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點兒》教學雜談(精選14篇)
《雨點兒》教學雜談 篇1
【浙江省紹興縣湖塘鎮中心小學 徐燕敏】
〖“需要”〗
有位老師上一年級新教材《雨點兒》一課。前面采取多種形式朗讀了雨點兒的對話后,為了讓孩子們深刻感受雨后的變化,她別出心裁地創設了一個開放的課堂。比如:喜歡唱歌的學唱《小雨沙沙》;喜歡繪畫的則在大展板上描繪雨后美景;喜歡表演的可以帶上頭飾演演課本劇。學生們看似都按自己的個好各就各位去活動準備了,但你很快會發現沒多久,唱歌組的同學聲音越來越輕,無精打采起來;繪畫組的看似從頭到尾饒有興趣,忙個不停,但除了彩虹就是小花小草,色彩與形狀也無多大變化,畫有否美感是不敢恭維;表演的同學雖然帶上了頭飾,但顯然進入不了角色。這樣大約過了二十分鐘,學塵們終于捱到了時間,然后就來了個 “綜藝大觀”,效果如何自然是不必多說的了。在這個教學片斷中,教師的教學創意不錯,可是她沒有把孩子們的真正需要放在首位,學生無非是在被動地執行命令,不能夠積極、熱情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試問他們的個體得到了多少發展。
學生到底需要什么,并不是我們教師僅憑個人意愿可以猜測的。陶行知多次告誡教育者:“我們必須會變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所謂“會變小孩子”,我的理解就是教師要盡量使自己具備“學生的心靈”——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學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學生的情感”去體驗,用“學生的興趣” 去愛好,用“學生的需要”去選擇!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八師一三六團中學 肖 曉】
〖借助媒體,培養語感〗
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出示一些生動形象的畫面,引導學生練習朗讀,學生不但興趣濃厚,而且更容易理解語境,如在教學《雨點兒》一課,通過圖片展示雨過天晴的畫面:滿眼是紅艷艷的花,綠油油的草,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種子開始發芽、長葉、開花,田野里冒出各種野花,讓學生看著畫面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師適當范讀,引導學生讀出意境,讀出韻味,將內心對雨點兒的喜愛、感激情感表達出來。
〖角色朗讀,注重個性〗
小學生的表現欲望一般都比較強,角色朗讀能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學生會努力使自己的朗讀更符合角色特點,如教學《雨點兒》一課,教師有意創設一些情境,讓學生戴上頭飾表演,小花、小草得到雨兒的滋潤,它們會對雨點兒說什么?分角色朗讀課文對話后,并相互評價,哪里讀得好,為什么要這樣讀,如:“你要到哪里去”這一句,不同的理解完全可有不同的讀法,可以讀出大人關心小孩的語氣,也可以讀出焦急的語氣,還可以讀出好奇的語氣等等,讓小朋友根據自己的理解,認為應該讀怎樣的語氣,就怎樣讀。
實踐證明:在朗讀過程中,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讀出自己的不同感受,這就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有充分的自由去探索、研究,真正實現自我發現和發展,這樣就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朗讀興趣,所以朗讀不是機械的見字讀音,而是學生個人情感的宣泄。
【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楓樹山小學 李 茜】
〖激情設疑,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創新活動的根本。想象是人們通過觀察所得到的表象和已掌握的知識相結合的結果,也是人腦對已有的表象的再造加工而形成的創造新形象的過程,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就是加強了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多媒體融聲、光、情、景為一體,具有聲像并茂的特點,多媒體教學能借助文字、圖像動畫、音樂等信息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表象,形成堅實的想象基礎。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激發情感,以疑活思,為學生提供了想象的領域,激活并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
又如,人教版實驗教材一年級一冊有這樣一篇課文《雨點兒》,講述的是小雨點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各種形態。課上,我分別演示了雨點在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里“睡覺”“散步”“奔跑”和“跳躍”的動畫。精美的畫面,給了學生美的享受。在教學最后一個環節時,我讓學生展開想象,“假如你是小雨點,你會到哪兒去,做什么?”學生紛紛各抒己見,有的說小雨點落到小花上,親吻她美麗的小臉蛋;有的說小雨點落到小朋友的花雨傘,開心地滑滑;還有同學說到小雨點落到臭水溝里,嗚嗚地哭泣;小雨點落到沙漠里,很快被吞噬了……這樣具有創新氛圍的課堂,是動態的、充滿樂趣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進入課堂為學生創設了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提高了課堂效率,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浙江省義烏市稠城一校 金姝娟】
〖生生互動,讓思維在共振中引發〗
學生與學生之間在課堂上交換思想的過程,它的運作方式是課堂上學生間的互相討論、互相切磋。這是構建和諧課堂生態的一種很有效的手段。首先,在生生互動中,每個學生都處于一種相對放松的心理狀態,不用擔心說錯,特別容易激活思維為每個學生提供了“暢所欲言”的機會。我們在學習《雨點兒》一課時,一個學生提出:“大雨點兒,小雨點兒為什么不到同一個地方去?”這本身是作者擬人化的寫法,按常理講,下雨的面積大不可能雨都落到同一個地方。我正想解釋,這時學生說了:“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所以大雨點兒選擇了沒花沒草的地方,小雨點選擇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講得多精辟啊!這完全是對生命的感悟!全班同學不由自主地為他鼓起了掌。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紹成小學 顧圓圓】
〖在學習過程中,營造開放的空間,讓學生去玩、去動、去演〗
我在教學《雨點兒》時,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讀了課文,誰來問一問,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同桌分角色朗讀文中的對話,并相互評價:哪里讀得好,為什么要這樣讀。(如"你要到哪里去?"這一句,不同的理解完全可有不同的的讀法,可以讀出大人關心小孩的語氣,也可以讀出聲音大而急的焦急的語氣,還可以讀出好奇的語氣等等。)可以通過圖片或電腦課件展示雨過天晴,滿眼是紅艷艷的花,綠油油的草,水珠在花瓣、葉片上滾動,蜻蜓、蝴蝶在花叢中飛舞。種子開始發芽、長葉、開花,田野里冒出了各色的野花,嫩綠的小芽的畫面。讓學生看著畫面內容,感情朗讀第五小節。教師適當范讀,引導學生讀出意境,讀出韻味,將內心對雨點兒或喜愛,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釋放于朗讀之中。可以戴上頭飾表演:小花、小草得到雨點兒的滋潤,它們會對雨點兒說些什么?先請小小組合作排練,再選一、兩組向全班小朋友交流,最后集體評價。
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豐富多彩,使課堂顯出勃勃生機,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郭溪鎮第一小學 陳嫦聰】
教學《雨點兒》一課,在指導學生品讀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看一個畫面,親自感受一下雨點兒給大地所帶來的這些變化。(出示動畫:春雨絲絲、萬物復蘇的情景)然后老師提出問題,引發思考:看了畫面,你最想說什么?讓學生說出自己獨特的感悟,在此基礎上老師進行引導:雨點兒不僅是大地的好朋友,還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下面我們一起把這段話美美地讀一遍,表達我們對雨點兒的喜愛之情。在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后,老師進一步啟發:你覺的這段話哪些地方寫的特別美?誰能夠一邊讀一邊做動作?在教學中,通過朗讀訓練,學生與語言充分地面對面接觸,品嘗語言的“原汁原味”,對課文中蘊涵的情感的感悟也就更加深刻、更加全面了。在真切感受基礎上的品讀,或如小溪流水,丁丁冬冬;或如激流奔瀉,洶涌澎湃;或如置身桃園,鳥語花香,于人于己,誰能說這不是一種真正的享受呢?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南陽里小學 鄭毅華】
〖利用繪畫創設情境,增添課堂情趣〗
語言文字是一種抽象的符號形式,美術卻是直觀的藝術形式,它是用直觀的藝術形象打動人的心,而且美術在啟發人的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獨到的效果。如學習《雨點兒》一課可以配上動聽的音樂,加上教師優美動聽的語言:“滴答、滴答,飄飄灑灑。云媽媽的孩子來了。小朋友,你們看看是誰來了?”教師用彩色粉筆在黑板上畫出張著嘴巴“說話”的大雨點和小雨點。有趣的畫面逗得孩子們露出笑臉,學習的情緒馬上高漲起來。教師趁熱打鐵說:“它們說什么呢?請小朋友們快去讀讀課文,告訴你的小伙伴吧!”孩子們想學愛學的情感波瀾馬上掀起來了。
【廣東省佛山市實驗學校 程金鳳】
〖抓住知識要點,組織游戲〗
游戲是最受兒童歡迎的教學組織形式。寓知識于游戲中,不但可以調節氣氛,陶冶學生情操,更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教學課文《雨點兒》這篇課文的生字時,由于雨點兒是從天上落下來的,于是我就在每個孩子的課桌里藏了些雨點卡片,背后寫上一兩個詞語。開展“讀雨點的話”游戲時學生異常興奮,因為游戲規則是誰讀的最多、最正確。就能得到最多的落葉。不同的學習內容可以組織不同的游戲。如:找朋友、開火車、猜字、舉字、摘蘋果、打擂臺、插紅旗。”等等。深受同學們喜歡。在孩子們喜歡的游戲中進行教學,能保證孩子們在輕松、歡樂、有趣的氛圍中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雨點兒》教學雜談 篇2
設計理念:
《雨點兒》是一篇科學童話。課文用擬人的手法,通過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的對話,告訴學生雨點是從云彩里飄落下來的;有了雨水的滋潤,地上才會長出紅的花、綠的草。教學這篇課文除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外,還要注意三點:一是把識字、寫字作為教學的重點,除了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和學會寫字之外,要充分體現學習漢語言的規律,注意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字詞義。二是引導學生讀好課文,克服一字一頓地讀,重點學習疑問句的讀法。三是學會用“從……里(中)……”說一句完整的話。
教學目標:
1、認識“點、數”等12個生字,會寫其中的“方、半”2個字,理解、積累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用相應的語氣讀疑問句。
3、感知雨水和植物生長的關系。
教學重難點:
認字和朗讀是教學重點。要通過朗讀讓學生知道雨水與植物生長的關系。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詞卡
教學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猜謎:小朋友們,今天在上新課之前,老師想請大家猜個謎語,好嗎?
“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里都不見。”(雨)演示動畫《雨》。
2.板書課題《雨點兒》。
(通過觀看動畫說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學生對雨的認識水平,并讓學生在交流中獲得更多的關于雨的信息。在說話中注意引導學生將“雨點兒”這個詞讀正確,化解兒化音的讀音難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雨的課文。(板書課題并注音:12、雨點兒)
誰來試著讀讀課題?(指導讀準輕聲、兒化。)
二、初讀課文
1、這篇課文究竟講了雨點兒的什么事呢?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自由地大聲讀課文,喜歡那一節多讀幾遍。
要求:把字音讀準,課文讀通,不認識的字可以問問周圍的同學和老師。
2、指名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給大家聽,聽的同學幫助正音糾錯。
3、隨著讀文出示生字、生詞認讀。
三、看多媒體課件,學習課文。
1.認讀理解“數不清”、“云彩”、“飄落”。
(1)逐一出示生字“數”、“清”,看拼音讀準字音。
(2)出示詞語“數不清”,讀一讀,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數不清。
(3)說一說,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數不清。
(4)認讀“云彩”、“飄落”。
(5)在文中找出帶有“數不清”、“云彩”、“飄落”這三個詞語的句子,讀一讀。
2、出示句子“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
結合動畫情景,展開想像,模仿句子說說雨過后大自然生機勃勃的景象。
小草從泥土里鉆出來。
小花從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從____________________。
3.認讀理解“問”、“回答”。
(1)出示生字“問”,讀一讀,找一找,文中寫的是誰問誰?問什么?把有關句子畫出來。
(2)交流,指導朗讀,問:“你要到哪里去?”
