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鵝》教案(精選14篇)
《詠鵝》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理解古詩大意,感受古詩美。
2、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感受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
3、在美的感受中加深學生對生活與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充分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表現《詠鵝》的情境 。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出示課件。)
師:同學們,這幅畫漂亮嗎?這首詩背過了嗎?
師:這是唐朝詩人駱賓王七歲時寫的一首詩。讓我們一起來誦讀一遍,好嗎?
師:這首詩大家最熟悉不過了,有的同學甚至三歲就會背誦了。誰來介紹一下這首詩的作者?
師總結:
駱賓王,幼年就資質穎悟,聰慧過人。7歲時即景賦《詠鵝》詩,一時傳遍鄉閭,譽為神童。晚年參加徐敬業揚州起事,并寫下了著名的《計武氏檄文》。
二、指導朗讀,講解詩意
師:誰來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生:寫出了駱賓王對鵝的喜愛之情。
生:寫出了鵝可愛的樣子……
師:大家說得真好。詩人用寥寥幾筆就把鵝那優美的體態以及詩人對鵝的喜愛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1、注詞釋義
詠鵝:用詩詞來贊美鵝。
項:頸的后部。這里代指脖子。
撥:劃。
掌:詩中指鵝的腳掌。
2、古詩今譯
鵝,高昂著頭頸朝著天,唱著歌。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動在綠水上,紅色的鵝掌劃動著清清的水波。
3、名句賞析
首句連用三個“鵝”字,表達了詩人對鵝十分喜愛之情。這三個“鵝”字,可以理解為孩子聽到鵝叫了三聲,也可以理解為孩子看到鵝在水中嬉戲,十分欣喜,高興地連呼三聲“鵝、鵝、鵝”。
次句“曲項向天歌”,描寫鵝鳴叫的神態。“曲項”二字形容鵝向天高歌之態,十分確切。鵝的高歌與雞鳴不同,雞是引頸長鳴,鵝是曲項高歌。
三、四句寫鵝游水嬉戲的情景:“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浮”“撥”兩個動詞生動地表現了鵝游水嬉戲的姿態。“白毛”“紅掌”“綠水”等幾個色彩鮮艷的詞組給人以鮮明的視覺形象。鵝白毛紅掌,浮在清水綠波之上,兩下互相映襯,構成一幅美麗的“白鵝嬉水圖”,表現出兒童時代的駱賓王善于觀察事物的能力。
頭一句三個鵝字,寫出了孩子們初見鵝時的驚喜。接下來的三句話,寫活了鵝的神態。那一群白鵝悠閑地游來游去,正昂著頸高叫著,像是在談天,像是在對唱,更像是在向天歌唱。它們在水中游來游去,潔白的身體浮在綠水中,紅紅的鵝掌向后輕輕撥動著清清的河水,蕩起一片漣漪。這是一幅多么輕松、快樂、自由,多么純真美麗的畫面啊!
三、全課小結
《詠鵝》教案 篇2
中國古詩詞是華夏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它如同一條源遠流長的大河,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動的形象、凝練的語言、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表現手法,在中國文壇上獨樹一幟,成為中國古典文學發展的一大主流。讓學生學習古詩是時代賦予的要求,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要求。然而,在古詩教學中其深邃的意境、豐富的內涵,學生難以從單純的從文字中感受和領悟詩的意韻。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我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古詩的語言美、形象美、意境美融為一體,并生動地再現出來,充分顯示了祖國文字的無窮魅力與燦爛文化的博大、精深。下面我就結合古詩《詠鵝》一課,從 個方面向大家展開介紹。
一、 教材分析
《詠鵝》一詩以清新歡快的語言,從一個七歲兒童的眼光將暢游于碧波之上白鵝的外形與神態刻畫得栩栩如生。詞美、情美、意境美,喜愛之情于18個字當中。詩歌所描繪的,給人以強烈、鮮明的聽覺享受和視覺形象。正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色彩和諧、造型藝術、姿態輕盈的白鵝戲水的優美畫面復現出來的內容,使學生能夠主動全面準確地理解古詩的內涵,并提高學習古詩的效率和方法。 這也符合剛剛入學不久的六、七歲孩子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
因為孩子比較小,所以我利用多媒體教室進行教學,通過演示、播放等形式 引領學生感受美 欣賞美 品位美 表達美。
二、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能力目標 情感目標
(一)認知目標:
認識9個生字,會寫“曲”“向”“毛”“工”“項”“紅”6個字,一個偏旁“絞絲旁”,初步了解三點水旁的構字特點。
(二)能力目標:
1.指導學生能按照詩的節拍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背誦課文。
2.學生通過動手、動口、動腦,調動多種器官,培養觀察、分析、理解、感悟能力。
(三)情感目標:
1.感受語言的簡潔、生動,引導學生欣賞鵝的形象、顏色、姿
態,體味古詩的意境美,在頭腦中能再現鵝的形象,使學生產生對鵝的喜愛之情,受到美的教育。
2.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體會生活的情趣。
三、教學重點:
認識9個字,會寫6個字,認識偏旁“絞絲旁”,初步了解三點水旁的構字特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四、教學難點:
感受古詩的語言美、形象美、意境美。
五、教學方法:
情景演示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聲、形、色、態展現出來,使學生聆聽鵝的歡暢,從而看清它“曲項”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態,再利用視頻展現鵝在水中嬉戲時有聲有色的情景,使學生在腦海中出現了一幅可愛的動態的形象,從而領略詩境“白毛”、“浮水”、“紅掌”、“清波”,相映成趣,扼要鮮明。
六、教學資源:
依據古詩描繪自制網站,教師和學生均可根據自己的需要,任意點擊,獲取相關學習內容,包括生字識記、詩句解析、相關知識擴展。
七、教學過程:
(一) 營造氛圍,初感詩意
由于《詠鵝》一詩非常膾炙人口,早已家喻戶曉,所以新課伊始就借助現代信息技術讓學生根據屏幕提示猜詩,跳躍的字符,鮮活的內容激發了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主動參與。之后借助誦讀課件,通過創設一種具體的、直觀的、生動的、形象的“先入為主”的情境,使學生在抑揚頓挫、和諧優美的語言環境中感受到古詩聲韻之美。
(二) 學字探義,趣識巧記
一年的教學以識字為主。為了枯燥的生字教學變得有趣味,我借助課件,用集中辨析的方法教學生學習生字。為了突出重點,我將本課中帶有三點水旁的字“浮、清、波”,進行了趣味解義。通過動畫演示有機地將畫面、字、詞結合起來。學生既鞏固了字音、字形,而且明確了字義,能正確運用,并領會了帶有三點水旁字的特點,從而能夠初步判斷與積累。 “項 向”進行同音識字,利用課件再現“向”字的演變過程,通過字理明義,進行辨析區別運用,解決了同音字運用的難點。
