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第一朵杏花》教案(精選14篇)
小學四年級語文《第一朵杏花》教案 篇1
míng mèi yuàn qiáng fàn hóng chéng dù huā bàn zhàn kāi wān yāo
( )( )( )( )( )( )( )
yǎng liǎn xí guàn qí guài bǔ chōng liǔ shāo chuī zhòu huā bāo
( )( )( )( )( )( )( )
qǐng kè xìng chōng chōng jí cōng cōng zhú kě zhēn zhèng chóng lì jí
( )( )( )( )( )( )
jīng què dà gài gū jì tuī duàn dài tì guān chá zhǎng wò
( )( )( )( )( )( )( )
guī lǜ qì hòu nián qīng yán jiū qīng míng jié xū yào
( )( )( )( )( )( )
二、組詞
株( ) ( ) ( ) 珠( ) ( ) ( )
泛( ) ( ) ( ) 眨( ) ( ) ( )
仰( ) ( ) ( ) 抑( ) ( ) ( )
皺( ) ( ) ( ) 精( ) ( ) ( )
確( ) ( ) ( ) 卻( ) ( ) ( )
估( ) ( ) ( ) 掌( ) ( ) ( )
三、寫出下面詞語的近義詞
明媚( ) 立即( ) 鄭重( ) 精確( ) 也許( )
估計( ) 推斷( ) 代替( ) 掌握( ) 天真( )
頃刻間( ) ( ) ( ) 忽然( ) ( ) ( )
四、理解課文填空
1.輕聲讀一讀,幫它加個提示語:窗外一個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爺爺!竺爺爺!”竺爺爺地問:“什么事情呀?”小孩子地說:“竺爺爺,杏花開啦!”竺爺爺地問:“什么時候?”小孩子地說:“剛才。”竺爺爺地問:“是第一朵嗎?”小孩子地說:“是。”
2.時間像飛箭,轉眼又是一年。春風了柳梢,了小草,了河水,了杏樹的花苞。作者用“飛箭”作比喻,寫出了;幾個排比句描繪出了。
3.竺爺爺像年輕了幾十歲,走到前院。陽光下的杏樹,了第一朵盛開的杏花。多么美麗的杏花啊!竺爺爺走回書房,打開筆記本,地記下三個字:清明節。這句話寫出了竺可楨爺爺聽到第一朵杏花開了的好消息后,①,②。如果這句話里沒有要你填的詞語,你會覺得;一個“捧”字寫出了。
五、排列句子
決賽開始了。只我們班的王軍咬緊了關,瞪大了眼睛,沖向對面接應的同學。六個人跑完了,我們班的運動員領先了五六米。這時,場上的比賽進入了白日化階段。接應的汪蘭同學握緊了接力棒,又像旋風似的沖了過去……"我們班勝利了!我們班勝利了!"同學們興奮得歡呼起來
七、修改病句:
1. 在小組會上,我第一個首先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五彩池格外的美麗,漂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麗興高采烈地高興地說:“我得了100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閱讀好漢*自立
小強最(佩服、服貼)古代的英雄好漢。走在馬路上,他會(甩動、晃動)著書包和同學鬧著玩,心里自稱是岳飛大戰金兀(wù)術,回到家,他又用木棍捅弟弟,說是楊七郎槍挑小梁王。總之,他做夢都想成為天下第一好漢。//
可是,有一次好媽媽出差,大家突然發現他的書包里(塞、裝)著四五塊臟手帕,問他怎么回事,小強說:“等媽媽回來給我洗。”新書發下來,大家都自己包書皮。小強不會包,只好(求、請)女同學。同學們批評他自己不動手是伸手派時他還大言不慚地說大丈夫不拘小節
要說這些是小毛病,那還有嚴重的呢。一次,小強考武術班沒被錄取。他竟(請求、要求)爸爸去找武術教練說情,因為武術教練和爸爸是老同學。你看,自己沒本事,*人“開后門”,這算什么好漢?//
一切*別人(照顧、照看),就像籠子里的鳥一樣,這樣不算好漢。滴自己的汗,動自己的手,自己的事自己干,這大概是成為好漢的首要條件吧。
1、給文章第2小節空白處點上標點。
2、為短文選擇合適的字詞(把不合適的劃去)。
3、用“——”劃出一個比喻句。
4、“不拘小節”“拘”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再查,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再查畫,“拘”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逮捕或扣押;②限制;③拘束,不變通。在這里應選第種解釋。“節”在字典中的解釋有①節日;②節省;③小事情;④禮節。在這里應選第種解釋。“不拘小節”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已用“//”分好段,請用概括的語言寫出第二大段的主要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6、課文第3小節,講“小強”*“開后門”,去考武術班。聯系課文,說說“開后門”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7、如果小強是你的好朋友,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小學四年級語文《第一朵杏花》教案 篇2
今天,《第一朵杏花》在我們年級組綻放:
以“小”見“大”解讀文本
集體備課《第一朵杏花》,開始。
首先,我們初讀,定好本篇文章的中心,即最后一小節。但此時對它的認識尚嫌粗淺,還無法一下精確。
然后,大家從頭開始細讀文本。就在這里,我體會到了細致入微的“小”:大家慢慢讀,讀到寫竺可楨的句子時停一停,“竺可楨爺爺從外面回來,看到杏花開了,便走近杏樹數了數,已經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綻開了花瓣兒。”找出“數了數”“四朵花”“不同程度”,咀嚼一下:常人看花,只看美與不美,竺可楨看花首先關注數量,數了數,是四朵,數字很精確。其次他關注綻放的程度,每一朵都細細看過,比較過,看出開的大小、先后……這不是我們看,而是一個“一絲不茍”的科學家在看。一句話,幾個詞就凸現出竺可楨看花與眾不同——并非單純欣賞,而是細致觀察。把小處作為抓手,自然而又實在地看到了“大”的人物品質。
頭開好了,大家就依照此法認認真真、你一言我一語繼續解讀下去。于是,竺可楨這個人物形象,就漸漸豐滿起來。
思“前”想“后”設計活動
一邊解讀教材,一邊思考教學活動如何設計。還是第一部分,“竺可楨爺爺從外面回來,看到杏花開了,便走近杏樹數了數,已經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綻開了花瓣兒。”可以用比較法。先出示杏花圖,讓學生欣賞,簡單說說所見所感。再出示句子,了解竺可楨爺爺是怎樣看的,抓住“數了數”“四朵花”“不同程度”來深入理解。然后隨機板書:觀察細致。有了環節,再往前看看:可是圍繞了中心?答案是肯定的。課文核心目標是要理解竺可楨觀察細致、精確,研究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這部分的目標:理解竺可楨觀察細致,顯然緊緊圍繞總目標。再往后看看,預設一下達成情況:我們這里不常見杏花,學生會有想看圖片的需求,給他看一看,是落在他渴求新知的一個點上,自然產生語言表達的愿望,但是,也正由于他對杏花的不熟悉,他只能說說表面的美麗。此時引出竺可楨的看,兩相對比,不同顯而易見,竺可楨的觀察細致也就不難理解了。抓住語言文字細細體會的方法也在這一過程中溫習,等于給了繼續學習的方法,下文的“第一朵”“剛才”等詞語他就會主動去抓住了。如此,可以看出,目標達成不困難,還為下文做了鋪墊。一番復查,得出結論:這一活動可行。
小學四年級語文《第一朵杏花》教案 篇3
設計理念:
這是對學生進行科學上的"模糊與準確"的教育,讀這篇文章,你傳感到這篇文章寫得很美,也很直白,孩子讀完自會豁然開朗.而我認為,第一課時應該在定位上下功夫,所以我就從自己思考的定位說來設計這一課時.
教學過程:
師:誰能說出"模糊"的反義詞是什么
生:
師:誰能說出"大概"的反義詞是什么
生:
[以讓學生說反義詞來定位這一課,學生是喜歡的,因為學生愿意做這個活動,所以,在課堂上,學生是活躍的,孩子們是愿意把自己頭腦中的思考表現出來的]
師:在第三單元中,全班同學根據范文,模仿寫出一篇觀察植物的文章.這篇文章我已經批完了,同學們也讀過了批改過的文章,你們觀察能力怎么樣 我想同學們心中有數.我尊重你們的隱私,在這里我不說每個同學的觀察能力,今天我們來共同研究一篇特別有意義的觀察文章——第一朵杏花(板書),我們一起來欣賞科學家的觀察吧.
[以欣賞觀察定位此課,可以使學生輕松學生,讓他們與自己的觀察對比后,自己就十分清楚自己的觀察是處于什么樣的水平]
師:請同學們先自已欣賞一篇吧!
