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第十冊《“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設計(精選16篇)
人教第十冊《“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
1. 學會本課10個生字。
2. 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默讀、感悟的能力,同時訓練學生提出問題并通過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4、學習哈爾威船長臨危不懼、鎮定自若、指揮有方、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通過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的描述和插圖的展示,讓顯示感受到船長犧牲時場面的壯美及他的美好心靈。
重點、難點:
理解“諾曼底”號遇難后哈爾威船長是怎樣做的?從而認識他崇高的品質。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帆船圖
提問:看到這幅圖,你想到了什么?
2、揭題,板書課題
(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遇到困難、挫折我們應該怎么辦呢?今天,我們就來學學《“諾曼底”號遇難記》,課文的主人公哈爾威船長會給你答案的。
二、整體感知
1、聽范讀錄音,進入意境,感知故事內容。
相機學習生字,理解詞語。驚恐萬狀 洶涌湍急 不可開交 井然有序
驚慌失措 鎮定自如 你推我搡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繼續感悟。
3、初步印象交流。
你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得?誰留給你的印象最深?
三、深入探究
1、分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用小黑板出示討論題目:
(1)船長為什么用槍威脅逃生的人?
引導學生分三步進行:
A. 船長開始是怎樣指揮救援工作的?
B. 船長在怎樣的情況下,用槍威脅逃生的人?效果怎樣?
C. 議一議船長采取用槍威脅逃生的人的做法怎樣?
(2)船長給你流下了什么印象?
2、匯報學習結果。
3、教師小結:“諾曼底”號油船不幸在海上失事了,在一片驚恐混亂中,船長哈爾威臨危不懼、鎮定自若的指揮船員,使船上所有的人獲救,而自己,卻被海水吞沒。哈爾威船長危難時刻舍己救人、沉著機智、指揮有方的崇高形象,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4、把結尾部分用字幕片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反復讀,充分認識船長的人品。
四、誦讀課文
1、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出示小黑板,讓學生連線,明白各部分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介紹“諾曼底”號油船 緊張危急及混亂驚慌的語氣
撞船部分 船長鎮定威嚴的語氣
最后一段 無限感激、崇敬和無比沉痛的心情
開頭部分 輕快平和及贊美的語氣
2、把你喜歡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讀給大家聽聽。
五、總結拓展
1、假如哈爾威船長來到了我們的身邊,你想對他說什么?讓學生開“新聞發布會”。
2、同學們想知道老師仔細研讀完這篇課文后有什么收獲嗎?我把它整理成了一首小詩:
人生,猶如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帆船。
誰也不能預想:前方的風景怎樣?
或風平浪靜,
或驚濤駭浪,
你都得,揚起風帆駛向遠方。
遇到驚濤,或是駭浪,
你不必驚訝,不必膽怯;不必畏縮,不必退卻。
你要冷靜,臨危不懼,
你要沉著,機智勇敢。
只有這樣,你才是真正的舵手。
才能掌握好自己的行駛方向,
到達成功的彼岸!
3、同學們可以畫一畫、讀一讀、寫一寫,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出自己學后所獲。
〔板書設計 〕
“諾曼底”號遇難記
指揮救人:鎮定自若
船長 臨危不懼 舍己救人
壯烈殉職:紋絲不動
教學反思:本節課是圍繞“質疑、解難;討論、交流;讀書、感悟”開展教學;通過激情導入 、圖片展示讓學生“樂中求知”;相機點撥、隨機評價、有感情誦讀,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注重抓住相關的段落反復有感情的朗讀、感悟,小組合作、討論、探究學習,交流中加上教師巧妙的引導、點撥。
人教第十冊《“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設計 篇2
“諾曼底”號遇難記(雨果)
一、預設目標
1、查找有關資料,簡介作者,表述“小說”這種文學樣式的特點。
2、對以下字詞要求做到“三會”(會寫字形,加點字會加注音,會釋義)。
幽靈、湍(tuan)急、你推我搡(sang)、猝(cu)死、肇(zhao)禍——見書下釋。
彌漫、小心翼翼、負載(zai)、窟(ku)窿(long)剎(cha)那間、勢不可當(dang)、開交、酣(han)睡、驀(mo)地、井然有序、巍然屹(yi)立、須臾(yu)相提并論——補充(見教參)(共18個)
3、反復閱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語言簡潔口述故事情節。
4、細讀第一部分,口述自然環境描寫,“諾曼底”號、“瑪麗”號輪船的交代對展開故事情節,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用。
5、表情朗讀三、四部分,表述三個場描寫,刻畫了船長的哪些高大形象。
6、找出文中意義含蓄、難以理解的句子,加以體會,并口述它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1、故事情節:
思路:海難發生前——海難發生——海難發生中——海難發生后
分段:(1—5) 二(6—9) 三(10—46) 四(47—50)
段意:“諾曼底”號 “諾曼底” 哈爾威船長 哈爾威船長
情節:霧海夜航。 號被撞。 指揮救人。 以身殉職。
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2、中心思想:
本小說,敘寫了“諾曼底”號上的哈爾威船長在海輪遇難、忘我救人的過程,歌頌了“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精神。
3、寫作特色。
(1)場面描寫驚心動魄,悲壯感人;人物形象刻畫,生動傳神。
(2)敘事寫人中作精辟議論。
三、教學設想。
第 一 教 時
一、激發興趣(3分鐘)
“生活中你定會看過別人遭受到災難,自己也有可能經受過災難,你看到別人是怎樣排解的,自己又是怎樣排解的?”圍繞這一問題組織學生暢談,從而導入 新課,并板書課題:略
二、制定目標(8分鐘)
1、方法、過程。(5分鐘)
圍繞“(1)預習后,根據你對課文的熟悉,你認為學習這篇文章,我們應該掌握哪些東西?(2)本節課我們應首先解決哪些問題?”分組討論,然后每組推1—2人匯報討論結果。最后確定這篇文章的學習目標和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若目標與“預設目標”相吻合最好,若不吻合,以學生的目標為準。
2、板書討論結果及內容(學生、老師板書皆可)(3分鐘)
畫 為(1)文學常識:作者簡介,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
板書 (2)學會生字詞:見“預設目標2”(以學生意見為主)
內容 (3)整體感知故事情節
三、學習過程(圍繞制定的學習目標組織學習)
1、匯報預習結果:作者簡介,小說三要素及情節發展的四個階段。(3分鐘)
(方法:學生舉手發言)
2、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7分鐘)
(1)在練習本上默寫18個生字詞的字形和加點字注音。
(2)抽樣檢查學生對18個詞語理解。(口頭表述)
3、整體感知故事情節。(17分鐘)
(1)自由朗讀課文,點名表情朗讀課文。
(2)讓學生自高奮勇地站起來口述故事情節。在此基礎上,提出:小說的主人翁是誰?圍繞這位主人翁是怎樣展開故事情節的?
板書:主人翁:哈爾威船長
情 節:見教材分析1
四、布置作業 :
1、方法:組織學生討論。討論題: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認為還有哪些內容沒有弄懂?在此基礎上布置作業
2、預設作業 :
探究性閱讀課文,把探究的結果寫下來,準備第二節課發言
第 二 教 時
一、激發學習興趣。(方法:師生交談)(2分鐘)
同學們,課后對文章進行探究過了吧?探究的結果又寫下來了吧?下面就請你們把探究結果交流一下。
二、組織交流(方法:學生討論)
三、匯報討論結果(方法:學生發言,老師作適當歸納點評并作適當板書)
預設結果:(以下答案作參考,只要學生口答就行了)
1、文章第一、二部分寫海上霧濃夜黑的自然環境有何作用?
(答案:為發生海難打下伏筆)
2、文章第一、二部分又寫了哈爾威船長謹慎駕駛,輪船緩緩行駛“諾曼底”號輪船的年輕;“瑪麗”號輪船負載特別大,行駛速度快有何作用?
(答案:初顯哈爾威船長的形象,說明海難責任不在“諾曼底”號,而在“瑪麗”號)
3、海難發生時,“諾曼底”號船出現了什么樣的情景?哈爾威船長又是怎樣指揮救人的?結果又是怎么樣?從中可以看出船長是個怎樣的人?
(答案:人是驚恐萬狀,一片混亂,蜂擁救生艇;船是海水嘩嘩往里灌,勢不可當。消除驚恐強調救人——了解情況,確保無其它險情發生——嚴肅紀律,優先救出弱勢群體——指示“快干”,確保全體人員獲救。結果船長屹立艦橋,隨船沉入深淵。船長是一個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英雄。)
4、理解下面五句話的含義:
(1)第14節:“實際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給忘了。船長真的把自己忘了嗎?”
(答案:忘與不忘都可以,只要說出理由都可以。)
(2)第35節:“大家立時不出聲了,沒有一個違抗他的意志,人們感到有一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的上空。”
(答案:船長宣布的紀律,顯示了他鋼鐵般的意志和無上的權威,體現了他危難時刻首先要保護弱小的做人之道,這時船長的形象已成了偉大靈魂化身,屹立于每個人的腦際中。)
(3)第37節:“事情總是這樣,哪里有可悲的利己主義,哪里也會有悲壯的舍己救人。”
(答案:生死存亡關頭,總有人自私為己而卑劣,總有舍己為人而崇高。)
(4)第38節:“…………他鎮定自若,仿佛不是給人而是給災難下達命令,就連失事的船似乎也聽從他的調遣。”
(答案:船長鎮定自若,指揮救人,人被救后,船才沉入深淵,這仿佛都聽從他調遣。)
(5)第50節:“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權利。”
(答案:畫龍點睛地提示了船長的高貴品質:忠于職守——舍力救人,與事業共存亡;
做人之道——尊重他人生命,優先保護弱勢群體,徹底忘我。在死亡面前,
最能考驗人,船長接受了考驗,放射出了英雄光彩,顯示了英雄本色。)
四、檢測學習效果:
口答文后“探究練習一、二、三題”
五、深化能力(課后完成)
1、時文閱讀與分析
男子一條皮帶英雄救美
武漢8月23日電 家住武昌的金先生碰到了這么一件事,為了營救一素不相識的女子,他與歹徒搏斗拼到負傷,最終在公園保安的協助下,勇擒劫匪,在公園里面
演了一出正氣歌。
前日晚11時30分許,供職于某外企的金先生獨自在中山公園里溜達,他突然聽到外面有人大喊“救命”,一妙齡女子正驚慌失措地跑過來,在她身后,一身穿深色條紋T恤的男子正揮舞著一把近半米長的自制刀具追著,“把包交出來!”該男子一邊追一邊低聲吼著,金先生見此情形,大喝一聲:“閃開!”歹徒愣了一下,趁這工夫,金先生將該女子一把拉到身后。
此時,歹徒兇相畢露,揮舞長刀向金先生撲過來,搏斗中,赤手空拳的金先生不慎跌倒在地,左臂被劃了一刀,鮮血直流,金先生情急之下,抽出自己身上的皮帶,伴隨著一聲大吼沖向歹徒,歹徒見此情形撒腿就跑。
時文分析
(1)選文的體裁我們還沒有學習過,有同學能說出選文的體裁嗎?
(2)就標題或課文內容你認為可以作怎樣的修改?
(3)金先生的語言和哈爾威船長的語言的共同點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4)你認為金先生是先撥打“110”再救美好,還是直接救美好。
2、以“遇險”記或“遇難”記為題,寫一篇500字的作文。
六、拓展資料:
作者簡介:見教參P33-34
人教第十冊《“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設計 篇3
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
1、 了解雨果在法國文學和世界文學中的地位及其作品的價值。
2、 認識生命的意義、面對災難時生命的價值體現以及對待職責的態度。
教學重點、難點:
對哈爾威船長以身殉職行為的認識和理解。
教學時數: 1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1、收集有關“雨果”及其代表作的資料,確定向學生介紹的內容。
2、反復閱讀課文,能很好地讀出課文第十六段后“簡短有力的對話”的語調、語氣。
3、 準備好投影儀,寫好投影片。
4、 準備好課堂研究的話題。
學生:1、借助工具書,熟悉課文中的字詞,編好字詞練習,朗讀課文。
2、借助圖書室、網絡等查閱“雨果”的相關資料,摘抄在本子上,課上交流。
3、根據教師提供的研究話題,自行選擇,并學會與同學共同研究。
教學過程 :
一、 了解作者,導入 新課
教師投影作者“雨果”,根據學生準備的資料,有選擇的投影出來,進行交流。學生可以補充。此時,教師要通過詢問獲得資料的方法,引導學生關注“學習方法”的掌握。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可作適當分析,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雨果”及其作品的地位,進而導入 課文的學習,完成第一個教學目標 。
二、 學生默讀課文(時間3分鐘),了解全文情節,準備復述。
三、 指名學生復述故事情節,可以采取“接龍”的形式(即有人說得不夠清楚,可以由會說的接替),幫助學生,熟悉課文內容,達到全面感知。
四、 分小組,讓學生選擇自己感動的語段讀給同組的同學聽,并交流感悟。(時間10分鐘)
五、 小組推薦同學來朗讀,要讀出語調、語氣,并分析處理的理由。教師根據同學的分析,引導學生從“生命的意義”這一角度來思考閱讀的感悟,特別是重點閱讀第十六段后的“簡短有力的對話”和文章結束對船長的描寫,結合“探究·練習一”,引導學生討論“對船長以身殉職行為的認識和理解”,認識到“面對災難時生命的價值體現”以及“對待職責的態度”。
六、 研究性學習:
(1) 螞蟻在遇到火災和水災等時,總是抱成團,以個體的犧牲來保全群體的生存,怎么理解?