(三) 做畫感悟,體味意境
一年級學生對精練的詩句的理解、感悟能力還有限,無法通過詩句的表層意思深刻理解,如何突破教學難點,
根據《詠鵝》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相同的特點,我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化詩為畫,畫中領悟,以畫促讀,以讀感悟,化解了體味的難度。借助課件,讓學生讀詩選符合詩句描寫的圖形,從而理解、感受“曲項向天歌”的完美藝術造型,并傾聽“鵝”的叫聲,渲染氣氛。由此在依據詩句為畫面涂色,領略“白毛、紅掌、綠水、清波”色彩的鮮明與和諧之美。“撥清波”動作的輕盈,通過視頻再現讓學生直觀感受,加深對“撥”的理解。
在此基礎上配樂誦讀古詩,使學生內心的情感得以釋放,用外化的形式展示內化的程度,有利于提升感悟,這就進入了第四個流程
(四) 吟詠抒懷,升華情感
啟發學生想象鵝在唱什么?培養其想象力和發展其創造力。
之后欣賞“詠鵝”的歌曲,擴大古詩的外延——不但可以誦讀,還可以演唱。進一步回味詩的意境。
以上兩個流程,我充分利用了現代信息技術讓學生感受古詩的語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使畫動起來,讓詩活起來,學生在詩情畫意中暢想,重點得以突出,難點得以突破,激發了他們內在的潛能,主動獲取知識,使古詩教學充滿了靈秀之美,學生在古詩學習中也“靈秀”起來,充分體現了跨學科綜合性學習的思路。
(五)總結寫法,拓展積淀
古詩教學要起到“潤物無聲”的效果,因此課堂教學并沒有停止在感悟此詩的意境上,讓學生說說想對作者說點什么?從而總結寫法,在利用信息技術豐富的資源,讓學生瀏覽相關歌頌、贊美其它事物的古詩,從而拓展并積淀其它贊美事物的詩中去。
由此可見,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結合,相輔相成,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利地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的運用和提高。使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創造等能力得以發展,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
八、學習反饋:
情景化的識字教學使學生對生字的音、形、義掌握牢固。古詩所展現的意境也被學生真正消化理解,能感情誦讀古詩,在腦海中描摹詩的情景,并對古詩充滿了興趣。學生興致高漲。
《詠鵝》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根據古詩詞創作的歌曲《詠鵝》,體味中國古詩詞的韻味,感受樂曲中描繪的鵝的音樂形象──悠閑自在。
2.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能力和想象力。
3.四分休止符、反復跳躍記號的唱法。
教學重點:
四分休止符、反復跳躍記號的唱法。
教學難點:
體會歌曲的音樂形象──悠閑自在。并引導學生用優美的歌聲來表現音樂情緒。
教學方法:
情景創設 教唱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頭飾、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復備
一、組織教學
1.彈奏音階:1234567
2.師生問好
3.彈奏音階:7654321
4.同學們好,歡迎大家來到快樂音樂城,今天有這么多的家長與我們一起上課,你們高興嗎?
讓我們一起先來跳個舞吧。(放音樂《星光恰恰恰》)
二、發聲練習
1.前兩天,老師出去玩,看到了一群可愛的小動物,于是趕快把它們排了下來,你們想看看嗎?
2.播放flash動畫課件,看看是什么動物?
3.鵝怎樣叫?
4.聽音模仿鵝的叫聲。
1 3 5 6 ……
三、導入歌曲
1.同學們模仿的真像,看看把誰吸引來了? (出示鵝的頭飾)
2.我國古時候有一位詩人,特別喜歡鵝,還為鵝寫了一首詩呢,有誰知道這首詩?給大家背背。
3.大家背的真好!
可見你們也喜歡這首古詩,音樂家也喜歡這首古詩,把它編成了歌曲,大家聽聽吧。
4.讀節奏練習,(出示節奏歌譜)教師簡單地講解歌曲中出現的四分休止符和反復記號,讓學生了解它們在歌曲中的作用。
5.教師有表情地再演唱歌曲。
6.教唱法
根據問題練習
7.老師表演律動《詠鵝》
老師也喜歡這首歌曲,還把它編成了舞蹈,你們想看嗎?
好看嗎? 咱們下節課在學。
8.師生再見。
聽琴起立。
聽琴坐下。
學生與老師一起做動作
想
觀看flash動畫課件
鵝
嘎……
一個學生起來背《鵝 》,其他學生可以一起背誦 。
欣賞歌曲一遍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跟教師一句學唱歌曲。
學生跟教師兩句學唱歌曲。
師生接唱
生齊唱
練唱重點部分
在齊唱
帶頭飾唱,六人一遍。由學生換頭飾找給表現好的表演。
設計意圖:
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旋
律,通過律動感受鵝
的音樂形象──悠閑
自在。
設計意圖:
語文素養的積累,體味古詩文的韻味,與其他學科整合。
設計意圖:
1.播放 flash動畫課件,更加形象地營造了歌曲的意境,讓學生“視”“聽” 結合,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中來。
2.學習歌曲時,采用聽唱法,通過反復聽賞,使學生獲得了音樂美感,讓學生在反復體驗中獲得了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設計意圖:
課后延伸
《詠鵝》教案 篇4
《詠鵝》這首古詩是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第八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首古詩,以一個七歲兒童的眼光將鵝游水嬉戲時的神態,描繪得極為生動活潑。全詩共四行,前兩行寫鵝叫時的樣子,后兩行寫鵝游水嬉戲時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鵝喜愛的情感。
設計本節課的教學,我注重了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三個維度”。為了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我在教學中設計了開火車、快速找字、找朋友等游戲,既能鞏固聽讀識字的方法,又能復習本課要求學會的生字,力求在玩中學,玩中鞏固,寓教于樂。在教學過程與教學方法中,首先,我注重了以讀為本,讀為主線,在讀中積累,讀中感悟。教學要求: (1)認知要求:學習看拼音識字,并運用聽讀認識的方法會認8個生字,會寫1個生字。(2)技能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養成認真傾聽、主動識字的習慣。(3)情感要求:激發學生對白鵝的喜愛之情,受到美的教育。制定的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使學生在讀中體會,讀中理解,讀中想象,在讀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華。又因為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理解詩文內涵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把理解詩句展開想象作為教學難點,而突破難點的關鍵是創設情境,使學生進入詩的意境。
