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的早晨》教學設計及說明(精選12篇)
《下雪的早晨》教學設計及說明 篇1
《下雪的早晨》教學設計及說明
9月23日,我們大橋中心學校舉行了“教學能手”競賽第二輪:教學設計及設計意圖說明。我們要設計的是北師大版教材第七冊第十二單元“風雪”中的課文《下雪的早晨》。課文是艾青的一首詩,共三節。
拿到教材,沒有任何參考資料,我們開始寫教學設計。我在動筆之前,將艾青的這篇大作讀了有四五遍。也許是我的語感不夠好,所以讀第一遍第二遍的時候我還沒有弄清作者的寫作意圖。我極力要透過詩作,尋找作者的思想。我想一篇文章,思想就是靈魂。盡管讀了四五遍,我還是不敢說我的“脈”拿得那么準,甚至到寫完交了“作業”時心里還沒有底。
也許是我想多了,我在想著作者是不是有什么更深的意蘊。
《下雪的早晨》一詩共三節,第一節五行,描述早晨雪落無聲,萬籟俱靜的景象。第二節筆峰一轉,寫作者想起夏天,一個什么樣的孩子,怎樣地去捕樹上的知了。第三節又寫作者猜想那個孩子此時可能在做什么。第二節第三節共二十行余行,占很大的篇幅。
研讀教材,顯然重點在第二三節。站在學生的角度,學生最容易產生的疑問是什么?顯然會集中在“作者為什么會想到那個孩子?”“那個孩子為什么會給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者更深入一些:“那個孩子有什么樣特別的地方令作者難忘?”我想是因為孩子的快樂、童趣影響感染了作者。這也是孩子們理解課文的難點。要學生學習作者的寫法特點:聯想和想象。
課后生字有兩個,都是要求會讀會認會寫的。因為是四年級的學生了,具備一定的自學生字的能力,所以生字教學不作為重點。
這樣想著,我便開始動筆寫起來。首先是單元教材分析,把握整個單元的訓練重點及知識結構。這一單元主題是“風雪”,除《下雪的早晨》外,收錄了“瑞雪圖”(寫景壯物),閱讀文章《深山風雪路》(寫事)、《雪》(知識介紹)、有關雪的古詩和諺語。教學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會寫生字“院”“竿”,讀準字音,弄清字形,明白字意,組詞;學習、積累詞語“透過”“潔白”“一刻不停”“仰起”“此刻”“或許”理解課文內容并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珍惜時光、珍愛生活的教育。教學重點、難點,理解作者為什么想到那個孩子,明確作者的用意。教學準備,課文背景圖片。
沒有考慮到課堂容量太大,我設計一課時完成教學。寫完之后,我才發現一課時根本完成不了,應該做兩課時。
幾大步驟我寫在草稿紙上:導入,初讀,細品(想象),總結(學習寫法),拓展(實踐,圖、相搜集,或美好的童年圖片展/手抄報)。按部就班,寫下去。
導入,激趣。我設計引導學生回憶下雪天的事,說雪地里的回憶,導入到課文。這是我課堂上常用的方法,即能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從學生的生活出發,聯系生活,并引入課題。
初讀課文,先讀準字音,再說文章的大意,理清文章的脈絡。在這個環節,我設計讓學生互幫互助,開展合作學習,并提出質疑。如果孩子們能提出“作者為什么會想到那個孩子?”“那個孩子為什么會給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者更深入一些:“那個孩子有什么樣特別的地方令作者難忘?”,則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在與第三個設計環節悄然銜接起來,用閱讀的方法從課文中找答案。邊讀邊思。
細品課文,想象畫面。第一節,看圖,聽讀想象。強化朗讀,理解“靜”,文中用了兩個“多么靜”,指導讀出靜的感覺,輕讀,慢讀。第二節,著重解決作者為什么會想到那個小孩,由此問題引導學生想象夏天那個小孩,想象情境畫面。感受小孩的活潑可愛,天真無邪,通過朗讀體會小孩的可愛之處。讓孩子們心靈受到震憾,并體會作者為什么記憶深刻。在此基礎上,指導朗讀,以強化、加深感悟。第三節,作者由聯想到想象,再次強調那個孩子給作者的印象深刻。在這一節充分朗讀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時光的寶貴,生活的美好,并教育學生珍惜時間,熱愛生活。
這個環節可能會費很多時間,但是非常必要的。
總結課文的環節,主要是學習指導學生在作文中運用聯想與想象。
拓展的環節,我想主要讓學生參與語文實踐,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設計“美好的童年”圖片展或手抄報展,展示生活中美好的瞬間,體會生活的美好、時光易逝等。
設計寫完,我的設計說明也寫完了。但在我中間休息的時候,我又研讀了幾遍教材,發現有兩個句子,學生可能會指出有語病:一是“太陽剛剛上升”中“上升”不恰當;“在尋找知了的聲音”“聲音”怎么能尋找?還有兩處,不知是不是容易產生歧義的兩個句子:“結了螞蚱、……” 棍子上“結”螞蚱?“在尋找知了的聲音……”后面為什么用省略號,是省略了孩子的活動,還是孩子爬上樹摔下來了?也許是我的知識水平有限?也許是平時自己教學設計太潦草了?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
這樣的教學設計比賽,我認為真的能夠提高我們的教學設計能力,但應該務實,認真地做下去,肯定有成效。
四年級上冊《下雪的早晨 》說課反思