(2) 去年的高考題,面對危難時,首先丟掉的是健康、美貌、誠信、機敏、才學、金錢、榮譽?
(3) [探究·練習三]。
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課前對這三個話題進行選擇,確定自己的研究內容,提出自己的研究見解,與同學合作交流,課堂上由每個專題派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其余同學可以提問、質疑。
通過研究學習,從中認識到對生命的珍惜,對生命價值的真正理解,對職責的態度。
七、 自主學習:請學生投影課前準備的關于字詞的練習,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字詞的掌握情況。教師對從中發現的掌握較差的學生要加強指導。
八、 布置作業 :寫一段對“生命·職責”的感悟的話,要求真實,字數不限。
教學建議:
本課是第一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通過對作家“雨果”的學習指導,教會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方法;在對課文的理解中,著重在運用各種閱讀方法,引導學生感悟文章中對生命、對職責的態度,充分感受到文學作品對人的影響,為綜合實踐活動“我愛文學”作基礎;研究學習的話題討論則是對課文中心的拓展。字詞練習,體現自主學習的目的。
資料搜索:
維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旗手和領袖。他出生于貝尚松城的一個軍人家庭,一生幾乎經歷了整個19世紀,在詩歌、小說、戲劇、政論創作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1826年出版了第一個詩集《歌頌集》,同時期開始寫作小說和戲劇。1830年創作了浪漫主義劇本《歐那尼》,第二年又出版了第一部重要小說《巴黎圣母院》。19年流亡期間,他創作了大量作品,其中有長篇小說《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笑面人》等。雨果是一位高齡多產作家,在長達60多年的文學生涯中,為后人留下了79卷文學作品和4000多幅繪畫作品,是法國和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份寶貴遺產。
今年是雨果誕生80周年,為此法國與世界各地人民一道以各種形式來隆重紀念這位“十九世紀無可爭議的君主” ,在“雨果年”里,讓我們一起走近雨果。
早在雨果誕生80周年之時,人們就為他舉行了國慶般的盛大活動。法蘭西史無前例地為在世的作家舉行了如此盛況空前的慶典,因為雨果在人民心中已經成了思想領域里的文學太陽。
1885年5月22日,83歲的雨果老人與世長辭了,法蘭西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國葬。
人教第十冊《“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的:
1、總體感知小說的中心意思和作者組織材料的特點。
2、學習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理解哈爾威船長的優秀品質。
3、了解小說通過塑造人物反映社會生活的方法。
4、初步了解小說的特點和小說分類。
教學重點:
學習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理解哈爾威船長的優秀品質。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新課:
有這樣一句話,“危難之處見真情”,在危急之時,更能看出一個人的真正品質來,在這篇課文中,就塑造了這樣一個英雄人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個真正的英雄。
二、簡介小說的基礎知識:
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基本手段,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典型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體。
小說三要素:人物、故事情節和環境。
小說的情節一般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有的前面有序幕,后面有尾聲。
小說一般根據篇幅的長短分: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小小說。
三、作者簡介:
雨果:( 1802 - 1885 ),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旗手和領袖,在詩歌、小說、戲劇、政論創作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笑面人》等,在長達 60 多年的文學生涯中,為后人留下了 79 卷文學作品和 4000 多幅繪畫作品,是法國和世界文化寶庫中的一份寶貴遺產。
四、課文解析:
1、提學生朗讀課文,分析本文段落層次。
文章可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5),“諾曼底”號霧海夜航。
第二部分(6-10),“諾曼底”號海難發生。
第三部分(11-46),哈爾威船長舍已救人。
第四部分(47-50),贊美英雄的船長。
2、自讀課文,討論以下問題:
(1)小說開頭的環境描寫起什么作用?
(2)這場海難的發生誰負主要責任?從文中哪里可以看出?
(3)文中是如何刻畫哈爾威船長這個人物形象的?從文中找出這些語句來。
(提示: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重點讓學生分析是如何利用側面描寫的。)
(4)提學生分角色朗讀一段簡短有力的對話,要求讀出語調、語氣,思考作者為什么具體描寫“一段簡短有力的對話”?
(5)哈爾船長說“必須把60人救出去。”文章指出:“實際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給忘了。”
船長真的把自己忘了嗎?
(6)哈爾船長,他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猶如鐵鑄,紋絲不動,隨著輪船一起沉入了深淵。
哈爾船長在沉沒之前,就沒有辦法救自己嗎?
(7)請找出本文的場面描寫,分析其特點。
五、總結本文中心:
本文通過描寫“諾曼底”號船長哈爾威在一次猝不及防的海難關頭,勇于決斷,沉著指揮,忘我救人,在死亡面前,成就了一個偉大的英雄形象。
六、布置作業:
(1)把這個動人的故事有聲有色的描述給別人聽,看誰講得吸引人。
(2)做《學習提要與檢測》。
人教第十冊《“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設計 篇5
(一)
震蕩可怕極了。一剎那間,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們半裸著身子,奔跑著,尖叫著,哭泣著,驚恐萬狀,一片混亂。海水嘩嘩往里灌,洶涌湍急,勢不可當。輪機火爐被海浪嗆得嘶嘶地直喘粗氣。
船上沒有封艙用的防漏隔墻,救生圈也不夠。
哈爾威船長站在指揮臺上,大聲吼喝:“全體安靜,注意聽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后。必須把60人救出去。”
實際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給忘了。
船員趕緊解開救生艇的繩索。大家一窩蜂擁了上去,你推我搡,險些兒把小艇都弄翻了。奧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頭拼命想維持秩序,但整個人群因為猝然而至的變故,簡直像瘋了似的,亂得不可開交。幾秒鐘前大家還在酣睡,驀地,而且,立時立刻,就要喪命,這怎么能不叫人失魂落魄!
就在這時,船長威嚴的聲音壓倒了一切呼號和嘈雜,黑暗中人們聽到這樣一段簡短有力的對話:
“洛克機械師在哪兒?”
“船長叫我嗎?”
“爐子怎么樣了?”
“海水淹了。”
“火呢?”
“滅了。”
“機器怎樣?”
“停了。”
船長喊了一聲:
“奧克勒福大副?”
大副回答:
“到!”
船長問道:
“還有多少分鐘?”
“20分鐘。”
“夠了,”船長說,“讓每個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奧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槍在嗎?”
“在,船長。”
“哪個男人膽敢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
大家立時不出聲了。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人們感到有一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的上空。
1.給下列加粗的詞語注音。
酣( )睡 驀( ) 嘈( )雜
2.結合文意解釋詞語。
失魂落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段出自《________》一文,作者為________,國籍是________。
4.用簡明的語句概括文段的主要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一再寫到“一片混亂”“亂得不可開交”,怎樣理解作者的用意?請說說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對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的理解,下面的說法哪一項最恰當
( )
a.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哈爾威船長也有點慌,一時忘了船上的確切人數。
b.災難剛降臨,哈爾威船長就已經做好了與船共存亡的準備。
c.天黑、混亂,哈爾威船長無法清點人數,60人只是他的估計。
d.由于船上一片混亂,嘈雜,哈爾威船長情急之中真的把自己給忘了。
7.作者為什么具體描寫“一段簡短有力的對話”?請說說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大家立時不出聲了。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人們感到有一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的上空。”這一句中的“大家”是指________,“他”是指________,“偉大的靈魂”是指________________。
9.“大家立時不出聲了”,請你設想當時“大家”會有怎樣的心理活動,試分別用男人、女人不同的口吻把它寫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對哈爾威船長印象如何?把你的看法寫出來。(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一位朋友向我講述了在南美洲一片森林邊緣發生的故事。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使臨河的一片草叢起火了,順著風勢游走的火舌活像一掛紅色的項鏈,開始圍向一個小小的丘陵。這時,明眼的巴西向導向我們叫道:“一群螞蟻被火包圍了!”我們順著他指點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大火縮小著的包圍圈里已經變成了黑壓壓的一片。“這群可憐的螞蟻肯定要葬身于火海里了。”我心里惋惜地想著,可萬萬沒有想到,這區區的弱者并沒有束手待斃,而是迅速聚攏,抱成一團,然后向河岸的方向滾去。蟻團在火舌舔動的草叢間越來越迅速地滾動著,不斷發出外層螞蟻被烘焦后身體爆裂的聲響,但是螞蟻團卻不見縮小。顯然,外層被灼焦的蟻國英雄們至死也不松動絲毫,肝膽俱裂也不離開自己的崗位。一會兒,蟻團沖進了河流,隨著向對岸滾動,河面上升騰起一小層薄薄的煙霧。
我聽著這則蟻國發生的真實的故事,像聽著一曲最悲壯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螞蟻,其重不足百毫克,然而,在人類往往也要遭到重大傷亡的火災面前,竟然能如此沉著、堅定、團結一致,不惜犧牲自己,以求得種族的生存,其斗爭的韌性,其脫險方式的機智,又是如此感人,怎能不發人深思,油然而生出敬慕的情感來?
1.給下列加粗的詞語注音。
不慎( ) 舔( )動
2.結合文意解釋詞語。
①束手待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敬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簡明連貫的語言概括這則故事的主要內容。(要求:不超過25個字,應包括背景、對象和方式三個要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段中說外層螞蟻被燒焦后“蟻團卻不見縮小”,請說說這是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萬萬沒有想到,這區區的弱者并沒有束手待斃”一句中,“區區”是什么意思?能否刪去?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兩段的主要內容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二段有“又如此感人”一句,請準確回答作者認為螞蟻為什么會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讀了上述文段,你覺得螞蟻有哪幾方面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1.hān mò cáo 2.失魂落魄:形容驚恐之極或心神不定的樣子。 3.《“諾曼底”號遇難記》 雨果 法國 4.哈爾威船長臨危不亂,忠于職守,舍己救人。 5.寫場面的混亂,更能烘托哈爾威船長鎮定、沉著、臨危不亂、忠于職守的崇高品質。 6.b 7.具體描寫這一段話,一方面表明當時情況萬分危急,同時通過語言展示了船長的人格魅力。 8.“大家”是指船上的60個人;“他”是指哈爾威船長;“偉大的靈魂”是指船長鋼鐵般的意志和無上的勇氣,自覺承擔保護弱小群體的社會責任的理念。 9.略 10.略
(二)1.shèn tiǎn 2.①束手待斃:捆住手等死。比喻遇到危難時不積極想辦法解決,卻坐等敗亡。②敬慕:尊敬,仰慕。 3.被大火包圍的螞蟻,扭成一團,機警地逃離火海。 4.因為死了的螞蟻仍抱住蟻團,為保護其他螞蟻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表現了螞蟻的獻身精神。5.“區區”表示數量少或渺小的意思,不能刪去,用在這里是為了跟下文寫螞蟻的偉大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中心。 6.第一段是記敘,記敘螞蟻群為保護種族自救的故事;第二段是議論,贊揚螞蟻的精神,揭示故事留給人們的啟示。 7.斗爭中表現出來的韌性,脫險方式的機警。 8.值得我們學習的螞蟻精神:沉著、堅定、團結一致,為集體利益不惜犧牲自我,斗爭的韌性,機警的脫險方式。啟示我們:要有團結、奉獻、不懈斗爭的精神,遇事要多動腦筋。
人教第十冊《“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設計 篇6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哈爾威船長恪盡職守、沉靜果斷的優秀品質。
2、抓住哈爾威船長的話語,品味在災難面前每個人所應承擔的責任。
3、學習作者通過場面描寫烘托人物形象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哈爾威船長在海難發生的危急關頭,勇于決斷、沉著指揮.舍己救人.忠于職守的崇高品質的理解及感悟。
教學難點:含義深刻的議論性語句的理解。
一. 導入:
1.聽寫:
驚恐萬狀 驚慌失措 —— 一片混亂
鎮定自若 巍然屹立 —— 井然有序
2.師: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當海難發生時,乘客們驚恐萬狀、驚慌失措,而哈爾威船長鎮定自若,巍然屹立,使一片混亂的場面轉為井然有序的救援場面。
二. 讀課文3----7自然段。
還記得災難來臨時的那一刻嗎?“沉沉的夜霧中冒出(一枚黑點),好似(一個幽靈),又仿佛(一座山蜂),只見一個陰森森的往前翹起的船頭,穿破黑暗……”
1.自讀3——7自然段,說說從這段描寫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情況危急)
2.你從哪些語句感受到的?
3.交流找到的句子,感受危急。(重點指導讀第7自然段)
4.品讀第7自然段,體會“危急”。
三. 讀課文8——39自然段。
在這驚恐萬狀,一片混亂中,哈爾威船長是怎么做的呢?自讀課文8——39自然段,找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場面。
1.自讀8——39自然段,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讀給同桌聽。
2.通過自己的朗讀和同桌讀,說說你眼中的船長是個怎樣的人?
(1) 果斷(舍己為人、關心婦女)
對全船人員下達命令:乘客先走,船員斷后;乘客中的婦女先走,其他乘客隨后;決定救出60個人,忘記了自己。在危難時刻,船長首先想到的是乘客,是弱者,是他人。
(2) 沉重、鎮定、精明、指導有方。
船長和機械師、大副的對話,并對大副下了開槍的命令,分角色朗讀對話,體味語句的簡潔。
(3) 威嚴、有人情味(關心孩子)
船長直至沉入海里,始終沒有離開船長的崗位,沉船之前,還特意指示救出年幼的見習水手克萊芒。
反復品讀,評讀。
3.感受船長高貴的品質。
20分鐘到了,輪船沉沒了。請大家看插圖:哈爾威船長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猶如鋼鐵鑄成的,紋絲不動,隨著輪船一起沉入了深淵。
創設情景,品讀此句,升華感情。
師:面對災難,船長哈爾威是那樣鎮定。誰來讀?
