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陽·童年·駱駝隊》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運用朗讀、批注、想象等方法理解課文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留戀童年的復雜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初步了解作品的語言特點。
3.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讀中體會童年的美好,感受作者對童年的思念。
教學難點:了解描寫方法,感受語言特點
教學預設:
一、導讀——回顧畫面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林海音的作品,請同學們齊讀課題《冬陽·童年·駱駝隊》。想一想,作者回憶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幾個場景?(隨機板書)
2.這四個場景是作者童年里最深刻的記憶,就像電影里的一組鏡頭常常浮現在她的腦海里。看了這樣一組鏡頭,你認為作者擁有一個怎樣的童年?
二、批注——感悟畫面
過渡:讀著這樣的童年故事,有時候我們會情不自禁地笑出來。那么作者是用怎樣的語言把一個耐人尋味的童年寫出來的呢?需要同學們認真讀書,用心品悟詞句。請你從這四個場景中選擇一個使你印象最深的,抓住關鍵詞語或句子作批注。你可以點點、圈圈,也可以畫波浪線,在旁邊注明自己的理解、感受、疑問等。
1.學生自主選擇語段批注,教師巡視指導
2.說一說你給哪個場景作批注?怎么批的?注了些什么?
學咀嚼
我站在駱駝的面前,看它們咀嚼的樣子:那樣丑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度。(注:細致、特點鮮明、看得入神)它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里冒著熱氣,白沫子沾在胡須上。我看呆(注:看傻了,傻得可愛)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注:小作者為什么這樣?)
(1)說一說你針對哪些詞句作了批注?
預想:樣子——丑、長、安靜;動作——磨來磨去、冒、沾;呆
(2)由這些詞語,你看到一個怎樣的孩子?讀出天真幼稚的小傻孩。
不同讀法:輕聲讀,讀出安靜、緩慢,表現呆住;重讀,讀出駱駝神情、動作,表現作者好奇。
(3)小作者看得入神,寫得更生動,這么好的語言,大家試著背一背。
我站在駱駝的面前,看它們咀嚼的樣子:那樣( ),那樣( ),那樣( )。它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 ),大鼻孔里( ),白沫子( )。我( ),( )。
談駝鈴
(1)議一議:對于駝鈴的作用,我和爸爸的看法完全不同,你喜歡哪種看法?
(2)文中多處寫到駝鈴的聲音,找出來,讀一讀。(出示)
打頭兒的那一匹,長脖子底下總會系著一個鈴鐺,走起來,鐺、鐺、鐺地響。
拉駱駝的人也一樣,他們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脫下來了,搭在駱駝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鈴鐺在輕松的步伐里響得更清脆。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又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又聽見緩緩悅耳的駝鈴聲。童年重臨于我的心頭。
①這三句話都是寫到駝鈴聲,請同學們都來讀一讀,一邊讀一邊聽一聽,這三處駝鈴聲有什么不同?
預想:第二處“更清脆”與第一處的“鐺、鐺、鐺”比較;第三處是作者記憶中的駝鈴,由模糊到漸漸清晰,所以是“緩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