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公開課教案(精選14篇)
《古詩兩首》公開課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會本課4個生字。理解詩意,能用自身的話說出 兩首詩的意思。
3、能說出課后練習3中帶點詞和 詩句的意思,想象并說出《游園不值》這首詩描繪的景象。
4、積累描寫春天的古詩或名句。
學習過程:
一 、 自主預習:
1、搜集描寫春天和田園風光的古詩或名句。(整理在讀書筆記上)
2、搜集有關葉紹翁和楊萬里的資料以和以前學過的這兩位詩人的詩。
二、自主讀悟,合作探究(8分鐘自學,5分鐘合作交流)
同學們,自學古詩時可以借助資料、也可以問同伴,但最好的方法是自身通過反復的誦讀來品味詩句的意思。
1、自身試讀古詩,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注意停頓,讀出節奏感和使得韻味。
2、用自身喜歡的方式 理解詩意。
方法指導:
(1)解題: 不值: “游園不值”的意思是:
;“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是
(2)抓詞語,明詩意。
讀古詩,從重點詞語入手,試著理解每一句詩的意思。(重點詞語可記在書上)
應: 憐: 屐齒: 蒼苔: 小扣: 柴扉: 籬落:
疏疏: 一徑: 深: 急走:
(3)看畫面,想詩境
結合課文的插圖,想象“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詩一幅怎樣的情景,用自身的話說說詩的意思。
3、悟詩情,巧誦讀
《游園不值》一詩表示了作者
《宿新市徐公店》表示了作者對 的贊美和
對的喜愛之情。
在小組內有感情地誦讀,比比誰背得既快又有韻味。
三、交流展示(7分鐘)
四、做一做,看看哪個小組正確率最高!(7分鐘)
1、默寫古詩。
《游園不值》 《宿新市徐公店》
2、解釋帶點的字,說說詩句的意思。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應: 憐: 小扣: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走:
4、描寫春天的古詩名句。(3到5句)
五、快樂積累:(8分鐘)
描寫春天的詩: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晚春》 韓愈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春游湖》 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描寫田園風光的:
《過故人莊》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古詩兩首》課后反思
第一期《小學語文教師》上刊登了第三屆全國經典詩文誦讀教學研討會局部課堂實錄,其中薛特的《夜雪》一課叫我印象深刻。薛特深諳古詩教學真諦,教學過程中同學的誦讀貫穿始終。薛特精心設計了誦讀指導的三個層次:會讀,讀懂,吟誦。從實錄來看,樸實,扎實,簡潔,體現了古詩教學詩句要反復誦讀,詩意要大致了解,詩篇須熟練背誦的“三要”原則。
今天,我也碰到了《古詩兩首》——《游園不值》、《宿新市徐公店》。受其啟發,心里也萌動了模仿其教法的想法。
在對兩首詩進行了一番誦讀之后,我選擇了《宿新市徐公店》作為實驗品。一來,《宿新市徐公店》相對較容易理解,二來,這是一首從六年級教材選到五年級的舊課文,以前上過,心里有些底。
古詩教學,指導同學讀準字音,讀順句子不難,經歷了同學自讀,教師范讀和個別糾正后,大多同學都能將整首詩讀順。關鍵是理解詩意和讀出詩情,讀出詩味上較難掌握。以往在這方面,我生怕同學不能理解詩意,“死纏爛打”,結果時間花了,同學卻不明就里,依然霧里看花。
這一環節的教學時,我設計了三個與詩的背景和內容相關的問題,拋給同學,告訴同學假如這三個問題能解決了,整首詩也就讀懂了。
1、詩人寫這首詩站在哪里?請從詩中找出依據。
2、《宿新市徐公店》寫的是什么季節的景物?也從詩中找出依據。
3、兒童找不著蝴蝶,是因為他們走得太慢,蝴蝶飛得太快嗎?
在同學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我拋出了這三個問題。三個問題的依次出現,就像向水塘了拋進了三塊石子,立即擊起了同學思維的漣漪。同學說得頭頭是道。從他們的發言中,我知道他們已經讀懂了這首詩,一幅由籬笆、小路、菜花、黃蝶構成的鄉村田園圖出現在他們腦中,鄉村田園的清新氣息依稀可辨。在這樣的基礎上,誦讀詩歌就不怕沒有詩歌味了。
同樣,《游園不值》的教學,我也設計了三個考慮題,以此指導同學切切實實地去理解古詩。
1、查字典,理解“憐”、“印”、“扣”的意思。
2、柴門久久沒有開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3、詩人游園不值,會不會很掃興?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個問題的討論。問題一出,個別同學當即認為很掃興。漸漸地,同學就有了新的理解,“詩人雖沒有進到園子里,但卻有一支開得艷麗的紅杏越過墻頭探出頭來迎接自身,這不正是老朋友在熱情歡迎自身嗎?”“這支紅杏已經足以讓詩人感受到春光的美好了,所以他不會掃興。”……“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的意義越辯越明,同學咀嚼出了詩的味道。
《古詩兩首》公開課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1個生字;
2. 背誦兩首古詩,默寫《四時田園雜興》;
3. 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所描寫的景象,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4. 感受鄉村生活,陶冶愛美的情趣,養成積累的習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都學過哪些古詩呢?誰愿意背給大家聽?今天,咱們再來共同學習一首,題目叫《四時田園雜興》。
播放課文朗讀錄音。介紹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其詩題材廣泛,對農民的痛苦,官吏的殘暴等都有反映,詩風清逸淡遠。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
二、釋題并初步感知課文
1.釋題:“興”是什么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詩文會寫些什么內容?
