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探究意識 注重語言實踐—《小壁虎借尾巴》教學案例
一、案例背景筆者在聾教育教學實踐中感受到,聽力殘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習慣于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的主體性不強,缺乏主動探究意識,聽力殘疾學生的語言積累單薄,詞匯、句式匱乏,語言實踐能力較差。
新課程強調,要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注重學生的語言實踐,改變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基于新課程的要求和我校學生的實際,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上注重對學生的探究意識培養,同時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語言實踐。《小壁虎借尾巴》是全日制聾校語文教材第九冊第一單元的一篇童話故事,通過小壁虎向小魚、老黃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講了小魚、老牛、燕子尾巴的用處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課文采用擬人的手法,賦予動物人物的角色,使文章生動形象。這篇課文是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積累的較好素材。
二、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的教學設計力圖在優化教學結構,改革教與學的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創新。教學過程設計呈現四大步驟,即:一、興趣入手,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二、讀中感悟,培養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探究的能力;三、拓展延伸,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四、續編故事,引導學生創新性探究。
教學過程實際體現了以下幾點課改理念:
(一)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了互動的師生關系。
教學活動是師生雙邊互動的活動,成功的教學是在教師的主導下學生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根據教材內容及聾生認知特點,我積極實行探究和討論式教學,通過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讓學生了解到幾種動物尾巴的作用。在此過程中,教師起引導作用。
(二)突出探究能力培養
課程標準提高了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要求,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強調各學科都要把探究性學習擺在突出的位置上。在教《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時,以聾生主動參與為前提,以開創思維和語言實踐為重點,引導學生在品讀中探究幾種動物尾巴的作用,在合作討論中探究課文中沒有出現的其他動物尾巴的作用。
(三)確定課堂以語言實踐為主的訓練意識
聾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起語文水平的體現。聾校的語文課堂上必須注重給學生創造語言實踐的機會。本課第三、四、五自然段結構和故事情節類似,因此,通過引導學生自學、自己解決問題來培養學生語言實踐能力。另外,拓展延伸、復述故事環節,也是以語言實踐訓練為重點的。
三、教學片斷
(一)興趣切入 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小壁虎借尾巴》。通過上節課初讀課文,現在你想知道什么?
生:小壁虎為什么想借尾巴?
生:小壁虎借了三次尾巴,為什么沒有借到尾巴?
生:小壁虎尾巴斷了,他心里會怎么想呢?
生:小壁虎不向小魚、老黃牛、小燕子借尾巴,如果向別的動物借尾巴,他能借到尾巴嗎?
師:同學們,你們想知道的問題我也想知道,那我們現在就一起去尋找答案吧!
「興趣是激發學生探究意識的“導火索”。此處設計以問題作為激發興趣的切入口,學生在尋找問題中興趣盎然,無形中會產生想知道問題答案的欲望,從而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
(二)讀中感悟 培養學生在語言實踐中自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