《下雪的早晨》這首詩是四年級上冊的最后一篇講讀課文,全詩分為三個小節,描述了寧靜的早晨,雪花飄飛,我的思緒隨著雪花飄飛得很遠:想起夏天樹林里的小孩天真活潑的喜悅心情和期盼之心。這首詩我分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整體感知課文的大概意思,學習兩個生字,把課文讀通、讀熟。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 能用各種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能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詩句的意思。
3、 理解詩中作者表達的情感。
一、自主選擇
引導選擇,讓學生個性飛揚。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的自讀感悟創設主動選擇的機會,促成他們個性化發展。如:你最喜歡其中的哪個場景?找一找,讀一讀,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的選擇往往會有很大的隨意性與盲目性,影響教學效果。教師有意而巧妙的引導學生選擇,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二、聯系生活、服務于生活
語文從生活中來,又到生活中去,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如果說雪對于學生來說是陌生的話,那夏天對他們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了,所以我讓學生回憶夏天,說說夏天,在他們腦中再現夏天的有關信息,再結合課文讀,從而把文本和生活聯系起來,有利于學生變外部給予為內化生成。
三、拓展遷移
讓孩子們聯系自己的生活,交流“我們經常在冬天時想著夏天,在夏天時想著冬天,你們在類似的經歷嗎?”在交流中,同學們相互啟迪,碰撞出創新的火花。這樣的設計,注重了跨學科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讓課堂走進社會,真正體現了大語文觀。
《下雪的早晨》教學設計及說明 篇2
教材分析:
這首詩歌共三節,描述了寧靜的早晨,雪花飄飛,想起了夏天樹林里的小孩天真、活潑時的喜悅心情和期盼之心。
教學目標 :
知識技能:
1、通過學習使學生鞏固生字,會讀一個多音字。能運用各種朗讀方法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2、能結合舷攣募吧釷導世斫飪撾鬧寫示淶囊饉跡讜畝林謝鄞視鎩?br> 3、理解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
1、結合課后第一題,讓學生在充分朗讀、自學的基礎上理解作者的聯想。
2、通過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理解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感。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課文的學習,培養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具體分析問題的態度和科學的思維方法。
教學過程 :
一、聯系生活,談話導入
最近剛下了一場雪,大家有沒有到雪里玩呀?玩了什么游戲?人們贊美雪,不同的人對雪的感受不同,有這樣一位作家,他筆下的雪有別樣的滋味。讓我們一起來品讀。
二、初讀課文,掃請障礙
1、請同學們大聲的把課文讀一讀,注意看準生字、新詞,讀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
2、生字、新詞看準了嗎?誰想來大聲的讀一讀?
三、細讀課文,品味感悟
1、你從詩中讀懂了什么?
學生交流、匯報:作者在第一小節中描寫了自己嚴重的雪景,二三小節詩人此刻卻惦記著夏天樹林里的一個孩子。
2、慢慢地、靜靜地讀一讀詩歌,找出描寫作者在下雪的早晨想到的詩句并細細的讀一讀。
3、教師范讀,學生閉上眼睛聽這篇課文的朗讀,展開豐富想象。
4、播放錄像或課件:在靜靜的畫面中想象夏天樹林里發生的故事。
5、交流學生想象的夏天樹林中的畫面。
6、指導朗讀。
7、人們常常在冬天時想著夏天,夏天時想著冬天,你有過著類似的經歷嗎?
四、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自由質疑,自主解疑。
(了解作者艾青,詩中所寫的小孩究竟是誰等。)
五、試著背一背這首詩歌。
六、總結學習情況。
板書設計 :
下雪的早晨
喜悅和期盼
下雪————夏天的樹林
(安靜、潔白)(小孩:天真、快樂)
作業 設計:辦一份關于雪的手抄報。
《下雪的早晨》教學設計及說明 篇3
〖課文分析〗
《下雪的早晨》這首詩共三節,描述了寧靜的早晨,雪花飄飛,“我”的思緒隨著雪花飄飛得很遠:想起了夏天樹林里的小孩天真、活潑時的喜悅心情和期盼之心。
這首詩歌意象單純,主體是一個小孩林中捉知了,天真爛漫的形象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這個回憶又由飄飛的雪花、寧靜的早晨等現實性形象組成。第一小節“潔白的雪,蓋滿了院子,潔白的雪,蓋滿了屋頂,整個世界多么靜,多么靜……雪花在飄飛……”瑞雪兆豐年!然而(第二、三小節)詩人此刻卻惦記著夏天樹林里的一個孩子。詩中所寫的“小孩”究竟是誰呢?―――學生可能產生這樣的問題。作者沒有寫明,給讀者留下了想像的廣闊空間;或者說這就是 “詩”的特點,不是狀物,不是敘事,寫的是詩人在某種情景下產生的某種感念、心緒、想像,是獨特的、個性化的、不確定的。分析起來,有幾種可能:第一種是詩人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是對自己無憂無慮、天真快樂的童年的回憶。每個成年人都對童年記憶深刻,因而
