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啟蒙教學反思(精選3篇)
月光啟蒙教學反思 篇1
月光啟蒙教學反思
……
師:她唱了哪些民歌民謠?
生:(回答)
師: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些民歌民謠。老師想先讓你們自學(出示歌謠)并提出自學要求(出示)在自學過程中,你可以自己動筆寫寫,畫畫。(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交流:請一位同學來讀讀這段歌謠(生讀)請同學評價
生1;他聲音太輕了。
生2:沒有感情
生3:……
師:兩首歌謠應該怎么讀呢?讀讀課文看看課文中是怎么寫的?
生: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為我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飄滿了她那芳香的音韻。
師:回答的非常好,(出示)請同學們自己讀讀,你覺得我們應該怎么讀?
生;我們應該輕輕的
生;甜甜的
生;要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
師:對,我們應該輕輕的讀,我們一起來試下
師:想不想聽聽母親是如何為我吟唱的(放錄音)你覺得母親吟唱的好嗎?我們一起想象自己也在媽媽的懷抱里聽媽媽唱著歌謠。(生想象)
師:剛才我們聽了媽媽唱的歌謠,你從歌謠中感受到了什么?你是從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生;回答
……
《月光啟蒙》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中的一篇重要的講讀課文,作者是著名的詩人孫友田。文章用細膩的筆觸回憶了自己的母親及為好的童年生活。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用民間文學給我啟蒙,引領“我”走進了詩歌的王國。
在教學這一片段時,出乎我的意料,學生的表現令我驚訝,他們對民歌民謠根本就不感興趣,在自瀆時,發現有些同學在暗自發笑,我想,這也許是因為這些歌謠、民謠是上個世紀的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的作品的緣故,早就落伍啦!現在的學生更喜歡的是卡通人物吧。
在聽母親吟唱的錄音,同時要求想象自己同樣也在媽媽的懷抱里時,有些學生顯得有些不耐煩,更加不會感興趣,更出乎我的意料。但是我進而一想,恍然大悟:現在的學生鐘情于電腦和電視,家中也沒有露天的陽臺,父母也沒有心思給孩子講那些老掉牙的民俗歌謠,難怪毫無興趣。更何況,現在的學生對于自然科學知識了解不少,對于那漆黑的夜空早已經沒有了聯想和憧憬……
在這些歌謠中體會到了什么?學生自發的進行四人小組合作的方式,小組之間進行了討論,自己進行探究,一部分本來沒有學習自主性的同學在另一部分同學的帶領下體現出了自己學習的個性,他們也能積極思考,體會到了母親的勤勞,辛苦,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這些都是同學自學體感受的,體現出來的。
在學習到最后時,我適合進行拓展,通過課外資料及學生的資料來理解文章的人物形象,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人物的分析、感悟更深了,我又及時拓展母親年老后的形象“母親老了,甚至失去了記憶,她安詳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藹、慈祥,但卻不知我從哪里來,不知我來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誰。不再談她的往事,不再談我的童年,只是對著我笑……”通過拓展母親老年的形象,又適時回到課文,把作者記憶中的母親與年老后看到的母親進行強烈的對比。使學生更能感受到母愛的偉大,更能體會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
人間處處有生活,生活處處有語文。閱讀是感悟、積累是過程、探索是發現,教會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多看、多聽、多想,從身邊的事物中獲取學習語文的信息。
《月光啟蒙》教學反思
《月光啟蒙》是根據我國著名“煤礦詩人”、民間文學家孫友田的《月光母親》改編的。課文回憶了自己童年時,在夏夜月光的伴隨下,母親唱民歌童謠和講神話故事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母親啟蒙教育的感激、懷念之情。