2.教師范讀全詩,學生小聲自讀并思考: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干什么?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3.指名試讀全詩,引導回答上面問題。
三、學習詩文內容
1.自由讀文,利用工具書查閱自己要理解的詞語,并記錄自己的疑難問題。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①晝:白天。 ②耘:除草。 ③耘田:在田里除草。 ④績麻:把麻搓成線。 ⑤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 ⑤未解:不懂。 ⑦供:參加。 ⑧耕織:耕田織布。 ⑨傍:靠近。 ⑩桑陰:桑樹下。
4.引導學生試著解釋全詩: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條,村里的男女都擔家。
幼童不懂耕田織布,也在桑樹蔭下學著種瓜呢!
5.請同學們認真想一想:后兩句表現孩童天真可愛的行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襯托出農民勤勞簡樸的生活)
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描述畫面內容。(抓住兒童神態、動作、想象其語言)
6.放聲自由讀詩,想像其意境,體會農民一家辛勤勞動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指導背誦
五、總結
這首詩風格清新自然,語言親切樸實,富有泥土氣息。描寫了緊張而又愉快的勞動場面和田園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業
背誦全詩,預習下一首詩。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引入新課
我們學習《古詩二首》的第二首詩。《小兒垂釣》。(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播放課文朗讀錄音)
1.認讀生字詞:蓬頭、稚子、垂綸、側坐、莓苔、借問、遙招手、不應人。(注意生字“蓬、稚、遙”的字音字形。)
2.教學生字“釣”,注意右邊“勺”里面的“點”不要丟掉。
3.學生試讀全詩。
三、釋題介紹作者
讀課題,思考:“小兒”指什么?“垂”在字典中怎么解釋?理解絲線的一頭向下可以說成是垂下來的線。并引導學生理解:“垂釣”什么意思?“小兒垂釣”什么意思?
四、學習前兩句
1.指名讀第一句。思考:是什么樣的小孩在釣魚?從哪看出他年齡很小?理解“蓬頭、稚子”。這個頭發很亂的小孩在干什么?字典中“綸”什么意思?理解“學垂綸”就是學釣魚的意思。
2.指名讀第二句。思考:小孩兒學釣魚是怎么坐的?什么是“側坐”?坐在哪?理解“莓苔”和“草映身”。
3.指導朗讀。
小孩年齡這么小,卻獨自坐在草叢中模仿大人的樣子學釣魚,你覺得小孩怎么樣?(板書:天真可愛)。這樣的小孩你們喜歡嗎?要讀出對小孩的喜愛之情。教師范讀,學生試讀。
4.指名說前兩句詩意。邊讀邊體會,想像詩中情景,加上想象再說這兩句詩意。
五、學習后兩句
1.齊讀第三句。思考:小孩正急切地盼魚兒上鉤,出現了什么情景呢?從哪看出路人在問路?“借問”什么意思?想象路人來問路的情景,并思考:路人可能問些什么?小孩是怎么做的?想象小孩是怎么招手的?思考:小孩招手是什么意思?“遙”是什么意思?
2.指名讀第四句。思考:小孩為什么擺手?從哪看出怕把魚嚇跑?怕什么聲音嚇跑魚呢?除怕路人腳步聲、問話聲還怕什么聲音呢?讀后半句,思考“應”是什么意思?“不應人”呢?
3.小孩既怕路人腳步聲、問話聲嚇跑魚,又怕自己回答聲嚇跑魚,他一門心思撲在釣魚上,你覺得他釣魚釣得怎么樣?(板書:專心認真)
4.學生扮路人、小孩表演,體會小孩緊張心理和天真可愛的形象。
5.指導學生朗讀,讀出小孩緊張的心理和活潑可愛的特點。
6.指名看圖說后兩句意思。
六、體會待的意境
學生觀察圖,邊看課文朗讀邊體會,想像詩的意境。
指名到前面講全詩的內容,要展開想像。
指導朗讀,讀出詩的意境美。
七、指導背誦全詩
八、總結
這首詩前兩句寫了小孩的樣子和釣魚的姿勢,后兩句描述了小孩專心致志學釣魚的神態,把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孩描繪得活靈活現,用詞準確,意境美而不俗,使人讀后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觀其色。
九、作業
1.背誦《小兒垂釣》。
2.預習《我和企鵝》一課,試讀全文,不懂的字詞解決。
十、板書設計:
《古詩兩首》公開課教案 篇3
教學預設目標:
1、有朗讀古詩的興趣,能從詩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認識"所、牧"等12個生字,會寫"詩、林"等6個字。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詞。
2、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通過朗讀能初步感悟詩歌的韻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學難點 :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課前準備:
生字詞卡片、背誦一首自己最喜歡的古詩、課件、音樂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預設
第一課時
學習古詩《所見》。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通過朗讀,感受詩中牧童的機靈活潑,天真可愛。
一、激趣導入 。
1、沈老師知道,咱們班的很多同學學過很多的古詩,也會背很多的古詩,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詩背給大家聽?(指名背誦)
--展示學生平時的古詩積累
2、揭題,釋題。
齊讀課題。"所見"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嗎?(指名說說)
小結:所見--所看見的事物(東西)
3、出示課文插圖投影:
《所見》這首詩,寫的就是詩人所看到的圖上的景物。讓我們也來看看圖,你能用幾句話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嗎?
二、初讀課文。
1、出示小黑板:預習"三讀"法:
一讀:讀準讀通課文。(大聲朗讀)
二讀:劃出生字,記住字形(不出聲音默讀)
三讀:讀懂句子,學會提問。(輕聲讀)
2、請同學們用我們學古詩的"預習三讀法"來預習一下課文。
把不懂的字、詞、句子用橫線加上"?"劃下來。如:?
