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案-認識=、>、<(精選17篇)
數學教案-認識=、>、< 篇1
目標:認識9,知道9的形成及能手口一致點數9以內數量的物體。
內容:認識9
過程:(一)、手指游戲
我說1,我對1,一根手指就是1;我說2,我對2,1添上1就是2;
我說3,我對3,2添上1就是3; 我說4,我對4,3添上1就是4;
我說5,我對5,4添上1就是5; 我說6,我對6,5添上1就是6;
我說7,我對7,6添上1就是7; 我說8,我對8,7添上1就是8;
我說9,我對9,8添上1就是9。
(二)、認識數字9
1、《拔蘿卜》拔出9,知道9在8的后面。
2、用橡皮泥制作9寶寶。
(三)、學習9的形成(視頻儀)
1、故事《排節目》認識9的形成。
2、給9寶寶印畫。
小結:看一看誰印得好,老師給小朋友貼在墻上。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到了新本領,回家表演給爸爸媽媽,好嗎?
數學教案-認識=、>、< 篇2
l 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第一冊教科書第64——65頁及練習九的第1——3題。
l 教學目標 :
1. 引導學生經歷認識10的過程,發展學生的數感。
2. 學會10的數數、認讀、寫數、大小比較和10的分與合,對10的數概念獲得全面認識和掌握。
3. 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及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4. 引導學生感受數10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l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直尺、學具圖片、掛圖、數字卡片、小貝殼圖片等。
l 教學設計:
(一) 創設情境
老師請大家猜一猜。
a. 有一個數,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還表示起點,它是誰?(貼圖片0 )
b.能與0做鄰居的又是誰?(貼圖片1 )
c.在我們所學過的數字中誰最大?(貼圖片9 )
d.故事:9知道它最大可驕傲了,它對0至8各數字說:“你們誰都沒我大,特別是你——0,表示一個物體都沒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聽了可傷心了。1走到0的身邊,和0想出了一個很好的辦法對付9。這時,9沒話可說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學生可能猜出許多不同的辦法,教師引出1和0的想法:
1和0聯合起來,站在一起組成“10”,10是兩位數,當然比9大。設計意圖:
在這一環節中,我創設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情境,使學生既復習了9以內數的大小比較,又引起了新的教學思考:1和0用什么辦法使9沒話可說?引出新課題。這里可以使學生感悟到兩個數字可以組成一個新的數,數和數之間是有聯系的,是可以組合的。
(二) 探究學習
板書:10的認識
齊讀“10”。
1.學習10的含義及10以內數的順序。
(1) 聯系實際,舉與10有關的例子。
我們的身邊或我們生活中有許多與10有關的物體,你能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嗎?
師:同學們舉了很多例子,像這樣:人的手指、腳趾、一組的人數、氣球個數、花的盆數等等,都可以用10來表示。
(2)做排隊游戲。
請小朋友們站成一排(8人),問共有幾個人?
(老師站進去)現在有幾個人?(9人)
如果想讓第一排有10個人,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數一數現在有幾個人?誰是第10個人?你是從哪邊數的?還有誰也可以是第10個人?怎樣數?
設計意圖:
這個活動的設計,給每一個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活動平臺,讓學生在充分的活動空間中舉出許許多多與10有關的例子,如:人有10個手指頭、10個腳指頭、10個同學組成一組等。通過讓學生舉例、動一動、說一說、數一數,知道10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使學生經歷了由物抽象到數的過程,感悟到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中。
2. 10的位置與大小。
(1)尺子上的數字。
同學們經常用到尺子,請小朋友觀察,9在8的后面,10在哪里,為什么?
老師這里也有一把放大的尺子,誰知道空格里應該填幾?
投影儀出示:
全班齊讀0——10,再齊讀10——0。
(2) 比大小。
10和9中間用什么符號來連接?
10 9 反過來 < 10
設計意圖:
利用直尺教學10的位置,使學生一目了然,建立數感。同時,使學生再次認識到數字與生活密切相關。在比較10的大小時,給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比較空間,這樣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也得到了較好的培養。
(3) 10的寫法。
我們學習了10的這么多知識,那我們該怎樣去寫10呢?
在田字格里練習寫10。你是怎樣寫10的?
生答:左邊是1,右邊是0,要占用兩格。
(由于學生已學過1和0的寫法,所以書寫時并不困難。)
(4) 10的分與合
(1)情境引入
一個星期天,小明準備去看望奶奶,給奶奶帶點什么呢?對了,這里有10個蘋果,給奶奶帶去吧!但是一個袋子裝不下,就把10個蘋果分別裝到兩個袋子里,小明可能會怎樣裝這10個蘋果呢?
(2)五人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請你拿出10個蘋果學具圖片,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們分成兩堆。其中一人做好記錄,說出不同的分法。(學生活動,老師展示蘋果樹圖)
(3)匯報結果(學生把蘋果掛到蘋果樹上的合適位置)。
(4)學生觀察,鞏固新知。
剛才大家通過分蘋果,知道了10的組成,可是,要把這么多的組成都記下來,可真不容易。請同學們觀察一下,可以減少哪些記憶內容?
引導學生說出:看一個,記兩個,最后得出結論,只需記住5個即可。
10 10 10 10 10
1 9 2 8 3 7 4 6 5 5
用最快的方法記憶10的組成。
(5)游戲,組成10。
師生互動
教師說一個數,學生說一個數,兩個數組成10。
設計意圖:
在這一環節中,我采取了從創設情境入手,以小組合作展開學習、探究,讓學生自己去發現10的分與合。使學生人人都動口、動腦參與學習。在探求知識的過程中,領悟到了好的學習方法,培養了自主學習的意識。
(三)課堂作業
1.看掛圖填數。
學生模仿指揮員發出命令,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情景。
2.猜數游戲。
正確猜出小貝殼下面的數字,獎勵小貝殼。
(四)課堂小結:
師帶領學生回顧本課內容,然后提問:
你這節課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數學教案-認識=、>、< 篇3
認識=、>、<
儀征市新集中心學校 凌廣紅
教學內容:數學第一冊第五單元 第四小節
教學目標 :
1、在運動會的情境中,通過觀察比較,了解“同樣多”“多”“少”的含義,認識=、<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會比較以內數的大小。
2、在比較過程中滲透“一一對應”的思想,初步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
3、在探索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中,發展初步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準備:運動會的掛圖、各種小動物的頭像
教學過程 :
一、情境導入
談話:森林運動會開始啦,你們想不想去看看?
1、出示情景圖
提問:瞧,運動員登場了,同學們看一看有幾支代表隊?
2、學生匯報
3、在仔細看一看,每個隊有幾名隊員?
生答
二、設計比賽方案
談話:現在四隊隊員要進行拔河比賽,可是比賽方案還沒有呢,請你來當小裁判,你想讓哪兩隊在一起比賽?
1、分組討論比賽方案
2、小組匯報,教師板書
三、認識=
提問:剛小朋友想出了好多種比賽方案,你們覺得哪個隊比賽最能體現拔河比賽的公平?
學生回答。
1、問為什么,師貼圖板書。
2、我們來把小兔和小猴手拉手,看看它們是不是都有好朋友?
一邊說一邊連線。
3、你發現了什么?生答,所以它們一樣多。
4、在4與4之間寫=,它的名字叫“等號”,跟老師來讀。
5、仔細看一看等號應該怎樣寫?
6、你認為寫等號有什么要注意呢?
7、你們觀察的真仔細,教師范寫,你們也能象老師一樣嗎,打開書試一試。
四、認識>、<
1、師:為什么你們覺得小松鼠隊和小熊隊不公平呢?
生答
2、松鼠有幾只?師貼圖并板書5
小熊有幾只?師貼圖 并板書3
3、我們來看一看,教師連線
哦,通過圖,小松鼠確實比小熊怎樣?也就是5比3怎樣?
4、我們也可以用符號來表示(板書:大于號)它的名字叫“大于號”跟老師讀,5>3
5、大于號怎樣寫呢?
直接范寫,學生練寫
6、小松鼠比小熊多,那么小熊比小松鼠呢?也就是3比5怎么樣?我們可以用小于號來表示(板書:小于號)它的名字叫小于號,跟老師讀小于號,3<5
7、小于號怎樣寫呢?
直接范寫,學生練寫
五、>、<比較
1、剛才我們已經認識了>、<,>和<長的非常像,你能看出他們不同的地方嗎?
對,他們開口不同,開口朝左,尖尖朝右的是大于號,開口朝右,尖尖朝左的是小于號
2、這是>,這是<
下面老師說,你們也用手勢來擺一擺。
師說大于號生擺,師說小于號升擺。
3、>和<長得很像,我們經常會把它們給認錯了,于是他們編了一首歌讓我們記住它們,聽
大口朝前大于號,尖尖朝前小于號,大口對大數,尖尖對小數,牢牢記住莫忘掉。
六、鞏固練習
通過剛才的拔河比賽,我們認識了三位新朋友,下面我們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也來賽一賽好嗎?
1、圓片弟弟給你們出題目了,有幾個圓片?
誰愿意上來帖,要和它同樣多,比它帖的多,比它貼的少。
2、圓片弟弟看到你們把題目做出來了,有點不服氣,把三角和方形也找來考你們。
出示題目
第一題
3、你聽,他們只夸你們聰明呢!你們能把下面題目做出來嗎?
打開書做題目
4、我們來看最后一題,出示4> ,是什么意思?
集體訂正
七、總結
數學教案-認識=、>、< 篇4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全面正確地評價自己,營造良好的自己情緒。
【能力目標】
學會正確的認識自己,理性全面地看待自己。
【知識目標】
1、了解認識自己的途徑。
2、理解認識自己是一個過程。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認識自己的方式。
【難點】
理性全面地看待自己。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展示視頻《蝸牛與媽媽》的對話片段:小蝸牛對自己擁有又硬又重的殼非常不滿意,與蝸牛媽媽進行了對話。通過觀看視頻,并設置問題:大家想一想小蝸牛為什么會哭?
