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啟蒙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歌謠與童謠的特點。
3、結合語境,了解“芳香”的意思,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指名讀課題。(注意后鼻音。)
2、“啟蒙”是什么意思?課文中,在文中這位“初學者”是誰?介紹“我”(孫友田)
3、孫友田是一位當代作家,《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就是出自于他的筆下。想聽他的小故事嗎?
孫友田,出生于安徽北部的小山村,父母都不識字,8歲時他才上鎮里唯一的一所小學。父母都不識字,但對他的學習卻抓得很緊,因為他們吃夠了沒有文化的苦。母親只要見我放學回到家,第一句話就是“寫字去!”寫什么字她不管,只是守著他,看著他拿著鉛筆在本子上畫。……
3、誰在月下啟蒙孫友田?(母親)可我的母親不識字,如何是我的啟蒙老師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二、檢查預習
1、出示本課9個生字
指名讀,正音。這些生字你怎樣快速地記住它們呢?(鼓勵學生組詞說句、和熟字比較、也可以提醒其他同學需要注意的地方)
2、出示下面句子
句1:童年的夏夜永遠是美妙的……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時辰。
指名讀,要求讀正確、通順。評價。(提出“笆”和“辰”應讀輕聲)
句2:母親用歌謠把故鄉的愛……豁然開朗。
要求同上。(指出“混”是多音字,理解“混沌”與“豁然開朗”)
句3:高深莫測的夜空竟是個神話的世界……像一尊玉石雕像。
要求同上。(理解“高深莫測”、“已至中天”)
3、發現:這三個句子和題目有什么共同之處?(都寫到了“月”)
4、師:夏夜的月下,你和你的父母都會做些什么呢?(指名說)
小結:是啊,如水的月光給我們帶來無盡的快樂,清風朗月里,農村的孩子可以去盡情地玩耍,逮蛐蛐、捉迷藏……父母在月下喝茶、聊天。城里的孩子會陪著父母逛商場、看電視、玩游戲。可如水的月色卻給童年的孫友田不一樣的感受,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太多的感受。他難以忘記月下的母親,忘記月下母親為他所做的一切。
三、初步感知課文
1、課文哪些自然段寫童年月下啟蒙。(1~13自然段)
2、請同學們自由讀1~13自然段,想想月下母親為我做了哪些?
指名回答,板書:唱歌謠、講故事、唱童謠、猜謎語
3、謎語大家一定很熟悉,母親講的神話故事你們聽說過嗎?就講兩個嗎?兒時的我聽過嗎?所以在我眼中——(高深莫測的夜空竟是個童話世界。)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來(竟)
4、歌謠和童謠有什么樣的特點呢?畫出歌謠和童謠的句子讀讀,讀熟后,說說。小結各自的特點,練讀.
5、想聽聽母親吟唱的歌謠嗎?有個小要求,請你說說聽完后的感受,如果你能用一個比喻句就更好了。(播放后指名說。)
師過渡:在我的耳中,母親的歌聲是怎樣的呢?
6、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小院立即飄滿她那芳香的音韻。
自由讀,說說這是怎樣的歌聲,用文中的詞語說。(甜甜的、深情的、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一樣的、像小溪的流水一樣的、芳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