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作業設計(通用17篇)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作業設計 篇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59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姓名
一、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1、( )的大門 ( )的綠陰 ( )的翠竹
( )的果園 ( )的松柏 ( )的風光
( )的大海 ( )的早晨 ( )的胸襟
2、 呼吸( ) 打開( )
描繪( ) 顯示( )
二、按要求用“蒼勁” 造句。
1、形容樹木:
2、形容書畫:
三、按課文內容填空。
1、本文上一首清新明快的現代詩。詩人( )以敏銳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 ),以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大自然的(
)。號召我們少年兒童( )。
2、把大自然說成“綠色的課本”是
,
。
3、課文第四自然段采用了 、 修辭手法,使詩的語言
,詩的開頭和結尾的特點是 ,其中的妙處是
。
四、拓展練習。
在詩人眼里,大自然是綠色的課本。在你的眼里,大自然是什么顏色的課本?說說你的理由。
(第一范文 www.kongtiaoguanjia.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打開大自然)
此問轉載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作業設計 篇2
一、看拼音,寫詞語。
lǜ yīn xiōng jīn wēn xīn huáng hūn
( ) ( ) ( ) ( )
xuàn lì fēn fāng wò yĕ tĭng bá
( ) ( ) ( ) ( )
二.組詞。
錦( ) 限( ) 絢( ) 飽( )
棉( ) 銀( ) 詢( ) 胞( )
三.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
( )的課本 ( )的松柏 ( )的大海 ( )的翠竹 ( )的綠陰 ( )的空氣
四.寫近義詞。
清涼( ) 絢麗( ) 胸襟( ) 愉快( ) 芬芳( ) 黃昏( )
五.句式變換,改為陳述句。
1.難道健康不是生命之本嗎?
2.道德不是做人之本嗎?
六.課文回憶。
1.讓明亮的眼睛去發現----------------,-------------------。用絢麗的色彩去描繪-----------------,-----------------。
2.青山說:攀登吧,---------------------,--------------------!綠水說:前進吧,----------------------,------------------!
3.----------,---------要和你們聯歡,生活里洋溢著--------------------。----------------要和你們相聚,請聽一聽它們----------------------。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作業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情感目標:在對課文語言的朗讀品味中,感受世界的絢麗多彩,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3、能力目標:能掌握詩歌反復的意義,能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表達自身的理解。進一步鞏固使用工具。
二、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走進大自然,感受自然的氣息與美麗。初讀課文,體會課文的語言之美。
一、課前的領悟感受。
開學伊始,即帶領學生走到學校的每一個角落,利用清晨與黃昏,用自身的眼耳口鼻去體會自然的神奇,去傾聽自然的聲音,去呼吸自然的芬芳。
二、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說說自身的感受,談談自身假期去貼近自然的感受。
三、揭題,感受題意與文題之美。
1、對于“課本”,你有何理解?他有什么用處?
2、大自然又怎會成為綠色的課本呢?
四、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學生閉目想象感受詩的意境美。
2、學生自讀課文,利用工具書掌握生字新詞。
3、同桌交流,互相檢查朗讀情況。
4、指名分節讀課文,讀后說說這一節講了什么?
五、再讀課文,掌握整體。
1、細讀文章,
2、說說這綠色的課本中有些什么?用筆在文中劃出來。
3、有感情地讀讀這些詞,展開豐富的想象,說說自身的感受。
4、再讀課文,找找文章希望我們如何去打開這課本呢?
六、作業安排:熟讀課文并試背。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品味賞析,感悟詩情。
一、復習導入:
1、說說學了課文,你知道這大自然的課本里有些什么?
二、細讀品味,感悟詩情。
1、黷讀課文,找找詩中希望我們如何去打開大自然的課本。
2、引導學生體會:“去呼吸”、“去發現”、“去描繪”、“請聽一聽”、“攀登吧”、“前進吧”等詞中所飽含的深情。
3、聯系自身的經歷談談自身曾呼吸、發現、描繪、傾聽等接觸大自然的事例與感受。
4、學習第一節與最后一節,從“敞開”一詞,感受祖國的絢麗多彩。反復朗讀這兩節,體會詩的內涵。
5、體會開頭與結尾反復的作用。
三、朗讀體會,深化情感。
1、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身最喜歡的一節,誦讀,讀出自身的理解。
2、在小組內交流自身的朗讀。
3、全班朗讀交流,先指名讀,再研討指導,讀出詩的明快、豪情萬丈、舒緩,讀出詩的內在的旋律。
4、最后全班齊讀。
四、作業:
A:完成練習冊。預習下文。背誦這首詩。
B:選擇學校一物進行仔細觀察。并寫下觀察日記。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作業設計 篇4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教學設計:
一、揭題導入,初讀感知
1、(板書“課本”)師:對于課本,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同學們,你們知道課文里有什么嗎?
2、師:對呀,不打開課本,我們就不能夠學到里面那豐富的知識了。
3、師:今天,我們將一起“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你愿不愿意?(生:愿意 師把課題補充完整)
4、(生齊讀課題)師:看到題目,你希望知道些什么?(要求生把問題寫在堂上筆記本或書上)
5、師:現在,我們就隨著作者一起去探個究竟,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邊聽老師讀,邊在腦海中想象詩人孫友田所描繪的畫面。(師配樂朗讀)
6、師: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通順流利。
7、師:有誰來讀讀第一小節?(師相機糾正,帶學生字詞,其他小節同法)
8、師: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這本那么特別的課本里面究竟有什么呢?(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出找到的事物)(生匯報)
9、師:大自然這課本可真棒!朋友們,聽呀!連祖國也在召喚我們呢!(師導讀第一自然段)(小組讀,個人讀,師相機指導朗讀)巧用多媒體,在“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中發揮了橋梁紐帶作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我不僅體會到了現代教育技術“從直觀到形象的思維,從感性到理性”的教學原則,也體會到了我們老師如果能合理恰當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正確處理好多媒體的作用點和最佳作用時機,必將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細讀欣賞,感情課文
1、師: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響應了祖國的號召,去打開了大自然綠色的課本。請同學們齊讀第一自然段。
2、師:看同學們都響應了祖國的號召,一個個興致勃勃地打開了大自然這綠色的課本,你看到了什么?(回顧第一節課,匯報:翠竹、松柏、鳴禽、野花、山水、天空、大地。師以圖畫形式把他們所說的畫在黑板上)它們有什么特點?
3、師:你聽到了什么?(生:鳴禽,風聲,青山和綠水的聲音……)你覺得好聽嗎?用上形容詞(悅耳、動聽……)
4、師:你聞到了什么?(花香、草香、水果香……)從文中哪里知道有這些香味兒?(野花、沃野、豐收……)
5、師小結:是呀,我們看到了大自然,看到了挺拔蒼勁,看到了豐收景象;
是呀,我們聽到了大自然,聽到了聲聲鳥語,聽到了動人旋律;
是呀,我們聞到了大自然,聞到了陣陣花香,聞到了郁郁果味。
6、師:多美的大自然,請同學們帶著喜悅之情來自由朗讀第二節。(個人匯報,師指導:假如你現在就站在那么美麗的大自然中,你心情覺得怎么樣?對,就用那感覺來讀)
7、師:太棒了,同學們的朗讀水平又提高了,好,下面咱們來賽一賽,看那一小組讀第三節讀得最好,只有一分鐘時間醞釀醞釀噢!(師找出閃光點,指出不足之處)
8、師:聽著同學們那朗朗的讀書聲,老師也躍躍欲試,請允許我也來讀一讀,可以嗎?(可以)謝謝!(師范讀,齊讀)
9、師:同學們,這么好的詩,來個男女對唱,怎么樣?(好)(男生:青山…… 女生:綠水……)
10、師引讀第五節。師:去吧,…… 生:給你們…… 師:去吧,…… 生:給你們……)
11、 師:我覺得大自然是一本音樂書,它讓我聽到動人的旋律。你呢?你覺得大自然這課本是一本什么樣的課本?(生自由發揮)
12、師:多美的圖畫,多好的課本,我們一定要(師指題學生讀題)“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嗯,那怎么打開呀?請同學們找上自己最好的朋友一同去發現,探索,看看要怎么樣才能打開這課本?從文中找出來。(生匯報,師板書)
13、師小結:是呀,要想“飽覽”無限風光,盡享大自然無私的給予,就必須不怕險阻,勇于“攀登”;要想“奔向”浩瀚的大海,就要搏擊狂風巨浪,奮勇“前進”。只有勇于探索,細心觀察,善于發現,我們才能找出大自然的奧秘。同學們,祖國敞開了……(學生續讀)(教師要飽含激情,以此調動學生的情緒)(指出與第一小節的感情不同之處)
14、嘗試堂上有感情背誦。
板書設計:
(畫一個太陽,太陽上寫篇號)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大自然”處是一本書的形狀)
云錦 云錦小鳥 云錦
這里畫翠竹 云錦 云錦這里畫松柏
蝴蝶
花………………朵(五顏六色)
野……………………………………草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作業設計 篇5
一、教學提示
本文是一首現代詩,語言流暢,清新活潑;構思精巧,首尾呼應;情感飽滿,充滿激情。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大體理解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在對課文語言的品味的過程中,感受世界的絢麗多彩,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綠色的課本呢?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流程
板塊(一)引出話題
1同學們,大家好!先請大家看一個詞語
※——課件(文字):大自然
(1)同學們,在你的頭腦中大自然里有些什么呢?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課件:大自然的圖片依次自動播放(翠竹、松柏、果園、沃野、鳴禽、野花、青山、綠水、天空、早晨、微風、黃昏)
(2)面對這一幅幅迷人的畫面,你想把大自然比作什么呢?請大家暢所欲言。
◎動畫提示:說一說
(同學們說得都很好,的確,大自然像母親,無私地給予人類一切;大自然像智慧老人,啟迪人類不斷創造,也有人說大自然像本無字書,寫著無窮的奧秘……那么,在現代詩人孫友田的眼中,大自然又像什么呢?)
