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小壁虎借尾巴》說課(通用9篇)
《17 小壁虎借尾巴》說課 篇1
一、說課標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在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4、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5.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6.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我覺得,在這節課中,具體落實這三點。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小壁虎借尾巴》。這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是一篇科普童話。課文借助形象擬人化的手法,通過小壁虎向小魚、黃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將魚、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點及動物尾巴都有用這樣的一個道理。文章生動有趣,把小動物有禮貌和它們之間真誠相待的美好形象,表現得栩栩如生。符合兒童特點,是向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發展學生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朗讀能力的好教材,根據課型特點:即,課文中沒有注音,但需要認識的生字有9個,需要書寫的生字有6個,課后有一個什么來什么去的結構形式的詞語積累。針對這些情況,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讀文,認識9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理解“掙、逃、擺、搖、甩、難看、難過、叫”等詞的意思和每段話的意思,并能朗讀好文中四處對話的句子。
2.過程與方法: 運用插圖與讀文相結合,了解小魚、老牛、燕子和壁虎尾巴的用處以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以小組合作學習、分角色朗讀、表演為主要學習方法,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說話有禮貌、真誠待人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知道小壁虎借尾巴的經過,懂得小魚、老牛、燕子和壁虎尾巴的用處,接受禮貌教育。
教學難點:讀好文中的對話語句,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本課課型特點及語言特色,在教學方法的總體構想上,采用情境教學、多媒體手段、激發學習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通過引導、啟發點撥、以讀代講、角色體驗、表演等感悟內容。
本課繼續運用已學過的有序看圖、圖文對照自主感悟、想象的學習方法,教給學生圖文結合,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相結合,語言文字的訓練與思維訓練相結合的學習方法,并仿照課文的語言表達方法,指導學生續編故事,續寫故事。
三、說教學環節: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課標》和教材,以活動貫穿,落實語文教學中的看、讀、說、寫教學思路,安排教學程序。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以小壁虎圖片入手,將學生帶入情景,極大的激發學習課文興趣,引導學生情感,轉移在老師設置的情境中。
積累詞語,感悟分類
動物類、人物類、 近音字區別、地方等,達到積累詞語的目的。
【設計理念:學會在課文中積累詞語,在寫話中運用】
正確讀文,感知梗概【設計理念:小組合作學習的體現,滲透集體榮譽感。】
圖文結合,深入研究
教學中,通過多媒體輔助功能,緊密圍繞五個問題展開課堂: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他都到過哪里,向誰借過尾巴?他們都說了些什么?他借到尾巴沒有?為什們?最后總結:小壁虎尾巴可以用于逃生,可以再生的特點。在這其中,穿插認知其他動物尾巴的作用,續編故事與續寫故事,從而落實語文教學的的根本落腳點:表達(口頭的與書面的)
【設計理念:充分運用文本資源,看圖說話,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達到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說話有禮貌、真誠待人的好品質以及對祖國文字美的體會。】
角色朗讀,品味修行
【設計理念:在分角色朗讀中,感知人物的內心,達到學文品味修行的境界。】
文本銜接,閱讀拓展
【設計理念:拓展內容,鼓勵閱讀】
分層作業,展示個性
【設計理念:以學生為本,自主選擇喜歡的作業形式,這樣更具有針對性,以更利于不同層面學生的發展需求。】
《17 小壁虎借尾巴》說課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第二冊語文教材中的一篇看圖學文。這篇課文通過有趣的童話故事,描寫了小壁虎向小魚、老黃牛、燕子借尾巴的經過,說明了魚、牛、燕子尾巴的用處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文章生動有趣,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向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發展學生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朗讀能力的好教材。
2、教學目標:
《課程計劃》指出,中年級學生能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詞句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有表情地朗讀課文。據此,本課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有:
知識和技能:
1、能夠正確地觀察圖畫,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課文內容。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朗讀能力和自學能力。
過程與方法: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和學生的表演,以讀為主線,開展研究式和體驗式學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激發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興趣。
3、教學重、難點
由于學生知識水平有限,生活圈子小,對于一些自然科學現象不太了解。因此,小魚、老黃牛、燕子尾巴的用途是本課的重點,壁虎尾巴具有保護自己的作用及可以再生的特點是本課的難點
二、說教法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和實踐。我根據中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語言基礎和自學能力的特點,參照普教新課標的要求。在教學本課時,我采用了“質疑、導學、探究”的教學模式,通過“教——扶——放”的導學策略和直觀演示的方法,合理的處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關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
1、演示法:多媒體教學過程中的形、聲、色的運用與結合,能有效渲染氣氛,激發學生的情感,把課文描繪的內容再現出來,符合學生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特點。因此在學習三至五自然段時,我讓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接著通過觀看多媒體,讓學生理解“搖、擺、甩”的含義,這樣既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又能培養細心觀察的好習慣。
體驗式教學法對于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通過參與,能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通過體驗,學生能更深刻的感知文章的內容。因此,本課讓學生戴著頭飾去表演小壁虎向小魚、老黃牛、燕子借尾巴的過程,目的也在于此。
三、說學法
學生由年齡小,理解語言的能力比較差,再加上學生交際面窄,他們學習語文存在一些困難。因此,在指導學生學習上,我采取了以下方法:
1、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針對本課圖文并茂,內容生動,情節多有反復的特點,引導學生運用“設疑——朗讀——討論——體會”的方法進行學習,使學生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
2、通過表演,加深理解。讓學生在接受信息方面受到影響。讓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進行表演,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他們對課文的理解。
3、加大讀的份量。讀對于學生非常重要,學生只有通過朗讀,才能培養語感,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葉圣陶先生也十分重視朗讀,他認為:朗讀可以把作者的情感在讀的時候傳達出去,“激昂處還他于激昂,委婉處還他委婉”,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心靈相通。在一遍一遍的朗讀中,可以培養語感,而且理解難以言傳的文章韻味。
四、說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整體感知。
上課之初,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出示小壁虎的圖片,并問學生:小壁虎生來就有一條長長的尾巴,為什么它還要借尾巴呢?讓我們到《小壁虎借尾巴》這個故事中去尋找答案吧!接著讓學生看書中插圖,初讀課文。
(二)讀演結合,深入理解。
1、尋求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后,理清了文章思路: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怎樣借——借到了沒有。接下來細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教師借助課件幫助學生理解“一掙、難看”的意思。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沒有尾巴多難看哪!”的語氣。
2、梳理壁虎借尾巴的經過。原因找到了,接下來引導學生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抓住“怎樣借”重點分析課文,我設計出“從扶到放”的教學程序:學習第三自然段以扶為主,學習第四自然段采用半扶半放的教法,學習第五自然段,以放手讓學生自學為主。采取這個由扶到放的過程,就是教給學生掌握讀書的方法,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過程。
這部分主要采用“設疑—朗讀—討論—體會”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學習中,注重讓學生朗讀和表演。
通過細讀、品讀,讓學生充分感受小動物活潑可愛的內心世界,再加上教師抓住重點詞語“搖、擺、甩”,讓學生用手勢去體會動作,學生更能掌握小動物的特點。通過讓學生佩戴小壁虎、小魚、老黃牛、燕子的頭飾進行表演,學生能充分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為后面突破教學難點,埋下了伏筆。
3、弄清壁虎尾巴的特點、用處。
既然動物的尾巴都有用,那么壁虎的尾巴也有用。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用呢?課文中沒有直接說明,是教學的難點,如何突破這個難點,先得弄清壁虎尾巴的特點。學生自由讀六、七自然段,找出壁虎心情變化的詞語。(難過、高興)小壁虎為什么難過?因為它向水里的魚、陸上的黃牛、空中的燕子都沒借到尾巴。為什么高興?因為它又長出一條新尾巴啦!壁虎尾巴一掙就斷,斷了能長出新的來,這種易斷、再生的特點對它有什么用處?重放課件:一條蛇咬住了壁虎的尾巴,壁虎一掙,掙斷尾巴逃走了。如果尾巴掙不斷會發生什么后果?(會被蛇吃掉)從而悟到壁虎尾巴有自我保護作用,從而突破了難點。
4、拓展知識,適當延伸。
學習了《小壁虎借尾巴》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魚的尾巴能撥水,黃牛的尾巴能趕蠅子,燕子尾巴能掌握方向,壁虎的尾巴能保護自己。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有什么用?