3、學習生字。
(1)、預習好了,你能把古詩中的生字讀出來嗎?(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自己練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老師相信你們不用看拼音也能讀出來。(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
自己練讀、指名讀、齊讀。
(3)同桌對讀,檢查。
三、精讀課文。
1、你能把這首詩流利地讀出來嗎?指名讀(兩名)
2、播放音樂,教師范讀。
學生閉上眼睛聽,初次感悟、體會詩句的意思。
3、學生練讀全詩。(4人組內合作朗讀)指名1號做朗讀匯報。
4、在4人組內交流:古詩寫了畫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5、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師相機解決問題)
預設問題:什么叫"振林樾"?(傳遍了樹林)
"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
6、理解詩意。
(1)出示課文插圖。
A師指"牛與牧童"圖問:這是怎樣的一個情景?(牧童騎黃牛)
B放錄音(牧童歌唱的聲音)聽!牧童高興地唱起了歌,他的歌聲怎么樣?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歌聲在樹林里回蕩。出示詩句: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C齊讀詩句。
(2)、演示"牧童捕蟬"的動作及"蟬叫聲"。說說第二句話的意思。
心想捕捉鳴叫的知了,馬上站在樹下一聲不響。出示詩句: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齊讀詩句。
(3)、你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嗎?(小組合作完成)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歌聲在樹林里回蕩。心想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馬上站在樹下一聲不響。
(4)挑一句自己最喜歡的讀一讀。(指名讀)
(5)多美的一首詩啊!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配上音樂)
齊讀--指名讀--男女生讀
四、讀詩想畫面。
1、教師配樂朗誦,學生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
2、教師引導學生根據畫面背誦。(引背同桌對背齊背)
3、從"林樾"、"蟬鳴"可以看出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季節?
五、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記住字形。(指名說說)
2、說說你認為最好記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呢?
3、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林:左邊的木的捺改成點。
黃、童:中間一橫要寫長,其他的橫要寫短。
范寫"黃"、"童"
六、編故事
學完了這首詩,你覺得牧童捕到蟬了嗎?小小組里討論一下,試著編一個故事。
七、課后作業 。
1、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2、把你最喜歡的句子用自己的話寫下來,或者畫下來。
第二課時
學習古詩《小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通過朗讀,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激發學生熱愛美好事物的情趣。
一、看圖揭題,導入 。
1、出示課件(課文插圖)問:這是什么?
2、小池美嗎?美在哪里?(指導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2、同桌合作,試讀課文。檢查字音,糾正讀錯了字音。
3、指名兩人組朗讀匯報。
三、圖文對照,理解感悟。
1、看課文插圖,說說你覺得池塘怎樣?詩中是怎么寫的?
引出詩句: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2.交流自學。課堂討論疑難詞句,通過投影重點講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個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細觀察圖畫,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詩中是怎么寫的?
引出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3.學生提問自學不能解決的字詞,教師作簡要解答。
4、簡單講述詩意。
5、全班齊讀全詩
四、啟發想象,感情朗讀。
1. 教師范讀。
2. 學生練讀。(4人組內,一人朗讀古詩,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畫面。組內交流)
3. 教師語言描述,激發學生想象。
初夏的早晨,陽光燦爛。我們來到一個幽靜的小池邊,只見水池中已經長出了一些嫩綠的荷葉,有的荷葉還沒有完全展開,只是露出一個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動,池水非常清澈,倒映著濃密的樹陰。這時候,飛來幾只蜻蜓,有一只飛累了,落在尖尖的荷葉上休息。這樣的景象,給你一種什么感覺呢?
4. 引導學生帶著這種感覺朗讀。
5. 朗讀反饋。
6 .練習背誦。
五、學習生字。鞏固詞語。
1. 出示帶音節生字認讀。
2. 去掉音節認讀。
3. 小組合作,創造性認記字形。
4、認讀課后我會讀的詞語。
六、總結全文。
七、課后拓展:
和伙伴們交流自己會背的古詩。
《古詩兩首》公開課教案 篇4
a級基礎知識達標(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
一、我會寫(看拼音,寫詞語)(18分)
mèng hào rán
guǎng líng
cí bié
jūn zǐ
二、我來當翻譯(寫出詩句意思)(16分)
1、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光無故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吟詩園(默寫本課的兩首古詩)(10分)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寫好鋼筆字(6分)
b級重點難點過關(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
一、我會填(15分)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作者是 朝詩人 ;《送元二使安
西》的作者是 朝詩人 。這兩首詩表達了作者 之情。
二、古詩閱讀(閱讀古詩,完成各題)(15分)
贈汪倫
李 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這首詩寫的是 送 。(4分)
2、李白用桃花潭水之深來表達 。(6分)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句詩的意思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三、我還知道別的表達人間真情的古詩(20分)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題
查有關資料填空:
李白,字 ,號 ,是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 的美
稱。詩圣是 。
《古詩兩首》公開課教案 篇5
一、復習導入
1、比賽背誦《乞巧》。
2、聽寫“乞、巧、霄、渡”4個字。
3、出示課題《嫦娥》,學生講關于嫦娥的故事。
二、自主學習,感悟詩意
1、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可輪讀、大聲讀、同桌合作讀、自讀等。
2、默讀質疑。
3、按自己喜歡的方式感悟詩:
⑴可查字典理解字詞來理解詩句。
⑵聯系收集的資料和同步閱讀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來理解。
⑶可小組合作,也可獨立自悟。
4、有感情朗讀詩:
⑴生練讀。
⑵師指導朗讀。引導學生配樂,邊想象情景邊朗讀。
三、背詩比賽
1、練習背誦。
2、組內比賽。
3、各組隨機抽查比賽。
四、識寫生字
1、認讀生字。
2、指導書寫,教師范寫“屏”。
五、拓展練習
同學們,如果說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們渴望飛天的夢想,如今,我國的“神舟5號”飛船已實現了這個夢想。假如你乘坐飛船登上月球,見到廣寒宮、嫦娥,見到環形山等等,又會演繹出怎樣的富有現代特征的神話故事呢?請用“廣寒宮、嫦娥、“神舟5號”飛船、運動會”等詞語編寫一個想象故事。
《古詩兩首》公開課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等13個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背誦。
【教學設計思路】
在讀古詩的過程中邊讀邊認字,讓學生利用掌握的識字方法識記生字。
古詩的內容和意境,讓學生結合插圖,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自己理解、感悟。
【教師準備】
孟浩然、高鼎的簡介,風箏的歷史簡介。
《春曉》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談話導入 1、問:學了前面幾篇課文,你覺得春天是怎樣的?