※——課件(文字):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一起讀課題
2、咦,詩人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綠色的課本呢?這個“課本”里又寫了些什么呢?
※——課件(文字):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綠色的課本呢?
就讓我們一起來仔細閱讀,帶著這個問題學習這首詩。
板塊(二)了解詩意
1、請每位同學先把課后的生字、詞語讀準確,然后把整首詩連起來讀一讀,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讀的時候,同學們特別要注意這些詞語的讀音:
——課件(文字):飽覽lǎn云錦jǐn胸襟jīn
敞chǎnɡ開微風fēng相xiāng聚
芬fēn芳fāng蒼cāng勁jn黃hung昏hūn
先自己讀讀,能找到它們讀音的特點嗎?
◎動畫提示:讀準字音
(2)同學們真聰明,這里的綠色字都是前鼻音,而橙色字都是后鼻音;
(3)請跟我一起讀一遍:第一行,注意前鼻音的發音……;第二行,注意后鼻音的發音……;第三行要同時注意前鼻音和后鼻音的發音……。
2、俗話說得好:舊書不怕百回讀!請你默讀全詩,看看一共寫了幾個小節,每一節又寫了什么呢?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呢?大家在老師的帶領下認真閱讀、思考、討論。
◎動畫提示:了解內容
(通過仔細的閱讀,大家一定明白了,這首詩根據內容的不同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節:寫了祖國召喚孩子們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第二部分是第二到第五節:寫了我們投入大自然,勇敢探索,就一定會收獲成果。
第三部分是第六節:寫了激發我們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再讀讀這首詩,看看你能發現什么?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優秀教案設計
◎動畫提示:獲得發現
你發現沒有,哪幾個小節的內容是相同的?
你們真有一雙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啊!回答正確,第一節和第六節的內容是完全相同的,
那么,這兩個小節為什么要相同呢?請大家說說。
◎動畫提示:請你說說
(3)嗯,同學們說出了一點兒意思,確實,這兩節都從不同的角度強調了課題。但是,這兩節放在一頭一尾,作者如此安排可是獨有匠心的啊,相信大家通過學習,最后一定會明白其中的奧妙。
板塊(三)品讀感悟
下面,讓我們一同深入詩歌的第二部分品讀感悟:大自然綠色的課本里都有些什么呢?
1、※——課件(文字)大自然綠色的課本里都有些什么呢?
(1)大家帶著問題認真地讀讀2—5節,一邊讀一邊在書上畫出來。把你找到的內容和同學交流交流。
◎動畫提示:邊讀邊畫一起交流
同學們一定都找到了吧!
※——課件(文字)點擊后依次每行出示:翠竹松柏果園沃野
鳴禽野花
青山綠水
天空云錦早晨大地微風黃昏
(我們看到大自然的綠色課本內容豐富,有許多的事物:在第二節中,有翠竹、松柏、果園、沃野;第三節中有鳴禽、野花;第四節中有青山、綠水;第五節中有天空、云錦、早晨、大地、微風、黃昏。
這四組不同的事物就仿佛是大自然的4頁書,都是大自然的文字,溝通了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置身于原野、森林、高山……親近大自然。)
(3)這每一節都是從不同的角度來寫的,我們應該怎樣閱讀大自然綠色的課本呢?
2※——課件(文字)怎樣閱讀大自然綠色的課本呢?
(1)請同學們在四人學習小組中,再細細品讀2—5節,一同討論,合作學習3分鐘。然后,全班交流。
◎動畫提示:合作學習共同探討
(2)在共同的探討中,同學們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我們發現了每一節都是從不同的角度來感受大自然的:第二節的翠竹、松柏、果園、沃野的美麗是親眼所見的,第三節的鳴禽、野花的聯歡是親身參與的;第四節的青山、綠水的對話是親耳聆聽到的;第五節的天空、云錦、早晨、大地、微風、黃昏這些美好的事物是用心感受的。
我們調動全身心、動用各種感官,留心觀察大自然,才能讀懂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也正因為如此才要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課件(文字)點擊后依次出現“破折號和后面的文字”:
翠竹松柏果園沃野——親眼所見
鳴禽野花-——親身參與
青山綠水---——親耳聆聽
天空云錦早晨大地微風黃昏——用心感受
3、讀完第五節后,你一定發現這里還有個空,可以填上很多內容呢,我們還可以怎樣去感受大自然呢?請你發揮想象,像詩人一樣來創作一段。
◎動畫提示:寫一寫
有一位同學是這樣寫的:
——課件(文字):揮動有力的雙臂,
去觸摸太平洋跳動的脈搏。
邁開堅定的腳步,
去丈量喜瑪拉雅山的高度。
你受到啟發了嗎?看來詩歌的意境是無窮無盡的,可以填上很多內容。但是,詩歌就是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詩人的情感,意味深長。
板塊(四)反復誦讀
1、同學們體會得多準確啊,請你把剛才的體會融入詩歌中,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先自己讀讀。
(1)讀的時候要注意:無論讀到哪一節,都要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你的眼睛看到了翠竹松柏、你的耳朵聽到了青山綠水的對話……帶著想象來朗讀,能把詩讀得更美。請一位同學來讀給我們聽聽,大家評一評,他讀得怎樣?
◎動畫提示:讀一讀評一評
2、面對充滿魅力的大自然,我也情不自禁地想讀讀這首詩了,請各位小評委給我打打分吧。
※——課件(文字)分屏出示
4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祖國敞開了綠色的大門,
給孩子一片清涼的綠陰。
去吧,去呼吸山水間芬芳的空氣,
去吧,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讓明亮的眼睛
去發現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蒼勁。
用絢麗的色彩
去描繪果園的豐收,沃野的耕耘。
鳴禽、野花要和你們聯歡,
生活里洋溢著歡樂和溫馨。
祖國的山水要和你們相聚,
請聽一聽它們心中的聲音。
青山說:攀登吧,
飽覽無限的風光,滿懷少年的豪情!
綠水說:前進吧,
奔向浩瀚的大海,顯示少年的胸襟!
