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長街送總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6篇)
《十里長街送總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
之一
佚名
一、 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伴哀樂或葬禮進行曲):
陰云低垂;半旗致哀;高山肅立;江河奔騰;長街淚送;遺像展示。
2、激情導語 (與畫面同時):
同學們,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一天——1976年1月8日,一顆巨星在中國的上空隕落了,一顆偉大的心臟停止了跳動。他的逝世,使群山為之肅立,使江河為之哭泣,億萬中國人民更是悲痛欲絕,淚水灑遍了江河大地。他,就是我們無比崇敬和愛戴的周恩來總理。1月11日,靈車護送總理的遺體前往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火化,知道了消息的、成千上萬的首都群眾,冒著凜冽的寒風,沖破“四人幫”的重重阻力,自發地聚集在長安街兩旁,為我們的好總理做最后的告別。雖然,我們沒有能親眼見到那催人淚下的場面,但《十里長街送總理》這篇課文會把我們帶入到那傷心直至的情景之中。
3、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十里長街送總理》,讓我們去感受一下當時長安街上,人們淚送總理的情景,體會一下人民群眾對周總理的那種崇敬、懷念之情。
4、齊讀課題。聯系課前預習,說一說:課文圍繞一個“送”字,作者抓住了了哪幾個動人的場面反映了當時的情景?
(板書等靈車望靈車追靈車)(學生談后再讀課題,強調“送”字)
二、 讀講課文,體會情感
這節課,我們首先來感受一下靈車到來之前,人們等盼靈車到來的心情。
1、 輕聲朗讀第一自然段,讀后談談你的感受。
2、 學生自由談,隨機指導(注意過渡語的運用)。
(1)天氣。啟發說說這里寫陰冷的天氣有什么作用,聯系時代背景說說這里的“天氣”暗含了什么。談后再讀,讀出沉悶的感覺。
(2)人多。抓住“擠”“望不見頭”“望不見尾”等詞句,說說體會到了什么。朗讀,注意語調的變化。
(3)怎樣等。抓住“焦急而又耐心”“擠下”“探著”“踮”等詞句,體會人們當時的那種復雜心情。讀自己最感動的句子。
三、積累語言,深化認識
1、 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練習背誦。
2、 完成填空練習。
《十里長街送總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2
下面是關于小學語文說課稿:《十里長街送總理》語文說課稿模板,歡迎閱讀參考!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課文真實,具體地敘述了1976年1月首都人民群眾聚集長安街向周總理告別的感人情景。第二課時要學的第二、三段是課文抒發感情的焦點。因此,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在以下方面:1、讀中體會人民群眾懷念、愛戴總理的思想感情,并體會隨著時間遷移這種感情的升級;2、通過讀表現這種思想感情;3、抓“不約而同”、“慈祥”的教學,通過各種手段加深對這兩個詞的理解,并為第三課時這兩個詞的造句作鋪墊。
(二)說教法學法
在語文教學中,要講究訓練的科學性,體現訓練的層次性。我設計以讀為突破口開展訓練。如何讀好,讀出感情,如何激發全體同學讀的積極性,是本文教學成功的關鍵。為了讀好,我采用了以下手段:1、通過電教手段,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到當年萬人淚下的十里長街;2、品味重點詞語,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主要是讓學生品味“不約而同”、“牽動”這兩個詞的意思,并注意教學方法的變化。組織學生從意思、表現、程度等方面討論不約而同的意思;引導學生想象“如果你當時在場,想說些什么?”從而懂得“牽動”這一詞語的豐富內涵;3、加強讀的具體指導,我們不贊成純技巧的朗讀指導,但是我們認為建立在文章內容基礎上的朗讀技巧的指導還是必要的。注意讀的層次變化,從自由讀到指名讀,加強讀的評價,再齊讀,再指導。在反復朗讀中,引導感悟,激發情感。
加強學法指導。教學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通過圈劃,讓學生理清文章思路;通過讀,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表現文章的思想感情;通過刪、換詞句加強比較朗讀,促進體悟;引導學生歸納一段的學法,造成遷移。
(三)說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通過復習第一段內容,帶領學生逐漸進入情境。
2、學習第二段
(1)放錄像,看靈車到來時的情景。
(2)自由輕聲讀第二節,用“--”劃出寫靈車到來的句子,用“”劃出人們的表現。(這一題目旨在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為進一步讀講作準備) (3)思考:人們的心情怎樣?從哪里看出來?
(4)品詞句,入意境通過討論“不約而同”的意思、表現、程度,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采用小組學習法,互相啟發,激發學習積極性。
(5)質疑:為什么都顧不得擦去腮邊的淚水?
根據學生的已有認識水平組織教學,引導學生辨證地思考問題。
(6)讀,表現對周總理的敬愛之情,讀出失去總理的悲痛。 讀中加強評價。
(7)學習第3節
a、望著靈車,人們想到了什么呢? 先自由讀,然后師生接讀。
b、比較句子,品味感情。
把第一句的兩個“多少”換成“很多”,體會看到周總理的自豪、幸福,并讀出這種感情。
c、理解“慈祥”的意思。為了幫助理解,掛出周總理像,討論慈祥的含義。
d、激發學生想象周總理的光輝形象。(學生對周總理的事跡有一定了解,引導他們回憶,有助于更好地入情入境。)
e、練習朗讀,指導背誦。
3、學習第三段
(1)總結學法,即理思路→品詞句→讀出感情(教學生不僅要掌握知識點,而且要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2)理思路,找出寫人們心情的句子和人們表現的句子。
(3)品味“牽動”此時此刻,如果你在場的話,你想說些什么?(通過激發學生想象,理解“牽動”的豐富內涵)
比較兩句句子刪去最后一句的“好像在等待周總理回來”和原句比較,體會人們希望周總理的逝世不是現實的心情。
(4)指導朗讀,背誦
4、簡要小結,完成板書
5、布置作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爭取背出來。
《十里長街送總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3
之六
佚名
教學目標
1、繼續練習讀懂句子含意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2、學好本課的生字新詞。
3、會背誦課文第一段。繼續培養學生的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4、體會首都人民“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感人情景,熱愛懷念革命領袖,懂得只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人民才會永遠懷念他的道理。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重點 讀懂句子含意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課文的脈絡;自學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 。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生前全心全意大利地為人民服務,深受人民的愛戴。1976年1月11日,周總理的靈車從北京醫院駛向八寶山革命公墓,途經長安街,首都百萬群眾自發上街為總理送行,含著巨大的悲痛向周總理的遺體告別。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記敘的就是當時的真實情景(揭題)。
2、理解題意。
課題中哪一個詞點明了文章的主要事情?“十里長街”指出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初步談感受。
1、配上哀樂錄音,朗讀課文,邊聽邊思考:
(1)你仿佛看見了什么?
(2)聽了朗讀,你感受到了什么?
2、學生間相互交流。
3、輕聲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4、檢查自學情況。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帶著課后習題1的問題,默讀課文。
2、檢查、交流。
(1)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回答課后習題1的問題,板書:等靈車--望靈車--送靈車
四、自由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五、課堂練習。
完成課后習題第1題和第5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第一、二段;背誦第一段;有感情地朗讀這兩段課文。
一、學習第一段。
1、默讀課文,完成課后習題2的第1小題。
2、再讀課文,思考:首都人民“等靈車”的場面是怎么寫的?(先總后分)
3、體會句子里含著的意思,完成課后習題3的第(2)小題。
4、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話。
5、背誦指導。
先總寫人多,抓住重點詞語“擠滿”、“路是那樣長,人是那樣多”、“都--都--都--”;再具體寫有代表性的三代人: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一對年輕夫婦——一群淚痕滿面的紅領巾。
二、學習第二段。
1、默讀課文,完成課后習題2的第2小題。
2、再讀課文,按“望靈車”、“想總理”的順序,把這一段分成兩個部分。
3、體會句子里含著的意思,完成課后習題3的第(1)小題
4、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話。
(1)自由朗讀。
(2)指名朗讀。
(3)集體朗讀。
三、課堂練習。
1、概括出第一、二段的段落大意。
2、書面完成課后習題3的第(1)(2)小題。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第三段;總結全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學習第三段。
1、默讀課文,完成課后習題2的第(3)小題。
2、體會句子里含著的意思,完成課后習題3的第(3)小題。
3、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話。
二、再配樂朗讀,完成下列填空。
1、課文記敘了,反映了。
2、你認為課文中的哪些地方寫得最使自己感動?把它找出來,讀給大家聽。
3、質疑問難。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體會人民無限愛戴和懷念周總理的感情。
三、課堂練習。
1、摘錄課文中的好詞好句。
2、繼續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參考資料:
二、關于周總理
周總理,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蘇淮安縣,1976年1月8日9時57分因患癌癥病逝,終年78歲。1976年1月11日,周總理的靈車駛向八寶山革命公墓。課文記敘的就是當時的真實情景。
四、關于課后題
第1題:答案見“關于教材理解”
第2題:第一段寫送別周總理的人們,他們懷著無限悲痛的心情在等候總理靈車的到來;第二段寫靈車開過來了,人們眼望靈車,向總理默哀、致敬、懷念總理;第三段寫靈車開過后,人們追著靈車跑,靈軒遠后,人們又靜靜在等待周總理回來。
第3題:(1)是人們對周總理沉痛悼念和無限崇敬的心情。在“無聲地指揮”“不約而同”說明了每個人的心情都是同樣的悲痛。
(2)表面上看,這兩個詞的意思是矛盾的,但在悼念、崇敬周總理這一點上是統一的;“焦急”是老奶奶要急于見到周總理的靈車,“耐心”是指不管等多久,也要等下去。
(3)因為人們心中無限悲痛,不忍心讓周總理的靈車離去。這反映出人們對周總理的沉痛悼念和無限懷念之情。
《十里長街送總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4
教材特點:
這是一篇有濃重感情色彩的語文文章,課文記敘的是千千萬萬人都知道的事件,即首都人民在十里長街送別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課題暗點了文章的中心,也照有照顯的情感色彩。教學目標 :
1、 使學生了解首都人民群眾“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感人情景,激發學生敬愛與關懷周總理的思想情感。
2、 能概括段落大意,了解段與段之間的聯系,認識課文是怎樣連段成篇的。
3、 能有感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能概括段意,了解段與段之間的聯系,認識課文是怎樣連段成篇的。教學難點 :能抓住重點詞語的理解,想象首都人民送總理的悲壯場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
1、 談話導入 同學們,1976年1月8日9時57分,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在醫院病逝了,噩耗傳來,舉國悲痛,人們都沖破四人幫的重重阻力,佩戴黑紗,在11日請清晨,首都百萬群眾自發地2訂在靈車從北京醫院駛向入寶山公蓄途經的長安街兩側,等待著總理的靈車。含著巨大的悲痛與總理最后告別,今天,我們就記下當時那難忘場面后一篇課文。
2、 提示課起。板書:22、十里長街送總理。
提問:送,送行、送別。都是什么意思?(不舍分離、不放心、友情深雙都活著。)
提問:你從課題中的“送”體會到一種什么情感?(周總理雖然逝世了,但他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今天,首都人民多么希望仍然像過送總理出國訪問那樣來“送”。表現了人民熱愛總理、懷念總理之情。)
3、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
(1) 課文是按什么順寫的,可以分成幾段?
