詞意境,積累經典語言。3.切實掌握本文借物抒懷的寫法。過程與方法目標:1、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2.通過拓展學習建立對黃河的整體認識。情感與態度目標:1.深刻感悟黃河的英雄氣概。2.深入理解中華民族的堅強品格。3.啟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贊頌黃河,贊頌民族偉大的內涵。教學難點領會詩歌的內涵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有一些流行歌曲,像《老鼠愛大米》等,我們都非常喜歡,但有一些老歌,雖年代久遠,卻富有生命力,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著名音樂家冼星海創作的大型民族交響樂《黃河大合唱》,曾感動無數的中華兒女為著中華民族的獨立而不懈奮斗。今天,讓我們吟誦著《黃河頌》,走進它的詞作者光未然那充滿強烈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感的心靈世界。二、黃河本事知多少說到黃河,我想咱們先回顧一下有關黃河的地理、發源等知識。黃河,是我國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大河之一。她發源于青海省中部的巴顏喀拉山北麓,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河南、山東九省、區,注入渤海,總長五千四百六十公里。播放《黃河大合唱》音樂片斷,出示黃河咆哮奔騰的畫面。——耳目共賞后,你能從詩中找出跟你有同感的詞語嗎?三、了解背景通文意作者是在什么情況下寫下這首詩的呢?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華北大地,全國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瘋狂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土地上殘殺著我們的同胞!!!我們中國人的鮮血灑在黃土地上,血流成河,哀鴻遍野……這時候,全國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1939年,詩人光未然跟隨抗日戰士行軍到了黃河岸邊,感慨不已,于是寫下了歌頌黃河母親的大型組詩《黃河大合唱》,共由八個樂章組成,經冼星海譜曲后風行全國。四、詩海暢游讀為先讀準字音:山巔diǎn 哺pǔ育 澎péng湃 狂瀾lán 贊zàn歌 發源yuán 屏嶂zhàng 滋zī長 氣魄pò 劈pì成 宛wǎn轉誦讀指導:學習這首詩歌,我們首先要學會朗讀,像詩人一樣熱情歌頌我們偉大的親--黃河!大家想一想,我們朗讀這首詩歌應注意些什么? (一)個體自主學習,自由誦讀,初步品味歌詞中的語言。1.自由誦讀《黃河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2.醞釀感情,自由節選文中幾句或一節,給全班同學誦讀。3.自我評價,品味課文中的語言。(教師設疑:你在剛才的朗讀中注意到了哪些問題?哪些地方或哪些詞句不夠滿意,為什么?)4.學生相互質疑,也可師生相互質疑,并提出建議性的意見。5.全班評議首輪誦讀最佳者,予以鼓勵。注: 教師對于學生:朗誦要求無需過高,對課文的理解要求也不需過深,相信學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調、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教師在此可以做出調整性的解答:a、語調激昂、感情豪邁。b、重音所處的詞:奔向、劈成、搖籃、屏障、臂膀……(無需求全)c、注意適當的停頓、語速。(二)小組合作學習,合作朗誦1,鼓勵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設計多種形式合作朗誦例如:人員數量的搭配——二人組、三人組、四人組、男女混合組……注:環節的設置意在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領略歌詞美感,將學生的情感逐漸引向高潮。(三)深入探究,探尋詩歌的朗誦要點。教師質疑:這樣才能更好地朗誦好一首詩?(以本課為例說明)(學生思考、討論)師生共議得出。1,把握詩詞的節奏、重音。2, 時代背景的把握3, 對詩詞語言的品味4, 調節自己的感情。 學生個體再次自由朗誦,將剛才的所得加以體會。五、感知品析作評點(一)自主質疑:(讀出氣勢,讀出詩人要表達的感情,我們還要更深刻地領會詩的內涵,下面先給大家幾分鐘時間認真思考,通過讀詩歌①你讀懂了什么?②你還有哪些疑問?(活動:思考交流)預設學生提出的問題(或啟示):1、本課的題目是《黃河頌》,其中哪個字是關鍵,也是題眼。2、開頭點題后,作者并沒有直接去頌而是在描寫黃河,如果在文中找一個字來統領,應該是哪個字?3、歌詞中 “啊!黃河!”出現了幾次?起了什么作用?詩歌從哪幾個方面來歌頌的?4、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二)合作探究: 同學們回答得很精彩,提出的問題也很關鍵。接下來我們一起討論解答。(活動:從上述問題入手,師生互動,解決疑難。)標題中最關鍵的字是“頌”, 在“望”黃河的驚濤澎湃的磅礴氣勢的基礎上,對黃河進行贊頌。作者借對黃河的描繪歌頌,表達對民族精神的贊頌之情。黃河養育中華民族、黃河保衛中華民族、黃河激勵中華民族。聯系時代背景,我們可以知道作者的寫作目的,就是要號召中華兒女學習黃河精神,抗日救國。我覺得詩歌最后道出的是作者的寫作目的。(三)課堂反饋: 1、文中展示了黃河的偉大氣勢和獨特特征詞語: 。 2、把“黃河”比作中華民族的“搖籃”的原因是 。3、詩歌最后兩句采用 修辭方法,起 作用,表達了 。 4、詩歌最后一段與中華兒女聯系上,原因是:明確:1、“澎湃”、“狂瀾”、“宛轉”、“屏障” 2、因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中華文化是在黃河流域中產生、發展起來的,是黃河養育了世代炎黃子孫。所以稱它為“搖籃”。 這是一個喑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表達作者對黃河的贊美之情。詩中類似于此的比喻還有兩個″民族的屏障″″千萬條鐵的臂膀″分別是從黃河的地勢特點和自然特點作喻,肯定了黃河的保衛作用和激勵中華民族斗志的作用。 3、是用反復的修辭手法,充滿了戰斗的決心,反復起強調作用,表達了對民族精神的贊頌,也表達了必勝的信心。結束語: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華民族還沒有強大到無人敢欺凌。美國等一些西方發達國家仍然在用各種方式來欺負我們。所以,我們今天仍然要以黃河為榜樣,學習它的偉大和堅強,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為使我們的民族躋身世界強國之林而奉獻自己的力量!(全班朗讀)六、拓展創新樂無限課外分工合作,通過電視、網絡、詩文集、教科書等搜集有關黃河的詩文、傳說等,編一期《感悟黃河》小報,在班內展評。欣賞《黃河大合唱》。
3b p m f教案 篇3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材簡說:
這首小詩就為我們介紹了四種天然的"指南針":(1)我國地處北半球,正午時太陽所在的方向就是南方,于是太陽成了我們的指南針;(2)晚上,北極星可以為我們指示北方;(3)陰雨天,大的枝葉稀稠可以幫我們辨別方向,樹葉茂密的一面是南方,樹葉稀少的一邊就是北方;(4)冬天里,溝坡積雪的多少,也能幫我們判別南北的方向。這一切多有趣啊!豐富的知識,秀麗的小詩,一定會把我們和學生帶入大自然那美妙的境界。
學習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體會大自然的奧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別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圍事物、發現科學知識的意識。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
走進大自然,觀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要是在大自然的曠野中迷了路該怎么辦?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小詩名字是《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二、識字寫字
1.讀文識字。
(1)自己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學習或請教周圍的同學。
(2)讀課文給同桌聽,請同瞫幫助正音。
(3)選自己讀得最流暢的一節展示讀給同學、老師聽,請他們評價。教師注意就比較難讀的字詞進行指導。如?指南針、辨別、忠實、一盞、枝葉稠的、枝葉稀的等。
2.積累生詞識字。
(1)默讀全文,畫出自己喜歡的生詞。
(2)交流自己所選的生詞,在積累生詞中鞏固識字。
3.找反義詞識字。如,南-北、稠-稀、快-慢。
4.聯系實際記字。出示要求會讀會寫的字,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見過這個字,你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把方法講給同學聽。如:"針",我是在讀《鐵杵成針》的故事中認識的。故事講的是李白見一位老婆婆拿著一根鐵棒在磨,準備把它磨成一根細細的、尖尖的針。"針"就是"一根鐵針"的"針"。我是這樣記"忠"字的,"我們要忠于祖國和人民。"
三、寫字指導。
(1)"我的發現"。翹舌音:忠、盞、稠、針同偏旁:積、稠、稀同結構:上下--忠、導、盞;左右--積、稠、稀、針、碰、慌
(2)重點指導。盞:上半部分可以借鑒"淺"字的右邊進行書寫的遷移,要強調這里的兩橫更加向右上方斜了。皿字底應盡量寫扁,下橫要長,起托住全字的作用。禾字旁:①上撇要短而平,最后一筆捺變點。
②禾字旁在左邊時,字形一般為左窄右寬。
第二課時:
一、導入 :激趣,初讀
同學們,如果你在城市迷了路,你會怎么辦呢?要是你在茫茫的野外迷了路,那可怎么辦呢?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告訴你在野外迷了路辨別方向的一些方法,想知道嗎?請在書中找答案吧。
二、朗讀感悟
1.自由讀課文。交流初讀的體會。讀后,你知道了什么?請把你了解的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2.選段,細讀。選擇自己比較熟悉或自己最喜歡的內容,仔細讀一讀,邊讀邊想讀懂了什么。
3.傾聽,品讀。讀后把你讀明白的內容講給同學聽,并按你的體會把你喜歡的一節讀給老師、同學欣賞。
4.推薦,邊讀。
(1)聽了剛才同學的選讀,你認為哪一節誰讀得最好,請這些同學上臺把課文串聯起來讀。
(2)其余同學聽聽,課文告訴我們幾種辨別方向的辦法?5.小組合作,研讀。
創設實踐活動,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機會。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開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四人小組合作討論讀,填寫下面的讀書報告,或小組自己設計報告內容。 要是在野外迷了路,怎么辦?什么時候 觀察什么 怎樣辨別白天 太陽 中午時,太陽在南邊;樹影正指著北方黑夜 北極星 永遠高掛在北方陰雨天 大樹枝葉 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是北方下雪天 積雪 化得快的是北,化得慢的是南 你還有其他辦法辨別方向嗎?1.2.