在這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打亂文本段落順序,抓住重點段落——文章的最后一小節讓學生有感情反復朗讀、細細品味。為了加深印象,我以最后一個自然段為起點,以母親吟唱的兒歌童謠為主線,幫助學生從歌謠內容、從自身和作者的感受、從母親的情感等不同角度去領會母親的啟蒙。教學時層層深入,環環相扣,讓學生在快樂中作者對母親啟蒙教育的感激、懷念之情。首先,通過讓讓學生自由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文中的五首歌謠,想畫面,感受畫面中景色之美,體會歌謠給我愛勞動,愛生活的啟蒙。學生讀得方式很多,用活潑的語氣讀,用舒緩的語氣讀,用拍手的方式讀等等。學生通過讀歌謠感受到童謠帶給自己的快樂,想到母親帶給作者的啟蒙,這既是對文本本身的遷移,又是對自己情感的遷移。其次,讓學生聽歌謠,感受母親唱歌時音韻之美,再從作者的感受出發,抓住“芳香”體會歌謠的音韻美,感受歌謠給予我們的啟蒙是熱愛民間藝術。第三,聯系母親勞累了一天還不忘摟著我,給我唱歌謠,還唱得如此動聽,如此悅耳,來體會濃濃的母愛。 通過這一部分的教學,學生對“母親把對故鄉的愛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這句話的理解水到渠成。并且遵循了一般的閱讀規律,引導學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與認識,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具體到抽象地去認識與掌握,學生學得輕松、愉快。
在教學完課文后,我又出示了《月光啟蒙》的部分原文,并深情并茂地娓娓讀來。“……母親患了老年癡呆癥,失去了記憶。我趕回老家去看她時,她安詳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藹、慈祥,但卻不知我從哪里來,不知我來趕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誰。不再談她的往事,不再談我的童年,只是對著我笑,笑得我淚流滿面。……”課文中慈愛聰穎的母親與此時癡呆傻笑的母親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種反差沖擊著學生的心靈,喚起了學生的生命激情和自由感受。不僅如此,我還找到了一首根據最后一小節課文改編的詩歌,這樣不僅讓課堂充滿活力,更延續著生命。
《月光啟蒙》第一課時教學心得
一遍遍淺吟低唱著這篇文質兼美的《月光啟蒙》,我深深地沉醉了,沉醉于那月色融融的美妙夏夜,沉醉于那血濃于水的母子親情。對照著感人至深的原文《月光母親》來細讀文本,本課的教學思路便逐漸清晰起來。3月23日上午,我在衛崗小學執教了第一課時,下面就談一談參加這次“課評”的教后心得。
一、深情導入,奠定基調。
在學生對所學課文完全未知的情況下,我希望我們滿懷深情的走入文本,就像一個在睡夢中已聞到花香的人睡眼惺忪地被牽入了玫瑰園,那樣自然,那樣不突兀。放棄了很多種導入方式后,一首曾經打動過我的《母親,我為你驕傲》讓我豁然開朗。這首歌旋律優美、深情、真摯,歌詞樸實而震撼人心,極富感染力。課前我沒有與學生交流,只是讓他們靜靜地聽這首歌,短短的幾分鐘,我能真切的感受到他們已被歌曲打動了。這是我預設的本課的感情基調,也是我所希望的學生與文本對話之前的狀態,不興奮、不冷漠、不疲倦、不焦躁,而是用一顆潮潤的、滿含期待的心等待著那個神秘對象的出場。
二、復活感性,理解課題。
對于課題《月光啟蒙》,月光一詞是不難理解的,而啟蒙一詞到底該如何理解呢?既然把《月光母親》改為《月光啟蒙》,那么就更應該重點理解“啟蒙”了。面對語文教學中對詞語理解的過于理性的“不良”現象,我來了個感性的復活——讓他們從文中找出一段具體解釋了“月光啟蒙”的話。應該說,這個問題有一定難度卻又沒超出學生的能力水平,足以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面對這樣一個有些挑戰性的問題,他們不得不眼到、口到、心到。課文最后一段話已經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了一幅幅溫馨、動人的畫面,“月光啟蒙”就隱含在這字里行間,跳躍于這月夜畫面。事實證明,這種復活感性的理解正是充滿著濃濃語文味的理解。
三、巧妙切入,無痕感知。
若想扎扎實實教語文,第一課時的教學除了要給學生充分閱讀時間外,還要讓他們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楚課文的脈絡,這是與文本深入對話的前提條件。然而,對課文內容的歸納、段與段之間的梳理與整合往往又是枯燥的。于是,就在學生為了理解課題而激情滿懷地齊讀著課文最后一段的當兒,我便巧妙地以此切入,提問:“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這真是不可思議,那么母親都用了哪些方式對我進行啟蒙教育的呢?”學生很快便準確地找到了答案,既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又理清了課文的脈絡。我又緊接著追問:“作者重點回憶了什么內容呢?”一切都是悄然無痕的。
四、打破格局,巧設版塊。
課文雖然很長,但讀通讀透之后,就會發現兩個交錯的版塊是很清晰地,一個是啟蒙意境——夏夜月光之美,母親之美,歌聲之美;一個是啟蒙事件——童謠、民謠之美。前者又是感悟后者的前提。所以在第一課時,我重點帶領學生深入品讀啟蒙意境之美。在尊重學生對文本獨特的、個性化的理解的同時,我也重視教學中情境的創設,對文本一幕幕的不斷“還原”,對學生進行熏陶感染,從而指導學生對重點語段作多元的解讀。