學生思考并回答后,教師總結:小蝸牛因為沒有全面地看待自己,導致了它的不開心。在生活同學們同樣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從而導入本節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認識自己途徑
1、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的認識
活動一:認識自己大賽
過渡:同學們了解自己多少呢?給大家五分鐘的時間,盡可能多的寫出有關自己的信息,稍后請同學展示分享。
通過同學們的展示,教師進行引導總結:同學們都寫了很多自己的信息。大家想一想從這些信息中可以分析出,應該從哪些方面認識自己?
學生思考并回答,認識到可以從生理、心理還有社會方面來認識自己。
2、自己評價
過渡:剛才大家已經了解到可以從生理、心理和社會方面等方面評價自己,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評價自己呢?大家請看以下兩則材料:
材料一:我是一名女生,今年18歲了,來自邊緣山區,家境貧寒,大學以前的時光都在小山溝里面度過,性格內向,平時說話不多,來到這里上大學,我感覺自己樣樣不如別人,自己沒見過世面,知識面很窄,在同學面前什么都不懂,個頭矮小,長得又不好看,家里不如別人有錢,甚至連我以前引以為豪的學習成績在大學里也沒有了任何優勢,我總覺得自己比別人矮一等,怕身邊的同學瞧不起自己,內心特別痛苦。
材料二:播放《我很丑,但是我很溫柔》的歌曲:每一個晚上,在夢的`曠野,我是驕傲的巨人。每一個早晨在浴室鏡子前,卻發現自己活在剃刀邊緣。在鋼筋水泥的森林里、在呼來喚去的生涯里,計算著夢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我很丑,可是我很溫柔、外表冷漠內心狂熱,那就是我。我很丑可是很溫柔,我有音樂和啤酒,一點卑微一點懦弱,可是從不退縮。
以前后四人為小組,給大家五分鐘的時間討論以下兩個問題:
(1)對比一下這兩則材料,他們是如何評價自己的?
(2)我們應該如何評價自己?
學生代表進行回答,教師進行總結:我們可以通過自己評價認識自己,對自己有一個恰當的自己評價,能夠幫助我們接受自己,對自己抱有正確的態度,不驕傲也不自卑。而且能夠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行為。
3、他人評價
活動二:我是小記者,請問您是怎么評價我的?
過渡:有人說:“想要了解自己,最好問問別人”。他人的評價有助于我們形成對自己更為客觀、完整、清晰的認識。現在大家做一名小記者,各自訪問三個同學,請他們說出對自己的評價。給大家十分鐘的時間,稍后同學進行分享,并思考應該如何對待他們的評價。
學生分享,教師總結:剛才同學們通過訪問認識到了不一樣的自己,同時對自己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我們要重視他人的態度與評價,但也要客觀冷靜分析,既不能盲從,也不能忽視。以理性的心態面對他人的評價,是走向成熟的表現。
(二)認識自己是一個發展的過程
活動一:童年的我與現在的我
過渡:大家一起回顧童年的我與現在的我,有什么不同?
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進行總結:認識自己是一個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閱歷的增加,我們不斷探索自己、發現自己、發展自己,我們就可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環節三:鞏固提高
大家一起唱《我們沒有什么不同》。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如何去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并且隨著我們的成長會不斷的探索自己、發現自己、發展自己,我們就可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作業:大家一起來暢想一下十年后的我們是如何,下節課和大家一起分享。
四、板書設計
數學教案-認識=、>、<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半圓形,能正確區分半圓形和其他圖形。
2、感知半圓形的基本特征,初步體驗半圓形和圓形之間的關系。
3、對圖形感興趣,培養幼兒對圖形的觀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一個較的圓,中間有切割線,能分成兩個半圓;小丑圖片。
2、小不同的半圓若干,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圖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半圓形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朋友,你們看看是什么啊?
2、你們看看老師手上拿的是什么啊?引導幼兒說出圓形名稱。
3、看清楚哦,老師現在要變魔術了。
4、將圓形拆開成兩個半圓形,提問:現在看老師把圓變成了什么形狀,你認識嗎?引導幼兒發現圓形變成了兩個一樣小的半圓形。
5、引導幼兒膽地說說,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像半圓形。
二、找出半圓形
1、為了歡迎小朋友,老師還帶來了一幅畫,一起看看吧。
2、在老師的的道具中,哪些是半圓形的?數一數,一共找到了幾個半圓形。
3、認識了半圓形,老師想請你們我整理玩具,老師有許多形狀不一的玩具,請你他把半圓形的都找出來。
4、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三、摸摸半圓形
1、我們一起來摸摸半圓形,和他做好朋友吧。
2、引導幼兒觸摸半圓形的邊角,感知半圓形的特征。
3、猜一猜,如果把兩個半圓形并在一起會變成什么呢?
4、游戲:制作缺少半圓形的道具,然后邀請小朋友來用半圓形給他們補上。
四、圓圓和半圓
1、觀察討論,為什么有的好朋友手中的半圓形拼起來會變成圓形,有的不能?
2、共同總結:兩個小一樣的半圓形才能拼成圓形。
3、找一找:帶著已有的半圓,從眾多半圓中找到一樣小的半圓,并拼一拼看看能否成為圓形。
4、師幼共同驗證,跟半圓寶寶再見,結束課程。
6、中班數學礁這是橢圓
有益的學習經驗:
認識橢圓,比較圓與橢圓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準備:
1.塑料和紙圓(便于折疊用)、橢圓片,每個幼兒各一片,圓的半徑與橢圓的峨軸相等,紙的和塑料的圓與橢圓一樣。
2.細鐵環1個。
3.黑板上畫一個圓(與細鐵環直徑相等),一個橢圓,并分別標上圓心和橢圓的中心。
活動與指導:
1.出示細鐵環,讓幼兒說出它是什么樣的圖形,接著引導幼兒看黑板上的圓,使鐵環與圓重合,使幼兒明白這兩個圓一樣。啟發幼兒觀察圓心,畫幾條半徑,用小棒量半徑給幼兒看,讓幼兒懂得一個圓的每一條半徑都是一樣長的。
2.把細鐵環拉或壓成橢圓,并使它與黑板上的橢圓重合。告訴幼兒這個圓形叫橢圓。畫出橢圓的長軸和短軸,并且量給幼兒看,長軸和短軸不相等。
3.發給幼兒塑料和紙的圓以及橢圓。讓幼兒先看一看,摸一摸塑料圓和橢圓,再把它們重疊起來,找出它們之間的不同處。
4.讓幼兒把紙的圓和橢圓分別對折和四折,看看它們有何不同。
5.小結:圓心到圓上各點的距離(半徑)等長,橢圓中心到橢圓上各點距離不一定相等。
數學教案-認識=、>、< 篇6
設計思路:
梯形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幼兒所要認識的平面圖形中最難理解的一種,尤其是梯形的概念。因此,中班幼兒認識梯形,只要理解梯形的特征,能找出相應的圖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兒用語言描述梯形的特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幼兒聽一聽,說一說、做一做等多種形式,讓幼兒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識,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2、活動難點:認識不同擺放位置的、不同的梯形。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活動室內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圖畫,布置出圖形王國形象。
2、教師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 長方形娃娃 梯形娃娃 各種圖形。
3、幼兒用具:包含有梯形的圖畫若干張(空白沒涂色的)
活動過程:
一、感知梯形的特征
1、情景:(出示請柬)小朋友們,你們瞧,這是什么呀?這呀是圖形王國的.國王給老師送來的請柬,說圖形王國要舉行聚會,邀請我們中三班的小朋友去參加,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老師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
2、通過尋找,讓幼兒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
教師帶領幼兒邊走邊觀察圖形,引導幼兒說出圖形的名稱,引出梯形。
提問:這是什么圖形呀?它是正方形嗎?是長方形嗎?
二、觀察了解梯形的特征
1、出示梯形寶寶,提問:這個圖形有幾條邊?幾個角?跟什么圖形象呢?
2、比較長方形與梯形的異同點
(出示正方形)那他們是不是一樣的呢?引導幼兒去比較
相同點:它們都有四條邊,四個角
異同點:正方形,四條邊都是一樣長的,四個角也是一樣大的。
梯形,一條邊短,一條邊長,兩條邊平平的,旁邊兩條邊斜斜的。你覺得它的斜邊像什么?
3、這種形狀的圖形,名字叫——梯形。
4、梯形寶寶可調皮了,它一會兒翻跟斗,一會兒躺下睡覺,你們看:
(教師演示)這樣還是不是梯形呀?
原來梯形可以倒著放,躺著放,不管它們怎么放,都是梯形。
5、認識不同的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聽說梯形寶寶還有許多兄弟姐妹呢,你們看看,它們是不是也叫梯形,
(出示直角梯形)提問:這個圖形只有一條邊是可以當滑梯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出示等腰梯形)提問:這個圖形它的兩條斜邊是一樣長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梯形寶寶的家人可真多,有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三、小組操作,讓幼兒鞏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1、圖形國王還想考靠小朋友們,出了一些難題,擺放在那邊的桌子,我們有沒有信心接受考驗呀?
·涂色:讓小朋友在很多圖形中找出梯形,并涂上漂亮的顏色
·折一折、剪一剪:讓小朋友用正方形或長方形進行折、剪出梯形來
·裝飾梯形:從很多圖形中將梯形找出來,進行裝飾(如梯形餅干、梯形杯子、梯形池塘、梯形樓梯、梯形花盆、)(教師巡回指導)
2、反饋:共同檢驗小朋友的操作
四、通過尋找梯形,加深對梯形的認識
國王說,我們小朋友這么能干,都通過了他的考驗,所以請我們去參觀圖形娃娃們的表演,你們開心嗎?那就出發吧!
1、讓幼兒在活動室能張貼的圖片造型中找找、說說梯形寶寶藏在哪里?
2、鼓勵全體小朋友尋找,跟同伴或老師們說說梯形寶寶藏在哪里?
五、結束
小朋友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為了表揚小朋友今天的表現,國王決定將這些圖形造型送給我們,大家開心嗎?那我們一起將它們帶回我們的活動室吧!