這種回憶就具有普遍性的意義,能引起讀者內心的共鳴。第二種是詩人確實想起了自己童年時期的某個或某幾個或一群同學、朋友、玩伴。多少年過去了,天各一方,各有各的生活歷程和命運。詩人想起那“一個小孩”,寄托著對童年友伴的眷顧和懷念。第三種是詩人假托對“一個小孩”的思念,表示他對少年兒童應有的生活狀態的希冀:他們應該是臉像鮮花,眼睛發亮,嘴哼歌曲,腳踩露水,手持竹竿,在大自然里尋找自己喜歡的東西……這才是沒有功利的心靈和真正的快樂!(注意:上述分析,僅供教師參考,不必直接給學生講述)。詩人通過對林中小孩具體、形象的描繪,表述內心的喜悅和期盼兒童永遠快樂、永遠幸福的疼愛之心。詩作完全采用口語入詩,具有內在的節奏,念起來順口,聽起來和諧,自然流瀉,顯示出樸素自然、清新流暢的語言美。
詩人運用象征手法來抒寫他的真情實感,把他對生活的獨到思考熔鑄于詩。全詩語言精練,形象生動,含蓄蘊藉,寓意深刻。
〖要點提示〗
1.朗誦詩歌,理解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經歷。
2.慢慢地、輕輕地讀,體會這首詩描寫的情境。
〖教學建議〗
1.課后第一題的交流,要在充分朗讀、自學的基礎上進行。可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在書上批批、畫畫,找出有關答案。領悟到詩人在下雪天想到了夏天樹林里的小孩天真活潑玩耍的情境,體會詩人對小孩的關愛和期盼之情。
2.讓學生談談想法和感受,學生怎么說都可以。學習本課時正值冬季,與詩歌描寫的季節相吻合,由于學生的年齡特征,所以學生談的內容會涉及較多的人和事,教師可隨機引導,注意學生的表達。無論談到想到了什么,都應給予鼓勵。不要限制,也不要拔高,只要是說出心中的真實感受就行。
3.這首詩自然流瀉,顯示出樸素自然、清新流暢的語言美,富有感情色彩。教學中,可重在朗讀。慢慢地、靜靜地朗讀幾遍,學生就能體會到詩句當中描寫的意境。可引導學生閉上眼睛聽聽這篇課文的朗誦,展開豐富想像。可采用多種不同的方式朗讀詩歌。有條件的可看課件,在靜靜的畫面中想像夏天樹林里發生的故事。調動學生的讀書興趣,深化對課文中所表達的情感的體驗。
《下雪的早晨》教學設計及說明 篇4
教材分析
《下雪的早晨》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的“雪”單元的一首詩歌,是我國著名詩人艾青的作品,全詩共三節,采用鮮活的口語,平易樸實,用重彩實線描繪勾勒冬天下雪的圖景,用淺色淡線描摹夏天的圖景。過去和現在、眼前的事情和記憶中的事情、真實的情景與想象的情景,有機地結合起來,展示了詩人豐富而美好的情感世界。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體會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感及這首詩描寫的情境。
3、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經歷。
教學準備課件(雪景圖)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送禮物(四幅雪景圖片),說說你看見了什么?(生說,師評價)
二、學習一小節,揭題。
1、自由讀一小節:感受詩人筆下的雪景。
2、談體會:雪的特點:大、靜、白。
3、師范讀。
4、抽生讀,相機點評。
5、全班齊讀。
6、揭題并板書,齊讀課題。
三、學習二小節。
1、看到眼前紛飛的大雪,你想到了什么?
2、作者的思緒穿過落葉紛飛的秋天,來到了枝繁葉茂的夏天的樹林,他又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呢?
3、默讀第二節,用線畫出描寫這個小孩的詩句,并寫下你讀后的感受。
4、生匯報。(師相機追問: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從哪里感受到的?你能讀出小孩的快樂嗎?)
5、孩子們,你們有過這樣的經歷嗎?生交流。
6、引讀“這一切啊,我都記得很清。”
7、感情朗讀第二節。
四、學習第三節。
1、過渡:隨著時間的流逝,夏天很快過去了,轉眼到了秋天、冬天,又是到了春暖花開的春天了,日子就這樣飛快的過去了。一年,兩年,很多年,經歷了人生的喜怒哀樂,如果是你,你還會記得這個小孩嗎?哪節知道的?哪些句子呢?
2、艾青思念孩子,希望他過得快樂、幸福,是在什么時候呀?讀相關的句子。
3、為什么這樣寫?
4、生齊讀最后一句。
五、引讀全文。
六、推薦艾青的作品,早晨誦讀。
《下雪的早晨》教學設計及說明 篇5
教材分析
這首詩歌共三節,描寫在下雪的早晨,詩人看到雪花的潔白和整個世界的寧靜,想到了一個孩子夏日早晨在樹林中玩耍的情景,惦念著這個孩子現在在干什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2.能正確書寫4個生字。
3.理解課文內容并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4.引導學生識別真實的景和想象的景。
教學重難點理解作者為什么想到那個孩子,明確作者的用意。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今天我們要來欣賞大詩人艾青的詩歌(板書課題“下雪的早晨”)
2.課前,大家預習了詩歌,我們還進行了“走近艾青”為主題的語文實踐活動,你對這位詩人有了哪些了解呢?
學生自由談對艾青的了解。(艾青的簡單生平;他的詩歌的主要特點等等)
二.初讀感悟
1.你們愿意聽老師來讀一遍嗎?聽完后,談談你有怎樣的感覺。
(出示畫面配音樂范讀,使學生初步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和語言美。)
2.讀同一首詩,每個人的感受也會不一樣,請大家再自由朗讀一遍,說說你又什么感悟?