去吧,天空會撒開片片云錦,
給你們送去明媚的早晨。
去吧,大地會吹來陣陣微風,
給你們留下愉快的黃昏。
祖國敞開了綠色的大門,
給孩子一片清涼的綠陰。
去吧,去呼吸山水間芬芳的空氣,
去吧,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3、朗讀詩歌真是一種享受啊!我感到快樂溫馨、豪情壯志,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來,配上優美的音樂,我們一起分節朗讀,2—5節分別請4位同學讀,首尾兩節一起讀。
※——課件:音樂+大自然的圖片依次自動播放(翠竹、松柏、果園、沃野、鳴禽、野花、青山、綠水、天空、早晨、微風、黃昏)
4、同學們還記得一開始的發現嗎,為什么這首詩的首尾兩節要相同呢?現在大家一定明白了,誰來談一談。
◎動畫提示:談一談
是的,正像大家所體會到的,文章首尾呼應,詩句反復,并非簡單的重復。篇首是對主題的暗示,兩個“去吧”,召喚少年兒童去打開大自然的課本,“綠色”點出大自然的生機勃勃;篇末是對全詩的升華,激發少年兒童勇敢探索、勇于實踐,朗讀時要注意對比。
板塊(五)活動拓展
※——課件:每人搜集一首描寫大自然的詩歌,開個“大自然的贊歌”詩歌誦讀會。
三教學備注
1《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們:“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因此,在大致理解詩意的基礎上,讓學生聯系生活,進行充分的想像,將文本讀通、讀實、讀厚。
2指導朗讀和啟發想象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作業設計 篇6
下面是一位老師教學《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時的一段師生對話:
師:想一想,詩人為什么說大自然是綠色的呢?
生:因為大自然里有綠樹、翠竹、碧草、青山,它們都是綠色 的。
生:不對,大自然里也有紅花、彩霞呀,并不完全都是綠色的。
師:說得有道理!那么詩人為什么偏要說它是綠色的呢?想一想,綠色是不是有著某種——
生:我明白了,綠色是生命的顏色,象征著活力。
師:好啊,正是人們常說的“生命之樹常青。“
生:確實,在沙漠里,只要看到了綠洲,就等于獲得了生命的希望。
生:因為綠色充滿活力,像一個少年,朝氣蓬勃,熱力四射。
生: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的運用被歷代稱頌呢!
生:綠色還是環保的同義詞,現在人們要吃綠色食品,要住綠色住所。
師:是的,有人`甚至把充滿溫馨的課堂也叫綠色。
生:(課堂)總不會說是到了植物研究室吧。(生笑)
生:我就不同意,難道其它顏色就不能代表大自然的色彩了?
師:好啊,那你說說看,你認為大自然是什么顏色的?
生:我認為大自然是紅色的,紅楓、紅花、紅云,萬紫千紅。
師:紅色的大自然,好!蘊藏著熱烈,昭示著興旺,傳遞著幸福。古詩中對“紅“的吟詠也很多,像——
生:霜葉紅于二月花。
生:人面桃花相映紅。
生:日出江花紅勝火。
生:映日荷花別樣紅。
生:我還認為大自然是白色的。白色象征著圣潔、高雅,雪花就是那美的精靈。
師:不錯,民間有諺語——瑞雪兆豐年!……
簡析:這位教師猶如一位底蘊深厚、諳熟規律的“指揮家“,啟發引領、聯想推演、平等對話、合作探究,用神奇的指揮棒經營自己的“樂隊”——啟程、抒情、轉合、激蕩;沒有現代化輔助手段,完全是蘇格拉底式的對話,正視學生的關注點,不是居高臨下的告訴學生“這是什么、那是什么”,但其蘊涵的外延和內涵卻很廣。這樣的教學過程就真正成為了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同時也充分體現了“探究本位”、“學生中心”的課程理念。于是,學生才探究了一個五彩繽紛的大自然,“唱出”了自己心中的色彩,獲得了心靈的遠航與飛揚。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作業設計 篇7
這是一個明媚的上午,我步履輕松地邁進了我和50位孩子共同的課堂。不知為什么,一想到即將學習的課文《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心中就恍若升起一股昂然向上的力量和一種急欲分享的沖動。
心中的色彩
描述、初讀、感受、交流、讀誦——課,在美好地行進。
師:想想,詩人為什么說大自然是綠色的呢?
生:因為大自然里有綠樹、翠竹、碧草、青山,它們都是綠色的。
生:不對,大自然里也有紅花、彩霞呀,并不完全是綠色的。
出現了別樣的觀點?這正可形成認知沖突,得趕緊抓住——
師:說得有道理!那么詩人為什么偏要說它是綠色的呢?想想,綠色是不是有著某種——
生:我明白了,綠色是生命的顏色,象征著活力。
師:好,人們常說“生命之樹常青”。
生:確實,在沙漠里,只要看到了綠洲,就等于獲得了生命的希望。
生:因為綠色充滿活力,像一個少年,朝氣蓬勃,熱力四射。
生: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的運用被歷代稱頌呢!
生:綠色還是環保的同義語,現在人們要吃綠色食品,要住綠色住宅。
師:是的,有人甚至把充滿溫馨的課堂叫做綠色——(生:課堂)總不會說是到了植物研究室吧。
“哈!”同學們“哄”的笑了起來,課堂氣氛寬松而愉悅。就在這時,一個角落里傳出一聲嘀咕——
生:我就不同意,難道其他顏色就不能代表大自然的色彩了?
哦,是許欣。再看其他同學,受了他的影響,有不少在頻頻點頭呢。好,干脆抓住這個有意思的話題伸展下去——
師:好啊,那你說說看,你認為大自然是什么顏色的?
生:我認為大自然是紅色的,紅楓、紅花、紅云,萬紫千紅。紅色代表著喜氣洋洋,象征著紅紅火火。
師:紅色的大自然,好!蘊藏著熱烈,昭示著興旺,傳遞著幸福。古詩中對“紅”的吟詠也很多,像——
生:霜葉紅于二月花。
生:人面桃花相映紅。
生:日出江花紅勝火。
生:映日荷花別樣紅。
生:我認為大自然是白色的。白色象征著圣潔、高雅,雪花就是那美的精靈。
師:不錯,民間有諺語:瑞雪兆豐年。
生:我覺得大自然是彩色的,人們不是常說“綠樹紅花”“五顏六色”“五彩繽紛”“橙黃橘綠”嗎?你們想,如果只是一種顏色那多單調啊!
師:大家說得可真好。不過我也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同一個大自然,怎么各人的體會就不一樣呢?
生:肯定不是紅綠色盲唄。
(立時教室里又是笑聲一片)
生:是因為每個人的喜好不一樣吧。
生:我想,是每個人對大自然體會的角度不同。
師:精辟!你的發言讓我想起了蘇東坡的名句——橫看成嶺側成峰。剛才我們的討論是否就是現實的自然和心中的自然的關系?(生點頭)那么,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詩人的內心,來體會他心中綠色的大自然吧。
自己的課本
有人說大自然是本無字書,又有人說大自然是藍天下的課堂。雖然身在小小的教室,可是,我跟孩子們從生動的詩句中,已經體察到了“寬廣”“遼遠”“生命”。接下來,該好好領悟大自然的內蘊所在了——
師:同學們再讀讀課文,想想,詩人為什么說大自然是課本呢?
生:因為大自然里充滿著知識,充滿了科學的奧妙。牛頓就是從蘋果落地受到啟發發現了萬有引力。
孩子的理解總是帶著強烈的個體色彩,恰恰是這一點觸發了我的靈感:何不變換問題的角度,充分利用孩子的心理特點,撥動起他們各具韻致的詩弦?
師:哦,那就是說大自然是一本奇妙的科學課本了!謝謝你,你打開了我的思路,我的腦中突然冒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咱們不妨來討論討論:大自然是本什么課本呢?
這下孩子們來勁了,先是交頭接耳一番,隨即便是一片小手的森林。
生:我認為大自然是本語文課本,當你看到樹木的時候,就會想起“木”字。我們倚靠在大樹旁,不就是“休”字嗎?
生:我認為大自然是音樂課本。小燕子是音符。《燕子》中寫道: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一支春天的歌。
生:我也認為是音樂課本。小蝌蚪才是音符呢,小河嘩啦啦地往前跑,像在唱著一首古老的歌謠。空中,小鳥在賽歌,那是民族唱法,“自在嬌鶯恰恰啼”嘛;林間,野獸在狂吼,那都是搖滾。
(班級“小歌王”李駿的發言讓孩子們大笑不止,有的甚至哼哼了起來。)
生:我認為是美術課本。它色彩鮮明,線條多樣,層次豐富。山川田野,鳥獸蟲魚,都是畫上的景觀。
師:真美呀,我又想起了一句詩:云是天空的畫。
生:我不說課本了,我認為大自然是一本童話書,一本用絢麗色彩描繪成的童話書。一年四季,都在講述著不同的故事。春天的童話是嫩嫩的,夏天的童話是碧綠的,秋天的童話是金色的,冬天的童話是雪白的。
師:好浪漫的想象啊!