(2) 概括課文主要內容。(課文按靈車到來的時間順序寫的,可分成三段)到來前(清晨)―――到來時(夜幕降臨)–––––遠去(夜色蒼茫)板書:等靈車、望靈車、送靈車。
4、 學習第一段。
(1) 指名朗讀,要求盡量有感情。
思考:這一段深課文從內容上看可以分為幾層意思?為什么這么分?層與層之間有什么聯系?
(可分為三層意思(1)天氣陰冷;(2)總寫人多;(3)分別寫了老、中、青三祖代表人物。第二層與第三層之間是先概括后具體的關系。)
(2) 仔細默讀課文,勾畫出你認為能表達人們心情的詞語和句子, 練習有感情朗讀。
(3) 找出描寫天氣和人和人多的詞語,談體會并說說應該怎樣讀。
(天灰蒙蒙的,又陰又冷, 表現出人們的心情沉重,用壓仰的語氣讀。寫人多的詞:擠滿、不見頭、不見尾、說明周總理深受人民的愛戴,人發群眾不顧天氣陰冷,不約而同地來到長安街上送別總理。)
(4)第4句中有一個共同的的字是什么?讀一讀你有什么感受?(是個“都”字,說明人們的動作一致,心情一致,表達了人的無限熱愛周總理、 .懷念周總理的心情。)
(5)為什么說人的即焦急,又耐心、這不是互相矛盾嗎?
(“焦急”表達了人們恨不得馬 上看見總理的心情,“耐心”表現了時間再久,也要等下去的心情,共同表達了人民 群眾與總理決別時的深刻情感。)
板書:心悲痛
(6)有感情地朗讀讀第一段,總結段意: 人們懷悲痛的心情,等待周總理靈車的到來。
5、 學習第二段。
師:首都萬萬人民群眾懷著焦急而沉痛的心情央淚雨與衷號中等啊等,盼啊盼,一直等到夜幕降臨,總理的靈車終于到來了,我們繼續學習第二段。
(1) 默讀第二段、按不同內容分層。(第一層:人們看到的;第二層:人們的心情;第三層;人們想到的。)
(2) 指名第一層:人們看到什么?(靈車的樣子、裝飾、給人一種離肅穆、莊嚴的感黨。)
(3) 指名讀第二層,思考:當時人們是什么樣的心情?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出來的? (從“不約而同”眼睜睜”“無聲地指揮”等詞中體會到總理的靈車牽動了億萬人民的心,全國人民都深深地愛戴,懷念周總理。)
師:當時人們望著總理的靈車,想著總理那矯健的身軀即將化為灰燼,心急如焚,然而又沒有辦法留住敬愛的周總理,“眼睜睜”這個詞把人的這種難以割舍的思想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恰到好處。
板書:心欲碎。
(4) 指導朗讀,用低沉的語調,輕聲慢讀。
(5) 人們望著靈車想些什么?你從中體會到什么?(陪毛主席檢閱,迎送國際友人,體會到總理工作繁忙辛苦,為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說明總理經常出現在人民群眾中間,和人民心連心。)
師:同在長安街上,同是一個總理,同樣的人民群眾,產生這樣的聯想是自然的,回顧當時幸福情景,更曾加了今日的悲痛。
(6)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并試背誦。
(7) 總結第二段段意。靈車來了,人們眼望靈車,回憶起總理的光輝形象。
(8) 齊讀、試背第二段課文。
6、 學習第三段。
(1) 自由讀第三段,找出描寫人的動作,心理的詞句。談體會。
(“牽動”:拉動,好像總理的靈車把人們的心也拉走了,靈車每往前一步,人們的心情就增加一人分悲痛,望著遠去的靈車,人們的心都要碎了。) (“追著靈奔跑”表現了們對總理的懷念與眷念。想再看上總理最后一眼,悲痛難忍的心情,是時總理強烈的熱愛之情的情況,)
板書:心相隨
(2) 指導朗讀,總結段意:靈車遠去了,人們久久不肯離去。
7、 播放億萬人民群眾在長安街上迫總理靈車的實況錄相。
8、 總結全文、提問:全文總的表現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板書:總理愛人民、人民愛總理。)
附:板書設計 課后練習:
1、 組詞:槐( ) 挽( ) 泣( ) 陪( )魁( ) 攙( ) 拉( ) 部( )
2、從下面的詞語中找出八組近義詞,填在( )里。莊嚴 沉痛 慈祥 等待 莊重
焦急 移動 身軀著急 緩慢 悲痛 身體 慈善 緩緩 等候 挪動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十里長街送總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5
湖北鐘祥市長壽路學校 郭慧
講課時的文學獨白,是指在文章講解的精妙處、關鍵處,講解者情到高潮難以自禁的一篇簡短的演講。它可以把課文中的感情、講解者的感情、學生的感情三者融為一體,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藝術的熏陶,也可以使教師提高自己語文教學的水準,提高課堂藝術感染力。可以說,文學獨白是語文教學中優美的臺詞。
課文《十里長街送總理》是一篇讓人垂淚三尺、蕩氣回腸的文章。課文中如泣如訴的文字,把人們對總理的愛戴、對總理逝世的悲痛描繪得淋漓盡致。然而作為小學生,特別是遠離周總理那個時代的學生,只靠讀幾遍,聽老師大致講一下,他們是很難理解當時人民的心情,也很難進入角色,留下深刻的印象的。于是,我在課文講解結束時設計了這樣一段獨白——
“靈車漸漸遠去了,遠去了,黑夜將它吞噬,我們再也看不見了!周總理啊,您停一停吧,讓人們再看您一眼……您為了我們這個國家,嘔心瀝血,鞠躬盡瘁,以天下大任為重任,身先士卒,死而偉大!周總理,您可知道,雖然陰風烏云想將您永遠與我們分開,可我們不會讓他們得逞的!您看,白發蒼蒼的老人,咿呀學語的稚童,還有很多的人,他們都知道您會回來的,他們仍在路邊等,等您回來,等您回來……”
這段獨白在文章的結尾,使全文的思想感情升華。當我把這段獨白表達完之后,發現學生已是熱淚盈眶,他們也好像看到了十里長街上遠去的靈車,長街上淚流滿面、痛不自禁的人們,仿佛聽到了億萬人民對周總理的呼喊,他們的感情與文章的感情熔在了一起,掀起了情感的波瀾。
《十里長街送總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6
《十里長街送總理》是一篇講讀課文,記敘敬愛的周總理逝世后,人們懷著沉痛的心情,佇立長安街兩旁為總理靈車送行的感人場面,反映了人民熱愛周總理的深厚感情。
課文描寫具體,情真意切,催人淚下,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的情景,教學本課我采用精講多讀,深入情境的方法,激起學生的感情共鳴。
一、范讀課文,初步感知,引進情境
首先,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引導學生回顧《十里長街送總理》等課文內容,體會總理關心清潔工人,愛護普通戰士和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進一步認識總理愛人民,唯獨沒有自己的崇高思想,因而周總理逝世后舉國上下萬眾悲痛,出現了《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感人情景,由此出示課題。
接著我范讀課文并利用配示,讀出感情,感染學生。要求學生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順序寫的,從哪兒看出?讀后回答使學生了解:(1)課文寫周總理逝世后,人們聚集在長安街兩旁為總理靈車送行的事;(2)課文是按時間順序寫的,先寫“天灰蒙蒙的”是早晨,“夜幕開始降下來”已到傍晚,“靈車終于消失在茫茫夜色中了”,說明到了夜里。從中把握課文思路。
最后歸納:這么多人以無比的悲痛,在“又陰又冷”的天氣中站了整整一天,為總理靈車送行,充分表現了人民對總理的深切懷念。為時再出示錄像,指導學生觀察和敘述內容,通過展現的場面把學生引進情境。
二、自讀課文,學習字詞,感受情境
在初步感知自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自讀課文,模仿音響朗讀,體會語感,并劃出生字新詞,利用字典自學生字新詞,再聯系句子理解詞語,學習字詞后,再讀課文,體會人們為總理送行的悲痛之情,讀出語感,并說出三個自然段各寫了什么,通過對等靈、望靈車、追靈車等具體內容的梳理,使學生認識人民對周總理逝世的悲痛之情,讓學生從中感受情境。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深入情境
有了前面的基礎,再對課文逐段細讀,弄懂詞語,理解內容,使學生深入情境。
齊讀第一段,思考:長安街兩旁怎么樣?人們是怎樣在等待總理靈車的?在學生朗讀解答后,具體分析:(1)向東望不見頭,向西望不見尾,說明隊長人多,“擠滿”一詞,更具體寫出了人多的程度,這么多人排這么長的隊來向總理告別,可見人們對總理的愛戴。(2)引導學生理解第二句話是怎樣具體描寫一位老奶奶年紀大了,拄著拐杖站了一整天,多么希望總理的靈車早點來,再最后看一眼周總理啊,“焦急”正是她急切心情的表現“耐心”一詞,是說老奶奶雖然已經疲勞極了,但極不忍離去,還支撐著身子在等待靈車的到來,要親自送一送總理,說明她對周總理是多么敬重。接著,引導“焦急而耐心”的僅僅是老奶奶嗎?不,還有一對青年夫婦和她的兒女,還有一群淚流滿面的紅領巾,還有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都在“焦急”地盼望總理靈車的到來,“耐心”地等待著總理靈車。
四、精讀課文,領悟中心,再現情境
由于學生年齡小,對總理了解甚少,缺乏當年人們的深刻感受,為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激起感情的波瀾,需進一步精讀課文,領悟中心。通過感情朗朗再現情境,第一段著重體會人們對總理的深切哀悼,把握人們等靈車的焦急而耐心的心態;第二段著重體會人們沉痛的心情,把握人們望靈車時悲泣的場面;第三段著重體會人們對總理的思念之情,把握人們追靈車時希望多看一眼總理的愿望。
通過個別的朗讀,集體朗讀,開展評議,反饋矯正,讀出語言感情,領悟總理愛人民,人民愛總理的深厚情意,再現當年十里長街送總理的真實而感人的情境。
這篇課文作者以深厚的感情,細膩的語言,通過人們等靈車、望靈車、追靈車的具體描寫,通過千萬人的群體和典型代表人物融為一體的具體描寫,真實地反映了人們向總理告別的悲痛欲絕的情景和無限思想,教學中,過渡性的語言把握還不夠熟練,今后應加強練習。
《十里長街送總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7
之一
常熟市冶塘中心小學 孫建新
一、教學要求
1、體會望靈車、追靈車的感人場面,加深崇敬、愛戴和懷念周總理的思想感情。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理解“慈祥”“不約而同”的意思,為第三課時造句作鋪墊。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嘗試背誦部分段落。
二、教學重點
從感人的場面,體會人民群眾對周總理的崇敬、愛戴和懷念之情。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上次我們講到等靈車
[打出投影片]
不管是老人、青年,還是小孩都而地等待著靈車的到。(板書:焦急、耐心)
提問:說焦急是因為,說耐心是因為。
(以舊帶新,為學習新課作知識和情感的準備。)
看,靈車終于來了。[放錄像]
(通過電教手段,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到當年萬人淚下的十里長街。)
(二)1、書翻開來,自由輕聲讀第二節,用直線劃出寫靈車到來的句子,用曲線劃出人們的表現。
[出示卡片]思考:人們的心情怎樣?