(3)讀課文找一找,小雨點兒是怎樣回答的。出示新詞“回答”,指導學生讀正確。
(4)辨析:“你呢?”這句話是不是小雨點兒在回答大雨點兒。理解“回答”。
(5)讀課文找出大雨點兒回答小雨點兒的句子,讀一讀。
4.認讀“方”。
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中帶有“方”字的句子,讓學生明確“地方”這個詞中,“方”字讀輕聲。
四、輕松一刻
播放《小雨沙沙》歌曲,讓學生邊聽邊想小雨都讓什么事物發現變化了。
五、讀文感悟
〈1〉數不清的雨點兒飄落下來。這時,半空中,一個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說起悄悄話來,讓我們聽聽它們說了些什么。
〈2〉大雨點兒要去哪兒?小雨點兒要去哪兒?(板畫:有花有草的地方,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
〈3〉下面請同學們拿出筆找出大雨點和小雨點分別是怎么問的,用直線畫出來,讀一讀。指導學生體會“你呢”這句話沒說完整。
〈4〉分組讀對話,指導讀好疑問語氣。分男女生扮演大雨點,小雨點讀對話。
師:同學們,讀到這兒,你們想不想知道大雨點、小雨點去了那兒以后,那里的景色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讓我們去看看課文中是怎么說的吧!(自由大聲讀課文,找一找發生了什么變化。)
〈5〉指名說說有花有草的地方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板畫)。
(播放多媒體)你看到了怎樣的景象?
〈6〉那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播放多媒體:荒地—有花有草)
師:有了雨水的滋潤,花更紅,草更綠了,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長出了紅的花,綠的草。
〈7〉(看圖)想象:如果你是小花、小草,你想對雨點兒說些什么呢?〈小組討論后,指名說話。〉
六、根據學生的回答,讓學生帶著對雨點兒或喜愛,或感謝,或佩服……的感情,把全文朗讀給好朋友聽,再請學生推薦讀得好的朋友為師生做朗讀表演。
七、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雨點兒〉一課,知道了大雨點兒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兒更紅,草更綠了;小雨點兒去了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那兒就長出了紅的花,綠的草。
你們喜歡雨點兒嗎?讓我們帶著喜歡雨點兒的感情,再聽范讀課文(課件播放)可以邊聽邊跟讀。
八、作業設計:回家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
《雨點兒》教學雜談 篇3
《雨點兒》一文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一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科學童話。課文用擬人的手法,通過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的對話,告訴學生雨點兒是從云彩里飄落下來的,有了雨點兒的滋潤,花更紅了,草更綠了。作為公開課教學的嘗試,我先后設計了三份教案,三份教案三種思想。隨著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的不斷變革和發展,設計也隨之有了新的調整。現結合該文作具體的闡述與說明。
【設計一】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聽雨聲,談談對雨的了解
二、初讀課文
讀準字音,課文讀通,在檢查反饋中請學生自主談談對課文內容的了解并及時糾正字音。
三、隨文識字讀文(課件展示生字)
如:由“數 清”兩生字引出新詞“數不清”課文中說什么數不清?在修改板畫后聯系生活說說還有什么東西是數不清的?以同樣的方法落實對“飄落”一詞的理解。接著請學生把帶有這3個生字詞的句子從課文中找出來讀給大家聽。
數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通過播放課件(下雨的情景)引導學生讀好此句。
師:這數不清的雨點里面有大雨點又有小雨點,他們在半空中見面了。認讀:半 空。誰在問誰,怎么問的? 你要到哪里去?
師:讀課文找一找,小雨點是怎樣回答的? 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 (由詞到句結合圖片與音響效果激發學生的朗讀欲望,完成朗讀指導。繼而學習第5節。)
……
四、激情談話,回歸整體
如果你就是小花、小草,你會對雨點說什么呢?現在讓我們帶著對雨點兒的喜愛或者感謝把全文讀給同桌好朋友聽,推薦一生展示性讀。
五、習字:方 半
六、拓展
給家里的花草澆澆水。
【設計意圖與癥結】
低年級的閱讀任務是識字、學詞、讀通、讀順、讀好課文并且注意積累語言。以自讀課文,交流讀后知道什么為起點,試圖在教學過程中,把識字、學詞、讀句、讀文有機地結合起來。如先讓學生認識“數”和“清”,再學詞“數不清”,讓學生找出相關句子讀,在句子中了解“數不清”的意思,最后請學生說說你還知道什么數不清?這樣做既避免了逐句串講串問,不分主次地繁瑣地進行詞句分析,也避免了小和尚念經似的一遍一遍呆讀。從整體感知出發,又以回歸整體結束,試圖在第一課時教學上有所突破。
但實際效果卻不如人所愿:
1、語言文字訓練與情感訓練脫節:
隨文識字,字詞學得較為扎實,但在沒有主問題的情況下以字詞教學為中心學文,跳來跳去,使情感線索支離破碎。學生沒有很好地進入情境,自然缺乏閱讀激情,再加之估計過高,預設不全,當堂出現非常規狀況(如讀不到位)便束手無策。
2、教學流程的設計飽和封閉:
為使自己能在課堂上出彩,精心設計了較多環節,如“如果你就是小花、小草,你會對雨點說什么呢?現在讓我們帶著對雨點兒的喜愛或者感謝把全文讀給同桌好朋友聽,推薦一生展示性讀”等,在大部分學生的朗讀還停留在蒼白無力的狀況下,不切實際地讓學生賞讀,教學走進了“重預設、輕生成” 的誤區。
【設計二】
第二課時(設計1)
〖課前特別準備〗教師當云彩姐姐 學生自愿選擇做大、小雨點(貼在額頭)
〖課前談話〗
你們叫我什么?現在又可以叫我什么?我問:大雨點,你叫什么名字?這位小雨點呢?……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課文《雨點兒》。
一、復習字詞,導入新課
你瞧,不僅我們喜歡和雨點兒做朋友,生字寶寶也喜歡和雨點兒在一起。這里有7個雨點兒,叫叫他們的名字。瞧,雨點們忙著為花兒、草兒澆水去了。
二、學習第一節
師:小花、小草可有意見了:7個雨點兒哪兒夠呀!他們期盼著有更多的雨點兒降臨到他們身上。別急!雷公公知道花草們的心思催雨點兒趕快出來。(課件)數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小花、小草可高興了。誰來讀讀這句話。教師范讀,大家比比誰讀出的雨點兒多。來,大家伸出小手來做做雨點飄落的動作。(真輕呀,一邊讀一邊做)
三、品讀3~5節
1、師:這數不清的雨點里面,有大雨點又有小雨點,他們在半空中見面后說起話來了,讓我們也加入到他們的隊伍中去讀讀他們說的話,打開書本105頁。(學生自讀)
2、(播放對讀錄音),你聽后知道了什么?唉,真巧,你也喜歡做大雨點兒,你也來讀讀大雨點說的話吧!哪位“小雨點”來和他對話?
師:大雨點兒你回答吧!(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小雨點兒,你愿意去那有花有草的地方嗎?但我在你的朗讀里面感覺不到你真的很情愿,再試試看。學生齊讀。下面同桌兩個雨點一問一答。
3、想象說話:(播放雨聲)雨點兒來到有花有草的地方。如果你就是這其中的一棵花、草,你現在感覺如何?我們來讀讀課文中的句子。
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紅了,草更綠了。
師:那沒花沒草的地方又怎樣了呢?(課件動態展示)
教師描述:這兒原來是光禿禿的黃土地。大雨點兒紛紛跑來了,漸漸地雨停了,雨過天晴,大地披上了綠色的新裝,哇,真美呀!說能往下說:
數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
小花從————————————。
小草從————————————。
誰能說說,還看到了什么?
師:雨后的景色多美呀,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的最后一節。
四、總結提升
那么如果你現在就是這大自然里的花、草、樹木、大地,你會對雨點兒說什么呢?
五、習字:方 半
六、拓展導行
花草樹木離不開雨點,雨點兒也因此忙碌了許多,聽雨點兒又在和新朋友對話了,指名讀、 齊讀小詩《滴答》,導行:為家里的花草澆澆水。
【設計意圖與癥結】
針對前一個設計:“語言文字訓練與情感訓練脫節”及“教學流程的設計飽和封閉”等情況,我斷然地舍去了部分環節,重定了課時。根據“要在語言訓練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盡可能地激發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內驅力”等理念,我把教學重點落在始終讓學生寓于“雨點兒”的角色中,體味著自己給花草、大地帶來的驚喜,讓真情在朗讀中得以自然流入。學生以自愿選擇喜歡的大、小雨點(小貼圖)進場,我成了“云彩姐姐”。這個簡單的舉措,竟然獲得了學生的極大參與熱情。有的學生甚至在課后還要向我討“雨點兒”。課前簡單對話,學生倍感新奇與親切 “大雨點兒,你好!能告訴我你叫什么名字嗎?這位小雨點兒,你呢?”導入十分自然。在動人的“雨”的故事中,學生投入地傾聽、想象,盡情地朗讀,我真切地意識到情境教學的優勢。“學生多喜歡聽故事。”為使情感訓練與語言文字訓練有機結合,在指導讀文時,我隨機把課后練習挪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看著“數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說出
小花從————————————。
小草從————————————。
如有學生這樣說:小草慢慢地從泥土里鉆出來了。小蜜蜂忙著從遠處飛來采蜜呢!……學生的鉆研與感悟熱情,使課堂充滿了活力。
整堂課下來,除了教學時間較緊外,進展明顯。但最大問題還是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讀好對話?一冊學生以讀拼音為主過渡到讀通長句,再由長句延伸到這類長篇幅的課文,對文中角色情感基調把握不準,朗讀情況很難定位,加之自己在課前預設不詳,較難在短時間內引導到位,費時費力不見成效。此時我更明白了 “備學生與課堂調控”的重要性,我決定在這一塊設計多種預設方案。
【設計三】
第二課時(設計2)
〖重點〗
品讀2~4節
師:這數不清的雨點兒里面有大雨點,又有小雨點(出示圖片),瞧,這就是其中一個大雨點,那就是其中一位可愛的小雨點。大雨點看見小雨點匆匆忙忙地從他身邊路過,睜大了眼睛,好奇地問著,小雨點呢?笑瞇瞇地回答著。他們在問什么,答什么呢?讓我們到課本中找找答案吧。(生自讀自找)
學生朗讀情況與引導對策預設:
1、大部分學生一字一頓地讀,沒有體現出大雨點的好奇與小雨點的高興,怎么辦?
〖對策〗
師:小朋友找到了問題的答案,老師也找到了。夏老師也很想讀一讀,能給我一次機會嗎?
師朗讀對話。(故意讀得一字一頓,很認真但較為平淡)
師:剛才,老師讀了他們的對話,小朋友覺得老師讀得怎么樣?(學生中有說“好”的,但更多的說“不好”)
師:(故作驚訝):剛才,老師讀得正確嗎?(學生回答:正確)認真嗎?(學生回答:認真)那為什么還有那么多小朋友認為老師讀得不好?你們能不能給我出出主意呢?(學生回答:不熟練 沒有驚奇與高興的樣子)
師:那,你們練得熟練些,等會兒給我做示范,好嗎?
學生同桌合作準備后匯報交流,指出老師剛才朗讀中的不足,并為教師范讀,課堂氣氛異常熱烈。
2、一部分學生朗讀較為到位,另一部分缺少點“火候”,怎么辦?