師:同學們,大自然真是神奇而又美妙,打開它,你就會感受到它的魅力。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體會,它還會是數學課本、體育課本,甚至舞蹈課本等等。就像我們心中各有一種大自然的色彩一樣,我們只要用心閱讀,也同樣會擁有一本屬于自己的大自然課本。
……
不知什么時候,下課的音樂聲響了起來。走出教室時,孩子們竟然不約而同地齊聲高誦:
祖國敞開了綠色的大門,
給孩子一片清涼的綠陰。
去吧,去呼吸山水間芬芳的空氣,
去吧,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成功演繹課程目標的嘗試——《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教學片段評析
作者: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魏南江
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周益民老師《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的教學片段,眼睛不禁為之一亮。年輕的周老師用自己的教學實踐把三個維度的課程目標演繹得有聲有色、絲絲入扣。說真的,沒有一定的理論領悟力和課堂調控力是很難做到的。
新課程實施以來,盡管一線教師對三個維度的課程目標有了一些理性的認識,也初步明白了課程目標從單一走向多元的意義所在,但要真正在課堂上化為自覺的教學行為,還是有相當距離的。語文教學中,特別是閱讀教學在某些地區和學校曾經或正在出現一些偏差:例如,教學實施中,三維目標簡單相加、平分秋色,結果是知識與能力目標落不到實處,沒有依托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顯得空泛蒼白,過程與方法流于形式。又如,因為課標提出“不要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于是,教學中避知識不講,繞能力訓練而行,知識能力目標人厝躉蛉筆в庵旨虻ハ嗉醯姆喝宋幕萄в值賈鋁誦磯嚶鏤目尾幌裼鏤目危閃宋幕倏瓶巍⒚袂櫸縊卓巍⒖偽揪綾硌菘蔚鵲取r隕現種侄鑰緯棠勘甑內故停抵噬隙際嵌孕驢緯嘆竦囊恢治蠼狻?/p>
課程目標是教學設計的準繩,是教學實施中的規約,更是教學評價的依據。中國有句諺語:“提領而頓,百毛皆順。”課堂上,正確處理課程目標的關系,課改就會相應地順利些。否則,教學中還會出現更多的困惑。
那么,如何在教學中實施新課程目標呢?我想就周老師的教學片段,說點自己的想法。
周老師的教學片段,凸現其新的知識觀、學生觀,這正是他能落實三維目標的關鍵所在。新課程各科課程皆是從三個維度來厘定課程目標的,那么要區分學科與學科之間的本質特征,只能是“知識與能力”目標,也就是說“知識與能力”是一門學科中對學生而言最有價值的知識點,也是學科中最基礎的目標,失去它,也就失去了其學科獨立存在的價值。對我們語文教學而言,“字詞句篇,聽說讀寫”仍是我們教學的“抓手”,同時也是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依托。舍此“抓手”,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這兒,關鍵的問題是你如何看待知識能力的取向。課改前曾過分強調知識技能的確定性,把知識技能視為普遍的、僵化的、外在于人的供人掌握的東西,由此導致“內容本位”“教師中心”的課程體系。而新課程,不再把知識技能看成是凝固不變的東西,而是合理承認它的不確定性,認為知識技能的本質在于人們通過它而進行批判性、創造性思維并由此建構出新的意義。因而知識技能獲得的過程也是學生學會學習,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從而形成“探究本位”“學生中心”的課程體系。
周老師深諳此道,在每個教學片段開始,他都選擇了一個足以統領整體的知識點: “詩人為什么說大自然是綠色的?”“詩人為什么說大自然是課本?”“課本”是全詩的“意象”所指,“綠色”是全詩的“詩眼”。這兩個知識點如果放在課改前,是“確定”而不容更改的,教師只要“告訴”,學生也無需思考。而在這兒,周老師卻把它作為僅供學生進行反思、質疑、批判、創造的“抓手”,目的是要讓學生自我開掘,發現“自己的課本”、尋找“心中的色彩”,力求在學生心理圖式和文本圖式之間架起一座互為融通的橋梁,以便和文本平等對話創造條件。于是,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自然有綠樹、翠竹、碧草、青山”,所以大自然是綠色的;也可以觀照自己的主觀感受:“因為綠色象征生命,象征活力”,所以大自然是綠色的;還可以整理加工自己的語文積累:“認為大自然是紅色的”、“白色的”或索性是走入自己內心“認為大自然是彩色的”。教師的啟發引領、聯想推演,讓學生探究出了一個五彩繽紛的大自然。
就是這么一個過程,原來知識的意義被重新建構:“同一個大自然,各人的體會卻可以不一樣”,這是因為“現實的自然和心中的自然的關系”所致;就是這么一個過程,學生學會了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自然,用別人的態度來反觀自己,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別人,用作者的詩情來體悟人生;也就是這么一個過程,學生的閱讀心境一下子與文本的語境打通、連接甚而同化。對話的平臺已經建起,對話的語流必將暢通無阻。當老師帶領大家“讓我們一起走進詩人的內心,去體會他心中綠色大自然”時,詩中的聲音、色彩,定是自己能感受得到的聲音、色彩;詩中的早晨、黃昏,定是自己曾經走過的早晨、黃昏;詩中滿懷的豪情、寬廣的胸襟,定是自己正在揚起的理想風采。“綠色”雖然還是“綠色”,“課本”雖然還是“課本”,但“山已不是原來那座山,水也不是原來那個水”。“綠色”“課本”已經有了新的更深的含義,這是師生共同艱苦跋涉,奮力思考而得到的新義。情感態度價值觀也在這一意義的追索中得到了升華,同時,它又激勵著學生進入一個更新的閱讀期待,激勵著學生站在一個更高的對話平臺,俯瞰一個更加嶄新的世界。
三維目標在周老師課堂上水乳交融,不著痕跡。既完成了學科任務,也完成了"立人"的任務;既訓練了學生分析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實用性思維,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與上述思維方式相對應的語文能力,即探究能力、審美能力和應用能力。
由此可見,知識與能力目標是一個顯性目標;過程與方法是顯隱兼顧的達成性目標,是對所選擇的知識與能力的反思、批判與應用,唯有如此,知識能力的意義才能被不斷重新建構起來;情感態度價值觀是伴隨著對知識能力的反思、批判和應用所實現的個人傾向性的提升,是一個隱性、滲透性的目標。三者互伴互隨,始終貫穿教學全過程。
欣賞周老師的教學片段,留下的思考遠不止這些。限于篇幅,就此打住。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作業設計 篇8
一、說教材:
1、說教材分析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現代詩。作者以敏銳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情趣。全詩共有6個小節。第一小節與第六小節詩內容的反復,首位呼應,都是寫可愛的祖國號召少年兒童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第二、三、四、五小節寫只要少年兒童勇于探索,善于發現,大自然會給他們以豐富的饋贈。
2、說教育目標 依據語文課程標準,高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本課教材的訓練重難點,特制訂以下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組成的詞語。
(3)在對課文語言的品味的過程中,感受世界的絢麗多彩,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朗讀品味語言文字,啟發學生通過想象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意思和情感。
二、說教法、學法:
結合新課程理念 ,現階段小學高年級語文學習中以讀為本的出發點及本文語言優美、情感飽滿的特點,根據課文特色和課標精神,進行本課教學設計是,考慮到以下三方面:把握詩意;領悟意境;超越課本。在課上引導學生讀、悟、交流、理解,從而體會出作者所要表達的內容、情感。 _
在學法方面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預習方法,學會通過畫、讀、想、悟,從而正確全面地理解詩歌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
三、說教學程序 ,
根據本課教材特點及制定的目標要求,在教學中我安排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 復習導入(二)把握詩意;領悟意境(三)整體誦讀,合作探究(四)超越文本,拓展升華
(一) 復習導入環節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遵循先讓學生整體感知的原則,我設計了一個問題在“大自然綠色的課本”里,我們能看到什么?體會到什么呢?為學生在下面的學習中做好鋪墊。
(二)把握詩意;領悟意境
教學讀悟課文的第二小節中,考慮到“與孩子相處時,我們有必要考慮創造性問題。我們要尋找一些方法來鼓勵孩子學習或增強理解力。”詩歌的語言凝練、簡潔,跳躍性強。賞讀詩歌不能只滿足于理解字詞的意思,感知詩歌的主要內容,還要走進詩歌所描述的情境之中。這樣,才能和詩人一道,游覽名山大川,領略大自然無限的風光,對詩歌的理解才能不浮于表面,才能真正理解、領悟詩歌的內涵。我設計了以下的問題,“在大自然綠色的課本里,我們用明亮的眼睛看到了什么?”學生依據課文詩歌中的內容,分別找出了“翠竹、松柏、果園、沃野”等表示景物的詞語。之后在讓學生分別說出這些景物的特點,自由朗讀這一小節,邊讀邊想象這些文字所描繪的畫面。接著讓學生通過朗讀想象,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對這一過程的設計,通過先抓景物,再抓特點,接著抓想象,既抓了語言文字,又訓練了理解能力,在此基礎上,還培養了想象力。教師給予了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邊朗讀邊想象,暢談體會,相互提示,豐富、發展、深化、升華想象。如此一來,原來凝練、簡潔、跳躍性強的詞語,就變成了有聲有色、有形有味、有景有情、連貫性很強、立體的、鮮活的畫面。學生在想象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身臨其境了。