三、積累運用
1.詞語積累。野外 溝渠 向導 忠實 指點分辨 辨別 永遠 高掛 天然大自然 北斗星 指南針
2.小組開展"一字開花"的活動,進行開火車擴詞比賽。別:特別 分別 別處 _____指:指揮 手指 指南針 _____方:方向 地方 千方百計 _____導:____ 積:____忠:____ 慌:____
四、實踐活動
課外搜集資料,了解其他辨別方向的方法。
3b p m f教案 篇4
說 課 稿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我能行》一課。本節課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課《揚起自信的風帆》的第一框內容。
1、 說教材
1、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在整體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前一課感悟什么是自尊和自尊與尊重他人的關系基礎上主要是引導學生肯定自我,讓學生體驗自信的感受。本節課由“自信一族”和“超越自負,告別自卑”兩目組成,分別介紹了自信的含義和表現,以及自信與自負、自卑的區別,以幫助學生走出自信的誤區,以自信的態度去面對生活。
2、教學目標 :
根據課程標準對本學科的總要求和對本節課的具體要求,本節課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可分三個層次:
1 知識目標2 :
A、懂得自信的含義和表現
B、了解自信與自卑、自負的區別,以及它們與成功的關系
3 能力目標4 :
A、學會正確地認識自我,對自己作客觀的評價
B、能夠走出自信的誤區,不自卑、不自負
③情感態度價值目標:樹立對自我正確認識基礎上的自信的生活態度
3、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水平,自信的含義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由于七年級學生受自身認識水平的限制,對于自卑與自負都是自信的誤區需要加強探討和引導。
二、說教學理念
考慮七年級學生的特點和需要,以學生活動為教學的主要方法,讓學生切實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愿望,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行動結合起來,充分引導學生全面看待自己,發展思辯能力,注重學生的心理體驗。
教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之一,本課教學內容的主題是自信,教師本人應以自信的姿態從事教學活動,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擁有自信的渴望,并引導學生培養自己控制和自我調適心態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說教法
1、直觀演示法:
利用動畫、圖片、視頻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活動探究法
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小品表演、競賽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發揮,培養和發展學生自學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活動組織能力。
3、集體討論法
針對提出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相互協作、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四、說學法
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本節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上、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五、教學資料的準備
針對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在備課時,我準備了與教材所授主題相關的圖片和文字資料,通過引起社會較強反響的新聞實例和人物報道感染學生,讓學生從中體驗自信、自卑、自負的心理特征,感受它們為社會及個人帶來的正面和負面影響,具有直觀、具體的特點。
六、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教學過程 中注意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活動安排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本課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安排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引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入一個新的課題,作為教師來講,引趣是比較重要的,我首先以2004年倍受國人矚目和鼓舞的《劉翔雅典百米沖刺》的錄像資料作為課前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補充前世界重量級拳王喬·弗雷基的座右銘“我能行”導入 新課,使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欲望進入到新課的學習。
第二環節:講授新課(知識展開,層層引進,深入理解)
依據大綱要求和教材知識結構體系,按教材知識之順序進行講授。
(1) 自信一族(板書)
①部分內容主要是引導學生明白自信的含義和表現。本目一開始就給出了一個自信的榜樣——羅丹。在閱讀羅丹與巴爾扎克塑像的故事后,我讓學生討論為什么羅丹能堅持自己的藝術主張,從而使學生對自信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相信自己),為下面的講解做鋪墊。
②自信的含義和表現是本節課的重點,為了喚起學生內心對自己肯定的感受,在情感上體會“我能行”,將自信的理解從感性的理解上升到理性認識,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活動:
活動一:夸夸我自己
“我能行”的范圍很廣泛,可以是學習上,生活上的,也可以是體育、文藝領域方面的,還可以是知識技能、特長方面的。
在活動中,讓學生陳述“我能行”的種種表現,尤其是對未建立起自信的同學要鼓勵引導他們發現自身的“我能行”。
③為了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我能行”,進一步加深自我肯定,我設計了
活動二:說一說自己感觸最深的“我能行”
首先分組討論,然后每組選兩位同學說說感受,在學生進行情緒體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己總結、歸納出自信的含義和自信的表現。
“我能行”的態度就是自信,自信是人對自身能力的肯定,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事,實現自身所追求的目標。
自信的表現: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動上表現—我能行,情感上體驗—我能行
④為使學生對自信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對自信的認識更加具體化,我又設計了
活動三:自信者的風采
展示多位自信者的風采,讓學生感受自信帶來的成功和精彩。同時讓學生認識到,一個成功的人同時也是一個具有個性魅力的人,而這一切,都是自信所賦予他們的。
(二)超越自負,告別自卑
這部分內容既是本課的重點,又是難點,把握的關鍵在于自負、自卑都源于對自己不正確的認識,由于七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的局限性和不成熟,對自信易產生誤解,將自負和自信混為一談,自卑和虛心相提并論,在此環節,我設計了活動四:請你來分析,使學生更好地認識和區分它們。
活動四:請你來分析
材料一:馬某從小學、中學在父母眼中,一直都是孝順、懂事的孩子,在老師眼中他是一個成績優秀的學生,2000年他以697分的高分考入了云南大學,進入大學后,馬某發現周圍的同學分數都沒有他高,就認為自己是最優秀的,最好的,就開始目中無人,連教授老師也不放在眼里。
提問:自信就是相信自己,進入大學后馬某還相信自己嗎?他表現出來的還是自信嗎?這種心理有什么特點?