數學教案-認識=、>、<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梯形,知道梯形的基本特征。
2、能在各種圖形中找到梯形。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重點:
認識梯形,知道梯形的基本特征。
難點:
能在各種圖像中找到梯形。
活動準備:
課件,梯形若干,各種幾何圖形若干,畫有各種圖形的“小路”。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圖片導入(出示PPT)
(1)師:在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住著一只小兔子,小兔子有一座漂亮的房子,請小朋友們說一說這座房子是怎么樣的。
(2)師:房子是由很多幾何圖形組成的,請小朋友們說一說都有什么圖形組成的。(梯形的屋頂、長方形的身子、圓形的窗戶、長方形的大門、正方形的小門)
2、辨別長方形和梯形
師:請小朋友們把凳子底下的小盒子放到腿上。我說什么圖形你就拿出什么圖形,看誰拿的又快又準確。(長方形、梯形)
二、基本部分
1、認識梯形
(1)師:好,現在請你把梯形拿在手上,把其他圖形放到盒子了,藏到凳子下面。
(2)師:老師也拿出一個梯形,現在請小朋友們說一說這個梯形是怎么樣的。
(3)請小朋友們說一說,梯形和長方形比一比是怎么樣的。(長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長方形上下兩條邊是平平的,左右兩條邊也是平平的。梯形和長方形一樣都有四條邊和四個角,梯形上下兩邊是平平的但是不一樣長,左右兩條邊是斜斜的)
(4)請小朋友將手中的梯形藏到凳子下面的盒子里。
2、從各種圖形中辨別梯形(出示PPT)
(1)師:小兔子呀可愛護自己的房子了,他呀在自己的房子周圍種了一盆漂亮的花。還在草坪上立了一個愛護環境的牌子,優美的環境還吸引來了一只漂亮的蝴蝶,請小朋友們看一看,房子的周圍還有沒有梯形了。(花盆、牌子、蝴蝶的翅膀、屋頂)
(2)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檢驗找的正不正確。畫面中一共有幾個梯形(一共有5個梯形)
3、梯形變變
(1)師:現在有幾個梯形,(有兩個梯形)現在老師要給梯形變變魔術了,請你看仔細了(教師PPT中的梯形拉伸、壓縮、旋轉,讓小朋友說一說還是不是梯形——是梯形)。它有四條邊,四個角,兩條邊平平的,兩條邊斜斜的,所以還是梯形。
(2)師:現在請將凳子底下的梯形拿在手上,你給梯形也變變魔術。(教師和幼兒一起將梯形360度旋轉,梯形還是梯形)
(3)教師總結:不管梯形變大還是變小,正著放還是反著放,旋轉多少圈,梯形還是梯形。
4、在各種圖形中找出梯形
(1)師:小兔子可喜歡幾何圖形了,他呀想在自己的家門口修一條幾何圖形的小路,我們來一起看一看他的設計圖稿。圖稿中都有什么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梯形)
(2)師:小兔子說了,今天咱們只鋪梯形的磚,你們愿意來幫助他嗎?
(3)師:請你將凳子底下的小盒子拿出來,你的盒子里也有各種各樣的圖形,可是今天小兔子交給咱們的任務是什么?——鋪梯形。現在開始行動吧!
三、結束部分
1、檢查任務
(1)師:請三位小朋友上來檢查一下咱們的任務完成的正不正確,有沒有鋪錯的或是漏掉的。
(2)老師指著每一個梯形和幼兒一起說一遍梯形。
2、去郊游
師:小路已經鋪好了,你們想不想上去走一走呢?
師:咱們走的時候每一腳都要踩到梯形上面,踩著梯形去郊游。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之前孩子們已經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半圓形等平面圖形的本質特征,為本次活動的教學作好了一定的知識準備。新課程標準指出:這一段的教學,應注重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手段,逐步認識簡單幾何形體和平面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及變換;注重通過觀察物體,認識方向等活動,發展孩子空間觀念,使孩子從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由于梯形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幼兒所要認識的平面圖形中最難理解的一種,尤其是梯形的概念,比較的抽象,因此設計各種有效的操作活動,讓幼兒反復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征,從而實現將教育游戲化、生活化的原則。
我將這個活動的目標制定為:
1、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能不受梯形擺放位置的'影響,在各種圖形中正確找出梯形。
2、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設計故事情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人手一份梯形教具,通過摸一摸,看一看,觀察和討論,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通過以幼兒馮韻為例,不斷變換位置還是不是馮韻來引導幼兒感知梯形無論如何變化位置都還是梯形來訓練幼兒的空間思維.最后通過操作游戲找一找梯形,找到后給梯形涂上漂亮的顏色;拿涂好顏色的梯形給通往小兔子家的路上鋪梯形;最后再走一走鋪上梯形的小路等多種方式來鞏固對梯形的認識。
不足的地方,那副大的掛圖中的"房子"應該把比例再放大一些加強教學的直觀效果。教師的語態可以再溫和親切一些,再放開一點。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多設計一些能夠發揮幼兒參與性、操作性較高的課程,將觀念性知識和實際操作結合起來,加強教育教學的質量。
數學教案-認識=、>、< 篇8
教學內容:
教材第10頁主題圖以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生認識“左、右”的基本含義,初步感受“左、右”的相對性。
(2)能確定物體“左、右”的位置關系,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過程與方法:經歷“左、右”空間觀念的形成過程,初步體會認識物體空間位置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能正確確定“左、右”的位置。
教學難點:
在具體情景中體會“左、右”的相對性:
教學方法:
引導探究法。合作探究法,交流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初步認識“左”和“右”
(1)活動一:認識漢字“左”“右”。
①教師:老師知道你們沒上學的時候就已經認識好多字了,對不對?
出示漢字:左、右
②教師:誰認識這兩個字?認識的同學請把手舉得高高的。
③教師:你們真棒!那么多同學都認識!你舉的是左手,還是右手?你用右手做什么?
(2)活動二:介紹自己的左手和右手。
①教師提問:誰來向同學們介紹一下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幫你做什么?
②教師:左手和右手是一對好朋友,你們的身上還有沒有這樣成對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學們介紹介紹?(眼、耳、腳……)
(3)活動三:“找朋友”游戲。
①教師:我們的身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下面咱們就來找一找這些好朋友,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好不好?
②教師說明游戲規則:
我一說左手,你們立刻把左手舉起來;一說左腿,你們立刻指左腿。說哪指哪,看誰反應最快,指得最準確。
③放《找朋友》的音樂。游戲開始,教師由慢到快,由有規律到無規律說出: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右肩、右耳、左耳……
(4)活動四:找位置。
(5)過渡語:你們愛吃水果嗎?桌上每個袋子里都裝了一些水果,請把它們輕輕倒出來。
師迅速擺好三種水果。
①看見什么了?
②請像我這樣擺上三種水果。(蘋果、橘子、梨)
教師提問:最左邊是什么?最右邊是什么?
③拿出香蕉,把香蕉挨著放在蘋果的右邊;再拿出西瓜,讓西瓜和梨挨著,放于梨的左邊。教師:你們說說,橘子的左邊有什么?右邊有什么?
(5)活動五:找同學家。
過渡語:“左”和“右”的用處太大了,你們在生活中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嗎?(出示圖片)
教師:小龍到好伙伴小明家去玩。小龍只知小明家在中心醫院的左邊,到底是哪一棟呢?他犯難了,你們能不能看圖再幫幫他
二.進一步認識“左”和“右”,使學生明白“左”和“右”是相對的
三.
(1)活動一:討論。
①指名學生和老師一起玩“拍手”游戲。
②提問:為什么我們的右手正好反著,到底誰做錯了?
③把你們的右手舉起來,判斷一下我們倆誰做得對。
④為什么?
教師:由于老師與你們站的方向是相對的,所以咱們的右手剛好相反。
(2)活動二:幫一幫。
①出示圖片:上學路口
教師:小明上一年級了。他想:我都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我要自己去上學。于是,媽媽同意了。媽媽把上學的路線告訴了小明。到了路口,小明卻被難住了。你們能幫幫他嗎?
②指名學生上臺來指一指。讓學生像小明那樣站好指右邊。
(3)活動三:上下樓梯。
①出示圖片:少年宮。
②教師提問:這些小朋友是靠右邊走的嗎?
③展開討論。
④學生體驗。五人模仿上樓,五人模仿下樓。想想靠哪邊走。
a.提問:他們都是靠右邊走的嗎?
b.提問:(問親自體驗上下樓的同學)你們都是靠右走的嗎?
那你們的右邊怎么一會兒在這邊,一會兒又在那邊呢?
⑤除了在樓道里行走時我們要靠右之外,還在什么時候我們也需要靠右?
(4)活動四:找球。
游戲規則:先找一個同學,蒙上他的眼睛,再找一個同學,讓他拿好球站在教室的某一個位置。游戲開始,全體學生開始把行走路線告訴給被蒙眼睛的同學。
教師:如果你們把行走路線說得特別清楚,讓他能順利地找到球,我就把球送給你們。
三、課堂小結
你喜歡上這節課嗎?為什么?
數學教案-認識=、>、< 篇9
活動目標
混齡教育活動是通過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間的活動交流,共同學習,增進彼此間的感情,以提高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增強幼兒間的責任感和信任度,更好地發展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
我們大連市實驗幼兒園就一直立足于混齡教育的研究和實施。旨在把最美好的一切交給孩子。我依托于《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中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前期經驗的積累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大班幼兒的活動目標是知道手和腳都可以作為測量的工具,進一步積累測量的經驗。大班幼兒的活動目標是能進行測量和記錄活動,感知量的相對性。而混齡核心目標是能與同伴分工合作,樂意大膽嘗試,體驗用身體測量的樂趣。所以,本次我希望通過《我家的漂亮尺子》這一混齡教學活動,幫助幼兒間的交流和交往,從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使幼兒在歡樂的活動中長身體、開心智。
活動主題
本次活動我依托于繪本《我家的漂亮尺子》,以集體教學活動為主體,在活動中添加了混齡元素。活動前后更是進行了近一步的延伸,使幼兒在活動中有了很大的提升。幼兒間的情感也有了更濃的融合。
本次活動我主要針對于大班年齡和大班年齡的幼兒。依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我們就大班幼兒和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能力程度制定適合的活動,以方便幼兒的學習,從而讓幼兒樂于參與,有興趣嘗試,讓幼兒在自在探索中,發現辦法,解決問題。
過程與效果
活動前,我進行了深入的研討和規劃,我結合中大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和年齡特點把整個活動分為三個環節。活動開始前,我做了很多精心的準備。我為活動準備了多條小路,以供活動操作時的選擇。還為幼兒準備了符合年齡特點的記錄單,方便幼兒測量后進行記錄。考慮到幼兒參與的人數和場地需要,我選擇了三樓的教室進行活動。
第一環節,計劃環節。這一環節主要是通過談話導入,和幼兒共同進行經驗的回顧,引出對于新知識的探索。
活動開始之初,我帶領幼兒們共同觀看PPT,用談話導入新知。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它們是什么嗎?