〖對策〗
師:小朋友找到了問題的答案,現在誰來當一回大雨點或小雨點說一說?(師有意請一位朗讀高水平同學與一位中等水平同學上臺合作示范)
師:現在讓我們用掌聲對這兩位小朋友的朗讀進行評價。(學生拍手)
師:現在讓我來采訪這位獲勝同學,你為什么這樣讀?(生談理由)
師:不僅讀得好,說得也很有道理,讓我們都來學學他讀書的樣子!(生齊讀)誰有勇氣超過他?(氣氛活躍,以生帶生)
師:可是這位同學可著急了?誰能幫幫他?(生說理并示范)再請那位小朋友試讀。哇,進步真明顯,現在讓我們同桌合作讀,一個當大雨點,一個當小雨點。
(由點到面,訓練到位)
師:小朋友當得還真像,現在讓我們看著大雨點和小雨點的臉帶說話:(出示圖片,引讀)
這數不清的雨點兒里面有大雨點,又有小雨點,瞧,這就是其中一個大雨點,那就是其中一位可愛的小雨點。大雨點看見小雨點匆匆忙忙地從他身邊路過,睜大了眼睛,好奇地問————,小雨點呢?笑瞇瞇地回答著————。
【設計意圖與癥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我依據“反詰與協助”的教學原理,力圖通過對教師的“批判”或同伴的“幫助”,激發學生自主鉆研、感悟語言文字和踴躍參與朗讀訓練的積極性。學生在“為教師的朗讀挑刺”的過程中,很主動地完成了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在為“教師與學生的范讀”過程中,巧妙且高效地達成了朗讀訓練的目的。根據課堂上“非常規狀況”而設計多種預期調節方案,讓我對整個課堂進程的把握胸有成竹、高屋建瓴。
【教學設計改變引發的思考】
1、學習動機的有效激發是高效學習的前提
從《雨點兒》三個教學設計的不斷深入與實踐結果看,后兩個的教學效率明顯高于第一個,原因是后兩個充分注意到了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我們教學的對象是兒童,兒童相對與成人來說,自主性、自控能力都有所不及。因為這個特點,要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教師就必須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要力圖使學習為孩子們向往和感興趣的事情。當然,激發學習動機的辦法和途徑是多方面的,如,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教學方法的改革,優良教學環境的創設等。設計二的“情境故事法”的應用,設計三的“反詰、協助法”等都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動機的有效方法。這里我重點談談對“情境故事”的應用。
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應當是貫穿課堂教學全過程的主線,它是調動、激發和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核心,而故事形式又是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后兩個設計之所以引人入勝與“雨點情境故事”的創設密不可分。如課前導入部分,我隨機與幾位頭貼雨點圖的同學談話:“這位大雨點,能把你的名字告訴云彩姐姐嗎?這位小雨點兒,你呢?……”,一下子把學生帶進了雨的世界里,接下去的字詞復習都以雨點為基調:“瞧,不僅我們喜歡和雨點兒做朋友,生字寶寶也喜歡和雨點兒在一起。這里有7個雨點兒,叫叫他們的名字(復習字詞)。瞧,雨點們忙著為花兒、草兒澆水去了。” 小花、小草可有意見了:7個雨點兒哪兒夠呀!他們期盼著有更多的雨點兒降臨到他們身上。別急!雷公公知道花草們的心思催雨點兒趕快出來。(課件)數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小花、小草可高興了。誰來讀讀這句話。教師范讀,大家比比誰讀出的雨點兒多。來,大家伸出小手來做做雨點飄落的動作。……花草樹木離不開雨點,雨點兒也因此忙碌了許多,聽雨點兒又在和新朋友對話了。”指名讀、齊讀小詩《滴答》,“看你們把文章讀得那么美,字又寫得那么漂亮,雨點兒要送禮物為你們了。聽歌曲《小雨沙沙》大家哼著,拍著手。雨點兒馬上要和大家分手了,他叫我轉告別忘了把雨點帶回家,給家里的花花草草澆澆水。”以雨的稱呼進入,以帶雨點回家結尾,在不經意間把“雨點兒”變為我們的親密伙伴,它會說話,有愛心,充滿靈性。從表面看,這些情境的創設似乎是外加的,跟課文毫無關聯,實際上,它源于課文,跟課文緊密相連并高于課文。讓學生進入虛擬的情境,激勵學生積極主動,有滋有味地進行探究性的學習活動。
2、科學合理的“預設生成觀”是活力充滿課堂的關鍵
所謂“預設”,就是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興趣,學習需要以及已有的經驗,以各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設計教學活動。它是教師根據已有的教學經驗,對教材的深入的解讀和對學生的準確的分析的基礎上,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教學策略所做的預設,是課堂教學的主線。而“生成”則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經驗和需要,在與環境交互作用中自主產生的活動。要有精彩的生成,首先要有精心的預設。教學是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矛盾統一體。“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很多優秀的教師在課堂上駕輕就熟、得心應手,生成資源看似信手拈來、毫不費勁,其實又何嘗不是潛新鉆研的結果。
設計一的不足,很大一部分問題就存在于我對學生朗讀水準缺乏應有的估計(多種預設),所以在學生沒能達到遠離際定目標時,顯得束手無策。設計三正因為考慮到了這一點,把學生可能產生的朗讀情況分為兩類,設計了備用方案。“大部分學生一字一頓地讀,沒有體現出大雨點的好奇與小雨點的高興,怎么辦?一部分學生朗讀較為到位,另一部分缺少點“火候”,怎么辦?”有了對教學過程復雜性的認識并為此準備了多種備用方案,確實能對課堂上的“節外生枝”給予恰當干預。但要使生成精彩起來,又不能拘泥于預設。正如布盧姆所說:“人們無法預料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沒有預料不到的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為一種藝術了。”
3、扎實識字兼顧拓展是低段教學的根本
這是前后三次設計的唯一“不變點”。低段閱讀訓練提倡聽說讀寫同步進行,在強調以讀帶講的同時,讓學生自己學筆順,利用描紅掌握字的整體框架,提出較為難寫的部位,教師帶領著落實寫入田字格。一步一步地實踐,由易到難,由淺入深,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宗旨。在扎實落實本課讀讀寫寫的基本語文能力訓練外,堅持“大語文觀”引領學生由課內大膽拓展,“讓我們想象一下,雨點兒還會落在哪里?”“讓我們一起唱唱《小雨沙沙》,把小詩《滴答》帶回家與父母共同分享,給家里的花草澆澆水。”向生活開放,體現母語教學的特點。
一方面盡量挖掘教材內容中的拓寬點,把校外、課外的信息引入課堂,另一方面則把學生的視野和學習擴展到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聯系生活的良好習慣。促使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在生活中學語言,源于教材,不囿于教材,體現了母語教學的特點。
三易其稿,體現的是教師教學思想的成熟,三易其稿告訴我們課堂也并非不可捉摸,為了課堂充滿活力,為了學生充滿靈性,我們確實應該在立足課堂期間多改多思。
《雨點兒》教學雜談 篇4
《雨點兒》一文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一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科學童話。課文用擬人的手法,通過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的對話,告訴學生雨點兒是從云彩里飄落下來的,有了雨點兒的滋潤,花更紅了,草更綠了。作為公開課教學的嘗試,我先后設計了三份教案,三份教案三種思想。隨著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的不斷變革和發展,設計也隨之有了新的調整。現結合該文作具體的闡述與說明。
【設計一】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聽雨聲,談談對雨的了解
二、初讀課文
讀準字音,課文讀通,在檢查反饋中請學生自主談談對課文內容的了解并及時糾正字音。
三、隨文識字讀文(課件展示生字)
如:由“數 清”兩生字引出新詞“數不清”課文中說什么數不清?在修改板畫后聯系生活說說還有什么東西是數不清的?以同樣的方法落實對“飄落”一詞的理解。接著請學生把帶有這3個生字詞的句子從課文中找出來讀給大家聽。
數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通過播放課件(下雨的情景)引導學生讀好此句。
師:這數不清的雨點里面有大雨點又有小雨點,他們在半空中見面了。認讀:半 空。誰在問誰,怎么問的? 你要到哪里去?
師:讀課文找一找,小雨點是怎樣回答的? 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 (由詞到句結合圖片與音響效果激發學生的朗讀欲望,完成朗讀指導。繼而學習第5節。)
……
四、激情談話,回歸整體
如果你就是小花、小草,你會對雨點說什么呢?現在讓我們帶著對雨點兒的喜愛或者感謝把全文讀給同桌好朋友聽,推薦一生展示性讀。
五、習字:方 半
六、拓展
給家里的花草澆澆水。
【設計意圖與癥結】
低年級的閱讀任務是識字、學詞、讀通、讀順、讀好課文并且注意積累語言。以自讀課文,交流讀后知道什么為起點,試圖在教學過程中,把識字、學詞、讀句、讀文有機地結合起來。如先讓學生認識“數”和“清”,再學詞“數不清”,讓學生找出相關句子讀,在句子中了解“數不清”的意思,最后請學生說說你還知道什么數不清?這樣做既避免了逐句串講串問,不分主次地繁瑣地進行詞句分析,也避免了小和尚念經似的一遍一遍呆讀。從整體感知出發,又以回歸整體結束,試圖在第一課時教學上有所突破。
但實際效果卻不如人所愿:
1、語言文字訓練與情感訓練脫節:
隨文識字,字詞學得較為扎實,但在沒有主問題的情況下以字詞教學為中心學文,跳來跳去,使情感線索支離破碎。學生沒有很好地進入情境,自然缺乏閱讀激情,再加之估計過高,預設不全,當堂出現非常規狀況(如讀不到位)便束手無策。
2、教學流程的設計飽和封閉:
為使自己能在課堂上出彩,精心設計了較多環節,如“如果你就是小花、小草,你會對雨點說什么呢?現在讓我們帶著對雨點兒的喜愛或者感謝把全文讀給同桌好朋友聽,推薦一生展示性讀”等,在大部分學生的朗讀還停留在蒼白無力的狀況下,不切實際地讓學生賞讀,教學走進了“重預設、輕生成” 的誤區。
【設計二】
第二課時(設計1)
〖課前特別準備〗教師當云彩姐姐 學生自愿選擇做大、小雨點(貼在額頭)
〖課前談話〗
你們叫我什么?現在又可以叫我什么?我問:大雨點,你叫什么名字?這位小雨點呢?……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課文《雨點兒》。
一、復習字詞,導入新課
你瞧,不僅我們喜歡和雨點兒做朋友,生字寶寶也喜歡和雨點兒在一起。這里有7個雨點兒,叫叫他們的名字。瞧,雨點們忙著為花兒、草兒澆水去了。
二、學習第一節
師:小花、小草可有意見了:7個雨點兒哪兒夠呀!他們期盼著有更多的雨點兒降臨到他們身上。別急!雷公公知道花草們的心思催雨點兒趕快出來。(課件)數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小花、小草可高興了。誰來讀讀這句話。教師范讀,大家比比誰讀出的雨點兒多。來,大家伸出小手來做做雨點飄落的動作。(真輕呀,一邊讀一邊做)
三、品讀3~5節
1、師:這數不清的雨點里面,有大雨點又有小雨點,他們在半空中見面后說起話來了,讓我們也加入到他們的隊伍中去讀讀他們說的話,打開書本105頁。(學生自讀)
2、(播放對讀錄音),你聽后知道了什么?唉,真巧,你也喜歡做大雨點兒,你也來讀讀大雨點說的話吧!哪位“小雨點”來和他對話?
師:大雨點兒你回答吧!(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小雨點兒,你愿意去那有花有草的地方嗎?但我在你的朗讀里面感覺不到你真的很情愿,再試試看。學生齊讀。下面同桌兩個雨點一問一答。
3、想象說話:(播放雨聲)雨點兒來到有花有草的地方。如果你就是這其中的一棵花、草,你現在感覺如何?我們來讀讀課文中的句子。
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紅了,草更綠了。
師:那沒花沒草的地方又怎樣了呢?(課件動態展示)
教師描述:這兒原來是光禿禿的黃土地。大雨點兒紛紛跑來了,漸漸地雨停了,雨過天晴,大地披上了綠色的新裝,哇,真美呀!說能往下說:
數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
小花從————————————。
小草從————————————。
誰能說說,還看到了什么?
師:雨后的景色多美呀,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的最后一節。
四、總結提升
那么如果你現在就是這大自然里的花、草、樹木、大地,你會對雨點兒說什么呢?