從哪里看出來的?[打出投影片]
[出示卡片]品詞句:你是怎么理解“不約而同”的?
四人小組討論,提示從意思、表現、程度等方面展開討論,然后各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引導學生相互啟發,有利于拓寬思路,營造既合作又競爭的學習環境。)
上節課同學們還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都顧不得擦去腮邊的淚水?
(根據學生的認知結構組織教學,加強了教學的針對性,在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自我解決問題,體會發現的愉悅、成功的快樂。)
行動的一致反映了什么?
思想感情的一致:對總理的愛戴,失去了總理的悲痛。
下面我們請個別同學讀讀這幾句,看他能否讀出人們當時的心情。
[出示卡片]讀出感情
誰來讀得更好?適當指點,歸納。
自由練讀,齊讀。
2、望著靈車,人們想到了什么呢?
自由輕聲讀下面一節
[打出投影片]填空,接讀第二段,教師讀句頭,學生接讀每句剩余部分。
[打出投影片]比較:1、就在這十里長街上,我們的周總理迎送過多少位來自五洲四海的國際友人,陪著毛主席檢閱過多少次人民群眾。
2、就在這十里長街上,我們的周總理迎送過很多位來自五洲四海的國際友人,陪著毛主席檢閱過很多次人民群眾。
練讀,讀出自豪感。
那么,你是怎么理解慈祥的呢?
出示周總理像,幫助學生理解。
周總理日理萬機,鞠躬盡瘁、死而后己,看著周總理的靈車,看著周總理的畫像,你會想到些什么呢?
請三到四個同學發言。
“然而今天”,再接讀這句的剩余部分。
(以情促讀,通過比較朗讀,想象訓練等手段不斷加溫,幫助學生讀好課文。)
體會到什么?
(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暢所欲言,營造平等、融洽的課堂氛圍。)
教師范讀,學生練讀,齊讀。
指導背誦
3、歸納第二段學法,下面我們用這一學法學第三段。
①讀,思:寫人們心情的句子
a、牽動(板書)
b、多么希望車子能停下來,希望時間能停下來!
引導理解“牽動”,如果當時你在場的話,你想說些什么?
(設身處地的想象,激起學生情感的波瀾,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讀這一句
讀第二句,引導學生體會隨著車子遠去,人們的這種愿望越來越強烈。
讀這一句,讀好“!”,請幾個同學比賽,誰讀得好。
(通過開展競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語感。)
找出體現這種心情的人們的表現。
②品:人們正是面向靈車開去的方向,靜靜地站著,站著。
人們正是面向靈車開去的方向,靜靜地站著,站著,好像在等待周總理回來。
讀好第二句
③讀這一段,讀出感情
先自由練讀,再指名讀。
能背嗎?請二、三個同學背,并引導學生總結能背出來的原因:讀得投入,傾注了情感,就能很快背出來。
(適當的歸因,幫助學生積累學習經驗。)
(三)簡要小結,完成板書
(四)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爭取背出來。
板書設計 :
12、十里長街送總理
等靈車→望靈車→追靈車
↑ ↑ ↑
焦急、耐心不約而同牽動
《十里長街送總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8
一、說教材。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文章描寫了一個震撼人心的場面:1976年1月11日下午,周總理的靈車經過北京長安街時,首都人民群眾冒著嚴寒向周總理告別時的感人情景。
課文以總理的靈車牽動這千萬人的心為主線,按“等靈車——望靈車——追靈車”這一事情發展順序安排安排材料。課文詳寫了等靈車,望靈車的情景,追靈車的情景寫得較簡略。因此,要抓住課文的第一、二段作為教書重點。
二、說教法。
課文的寫作特點是:以人物的動作、神態來表達人們對周總理的崇敬愛戴和深切的懷念。因此,文章多以有感情朗讀為主,少分析段落。
三、說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首都人民送別周總理的沉痛心情,加深對總理的愛戴和懷念,激發學生更加深愛周總理,學習周總理。
2、了解課文哪些地方寫得詳細些,哪些地方寫得簡略些。
3、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在理解段意的基礎上,編列小標題。
4、感情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5、學習生字、新詞。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從課文內容中體會思想感情。
2、領悟作者的寫作方法。
四、說教學程序
(一)閱讀導讀內容。
(二)渲染情境,導入。
1、今天我們一同來感受億萬人民群眾為敬愛的周總理送別的感人情景。
2、播放錄像帶。
(三)自讀理清文路
(四)深究重點。
1、學習“等靈車”部分。
①解讀感悟,把最受感動的地方多讀幾遍。
②交流感受,可采用邊讀邊感受的方式,可采用評讀的方式。
③看錄像談感受。
④練習朗讀這一段,連同自己的描述的情景,一起有感情地敘述下來。
(意圖:通過朗讀,感受當時的環境及人們的心情;通過練說,感悟當時人們送總理的動人場面。)
2、學習“望靈車”部分。
①自由朗讀,讀出最受感受的地方。
②教師指導感情朗讀。
③請同學們想一想,人們此時可能在想什么?
(可以結合以前學過的課文來寫,也可以結合自己的課前搜集的材料,如總理生前怎樣為人民日理萬機、鞠躬盡瘁,怎樣在艱難的歲月里斗爭,怎樣在惡劣的環境中不屈不撓等內容來寫。)
④交流學生寫的內容,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出來。
⑤播放錄像,有朗讀課文。
(意圖:體現課內外融合,體現讀寫結合,從讀寫中感受人們對總理的深切愛戴之情,并激發學生隨總理的崇敬、懷念之情。)
《十里長街送總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9
一、教學目標
1、 學會12個生字;理解24個新詞語的意思。
2、 理解含義深刻的詞語的意思,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 感受首都人民“十里長街送總理”的動人情景,懂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革命領袖是永遠值得人民懷念的。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感受人民群眾對周總理逝世無限悲痛,對總理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準備
課文錄音,課文教學掛圖。
四、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
1、通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2、學習第一段“等靈車”的場面,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感受首都人民“十里長街送總理”的動人情景,熱愛和懷念周總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緊扣語言文字,體會人們失去總理的沉痛心情,并有感情地朗讀。
難點:學生對當時當地的情景缺乏感性的體驗,所以對首都人民送別總理靈車時的心情不容易理解。
三、教學準備:課件
四、教學過程 :
課前組織學生聽詩朗誦——《周總理,你在哪里》
一、復習導入 :
1、師述:剛才,我們聽的這首詩,是為了懷念總理而作的。你們從課外書、網上查找到了哪些有關總理的故事,請你講述給大家聽好嗎?(說說最令你感動的地方。)
2、學生交流:(可回憶《當飛機遇險的時候》、《手術之后》等學過的課文,讓學生講述《周總理的睡衣》、《一束鮮花》等故事,感受總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崇高精神。為下文的學習奠定情感的基礎。)
3、教師板書:總理愛人民,人民愛總理。
4、師深情講述:1976年1月8日上午9時57分,我們敬愛的周總理逝世了,噩耗傳來,全國人民沉浸在萬分悲痛之中,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淚水浸透了。當時,“四人幫”xx集團下了道道禁令,不許人們去悼念,不許人民纏黑紗、佩白花。人民不怕受迫害,在1月11日那天,,總理的遺體送去火化后,靈車駛往八寶山革命公墓,要途徑長安街。一清早,人民群眾冒著嚴寒,扶老攜幼,擠在長安街的人行道上,含著巨大的悲痛迎送總理的靈車。
下面,讓我們隨著錄音《十里長街送總理》回到令人難忘的那一天,看看這歷史上空前的送葬禮。
(二)放錄音,看錄像。
問:聽了錄音,你的心情怎樣?