(檢驗學生的讀書效果。以恰當的即時評價使學生明確自己讀書的收獲)
3.承接學生的自由發言簡單概括、板書。
三.走進詩境,感悟詩情
學習第一小節,創設情境,引學生入境
1.(指名讀)你們喜歡這個早晨嗎?(播放畫面和音樂)誰愿意來讀讀第一小節?
2.請學生交流:讀完后,你的眼前出現了一個什么樣的白雪世界?
(學生發散思維,想像雪景。通過畫面和音樂使學生身臨其境,感悟早晨的美好寂靜。)
3.這個飄雪的世界多么美啊,讓我們通過朗讀來表現它的靜謐美好吧。
(訓練朗讀能力。在有感情地朗讀中陶冶情操。)
學習第二小節,想像體會孩子的可愛,揣摩作者的情感
1.(過渡)這么美的早晨,看著飛舞的雪花,作者的思緒飛到哪里去了呢?請大家讀讀第2小節,想像詩人的腦海里出現了什么畫面?
(學生自由讀,想像畫面,讀后說說第2小節大意――引導學生說完整:夏日樹林里的早晨,一個小孩在捉知了,螞蚱,玩得多高興啊)
2.詩人想到了一個在樹林里玩耍的孩子。請大家再來默讀一遍第2小節,畫出描述這個孩子的詩句。指名讀句子。
3.(出示畫面)看,這個孩子從晨光里向我們走來了。
大家再來自由讀讀描寫孩子的詩句,請你靜靜地讀,慢慢地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指名說想像到的情景。
(學生自由讀描寫孩子的句子,想像。通過對重點語句反復朗讀,想像體會孩子的可愛。)
4.(小結情景),誰愿意把你看到的情景展現出來?(指名讀)(引導評價朗讀)
5.(出示四句話,師讀)你覺得詩人還有哪些話沒寫出來?(啟發想像孩子捉知了的情景――怎么捉?捉到了?眼睛?耳朵?神態?動作?)
你能替詩人接著這句話把他捉知了的情景往下說嗎?(想像孩子捉知了的情景)
6.剛才大家通過朗讀和想像,對這個孩子有了很深的印象,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7.(播放課件音樂)誰來把第2小節連起來讀讀,讓我們再來感受這個孩子的可愛形象?
8.你認為這個小孩是誰呢?詩人為什么會在這個下雪的早晨想到他呢?
(猜測這個孩子是誰,揣摩詩人情感。詩人很渴望這樣無憂無慮的生活;詩人也希望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
介紹背景:這首詩寫于1956年,當時艾青在事業上遭受挫折,婚姻和家庭也很不順利,以至于他的心情非常壓抑。他多渴望擁有自由自在,純真美好的生活啊。所以看到眼前飄飛的雪花,他想到了這個活潑可愛的孩子,于是寫下了這首詩,表達了他那么地期盼美好純真、無憂無慮的生活。
(在理解不能深入之時,以簡練的語言談這首詩的創作背景,使學生更深入,更確切地把握詩人的情感。)
學習第三小節
1.語言描述:雪還下著,詩人還沉思著――雖然我們很久沒有到樹林里去了,雖然這孩子并不知道我正在想著他,但我一直都記得他那鮮花一樣的小臉和很輕很輕的歌聲,想著他此刻在雪地里玩耍的情景。我多么盼望像他一樣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啊。
2.齊讀
讓我們齊讀最后一小節,再次與詩人的心靈交流吧。(以既有的感情體驗充滿感情地朗讀、背誦,對外抒發。)
(四)抒發情感,美讀背誦
1.(放音樂指導美讀全文)指名讀。
(過渡)大家都讀懂了詩人的心,你們愿意來抒發詩人的情嗎?請把這份情感凝聚在我們的朗讀中吧。讓我們再來朗讀全詩。(學生自主選擇)
2.這么美的語言,你愿意牢記下來嗎?請把你最喜歡的小節背下來,和同桌一起分享。(播放畫面和音樂)
3.指名背誦
(五)創設情境,即興創編
1.大家背誦得多投入啊。(示意看課件)在這個冬日的早晨,看著雪花飄落著,你想到了什么?(出示句子)同學們,現在我們就模仿詩人,把你想到的事情創編成詩歌,抒發你的感情吧!(發散思維,即興創編。激發創作欲望,喚起美好情感)
板書設計
下雪的早晨
下雪的早晨 夏天樹林的早晨 現在的樹林
(真實) (聯想) (想象)
《下雪的早晨》教學設計及說明 篇6
一、學情分析
學生對于詩歌這種體裁的課文容易接受。讀通順,掌握生字詞速度較快。但是深入理解詩歌的思想內涵則需要教師的逐步引導。“以讀代講”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多種朗讀形式很受學生的歡迎。
二、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鞏固生字,會讀一個多音字。能運用各種朗讀方法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能結合上下文及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3.理解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感。
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課文的學習,培養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具體分析問題的態度和科學的思維方法。
三、教學設想
1.結合課后第一題,讓學生在充分朗讀、自學的基礎上理解作者的聯想。
2.通過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理解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感。
四、教學準備
cai:《雪絨花》的音樂,雪花紛紛揚揚飄灑樹林。
五、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詩歌的情境,理解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cai:《雪絨花》的音樂作為背景,雪花紛紛揚揚飄灑。
教師:看到這樣的畫面,你有怎樣的感受,想說點什么嗎?(鼓勵學生自由發揮。)人們喜愛雪,贊美雪,但每一個人對雪的感受又是不同的。有這樣一位作家,他筆下的雪有別樣的滋味。讓我們一起來品讀。
(二)讀中領悟課文
教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靜靜地聽。(cai 課文朗讀)
1.你聽懂了什么?(學生交流:詩人在下雪的早晨想起了一個小孩;下雪的早晨,整個世界很安靜……)
2.請同學們打開書,快速地默讀課文一至兩遍,然后根據自己的理解,與同學交流,課文該怎樣朗讀。
3.教師:誰來說一說,第一節該怎樣讀,為什么?