5、看圖復述,發展語言。《課程計劃》指出:語文教學重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通過看圖復述,學生再說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為今后的寫打下了基礎。
五、說板書設計
本課緊緊圍繞小壁虎借尾巴的起因、結果,來設計板書,旨在理清文章的思路,重在突出關鍵詞語進行設計。
總之,本課設計上能以學生為本,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思,在體驗中有所悟。發展了語言,陶冶了情操,是語文學習和思想教育的有機結合在一起,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17 小壁虎借尾巴》說課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第二冊語文教材中的一篇看圖學文。這篇課文通過有趣的童話故事,描寫了小壁虎向小魚、老黃牛、燕子借尾巴的經過,說明了魚、牛、燕子尾巴的用處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文章生動有趣,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向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發展學生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朗讀能力的好教材。
2、教學目標:
《課程計劃》指出,中年級學生能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詞句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有表情地朗讀課文。據此,本課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有:
知識和技能:
1、能夠正確地觀察圖畫,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課文內容。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朗讀能力和自學能力。
過程與方法: 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和學生的表演,以讀為主線,開展研究式和體驗式學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激發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興趣。
3.教學重、難點
由于學生知識水平有限,生活圈子小,對于一些自然科學現象不太了解。因此,小魚、老黃牛、燕子尾巴的用途是本課的重點,壁虎尾巴具有保護自己的作用及可以再生的特點是本課的難點
二、說教法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和實踐。我根據中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語言基礎和自學能力的特點,參照普教新課標的要求。在教學本課時,我采用了“質疑、導學、探究”的教學模式,通過“教——扶——放”的導學策略和直觀演示的方法,合理的處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關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
1、演示法:多媒體教學過程中的形、聲、色的運用與結合,能有效渲染氣氛,激發學生的情感,把課文描繪的內容再現出來,符合學生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特點。因此在學習三至五自然段時,我讓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接著通過觀看多媒體,讓學生理解“搖、擺、甩”的含義,這樣既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又能培養細心觀察的好習慣。
體驗式教學法對于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通過參與,能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通過體驗,學生能更深刻的感知文章的內容。因此,本課讓學生戴著頭飾去表演小壁虎向小魚、老黃牛、燕子借尾巴的過程,目的也在于此。
三、說學法
學生由年齡小,理解語言的能力比較差,再加上學生交際面窄,他們學習語文存在一些困難。因此,在指導學生學習上,我采取了以下方法:
1、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針對本課圖文并茂,內容生動,情節多有反復的特點,引導學生運用“設疑——朗讀——討論——體會”的方法進行學習,使學生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
2、通過表演,加深理解。讓學生在接受信息方面受到影響。讓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進行表演,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他們對課文的理解。
3、加大讀的份量。讀對于學生非常重要,學生只有通過朗讀,才能培養語感,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葉圣陶先生也十分重視朗讀,他認為:朗讀可以把作者的情感在讀的時候傳達出去,“激昂處還他于激昂,委婉處還他委婉”,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心靈相通。在一遍一遍的朗讀中,可以培養語感,而且理解難以言傳的文章韻味。
四、說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整體感知。
上課之初,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出示小壁虎的圖片,并問學生:小壁虎生來就有一條長長的尾巴,為什么它還要借尾巴呢?讓我們到《小壁虎借尾巴》這個故事中去尋找答案吧! 接著讓學生看書中插圖,初讀課文。
(二)讀演結合,深入理解。
1.尋求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后,理清了文章思路: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怎樣借——借到了沒有。接下來細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教師借助課件幫助學生理解“一掙、難看”的意思。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沒有尾巴多難看哪!”的語氣。
2.梳理壁虎借尾巴的經過。 原因找到了,接下來引導學生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抓住“怎樣借”重點分析課文,我設計出“從扶到放”的教學程序:學習第三自然段以扶為主,學習第四自然段采用半扶半放的教法,學習第五自然段,以放手讓學生自學為主。采取這個由扶到放的過程,就是教給學生掌握讀書的方法,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過程。
這部分主要采用“設疑—朗讀—討論—體會”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學習中,注重讓學生朗讀和表演。
通過細讀、品讀,讓學生充分感受小動物活潑可愛的內心世界, 再加上教師抓住重點詞語“搖、擺、甩”,讓學生用手勢去體會動作,學生更能掌握小動物的特點。通過讓學生佩戴小壁虎、小魚、老黃牛、燕子的頭飾進行表演,學生能充分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為后面突破教學難點,埋下了伏筆。
3.弄清壁虎尾巴的特點、用處。
既然動物的尾巴都有用,那么壁虎的尾巴也有用。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用呢?課文中沒有直接說明,是教學的難點,如何突破這個難點,先得弄清壁虎尾巴的特點。學生自由讀六、七自然段,找出壁虎心情變化的詞語。(難過、高興)小壁虎為什么難過?因為它向水里的魚、陸上的黃牛、空中的燕子都沒借到尾巴。為什么高興?因為它又長出一條新尾巴啦!壁虎尾巴一掙就斷,斷了能長出新的來,這種易斷、再生的特點對它有什么用處?重放課件:一條蛇咬住了壁虎的尾巴,壁虎一掙,掙斷尾巴逃走了。如果尾巴掙不斷會發生什么后果?(會被蛇吃掉)從而悟到壁虎尾巴有自我保護作用,從而突破了難點。
4.拓展知識,適當延伸。
學習了《小壁虎借尾巴》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魚的尾巴能撥水,黃牛的尾巴能趕蠅子,燕子尾巴能掌握方向,壁虎的尾巴能保護自己。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有什么用?