(三)釋題:(出示課題)
1、誰能用一句話說說課題的意思?(誰在干什么?)
2、“長街”指什么地方?(橫貫北京東西的長安街)
3、“十里”寫出什么?(街長)這么長的街都擠滿了人,說明什么?(人多)這么多人來送總理,說明了什么?(總理深受人民愛戴)
(四)學習第一段:
師:人們知道總理的靈車要經過長安街,一大早,就等候在長安街上,從早晨等到中午,從中午一直等到傍晚。
1、自由讀第一段,找出能說明人民愛總理的詞句。
2、交流:
(1)長安街兩旁的人行道上,擠滿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樣長,人是那樣多,向東望不見頭,向西望不見尾。(從“兩旁、擠滿、望不見頭、望不見尾”看出人多。)
(2)人們的臂上都纏著黑紗。胸前都佩著白花,眼睛都望著周總理的靈車將要開來的的方向。(三個“都”說明人們愛總理的心情是一致的,為失去總理而感到悲痛。)
(3)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背靠著一棵洋槐樹,焦急而有耐心地等待著。一對青年夫婦,丈夫抱著小女兒,妻子領著六七歲的兒子,他們擠下了人行道,探著身子張望。一群淚痕滿面的少先隊員相互扶著肩,踮著腳望著。望著……
A、“焦急”什么意思?“耐心”什么意思?
B、“焦急”和“耐心”放在一起矛盾嗎?
(這兩詞的意思是矛盾的,但在熱愛、崇敬周總理這一點是統一的。)
C、青年夫婦呢?(板書擠下探著張望)
D、少先隊呢?(板書淚痕滿面扶著踮著望著)
3、你能想象—下他們當時的心理和語言嗎?
4、你還讀懂了什么?
“天灰蒙蒙的,又陰又冷。”(渲染氣氛,好比天也與人同哀,寫出人們悲痛的心情。)
5、在十里長街上擠滿不同的人,有男的,也有女的,有老,也有小的,但他們有許多共同的地方,你能說說嗎?是有人叫他們這樣做嗎?(自發的)。人們為什么這樣做?(表達對周總理的哀悼)
5、指導朗讀。
6、教師小結:課文通過對老奶奶、青年夫婦、少先隊員的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人們對周總理的敬愛和沉痛悼念的心情。
7、歸納段落大意:
(1)出示投影:
第一段寫誰?他們懷著怎樣的心情正在干什么?。
(2)指名回答。
(五)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等靈車”這一感人場面,讓我們知道人民對周恩來總理的愛戴之情和沉痛的心情。
(六)作業 :
1、有感情地讀課文。
2、完成作業 上(1、2、3題)
3、背誦第一段。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教學第二、三段,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感情朗讀課文。
(二)教學過程
1. 復習第一段,進人情境。
1976年1月1]日,北京城格外肅穆,長安街格外沉寂。成千上萬的人纏著黑紗、佩著白花,靜靜地佇立在長安街的暮色里。他們帶著淚痕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等待著總理靈車的到來。
2.學習第二段。
(1)過渡:人們從早上等到下午,從下午等到傍晚。夜幕開始降下來,總理的靈車緩緩地開來了。這時,人們的心情怎么樣?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學生按“找句子,圈詞語,說理由,反復讀,悟感情”的方法來學習。
(3)學生交流,邊朗讀邊體會。
重點體會:好像有誰在無聲地指揮,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約而同地站直了身體,摘下帽子,眼睜睜地望著靈車哭泣著,顧不得擦去腮邊的淚水。
“無聲地指揮”“不約而同”:寫人們看到總理靈車一致的舉動,從而間接寫出人們同悲共痛的心情,以及對總理的無限熱愛。
“眼睜睜”寫出了人們望著靈車緩緩前行,想留卻留不住的那種無可奈何的神態,表達了人們共同的心愿:希望靈車停下,多看一眼總理。
“顧不得”既反映了人們十分珍惜這一去不返的歷史時刻,又表現了人們完全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其余一切渾然不覺。
(4)試著設計一道填空題,加深對這個句子的理解。例如人們的身體——,眼睛———,淚水——,都是為了能。
冬日的寒冷不再可怕,人們——;長時間的等待不算什么,人們——;滿面的淚水顧不上擦,只要能。
(5)就在這長安街,看到此情景,人民群眾想到了些什么?
指名講,再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既然是非常“幸福”,應該是愉快的感情,贊美的語言,但為什么幾個同學朗讀的語調反而低沉,聲音反而輕了呢?
(6)是啊!這些事仿佛就發生在昨天,然而今天總理卻已靜靜地躺在靈車里。我們再也看不見他那矯健的身影,聽不到他那爽朗的笑聲,這更增添了人們心中的悲痛。
(7)一齊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
3.學習第三段。
(1) 總理與人們心連心。靈車緩緩前進,牽動著千萬人的心。人們在人行到上奔跑。此時此刻,人們的心情又是如何?
(2) 默讀課文,在讀中找句子,圈詞語,說理由,反復讀,悟感情。
(3) 學生交流,重點體會:
人們多么希望車子能停下來,希望時間能停下來。(表達了人們不忍與總理永別,希望多看總理一眼,希望總理永遠與我們在一起。)
(4)如果此時此刻,你也站在長安街上,站在送行的行列中,你會怎么想?
(5)靈車終于消失在蒼茫的夜色中了。但“人們還是面向靈車開去的方向,靜靜地站著、站著”。對這二行動,你是怎么體會人們的感情的?
(6)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
4、小結學法,總結全文。
5.作業 :
作業 本第4題。劃出課文中使用“反復”的句子,體會人民送總理的心情,知道反復的作用,仿寫一句話。
《十里長街送總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0
之一
作者:陳育紅
一、教學目標
1、 學會12個生字;理解24個新詞語的意思。
2、 理解含義深刻的詞語的意思,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 感受首都人民“十里長街送總理”的動人情景,懂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革命領袖是永遠值得人民懷念的。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感受人民群眾對周總理逝世無限悲痛,對總理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準備
課文錄音,課文教學掛圖。
四、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
1、通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2、學習第一段“等靈車”的場面,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感受首都人民“十里長街送總理”的動人情景,熱愛和懷念周總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緊扣語言文字,體會人們失去總理的沉痛心情,并有感情地朗讀。
難點:學生對當時當地的情景缺乏感性的體驗,所以對首都人民送別總理靈車時的心情不容易理解。
三、教學準備:課件
四、教學過程 :
課前組織學生聽詩朗誦——《周總理,你在哪里》
一、復習導入 :
1、師述:剛才,我們聽的這首詩,是為了懷念總理而作的。你們從課外書、網上查找到了哪些有關總理的故事,請你講述給大家聽好嗎?(說說最令你感動的地方。)
2、學生交流:(可回憶《當飛機遇險的時候》、《手術之后》等學過的課文,讓學生講述《周總理的睡衣》、《一束鮮花》等故事,感受總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崇高精神。為下文的學習奠定情感的基礎。)
3、教師板書:總理愛人民,人民愛總理。
4、師深情講述:1976年1月8日上午9時57分,我們敬愛的周總理逝世了,噩耗傳來,全國人民沉浸在萬分悲痛之中,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淚水浸透了。當時,“四人幫”xx集團下了道道禁令,不許人們去悼念,不許人民纏黑紗、佩白花。人民不怕受迫害,在1月11日那天,,總理的遺體送去火化后,靈車駛往八寶山革命公墓,要途徑長安街。一清早,人民群眾冒著嚴寒,扶老攜幼,擠在長安街的人行道上,含著巨大的悲痛迎送總理的靈車。
下面,讓我們隨著錄音《十里長街送總理》回到令人難忘的那一天,看看這歷史上空前的送葬禮。
(二)放錄音,看錄像。
問:聽了錄音,你的心情怎樣?
(三)釋題:(出示課題)
1、誰能用一句話說說課題的意思?(誰在干什么?)
2、“長街”指什么地方?(橫貫北京東西的長安街)
3、“十里”寫出什么?(街長)這么長的街都擠滿了人,說明什么?(人多)這么多人來送總理,說明了什么?(總理深受人民愛戴)
(四)學習第一段:
師:人們知道總理的靈車要經過長安街,一大早,就等候在長安街上,從早晨等到中午,從中午一直等到傍晚。
1、自由讀第一段,找出能說明人民愛總理的詞句。
2、交流:
(1)長安街兩旁的人行道上,擠滿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樣長,人是那樣多,向東望不見頭,向西望不見尾。(從“兩旁、擠滿、望不見頭、望不見尾”看出人多。)
(2)人們的臂上都纏著黑紗。胸前都佩著白花,眼睛都望著周總理的靈車將要開來的的方向。(三個“都”說明人們愛總理的心情是一致的,為失去總理而感到悲痛。)
(3)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背靠著一棵洋槐樹,焦急而有耐心地等待著。一對青年夫婦,丈夫抱著小女兒,妻子領著六七歲的兒子,他們擠下了人行道,探著身子張望。一群淚痕滿面的少先隊員相互扶著肩,踮著腳望著。望著……
A、“焦急”什么意思?“耐心”什么意思?
B、“焦急”和“耐心”放在一起矛盾嗎?
(這兩詞的意思是矛盾的,但在熱愛、崇敬周總理這一點是統一的。)
C、青年夫婦呢?(板書擠下探著張望)
D、少先隊呢?(板書淚痕滿面扶著踮著望著)
3、你能想象—下他們當時的心理和語言嗎?
4、你還讀懂了什么?