教師:我們平時常用的尺子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上面都有什么呢?
教師:這些尺子是用來做什么的呢?
教師小結:我們知道了,平時常用的尺子上面會有數字、刻度,雖然它們的形狀、長度不同,但是都可以測量物體的長度。
第二環節,探索環節。這一階段主要是利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先通過幼兒對故事的傾聽和理解,鼓勵幼兒大膽的進行嘗試,從而初步體驗手尺測量的方法和樂趣。
出示ppt
教師:小豆子家也有一把尺子,但是這把尺子很漂亮,很神奇。它雖然沒有刻度,沒有數字,但是卻可以量出物體的長度。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聽一聽關于這把尺子的故事?
教師播放ppt,講述故事。
教師邊講述,邊向幼兒滲透用手尺測量的概念和概念。
●腳尺
教師:小豆子是怎樣用腳測量的?
教師小結:左腳右腳按順序放上去,腳跟連腳尖,從頭量到尾。
教師:那后面有六條小路,請每組挑選一條喜歡的小路,從起點到終點,腳跟連腳尖量一量。并分別將量出的結果記錄在這張表格里。
教師:那當一個小朋友在測量時,另一位小朋友應該做什么呢?
教師:好,現在請兩個小朋友間互相商量一下,做好取記錄工具和測量的分工。
測量活動開始。
教師觀察并指導幼兒的測量活動。
活動后,大家進行交流。
教師:請說說你測量的是哪條路,測量的結果是多少?你是怎樣進行測量。
教師:那我有了疑問,后面的小路都是一樣的長度,為什么大家測量的腳印數卻不相同呢?
教師小結:哦,我們知道了,即便是測量同一條路,但是因為我們腳的大小、長短不同,所以我們測量的結果也是不同的。
再次出示ppt,講述故事。
教師:我們通過剛才的`測量知道我們的小腳是一把很神奇的尺子。那我們身體還有哪個
部分也可以作為尺子呢?
教師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手尺的概念和用手尺測量的基本方法。
●手尺
教師:媽媽是用什么來測量的呢?
教師:媽媽是怎樣用手來量的?
教師簡單的示范,并鼓勵幼兒大膽進行嘗試,自己動手進行測量。
教師:怎樣才能讓手尺盡量不變呢?
教師梳理小結:是的,我們在測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把手尺張到最大,每個手尺都一樣長,這樣一個手接著一個手,首尾相接的去量,才能量的準確。
教師:那現在老師想知道你們的身高是多少,可是沒有尺子,那我們該怎么辦呢?
教師:我們怎樣量才能使量到的身高最準確呢?
共同梳理注意事項:測量時身體要站直、要按照直線量得直直的,要把手尺張到最大,首尾相接的去量。
教師:老師還有一個要求就是請大家把量好的數據記錄在這張記錄單上,大果果量出的數據記錄在大笑臉的旁邊,小果果量出的數據記錄在小笑臉的旁邊。
教師:好,現在請兩個小朋友間互相商量一下,做好取記錄工具和測量的分工。
測量活動開始。
教師觀察并指導幼兒的測量活動。
測量活動結束后,教師與幼兒共同交流測量的結果,并小結測量的方法。
第三環節,回顧環節。本環節通過是對前面知識的延伸環節。
教師:其實,我們的手、腳都很神奇,它們不斷能吃飯、走步,還能量量物體的長、寬、高。可以說我們的身體就是一把靈巧、漂亮的尺子。
經驗與反思
本節活動是一節混齡活動,旨在讓大班幼兒通過操作和合作能夠積累測量的經驗。而大班幼兒能夠能進行測量和記錄活動,并最終感知量的相對性。整個活動的目標設定是以指南為基準,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旨在激發幼兒數學探索的興趣和測量經驗的積累。整節活動我設置了計劃、探索、回顧三個環節。活動中注重對幼兒觀察能力、探索能力的培養,積極鼓勵孩子合作游戲。同時,活動中我還創設了相應的游戲以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幼兒們都能夠愉快的動手進行操作探索,在和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的合作中積累自身的學習經驗和情感交流。當然,在活動中我也還存在著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尤其是活動中對于課堂的整體把握,對問題的設置是否科學合理,同時也要注重對幼兒提問的積極有效的應答。
數學教案-認識=、>、< 篇10
設計思路:
梯形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幼兒所要認識的平面圖形中最難理解的一種,尤其是梯形的概念。因此,中班幼兒認識梯形,只要理解梯形的特征,能找出相應的圖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兒用語言描述梯形的特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幼兒聽一聽,說一說、做一做等多種形式,讓幼兒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識,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2、活動難點:認識不同擺放位置的、不同的梯形。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活動室內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圖畫,布置出圖形王國形象。
2、教師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 長方形娃娃 梯形娃娃 各種圖形。
3、幼兒用具:包含有梯形的圖畫若干張(空白沒涂色的)
活動過程:
一、感知梯形的特征
1、情景:(出示請柬)小朋友們,你們瞧,這是什么呀?這呀是圖形王國的國王給老師送來的請柬,說圖形王國要舉行聚會,邀請我們中三班的小朋友去參加,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老師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
2、通過尋找,讓幼兒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
教師帶領幼兒邊走邊觀察圖形,引導幼兒說出圖形的名稱,引出梯形。
提問:這是什么圖形呀?它是正方形嗎?是長方形嗎?
二、觀察了解梯形的特征
1、出示梯形寶寶,提問:這個圖形有幾條邊?幾個角?跟什么圖形象呢?2
2、比較長方形與梯形的異同點
(出示正方形)那他們是不是一樣的呢?引導幼兒去比較
相同點:它們都有四條邊,四個角
異同點:正方形,四條邊都是一樣長的,四個角也是一樣大的。
梯形,一條邊短,一條邊長,兩條邊平平的,旁邊兩條邊斜斜的。你覺得它的斜邊像什么?
3、:這種形狀的圖形,名字叫——梯形。
4、梯形寶寶可調皮了,它一會兒翻跟斗,一會兒躺下睡覺,你們看:
(教師演示)這樣還是不是梯形呀?
:原來梯形可以倒著放,躺著放,不管它們怎么放,都是梯形。
5、認識不同的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聽說梯形寶寶還有許多兄弟姐妹呢,你們看看,它們是不是也叫梯形,
(出示直角梯形)提問:這個圖形只有一條邊是可以當滑梯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出示等腰梯形)提問:這個圖形它的.兩條斜邊是一樣長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梯形寶寶的家人可真多,有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三、小組操作,讓幼兒鞏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1、圖形國王還想考靠小朋友們,出了一些難題,擺放在那邊的桌子,我們有沒有信心接受考驗呀?
·涂色:讓小朋友在很多圖形中找出梯形,并涂上漂亮的顏色
·折一折、剪一剪:讓小朋友用正方形或長方形進行折、剪出梯形來
·裝飾梯形:從很多圖形中將梯形找出來,進行裝飾(如梯形餅干、梯形杯子、梯形池塘、梯形樓梯、梯形花盆、)(教師巡回指導)
2、反饋:共同檢驗小朋友的操作
四、通過尋找梯形,加深對梯形的認識
國王說,我們小朋友這么能干,都通過了他的考驗,所以請我們去參觀圖形娃娃們的表演,你們開心嗎?那就出發吧!
1、讓幼兒在活動室能張貼的圖片造型中找找、說說梯形寶寶藏在哪里?
2、鼓勵全體小朋友尋找,跟同伴或老師們說說梯形寶寶藏在哪里?
五、結束
小朋友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為了表揚小朋友今天的表現,國王決定將這些圖形造型送給我們,大家開心嗎?那我們一起將它們帶回我們的活動室吧!(城東小學附屬幼兒園 錢澄)
數學教案-認識=、>、< 篇11
設計背景
幼兒的一日生活各個環節都離不開時間,平時活動時總會有幾個孩子湊在鐘表前議論紛紛‘這個針跑的快,這個針跑的慢’‘有的長有的短’,我發現孩子們對此產生了興趣,為幫助孩子們解決疑惑,結合本班孩子的認知情況,我設計了本節課——認識整點。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會看整點。
2.發展邏輯思維能力。
3.養成按時作息、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看整點
難點:會在鐘面上撥整點
活動準備
圓形時鐘一個、1—12整點卡片、實物鐘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幼互相問候。請幼兒猜謎語:“這是一首謎語歌,大家猜猜是什么?”