在學生討論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這種心理呈現出的就是自負(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忽視或看不起他人,自以為是),并讓學生閱讀課本“誰最大”的故事加深對自負的認識。
材料二:
進入大學不久,馬某在自己生存的小環境培養起的自負和驕傲迅速被現實擊得粉碎─競選干部的失敗,參加運動會的失利,人際關系的緊張使他的心理嚴重失衡,導致成績急劇下降……馬某開始懷疑自己,進而認為自己什么也不行,并認為同學們都瞧不起自己。
提問:馬某還相信自己嗎?他表現出來的還是自信嗎?這種心理有什么特點?
在學生討論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這種心理就是自卑,分析出自卑的含義(輕視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優勢和能力)。
在學生討論的過程,可能會存在各種認識上的差異,教師可通過暗示、說服和質疑等方式加以疏導,樹立學生正確理性的認識。
為了讓學生更加直觀深刻的理解自信、自卑、自負,了解它們對成功所造成的影響,我設計了以下知識結構圖:
成功
自信
實事求是看待自己
失 自 自 失
敗 卑 負 敗
(以上環節的多媒體展示中,我利用兩個神態迥異的卡通形象—蝸牛和青蛙分別代表自卑和自負,使展示更加生動形象)
為讓學生更加深刻認識自卑、自負的心理狀態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介紹馬加爵事件:剛才所說的馬某是真人真事,就是駭人聽聞的馬加爵事件中的主人公馬加爵,馬加爵在大學期間由于缺少心理上的自我調適,內心的自卑與自負發生了劇烈的碰撞,結果釀成了慘劇——在一次與同學打牌所發生的沖突中,他殺死了他的四位同學。2004年4月,昆明市中級法院公開審理此案,以故意殺人罪判處馬加爵死刑,剝奪政治權力終身。
為深化學生對自信、自負、自卑之間區別的認識,讓學生充滿自信,最終告別自卑,超越自負。我設計了
活動五:情景劇場——在成功面前
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很多同學都曾有過自負或自卑的心理經歷,下面,讓我們進行一個即興小品表演。
1、以小組為單位,推薦三名表演的同學;
2、小品內容:數學考試后,自卑的甲、自信的乙、自負的丙都得了90分,三個同學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分別會有什么表現)。
3、分組討論(約三分鐘),同學們為表演的同學設計人物和語言。
4、其他同學根據表演來猜測他們所扮演的角色。
5、最后評一評哪一組表演的更形象。
游戲是學生普遍喜歡的活動,有益的游戲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使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得到啟迪,受到教育,我利用這個情景劇場組織學生分組圍繞情景進行表演,然后請觀眾打分。通過活動既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又能使學生在活動參與中超越自負,告別自卑。
第三個環節 歸納總結
用簡練的語言把本節內容進行全面的歸納總結,既有概括性,又要有感染力和號召力:自信是對自我能力的確信,而自卑、自負都源于對自己能力的錯誤估計,現在,同學們正處于一個注重個性張揚的青春階段,都渴望擁有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充滿自信心是必要的,但各種不適當的心理狀態都會成為我們前進的絆腳石,讓我們告別自卑,超越自負,走向自信,好好學習,快樂生活,做未來生活的強者,做主宰自己命運的主人。
第四個環節 練習反饋
為了掌握課堂效果,使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得到及時反饋,了解學生聽課過程中存在的疑點,以三道選擇題進行綜合訓練,讓學生當堂完成,并針對出現問題進行重點講解,矯正深化。
自信的人,往往 ( )
A、 確信自身力量,B、 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C、 實現追求目標D、
E、 在思想上不F、 相信“我能行”
G、 不H、 聽別人的見解
I、 很自負
2、“誰最大”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青蛙的悲劇根源是( )
A、 謙虛 B、自強 C、自卑 D、自負
3、下列選項中,錯誤的觀點是 ( )
A、“我不行”“我不敢”是自負的表現
B、“我不行”“我不敢”是自卑的表現
C、“失敗乃成功之母”“失敗是人生的考驗”是自信的表現
D、“失敗乃成功之母”“失敗是人生的考驗”是自我欺騙的表現
五、說板書設計
我在板書設計 上注重直觀、系統,適時的體現教材知識點,便于學生理解掌握。
第二課 揚起自信的風帆
自信
自信一族
我 自信表現
能 自負
行 超越自負 自卑
告別自卑 走出自信的誤區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認知規律,采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索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身的認識水平和認識能力,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我能行>
3b p m f教案 篇5
<<林沖棒打洪教頭>>
作者:張建勇 發表時間:2004-12-26 閱讀次數:83
《林沖棒打洪教頭》設計
課前談話:
放《好漢歌》
師:知道這是什么歌嗎?
師:好聽嗎?
師:你認為什么樣的人能稱為好漢?
師:大家說得真好,可老師認為剛才能夠在這么多老師和同學面前說出自己觀點的,展示自己的風采的同學一樣是好漢,大家說對嗎?希望大家在這節課上都能讓老師豎起大拇指!有信心嗎?
一、再讀課文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林沖棒打洪教頭》這篇課文,同學們打開課本,自由把這則生動的故事再潛心地讀一讀,把自己喜歡的一節拿出來再細細地品一品!
2、分析第三節
(1) 你喜歡第三節,這節真長啊!不錯,你真勇敢,有魄力,有好漢風采,來,說一說你為什么會喜歡這一節?能給大家念一念嗎?(評:學習是有層次的,剛上課他能把這么長的小節讀得如此通順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相信他一定在后面讀得更好!對嗎?老師期待你的表現!
(2) 聽了他的讀書,你覺得林沖和洪教頭各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謙虛忍讓/狂妄自大)
(3) 大家下面自己練一練,看看能否讀出林沖的謙虛和洪教頭的狂妄!
指名讀
指導:躬身施禮(你的誠意不夠)誰來試一試!
洪教頭說的話(你讀得不夠狂妄,傲慢)誰再來試一試!
冷笑(這句話真長,不好讀,大家都練一練吧)
跳起來(讀得怎么樣,這句讀得好,把洪教頭急燥的樣子讀得繪聲繪色,有進步!)
(4) 大家再連起讀一讀!
(5) 檢查(真不錯!繼續努力)(還是第一個人)
(6)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3、就這樣林沖和洪教頭的比試拉開了序幕,戰況如何,且看下文分解。自己自由地把下面的課文讀一讀,盡情欣賞林洪大戰
生讀課文
4再讀課文
同學們,從大家剛才的讀書中,老師還以看出大家對這篇課文的喜愛,什么叫身臨其境,什么叫情意深長,也不過像同學如此嘛!有的同學還情不自禁地比劃起來,可以看出大家是全身心走進了故事,介于此,我決定讓大家表演個夠,先各自組合,或獨自練習,配上自己的動作,帶上自己的聲音,練一練,待會兒,老師給你們展示自己的空間,不過和注意人物動作!(有的同學以做不住了,要做個像林沖一樣一個謙虛的人啊)有什么不理解的,記住導演在你們身邊,隨時聽候你們的召喚!)
5、檢查
指導:掂量 恨不得 把火燒天 撥草尋蛇
評:不錯,配合得真默契!如果再自信一點更好!再去練一練)
你們表演得真是太好了,如果能評獎的話,一定會是最佳男主角!再次給他們掌聲)
你們的表演使老師想起一句話,誰說女子不如男啊,古人說得真對啊!送給她們掌聲)
二、就這樣林沖大勝洪教頭,在大家一片哄笑聲中,洪教頭是----滿面羞慚……
結局
真是驕者必敗,志者必勝,同學我建議大家再次把那首《好漢歌》獻給我們的林沖,也送給今天躍踴發言的好漢們,以及坐在后面所有的老師們,好嗎,大家都會唱吧!