5、看圖復述,發展語言。《課程計劃》指出:語文教學重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通過看圖復述,學生再說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為今后的寫打下了基礎。
五說板書設計
本課緊緊圍繞小壁虎借尾巴的起因、結果,來設計板書,旨在理清文章的思路,重在突出關鍵詞語進行設計。
總之,本課設計上能以學生為本,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思,在體驗中有所悟。發展了語言,陶冶了情操,是語文學習和思想教育的有機結合在一起,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17 小壁虎借尾巴》說課 篇4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科普童話,課文借助擬人的手法,通過小壁虎向小魚、老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講了幾種動物尾巴的特點,揭示了“動物尾巴都有用”這樣一個道理。文章生動有趣,深入淺出,把小動物有禮貌和它們之間真誠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使孩子們既學習了科學知識,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2.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在教材中所處的位置,以及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我從三個維度設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課文中的9個生字以及生字組成的新詞。
能力目標:了解小魚,黃牛,燕子,壁虎,尾巴用處及壁虎尾巴再生的特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德育目標:教育學生禮貌待人
3.教學重難點
認識生字,讓學生懂得魚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處,接受禮貌教育,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小壁虎尾巴得用處和特點是本課的難點。
4.教具準備 課件
5.課時安排 本課教學用兩課時。今天我要說的是第一課時。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本課的課型特點及語言特色,我將采用情景教學法,以讀促悟。學習中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結合”的方式,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學習中利用典型詞語、句子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與邏輯思維訓練。
三、說教學程序
(一)謎語激趣,引入新課
1.師:四肢短短,身體扁平; 墻上爬行,專吃蚊蠅; 尾巴易斷,斷了再生。
2.學生猜出后,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齊來學習《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3、我們線觀看一段無聲動畫片,學生準備給動畫片配音。
4、學生在興趣引導下,按照要求自由讀課文。
(1)畫出本課生字詞,還要想辦法記住它。(2)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3)讀通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5、交流熟記生字的好辦法,以捉迷藏游戲的方式,認讀句子。
【讓學生根據要求讀課文、使學生讀有目的,能避免單純地、盲目地讀書,從而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二)先扶后放,逐層精讀。
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后,為更好地為課文配音,必須理清文章思路:包括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故事中有誰,干了什么事、說了什么話等,實際是引導學生充分研讀課文。
1.尋求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要想知道“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得從哪幾個自然段找答案。學生選第1、2自然段。學生很快就把借尾巴的原因找到了:“因為小壁虎的尾巴掙斷了,他覺得沒有尾巴很難看,所以他想去借一條尾巴”。
(2)假如小壁虎不掙斷尾巴,會出現什么情況? 從壁虎掙斷尾巴,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保護自己)
【一年級的學生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大都是說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斷的。為了培養學生認真讀書的習慣,通過仔細讀書,使學生明白,小壁虎的尾巴是掙斷的。并在此基礎上講清了壁虎的尾巴,有保護自己生命的作用。】
2.梳理壁虎借尾巴的經過。
原因找到了,接下來了解借尾巴的過程。引導學生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扣住“怎樣借”重點分析,此環節采用 “從扶到放”的教學程序:學習第三自然段以扶為主,學習第四自然段采用半扶半放的教法,學習第五自然段,以放手讓學生自學為主。這個由扶到放的過程,就是教給學生讀書方法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過程。
(1)以扶為主,領學課文第三自然段。
a.學習第1、2句,出示句式:小壁虎爬到哪里?看見什么?通過讀與說,學生弄明白了:小壁虎爬到小河邊,看見小魚搖著尾巴在河里游來游去,這時教師扣住“搖”字問:小魚為什么能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呢?(學生回答是因為小魚搖著尾巴)教師就因勢利導,讓學生用手勢演示“搖”的動作,教師進一步問:寫小壁虎爬到小河邊怎么要寫爬呀爬?(說明小壁虎爬的時間長,爬的路程長,這為后面突破教學難點:小壁虎尾巴再生的特點,埋下了伏筆)
b.學習第3、4句。出示句式:小壁虎怎么說,小魚怎么答。
比較下面的句子和標點。 “小魚,你把尾巴借給我!” “小魚姐姐,把您的尾巴借給我行嗎?” 引導學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嗎”等詞語,及詢問的語氣,說明小壁虎很有禮貌。 小魚說:“不行!我要用尾巴撥水。” 小魚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撥水呢。” 引導學生體會加上“啊”“呢”這些語氣詞,可以表現小魚是友好拒絕,和因為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而為難的心情。
c、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對話。
這樣運用比較法,抓住重點詞句,學生很快就明白小壁虎十分禮貌,這既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又進行了文明禮貌教育。收到教育、教學合二為一的效果,體現文道統一的原則。
四、五自然段采用以上方法教學,使學生處于輕松、愉快、積極思維的氣氛中,做到面向全體,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另外,借助“小魚用尾巴撥水”“黃牛用尾巴趕蠅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提問:你們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進行歸納推理。由個別現象,總結出一般結論——動物的尾巴都有用。(總結板書)
3.弄清壁虎尾巴的特點、用處。
既然動物的尾巴都有用,那么壁虎的尾巴也有用。有什么用呢?課文中沒有直接說明,是教學的難點,如何突破這個難點,先得弄清壁虎尾巴的特點。學生自由讀六、七自然段,找出壁虎心情變化的詞語。(難過——高興)【壁虎尾巴一掙就斷,斷了能長出新的來,這種易斷、重新生長的現象叫做再生】這一特點對它有什么用處? 對照前文,可知壁虎尾巴有自我保護作用。這部分的教學是一種演繹推理,由一般結論推斷出個別現象,至此突破了難點。
4、總結全文,擴散思維。
(1)通過學習,學生知道了這幾種動物尾巴的作用。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有什么用?播放課件,讓學生說說他們尾巴的作用。如果僅僅只讓學生說說這些動物尾巴的作用就沒有體現語文課的特點,可以讓學生模仿第三自然段的結構句式說一段話。
比如: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樹上,看見猴子在樹上搖來晃去,小壁虎說:“猴子大叔,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猴子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蕩秋千呢!”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能使學生把所學知識轉化成能力,從而獲得成功的快樂。
(2)結語設疑。按課文內容延伸設疑,在教完課文后指導學生討論:如果以后小壁虎尾巴再斷了,還會去借巴嗎?既緊扣課文重點,引導學生利用已學知識加以總結,突出難點——壁虎尾巴可以再生。