2、談話:古代的人也喜歡春天,他們寫了好多好多的詩篇來歌頌春天、贊美春天,今天我們將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3、板書課題。
4、兩首古詩的題目是什么?誰能讀準?
板書:春曉 村居 1、自由說。
2、認真聽。
3、書空課題,認讀生字“古、詩、首”。
4、區分讀準“春”和“村”。
書寫兩首古詩題目。二、學習生字 1、把生字卡貼在黑板上。
2、組織學生匯報、交流自學情況:
① 出示6個字,指名讀準。
② 組織交流記憶字形的方法。
③ 出示,檢查字意:
古( )( )( )
聲( )( )( )
多( )( )( )
處( )( )( )
知( )( )( )
忙( )( )( )
1、用“利用熟字學生字”的方法自學生字。
2、匯報、交流自學情況:
① 讀準字音:翹舌音“詩、首、處”;平舌音“村、醉、散”。
② 交流記憶字形方法:
組合:古、聞、居、童
換偏旁加偏旁:詩、醉、忙
③ 擴詞,理解字意。
三、朗讀古詩 1、范讀。
2、巡視檢查。
3、指名讀。
4、組織比賽讀。
1、聽,揣摩。
2、自由讀。
3、自愿讀。
4、比賽讀(同桌讀、小組讀)。 四、理解古詩 1、巡視。
2、出示: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
3、對重點問題進行簡單講解或點撥。 1、自讀兩首古詩。
2、表達自己的理解。
3、就不理解的問題進行討論。五、感悟欣賞 放音樂,朗誦。
看插圖,聽配樂朗誦,感悟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六、寫字 1、范寫。
2、巡視,指導個別。 1、觀察、揣摩。
2、描紅,臨寫七、實踐 制作風箏,放風箏。
【板書設計】
春曉 村居
孟浩然 高 鼎
春眠不覺曉, 草長鶯飛二月天,
處處聞啼鳥。 拂堤楊柳醉春煙。
夜來風雨聲, 兒童散學歸來早,
花落知多少。 忙趁東風放紙鳶。
《古詩兩首》公開課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對恬靜生活的向往。
二.教學時間:1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揭題。
(二)出示兩首詩歌。
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森林,
復照青苔上。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三)自由讀兩首詩,要求把字音讀正確。
(四)指名朗讀課文,結合正音。
(五)簡介作者。
(六)對照譯文,學生嘗試理解詩意。
(七)檢查詩意理解情況。
1.字詞。
空山
但人語返景深林復照
朝辭白帝輕舟萬重山
2.每句話的意思。
(八)感受詩情。
1.《鹿柴》寫的是哪里的景色?這里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受?為什么?
3.作者在《早發白帝城》里抒發了作者什么樣感情?你從哪里感受到的?
(九)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十)嘗試背誦。
《古詩兩首》公開課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所、牧等12個字,會寫詩林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激發學生朗讀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本課掛圖或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激趣,導入新課
1.引導看圖,說說看到了什么。
2.介紹作者,引入新課。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解決。
2.檢查學習情況。(出示生字卡片,用開火車的形式或找朋友的游戲快速反饋識字情況。抓住重點字,如所平舌音,捕的聲母是b,而不是p。發現錯誤或不會讀的字及時讓學生多讀幾遍。)
三、指導朗讀,達到背誦
1.指名試讀。
2.教師范讀,導讀(引導學生感語詩句的韻律、停頓。如:句尾的抑揚,聲音的長短)
3.學生練讀。
4.指名讀,接龍讀
5.背誦。
四、指導書寫生字。(前3個字)
1.出示生字,學生認讀。
2.指導范寫。(重點指導學生認為難的字)
3.學生練寫,師巡視指導。
4.展示作業。
五、布置作業
把詩背給家人聽。
第二課時
一、復習
齊背古詩《所見》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掛圖,引出新課。
2.介紹作者。
三、回顧《所見》學習方法,運用此方法自學課文
1.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2.教師參與小組合作,了解學習情況。
四、匯報學習情況
1.小組陳述本組學習情況。
2.全班共評。
五、指導朗讀達到背誦
1.指名試讀。
2.師范讀(注意指導學生讀出詩的韻尾)。
3.學生練讀(可用多種形式練讀)。
4.背誦古詩(可采用比賽讀等多種形式,從而激發學生興趣)。
5.拼詩游戲(可檢查學生背誦及識字情況)。
六、指導書寫(后3個字)
重點指導黃字的中間一橫要長些,教師要大膽放手相機示范。
評價作業。
七、課后作業
自己創作兩句描寫夏天的詩句。
《古詩兩首》公開課教案 篇9
【知識塔】
寫字接力賽開始了,咱們快參加吧!
我和同桌比,_________先奪到紅旗。
【聰明屋】
一、看看我是誰
二、填上表現顏色的詞,并涂上相應的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益智園】
我知道:
《望廬山瀑布》詩中寫瀑布從高處落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的《絕句》中,寫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雖然詩中寫了雪,但是,從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可以看出這是首寫__________天的詩。
《古詩兩首》公開課教案 篇10
這一課共編排了兩首古詩。
《江畔獨步尋花》一詩的作者是唐代大詩人杜甫。這是詩人寫的組詩《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里的第六首,全組詩共七首,記錄了詩人在四川成都錦江邊獨自散步尋花的全過程。詩的題目是“尋花”,全詩圍繞著花景來寫。前兩句寫花,從滿蹊(分布)、干朵萬朵(數量)、壓枝低(繁茂)這不同角度寫,使人印象深刻,不覺得重復。后兩句寫花間的景象,由寫靜態轉為寫動態,細致刻畫了蝴蝶和黃鶯。全詩描寫動靜相應,有聲有色,意境十分優美,表達了詩人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熱愛,以及久經離亂后得以安居時的喜悅心情。
《菊花》一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元稹。這是一首詠菊詩。“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詩人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后凋的品格發出由衷的贊美。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及新詞。
2.能看注釋,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
1.請學生給大家背誦學過的古詩。
2.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古詩可以說是其中的一顆明珠。好多古詩都描寫了引人人勝的景色,進而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所以,我們在學習古詩的時候,只理解詩的字面意思還不夠,還要把詩中的語言文字變成自己頭腦中的畫面,使自己深入到詩境中去悟情。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
3.板書課題:江畔獨步尋花。
二、解題,介紹作者。.