五、習字:方 半
六、拓展導行
花草樹木離不開雨點,雨點兒也因此忙碌了許多,聽雨點兒又在和新朋友對話了,指名讀、 齊讀小詩《滴答》,導行:為家里的花草澆澆水。
【設計意圖與癥結】
針對前一個設計:“語言文字訓練與情感訓練脫節”及“教學流程的設計飽和封閉”等情況,我斷然地舍去了部分環節,重定了課時。根據“要在語言訓練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盡可能地激發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內驅力”等理念,我把教學重點落在始終讓學生寓于“雨點兒”的角色中,體味著自己給花草、大地帶來的驚喜,讓真情在朗讀中得以自然流入。學生以自愿選擇喜歡的大、小雨點(小貼圖)進場,我成了“云彩姐姐”。這個簡單的舉措,竟然獲得了學生的極大參與熱情。有的學生甚至在課后還要向我討“雨點兒”。課前簡單對話,學生倍感新奇與親切 “大雨點兒,你好!能告訴我你叫什么名字嗎?這位小雨點兒,你呢?”導入十分自然。在動人的“雨”的故事中,學生投入地傾聽、想象,盡情地朗讀,我真切地意識到情境教學的優勢。“學生多喜歡聽故事。”為使情感訓練與語言文字訓練有機結合,在指導讀文時,我隨機把課后練習挪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看著“數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說出
小花從————————————。
小草從————————————。
如有學生這樣說:小草慢慢地從泥土里鉆出來了。小蜜蜂忙著從遠處飛來采蜜呢!……學生的鉆研與感悟熱情,使課堂充滿了活力。
整堂課下來,除了教學時間較緊外,進展明顯。但最大問題還是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讀好對話?一冊學生以讀拼音為主過渡到讀通長句,再由長句延伸到這類長篇幅的課文,對文中角色情感基調把握不準,朗讀情況很難定位,加之自己在課前預設不詳,較難在短時間內引導到位,費時費力不見成效。此時我更明白了 “備學生與課堂調控”的重要性,我決定在這一塊設計多種預設方案。
【設計三】
第二課時(設計2)
〖重點〗
品讀2~4節
師:這數不清的雨點兒里面有大雨點,又有小雨點(出示圖片),瞧,這就是其中一個大雨點,那就是其中一位可愛的小雨點。大雨點看見小雨點匆匆忙忙地從他身邊路過,睜大了眼睛,好奇地問著,小雨點呢?笑瞇瞇地回答著。他們在問什么,答什么呢?讓我們到課本中找找答案吧。(生自讀自找)
學生朗讀情況與引導對策預設:
1、大部分學生一字一頓地讀,沒有體現出大雨點的好奇與小雨點的高興,怎么辦?
〖對策〗
師:小朋友找到了問題的答案,老師也找到了。夏老師也很想讀一讀,能給我一次機會嗎?
師朗讀對話。(故意讀得一字一頓,很認真但較為平淡)
師:剛才,老師讀了他們的對話,小朋友覺得老師讀得怎么樣?(學生中有說“好”的,但更多的說“不好”)
師:(故作驚訝):剛才,老師讀得正確嗎?(學生回答:正確)認真嗎?(學生回答:認真)那為什么還有那么多小朋友認為老師讀得不好?你們能不能給我出出主意呢?(學生回答:不熟練 沒有驚奇與高興的樣子)
師:那,你們練得熟練些,等會兒給我做示范,好嗎?
學生同桌合作準備后匯報交流,指出老師剛才朗讀中的不足,并為教師范讀,課堂氣氛異常熱烈。
2、一部分學生朗讀較為到位,另一部分缺少點“火候”,怎么辦?
〖對策〗
師:小朋友找到了問題的答案,現在誰來當一回大雨點或小雨點說一說?(師有意請一位朗讀高水平同學與一位中等水平同學上臺合作示范)
師:現在讓我們用掌聲對這兩位小朋友的朗讀進行評價。(學生拍手)
師:現在讓我來采訪這位獲勝同學,你為什么這樣讀?(生談理由)
師:不僅讀得好,說得也很有道理,讓我們都來學學他讀書的樣子!(生齊讀)誰有勇氣超過他?(氣氛活躍,以生帶生)
師:可是這位同學可著急了?誰能幫幫他?(生說理并示范)再請那位小朋友試讀。哇,進步真明顯,現在讓我們同桌合作讀,一個當大雨點,一個當小雨點。
(由點到面,訓練到位)
師:小朋友當得還真像,現在讓我們看著大雨點和小雨點的臉帶說話:(出示圖片,引讀)
這數不清的雨點兒里面有大雨點,又有小雨點,瞧,這就是其中一個大雨點,那就是其中一位可愛的小雨點。大雨點看見小雨點匆匆忙忙地從他身邊路過,睜大了眼睛,好奇地問————,小雨點呢?笑瞇瞇地回答著————。
【設計意圖與癥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我依據“反詰與協助”的教學原理,力圖通過對教師的“批判”或同伴的“幫助”,激發學生自主鉆研、感悟語言文字和踴躍參與朗讀訓練的積極性。學生在“為教師的朗讀挑刺”的過程中,很主動地完成了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在為“教師與學生的范讀”過程中,巧妙且高效地達成了朗讀訓練的目的。根據課堂上“非常規狀況”而設計多種預期調節方案,讓我對整個課堂進程的把握胸有成竹、高屋建瓴。
【教學設計改變引發的思考】
1、學習動機的有效激發是高效學習的前提
從《雨點兒》三個教學設計的不斷深入與實踐結果看,后兩個的教學效率明顯高于第一個,原因是后兩個充分注意到了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我們教學的對象是兒童,兒童相對與成人來說,自主性、自控能力都有所不及。因為這個特點,要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教師就必須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要力圖使學習為孩子們向往和感興趣的事情。當然,激發學習動機的辦法和途徑是多方面的,如,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教學方法的改革,優良教學環境的創設等。設計二的“情境故事法”的應用,設計三的“反詰、協助法”等都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動機的有效方法。這里我重點談談對“情境故事”的應用。
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應當是貫穿課堂教學全過程的主線,它是調動、激發和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核心,而故事形式又是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后兩個設計之所以引人入勝與“雨點情境故事”的創設密不可分。如課前導入部分,我隨機與幾位頭貼雨點圖的同學談話:“這位大雨點,能把你的名字告訴云彩姐姐嗎?這位小雨點兒,你呢?……”,一下子把學生帶進了雨的世界里,接下去的字詞復習都以雨點為基調:“瞧,不僅我們喜歡和雨點兒做朋友,生字寶寶也喜歡和雨點兒在一起。這里有7個雨點兒,叫叫他們的名字(復習字詞)。瞧,雨點們忙著為花兒、草兒澆水去了。” 小花、小草可有意見了:7個雨點兒哪兒夠呀!他們期盼著有更多的雨點兒降臨到他們身上。別急!雷公公知道花草們的心思催雨點兒趕快出來。(課件)數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小花、小草可高興了。誰來讀讀這句話。教師范讀,大家比比誰讀出的雨點兒多。來,大家伸出小手來做做雨點飄落的動作。……花草樹木離不開雨點,雨點兒也因此忙碌了許多,聽雨點兒又在和新朋友對話了。”指名讀、齊讀小詩《滴答》,“看你們把文章讀得那么美,字又寫得那么漂亮,雨點兒要送禮物為你們了。聽歌曲《小雨沙沙》大家哼著,拍著手。雨點兒馬上要和大家分手了,他叫我轉告別忘了把雨點帶回家,給家里的花花草草澆澆水。”以雨的稱呼進入,以帶雨點回家結尾,在不經意間把“雨點兒”變為我們的親密伙伴,它會說話,有愛心,充滿靈性。從表面看,這些情境的創設似乎是外加的,跟課文毫無關聯,實際上,它源于課文,跟課文緊密相連并高于課文。讓學生進入虛擬的情境,激勵學生積極主動,有滋有味地進行探究性的學習活動。
2、科學合理的“預設生成觀”是活力充滿課堂的關鍵
所謂“預設”,就是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興趣,學習需要以及已有的經驗,以各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設計教學活動。它是教師根據已有的教學經驗,對教材的深入的解讀和對學生的準確的分析的基礎上,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教學策略所做的預設,是課堂教學的主線。而“生成”則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經驗和需要,在與環境交互作用中自主產生的活動。要有精彩的生成,首先要有精心的預設。教學是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矛盾統一體。“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很多優秀的教師在課堂上駕輕就熟、得心應手,生成資源看似信手拈來、毫不費勁,其實又何嘗不是潛新鉆研的結果。
設計一的不足,很大一部分問題就存在于我對學生朗讀水準缺乏應有的估計(多種預設),所以在學生沒能達到遠離際定目標時,顯得束手無策。設計三正因為考慮到了這一點,把學生可能產生的朗讀情況分為兩類,設計了備用方案。“大部分學生一字一頓地讀,沒有體現出大雨點的好奇與小雨點的高興,怎么辦?一部分學生朗讀較為到位,另一部分缺少點“火候”,怎么辦?”有了對教學過程復雜性的認識并為此準備了多種備用方案,確實能對課堂上的“節外生枝”給予恰當干預。但要使生成精彩起來,又不能拘泥于預設。正如布盧姆所說:“人們無法預料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沒有預料不到的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為一種藝術了。”
3、扎實識字兼顧拓展是低段教學的根本
這是前后三次設計的唯一“不變點”。低段閱讀訓練提倡聽說讀寫同步進行,在強調以讀帶講的同時,讓學生自己學筆順,利用描紅掌握字的整體框架,提出較為難寫的部位,教師帶領著落實寫入田字格。一步一步地實踐,由易到難,由淺入深,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宗旨。在扎實落實本課讀讀寫寫的基本語文能力訓練外,堅持“大語文觀”引領學生由課內大膽拓展,“讓我們想象一下,雨點兒還會落在哪里?”“讓我們一起唱唱《小雨沙沙》,把小詩《滴答》帶回家與父母共同分享,給家里的花草澆澆水。”向生活開放,體現母語教學的特點。
一方面盡量挖掘教材內容中的拓寬點,把校外、課外的信息引入課堂,另一方面則把學生的視野和學習擴展到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聯系生活的良好習慣。促使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在生活中學語言,源于教材,不囿于教材,體現了母語教學的特點。
三易其稿,體現的是教師教學思想的成熟,三易其稿告訴我們課堂也并非不可捉摸,為了課堂充滿活力,為了學生充滿靈性,我們確實應該在立足課堂期間多改多思。
《雨點兒》教學雜談 篇5
教材說明:
本文是一篇科學童話.課文用擬人化的手法,通過大雨點和小雨點的對話,告訴學生雨點兒是從云彩里飄落下來的,有了雨水的滋潤,才有草長花開的美麗景象.
學習目標:
1, 認識11個生字,會寫"方,半,巴"3個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雨水與植物生長有著密切的關系.
課前準備:
1, 布置學生課前問問父母或自己查查資料:為什么會下雨
2, 雨中,雨后的課件.
教學重點:
練字,聯系朗讀,通過朗讀知道雨水與植物生長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讓學生猜謎語.(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里看不見)
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寫雨的.(出示:12,雨點兒)誰來讀一讀 這是一個兒化音,兒字不出聲,只要在讀點的時候把舌頭卷一卷,像老師這樣.誰愿意來試一試
提問:同學們,知道小雨點是從哪里落下來的嗎 讓我們到課文里去找找答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播放錄音范讀,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請同學們大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找拼音朋友幫幫忙,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生字詞.
課文共幾個自然段
三,識字讀文.
1,出示生詞,生認讀.
2 ,認讀理解"數不清云彩飄落". (出示生字卡片)
(1)逐一出示生字"數清",看拼音讀準字音.
(2)出示詞語"數不清",讀一讀,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數不清.
(3)說一說,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數不清.
(4)認讀"云彩飄落". 舉例:紙片飄落地下 .
(5)在文中找出帶有"數不清云彩飄落"這三個詞語的句子,讀一讀.