回顧這些成功之處的同時,對于本堂課的教學我也有著深深的遺憾。由于需嚴格的遵守“課評”的規定,課前不能讓學生預習,所以課堂上就要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去讀這樣一篇篇幅較長的課文,這就導致了后面引導學生品讀啟蒙意境之美的時間也相對緊張。如果時間允許,學生或許會讀得更充分,更有味道。當然,我也在思考更加可行的辦法,更加有效地設計。最后在安排學生配樂讀文時,由于配樂音量過大,對讀書效果也有一定的影響。
對于我來說,這次青年教師“課評”是我漫長的教學生涯中的一次歷練,她不僅讓我看到了自己的進步,更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在深深遺憾的同時,我也相信,她也將是我繼續努力,更加深入鉆研小學語文教學的動力。不管前方的路是平坦還是坎坷,我都不會退縮。
《月光啟蒙》教后記
合肥市東流路小學 羅艷
此次參加包河區青年教師語文課堂教學評比,我執教的課題是五下的《月光啟蒙》。這是一篇淳樸優美而又意蘊豐富的散文,作者回憶了自己童年時,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親唱民謠、童謠和講故事、猜謎語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母親啟蒙教育的感激和懷念之情。讀過本課的人都會有這樣的一種感受:字里行間無不流露濃郁的詩情美,流淌著的親情美,蘊涵著的意境美。不過,就第一課時而言,就學生初次接觸文本而言,要內化這些感受,是頗有難度也是極富挑戰性的。因此,從美入手,以讀解文,以情促讀,借助精美感人的多媒體課件的演示,憑借教師詩化般的語言,把學生帶入課文所描述的優美意境,架起學生、文本、教師三者之間溝通的橋梁,獲得個人獨特的體驗和感受,把語文學習化為充滿詩意的情感之旅,是我本課的設計理念。
“題目就是文章的眼睛”,由題入手,是我備課的首要環節。分析題目,“月光”“啟蒙”“母親”三者缺一不可;細讀文本,不難發現, “啟蒙”是教學的重中之重,“月光”是教學的邏輯起點:“我”的童年是明月星光陪伴著“我”,“我”的母親是在月光下——這一特定環境中給予“我”最初的啟蒙,給“我”美好的陶醉,無窮的幻想,引領我走上詩歌之路。作者的成就顯然與兒時母親月光下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母親”則是教學的中心,正是母親把她對孩子的愛通過歌謠、故事、童謠、謎語全部給了“我”,讓“我”受到最初的啟蒙,感受到月夜的寧靜與美妙,感受到母親的圣潔與美麗,感受到母親給予“我”的樸素、純潔的愛。鑒于此,考慮到課堂容量的有限,教學中我將引導學生感受歌謠的深遠意境,體會母親用歌謠的形式激發“我”對故鄉的愛,對民間藝術的愛作為教學重難點。整個教學設計圍繞“一條主線,三種體驗”展開,即:以母親對作者的啟蒙為主線,一讀感悟月夜之美,二讀感悟歌謠之美,三讀感悟情感之美。
我注意到,課文插圖也很精美,可謂與課文內容相得益彰。在教學伊始,我便直接呈現插圖,配以輕柔的《月光曲》,飽含深情地描繪這幅月夜美景圖,借以喚醒學生的情感體驗,奠定情感基調。初讀課文后,為了讓學生感悟月夜之美,我依然從插圖入手,先引導學生說出夏夜月光下小院的美妙,再走進文本,抓住重點詞句感受月光下的恬靜和安詳,再次體會夏夜的美妙。教學歌謠時,考慮到內容淺顯易懂,我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中感受到母親的勤勞,體會到母親對生活的熱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學生建立了初步的情感體驗之后,我利用多媒體課件,營造月下啟蒙的情境,直觀展示母親動聽的歌聲,以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做到視聽結合,動靜結合,進一步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在音樂的渲染下,教師動情的引讀、學生情不自禁的接讀將課堂推入高潮,當母親那“芳香的音韻”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飄滿整個小院,飄滿整間教室時,我們的心也醉了……此時無聲勝有聲,對于課文開頭所說“童年的夏夜永遠是美妙的”學生已經心領神會:童年的夏夜,有母親的歌聲相伴,有著芳香的音韻相伴,怎能不美妙呢?當再讀這一部分內容時,我分明能感受到他們的投入,聽出來他們已讀出了語言文字背后所蘊涵著的“情”。通過這三個層次的體驗,學生對“母親把對故鄉的愛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這句話的理解水到渠成,重難點不攻自破。
《月光啟蒙》的教學結束了,但回想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的一系列過程,又是那么得誠惶誠恐,感覺依然不夠完美,我進行了如下思考:
