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的探討
10月30日在固戍小學舉辦的“人文教育專題研討會”頗讓人鼓舞。它一方面說明廣大老師在教研機關和教研員(劉憲華校長)的關注和指導下,教育理論的探討和教育實踐的研究正自上而下成為一種自覺的追求。另一方面也看出在我們當今基礎教育中進行人文教育、塑造人文精神、培養人文情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這項活動的開展具有前瞻性和導向性,能夠使所有的語文教師從語文教育的本質上去展示自己的個性化教學。這是一種趨勢,也是一種潮流。它為廣大語文教師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才華的平臺,提供了一種教學實踐研究的途徑。有幸觀摩了其中《狼牙山五壯士》一課的教學,掩卷沉思,有許多感慨存于胸間,但也有許多疑義想與各位同行商榷。現就這一課的教學設計和整體教學情況談出自己的看法,本著教學相長的原則,愿對自己和對別人有一定啟發和提高。
一、《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主旨定位有失偏頗。
《狼牙山五壯士》這一課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后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課文主要表現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于犧牲的可貴精神。
我的理解是這一課教學的主題應該定位在如何引導學生去認識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和慷慨激昂、英勇犧牲的精神上。可是縱觀整堂課的教學,給我們的感覺卻是大力渲染日本鬼子如何的兇狠和殘暴,燒殺搶掠,無所不能。激發學生對日本鬼子的仇恨之情成了課文情感教學的主體。我認為這僅僅是課文內容中蘊涵的情感因素的一個側面,而不是整個課文情感的基調。但從教學設計來看,無論是課件的制作,學生搜集的資料,老師的板書,還是情感化的朗讀和提問與回答都處處體現的是對日本鬼子的強烈仇恨之情,幾乎很少去體現五壯士的英勇豪邁之情。這不能不說是設計上的一大遺憾。
我以前也執教過這篇課文。比如在導入課文時,我是這樣做的:先板書“狼牙山五戰士”后讓學生自由提問。有的學生還沒有提問之前就發現我的題目寫錯了,說應該是“五壯士”而不是“五戰士”。我故意解釋說,這兩個題目是一樣的嘛,課文就是寫了五個戰士打日本鬼子的故事,所以用不著更正。馬上有同學反駁說“五戰士”與“五壯士”出現在題目中是有區別的,一個“壯”字更能顯現出八路軍戰士的英勇。這樣自然而然奠定了課文的情感基調。使學生在“五壯士”對人民的愛和對日寇的恨的一種強烈對比中領略了課文的主旨。
二、語文教學的工具性不夠落實。
我們一直在討論“人文性”與“工具性”統一的問題,可整個課堂教學中很難見到去挖掘語言文字內涵的豐富性和情感性。在情感化的朗讀中我們何嘗不可以把課文中諸如“熱血沸騰”、“昂首挺胸”、“壯烈豪邁”、“堅強不屈”、“滿腔怒火”等情態詞和“五壯士”的一些行為動作的詞去進行深入的咀嚼和品位呢?讓學生從語言文字的表面去挖掘它內在的深層意蘊,這豈不是把人文性的情感教學與扎實的文字教學和諧地統一起來了嗎?
我知道這堂課是拓展性閱讀教學。那么在布置學生搜集的資料中,(應該重點強調搜集一些在抗日戰爭中人民英勇抗敵的故事)我們也可以就學生在談出自己對搜集資料后的認識和看法中結合具體的語句來揣摩和玩味,輔之以朗讀,我想既提高了語言應用的能力,又深化了情感教學的力度。
三、教學板書設計不夠合理。
正因為整篇課文的基調定在對日寇的無比仇恨之中,所以在板書的設計中也處處體現了這一點。你看:
日寇{燒、 殺、搶、掠 }仇恨、英勇
這樣還容易讓人產生誤解,以為是日寇仇恨什么,所以英勇。那我們不妨這樣來設計:
“五壯士”——“昂首挺胸”、“壯烈豪邁”、“堅強不屈”、“滿腔怒火”(忠誠、英勇)
日寇—— 燒、 殺、搶、掠 (殘暴、 兇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