(學生自讀課文)
師:合上書本想一想這一課,然后談談這篇閱讀的感受好嗎
生:
師:看來大家第一遍閱讀知道了許多東西,其實欣賞科學的觀察一遍是不行的,看看再讀一遍或者再讀兩遍,會有怎樣的感覺
(生繼續讀,此時我也與大家一起讀,因為我本人也需要欣賞呀!好的文章誰不喜歡 )
師:請同學再一次談談,看看有什么新的感受沒有
生:
[這兩次閱讀可以把孩子定位在一個較高的層次,這也為第二課時的沖動教學打好基礎,當然這也是對孩子進行一次有意義的提供材料式說話訓練]
師:我輕輕地放一遍標準的朗讀,哪個同學愿意與錄音比讀
(放光盤中的讀)(一學生同讀,大家共同欣賞兩種讀)
[這是一種朗讀定位,過去我常常讓學生聽后再讀,訓練一段時間后,發覺效果不好,所以想到了用這種復合式讀,效果很好,孩子的辨別能力提高較高]
師:(讀完后)請同學們靜靜傾聽一遍錄音吧!
(重放錄音)(我與師生共同傾聽欣賞)
師:哪位同學愿意為大家訴說第一朵杏花
生:
師:(放一段輕音樂)其他同學閉上眼睛,一個同學在那里訴說"自己心中"的第一朵杏花.
[三次傾聽,學生的欣賞定位可以達到了第一課時的高潮]
師:讀完這篇文章,你想研究哪些問題 請提出來好嗎
生:
師:請大家把這些問題寫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課后自己或者與同學研究研究,看看能否解決這些問題 不管找到怎樣的答案,都是你們努力得來的,建議你們最好把尋找的過程作為日記記下來,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這是第一課時與第二課時相接的定位,也是讓學生自行發現問題的定位,這也是在第一課時引導學生寫當天語文方面日記的定位]
第一朵杏花
一,詞語訓練.
1,
珠( ) 泛( ) 仰( ) 精( )
株( ) 眨( ) 抑( ) 晴( )
佑( ) 掌( ) 確( ) 皺( )
估( ) 堂( ) 嘴( ) 破( )
2,
( )粉紅 ( )小草 ( )花苞
( )柳梢 ( )河水 ( )桃紅
一,填空.
1,這篇( )的故事敘述了我國著名的科學家( )前后兩次向孩子
查詢( )并鄭重記下,贊揚了他( )的科學研究
態度,說明( )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2,課文以"第一朵杏花"為題,是因為( ).
小學四年級語文《第一朵杏花》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子,抓住學習中的疑點,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說說這篇課文寫了哪位科學家的故事?[板書:竺可楨]
2、 課文寫了竺可楨幾次看杏花的情景?(兩次)
3、 分別是什么時間?(一年前,一年后)
二、第一次(學習第1---5 自然段)
1、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討論(學生可相互解答,教師只作點撥)。
3、 指導朗讀。
4、重點指導第3自然段,體會帶點詞的作用。
5、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開了。”說著,竺爺爺彎下腰來,習慣地問:“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嗎?”(彎下腰來:說明竺爺爺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習慣地問”說明竺可楨在堅持長期物候觀測的日子里養成了主動探索,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度。)
6、 四人小組練讀。一個讀竺爺爺的話,一個讀小孩的話,一個讀旁白,一個做評委。
7、 指名練讀。
三、第二次(學習第6---15自然段)
1、師述:一年前,孩子對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答不上來,帶著竺爺爺的囑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簡潔優美的文筆,描繪了一幅春景圖,誰來讀讀看。
2、指名讀,突出“綠、皺、鼓”等關鍵詞。
3、齊讀
4、重點放在對話朗讀上
(1)讀第一遍:自由輕聲讀,想想這是誰說的?幫它加個提示語。討論之后,出示投影片。
窗外一個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爺爺!竺爺爺!”
竺爺爺地問:“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說:“竺爺爺,杏花開啦!”
竺爺爺地問:“什么時候?”
小孩子地說:“剛才。”
竺爺爺地問:“是第一朵嗎?”
小孩子地說:“是。”
(2)讀第二遍:同桌討論,每一句該用怎樣的語氣讀?指名說說,歸納答案:奇怪、高興、激動、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讀第三遍:根據提示與讀出語氣,指導朗讀。
(4)讀第四遍:指名生一個讀竺爺爺的話,一個讀小孩子的話,其余讀旁白。(7---14)
5、師述:從同學們的朗讀中,不難聽出竺爺爺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動、非常興奮。那王老師不禁要問小孩子為什么高興?竺爺爺為什么高興?(小孩子是為自己終于完成了竺爺爺去年交給的任務而高興,竺爺爺是為自己終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而興奮。)
6、除了對話部分,你還可以從哪里看出?出示投影片,朗讀體會帶點詞語的作用“竺爺爺頃刻間象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地快步走到前院。”
7、“鄭重”什么意思?你從“鄭重地計下”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日子又體會到什么?(“鄭重”的意思是嚴肅認真。從“鄭重地計下”可以看出竺可楨對科學研究嚴謹、一絲不茍的態度。
[板書:一絲不茍]師述:是的,“一絲不茍”,竺爺爺的話也證實了這一點。
四、點明中心(學習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我需要的是精確的時間。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來代替觀察。”
2、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3、你怎樣理解“精確”一詞?(非常準確)能不能結合前文來說說。
4、指導朗讀
5、竺爺爺作為一名物侯學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來的,你找到原因了沒有?
6、小結:正如竺爺爺所說的,他正是通過長年的精確觀察,才掌握了氣候變花的規律。[板書:精確觀察]師補充《竺可楨和自然日記》:竺可楨精確觀察大自然:什么時候第一朵花開,第一聲蛙鳴,第一次雷聲,第一次落葉,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筆記本是大自然的縮影。
7、再讀讀竺爺爺的話,加深體會
五、總結遷移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總結:課文講述了我國科學家竺可楨研究物候學的一個小故事,贊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3、學了本文,你覺得應向竺爺爺學些什么?
六、作業搜集有關竺可楨爺爺的故事,下一堂課交流。
板書設計:
第一朵杏花
竺 精確 觀察
可
楨 一 絲 不 茍
小學四年級語文《第一朵杏花》教案 篇5
一、導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一朵杏花》,這篇課文寫了哪科科學家的故事?(板書:竺可楨)
2、課文寫了竺可楨幾次看杏花的情景?(兩次)分別是什么時間?
課文的第一部分寫的就是一年前的事,現在請大家自由讀讀第一部分,也就是1-5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二、學習第一部分
1、剛才大家都在津津有味地讀著,還不時地在書上做著記號,這樣的習慣很好,希望一直保持下去。誰來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學生回答)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討論,解決疑問)
☆竺可楨在問:“杏花哪天開放”時,為什么一定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哪天開放的?”第二朵、第三朵為什么不行?(因為第一朵杏花對竺爺爺的研究有用處,他需要的是杏花開放的精確時間,第一朵杏花開放時間就是杏花開放的精確時間,這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搞科學研究絕對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代替觀察。)
2、出示課文第3自然段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①請一個同學來讀這小節,注意突出加點的詞。
②這里的“彎下腰來”說明了什么?“習慣地問”說明了什么?(作為一個研究物候的科學家,他只要一看到開放的杏花,就要進一步探究其開放的精確時間,這種主動探索的一絲不茍的科學行為已成為他的一種“習慣”)板書:一絲不茍
③這里竺爺爺問孩子的話應該怎樣讀?(親切)
④練習用親切的語氣讀竺爺爺的話。誰來試試。你們覺得他讀的怎么樣?那你再來讀讀。你們覺得他把這種親切的語感讀出來了嗎?好,我們一起學著他來讀好這一小節。(齊讀)
3、你們的朗讀中,老師聽出來了,這是和藹的花。下面我們就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練讀每一部分的對話。一個讀竺爺爺的話,一個讀小孩子的話,一個是旁白,還有一個就當評委吧。開始練起來吧。
△哪個小組想來匯報你塹畝潦槌曬ㄖ該粒愕撓鍥芟耋靡濁小⒋認椋惆研∨⑺檔幕岸戀煤芴煺妗⒒釔茫⒁飭擻锏韉謀浠園滓埠芰骼⑷險媯牢拖窀魴±鮮γ賴暮艿轎唬娌淮懟?br> 過渡:一年前,孩子對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答不上來,帶著竺爺爺的囑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簡潔優美的文筆,描繪一幅春景圖,誰來美美地讀好這一節。
三、學習第二部分(6-15)
1、你覺得他讀的美嗎?美在哪兒呢?評一評。(指名評)那你能比他讀的更美嗎?好,那請你來讀。
△同學樣比較一下他倆的朗讀,誰讀的更美?(指名說)好,那我們就學著它來讀好這段話。
2、第二年春天,杏花開了,小孩子通過精確地觀察終于發現了第一朵開放的杏花,他迫不及待地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竺爺爺呢。(出示對話)當時他們的一段對話少了提示語,大家分小組合作先根據課文內容補上語氣詞,再根據提示語分角色練、讀這段對話,一個小組里選出一個同學專門記錄討論結果,并給你的組員安排角色,等會兒匯報學習成果。
3、剛才同學們討論很激烈,讀書也很認真,我已經讓上來板演了他們小組的結果,那現在就請你們小組的成員到前面來讀這段對話(學生分角色讀)
4、下面請評委們來給他們小組的表現打分。
你們有沒有跟他們不一樣的答案?好,那我們根據提示語一起來讀這段對話,1、2大排讀竺爺爺的話,3、4大排讀小孩子的話,老師讀旁白。
5、從大家的朗讀中,老師不難聽出竺爺爺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動,非常興奮,他們的激動和興奮不僅通過對話表現出來,還從哪兒看出來呢?