生:哈爾威船長屹立……
師:面對死亡,船長哈爾威毫不畏懼。請你讀
生:……
師:“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船長已完全忘記了自己,他就像一尊雕像。讓我們一起來讀這段話。
四. 拓展延伸。
哈爾威船長一生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他又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俗話說“危難見英雄”。同學們,對這位英雄你想說些什么呢?
人教第十冊《“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設計 篇7
"諾曼底"號遇難記
雨果
教學目標
1. 弄清文章的人物、故事情節和環境。
2. 引導學生閱讀,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教學重點、難點
1. 把握人物形象特點及形象意義。
2. 設想自己對災難突降將會有何行動和感受。
教學時數
二課時
o教學設計o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小心翼翼(yì) 湍急(tuān) 你推我搡(sǎnɡ)
猝然(cù ) 酣睡(hān) 驀地(mò) 肇禍(zhǎo)
屹立(yì) 須臾(yú) 鐵鑄(zhù) 側舷(xián)
2. 解釋下列詞語。
小心翼翼:原形容嚴肅虔敬的樣子,現用形容舉動十分謹慎,絲毫不疏忽。
幽靈:人死后的靈魂(迷信的說法)。
湍急:水勢急。
猝然:突然;出乎意處。
酣睡:熟睡。
驀地:出乎意料地;突然。
肇禍:闖禍。
須臾:極短的時間;片刻。
相提并論: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來談論或看待。
紋絲不動:一點兒也不動。
二、導入
1. 作者簡介
雨果(1802-1885),法國積極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家。他的思想發展經歷了相當復雜的歷程,但貫穿其創作始終的依然是人道主義,相信"仁愛感化"、"善心戰勝惡",同情被壓迫者,這在他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里都有所體現。除了小說創作外,他還創作有詩歌、散文、劇本等。雨果以其豐富而出色的創作成為世界文壇的一流作家。
2. 解題
"諾漫底"號是一艘大輪船,它裝貨容量600噸,船體長220尺,寬25尺,1863年造的。可在1870年3月17日,一場突如其來的撞船災難發生了,哈爾威船長沉著應變,最后以身殉職。
借助多媒體播放影片《泰坦尼克號》中沉船的片段,讓學生有形象的感受。
三、閱讀課文,整體把握
1. 找出文章故事的六要素,理清文章層次。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第一部分(1-5),霧海夜航。
第二部分(6-9),海難發生。
第三部分(10-46),舍己救人。
第四部分(47-50),贊揚英雄船長。
2. 學生復述故事內容。
注意口頭表達要清晰、流利,要抓住故事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來講述。
四、探究
學生閱讀課文后,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如講人物形象特點及形象意義,或結合現實生活中的英雄人物談自己對英雄的理解和感受,或結合美國9o11事件`《泰坦尼克號》、《緊急迫降》等影片設想自己對災難突降將會有何行動和感受……
五、學生朗讀課文第16段以后"簡短有力的對話",要讀出語調、語氣
思考:1.面對突如其來的撞船災難,哈爾威船長是怎樣沉著應變、最后以身殉職的?
學生找出文中相關的語句,理解哈爾威船長這一人物形象。引導學生從作者對船長的語言描寫中把握這一形象。
明確:哈爾威船長先是平定人心,維持秩序,后組織用救生艇救出婦女、其他乘客和船員,他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3. 學生談自己對船長這一形象的看法。
討論、交流。
明確:找出文中的關鍵句子"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船長雖然結束了他的生命,但他的舍己救人的偉大精神將永駐人間。
六、布置作業
1. 課后練習二。
2. 先用課時作業 優化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
學生復述哈爾威船長面對撞船災難,沉著應變、最后以身殉職的動人故事。
二、學習文章寫景的方法
找出文中寫景的句子,體會其作用。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在撞船災難發生的過程中,作者在寫景時主要抓住大海和霧來寫。寫大海如"夜色正濃茫茫大海周圍一片漆黑海水嘩嘩往里灌,洶涌湍急,勢不可擋深深的海水"等等,都給大海增加了黑暗、陰沉、可怕的色彩,預示著災難的發生。而寫霧,更是抓住特征,如"薄薄彌漫霧愈來愈濃沉沉夜霧陰慘慘的薄霧"等都與可怕的災難相一致,渲染了悲劇氣象,更襯托了哈爾威船長的偉大形象。
引導學生理解文中環境描寫與人物形象的關系。
三、探究
(一)文章中有兩個"謎",請你解開。如有不同,可以展開討論。
1.哈爾威船長說:"必須把60人救出去。"文章指出:"實際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給忘了。"
船長真的把自己給忘了嗎?
2.哈爾威船長,他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猶如鐵鑄,紋絲不動,隨著輪船一起沉入深淵。
哈爾威船長在沉沒之前,就沒有辦法救出自己嗎?
學生討論、交流,發表自己的感受,允許有多種看法。
(二)一條木船破了,艙里進滿了水,單憑破船本身的浮力已承受不了船上的一對夫妻和一個即將成年的兒子的重量,他們又都不會游泳,怎么辦?遠處有一條船正在駛來,但坐等獲救是不可能的。試想像并描述當時的情景,設想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學生可聯系其它學科的知識,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辦法。
四、播放影片《緊急迫降》的片段,讓學生了解飛機遇難時的情形,同本文作比較,加深課文理解。
五、小結
本文情節扣人心弦,哈爾威船長的高大形象令人難忘。學習本文,重視閱讀過程中對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六、布置作業
1. 課后練習四。
選用課時作業 優化設計。
人教第十冊《“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哈爾威船長勇敢鎮定、忠于職守、勇于獻身的精神。 2學習小說運用外貌、語言和動作塑造人物的方法。教學重點: 體會哈爾威船長作為一個英雄的特有本質。教學難點: 學習小說用外貌、語言、動作和點評議論來塑造人物的方法。教學準備: 1做自讀筆記,了解故事大概內容及疏通字詞,查閱一些相關的作家作品資料。 說明: 課文講述“諾曼底”號輪船被撞遇難,全船的人一片恐慌,船長哈爾威鎮靜地指揮船員運送爭先恐后逃生的人,使救援工作順利進行,最終所有的人都脫險了,只有船長哈爾威沉入了大海。哈爾威船長堅定、果敢的性格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臨危不亂、舍己救人的精神令人欽佩。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說明一、導入課文,喚起認知,揭示課題。1上課之前,想問一下大家:你認為什么什么樣的人才稱得上是英雄?2從大家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所謂英雄都是具有這樣或那樣美好的品質,下面我們來學習19課,看看里面的主人公是否也是英雄?3雨果簡介。1舉手自由回答,發表自己的看法。 2交流查找的資料首先喚起學生已有的認知,自然而過渡到本文的內容。二、課前預習檢查,概述故事內容。1檢查預習情況:(1)小說敘述了一件什么事情?(2)讀完文章后,你覺得誰是這次事件中的英雄?2請大家默讀課文,圈劃出表現哈爾威船長形象的句子。板書:哈爾威船長:勇敢鎮定,忠于職守,勇于獻身。1自由回答 2默讀課文,思考并圈劃重點句子。 3學生交流使學生直奔重點,不為小細節浪費時間。三、反復品味語句,分析人物形象。1哈爾威船長這一英雄形象是通過什么來刻畫的?板書:語言、動作、神態、外貌。2 分別用不同的記號標出語言、動作、神態、外貌的語句,想一想、讀一讀,要求讀出與形象相應的語氣。3組織學生交流朗讀。1自由回答。 2先自由體會、朗讀,然后交流朗讀及理由。(讀哈爾威船長的話,要求聲音響亮,語氣堅決。)通過對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外貌等重要語句,使學生深入地了解哈爾威船長特有的英雄氣度。四、討論辨析加深理解。1“實際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給忘了。”船長真的把自己忘了嗎?
2哈爾威船長,他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猶如鐵鑄,紋絲不動,隨著輪船一起沉入了深淵。哈爾威船長在沉沒之前,就沒有辦法救出自己嗎?3齊讀題記,思考:你知道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真正的強者還有哪些? 1小組討論交流 2自由回答通過辯析,使學生加深對哈爾威船長的高尚品質的認識。五、補充作者資料,引發閱讀興趣。1關于雨果,你知道些什么?2雨果的名著有哪些?你看過嗎?交流使學生了解世界名人,激起他們的閱讀興趣。六、布置作業 閱讀雨果的名著。 讓學生讀名著,引他們走進名著的世界。 教后感: 感悟“英雄” 本文是新教材中的老課文,既然是新教材,就必須在教學中摒棄老教材的套路,而是通過一些重點語句的把握來感悟哈爾威船長的英雄形象,并通過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聯系他們的生活積累來闡述對“英雄”一詞的理解,來豐富“英雄”的涵義。結合同學們都已看過的張藝謀導演的電影《英雄》,讓同學們談談到底何謂“英雄”?也請精通歷史的同學說說歷史上的一些英雄人物,再看看現實生活,使學生一步步地感悟到時代造就英雄,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英雄人物,但無論什么時代,能履行做人之道,堅守職責,始終是做人之本,英雄本色!一個人不能永遠做英雄,但一個人能永遠做一個人!
人教第十冊《“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設計 篇9
第四課“諾曼底”號遇難記
一、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理解文章主題,通過故事情節去把握人物形象。
二、教學重點:
環境描寫及其作用。
議論句、段及其作用。
三、教學難點 :
人物形象的分析。
四、教學方法:
看《鐵塔尼克號》的節選部分。
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學生討論分析。
在復述故事的基礎上進行人物形象的討論分析。
抓住重點段落,分析,開放式討論。
五、教學課時:
如果學生預習好,可以二課時,最好是三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因為,課文內容和故事片《鐵塔尼克號》的故事非常相似,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同時可以更直觀地了解故事和人物,第一節課看《鐵塔尼克號》的節選部分,并且結合課文討論它們的異同。
第二課時
討論“諾曼底”號遇難記(雨果)
1、 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誰?請從文中選擇三個表現主要人物思想性格的句子,分析之。
2、 文章開頭的景物描寫“大海上夜色正濃,薄霧彌漫”,“霧愈來愈濃了……來到茫茫大海上”,“周圍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勉強可辨”這三句話有什么作用?
3、“它筆直地朝著‘諾曼底’逼了過來”,“在它的船身上剖開一個大窟窿”這兩句中的“逼”和“剖”字用得很好,請問好在何處?
4、“實際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給忘了”,為什么?
5、“事情總是這樣,哪里有可悲的利己主義,哪里也會有悲壯的舍己救人。”這句話的作用是什么?
6、怎樣讀好課文16段后的朗讀?
7、摘抄描寫“霧”的句子,想想為什么這樣寫?
8、短句短段“哈爾威船長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的作用是什么?
9、“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這句話的作用是什么?(他是如何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他的“做人之道”具體指什么?“又”字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1、船長
2、能見度越來越低, 環境越來越惡劣,這是“諾曼底”號遇難的主要原因。(為下文“諾曼底”號遇難作鋪墊)
3、(組詞答題)逼迫:有極大的威脅。逼近:無法躲避。
4、為下邊的船長的話做鋪墊“60人”“婦女先走……”人道主義。
5、“利己主義”總結上文的“15段的內容”。“可悲的”是照應“險些兒把小艇弄翻”。“悲壯的舍己救人”領起下文,船長的……
6、
7、課文開頭的寫霧是客觀介紹,沒有感情色彩。最后“陰慘慘的薄霧”是為悲壯犧牲的船長做背景 ,烘托了氣氛。
8、
第三課時
一.導入 :看課后練習三,進行討論。(教師點撥:這是最親的人同遇災難時表現出的人性之美。假如同遇災難的是一群互不相識的陌生人,他們又會表現出人性的哪一面呢?)
二.復述課文(講故事):
三.撞船之后,船上情形怎樣?(可用幾個詞概括。)
四.怎樣理解“他把自己給忘了?”
五.分角色朗讀對話部分,學生分析討論對話的內容及特點。它對表現人物有什么作用。
六.怎樣理解:“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義,那里就有悲壯的舍己救人”?
七.“哈爾威船長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這樣”指代什么?哈爾威船長在沉船之前就沒有辦法救出自己了嗎?有些什么辦法呢?那他為什么還要選擇與船共沉呢?