讓我們再去看看雨點兒落下來的情景吧.(課件)看,數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了,他們嘴巴裂得大大的,笑得多開心呀!讓我們再來讀一遍,把雨點兒的高興勁讀出來.(第1自然段)
認讀理解"問回答".
(1)出示生字"問",讀一讀,找一找,文中寫的是誰問誰 問什么 把有關句子劃出來.
(2)交流,指導朗讀問句"你要到哪里去 "
(3)讀課文找一找,小雨點兒是怎樣回答的.出示新詞"回答",指導學生讀正確.
(4)辨析:"你呢 "這句話是不是小雨點兒在回答大雨點兒.(知道這是小雨點回答完了,在問大雨點.)理解"回答".
(5)讀課文找出大雨點兒回答小雨點兒的句子,讀一讀.
認讀"方".
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中帶有"方"的句子,讓學生明確在"地方"這個詞中,"方" 字讀輕聲.
出示"半空".
6,分角色讀.學習大雨點和小雨點的對話(第2,3,4自然段)
點評:老師來采訪一下這兩位小朋友.
學習問句:大雨點,你在讀這一句的時候,"哪里"的語調為什么要往上甩一甩
誰來試一試 一起來一遍.
小雨點,你讀這句話的時候心情怎么樣 為什么呢
大雨點,你再讀讀回答小雨點的話,你此刻心情怎樣 為什么
全班分角色讀對話.
指名讀,男生讀,女生讀,搶讀,排小火車讀等.
課中休息:讓我們和大雨點,小雨點玩一會吧,播放歌曲《小雨沙沙》.
7,雨后賞景
1,(課件)大雨點和小雨點都找到了自己的新家,不久,雨停了,太陽出來了,讓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雨后的景色吧!
2,在同學們一陣陣的贊美聲中,已經感受到了雨后的景色很美,你能用動聽的語言來贊美這些美景嗎
有位小詩人欣賞完小草這幅圖后,它寫了一句詩贊美雨點兒:
雨點兒是綠色的,小草喝了它,變得更綠了.
我們也來學做小詩人吧.離開這些圖片,想象一下,雨點兒還是什么顏色的
老師也想到了一句:雨點兒是五彩繽紛的,大地喝了它,變得更美了.
8,學習第5自然段.
聽了小朋友的贊美聲,讓我們感到這世界更美了,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這一句吧!
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紅,草更綠了.
在我們地球上還有很多這樣的地方,那里沒有花,沒有草,只有光禿禿的一片.后來,大雨點和許許多多熱心的雨點來了,不久,這里變了!看看,都有哪些變化
看到這樣美麗的變化,你的心情怎樣 來讀讀這句話:
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長出了綠的草,紅的花.
五,整體誦讀課文.
評價:聽你們的朗讀簡直就是一種享受,你們不僅讀出了聲,還讀出了情,能讓老師再享受一次嗎
六,小結:
我們的地球越來越美了,這些都是誰的功勞呀 是呀,雨點兒落在草地上,小草更綠了;雨點兒落在樹林里,樹更高了;雨點兒落在花園里,花更紅了;雨點兒落在菜園里,青菜更綠了......雨點兒能幫植物生長,它還能干什么呢 (發電,沖洗,供水......)
七,當堂檢測.
八,指導書寫 "半",進行書寫練習.(機動)
觀察位置.
生自己看書,認識筆順.
書空.
范寫.
學生練寫,巡視,糾正姿勢.
反饋.
教學反思:
《雨點兒》一文是人教版語文實驗教材第一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科學童話.課文用擬人的手法,通過大雨點和小雨點兒的對話,告訴學生雨點是從云彩飄落下來的,有了雨點兒的滋潤,花更紅了,草更綠了.
識字,寫字,朗讀是本課的重點,難點是通過朗讀使學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長的關系.
這節課共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即"激趣導入","整體感知","識字讀文","體驗性朗讀","想像延伸".整個教學設計是圍繞"學生主體"如何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設計的.諸如"看了這個畫面你想說些什么 " "這是誰的功勞 你不想對它說些什么嗎 "等等,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中"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些教學理念.
夸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情境,通過教材這個文本載體,將學生帶入愉快的學習氛圍之中,為學生營造一個無拘無束地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空間,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其思維在其間任意馳騁,"悟"出文本要表達的情感.教學《雨點兒》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情境:課件演示雨點兒過后大地的美景,同時配上音樂.學生被眼前美麗的景色,優美的音樂所營造的氛圍深深地吸引住了,頓時進入了學習情境,為感悟課文內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生在老師設計的情境學習中產生了迫切的求知欲望.當我問孩子們:你們喜歡誰 有的學生說喜歡小雨點兒,因為小雨點兒使花更紅了,草更綠了.有的學生說喜歡大雨點兒,因為大雨點兒使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長出了紅的花,綠的草. 在這堂課中還注重激勵的策略.摒棄常見的實物,小紅花,掌聲等外在激勵的方式,而采用師生情感共鳴,配合默契,體驗成功等內激勵的方式.外在激勵大多是淺層的,短暫的,而且往往是不公平的,在鼓勵少數的同時打擊大多數.而內激勵是深層的,長久的,公平的,也是令人難忘的.在本課中,我十分注意自身的評價語言,包括對個別孩子的評價,以及對全班孩子的評價.就如在孩子們朗讀完一遍后,我這樣評價:"聽你們的朗讀簡直就是一種享受,你們不僅讀出了聲,還讀出了情,能讓老師再享受一次嗎 "這樣的語言評價,我相信比獎勵小花效果更好.
當然,語文教學是一門永恒的藝術,需要不斷的探索.本堂課還存在著很多的缺陷和遺憾的地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 學生主動探究的環節很少.這主要是我不敢大膽放手,其實課文中有很多內容可以請孩子自己探究學習的.我想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需要給他們更多的信心,并且相信他們的潛力是無窮的.
2, 孩子們質疑的環節沒有.學生質疑很容易流于形式,所以在本課中我沒有設計,但是實際上文本中有一些地方能很好的質疑的,我沒有好好利用起來.
評課:
張紅霞:
新課程新理念,"創新"是課堂生命力的體現.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應該體現創新意識,但這種創新,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創新,更應該體現在對教材的解讀上.
1,對教材的解讀到位.
《雨點兒》一文是一篇科學童話.課文告訴學生雨點是從云彩飄落下來的,有了雨點兒的滋潤,花更紅了,草更綠了.對于進入小學學習才三個月的孩子來說,如何引導他們盡早進入漢字閱讀階段,給他們打開一個建立在生活經驗基礎上的豐富多彩的文本世界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而《雨點兒》正是引導學生進行識字和閱讀很好的教材.文章篇目短小,但語言文字很有特點.課文用擬人的手法,通過大雨點和小雨點兒的對話來呈現的.這篇課文生字量挺大,要認識12個,而這12個生字全都在第一課時教學內容中.認字和練習朗讀是教學的重點.
2,方法設計巧妙.
根據文本的語言特點,根據孩子的識字規律,需反復認讀,強化記憶,故采取了字,詞,句整合起來的教學方法.把握教材,將教材功能凸現得最大化.如:"數, 清,彩,飄,落,問,答,說"這些字都巧妙地穿插在了文本教學中,體現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教學思想.這符合文本特點和心理特點,通過調動學生的多種器官,詞語教學有效達成了預期目標.正應了"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
字,詞,句整合教學做到無痕.如"數,清"所在句子過渡到下一句"彩,飄,落"所在句子,教師問:"這么多的雨點從哪里來 "生答:"從云彩里來."然后教"彩".從"彩,飄,落"到"問,答,說",師導入:"你們聽,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在說話呢,它們在說些什么 原來一個在問,一個在答.學"問,答".詞語的每一次呈現強化了孩子對生字的記憶,呈現也非常的自然,又將文本內容用線串聯了起來.
季曉:
1,教學評價巧妙
教師的評價語言的設計是一種潛藏的巧妙的引導,特別是對于一年級的學生,除了達到激勵功能,更旨在使孩子從評價中找到讀書的技巧和方法.學會問話是本課的重點.此環節的設計對學生有相當的吸引力,在指導的過程中為突出問話的色彩,顧老師評價:"問得多有禮貌呀!問得多親切呀!"在隨機評價中把問的語氣,問的態度都進行了引導.再如:讀課題的時候,老師這樣評價孩子的朗讀:"多有趣!多可愛!"評價中凸現了人文性.
重人文輕語言是現象是我們前一段時間的課堂現象.語文教學應當凸顯語文學科的個性,立足工具,弘揚人文,進行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在今天的課堂上,追求形式的東西少了,老師有效的指導多了.教師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引導學生,滲透閱讀方法的指導,教會學生遣詞造句,表情達意的方法.整堂給人感覺上得很實,實實在在,扎扎實實.
2,在語言積累上求實.
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必須豐富語言的積累.積累語言對于積累知識,培養語感,豐富情感等都有重要意義.如學"數不清"一詞時進行語言訓練:你還知道什么也數不清 (星星,頭發,小草等)雨點兒也很多,也數不清.這樣,"數不清"一詞就在學生頭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郭瑞花:
1,教師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如"數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這是一個非常美的句子,為使學生積累好句,教師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第一步:師問生答."雨點兒,雨點兒,你從哪里飄落下來 "第二步:生問師答."我也想做做雨點兒,誰來問問我 "第三步:邊表演邊朗讀.在三步曲中,一個很美的句子,留在了學生心中又如:整合文本時設計讓學生填寫"的雨點的地方",也是幫助學生積累語言.
2,在技能訓練上求實.
(1)注重學法指導."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面對一年級的孩子,顧老師非常對學生學法訓練.如"讀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引導學生讀書的方法;"看誰記得最多,記得最快,記得最熟."給學生確定學習生字的目標;"大雨點兒要去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你有什么想說 "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邊讀邊思的習慣.
(2)優化讀中感悟.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朗讀是我們語文課閱讀教學中的共同趨勢.感悟指對課文有了接觸而引起思考,有所感觸而領悟.如何去感悟重要的手段便是"讀",課文接觸得越多,讀的實踐越多,自然感悟越深,體驗也越深,"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一篇文章,讀得多了,自見其義.其實,"其義"中除文章的意思(語義)以外,還包含著我們今天所說的多種感悟,如對課文中的語音,韻味,形象,情感,方法,技巧等等的感悟.讀課文也有個消化吸收創造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讀與思的過程.
史金萍:
課題的朗讀指導."雨點兒"的朗讀,兒化音是南方人學普通話的難點,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講更是個難點,"雨點兒"不能讀成三個音節,要在"點"的后面加一個卷舌動作.注意為了突破難點,顧老師重點指導采取了這樣的教學方法,"點"字拼一拼;直接讀"雨點";加上"兒"字就更好聽了,讀讀這個好聽的名字,叫它——"雨點兒".這樣的指導符合兒童的學習特點.
再如學習大雨點兒和小雨點的問答句.先:"這是誰問誰呢 "再:"怎么問 小雨點兒怎么回答 "然后換位體驗:"小雨點兒.小雨點兒,你要到哪里去 去的地方美嗎 都有些什么呀 "最后:把美讀出來.抓住孩子心理,進行了層層遞進的設計,優化讀中感悟,有效突破教學難點.
綜觀本堂課,教學過程樸實,教學環節合理,簡化,教學手段簡便,實用,凸現了教材功能,學生的語文能力得以培養,真正回歸于語文的本來面目,還語文于本色.顧老師正在努力實現"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的教學境界.我想,這是我們所有一線語文教師要追求的,這也是我們所追求的理想課堂.
《雨點兒》教學雜談 篇6
設計理念
1、注重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的統一。
2、注意兒童學習母語重在感性把握的特點,引導學生讀中悟。
3、尊重學生的差異,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
4、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積極發揮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組織者和促進者的作用。
課前預熱
出示:青蛙唱歌……下小雨、下大雨、下雷雨、。
師:誰會讀這些詞語,其他小朋友做動作或發出聲音來學一學。
學生學聲,做動作。
一、情境導入
1、師:閉上眼睛,仔細聽聲音。播放小雨的聲音。
師:真的下雨了,我感覺到小雨滴在我的手上了,小朋友快伸出你的小手,讓雨點兒滴在你的手上。
2、你感覺到什么?