(學生回答,出示15小節)
①哪些詞句看出竺爺爺很興奮?(點出“傾刻間像年輕了許多”“立即興沖沖地快步”)你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這種激動心情嗎?(指名讀)誰還想讀?(指名讀),我們一起激動地來讀好這一小節。
②這段話中的“鄭重”是什么意思?(嚴肅認真)你從“鄭重地記下”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日子又體會到什么?(可以看出竺爺爺對科學研究嚴謹,一絲不茍,搞科研的就需要這種精神。)
③你們能通過朗讀把竺爺爺的這種一絲不茍的精神表現來出來?自己先練著讀讀,誰想讀?(指名讀)還有誰能讀好這段?(指名)我們一起讀這段話,感受竺爺爺得到準確時間后的激動心情,感受他對科學研究嚴謹、一絲不茍的態度。(齊讀)
過渡:竺爺爺對科學研究長年不懈,精確、細致的觀察,這正如竺爺爺曾不止一次說過:“……”(引讀)
四、總結全文
同學們,竺爺爺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我們應該把這種精神用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
五、作業
這一堂課就到這兒結束,結束課后請同學們搜集有關竺爺爺的故事,下一堂課交流。
《第一朵杏花》是講的竺可楨研究物候學的一個小故事,贊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茍的科學研究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我在這節課中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度。
小學四年級語文《第一朵杏花》教案 篇6
抓關鍵詞句 悟人物形象——《第一朵杏花》教學反思
在教學之前,就已經在帖子上和幾位朋友進行了一點交流。應該說,交流的東西都是挺重要的,給我的課堂教學增色不少,在此謝謝一起交流的朋友。(交流的在前面)
《第一朵杏花》主要講了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研究物候學的一個小故事,贊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茍的科學研究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這篇課文人物形象生動鮮明,字里行間一覽無遺,所以,抓住關鍵詞句進行引導分析,是我教學中的主要手段。
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我讓學生們找出描寫竺可楨爺爺言行的句子,然后采用表演讀、生活體驗回憶等方式,感受“彎下腰來、習慣地問”等地方留給我們的感受。通過表演讀,學生們能感受到竺可楨爺爺的平易近人,認真觀察是長期養成的一種習慣。后面第二段中的“頃刻間像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地快步走到前院”、“走回書房,打開筆記本,鄭重地記下了這個日子”等語句,通過分角色朗讀,想想人物說話的語氣和神情,感受到竺可楨爺爺得到準確時間后的激動心情,他對科學研究嚴謹、一絲不茍的態度。
教學本文,討論充斥著整個課堂,說、思、讀等,給整堂課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第一朵杏花》教學反思
這篇文章主要告訴師生“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類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代替觀察。”一定要“精確”。這一課是給孩子的,也是給我們老師的。我們從事教育科學研究精確了嗎?問這個問題其實是這篇文章教學的題外話,但個人認為,也是我們老師應該問自己的話。因為我們老師自身的精確,更能夠影響孩子。
關于竺可楨精確觀察的故事是很多的,這篇文章只是其中的一篇,這個故事很有啟發性。教學中我發現,在引導學生與文中人物對話時,我們的重心都落在了竺爺爺的身上,因為這篇文章是寫竺爺爺的,的確是讓學生與名人對話,從而在母語學習中習得素養。但我認為這樣教不全面,因為這里還有一個人物,那就是杏樹主人家的那個沒名沒姓的孩子。我覺得這個孩子對孩子的啟發意義更大,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的年齡與四年級的孩子差不多(從課文中的圖可以看出),因為這個孩子能夠記住竺爺爺的話,并且在一年后準確為竺爺爺提供了信息。現在的好多孩子忘的太快,缺少著這種長時間。而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我們老師為學生提供的問題,往往也缺少著這種長時間。因此利用與這個孩子的對話,引導學生把現在不能解決的問題留下來,記下來,以后時機成熟在去解答,也是一項重要的素養。
如果我們研究蘇教版五下的《二泉映月》同樣會發現到這一點。阿炳的師傅第一次帶他到二泉時問他聽到了什么,阿炳說沒有聽到,師傅說以后你會聽到的。如果當時阿炳的師傅告訴了阿炳答案,《二泉映月》也許就不會產生了。
當然這兩篇有著本質不同,因為竺爺爺并沒有精確的杏樹開第一朵花的時間,這個時間應該說是這個小孩子記住問題后的告訴。而《二泉映月》中阿炳的師傅還是能夠聽到其他的,他怕阿炳不明白,所以沒有告訴,要是鼓勵他體驗。
因此,讀這篇課文,進行教學設計,我就從兩個對話層面進行,這樣學生就有了兩個收獲,既收獲竺爺爺的研究品質,也有個一個榜樣。
另外,讀《第一朵杏花》大家都清楚,這篇課文的題目起的非常好,沒有直接用“竺可楨爺爺”等其他題目,因為這個題目本身就內涵著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是兩個人兩年的勞動果實。所以,抓住兩個來教,那是我們應該走的一條路,是一條更全面的路。
抓住關鍵詞句 領會意思——《第一朵杏花》反思
這一篇課文我讀得很細,也希望我的那班大大咧咧的學生也能像竺可楨爺爺學習,讀書更精細一點,因此,我把教學重難點定為:“讀讀、議議,抓住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在讀中感悟竺可楨爺爺在科學研究方面一絲不茍、十分嚴謹的科學態度。”學法中有一條也是:“抓住關鍵詞讀懂句子,領會蘊含的意思。”
邊上課邊反思,我又想了一篇新的教案,把抓字詞和從篇章入手結合起來,立足讓學生在學習閱讀時既能看到點,又能關注面,點面結合,真正把課文讀透,做到走進去又能走出來。
現把新教案記載如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詞語:
第一組:“一棵杏樹、一片粉紅、一朵杏花”注意數量詞
第二組:“吹綠柳稍、吹青小草、吹皺河水、吹鼓花苞”注意用詞的精當 用這些詞語說一句話
第三組:“走近杏樹、走進書房”注意同音字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課文講的是什么。
二、學習課文:
1、我們首先來讀一下竺可楨爺爺和男孩第一次看杏花
指名分角色讀1——5小節
△“一株杏樹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紅”
說明杏樹上有了許多花苞,春天到了
△“走近杏樹數了數”
這是搞科學研究形成的習慣:精確(分毫不差)
△“已經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綻開了花瓣兒”
花開放的時間不一,觀察仔細
△“竺爺爺彎下腰來,習慣地問”
“彎腰”看出竺爺爺和藹可親,平易近人
“習慣地問”看出他已形成了主動探索的習慣
師評:習慣決定命運,竺爺爺做事一絲不茍,認真負責幾十年,難怪一生發表著作300篇呢!
師:仔細讀書就能有發現,讀書的樂趣就在這兒
3、我們再來讀一讀第二次看杏花
分角色讀6——15小節
1)邊讀邊注意體會竺爺爺和孩子對話時的心情變化
評:孩子心情的變化(急切——激動——自豪——肯定)
竺爺爺心情的變化(疑問——驚喜——激動)
*練習讀好對話
2)除對話外,還可以從哪兒看出竺爺爺對這一發現的興奮?
指名讀(第15節第1句)
練習讀好這句話
3)從這一小節你還能讀懂什么?
“捧”對杏花的喜愛之情溢于言表
“鄭重”說明非常嚴肅認真,非常重視,
由此也可以看出竺爺爺對科學研究的嚴謹
4、讓我們把兩次看杏花對比著讀一讀,想一想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相同之處:都是看杏花
不同之處:
孩子第一次是被竺爺爺問第一朵杏花什么時候開
第二次是主動地告訴竺爺爺第一朵杏花開了,剛才!
第一年竺爺爺問第一朵杏花什么時候開的,沒有得到答案
第二年竺爺爺從孩子口中知道了第一朵杏花了,在觀察后鄭重地記下了這個日子。
5、竺爺爺沒有用“大概”、“也許”這些字眼來寫記錄,而是在觀察后精確地記錄下了自己的發現竺爺爺正是通過“常年的”精確觀察,才掌握了氣候變化的規律。
齊讀16小節
6、課文學完了,你對竺爺爺一定有了更深地認識,說說你認為竺爺爺是個什么樣的人?