至此,課文思路已經清晰,人物、語言、情感也已明了,為動畫片配音的時機成熟,再配以班得瑞清新優美的《清晨》鋼琴曲,效果自然值得期待。
(三)作業設計:根據教學目標,強化教學效果,我設計如下作業: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課外延伸:小壁虎看到長出的新尾巴真開心呀!它要去告訴他的好朋友。請同學們也來當當小作家,像課文那樣,編個小故事。
析:得法于課內,延伸于課外,提高語文實踐能力,這是語文教學的至高境界,也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好辦法,我想通過這種訓練,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均能得到發展。
【識字方法】
1、猜字謎:
你錯一半。(借) 蟲子爬到文字邊。(蚊) 看字它是蟲,其實不是蟲。(蛇)
2、按結構分類:半包圍:虎、逃 上下:壁 左右:借、蚊、蛇、姐、新
3、熟字換偏旁:借-錯-蠟 逃-跳-挑 難-堆-推-準 新-聽-近
4、同偏旁字:姐-媽-奶-妹-姨 蚊-蛇-蠅-螞-蟻-蜻-蜓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科普童話,課文借助擬人的手法,通過小壁虎向小魚、老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講了幾種動物尾巴的特點,揭示了“動物尾巴都有用”這樣一個道理。文章生動有趣,深入淺出,把小動物有禮貌和它們之間真誠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使孩子們既學習了科學知識,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2.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在教材中所處的位置,以及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我從三個維度設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課文中的9個生字以及生字組成的新詞。
能力目標:了解小魚,黃牛,燕子,壁虎,尾巴用處及壁虎尾巴再生的特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德育目標:教育學生禮貌待人
3.教學重難點
認識生字,讓學生懂得魚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處,接受禮貌教育,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小壁虎尾巴得用處和特點是本課的難點。 4.教具準備 課件
5.課時安排 本課教學用兩課時。今天我要說的是第一課時。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本課的課型特點及語言特色,我將采用情景教學法,以讀促悟。學習中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結合”的方式,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學習中利用典型詞語、句子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與邏輯思維訓練。
三、說教學程序
(一)謎語激趣,引入新課
1.師:四肢短短,身體扁平; 墻上爬行,專吃蚊蠅; 尾巴易斷,斷了再生。
2.學生猜出后,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齊來學習《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3、我們線觀看一段無聲動畫片,學生準備給動畫片配音。
4、學生在興趣引導下,按照要求自由讀課文。
(1)畫出本課生字詞,還要想辦法記住它。(2)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3)讀通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5、交流熟記生字的好辦法,以捉迷藏游戲的方式,認讀句子。
【讓學生根據要求讀課文、使學生讀有目的,能避免單純地、盲目地讀書,從而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二)先扶后放,逐層精讀。
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后,為更好地為課文配音,必須理清文章思路:包括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故事中有誰,干了什么事、說了什么話等,實際是引導學生充分研讀課文。
1.尋求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要想知道“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得從哪幾個自然段找答案。學生選第1、2自然段。學生很快就把借尾巴的原因找到了:“因為小壁虎的尾巴掙斷了,他覺得沒有尾巴很難看,所以他想去借一條尾巴”。
(2)假如小壁虎不掙斷尾巴,會出現什么情況? 從壁虎掙斷尾巴,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保護自己)
【一年級的學生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大都是說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斷的。為了培養學生認真讀書的習慣,通過仔細讀書,使學生明白,小壁虎的尾巴是掙斷的。并在此基礎上講清了壁虎的尾巴,有保護自己生命的作用。】
2.梳理壁虎借尾巴的經過。
原因找到了,接下來了解借尾巴的過程。引導學生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扣住“怎樣借”重點分析,此環節采用 “從扶到放”的教學程序:學習第三自然段以扶為主,學習第四自然段采用半扶半放的教法,學習第五自然段,以放手讓學生自學為主。這個由扶到放的過程,就是教給學生讀書方法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過程。
(1)以扶為主,領學課文第三自然段。
a.學習第1、2句,出示句式:小壁虎爬到哪里?看見什么?通過讀與說,學生弄明白了:小壁虎爬到小河邊,看見小魚搖著尾巴在河里游來游去,這時教師扣住“搖”字問:小魚為什么能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呢?(學生回答是因為小魚搖著尾巴)教師就因勢利導,讓學生用手勢演示“搖”的動作,教師進一步問:寫小壁虎爬到小河邊怎么要寫爬呀爬?(說明小壁虎爬的時間長,爬的路程長,這為后面突破教學難點:小壁虎尾巴再生的特點,埋下了伏筆)
b.學習第3、4句。出示句式:小壁虎怎么說,小魚怎么答。
比較下面的句子和標點。 “小魚,你把尾巴借給我!” “小魚姐姐,把您的尾巴借給我行嗎?” 引導學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嗎”等詞語,及詢問的語氣,說明小壁虎很有禮貌。 小魚說:“不行!我要用尾巴撥水。” 小魚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撥水呢。” 引導學生體會加上“啊”“呢”這些語氣詞,可以表現小魚是友好拒絕,和因為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而為難的心情。
c、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對話。
這樣運用比較法,抓住重點詞句,學生很快就明白小壁虎十分禮貌,這既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又進行了文明禮貌教育。收到教育、教學合二為一的效果,體現文道統一的原則。
四、五自然段采用以上方法教學,使學生處于輕松、愉快、積極思維的氣氛中,做到面向全體,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3.弄清壁虎尾巴的特點、用處。
既然動物的尾巴都有用,那么壁虎的尾巴也有用。有什么用呢?課文中沒有直接說明,是教學的難點,如何突破這個難點,先得弄清壁虎尾巴的特點。學生自由讀六、七自然段,找出壁虎心情變化的詞語。(難過——高興)【壁虎尾巴一掙就斷,斷了能長出新的來,這種易斷、重新生長的現象叫做再生】這一特點對它有什么用處? 對照前文,可知壁虎尾巴有自我保護作用。這部分的教學是一種演繹推理,由一般結論推斷出個別現象,至此突破了難點。
4、總結全文,擴散思維。
(1)通過學習,學生知道了這幾種動物尾巴的作用。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有什么用?播放課件,讓學生說說他們尾巴的作用。如果僅僅只讓學生說說這些動物尾巴的作用就沒有體現語文課的特點,可以讓學生模仿第三自然段的結構句式說一段話。
比如: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樹上,看見猴子在樹上搖來晃去,小壁虎說:“猴子大叔,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猴子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蕩秋千呢!”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能使學生把所學知識轉化成能力,從而獲得成功的快樂。
(2)結語設疑。按課文內容延伸設疑,在教完課文后指導學生討論:如果以后小壁虎尾巴再斷了,還會去借巴嗎?既緊扣課文重點,引導學生利用已學知識加以總結,突出難點——壁虎尾巴可以再生。