一張大圓臉,沒退也沒嘴。
沒退會走路,沒嘴能報時。(謎底:鐘)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圓形時鐘,請幼兒觀察鐘面,了解鐘的表面結構。
2.認識分針和時針,探索分針和時針的運動關系。
教師慢慢撥鐘,引導幼兒觀察分針和時針的.運動。讓幼兒說出:分針跑得快,時針跑得慢。
3.通過撥鐘,引導幼兒認識整點鐘。教師將分針和時針都撥到“12”上,然后調節鐘背面的調時鈕,使分針轉一圈后正指向數字“12”,讓幼兒注意時針有了什么樣的變化。教師反復撥幾次,讓幼兒明白分針每走一圈,時針就走一個數字,經過了一小時。
4.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一個實物鐘面。請幼兒輪流撥鐘,觀察并討論分針和時針的變化,引導幼兒發現:只要分針正指“12”,時針就正指某一個數字。
教師小結:分針正指“12”,時針指數字幾,就是幾點整。出示寫有整點鐘的卡片,與幼兒一起撥整點鐘。邊撥鐘邊和幼兒一起說:“1點整、2點整、3點整……”直到兩針在“12”上重合(即12點整)。
5.游戲活動:老狼、老狼幾點鐘
教師手拿1—12點鐘的鐘面卡片12張,走在前面扮老狼。幼兒跟在“老狼”后面邊走邊問:“老狼老狼幾點鐘?”“老狼”舉起1點鐘的卡片并回答:“1點鐘。”幼兒繼續問“老狼”,當“老狼”回答“天黑了”時,其他幼兒必須快速回到座位上安靜下來。最后一個回到座位上的幼兒就被“老狼”吃掉,游戲反復進行。
三、結束部分
師幼同唱“鐘之歌”
四、延伸部分
引導幼兒把一日生活環節與時間對應起來,如早餐時說“現在8點鐘,我們吃早餐吧”,幫助幼兒建立時間觀念。
本節課通過幼兒觀察發現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動手操作認識整點,知道分針正指12,時針指數字幾就是幾點鐘,學會看整點。如果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教幼兒制作鐘,以更好地掌握知識。
數學教案-認識=、>、< 篇1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看看、動動、玩玩中了解一星期的排列順序,并能正確應用昨天、今天和明天。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教具、課件。
2、幼兒操作材料:星期娃娃頭飾。
活動過程
一、認識一周日及排列的順序
1、多媒體畫面
(1)認識一周日
教師:星期媽媽有幾個寶寶,他們都叫什么名字?(幼兒講述)
(2)星期寶寶“星期寶寶們來了,我們一起來數數一共有幾個星期寶寶?”
小結:這七個星期寶寶就組成了一個星期,也叫一周。
2、學習正確排列一周日
教師:星期寶寶可調皮了,他們老是排錯隊。小朋友,你們誰會幫他們排隊呢?誰排第一個?(幼兒討論)
3、多媒體畫面-多媒體演示一周日的排列
小結:一星期有七天,第一天是星期日,第二天是星期一,第三天是星期
二、一星期怎么排
1、游戲“開火車”
幼兒帶上“星期”頭飾。
玩法:請星期日寶寶當火車頭,然后去邀請其他的星期寶寶,最后按照一周日的順序排好成一列“火車”。
2、你是星期幾?(星期六)
“星期六后面是星期幾?”(星期日)
小結:星期是循環的。
三、認識今天、昨天和明天。
1、多媒體畫面
(1)教師:誰來告訴大家,今天是星期幾?(幼兒講述)
(2)再請小朋友想一想,昨天是星期幾?明天是星期幾?
(3)小結:今天在中間,今天的前面一天是昨天,今天的后面一天是明天。
2、游戲“找朋友”
玩法:先選出代表“今天”的星期寶寶,請他來找出自己的兩個好朋友——昨天和明天。
四、小結幼兒活動。
數學教案-認識=、>、< 篇13
活動目標:
1、鞏固10的形成,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10的實際意義,使幼兒懂得自然數列中前后兩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
2、練習數數并正確書寫數字10 。
3、培養幼兒良好的書寫姿勢。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數字卡1——10,圖(由10個圓形、10個三角形、10個長方形拼成的一幅圖畫),數量為10的數群卡
學具準備:本子、筆等。
活動過程:
一、復習10以內數的形成和認識。
1、手指游戲。(1 1 2 2伸伸手,3 3 4 4點點頭,5 5 6 6彎彎腰,7 7 8 8扭一扭,9 9 0 0抬抬腿,動手動腿和動口。)
2、看數字取雪花片:教師出示數字1,幼兒取出相應數量的雪花片擺放在桌子上,教師再出示數字2,讓幼兒想一想怎樣讓雪花片的數量變成2,并能說出1添上1是2,依次出示數字卡3——8。帶領幼兒復習8以內各數的形成。
3、會變的數卡(教師舉數卡,幼兒根據數字的變化而變相應數量的手指,使之進一步感知自然數列中前后兩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
二、認識數字10,進一步感知數字與數量的關系。
1、引導幼兒觀察掛圖。
圖上有什么?它們用什么拼成的?有幾個圓形?幾個三角形?(10個圓形、10個三角形)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它的數量?(教師出示數字10)我們還可用什么來表示呢/(引導幼兒可以用小圓點來表示數量)
2、引導幼兒發揮想象結合實際讓幼兒說出10你還可以表示什么?
10個笑圓點和數字10除了能表示10個圓形、10個三角形,還可以表示什么呢?
三、幼兒辨認數字10。
1、小朋友看看10像什么?(棍子和雞蛋)我們來學習寫一寫10吧!
2、教師書寫數字10。(注意強調其筆順及1筆寫成)
3、帶領幼兒在空中練習。
四、幼兒書寫數字10,教師巡回指導,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作業。
五、展示評價幼兒作業。
六、收拾用具后結束本次活動。
活動反思:
雖說每堂課都會有瑕疵,但只要善于反思修正就是在進步,所以在后面的復習中,我會盡量填補一下之前課堂中有些沒講到的內容和單獨指導學習進度稍慢的幼兒。增強鞏固幼兒所學的知識,是每天都要進行的事,教師的持之以恒才能讓幼兒的知識開出花,結上豐碩的果實。
2、中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數字9教案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9,感知9的形成和實際意義。
2、能將數字9與相應的實物進行匹配。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1、教具:主題圖兩幅,操作圖兩幅,5--9的數字卡片。
2、學具: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探究活動
1、感知9的形成。出示主題圖一:"圖上有幾匹馬?用數字幾表示?"教師再添上一匹,"現在是幾匹馬?用數字幾表示?"出示數字9,"看9像什么?它跟幾長的像?"引導幼兒比較9和6的區別。說說9還可以表示什么?
2、出示主題圖二。"圖上有什么?有什么?還有什么?它們是由哪些圖形組合出來的?各有幾個?用數字幾表示?"(8個三角形,8個圓形,8個長方形。用數字8表示。)教師再添上一棵樹,一只蝴蝶,"現在圖上的實物能用8表示嗎?為什么?說說9是怎樣形成的?"引導幼兒說出8添上1是9。
3、出示5--9的數卡請幼兒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邊排邊講述,啟發幼兒說說為什么讓5排在最前面?
二、幼兒操作練習。
1、數數小雞有幾只,把表示小雞數量的數字圈起來。
2、將數字與相應數量的實物畫線連起來。
三、評議活動
幼兒講講自己操作中的發現。
3、中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數字7教案
活動目標:
1.能正確的感知數字7,知道它們能表示物體的數量。
2.能安靜的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話,以及能情緒愉快的參加小組活動的習慣。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黑貓警長》、老鼠卡片若干、小河若干條。
活動過程:
㈠游戲捕魚
1.教師:今天天氣真好,貓媽媽帶你們一起出去玩吧!看我們來到哪里啊?(小河)
讓我們一起來釣魚吧!
2.個別幼兒講述釣了幾條魚,并送到相應的籃子里。
3.集體送魚。
㈡認識數字7
1.教師:小鴨子想吃魚,我們看看來了幾只小鴨子?小鴨子和小魚哪個多?小鴨子能吃飽嗎?那有什么好辦法?《添上一只鴨子》,又游走一只小鴨子,現在哪個多?要讓他們數量一樣多有什么好辦法?《去掉一條魚》
2.教師:數字7象什么?數字7除了表示7只小鴨還可以表示什么?
㈢游戲貓捉老鼠
1.教師:聽,誰的聲音?(老鼠)教室里有許多的老鼠,請寶寶幫忙用添去的方法抓身上幼個點子的老鼠。
2.幼兒操作
㈣聽音樂玩游戲(貓捉老鼠)
4、中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數字8教案
活動目標
1、學會8的形成,并認識數字“8”。
2、初步掌握8的實際意義。
3、體驗成功后的樂趣,增強參與活動的自信心。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1——8數字卡片、圖片一幅、錄音機、歌曲磁帶、多媒體課件
2、活動室周圍放置若干身上有1——8點子或數字的老鼠形狀。
3、人手1份實物卡片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組織教學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今天老師和你們做一個數字娃娃的游戲,你們想不想變個數字娃娃?你們想做個數學娃娃幾?你們就戴上幾的頭飾。
2、現在你們都變成數字娃娃了,你告訴我,你是數字幾?這個數字是怎么來的,看誰說的又對又快,幼兒回答。
3、孩子們,你們變的數字娃娃真可愛,我也想變成數字娃娃,老師想變成數字幾呢?看完老師變的魔術就知道了。
4、操作課件:
飛出7只蜜蜂,后來又飛出一只蜜蜂,現在一共是幾只蜜蜂?7只蜜蜂后來又飛來1只蜜蜂,一共是8只蜜蜂。8只蜜蜂是怎么來的(7添上1是8)老師肯定并請全體幼兒說一遍。依次播放花,蘋果,汽車,飛機等讓幼兒說。
5、老師剛才變的蜜蜂是幾?老師想變成數字幾?(8)8像什么?
6、8能表示8只蜜蜂、8只花籃、8還能表示8顆星星等,8能表示好多好多是8個的物品。
7、闖關拜見黑貓警長,正確判斷“8”以內的數量。
(1)、第一關,請小朋友們從盒子里找出有8個禮物的卡片送給黑貓警長比一比,誰找得禮物又對又多。(幼兒操作實物卡片,教師觀察。)
提問:你找到了什么禮物,它們的數量是幾,
(2)、第二關,說出數字“8”像什么?請小朋友從數字卡片中找出數字“8”,念一念。
(3)、第三關,考考你們的眼力,(出示圖片)。請根據老師的問題拿出相應的數字卡片放在桌子上。
8、游戲《捉老鼠》,鞏固對8數量的正確判斷。
活動室里藏了許多老鼠,請大家去捉身上有8個圓點的或者有數字“8”的妖精,比一比,誰的本領大,捉的老鼠又對又多。幼兒游戲,教師觀察、指導。(播放歌曲《黑貓警長》)
(三)結束:小朋友們真能干,捉了這么多老鼠,現在我們和黑貓警長一起到外面去玩一回吧。
數學教案-認識=、>、< 篇14
教學目標:
1、以生活中有關“左、右”的真實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通過學生參與多種形式的數學活動,使學生經歷建立“左、右”方位感的過程。
3、能正確辨別“左、右”的位置關條,體驗其相對性。
4、培養學生運用“左、右”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與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觀察能力,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5、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樂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
教學重、難點:
正確辨別左、右的位置關系,體驗其相對性。
教學方法:
游戲、實踐
教具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1、創設問題情境。
師:小朋友們會念拍手歌嗎?喜歡玩嗎?誰能來表演一下?