3b p m f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
理解詩中的意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認識詩人詩歌的藝術特色
教學課時:1
教學過程 :
一、導人新課
婉約是唐宋時的一種詩詞風格,與之相應的是豪放派。這礙難感種風格不僅并列于唐宋這兩個詩詞頂峰的朝代,并且至今仍被人們發揮得淋漓盡致。《錯誤》正是現代婉約詩之典范。
朗讀詩歌
二、總體把握
1、詩歌內容
這是一首極為抒情的詩歌,也未嘗不可以看作是一首敘事詩,因為它敘述了一個凄美幽怨的故事。那么這個故事是怎么樣的呢?誰來轉述一下給我們聽聽?
明確:見《教師用書》
2、詩歌特色
你覺得本詩有什么特色?請說說你的總體感受。
明確:主要有:(1)明快而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澀,委婉地抒發了離愁別緒。(2)詩歌的意象都是很傳統的、中國的。詩人從中國詩歌的濃厚傳統中吸取了豐富的養料。用楊牧的話說:鄭是“中國的中國詩人”。這是對鄭在西化之風勁吹的中國臺灣而堅持中國民族特色的創作個性的極好評價。(3)短小別致,“堪與宋詞小令相提并論”。(4)比喻新奇鮮活。等等。
三、具體賞析
1、“錯誤”
題目是“錯誤”,這是指什么錯誤?
討論明確;大致有:(1)女子錯誤地以為來人是歸人;(2)我錯誤地“打江南走過”,捉弄了女子的感情;(3)“我”確實是女子日日夜夜盼望的歸人(心上人),但是“我”“過家門而不入”,令女子錯誤地以為“我”回家了。
2、“美麗”
“錯誤”是“美麗”的,這如何理解?
討論明確:(1)女子以為,“答答的馬蹄聲”可能是歸人回來了,心情一下子興奮起來,所以說“答答的馬蹄聲”是美麗的,但是……(2)“我”無意識中破壞了女子的心情,使其由興奮跌入失望,這雖然是個“誤會”是個“錯誤”,但是從審美的角度看,是“美麗”的。(3)這個故事,或者說這個情節美麗,因此“錯誤”也成為一種美麗。
3、這是一首美麗而憂傷的詩歌,敘述的是美麗而憂傷的故事,請你從詩中一字、一詞、一句或一節加以體會,說說它的美麗或憂傷。
學生自由討論。大致有……(參看《龍門新》)
四、再讀詩歌
五、作業 布置
<錯誤>
3b p m f教案 篇7
活動目的:
1、能夠用完整、連貫的語言進行古詩誦讀。
2、理解詩中“辛苦”一詞,并能用語言表達一句話。
3、懂得糧食是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來之不易,要愛惜糧食。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活動準備:視頻、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念兒歌《大饅頭,哪里來》,引出主題。
附:大饅頭,哪里來?
大大饅頭哪里來?白白面粉做出來。
白白面粉哪里來?黃黃小麥磨出來。
黃黃小麥哪里來?農民伯伯種出來。
農民伯伯勞動忙,大家都要愛惜糧。
二、完整誦讀古詩及復習表演古詩記憶操。
1、指導幼兒朗誦韻律節奏及重讀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2、教師小結整首古詩的意思:當太陽最熱的時候,有一位農民伯伯還在田里鋤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可是有誰知道我們碗里的飯,都是農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勞動出來的。
3、幼兒完整表演古詩和記憶操。
三、學習用詞匯“辛苦”,來說一句話。
1、教師引導示范,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媽媽干家務很辛苦等。
2、引導幼兒用“辛苦”來說一句話。
四、教師小結:爸爸上班很辛苦,媽媽做飯很辛苦,爺爺奶奶送小朋友上幼兒園很辛苦。除了我們的.親人,還有環衛工人、警察叔叔、醫生等等都很辛苦。
活動延伸:請幼兒為親人分享表演古詩和記憶操。以及嘗試對身邊的勞動人民用詞匯“辛苦”來說一句話,表達對他們的感謝。
3b p m f教案 篇8
《荒島余生》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培養學生快速默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
2、學會通過細膩的刻畫來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
3、學習主人公在困境中表現出的人類優秀品質,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 敗。
教學重點:
1、學習通過心理描寫來刻畫人物性格,表現作品主題的寫法。
2、學習主人公在困境中所表現出來的人類的優秀品質。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標 :
1、熟悉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結構。
2、學習主人公在困境中所表現出來的求取生存的優秀品質。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在西方,有一部小說,18世紀歐洲最杰出的思想家盧梭曾建議每個成長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應該讀讀它。這部被稱為“生活的教科書”的作品,啟發人們去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這部書就是《魯濱孫漂流記》。
二、作者簡介:笛福(1660~1731),英國小說家。他59歲開始寫小說,1719年第一部小說《魯濱孫漂流記》發表大受歡迎。他對所描寫的人物理解較深,善于寫個人在不利的環境中克服困難。他的主人公有聰明才智,充滿活力,不信天命,相信“常識”。他尤其擅長描寫環境,細節逼真,虛構的情景寫得使人如身臨其境,不由得不信服。他的語言自然,不引經據典,故事都是由主人公自述,使讀者感到親切。
整體感知
三、檢查字詞
四、快速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理清文章結構。
(1)魯濱遜對自己處境的思考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2)每個階段的側重點是什么?
(3)這幾個階段前后有何聯系?
用圈、點、勾、畫的方法閱讀課文后,四人小組討論。最后,教師組織全班同學交流,明確:(教師板書)
三個階段 三個部分
生存問題 (1—3)節 及時調整悲觀、絕望的心態,決定在荒島上生存下去。
物質問題(4—9)節 解決了生存所必需的物質條件。
精神問題(10—12)節 積極樂觀的生存心態。
魯濱遜的性格特征:
五、拓展:講讀后感的寫法,展示例文。
六、作業 :寫一篇《魯濱孫漂流記》的讀后感
3b p m f教案 篇9
【教學內容分析】
本次習作是口語交際“我的理想”的自然延伸,題目就是《我的理想》。旨在讓學生在習作的過程中認識到樹立理想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為理想而努力奮斗的情感。本次習作,不僅要突出習作主題本身具有的教育價值,還要有意識地提高學生有條理地表達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暢談理想,展開想象對自己的未來進行美好憧憬。
2.指導學生講真話、吐真情、表達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態度自然大方。
3.點撥聯系自己的興趣、愛好、向往,敢想敢說。還要耐心傾聽、進行評價。培養良好的聽話和說話習慣。
4.引導學生認識到人生早期樹立理想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在實際的學習生活中為理想而努力奮斗的情感。
【教學重點】培養寫習作提綱的習慣,練習有條理的表達意識和能力。
【教學難點】提高和培養學生寫習作提綱的習慣。
【教學過程】
習作指導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積累,準備習作:
1、回顧:
(1)師:第三單元的課文我們已經學完了,誰能說說第三單元的主題是什么?(深深地懷念)在第三單元的學習中,我們又重溫了哪些值得我們懷念的人?(學生自由回答:視死如歸的李大釗、勇于獻身的郝副營長、為人民服務的張思德、敬愛的周總理)
(2)師: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我們感受到了李大釗為了革命的勝利不惜犧牲了自己;郝副營長為了孩子們能在等光下學習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張思德為了報效祖國、拯救戰友被埋在窯洞里;我們敬愛的周總理為了祖國簡樸地生活、勞苦地工作!他們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地奮斗,甚至獻出了一切!