(一絲不茍、嚴謹、認真)
7、思考:課文為什么要以第一朵杏花為題?
三、課外延伸
1、想知道更多有關竺爺爺的故事嗎?
閱讀《小學語文課文同步擴展閱讀》9——12頁
2、練習寫觀察日記,把春天來了,周圍的變化記錄下來
與舊教案比,新教案除引導學生關注文章中的精彩字詞句外,在復習中我添加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在感悟全文時我添加了“比較兩年看杏花有什么相同之處、不同之處”和“想一想為什么以‘第一次杏花’為題”。雖然只是幾處添加,第一是增加課堂閱讀的密度,第二是引導學生關注課文的篇章結構和整篇的布局。
之后的教案,我也將注意到點面的結合,即字詞與篇章的結合。
另外兩個細節我也得注意:1、孩子的發言要能抓得住;2、板書要圍繞中心。教師在課堂上不能因隨意的舉動影響教學效果;課堂上教師的思維敏銳,動作、語言到位才能上得出精彩的課
小學四年級語文《第一朵杏花》教案 篇7
一、依標據本說教材
教材分析:
《第一朵杏花》選自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文章講述了我國著名氣候學家竺可楨研究物候學的一個小故事,贊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茍的科學研究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文章人物形象鮮明,語言清晰流暢。
教學目標:
基于對新課標“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認知,我將自己的教學目標設置為以下三方面: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最后一個自然段竺可楨話的深刻含義。
3.通過學習文本,引導學生學習竺可楨一絲不茍的科學研究態度。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最后一個自然段竺可楨話的深刻含義。
難點:通過學習文本,引導學生學習竺可楨一絲不茍的科學研究態度。
二、結合學情說策略
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四年級學生,他們已經基本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對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疑問。并能夠逐步感受到文章人物形象的鮮明、語言的優美。可以較清楚、較積極的與其他同學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教法學法:
新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積極倡導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本節課,我將以“讀”貫穿全過程,以不同形式的讀引導學生感悟、積累和語言遷移,將學生引入“愿學——活學——樂學——會學”的境界。
三、提綱挈領說流程
(一)檢查預習,構建課堂閱讀話題。
首先我將指導學生通過書空的方式跟隨老師一起板書課題,找出文中新字生詞;然后讓學生說說在預習中做了什么,又發現了什么,由此產生課文閱讀話題。
(二)以讀為本,在閱讀中學習閱讀。
1.第一次看杏花,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引導學生自由讀,說說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畫一畫,品一品,讓學生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四人小組分角色練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2.第二次看杏花,充分發揮學生想象,入情入境
這一部分大多數內容都是對話,重點放在對話朗讀,請學生通過多種形式朗讀,體會人物的感情、語氣,想象之后,給句子加上提示語。從而在讀中感受竺可楨爺爺激動、興奮的心情。
(三)圈畫批注,感受文本語言魅力。
當學生從整體上理解了課文內容后,我將帶領學生深入探知課文,去尋求文本語言的魅力。
本環節做這幾件事:
1.自讀課文,找找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在旁邊寫上批注。
2.抓住關鍵詞語,點明中心。如:“精確”“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類字眼”等關鍵詞句,指導學生朗讀,并交流讀完后的感受。
3.總結:正如竺爺爺所說的,他正是通過長年的精確觀察,才掌握了氣候變化的規律。
(四)課堂練習,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經歷過整體把握文本內容和深入探尋語言之后,學生關于課文的主題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此刻,讓學生把自己的一些感受用筆寫出來,以自己的“文”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學生練筆開始時,強調寫字的姿勢,并要求學生把字寫正確,寫工整,寫美觀。
四、畫龍點睛說板書
為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學生理解掌握,我設計了直觀,明了的板書:
第一朵杏花
精確觀察
竺可楨
一絲不茍、嚴謹認真
蘇教版教材主編張慶說:“語文教學就八個字,讀讀寫寫,寫寫讀讀。”所以,良好的語文課堂狀態就應該是書聲瑯瑯、寫寫畫畫。而我的課堂也在努力踐行張老的教學主張。
小學四年級語文《第一朵杏花》教案 篇8
《第一朵杏花》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國著名的科學家竺可楨研究物候學的一個小故事,贊揚了他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文章通過孩子兩次看杏花的區別和竺可楨與孩子之間的對話,意在讓學生學習竺可楨在科學探究中一絲不茍的態度,培養學生細致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字;會認7個生字;并能正確讀寫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聯系上下文體會用詞的準確與傳神。通過朗讀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4、通過讀文,讓學生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度,使學生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設計說明: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它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活動。因此,在這一課中我以朗讀為訓練主線,讓學生在反復品讀中體會用詞的準確與傳神,在角色互換的對話中產生真切的情感體驗。借助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采取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品味語言的能力,感受閱讀的樂趣。
課堂描述:
一、復習導入
師: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院墻旁的一株杏樹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紅。。竺爺爺來到杏樹下,只見四朵不同程度的杏花都綻開了花瓣。可惜的是小男孩沒看到第一朵杏花,竺爺爺也很遺憾呀!昨天,我們學習了1-5自然段以后,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生1:我覺得杏花很美麗。
生2:我認為竺爺爺很認真,觀察很仔細。
生3:“我”不知道為什么竺爺爺說知道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用處大著呢!這一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師板書:用處大著呢!)
師:是啊!知道這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到底有什么用處呢?瞧!光陰似箭,轉眼又是一年。春姑娘悄悄地來了……(畫樹枝,花苞)
二、朗讀感悟,理解課文內容
師:(出示句子)春風吹皺了河水,吹醒了小草,吹綠了柳梢,吹鼓了杏樹的花苞。這個句子多美呀!讓我們自己讀一讀。注意字音要讀準,句子讀流利喲!
生:(學生自由練讀)
師:(教師點擊課件,“皺”“醒”“綠”“鼓”帶紅)咱們再來讀讀,可要特別注意帶點的詞語喲!你可以一邊讀一邊想象著這句話描繪了怎樣的畫面,還可以加上動作。再把你想到的畫面美美地說給自己聽一聽!(學生自讀感悟2-3分鐘)
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大家讀書都很投入!有的同學邊讀邊聯系生活實際,想象著畫面,有的同學讀的時候配上了自己的動作,還很有表情呢!
師:趕快在小組中互相讀一讀、說一說吧!把你感受到的美和大家分享。當一個同學發言時,我們要認真傾聽,學會欣賞!
生:學生在小組中交流。教師參與交流、指導。
師:大家讀得真熱鬧!哪一小組把你們感受到的美來給大家讀一讀、說一說?
生1:我仿佛感到春風輕輕拂過我們的臉,春綠了柳樹,柳樹柔軟的枝條隨風舞蹈。
師:啊!你想得畫面多美啊!柳樹好像和我們說著悄悄話呢!你來讀一讀吧!
生1:學生邊做動作邊讀。
生2:小草從媽媽的懷里探出腦袋,看著這精彩的世界!看著這一切,我忍不住想讀啦!(學生美滋滋地讀。)
師:我的確感受到了小草看到的精彩的世界!
生3:我感覺花兒、小草、柳樹、小溪像活的一樣,有了生命。(極富表情作動作讀。)
師:剛才大家描繪的畫面多美呀!微風吹過,湖面泛起了一道道的波紋,小草蘇醒了,探出了頭來,風兒吹綠了柳梢,杏樹的花苞脹得鼓鼓的,就要綻開了!讓我們一起來贊美這美麗的春天吧!
(課件出示春天的情境圖)
全班齊讀
師過渡:是呀!第一朵杏花馬上就要開了。小男孩此時又來到院子里。他呆呆地站在那兒,癡癡地守著那朵杏花。你們看,你們看,花開了!(師板書畫畫苞)這可是一年的期待呀!誰來把這個消息告訴竺爺爺?誰來?誰來?
(同座位合作讀、表演對話)
師:有誰想告訴竺爺爺?誰想當竺爺爺?(指名讀)
生:分角色朗讀對話。
師:同學們,這段精彩的對話,沒有寫出兩人的神態、表情,現在老師送給你們一些詞語,你對照這些詞語能把這段對話讀好嗎?
(出示詞語:奇怪、半信半疑、高興、自豪、激動、肯定、)
窗外一個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爺爺!竺爺爺!”
竺爺爺(奇怪)地問:“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高興)地說:“竺爺爺,杏花開啦!”
竺爺爺(激動)地問:“什么時候?”
小孩子(自豪)地說:“剛才。”
竺爺爺(半信半疑)地問:“是第一朵嗎?”