1.請學生根據注釋解題。(在江邊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
2.師生交流有關詩人的資料。
杜甫,字子美。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和李白并稱李杜,代表著唐代詩歌的兩座高峰。自幼好學,很有政治抱負。漫游各地,與李白相識。安史之亂前住在長安,生活貧困。
安史之亂后,棄官移家成都,在浣花溪邊筑草堂。晚年離開成都,病死在湘江途中。他的詩歌敢于大膽揭露社會矛盾,批判統治者的罪惡,對窮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歷史,被稱為詩史。
三、抓字眼,明詩意。
1.自讀古詩。學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字眼)。
(“黃四娘”是誰?“自在”什么意思?“嬌鶯”什么意思等?)
2.分組互助學習,可查字典。聯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來理解字詞的意思。
(“黃四娘”,杜甫的鄰居。“自在”是指自由自在。“嬌鶯”是指黃鶯嬌柔的歌喉。)
3.師生共同討論,理解詩意。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這兩句的意思是:黃四娘家的小路上開滿了鮮花,千朵萬朵,壓得枝條低垂下來。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這兩句的意思是:戲鬧的蝴蝶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黃鶯放開嬌柔的歌喉不斷地啼唱。
四、提問題,悟詩情。
1.“話”的意思弄明白了,那么怎么把詩中的意思變成頭腦中的畫面呢?我們不妨針對詩中詞語來提幾個“什么樣”和“怎么樣”的問題。
2.給前兩句提問題,悟詩情。
(1)鼓勵學生提問題,教師可做示范。
(“什么樣的小路上,開滿了什么樣的花?這些花壓得枝條都怎么樣了?”)
(2)針對這些問題來想一想,當時的情境怎么樣呢?也就是說,你頭腦中的畫面是什么樣的?
(3)出示一張場景圖畫投影片,啟發學生思維。
(黃四娘家門前有一條曲折的小路。小路旁開滿了各色各樣的鮮花,成千上萬朵花壓得枝條都低低地彎下了腰。)
3.給后兩句提問題,悟詩情。
(1)學生分組討論提問題。
(什么樣的蝴蝶怎么飛舞?黃鶯的叫聲怎么樣?它好像在說什么?)
(2)針對這些問題來想一想,你頭腦中的畫面是什么樣的?
(留連花朵的蝴蝶不停地在花叢中上下追逐著、戲鬧著。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叫聲宛轉動人,好像在說:這里多美呀!)
五;想畫面,詠詩句。
1.想象當時的畫面,詩人看到、聽到后的反應。
(感嘆春光給予視聽的無窮美感,表達了詩人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熱愛,以及久經離亂后得以安居時的喜悅心情。)
2.指導朗讀。
(采取學生練讀、評讀的形式,要求讀出對生活的熱愛,作者看到景物后的喜悅心情。)
六、根據你的想象,把詩中描寫的景物畫下來。
1.學生自畫。
2.集體交流。七、作業 :背誦《江畔獨步尋花》。
第二課時
一、揭示課題,介紹作者。
1.板書課題:菊花。
2.師生交流有關詩人的資料。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洛陽人。他是北魏鮮卑族拓跋部后裔。元和十年,與白居易等酬唱頻繁。詩與白居易齊名,稱元白,同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有《元氏長慶集》。
二、抓字眼,明詩意。
1.自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舍 斜 盡
2.再讀古詩,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
(“繞舍”什么意思?“似”什么意思?“更”什么意思?)
3.分組互助學習,可查字典,聯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來理解字詞的意思。
(“繞舍”是指環繞著房屋。“似”是好像的意思。“更”是再的意思。)
4.師生共同討論,理解詩意。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這兩句的意思是:一簇簇秋菊環繞著房屋開放,好像是到了隱士陶淵明的家,我一遍又一遍繞著籬笆觀賞菊花,不覺得太陽已漸漸西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這兩句的意思是:在百花中我并不是對菊花情有獨鐘,而是因為菊花開過后再也沒有可觀賞的花。
同桌互相說一說詩意,指名說。
三、提問題,悟情境。
1.學生分組針對詩中詞語提幾個“什么樣”和“怎么樣”的問題。
2.師生共同歸納。
(1)秋天的菊花叢開得怎么樣?
(2)誰一遍又一遍地怎么樣觀賞菊花?
(3)菊花開過后花壇什么樣?
3.針對這些問題想一想,你頭腦中的畫面是怎么樣?
(開得正艷的菊花這一叢、那一簇,在房屋的周圍競相開放。我繞著籬笆看看這叢,又看看那簇,有時還蹲下來認真觀賞。菊花開過后,這房屋的周圍也就再沒有可觀賞的花了。)
四、想畫面,詠詩句。
1.想象當時的畫面,詩人要表達怎樣的情感?