(三)作業設計:根據教學目標,強化教學效果,我設計如下作業: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課外延伸:小壁虎看到長出的新尾巴真開心呀!它要去告訴他的好朋友。請同學們也來當當小作家,像課文那樣,編個小故事。
析:得法于課內,延伸于課外,提高語文實踐能力,這是語文教學的至高境界,也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好辦法,我想通過這種訓練,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均能得到發展。
【識字方法】
1、猜字謎:
你錯一半。(借) 蟲子爬到文字邊。(蚊) 看字它是蟲,其實不是蟲。(蛇)
2、按結構分類:半包圍:虎、逃 上下:壁 左右:借、蚊、蛇、姐、新
3、熟字換偏旁:借-錯-蠟 逃-跳-挑 難-堆-推-準 新-聽-近-
4、同偏旁字:姐-媽-奶-妹-姨 蚊-蛇-蠅-螞-蟻-蜻-蜓
《17 小壁虎借尾巴》說課 篇5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科普童話,他處于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本單元教材以夏天為專題組織材料,內容豐富,既有寫夏天美景的,又有寫夏天情趣的。學習本組教材,要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走進生活大課堂,讓學生主動識字,注意積累。學生可在本組教材學習過程中,體會夏天的美好,感受夏天的情趣。《小壁虎借尾巴》這篇課文借助擬人的手法,通過小壁虎向小魚、老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講了幾種動物尾巴的特點,揭示了“動物尾巴都有用”這樣一個道理。文章生動有趣,深入淺出,把小動物有禮貌和它們之間真誠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使孩子們既學習了科學知識,又受到了美的熏陶,由衷地愛上多姿多彩的夏天。
根據本課在教材中所處的位置,以及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我從三個維度設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會認“壁、虎”等9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生字。
能力目標:了解小魚、黃牛、燕子、壁虎的尾巴用處及壁虎尾巴再生的特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德育目標:教育學生禮貌待人。
認識生字,讓學生懂得魚、牛、燕子和壁虎尾巴的用處,接受禮貌教育,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小壁虎尾巴得用處和特點是本課的
難點。
我班留守兒童較多,許多家長也忙于自己的事情,學生的學習沒有家長的幫助,學習起來稍有吃力,所以本課教學我計劃3課時完成-----第1課時初讀課文,認識生字,學習課文1、2自然段,第2課時教學三至七自然段并指導朗讀,了解小魚、黃牛、燕子、壁虎的尾巴用處及壁虎尾巴再生的特點。激發學生樂于觀察周圍事物,有閱讀課外讀物的興趣。第3課時,識記生字的形,指導書寫,完成課后練習。孩子通過這樣的三課時教學,定能夠學的扎實,學得輕松愉快,能力得到相應的提高。
今天我著重講第二課時的教學設想。
根據童話故事生動有趣和學生的興趣愛好我將采用情景教學法,讀中玩,玩中學,以讀代講,以讀促悟。根據課文三到五自然段的語言結構特色,以及低年級閱讀教學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我在學習中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結合”的方式,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利用典型詞語、句子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與邏輯思維訓練。
所以我在教學程序中做了如下設計:
1.猜謎語、看動畫片都是孩子喜歡的活動,我用猜謎的方式把孩子引入課堂,檢查孩子們第一課時中學到的知識,出示 字謎: 你錯一半。(借) 蟲子爬到文字邊。(蚊) 看字它是蟲,其實不是蟲。(蛇) 用猜謎語引入課堂,不僅讓學生的注意力很快的集中到了課堂上,還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復習鞏固了第一課時中學到的一些新知識,做到寓教于樂。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的小朋友喜歡直觀形象的東西,而且樂于接受一些新的挑戰,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什么都想去嘗試一下,學生猜字謎出后,我播放準備好的無聲動畫片,讓孩子準備當小小配音員,給動畫片配上音。我告訴小朋友:要想配音配得好,就得學好今天的課程,仔細體會人物的感情,記好人物的臺詞。
孩子在興趣引導下,以極高的熱情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
為更好地為課文配音,必須理清文章思路:包括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故事中有誰,干了什么事、說了什么話等,實際是引導學生充分研讀課文。
首先,回顧壁虎借尾巴的原因。這個環節就是鞏固上節課所學習的知識,引啟下文的學習的作用。
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很快就把借尾巴的原因找到了:“因為小壁虎的尾巴掙斷了,他覺得沒有尾巴很難看,所以他想去借一條尾巴”。
原因找到了,接下來了解借尾巴的過程。閱讀教學法不是教師講,學生聽,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學習第三、
四、五自然段。此環節我采用 “從扶到放”的教學程序:學習第三自然段以扶為主,學習第四、五自然段,以放手讓學生自學為主。這個由
扶到放的過程,就是教給學生讀書方法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過程。
我以扶為主,圍繞“向誰借”、“怎樣借”、“借到了嗎”這幾個問題。領學課文第三自然段。做以下引導:
哪個自然段寫小壁虎向小魚借尾巴?讀讀看,他借到尾巴了嗎?是不是他借尾巴時沒有禮貌,所以小魚不借給他?他借尾巴時怎么說的?出示小壁虎借尾巴時說的話,從哪里看出他有禮貌?指導朗讀小壁虎的話。比較下面的句子和標點。 “小魚,你把尾巴借給我!” “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引導學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嗎”等詞語,及詢問的語氣,說明小壁虎很有禮貌。這么有禮貌,為什么小魚不把尾巴借給他呢?學生帶著這樣的疑問去到小魚的話中尋求答案。
小魚說:“不行!我要用尾巴撥水。”比較句子: 小魚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撥水呢。” 引導學生體會加上“啊”“呢”這些語氣詞,可以表現小魚是友好拒絕,和因為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而為難的心情。人物的思想感情已經鮮活分明,教師再指導學生分角色根據自己對人物的情感體會有感情地讀第三自然段。讓學生入情入境,深入文本,體會文章內涵。為后邊當配音員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這樣運用比較法,抓住重點詞句,學生很快就明白小壁虎十分禮貌,這既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又進行了文明禮貌教育。收到教育、教學合二為一的效果,體現文道統一的原則。
師生一起總結學習第三自然段的學習方法,讀---問---悟---讀。“教”是為了“不教”。我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注重了語文能力的培養。
第四、五自然段采用以上方法教學,使學生處于輕松、愉快、積極思維的氣氛中,做到面向全體,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另外,借助“小魚用尾巴撥水”“黃牛用尾巴趕蠅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提問:你們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進行歸納推理。由個別現象,總結出一般結論——動物的尾巴都有用。
既然動物的尾巴都有用,那么壁虎的尾巴也有用。有什么用呢?課文中沒有直接說明,是教學的難點,如何突破這個難點,先得弄清壁虎尾巴的特點。學生自由讀六、七自然段,找出壁虎心情變化的詞語。(難過——高興)小壁虎為什么高興了?(因為他長出了一條新尾巴)【我適時介紹再生的意思:小壁虎這樣尾巴斷了,又重新生長的現象叫做再生】這一特點對它有什么用處? 對照前文,可知壁虎尾巴有自我保護作用。這部分的教學是一種演繹推理,由一般結論推斷出個別現象,至此突破了難點。
“讀”是對信息的輸入,而“說”應該是對信息的輸出了,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把讀與說結合起來。
學生知道了這幾種動物尾巴的作用之后。我播放課件,鼓勵學生說說他們尾巴的作用。如果僅僅只讓學生說說這些動物尾巴的作用,就沒有體現語文課的特點,所以我讓學生模仿第三自然段的結構句式說一段話。比如: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森林里,看見松鼠蓬松著尾巴在樹下吃野果,小壁虎說:“松鼠哥哥,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松鼠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當降落傘呢!”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能使學生把所學知識轉化成能力,從而獲得成功的快樂。