一、公開課也好,常規課也罷,更多的還是應該將學生擺在教學的首要位置,一切教學活動的展開都要立足于學生的可接受能力,“以生為本”,我們所要關注的不僅是學生個體,更是學生全體;不僅是優等生,更是學困生。本次上課,我在與學生的互動方面明顯做得不夠。
二、教學預設應該圍繞著課堂上的生成作出及時、靈活、有效的調整,不能為了一味“維護”自己的教學思路,而“不依不饒,生磨硬套”;陷入自己設計的“陷阱”,而“難以自拔”,使時間無謂地流失。本次上課,在學生初讀課文,引導質疑這個環節中,雖然沒有學生響應,但為了維持我的教學思路,我依然“固執”把學生往我預設的問題上靠,浪費了不少時間。
三、在課堂上適時的評價是推動教學、促進學習的一種有效的方法。不僅僅用一長串的不同的話語去評價是一種藝術性的評價,有時一個手勢、一個微笑、一個示范都是評價。
有思才有所得,發現不足才能進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認真面對這些不足,努力改善之,竭力超越之,爭取有所突破。
月光啟蒙教學反思 篇2
《月光啟蒙》教學反思
《月光啟蒙》是一篇蘊涵豐富的散文,節選自孫友田的《月光母親》。《月光母親》講述母親患了老年癡呆癥,對來看望她的兒子只是傻傻地笑,笑得作者淚流滿面。《月光啟蒙》講述的則是詩人孫友田回憶自己童年時,在詩意的月光下,母親摟著他,唱起動聽的歌謠、童謠,講故事、猜謎語,在他幼小的心靈里,種下了文學的種子,點亮了心燈,一顆混沌的童心變得豁然開朗,得到了有益的啟蒙。課文以“民謠、童謠、故事、謎語”的形式,充分展露“母愛、童心、智慧”這一主題。讀過本課的人都會有這樣一種感受:濃郁的詩情美,流淌著的親情美,蘊涵著的意境美,在字里行間無不流露。
本文語言優美,其中民歌民謠風格明快、流暢、含蓄、風趣,形象再現歌謠意境。教學中我將引導學生充分感受民謠、童謠的深遠意境,從而深刻解讀母親豐滿的形象,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感激和懷念感情并感受民間文學的藝術價值作為教學重點。而將聯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特殊詞語的含義;憑借課文語言材料,理解編者用“月光啟蒙”作課題的深刻含義作為教學難點。因此,我將教學設計圍繞“一條主線,三種體驗”展開。以母親對作者的啟蒙為主線,一讀感悟月夜之美,二讀感悟歌謠童謠之美,三讀感悟母愛之美。同時,利用多媒體課件配合教學,營造月下啟蒙的情境,直觀展示母親動聽的歌聲,以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做到視聽結合,動靜結合,進一步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
理論與現實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差距。在《月光啟蒙》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了方方面面的不足,教學后,我進行了如下思考:
一、實踐性知識不足。首先表現為在學生的回答流于表面時,沒有進行有效的追問,從而沒能把握住這些不算精確的回答引出文本的知識,生成出精彩。其次,引導不及時,有效性不夠。在提問“母親不識字,為什么能唱出如此‘芳香的音韻’”,學生進行回答糾纏于父親與外婆的影響,無法抓住“黃河留給家鄉的故道不長五谷,卻長歌謠”這一關鍵句,進而理解母親還受到大環境的影響時,沒有及時歸納出家庭環境與社會環境兩方面因素進行引導。
二、簡單不夠,問題過多。整堂課知識點貫穿得過多,不夠簡單。所以教學中一方面可能會顯得有些零散,而對重難點引導不充分;另一方面,造成了課堂的緊張局面,進而引發引導的不到位。
三、課堂靈活性欠缺。在教學中,我總是著意把學生往我預設的答案上靠攏,力圖學生能答出預定的“標準答案”,而將學生所回答的一些富有個性、生動的解答于不顧或破壞其完整性而將其分裂為“標準”的框框條條,局限了學生的思維。
《月光啟蒙》的教學結束了,但在進行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的一系列過程中,我獲得了許多思索。有思才有所得,發現不足才能進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認真面對這些不足,努力改善之,竭力超越之。
月光無聲,母愛無言——《月光啟蒙》教學反思
本文是著名作家、詩人孫友田寫的一篇敘事散文。文章通過回憶母親在美麗寧靜的夏夜,伴著明月星光,為兒時的“我”唱歌謠、講故事、說童謠、說謎語的事,贊揚了偉大的母愛,表達對母親的懷念和感激之情。文章以“啟蒙”為情感線索,條理清晰、讀來耐人尋味。
“月光”又是教學的邏輯起點:“我”的童年是明月星光陪伴著我,我的母親是在月光下——這個特定環境中給予我最初的啟蒙,如水的月色,璀璨的星辰、神秘的夜空,給“我”美好的陶醉,無窮的幻想。詩人的詩情、詩人的成就與兒時母親月光下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母親”當然是教學的中心。是誰給我細心的呵護,是母親,是誰給我最初的啟蒙,也是母親。文中作者說“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其實我想,也許母親并不知道她的歌謠對于“我”來說是那么重要,她只是把對孩子最樸素、最純潔的愛通過歌謠、故事、童謠、謎語全部給了“我”。母親識不識字已不重要,但從吟唱的歌謠童謠、講的故事、說的謎語中卻讓我們讀懂母親給我的最初啟蒙;同時感受月夜的寧靜與清幽,感受母親的圣潔與美麗,感受母親給予我的樸素、純潔的愛,讓課堂充滿濃情。