“天灰蒙蒙的,又陰又冷。”(渲染氣氛,好比天也與人同哀,寫出人們悲痛的心情。)
5、在十里長街上擠滿不同的人,有男的,也有女的,有老,也有小的,但他們有許多共同的地方,你能說說嗎?是有人叫他們這樣做嗎?(自發的)。人們為什么這樣做?(表達對周總理的哀悼)
5、指導朗讀。
6、教師小結:課文通過對老奶奶、青年夫婦、少先隊員的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人們對周總理的敬愛和沉痛悼念的心情。
7、歸納段落大意:
(1)出示投影:
第一段寫誰?他們懷著怎樣的心情正在干什么?。
(2)指名回答。
(五)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等靈車”這一感人場面,讓我們知道人民對周恩來總理的愛戴之情和沉痛的心情。
(六)作業 :
1、有感情地讀課文。
2、完成作業 上(1、2、3題)
3、背誦第一段。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教學第二、三段,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感情朗讀課文。
(二)教學過程
1. 復習第一段,進人情境。
1976年1月1]日,北京城格外肅穆,長安街格外沉寂。成千上萬的人纏著黑紗、佩著白花,靜靜地佇立在長安街的暮色里。他們帶著淚痕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等待著總理靈車的到來。
2.學習第二段。
(1)過渡:人們從早上等到下午,從下午等到傍晚。夜幕開始降下來,總理的靈車緩緩地開來了。這時,人們的心情怎么樣?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學生按“找句子,圈詞語,說理由,反復讀,悟感情”的方法來學習。
(3)學生交流,邊朗讀邊體會。
重點體會:好像有誰在無聲地指揮,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約而同地站直了身體,摘下帽子,眼睜睜地望著靈車哭泣著,顧不得擦去腮邊的淚水。
“無聲地指揮”“不約而同”:寫人們看到總理靈車一致的舉動,從而間接寫出人們同悲共痛的心情,以及對總理的無限熱愛。
“眼睜睜”寫出了人們望著靈車緩緩前行,想留卻留不住的那種無可奈何的神態,表達了人們共同的心愿:希望靈車停下,多看一眼總理。
“顧不得”既反映了人們十分珍惜這一去不返的歷史時刻,又表現了人們完全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其余一切渾然不覺。
(4)試著設計一道填空題,加深對這個句子的理解。例如人們的身體——,眼睛———,淚水——,都是為了能。
冬日的寒冷不再可怕,人們——;長時間的等待不算什么,人們——;滿面的淚水顧不上擦,只要能。
(5)就在這長安街,看到此情景,人民群眾想到了些什么?
指名講,再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既然是非常“幸福”,應該是愉快的感情,贊美的語言,但為什么幾個同學朗讀的語調反而低沉,聲音反而輕了呢?
(6)是啊!這些事仿佛就發生在昨天,然而今天總理卻已靜靜地躺在靈車里。我們再也看不見他那矯健的身影,聽不到他那爽朗的笑聲,這更增添了人們心中的悲痛。
(7)一齊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
3.學習第三段。
(1) 總理與人們心連心。靈車緩緩前進,牽動著千萬人的心。人們在人行到上奔跑。此時此刻,人們的心情又是如何?
(2) 默讀課文,在讀中找句子,圈詞語,說理由,反復讀,悟感情。
(3) 學生交流,重點體會:
人們多么希望車子能停下來,希望時間能停下來。(表達了人們不忍與總理永別,希望多看總理一眼,希望總理永遠與我們在一起。)
(4)如果此時此刻,你也站在長安街上,站在送行的行列中,你會怎么想?
(5)靈車終于消失在蒼茫的夜色中了。但“人們還是面向靈車開去的方向,靜靜地站著、站著”。對這二行動,你是怎么體會人們的感情的?
(6)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
4、小結學法,總結全文。
5.作業 :
作業 本第4題。劃出課文中使用“反復”的句子,體會人民送總理的心情,知道反復的作用,仿寫一句話。
《十里長街送總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1
崔巒
【教學要求】
1.了解首都人民送別周恩來總理靈車的感人場面,加深崇敬、愛戴和懷念周總理的思想感情。
2.學習從課文的內容中體會表達的思想。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重點詞句;學習從課文內容體會思想。
【教具】掛圖、投影或錄像資料,配樂朗讀錄音帶。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閱讀“導讀”
了解本組教學內容,明確訓練要求:學習本組課文,要在能夠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訓練從內容中體會表達的思想。
二、簡介周恩來總理
他是黨和國家卓越的領導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后,一直擔任政府總理。他為中國革命和建設日理萬機,鞠躬盡瘁,無私地貢獻出自己的一切。他的豐功偉績和高尚品德,贏得了全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衷心愛戴和尊敬。1976年1月8日周總理在北京逝世。首都人民自發地聚集長安街,在十里長街送總理(板書課題)。
三、邊觀看十里長街送總理的錄像、投影或掛圖,邊聽配樂朗讀的課文,使學生進入情境,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四、學習第一段
(一)默讀課文,思考問題。
1.“天灰蒙蒙的,又陰又冷”告訴我們什么?
2.從哪些詞句看出十里長街送總理的人非常多?
3.等靈車時,人們的神態、動作、心情是怎樣的?
(二)討論、交流,并結合進行朗讀指導。
(課文第一句既講了天氣陰沉寒冷,又暗示了當時“四人幫”陷害周總理、不準人們悼念周總理的陰暗氣氛。講人多,著重理解第二、三句中的“兩旁”“擠滿”“向東望不見頭,向西望不見尾。”第五至七這三句話,選取老人、青年和兒童的代表,通過對他們的動作、神態、心情的描寫,來表現長安街上所有男女老少當時的心情。“焦急而又耐心”是表達人們心情的重點詞語。“焦急”,是盼望能早一點看到總理的靈車;“耐心”,是說不管要等多久,也一定要看到總理的靈車。)
(三)這一段主要講的是什么?(靈車到來之前,人們等靈車的情景)這一自然段可以作為第一段。五、學習第二段
(一)接下來,課文該講什么了?(靈車到來時,人們望靈車、想念周總理的情景)找一找哪幾個自然段是講這個內容的(第二、三自然段)?指名讀課文。
(二)默讀課文,思考問題。
1.靈車到來時,人們是怎么做的?為什么會這樣?
2.人們望著靈車,想到了什么?
(三)討論、交流,并結合進行朗讀指導。
(第二自然段四、五兩句是講靈車到來時,人們是怎么做的。“目光隨著靈車移動”,是說目光緊隨靈車,希望能多看一會兒。第五句是個長句子,具體寫出男女老少望靈車的動作、神態。“好像有誰在無聲地指揮”,說明大家的表現非常一致:不約而同地站直……摘下……眼睜睜地望著……哭泣著……。“顧不得擦去腮邊的淚水”,因為人人都想多看上幾眼,生怕擦淚水耽誤了望靈車。當時沒有人指揮,事先也沒商量。大家的表現如此驚人的一致,反映了大家的心情是一樣的——對總理的去世感到無比悲痛。)
(第三自然段講人們眼望靈車時想到的——由十里長街送總理,想到十里長街見總理。昔日見總理的幸福,更增添了今天失去總理的悲痛。)
(四)朗讀第二、三自然段。認識到這兩段合起來講一個意思,可以作為第二段。練習歸納段意。
六、學習第三段
(一)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思考:靈車漸漸遠去,人們又是怎么做的?著重抓住以下詞句理解:“牽動”,表面上說人們的心跟靈車緊緊相連,隨靈車動而動,實際上說人們的心跟總理緊緊連在一起:“……多么希望……希望……”表達了不忍總理離去的思想感情;“……好像在等待周總理回來,”進一步表達了希望總理去世不是事實,愿總理同人民永在的真摯感情。
(二)指導朗讀這一自然段。
七、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學習生字,書寫生字新詞。
(一)自學生字,用自己認為最有效的方法識記字形。
(二)交流是怎樣識記以下生字的。
三點水旁:泣洲
木字旁:槐禾木旁:穆
左右結構:佩拄腮矯軀
上下結構:牽妻
半包圍:痕
書寫,重點指導“槐”不要丟掉“厶”;“穆”右下是“少”字下面加兩撇;“痕”是病字旁,不是廣字頭;注意“妻”的筆順,先寫上半部,再寫下邊的“女”。
(三)書寫生詞和思考練習4的詞語。
妻子哭泣牽動
二、歸納怎樣從課文內容體會表達的思想。
(一)通過理解重點詞句體會。如,結合對課文第一句、思考練習第3題(1)來體會。
(二)通過理解人們是怎么做的,體會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做說明了什么。如,結合思考練習第3題(2)、(3)、(4)以及思考練習第2題來體會。
(三)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本課適合有感情地朗讀,只要學生入情入境,仿佛自己置身于十里長街送總理的人流之中,就一定能讀出失去總理的悲痛、對人民的好總理無比崇敬和懷念的思想感情。
三、指導背誦。
(一)先逐個自然段背誦,再背誦全文。
(二)根據“靈車到來之前等靈車”“靈車到來時望靈車、想總理”“靈車緩緩前進人們不忍離去”的線索,抓住句與句的聯系和一些重點詞句,進行背誦。
(三)可采用個人試背、指名背、全班齊背等方法。
四、作業 。
1.書寫生字詞,帶有生字的詞語做到能夠默寫。
2.背誦課文。
3.有條件的,組織觀看電影《周恩來》或歷史紀實系列片《偉人周恩來》。
4.預習《倔強的小紅軍》。
《十里長街送總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內容
十里長街送總理
總課時
3課時
教學
目標
1、學會先回答問題再概括出課文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本文各段大意。
2、學會12個生字;理解24個新詞語的意思。
3、理解句子中含義深刻的詞語的意思,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一段。
5、感受首都人民“十里長街送總理”的動人情景,懂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革命領袖是永遠值得人民懷念的。
教學
重點
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先回答問題再概括出課文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本文各段大意。
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感受人民群眾對周總理逝世無限悲痛,對總理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教
具
投影片
課文錄音
教
學
過
程
第1課時
一、揭題創設情境。
教師有表情的敘述:1976年1月8日,一顆巨星隕落了,一顆偉大的心臟停止了跳動。他,就是我們最敬愛的周總理。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不朽的貢獻,深受人民敬愛。這樣一位偉人離我們而去,怎不叫人悲痛?1976年1月11日下午,百萬群眾沖破了“四人幫”的阻撓,自發聚集在長安街兩旁的人行道上,在淚雨和哀號中,向徐徐而去的靈車沉痛地告別。
這是歷史上空前的送葬禮。盡管我們沒能親眼看到這感人的情景,但《十里長街送總理》這篇動人的課文,會把我們帶入那催人淚下的場面中去的。
(板書課題)
二、邊觀看十里長街送總理的錄像,邊聽配樂朗讀的課文,使學生進人情境,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三、學生自學。
1、出示要求,學生自學課文。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讀課題,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按什么順序,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3)作者選取哪幾個場面敘述這件事?讀一讀,說一說哪些地方使你最受感動?