3、你喜歡這些雨點兒嗎?那我們趕快和這些雨點兒打個招呼吧,誰愿意來打聲招呼?
揭題:雨點兒(正音)
師:我們一起來招呼他一下。
二、學習第一小節
1、出示動畫雨點飄落的情景:
師:這么可愛的雨點兒,我真想一個個都認識他們,你們幫我一起數一數,好嗎?
我數得眼睛都花了,你們都數清了嗎?
出示:數不清。
指名讀
師:你知道還有哪些東西也是數不清嗎?
2、看,數不清的雨點兒是怎么落下來的?
出示:飄落
為什么說是飄落呢?因為有風才會飄。
還有什么也是飄落下來的?誰能做做飄落的動作,你覺得他做的好嗎?為什么?
你能讀好這個詞嗎?指名讀——齊讀。
3、這些數不清的雨點兒是從哪里飄落下來的?(云,云朵)
是啊,云朵還有另外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云彩”。
出示:云彩
云彩還是雨點的媽媽呢!誰會讀一起讀。
4、這幾個詞語小朋友都會讀了,那你能用其中一個詞語來說一句話嗎?能干的小朋友可以用上兩個或三個詞語來說一說。
5、有位作家也把這三個詞語寫到一句話中,知道是什么句子嗎?
出示第一自然段。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配動作——同桌對讀——齊讀。
三、學習二、三、四自然段
1、數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在半空中,大雨點遇到小雨點兒,他們在說悄悄話呢!想知道他們在說什么嗎?
請小朋友翻到課文105頁,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用“——”找到他們說的話。
2、聽錄音——出示對話的句子。
3、師:大雨點問小雨點什么?
認識問號及問句。
在家里你有問過爸爸媽媽問題嗎?誰來問一問?
指名讀——齊讀
4、師:小雨點,你要去哪里?
生: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5、師:我是一顆可憐的大雨點兒,沒有人關心我去哪里?誰來關心我?
生問:你要去哪里?
師:我要去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
6、自由練習對話,同桌分角色朗讀
指名分角色朗讀——師生對讀
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在哪兒呢?大雨點兒這么想去。
理解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
師:小雨點兒感到好奇怪呀,它會怎么問大雨點呢?
句式練習:小雨點兒奇怪地問:“ ?”
7、師:多么善良、可愛的大雨點兒呀,他們帶著美好的愿望,在天空中飄呀飄,可開心了,讓我們帶著開心的語氣來讀一讀第一自然段。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1、小雨點兒飄呀飄,飄到了有花有草的地方,看看大地發生了什么變化?看動畫。
2、學生觀察后,說變化。書上怎么寫的呢找到讀一讀。
3、小雨點兒看到自己能讓花兒變紅,草兒變綠,心情怎么樣?
你能用開心的語氣讀一讀嗎?自由讀一讀。
(1)指導讀:誰來讀這一句話
老師感覺到花更紅了,草也綠了,誰能讓花更紅,讓草更綠?
小花,小花,你為什么這么紅?
小草,你為什么這么綠?
(2)小雨點兒聽了小花,小草的話,心里甜滋滋的,在空中飄得越來越有勁了,再讀第一自然段。
4、大雨點兒好羨慕小雨點兒,他來到了一片荒蕪的土地上,大雨點兒落到了土地上,發生了什么變化?播放動畫。
5、出示句子: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
齊讀——自由讀齊讀。
6、出示第5自然段:自由讀——指名讀——想讀的一起讀。
7、如果你是小花、小草,你會對雨點兒說點什么?
8、大雨點兒聽到你們的話,在天空中跳起了舞蹈,好像在說:“我好幸福啊!”請小朋友讀出大雨點幸福的感覺,再讀第一自然段。
《雨點兒》教學雜談 篇7
教材分析:
《雨點兒》一文是人教版語文實驗教材第一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科學童話。課文用擬人的手法,通過大雨點和小雨點兒的對話,告訴學生雨點是從云彩飄落下來的,有了雨點兒的滋潤,花更紅了,草更綠了。
本課內容淺顯,情節性強,文中第五小節給我們留下了研究空間,有利于學生在閱讀時根據自己的審美體驗加以探究。
學生分析:
班內學生通過四個月的拼音、識字學習,有了一定的基礎,已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大多數學生識字速度較快,又喜歡朗讀,特別是分角色朗讀更是受他們的歡迎,但他們有意注意的時間還是較短,好動、好玩。
設計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要一年級學生達到這個理想目標還不太可能,因此,教師的有效引導顯得更為重要。
2、架起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
3、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語中主動探究中識字,讀懂故事,初步了解雨點兒的作用,同時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學奧秘產生興趣。
教學流程:
㈠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春天來了,小雨就沙沙地下起來了,你們想想看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學生各抒已見,引入正題)
想知道書上定的小雨發生怎樣的故事嗎?(板課題,指導讀準兒化音)
(齊讀課題《雨點兒》)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所學知識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就越感興趣。前幾天剛好下過雨,雖然是冬雨,但也和課文有的內容有關,因而以此為切入點,讓生活走進語文學習,走進學生的認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兒化音是我們南方人學普通話的難點,應重點指導、有助于先入為主,正確說好普通話。
㈡讀文、識字、探究、感悟
1、提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學生根據要求獨立讀課文)
[明確讀的要求,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十分必要,這樣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有利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認讀帶有拼音的生字:數、清、彩、飄落、半、問回答方(反饋時,學生選擇讀,讀對了,其他學生跟讀3遍)
[鼓勵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學習,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創設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努力使學生獲得成就感。
3、認讀沒有拼音的生字:以小組比賽的形式讀。(小組“開火車”認讀生字,讀得對的小組能得到5顆星)
[比賽是學生特別喜歡的方式,而小組比賽更有助于培養團結合作意識和競爭的意識]
4、認讀本課的生詞,教師使用激勵、期待性的語言:“誰會讀?誰讀得最好?誰有辦法記住這些生字?看誰記得多,記得快?”
(學生先獨立認讀,然后再給大家讀自己想讀的那個詞,最后集體邊擊掌邊認讀所有的字記2遍)
5、這篇課文共有多少自然段?(讓學生用手勢表示)
6、你喜歡讀哪個自然段就給大家讀哪個自然段。(是自由練習讀,然后指自由選自然段讀。其中著重讀第一、三、五自然段)
[打破傳統的“串講”形式,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為主,學生自己能讀懂的教師就不再去多講,充分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7、感悟第一小節:讀了第一小節,你們知道了什么?
(先以4人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組內交流和討論,再以小組的形式發表交流和討論的結果。)重點學習三、五段
[從小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8、讀了課文,誰來問一問,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自由質疑,學生能解答的就讓學生自己去說,教師不作具體的答復。結合課文語境,學習理解:數不清、飄落、問、回答等詞的意思,并用“數不清、飄落”等練習說話。)
[“學而不思則罔”,質疑是思維的火花,質疑應該從一年級開始培養。]
9、同桌分角色朗讀文中的對話,并相互評價:哪里讀得好,為什么要這樣讀。
(圖片或課件展示,讓學生看畫面內容,感悟朗讀第五小節,教師適當范讀,引導學生讀出意境,讀出韻味,將內心對雨點兒或喜愛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釋放于朗讀之中。)
10、戴上頭飾表演:小花、小草得到雨點兒的滋潤,會對雨點兒說些什么?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通過創高及情境,引得學生自讀自悟,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提供學生機會,提供學生展示的舞臺,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對課文進行二度制作。]
《雨點兒》教學雜談 篇8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科學童話。課文用擬人化的手法,通過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的對話,告訴學生雨點兒是從云彩里飄落下來的,有了雨水的滋潤,花更紅了,草更綠了。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寫“方、半、巴”3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逐步做到有感情。
3.運用添改板畫和用自己平時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等形式學習課文,說說自己平時見過的雨的特點,充分調動多種感官,以及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創造自主選擇的契機,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的感情。
4.通過對課文的理解,以及課件的演示:雨水的形成以及干旱無水的大地在雨水的滋潤下長出花草,使學生懂得雨水與植物生長有著密切的關系。
教學重點、難點:
1.認字和練習朗讀。
2.要通過朗讀讓學生知道雨水與植物生長的關系。
3.通過多種形式提高學生觀察能力,激發熱愛自然的感情。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生字卡片、大雨點兒小雨點兒的頭飾。
學生:布置學生課前問問父母或自己查閱資料:為什么會下雨?觀察各種雨的特點。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通過朗讀課文、課件演示等形式理解課文內容,突破重點、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㈠猜謎語,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放多媒體)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則謎語,注意聽,看誰聽得認真,猜得準確:千條線、萬條線,落入水中就不見。(雨)
㈡通過談話,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
⒈生活中你見過什么樣的雨呢?
(大雨、小雨、雷陣雨、毛毛雨、狂風暴雨)
⒉同學們平時真愛細心觀察,知道那么多雨呢!那么你觀察過大雨是什么樣的嗎?
(有時伴著雷聲閃電,像盆往下潑一樣,落在地上的雨水匯成溪流)
⒊這種雨在夏天常見,小雨在什么季節下?(春天、秋天)
(前幾天,我們這剛剛下過幾場綿綿的秋雨)
(春雨沙沙下過,春姑娘就來了)
㈢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雨的課文。
yǔ diǎn ér
12. 雨 點 兒
板書:
大家注意看“兒”這個字,單獨讀時讀二聲,在這里和點連起來讀兒話音,跟老師讀。
(出示雨點兒圖)多可愛的雨點兒啊!你也把它讀可愛一點兒。
(范讀——指讀——全班讀)
二、初讀課文
㈠過渡:這么可愛的雨點兒,課文中是怎么寫的呢?想知道嗎?快打開書翻到這一課吧!
㈡提出自學要求:自己讀課文,借助漢語拼音,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組長領著學習這一課的生字寶寶。
㈢檢查自學情況:
shǔ qīng piāo luò bàn kōng huí dá yún cai dì fang
數不清飄落 半空 回答云彩地方
1、詞語:(學生以對口令的形式領讀:請你跟我讀,我就跟你讀,讀準聲韻調,掃清攔路虎。)
(彩、方在這里讀輕聲)
點、數、清、彩、飄、落、半、空、問、回、答、方
2、生字:(以開火車的形式讀,可視情況去拼音。)
三、理解課文。
㈠學習第一段。
1、過渡:同學們會讀生字和詞語了,句子讀的怎么樣呢?誰來讀第一自然段。(多媒體出示第一段,指讀)
數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
2、師板畫。
3、對照這句話,大家都來讀一讀,對老師畫的有什么意見?
(數不清的雨點兒指雨點兒很多,數不過來,老師畫的雨點兒太少了。)
誰聽到了,再來說一說。
4、在同學們的幫助下,老師聽明白了,你們明白了嗎?那就請你們幫老師畫出數不清的雨點兒來吧!(學生添加板畫)
5、除了雨點兒數不清,還有什么數不清?
(星星、雪花、頭發)
6、師結:這些東西太多了,數不過來,所以讀“數不清”這個詞時要讀重一些。(范讀、指讀)
㈡學習二、三、四自然段。
1、多媒體演示:“飄落下來”是怎么落呢?(看課件)
2、師:飄落下來的雨點兒里,有大雨點兒,也有小雨點兒,半空中大雨點兒會和小雨點兒說些什么呢?想聽嗎?(多媒體播放大、小雨點兒對話的動畫。)
3、讀句子:他們的對話有趣嗎?從書中找出來讀一讀。
4、多媒體出示句子:用你喜歡的方式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
5、點紅第二段:你想用什么方式讀?
(根據學生回答,或賽讀、接讀、評讀。提示讀出問的語氣)
6、點藍第三段:你想用什么方式讀?