問:小朋友們,剛才他們是用什么拍掌的?
2、體驗左、右。
(1)師:請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
(2)看一看。師:請小朋友們看一看自己靈巧的小手。
(3)說一說。師:誰來告訴大家: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
(4)師小結:左手、右手是一對好朋友,配合起來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許許多多的事情,小朋友們瞧瞧自己的身體,還有像這樣的好朋友嗎?
(5)揭示課題。
3、小游戲:聽口令,做動作。
舉左手,舉右手;舉右手,舉左手。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左腳跳兩下,右腳跳兩下。
4、拍一拍:
在身體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兩下掌。
二、感知群體中的左邊、右邊,建立方位感
1、找一找。
(1)第一橫排坐在最左邊的是誰?最右邊的又是誰?
(2)第二橫排中,從左往右數,第__個同學是誰?從右往左數,第__個同學又是誰?
師小結:同一個人,從不同的方向去數,順序也就不同。
(3)你的左邊是哪個同學?右邊又是哪個同學?
(4)同桌互相說一說。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學?
(5)全班交流。
2、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創設問題情境:一只小豬找不到回家的路,請小朋友用學到的前、后、左、右的知識幫小豬找家。
(2)學生展開討論。
(3)計算機演示結果。
(4)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樂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體驗左右的相對性,加強理解
1、創設問題情境。
(1)師:老師和你們是面對面站的。請你判斷:老師舉得是哪只手呢?
(2)同桌互相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3)全班交流、驗證。
師小結:兩個人面對面站的時候,左、右剛好相反。
2、游戲鞏固認識。
(1)師生齊舉左手。
(2)師與生演示。
老師的右手搭在同學的哪只肩上?老師的左手搭在同學的哪只肩上?
學生的右手搭在老師的右肩上。學生的左手搭在老師的左肩上。
(3)兩生演示。
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自己的右手褡在對面同學的右肩上。
自己的.左手搭在對面同學的左肩上。
(4)全班齊做。
四、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拓展運用
1、自己用前、后左、右的知識介紹自己的臥室
2、學生運用前、后、左、右的知識介紹生活中的情境。
3、師小結,全課結束。
《左右》教學反思
陽溝小學呂敬琴
“左、右”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前、后、上、下等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的。本節課的目標是讓學生通過有趣的活動領會左、右的意義,能用語言描述物體的左、右位置關系(教學的重難點),體會左、右的相對性(教學的難點)。為了讓學生比較深刻的認識物體的左、右相對位置關系,老師把本知識點的切入口放在了學生十分熟悉的生活習慣上。老師組織學生利用自己身體上的左、右開展有趣的游戲活動,通過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玩中學,樂中悟。
數學教案-認識=、>、< 篇1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并認識數字1、2、3。
2、幼兒學會用手指出示數字1、2、3。
活動準備
1、卡通數字1、2、3。
2、數字1、2、3的大卡片及相應圖片。
3、各色數字1、2、3小卡片人手一套。
4、自制數字箱三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主題,認識數字1、2、3。
1、聽數字兒歌引出數字1、2、3。
兒歌:1像鉛筆能寫字,2像小鴨水中游,3像耳朵聽聲音,4像紅旗隨風飄,5像秤鉤來秤菜,
6像口哨嘟嘟響,7像鐮刀割青草,8像葫蘆藤上吊,9像勺子來盛湯,10像筷子加雞蛋。
2、今天我們請來數字寶寶1、2、3,我們看看他們歌曲里唱的那樣,像鉛筆、小鴨和耳朵嗎?
(分別出示卡通數字1、2、3讓幼兒觀察數字形狀)。
二、讓小朋友大膽想像數字1、2、3還像什么,感知字形。
(對大膽想像、積極回答的幼兒給予鼓勵)。
三、感知數字1、2、3。
分別說出大數字寶寶1、2、3,將數字和卡通圖片相對應,讓幼兒看看數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樣。
四、用手指表示數字。
1、教師:現在請小朋友伸出你靈巧的小手,告訴我你的小手都有哪些本領?(幼兒自由回答)
那么你會用小手來表示1、2、3嗎?
2、教師出示不同數的實物,
讓幼兒點數并用手指比劃1、2、3、來表示物體的個數,同時糾正幼兒的手勢。
3、教師說出數字幼兒用手指來表示。同時也可選擇幼兒擔任小老師。
4、游戲:看實物出手指。
教師從魔術口袋中拿出相應數量的膠棒、三角形、正方形、圓形讓幼兒點數。
說出數量,同時用手指來表示其數量是幾。
數學教案-認識=、>、< 篇16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2、活動難點:認識不同擺放位置的、不同的梯形。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活動室內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圖畫,布置出圖形王國形象。
2、教師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 長方形娃娃 梯形娃娃 各種圖形。
3、幼兒用具:包含有梯形的圖畫若干張(空白沒涂色的)活動過程:
一、感知梯形的特征1、情景:(出示請柬)小朋友們,你們瞧,這是什么呀?這呀是圖形王國的國王給老師送來的請柬,說圖形王國要舉行聚會,邀請我們中三班的小朋友去參加,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老師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2、通過尋找,讓幼兒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教師帶領幼兒邊走邊觀察圖形,引導幼兒說出圖形的名稱,引出梯形。
提問:這是什么圖形呀?它是正方形嗎?是長方形嗎?
二、觀察了解梯形的特征1、出示梯形寶寶,提問:這個圖形有幾條邊?幾個角?跟什么圖形象呢?22、比較長方形與梯形的異同點(出示正方形)那他們是不是一樣的呢?引導幼兒去比較相同點:它們都有四條邊,四個角異同點:正方形,四條邊都是一樣長的,四個角也是一樣大的。
梯形,一條邊短,一條邊長,兩條邊平平的,旁邊兩條邊斜斜的。你覺得它的斜邊像什么?
3、小結:這種形狀的圖形,名字叫--梯形。
4、梯形寶寶可調皮了,它一會兒翻跟斗,一會兒躺下睡覺,你們看:
(教師演示)這樣還是不是梯形呀?
小結:原來梯形可以倒著放,躺著放,不管它們怎么放,都是梯形。
5、認識不同的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聽說梯形寶寶還有許多兄弟姐妹呢,你們看看,它們是不是也叫梯形,(出示直角梯形)提問:這個圖形只有一條邊是可以當滑梯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出示等腰梯形)提問:這個圖形它的兩條斜邊是一樣長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小結:梯形寶寶的家人可真多,有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三、小組操作,讓幼兒鞏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1、圖形國王還想考靠小朋友們,出了一些難題,擺放在那邊的桌子,我們有沒有信心接受考驗呀?
涂色:讓小朋友在很多圖形中找出梯形,并涂上漂亮的顏色折一折、剪一剪:讓小朋友用正方形或長方形進行折、剪出梯形來裝飾梯形:從很多圖形中將梯形找出來,進行裝飾(如梯形餅干、梯形杯子、梯形池塘、梯形樓梯、梯形花盆、)(教師巡回指導)2、反饋:共同檢驗小朋友的操作四、通過尋找梯形,加深對梯形的認識國王說,我們小朋友這么能干,都通過了他的考驗,所以請我們去參觀圖形娃娃們的表演,你們開心嗎?那就出發吧!
1、讓幼兒在活動室能張貼的圖片造型中找找、說說梯形寶寶藏在哪里?
2、鼓勵全體小朋友尋找,跟同伴或老師們說說梯形寶寶藏在哪里?
五、結束小朋友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為了表揚小朋友今天的表現,國王決定將這些圖形造型送給我們,大家開心嗎?那我們一起將它們帶回我們的活動室吧!
2 幼兒園中班優秀數學教案:認識橢圓形
活動目標:認識橢圓形,感知橢圓形的基本特征。
活動準備:
教具:圓形、橢圓形各一個,紙條一根。
學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圓形、橢圓形各一個,紙條一根(與圓形的直徑等長);第一、二組,給橢圓形涂色;第三、四組,給最多的圓點打"*"第五、六組:看符號填圓點。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1、認識橢圓形。
出示橢圓形,"它是不是圓形呢?"(不是)"你從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圓形的呢?我們一起來比一比。"(引導幼兒將前面的兩個圖形重疊在一起進行比較,證實橢圓形比圓形長。)"那么這個圖形叫什么名字呢?"(橢圓形)"橢圓形除了比圓形長以外,還有哪里和圓形不一樣呢?"(引導幼兒先將圓形左右對折再上下對折,并用紙條測量兩次的折印,驗證圓形兩條折印一樣長;然后再引導幼兒將橢圓形上下對折,再次測量折印,驗證橢圓形的折印不一樣長。
2、小結橢圓形的特征。
"橢圓形兩頭比圓形長,上下對折和左右對折出來的折印不一樣長。"3、說出日常生活中類似橢圓形的物體。
"你在家里、幼兒園里還看到哪些東西像橢圓形?"二、小組活動1、第一、二組,給橢圓形涂色。
"把橢圓形找出來涂上同一種顏色。"2、第三、四組,給最多的點子打"*"3、第五、六組,看符號填圓點。
三、活動評價展示個別幼兒給橢圓形涂色的作業。
3 幼兒園中班優秀數學教案:認識圓形
活動目的:1、通過游戲的方式,幼兒認識圓形(圓面和圓圈)2、發展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活動準備:圓鏡,圓盤子,臉盆;圓形紙片若干,大、中、小圓圈各1只, 幼兒每人一套大、中、小圓活動過程:
一、實物演示1、(出示圓鏡)這是什么?這面鏡子是什么形狀的?
2、(出示圓盤)這是什么?這只盤子是什么形狀的?盤子的口實什么形狀的?