2、積累:
(1)師:提到理想,老師課前讓大家收集了關于理想的名言,誰來說說?指名背誦,小組交流。
(2)教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再出示幾個關于理想的名言。指名讀,選擇自己的喜歡的背誦積累。
二、簡單交流,初識理想:
1、師:在上節口語交際課上,大家都介紹了自己的理想,誰來簡要說說你的理想是什么?指名回答。
2、師:你怎樣看待同學們的理想?針對回答,請學生對大家的理想進行簡單的點評。
3、小結:理想沒有好壞對錯貴賤之分,如果一個人樹立這個理想的目的是“為人民服務”,是對別人有益的,那么他的人生將會很有意義。
三、明確要求,列好提綱:
1、明確要求:
(1)自讀習作提示,思考本次習作的內容和要求。
(2)引導學生從以下及方面進行匯報:命題作文、作文題目為《我的理想》、
要寫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為什么有這樣的理想、準備怎樣實現自己的理想,注意運用其他學科的材料,以豐富習作的內容。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簡要板書。
2、指導學生列提綱:
(1)明確主要分三部分來寫。
(2)重點指導“為什么”和“怎樣做”兩部分。師讀范文,指導學生要說
明有這樣的理想的原因,可能有一個或兩個原因。還要寫明要實現自己的理想的一系列的途徑、做法。
(3)學生列出簡單的提綱。
(4)交流提綱,重點聽“我為什么有這樣的理想”和“我準備怎樣實現自
己的理想”這兩部分,引導學生點評、補充、修改。
第二課時
一、起草習作,交流習作:
1、按提綱口述習作,小組交流,互幫互評。
2、指名口述,集體點評。師點撥,注意根據行業的不同來寫自己怎樣做。
3、學生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4、交流:師選擇有代表性的習作,全班交流評議,指出有共性的問題,并
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注意運用其他學科的材料,以豐富習作的內容。
5、學生根據要求,對照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
二、課堂總結,布置作業:
師:風帆不掛上桅桿,那是一塊無用的布;理想不付諸于行動,那時虛無
縹緲的霧。希望同學們能向著自己的理想,努力奮斗!課后進一步修改、完善習作。
批改記錄
習作評講
一、談話引入
上節課我們講了這篇習作的寫作要求及格式,誰來說一說?
1、學習本組課文的寫法,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2、寫景的文章,注意選取獨特的視角,放飛想象的翅膀。
3、記事的文章,注意有順序地把事情的經過記敘詳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
感。
4、記敘清楚,語句通順,感情真切。
二、精彩片斷
和每次作文一樣,雖然佳作不是每個同學都有,但每個同學的習作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精彩之筆,下面請大家欣賞一些同學作文中的精彩片斷。
學生聽完后隨機說說這些片斷好在哪里。
三、請你評改
1、出示要修改的例文。
2、小組為單位按要求點評例文。
3、每小組選派代表指出優缺點并提出修改意見。
四、總結作文講評的方法
1、學生討論。
2、自由發言。
3、教師歸納
(1)段落是否分明,層次是否清楚;
(2)句子是否完整、連貫、通順;
(3) 詞句用的是否準確、搭配的是否得當;
(4)字是否寫的正確;
(5)標點用的是否恰當。
五、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修改。
六、修改作文
同學們,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我想你們一定能把自己的習作改得更好的。
課后,請你們再找同學幫你提提建議,然后自己再仔仔細細地修改,認認真真地謄寫。相信這次習作你會完成得很好。
【教學反思】
3b p m f教案 篇10
席橋中學公開課
初三語文《漢字的魅力》設計
教者:劉正輝
教學目標 :1、了解漢字的魅力所在,增強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情感。
2、了解漢字的基本常識,把握漢字的構字特征。
3、理解說明文的文學色彩和感情色彩。
教學重點:1、漢字的魅力所在
2、感悟文中體現的強烈的情感色彩
教學難點 :說明文中的文學色彩及其特征。
教法設計:目標自學式 問題研討式 誦讀感悟式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整體感知課文,了解漢字的魅力所在,體會文中表達出來的感情色彩。
教學過程 :
一、 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恒量一個民族歷史的標志是什么?那就是漢字。(板書漢字)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燦爛的歷史文化,而記錄并推動這文化發展的重要工具就是漢字。據考古探測了漢字距今有6000年左右的歷史,可以斷定古漢字是世界上較早出現的文字之一。現在全球在使用漢字作交流工具的有近15億人,可見漢字在傳播人類文明,弘揚中國文化方面有其獨特的魅力。(板書魅力)那么漢字的魅力主要表現在哪幾方面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淮安楚州人袁鷹(板書袁鷹)寫的《漢字的魅力》這篇文章。
二、 出示目標,明確本課學習內容。(投影)
請同學們看幕布,本課的學習目標(投影目標)。
三、 首先請同學們自由閱讀課文,自己去了解漢字的魅力所在,感受作者在文章中體現的情感。閱讀時請思考以下幾個問題。(投影)
1、 了解漢字的構字特點。
2、 作者文中洋溢著怎樣的情感?
3、 漢字的魅力體現在哪些方面?
(學生閱讀后教師提示:同座位的可一起討論、思考)
四、 師生一同討論理解課文。
1、 (問)有誰從課文中發現了漢字的構字特點是什么?(指幾生回答)
請大家看幕布,我們來比較一下,英文English和漢字“漁”的構字區別。(板書)English是用字母來表示語音的文字,屬表音文字,它較易學習,但不能從字面上看出它的義。而漢字“漁”,屬方塊字,又是會意兼形聲字,字面看上去易理解,(用甲骨文板書)左水右魚,意在水中捕魚;左形右聲,“魚”在這里既表形、表音又表義。所以,方塊漢字在構字特點上有集音形義于一體的獨特魅力,這也正是中國古漢字令西方人鐘情的原因之一。
2、 中國漢字歷史悠久,魅力獨特,每個炎黃子孫都與它有深厚的情結,尤其是漂泊在外的海外游子,這種情結更加濃厚。文章中字里行間都蘊含著這種情感。按理講,一篇說明文蘊含的情感無非就是喜愛啊、贊美所說明的對象,而這篇文章是怎樣來表達情感的呢?先找一位同學談談你讀本文的感受。(指一生回答)。我們不妨選第6節誦讀,讀之前,看一下你預習中寫的誦讀腳本和老師的理解是否相同。老師用三種語調朗讀,請同學們仔細體會。(師分別用低沉悲調的語氣緩慢讀、用自豪激越的語氣讀、用平淡無味的語氣讀)讀后問大家最贊同哪一種。(指一生回答老師為什么要這樣讀)很好,那大家就用自豪激越的語氣齊讀這幾句,用我口誦我心,來表達對祖國文字的熱愛。(生齊讀)
3、 通過學習討論,我們已經整體感知了課文,理解了漢字的特征,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現在我們回到主題“漢字的魅力”上來,大家讀到現在,漢字的魅力到底表現在哪幾方面呢?請迅速瀏覽課文,用圈點讀書法理清文章的層次。(生瀏覽課文。找學生自由談)大家談的很有獨到之處,我在這里僅作簡要概括,請看幕布(投影出層次結構,留有空格填空)師生齊活動,完成任務。
五、 (總結)本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漢字的構字特點、特征以及其獨特的表形、表義等魅力,而且通過閱讀也理解了應該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希望課后整理好課堂筆記,用最優美的方塊字記錄下你本節課對漢字學習的獨特感受。
六、 (作業 )為進一步加強對祖國文字的熱愛,加強課外語段的閱讀,課后完成《我愛你,中國的漢字》語段練習。(課前已發給學生)
七、 宣布下課。
3b p m f教案 篇11
說 課 稿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我能行》一課。本節課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課《揚起自信的風帆》的第一框內容。
1、 說教材
1、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在整體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前一課感悟什么是自尊和自尊與尊重他人的關系基礎上主要是引導學生肯定自我,讓學生體驗自信的感受。本節課由“自信一族”和“超越自負,告別自卑”兩目組成,分別介紹了自信的含義和表現,以及自信與自負、自卑的區別,以幫助學生走出自信的誤區,以自信的態度去面對生活。
2、教學目標 :
根據課程標準對本學科的總要求和對本節課的具體要求,本節課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可分三個層次:
1 知識目標2 :
A、懂得自信的含義和表現
B、了解自信與自卑、自負的區別,以及它們與成功的關系
3 能力目標4 :
A、學會正確地認識自我,對自己作客觀的評價
B、能夠走出自信的誤區,不自卑、不自負
③情感態度價值目標:樹立對自我正確認識基礎上的自信的生活態度
3、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水平,自信的含義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由于七年級學生受自身認識水平的限制,對于自卑與自負都是自信的誤區需要加強探討和引導。
二、說教學理念
考慮七年級學生的特點和需要,以學生活動為教學的主要方法,讓學生切實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愿望,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行動結合起來,充分引導學生全面看待自己,發展思辯能力,注重學生的心理體驗。