問:這句中小雨點兒是怎么回答大雨點兒的?
問:你呢?也是小雨點兒回答大雨點兒的話嗎?不是,是什么?
(是小雨點兒反過來問大雨點兒的話)
問:它會問什么?
(你要到那里去?也到有花有草的地方去嗎?)
7、大雨點兒到那里去了呢?用你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吧!
8、分角色扮演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加動作帶頭飾表演)
㈢學習第四自然段
1、想象: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去了自己喜歡去的地方,想象一下,它們到過的地方會是什么樣?(據學生回答來學習)
2、多媒體出示第一句:
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紅了,草更綠了。
師范讀,注意讀好“更紅、更綠”。
3.出示圖欣賞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渲染:雨過天晴,太陽出來了,空氣多么清新,打開窗戶看看吧!學生睜開眼睛,說說看到的景色以及自己所想象到的。
4.問:雨后的景色真美,可是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沒有花沒有草呢!你知道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指哪些地方?
(干旱的土地、沙漠)
5.課件演示:干旱無水的大地經過雨水的滋潤,長出了紅的花綠的草。
師渲染:這就是干旱無水的大地,沒有花也沒有草,盼呀,盼呀,終于下雨了,經過雨水的沖洗,大地濕潤了,不久也長出了紅的花,綠的草。
6.想象:如果你是小花小草,你會對雨點說些什么?
(謝謝你,有了雨水我們才能生長,我們的生長離不開雨。)
7.朗讀:不只小花小草高興,我們也很高興,就讓我們帶著喜悅的心情一起讀這一段。
四、總結延伸。
1.總結:同學們學習了這一課,我們知道了雨和人類、植物有著密切的關系,想知道雨是怎么形成的嗎?(課件演示)
2.延伸:自然界中不僅有雨,還有風、雪、露、雷、電,希望同學課下查查資料,問問家長,講給老師同學聽。
3.最后帶上頭飾在《小小雨點》的律動中結束課文。
附:板書設計
yǔ diǎn ér
12.雨 點 兒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復習鞏固、處理練習、指導書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
㈠朗讀課文。
1、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12《雨點兒》這一課,你知道了什么?帶著這個問題一起讀一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盡量有感情)
2、問:你知道了什么?(從內容及知識方面談)
㈡鞏固字詞。
1、鞏固會認的生字:
⑴課件:過河摘果子游戲,會讀的字變成石頭,誰過了河果子就歸誰。
⑵指導學生觀察:點、半、問、清、空、方
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都是鼻音,前三個是前鼻音,后三個是后鼻音。)
⑶指導學生區分:彩、數
讀一讀,你又發現了什么?(“彩”是平舌音,“數”是翹舌音)
2、
點
空
彩
擴詞練習。
3、拓展練習:課件出示“我會讀”
指導學生讀通三個句子,在具體語言環境中復現生字。
⑴雪花從半空中飄落下來。
⑵你會回答這個問題嗎?
⑶晚上,我坐在院子里數星星,怎么也數不清。
4、課后練習:課件出示課后練習的句子。
⑴指導學生讀通順。
⑵補充練習:
從土里鉆出來。
從天上 。
從 。
二、指導書寫。
1、出示三個字:方、半、巴,指導學生認讀。
2、學生看書,自學生字的筆順。
3、課件演示生字筆順,指名書空。
4、教師范寫。
方:(教師邊寫邊念順口溜:起筆平,彎度大,向左斜,中線鉤)
半:(注意“半”與“羊”對比)
巴:(注意第二筆是短豎,第四筆豎彎鉤要寬一些)
5、學生練寫,教師巡視,糾正寫字姿勢。
6、反饋書寫情況,學生再次練寫。
附:板書設計
yǔ diǎn ér
12.雨 點 兒
《雨點兒》教學雜談 篇9
教學目標:
認識12個生字,會寫方,巴,把3個字,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動植物的生長與雨水有著密切的關系;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和創新意識。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披文入境。
出示課件:雨點兒調皮地從天空降落,伴隨著沙沙的雨聲。
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聽到了什么
看到這樣可愛的小雨點兒,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它
揭示課題,指導讀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生看課文,聽課文配樂朗讀。
這么美的課文,想自己讀讀嗎 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生自讀課文,在課文里圈出生字,不認識的字讀拼音或問同桌。
CAI課件出示生字,老師已經把生字都找到了,黑字是我們要認識的繩子,紅色的是老師給它找的朋友組成的詞語,你會讀哪個就讀哪個。
去拼音,打亂順序讀。
去朋友,你還認識它嗎
三,細讀課文。
生字學得好,課文一定會學得更棒。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
同桌互讀,一人讀,一人聽,你認為他讀得好就拍拍手表揚他。
你覺得自己哪一句讀得好,讀給大家聽。
誰認為自己讀得更好,向他挑戰吧。
喜歡這一段的小朋友起立一起讀一讀。
(知道讀好問句,并相機理解數不清,飄落)
和自己的小伙伴分角色朗讀雨點兒的對話。
CAI課件演示雨后萬物生機勃勃的動畫,看吧,雨停了,大地發生了什么變化
看到這么美的景色,你的'心情怎么樣 帶著高興,喜愛,贊美的語氣讀讀第五自然段。
老師也找來了一張圖畫,仔細看看,還有什么也發生了變化
美麗的露珠 從 樹葉上
從
假如老師是雨點兒,你們是小草,小花,小鳥,魚兒……你會對老師說什么
創設情境,師生對演。感受動植物對雨點兒的感謝,并學會使用禮貌用語。
把自己想象成雨點兒,自由地配上動作,把課文讀給小伙伴聽。
四,指導書寫生字。
五,作業:仔細觀察雨后大地的變化,把它畫下來,并在旁邊寫上你最想說的話,好嗎?
《雨點兒》教學雜談 篇10
【教材分析】
課文《雨點兒》是課改實驗教材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中課文的第12課,它是一篇科學童話,告訴學生雨點兒是從云彩里飄落下來,課文用了擬人的方法,通過大雨點和小雨點的對話,讓學生感悟到雨點能給大自然帶來無限生機,從而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
雨,孩子們大多不喜歡,因為它帶給孩子們更多的可能是無法到戶外去活動的煩惱,但相信學完了這篇課文,小朋友對雨的喜愛會多一層。
【學習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學會寫“方、半、巴”。
2、理解課文內容,弄清雨水同植物生長有著密切的關系;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用感情地讀好對話。
【學習重、難點】
1、教學重點:認字和練習朗讀。
2、教學難點:弄清雨水同植物生長有著密切的關系;解釋詞語:飄落、雨點、云彩。
【教學理念】
1、采用聽讀識字法進行教學,在反復練習和教師指導的朗讀過程中認識生字,并有效地解決低年級學生唱讀的問題。
2、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
3、充分開展探究活動,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出雨水對植物的生長有幫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識字卡片、雨點圖、羽毛。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播放不同的雨聲。
同學們,你們聽到了什么啊?(學生自由說)。
2、課件展示不同的雨景,讓學生“耳聞目睹”雨聲和雨景。
3、揭示課題:下雨的時候,小雨點和大雨點也會說話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題目是《雨點兒》
4、指導學生讀一讀課題,強調兒化音的讀法。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組織學生初讀課文。
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不會的認的字用筆先圈出來,然后想辦法認識他。大雨點和小雨點說了些什么?
2、組織各小組認讀生字,擺生字卡,同桌交流:(出示課件)
師:同學們剛才都讀得很好,現在老師想考考大家。(引導學生進行生字識記游戲,教師適時給予獎勵。)
3、互相讀讀課文,加強記憶。
學生自讀課文后相互交流(知道什么說什么,了解多少說多少,讓學生在寬松的環境中交流互補)
三、再讀課文,理解新知
1、這篇課文有共有幾個自然段,請同學們在課文上標上序號;
2、第一自然段
⑴ 讀第一句:
課文上說的云彩就是我們常看見的天上的云。
問:云有顏色嗎?都有什么顏色?
⑵ 老師相機告訴學生:云是由水滴和冰晶聚集形成的物體,當云碰見冷空氣的時候就會變成雨點落下來,當天氣太冷的時候就會變成雪花,所以我們冬天可以看見下雪。
⑶ 教師簡筆畫,畫一朵云,先畫三點水滴。
老師這樣畫,可以嗎?(估計有學生說雨點太少,再請學生上講臺畫雨點)
⑷ 你們說這里有多少點雨滴?(數不清的雨點就是很多很多,沒有辦法數。)
⑸ 雨點從云彩里飄落下來:
飄落是怎么樣的?誰來說說?然后拿出羽毛與粉筆,讓學生比較下羽毛與粉筆在落下的時候有什么區別,然后解釋飄落是飄飄晃晃地降落下來的意思 。
3、第二~四自然段
⑴ 自然過渡:這里面有大雨點,有小雨點,他們在說些什么?(引讀對話)
⑵ 練習朗讀對話:分別讀小雨點、大雨點的話(注意問的語氣)
⑶ 他們在什么地方說話?(解釋空中、半空、地面,理解“半空”)
⑷ 學習“半”和“方”。(書空,在作業本上書寫)
4、最后一個自然段
⑴ 出示課件:沒有花的地方,長出了花;有小花的地方,花長大了,草更綠了。你們看,這是課文哪一句話寫的?找出來讀一讀。
⑵ 指名讀,表演讀。
4、齊讀全文。
四、質疑問難,延伸擴展
師:同學們,我們學了這篇課文后,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嗎?
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嘗試解答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五、鞏固練習,親身實踐
1、出示大屏幕識字:說說你認識了課文的哪些字,不會認的字怎么辦?說說你的好辦法。
(認字時啟發學生用上熟字、部件和偏旁。例如“青”加上“氵”就是“清”;“漂”去掉“氵”,加上“風”就是“飄”;“閃”去掉中間的“人”,換上“口”就是“問”;“房”去掉“戶”就是“方”)
2、開火車讀生字。
(字音重點:“彩”是平舌音;“數”是翹舌音;“清、空、方”是后鼻音)
3、出示課件:游戲識字:小雨點落到哪里?(指名上臺做)
wèn bàn fáng diǎn huí fāng diàn
半 點 回 方 房 問 電
十、指導寫字
學寫獨體字:方、半、巴
十一、作業
1、 讀課后"我會讀"中的三句話。
2、 我們還可以說: 從 。(老師從教室里走出來、小花貓從樹上跳下來、老鼠從洞里鉆了出來、)
【板書】
雨點兒
大(有花 有草) 小(沒花 沒草)
讓花更紅 草更綠 開花 長草
美麗的大自然
《雨點兒》教學雜談 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這一課時的學習,學生能夠認識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數不清、飄落、半空”等詞語。
4、了解課文內容,懂得雨水與植物生長的密切關系。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識字和朗讀。
教學難點是通過讀課文使學生知道雨水與植物生長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小朋友們,今天我請大家看一幅圖,你們看看,這是什么?(圖片云彩)它已經成為一個媽媽了,那我們應該叫它什么呀?云媽媽。那云媽媽的孩子是誰呢?我請小朋友來叫一叫它。(指名叫)雨點兒,它是我們今天的新朋友,給我們帶來了禮物,要送給能干的孩子。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接下來我們就來比比誰能干?自己讀一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出生字,自由拼讀組詞。請你打開課本,自己來完成。完成的小朋友請你坐端正了,哦,很能干,雨點兒樂于和你交朋友。(獎勵雨點)
2、你們都自己學習過了本課的生字,是不是真的認識了呢?生字寶寶要來考考你了。你認識了誰?(指名讀──同桌讀)
3、都挺不錯的。我摘掉了它們的帽子,沒有了拼音的幫助,你還認識嗎?(去拼音,開火車讀字)
4、看看小朋友的反應怎樣?
三、理解課文,感悟課文
1、小朋友們真棒,生字寶寶都認識了,讀得很不錯,那下面這段話你也能讀得這么棒嗎?