2、檢查生字新詞。
(1)檢查字音:槐、踮、腮、泣
(2)檢查字形:妻、穆
(3)檢查部首:丈、矯
(4)理解詞義:靈車、前導車、挽幛、莊嚴、肅穆、眼睜睜、矯健、蒼茫
3、討論三個思考題,讓學生大致了解課文內容。
四、完成《作業 本》第1、2題。
第2課時
一、學習第一段。
1、默讀課文,按先概括后具體的順序給這段話分層,并看圖想象當時的情景。
2、分析例句,揭示學法。
(1)作者用哪幾句話寫人多?用“ ”劃下來。
(2)教師有感情地朗讀,學生圈出重點詞。
(3)師生共同理解詞語意思。
“兩旁”、“擠滿”、“向東望不見頭,向西望不見尾”講人多。
(4)反復朗讀,體會所要表達的感情。(億萬人民懷念總理,愛戴總理。)
(5)小結學法:在讀課文中找句子,圈詞語,說理由,反復讀,悟感情。
3、依據學法,理解詞句含義。
(1)比較句子:人們的臂上都纏著黑紗,胸前都佩著白花,眼睛都望著周總理的靈車將要開來的方向。
人們纏著黑紗,佩著白花望著周總理的靈車將要開來的方向。
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之處?課文為什么要這樣寫?(三個“都”字寫出了人們同樣的服飾、神情,表達了人民同樣的心情--對總理由衷的懷念和哀悼。)
有感情地朗讀這個長句子,背誦出來。
(2)理解老奶奶的“焦急而又耐心”。(“焦急而又耐心”,是表達人們心情的重點詞語。“焦急”,是盼望能早一點看到總理的靈車;“耐心”,是說不管要等多久,也一定要看到總理的靈車。)
(3)理解青年夫婦的“擠下、探著、張望”。(說明人多,青年夫婦的迫切心情。)
(4)理解少先隊員的“淚痕滿面”。(少先隊員對周總理的熱愛之情并不亞于成年人,更進一步反映了全國人民對總理的崇敬與熱愛。)
4、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概括段意:首都人民懷著沉痛的心情在長安街等待總理靈車的到來。
5、背誦第一段。
二、學習第二段。
1、學生自由朗讀第二段,要求按“找句子,圈詞語,說理由,反復讀,悟感情”的方法來學習。
2、討論、交流,并結合進行朗讀指導。
(1)“人們心情沉痛,目光隨著靈車移動”,是說目光緊隨靈車,希望能多看一會兒。
(2)“好像有誰在無聲地指揮,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約而同地站直了身體,摘下帽子,眼睜睜地望著靈車,哭泣著,顧不得擦去腮邊的淚水。”
(“無聲地指揮” 、“不約而同”說明大家的表現非常一致,從而間接寫出人們同悲共痛的心情,以及對總理的無限熱愛。“眼睜睜”寫出了人們望著靈車緩緩前行,想留卻留不住的那處無可奈何的神態,表達了人們共同的心愿:希望靈車停下,多看一眼周總理。“顧不得”既反映了人們十分珍惜這一去不復返的歷史時刻,又表現了人們完全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其余一切渾然不覺。
3、就在這長安街上,看到此情景,人民群眾想到了什么?批指導感情朗讀。
(由十里長街送總理,想到十里長街見總理。昔日見總理的幸福,更增添了今天失去總理的悲痛。)
4.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歸納段意:靈車來了,人們眼望靈車,無限想念總理。
三、作業 :
1、完成《作業 本》第3、5題。
2、背誦課文第一段。
第3課時
一、學習第三段。
1、總理與人民心連心。靈車緩緩前進,牽動著千萬人的心,人們在人行道上追著靈車奔跑。此時此刻,人們的心情又如何?默讀第三段,找句子,圈詞語,說理由,反復讀,悟感情。
2、學生交流,重點體會:
人們多么希望車子能停下來,希望時間能停下來。(表達發人們不忍與總理永別,希望多看一眼,希望總理永遠與我們在一起。)
3、如果此時此刻,你也站在長安街上,站在送行的行列中,你會怎么想?
4、靈車終于消失在蒼茫的夜色中了。但“人們還是面向靈車開去的方向,靜靜的站著、站著。”對這一行動,你是怎么體會人們的情感的?(說明不們沉浸在失去總理的巨大悲痛之中,進一步寫出人們緬懷總理的深情。)
5、指導朗讀這一段,概括段意:靈車過去了,人們久久地望著,好像在等待總理回來。
二、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三、歸納從課文,內容中體會思想的方法。
1.通過理解重點詞句體會。結合課后第三題帶點的詞語來體會,
2.通過理解人們是怎么做的,體會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做說明了什么。結合人們等靈車、望靈車、追靈車的動作、神情來體會。
3.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只要學生讀得入情入鏡,仿佛自己置身于十里長街送總理的人流之中,就一定能體會到失去總理的悲痛,對人民的好總理無比崇敬和懷念的思想感情。
四、作業 。
《作業 本》第4題:劃出課文中使用“反復”的句子,體會人民送總理的心情,知道反復的作用,仿寫一句話。
板書設計 :
12、十里長街送總理
等靈車 焦急 耐心 崇敬
望靈車 心情 沉痛 愛戴
送靈車 牽動 奔跑 懷念
教
學
后
記
1、加強學生的朗讀指導,對本課來說尤為重要。
2、課后組織學生搜集一些悼念周總理的詩文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十里長街送總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3
一、教學目標
1、 學會12個生字;理解24個新詞語的意思。
2、 理解含義深刻的詞語的意思,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 感受首都人民“十里長街送總理”的動人情景,懂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革命領袖是永遠值得人民懷念的。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感受人民群眾對周總理逝世無限悲痛,對總理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準備
課文錄音,課文教學掛圖。
四、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
1、通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2、學習第一段“等靈車”的場面,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感受首都人民“十里長街送總理”的動人情景,熱愛和懷念周總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緊扣語言文字,體會人們失去總理的沉痛心情,并有感情地朗讀。
難點:學生對當時當地的情景缺乏感性的體驗,所以對首都人民送別總理靈車時的心情不容易理解。
三、教學準備:課件
四、教學過程 :
課前組織學生聽詩朗誦——《周總理,你在哪里》
一、復習導入 :
1、師述:剛才,我們聽的這首詩,是為了懷念總理而作的。你們從課外書、網上查找到了哪些有關總理的故事,請你講述給大家聽好嗎?(說說最令你感動的地方。)
2、學生交流:(可回憶《當飛機遇險的時候》、《手術之后》等學過的課文,讓學生講述《周總理的睡衣》、《一束鮮花》等故事,感受總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崇高精神。為下文的學習奠定情感的基礎。)
3、教師板書:總理愛人民,人民愛總理。
4、師深情講述:1976年1月8日上午9時57分,我們敬愛的周總理逝世了,噩耗傳來,全國人民沉浸在萬分悲痛之中,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淚水浸透了。當時,“四人幫”xx集團下了道道禁令,不許人們去悼念,不許人民纏黑紗、佩白花。人民不怕受迫害,在1月11日那天,,總理的遺體送去火化后,靈車駛往八寶山革命公墓,要途徑長安街。一清早,人民群眾冒著嚴寒,扶老攜幼,擠在長安街的人行道上,含著巨大的悲痛迎送總理的靈車。
下面,讓我們隨著錄音《十里長街送總理》回到令人難忘的那一天,看看這歷史上空前的送葬禮。
(二)放錄音,看錄像。
問:聽了錄音,你的心情怎樣?
(三)釋題:(出示課題)
1、誰能用一句話說說課題的意思?(誰在干什么?)
2、“長街”指什么地方?(橫貫北京東西的長安街)
3、“十里”寫出什么?(街長)這么長的街都擠滿了人,說明什么?(人多)這么多人來送總理,說明了什么?(總理深受人民愛戴)
(四)學習第一段:
師:人們知道總理的靈車要經過長安街,一大早,就等候在長安街上,從早晨等到中午,從中午一直等到傍晚。
1、自由讀第一段,找出能說明人民愛總理的詞句。
2、交流:
(1)長安街兩旁的人行道上,擠滿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樣長,人是那樣多,向東望不見頭,向西望不見尾。(從“兩旁、擠滿、望不見頭、望不見尾”看出人多。)
(2)人們的臂上都纏著黑紗。胸前都佩著白花,眼睛都望著周總理的靈車將要開來的的方向。(三個“都”說明人們愛總理的心情是一致的,為失去總理而感到悲痛。)
(3)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背靠著一棵洋槐樹,焦急而有耐心地等待著。一對青年夫婦,丈夫抱著小女兒,妻子領著六七歲的兒子,他們擠下了人行道,探著身子張望。一群淚痕滿面的少先隊員相互扶著肩,踮著腳望著。望著……
A、“焦急”什么意思?“耐心”什么意思?
B、“焦急”和“耐心”放在一起矛盾嗎?
(這兩詞的意思是矛盾的,但在熱愛、崇敬周總理這一點是統一的。)
C、青年夫婦呢?(板書擠下探著張望)
D、少先隊呢?(板書淚痕滿面扶著踮著望著)
3、你能想象—下他們當時的心理和語言嗎?
4、你還讀懂了什么?