“言美情濃”、富含“詩情、詩意”是本文最大的特點。本課的設計的理念是從美入手,以讀解文,以情帶讀,通過開放的教學設計,精美感人的多媒體課件的演示,教師詩化般的語言,把學生帶入課文描述的優美意境,讓學生在生生對話、師生對話以及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張揚情感、噴涌真情。從而獲得個人體驗和獨特感受,把語文學習轉化為情感的詩意之旅。學生在品味朗讀的基礎上,使知識生成智慧,讓智慧與情感共鳴。
如何鼓勵學生進行發散思維,鼓勵學生對教科書的自我解讀,如何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如何引領學生從書本的世界走向生活的世界,如何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讓課堂成為一個動態的、開發的生命體驗,如何讓師生在課堂互動中,靈感自由創造。是我這堂課所要努力思考并為之實踐的。下面就談談這堂課的收獲與遺憾:
一、優化課堂結構,讓課堂充滿生機。
課的一開始,我出示了一組詞組,讓學生讀讀詞組,想象畫面,意在為學生營造一個與課文相吻合的意境。
師:讀了這些詞組,有你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幅怎么樣的畫面?
生:我仿佛看到一位母親摟著孩子,唱著甜甜的歌謠。
生:我仿佛看到了柔和的月色灑滿了的籬笆小院,一位母親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接著孩子,唱起動聽的歌謠,小院飄滿了芳香的音韻。
師:這幅畫面給你什么感覺?
生:好幸福啊!
生:很溫馨的感覺!
生:很恬靜的!
生:有一種寧靜的美!
接著精讀課文,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板塊:
(一)品讀歌謠的魅力。聽歌謠,讀歌謠,感受母親唱歌時音韻之美,再從作者的感受出發,抓住“芳香”體會歌謠的音韻美,感受歌謠給予我們的啟蒙是愛民間藝術。
(二)品讀重點詞句,體會母愛之美。聯系母親勞累了一天還不忘摟著我,給我唱歌謠,還唱得如此動聽,如此悅耳,體會濃濃的母愛。
(三)悟情感,表達懷念之情。通過補充原作《月光母親》的片斷,喚起了學生的生命激情和自由感受。
通過這三個層次的教學,讓學生對“母親把對故鄉的愛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這句話的理解水到渠成。遵循了一般的閱讀規律,引導學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與認識,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具體到抽象地去認識與掌握。學生學得輕松愉快。
二、營造詩意的氛圍,讓課堂孕育詩情。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一千次的確信,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學生的全面智力的發展。"因此,我們要激發學生語文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水平,就必須準確地抓住教材的情感點和學生的情感點,并在二者之間架設一座橋梁,使學生在激蕩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勵;使他們在高昂的情緒中,產生想象和頓悟.從而產生和諧共振的"增力效應”,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月光啟蒙》中,我和學生找到文中的歌謠,初步品讀后。為了加深印象,我問:“母親是怎么為我吟唱這些歌謠的?”
學生: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為我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小院飄滿了她那芳香的音韻。
(出示句子)
師:“三月的和風”給你什么感覺?
生:柔柔的。
生:輕柔的。
生:溫暖的。
生:像母親的手撫摸過我的肌膚。
師:小溪的流水給人什么感覺?
生:叮叮咚咚,非常好聽。
生:清脆悅耳。
師:那么就讓我們輕輕地,柔柔的,來讀這段話。
生讀不到位。
師:你的朗讀是不是深情地,甜甜的?
生再讀。
師:你想不想做一做童年夏夜里的那個孩子,聽一聽母親的吟唱呢?閉上眼睛——多媒體傳出無伴奏歌謠錄音。
師:你聽了有什么感覺?
……
師:母親的甜美的嗓音就像春風一樣溫柔,如溪水一樣悅耳,可怎么會是“芳香”呢?