出示臉盆(提問同上)3、教師:小朋友,我們周圍有許多東西是圓形的,你們動腦筋想一想,平時看到過哪些東西是圓形的?(幼兒自由發言)教師小結:圓形的東西很多,在家里,在馬路上,在幼兒園里,在許多地方我們都能看到。
二、圖片演示1、 出示圖片:黑地板上貼有各種大小不同的彩色的圓形紙片。
教師:這里有許多漂亮的紙片,又紅的,藍的,綠的,黃的,小朋友看看他們都是什么形狀的?這些圓形有大的,有小的,還有最小的呢。(教師用手逐一指出)你們看看這些圓形像什么?
2、出示圖片:黑地板上貼有兩個圓圈,紅的大,黃的小。問:這里有幾個圓?那個大?那個小?(再出示最小的1個綠色的圓)現在這里有幾個圓/?哪一個是最小的圓?(和幼兒一起說出大圓,小圓,最小的圓。)教師:小朋友說得真好,這是大圓,我們就叫她大圓媽媽。這是小圓,我們叫她小圓寶寶。最小的圓呢,我們就叫她最小的圓寶寶。(幼兒復述一遍)教師:大圓媽媽說話了,她說:"小圓小圓,我的好寶寶,我們來做游戲好嗎?請到我的身邊來,并排站好。"小圓就滾呀滾,滾到大圓身邊和大院并排站好。
圓媽媽又說:最小的圓寶寶快來呀,請你也打我的身邊來,并排站好。請一個小朋友幫小圓寶寶滾到媽媽身邊去。現在,3個院都靠在一起了。
教師:圓媽媽又說話了:小圓寶寶,你再過來一點,讓我們手拉手,一起跳舞吧!最小的圓寶寶你也來與媽媽拉著手一起跳舞吧!請一位幼兒幫忙。現在三個圓圈手拉手跳舞了。
教師:大圓媽媽非常喜歡圓寶寶,她又說:小圓寶寶你們全部進來,坐到媽媽身上來。小圓寶寶滾呀滾,全部滾到大圓里。圓媽媽又說,最小的圓寶寶你也全部進來吧!最小的圓寶寶也滾呀滾,全部滾進大圓里了。
教師:圓媽媽心里真高興,她說:小圓寶寶請你到媽媽懷中來吧,媽媽抱你睡覺。小圓寶寶就滾到了媽媽身體的當中去了。小圓寶寶說話了:最小的圓弟弟,請你到我懷中來,讓我來抱你睡覺。那個小朋友會幫小圓寶寶的忙。好,現在大圓抱著小圓,小圓抱著最小的圓,3個圓真高興。
三、幼兒操作練習。
幼兒每人一套學具,4只大小不同的彩色圓圈教師:小朋友,你們沒人有幾個圓?請你和他們一起做游戲好嗎?(幼兒自己拼放、游戲)。
4 幼兒園中班優秀數學教案:認識正方形
活動目標1、 讓幼兒初步感知正方體,知道其名稱和最顯著的形狀特征。
2、 復習幾何圖形,并練習按特征分類。
3、 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1、 磁性教具:幾何拼圖--太空城堡。 圖形標記、數不清字、大小標記。
2、 正方體大紙卡一張,大正方體一個,積木拼圖。 (插正方體用)、膠帶、繩子、小棒。
活動過程一、 準備部分復習幾何圖形。
1、 辨認幾何圖形。
師: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圖形組成?
2、練習按圖形特征進行分類。
師:請小朋友把相同的圖形歸在一起。
二、 出嘗試問題1、 告訴幼兒今天來認識正方體。(出示正方體盒子)2、 展開正方體盒子平面紙卡,要求幼兒看一看,(什么圖形)數一數(有幾個)、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師:小朋友都有這樣一張卡片和記錄紙,請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然后數一數,有幾個圖形?再比一比,這些圖形的大小怎么樣?請你在記錄紙上寫上來?
3、 提示記錄方法。
三、 幼兒操作活動,教師巡回了解活動情況四、 幼兒表達活動情況師:(指折成的正方體)它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圖形?你是怎么知道它們一樣大的?
五、 教師講解通過演示、講解,讓幼兒知道正方體的名稱及最顯著的形狀特征。
1、 數一數:有六個圖形。
2、 看一看:每個圖形是正方形。
3、 比一比:每個正方形一樣大。
4、 小結:正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5幼兒園中班優秀數學教案:認識長方形
一、活動名稱:《認識長方形》
二、活動準備:
1、課件長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介紹自己的錄音。
2、長方形兩張(其中一張邊畫有四種顏色,一張對邊畫同一種顏色);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幼兒每人一張(長方形的寬與正方形的邊一樣長)。
3、"小客人"兩個:一個嘴巴是長方形的,一個嘴巴是正方形的。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餅干每人一張。
三、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圖形進行比較的興趣。
2、能在周圍環境中找出長方形的物體。
3、認識長方形,知道名稱和基本特征,能區分長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們的異同點。
四、教學過程:
(一)、 開始部分:
活動導入:猜一猜。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好朋友,它有4條邊、有4個角,而且4條邊一樣長,4個角一樣大。小朋友猜猜它是誰?(幼兒回答)(二)基本部分:
1、放課件,出示正方形,加深幼兒對正方形的認識。
師: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老師把它請出來!(出示正方形)原來是正方形,小朋友歡迎它(拍手歡迎)。
正方形娃娃:嗨!小朋友,我是正方形,我有4條邊,4條邊一樣長,我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
師:小朋友,正方形說它有4條邊,4條邊一樣長,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咱們一塊來看一看是不是這樣。
2、通過量一量、折一折,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出示和正方形娃娃一樣的正方形,讓幼兒通過用和它邊一樣長的紙條進行量一量,從而感知正方形有4條邊,4條邊一樣長, 通過折一折,知道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引導幼兒講述正方形的特征)幼兒齊拍手說特征。
師小結:正方形有4條邊,4條邊一樣長,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
3、出示長方形娃娃,引導幼兒認識長方形。
師:正方形娃娃還請來了它的一位好朋友,大家看它是誰?(長方形)大家看它和正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幼兒講述)讓幼兒通過折一折,知道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通過量一量、折一折,知道長方形有4條邊,對邊一樣長,(引導幼兒講述長方形的特征)幼兒齊拍手說特征。
師小結:長方形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有4條邊,對邊一樣長。
4、幼兒操作,加深認識。
師:老師也給小朋友準備了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現在請你自己動手折一折,看一看長方形和正方形是什么樣的?它們哪些地方不一樣?
5、總結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異同點。(引導幼兒先說,后師小結:相同點:都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都有4條邊。不同點:正方形4條邊一樣長,長方形對邊一樣長。
6、游戲鞏固:給小客人送食物。(長方形嘴巴的客人吃長方形的餅干,正方形嘴巴的客人吃正方形的餅干)。
7、聯想尋找:啟發幼兒找出教室里哪些物品像長方形。
(三)結束部分:請幼兒到室外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像長方形。
6 幼兒園中班優秀數學教案:比較物體的粗細.厚薄
活動目標1. 會運用感官比較兩個以上物體的粗細、厚薄2. 知道物體的粗細、厚薄是相對的。
重點和難點1. 重點:物體量差異的相對性。
2. 難點:詞與概念的匹配。物體量差異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教具:厚薄不同的書、紙、布若干。粗細不同的毛線、小棒、筆若干。
學具:每個幼兒一份厚薄不同的紙、布。粗細不同的毛線、小棒筆。每個幼兒的物品不必完全相同,以便交換使用。彩色的籃子若干只。數學角內放粗細、厚薄不同的物品和分類盒。(分類盒上用形象的圖畫表示物體的粗細、厚薄。)活動流程分類->指認->命名->分類活動過程:
1.通過分類活動使幼兒積累有關粗細、厚薄的感性經驗。
(1)在來園活動區域活動時讓幼兒用數學角里的材料進行分類活動。教師可通過提問了解幼兒的分類水平,如:"為什么把這支筆放在這個盒子里?"等。
(2)該分類活動是個別進行的,教師應盡可能了解每個幼兒的操作情況。
2.通過指認活動幫助幼兒在詞和有關概念之間建立聯系。
(1)幼兒每人一份粗細、厚薄不同的物品。
(2)聽指令取出相應的物品。如"找出一張厚的紙。把粗的毛線舉起來。"指令可由教師發出,也可讓幼兒發指令,以提高幼兒活動的興趣,并向命名過渡。
(3)要求幼兒說出完成指令的方法(即采用什么方法比較出物體的粗細、厚薄的)。
3.通過命名活動使幼兒完成概念與詞的匹配。
(1)讓幼兒說出教師出示的物體的粗細、厚薄。
(2)讓幼兒按指令介紹自己盒子里的物品的特征。如:"請說說你盒子兩根小棒的不同"。
4.通過分類活動讓幼兒體驗物體量差異的相對性。
(1)讓幼兒根據語言標記分類。如:"請把粗的小棒放在紅的籃子里。"(2)向幼兒展示分類結果,讓幼兒思考分得對不對。
5.通過討論使幼兒理解物體的粗細、厚薄是相比較而言的。
(1)檢查分類結果。如:"紅籃子里的小棒是否都是粗的?"(2)討論:為什么大家都把自己盒子里粗的小棒放進去,現在卻是有的粗有的細。
6.通過變化粗細、厚薄的操作活動讓幼兒進一步理解物體量差異的相對性。
(1) 讓幼兒按指令作變化粗細、厚薄的操作,如:"請你讓盒子里的毛線變細"。
(2)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如可以用分解的方法使毛線變細,也可找出比它粗的毛線作比較。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7.通過智力游戲發展幼兒初步的推理能力。
(1)智力游戲"誰更粗?"毛筆、鋼筆和鉛筆比粗細。鋼筆比鉛筆粗,毛筆比鋼筆粗,毛筆和鉛筆哪個粗?為什么?