八.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試做分析。
九.學生討論分析人物形象,在此基礎上進行書面概括。不必求全求精。教師檢查小結。
作業 設置:
1. 給加點字注音:
猝然( ) 湍急( ) 須臾( ) 肇禍( )
屹立( ) 似乎( ) 調遣( ) 真諦( )
2. 做《一課一練》中P5頁的內容。
課后小結:
人教第十冊《“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設計 篇10
〖主干知識〗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彌漫( ) 推搡( ) 猝然( ) 肇禍( ) 須臾( )
毆斗( ) 屹立( ) 剎那( )
2、___不可擋 小心___ ___ ___身魚腹 驚___萬狀 失魂落___ 井然有___ ___己救人 相___并論 ___于職守 ___絲不動
3、解釋下列詞語。
猝然:
搡:
肇禍:
剖開:
酣睡:
募地:
須臾:
巍然屹立:
鎮定自若:
4、文學常識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___國小說家、劇作家、詩人___,他的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______、_____、《九三年》等。
5、《“諾曼底”號遇難記》體裁是 ,它按照“霧海夜航 → →盛贊船長”這一海難發生過程安排情節,主人公是 。
〖點擊思維〗
1、“猝”不要讀成“cuì”;“毆”要注意聲調的標注位置;“剎”不要讀作“shà”。
2、“井然有序”不要寫成“井然有續”;“ 相提并論”不要寫作“相題并論”。
3、解釋詞語時如果不結合語境,就會出現理解上的偏差,如:“巍然屹立”本意是指“山或建筑物雄偉的樣子”,但在文中這樣解釋就完全錯誤了。
4、雨果是一位高齡多產作家,在長達60多年的文學生涯中,為后人留下了79卷文學作品和4000多幅繪畫作品,是法國和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
5、在初步感知全文內容的基礎上,把握文章的體裁,主人公和故事情節。
【規律方法】
〖理清結構〗
〖語言特色〗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三個片段,體會作者怎樣以生動精彩的語言表現哈爾威船長的崇高品格的。
片段一(16—35):這段對話極為簡短,有的句子僅用一個詞表示;分行寫人物語言,醒目突出;對話中的敘述交代也極為簡潔,大多地方只有人物語言,這樣描寫,與當時環境相稱,符合客觀實際,有助于刻畫人物形象。哈爾威首先在確認不可能發生爆炸等險情之后,進一步申明救人決心,又嚴肅紀律,一切高度緊張而井然有序,可見其作為船長的沉著老練、敬業盡責,勇于決斷的絕對權威形象。
片段二(39—41):短短一句話,把船長的救人責任和關心弱者的人道主義精神確保未來的社會責任有機統一起來,一個極富人情味的英雄船長形象躍然紙上。
片段三(47):這是一個浮雕式的特寫鏡頭,人物的刻畫生動傳神。船長的敬業、盡責精神,堅定、剛強的意志,以及寧死不渝的對輪船和大海的執著的愛濃縮為鐵鑄的雕像定格在讀者的心里。可謂瞬間的舉動,永恒的形象。
〖把握重點〗
一、簡介小說的基礎知識
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基本手段,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典型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體。
小說三要素:人物、故事情節和環境。
小說的情節一般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有的前面有序幕,后面有尾聲。
小說一般根據篇幅的長短分: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小小說
二、課文內容概述
“諾曼底”號油船不幸在海上失事,船長哈爾威臨危不懼、鎮定自若的指揮船員,使船上所有的人獲救,自己卻被海水吞沒。贊揚了哈爾威船長危難時刻舍己救人、沉著機智、指揮有方的崇高品質。
三、故事情節
從文章的開頭至“像這類英國船,晚上出航是沒有什么可怕的”寫“諾曼底”號霧海夜航;從“突然,沉沉夜霧中冒出一枚黑點”至“由于這一猛撞,‘瑪麗’號自己也受了傷,終于停了下來”。 寫海難發生。從“‘諾曼底’號上有25名船員”至“須臾, 海水把船尾也浸沒了”寫 哈爾威船長舍已救人。從“哈爾威船長,他屹立在艦橋上”至最后,贊美英雄的船長。
〖攻克難點〗
文中很多句子含義深刻豐富,理解起來有難度。讓我們一起來品味下列句子的深刻內涵。
1、實際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給忘了。
船長并未忘掉自己,而是有意不包括自己。沉船時,他那樣堅定,那樣自若,那樣莊嚴,表明他從一開始就作出了清醒、明確、堅定的抉擇。
2、事情總是這樣,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義,哪里也會有悲壯的舍己救人。 ’
人中總是有卑劣,有崇高,生死存亡關頭,有人自私本性大暴露,有人則會激發起正義、責任和天良,所以說“事情總是這樣”。
3、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忠于職守,表現為全力救人;“做人之道”,表現在救人中所體現出的人生理念。 “面對死亡,他又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這除了說他在死亡面前,自覺地經受了嚴峻的考驗,放射出英雄的光彩,還含有一個意思,即在死亡面前,最能展現一個人的本色,誰都可以抓住這個機會造就英雄業績,譜就英雄樂章;成就一個英雄的“權利”人人都有,關鍵在于你是否“運用”這個“權利”。
〖質詢疑點〗
船長為什么用槍威脅逃生的人?
“大家一窩蜂擁了上去,你推我搡,險些把小船都弄翻了。……人們都像瘋了似的,亂得不可開交。”在這樣的情況下,船長想到用槍幫助維持秩序。“哪個男人膽敢沖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這樣一威脅,效果果然不錯。“大家立刻不作聲了。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救援工作進行得井然有序,幾乎沒有發生什么爭執。”船長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采取用槍威脅逃生的人的做法,在當時的情況下是很必要的。因為如果亂下去,可能死路一條,誰也救不出去。他用槍威脅男人,是為了救出更多的人,包括男人在內的船上的所有人。結果證明船長沒把自己安排在救助人員當中,這也反映了船長崇高的人格魅力。
〖主干知識〗
1、 mí sǎng cù zhào yú ōu yì chà
2、勢 翼 翼 葬 恐 魄 序 舍 提 忠 紋
3、猝然:突然,出乎意外。
搡:猛推。
肇禍:闖禍。
剖開:破開。
酣睡:輸水。
募地:出乎意料地,突然。
須臾:極短的時間;片刻。
巍然屹立:形容山或建筑物雄偉的樣子。文中指哈爾威臨危不懼,舍己救人的偉大形象。
鎮定自若:遇到緊急的情況不慌不亂。
4、法 雨果 《巴黎圣母院》 《悲慘世界》
5、小說 海難發生 舍己救人 哈爾威船長
人教第十冊《“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設計 篇11
[教材分析]
課文講述了一個驚心動魄、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從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島的航線上,諾曼底”號郵船被一艘裝有螺旋推進器的大輪船“瑪麗”號撞破,情況十分危急。在一片混亂中,船長哈爾威命令用救生艇救乘客,由于他機智、果斷,結果乘客得救,而他自己卻隨著沉船被海水吞沒。哈爾威船長在危難之時,舍己救人、沉著機智、指揮有方的崇高形象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里。
全文共47個自然段,可按事情的開端、發展、結局四部分來理解。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講述了一個驚心動魄、感人至深的故事。“諾曼底”號游船在海上失事了。在一片驚恐混亂中,船長哈爾威臨危不懼,鎮定自若地指揮船員,使船上所有的人獲救。而他自己,卻隨著沉船被海水吞沒。船長危難時刻舍己救人、沉著機智、指揮有方的崇高形象,永遠留在了人們心里。
[學情分析]
學校地處山區,學生的基礎和閱讀能力參差不齊。班級共有學生38人,基礎知識比較扎實的同學占到近一半,而閱讀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約為15人,大部分學生基本上具備了獨立預習能力和查找資料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步驟和方法,了解了列數字、打比方、舉例子等說明方法。平時大部分同學喜歡讀書并能做讀書筆記,但由于學校的條件有限,通過網絡和圖書查找資料的十分有限,多數情況都是教師查找和學生共同交流,學生對水的深入認識只有上學期通過科學課,了解了水的基本性質,知道了水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本文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涉及到的有關水的科學知識學生能夠理解。
〖要點提示〗
1.作者按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寫了諾曼底號遇難的事,文章有詳有略,詳略分明,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抓住詳寫的部分精讀,領悟這種方法的作用。學習在敘述一件事情時,把重點部分說詳細,說具體的方法。
2.本文運用了大量的人物語言描寫,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充分展示了人物的高尚品質。在學習中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3.作者運用了大量的環境描寫,襯托了船長的果斷。如在可怕的震蕩發生以后,寫了人們的驚恐萬狀,海水的勢不可擋,輪船的無能為力,在放下救生艇以后,寫了求生的人們像瘋了似的,更應留心的是,文章多處寫了夜和霧。這些描寫為寫海難伏筆,同時凸現了船長的高大形象,引導學生用心體會。
〖教學建議〗
1.有條件的可在課前準備讓學生觀看《冰海沉船》、《泰坦尼克號》等,感受海上災難的殘酷性,了解人們面對災難的不同表現。
2.學生閱讀課文時,要注重朗讀指導。從全文看,開頭部分介紹“諾曼底”號郵船的部分可用輕快平和與贊美的語氣來讀;中間撞船部分應讀出緊張危急及混亂驚慌的語氣、船長鎮定威嚴的語氣;最后一段應讀出人們無限感激、崇敬和無比沉痛的心情。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讀出自己不同的語氣,不必強求一律。
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時,可抓住描寫船上混亂驚慌的場面和哈爾威船長的應對指揮來體會船長的形象。抓住描寫混亂場面的文字,理解情勢的惡化及嚴重后果,從對環境的描寫中,才能更深入地體會到哈爾威船長的沉著機智、威嚴鎮定、富有經驗和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巧妙處理的超人能力。面對驚慌失措急于逃生的人們,通過他和機械師、大副的對話,既讓大家明白情況雖嚴重,同時又有足夠的逃生時間,不必驚慌。然后下命令,大副有權打死敢于搶在女人前面逃生的男人,體現了對弱者的關心,同時也是在暗示男乘客不要爭搶。這樣,對穩住整個局面,起到了關鍵作用。
教學時,可引導學生討論:哈爾威船長為什么要下達并特別強調開槍打死那些膽敢沖在女人前面的男人”這一問題。
教師還可以抓住最后一個自然段,讓學生反復朗讀,體會人們看到驚心動魄的沉船情景時的心情,也可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并引導學生討論:船長有沒有逃生的機會?他為什么要隨著輪船一起沉沒而不想法逃出來?再回過頭想想,當他一開始指揮大家逃生時,就沒有把自己算在數內,到底是他忘了自己呢,還是根本就沒打算離開這條船?由此體會這位船長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關心著船上每一個生命的崇高品質和偉大情懷,體會他的高度責任感、忘我精神和誓與輪船共存亡的決心。
3.課后可讓學生談一談讀了這篇課文后的感想,說說哈爾威船長的哪些地方最值得自己敬佩。也可以談一下自己經歷的驚心動魄的一件事,說一說當時的感受?
4.課文中有一些表現環境、人物神態的詞語,可讓學生抄寫在筆記本上,并理解它們的意思。例如“小心翼翼、驚恐萬狀、洶涌湍急、勢不可擋、不可開交、巍然屹立、驚慌失措、鎮定自若、紋絲不動”等詞語。
[教學目標]
(一)語文訓練方面
1.認識本課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
(二)方法習慣方面
培養學生默讀、感悟的能力,同時訓練學生提出問題并通過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思想教育方面
學習哈爾威船長臨危不懼、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教學重難點]
“諾曼底”號被碰撞后船長是怎樣做的?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具準備]
課文范讀錄音帶、錄音機、字幕
[教學步驟]
(一)激趣導入
世界上有許多海港和航海線,在沒有汽車、火車、飛機的年代,遠洋輪船通過海港和航海線在世界各個地區、國家來往。顯然,遠洋輪船是那個年代重要的交通工具,海港和航海線是連接世界各國政治、貿易等方面往來的紐帶。(看世界地圖掛圖)課文描述的是一艘輪船在國際航運要道——英吉利海峽(在英國與法國之間)遇難的故事。(一艘名為“諾曼底”號的游船在夜晚航行時被撞開一個大窟窿,情況萬分危急。欲知詳細情況,請看第9課。
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聽范讀錄音,進入意境,感受故事內容。
2.自己讀課文,繼續感悟。
3.初步印象交流。
(1)讀出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
(2)說出給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
(3)說說還讀懂了什么?有哪些問題?(問題:①船長為什么要用槍威脅逃生的人?②“這尊黑色的雕像”指什么?有什么含義?等)
(三)深入探究
1.帶著問題,再讀課文,深入感悟。
2.小組交流。
3.匯報探究結果。
關于“船長為什么用槍威脅逃生的人”這一問題的交流,可分以下三步進行:
(1)船長開始是怎樣指揮救助工作的?(“……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后。必須把60個人救出去。”)
引導:從這簡短有力的語言中,悟出點什么?
(能悟出至少兩點:①工作安排的有順序,有目標;②船長一心為他人著想,絲毫沒有考慮自己。
指名朗讀船長的這番話。
(2)船長在怎樣的情況下用槍威脅逃生的人?效果怎樣?
(“船員趕緊解開救生艇的繩索。大家一窩蜂擁了上去,你推我搡,險些把小船都弄翻了。……人們都像瘋了似的,亂得不可開交。”在這樣的情況下,船長想到用槍幫助維持秩序。“哪個男人膽敢沖在女人前面,我就開槍打死他。”這樣一威脅,效果果然不錯。“大家立刻不做聲了。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救援工作進行得井然有序,幾乎沒有發生什么爭執。”
(3)議一議船長采取用槍威脅逃生的人的做法怎么樣?
(①在當時的情況下很必要。因為如果亂下去,可能死路一條,誰也救不出去。②船長用槍威脅男人,是為了救出更多的人,包括男人在內的船上的一切人。結果證明船長沒把自己安排在救助人員當中。③船長采取這種做法反映了他的機智,和《跳水》中的船長一樣機智。)
針對“這尊黑色的雕像”,應探究出如下內容:
(1)“這尊黑色的雕像”,指隨船深入大海的船長的形象在黑夜中像雕像。
(2)把結尾部分用字幕片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反復讀,抓住“鋼鐵鑄成的,紋絲不動”體會船長臨危不懼、大義凜然的形象;再聯系前面船長爭分奪秒救助他人的情景,充分認識船長的人品。
引導:綜合全文,船長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在被救助人的眼里呢?