(詩人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后凋的品格發出由衷的贊美。)
2.詠詩句、指導讀出贊美的語氣。
采取分組練讀,評讀的形式。
3.試背這首詩。。
五、選做作業 :根據你的想象,把詩中描寫的景物畫下來。
(一)、看拼音寫詞語
(二)、按要求填空。
1.“菊’’共——筆,第四筆是——。
2.“陶”共——筆,第九筆是——。
3.“此’’共——筆,第五筆是——。
(三)、多音字組詞。
卸 別
叫 更
(四)、解釋下面字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江畔獨步尋花》:
江畔:
蹊:
留連:
自在:
恰恰:
獨步尋花:
《菊花》:
秋叢:
繞舍:
籬:
盡:
更:
(五)、無把詩句補充完整,再解釋詩句的意思。
1.——自在嬌鶯恰恰啼。
2.——似陶家,遍繞籬邊。
(六)、知識積累。
1.你所知道的唐代的詩人還有
2.你還知道杜甫寫的什么詩?能寫下來嗎?
《古詩兩首》公開課教案 篇11
【教學目的】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認字、寫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幻燈片、圖片、錄音朗誦、古箏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背詩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從小到現在一定會背不少古詩了吧,今天我們就來比一比誰背的多,好不好?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誰先學會。
(板書課題《草》)
二、初讀古詩,自主識字
1、自由朗讀《草》這首詩:
⑴ 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畫出不認識或容易讀錯的字。
⑵ 結合語境自主認讀。
⑶ 小組內互相檢查讀詩情況,糾正字音“榮”、“燒”。
2、聯系生活識字“枯”、“榮”。
三、細讀古詩,理解詩意
1、自由讀古詩,你學懂了這首詩的哪個詞或哪句詩,匯報一下。
2、小組內互相交流不懂的地方,教師適時引導點拔。
3、指導朗讀:
你喜歡詩人描寫的小草嗎?為什么?
4、讓我們在朗讀中去贊美小草吧!
指名讀;
配樂讀;
比賽讀。
5、聽著你們的朗讀,我感到了春天是多么的美!詩人白居易把我們帶到了廣闊無邊的草原上,讓我們領略了草原上的美景,誰能把你查到的有關詩人的資料介紹給大家?
6、情境背誦,教師引導學生背誦。
7、指導寫字。
學習書寫“枯”、“榮”、“燒”3個字。
⑴ 指名說說每個字書寫要注意什么。
⑵ 重點指導:
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木”字橫要短,撇捺伸展開。
燒:火字旁捺要變點;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鉤要有彎度;下面的“兀”字橫要短,豎彎鉤的拐彎處要圓潤。
8、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評議展示。
四、知識拓展,積累運用
1、讀讀記記《草》原詩后四行的內容。
2、填空:
離離( )( )( ),
一歲一( )( )。
野火( )( )( ),
春風( )( )( )。
五、作業
背誦白居易的其它詩。
【板書設計】
2 古詩兩首
草
白居易
枯 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生命力
第二課時
一、復習古詩,談話導入
1、指名背誦古詩《草》。
2、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
3、回憶學過的宋代著名詩人楊萬里的古詩《小池》。
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楊萬里描寫暮春時節的詩《宿新市徐公店》。
(板書課題)。
二、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1、自讀古詩,讀準字音。
2、運用各種方法識字。
⑴ 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學,或者有的同學認識姓徐的人,就請他教大家識記“徐”這個字。
⑵ 組詞識字,如:
宿:住宿、宿舍。
⑶ 以熟字帶生字識字,如:
離──籬
味──未
3、指導寫字。
⑴ 小組學習其它幾個生字,重點指導:
未──可以先復習一下“味”字,再指導書寫。上橫要短、下橫要長;撇捺要舒展。
宿──寶蓋不宜太寬。
⑵ 學生練習書寫,自我評價:
在自認為寫得滿意的字上做標記。
三、細讀古詩,總結學法
1、誰能說說我們學習《草》這首詩時是按照怎樣的學習步驟來學習的?
⑴ 讀:
讀準字音,把古詩讀通順。
⑵ 想:
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讀懂了?哪里還不懂?
⑶ 說:
在學習小組內說說自己的學習收獲。
2、請同學們按照以前的學習步驟來學習古詩《宿新市徐公店》。
⑴ 學生在組內說說自己讀懂和不懂的地方。
⑵ 匯報。
(教師適時點撥、幫助)
四、誦讀詩句,進入意境
1、自由讀:
你對暮春時節的景象有什么新的發現?
2、指導讀:
孩子在捕捉蝴蝶時是什么樣的心情?當黃蝴蝶飛入金黃色的菜花中找不到時,他又是怎樣的心情呢?
3、比賽讀:
誰讀的好?好在哪兒?