為了讓學生在充滿靈性感悟的教學過程中學的輕松、愉快,我安排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猜謎激趣
課堂氣氛的營造至關重要,良好的氣氛更容易讓學生入情、入境,產生心靈的共鳴。尤其是導入語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導入時我采用猜謎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欣賞白鵝戲水,讓孩子們從視覺上感受白鵝的美麗。簡介作者遷移興趣,引入自讀古詩。
(二)初讀感知
我先讓學生試讀課題,說說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知道它的讀音的,旨在小結識字方法。并通過這些方法讓學生在自瀆、互讀的過程中圈出自己新認的字,反復練讀。在練讀中要求孩子們做到讀準字音,不添字,不丟字。通過教師范讀,學生展示讀,男女生賽讀等方式來檢測識字效果并初步感知詩的意境美。
(三)認讀生字
低年級識字教學是教學中的一大難點,識字量大又枯燥無味,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以游戲和活動為主,貼近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認識祖國文字的興趣和熱情。我用“開火車”的游戲來檢測識字效果,創設《闖關救白鵝》的愛心行動來鞏固識字,并滲透德育教育。在整個識字教學中,我以滿腔的熱情為學生鋪路搭橋,幫助學生尋找出隱含在漢字中的童趣,讓識字不再是他們的負擔,而成為一種樂趣。
(四)品讀感悟
我借助多媒體課件,調動孩子們的視覺感受,形象感知詩中描繪的景色。啟發孩子們的想象力,讓他們說說圖中的美景美在哪兒?(在清澈的湖水中,幾只美麗的白鵝昂著脖子對天高興地唱著歌。雪白的羽毛浮在碧綠的水面上,紅色的腳掌在清凌凌的水中撥動。)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幫助他們理解了詩意。為了讓孩子們進一步領會詩的韻律美,我以“項”字為突破口,讓學生理解字意,找出“幾只美麗的白鵝昂著脖子對天高興地唱著歌”所在的詩句,通過教師范讀讓學生領會五言詩的韻律,知道要在第二個字后停頓。并學著小詩人的樣子,再來贊美白鵝,要求他們讀出詩的韻味,讀出自己的感受。采用師生接讀、配樂誦讀、個人賽讀、表演讀等方式引導學生感悟詩歌中的情感因素,讀出情趣,讀出韻味。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讓孩子們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白鵝的兒歌,幫他們養成查找資料的好習慣。
(五)學寫生字
出示生字“水”,讓孩子們說說它的筆順,書寫時需要注意什么。教師范寫后讓學生練習書寫,教師進行巡視指導。給學生留夠充足的時間。
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注重給學生提供寬泛的學習空間,給他們絕對的自由,和教師朋友般的相處。如:在教學過程中,我所提出的問題都是以對話的形式或商量的語氣表達,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樂于思考。采用多種激勵手段,教師贊揚,肯定的話語,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在本次教學中,圍繞教學要求,以及新課程標準,我進行了愉快教學,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學習,并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正確處理知識的重難點,設計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致力構建民主、開放的課堂環境。在情境中學習,在學習中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詠鵝》教案 篇5
教材簡析:
《詠鵝》是我國唐代詩人駱賓王7歲時的作品。全詩共四句,分別寫鵝的樣子、游水時美麗的外形和輕盈的動作,表達了詩人對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放在閱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把讀書當成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閱讀的樂趣。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本課的10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能力目標:指導學生能按照詩的節拍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誦讀課文,自主積累古詩。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欣賞鵝的形象、顏色、姿態,感受鵝的美好形象,使學生產生對鵝的喜愛之情,受到美的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準備:flash課件,錄音機,圖片。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昨天,我們已經學習了《詠鵝》的生字了,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詠鵝》(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
(二) 復習
1. 現在讓我們復習一下已學的生字,看誰是最棒的!
2. 指讀、分組讀全班讀,老師及時糾正。
3. 去掉拼音,玩“摘蘋果”的游戲,認讀生字.
(三)
1.寶寶回到了古詩當中,你們打開書68頁自由讀一讀吧,注意讀準字音,不會讀的可以向同桌請教.
2.誰來試一試?讀一讀,指名讀,正音.
3.每一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拍,只有按它的節拍來讀才能讀出詩的韻味來.請小朋友們認真聽錄音朗讀體會體會.
4.老師聽了也想有節奏地讀一讀呢?
5.老師讀得好不好?相信大家會讀得更好的,請小朋友們練讀練讀吧。
6.指名讀 分組讀、全班讀。
(三)釋疑
1.會思考的人才會學習,小朋友們,對于這首古詩,你們還有不懂的詞語和詩句嗎?舉手提問,懂了的同學可以幫助他們。
2.老師也有不懂的地方呢!想讓同學們幫幫忙.
3.老師根據學生的提問,相機出示板書:
曲頸———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4.小朋友們真棒!現在請靜靜地聽,并想像畫面
在清亮的河水中,幾只美麗的大白鵝在游玩,雪白的羽毛浮動在水面上,紅色的腳掌動著清清的水波,它們看到藍天 白云等美麗的景色,興奮地唱著歌,清脆的歌聲劃過水面,穿過叢林,直向藍天
1.大白鵝游玩的地方美嗎?
2.這么美的景色,大白 也情不自禁地唱著:今天天氣可真好,玩得多開心呀!
3.大白鵝可能還會唱什么呢?
4.那我們應該用什么的語氣來讀這首詩呢?
5.誰來高興地讀一讀?
(四)課間操
大白鵝邀我們一起唱歌跳舞呢!
(五)背古詩
這首詩,我們讀也讀了,背也背了,唱也唱了,想不想把這首詩背下來給爸爸媽媽聽呢?
1. 要想背下來,就要多加練習.
2. 師生合作背男女生合作背.
(六)總結
小朋友們,你們記住我了嗎,下課后把我畫下來吧,希望大家也像駱賓王一樣仔細觀察,寫出優美的文章來。小朋友再見!