教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之一,本課教學內容的主題是自信,教師本人應以自信的姿態從事教學活動,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擁有自信的渴望,并引導學生培養自己控制和自我調適心態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說教法
1、直觀演示法:
利用動畫、圖片、視頻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活動探究法
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小品表演、競賽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發揮,培養和發展學生自學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活動組織能力。
3、集體討論法
針對提出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相互協作、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四、說學法
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本節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上、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五、教學資料的準備
針對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在備課時,我準備了與教材所授主題相關的圖片和文字資料,通過引起社會較強反響的新聞實例和人物報道感染學生,讓學生從中體驗自信、自卑、自負的心理特征,感受它們為社會及個人帶來的正面和負面影響,具有直觀、具體的特點。
六、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教學過程 中注意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活動安排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本課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安排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引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入一個新的課題,作為教師來講,引趣是比較重要的,我首先以2004年倍受國人矚目和鼓舞的《劉翔雅典百米沖刺》的錄像資料作為課前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補充前世界重量級拳王喬·弗雷基的座右銘“我能行”導入 新課,使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欲望進入到新課的學習。
第二環節:講授新課(知識展開,層層引進,深入理解)
依據大綱要求和教材知識結構體系,按教材知識之順序進行講授。
(1) 自信一族(板書)
①部分內容主要是引導學生明白自信的含義和表現。本目一開始就給出了一個自信的榜樣——羅丹。在閱讀羅丹與巴爾扎克塑像的故事后,我讓學生討論為什么羅丹能堅持自己的藝術主張,從而使學生對自信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相信自己),為下面的講解做鋪墊。
②自信的含義和表現是本節課的重點,為了喚起學生內心對自己肯定的感受,在情感上體會“我能行”,將自信的理解從感性的理解上升到理性認識,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活動:
活動一:夸夸我自己
“我能行”的范圍很廣泛,可以是學習上,生活上的,也可以是體育、文藝領域方面的,還可以是知識技能、特長方面的。
在活動中,讓學生陳述“我能行”的種種表現,尤其是對未建立起自信的同學要鼓勵引導他們發現自身的“我能行”。
③為了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我能行”,進一步加深自我肯定,我設計了
活動二:說一說自己感觸最深的“我能行”
首先分組討論,然后每組選兩位同學說說感受,在學生進行情緒體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己總結、歸納出自信的含義和自信的表現。
“我能行”的態度就是自信,自信是人對自身能力的肯定,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事,實現自身所追求的目標。
自信的表現: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動上表現—我能行,情感上體驗—我能行
④為使學生對自信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對自信的認識更加具體化,我又設計了
活動三:自信者的風采
展示多位自信者的風采,讓學生感受自信帶來的成功和精彩。同時讓學生認識到,一個成功的人同時也是一個具有個性魅力的人,而這一切,都是自信所賦予他們的。
(二)超越自負,告別自卑
這部分內容既是本課的重點,又是難點,把握的關鍵在于自負、自卑都源于對自己不正確的認識,由于七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的局限性和不成熟,對自信易產生誤解,將自負和自信混為一談,自卑和虛心相提并論,在此環節,我設計了活動四:請你來分析,使學生更好地認識和區分它們。
活動四:請你來分析
材料一:馬某從小學、中學在父母眼中,一直都是孝順、懂事的孩子,在老師眼中他是一個成績優秀的學生,2000年他以697分的高分考入了云南大學,進入大學后,馬某發現周圍的同學分數都沒有他高,就認為自己是最優秀的,最好的,就開始目中無人,連教授老師也不放在眼里。
提問:自信就是相信自己,進入大學后馬某還相信自己嗎?他表現出來的還是自信嗎?這種心理有什么特點?
在學生討論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這種心理呈現出的就是自負(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忽視或看不起他人,自以為是),并讓學生閱讀課本“誰最大”的故事加深對自負的認識。
材料二:
進入大學不久,馬某在自己生存的小環境培養起的自負和驕傲迅速被現實擊得粉碎─競選干部的失敗,參加運動會的失利,人際關系的緊張使他的心理嚴重失衡,導致成績急劇下降……馬某開始懷疑自己,進而認為自己什么也不行,并認為同學們都瞧不起自己。
提問:馬某還相信自己嗎?他表現出來的還是自信嗎?這種心理有什么特點?
在學生討論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這種心理就是自卑,分析出自卑的含義(輕視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優勢和能力)。
在學生討論的過程,可能會存在各種認識上的差異,教師可通過暗示、說服和質疑等方式加以疏導,樹立學生正確理性的認識。
為了讓學生更加直觀深刻的理解自信、自卑、自負,了解它們對成功所造成的影響,我設計了以下知識結構圖:
成功
自信
實事求是看待自己
失 自 自 失
敗 卑 負 敗
(以上環節的多媒體展示中,我利用兩個神態迥異的卡通形象—蝸牛和青蛙分別代表自卑和自負,使展示更加生動形象)
為讓學生更加深刻認識自卑、自負的心理狀態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介紹馬加爵事件:剛才所說的馬某是真人真事,就是駭人聽聞的馬加爵事件中的主人公馬加爵,馬加爵在大學期間由于缺少心理上的自我調適,內心的自卑與自負發生了劇烈的碰撞,結果釀成了慘劇——在一次與同學打牌所發生的沖突中,他殺死了他的四位同學。2004年4月,昆明市中級法院公開審理此案,以故意殺人罪判處馬加爵死刑,剝奪政治權力終身。
為深化學生對自信、自負、自卑之間區別的認識,讓學生充滿自信,最終告別自卑,超越自負。我設計了
活動五:情景劇場——在成功面前
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很多同學都曾有過自負或自卑的心理經歷,下面,讓我們進行一個即興小品表演。
1、以小組為單位,推薦三名表演的同學;
2、小品內容:數學考試后,自卑的甲、自信的乙、自負的丙都得了90分,三個同學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分別會有什么表現)。
3、分組討論(約三分鐘),同學們為表演的同學設計人物和語言。
4、其他同學根據表演來猜測他們所扮演的角色。
5、最后評一評哪一組表演的更形象。
游戲是學生普遍喜歡的活動,有益的游戲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使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得到啟迪,受到教育,我利用這個情景劇場組織學生分組圍繞情景進行表演,然后請觀眾打分。通過活動既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又能使學生在活動參與中超越自負,告別自卑。
第三個環節 歸納總結
用簡練的語言把本節內容進行全面的歸納總結,既有概括性,又要有感染力和號召力:自信是對自我能力的確信,而自卑、自負都源于對自己能力的錯誤估計,現在,同學們正處于一個注重個性張揚的青春階段,都渴望擁有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充滿自信心是必要的,但各種不適當的心理狀態都會成為我們前進的絆腳石,讓我們告別自卑,超越自負,走向自信,好好學習,快樂生活,做未來生活的強者,做主宰自己命運的主人。
第四個環節 練習反饋
為了掌握課堂效果,使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得到及時反饋,了解學生聽課過程中存在的疑點,以三道選擇題進行綜合訓練,讓學生當堂完成,并針對出現問題進行重點講解,矯正深化。
自信的人,往往 ( )
A、 確信自身力量,B、 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C、 實現追求目標D、