“天灰蒙蒙的,又陰又冷。”(渲染氣氛,好比天也與人同哀,寫出人們悲痛的心情。)
5、在十里長街上擠滿不同的人,有男的,也有女的,有老,也有小的,但他們有許多共同的地方,你能說說嗎?是有人叫他們這樣做嗎?(自發的)。人們為什么這樣做?(表達對周總理的哀悼)
5、指導朗讀。
6、教師小結:課文通過對老奶奶、青年夫婦、少先隊員的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人們對周總理的敬愛和沉痛悼念的心情。
7、歸納段落大意:
(1)出示投影:
第一段寫誰?他們懷著怎樣的心情正在干什么?。
(2)指名回答。
(五)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等靈車”這一感人場面,讓我們知道人民對周恩來總理的愛戴之情和沉痛的心情。
(六)作業 :
1、有感情地讀課文。
2、完成作業 上(1、2、3題)
3、背誦第一段。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教學第二、三段,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感情朗讀課文。
(二)教學過程
1. 復習第一段,進人情境。
1976年1月1]日,北京城格外肅穆,長安街格外沉寂。成千上萬的人纏著黑紗、佩著白花,靜靜地佇立在長安街的暮色里。他們帶著淚痕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等待著總理靈車的到來。
2.學習第二段。
(1)過渡:人們從早上等到下午,從下午等到傍晚。夜幕開始降下來,總理的靈車緩緩地開來了。這時,人們的心情怎么樣?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學生按“找句子,圈詞語,說理由,反復讀,悟感情”的方法來學習。
(3)學生交流,邊朗讀邊體會。
重點體會:好像有誰在無聲地指揮,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約而同地站直了身體,摘下帽子,眼睜睜地望著靈車哭泣著,顧不得擦去腮邊的淚水。
“無聲地指揮”“不約而同”:寫人們看到總理靈車一致的舉動,從而間接寫出人們同悲共痛的心情,以及對總理的無限熱愛。
“眼睜睜”寫出了人們望著靈車緩緩前行,想留卻留不住的那種無可奈何的神態,表達了人們共同的心愿:希望靈車停下,多看一眼總理。
“顧不得”既反映了人們十分珍惜這一去不返的歷史時刻,又表現了人們完全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其余一切渾然不覺。
(4)試著設計一道填空題,加深對這個句子的理解。例如人們的身體——,眼睛———,淚水——,都是為了能。
冬日的寒冷不再可怕,人們——;長時間的等待不算什么,人們——;滿面的淚水顧不上擦,只要能。
(5)就在這長安街,看到此情景,人民群眾想到了些什么?
指名講,再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既然是非常“幸福”,應該是愉快的感情,贊美的語言,但為什么幾個同學朗讀的語調反而低沉,聲音反而輕了呢?
(6)是啊!這些事仿佛就發生在昨天,然而今天總理卻已靜靜地躺在靈車里。我們再也看不見他那矯健的身影,聽不到他那爽朗的笑聲,這更增添了人們心中的悲痛。
(7)一齊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
3.學習第三段。
(1) 總理與人們心連心。靈車緩緩前進,牽動著千萬人的心。人們在人行到上奔跑。此時此刻,人們的心情又是如何?
(2) 默讀課文,在讀中找句子,圈詞語,說理由,反復讀,悟感情。
(3) 學生交流,重點體會:
人們多么希望車子能停下來,希望時間能停下來。(表達了人們不忍與總理永別,希望多看總理一眼,希望總理永遠與我們在一起。)
(4)如果此時此刻,你也站在長安街上,站在送行的行列中,你會怎么想?
(5)靈車終于消失在蒼茫的夜色中了。但“人們還是面向靈車開去的方向,靜靜地站著、站著”。對這二行動,你是怎么體會人們的感情的?
(6)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
4、小結學法,總結全文。
5.作業 :
作業 本第4題。劃出課文中使用“反復”的句子,體會人民送總理的心情,知道反復的作用,仿寫一句話。
《十里長街送總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4
之二
佚名
教材特點:
這是一篇有濃重感情色彩的語文文章,課文記敘的是千千萬萬人都知道的事件,即首都人民在十里長街送別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課題暗點了文章的中心,也照有照顯的情感色彩。
教學目標 :
1、 使學生了解首都人民群眾“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感人情景,激發學生敬愛與關懷周總理的思想情感。
2、 能概括段落大意,了解段與段之間的聯系,認識課文昨連段成篇的。
3、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級第二段。
教學重點:
能概括段意,了解段與段之間的聯系,認識課文是怎樣連段成篇的。
教學難點 :
能抓住重點詞語的理解,想象首都人民送總理的悲壯場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
1、談話導入
同學們,1976年1月8日9時57分,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在醫院病逝了,噩耗傳來,舉國悲痛,人們都沖破四人幫的重重阻力,佩戴黑紗,在11日請清晨,首都百萬群眾自發地2訂在靈車從北京醫院駛向入寶山公蓄途經的長安街兩側,等待著總理的靈車。含著巨大的悲痛與總理最后告別,今天,我們就記下當時那難忘場面后一篇課文。
2、提示課起。板書:22、十里長街送總理。
提問:送,送行、送別。都是什么意思?
(不舍分離、不放心、友情深雙都活著。)
提問:你從課題中的“送”體會到一種什么情感?(周總理雖然逝世了,但他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今天,首都人民多么希望仍然像過送總理出國訪問那樣來“送”。表現了人民熱愛總理、懷念總理之情。)
3、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
(1)課文是按什么順寫的,可以分成幾段?
(2)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課文按靈車到來的時間順序寫的,可分成三段)到來前(清晨)―――到來時(夜幕降臨)–––––遠去(夜色蒼茫)
板書:等靈車、望靈車、送靈車。
4、學習第一段。
(1)指名朗讀,要求盡量有感情。思考:這一段深課文從內容上看可以分為幾層意思?為什么這么分?層與層之間有什么聯系?
(可分為三層意思(1)天氣陰冷;(2)總寫人多;(3)分別寫了老、中、青三祖代表人物。第二層與第三層之間是先概括后具體的關系。)
(2)仔細默讀課文,勾畫出你認為能表達人們心情的詞語和句子, 練習有感情朗讀。
(3)找出描寫天氣和人和人多的詞語,談體會并說說應該怎樣讀。
(天灰蒙蒙的,又陰又冷,表現出人們的心情沉重,用壓仰的語氣讀。寫人多的詞:擠滿、不見頭、不見尾、說明周總理深受人民的愛戴,人發群眾不顧天氣陰冷,不約而同地來到長安街上送別總理。)
(4)第4句中有一個共同的的字是什么?讀一讀你有什么感受?
(是個“都”字,說明人們的動作一致,心情一致,表達了人的無限熱愛周總理、 懷念周總理的心情。)
(5)為什么說人的即焦急,又耐心、這不是互相矛盾嗎?(“焦急”表達了人們恨不得馬上看見總理的心情,“耐心”表現了時間再久,也要等下去的心情,共同表達了人民群眾與總理決別時的深刻情感。)
板書:心悲痛
(6)有感情地朗讀讀第一段,總結段意:
人們懷悲痛的心情,等待周總理靈車的到來。
5、學習第二段。
師:首都萬萬人民群眾懷著焦急而沉痛的心情央淚雨與衷號中等啊等,盼啊盼,一直等到夜幕降臨,總理的靈車終于到來了,我們繼續學習第二段。
(1)默讀第二段、按不同內容分層。
(第一層:人們看到的;第二層:人們的心情;第三層;人們想到的。)
(2)指名第一層:人們看到什么?
(靈車的樣子、裝飾、給人一種離肅穆、莊嚴的感黨。)
(3)指名讀第二層,思考:當時人們是什么樣的心情?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出來的?
(從“不約而同”眼睜睜”“無聲地指揮”等詞中體會到總理的靈車牽動了億萬人民的心,全國人民都深深地愛戴,懷念周總理。)
師:當時人們望著總理的靈車,想著總理那矯健的身軀即將化為灰燼,心急如焚,然而又沒有辦法留住敬愛的周總理,“眼睜睜”這個詞把人的這種難以割舍的思想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恰到好處。
板書:心欲碎。
(4)指導朗讀,用低沉的語調,輕聲慢讀。
(5)人們望著靈車想些什么?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陪毛主席檢閱,迎送國際友人,體會到總理工作繁忙辛苦,為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說明總理經常出現在人民群眾中間,和人民心連心。)
師:同在長安街上,同是一個總理,同樣的人民群眾,產生這樣的聯想是自然的,回顧當時幸福情景,更曾加了今日的悲痛。
(6)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并試背誦。
(7)總結第二段段意。
靈車來了,人們眼望靈車,回憶起總理的光輝形象。
(8)齊讀、試背第二段課文。
6、學習第三段。
(1)自由讀第三段,找出描寫人的動作,心理的詞句。談體會。
(“牽動”:拉動,好像總理的靈車把人們的心也拉走了,靈車每往前一步,人們的心情就增加一人分悲痛,望著遠去的靈車,人們的心都要碎了。)
(“追著靈奔跑”表現了們對總理的懷念與眷念。想再看上總理最后一眼,悲痛難忍的心情,是時總理強烈的熱愛之情的情況,)板書:心相隨
(2)指導朗讀,總結段意:
靈車遠去了,人們久久不肯離去。
7、播放億萬人民群眾在長安街上迫總理靈車的實況錄相。
8、總結全文、提問:全文總的表現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板書:總理愛人民、人民愛總理。)
課后練習:
1、 組詞:
槐( ) 挽( ) 泣( ) 陪( )
魁( ) 攙( ) 拉( ) 部( )
2、從下面的詞語中找出八組近義詞,填在( )里。
莊嚴 沉痛 慈祥 等待 莊重 焦急 移動 身軀
著急 緩慢 悲痛 身體 慈善 緩緩 等候 挪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十里長街送總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5
《十里長街送總理》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柱著、洋槐、耐心、 裝飾、腮邊、陪著、矯健、檢閱、五洲四海、不約而同。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意思。
3.了解首都人民送別周總理靈車的感人場面,體會人民群眾對周總理崇敬、愛戴的真摯情感。
教學重難點:
從人民送別總理靈車的感人場面,體會人們對總理的深切懷念之情。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柱著、洋槐、耐心、 裝飾、腮邊、陪著、矯健、檢閱、五洲四海、不約而同。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意思和人民群眾對周總理崇敬、愛戴的真摯情感。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1.教師:1976年1月8日對全中國人民來說是個悲痛的日子,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與世長辭了,舉國上下一片悲痛。周恩來是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之一。新中國成立之后,擔任政府總理,為中國革命和建設日理萬機,鞠躬盡瘁,無私地奉獻了自己的一生。他高尚的品質,贏得了全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崇敬和愛戴。1月11日首都人民自發地聚集在長安街送別周總理的靈車,出現了十里長街送總理這感人一幕。(播放《十里長街送總理》情景劇。)
2.作者目睹這感人的場面,寫成了這篇課文。今天我們學習第8課《十里長街送總理》。(板書:十里長街送總理)
3.學生相互交流自己課下搜集的有關總理的事跡資料,并簡單談談對總理的印象。
4.老師簡單小結。通過教師的介紹,激發學生的情感,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做鋪墊。
二、布置預習
1.學習生字新詞。
2.讀通課文。
3.認真讀讀課文,看看插圖,想象一下當時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情景,在最使你感動的地方做上記號。
三、檢查預習情況
1.學生自由談談自己記憶生字、理解詞語的方法,取長補短,提高自學能力。
2.檢查學生讀書情況。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教師糾正易讀錯的字的讀音。
3.組詞練習
拄( ) 槐( )耐( ) 挽( )飾( )
柱( ) 魁( )奈( ) 晚( )蝕( )
腮( ) 洲( ) 陪( )倍( )部( )
鰓( ) 州( ) 培( )賠( )剖( )
檢( ) 驗( ) 閱( ) 矯( )驕( )
撿( ) 臉( ) 悅( )嬌( )僑( )
四、理清課文脈絡
1.小組討論,課文的四個自然段主要講了幾個意思。
2.學生自由發表意見,教師加以指導。
(1)靈車到來前,人們等靈車。(1)
(2)靈車到來時,人們望著靈車想念總理。(2—3)
(3)靈車過去了,人們不肯離去。(4)
五、學習課文第一段
1.聽配樂課文朗讀,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氣氛,為理解課文內容打基礎。
2.學生輕聲讀第一段課文,邊讀邊想:這段主要寫什么?反映了人們怎樣的思想感情?
