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小路》教學談
關注個性,促進發展──《美麗的小路》教學談
山東省榮成市石島實驗小學 張曉玲
一、自主探究,擺脫學生的依賴性
教學時,我們設計了“自提問題、自主探究”這一環節。首先讓學生借助拼音讀通課文,自學存疑,并根據自己的疑問自定問題。學生積極性很高,紛紛提出自己的問題,不少學生提出的問題很有價值。如:“兔姑娘和鹿先生第一次走過美麗的小路為什么要‘輕輕的’、‘慢慢地’?”“美麗的小路怎么不見了呢?”“那么多的垃圾是從那里來的?”……這時候教師趁熱打鐵,引導學生自己讀書解決問題。學生積極投入,或自讀自悟,或同桌交流,或小組討論,或集體學習,整個課堂上,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主動的參與者、探索者,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發揮。
二、以讀為本,凸現學生的積極性
《美麗的小路》這篇課文具有對話多,生動有趣,情感變化大的特點,在學生自主探究后,可讓他們分角色朗讀課文。具體做法如下:
1、讓學生在文中分別找出兔姑娘、鹿先生、鴨先生等幾次說的話。
2、與學生討論兔姑娘、鹿先生、鴨先生兩次說話的語氣有什么不同,應該用怎樣的語氣朗讀。這時,學生興趣盎然,主動參與討論,因為每個學生都想扮演角色,學生的興趣大大被激發了,再加上教師的隨機指導,效果非常好。
⑴ 讀兔姑娘、鹿先生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話時,語調要稍高一點,要用親切、贊美的語氣來讀,讓人聽了仿佛眼前出現了一條美麗的小路……
⑵ 讀兔姑娘、鹿先生第二次說話時,語速要快一點,要讀出急切而又惋惜的語氣。
⑶ 讀鴨先生第一次說的話時,語調要高,要用一種先是驚訝而后又下定決心的語氣讀出來。
⑷ 鴨先生第二次對朋友們說的話,既是鴨先生對大家的承諾,也是對大家的美好愿望。因此讀這句話時,要大聲,要顯得興奮、愉快、熱情。
4、學生自愿組合分角色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5、推薦小組代表上臺朗讀,全班點評。
三、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主動性
分角色朗讀后,與學生一同創設“小路的變遷”情境,跟學生討論:
1、兔姑娘和鹿先生是怎樣走過那條長長的小路的?他們說了些什么?還可能說些什么呢?
2、當兔姑娘和鹿先生再次經過這條小路時又說了些什么?為什么會這樣說呢?美麗的小路怎么不見了?
3、鴨先生是怎么說的,又是怎么做的?
4、美麗的小路是怎么回來的?
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十分豐富。有了這些豐富的相象充實表演的內容,“小路的變遷”就可以登臺亮相了。參加表演的學生迅速把事先準備好的頭飾戴上,再加上那些想象的內容,把“小路的變遷”表演的淋漓盡致。
四、拓展延伸,發掘學生的創造性
學完《美麗的小路》后,要緊緊抓住這個機會拓展延伸,讓雪上學生討論:“美麗的小路找回來了,但怎樣才能讓它永遠美麗呢?”在學生紛紛發表意見后‘緊接著我讓學生以《美麗的小河》為題,自編一個童話故事,要求學生展開想象,編出與眾不同的故事。
有個學生是這樣編的:“鴨先生門口,有條彎彎的小河,河兩岸柳綠花紅,到處鶯歌燕舞。河水很清;兔姑娘走過河邊,低著頭欣賞自己在水中的倒影;鹿先生走到河邊,對著清清的河水拉了拉脖子上的紅色蝴蝶結。它們把小河當鏡子了!動物們都喜歡到河邊散步、做游戲。可是沒過多久,河面上漂浮著許多垃圾,河水變黑了,動物們再也不敢到河邊來玩。鴨先生很著急,它到森林里找猴博士幫忙,發明了凈化魚。凈化魚把河里的垃圾都吃掉了,河水又變清了,兔姑娘和鹿先生,還有許多小動物們都圍著鴨先生,高興得又唱又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