E、 在思想上不F、 相信“我能行”
G、 不H、 聽別人的見解
I、 很自負
2、“誰最大”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青蛙的悲劇根源是( )
A、 謙虛 B、自強 C、自卑 D、自負
3、下列選項中,錯誤的觀點是 ( )
A、“我不行”“我不敢”是自負的表現
B、“我不行”“我不敢”是自卑的表現
C、“失敗乃成功之母”“失敗是人生的考驗”是自信的表現
D、“失敗乃成功之母”“失敗是人生的考驗”是自我欺騙的表現
五、說板書設計
我在板書設計 上注重直觀、系統,適時的體現教材知識點,便于學生理解掌握。
第二課 揚起自信的風帆
自信
自信一族
我 自信表現
能 自負
行 超越自負 自卑
告別自卑 走出自信的誤區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認知規律,采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索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身的認識水平和認識能力,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我能行>
3b p m f教案 篇12
說 課 稿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我能行》一課。本節課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課《揚起自信的風帆》的第一框內容。
1、 說教材
1、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在整體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前一課感悟什么是自尊和自尊與尊重他人的關系基礎上主要是引導學生肯定自我,讓學生體驗自信的感受。本節課由“自信一族”和“超越自負,告別自卑”兩目組成,分別介紹了自信的含義和表現,以及自信與自負、自卑的區別,以幫助學生走出自信的誤區,以自信的態度去面對生活。
2、教學目標 :
根據課程標準對本學科的總要求和對本節課的具體要求,本節課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可分三個層次:
1 知識目標2 :
A、懂得自信的含義和表現
B、了解自信與自卑、自負的區別,以及它們與成功的關系
3 能力目標4 :
A、學會正確地認識自我,對自己作客觀的評價
B、能夠走出自信的誤區,不自卑、不自負
③情感態度價值目標:樹立對自我正確認識基礎上的自信的生活態度
3、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水平,自信的含義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由于七年級學生受自身認識水平的限制,對于自卑與自負都是自信的誤區需要加強探討和引導。
二、說教學理念
考慮七年級學生的特點和需要,以學生活動為教學的主要方法,讓學生切實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愿望,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行動結合起來,充分引導學生全面看待自己,發展思辯能力,注重學生的心理體驗。
教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之一,本課教學內容的主題是自信,教師本人應以自信的姿態從事教學活動,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擁有自信的渴望,并引導學生培養自己控制和自我調適心態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說教法
1、直觀演示法:
利用動畫、圖片、視頻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活動探究法
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小品表演、競賽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發揮,培養和發展學生自學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活動組織能力。
3、集體討論法
針對提出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相互協作、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四、說學法
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本節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上、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五、教學資料的準備
針對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在備課時,我準備了與教材所授主題相關的圖片和文字資料,通過引起社會較強反響的新聞實例和人物報道感染學生,讓學生從中體驗自信、自卑、自負的心理特征,感受它們為社會及個人帶來的正面和負面影響,具有直觀、具體的特點。
六、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教學過程 中注意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活動安排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本課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安排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引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入一個新的課題,作為教師來講,引趣是比較重要的,我首先以2004年倍受國人矚目和鼓舞的《劉翔雅典百米沖刺》的錄像資料作為課前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補充前世界重量級拳王喬·弗雷基的座右銘“我能行”導入 新課,使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欲望進入到新課的學習。
第二環節:講授新課(知識展開,層層引進,深入理解)
依據大綱要求和教材知識結構體系,按教材知識之順序進行講授。
(1) 自信一族(板書)
①部分內容主要是引導學生明白自信的含義和表現。本目一開始就給出了一個自信的榜樣——羅丹。在閱讀羅丹與巴爾扎克塑像的故事后,我讓學生討論為什么羅丹能堅持自己的藝術主張,從而使學生對自信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相信自己),為下面的講解做鋪墊。
②自信的含義和表現是本節課的重點,為了喚起學生內心對自己肯定的感受,在情感上體會“我能行”,將自信的理解從感性的理解上升到理性認識,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活動:
活動一:夸夸我自己
“我能行”的范圍很廣泛,可以是學習上,生活上的,也可以是體育、文藝領域方面的,還可以是知識技能、特長方面的。
在活動中,讓學生陳述“我能行”的種種表現,尤其是對未建立起自信的同學要鼓勵引導他們發現自身的“我能行”。
③為了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我能行”,進一步加深自我肯定,我設計了
活動二:說一說自己感觸最深的“我能行”
首先分組討論,然后每組選兩位同學說說感受,在學生進行情緒體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己總結、歸納出自信的含義和自信的表現。
“我能行”的態度就是自信,自信是人對自身能力的肯定,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事,實現自身所追求的目標。
自信的表現: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動上表現—我能行,情感上體驗—我能行
④為使學生對自信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對自信的認識更加具體化,我又設計了
活動三:自信者的風采
展示多位自信者的風采,讓學生感受自信帶來的成功和精彩。同時讓學生認識到,一個成功的人同時也是一個具有個性魅力的人,而這一切,都是自信所賦予他們的。
(二)超越自負,告別自卑
這部分內容既是本課的重點,又是難點,把握的關鍵在于自負、自卑都源于對自己不正確的認識,由于七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的局限性和不成熟,對自信易產生誤解,將自負和自信混為一談,自卑和虛心相提并論,在此環節,我設計了活動四:請你來分析,使學生更好地認識和區分它們。
活動四:請你來分析
材料一:馬某從小學、中學在父母眼中,一直都是孝順、懂事的孩子,在老師眼中他是一個成績優秀的學生,2000年他以697分的高分考入了云南大學,進入大學后,馬某發現周圍的同學分數都沒有他高,就認為自己是最優秀的,最好的,就開始目中無人,連教授老師也不放在眼里。
提問:自信就是相信自己,進入大學后馬某還相信自己嗎?他表現出來的還是自信嗎?這種心理有什么特點?
在學生討論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這種心理呈現出的就是自負(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忽視或看不起他人,自以為是),并讓學生閱讀課本“誰最大”的故事加深對自負的認識。
材料二:
進入大學不久,馬某在自己生存的小環境培養起的自負和驕傲迅速被現實擊得粉碎─競選干部的失敗,參加運動會的失利,人際關系的緊張使他的心理嚴重失衡,導致成績急劇下降……馬某開始懷疑自己,進而認為自己什么也不行,并認為同學們都瞧不起自己。
提問:馬某還相信自己嗎?他表現出來的還是自信嗎?這種心理有什么特點?