(2)在教完課文后延伸設疑,指導學生討論:如果以后小壁虎尾巴再斷了,還會去借巴嗎?既緊扣課文重點,引導學生利用已學知識加以總
結,突出難點——壁虎尾巴可以再生。
至此,課文思路已經清晰,人物、語言、情感也已明了,為動畫片配音的時機成熟,再配以清新優美的鋼琴曲,孩子們踴躍地參與到配音活動中。
得法于課內,延伸于課外,提高語文實踐能力,這是語文教學的至高境界,我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擴大孩子的視野,增強閱讀興趣。
根據教學目標,強化教學效果,我還對學生進行能力延伸的指引:
小壁虎看到長出的新尾巴真開心呀!它要去告訴他的好朋友。小壁虎會怎樣把這件事告訴它的朋友呢?朋友又會對小壁虎說些什么?請同學們也來當當小作家,像課文那樣,編個小故事。
我想通過這種訓練,培養學生創新精神,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頭表達能力均能得到發展。 總之,任何能力的形成,都必須經過持久的強化訓練。所以,我堅持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不斷改變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學習中成長,在合作中成長,在實踐中成長。v
《17 小壁虎借尾巴》說課 篇6
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小壁虎借尾巴,[小壁虎借尾巴]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七組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是一篇科普童話,課文借助形象化擬人得手法,通過小壁虎向小魚,黃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將了魚,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點,揭示了動物尾巴都有用這樣的一個道理,文章生動有趣,把小動物有禮貌和它們之間真誠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二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是想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發展學生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朗讀能力的好教材,根據本課的課型特點和教材中所出的位置,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圖文結合,了解小魚,黃牛,燕子,壁虎,尾巴用處及壁虎尾巴再生的特點
能力目標: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朗讀能力,
德育目標:教育學生禮貌待人
其中,讓學生在學習小壁虎借尾巴的經過中,懂得魚牛燕子壁虎,尾巴得用處,接受禮貌教育,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看圖,讓學生理解小壁虎尾巴得用處和特點是本課的難點。
說教法,學法
根據本課的課型特點及語言特色,在教學方法的總體構想上,可采用情景教學法,運用版畫多媒體等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教師通過語言描繪及提問,啟發,點撥,以讀帶講,以讀帶問。
本課除繼續運用已學過的“有序看圖,分清主次,拒圖讀文,圖文對照”等看圖學習的學習方法,還要教給學生圖文結合,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結合,語言文字的訓練與邏輯思維訓練結合的學習方法。
說教學程序
圍繞教學目標,進扣[大綱]和教材,體現“三為主”教學思想和以讀為本,以講促讀,以看聽說讀寫,促讀的教學思路,我的教學程序是這樣安排的: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這一過程我直接從尾巴入手,利用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帶入大自然中,親自體會各種動物的尾巴的不同用處,然后趁勢提出老師這里有一個特殊的動物,他長著特殊的尾巴,你們想認識他嗎?這樣設計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使學生投入自覺的全身心的自主的學習,引導學生由特定情感轉移在老師所設置得氛圍中。
二、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這一過程我充分利用現代手段將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真實的展示在學生的眼前,使學生對整篇課文有一個深刻的印象,并精心設計三個問題:
1整個故事的主人是誰?他在做什么?
2小壁虎都向誰借尾巴?借到了沒有?
3為什么不借給它?
學生通過回答問題,能初步的感知畫面和課文內容,培養了學生在快速中捕捉信息的能力。
三、深入課文插入難點
通過畫面學生真實的看到小壁虎自己長出了一條新尾巴,這是他的特殊功能——再生,那么這種功能回給小壁虎帶來什么好處呢?再這個問題上我采用自學的方法小組討論,并再次回放教學課件,使學生得出壁虎尾巴有自我保護作用,從而突破難點。
《17 小壁虎借尾巴》說課 篇7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科普童話,課文借助擬人的手法,通過小壁虎向小魚、老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講了幾種動物尾巴的特點,揭示了“動物尾巴都有用”這樣一個道理。文章生動有趣,深入淺出,把小動物有禮貌和它們之間真誠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使孩子們既學習了科學知識,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2、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在教材中所處的位置,以及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我從三個維度設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課文中的9個生字以及生字組成的新詞。
能力目標:了解小魚,黃牛,燕子,壁虎,尾巴用處及壁虎尾巴再生的特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德育目標:教育學生禮貌待人
3、教學重難點
認識生字,讓學生懂得魚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處,接受禮貌教育,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小壁虎尾巴得用處和特點是本課的難點。
4、教具準備
課件
5、課時安排
本課教學用兩課時。今天我要說的是第一課時。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本課的課型特點及語言特色,我將采用情景教學法,以讀促悟。學習中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結合”的方式,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學習中利用典型詞語、句子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與邏輯思維訓練。
三、說教學程序
(一)謎語激趣,引入新課
1、師:四肢短短,身體扁平;墻上爬行,專吃蚊蠅;尾巴易斷,斷了再生。
2、學生猜出后,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齊來學習《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3、我們線觀看一段無聲動畫片,學生準備給動畫片配音。
4、學生在興趣引導下,按照要求自由讀課文。
(1)畫出本課生字詞,還要想辦法記住它。
(2)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3)讀通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5、交流熟記生字的好辦法,以捉迷藏游戲的方式,認讀句子。
【讓學生根據要求讀課文、使學生讀有目的,能避免單純地、盲目地讀書,從而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二)先扶后放,逐層精讀
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后,為更好地為課文配音,必須理清文章思路:包括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故事中有誰,干了什么事、說了什么話等,實際是引導學生充分研讀課文。
1。尋求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要想知道“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得從哪幾個自然段找答案。學生選第1、2自然段。學生很快就把借尾巴的原因找到了:“因為小壁虎的尾巴掙斷了,他覺得沒有尾巴很難看,所以他想去借一條尾巴”。