在教學詩歌的第三到五小節的學習采取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出示文中的插圖:大家來欣賞這張圖片,如果你來到這里,會看到什么?聽到什么?聞到什么?從青山、綠水的話中,你聽出了什么?從天空、大地熱情的招待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教師適當的點撥為輔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文中插圖,再聯系課文填空。多美的畫面啊!你看,( )的天空,( )的草地;你聽,黃鸝( ),小溪( );你聞,空氣中還彌漫著( );還有那( ),這大自然就像是( )!這一環節的設計,既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又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相信他們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口才。讀悟第一、第六小節。教師通過講述,告訴學生這兩小節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在詩歌里面常用的一種修辭方法——反復。這兩小節完全一樣,但是表達的含義有所不同:第一小節首先描繪了“大自然綠色課本”的美麗神奇,吸引讀者走了進去;而第六小節既呼應了開頭,又總結了全文。使得學生對詩歌寫作的修辭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
(三)整體誦讀,合作探究
在這個環節中采用了配樂范讀,學生閉目傾聽想象畫面。并讓學生在配樂下有感情的朗讀,鼓勵背誦。讓學生們合作探究:為什么把大自然說成是“綠色的課本”?你喜歡這“綠色的課本”嗎?為什么?對于這一環節的設計是考慮到音樂的輔助效果有時可以超過語言的描述。在輕快活潑的音樂渲染中,學生美美地讀,靜靜地想,默默地思。馳騁在文字的世界,飛揚在想象的天地,學生的收獲是豐厚的。回歸整體的合作探究,也讓心靈的體悟更為清晰明朗。
(四)超越文本,拓展升華
設計教學的最后一部分,超越文本,拓展升華,要求學生通過閱讀、繪畫、觀賞、攝影、寫作等途徑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感受自然的美麗,獲取豐富的知識,增長才干。在隊會課上交流自己在“綠色課本”中的收獲。“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這是多么富有號召力的召喚。我們應憑借教材,激發學生的熱情,把學生引向更廣闊的空間,這既是語文學習的需要,也是學生成長的需要書中說得好:正如書中說的“沒有什么比擁有熱情更重要的了。如果你對教學充滿渴望與興奮,學生們就會對學習你所教的課程興奮無比。我們必須鼓勵和鞭策他們,使他們渴望學習,期盼成功。”學生通過這一環節,立足文本,超越課堂,回歸自然,多渠道、多途徑地去親近自然,享受自然,描繪自 然,贊美自然,從而更加熱愛自然。
四、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方面,我力求簡單明了,將詩歌的二至五小節內容中,作者圍繞“去呼吸山水間芬芳的空氣”,“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來展示大自然絢麗和神奇的景色。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作業設計 篇9
教材簡析: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現代詩。作者以敏銳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動的筆觸展示了大自然的絢麗多姿。整首詩結構嚴謹,層次清晰,語言流暢而又飽含激情,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教學此詩,試圖憑借教材,挖掘教材的教學價值,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情趣,在受到情感熏陶的同時學習詩歌的表達方式,提高語言感悟與表達能力,激發學生對詩歌的興趣。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通過誦讀,想象,品味語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絢麗多彩,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3、讀中感悟詩歌在語言表達上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誦讀、想象等方式,用心感受語言文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形式的讀,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詩歌嗎?誰能來背幾首詩歌,可以是古詩,也可以是現代詩歌。
指名學生背誦。
2、相對于古詩來說,你們覺得現代詩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指名交流。
交流內容可能會說到:現代詩歌語言淺顯明了,形式短小活潑,富有生活情趣,易于接受。學生可能還會有其他方面的一些經驗,若說得有理,教師都應肯定。
3、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首現代詩《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你們想讀一讀嗎?
二、營造氛圍,反復誦讀。
1、打開課本,好好讀讀詩歌,把詩歌讀正確、讀流利,盡量能讀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學生自由朗讀詩歌,教師巡視,傾聽學生個別朗讀,并及時作出鼓勵和指點。)
2、采用多種讀的方式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朗讀水平,營造一種樂讀的氛圍。
①個人展示: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來讀。
②小組展示:小組合作朗讀,讀的形式由小組自己決定,展示小組實力。
③男女生賽讀:在比賽中激發學生讀的興趣,促進讀的水平提高。
三、品味詩歌,領會“感受”。
1、從同學們的讀中,我已經感受到大家是帶著自己的情感在讀了,下面我們以四人小組的形式展開學習,可以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節盡情地再讀一讀,用心體會,你仿佛看見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人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自己的感受。)
2、大自然這本“綠色的課本”,究竟有著多少神奇的景象和奧秘,又帶給我們多大的收獲和歡樂?請同學們把自己的感受和歡樂與大家一起分享。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
學生交流時可引導學生圍繞“你仿佛看見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展開交流,把自己獨特的體驗與大家分享。
①第2節:可結合生活實踐展開想象,感受“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蒼勁”,想象“果園”的豐收景象和“沃野”的耕耘場面。
②第3、4節:抓住“聯歡”、“相聚”體會孩子和自然和諧相處,融為一體的快樂;抓住“青山”、“綠水”的話語體會“自然”對孩子的啟迪,進而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情趣,并通過朗讀展示出來。
③第5節:引導學生想象“片片云錦”、“陣陣微風”的意境之美,感受“明媚的早晨”、“愉快的黃昏”生活之樂,并通過朗讀加深體驗。
四、朗讀全詩,總結回顧。
1、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學完了全詩,你們能說一說為什么把大自然說成“綠色的課本”?你喜歡這“綠色的課本”嗎?為什么?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回味課文,了解、學習作者表達自我感受的方法。
2、拓展學習,并能運用學習到的方法學寫詩歌,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領悟詩歌表達特點,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回味課文。
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詩歌《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領略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獨特感受。現在,我們一起來回味這首詩歌,請同學自由組合,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誦讀這首詩歌。
二、學習表達。
1、學了這首詩,同學們喜歡這首詩嗎?老師也很喜歡這首詩,在我們眼中平平常常的大自然,在作者的筆下卻像一位魔術師,神奇而充滿魅力,作者是如何體味到這一切的呢?
(引導學生讀中發現:作者在細細地看,靜靜地聽,盡情地想中全身心感受到的。)
2、有時候,我們心中有了感受,可是,把它寫下來以后,我們就覺得沒有表達出來,你們有這種感覺嗎?作者怎么就能把自己的感受寫得這樣清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這也需要我們好好地讀,細細地看,靜靜地想。
(生自讀詩歌,探究發現作者在表達上的特點。)
課堂交流:引導學生發現,作者用各種表達方法來表現自己的感受。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首尾反復,前后呼應。
②有些詩句對仗、結構相似。
③二、四句押韻。
④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
⑤豐富的想象。
⑥有些字詞用得特別妙。
⑦借物抒情。學生的發現只要說得有道理,教師都應及時鼓勵,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三、品讀選文。
1、選讀:很多作家、詩人都很善于感受,也很善于用貼切、自然的語言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請同學們看老師補充的兩首詩歌《庭院里的“舞會”》和《海》,小組合作選擇一個內容一起讀,討論:庭院里的“舞會”和海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的感受?作者是怎樣描述自己的感受的?