4、背誦:
同桌互背、指名背、齊背。
五、鞏固古詩,能力培養
你能把這首小詩編成一個小故事嗎?小組交流。
六、作業
1、背誦古詩。
2、把《宿新市徐公店》這個故事講給自己身邊的人聽。
【板書設計】
2 古詩兩首
《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里
籬笆 小路
黃蝶 黃花
《古詩兩首》公開課教案 篇12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5個生字。認識“曉、眠、啼”3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材說明
本課是一首古詩,作者孟浩然。“春曉”指春天拂曉時的情景。詩句的意思是:春夜,睡得香甜,不知不覺天就亮了。醒來后,聽見到處是鳥叫的聲音。回想起夜里我聽到的風聲雨聲,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風雨打落了。作者先寫早晨的所感所聞,再回想昨夜的風雨落花,表達出他喜春惜春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是學會生字,朗讀、背誦課文。
三、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觀察周圍自然景物的變化,說說自己的感覺。準備本課生字卡片、放大的課文插圖和配樂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二)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生字中的“聲、知、少”都是翹舌音,要注意讀準。鼓勵學生用熟字或生活積累自己設法記憶字形。如,用“小”記“少”,用窗外的雨點形象記住“雨”。
要提醒學生注意易混淆之處:“聲”上面是“士”不是“土”,最后一筆是撇,不是豎彎鉤;“少”第一筆是豎,不是豎鉤;“夜”的第四筆是豎,不是豎提。
2.寫字教學
有的字重點筆畫正好寫在豎中線上,在指導學生觀察范字時,可提醒學生抓住這些筆畫,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寫勻稱。以下生字的筆順要注意。
夜:夜夜夜夜夜。
雨:雨雨雨雨雨。
聲:聲聲聲聲聲。
(三)朗讀指導
這首詩語言、意境皆美,必須通過反復朗讀來感悟。可以通過教師朗讀或錄音朗讀進行示范,再引導學生聯想自己早晨醒來聽到鳥叫、想到花開的心情來讀,語速稍慢,“曉、鳥、少”的字音適當延長,讀出古詩的節奏。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四)練習提示
第三題是復習鞏固生字的練習,可放在教過生字后進行。讓學生先把每個生字讀一讀,數一數筆畫,再把筆畫數相同的字寫在一起。第四題填空,應在熟讀背誦和書寫生字以后進行。
(五)擴展活動
詠春的詩不少,學完本課的《春曉》后,可在《學習園地》中介紹一些描寫春色的詩句,注上拼音,讓學生讀讀背背,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春天的熱愛。如: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徐俯《春游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蘇軾《春宵》)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春日》)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韓愈《晚春》)
(六)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1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例(一)
采用故事的形式導入新課,有助于學生閱讀、體味
1.簡介作者孟浩然。
2.根據詩意編故事講述。
大意是孟浩然夜讀入睡,半夜被風聲雨聲驚醒,一會兒又睡著,直到鳥鳴聲傳來才發覺天亮了。起床后,邊聽邊說:“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忽然,他想起夜里聽到的風雨聲,走到窗前,邊看邊說:“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由此,留下了一首名詩《春曉》。
3.范讀課文。
4.猜猜看:課題中“曉”指的是什么時間?
5.讀古詩,學字詞。
6.背誦古詩,完成練習。
例(二)
角色扮演、情景體驗
范讀全詩。
質疑問難:哪些讀懂了,還有哪些讀不懂?
創設情景,體會詩的意境:教師說詩意,學生扮詩人念出詩句。
扮演角色,體驗情景:學生扮演詩人吟誦詩句;學生扮演詩人,教師扮演奶奶(爺爺),“詩人”向“奶奶”講述詩意,吟誦詩句。
《古詩兩首》公開課教案 篇13
第一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教法學法〗
1、教法:
啟發感悟。
2、學法:
朗讀練習。
〖教學目標〗
1、認識“枯”等幾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3、培養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7個生字是重點和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背誦古詩的興趣是難點。
〖教具準備〗
挑選古詩的配樂曲子,彩筆及畫紙。
〖教學過程〗
一、激勵引入
老師聽說,有的同學可聰明了,會背許多古詩呢!請你大聲的背給大家聽一聽。
(抽學生背)
同學們可真了不起,今天老師又帶來了一首古詩。
板書出示課題:草。
二、老師范讀激趣
1、老師配樂吟誦。你們想讀嗎?自己試試。
2、學生自讀。
3、會讀了嗎?請讀給同桌聽一聽。
(同桌互相糾正讀音。)
4、誰想讀給大家聽聽?
注意:草、歲、盡、吹、生等字音。
5、齊讀。
三、感情的朗讀,體會詩人感情
1、學生自己吟誦體會。
2、抽生誦讀。
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加,老師給以恰當的指點。
3、大家齊讀。
四、啟發想象,感悟詩歌大意
讀了這首詩,老師眼前浮現出這樣的景象:
原野上長滿了茂盛的野草,它每年都要枯萎一次,繁茂一次。不管烈火怎樣焚燒,只要春風一吹,原野上又會長出青青的野草。野草的生命力多強啊!
1、學生自讀體會。
2、看書上的圖,進一步體會。評議這幅畫,說說自己的想法。
五、配樂誦讀全詩
1、先自己邊讀邊想象,有滋有味的吟誦這首詩。
2、試著背下來。
3、配樂朗讀、背誦。
六、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
枯榮
2、寫一寫這兩個字,再寫一寫“燒”字。誰來提醒大家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3、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引導。
注意:“榮”字的禿寶蓋要寫寬點,“燒”的右上角沒有點。
4、學生書寫,老師巡視輔導。
七、課堂檢測
抽測古詩背誦、朗讀情況。
八、課堂小結
寫好字,背好詩的同學,可以自讀“我知道”中的內容,不懂的地方向老師或同學請教。
〖板書設計〗
2、古詩兩首
草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教后記〗
在第一課時的學習中,無論從背誦課文還是書寫生字,學生都表現了極大的自主性.自己預習熟讀成誦,利用熟字加一加的方法學寫生字.都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
第二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教法學法〗
教法:啟發感悟。
學法:朗讀練習。
〖教學目標〗
1、會寫“未”等9個字。
2、理解古詩的意思,并能背誦古詩。
3、認識其他描寫春天的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古詩的意思,并能背誦古詩。
〖教具準備〗
古詩錄音磁帶。
〖教學過程〗
一、賞圖引入
圖上畫的什么?是什么季節?注意區別花與蝴蝶的色彩。
1、古時候有位著名的詩人叫楊萬里,他特覺得這個小孩捕蝴蝶的情景非常有趣,就寫下一首詩。
(出示全詩)
2、老師朗讀全詩。
這首詩是不是寫出了畫中的景色?