生:母親的聲音悅耳得仿佛讓我聞到了香味。
生:這樣寫出了母親聲音的美妙。
生:我的身心完全沉浸在這美妙的聲音中了,不光聽到了,感覺到了,還聞到香味了一般》
師:是呀,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處。詩一般的語言,詩一般的感受,讓我們像朗誦詩歌一樣讀讀這段話。
孩子們悠揚的讀書聲和著緩緩的音樂,教室里立即飄滿了孩子們那芳香的音韻。
三、個性化閱讀,讓課堂綻放活力。
這節課我是以學生練筆作為結束的。在體會了作者為母親的感激和懷念之情后,一段深情地渲染:
師:故鄉的明月不會忘記,故鄉的天空不會忘記,我更不會忘記。在歲月的流里,有些東西會消失,比如母親的容顏,但有些東西,會在歲月里沉淀,比如母親的歌聲——教室里再度響起母親的歌謠。
為了讓學生的情感得到深華,,我讓學生拿出筆,寫一寫:母親,我想對你說——靜默幾分鐘后,孩子們埋下頭去,有的緊鎖眉頭,有的奮筆疾書,有的拭著眼角……
在悠悠的音樂聲中,一個孩子站了起來放聲朗讀,接下去又是一個,又一個……
母親啊,您曾經讓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
母親啊,你曾經為我唱的那些歌謠我永遠也不會忘記;
母親啊,在月光下,你忘記了勞累,為我唱歌謠、講故事我永遠也不會忘記;
母親啊,是您讓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為我開啟詩歌的大門;
母親啊,是您讓我懂得了愛的意義,我真想讓您再為我唱一唱兒時的歌謠。
母親啊,……
這不就是一首詩嘛!一首動人的詩!
四、有效的課外補充,讓課堂延續生命。
為了激發學生擁有像作者對母親那樣的愛,老師在課堂上補充了《月光母親》的部分原文。當多媒體課件出示滿頭白發,額上刻著深深皺紋而又失去記憶的母親形象,課文中慈愛聰穎的母親與此時癡呆傻笑的母親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種反差沖擊著學生的心靈,畫外音出現“母親患了老年癡呆癥,失去了記憶。我趕回老家去看她時,她安詳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藹、慈祥,但卻不知我從哪里來,不知我來趕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誰。不再談她的往事,不再談我的童年,只是對著我笑,笑得我淚流滿面……”時,學生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師生飽含深情的對比朗讀則把學生的情感波瀾再次推向了一個更高的境界。在歌曲《明月千里寄相思》的旋律中學生會由此想到自己的母親,想到普天下所有給予他們生命與教育的母親,想到所有關愛他們的人。這樣的拓展是基于文本、服務文本的,文本深藏的情感因素得到充分挖掘與展示。這樣不僅讓課堂充滿活力,更延續著生命。
上完課,總覺得有一些遺憾。還有課文后面的一個問題沒有討論。探討為什么用《月光啟蒙》作課題,在備課時也考慮這個問題,后來因課堂容量太大,說話的訓練較多,在課的結束我想安排一個“母親,我想對你說……”這個寫的訓練點。所以上課就刪了。第三課時,我還要想把這個問題拿出來探討。要準確地把握這個問題,更多的是找到“月光”與“母親”的聯系,我覺得可以追溯到孫友田原文的那個題目《月光母親》,這個理解也可以是多層次,多元化的。我想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沒曾想第三課時,學生們又給我帶來意外的精彩:
師:原來是母親啟蒙了解我,但是課文為什么要用《月光啟蒙》作課題?你覺得“母親”與“月光”之間有什么聯系呢?
范天達:母親溫柔似月光,母親美麗圣潔似月光。
宣澤源:.在清苦的日子里,母親為我吟唱的那些民歌民謠,就像無聲的月光一樣,為我點亮了一盞心燈,使我的精神生活豐富起來。讓我對生活始終抱有熱情和美好的向往。
李群:母親對我的啟蒙就像黑夜里為我點燃的一盞心燈,為我照亮了文學的道路。
范濤:“我”的童年是明月星光陪伴著我,我的母親是在月光下給予我最初的啟蒙,如水的月色,璀璨的星辰、神秘的夜空,給“我”美好的陶醉,無窮的幻想。詩人的詩情、詩人的成就與兒時母親月光下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丁文詣:母愛就像月光一樣無聲無息。
看來水到渠成的點化,洞開學生的心門,引領學生到達了情感彼岸,潤澤了學生的情感,使得課堂綻放出智慧的火花。
月光啟蒙教學反思 篇3
《月光啟蒙》教學反思