在學生討論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這種心理就是自卑,分析出自卑的含義(輕視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優勢和能力)。
在學生討論的過程,可能會存在各種認識上的差異,教師可通過暗示、說服和質疑等方式加以疏導,樹立學生正確理性的認識。
為了讓學生更加直觀深刻的理解自信、自卑、自負,了解它們對成功所造成的影響,我設計了以下知識結構圖:
成功
自信
實事求是看待自己
失 自 自 失
敗 卑 負 敗
(以上環節的多媒體展示中,我利用兩個神態迥異的卡通形象—蝸牛和青蛙分別代表自卑和自負,使展示更加生動形象)
為讓學生更加深刻認識自卑、自負的心理狀態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介紹馬加爵事件:剛才所說的馬某是真人真事,就是駭人聽聞的馬加爵事件中的主人公馬加爵,馬加爵在大學期間由于缺少心理上的自我調適,內心的自卑與自負發生了劇烈的碰撞,結果釀成了慘劇——在一次與同學打牌所發生的沖突中,他殺死了他的四位同學。2004年4月,昆明市中級法院公開審理此案,以故意殺人罪判處馬加爵死刑,剝奪政治權力終身。
為深化學生對自信、自負、自卑之間區別的認識,讓學生充滿自信,最終告別自卑,超越自負。我設計了
活動五:情景劇場——在成功面前
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很多同學都曾有過自負或自卑的心理經歷,下面,讓我們進行一個即興小品表演。
1、以小組為單位,推薦三名表演的同學;
2、小品內容:數學考試后,自卑的甲、自信的乙、自負的丙都得了90分,三個同學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分別會有什么表現)。
3、分組討論(約三分鐘),同學們為表演的同學設計人物和語言。
4、其他同學根據表演來猜測他們所扮演的角色。
5、最后評一評哪一組表演的更形象。
游戲是學生普遍喜歡的活動,有益的游戲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使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得到啟迪,受到教育,我利用這個情景劇場組織學生分組圍繞情景進行表演,然后請觀眾打分。通過活動既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又能使學生在活動參與中超越自負,告別自卑。
第三個環節 歸納總結
用簡練的語言把本節內容進行全面的歸納總結,既有概括性,又要有感染力和號召力:自信是對自我能力的確信,而自卑、自負都源于對自己能力的錯誤估計,現在,同學們正處于一個注重個性張揚的青春階段,都渴望擁有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充滿自信心是必要的,但各種不適當的心理狀態都會成為我們前進的絆腳石,讓我們告別自卑,超越自負,走向自信,好好學習,快樂生活,做未來生活的強者,做主宰自己命運的主人。
第四個環節 練習反饋
為了掌握課堂效果,使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得到及時反饋,了解學生聽課過程中存在的疑點,以三道選擇題進行綜合訓練,讓學生當堂完成,并針對出現問題進行重點講解,矯正深化。
自信的人,往往 ( )
A、 確信自身力量,B、 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C、 實現追求目標D、
E、 在思想上不F、 相信“我能行”
G、 不H、 聽別人的見解
I、 很自負
2、“誰最大”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青蛙的悲劇根源是( )
A、 謙虛 B、自強 C、自卑 D、自負
3、下列選項中,錯誤的觀點是 ( )
A、“我不行”“我不敢”是自負的表現
B、“我不行”“我不敢”是自卑的表現
C、“失敗乃成功之母”“失敗是人生的考驗”是自信的表現
D、“失敗乃成功之母”“失敗是人生的考驗”是自我欺騙的表現
五、說板書設計
我在板書設計 上注重直觀、系統,適時的體現教材知識點,便于學生理解掌握。
第二課 揚起自信的風帆
自信
自信一族
我 自信表現
能 自負
行 超越自負 自卑
告別自卑 走出自信的誤區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認知規律,采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索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身的認識水平和認識能力,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3b p m f教案 篇13
【教學內容分析】
本次習作,要求寫節日習俗或地方民風民俗,也可以寫別致的民間工藝品,要抓住所寫民俗的特點,寫清楚自己習作的內容。
【教學目標】
1、根據習作提示,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習作。
2、借鑒本組描寫民風民俗的寫作方法,學習抓住特點介紹民俗的方法。
3、學會修改習作,完善自己的習作。
【教學重點】
會運用標準對照和衡量自己和他人的作文,評議他人作文。運用修改作文的具體方法修改自己的習作。
【教學難點】抓住民俗特點,內容具體。
【教學過程】
習作指導
第一課時
一、激發寫作興趣。
同學們,我們在口語交際課上,了解到了各種各樣的民族風俗習慣。有的讓我們感到新奇,有的讓我們感到有趣,還有的讓我們贊嘆。這節課,我們就來寫一寫自己所想要介紹的民風民俗。可以是課外閱讀時知道的,也可以是通過調查訪問了解的,還可以是在別的地方親眼 看到、親身感受到的,或者是在口語交際課中聽到的。
二、確定思路,回顧寫法。
1.你最想介紹的是哪種民風民俗?
引導學生回憶口語交際課上聽到的和自己在課前收集到的資料,明確自己要寫的內容。
A 節日
你知道哪些傳統節日? 教師歸納總結: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端午節、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等;
每一個節日的背后都有一個故事、一個傳說、一種風俗,或者有著紀念意義。誰知道在我們傳 統節日中,都有什么風俗?(學生自由發言)
B 民居
你了解的有特色的`民居有:客家的圍屋,傣族的竹樓,皖南的民居 北京的四合院 土家的吊腳樓 蒙古的蒙古包
C 你了解的民族有:廣西的壯族, 新疆的維吾爾族,西藏的藏族,
D 你了解各地的民族藝術有:安徽的黃梅戲,四川的川劇和變臉,北京的京劇 河南的豫劇 ,廣東的粵劇,廣西的山歌,
2.回憶本組中學到的一些表達方法。
一抓住重點課文,以《老北京的春節》為例,進行指導。課文的文章以時間為經線,以人們的活動 為緯線結構全文。作者先介紹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人們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購買年貨 、過小年……做好過春節的充分準備。緊接著,詳細描述過春節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 鞭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守歲;初一男人們外出拜年,女人們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廟會;十五 觀花燈、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寫正月十九春節結束。文中列舉了大量的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就是 北京人的節日民俗。詳略的寫法 二《各具特色的民居》事物的幾個方面的順序來說明。這篇文章運用了許多說明方法,如:列數字、打比方等,讓文章更為生動,具體可感。以后我在寫說明文的時候,也要把這些說明方法用上呢!
三 《藏戲》先 連用三個反問把藏戲的特點先寫了出來,接著寫藏戲的來源,分述藏戲的三個特點。
4. 說說你能借鑒的一些寫法。
三、指導學生習作
1. 指導學生構思。指導學生選好材料,如何開頭、過渡、結尾,確定好寫 作順序。
2. 指導學生抓住要點,寫具體,寫生動。
3. 確定略寫的部分,做到詳略得當。
要指導小朋友觀察和體驗節日的民俗特點的具體方法。
4怎么樣觀察和體驗節日的民俗特點,方法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應注意一下幾點:
(1).要想寫好節日事情,要注意觀察節日有什么樣的活動。
(2).觀察時要注意認真地觀察民俗活動的場面和事件的細節。
(3).觀察時不僅僅是看,還要注意認真地聽和想。要積極地展開聯想和想象。
(4).要注意觀察人們的動作變化的細節,心情變化的細節。
二是要注意觀察的順序。
6.要注意自己感受,或者說是自己的心里活動的變化,思想感情的變化等。
7.要提示學生寫節日民俗的具體方法
在寫傳統節日民俗的事情時,一般涉及到的人比較多,因此還是注意場面的描寫,一是要交代 清楚時間、地點和氣氛,使讀者有整體的印象;二是要注意刻畫特定環境中的人物的活動,在人物 的動態中寫出人物的特征;三是要注意“點”與“面”的關系,把個別人物的活動或細節描寫與整 體概括描寫結合起來,渲染氣氛,加強藝術效果;四是要把寫人、寫景、寫事。寫物融為一體,使 文章形象真實而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寫節日民俗就要體驗節日里發生的事情,就要描寫節日里發生的事情,寫節日活動最重要的是 事 要寫好事情細節,寫細節應該寫出生活的情趣
四、編寫提綱
1.引導學生根據提示編寫習作提綱。
提示:
①要介紹的民俗是什么?
②它的主要特點是什么,打算從哪幾方面加以介紹?
③哪一部分作為重點將要進行具體介紹?
④根據其特點,你打算擬訂什么題目?
2.學生自由編寫提綱。
3.小組內根據編寫提示,互提建議,修改提綱。
第二課時
一、學生進行習作練習。
二、初步修改。
1.大聲朗讀自己的習作,把習作中語句不通的地方和錯別字修改過來。
2.小組內互讀互聽習作的重點部分,提出習作中表達不夠清楚和不夠具體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議。
3.根據同學的建議修改、完善習作。
三、謄寫作文
批改記錄
1.為自己的習作配畫,全班匯總。
2.根據全班的習作題目,討論作品集的分類內容和編排順序。
3.討論作品集的題目。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