《詠鵝》教案 篇6
《詠鵝》教學反思
一首好詩本身就是一幅優美的圖畫,學習積極健康的古詩,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而且可以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唐詩《詠鵝》(駱賓王作)只有18字:“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4個句子,3個韻腳(梭坡轍),1個對子(后二句),寫了4種顏色,3種動態,有聲有色,單從文字上看,已是極美了,由這首唐詩所創作的歌曲,更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和強大的藝術魅力,可以說是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結晶和薈萃。引導學生通過欣賞古詩的語言美,學唱歌曲的旋律美去認識其中表達的意境美,進而體驗到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對陶冶性情、培養高尚情操,提高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大有好處。因而我致力把這歌教好。在此我談談小學一年級音樂《詠鵝》一課教學過程引導的五個步驟。
1、領會情境。這也就是“詩、畫”結合的情境教學法。在開課之前,我用“頭戴一頂紅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腳登一雙紅靴子,唱著歌兒伸脖子”這則謎語讓學生來猜,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導入新課。當學生猜出謎底為“鵝”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直觀感受“鵝”的美麗姿態,激發學生給畫配詩的欲望,把詩畫引入古詩詞教學中,由感性到理性,促使學生動腦動口,主動參與,用語言表達,有利于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
2、感受畫面。讓學生通過看畫面,有感情朗誦,讀出節奏,讀出韻腳,讀出抑揚頓挫,使詩的語言活起來,從中體會古詩詞的音樂美,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
3、轉入旋律。從語言美轉入旋律美,通過欣賞歌曲《詠鵝》,讓學生歡快、活潑的旋律產生共鳴,接著學唱《詠鵝》這首歌曲,讓學生再次感受詩的美境。
4、啟發想象。這也是創造性思維教育的階段,方法是分組創編。首先啟發學生動腦筋用動作表現鵝“向天歌”和“撥清波”的美麗姿態,接著通過媒體畫面讓學生欣賞鵝在水里自由自在的姿態和小朋友用舞蹈形式表現鵝的場面,讓學生拓開視野。最后,讓學生分組創編,充分發揮想象,表現詩的意境。歌曲配上生動的動作,充分體現“鵝”在水中唱歌和白毛、紅掌、綠水的優美畫面;有的用色彩、線條以畫的形式表現詩的意境;有的用朗誦和造型來表現更是獨具一格。學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補充,在輕松、和諧、歡樂的氣氛中感悟詩的意境美。最后,師生同演,將“白鵝”戲水的情景和美麗的畫面留在同學的腦海中
《詠鵝》教學反思
教學《詠鵝》這篇課文之前,我事先在班上了解到:不少學生已經會背這首詩了(學前班教過),所以本課教學我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悟詩情詩景,認識6個生字和會寫3個生字“白、向、毛”。在導入新課時,我出示圖片(一幅美麗的白鵝戲水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這是一只什么樣的鵝?(生甲:這是一只白白的鵝;生乙:這是一只活潑可愛的鵝……)接著,我聲情并茂地為學生講述了駱賓王七歲寫詩《詠鵝》的故事,由于聽的是同年齡孩子的故事,學生個個聽得入了神,由此導入新課,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過來,課堂的氣氛比較活躍。
在引導學生通過讀領略詩的意境時,我放手讓學生自讀,接著同桌互讀(會讀的教不會讀的/都會讀的比比誰讀得最有感情)、指名讀、師生接力讀……在多種方式的讀中感悟詩意,而沒有作過多的講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特別是讓學生加入自己喜歡的動作讀,形象地再現了詩情詩景,在讀中可以深深感受到學生對大白鵝的喜愛之情,并滲透了人與動物關系密不可分、親切自然的教育。
在寫字環節,新出現的兩個筆畫是一個難點,只有掌握了這兩個筆畫,才能更好地掌握“白、向、毛”三個生字,為此,我加強了示范指導,先是教師親自示范,后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學,以優帶差,人人爭當“小老師”。雖然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沒有強調一定要掌握筆畫筆順,但對于“筆畫筆順”這一千百年來人們寫字時約定俗成的東西,我想,讓學生掌握還是很有必要的,當然,不可能一步到位,對于基礎較差、反應較慢的學生慢慢來,潛然默化。不能挫傷孩子的積極性,要保護孩子能學好的自信心。批改作業時,看著那工工整整的一筆一畫,看著那整整齊齊的一行行字,我禁不住欣慰地笑了,瞧!這是一群多認真的孩子呀!
《詠鵝》教學反思
教學《詠鵝》這篇課文之前,我事先在班上了解到:不少學生已經會背這首詩了,所以本課教學我把目標放在: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悟詩情詩景,認識6個生字。
第一個環節是導入新課。在導入新課時,我先和小朋友們猜一個謎語,而謎底就是白天鵝。這個環節一下子就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個環節是看圖說話。我出示圖片(一幅美麗的白鵝戲水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這是一只什么樣的鵝?它美嗎?美在哪?圖上還有那些地方讓你覺得美?美在哪里?在這個環節我的本意是希望由小朋友來觀察圖,并訓練他們的口語(能完整的說一句話)。但是這個目標并沒有很好的達到。這個環節老師說的比較多,學生說的比較少。這方面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特別注意。還有一點,當同學觀察完這幅圖時,如果我能夠讓學生再整體的描述一下整幅圖的話,效果會更好!接著,我為孩子們描述了駱賓王七歲的時候寫詩《詠鵝》的故事,由于聽的是同齡孩子的故事,學生個個聽得入了神,由此導入新課,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過來,課堂的氣氛比較活躍。
第三個環節,學會朗讀古詩。在引導學生通過讀領略詩的意境時,我放手讓學生自讀,接著同桌互讀(會讀的教不會讀的/都會讀的比比誰讀得最有感情),全班讀,男女生比賽讀。在這個環節,朗讀的形式不夠多,如果朗讀的形式再多樣化點會更好,因為一年級的學生切忌單調的朗讀。這點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特別的注意。在教學生如何朗讀時,我讓學生先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句詩,然后再指導他們如何讀好詩句。這個環節,我比較注重詩的節奏感!
第三個環節,學習本課的生字。這個環節,在讓學生剛認識生字時,可以先把生字卡片鐵在黑板上,等學生讀熟了,或是開火車讀,個別讀的時候再拿在手上讓學生讀的效果會更好一點。還有,拼音和字可以用不同的筆來寫,這樣會更直觀。
第四個環節,總結鞏固。我問學生這節課學到了什么,作為這節課的總結。
總的來說,這節課的環節比較多,在課堂上會讓學生感覺沒有明確的學習任務,這樣他們上課就會比較不集中精神。在這方面,我會注意以后上課盡量抓重點來講,環節簡單明了就行。還有,在教學古詩時,由于這節課我沒有把古詩抄在黑板上,而是直接用掛圖,上課在古詩上做的一些標志都不夠明顯。這點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也會注意把古詩寫到黑板上,這樣學生可以看得更清楚。
以后就是,我對《詠鵝》這節課的教學反思。
《詠鵝》教案 篇7
教材版本:北師大教材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要求度認識的字,會寫”天,白,毛,水”4個生字,并能口頭組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看圖學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說話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本課生字詞,利用熟字鞏固6個單韻母.