(2)假如小壁虎不掙斷尾巴,會出現什么情況?從壁虎掙斷尾巴,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保護自己)
【一年級的學生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大都是說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斷的。為了培養學生認真讀書的習慣,通過仔細讀書,使學生明白,小壁虎的尾巴是掙斷的。并在此基礎上講清了壁虎的尾巴,有保護自己生命的作用。】
2。梳理壁虎借尾巴的經過。
原因找到了,接下來了解借尾巴的過程。引導學生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扣住“怎樣借”重點分析,此環節采用“從扶到放”的教學程序:學習第三自然段以扶為主,學習第四自然段采用半扶半放的教法,學習第五自然段,以放手讓學生自學為主。這個由扶到放的過程,就是教給學生讀書方法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過程。
(1)以扶為主,領學課文第三自然段。
a。學習第1、2句,出示句式:小壁虎爬到哪里?看見什么?通過讀與說,學生弄明白了:小壁虎爬到小河邊,看見小魚搖著尾巴在河里游來游去,這時教師扣住“搖”字問:小魚為什么能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呢?(學生回答是因為小魚搖著尾巴)教師就因勢利導,讓學生用手勢演示“搖”的動作,教師進一步問:寫小壁虎爬到小河邊怎么要寫爬呀爬?(說明小壁虎爬的時間長,爬的路程長,這為后面突破教學難點:小壁虎尾巴再生的特點,埋下了伏筆)
b。學習第3、4句。出示句式:小壁虎怎么說,小魚怎么答。
比較下面的句子和標點。“小魚,你把尾巴借給我!”“小魚姐姐,把您的尾巴借給我行嗎?”引導學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嗎”等詞語,及詢問的語氣,說明小壁虎很有禮貌。小魚說:“不行!我要用尾巴撥水。”小魚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撥水呢。”引導學生體會加上“啊”“呢”這些語氣詞,可以表現小魚是友好拒絕,和因為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而為難的心情。
c、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對話。
這樣運用比較法,抓住重點詞句,學生很快就明白小壁虎十分禮貌,這既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又進行了文明禮貌教育。收到教育、教學合二為一的效果,體現文道統一的原則。
第五自然段采用以上方法教學,使學生處于輕松、愉快、積極思維的氣氛中,做到面向全體,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另外,借助“小魚用尾巴撥水”“黃牛用尾巴趕蠅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提問:你們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進行歸納推理。由個別現象,總結出一般結論——動物的尾巴都有用。(總結板書)
3。弄清壁虎尾巴的特點、用處。
既然動物的尾巴都有用,那么壁虎的尾巴也有用。有什么用呢?課文中沒有直接說明,是教學的難點,如何突破這個難點,先得弄清壁虎尾巴的特點。學生自由讀六、七自然段,找出壁虎心情變化的詞語。(難過——高興)【壁虎尾巴一掙就斷,斷了能長出新的來,這種易斷、重新生長的現象叫做再生】這一特點對它有什么用處?對照前文,可知壁虎尾巴有自我保護作用。這部分的教學是一種演繹推理,由一般結論推斷出個別現象,至此突破了難點。
4、總結全文,擴散思維。
(1)通過學習,學生知道了這幾種動物尾巴的作用。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有什么用?播放課件,讓學生說說他們尾巴的作用。如果僅僅只讓學生說說這些動物尾巴的作用就沒有體現語文課的特點,可以讓學生模仿第三自然段的結構句式說一段話。
比如: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樹上,看見猴子在樹上搖來晃去,小壁虎說:“猴子大叔,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猴子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蕩秋千呢!”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能使學生把所學知識轉化成能力,從而獲得成功的快樂。
(2)結語設疑。按課文內容延伸設疑,在教完課文后指導學生討論:如果以后小壁虎尾巴再斷了,還會去借巴嗎?既緊扣課文重點,引導學生利用已學知識加以總結,突出難點——壁虎尾巴可以再生。
至此,課文思路已經清晰,人物、語言、情感也已明了,為動畫片配音的時機成熟,再配以班得瑞清新優美的《清晨》鋼琴曲,效果自然值得期待。
(三)作業設計:根據教學目標,強化教學效果,我設計如下作業: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課外延伸:小壁虎看到長出的新尾巴真開心呀!它要去告訴他的好朋友。請同學們也來當當小作家,像課文那樣,編個小故事。
析:得法于課內,延伸于課外,提高語文實踐能力,這是語文教學的至高境界,也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好辦法,我想通過這種訓練,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均能得到發展。
【識字方法】
1、猜字謎:
你錯一半。(借)蟲子爬到文字邊。(蚊)看字它是蟲,其實不是蟲。(蛇)
2、按結構分類:半包圍:虎、逃上下:壁左右:借、蚊、蛇、姐、新
3、熟字換偏旁:借—錯—蠟逃—跳—挑難—堆—推—準新—聽—近
4、同偏旁字:姐—媽—奶—妹—姨蚊—蛇—蠅—螞—蟻—蜻—蜓
《17 小壁虎借尾巴》說課 篇8
一、說內容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小壁虎借尾巴,《小壁虎借尾巴》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二冊第四組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是一篇科普童話,課文借助形象化擬人得手法,通過小壁虎向小魚,黃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將了魚、牛、燕子和壁虎尾巴的特點,揭示了動物尾巴都有用這樣的一個道理,文章生動有趣,把小動物有禮貌和它們之間真誠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是想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發展學生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朗讀能力的好教材,根據本課的課型特點和教材中所出的位置,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圖文結合,了解小魚,黃牛,燕子,壁虎,尾巴用處及壁虎尾巴再生的特點。
2、能力目標:
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朗讀能力。
3、德育目標:
教育學生禮貌待人。
其中,讓學生在學習小壁虎借尾巴的經過中,懂得魚、牛、燕子和壁虎的尾巴的用處,接受禮貌教育,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看圖,讓學生理解小壁虎尾巴得用處和特點是本課的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本課的課型特點及語言特色,在教學方法的總體構想上,可采用情景教學法,運用版畫多媒體等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教師通過語言描繪及提問、啟發、點撥、以讀帶講、以讀帶問,本課除繼續運用已學過的“有序看圖,分清主次,拒圖讀文,圖文對照”等看圖學習的學習方法,還要教給學生圖文結合,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結合,語言文字的訓練與邏輯思維訓練結合的學習方法。
三、說教學程序
圍繞教學目標,進扣《大綱》和教材,體現“三為主”教學思想和以讀為本,以講促讀,以看、聽、說、讀、寫和促讀的教學思路,我的教學程序是這樣安排的:
1、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這一過程我直接從尾巴入手,利用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帶入大自然中,親自體會各種動物的尾巴的不同用處,然后趁勢提出老師這里有一個特殊的動物,他長著特殊的尾巴,你們想認識他嗎?這樣設計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使學生投入自覺的全身心的自主的學習,引導學生由特定情感轉移在老師所設置得氛圍中。
2、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這一過程我充分利用現代手段將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真實的展示在學生的眼前,使學生對整篇課文有一個深刻的印象,并精心設計三個問題:
⑴整個故事的主人是誰?他在做什么?
⑵小壁虎都向誰借尾巴?借到了沒有?
⑶為什么不借給它?
學生通過回答問題,能初步的感知畫面和課文內容培養了學生在快速中捕捉信息的能力。
3、深入課文插入難點:
通過畫面學生真實的看到小壁虎自己長出了一條新尾巴,這是他的特殊功能──再生,那么這種功能回給小壁虎帶來什么好處呢?
