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反思
《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反思
《青山處處埋忠骨》這篇略讀課文主要講了毛澤東的愛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中光榮犧牲后,毛澤東驚悉這個噩耗后極度痛苦的心情和對岸英遺體是否歸葬的抉擇過程,表現了毛澤東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懷。全文以毛澤東的思想感情變化為線索,先寫彭德懷從朝鮮發來的有關毛岸英犧牲的電報內容和毛澤東收到電報后的巨大悲痛;再寫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遺體,而金日成首相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鮮的意見分歧,面對這兩種抉擇,毛澤東的矛盾心理,最后做出了將愛子葬于朝鮮的艱難、痛楚的決定;之后寫毛澤東強忍悲痛,在電報上寫下了“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的批示。從課文中我們體會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懷。那么,如何體現人物的情感世界上的變化,怎樣表現人物性格描寫,在本文中我們可略見一斑。如:
1、通過對毛澤東動作、語言、神態的細致刻畫來反映毛澤東的內心世界:
如語言描寫:主席情不自禁地“喃喃”地念著兒子的名字“岸英!岸英!”。又如動作描寫:“用食指按著緊鎖的眉頭”、“整整一天沒說一句話,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著煙”、“桌子上的飯菜已經熱了幾遍,還是原封不動地放在那里”。還如神態描寫:“主席仰起頭望著天花板,強忍著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無限的眷戀。”
2、通過心理描寫來突出性格特點:
“那一次次的分離,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邊來了嗎!這次怎么會……”“兒子活著不能相見,就讓我見見遺體吧!”
在進行人物刻畫時,我們總是要求學生不要忽略細節描寫,其實就是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內心世界的外在表露,課下不妨讓學生進行一下小練筆,寫一些人物作文
教學時,我還讓學生交流自己深受感動的地方,抓住一些細節描寫,聯系、調動學生的家庭親情指導學生去感受。如“毛澤東整整一天沒說一句話,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著煙。桌上的飯菜已經熱了幾遍,還是原封不動地放在那里。”我組織學生想象、討論:接到長子毛岸英犧牲的電報,作為父親毛澤東他在干什么,想什么,是什么神態,你見過類似的情景嗎?他為什么整天不說一句話,不吃一口飯?從中感受到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指導學生感受毛澤東情感世界的重要方法。許多感受,學生由于年齡較少,不能完全理解內容清晰的表達出來,只有通過讀來表達出來。因此,本課教學我以讀為主線,讀讀、議議、讀讀,特別是學生交流了自己深受感動的地方后,專門安排時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在讀中進一步感受毛澤東的情感,在讀中升華學生自己的認識。
《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自讀課文,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你讀懂了什么?讓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那里?為了使自讀課文和談論交流更有實效,課前我要求學生查閱與本文相關的資料,開展課外閱讀。課堂上我努力引領學生走入情境,努力作到讓孩子門們身臨其境地去感悟,比如:我在課堂上通過講解時代背景,把學生帶入抗美援朝的時代,觀看毛岸英的照片讓學生真實感受到這樣一個年輕人犧牲了多么可惜,從而體會毛主席的悲痛心情.然后,讓孩子交流感受最深的句子,再配樂朗誦描寫毛主席復雜心情的語句,催人淚下的語句配上凄美的音樂,使的孩子們感受頗深.在此基礎上,再讓孩子來體會毛主席的動作及決定,主席那博大無私的胸懷便水到渠成地浮現在孩子們的腦海中. 學生情感得到了升華。,最后相機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因為有感情的朗是指導學生感受毛澤東情感世界的重要方法。許多感受,有的學生不一定能說出來,但可能通過讀能表達出來,在讀中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毛澤東的情感,在讀中升華學生自己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