(寫靈車到來前人們等靈車的情景,反映了人們懷念總理的感情。板書:等靈車)
2.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文中哪些語句反映了人們對總理的懷念之情?邊讀邊在書中勾畫。
(訓練學生帶著問題讀書,養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和動腦、動手的習慣。)
3.學生學習后,互相討論,交流自己的看法。
(1)“長安街兩旁的人行道上,擠滿了男女老少。路那樣長,人那樣多,向東望不見頭,向西望不見尾。人們臂上都纏著黑紗,胸前都佩著白花,眼睛都望著總理的靈車將要開來的方向。”
“兩旁”、“擠滿”“向東望不見頭”“向西望不見尾”這些都說明在長安街等靈車的人非常多,而三個“都”說明人們都為悼念總理而來。在陰冷的天氣里,這么多的人來送別總理,說明總理深受人民的愛戴、尊敬。(板書:崇敬,愛戴)
(2)“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背靠著一棵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
老奶奶年歲那么大了,行動不便,拄著拐杖來長安街送總理,可見她非常尊敬總理。“焦急”是說老奶奶盼望早點見到總理靈車。“耐心”是說老奶奶無論等多久,也要等到總理的靈車。“焦急而又耐心”表達老奶奶對總理的深切懷念之情。
(板書:焦急,耐心)
(3)“一對青年夫婦,丈夫抱著小女兒,妻子領著六七歲的兒子,他們擠下了人行道,探著身子張望。一樣淚痕滿面的紅領巾,相互扶著肩,踮著腳望著,望著……”
“擠下”,“踮著”等詞語反映了青年夫婦、紅領巾深切懷念總理的心情。
(板書:懷念)
(學生自由談自己的看法、理解,相互補充,教師加以適當的點撥,指導、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分析理解能力。)
4.教師小結:老奶奶、青年夫婦、紅領巾代表了長安街兩旁的所有人,他們“焦急而耐心”的心情代表了所有人的心情。
5.朗讀練習。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一段。
《十里長街送總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6
之五
佚名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了解首都人民群眾“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感人情景,激發學生熱愛和緬懷周總理的思想感情。
2.學習先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再進一步體會內容所表達的思想的寫作方法。
3.學習本課6個生字,10個生詞,并會用“慈祥”、“不約而同”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先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即人民群眾在十里長街上送總理的情景,然后再細致理解人們是怎樣送別總理的。
教學難點 :
1.怎樣先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再細致理解人們送總理時的思想感情。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錄像帶:人們在長安街送總理的實錄。
主要板書計劃:
送(無比崇敬、無比熱愛、無比沉痛、)
等靈車時 總的概括 人多
個個悲痛
具體敘述 老奶奶
年輕夫婦
紅領巾
靈車到來時 時間 夜幕降臨
靈車 莊嚴、肅穆
人們 心情:無比悲痛
的表 神態:不約而同 站著
現 動作:摘下帽 望著 哭泣
聯想:懷念
靈車開走時 動作:追站著站著
心情:希望希望
作業 設計、安排:
課內:抄寫詞語、體會思想感情、用詞造句
課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了解周總理的生平及一些故事。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弄清文章結構。
3、初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課前談話
周恩來同志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從新中國成立起就一直擔任政府總理,他以崇高的品格贏得了全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戴。1976年1月8日,周總理因病逝世,1976年1月11日首都億萬人民聚集在長安街送別總理的靈車,場面十分感人。
二、教師板書課題:十里長街送總理
審題:課題主要意思是“送總理”,“長街”指北京的長安街,“十里”寫街長,實際寫人多。題目的意思:當周總理的靈車經過北京長安街時,首都人民在這里送別總理。
三、教師有感情地范讀課文
請同學們體會當時的情景以及人們的心情。
初讀課文,自學本課生字、生詞。
1.劃出不認識的字。
2.利用拼音字典認讀。
3.讀生詞。
4.查字典理解詞語。
四、檢查自學效果
1.讀生詞。
佩著靈車拄著洋槐焦急妻子哭泣矯健慈祥淚痕滿面不約而同
2.哪些生字容易寫錯?
“槐”、“妻”、“矯”,在字形上應注意。
3.理解詞語。
慈祥:(老年人的態度,神色)和藹可親。
不約而同:沒有經過商量而彼此一致。
五、標出自然段序號(共四個自然段)
六、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想想每自然段的意思,再想象一下當時十里長街上的情景
七、作業
1.抄寫生字、生詞。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品讀詞句,體會文章字里行間所流露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
一、學生通讀全文
思考:課文先講什么,又講什么,最后講了什么?
課文先寫等靈車,又講迎靈車,最后講送靈車。
二、學習第一段
1.指導學生根據層意劃分層次。
第一層:靈車到來之前,長安街上的場面;第二層:人們等待靈車時的動作,神態。
2.理解第一層意思,指導朗讀。
①課文的第一句交待了什么?(天色、天氣:灰蒙蒙,又陰又冷。)寫天氣和人們的心情有什么關系?(襯托出人們的悲痛心情。)讀這一句時要輕、速度可放慢些。
②第二句交待了什么?(人很多。)從課文中什么地方看出人很多?(擠滿,向東望不見頭,向西望不見尾,概括路長人多。)
③讀第三句,你能體會出人們的什么心情?
從“都”字用三次,人們佩戴一致,動作一致,反映出人們沉痛的心情也是一致的,不約而同地前來送別敬愛的周總理。
找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
3.學習第二層,指導朗讀。
(1)課文具體描寫了哪些人?
一位老奶奶,一對青年夫婦,一群淚痕滿面的紅領巾。
課文是怎樣描寫他們的?反映他們怎樣的心情?
這三句話寫出人們等待靈車時的焦急,迫切希望最后看一眼總理的靈車,盼靈車快來。但他們熱愛總理,不管等多久也要等下去。
4.指名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心情,然后歸納段意:人們懷著悲痛的心情,等待總理靈車。
5.放等靈車部分錄像,讓學生體會。
6.再讀、練習背誦。
三、學習第二段(二~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并參看教材插圖。
思考:①靈車是什么時候來的?靈車是怎樣裝飾的?②人們眼望靈車,心里想的是什么?為什么這樣寫?
2.自學準備后討論。
①靈車是在“夜幕”降臨時來到的。靈車的四周掛著黑色和黃色的挽幛,上面佩著大白花,莊嚴肅穆。
②“好像有誰在無聲地指揮……顧不得擦去腮邊的淚水。”這個句子真切地描繪了課文插圖的情景。
“無聲的指揮”是什么意思?“不約而同”怎么理解?
這是反映總理的靈車牽動著億萬群眾的心,使等候在長安街兩旁的男女老少在沒有指揮的情況下的一致行動。這句話表現了人民群眾無限懷念周總理的感情。
③“就在這十里長街上……”寫了作者的聯想。同是長安街,同是周總理,同是這些人民群眾,所以聯想自然。人們回顧當年見到周總理的幸福情景,更增添了想念總理的悲痛之情。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練習背誦。概括段意:
人們眼望總理靈車,想念總理。
4.放這部分錄像。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第三段,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
一、讀前兩部分內容,回憶上節課的內容
二、指名背誦前兩部分內容
三、學習第三段
1.自讀:邊讀邊劃出表達人們心情和神態的語句。
心情:“牽動著千萬人的心”、“希望車子能停下來”、“希望時間能停下來”。
神態:“面向……”、“靜靜地站著站著”、“好像在等待……”。
2.指導朗讀。這段課文表達了人們懷念總理的深情,朗讀時,語氣要深沉些,速度緩慢些。這樣更能表達我們對總理的無限深情。
3.練習朗讀。概括段意:靈車已經遠去,人們久久不能離開。
4.放這部分錄像。
四、放完整錄像片
五、指導造句
六、總結全文
課文記敘人們冒著嚴寒在十里長街送別周總理靈車的情景,表達了人們對周總理無限熱愛和沉痛悼念的思想感情。
七、作業
1.練習背誦課文。
2.做課后第3題填空練習。
3.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