小孩子(肯定)地說:“是。”
生:根據提示,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讀對話。
師:我想請一位同學讀一讀。
指名學生逐句讀,讀出對話中的神態。
師:第一朵杏花開放了,瞧:
師:(出示句子:陽光下的杏樹,捧出了第一朵盛開的杏花。)
咱們來把這句話讀讀看!“捧出”是什么樣呢?誰會做?
生1:“捧“就是小心翼翼地端在手心。(并用手做出動作)
生2:很小心地把東西放在手上。
師:是啊!這可是第一朵杏花呀!要知道小男孩等了一年了,多么珍貴呀!再來讀讀看,體會體會。
生互相交流
師: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1:我體會到了小男孩知道了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非常高興。
生2:這朵花對爺爺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意義。
師:這樣珍貴,這樣重要,我們一起來讀讀。
生:齊讀。
師:竺爺爺看到了第一朵杏花,就鄭重地記下了這個日子。這個日子就是——(提示學生齊說)第一杏花開放的日子。
師:雖然,現在我們不能親眼看見竺爺爺日記的內容。大家猜猜看竺爺爺還會鄭重地記下哪些日子呢?
生1:記下天氣的變化。
生2:記錄下地殼變化的變化。
師小結:這一個個精確的時間離不開他長年累月的細心觀察。(回顧課文)上節課,有些同學不明白竺爺爺,為什么說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用處大著呢!”
。現在你該明白了吧?
師:(課件出示)竺可楨生平介紹
你們看!這就是我們課文中的竺爺爺。他是我國氣象學、地理學的奠基人。從1917年開始,他就養成了每天寫日記的習慣。天氣和大自然的變化是他每天必須紀錄的內容。幾十年如一日的精心觀測,積累了許多重要的數據,這為他掌握氣候變化的規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直到他去世前一天,還用顫巍巍的筆在日記本上記下了當天的氣溫、風力等數據。在他一生中,曾不止一次地說過這樣一段話:教師范讀
(出示句子:我需要精確的時間。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代替觀察。——竺可楨)
自己讀讀想想,從竺爺爺的話中,你明白了什么呢?
生1:我從中明白了竺爺爺是一名治學嚴謹的科學家,對待科學,從來沒有半點馬虎。
生2:我覺得竺爺爺是個意志堅強,熱愛科學的人,在他生病時還不忘做記錄。
生3:竺爺爺還很關心小朋友,他教我們做事情時要仔細觀察。
師:竺爺爺傾注了一生的心血致力于科學研究,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是我國一位了不起的科學家。竺可楨精確觀察大自然:什么時候第一朵花開,第一聲蛙鳴,第一次雷聲,第一次落葉,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筆記本是大自然的縮影。來,讓我們帶著對竺爺爺的敬意再一次齊讀。
生:(有感情地、帶著崇敬之情地朗讀)
三、拓展延伸
師:《第一朵杏花》的故事到這兒就結束了。相信大家心里有許多話想對竺爺爺說,對小男孩說,或者對自己說。拿起桌上的花瓣把你最想說的一句話寫下來吧!
生:學生互相交流想法。
師:我看見大家都寫下了自己的感受。來,我們放下筆來,交流交流吧!誰先來?
生1:我要向竺爺爺學習,學習他觀察仔細的精神。
生2:竺爺爺是一個為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人。
生3:我想對那個小男孩說:“你是一個做事情非要弄個究竟、細致觀察的好孩子。
生4:竺爺爺,我也要做個像您這樣的科學家。
師:《第一朵杏花》的故事留給我們的啟示很多很多。課下了,大家可以把花瓣送給朋友,給他也講講這個故事;你可以與同學交換花瓣;你也可以自己珍藏起來,讓第一朵杏花伴我們成長。
板書設計:
16、第一朵杏花
用處大著呢!
小學四年級語文《第一朵杏花》教案 篇9
課前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本課時目標:初讀課文,讀準本課的生字新詞,幫助學生理清本文的脈絡,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教學過程:
一、出示掛圖,揭示課題
1、出示教學掛圖
圖上畫的是什么花?誰能看圖說說杏花的樣子?
畫上的三個人分別是誰?他們在討論什么問題?
2、讀“竺、楨”2個字,能讀準字音即可。
3、討論第二題,相機板書課題:第一朵杏花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出示投影片上自讀要求:
(1)輕聲自讀課文兩遍。
(2)畫出生字詞,結合生字表讀準字音。
(3)標出自然段序號,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抽讀字音。
(2)指導讀長句子。
出示投影片(第一自然段第二句、第五自然段第三句,第十六自然段第二句)
指名讀句子,相機指導停頓斷句。
(3)指名朗讀課文
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
三、范讀課文
1、范讀課文
出示投影片上分段提示:
(1)按時間先后順序,本文應該如何分成兩段?
(2)文章最后一個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獨立成一段?
2、范讀后根據提示討論分段。說說段意。
第一段(1-5):竺可楨要知道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
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幫助下,竺可楨爺爺準確地記下了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
第三段(16):竺可楨爺爺通過長年精確觀察,掌握了氣候變化規律。
四、指導書寫生字
1、注意點。
2、學生用鋼筆描紅。
五、布置作業
1、我會寫
dàn hóng xí guàn liǔ shāo zhèng zhòng xū yào
( ) ( ) ( ) ( ) ( )
yán jiū gū jì tuī duàn guī lǜ zhú kě zhēn
( ) ( ) ( ) ( ) ( )
2、把每個生字組兩個不同的詞
3、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從基礎知識入手掃除字、詞、句的障礙,理清文章的脈絡,為順利而深入地體會竺可楨爺爺對科學研究的一絲不茍的態度和敬業的精神做好了鋪墊。)
第二課時
本課時目標:運用各種形式來朗讀課文,深入體會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度和敬業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說說這篇課文寫了哪位科學家的故事?[板書:竺可楨]
2. 課文寫了竺可楨幾次看杏花的情景?(兩次)
分別是什么時間?(一年前, 一年后)
(二)第一次 (學習第1---5 自然段)
1. 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 討論(學生可相互解答,教師只作點撥)。
3. 指導朗讀。
4. 重點指導第3自然段,體會帶點詞的作用。
出示投影片: “是啊,杏花開了。”說著,竺爺爺彎下腰來,習慣地問:“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嗎?”
(彎下腰來:說明竺爺爺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習慣地問”說明竺可楨在堅持長期物候觀測的日子里養成了主動探索,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度。)
(設計意圖:結合重點詞語體會竺可楨爺爺卓越的科學精神、嚴謹的科學態度,折射了他難能可貴的觀察、記錄、不恥下問的科學習慣,以及他為人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
5. 四人小組練讀。
一個讀竺爺爺的話,一個讀小孩的話,一個讀旁白,一個做評委。
6. 指名練讀。
(三)第二次 (學習第6---15自然段)
1. 師述:一年前,孩子對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答不上來,帶著竺爺爺的囑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簡潔優美的文筆,描繪了一幅春景圖,誰來讀讀看。
2. 指名讀,突出“綠、皺、鼓”等關鍵詞。
3. 齊讀
4. 重點放在對話朗讀上
(1) 讀第一遍:自由輕聲讀,想想這是誰說的?幫它加個提示語。討論之后,出示投影片。
窗外一個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爺爺!竺爺爺!”
竺爺爺( )地問:“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 )地說:“竺爺爺,杏花開啦!”
竺爺爺( )地問:“什么時候?”
小孩子( )地說:“剛才。”
竺爺爺( )地問:“是第一朵嗎?”
小孩子( )地說:“是。”
(2) 讀第二遍:同桌討論,每一句該用怎樣的語氣讀?指名說說,歸納答案:
奇怪、高興、激動、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 讀第三遍:根據提示與讀出語氣,指導朗讀。
(4) 讀第四遍:指名生一個讀竺爺爺的話,一個讀小孩子的話,其余讀旁白。
(7---14)
(設計意圖:常言道:言為心聲。細細揣摩文中對話,有助于領會人物內心世界,透視人物所思所想,傳達人物所感所悟。領會了對話,也就領會了故事的用意,為我們真正走近竺可楨作下鋪墊。)
5.師述:從同學們的朗讀中,不難聽出竺爺爺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動、非常興奮。那老師不禁要問小孩子為什么高興?竺爺爺為什么高興?
(小孩子是為自己終于完成了竺爺爺去年交給的任務而高興,竺爺爺是為自己終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而興奮。)
6. 除了對話部分,你還可以從哪里看出?
出示投影片,朗讀體會帶點詞語的作用
“ 竺爺爺頃刻間象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地快步走到前院。”
7.“鄭重”什么意思?你從“鄭重地計下”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日子又體會到什么?