2.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具準備:課件,頭飾,卡片,掛圖.
教學過程:
一.激qing引趣,溫故知新.
1.復習6個單韻母(a o e i u v )
(1)看口形說字母
(2)聽描述說字母.
(3)說兒歌記字母.
2.過渡:今天天氣格外好,老師要帶大家到一個美麗的地方去看一位朋友,你們猜猜看它是誰?( 鵝)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觀察詠鵝畫面,指導看圖.
1.課件出示詠鵝畫面:
(1)說說圖上畫的是誰在什么地主干什么?
(2)它的樣子怎樣?(身體顏色)
(3)你喜歡它嗎?(喜歡)
2.過渡:既然我們都這樣喜歡鵝,那我們就用一首詩來表達自己對它的喜愛之情吧!
三.課件出示《詠鵝》詩句,感知大意.
1.指名朗讀(鼓勵學生多識字,表揚讀的好的同學)
2.指導朗讀(節奏,停頓,感情)
3師范讀
4.生自讀
5.生齊讀
6配樂朗讀
7.指導看圖理解詞語“曲項”“向天歌”“紅掌”“浮綠水”。
8明確詩句大意:看圖口頭描述.
9.出示白色掛圖指名畫出鵝的顏色.
10.配樂表演讀全詩
四學習生字:
1.感情朗讀全詩,圈出認識的字.指名領讀.
天,白,毛,水,綠,向,紅
2.找出不認識的字,小組內說說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認識它?
3.小組內識字.
4出示鵝寶寶的生字卡片,指名上臺翻卡片認字.
5出示鵝考官頭飾和生字卡片,指名上臺考大家.
6背誦全詩.
五.指導寫.字:
1.范寫“白”說筆順,學生集體書空.(記憶字形由“日-----白”)
2.范寫“向”說筆順,學生自己寫一寫.怎么記住這個字?
3范寫“毛”說筆順,強調豎彎鉤的寫法,學生自己書空.
4范寫“水”說筆順,強調橫撇的寫法,
5學生在田格本上練習書寫個生字,教師指導.
六布置作業:
1.畫一幅鵝的畫.
2.收集有關鵝的資料.圖片.
3.學唱有關鵝的歌曲.
4.可在家嘗試養鵝.
5把《詠鵝》背給父母聽.
七.板書設計:
《詠 鵝》
(唐)駱賓王
鵝, 鵝, 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詠鵝》教案 篇8
《詠鵝》是修訂版小學語文第一冊教材的第二篇課文。如何讓一年級小朋友在初學語文時就重視朗讀,并能從中有所感悟,受到感染呢?筆者從跟蹤聽課、評課、蹲點研究中選取如下幾個教學片段,供大家參考。
一、讀一讀,說一說,感知古詩大意
1.引趣導讀
一上課,教師用“頭戴一頂紅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腳登一雙紅鞋子,唱著歌兒伸脖子。”一則謎語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導入 新課,接著通過簡介作者遷移興趣,引入自讀古詩。并設計這樣的談話:同學們,《詠鵝》是唐代文學家駱賓王的作品,駱賓王十分聰明,7歲就能作詩。你們今年也7歲了,都很聰明,能讀好這首詩嗎?
2.以讀引說,說中感知
在讀的基礎上,可引導學生說,把讀中感知的內容交流給大家,讓學生從自由廣泛的交流中得到比較全面的整體感知。教師設計問題:在讀中大家一定明白了不少問題,愿意互相說說嗎?可以同桌說,也可以小組說,誰認為自己說的好還可以站起來說。
二、讀一讀,聽一聽,感悟古詩韻律
每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拍。只有按其韻律節拍朗讀,才能在讀中再現意境,體驗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但剛學古詩的一年級小學生不懂這些,靠老師的講又很難收到理想的效果。因而借助錄音范讀,讓學生從聽中感悟,從模仿練讀中得到自悟提高。教師可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聽、練感悟。①每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拍,只有按照它的節拍讀才能理解得好。你們想知道這首詩的節拍嗎?請認真聽錄音朗讀體會。③聽了錄音,你感悟出它的節拍了嗎?請自己練讀。③誰能有節奏地讀給大家聽?
三、讀一讀,畫一畫,再現古詩意境
古詩文語言凝煉,含義深刻,小學生很難直接通過語句感悟出詩句的內涵,我們只有創設情境讓學生想想畫畫,把詩句豐富的內涵變為簡單的形象畫面,讓學生從中再現意境,才能得到真正理解。教師設計教學:①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靜靜地聽錄音配樂朗讀,仔細地想大白鵝游水唱歌的場面,看你的腦海中能出現一幅怎樣的畫面。(連放數遍錄音)②請把你腦中的畫說給大家聽。③請把你腦中的畫畫下來送給大家。可獨立一邊吟詩一邊作畫,也可合作繪畫。
四、讀一讀,演一演,領悟古詩情趣
感悟古詩內容,是為了深刻領悟古詩所表達的情趣。在畫一畫間接再現古詩意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演一演直接進入古詩場景,體驗其中的情趣。教師可設計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活動:大白鵝看著藍天白云,在清清的水面上唱歌游玩,心情怎樣?作者駱賓王看到這幅有白有綠、有紅有青、有動有靜的感人畫面,在怎樣的思想情感中吟出了這首小詩?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把鵝與人當時的心情表達出來。在讀的基礎上再啟發:你們誰愿意當大白鵝,表演給大家看?誰愿做駱賓王一邊觀賞一邊低吟小詩呢?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在歡樂中加強對古詩情趣的體驗。
《詠鵝》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知道鵝的美麗和可愛,激發學生熱愛動物,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2.能帶表情有節拍地朗讀,達到熟讀成誦。
3.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10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1、朗讀指導
2、利用熟字鞏固6個單韻母
3、指導水的書寫
教學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詞語卡片、有關音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今天唐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幅十分漂亮的圖畫,讓我們去看看畫上都有什么? 注意觀察圖畫時要有順序。(出示掛圖)
(引導孩子說完整的話,盡量用美的語言來表達看到的。)
二、教學詩歌
1、導入。
師:看到這么美麗的風景,聽到同學們這么美麗的描述,我真想送一首詩歌給大家,那就是唐代文學家駱賓王的作品《詠鵝》(板書課題,貼“鵝”字)。
2、齊讀課題,隨文學習“鵝”字
師:請小朋友們跟著唐老師一起讀讀課題。
師:這個“鵝”字真是太難了,唐老師都不知道怎樣來記住它,有誰能夠教教我怎樣來記住“鵝”字。
抽生回答(引導“鵝”字左邊是我加上右邊的鳥)
師:你能為鵝找個朋友組成詞語嗎?
