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寓言二則
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掌握“掩耳盜鐘”這則寓言中的生字、新詞。
2.結合插圖、動畫理解本文意思,懂得這則寓言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成語“掩耳盜鈴”的意思并用這個詞造一個句子。
4.誦讀這則寓言。
教學重點
理解這則寓言的內容和寓意。
教學難點
能用“掩耳盜鈴”造句。
教學準備
圖片、小黑板、投影儀、動畫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略)
二、揭示課題、解題
1.放動畫,聽故事
猜猜故事的結尾,來給這個故事取個名字:掩耳盜鐘(板書),讀題。說說“掩”“盜”的意思,做做“掩”的動作——捂。連起來說一下這個詞的意思。
2.過渡:我們的課本把這個有趣的故事完整講述出來了,我們來走進這個故事。
三、明確學習目標
投影出示學習目標。
四、課堂自學,整體感知課文
1.投影出示自學要求:
(1)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順。
(2)把本課的生字、新詞在課文中畫出來讀幾遍。
(3)再讀課文,畫出不明白的詞語、句子。
(4)熟練地誦讀課文。
2.學生自學。
3.檢查自學情況。
(1)讀帶生字的詞語卡片,糾正讀音。
(2)指名試讀課文。
4.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五、理解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
2.分小組討論: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經過和結果怎樣?指名說一說,討論結果。
3.重點理解課文內容和寓意。
(1)理解字的含義:掩——捂,盜——偷、竊,亡——逃亡,欲——想、要,走——跑,椎——槌兒,聞——聽。
(2)在書上畫出“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怳然有音”,齊讀。
(3)那個人明明知道用槌兒打鐘的后果,沒有就此打消念頭,而是想出了一個辦法。
①投影出示思考題:掩住自己的耳朵,用槌兒砸鐘的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想法對嗎?為什么?
②那個人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他就聽不見聲音了。但是他能捂住別人的耳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