學生交流,匯報。(第一小節,應該用輕柔的語調,語速較慢。因為詩人寫道:“整個世界多么靜,多么靜。”)學生根據理解,朗讀第一節。
4.教師:第二小節寫了什么內容?
學生思考,可以自己揣摩,也可以與前后伙伴交流,討論。
匯報。(作者想起另一個小孩;作者想到了夏天的樹林;作者還記得這個小孩手上提的東西……)
教師:這一小節該怎樣朗讀?(輕快、活潑一點)為什么?(夏天的樹林是充滿生機的,太陽出來了,多么溫暖,所以應該歡快一點;這個小孩有一雙發亮的眼睛,他應該很活潑,所以讀來應輕快點……)
指名朗讀,學生互相評價。
5.教師:請同學們找到小伙伴來共同朗讀最后一節。
學生可以下座位尋找朗讀伙伴。上臺表演朗讀。
教師:你們為什么要這樣朗讀呢?(因為書上寫了“很輕很輕的歌聲”,作者正在想著這個小孩,語速要放慢;這一節是寫的“下雪的早晨”,所以要輕柔一點……)
齊讀最后一節。
6.教師:請同學們根據剛才的學習理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遍。(cai音樂作為背景)
(三)品味感悟
cai:《雪絨花》的音樂作為背景,雪花紛紛揚揚飄灑。
教師:在下雪的早晨,作者為什么會想到這個小孩呢?你會想到什么?(學生自由發言)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cai:《雪絨花》的音樂作為背景,雪花紛紛揚揚飄灑。
教師:現在我們已經站在飄著雪花的樹林,就讓我們慢慢地,靜靜地讀,體會詩歌描寫的情景。
(五)試著背一背這首詩歌
作業設計:
辦一份關于雪的手抄報。
七、教學反思
詩歌一向就受我班上學生的歡迎,生字詞不多,學習起來感覺沒有多大的壓力。
《下雪的早晨》教學設計及說明 篇7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誦詩歌,領悟詩歌意境。
2、讀懂詩歌內容,理解詩人情感。
3、聯系生活實際,回憶自己的生活經歷,激發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1、朗誦詩歌,體會詩人情感。
2、展開想像,領悟詩所描寫的情境。
課時劃分: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出示雪景圖,課前談話:你見到雪嗎?
2、學生閉眼感受,教師描繪情景:雪下著,下著,沒有聲音,雪下,下著,一刻不停。潔白的雪,蓋滿了院子,潔白的雪,蓋滿了屋頂,整個世界多么靜,多么靜。
3、板書課題:下雪的早晨
4、導入:看看作者在這個下雪茄的早晨想起了什么情景。
二、初讀詩歌,掃清字詞障礙
1、自由讀詩,畫出不理解的監察院詞,試著聯系業務上下文理解。
2、全班交流:字詞質疑,共同討論解疑。
3、全班交流:對哪些詩句無法理解。
三、以讀代講,學習第一部分
1、輕聲試讀第一部分,試著讀出感情
2、指名匯報朗讀,并說說你是怎么朗讀的,說出自己的朗讀體會。
3、指名讀第一節
指讀——評議——再指讀——再評議
4、指導齊讀
5、引導討論:通過朗讀,這個下雪的早晨給你留下什么印象?(潔白、靜)說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銀裝素裹的世界……)
6、指導背誦,當堂背誦。
四、課堂延伸
1、仿第一節寫寫“雨下著,下著……”,描述雨景圖。
2、課堂交流,筆下的十景。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把你寫的雨景詩朗讀給家人聽。
第二課時
一、引讀第一節,復習導入
1、師導生讀,這是一個下雪的早晨,雪下著,下著……
2、過渡:在這個寧靜的下雪早晨,作者浮想聯翩,翻開課本,學習下文。
二、以讀促思,學習第2、3節
1、自由朗讀第二節
2、課堂討論:作者從飄飛的雪花想到了什么?
3、引導齊讀,描寫小孩的句子:“一個小孩,赤著腳……”
4、師引導,雪紛紛揚揚地下著,當初這個男孩此時此刻會在哪呢?
5、全班展開想像,描繪此刻男孩的情景。
6、齊讀第三節。
三、品讀詩歌,升華情感
1、討論:你從詩歌中體會到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世界?