抽生回答
師:真是個思維敏捷的孩子。和我們《詠鵝》的作者駱賓王一樣聰明。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駱賓王是怎樣來描繪鵝的。
3、讀一讀,讀準字音
(1)老師范讀,初步感知詩歌大意
教師:請孩子們翻開書39頁,老師要把這首詩送給大家,請孩子們認真傾聽,特別注意那些你不認識的字。
(2)學生自由朗讀詩歌,教師巡回指導。
孩子們,帶著你不認識的字和同桌一起讀讀《詠鵝》,我要聽聽誰能把詩歌的每一個字讀準。
(2)抽生讀(評價字音,糾正字音)
(3)學生齊讀
4、說一說,初步感知大意。
(1)師:同學們讀得真是太準了,現在請大家自由朗讀詩歌,邊讀邊想,你喜歡大白鵝嗎?
(2)抽生回答。
生:喜歡。
師:為什么喜歡呢?
生:它有著白白的毛,紅紅的腳掌……
尋機單獨指導朗讀。(白、紅、綠、青波重讀。)
尋找機會延伸:大白鵝向著天唱歌,都會唱些什么呢?
(同步出示“歌”字,隨文識字。)
師:這“歌”字誰又有好辦法能快速地記住它?
抽生回答,并口頭組詞。
師:(大白鵝呀,大白鵝,你彎著長長的脖子朝天叫著,好像在唱著歡樂的歌,一身潔白的羽毛,浮游在碧綠的水面上,用紅紅的腳掌,在清清的水中劃動著。這是一只多美的大白鵝呀!)
(3)抽生帶著感情讀詩歌。
師:孩子們說得真好,讀得真棒,有誰來給大伙讀讀整首詩?
(4)教師評價,引導感情朗讀。
師: 讀得怎么樣呢?
生:(好,因為有感情。)
(5)同桌讀
師:對,有感情才能讀好書。我想孩子們會讀得更好,請大家練習練習,注意帶上自己的感情。(教師巡回。)
(6)全班齊讀
師:我聽到好多的孩子讀得可有感情了,那就請全班同學帶著對大白鵝的喜愛之情齊讀詩歌。
三、識記生字。
1、復習單韻母,勾畫含有單韻母的生字。
(1)圈畫生字。
師:孩子們可真棒,一會就把詩歌讀得這么棒。可是聰明的孩子除了讀書讀得好,觀察事物也特別仔細。唐老師馬上要考考大家是不是眼睛明亮的孩子,找出含有單韻母的生字,并用鉛筆圈畫出來,看誰圈得又快又好。
(教師巡回指導。)
(2)抽生讀、教讀、
2、認讀生字“紅”“綠”。
師:孩子們真能干喲,一下子就把這些字給找了出來。可是唐老師被詩歌里的兩姐妹難住了,看看都是誰?
(1)出示生字卡片。(綠、紅)
抽讀字音
教學字形
師:姐姐妹妹好相象,教教唐老師怎樣分清她們倆?
抽生回答
(2)齊讀生字。師:大家真聰明,學過的知識全都用上了,生活中的知識也用上了。姐姐妹妹還帶來了好多的朋友,我們來認識認識
(3)老師指讀生字卡片(向、白、毛、水)
抽生認識
師:讀得真響亮,誰還能為生字找朋友,連成詞來讀。
(4)抽生組詞,教師出示詞語
開火車
師:開開火車,記牢它們。(水放最下面)
四、指導書寫“水”
師:同學們,這水可重要了,世界上誰都離不開它,植物離開了他會枯萎,動物離開了他會死亡,人離開了他也活不了了。所以我們一定要記住它。
(1)疏通“水”的筆順筆畫。
師:讓我們來看看水的筆順筆畫應該是怎樣的,誰來書空?
抽生書空,教師寫出筆順筆畫。
(先中間,后兩邊)(一筆豎勾,二筆橫撇,三筆撇,四筆捺)
(2)觀察占格
師:說得很準確,讓我們把它送回家吧!
復習田字格。(水的家真漂亮,這是橫中線,這是豎中線,這是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比比看,哪個眼睛明亮的孩子能找出水的的每一筆都在那里。
抽生說
(3)教師師范
(4)學生描紅,學生書寫,教師指導。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學生背誦詩歌
師:駱賓王《詠鵝》真讓人感到快樂,詩歌原來這樣有趣,可以用這樣少的字表達這么美麗的畫面,真希望孩子們好好學習,以后也寫好多好多這樣美麗的詩歌。
就讓我們試著來背背這首詩歌。
2、回家把新學的詩歌背誦給爸爸媽媽聽。
《詠鵝》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北師大一冊教材
一、課題導入:頭戴紅帽子,身披白袍子,腳穿紅襪子,唱歌伸脖子。(猜一動物名稱)
二、賞畫:
1、學生說說自己見過的大白鵝的樣子。
2、欣賞這首詩的動畫課件。
3、交流觀后感受。
三、誦讀古詩,背誦古詩,感受詩歌意境。
1、自由讀,圈出不認識的字。
2、師范讀,解決疑難字詞。(通過多種形式檢查識字情況)。
3、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齊讀。
4、師簡單介紹詩意。
5、練習背誦,檢查背誦。
6、配樂表演。
四、配畫:
1、說一說對要畫的那幅畫的構想。
2、 指導學生畫畫。
3、評畫。
教學反思:
激趣 賞畫 吟詩 配畫
小學課本中編排的古詩,都配有圖畫,這對執教者在執教過程中更好地引導學生“入詩境”、“悟詩情”是很有幫助的,北師大一年級上冊選編了《詠鵝》這首古詩。這首詩簡短,優美,朗朗上口。在教學時,我采用了激趣 賞畫 吟詩 配畫四部教學法進行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激趣。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采用猜謎語這種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入課題。說出謎語“頭戴紅帽子,身披白袍子,腳穿紅襪子,唱歌伸脖子”讓孩子們猜一動物的名稱,多數學生都能在積極動腦思考后猜出謎底是鵝。這樣的導入,不僅讓學生開動腦筋還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賞畫。學生們雖然能經過一番思考,猜出了 謎底,但未必真正地見過大白鵝,我適時地出示課本插圖的動畫課件。畫面上紅花綠柳,溪流潺潺,一群鵝在水中一邊游一邊叫。這幅白鵝戲水圖,色彩鮮艷,極具情趣。在孩子們欣賞完畫面后,我讓他們暢所欲言,說說自己都看到了什么并用一句話夸夸這幅畫,在 學生的交流中,提高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和一定的審美情趣。
