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和牽牛花》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
《丁丁和牽牛花》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以“愿望”為主題,通過丁丁實現了讓奶奶足不出戶就能欣賞牽牛花美麗身影的故事,表現了丁丁熱愛、體貼奶奶的一片淳樸而可貴的孝心,教育學生生活中要理解他人、關心他人,用自己的勤勞與智慧來實現愿望。
本課如何能讓學生通過充分閱讀學習知道丁丁的美好愿望,如何實現自己美好愿望是設計的關鍵所在,牽牛花不僅實現了丁丁的愿望,牽牛花也給奶奶帶來了歡笑,正是小小的牽牛花,把祖孫兩代人的相互理解、相互關心的情感充分展現出來。本課教學是第二課時,在課文的開始,我設計了談話導入,說說自己有什么愿望?在談話后和丁丁一起做有趣味的開火車游戲,,拉近了學生和丁丁之間的距離,這一設計,符合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充滿趣味性。
在本課中,我重視了學生的個人閱讀體驗和對事物的認知規律,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緊緊圍繞課后問題:“丁丁的愿望是什么?他是怎樣實現愿望的?”為主線,展開師生合作閱讀和討論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由于課文內容淺顯易懂,不需要教師深入的講解,那么如何調動學生自主閱讀就成了本課的重點環節,我將問題分成兩個部分,集體處理第一部分,丁丁有什么愿望?通過學生的朗讀,請他們試著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自然而然的滲透了低年級兒童的口頭語言表達訓練。另一部分,則是采用了同學之間的合作學習,尊重的學生通過朗讀得到的個人感受,采用了指名讀,齊讀,想象讀,分角色讀,師生接讀、配樂讀等各種形式,幫助學生一步一步體會丁丁是怎么實現愿望的。這一環節的設計,既參考了語文課本,又考慮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的分小組討論,在交流中逐步體會到丁丁是在實現愿望,使丁丁和奶奶的情感在學習之后逐步得到升華,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有了愿望還要有合理現實的方法才能實現它,并結合學生的親身體會談談自己的愿望和怎樣實現它,充分體現了語文的生活性與人文性。
[詳細教案]
教學要求
1.能夠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知道丁丁的美好愿望是怎么實現的。
2.復習鞏固生字。
3.繼續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4.初步感受獨體字在合體字中的變化。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文中解疑、文中識詞、詞中識字的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字卡詞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愿望,誰想對同學們說說自己的愿望。(指名說)
2.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丁丁和牽牛花》,又認識了很多字詞朋友,小朋友還記得它
們嗎?我們一起和丁丁做個讀詞的游戲好不好?(各種形式讀)
種子 種花 盼望 不久 晚上 一根 或者 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