2、我們先一起讀一讀這段話,再請你自己讀一讀這段話。(數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理解詞語:數不清)
除了雨點兒是數不清的,還有什么東西也像雨點兒一樣數不清?還從其它地方讀懂什么了嗎?(理解詞語:飄落、云彩)
3、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要是你就是雨點兒,你有什么話要對大家說?(看圖指名說)
4、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中的雨點兒們說了什么悄悄話。(出示三個自然段)一起讀,自己讀,請一個小朋友來讀一讀,其他小朋友聽,然后請你說說你聽了它們的對話,知道了什么?(板書:小雨點兒 有花有草 大雨點兒 沒有花沒有草)
(雨點兒愛和認真聽的小朋友做伙伴)
5、這主要是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在說話。我先請你們同桌兩個小朋友,讀雨點兒們的對話,互相說說話。大雨點兒是綠顏色的,就讀綠顏色的字,小雨點兒是黃顏色的,就讀黃顏色的字。哪兩個小朋友愿意試試,一個做大雨點兒,一個做小雨點兒,分別來讀它們的話,我來讀提示語。你們覺得他們讀得怎樣?(生評)
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想讀大雨點兒的小朋友請起立,想讀小雨點兒的小朋友坐在座位上,我讀提示語。
6、大雨點兒與小雨點兒各自去了自己要去的地方。它們去的地方是(板書:小雨點兒 有花有草 大雨點兒 沒有花沒有草)
我們先跟著小雨點兒去它去的地方。(出示圖)你們看到什么了?(看圖說話)小雨點兒來到之后,怎樣了呢?(出示句子)請你自己讀一讀,讀給同學聽。
接下來,我們要去大雨點兒去的地方了,你先想象一下那會是個怎樣的地方?(沒有花沒有草,比如:戈壁灘,沙漠,缺水的城市、村莊等等)(指名說)有了大雨點兒之后,發生了什么變化呢?(出示句子)用朗讀來表達其中的美。
雨點兒讓大地變得如此美麗,雨后的景色多美啊。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一段。
7、你能清楚響亮地送給雨點兒一句話嗎?你最想對雨點兒說什么?
我們要好好地感謝雨點兒。讓我們真心地對雨點兒說聲:“雨點兒,謝謝你!”把我們對雨點兒的喜愛用朗讀來表達,一起有感情地讀一讀課文。
四、指導書寫“方”(機動內容)
指導書寫“方”字。
《雨點兒》教學雜談 篇12
《雨點兒》一文是人教版語文實驗教材第一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科學童話。課文用擬人的手法,通過大雨點和小雨點兒的對話,告訴學生雨點是從云彩飄落下來的,有了雨點兒的滋潤,花更紅了,草更綠了。
識字、寫字、朗讀是本課的重點,難點是通過朗讀使學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長的關系。
這節課共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即“談話導入”,“整體感知”,“識字讀文”,“體驗性朗讀”,“想像延伸”。整個教學設計是圍繞“學生主體”如何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設計的。諸如“看了這個畫面你想說些什么?” “這是誰的功勞?你不想對它說些什么嗎?”等等,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中“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些教學理念。
夸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情境,通過教材這個文本載體,將學生帶入愉快的學習氛圍之中,為學生營造一個無拘無束地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空間,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其思維在其間任意馳騁,“悟”出文本要表達的情感。教學《雨點兒》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情境:課件演示雨點兒過后大地的美景,同時配上音樂。學生被眼前美麗的景色、優美的音樂所營造的氛圍深深地吸引住了,頓時進入了學習情境,為感悟課文內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生在老師設計的情境學習中產生了迫切的求知欲望。當我問孩子們:你們喜歡誰?有的學生說喜歡小雨點兒,因為小雨點兒使花更紅了,草更綠了。有的學生說喜歡大雨點兒,因為大雨點兒使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長出了紅的花、綠的草。 在這堂課中還注重激勵的策略。摒棄常見的實物、小紅花、掌聲等外在激勵的方式,而采用師生情感共鳴、配合默契、體驗成功等內激勵的方式。外在激勵大多是淺層的、短暫的,而且往往是不公平的,在鼓勵少數的同時打擊大多數。而內激勵是深層的、長久的、公平的,也是令人難忘的。在本課中,我十分注意自身的評價語言,包括對個別孩子的評價,以及對全班孩子的評價。就如在孩子們朗讀完一遍后,我這樣評價:“聽你們的朗讀簡直就是一種享受,你們不僅讀出了聲,還讀出了情,能讓老師再享受一次嗎?”這樣的語言評價,我相信比獎勵小花效果更好。
當然,語文教學是一門永恒的藝術,需要不斷的探索。本堂課還存在著很多的缺陷和遺憾的地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 學生主動探究的環節很少。這主要是我不敢大膽放手,其實課文中有很多內容可以請孩子自己探究學習的。我想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需要給他們更多的信心,并且相信他們的潛力是無窮的。
2、 孩子們質疑的環節沒有。學生質疑很容易流于形式,所以在本課中我沒有設計,但是實際上文本中有一些地方能很好的質疑的,我沒有好好利用起來。
《雨點兒》教學雜談 篇13
《雨點兒》是一篇童話,文章內容生動淺顯,語言優美,富有童趣,通過大雨點和小雨點的對話,讓學生知道雨點是從云彩里飄落下來的,雨點會給大地上的植物帶來變化。以下是我對于這篇課文第一課時的反思:
一年級學生對生活當中的一些事物比較感興趣,也比較熟悉,為了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在導入課題的時候就播放一段下雨的聲音來引出課題,課題《雨點兒》中的兒化音是教學中的難點,我在指名學生朗讀后發現問題,于是提醒學生注意有個“兒”,但是學生仍不能讀好這個兒化音,于是我就進行了示范讀,讓學生聽我讀然后再讓學生讀,有個別學生會讀,在一次次的示范下學生逐漸能讀好這個兒化音,但是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出現了這個兒化音,學生卻讀不好這個兒化音,特別是放到句子中,總有一些學生會讀錯。我又進行了示范,但是這次的效果不太明顯。在句子中的兒化音學生總是不能適應,因此在讀句子的時候還有許多學生沒有讀準。
經過半個多學期的學習,學生掌握了一些簡單的生字學習的方法,因此在學習生字的時候,我先讓學生初讀課文并將生字圈出來,然后讓學生自由讀生字,自己學習生字(可以說說生字的拼音、偏旁、組詞等。)這樣可以訓練學生的自主能力,讓學生在碰到生字的時候可以知道認識這個生字的一些方法。接著我將生字出示,先指導學生學習生字,如:“數、清、方”提醒學生正音,“飄、落”指導學生記字形。有一些學生還主動介紹了他們認字的方法:“門加口就是問。還有在出示生字后再出示搭配的詞語,柚子到詞的學習,這樣能提高學生識字的能力,為學生自主識字打下堅實的基礎。
《雨點兒》教學雜談 篇14
一、談話導入
1 小朋友們,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聽雨聲)
2 是的,這是雨點兒們在唱歌呢(出示雨點兒的圖)
小朋友,喜歡他們嗎?那就和老師一起,邊讀邊寫他們的名字。 (板書課題)
──指導讀好兒化音。
3 今天和雨點兒一起來的還有好多的生字朋友呢!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吧。(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這些朋友說,給我們帶來了禮物,要送給能干的孩子。誰來讀?
(指名讀一讀)
二、認識生字,理解課文
1、生字朋友看到小朋友這么熱情,非常高興,想去課文里把他們的好朋友也介紹給你們認識,你們愿意嗎?
⑴ 看,(出示數不清)首先上場的是?他的朋友是?
什么叫數不清?課文里是什么數不清啊?(雨點兒很多很多,不知道有多少,怎么數都數不清。)
你還知道什么也數不清?(星星、白云、頭發、樹葉……)(說完整話)(如天上的星星數不清,秋天的落葉數不清,漫天飛舞的雪花數不清)
⑵ 現在誰要上場了?(云彩、飄落)
什么叫飄落?演示對比,是啊,東西輕,才能說飄落,飄落的時候都是慢慢的。跟著老師的動作一起讀這個詞。
還有什么東西從空中落下來也可以用上“飄落”這個詞呢?(樹葉、雪花、羽毛等等。)
⑶ 雨點兒把這三個詞兒都藏在一個句子里呢!誰能來讀一讀!(出示句子:數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
⑷ 指導朗讀:這么美的句子,老師也忍不住想讀一讀,你們想聽嗎?那可要注意聽咯!發現了什么?喜歡這樣讀嗎?誰來試試?(指名讀。)
聽到你的朗讀。老師真的好像看到雨點兒慢慢地飄落下來呢!你看,雨點兒來和你交朋友了! 還有誰想再來讀一讀?
他讀得多美呀, 讓我們一起來讀好這句話。(齊讀)
2、(點擊問)這個字很著急,因為課文里他的好朋友不在他身邊,小朋友能不能幫他的忙呀?他說了,他的好朋友是兩個字的,平時老師常常向小朋友提問題,小朋友就大聲地? (出示回答) 對了,找到他了嗎?一起讀一讀。
有問有答這就是在對話。課文里是誰和誰在對話?(板書)
他們說些什么?(出示句子),小朋友輕聲讀一讀,然后告訴老師,你知道了什么。(相機板書)
有喜歡大雨點兒的小朋友嗎?來讀讀大雨點兒說的這句話。
老師也喜歡大雨點兒,老師也來讀一讀,你們聽聽看,和他讀得有什么不一樣。發現了嗎?(提示讀好問句)那小雨點兒的這句話要怎么讀呢?誰來試試?還有誰想試試?男女分角色朗讀。
3、大雨點兒與小雨點兒各自去了自己要去的地方。小雨點兒去了?(指板書),大雨點兒去了?
⑴ 我們先跟著小雨點兒去它去的地方。(出示圖)你們看到什么了?小雨點兒來到之后,怎樣了呢?(出示畫面)美嗎?(出示句子)誰會讀?
這么美的畫面,句子也要讀得美美的。(師范讀)聽出來了嗎?老師把誰讀得特別大聲?喜歡這樣讀嗎?誰也來試試?
⑵ 接下來,我們要去大雨點兒去的地方了,你先想象一下那會是個怎樣的地方?(沒有花沒有草,比如:戈壁灘,沙漠,缺水的城市、村莊等等)(指名說)
(出示課件)有了大雨點兒之后,會發生什么變化呢?你們猜猜看。是呀,你們看,大雨點兒真了不起,他讓原本光禿禿的荒地,變得這么美 (演示課件)
高興嗎?為什么?課文里怎么寫的?找出來用筆畫一畫。(出示句子)這么令人高興的事情,讀起來也一定非常高興,你們看,老師笑了,小朋友們呢?讓我們一起帶著笑容把這句話讀一讀好嗎?
⑶ 板書小結:小雨點兒讓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紅了,草更綠了;大雨點兒讓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長出了紅的花、綠的草。
4、學到這里,你們有什么想問的嗎?
⑴ 為什么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紅了,草更綠了?
答:因為雨把花草身上的塵洗干凈了。
⑵ 為什么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會長出了紅的花綠的草?
答:因為花下面有泥,雨把泥淋松軟了,就會長出小草。
5、這一切都是誰的功勞?雨點兒讓大地變得如此美麗,你最想對雨點兒說什么?讓我們帶著對雨點兒的喜愛和感激之情,一起有感情地讀一讀課文。小朋友,拿起書 。
三、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雨點兒,你還想去哪里?
四、指導書寫
雨點兒經過的地方開滿了鮮花,長滿了綠草,可是時間過得真快,我們該和雨點兒說再見了。生字朋友也跟著走了,還有一個朋友他還不想走,他是?
接下來我們來學寫“方”(出示田字格)
1、觀察一下,方字哪些筆畫要和橫中線豎中線打交道?
2、看課件書空。
3、師范寫后,生練寫。
【板書】
小 有花草 更紅、更綠
雨點兒
大 沒花草 長出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