(2)這個游戲是讓能力強的幼兒跳一跳,即使他們答不出,也會使他們在頭腦中留下疑問,這對發展他們的推理能力,理解傳遞關系是有益的。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認識三角形目標使幼兒通過感知和觀察,了解三角形的名稱和特點,能找出生活中相應形狀的實物來。
準備1. 圓形紙板;大三角尺、三角形紙板或這種形狀的其他物品各4、5件(按幼兒分組的數準備)。兩根約4米長的繩。
2. 彩紙或白紙剪成的可重疊比較的等邊三角形和圓形每個幼兒各1個。
3. 配套幼兒用書《數學》上冊。
過程1. 感知三角形的特征教師出示三角形的實物,讓幼兒觀察并輪流觸摸邊緣,說一說是什么形狀,有什么特征,數一數它們有幾個角。
2. 找實物教師請幼兒在活動室內找三角形的.物品,或讓幼兒回憶在生活中見過哪些這種形狀的物品,如小彩旗是三角形的,山的形狀是三角形的等。
3. 認識圖形名稱和基本特征教師將三角形的物品按在黑板上,用粉筆沿邊緣勾畫出物體的外形輪廓,告訴幼兒三角形的名稱,教幼兒正確的發音。然后教師請幼兒拿出紙制成的三角形和圓形,重疊起來進行觀察比較,并說一說三角形的特征,如三角形有三個角和三條邊。
4. 做練習教師指導幼兒做幼兒用書第2頁的練習。
7幼兒園中班優秀數學教案:5以內數的多少
教學目的:
1.初步感知5以內數與數之間多一少一的關系。
2.發展比較、概括能力。
教學準備:
動物頭飾:貓、狗、豬、熊、兔子;黑板畫;點子卡片每人一套。
教學過程:
1.導入活動:拍手游戲,用動作感知數的實際意義,如看點子卡片拍手,邊拍手邊數數,最后說出點數。幼兒還可根據點子的數量模仿拍幾下皮球的動作,邊拍邊數,并說出總數。
2.小動物去商店買氣球,它們都買幾只呀?(請幼兒扮演商店售貨員,幼兒戴頭飾扮演小動物買氣球。5以內數字自由說)在黑板上擺出來小動物買的氣球,讓小朋友數,"每個動物各有幾個氣球?
看顏色,說一說,幾里面有幾個1?
3.看黑板畫,數一數,小動物一樣多嗎?誰多,誰少?怎樣才能一樣多?(添畫少的小動物,觀察誰比誰多1?誰比誰少1?教師講完,幼兒動手畫)4.運用聽覺感知數,比比誰的耳朵靈。如老師請個別幼兒學動物叫聲(數量是5以內),其他幼兒回答:"是哪種小動物的叫聲?共叫了幾聲?"5.游戲《乒乓球》結束活動。
課下延伸:
點子卡片練習,添畫小動物。
認識粗細活動要求:認識、比較物體的粗細,懂得"粗細"的比較是相對的。
活動準備:教師演示用的4種不同粗細的物體(小棒、牙簽、蠟筆和水彩筆)幼兒標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強的為7種不同粗細的物體,能力中等的為5種不向粗細的物體,能力差的為3中不同粗細的物體)(牙簽、小棒、蠟筆、記號筆、水彩筆)活動過程:
一、認識粗細1.請幼兒用自己盒內的東西穿木珠提問:你在玩木珠的過程中發現什么了?(牙簽、小棒穿進,蠟筆等沒穿進)2.尋找原即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小棒、牙簽細,蠟筆粗)3.小結:原來東西有粗和細之分。
二、比較粗細1、出示小棒師:剛才我們玩了穿木珠的游戲,有的東西穿進去了,而有的東西沒有穿進,那么小棒剛剛穿進了,它是粗的還是細的?
(1)若回答細的,則出示牙簽,讓幼兒比較(2)若回答粗的,則出示蠟筆,讓幼兒比較那么這支筆到底是粗還是細。
2.得出結論:一樣東西是無法比較粗細的,要兩樣東西才能比較出租和細。
三、利用粗細不同的物體排序師:你們盒子里的東西有粗有細,那么我們來幫他們排上隊1.幼兒操作任意排2.提問(1)你是怎么排的?(從粗一細,從細一粗)(2)你是怎么排出來的?
3、師生共同小結(1)先找出最細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兩個進行比較、依次排隊。
(2)從盒中先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二,反復運用這個方法依次排隊4、請幼兒采用互換方法比較一種方法排列。
認識厚薄活動目標:
1、感知6以內的數。
2、通過觀察比較正確認識和區分物體的高矮和厚薄,能將物體按高矮和厚薄排序。
3、在比較的過程中,逐步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
活動準備:
教具:圖片,厚薄不一的書5本。
學具:幼兒用書第32頁,筆。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鞏固認識高矮,按高矮排隊。
請三位高矮不同的幼兒站到前面來,讓大家觀察比較,可以由高到矮或由矮到高有序地排隊。
再請5--6位高矮不同的幼兒上來,讓他們目測比較高矮排序。
(2)認識厚薄。
出示厚薄不一樣的書本,提問:這里有什么?有多少?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啟發幼兒用比較和目測的方法認識書本的厚薄,再請幼兒上來比一比排一排,學習按厚薄給書本排序。(從薄到厚、從厚到薄。)2、操作活動。
(1)引導幼兒看圖說一說:圖上有什么?哪個厚?哪個薄?并認讀漢字:厚薄,并在厚書旁邊的圓圈里圖上黃顏色。
(2)觀察比較彩色格子的長短,說說:哪個顏色的格子最長?哪一種最短?并按從長到短的順序在右邊的格子里寫上寫上數序。
(3)啟發幼兒按數序提示給格子涂色。
3、活動評價。
讓幼兒講述自己的操作材料,教師表揚正確排序并大聲講述的幼兒。
8 幼兒園中班優秀數學教案:認識數字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數字"6",知道它能表示相應數量的物體。
2.引導幼兒通過操作、目測等正確感知6以內的數量,鞏固對6以內數字的認識。
3.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其動手操作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投影儀一臺,"動物園"幻燈片若干張,錄音機一臺,音樂磁帶一盒,數字卡片若干張。
學具:第一組,印有數字的作業紙人手一份(見圖一),油畫棒若干盒;第二組,數字紙卡(見圖二)人手一份,實物印章每人一個;第三組,實物圖片(見圖三)人手一份,油畫棒若干盒,數字卡片若干張。有點卡標記的信箱三個,貼有不同數字的信封人手一個,1~6小數卡人手1份,小玩具若干。
2.環境布置幼兒坐在地毯上成半圓形,每人面前放一個小盤子(盤內1~6個小數卡若干,玩具若干),幼兒后面搭建"數的王國",用大型積木搭三個門洞,分別標有數字"l、2、3"。
【活動過程】
一、集體嘗試活動設置情境,引起幼兒興趣。
(出示一封信):師:今天啊,老師收到了一封數字王國的國王寫給我們中(1)班小朋友的信。(教師讀信)師:我們一起開汽車去動物園,好不好?(音樂聲,幼兒做開汽車的動作)出示幻燈片(一),到達"動物園"。
嘗試一分別出示幻燈片(二)、(三),請幼兒目測動物數量,鞏固對數字"4"、"5"的認識。
師:我們到了館,它們有幾只?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請小朋友從小盤內試著取出相應的數字。
嘗試二出示幻燈片(四),請幼兒目測動物數量,認識數字"6"。
師:它們有幾只?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出示數字"6")"6像什么呢?"請小朋友從盤中找出數字"6",集體認讀數字"6"。
請幼兒討論講述"6"還可以表示什么?
嘗試三游戲"看數取物"。
師:這是數字幾?(出示數卡)請小朋友從小盤內試著拿出相同數量的玩具,邊拿邊說:l、2、3……,×個玩具和數字×做朋友。教師引導幼兒反復練習。
師:現在我們到數字王國去玩好不好?
二、小組活動介紹每組的游戲內容及規則:
師:小朋友看,數字王國有三個進口,分別為1號門、2號門、3號門。每個門內都有一組游戲。
第一組 看數字做點卡師:請小朋友先看清數字是幾,再畫圓點,邊畫邊說:1、2、3……數字×和×個圓點做朋友。
第二組 看數字印圖形師:請小朋友先看上面的數字是幾,就在旁邊的格子里印幾個實物圖形,邊印邊說:1、2、3……×個圖形和數字×做朋友。
第三組 看實物貼數字師:先看卡片有幾個什么,再把能表示它的數字貼在上面的格子里,邊貼邊說×個什么數字和數字×做朋友。
請幼兒自由選擇一組游戲,隨歡快的音樂聲進入作業區。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邊操作邊講述,檢查操作過程及結果。
三、活動評價(師生互評)1.展示個別幼兒的操作卡片,集體進行評價,表揚邊操作邊講述的幼兒。
2. 教師小結活動情況。
3.以"寄信"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想不想和數字娃娃交朋友呢?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許多信封,請你們把自己做的寄給它們好不好?
幼兒粘貼,教師講解寄法:請小朋友先試著在信箱上找到信封上數的好朋友,再把信放到相對應的信箱里,邊放邊說:數字×和×個圓點做朋友,這樣信就能寄出去。
幼兒逐一"寄信",走出教室,結束活動。
數學教案-認識=、>、< 篇17
活動目標:
1.以自身為中心區分自己身體的左右。
2.愿意與同伴交流,分清自己的左邊和右邊。
3.提高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活動準備:
手環
活動過程:
1.猜謎激趣。十個小伙伴,分成兩個班,團結力量大,排山又倒海。(手)
2.區別自己身體的左右。
(1)區別左右手。
①請小朋友舉起拿筆的那只手,招招手。
②交流,做哪些事情需要用到右手?
③伸出左手搖一搖。
④出示手環,請把手環戴在右手。
⑤小結:戴手環的這只是右手。搖搖手的是左手。
(2)區別左右腳。
①我們的身上除了左手、右手,還有什么也分左右的?②區分左(來自::大班數學教案區分左右)右腳、左右眼睛、左右耳朵。
③小結:左手的這邊是左邊,右手的這邊是右邊。
3.游戲1;感知左、右邊。
(1)請小朋友幾個小朋友上臺站成一排,看看自己身邊,請問你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
4.游戲2:我說你做
(1)舉起你的右手;舉起你的左手
(2)抬起你的右腳;抬起你的左腳
(3)用你的右手拉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左手拉你的左耳朵
(4)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眼睛
結束;夸獎小朋友非常棒,回家和父母再聯系聯系一起玩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