(“鄭重”的意思是嚴肅認真。從“鄭重地計下”可以看出竺可楨對科學研究嚴謹、一絲不茍的態度。 [板書:一絲不茍]
師述:是的,“一絲不茍”,竺爺爺的話也證實了這一點。
四.點明中心 (學習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
“我需要的是精確的時間。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來代替觀察。”
2.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3.你怎樣理解“精確”一詞?(非常準確)能不能結合前文來說說。
4.指導朗讀
5.竺爺爺作為一名物侯學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來的,你找到原因了沒有?
6.小結:
正如竺爺爺所說的,他正是通過長年的精確觀察,才掌握了氣候變化的規律。
[板書:精確觀察]
師補充《竺可楨和自然日記》:竺可楨精確觀察大自然:什么時候第一朵花開,第一聲蛙鳴,第一次雷聲,第一次落葉,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筆記本是大自然的縮影。
7.再讀讀竺爺爺的話,加深體會
(設計意圖:通過補充資料《竺可楨和自然日記》的介紹,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第一次”,知道他的筆記本是大自然的縮影,加深對人物品質的感悟。竺可楨爺爺在科學中這種重視調查研究,勤于觀察,注重精確時間,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值得我們學習。)
五.總結遷移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總結:
課文講述了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研究物候學的一個小故事,贊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3.學了本文,你覺得應向竺爺爺學些什么?
六.作業
搜集科學家的故事,下節課舉行一次“名家匯萃”的故事會,了解名人故事,體味名人情操。
(設計意圖:發動全班搜集有關科學家的故事,舉行一次“名家匯萃”的故事會,了解名人故事,體味名人情操,以指導自己的學習、生活。)
板書設計:
7、第 一 朵 杏 花
竺 精 確 觀 察
可
楨 一 絲 不 茍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 16 個生字,掌握9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能通過竺可楨爺爺的動作和語言體會他對科學的嚴謹認真負責的態度。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想象對話時的情景,從而感悟竺可楨爺爺的人物形象。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各種朗讀訓練,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增強對文章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們從竺可楨爺爺和小女孩身上受到啟發,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準確地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子,抓住學習中的疑點,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解決策略:本課的學習,要以讀貫穿課的全過程,以不同形式的讀引導學生感悟、積累和遷移語言,從而合作交流,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資料,(可以是竺可楨生平資料、故事或者關于氣象學方面的資料)
材料補充:
杏花圖片:
竺可楨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氣象學家和地理學家。1890年3月7日,他出生于浙江省紹興縣東關鎮。少年時代的竺可楨看到大自然經常給人類帶來許多災難,感到很痛心。他想:“要是人類能把天給管住了,那該多好啊!”于是,從那時起,竺可楨就天天觀察天氣的變化。后來,竺可楨在中國科學院工作。在北京北海公園了,人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位老人,早晨由北門進,從南門處。晚上有南門緊,北門處。長年累月,很少間斷,這位老人就是竺可楨。竺可楨到北海公園觀察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來往生育,了解氣候的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他邊觀察邊把觀察的結果記在日記里,幾時年如一日,直到逝世的前一天,從未中斷過。他記自然日記積累的資料,成為他科學研究的重要依據。他發表的《侯物學》一書,就是研究這些資料所得的結果。
竺可楨的自然日記
“3月12日,氣溫最高5℃,最低零下7℃,東風一至二級,晴轉多云。北海冰融” 。
他進公園,不是像一般人那樣為了游覽,而是為了對公園里山水、花草等進行觀察。他想知道:哪天北海的冰開始融化,哪天桃花開放,哪天白色的柳絮飛舞,哪天布谷鳥初次鳴叫……幾十年對大自然的觀察,練就了竺可楨一雙敏銳的眼睛。他能從千樹萬枝中發現長出的第一片綠葉,從喧鬧的城市噪音中聽出第一聲蛙鳴,透過空中密如蛛網的電線看到第一只燕子,從春風中辨認出第一絲柳絮……。他把看到的都記錄在大自然日記里:
“3月12日,北海冰融。”
“3月29日,山桃始花。”
“4月4日,杏樹始花。”
“4月15日,紫丁香始花。”
“4月20日,燕始見。”
“5月1日,柳絮飛。”
“5月23日,布谷鳥初鳴”
觀察這些普普通通的自然現象有什么用呢?冰融花放,絮飛鳥來,都是物候學的信號,它們同氣候的變化關系十分密切。弄清楚動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和活動規律對氣候的反應,可以用來預測農時,指導農業生產,還可供預報天氣時參考。竺可楨就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堅持在北海公園觀察了23個年頭,從而繪制出一幅十分珍貴的北京春季物候現象變化曲線圖。
小學四年級語文《第一朵杏花》教案 篇10
一、導入
1.同學們,我們繼續學習齊讀課題
2.第一朵杏花和杏花有什么不同嗎?
(1)學生說:杏花開得最早的那一朵
(2)這篇課文就是竺可楨爺爺觀察第一朵杏花的事情,知道他為什么第一朵杏花這么感興趣呢?
(3)下面請大家打開課文讀讀相關的文字就知道了。
(4)學生讀課文
二、新授
1.鼓勵學生堅持讀完課文。
2.我覺得看完16自然段讀完就可以知道原因了。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小節。
(1)學生讀課文
(2)讀完這一段,你覺得哪個詞語有研究價值?
學生說:我對精確觀察這個詞語有研究的意思。教師板書:精確觀察
3.竺可楨爺爺是怎樣觀察的?
(1)請大家自己讀讀2—5自然段。
(2)這些文字中,哪些能表現竺爺爺是在精心觀察啊?(學生說:第一自然段)
(3)再讀第一自然段。哪些是竺爺爺精確觀察的?
學生說:
(4)出示:竺可楨爺爺從外面回來,看到杏花開了,便走近……從哪里看出是精確觀察?
學生說:一朵一朵地數
學生說:竺爺爺是走近了杏花才數的,這樣可以數得更加清楚一下。
學生說:四朵杏花開放的程度還是不同的。
教師幫助學生理解“不同程度的四朵花”,這樣的觀察才是“精確地觀察”,
(5)齊讀這一個片斷
4.請大家接著往下讀。
(1)出示:“爺爺,您又來看花啦?”……習慣地問:“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嗎?”
(2)讀完這個自然段,哪個詞語給你的印象深刻啊?
學生說:“又”,這里可以看出竺爺爺又來看花了……
學生說:“習慣地問”
竺爺爺看見桃花開了,會怎樣問呢?
(3)竺爺爺關注的是……(第一朵花開放的時間)
這是一個優秀的科學家的優秀的習慣。
(4)齊讀這個段落
5.學生接著讀后面的段落。“哪天?今天開的。”……“我有用處,明年你可要留心點。”
(1)學生讀完,教師語言過渡
(2)孩子發現了第一朵杏花的開放時間,這里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對話,你們想讀讀嗎?請大家自己讀讀這個段落,分角色讀(12—17小節)
(3)學生分角色讀
(4)讀出竺爺爺此時的心情了嗎?(學生說:興奮、高興、歡天喜地、激動)(5)為什么高興呢?孩子的高興是什么?(學生說:上次他不知道杏花開放的時間,這次知道了。)所以孩子會喊;電腦出示……
(6)竺爺爺的高興是為了什么呢?(學生說:竺爺爺看到杏花開了)
竺爺爺到底有沒有看見杏花開呢?(課件展示)
竺爺爺每年都知道杏花什么時候開?為什么要這么高興呢?
所以竺爺爺高興地問:(學生讀)
(7)指導朗讀
孩子是想把第一朵杏花開的消息告訴竺爺爺,而竺爺爺則是想早點看見第一朵杏花。
男女生分角色朗讀(師;覺得味道怎么樣?)我們再來到讀讀,這次,女生來讀竺爺爺的話,男生讀小男孩。
6.老師讀下面的語言:……這里又有哪些詞語給你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啊?
(1)他僅僅記下來的是一個日子嗎?
(2)竺爺爺,頃刻間像年輕了幾十歲……
(3)興沖沖也能看出竺爺爺的心情非常好……
(4)指導朗讀,特別是把你感受比較深的詞語讀好,好嗎?
(5)學生讀竺爺爺頃刻間,像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地快步……鄭重地記下了這個日子:“清明節”。
7.想想,在這些文字和那些精確的數據背后有什么呢?