2、交流:
①庭院里的“舞會”給詩人留下了怎樣的感受?作者是怎樣描述這種感受的?讀一讀這首詩。
②海給詩人留下了怎樣的感受?他又是怎樣描述自己的感受的?讀一讀這首詩。
交流時引導學生發現作者獨特的感受以及表達方式。
3、小結: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了,就能有獨特的體驗,并且能產生許多聯想。
四、表達感受。
1、《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一詩的作者對青山、綠水產生了聯想,寫出了自己獨特的體驗:借青山、綠水來啟迪少年兒童要不怕艱險,勇于攀登,要有廣闊的胸懷,自然界中還有許多景物,你看了會產生哪些聯想呢?仿照詩歌的第四節,請你們也來寫一寫好嗎?
學生仿寫。
指名交流。
2、自然界中一草一木,一物一景,如果你能靜靜去感受,你一定會有許多獨特的體驗,本周我們就來寫一首現代詩,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下周我們就舉行一次詩歌賞評會,好嗎?
細細地看
板書:
感受
靜靜地聽
盡情地想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作業設計 篇10
教學要求:
1、學習生字,理解文中的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品味文中的語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絢麗多彩,激發學生熱愛學生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品味文中的語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絢麗多彩,激發學生熱愛學生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揭題設疑,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讀題。
2、引導質疑,讀題后,你有何疑問呢?(學生質疑)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帶著疑問,學生按要求自學,教師巡視(邊讀邊做標記,讀完后可四人交流。)
2、自學生字詞。
3、檢查生字自學情況。
(提醒學生讀準“覽、芬、馨、襟、昏、瀚、耘”均為前鼻音)
4、指名朗讀課文。
三、品讀課文,
1、聽老師范讀課文。
2、學習第一節:
(1)、指名讀第一節,這節寫了誰去召喚誰呢?(是祖國召喚孩子們,是作者在召喚孩子們。)
(2)、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出祖國對孩子們的召喚呢?(深情地呼喚、深深地期待的語氣來讀這一節)
(3)、自由讀。(要讀出深情地呼喚、深深地期待的語氣,體現出作者對孩子們的關心與期盼。)
(4)、指名讀,加深理解。
3、學習第二至五小節:
過渡:在第一節,作者深情地召喚孩子們去打開大自然的綠色寶庫,那么,我們該怎樣做,才能打開大自然的綠色寶庫呢?
(1)、自由讀第二至五小節,思考并討論:怎樣做,才能打開大自然的綠色寶庫呢?
(2)、小組討論,并做好交流記錄。
(3)、交流匯報:
a、首先要用明亮的眼睛去看,去發現。去看那大自然的神奇與秀美。挺拔的翠竹、蒼勁的松柏、果園豐收的場面、和那人們在田野里辛勤耕耘的場面……都是那么美麗!練習用贊美的語氣,朗讀第二節。
b、我們不僅要仔細發現,還要用心去聽。聽大自然那動聽的聲音。讀第三、四節,結合插圖,理解“溫馨”、“浩瀚”、“胸襟”,并想象大自然充滿的奇趣。
c、大自然的美麗真是無處不在,它值得我們不斷地去發現,去贊美。深情地朗讀第五節。理解“明媚”。
(4)、根據板書,小結。
(5)、感情朗讀第二至五小節。
4、學習第六節:
(1)、指名朗讀,思考這一節主要講的什么?
(2)、這一部分總結全詩,激發我們去打開“大自然”這迷人的課本,照應詩歌第一部分,思想情感進一步升華,語調可熱烈、高昂些。
(3)、自由練讀,齊讀。
四、總結全文: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這首詩緊扣文題,一氣呵成,在描繪大自然絢麗多姿景色的同時,抒發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五、作業:
1、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2、收集描繪大自然、贊美大自然的詩歌。
附板書:
看:翠竹松柏
1、去打開大自然 果園沃野…… 神奇美麗
綠色的課本 聽:鳴禽、野花的聲音 勇于探索
山、水的聲音……
贊美:絢麗多姿、氣象萬千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作業設計 篇1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30
師:齊讀課文,想一想,詩人為什么說大自然是課本呢?
生:因為大自然里充滿著知識,充滿了科學的奧妙,許多發明創造都是受到了自然現象的啟發。
師:就是說大自然是一本奇妙的科學課本了!現在我們一起來探索:大自然究竟是本什么課本呢?
生:當我看到郁郁蔥蔥的樹木之時,就會想起“木”字。當我登上山峰,倚靠在大樹旁,就想到了“休”字。所以,我認為大自然是本具有豐富知識的語文課本,
生:我認為大自然也是音樂課本。小燕子、小蝌蚪┉┉都是音符。嘩嘩的流水、枝頭的嬌鶯┉┉都是優秀的歌手。
生:我認為大自然更是美術課本。它色彩明麗,多姿多彩。河流、山川、田野,花草樹木、鳥獸蟲魚,栩栩如生,構成了一幅活的畫。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使老師眼前浮現出了一幅幅優美的畫面。
生:我認為大自然是一本用絢麗色彩描繪成的童話集。春天的絢麗,夏天的火熱,秋天的碩果累累,冬天的白雪皚皚,一一展現在眼前,金色童年的幻想盡在其中!
師:你真棒!多么浪漫的想象啊!
師:同學們,大自然鬼斧神工,神奇而又美妙!你打開它,就會感受到它的無窮魅力。只要我們留心觀察,用心體會,她也許還是數學課本、體育課本┉┉愿我們心中都擁有一本綠色的大自然課本。
〖評析〗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追求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課堂上,教師以樸實無華的言語循循善誘,讓多少學生的思緒飛揚,讓多少學生的心靈共舞!這樣的課堂教學,如同我們每天的生活一樣自然。大自然本是一本無字之書。教師以生動的語言,把身教室的學生,引領到了廣闊無垠、充滿生命活力的大自然之中,從大自然中汲取到了豐富的營養,獲得了真知。課堂上,老師實現了角色轉變,以“學生”為中心,真實自然地教學,從打開孩子們手中的大自然課本入手,繼而也就打開了語文教學的“課本”。
轉載自妙橋小學博客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作業設計 篇12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教后雜想
一直以來,我都為學生課堂反應的木訥而苦惱。精心設計的一個問題滿懷期待地問下去,很多時候得到的卻是無言的冷對,每當那時,我便感覺心寒,有幾次甚至動怒,結果卻更加糟糕。自責、埋怨、氣憤……一股腦涌上心頭,仿佛有一塊巨石嚴嚴實實地壓在心頭。
升入五年級了,我感到再也不能這樣了。于是,開學初,我就大力鼓吹課堂積極舉手的重要性。并告訴學生,語文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它包羅萬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至宇宙蒼穹,小至花鳥蟲魚,世間萬事萬物盡收“囊”中。從這門學科里,我們可以跨越時空,欣賞到世界各地的迷人風景,可以邁進故事王國,聆聽一個個絢麗多姿的故事,可以與先圣今賢對話,獲得智慧的啟迪,精神的滋潤,可以浸潤在母語世界,領略母語的豐富與微妙……我甚至還把從孫建峰老師那里學來的一句“沒有唯一的答案,只有缺席的遺憾”一次次地念叨給學生聽。期望有更多的學生勇敢自信地表達心中的想法。
今天,我走出《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的課堂,頓覺輕風拂面,神清氣爽,因為,我這“欲望的深壑”終于在今天的課堂中得到了“填補”。
說來慚愧,對詩歌的教學,我向來恐懼,從“實用”的角度考慮,能夠背出便萬事大吉。誠然!這應該是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但如何達成這個目標卻讓我頗傷腦筋。在備課時,我想細化設計,精心預設,卻難以下筆。無奈之下,只是列了個提綱:1、細細品味課文,扣住有關詞句去體會、評價這“課本”怎么樣。2、根據學生的發言,指導學生深入研讀。3、體會這“綠色的課本”如何去打開。第二版塊幾乎是完全的“生成”,究竟學生會有怎樣的體會與感受我心里一點兒底都沒有。
懷揣著忐忑走進了課堂,開始了“大自然之旅”。開始交流了,學生的反應與我的預想相差無幾——了了幾只手,真有點鶴立雞群的感覺。但我沒有像以往那樣面露嗔色,而是微笑著請一位女生回答。這位女生選擇的是第四小節,她說,這一節是祖國山水的呼喚,是在告訴我們做什么事都要勇敢地向前進。不然,就沒有無法獲得成功。我心頭一喜:頭開得不錯啊!于是,我大家稱贊,鼓勵學生圍繞這一節繼續交流。大概是受到第一位女生發言的啟發,舉手的人越來越多,紛紛發言,有的說:要想看到山上美麗的風景,就要勇于攀登,不能半途而廢,這里山上的美麗風景其實指的是獲得各種各樣的成功。有的說:這句話是用了擬人的方法,通過祖國山水的話,號召我們少年兒童要有勇氣、有膽量,去挑戰困難和挫折……接著,我通過引讀、男女生分別讀的青山、綠水的話等方式,引導學生讀書內化。
在接下來的交流中,我時而激情范讀,時而盛贊學生的發言,時而指導學生讀書,學生們興致勃勃,饒有趣味地朗讀課文、暢談體會。都能比較好地感受到詩歌的美妙意境和綿綿意蘊。比如,一名男生在談到“讓明亮的眼睛去發現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蒼勁。”時說道:這句話描繪的景色可真美,而且好像是在告訴我們,做人就要像翠竹一樣的挺拔,像松柏一樣蒼勁。這樣的體會可謂是獨到,充滿了個性化色彩。
整節課,我都處于欣喜若狂的狀態,結課時,我對學生說:我沒有想到同學們能想到這么多,如此豐富多彩的體會是你們用心讀書的結果。你們是我的老師!孩子們會心一笑,我繼續“鼓吹”:語文課上最美的風景就是同學們爭先恐后地發表自己的讀書體會,因為每一個體會都是智慧的結晶。老師講得再多,也僅僅是一種智慧,如果每個人都發言,那么我們在一節課上,我們就收獲39種智慧。(我們班共39個人。)
最后,我們在齊讀聲中結束了這節課的學習。
回想這節課,我想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效果,除了歸功于此前一次次苦口婆心的“教育”,還有這么兩點因素:1、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體驗。每次學生的發言我都沒有像審判官式的給出一個冷冰冰的對與否的評價。對回答得好的,我加以鼓勵,對于回答有所偏差的,我強調這是他的獨特體驗,鼓勵繼續交流。2、營造了一個濃烈的情感氛圍。充滿激情的課堂評價語言,對教材中情感因素的深入挖掘,讓學生的身心被情感浸潤著,在這情感的催發下,學生的語言表達自然流暢。恐怕“情動而辭發”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鳳凰網友:
什么是課堂上最美的風景?