二、初讀全詩,識記生字
1、自己朗讀全詩,不認識的字看注音,遇到生字,要多讀幾遍。
2、誰愿意把這首詩的給大家聽聽。發現讀的不正確的地方及時糾正。
3、聽老師范讀,體會朗讀古詩的節奏,學生模仿范讀,練習朗讀古詩,要讀出感情、節奏。
三、圖畫結合,感悟詩意
1、學生吟誦古詩。
2、學生看圖,老師講解:
稀疏的籬笆掩映著一條幽深的小徑,枝頭的春花已經凋落,綠葉初長,還沒成陰。天真的兒童在追捕一只黃色的蝴蝶,蝴蝶飛進黃燦燦的菜花從中,孩子再也找不到那只蝴蝶了。
3、你們能不能把詩畫中的情景編成一個有趣的故事。
(分小組合作編故事,推選一個代表講故事)
四、有感情的讀全詩,練習背誦
4、自由練習:可以一個人,也可以找個伙伴合作朗讀。
5、讀給別人聽,互相評議。
6、練習背誦,先自己背,再同桌交換背誦。
7、配上優美的音樂,集體吟誦。
五、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宿、徐、籬、疏、未 。
(師:你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
2、比一比,看誰記得又快又好。
3、誰能把自己記字的好辦法告訴大家:
⑴同桌互讀互查生字。
⑵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下面幾個字:
未:上橫短,下橫長,豎寫在豎中線上。
追:注意提示上邊的筆順,整個字先寫上邊,后寫走之。
宿:寶蓋頭不宜寫的太寬。
六、課堂檢測
指名、分組、背誦古詩。
七、課堂總結
回去以后可以把古詩背給家長聽。
〖板書設計〗
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教后記〗
學習本課之后,我認為最成功的地方是學生能根據第一首詩的節奏,劃分出第二首詩的節奏。并能夠根據上一課學過的“離”字識記“籬”字。在書寫方面也能把各種方法運用的恰倒好處。
《古詩兩首》公開課教案 篇14
【教學目的】
1、理解字詞意思及詩句的意思;
2、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
4、感受詩句語言質樸,感情真摯的特點。
【教學重點】
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揭題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王維很有才華,他的詩被人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首詩是詩人十七歲時離開家鄉,遠在京城長安寫的。
二、初讀
我們先把詩讀正確、連貫。
教師范讀 自由讀 指名讀。
三、 精讀理解
1、請再讀題目,想一想,哪個字寫出了詩人離開親人的心境?(憶)
圍繞“憶”字,你能提問,啟發大家思考嗎?(根據學生質疑,板書)
(簡單的疑問根據詩題釋疑,重點為:“九月九日”:重陽節,古人有在重陽節這天插著茱萸,登高飲酒風俗;“山東”:指華山以東王維的家鄉蒲州,與今天常說的山東不同。)
(評學生:你好學、善問、愛動腦子,相信你會越學越聰明的。)
對未能解決的疑問讓我們在詩中尋找答案。
2、出示自學要求:(小黑板)
⑴ 默讀古詩,劃出自己不懂的字詞,借助工具書理解,并說說句意。
⑵ 四人一組思考、討論黑板上的問題。
3、檢查一、二行的學習情況:
⑴ “憶”是什么意思?請同學們看看一二兩行,找找哪個字就是憶的意思?題目的意思就是──(板書:思)
⑵ (點黑板)怎樣思念親人呢?(“倍思親”。“倍”:加倍)什么時候“倍思親”?(“每逢佳節”,“逢”:遇到。)可見詩人平時怎樣?
(出示:詩人平時 ,每逢佳節就 。)
⑶ 詩人為什么會平時思親,“每逢佳節倍思親”呢?
生答:因為“獨在異鄉為異客”。(板書:獨、異。)釋:獨,異客。這句話是說 。(句意讓學生說。)
⑷ 導:“是啊,詩人所處的環境是陌生的,看見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獨、寂寞呢?讓我們讀出詩人寂寞的,極度思念親人的感受。(指名讀→評:突出獨、異、倍→范讀→指名讀、評議)
⑸ 這是一種多么真切的感情啊。“每逢佳節倍思親”,它已成為千百年來廣為傳誦的名句──讓我們再次朗讀一二行。
⑹ 過渡:(填空:因為詩人 ,所以詩人平時 每逢佳節就 :看到長安菊花開,他會想到 的菊花盛開的樣子;看到長安的親人團聚,他會想到(誰干什么);看到長安的人們重陽登高,他會想到(誰干什么)。)
4、指導學習第三、四行:
⑴ 詩人極度思念親人,想到兄弟們干什么?(生齊讀三四行)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詞?(標出字:遙、遍,說字義)再說句意。(板書:登高)
⑵ 詩人在家時,總和兄弟們一起登高,可見獨自在外,多么遺憾啊。他知道家鄉的兄弟們此時此刻也一定在思念著詩人呢。現在,就請你們做詩人的弟弟妹妹,說說家鄉的兄弟們會怎么想,怎么說?
5、自由讀這首詩,說說這首詩詩句的意思(指名說)。
那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6、朗讀指導,并背誦:
⑴ 點撥:這首詩感情真摯,語言樸實無華,這是我們在寫作文時應該好好學習的。讓我們再有感情地讀這首詩,想象詩中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
⑵ 配樂范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⑶ 練習背誦。(師生接龍背→指名背)
四、比較,明中心
1、學了這首詩,我們再來看王維的另一首詩──《雜詩》。要求:自學,說說詩意,再比較它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有什么相同之處,又有什么不同之處?
出示: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來日,出發前來時。綺窗,雕著花紋的窗戶。著花,開花。
2、交流:
相同之處:表達了詩人思念家鄉的深情,語言樸實無華。
不同之處:在于《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通過思念兄弟登高來寫思念親人之情;《雜詩》寫問朋友寒梅開花沒有表達對故鄉一草一木的深厚情感。
五、作業
1、國慶佳節即將來臨,你如果有親人在外地打工,你能用一段話寫寫你對他的思念嗎?
2、如果沒有親人在外工作,就把自己當作王維的弟弟妹妹,想想你重陽登高了,怎樣用一段話表達對他的思念之情呢?試寫一段話,也可以試著寫詩,不要怕,試試看。
六、板書設計
(怎樣)倍
九月九日 憶 山東兄弟
思
(為什么)獨、異 登高(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