(3)船長是一個舍己為人、臨危不懼的人,在被救助的人的眼里,船長則更加可敬可愛,他的形象與品質將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4)用“這尊黑色的雕像”暗示了船長這一人物的品質與壯舉深深刻在人們心中,永不磨滅。
(四)總結拓展
1.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復述這個感人的故事。
2.把學文后的感受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
[布置作業]
1.摘抄最使你感動的句子或段落。
2.將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
[板書設計]
9“諾曼底”號遇難記
指揮救人:鎮定自若
船長:臨危不懼、舍己救人
壯烈殉職:紋絲不動
教學反思:
由于使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讓學生直接去感受沉船這一悲慘場景,首先從情感上感染了學生,激起了他們強烈的求知。緊接著學生在其他教學環節中熱情極高,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我又適時給予方法上的指導,這樣既讓他們感知了文本,又訓練了他們的讀寫聽說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人教第十冊《“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設計 篇12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想和你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這是法國雨果寫的
生:船長。
師:故事發生在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爾威船長像平常一樣把“諾曼底”號輪船從南安普敦開往斯恩西島,誰也不會想到一場可怕的災難正悄悄逼近 “諾曼底”號輪船,到底發生了什么?請同學們把書打開,自由放聲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生自讀課文。
師板書:呼號嘈雜肇禍
檢查生字讀音。
指導號的讀音。
師:知道肇禍的意思嗎?
生:出了事故,找個近義詞就是,
師:就是禍,找近義詞也是理解詞語的方法。注意他的偏旁是,每個詞語讀一遍。
生讀。
師:哪位同學能夠用簡的語言說說課文講了什么事?
生說大意。
師:可以再簡煉一些嗎?講得比較具體,從他的發言可以看出這件事情就是按照事情
生:發展順序寫的。
師:先寫了——
生:遇險,
師:接著
生:遇到救援隊,
師:像他一樣在工作中犧牲可以稱為——
生:以身殉職。
師:大家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我想讀了課文有一個人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
生:船長。
師:課文是怎樣展示人物的形象,船長是如何留給大家深刻印象的,如何指揮救援隊,下面就請大家讀讀課文,找出關鍵句子。
生讀。
師:一開始船長是怎么指揮救援工作的。
生讀救援相關句子。
師:他找了船長這番話你們找到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出示:哈爾威船長站在指揮臺上,大聲吼道:“大家安靜,注意聽命令
生:因為船上的船員奔跑著哭泣著,船上很亂,如果船長不大聲吼叫就聽不到
師:你真會讀書,安爾威船長不得不吼叫,因為現場真是太亂了,諾曼底到了一場災難,課文第幾段寫了這場災難。
生:第二自然段。
師:那好,就請同學們讀一讀,看看哪里描寫出災難的可怕。
生讀。
師:好的同學們我們一起來交流。
生:(二自然段第二句)
師:你們知道什么是剖嗎?一下把諾曼底號撞了一個大口子。
生:(奔跑著……)
師:海水猛烈地涌進船艙,為什么不是流呀
生:因為是全速前進,如果是流的說明水流不急,用涌就體會到
師:水流的速度
生:快
師:水量
生:大
師:誰再把這段讀讀。
生讀。
師:怪不得所有的人都奔到——
生讀。
師:人們
奔跑著,呼喊著,人們都手足無措。讓我們通過朗讀再把這場災難體會體會,只聽一聲巨響——
生讀。
師:正是在這,船長大聲吼道,從這你能感受到他是怎樣的一個船長。
生:臨危不亂。
師:從哪些句子感受到。
生讀相關句子。
師:他是船長,別人都亂了,他是絕對不能亂。還有嗎?
生:從婦女先走,這樣有次序的安排
師:把救援工作安排得有條有理。必須把六十人全都救出。這個時候安爾威始終記得
生:他是船長。
師:同學們,能通過朗讀把船長
生讀。
師:我已經他已經具有了船長的慎定。只是這樣的聲音可以蓋住現場的嘈雜(放嘈雜聲)
生讀。
師:真只有六十人嗎?
生:不是
師:多少
生:六十一
師:在危急時刻,安爾威船長早已經把自己的生死置于世外,
生找。
師:找到了嗎?你說
生:險些把小艇弄翻了。
師:你們想想不可開交是什么樣子。
生:亂得不可抵擋。
師:亂得不可抵擋這就是不可開交。能把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生讀。
師:我覺得你還有一些理智。
生讀。
師:這時候瘋得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聽,亂起來了。
放現場錄音。
師:我們一起來,整個人群簡直像瘋了似的。
生讀。
師:與不可開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生:井然有序
師:什么是
生:救援進得的非常有序一點都不亂,
師:從不可開交到井然有序是一次根本次的轉變。這次船長是怎么指揮的。
生:哪個男人敢走在女人……
師:你找到了整個對話中的一句,我們把整個對話一起看看,請你給大家讀讀。
生讀。
師:同學們,老師把這段話打在了屏幕上,我們一起來看
出示:
師:船長聲音是那么威嚴,人們從威嚴的聲音當中了解到了哪些情況。
生;機器已經停了。
師:這是說這艘船已經
生:要淹沒了。
師:還有嗎
生:最多還能堅持二十分鐘
師:哪個詞語
生:詞語
師:船長說
生:他說……
師:不管怎么樣,船長已經覺得二十分鐘夠了。這二十分鐘給了人們希望生機。誰能像船長一樣把他這簡短的語句讀一讀。
生讀。
師:是的,夠了,這二十分鐘他足以給這船上的人生的希望。
生:人們還知道如果走在女人前面
師:這是船長下達的一道
生:命令。
師:實際上船長下達了兩道命令。誰來像船長一樣把這兩道命令讀好。
生讀。
師:你讀得非常用心。確實要讀得斬釘截鐵誰能讀得更好。
生讀。
師:更加斬釘截鐵了,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讀。
師:他真的會開槍嗎?
生:不會開槍,他是威脅那些男人把婦女和小孩。
生:我認為他會開槍,如果男人走在前面就擾亂了順序。
師:打死他一個,那些人
生:就會殺一儆百吧。
師:你很適合做船長,只有這樣在危急時刻才能救大多數人,這是他的職責。
生:指導有方,慎定自若。
師:把自己的職責考慮得那么清清楚楚。
生讀。
師:誰來讀船長的話。想讀船長的話都站起來,你們當船長我當船員。
生讀。
師:停,同學們,這樣讀時間不夠啊。
師生讀。
師:一個臨危不亂衷于職守的船長展現在大家面前。現在拿起書一起讀。
生讀。
師:他連見習水手都沒有忘記。時間一點一點過去,很快船尾漸沒了。
出示:諾曼底號沉船情景。
板書:
師:望著大海大家一定有話要講,可老師的時間只有四十分鐘,這樣老師把電郵地址留給大家,大家把想說的話,想寫的句子給老師。
評課(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 柯孔標)
亮點:這是一節掌聲雷動的好課。教師以自己高超的朗讀技巧,指導學生通過朗讀重點詞句,體會人物思想情感,表現危機到來時的緊迫和危險。尤其是朗讀船長和機械師、大副等人的對話這一段,充分表現了船長的威嚴、鎮靜、果斷、忘我的性格和品質,以及船員的訓練有素、互相合作的精神,教師、學生和觀眾都受到深深的感染。
討論:高年級的閱讀教學目標是什么?通過默讀領會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人文內涵,提高閱讀思維品質和語言表達能力。朗讀是一個重要教學目標,但已經不是重點,因為這時候朗讀已經自動化,成了閱讀教學的一種訓練手段。到了高年級,仍滿足于學生讀好課文、獲得零星的感悟,是遠遠不夠的。這節課如能適當增加一些語言轉換訓練和開放式質疑問難的環節,就是一節比較理想的高段閱讀課。
人教第十冊《“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設計 篇13
“諾曼底”號遇難記·檢測與評價評價表檢測題基礎題1.下列兩組加粗字的注音,每組中都有一個錯誤的,把它找出來后加以改正,寫在后邊括號里。(4分)(1)a 湍(cuān)急 b推搡(sǎng) c猝(cù)然 d驀(mò)地( )(2)a肇(zhào)禍 b須臾(yú) c 酣(tián)睡 d翹(qiào)起( )2.根據拼音寫出漢字。(6分)(1)大海上夜色正濃,薄霧mí màn________ ________。(2)船長站在艦橋上,小心yì yì________ ________地駕駛著他的“諾曼底”號。(3)全速前進的“瑪麗”號向“諾曼底”號的側xián________撞過去,在它的船身上剖開一個大kū long ________ ________。(4)大家一窩蜂yǒng________了上去,你推我搡,險些兒把小tǐng ________都弄翻了。(5)哈爾威船長巍然yì ________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指揮著,zhǔ zǎi ________ ________著,領導著大家。3.辨字組詞。(9分) 4.下邊加線的詞語是在本課中學過的,其中運用不當的是(4分)( )a.這兩天他一直失魂落魄似的,肯定是出了什么事。 b.這些拙劣的仿作是不能同原作相提并論的。c.哈爾威船長的光輝形象,如同高山一樣巍然屹立在人們心中。d.他一向十分小心翼翼,什么事都要反復考慮后才敢動手。5.用下列詞語造句。(6分)(1)勢不可當 (2)井然有序 6.讀句子,回答問題。(10分)(1)事情總是這樣,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義,哪里也會有悲壯的舍己救人。(“這樣”指代什么?有人說這里用“總是”不當,你的看法如何?) (2)他把每件事和每個人都考慮到了,面對驚慌失措的眾人,他鎮定自若,仿佛不是給人而是在給災難下達命令,就連失事的船舶似乎也聽從他的調遣。(句中畫線的話意在強調什么?) (3)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哈爾威船長的“做人之道”是什么?你怎樣理解畫線句子的意思?) 7.下邊是課文原文和改寫后的文字,讀后回答問題。(9分)課文 改寫“洛克機械師在哪兒?” “洛克機械師,你在什么地方?”“船長叫我嗎?” “船長,你在叫我嗎?我在機艙里。”“爐子怎么樣了?” “爐子的情況怎么樣?”“海水淹了。” “海水把爐子淹沒了。”“火呢?” “爐火還有嗎?”“滅了。” “爐火叫海水淹滅了。” “機器怎樣?” “機器還能運轉嗎?”“停了。” “機器停轉了。”船長喊了一聲: 船長喊了一聲:“奧克勒福大副?” “奧克勒福大副,你在哪兒?”大副回答: 大副回答:“到!” “船長,我在這兒。”船長問道: 船長問道:“還有多少分鐘?” “還有多少分鐘船就下沉了?”“20分鐘。” “我想大概還有20分鐘的時間吧!”(1)在“諾曼底”號被撞后,大家驚恐萬狀,而此時哈爾威船長在了解哪些情況?這反映了什么? (2)如果把課文中的對話作改寫(見上邊),可以把情況說得更清楚些,但不如原文好,這是為什么? 8.課文寫哈爾威船長與船一起沉進大海,對此,有如下兩種不同的看法,請你選擇一方寫一段與對方辯論的話。(8分)甲方:船長忠于職守,與船共亡值得。乙方:船長應設法自救,與船共亡不值得。9.填空。(4分)課文作者雨果是________國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綜合題請根據下列材料,說說哈爾威船長是怎樣的人。△船長站在艦橋上,小心翼翼地駕駛著他的“諾曼底”號。△哈爾威船長站在指揮臺上,大聲吼喝:“全體安靜,注意聽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后。必須把60人救出去。”△“夠了,”船長說,“讓每個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奧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槍在嗎?”“在,船長。”“哪個男人膽敢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哈爾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指揮著,主宰著,領導著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個人都考慮到了,面對驚慌失措的眾人,他鎮定自若,仿佛不是給人而是在給災難下達命令,就連失事的船舶似乎也聽從他的調遣。△哈爾威船長,他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猶如鐵鑄,紋絲不動,隨著輪船一起沉入了深淵。人們透過陰慘慘的薄霧,凝視著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進大海。參考答案 基礎題1.(1) a tuān(2)c 含hān2.(1)彌漫(2)翼翼(3)舷窟窿(4)擁 艇(5)屹 主宰3.(1)辨別辯論 (2)樹梢 捎帶 (3)歐洲 毆打 (4)記載 裁衣 栽培4. d5.略6.(1)“這樣”指后邊的話。這里用“總是”強調哈爾威船長舍己救人的精神值得人們效法。不是說在有人表現出利己主義的場合就一定會有舍己救人的人出現。所以這里用“總是”是恰當的。(2)意在強調船長的堅定沉著,指揮有力,因此能戰勝災難,救出眾人。(3)他的做人之道是:當災難降臨時,他不考慮自己的安危,以個人的死來換取大家的生。畫線的句子說,在死亡面前,他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此時,成為英雄的權利人人都有,他主動地運用了這個權利。7.(1)他在了解爐子和機器的情況,以及還有多少時間船就要下沉。他在為組織搶救作調查。這反映了他指揮若定,盡一個船長的職責,要把大家救出險境。(2)一是時間不允許船長作詳細的了解,機械師和大副也不能作詳細匯報,大家都知道時間的寶貴,說話越簡短越好。二是在當時的環境中,這樣問答意思就很明白了。三是簡短有力的話可以使人感到當時緊張急迫的氣氛,改寫的對話反而與當時的氣氛不協調。8.任選一方寫辯論的話,只要言之有理就行。9.法巴黎圣母院 悲慘世界 九三年 綜合題他是一位盡職盡責的船長,盡管技術高超,卻還小心翼翼地駕駛船只,遇到災難時,盡全力搶救船上所有的人。他在船只遇難時,維持秩序,關心弱者;善于調查,勇于決斷;沉著指揮,細致周到;一心為人,無私忘我。他是一位令人敬佩的英雄。等第評定參考意見:優:對哈爾威船長的精神品質概括得全面,而且有總括性的話,語言通順。良:對哈爾威船長的精神品質概括得尚可,有總括性的話,語言較通順。中:大體上能說出哈爾威船長的精神品質,缺概括性的話,語言欠通順。下:能說出一些哈爾威船長的精神品質,說得較亂,語言不通順。
人教第十冊《“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設計 篇14
《“諾曼底”號遇難記》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掌握并運用本課出現的生字詞。
2、了解故事梗概,初步感受文學作品(小說)的魅力。
3、欣賞本文塑造的哈爾威船長這個高大的人物形象,從而獲得對人生的一點啟示。
4、品味文中優美的語句。
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1、掌握并運用本課出現的生字詞。
2、欣賞本文塑造的哈爾威船長這個高大的人物形象,從而獲得對人生的一點啟示。
3、品味文中優美的語句。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準備:1、把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
2、明確合作、探究式學習具體步驟:
①分組,組內分工(記錄員、匯報人)。
②分組討論(明確問題、個人思考、組內交流)。
③全班分享(匯報人報告、他人質疑或補充)。
④教師總結。
教學設計
再讀課文,感知內容
初讀課文,把握生字詞
揣摩情境,體驗角色
概括故事內容
品味典型語言
分析人物形象
辯論交流,感受人物魅力
完成作業 ,深化主題
教學過程 設計
一、讀課文,圈出文中的生字詞,小組內互相教學,共同查閱,最后向全班提交本小組的生字詞表。
二、讀書。
1、讀準字音(一組一人朗讀)。
2、讀熟。
3、揣摩文意,有感情地朗讀(教師范讀一段)。
三、創設情境,分組探究學習。
1、創設情境:
同學們:我記得第一課《為你打開一扇門》這篇課文里有這么一句話:“你把時間凝聚在薄薄的書頁之中,讓讀者無拘無束的漫游歲月的長河,盡情地觀賞兩岸變化無窮的風光。”那么,這一堂課,讓我們蕩起雙槳,駛入英國歷史上的1900年3月,一起去探聽一個雄壯而又驚心動魄的故事。這是“諾曼底”號遇難的30年之后,在海底沉睡了二三十年的“諾曼底”號被打撈出水,有關“諾曼底”號的種種傳聞又成為當時街頭巷尾的熱點話題。“我”當時是法國“真實”報社的一名記者,于是“我”采訪了四個親身經歷了“諾曼底”號事件的當事人,他們分別是乘客布朗,大副奧克勒福,水手克萊芒,工頭哈克斯,向他們詢問了四個問題。現在你們就是他們四個人的化身,請就采訪的問題進行一一回答。
(1)問乘客布朗:請你概括地介紹一下“諾曼底”號遇難的全部經過。
教師提示:從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等幾個角度概括介紹。
(2)問大副奧克勒福:你認為在“諾曼底”號事件中,“諾曼底”號應承擔責任嗎?為什么?