鄧斑竹所說是其中的一種勝景!鄧斑竹用自己的教育實踐講出了一些所謂理論教育家所夢想的境界!
不過,提一點小小的建議:
比如,一名男生在談到“讓明亮的眼睛去發現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蒼勁。”時說道:這句話描繪的景色可真美,而且好像是在告訴我們,做人就要像翠竹一樣的挺拔,像松柏一樣蒼勁。這樣的體會可謂是獨到,充滿了個性化色彩。
這位學生的體會還應該進一步引導,應該讓學生體會到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文還可以受到人格的熏陶,這樣打開的欲望就更強烈!
我還沒有教學這篇課文,我準備從三個方面入手教學這篇文章:
問題定位:
1、大自然的課本是什么樣的?
2、如何打開大自然的課本?
3、為什么要打開大自然的課本?
研讀探究: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有體會有感受的隨時寫下記下,花十分鐘
2、圍繞三個問題交流
第一個問題先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一些淺層的詞組,如:蒼勁的松柏等
深一些的層面讓學生回答,打開大自然的課本,我看到_______,我聽到___________,……我感覺到___________(其中省略號可以自己填寫)
第二個問題教師板書一些關鍵詞:發現、描繪……
第三個問題先讓學生圍繞課文交流,然后圍繞《人類的老師》以及《大自然的災害》來交流,讓學生對打開大自然的課文有一種科學的認識
3、回答課后第四題
以上是我的教學思路,請大家指正!
對<<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一問發表點個人想法:
本人覺得這篇課文可以用兩個問題概括:1為什么說大自然是綠色的課本?2怎么去打開?
另外,對第一個問題決絕的方法就是讓學生解決另一個問題:我們人應該想大自然學點什么?
課文的個個小節都明確的告訴我門了!如學習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蒼勁等等.教師只要組織學生集體學習第二
小節,剩下的3 4 5 可以自己解決,或者小組討論后解決.
第二個問題重點是抓動詞,學生抓動詞后理解 朗讀!!有了第一個問題做鋪墊,學生很容易解決第二個問題.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讀的訓練和拓展了!
讀,1和6段一樣,但感情有區別老師門應該有體會,不多說,2 3 4 5段各有特點,在第一個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應
該貫穿.到這里讀的時候應該可以很好的解決!
最后,拓展就是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打算,可以放一些名山大川的圖片,以及一些大師關于自然的豪放的
詩詞 名篇!最后以 "我想"開頭謝謝自己的想法,下節課交流!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作業設計 篇13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一文,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現代詩。走進自然,如課本所言,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是怎樣的清明與浪漫:綠色的山野,綠色的空氣,綠色的心情。人應當是自然的人,自然中的人也才是真的是人,幾分閑適,幾分悠然,任清風拂面,任思緒隨風而起……
可我的生活,學生的生活中有多少自然的畫景與聲響呢?忙忙碌碌,重復的生活,書本成了自然的全部——這還是自然的嗎?
我在教學中通過計算機技術,展現給學生一幅幅精美的畫面,使學生通過畫面進入詩人描繪的意境,感受“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蒼勁”,“田野的肥沃”;領略“豐收的果園”,“珍奇的鳴禽”,“野花的爛漫”的景象。一組組生動的動態畫面,把大自然鮮活的景象一下子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猶如置身于大自然美景之中。于是詩人所描寫的這些語言文字就轉化成了畫面,并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中,促進了課堂教學的優化。
巧用多媒體,在“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中發揮了橋梁紐帶作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我不僅體會到了現代教育技術“從直觀到形象的思維,從感性到理性”的教學原則,也體會到了我們老師如果能合理恰當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正確處理好多媒體的作用點和最佳作用時機,必將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作業設計 篇14
五上備課參考大全(之一)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組成的詞語。
3、在對課文語言的品味的過程中,感受世界的絢麗多彩,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感受世界的多彩,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對課文語言的品味的過程中,感受世界的絢麗多彩,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分步揭題。
1、先板書“課本”兩個字,再讓學生說說課本的用處。
2、補全課題,“為什么把大自然稱作‘綠色的課本’呢?”帶著這個問題自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
2、檢查自讀情況。
*逐節指名讀課文。
*糾正讀音。
洋溢 沃野 胸襟 芬芳
蒼勁 耕耘 浩瀚 絢麗
三、細讀課文。
1、細讀第一部分。(1)
①指名讀課文。
②理解詩句意思。
“祖國敞開了綠色的大門,給孩子一片清涼的綠陰。”開頭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表明什么意思?
“去吧,去呼吸山水間芬芳的空氣,去吧,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兩個“去吧”是誰發出的召喚?“芬芳”什么意思?“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什么意思?
③指導朗讀。用向往、贊美的語氣來讀。
2、細讀第二部分。(2-5)
談話:為什么把大自然說成是“綠色的課本”?這“綠色的課本”里究竟隱藏著多少神奇的秘密?
*細讀第2節。
①指名讀第2節。
②理解詩句,邊讀邊想這一節描繪了大自然哪些動人的畫布。
③指導朗讀。
孩子們在美麗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樣?我們應該以怎樣的語調來讀?(以歡快的語調,讀出喜悅之情。)
*細讀第3節。
①女生齊讀第3節。
②圖文對照,說說自己的感受。
③使用工具書,理解“溫馨”什么意思。
④指導朗讀。
(要用輕快的語調,讀出大自然的熱情友好。)
*細讀第4、5節。
①男生齊讀第4、5節。
②理解詩句的意思。
③指導朗讀。
*朗讀第二部分。
3、細讀第三部分。(6)
①齊讀第6節。
②弄清作者將“大自然”比作“綠色的課本”的原因。
③指導朗讀:語調要熱烈、高昂些。
四、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組成的詞語。
3、從本文學習一些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讀生字詞。正音:芬,覽,馨。
二、總結課文
1、分層并概括每一層的意思。
一(1)寫可愛的祖國召喚孩子們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二(2-5)寫只要我們勇于探索,善于發現,大自然會給我們以豐富的饋贈的。
三(6)進一步號召孩子們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2、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現代詩歌,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①反復。
②押韻。
③擬人手法。
我們在讀一些文章時,會發現有些文章中的動物、花草們會說話,會跳舞,或者有些應該是用來形容人的動作、表情的詞語,卻用在動物、花草、山水等身上。這些與我們在實際生活中看到的情景不一樣,但我們又不覺得那些詞語、那些句子用錯了,反而會覺得這些句子寫得很有趣。這是為什么呢?