2、師小結:詩人在下雪天想到了夏天樹林里小孩子天真活潑玩耍的情境,表達了詩人對小孩的關愛和期盼之婧。
3、閉眼聽錄音范讀此詩,想像詩境。
4、音樂聲中原有關雪景的侍作朗讀。
四、作業:
1、背誦整首詩歌。
2、預習下一課。
板書:
下著……下著……
雪花飄飛:蓋滿了……蓋滿了……
多么……多么……
想起
夏天樹林里的小孩子 (腳、臉、嘴、手、頭、眼……)
《下雪的早晨》教學設計及說明 篇8
[教學目標]
1.基礎性目標:
了解詩歌敘述的是在一個下雪的早晨,詩人想起夏日樹林里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孩盡情玩耍的情景;體會詩人對美好純真生活的期盼向往。
體會詩歌的韻律美,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發展性目標
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的能力;
滲透對詩歌意象、意境解讀能力的培養。
激發學生的靈感,創編詩歌,培養學生創作詩歌的興趣。
3.道德情感目標
在朗讀詩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淳樸,真實的感情,陶冶學生的情操,喚起學生美好的情感及創作欲望。
4.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詩歌的情境,理解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感,啟發學生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設計思路]
教學中,力求體現“初讀感悟――入詩境、悟詩情――抒發詩情――即興創編”的設計思路。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暢談感受
1.先聽教師描述,再觀看雪的圖片,學生暢談感受。
2.揭示課題:《下雪的早晨》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指出:“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不是無情物”,每篇文章都有特定的情感因素,教學中根據內容需要,渲染情境,再現情景,將學生引入所要學習的情境中,才能激起學生的情思,激發求知的欲望。]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悟
1.“這是個怎樣的早晨?”,學生自由朗讀詩歌。
2.學生反饋。
3.指導朗讀“雪下著,下著,沒有聲音……”
三、走進詩境,感悟詩情
1.“在這雪花飄飛的早晨,詩人想到了什么?”,學生帶著問題朗讀詩歌。
2.學生反饋情況。
3.(出示夏天樹林的圖片)學生想象:這個小孩會做些什么?
4.出示描寫小孩的詩句,讓學生自由讀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5.“你覺得這是個怎樣的小孩?”“你從哪里感受了”。讓學生自由暢談。
6.指導朗讀“一個小孩,赤著腳……”。
7.全班朗讀 “看著雪花在飄飛,我想得很遠,很遠……”。
8.想象:“此時此刻,這個小男孩會在哪里呢?”
9.“詩人覺得小孩會在哪里呢?,全班朗讀第三小節。
[詩歌意境幽微,有的甚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讀詩,最要緊的是透過詩句喚起詩情,走進詩境,學習、積累詩的語言。重朗讀而“不求甚解”,便于讓學生以自己的獨特見解領悟詩的意境;熟讀成誦,是促使學生語言內化的最佳途徑。]
三、品讀詩歌,升華情感
1.想象:你認為這個小男孩是誰呢?
2.為什么詩人會在下雪的早晨想到他呢?
四、自由創作,走進意境
我們常常在冬天想著夏天,在夏天想著冬天,你有這種經歷嗎?請你把想象的事情寫下來。
[積累是為了更好地創作,在充分地聽、說、讀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放手讓學生試著寫一寫,練一練筆,體驗寫詩的樂趣,成功的喜悅。]
五、總結詩歌,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下雪的早晨
憶
雪花飄飛——夏天的樹林(小孩)
安靜 天真
潔白 活潑
美麗 可愛
喜悅和期盼
《下雪的早晨》教學設計及說明 篇9
【教材分析】
這首詩共三節,意境悠遠。寂靜的早晨,雪花紛紛揚揚,“我”的思緒也隨著雪花飄飛得很遠很遠,想起夏天樹林里的小孩尋找知了的天真爛漫的描繪,抒寫自己內心的喜悅和期盼兒童永遠快樂、永遠幸福的疼愛之心,把自己對生活的獨立思考熔鑄于詩。
【設計理念】這首詩意向單純,節奏和諧,樸素清新,因而通過多種形式反復朗讀,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感悟詩歌意境,體會詩人情感。
【學情分析】學生對于詩歌這種體裁的課文容易接受,讀正確、讀通順較容易,但要把小詩讀出感情,讀出韻味,感悟詩歌的意境,理解詩歌的思想內涵,則需要教師逐步引導,“以讀代講”,多種形式反復朗讀。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反復多形式朗讀,感悟詩歌意境,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歌意境和詩人情感。
【教學準備】預習課文、cai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播放: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
2、面對紛紛揚揚的雪花,你想到了什么?
3、人們喜愛雪,贊美雪,但每一個人對雪的感受又是不同的,詩人艾青筆下的雪有著別樣的滋味,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下雪的早晨》。
二、初讀課文
1、同學們慢慢地、靜靜地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檢測:指名輪讀課文,并正音。
三、品讀課文
1、這個下雪的早晨,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讀第一節。
(1)指導朗讀,并多種形勢讀。
2、詩人在這個寧靜而美麗的冬日早晨想到了什么呢?
(1)示范讀。
詩人給我們描述了一個什么樣的小孩?用﹏﹏﹏劃出相關語句。
(2)齊讀。從詩句中,你覺得這是個什么樣的小孩呢?
(3)你若是詩人,你在冬日的早晨想到這樣一個小孩,你的心情會怎樣?
(4)指導朗讀。
(5)男生讀,女生閉眼想象畫面。
3、在這個冬天的早晨,這個小孩可能在干些什么呢?
(1)指名讀。用﹏﹏﹏畫相關句子。
(2)他還可能干什么呢?
(3)指導朗讀。
(4)誰想著他?他可能是誰呢?