(三)吟詩。當孩子們賞畫之后,我讓他們想象這幅畫可以配上自己在幼兒園里背過的那首詩。學生們立刻想出是“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接著 通過讓學生自己嘗試讀,教師泛讀,男、女生比賽讀,齊讀,配樂朗誦,帶動作表演吟誦等多種形式,朗讀古詩,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從而實現了有感情地吟誦古詩的目的。
(四)配畫。如何引導學生“入境”這是古詩教學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口頭構畫這一教學環節。在學生盡情評價了畫面之后,我趁勢讓學生自己來談談對圖畫的構想,學生的熱情可高了,個個躍躍欲試,有幾個學生的構圖創意相當高明,試舉例如下:
生a:滿河的花瓣正隨波流向遠方,上空是一群群翩翩飛翔的鳥兒,河面上有兩只白鵝在戲水。
生b:碧綠的河水清澈見底,岸邊開滿了各色的野花,一群白鵝在水中一邊游一邊叫。
生c:一只只可愛的白鵝在河水里嬉戲,七歲的作者在河邊玩耍,指著戲水的白鵝隨口做出了這首詩。……
a、b兩位 同學描述的畫面著重渲染了白鵝,很明顯,學生體會到了古詩的主旨:贊美白鵝。c同學則很直接的把詩人當時的心情表達出來了。這個教學環節的安排,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培養了孩子們的創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聽、評別人和敘述自己構圖創意的過程中,更深切的領悟到了古詩的主旨,在不知不覺中順利地“入了境”。
激趣、賞畫、吟詩、配畫四步教學法是根據古詩“詩畫結合”這種特定的文學樣式而進行的嘗試,不僅提高了學生觀察、表達、理解等語文能力。而且還培養了他們賞畫、評畫等審美能力。
《詠鵝》教案 篇11
教學《詠鵝》這篇課文之前,我事先在班上了解到:不少學生已經會背這首詩了(學前班教過),所以本課教學我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悟詩情詩景,認識6個生字和會寫3個生字“白、向、毛”。在導入新課時,我出示圖片(一幅美麗的白鵝戲水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這是一只什么樣的鵝?(生甲:這是一只白白的鵝;生乙:這是一只活潑可愛的鵝……)接著,我聲情并茂地為學生講述了駱賓王七歲寫詩《詠鵝》的故事,由于聽的是同年齡孩子的故事,學生個個聽得入了神,由此導入新課,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過來,課堂的氣氛比較活躍。
在引導學生通過讀領略詩的意境時,我放手讓學生自讀,接著同桌互讀(會讀的教不會讀的/都會讀的比比誰讀得最有感情)、指名讀、師生接力讀……在多種方式的讀中感悟詩意,而沒有作過多的講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特別是讓學生加入自己喜歡的動作讀,形象地再現了詩情詩景,在讀中可以深深感受到學生對大白鵝的喜愛之情,并滲透了人與動物關系密不可分、親切自然的教育。
在寫字環節,新出現的兩個筆畫是一個難點,只有掌握了這兩個筆畫,才能更好地掌握“白、向、毛”三個生字,為此,我加強了示范指導,先是教師親自示范,后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學,以優帶差,人人爭當“小老師”。雖然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沒有強調一定要掌握筆畫筆順,但對于“筆畫筆順”這一千百年來人們寫字時約定俗成的東西,我想,讓學生掌握還是很有必要的,當然,不可能一步到位,對于基礎較差、反應較慢的學生慢慢來,潛然默化。不能挫傷孩子的積極性,要保護孩子能學好的自信心。批改作業時,看著那工工整整的一筆一畫,看著那整整齊齊的一行行字,我禁不住欣慰地笑了,瞧!這是一群多認真的孩子呀!
《詠鵝》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喜歡朗讀古詩《詠鵝》,并能用動作表演詩歌內容,初步培養幼兒古詩誦讀的興趣。
2、初步了解大白鵝的外形特征。
3、愿意欣賞詠鵝,感知詠鵝語言的優美,風趣。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重點難點
喜歡朗讀古詩《詠鵝》,并能用動作表演詩歌內容,激發幼兒誦讀古詩的興趣。
活動準備
錄音機、白鵝叫聲錄音帶、《詠鵝》朗讀帶、音樂帶,自制正在游泳的大白鵝圖片,課前事先畫好的“小河”。
活動過程
(一)聽一聽,猜一猜。
1、放白鵝叫聲錄音帶,請幼兒猜一猜是什么動物。(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2、出示大白鵝的圖片。(事先把圖片貼在黑板上,再用一張白紙遮住,以此設置懸念,進一步激發幼兒興趣)。
(二)看一看,說一說,學一學。
1、引導幼兒觀察大白鵝的外形特征并初步理解詩歌內容。
(1)鵝的羽毛是什么顏色的?