這其實是一種很常用的表達方法,它叫擬人。像課文第三、四小節中的"聯歡相聚"以及"青山綠水"說的話,用的就是擬人的表達方法。
我們再來看這樣一段話:
紅柳頑強地開出淡紅色的小花,向著太陽微笑。大風暴一次又一次地襲擊,她們的根卻越扎越深,花兒也開得一次比一次更鮮艷,美麗!倔強的紅柳,決不讓沙丘向草原移動半步!
這里就把紅柳當成了人來寫,"頑強地"、"向著太陽微笑"、"越扎越深"、"倔強的"、"決不讓"等詞句,讓我們仿佛看到了一位沙漠的勇士,是怎么和風暴搏斗的,是怎么保護草原的。讀來會讓我們對紅柳產生敬佩之情。這就是擬人的表達方法所產生的效果。如果不這樣寫,那會怎么樣呢?
紅柳開出了淡紅色的小花,向著太陽。大風暴一次又一次地襲來,沙丘被紅柳固定著了,一點都不向前移動。
讀了之后,是不是覺得沒有剛才的一段寫得生動,紅柳的形象也沒有剛才鮮明。現在知道擬人的好處了嗎?
在習作時,我們適當地運用擬人的表達方法,可以讓我們的習作更生動,更形象,更有趣。
3、想想詩歌描繪的情景,說說詩歌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熱愛、探索大自然。)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指導學生逐段練讀,讀出感情。
2、引導當堂背誦。
四、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注意:馨、襟、瀚、耘
學生描紅。
五、課堂練習。
1、根據課文內容,在括號里添上合適的詞。
( )的空氣( )的綠陰( )的眼睛
( )的翠竹( )的松柏( )的色彩
( )的果園( )的風光( )的大海
2、走進大自然,鳴禽、野花要和我們聯歡,他們會對我們說些什么呢?仿照課文的第四節,把下列句子補充完整。
小鳥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花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微笑吧,欣賞美妙的樂曲,敞開少年的心扉。快來吧,跳起優美的舞姿,放飛少年的心靈。)
板書:
1、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發現 翠竹、松柏
描繪 果園、沃野
與 鳴禽野花聯歡
與 青山綠水相聚
啟迪:熱愛、探索大自然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作業設計 篇15
作者:宗陽春 發表時間:2004-4-29 閱讀次數:145
一、 教學目標 :
1、 認知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 情感目標:在對課文語言的朗讀品味中,感受世界的絢麗多彩,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3、 能力目標:能掌握詩歌反復的意義,能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表達自己的理解。進一步鞏固使用工具。
二、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走進大自然,感受自然的氣息與美麗。初讀課文,體會課文的語言之美。
一、 課前的領悟感受。
開學伊始,即帶領學生走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利用清晨與黃昏,用自己的眼耳口鼻去體會自然的神奇,去傾聽自然的聲音,去呼吸自然的芬芳。
二、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說說自己的感受,談談自己假期去貼近自然的感受。
三、 揭題,感受題意與文題之美。
1、 對于“課本”,你有何理解?他有什么用處?
2、 大自然又怎會成為綠色的課本呢?
四、 初讀課文。
1、 教師范讀。學生閉目想象感受詩的意境美。
2、 學生自讀課文,利用工具書掌握生字新詞。
3、 同桌交流,互相檢查朗讀情況。
4、 指名分節讀課文,讀后說說這一節講了什么?
5、
五、 再讀課文,把握整體。
1、 細讀文章,
2、 說說這綠色的課本中有些什么?用筆在文中劃出來。
3、 有感情地讀讀這些詞,展開豐富的想象,說說自己的感受。
4、 再讀課文,找找文章希望我們如何去打開這課本呢?
六、作業 布置:熟讀課文并試背。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品味賞析,感悟詩情。
一、 復習導入 :
1、 說說學了課文,你知道這大自然的課本里有些什么?
二、 細讀品味,感悟詩情。
1、 黷讀課文,找找詩中希望我們如何去打開大自然的課本。
2、 引導學生體會:“去呼吸”、“去發現”、“去描繪”、“請聽一聽”、“攀登吧”、“前進吧”等詞中所飽含的深情。
3、 聯系自己的經歷談談自己曾呼吸、發現、描繪、傾聽等接觸大自然的事例與感受。
4、 學習第一節與最后一節,從“敞開”一詞,感受祖國的絢麗多彩。反復朗讀這兩節,體會詩的內涵。
5、 體會開頭與結尾反復的作用。
三、 朗讀體會,深化情感。
1、 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節,誦讀,讀出自己的理解。
2、 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朗讀。
3、 全班朗讀交流,先指名讀,再評析指導,讀出詩的明快、豪情萬丈、舒緩,讀出詩的內在的旋律。
4、 最后全班齊讀。
四、 作業 :
A:完成練習冊。預習下文。背誦這首詩。
B:選擇校園一物進行仔細觀察。并寫下觀察日記。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作業設計 篇16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電子課本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教學設計之二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教學設計之一
4、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本單元安排了四篇課文《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裝滿昆蟲的衣袋》《變色龍》《金蟬脫殼》,很顯然,主題就是“親近自然”。那么,這篇課文是一個什么樣的定位呢?我想,它就是一個倡議,吹響了向大自然進軍的號角。
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現代詩。文題蘊涵豐富而又明快生動。以“綠色的課本”喻“大自然”,形象貼切且引人遐思,大自然的迷人、神奇形神畢肖,而“去打開”的渴望自然也在情理之中。整首詩歌在描繪大自然絢麗多姿景色的同時,抒發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作者以敏銳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動的筆觸展示了大自然的絢麗多姿。整首詩結構嚴謹,層次清晰,語言流暢而又飽含激情,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
高林生老師提出,要抓住關鍵詞語理解課文,讓精讀精起來。落實到這篇課文上,我想可以這樣處理:
關鍵詞一:課本
為什么大自然是課本?我想學生會有許多豐富多彩的答案。比如,大自然有許多的植物、動物,有許多自然景觀等等,可以讓我們學到許多知識。除此之外,大自然還教給我們什么呢?豐收靠耕耘創造,花鳥是那么的和諧,攀登才能會當凌絕頂,孜孜以求才能融會貫通……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是這個道理。五下的習慣是“多種渠道學語文”,生活中學習,學習中生活,這些都是學習語文的一般規律。因此,大自然是我們的課本,而且是最廣博、最形象的課本。
關鍵詞二:綠色
為什么大自然是“綠色”的課本?這里,我想我們可以借鑒周益民老師的教學設計。抓住一個“綠”字做文章。為什么不是別的顏色呢?我的答案是,綠色象征著生命和活力,所以作者說是“綠色的課本。”在這里可以讓學生去討論一下,為什么要用“綠色”。
弄清楚了以上兩點,我想這篇課文的教學就可以告一段落了,就讓孩子們“去呼吸山水間芬芳的空氣,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作業設計 篇17
教學重點:品味賞析,感悟詩情。
一、 復習導入 :
1、 說說學了課文,你知道這大自然的課本里有些什么?
二、 細讀品味,感悟詩情。
1、 黷讀課文,找找詩中希望我們如何去打開大自然的課本。
2、 引導學生體會:“去呼吸”、“去發現”、“去描繪”、“請聽一聽”、“攀登吧”、“前進吧”等詞中所飽含的深情。
3、 聯系自己的經歷談談自己曾呼吸、發現、描繪、傾聽等接觸大自然的事例與感受。
4、 學習第一節與最后一節,從“敞開”一詞,感受祖國的絢麗多彩。反復朗讀這兩節,體會詩的內涵。
5、 體會開頭與結尾反復的作用。
三、 朗讀體會,深化情感。
1、 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節,誦讀,讀出自己的理解。
2、 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朗讀。
3、 全班朗讀交流,先指名讀,再評析指導,讀出詩的明快、豪情萬丈、舒緩,讀出詩的內在的旋律。
4、 最后全班齊讀。
四、 作業 :
A:完成練習冊。預習下文。背誦這首詩。
B:選擇校園一物進行仔細觀察。并寫下觀察日記。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