在這個問題上我采用自學的方法小組討論,并再次回放教學課件,使學生得出壁虎尾巴有自我保護作用,從而突破難點。
《17 小壁虎借尾巴》說課 篇9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科普童話,他處于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本單元教材以夏天為專題組織材料,內容豐富,既有寫夏天美景的,又有寫夏天情趣的。學習本組教材,要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走進生活大課堂,讓學生主動識字,注意積累。學生可在本組教材學習過程中,體會夏天的美好,感受夏天的情趣。《小壁虎借尾巴》這篇課文借助擬人的手法,通過小壁虎向小魚、老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講了幾種動物尾巴的特點,揭示了“動物尾巴都有用”這樣一個道理。文章生動有趣,深入淺出,把小動物有禮貌和它們之間真誠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使孩子們既學習了科學知識,又受到了美的熏陶,由衷地愛上多姿多彩的夏天。
根據本課在教材中所處的位置,以及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我從三個維度設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會認“壁、虎”等9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生字。
能力目標:了解小魚、黃牛、燕子、壁虎的尾巴用處及壁虎尾巴再生的特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德育目標:教育學生禮貌待人。
認識生字,讓學生懂得魚、牛、燕子和壁虎尾巴的用處,接受禮貌教育,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小壁虎尾巴得用處和特點是本課的難點。
我班留守兒童較多,許多家長也忙于自己的事情,學生的學習沒有家長的幫助,學習起來稍有吃力,所以本課教學我計劃3課時完成-----第1課時初讀課文,認識生字,學習課文1、2自然段,第2課時教學三至七自然段并指導朗讀,了解小魚、黃牛、燕子、壁虎的尾巴用處及壁虎尾巴再生的特點。激發學生樂于觀察周圍事物,有閱讀課外讀物的興趣。第3課時,識記生字的形,指導書寫,完成課后練習。孩子通過這樣的三課時教學,定能夠學的扎實,學得輕松愉快,能力得到相應的.提高。
今天我著重講第二課時的教學設想。
根據童話故事生動有趣和學生的興趣愛好我將采用情景教學法,讀中玩,玩中學,以讀代講,以讀促悟。根據課文三到五自然段的語言結構特色,以及低年級閱讀教學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我在學習中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結合”的方式,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利用典型詞語、句子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與邏輯思維訓練。
所以我在教學程序中做了如下設計:
1.猜謎語、看動畫片都是孩子喜歡的活動,我用猜謎的方式把孩子引入課堂,檢查孩子們第一課時中學到的知識,出示字謎:你錯一半。(借)蟲子爬到文字邊。(蚊)看字它是蟲,其實不是蟲。(蛇)用猜謎語引入課堂,不僅讓學生的注意力很快的集中到了課堂上,還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復習鞏固了第一課時中學到的一些新知識,做到寓教于樂。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的小朋友喜歡直觀形象的東西,而且樂于接受一些新的挑戰,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什么都想去嘗試一下,學生猜字謎出后,我播放準備好的無聲動畫片,讓孩子準備當小小配音員,給動畫片配上音。我告訴小朋友:要想配音配得好,就得學好今天的課程,仔細體會人物的感情,記好人物的臺詞。
孩子在興趣引導下,以極高的熱情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
為更好地為課文配音,必須理清文章思路:包括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故事中有誰,干了什么事、說了什么話等,實際是引導學生充分研讀課文。
首先,回顧壁虎借尾巴的原因。這個環節就是鞏固上節課所學習的知識,引啟下文的學習的作用。
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很快就把借尾巴的原因找到了:“因為小壁虎的尾巴掙斷了,他覺得沒有尾巴很難看,所以他想去借一條尾巴”。
原因找到了,接下來了解借尾巴的過程。閱讀教學法不是教師講,學生聽,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學習第三、
四、五自然段。此環節我采用“從扶到放”的教學程序:學習第三自然段以扶為主,學習第四、五自然段,以放手讓學生自學為主。這個由
扶到放的過程,就是教給學生讀書方法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過程。
我以扶為主,圍繞“向誰借”、“怎樣借”、“借到了嗎”這幾個問題。領學課文第三自然段。做以下引導:
哪個自然段寫小壁虎向小魚借尾巴?讀讀看,他借到尾巴了嗎?是不是他借尾巴時沒有禮貌,所以小魚不借給他?他借尾巴時怎么說的?出示小壁虎借尾巴時說的話,從哪里看出他有禮貌?指導朗讀小壁虎的話。比較下面的句子和標點。“小魚,你把尾巴借給我!”“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引導學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嗎”等詞語,及詢問的語氣,說明小壁虎很有禮貌。這么有禮貌,為什么小魚不把尾巴借給他呢?學生帶著這樣的疑問去到小魚的話中尋求答案。
小魚說:“不行!我要用尾巴撥水。”比較句子:小魚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撥水呢。”引導學生體會加上“啊”“呢”這些語氣詞,可以表現小魚是友好拒絕,和因為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而為難的心情。人物的思想感情已經鮮活分明,教師再指導學生分角色根據自己對人物的情感體會有感情地讀第三自然段。讓學生入情入境,深入文本,體會文章內涵。為后邊當配音員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這樣運用比較法,抓住重點詞句,學生很快就明白小壁虎十分禮貌,這既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又進行了文明禮貌教育。收到教育、教學合二為一的效果,體現文道統一的原則。
師生一起總結學習第三自然段的學習方法,讀---問---悟---讀。“教”是為了“不教”。我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注重了語文能力的培養。
第四、五自然段采用以上方法教學,使學生處于輕松、愉快、積極思維的氣氛中,做到面向全體,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另外,借助“小魚用尾巴撥水”“黃牛用尾巴趕蠅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提問:你們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進行歸納推理。由個別現象,總結出一般結論——動物的尾巴都有用。
既然動物的尾巴都有用,那么壁虎的尾巴也有用。有什么用呢?課文中沒有直接說明,是教學的難點,如何突破這個難點,先得弄清壁虎尾巴的特點。學生自由讀六、七自然段,找出壁虎心情變化的詞語。(難過——高興)小壁虎為什么高興了?(因為他長出了一條新尾巴)【我適時介紹再生的意思:小壁虎這樣尾巴斷了,又重新生長的現象叫做再生】這一特點對它有什么用處?對照前文,可知壁虎尾巴有自我保護作用。這部分的教學是一種演繹推理,由一般結論推斷出個別現象,至此突破了難點。
“讀”是對信息的輸入,而“說”應該是對信息的輸出了,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把讀與說結合起來。
學生知道了這幾種動物尾巴的作用之后。我播放課件,鼓勵學生說說他們尾巴的作用。如果僅僅只讓學生說說這些動物尾巴的作用,就沒有體現語文課的特點,所以我讓學生模仿第三自然段的結構句式說一段話。比如: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森林里,看見松鼠蓬松著尾巴在樹下吃野果,小壁虎說:“松鼠哥哥,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松鼠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當降落傘呢!”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能使學生把所學知識轉化成能力,從而獲得成功的快樂。
(2)在教完課文后延伸設疑,指導學生討論:如果以后小壁虎尾巴再斷了,還會去借巴嗎?既緊扣課文重點,引導學生利用已學知識加以總
結,突出難點——壁虎尾巴可以再生。
至此,課文思路已經清晰,人物、語言、情感也已明了,為動畫片配音的時機成熟,再配以清新優美的鋼琴曲,孩子們踴躍地參與到配音活動中。
得法于課內,延伸于課外,提高語文實踐能力,這是語文教學的至高境界,我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擴大孩子的視野,增強閱讀興趣。
根據教學目標,強化教學效果,我還對學生進行能力延伸的指引:
小壁虎看到長出的新尾巴真開心呀!它要去告訴他的好朋友。小壁虎會怎樣把這件事告訴它的朋友呢?朋友又會對小壁虎說些什么?請同學們也來當當小作家,像課文那樣,編個小故事。
我想通過這種訓練,培養學生創新精神,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頭表達能力均能得到發展。總之,任何能力的形成,都必須經過持久的強化訓練。所以,我堅持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不斷改變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學習中成長,在合作中成長,在實踐中成長。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