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教案《李時珍夜宿古寺》(通用13篇)
四年級語文教案《李時珍夜宿古寺》 篇1
示:近前一看,原來是一座破敗的古寺。李時珍輕輕推開門,只見里面到處是灰塵,斷垣殘壁上長滿了青苔,中間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網。
師:這是一座怎樣的古寺?
生:破敗.
師:誰來具體說說破敗在哪?
生:到處是灰塵。
師:從“到處是灰塵”,你知道了什么?
生:古寺很臟,已經很久沒有住了。
師:是啊,這真是一座骯臟的古寺!你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
生朗讀句子。
師:這古寺還破敗在哪?
生:“斷垣殘壁上長滿了青苔”。
師:具體說說看你的理解。
生:這座古寺的墻壁都快倒塌了,有的墻上還有窟窿,這是破敗啊!
師:你是從哪個詞語知道的?
生:斷垣殘壁。
師:讀好這個詞。
生再讀“斷垣殘壁”。
師:就在這斷垣殘壁上竟然還長滿了——
生:青苔。
師:青苔一般都長哪啊?
生:河邊,陰暗的地方。
師:是啊,這是一座陰暗潮濕的古寺!
生讀句子。
師:還有嗎?古寺還破敗在哪?
生:“中間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網”。
師:這蜘蛛網是一點點嗎?
生:不是。
師:那是——
生:厚厚的。
師:誰來讀這個句子。
生朗讀。
教后反思:
在這里我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到處是灰塵”“斷垣殘壁上長滿了青苔”“中間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網”體會這是一座荒涼、陰暗潮濕、破敗的古寺,感受條件的艱苦。之后讓學生默讀課文,還有哪些句子也可以看出當時條件差,生活苦的?學生交流,在這里,我以讀為主,以感受古寺“破敗”為主,一是因為文章篇幅比較長,在一堂課有限的時間內,不可能面面俱到,得精心剪裁課文,大膽舍棄,直奔重點段,騰出足夠的時間、空間來讓學生品讀重點段。再次,語文課堂朗讀指導也是重點之一。課上憑借有限的時間來指導學生朗讀,對學生來說習得方法是關鍵,朗讀也是如此。這樣的朗讀才能有效。葉圣陶先生也認為語文教學最基本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讀,他認為“語文教學要引導學生認真讀書,使之見于書,入于目,出于口,明于心,真正達到口誦心惟,使知、能和諧發展。”
四年級語文教案《李時珍夜宿古寺》 篇2
我說課的內容是《李時珍夜宿古寺》,選自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我說的是第一課時,下面我按說教材、說教法學法、說教學流程三個板塊進行說課。
第一板塊:說教材
1.教材分析。《李時珍夜宿古寺》以簡約、樸實的筆調敘述了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途中與弟子龐憲因為趕路錯過了客店,夜宿古寺的事。文中人物語言、動作等描寫細膩、傳神,環境描寫烘托、渲染了氣氛,“于細微處見精神”,李時珍的一言一行彰顯了他不怕吃苦的精神和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是引導學生“抓住人物言行感悟人物品質”的極好范本。
文中還有兩幅插圖,一幅李時珍本人頭像,一幅李時珍與弟子龐憲在古寺中編著《本草》的情景,圖文并茂,“古今一相接”,有助學生加深對文本的閱讀與感悟。
2.預設學習目標、重難點。根據新課標中規定的本階段學習目標,結合本課寫作特點,考慮到學生已有學習情況,預設第一課時的學習目標為:(1)聯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準確讀記“憲、碗”等8個生字,端正書寫“宿、材”等12個生字;(2)理解“夜幕、降臨、隱隱”等詞語意思,并能串詞說一段描寫夜晚景色的話;(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4)感受李時珍為百姓造福不辭辛苦的精神。其中,識記、書寫正字,朗讀課文為本課教學重點,抓重點詞語進行品析、賞讀,體會人物精神是難點。
3.學情分析。本課中人物言行如顆顆珍珠散落在文本的字里行間,而人物的內在精神成為串起珍珠的縷縷絲線,“抓言行悟品質”,四年級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已有初步接觸,本節課重點讓學生再次感悟細節之處的傳神刻畫。
第二板塊:說教法學法
說教法:本文內容樸素真實,筆調質樸淡雅,文中許多感人的話語,感人的段落讀來令人回味悠長,為此課堂中積極調動學生情感因素,“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以情傳情,以情達情,運用“情境教學法”,看似老套,但卻是經久不衰的方法。
說學法:指導學生運用“讀文想象畫面再讀文”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中旨在通過朗讀課文,想象畫面,在文字中思接千載,暢游一個來回后,再讀課文,積累、涵詠文字中規范、凝練的語言,并進行內化,吸收,進而為我所用。
第三板塊:說教學流程
為了完成預設的學習目標,本節課設計力求體現如下理念:文章運用近乎白描的手法,于細節處刻畫人物李時珍的形象,看似娓娓道來,沒有激情的渲染,但是讀進去后,一股情感的暗流在文字中涌動。因此設計力圖體現“以情為基礎,以讀為主線,以悟為手段“的新課程理念,讓學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種形式讀文中,以具體的語言為載體,深層感悟課文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我預設本節課的教學流程大致分為以下幾步。