四、拓展延伸
1、配樂朗誦。
2、在一個冬天的早晨,詩人想到了夏天的樹林,樹林里的小孩,是啊!人們常常冬天想著夏天,夏天想著冬天,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1)交流。
(2)課件出示小詩。
五、布置作業
1、仿寫一首小詩。
2、搜集資料辦一期關于雪的手抄報。
【板書設計】
下雪的早晨(美、靜)
夏天的樹林
小孩
【教學反思】
《下雪的早晨》這首詩共三節,意境悠遠,意向朦朧,節奏和諧,樸素清新。我在教學時,利用課件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品讀課文,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活躍了課堂氣氛,訓練了學生的語感,讓學生感悟詩歌情境,體會詩人情感,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美。
這首詩的教學流程設計的挺好的,但我在上課之前準備不足,再加上緊張,教學過程中有的環節沒有處理好,回顧這節課,主要有以下不足:
一是準備不足,導致課堂不夠流暢,語言不夠簡潔。兩次出現學了這個環節,忘了后面的內容,有的重要環節還忘了。如我在教學設計中,第二節安排了男生讀,女生想象畫面,來突破難點,感悟詩歌情境,但教學中卻忘了這樣重要的一個環節。另外一個簡單的問題,從幾個角度重復問了幾遍。
二是朗讀指導不到位,朗讀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在學習第二節時,我引導學生理解到這是個快樂可愛的小孩,我沒具體指導怎樣來朗讀,由于前文沒處理好,影響了情緒,第三小節索性沒指導朗讀了,課上讀了很多,但學生沒讀出詩的情感、詩的韻味。
三是時間沒把握好,導致后面的拓展環節沒有讓學生充分地說。我所準備的小詩,也沒時間讓學生充分朗讀,錯過了一個讓學生發揮想象力,培養口頭表達能力,積累知識的機會。
《下雪的早晨》教學設計及說明 篇10
[教材分析]
這首詩歌共三節,作者描述了寧靜的早晨,雪花飄飛,因而想起了夏天樹林里的小孩天真、活潑時的喜悅心情。
[教學要求]
1、通過學習使學生鞏固生字,會讀多音字“了”“鋪”,能運用各種朗讀方法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2、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并能結合上下文及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3、站在作者角度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通過課文的學習,培養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具體分析問題的態度和科學的思維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課文的學習,體會作者的心情,培養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具體分析問題的態度和科學的思維方法是本文教學的重點。
[教學準備]
錄音機、音樂磁帶、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下雪嗎?當雪下了一夜,早上推開門的那一剎那,你會看到什么?你會想到什么?(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并引入情境,使學生盡快融入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聽教師范讀(配樂),初步感受課文。
要求:認真聽,詩歌講了什么內容?
(作者在第一小節中描寫了自己眼中的雪景,二三小節詩人此刻卻惦記著夏天樹林里的一個孩子。)
2、師:慢慢地、靜靜地讀一讀詩歌,找出描寫作者在下雪的早晨想到的詩句并細細的讀一讀。
(讓學生在平和的心境中體會冬日清晨雪景的寧靜以及美麗。)
3、師:你認為這段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呢?(學生進行交流。)
4、指名試讀,學生進行互評。
(教師要注意學生評價方法的指導。)
5、師:就在這個美麗、寧靜的冬日清晨,就在這個銀裝素裹的世界里,作者的思緒卻飄到很遠很遠的一個夏天里。
6、教師范讀2.3節,學生閉上眼睛聽這部分課文的朗讀,展開豐富想象。
(讓學生在閉眼想象中身臨其境。)
7、師:聽了這部分內容,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引導學生找出2、3節中小男孩所玩的游戲。)
8、學生交流印象最深的部分,為什么會對這部分印象深刻呢?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驗,感受童年的美好。)
9、教師播放課件(有關夏天的場景及部分夏天游戲圖片):在靜靜的畫面中想象夏天樹林里發生的故事。
10、交流學生想象的夏天樹林中的畫面。
(鼓勵學生盡情的說,指導口頭表達。)
11、指導朗讀。
師:在夏天中有那么多游戲可以讓我們參與到其中去,夏天為我們提供了這么一個快樂的樂園,你該怎樣讀2、3小節呢?在小組中試讀一下。
12、有感情的進行朗讀,學生互評,評出全班讀得最好的和進步最大的同學。(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學生以鼓勵為主,并引導學生以抑揚頓挫表現情感。)
13、你想過嗎?文章中這個小男孩寫的是誰?為什么?
(學生自由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第一種可能:詩人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小男孩代表的是童年時的作者,表明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第二種可能:詩人想起了童年的玩伴,表明了作者對童年玩伴的思念之情。第三種……)
14、想一想,作者為什么會將“夏天的小男孩”描寫得這么惟妙惟肖?
(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在寫作時溶入了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真情實感。)
15、進行習作指導。
同學們以后在書寫習作的時候,也可以采用這種方式,將自己的親身體驗放置到作品當中的人物身上,將會使人物變得更加生動。
16、人們常常在冬天時想著夏天,夏天時想著冬天,你有過著類似的經歷嗎?
(給學生幾分鐘的時間想一想,然后提醒學生進行有條理的表達。)
17、進行背誦比賽。
(1)交流:你覺得怎樣記憶,才能很快得將這首詩歌記住?