(1)出示:1974年2月6日,是竺可楨臨終的前一天,在病危時,他還不忘作科學研究的記錄,……
(2)師生交流
學生:在成功的背后是辛勤的汗水
學生:是他認真的態度
學生:這源自于科學的熱愛(教師板書)
(3)每個觀察,每個現象的出現能不讓竺爺爺高興和欣喜萬分嗎?所以當得知第一朵杏花開放了,他頃刻間……(電腦出示:竺爺爺頃刻間像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打開筆記本,鄭重地記下了這個日子:清明節)
8.讓我們再來讀讀這篇文章的課題
(1)讓我們帶著……情感來讀
(2)讓我們帶著……的感受來讀
(3)帶著竺爺爺的認真的態度來讀
三、學生拓展練習
1.孩子們連杏花都被竺爺爺感動了,不是綻放是捧出啊,捧出的是對竺爺爺的敬愛,對他的熱愛。
(1)齊讀
(2)真想采集一朵杏花送給竺爺爺,我們讀到的是杏花,我們想到的是杏花背后這位熱愛科學事業的竺爺爺
(3)還記得竺爺爺的這段話嗎?齊讀“我需要的是精確的時間,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樣的詞語”你們有什么想對竺爺爺說嗎?請大家寫下來,好嗎?
1.學生動筆練習
小學四年級語文《第一朵杏花》教案 篇11
第一課時
一、出示課題,介紹竺可楨
板書課題,簡介竺可楨。
二、初讀課文,直奔中心
1.聽了介紹,你覺得竺可楨爺爺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迅速瀏覽課文,找出答案來。
(竺爺爺正是通過常年的精確觀察,才掌握了氣候變化的規律。)
2.什么是“精確觀察”?用竺爺爺的話說就是?
(“我需要的是精確的時間。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類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代替觀察。”)
三、再讀課文,品味關鍵詞句
1.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嗎?請同學們再讀課文,要求:
(1)畫出有關語句,思考畫出它們的理由。
(2)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結合課文內容自學生字新詞。
2.檢查自學情況:
(1)了解學生學習字詞的情況:
著重指導:仰(yǎng),不要多出一撇來;皺(zhòu),翹舌音,讀準后再組成詞語;曾(céng),平舌音。
(2)交流所畫句子,說說畫出它們的理由來。
1竺可楨爺爺從外面回來,看到杏花開了,便走近杏樹數了數,已經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綻開了花瓣兒。
(“數了數、四朵花”可見竺爺爺觀察認真,“不同程度地綻開”說明竺爺爺不僅觀察認真,而且觀察細致。)
2“是啊,杏花開了。”說著,竺爺爺彎下腰來,習慣地問,“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嗎?”
(“習慣地問”說明竺爺爺不管觀察什么,都需要精確的時間。)
3竺爺爺走回書房,打開筆記本,鄭重地記下了這個日子:清明節。
(“鄭重地記下”表明了他對于科學觀察嚴謹而又一絲不茍。)
四、三讀課文,探究問題
1.“我是問第一朵是哪天開的。”竺爺爺補充了一句。孩子答不上來了……那你們說竺爺爺自己知不知道第一朵杏花是哪天開的?
2.學生三讀課文后,布置學生課后討論。
第二課時
一、圍繞關鍵問題,討論探究。
1.拋出問題:竺爺爺自己知不知道第一朵杏花是哪天開的?
2.交流討論:
引導學生品味以下語句,理解竺爺爺是知道的,他是在借機培養孩子良好的觀察習慣、嚴謹的科學研究精神。
(1)“是啊,杏花開了。”說著,竺爺爺彎下腰來,習慣地問,“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嗎?”
(2)“我是問第一朵是哪天開的。”
(3)“我有用處,明年你可要留心點。”
(4)竺爺爺頃刻間像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地快步走到前院。
二、分角色練習朗讀,升華情感。
三、品位語言,練習仿寫
1.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你還發現有哪些好詞佳句值得我們去咀嚼與品位?
2.交流:
(1)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院墻旁的一株杏樹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紅。
(“泛”字用得好,正因為是露出、透出,所以才是“淡淡的粉紅”。)
(3)春風吹綠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皺了河水,吹鼓了杏樹的花苞。
(①這是個排比句,句式整齊,朗讀上口;
②通過寫春風“吹綠柳梢,吹青小草,吹皺河水,吹鼓花苞”將看不見的春風寫活了,既形象,又生動。
③“皺”用得神奇。說到“皺”,人們想到的往往是皺紋、皺眉等,很難將它和美好的春天聯系到一起,但作者在這里化腐朽為神奇,不僅寫出了輕風輕撫河面的暖暖春意,而且讓人頭腦重立即就呈現出了微波粼粼的圖畫。
小學四年級語文《第一朵杏花》教案 篇12
小學語文蘇教版第八冊第二課《第一朵杏花》
二、設計理念:
課文《第一朵杏花》講述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研究物候學的一個小故事,贊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本課的學習,以不同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感悟、積累和運用語言,初讀從畫面入手,觀察杏花是什么樣子的,細讀,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抓住自學中的疑點邊讀邊想,體會人物思想感情,此外課堂教學過程中還適當補充課外閱讀資料。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憑借對語言文字感悟,體會竺可楨一些不茍的科學態度和治學精神。
△情感、態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學會用心觀注周圍事物變化,懂得只有精確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四、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感悟人物思想感情。
五、教學難點:
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如何養成精確觀察、實事求是的態度。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
七、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春天到了,各種各樣的花兒爭先恐后地開放著,多媒體出示嬌艷的玫瑰,富貴的牡丹,高雅的梅花,優美的圖片博得學生驚嘆,吸引學生注意。
2、而有一種花卻不起眼,多媒體出示一株淡淡的杏花,讓學生說說畫面,然而就是這樣一株杏花卻引起了一位大科學家的關注,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由此引出課題。板書:第一朵杏花。學生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
3、看了這個題目你們有什么疑問嗎?請大家帶著自己的疑惑到課本中去找答案。
4、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設計意圖,在課堂開始,以隨和的談話營造一種寬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認知條件與課文相聯系,運用媒體進行圖片展示,引領學生感悟杏花平常,極大限度調動學生表達欲望,讓學生漸入學習佳境。)
(二)圖文對照,學習生字詞。
1、多媒體出示文中插圖,指導學生觀察圖畫,圖上畫的是誰?他們在干什么?
2、隨機學習生字。
一株(zhu)杏樹 綻(zhàn)開詞 泛(fàn)出 仰(yang)起臉
(設計意圖:將文中的生字新詞與課文插圖相聯系,既避免了單一學習生字的枯燥,又給學生增添不少學習情趣,吸引了學生的學習注意力)
(三)學習課文,精讀感悟。
1、過渡:多媒體出示第一自然段,提問:竺爺爺從外面回來,看到院墻旁杏花開了,他是怎么看的?他看到的杏花有什么特點?
引導學生抓住“院墻旁”“淡淡的粉紅”“走近”“數了數”“四朵花”“不同程度”等關鍵詞句體會杏花的不起眼和竺爺爺看花時的認真態度。
2、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朗讀、感悟,初步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3、自讀2—5自然段,畫出表示人物神態語言的詞句。
4、多媒體出示2—5自然段,學生自由練讀。
5、學生表演仰起臉,天真地問,感悟文中小男孩童真童趣。
6、從兩次提問感悟竺爺爺的優秀品質。
①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②我是問第一朵是哪天開放的?
7、還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竺可楨爺爺優秀品質?從“又”“習慣”可以看出竺爺爺不是第一次看杏花,也不是第一次追問有關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這就說明竺爺爺注意實際觀察,親自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
8、從小男孩疑惑說起,聯系學生實際,說說自己此時感悟,自己平時也注意過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嗎?由此引發議論。
9、強調句型,我有用處,明年你可要留心點,設置懸念,竺爺爺到底有什么用處?
10、分角色朗讀課文,感悟人物思想感情。
11、學生讀,學生評,老師評。
12、補充竺可楨觀察物候小故事。
(設計意圖:以真實的對話,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通過簡單表演,適當的肢體語言,體會孩子的天真,通過竺爺爺兩次提問,水到渠成地引領學生感悟作為一位特候學家,掌握第一手資料是多么重要,由此引發更深一層的思考)
四、讀中悟理,點明中心。
1、作為一句物候學家,竺可楨對科學的追求做到實事求是,一絲不茍,他又是怎么說的?
2、多媒體出示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結合這一段,學習生字新詞(精確:估計、掌握)
4、由“精確”再次感悟竺可楨治學態度。
5、結合前文理解“估計、推斷”,突出強調,不能使用,也不能用。
6、學生讀,學生評。
(設計意圖:由竺可楨所做,所問過渡到所說,讓學生感悟出竺可楨是一個言行一致的人。結合課文學習生字新詞,聯系課文內容掌握精確、估計、推斷)。
(五)課外延伸,深化主題。
1、聯系生活實際,說說我們平時在哪些地方也使用估計和推斷,今后又應該怎么做呢?
2、文中描述的是關注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其實在平時我們還可以觀察,春天,第一聲鳴叫;夏天,第一聲雷鳴;秋天,第一片落葉;冬天,第一場雪……發生在什么時間?