(2)大白鵝的脖子長得怎么樣呢?(長長的)
(3)這只大白鵝伸著長長的脖子向著天空在唱歌呢,我們聽一聽它是怎樣唱的。(放白鵝叫聲)
(4)我們也來學一學白鵝唱歌吧。帶領幼兒模仿動作,伸長脖子學白鵝叫聲。(引出詩句“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4)大白鵝最喜歡游泳,它是怎樣游泳的呢?(引導幼兒用雙手模擬劃水的動作,引出詩句“白毛浮綠水”)
(5)大白鵝小腳的顏色真漂亮,是什么顏色的呀?(紅色)那么大白鵝游泳時腳又是怎么用力的呀?請幼兒自主創編動作,然后集體模仿(引出詩句“紅掌撥清波”)。
(三)聽一聽,讀一讀。
1、放《詠鵝》朗讀帶,幼兒欣賞。
2、教師有感情配樂朗讀,邊讀邊模擬動作表現古詩內容。
3、教讀兩次。第一次拍節奏讀,第二次邊讀邊模擬動作。
4、跟讀一次。放錄音朗讀帶,幼兒邊跟讀邊用動作表演。
(四)音樂游戲:快樂的大白鵝
1、放音樂歌曲《詠鵝》。
2、教師帶領幼兒扮演大白鵝,邊聽音樂邊表演,來到“小河”里盡情的嬉水玩耍。
《詠鵝》教案 篇13
活動過程:
1、在《楊柳青》樂曲聲中進教室。
2、復習歌曲《小蝌蚪》。
(1)唱出歌曲中的三拍子、兩拍子節奏。
(2)進行歌表演。
3、欣賞歌曲《詠鵝》。
(1)集體念古詩《泳鵝》。
(2)傾聽欣賞歌曲。
(3)討論歌曲特點:歌曲中有的地方很連貫,有的地方很斷頓,就像看到:鵝伸著脖子向天嘎嘎地叫,像唱歌一樣。雪白的身體浮在碧綠的水面上,鮮紅的腳掌在清清的水里劃著,泛起陣陣波浪。
(4)重復傾聽。進一步感受其優美旋律。
(5)邊聽歌曲,邊做即興動作。
在歌曲錄音的反復播放中,幼兒即興畫出歌曲的內容,并在畫完后,邊看自己的作品邊跟隨歌曲輕聲哼唱,表達活動帶來的愉悅。
在活動的開始我放《詠鵝》的歌曲視頻,讓幼兒觀察、欣賞的方式,感知畫面的內容,并根據古詩內容進行提問,讓幼兒對古詩內容有一定的了解。
在活動的最后環節,可以讓幼兒欣賞歌曲《詠鵝》。
活動目標:
1、在掌握古詩《詠鵝》的基礎上,感受歌曲的優美旋律與濃濃詩意。
2、用動作、繪畫等形式表現歌曲的意境。
3、體驗文學、動作、色彩等藝術美帶來的愉快心情。
活動準備:1、已會念古詩《詠鵝》,初步了解作品大意。2、人手一盒彩筆,白紙一張。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目標是讓幼兒在學會古詩的基礎上進行歌曲的欣賞和演唱。這首《詠鵝》生動的描繪了鵝在水中的美麗姿態,在本次歌曲演唱中可以讓幼兒用身體動作加以表現,從而理解曲調,教連貫的進行演唱。這種曲調的歌曲對孩子們來說還是第一次接觸。欣賞完一遍歌曲后,許多幼兒發表自己的觀點,他們覺得這首歌曲十分好聽、很優美、很特別。但我考慮到讓孩子進行演唱還是有一定困難,于是在欣賞這首歌曲時,我請幼兒創編簡單的動作,然后根據他們創編的動作進行韻律的編排,讓動作與歌詞旋律相匹配。
《詠鵝》教案 篇14
之二
作者:浙江杭州余杭實驗小學 李國芳
教學目標
1、引導體味詩的情趣,指導有感情地背誦古詩。(語感目標)
2、會認"鵝、向天、白毛、綠水、紅掌、清波",學會"向、白、毛"。(技能目標)
3、逐步培養對古詩的興趣。(情感目標)
教具:課件、實物投影。
學具:寫字本、彩筆及填空圖。
教學過程
一、古詩導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看看這位新朋友的打扮和我們大家有什么不一樣?(出示詩人形象)
2、介紹詩人:他是古時候的人,他生活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代,叫--?請大家拼拼音節,看誰最先拼出他的名字?(出示名字和音節)指名一人拼。
二、初讀古詩
(1)有一天,駱賓王正在河邊玩,忽然他看見了--?(出示鵝,練習說話:他看見了美麗的大白鵝在快活地游來游去)是啊!他看見這些美麗的大白鵝,喜歡極了!于是他便寫了一首詩來夸夸大白鵝。題目就叫"詠鵝"(出示詠鵝)詠是
夸的意思,詠鵝就是--
(2)接下來老師學著駱賓王的樣子來詠鵝。師范讀。(你覺得老師讀得怎么樣?)
(3)要讀得好聽,首先要讀準詞語的音。(再聽老師詠鵝,聽清哪些字讀翹舌音)
(4)顯紅"綠水、紅掌"清波(后鼻音)鵝、向天、白毛、"再聽老師讀,聽清這些詞念什么?自由讀--小老師教大家--師點詞生認讀。
(5)單獨出示詞認讀。(同桌互讀--小火車讀)(詞的意思有沒有不懂的地方?出示圖理解綠水、紅掌、清波、向天)
(6)記憶認詞。(老師要考考小朋友的記憶力,給你6秒鐘的時間,請你記這些詞,看誰記得最多?)
(7)請同桌互相念念這一首詩,注意把音讀準。
( 8
)小朋友們讀得真準,古詩光是會讀,不算稀奇,還要讀出詩的味道來。注意詩的停頓很重要,聽老師來有味道的讀詩,注意哪些地方需要停頓。
為什么鵝、鵝、鵝要說三個?出示停頓的地方(學生試讀--指名讀--齊讀)
三、課間操(小朋友們讀得真有味道,老師帶著大家去看鵝吧!)
四、理解詩意
1、小朋友學會了有味道地讀古詩,現在請你有味道地背一背這首詩。(自由背--指名背--齊背)
2、誰愿意回家背給媽媽聽。師扮演媽媽的角色,進行師生對話式背誦(隨機理解前兩句詩意)。
(1)看圖片理解"曲項"的意思。(曲項向天歌就是鵝彎曲著脖子朝天歌唱。)
(2)"向天歌"它可能會唱些什么呢?
3、孩子,你學得真不錯。請你找出后兩行詩中描寫顏色的詞(白毛、綠水、紅掌),這些顏色是寫什么的?我手上有只大白鵝,請你給這兩只大白鵝正確地涂上顏色。
(1)給大白鵝涂色(紅掌、白毛、綠水)。
(2)反饋(實物投影出示學生練習,理解后兩行詩意。)
4、小結:白白的毛浮在綠綠的水上,紅紅的腳掌撥動著清清的水波。多美的畫面啊!難怪駱賓王要詠鵝----------
五、寫字指導
這首古詩中還有三個生字要請我們小朋友自己學習。請大家拼拼音節,看看筆順,想想意思。
(1)出示田字格中三個生字(向、白、毛)。你學會哪個字?指名拼讀音節。
(2)指導書寫"向、毛"。
(3)老師給大家三分鐘時間寫字。寫完的同學給字找個朋友。
六、課后延伸
像這樣優美的古詩,唐代還有許多,李老師介紹一本好書給大家--唐詩三百首,請課后去讀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