教師提示:從航線、性能、航速、駕駛狀況等方面把“諾曼底”號與“瑪麗”進行比較。
(3)問水手克萊芒:面對猝然而至的災難,你眼中的哈爾威船長是怎樣沉著應變、以身殉職的?
教師預想回答:簡要概括出哈爾威船長指揮搶險過程中的幾個重要環節。消除驚恐,強調把60人都救出去~了解情況,確保無險情,算計搶險時間~嚴肅紀律,先救婦女兒童~指示“快干”,確保全體人員獲救~屹立艦橋,沉入深淵。
(4)問工頭哈克斯:哈爾威船長讓你深深地震撼和感動的地方是什么?(至少要從課文中找出三處進行分析。)
教師預想回答:主要找課文中有深刻含義的語句。
例如:① “實際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給忘了。”
② “大家立時不出聲了。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人們感到有一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的上空。”
③ “他把每一件事和每個人都考慮到了,面對驚慌失措的眾人,他鎮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給人而是給災難下達命令,就連失事的船舶似乎也聽從他的調遣。”
2、明確任務,分組討論學習自選問題,記錄員記錄討論學習的內容。
3、匯報人向全班匯報本組問題討論學習的成果,接受他人的質疑和補充。
四、教師主持小辯論:
“面對死亡,他又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從這句話來看,作者認為哈爾威船長雖然最后選擇了與一起輪船沉入了大海,但是他仍然不失為一名英雄。你認為呢?請結合你所知道的英雄事跡來闡述你的觀點。
1、 反方辯論。
2、教師小結:明確“英雄”的含義,引發學生對哈爾威船長這個人物形象的更深刻的思考。
五、教師總結:
同學們:在今天這一堂課的學習中,我想我們思想感情的潮水在不停地放縱奔流著,我們時而被震撼,時而被感動,甚至更有一種激情在澎湃,那應該是一種英雄的意識,更是一種人生的啟示……這些感情的體驗都來自于一個高大的人物形象-----哈爾威船長。所以,我們應該感謝法國大作家雨果,是他利用小說這種文學樣式,讓我們領略到了文學殿堂中美好形象,喚起了我們心靈深處的美好情感。這就是文學的魅力。文學“是一扇神奇的大門,所有愿意走進這扇大門的人,都不會空手而歸。”但愿這一課的學習,能夠幫你推開這扇神奇的大門,親近文學,多讀文學,讀好文學。
六、 作業 :
1、生字詞運用訓練。運用全部或部分的生字詞寫一段話。
2、(選作)任選課文中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段內容,編寫一幕課本劇。
3、(選作)請以《震撼》為題,談談對課文中自己最欣賞的某一段內容的看法。
4、(選作)請以《我眼中的哈爾威船長》為題,談談自己對哈爾威船長的認識
人教第十冊《“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設計 篇15
《新課程標準》提到“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的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本方案設計旨在運用多媒體渲染、創設一個與文本一致的情感氛圍,調動起學生的聯想,把學生帶到作品的藝術境界中,使學生身臨其境,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從而準確、全面地把握作品傳達的復雜情感,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產生獨特的體驗,受到感染,引起共鳴,從而觀照自身,引發認知沖突,潛移默化地向作者的語言靠近,向作者的人格靠近。
【教學內容】
《諾曼底號遇難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十冊)第9課。課文記敘了在從南安普敦到思恩西島的航線上,“諾曼底”號輪船被一艘裝有螺旋推進器的大輪船“瑪麗”號撞破,情況十分危急。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船長哈爾威命令用救生艇救乘客,由于他機智、果斷,結果乘客得救,而他自己卻隨著輪船一起沉入了深淵的感人故事。文章表現了船長在危難之時,首先想到的是別人、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崇高品質。
《諾曼底號遇難記》一文,出自語言大師雨果之手,語言看似簡單實則蘊意非淺,字字句句都滲透著船長那高尚的人格魅力,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教學目標】
能力目標:能感情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通過感受當時的危急,感受到船長鎮定、盡職的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船長的人格魅力。
教學難點:1、學生不了解海上航船規則及船長的職責,導致對課文理解有困難。
2、學生沒有沉船時危急萬分的體驗、感受。
【教學對象分析】
對于十一、二歲的孩子來說,理解故事的情節不成問題,但是否真正能感受到船長“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偉大情操呢?為此,我們根據學生具有對船長品質的情感認同,但苦于沒有危急時刻的生活體驗而難以真正理解船長的行為的特點,選擇時機適量運用多媒體手段來適應學生特點,以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
【媒體運用目標】
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而并非僅僅是再現形象或理解感情。我們設計的多媒體也不是再現文學,而是讓學生去品味、領悟、感受、補充文學,它向我們展現了一個情真意切的畫面,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情感投入,而這也正是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之一。
在這個多媒體設計中我們借“媒體”之力撥動了學生的“心弦”,促使他們“用心” 、“用眼”來學習,使主客觀一致,讓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統一在多媒體創設的整個情景中,從而帶來能力與心理品質的和諧,保證語文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媒體設計運用與語文教學整合】
(本課已在2003年常州市省級實驗小學青年教師閱讀教學比賽中獲得一等獎)
教 學 過 程流程媒體運用策略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媒體評價創設情境
激發情感 1、媒體通過對《泰坦尼克號》dvd影像的采集,使哈爾威船長這個形象感性化了──他信心十足地屹立在了船頭。然后,運用電腦三維動畫,虛擬地制作了天空、大海、波浪、諾曼底號輪船,使小說中的場景在電腦中不斷得到再現。這一切在舒緩、美妙的音樂中形成一部經剪輯的、合成的流暢的影片,使學生不禁浮想聯翩,仿佛也開始了一次無憂無慮的海上航行。
2、接著,畫面逐漸變黑,最后陡然一轉──一艘陰森森的巨輪從熒幕深處轟然駛出,緊接著,碗碟的震蕩、海水的涌入、人們的慌亂、輪船的破損、孩子的恐懼……這些,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入從未經歷過的災難的情境,產生情感體驗。
1、1870年3月17日,哈爾威船長像平常一樣,帶著他心愛的諾曼底號輪船航從南安普敦開往思恩西島。他感到平靜、愉快,甚至還有一點兒驕傲。夜晚悄悄降臨了,薄霧籠罩著大海。一場災難從天而降,全速前進的瑪麗號巨輪直向諾曼底的側舷撞過來……
2、這一切來得那么突然,那么猛烈!讓我們朗讀第2自然段,再來感受一下吧!
1、看平靜、優美的海面的課件集成,享受航海旅行的快樂。
2、看剪輯的撞船錄像,感受災難的到來。
3、齊讀第2自然段
1、“學之者不如知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引起了學生的情感共鳴,那么,我們的語文課就開了一個好頭。多媒體利用了它鮮明可感的形象,悅耳動聽的聲音、綺麗多變的色彩、強化感知刺激,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集中精力去學習獲取知識,創造性地完成學習任務。多媒體給學生盡量創造一個思想與環境融為一體的氛圍。
2、一幕幕緊急恐怖的畫面接踵而來,再加上一聲聲碰撞緊張的旋律把災難來臨時的情感方式、生活方式生動地再現了出來,刺激了學生的感官、激發了他們的情感,將學生的思想客觀化、理性化、圖像化了,課堂學習氣氛渲染出來了、情感也就成了最好的老師。
3、多媒體畫面的強烈對比將學生迅速帶入課文所創設的情境中,學生感知到了當時的“危急萬分”,就能“讀書有味”,“讀書入情”,此時,再讓學生讀一讀描寫這種場景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為領悟船長的情操——“讀書悟理”打下了基礎。
初感“指揮 ”
鋪墊情感 1、是啊,頃刻間,我們所有的人都驚慌失措了。
這時,船長呢?自己讀一讀第3自然段,體會一下。
談談你們的體會呢。
2、你們都說出了自己的感受,能讀好船長的話嗎?自己先練一練。
誰來讀?
讓我們一起讀!
1、自由讀、體會。
沉著鎮定,臨危不懼;經驗豐富,鎮定果斷;指揮明確,下令清晰;信心十足,忘去自我。
2、練讀。
指名讀,并相機指導朗讀(注意 “吼”字,讀出船長的威嚴、果斷、堅定。)
齊讀第3自然段。
引讀第4、5自然段。
聲形并用
積淀情感1、黑暗中人們聽到的船長威嚴的、壓倒了一切呼號和嘈雜的鎮定、機智的指揮的語言,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讀好的,而這簡短有力的對話,又恰恰是樹立船長形象的關鍵所在,因而我們請一位電臺的男播音員朗讀了這一段對話,然后用左右聲道的變換、音色的處理、圖像的轉換模擬出船長、機械師、大副三個人對話的場景。
2、當學生通過對文章字、詞的分析,感受到船長字字句句的偉大力量,感受到船長的機智鎮定、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時候,我們從《泰坦尼克號》剪輯了一段船員帶領著乘客有序撤退的錄像,以及一段原聲音樂,隨著悲哀而又不乏希望的樂曲,船長指揮得當的成果直觀展示在學生的眼前,一種敬佩之情將被激起,為下一個課件的運用起到煽情、鋪墊的作用。1、就在這時,船長威嚴的聲音壓倒了一切呼號和嘈雜,黑暗中我們聽到一段簡短有力的對話:
自己好好地讀讀這段對話,細細地體味一下船長說的每一句話?
再與周圍同學一起練習著分角色讀讀呢?
剛才有的同學讀得不是很專注,現在,就把自己當作船長、機械師、大副,再練一練,細細體會一下。
誰來做威嚴的船長?機械師呢?大副呢?
乘客們,聽……黑暗中,船長威嚴的聲音壓倒了一切呼號和嘈雜。
2、聽了這一段對話,我們沉默了,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這是為什么呢?同桌先討論一下。
我們怎么會沉默的呢?
3、是的,正是船長這段簡短有力的話讓我們一下子明白了目前的處境,我們沉默了。其實,我們沉默的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們不愿意,也不忍心再違抗船長的意志了。這又是為什么呢?自己讀讀這段話,好好體會一下。
問一問,你的同桌是怎么理解的?
說說看,我們為什么不愿意再違抗船長的意志了?