昨天做了學校公開課,我選擇了《月光啟蒙》。這是著名作家、詩人孫友田寫的一篇敘事散文。文章回憶了母親在美麗寧靜的夏夜,伴著明月星光,為兒時的“我”唱歌謠、童謠,講神話故事、說謎語的動人情景。“言美情濃”、飽含“詩情、詩意”是本文最大的特點。教學中,我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從美入手,以讀解文,以情促讀,通過開放的教學設計,詩化的教學語言,自主的閱讀實踐活動,把學生帶入優美的意境,起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第一、整個教學設計由質疑到解疑。先由課文第一句話“童年的夏夜是最美妙的。”入手,提出問題“夏夜的美妙體現在哪些方面?”引導學生從“月夜的美,母親形象的美,還有母親的聲音美”三個方面著手走近文本。再緊緊圍繞文章的中心“為什么說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生發開來,理解母親的偉大。在文本的處理解讀方面我著重圍繞歌謠、童謠展開教學,創設情景,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感悟,以學生為主體,充分體現新課改理念。
第二、理解“芳香的音韻”,我是這樣處理的:理解歌謠的內容后,這么有詩情畫意的歌謠,你們想不想聽一聽母親那深情的吟唱,(聽音樂),再讓學生想象,如果你就是那個被媽媽摟在懷里的孩子,在這美麗的月光下,聽著母親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吟唱的歌謠,你有什么感覺?讓學生跟著母親來唱一唱,幸福、停留在這一刻、深深地陶醉了,感覺很美妙、聽著母親的吟唱就像聞到花兒的芳香,就像聽到美妙的音韻,是一種全身心的享受。這就是“芳香的音韻”理解水道渠成,很自然。
第三、文章最后一段再次理解后,我用引讀,讓學生體會其中作者說這段話時的感情(感激、懷念、敬愛、令人驕傲、自豪)然后再引導學生體會還有深深地懷念之情。為此我設計的練習是把最后一段改成詩歌的形式:感謝您,母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過圖片,音樂的渲染,加上深情并茂的解說,讓學生感受到了作者的內心(悲傷、難過、沉重、懷念)。讓學生感受到母愛的深沉。
但自我感覺也有許多遺憾不足之處:
指導朗讀“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為我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飄滿了她那芳香的音韻。抓住了重點詞語“輕輕地”“甜甜的”“深情地”體會感悟,但感覺還讀得不夠到位,如:有的讀時突出了“輕輕地”我聽出來了,母親是輕輕地吟唱歌謠的,能不能讀的再“輕”一點,讓學生再讀就更好了。還有就是準備好的音樂沒有播放出來,減弱了情景感染力,這也是事先準備不夠充分造成的,在今后的教學中絕對不能再犯。
《月光啟蒙》教學反思
《月光啟蒙》是五年級第十冊中的一篇重要的講讀課文,作者是著名的詩人孫友田。文章用細膩的筆觸回憶了自己的母親及為好的童年生活。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用民間文學給我啟蒙,引領“我”走進了詩歌的王國。
我抓住啟蒙展開教學,當讓孩子們談到母親是怎樣給作者啟蒙的時候,幾個孩子說到母親說神話故事這個片段,說得真棒啊!
一位孩子說道:“原來,估計作者和我們大家一樣,到了晚上,仰望天空的時候,只是看見星星和月亮,但是在受過母親啟蒙后,在作者的眼中,天空已變成了高深莫測的世界,滿是神話故事,天空變得神奇起來。”
另一位孩子說道:“作者在這里把母親比作一尊玉石雕像,我認為是非常合適的。那時,月光灑滿了小院,也灑在了母親的身上,作者被母親摟著,抬頭看母親的時候,已被那些神話故事所深深陶醉,母親,仿佛就變成了知識的使者,帶著作者飛向詩歌的王國。”
最后我注意拓展情感,當孩子本以為課文已經結束了的時候,我告訴他們,其實,文章還有段結尾呢,多年后,作者回到了離別已久的故鄉,再一次看到了母親……配上音樂,我出示了下面一段文字:
母親患了老年癡呆癥,失去了記憶。我趕回老家去看她時,她安詳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藹、慈祥,但卻不知我從哪里來,不知我來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誰。不再談她的往事,不再談我的童年,只是對著我笑,笑得我淚流滿面。
在我范讀的時候,我注意到孩子們都目不轉睛地盯著大屏幕,他們也在感受著啊,當我讓他們來齊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分明見到他們眼中的淚花!