(抓住一定的順序。)
(2)和小組同學一起按照一定的順序背誦一下,比比看,誰最快最準確地背過。
(3)同學推薦同學在班級中進行有感情的背誦(配樂)。
18、學習完了這篇課文,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引導學生查漏補缺。如果有問題,學生互相解決,教師做好引導工作。)
19、讀完了這篇課文,你學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自我總結。如:我學到了在寫兒歌的時候要加入自己的真情實感才會生動……)
[作業](任選一項作業帶回家。)
你認為詩歌中的小男孩寫的是誰?
1、如果你認為作者描寫的是小時候的自己,請你寫寫小作者童年的快樂時光。
2、如果你認為作者描寫的是童年時的玩伴,請你寫寫兩個好朋友之間可能發生的故事。
3、如果你還有別的想法,大膽的寫下你的想法。
[板書設計]
下雪的早晨
下雪————夏天的樹林
安靜、潔白
小孩天真、活潑
喜悅和期盼
《下雪的早晨》教學設計及說明 篇11
羅老師上的《下雪的早晨》,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們學習:
一、開課新穎,引人入勝
羅老師一開課就結合單元主題,讓學生背誦有關“雪”的詩句,再課件出示雪花紛飛的圖片,配上輕音樂,并用詩話的語言進行解說,同時讓學生朗誦關于雪的其他詩句,既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又讓學生盡快進入詩歌的情境之中。
二、尊重學生,真正做到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無論是初讀感悟,還是聽老師范讀后談感受,都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此外,初讀后,讓學生大膽質疑,學生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問題,然后帶著這些問題進入詩歌的學習,學生的學習主動積極,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三、以讀為本,讀中揣摩體會
新修訂的小學教學大綱認為:“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熏陶。”讀是發展語言的最經常的一種重要手段。羅老師在這堂課中借助多種形式,如:默讀、個別讀、分小組讀、齊讀……有對課文整體感知的初讀,有深入領會詩歌意境的細讀,也有體會情感后的美讀……請學生以多種方式用心地去讀,去品,讀中感受了語言美和韻律美,讀中感悟了詩情,加深了對詩歌的意境和形象理解和體驗。
四、注重啟發學生的想象和聯想。
在第1小節中,羅老師啟發學生想像飄雪的世界是什么樣的,引生入境。讀第2小節時想像孩子在樹林中玩耍的情景,感受孩子的可愛。并想象自己進入夏天的樹林會怎么玩耍?激起感情的共鳴,體會孩子的快樂。讀第3小節時,請他們想像這個孩子是誰?詩人為什么會在這個下雪的早晨想到他?羅老師盡量激發學生大膽想像,力求他們通過豐富的想像去演繹詩人的情感。將自己的情感經驗,與詩歌中的情感經驗進行比較,從而產生共鳴,使之轉化為自己的情感內存。
此外,我認為這堂課還有很多閃光點,比如教師的過渡語言設計精妙,讓教學環節過渡自然,環環相扣;課件制作精美,利用課件激發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課堂上關注全體學生,尊重個體體驗。
當然,這堂課在寧靜中還有一份激情,整節課流淌著詩意,真的是很美很美!
《下雪的早晨》教學設計及說明 篇12
一、談話引入。
學習了《瑞雪圖》以后,大家對雪有了不同的感受,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介紹雪的知識的文章——雪。
二、讀課文,找找有關“雪”的信息。
1、自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詞,師生釋疑。
2、分小組學習課文,收集信息。把學生分成5個小組,每個小組學習課文的一部分。學習完了,要求把收集到的關于雪的知識匯報給老師和同學。
3、分小組匯報。其他成員相機補充。
三、體會古詩、諺語的妙處。
1、找一找,文中有哪些古詩和諺語,說說它們有什么用。
2、我所知道的有關雪的古詩和諺語。
2《下雪的早晨》
第一課時
一、了解作者。
學生匯報收集到的資料,教師做適當補充。
二、讀詩。
1、教師范讀。學生注意正字音。
2、學生自由讀。要求:流暢。
3、指名分小節讀。師生評議。
4、全班齊讀。
三、品詩,再讀詩。
1、學習第一小節。
(1)指名讀第一小節。說說詩人在第一小節寫了什么?
(2)我們應該怎樣來讀第一小節?(輕、美)
(3)試著背誦第一小節。
2、學習第二、三小節。
(1)老師讀第二、三小節。同學們思考:這兩小節寫了什么?它發生在什么季節?
(2)人們經常在冬天想著夏天,在夏天想著冬天,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
(3)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男孩?你覺得他會是誰?
(4)指名讀第二、三小節。說說作者在詩中透出一種什么樣的感情,我們應該怎樣來讀這兩小節。
(5)自己再讀這兩小節。
(6)同桌互讀,互評。
(7)全班齊讀。
四、背誦全詩。
第二、三課時:暢所欲言 說說你見過的雪或想象的雪。
一、看。出示掛圖或課件,指導學生觀察。
1、留心觀察雪花的形狀、大小、顏色,體會雪花的外形特點。
2、確定觀察的順序,注意屋頂上、樹上、馬路上、曠野中下雪后的不同情景。
二、議。小組內議論,體會留給自己印象最深的情景。
1、在組內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或圖片,大家說一說。
2、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觀察所得,并進行補充或合理的想象。
三、說。全班匯報。
1、一組派代表匯報,大家從以下幾方面評議。
(1)說的順序。
(2)是否運用了適當的修辭手法。
(3)是否生動,具體。
(4)有沒有感情的表達。
2、師生介紹其他描寫雪的段落。
四、寫。整理自己的思路,自擬題目,寫成一段話話或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