4、聽了你們的感受,我也打心眼里佩服船長的偉大。誰來讀這一段話。
我聽出了你對船長充滿了敬重之情。我們一起來。
5、在船長的指揮下,救援工作進行得井然有序。我們相互攙扶著,相互關照著踏上了救生艇。在船長偉大靈魂的感召下,我們看到了生命的真正價值,戰勝了災難,贏得了活下去的時間。1、聽錄音
自由練讀。
自由分角色讀。
再練。
指名分角色讀。
聽分角色朗讀。
2、討論。
*了解了輪船的情況:火滅了,船不會爆炸了;機器停了,船不會前進了,口子不會擴大了,船下沉速度不會加快了。
*船長說“夠了”時間有20分鐘,來得及撤離;“夠了”也顯示了船長的信心,他會讓每一個人都到小艇上去的。
3、多媒體出示第25自然段文字。
自己讀并思考。
討論。
* “巍然屹立” ——忠于職守;“指揮著、控制著、領導著”——指揮有力(能結合有關的詞語具體說)
* “每件事和每個人都考慮到了”“給災難下達命令”(能聯系上下文談理解)
4、指名讀。
齊讀25。
5、看剪輯的“井然有序的撤退”的錄像。
6、引讀28。
1、我們以一段通過電腦合成并分相位的男中音朗讀,一下子渲染了氣氛,烘托了環境,使船長的形象立體化了,我們創設的教學情境進而激發起了學生的朗讀欲,讓學生情不自禁地想把在《諾曼底號遇難記》中體會到的情感用自己的聲音給傳達出來。
2、運用多媒體技術也要講究藝術,在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產生了共鳴后,藝術地再現情景就能實現大小、遠近、快慢、虛實之間的轉變,使學生未知的內容化為直觀的教學信息。此時,適時通過電腦模擬了船長進一步指揮以后,船員訓練有素地放著救生艇,乘客井然有序的撤離的場景。多媒體憑借著它獨特的聲光電優勢,縮短了時空距離,引起了學生對課文中人物的關注,產生更細致的情感體驗,對船長的感謝、敬佩之情得到釋放。多媒體激發了學生繼續探究的興趣,入景移情。媒體渲染
釋放情感為了達到感受船長人格魅力、樹立船長偉大形象的目的,我們從《泰坦尼克號》中剪輯了部分影象再結合動畫制作,展現了輪船沉沒時的感人一幕:畫面中,船長毅然拒絕了救生衣,選擇了又一次“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在“陰森可怖的薄霧”中,船長與大海“溶為一體” ;船長的形像就像一尊雕像永遠立在了大海之上、立在了學生的心中。1、我們安全了,我們的船長呢? (配課件示范朗讀第29自然段)。
乘客們,看著我們的船長吧,是他,給了我們第二次生命啊,你想向他說些什么嗎?靜靜地思考一下吧。
2、來,看著船長的眼睛,說出你最想說的話吧!
3、這么一位多么可敬的、多么優秀的船長啊!
讓我們記住這位英雄的名字吧……1、看剪輯與動畫制作合成的“船長犧牲”的課件。
2、思考。
自由說。
3、引讀30。
課件出示“哈爾威” ,并齊聲深情呼喊。多媒體畫面的轉變,低沉而又震撼人心的音樂,讓人看來、讓人聽來,仿佛是一場在海面上進行的無聲的葬禮……多媒體的推進,一步步地啟迪了學生的心智、訓練了學生的思維,使他們的情感得到了升華,這時,引出“如果你就是獲救的乘客或船員中的一個,面對著自己的船長徐徐沉入大海,你內心有什么感受,想對他說些什么?”的問題,將使學生的情感達到高潮,多媒體把學生的情感完全激發出來了。最后,多媒體畫面中“哈爾威”這震撼人心的三個字由遠及近逐步凸現,學生隨著發自內心的呼喚完成對船長的最高敬意。板書: 忠于職守
諾曼底號遇難記 災難
做人之道
【媒體運用優勢】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曾指出“作者胸中有境,入境始于親”。雨果沒有采用直接的歷史資料和文字說明表達小說中事故的災難性,而是通過對“船長”理性的分析和對災難的感性認識的相互穿插,以形成形式上的鮮明對比來震撼人心,語言本身是抽象的,只有通過情景才能縮短學生與事物的時空距離,增強形象的真實感。此時,多媒體憑著它創設情景的獨有的優勢走進課堂,使得教學的內容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深奧的知識淺顯化,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使語文教學的難點迎刃而解。語文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如果能恰當地把握時機,合理運用電教媒體,就能優化教學的過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流程圖”見表格——“媒體設計運用與語文教學整合” )
人教第十冊《“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設計 篇16
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學設計
常州市北環中學 祝暢紅
一、單元教學目標 :
1、在進行文本閱讀時,能通過字典讀準、認識生字詞;能運用自己喜歡的閱讀方法,熟讀文本并做好適當的批注,能學會利用圖書館、網絡等途徑拓寬自己的閱讀面和搜集自己需要的資料和信息,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能欣賞名家的優美詩文,領悟文學作品與生活的關系,感受文學作品中生動的形象,體會豐富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品位和積累優美的文學語言,萌生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對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審美評價。
3、能懂得寫作文要有感而發,主動觀察并感受生活的變化,用最恰當的語言來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感受。
4、能就單元中感興趣的問題開展活動或確定主題進行探究,在活動過程 中親近文學,熱愛文學,嘗試表達,學會合作,學會質疑和審美評價。
二、單元課時安排:共15課時
單元整體學習 1課時
《為你打開一扇門》 2課時
《繁 星》 1課時
《冰心詩四首》 2課時
《“諾曼底”號遇難記》 1課時
《古代寓言二則》 2課時
誦讀欣賞 1課時
寫作 3課時
綜合實踐活動 2課時
三、教學設計:
本單元的閱讀教學
第一單元的主題是“親近文學”。所謂“親近”,是指一方對另一方存在著不可抗拒的魅力而使另一方愿意與之親密、接近。那文學作品的魅力在什么地方呢?文學作品,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充滿活力,它的魅力在于它美的形式,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語言。本單元所選的六篇文章,文質兼美,體裁多樣,有序言《為你打開一扇門》、有詩文《冰心詩三首》、有小說《“諾曼底”號遇難記》、有寓言《古代寓言二則》,展示了多姿多彩的人生畫卷,又各有側重:
趙麗宏的《為你打開一扇門》以優美的語言向新初一的學生把文學這一抽象概念人格化,以和文學展開對話的形式,為青少年打開了一扇文學的大門,使學生們在加深對文學認識的基礎上更加熱愛文學。
巴金的《繁 星》通過展示作者不同時間、地點觀察繁星的真切感受,由實到虛,虛實結合,表現出種種真切而精妙的感受,使學生明白細致的觀察融合了自己的人生經歷是文學創作成功的主要因素。
《冰心詩四首》是哲理與形象的結合,意境深遠,語言凝練。充分展示詩歌創作的特點:形式優美,情感真摯,語言簡練,想象豐富,但也提醒學生豐富的想象是基于現實的藝術加工,藝術從生活中來。
雨果的小說場面描寫真切悲壯,感人至深,《“諾曼底”號遇難記》以一位臨危不亂、處事不驚、忠于職守的船長形象,震撼著讀者的心靈,也使學生去思考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去塑造所要表現的人物形象。
第一單元的文章都是名家優美詩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注重充分調動學生先前對文學的認識投入其中,去體會作品中人物的心境,作者投入其中的真實美好的情感,從整體上了解、認識、喜愛,學會閱讀,欣賞文學,要逐漸形成觀察、感受生活的能力,力求在寫作中抒發真情實感。才能使學生充分感受文學作品的美,去發現文學作品對自己各方面產生的巨大作用,才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親近文學”,熱愛語文,主動學習語文,并對它充滿信心。
四、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你熟悉和陌生的老朋友——文學
學習目標:運用調查表、小組交流的形式,能在課堂中了解同學及自己閱讀文學作品的情況,了解自己的優勢及不足,并制訂切實可行的本學期閱讀計劃。
課前準備:教師準備相關的調查表。
與 文 學 握 手 ,做 最 知 心 的 朋 友
班級 姓名
你經常逛書店嗎?哪些類型的文章或書籍吸引你?你最喜歡哪一類?
答:
你平時一天、一個星期花多少時間看自己喜歡的書?
答:
你有什么樣的讀書習慣?
答:
你讀的書是自己選擇多還是別人推薦多?
答:
你向別人推薦你喜歡的書嗎?為什么這么做?
答:
你平時做讀書摘抄、寫感想嗎?為什么?
答:
你從書中學到了哪些東西?請具體說說。
答:
你讀了哪些名著?了解了多少作家的生平?記住哪些作品中的人物?你為什么記住了他們?
答:
你知道文學作品有哪四種類型?
答:
你認為我們中學生看哪些書比較合適?
答:
課堂學習:
第一塊:調查學生對文學作品各方面的認識: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導語 :明確任務,具實回答問題。聽講
2布置活動:讓學生填寫調查表,并進行巡視指導。學生按表上各項要求進行填寫
3布置活動:讓學生在自己獨立完成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學生小組交流補充完善。
第二塊:了解學生對文學作品各方面的認識: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組織學生大組交流并評價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派代表交流
第三塊:學習評價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
1出示評價內容:
1、你學到了哪些你不知道的關于文學各方面的知識?
2、你在閱讀文學作品時有什么優勢?
3、本節課你發言了嗎?(組內或班上)
5、你有自己的學習伙伴和小組嗎?
6、本學期你在閱讀文學作品方面有什么計劃了嗎?自我反饋
2小結自我小結
第2課時 《為你打開一扇門》(一)
學習目標:
1、能在課前學習的基礎上積累優美的生字詞,豐富自己的語言。
2、能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認識閱讀文學作品對于人生的意義,能結合自己閱讀文學作品的收獲去領會有關文學方面的理論闡述,提高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
課前學習:閱讀《為你打開一扇門》,找出課文中你認為最優美的詞語并了解其含義,在文中劃出你認為最優美的句子,作出旁注。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情境創設:同學們,在《一千零一夜》里有一個關于門的故事,女主人每打開一扇門,總會在門里看見許多珍禽異獸、奇珍異寶,從今天起老師也將為你們打開一扇門,在這扇門里只要你愿意你會發現任何你喜歡的東西,你會看到一個未曾體驗過的世界。今天著名作家趙麗宏先生將引領我們去打開一扇特殊的門。請你快速閱讀全文,想一想,作者要為我們打開一扇什么樣的門?怎樣才能打開這扇門?自由閱讀、思考
2組織交流、評價發表見解
3情境創設:閱讀文章,在作者看來,打開了這扇門會有什么樣的收獲?你有過類似的收獲嗎?你能舉些發生在你身上的例子嗎?閱讀、勾畫
4組織活動、評價思考、交流
5學習評價:你的收獲與作者相比,與其他同學相比有差異嗎?你如何看待這樣的差異?思考、發表見解
6組織活動、評價思考、交流
第二塊:精讀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組織學生交流預習結果(優美的詞語)
交流,作適當記錄
2小小組匯報預習題二
交流,討論
課后學習:
1.你心中的文學是什么?用自己的語言談談你的認識?
2.課文中說:“你把生活的帷幔一幕一幕地拉開,讓無數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臺上演出激動人心的喜劇和悲劇。”請從讀過的文學作品中說出幾個不同的角色。
第3課時 《為你打開一扇門》(二)
學習目標:
1.通過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小節,理解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在文中的表達作用;
2.能領悟課文的內涵,用自己的語言表述文學的含義。
3.通過交流閱讀文學作品的認識,進一步激勵學生提高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能擬定切實可行的閱讀計劃。
課前學習:有感情閱讀文章6-10小節,體會每小節所包含的內容。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精讀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 :作者對文學是那么的熱愛,不由為它進行了一番真情的贊嘆,請你選擇6-10小節中你感受最深的一小節,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并談談你對它的體會。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談體會提醒學生多方面來賞析這些文字,語言、內涵、修辭等等
2組織學生評價討論、評價
3情境創設:你已經充分感受了文學的魅力,你心中的文學是什么?那你怎樣才能打開這扇門呢?交流上節課的作業 ,討論
4組織活動、評價個人思考、交流
第二塊:語文活動:好作品,大家讀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組織、參與活動學生向其他同學介紹文學作品中的不同的角色。
2評價交流:你準備看什么樣的書了?
課后學習:
1.擴展練習
《青春符號》
A是一座金字塔,是進取。青春永遠要爭第一,不做第二。只有銳意進取,青年才能發出巨大能量,推動歷史車輪。
F是一面旗幟,是理想。青春的目標,就是奔跑中的一面風中旗幟。
G是拳頭,是力量。青春的力量 =朝氣 + 勇氣。
……
請你模仿上面內容,在23個字母中任選兩個發揮想象。
2、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第4課時 《繁星》
學習目標:
1、能在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情感,樹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學會觀察大自然。
2、通過對《繁星》的學習,學會并運用聯想和想象來寫景狀物、抒發感情,能在課堂內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課前學習:1、熟讀課文,查工具書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能正確拼讀,并了解詞的大意。
2、查閱有關寫星星的詩詞加深對繁星的認識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情境導入 :星星是夜晚的精靈,在無邊的夜空,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同學們,你愛看天上的繁星嗎?曾經有人講過,每個人都有一顆守護自己的星星,當我快樂時、悲傷時,我都會在夜晚的星空中尋找那顆守護我的星星?每當你凝望那充滿神奇色彩的星星時,你的心情如何?你產生了怎樣的遐想呢? (播放《秋日的喁語》的音樂)學生思考
2組織交流、評價
3著名作家巴金也是一個特喜歡看天上繁星的人,許多年前,十九歲巴金在去歐洲的輪船上也曾仰望星空,在他年輕的心中激起了許許多多的感受,下面讓我們在音樂聲中自由朗讀巴金的《繁星》,讓我們隨他一起去看星星,聽聽他看星星的感受。
要求:初讀課文,在文中劃出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時間、地點、感受。閱讀、在書上關鍵處圈點勾畫,討論
4組織學生交流交流,學生互評
第二塊:比較作者與自己看繁星的感受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問題創設: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感受都不一樣,為什么有這樣的不同?