3、生活中很多處都需要精確觀察,也只有精確觀察,才能搞科學研究,竺可楨這樣做這樣說,也是這樣要求我們的,所以課文經第一朵杏花為題。
4、冬去春來,第二年,出示第六小節,小男孩觀察到了杏花開放的時間嗎?他有什么表現?這是下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5、我們不僅要學會觀察大自然變化,還要學會關注人與人,關注社會的發展。
6、贈送名言:處處觀察皆學問。
(設計意圖:由課文中第一朵杏花引發開去,引導學生對春、夏、秋、冬各具代表性景物觀察,由關注大自然到關注社會。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讓學生滋生向他人表達欲望,感悟課文內涵,感悟對他人,對社會關注。
小學四年級語文《第一朵杏花》教案 篇13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82
《第一朵杏花》教案
作者:陳玉紅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復習生字詞語;
2、學習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
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教學重點、難點:
1、過對課文的研讀,知道課文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
為題;
2、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詞語
2、說說課文講了什么事?分幾部分?第一段講什么?
3、齊讀第一段
二、學習第二段
1、過渡:時間像飛箭,轉眼又是一年。一天,小孩匆匆跑來,邊跑邊喊,這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
2、指名讀
3、說說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孩子發現了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是清明節)
4、出示重點句:
竺爺爺頃刻間像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地快部走到前院。
(1) 指名讀
(2) 討論:這句話你讀懂了什么?
引導:“頃刻間”是什么意思?“竺爺爺頃刻間像年輕了幾十歲”說明了什么?還有哪些詞語也說明他很高興?
(興沖沖 快步)
你能讀好這句話嗎?
(3)再讀第二段,找出你喜歡的句子。
春風吹綠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皺了河水,吹鼓了杏樹的花苞。(用了排比、擬人手法,形象生動)
陽光下的杏樹,捧出了第一朵盛開的杏花。(擬人,形象生動,同時也襯托出竺可楨爺爺發現第一朵杏花開放時間的喜悅心情)
1、分角色朗讀第二段
一、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
2、“大概”“也許”是什么意思?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認為竺可楨爺爺是個怎樣的人?我們應該像他學習什么?
3、齊讀這一段
四|、說說課文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為題?
(1、課文都是圍繞“第一朵杏花”來寫;2、課文通過觀察發現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這件事告訴人們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五、總結課文:
1、齊讀全文
2、引導:是呀,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能有所發現。希望我們每個同學都能成為有心人,平時多觀察,多思考。
六、作業:
1、摘錄你喜歡的句子(兩句)
2、回答問題:
學習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3、選擇課后第四題詞語中的兩個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第一朵杏花(清明節)
精確觀察 掌握規律
轉載自太倉市經貿小學
小學四年級語文《第一朵杏花》教案 篇14
課文《第一朵杏花》就是講述了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研究物候學的一個小故事,贊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茍的科學研究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我認為《第一朵杏花》這篇課文的題目起的非常好,沒有直接用“竺可楨爺爺”等其他題目,題為《第一朵杏花》,實際上是從把握第一朵杏花開放的精確時間來說明竺可楨嚴謹的治學態度。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例子,卻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內容。它告訴我們“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類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代替觀察。”一定要“精確”。這一課是給孩子的,其實我認為也是給我們老師的。我們從事教育科學研究精確了嗎?問這個問題其實是這篇文章教學的題外話,但個人認為,也是我們老師應該問自己的話。因為我們老師自身的精確,更能夠影響孩子。
我把這篇課文的整個教學過程分為三大板塊,分別是第一次看杏花,第二次看杏花,以及竺爺爺意味深長的話。因為課文較長,而且本文的重點是第二次看杏花,所以我進行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把后兩個板塊作為本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我通過指導學生朗讀、討論,抓住關鍵詞語和句子,抓住學習中的疑點,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特別是對竺可楨和小孩對話部分的指導朗讀,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我還通過補充資料《竺可楨和自然日記》的介紹,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第一次”,知道他的筆記本是大自然的縮影,加深對人物品質的感悟。具體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第一點:欣賞文中精彩的好詞佳句:
雖然是寫的一個小故事,但課文中有很多精彩的語言值得我們去品味、欣賞。例如“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院墻旁的一株杏樹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紅。”“時間像飛箭,轉眼又是一年。”“春風吹綠了柳稍……吹鼓了杏樹的花苞。”“陽光下的杏樹捧出了第一朵盛開的杏花。”寫得非常有韻味,有的用詞巧妙,有的用比喻、用擬人寫得活潑生動,我讓孩子們反復品讀,細細欣賞,在閱讀中積累。
比如我在教學課文的第六自然段——“春風吹綠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皺了河水,吹鼓了杏樹的花苞。”的時候,當我通過三個問題復習完上節課的1------5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時,我接著過渡:“瞧,光陰似箭,轉眼又是一年,春姑娘悄悄的來了……請你自由朗讀第六自然段!”孩子們早已迫不及待地大聲朗讀起來,讀得特別有情感,也許是導語的觸動,也許是文本的美麗,也許是對春天美好的感覺,當我指名度的時候,舉手的孩子一下子多了許多,都想爭著一展自己的才能。我又說道:“這個句子多美呀,我也想讀,給我個機會吧!”我范讀以后,請學生給我比賽,這時候的學生更是躍躍欲試,我在心中偷偷的樂了!果然,孩子們的朗讀特別投入,能感受到光陰荏苒,更能感受到生機勃勃的春天。對這段話中喜歡詞語的欣賞更是各抒己見,甚至有的孩子還談到喜歡這句話中的排比句式,這些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可謂深入文本啊。
還比如我教學對話后面的“陽光下的杏樹捧出了第一朵盛開的杏花。”一句時,故意把“捧”讀成“開”,待學生發現后,我問學生哪個詞好?好在哪里?學生們各抒己見,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他們明白了:用“捧”字更能說明這朵杏花對孩子和竺可楨爺爺是多么的珍貴!
第二點:添加合適的提示語,深入感悟文本:
這篇課文最不容易讀好的地方就是:竺爺爺和小男孩之間的那段沒有提示語的對話。這段對話沒有提示語,但引導學生讀好對話,通過人物語言來想像他們說話時的語氣神情,理解竺爺爺內心活動卻是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我就估計他們只能簡單地把這段對話讀成一般的一問一答的語氣。在指名讀了一遍以后我說“讀得真不錯!如果加上合適的提示性的語言,我想會讀得更好!你們看,‘這一天,竺爺爺正在書房里看書,忽然聽見窗外一個小孩子的聲音:‘竺爺爺!竺爺爺!’這里的‘竺爺爺!竺爺爺!”該怎么讀?”“讀得急切,讀得著急。”學生回答。“對,因為后面有一個提示性的句子:是誰喊得這么急?所以老師希望你聯系上下文,展開合理想象給下面這段對話補上提示語,看誰補得最合情合理。”
學生填完以后,我不急著讓他們把答案說出來,而是指名通過加提示語朗讀來表現人物的心情和語氣,當然,讀書是個性化的活動,這里我并不強求一個統一的標準答案,只要是聯系上下文的合理想象,我都給予認可。比如第一句可以是“竺爺爺親切地問、溫和地問”(因為前面從“彎下腰來”已經知道他是一個和藹可親的老人),也可以是“竺爺爺好奇地問、奇怪地問”;第二句可以是“小孩子激動地說”,也可以是“小孩子興奮地說、高興地說”;第三句可以是“竺爺爺激動地問”,也可以是“竺爺爺急切地問”等等。學生在分角色朗讀這段對話的時候,竭力通過表情、聲音等的變化來展示人物的內心,扮演孩子的那個學生讀得天真、驚喜、著急,尤其最后一個“是”字讀得特別有味道;扮演竺爺爺的學生讀得穩重又激動,快速又鄭重,在反復的朗讀訓練中,學生真正走進了文本,對人物對事情的感受就更加真實深刻了。他們能抓住“頃刻間、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快步”等詞語體會到竺爺爺知道準確時間之后的激動和容光煥發,能抓住“鄭重”體會到竺爺爺對研究工作的嚴謹和鄭重。
總之,在教學中我通過讀引導學生進入情境,讓他們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想像,學生讀得投入,體會得真切,并體現了多元理解與個性朗讀。
第三點:傾聽故事,進一步認識科學家的可貴品質:
在進行完第二個板塊后,我通過講述竺可楨爺爺堅持在北海公園觀察大自然23年,記下了詳實的大自然日記的故事,不僅給學生創設了一個情境,讓學生知道了紀錄這些自然現象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故事,學生受到了感染,更進一步的了解了竺可楨對科學嚴謹認真、一絲不茍的態度,這時再順勢出示最后一個自然段竺可楨的話,也就自然而然的理解了。
在整個教學環節的設計中,我認為以上三點是比較成功的,但是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整堂課出現了前緊后松的情況,第六自然段的朗讀不應該處理的過細,而是要把重點放到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和感悟上。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應該精心設計,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