我接著又說道,雖然母親現在什么都不知道了,不知道眼前站的是誰,不知道他來干什么,更不知道那些好聽的民謠了,但是那些民謠卻深深地,刻在了作者的心里……說完便出示課文中所有的民謠,我指名讓孩子去讀他們認為最能打動他們的民謠,于是一個孩子站起來,用低沉的聲音,緩緩地,讀起了本應該輕快活潑的民謠。一個接一個,孩子們體會著每一個民謠,他們說:如果我是作者,那么回憶這些民謠,念一念這些民謠,將是對母親最好的懷念。
趁感情還在激蕩,我又出示了文章的最后一段,我范讀著,孩子很快也加入了我的隊伍,和我一起讀起來:
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是母親用那一雙勤勞的手為我打開了民間文學的寶庫,給我送來月夜濃郁的詩情。她讓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華啟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風趣的民歌民謠,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
最后,快結束課文了,我讓孩子們談談對這篇文章有著什么樣的感受時,孩子感受到了母愛。
另外《月光啟蒙》也讓我進一步反思自己教學中的不足。
1.“對話”問題。語文的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師生彼此分享對文章的理解,探討重點問題。作為教師,比孩子早一步解讀教材,其實在整個“對話”過程中更應該是充當“引路人”和“排雷兵”的角色。也就是說教師對“對話”在備課中是早有預設的。對于預設,在備課中我是相當細致的,從學生角度出發,設想了許多情境,同時也設計了必要的引學過程。但課堂又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在課堂上,我總是“情不自禁”地陷入自己的預設,特別是當學生的理解深度與預設有差距時,往往是“不依不饒,生磨硬套”這其實就不再是真正的“對話”了。
2.“評價”問題。在課堂上適時的評價是推動教學,促進學習的一種有效的辦法。我在評價上做得總欠火候,表現在:用重復學生的話代替評價;評價的時機把握不夠自然,其實并不是每一個孩子發言或朗讀都需要用一長串的話語去評價,有時一個手勢、一個微笑、適時的示范都是評價,往往“無聲勝有聲”;評價的到位率不夠。學生是否從評價中獲益,并有所提高,是評價有效與否的標準。在本課的教學中,對朗讀的評價是重點,怎么樣才能讓孩子從評價中理解課文應該怎么讀好,讀出味道。如對歌謠的朗讀第一次我是意圖讓孩子在理解第四節的基礎上讀得柔美、深情。第二次則是讓孩子在理解歌謠含義的基礎上讀出文字蘊涵的意韻。但在教學中,因為評價的意向性不夠明確,孩子沒有讀到位就急于推進教學,而使讀的層次體現得并不分明
《月光啟蒙》教學反思
《月光啟蒙》是一篇講讀課文,作者是著名的詩人孫友田。文章用細膩的筆觸回憶了自己的母親及為好的童年生活。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用民間文學給我啟蒙,引領“我”走進了詩歌的王國。《月光啟蒙》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以母親的啟蒙(吟唱的兒歌童謠)為主線,幫助學生從歌謠內容、從自身和作者的感受、從母親的情感等不同角度去領會母親的啟蒙。教學時層層深入,環環相扣。學生在快慰、愉悅中接受、消化知識。
1.看圖片,感受意境美
首先,觀察圖片里所展現的意境美。接著讓學生回憶自己兒時夏日夜晚情景,想像母子倆的活動以及心情,感受母子間傳遞的愛。
2.讀歌謠,感受內容美
讀第一首歌謠,想畫面,感受畫面之美,讀第二首歌謠,醞釀情感,體會歌謠給予我的啟蒙是愛勞動,愛生活,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3.聽歌謠,體會音韻美
聽歌謠,感受母親唱歌時音韻之美,再從作者的感受出發,抓住“芳香”體會歌謠的音韻美,感受歌謠給予我們的啟蒙是愛民間藝術。
4.聽神話故事,讀童謠,猜謎語,體會母愛美
聯系母親勞累了一天還不忘摟著我,給我唱歌謠,還唱得如此動聽,如此悅耳;唱累了講神話故事;講述幽默風趣的童謠;說有趣的謎語體會濃濃的母愛。
通過這幾個層次的教學學生對“母親把對故鄉的愛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這句話的理解水到渠成。遵循了一般的閱讀規律,引導學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與認識,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具體到抽象地去認識與掌握。學生學得輕松愉快。
二、從讀中感悟,讀中體會
要激發學生語文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水平,就必須準確地抓住教材的情感點和學生的情感點,并在二者之間架設一座橋梁,使學生在激蕩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勵;使他們在高昂的情緒中,產生想象和頓悟.從而產生和諧共振的"增力效應”,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在教學《月光啟蒙》中,我和學生們抓住重點段落——文章的第2小節細細品味過后,為了加深印象,我安排學生有感情朗讀這一段。
三.有效的課外補充,讓課堂延續生命。
語文教學具有巨大的彈性,諸如時代背景的簡介、知識的補充、信息量的拓展,這就要教師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提供的可實施德育滲透的廣闊空間,把握時機,精心設計,圓滿完成預期的目標。在教學完課文后,我又出示了《月光啟蒙》的部分原文,并深情并茂地娓娓讀來。“……母親患了老年癡呆癥,失去了記憶。我趕回老家去看她時,她安詳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藹、慈祥,但卻不知我從哪里來,不知我來趕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誰。不再談她的往事,不再談我的童年,只是對著我笑,笑得我淚流滿面。……”課文中慈愛聰穎的母親與此時癡呆傻笑的母親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種反差沖擊著學生的心靈,喚起了學生的生命激情和自由感受。這樣不僅讓課堂充滿活力,更延續著生命。
這節課讓我和孩子們都有所收獲,也讓我發現許多不足之處。例如:在體會文中“美妙”一詞時過于生硬,不夠靈活。另外,在角色表演讓孩子們抒發感情講述想對母親說的話時應采取先寫后念的方式更容易讓孩子們進入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