你看繁星的感受與巴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思考
2組織交流、評價組內交流,討論
第三塊:語文活動:望星空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情境創設:作者的文章寫得很美,仿佛將我們也帶入那美麗的夜晚與他一同仰望天空中的繁星,請大家自由朗讀第三小節,思考作者為什么能夠將星星寫得這么美?(找出你認為寫得最美的句子,并作分析)朗讀,思考,交流
2讓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星空圖再進行描寫,寫下自己獨特的感受。寫片段、交流、評價教師提醒運用聯想與想象,并注意修辭手法、運用詩句
課后學習:整理修改自己的小文章。
第5課時 《冰心詩四首》
學習目標:1、能通過反復的朗讀,體會詩中蘊含的情感及深刻的哲理,規劃自己的未來人生。
2、能學習這些詩豐富的想象,奇巧的構思,凝練的語言,能用其他的形式表現自己對詩的理解。
課前學習:熟讀課文,查工具書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能正確拼讀,并了解詞的大意。
課堂學習:
《成功的花》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情境創設:
投影一個美國人的人生片斷,請同學們推測這個人會不會成功?說說你的理由。
投影內容:
21歲——生意失敗;
22歲——角逐議員落選;
23歲——生意再度失敗;
26歲——愛侶去世;
27歲——精神崩潰;
34歲——角逐聯邦眾議員落選;
36歲——角逐聯邦眾議員再度落選;
47歲——提名副總統落選;
49歲——角逐聯邦眾議員三度落選;朗讀,思考
2組織交流交流
3揭示謎底:這個歷經無數挫折的人是美國第十六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許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麗的光環,卻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后隱藏的艱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沒有使林肯泄氣,反而激發起他向自己挑戰的信心和勇氣,激發起他實現自己抱負的信心和勇氣,終于他在52歲那年,登上了總統的寶座。
第二塊:精讀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問題創設:人們往往羨慕強者,有時甚至是妒忌,有誰知道強者的辛苦呢?冰心老人深刻體會著強者的苦難,我們隨冰心老人一起走進強者,看看他們成功背后的故事。組織學生朗讀全詩,體會人們和作者對成功者分別是怎樣的態度?在詩中,一個成功者需要做出多大的犧牲?體會作者在詩中所要表達的意思。思考、交流
2學習評價: 你認為這樣做,值得嗎?你從花的歷程中得到了怎樣的啟發?思考、討論
3組織交流、評價交流
《嫩綠的芽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問題創設:作者為什么把芽兒、花兒、果兒與青年人聯系 在一起?你認為這么做的依據是什么?思考,討論
3組織交流交流
第二塊:精讀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問題創設:芽兒、花兒、果兒你隨意調換位置嗎?思考、討論
2組織交流交流
3學習評價:那么你的青春該如何度過呢?請你用簡短的語言,用“當……時候”的句式來概括。交流
課后學習:
1.根據《成功的花》所表達的意思創作一幅畫或一組畫,并把這首詩工整地寫在畫上,然后在班級上交流。
2.有感情地朗讀《嫩綠的芽兒》,鞏固背誦《成功的花》。
第6課時 《冰心詩四首》
課堂學習:
《紙船》
學習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情感;
2.能理解作者思念母親,眷戀祖國的一顆赤子之心。能運用這種手法寫一段話或一首詩來抒發對父母的愛。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情境創設:海浪滔滔,海風吹卷。詩人正坐在一艘顛簸在太平洋的郵輪上,遠離親人,遠離祖國,駛向陌生的國度,不知何時才能回到祖國,何時回到母親的身邊。作者揮筆寫下了這首《紙船——寄母親》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請同學配樂自由朗讀課文(讀前提出要求:1、學生們用心體會本首詩歌所蘊含的思想感情2、劃出詩歌中學生認為應該重讀的詞語)朗讀,思考
2組織交流,教師指導學生朗讀(如何停頓、如何選擇重音)交流
3教師范讀
第二塊:精讀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問題創設:詩歌是一門濃縮的語言藝術。它凝練、優雅,令人浮想聯翩。將詩中的每一個字、每一詞擴展開去,都將寫出一首首動人的詩歌,描繪出一幅幅美麗的畫卷。作者冰心在本詩中抒發了什么情感?思考、交流
2合作探究:
作者疊紙船的時候為什么含著淚?為什么除了愛還有悲哀?
第三小節最后一句中的“她”為什么不用“我”?)思考、討論
3組織交流、評價交流
第三塊:拓展練習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創設情境:
在這首詩歌中,詩人以紙船為題,托物言志,賦予了紙船特別的含義。紙船象征著作者的孤獨無依,象征著作者思念母親,眷戀祖國的一顆赤子之心。請你也用這種手法寫一段話或一首詩來抒發你對父母的愛。寫作,思考
2組織交流、評價交流
課后學習:
1.自主學習《母親》,完成探究一。
第7課時《“諾曼底”號遇難記》
教學目標 :
1、能在初步了解全文的基礎上簡單復述故事;
2、能簡單分析哈爾威船長的形象,感受分析什么是英雄行為。
課前學習:熟讀課文,進行批注。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 :[播放《My heart will go on》的音樂,引起學生聯想,創設課堂情境。]
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悲劇,為此人們進行了很多的藝術創作,從面產生了許多凄美動人、慷慨悲壯的故事,今天讓我們來欣賞雨果的《“諾曼底”號遇難記》。
[請同學簡單介紹雨果,教師作適當補充]欣賞,介紹
2以競賽形式進行:五分鐘內通讀全文,合上書,回答投影片上問題:
1)“諾曼底”號是在什么時間、什么情況下出發航行的?
2)“諾曼底”號發生海難的原因是什么?
3)剛發生海難時,船上出現了什么樣的緊急情況?
4)在緊急情況下,船長哈爾威是如何果敢地指揮救人的?
5)這場海難的結局是什么?朗讀,批注。
3組織交流思考,交流
第二塊:精讀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 :這個時候,船長出現了,他挽救了大家,自己犧牲了。從他身上,你看到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哪些地方看出來的。看書,做批注
2組織學生發言
用四字短語來概括你心中哈爾威船長的形象?發表看法
3討論:如果哈爾威船長既能救人又不舍己,豈不更好?他就沒有辦法救他自己嗎?船長死得值不值得呢?思考,辯論交流
4雨果的原著中,有這么一句“真正的強者是那種具有自制力的人”,讀完全文,你如何理解這句話?討論,交流
第三塊:拓展探究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欣賞《泰坦尼克號》中船撞上冰山后的片斷,然后討論:
在死亡面前,最能展現一個人的本色,誰都可以抓住這個機會造就英雄業績,譜就英雄樂章,在泰坦尼克號沉沒之時,你認為有哪些人稱得上是英雄,為什么?思考,交流
2組織學生發言發表看法
3教師歸納:成就一個英雄的“權利”人人都有,關鍵在于你是否“運用”這個“權利”,在災難面前,最能夠顯現出人性的本色,在生死存亡關頭,能夠克服恐懼、鎮定自若為別人考慮的人都可以稱得上是英雄。思考
課后學習:
閱讀趙忠祥的《歲月隨想》中的一段文字,聯系本文,請你談談對生命的認識。
在我與楊瀾主持的節目中,有一次涉及一個關于船長職守的問題,如果一條船遇到險情,只有一條救生艇,船長能否先離船去尋求外援。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各執一端,相持不下。這時,我的腦海中浮現了兩個場景:一是80年前的冰海沉船,“泰坦尼克號”的慘案,我看過根據這個海難拍攝的故事片《冰海沉船》,我記得最讓我動心的是設計師的戲。當這艘觸到冰山的客輪正在下沉,女人、孩子首先被送上救生艇時,這艘船舶的設計師,卻正在船艙中沉默獨坐。這時一位船員沖進來,請他上甲板,準備逃生。這位設計師平靜地說:“請你轉告我的家人,我沒有貽笑大方。”既沒有悲壯的舉動,又沒有感人的言語。而身外的一切驚呼慘叫、手忙腳亂、勇敢與怯懦、獻身與自私、鎮定與心慌、大度與猥瑣、高貴與卑賤,在死亡面前一一照見了原形、本質和道德修養。這位設計同這艘前無古人的豪華游輪的設計師和所有船員乘客一樣,作為首批乘客曾享受過那啟航時的新鮮、愉悅和旅程的舒適,如果安全抵達目的地,每個人的一生都有了一個永遠值得記憶的話題。不幸的是,這個“如果”被巨大的浮冰粉碎了。幸免遇難的人,不幸遇難的人,本人與他們的親人,都有了更復雜、更深層的回憶,而這位設計師卻決心與他的偉大作品同歸于盡,因為這是他的成果,也是他的生命。他不為救生艇的不足,而舍己為人,我想即使大家都上了救生艇,他也不愿獨生。
第7課時 《寓言二則》 (一)
鄭人買履
學習目標:1、熟讀課文復述主要內容。
2、了解人物的形象說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3、能理解文章的寓意并對自己有所啟示。
課前學習:1、查工具書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能正確拼讀,并了解詞的大意。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 ,組織學生默讀默讀課文
2讓學生質疑、合作釋疑交流疑難、釋疑
3組織學生多種方式朗讀按要求讀課文
第二塊:精讀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讓學生看注釋翻譯課文看注釋疏通文意
2檢查情況:翻譯復述一人讀一人譯合作用自己的話復述內容
3評價鄭人:你覺得鄭人蠢嗎?蠢在何處?思考、討論
4組織交流小組推薦交流,小組互評
5學習評價:學習了課文,你有何感觸?交流
課后學習:1、熟讀背誦課文。
第8課時 《寓言二則》 (二)
刻舟求劍
學習目標:1、熟讀課文復述主要內容。
2、了解人物的形象說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3、能體會文中的含義。
課前學習:1、查工具書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能正確拼讀,并了解詞的大意。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 :復習背誦默寫舊課背誦,默寫
2組織學生默讀新課默讀課文
3讓學生質疑、合作釋疑交流疑難、釋疑
4組織學生多種方式朗讀按要求讀課文
第二塊:精讀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讓學生看注釋翻譯課文看注釋疏通文意
2檢查情況:翻譯復述一人讀一人譯合作用自己的話復述內容
3 楚人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拿到劍嗎?思考、討論
4組織交流小組推薦交流,小組互評
5學習評價:學習了課文,你明白了怎樣的道理?現實生活中有這樣的例子嗎?交流
課后學習:
1、熟讀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2、討論:這些人的思維方法錯在哪里?
第9課時 誦讀欣賞
教學目標 :1、能在熟悉詩歌內容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2、能體會詩歌所描寫的意境
課前學習:收集詩歌的相關資料,熟悉詩歌的內容,并且能夠熟讀成誦。
課堂學習: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小組學習自己選定的詩歌,分派組員,擔任不同的工作,有專職朗誦的,有負責講解的,有負責做背景的。朗讀,思考,準備
2檢查情況:學生上臺朗誦詩歌,并進行解釋意境。其他同學可質疑。 朗誦,解釋,質疑
3 評優秀組,最佳朗誦思考、討論
課后練習:熟讀背誦詩歌。
第10、11、12課時 寫作
本單元的寫作訓練
本單元教學目標 是注重學生關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學會觀察,學會體驗,學會表達,注重自己內心感受的流露,注重通過寫作與他人交流。作為寫作訓練的起始單元,讓學生覺得作文是自己感情流露的重要方式十分重要。所以可以讓學生先進行有目的地實踐再進行寫作,可以進行良好的鍛煉,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第八課時:
學習目標:學寫通知
課堂學習: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組織學生自學自學“附錄一”的“通知”
2寫作指導完成練習三
3交流,修改交流,修改
課后學習:1、自學“有感而發”
2、可以參觀某處地方,可以為家人做自己平時不做而他們常做的事。
第九課時:
學習目標:能學習寫感悟類的文章,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能體會幸福的含義,懂得感恩。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創設情境:今天我們來做一個民意測驗,請問:你們最近有沒有痛苦?假如有,主要有哪些方面的痛苦?交流組織學生交流時注意引導
2過渡:不少同學談了對痛苦的認識,那么,這些認識是否對呢?到底應該如何來評判呢?
請同學們讀《幸福是樸實的》這篇文章,要求理清文章思路,找出文章的結構特點。
[文章附后]閱讀,批注,思考
3請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內容。
組織學生交流思路及結構特點思考,討論,交流
4總結此類文章的寫法規律思考,討論
5教師歸納[投影]
寫感悟類文章的基本方法是:由敘而議。即觀察身邊事,通過細致、生動、形象的描寫,進而找到引發思考的點,進行言論,悟出道理。敘是基礎,議是升華,敘議要聯系緊密。由景生情。即觀察周邊景,通過敘寫景物,生發一種情感;見是表象,思是深層;所見是切入,所思是終點;所見與所思應達到水乳交融。
請同學們根據剛才的歸納總結寫這類文章的基本模式。
6小組交流,總結,全班交流
7過渡:請大家用剛才總結的模式,寫一段話,可以是感受、認識,也可以自己命題寫,時間為15分鐘。學生寫作
課后學習:進一步自改作文。
第十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
1出示評改標準和要求組內交流,互改
2學生推薦作文師生互動評改作文
教師聽取各組意見指導學生評分
課后學習:把自己改好的作文回家讀給父母或親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