第一步,創設情境,開課揭題。課伊始,教師以課件出示李時珍頭像,問:“認識他嗎?”再根據學生的回答,追問:“對他你了解多少?”學生根據課前搜集的資料暢談對李時珍的了解,最后教師在點評后小結并介紹:“李時珍,明代醫藥學家,歷時二十八年,風餐露宿,嘗盡百草,為世間留下一部醫學巨著《本草綱目》,今天我們所學課文《李時珍夜宿古寺》,說的就是在他編著《本草綱目》的過程中發生的事,看老師板書課題。”師揭題并板書課題,指名讀題,隨機教學“宿”的意思,進而理解課題的意思,再讀課題,教師問:“圍繞課題,你有問題嗎?”由學生的回答提煉,聚焦兩個質疑點:為什么夜宿古寺?怎樣夜宿古寺(在古寺中干了什么?)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此起課,源自學生在進入課堂前并不是一張白紙,由此就先立足在學生已有的信息儲備上,讓他們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對人物有初步的感性認識,再揭題,圍繞課題質疑,課堂熱起來,“未成曲調先有情”。】
第二步,初讀課文,了解大意。(一)自由讀課文,讀通讀順,邊讀邊想自己提出的問題。(二)檢查反饋。在此過程中重點檢查學生對文中字詞的掌握,課件出示詞語“夜幕、降臨、隱隱約約”等,多種形式讀詞語,特別是想象畫面讀,教師問:“輕輕地讀讀這些詞,讀著讀著,你的眼前彷佛出現怎樣的畫面?”指名學生回答,教師隨機點評并讓學生帶著這樣的體會再讀詞語。(三)選用其中的一些詞語說一段話,描寫夜晚的景色。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透過詞語想象畫面,豐富詞語的內涵,使每個詞語靈動起來。同時自然銜接到下一環節“選詞語說一段描述夜晚景色的話”。】
(四)在讀課文的過程中還有字詞不理解嗎?通過學生的回答,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
【因為本課四字詞語較多,并且有一些藥物名字學生未接觸過,讓學生相互解疑,提高學習的效率。】
第三步,解決疑難,感受人物。教師過渡,提問:“字詞會讀了,意思也明白了,那課前提出的問題找到答案了嗎?別著急,再讀課文,用橫線劃出相關語句。”在學生一番默讀、尋找、思考后,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學習文中重點詞句。回答問題“為什么夜宿古寺?”聚焦句子一:“這天,他們來到湖北西部山區,因為一心趕路,錯過了客店。”理解兩個問題:“一心趕路”什么意思?李時珍為什么要一心趕路?從而順勢導到:“李時珍一心趕路為的是‘四處察訪’藥材。”隨機學習第一段:“李時珍領著弟子龐憲,饑餐渴飲,曉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訪藥材,已經走了好幾個月了。”讀著讀著,你有什么體會,學生一番品讀交流后,得出“李時珍為編著《本草綱目》非常辛苦。”再讀這句話,哪些詞體現這份“辛苦”?著眼到“風餐露宿”和“曉行夜宿”,理解這兩個詞,同樣先想象畫面,再帶著自己的感受讀句子。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由“為什么夜宿古寺”引出第一、二段的學習,同時有選擇地抓住“一心趕路”、“風餐露宿”和“曉行夜宿”體會李時珍的辛苦,由點帶面,提升閱讀品味。】
解決了第一個問題,教師隨即拋出第二個問題:“為什么夜宿古寺的原因我們已經找到,那在古寺中李時珍和弟子做了些什么呢?”根據學生回答,首先聚焦句子一:“夜幕漸漸降臨了,師徒倆找來些枯枝雜草,生起火來。龐憲用陶碗舀來泉水,煮沸后,兩人便坐在火邊,一邊喝水一邊啃干糧。”讀這句話,你有什么話想說。同樣讓學生體會李時珍的辛苦,并且抓住“啃”字做文章,“啃”我們還可以換成什么詞?作者為什么要用“啃”來描寫,一方面由啃感受到干糧的難以下咽;另一方面想到師徒兩人一心趕路,肚子早已餓極,饑不擇食。“吃的是干糧,喝的是泉水,住的呢?”教師一邊板書一邊追問,自然聯系到文章前面部分對古寺的描寫。聚焦句子二:“近前一看,原來是一座破敗的古寺。李時珍輕輕推開門,只見里面到處是灰塵,斷垣殘壁上長滿了青苔,中間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網。”讓學生朗讀描寫古寺的句子,感受“破敗”,體會作者在描寫古寺上細節的刻畫入微。由此拓展開去,“其實在編著《本草綱目》的二十八年中,李時珍吃的苦何止這些,同學們不妨閱讀這樣一段文字。”師穿插課外補充閱讀進行練筆:夏天,在炎炎烈日下,李時珍……;冬天,在寒風刺骨中,李時珍……;為了采摘懸崖峭壁上的草藥,李時珍……”在一番“苦”的咀嚼后,問:“李時珍又是怎樣看待這樣的生活?”學生自然找到句子:““嗯,長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廟里過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們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李時珍的這番話,哪里打動了你?”“萬民造福,吃點苦是值得的。”圍繞“萬民造福,吃點苦是值得的。”這句話,反復體會,首先學生理解句子意思,感受到“李時珍一心為百姓著想”的可貴品質。再抓住這一中心,設計導語引讀句子,因為“萬民造福,吃點苦是值得的,所以,李時珍……”正因為:“李時珍全心全意想著老百姓,所以他……”,反復引讀書中重點語句,一唱三嘆。教師再次問到:“李時珍啊李時珍,一路上風餐露宿,連口水都沒有喝,你不覺得苦嗎?”進行角色的轉換,學生說到:“萬民造福,吃點苦是值得的。”感受李時珍樸素話語背后的堅定與執著。師小結說到:“是啊,一部《本草綱目》給百姓帶來無窮的福祉,請看這樣一段介紹。”課件補充對《本草綱目》的介紹及其價值。
【一個“苦”字,看似簡簡單單,但怎樣引導學生透過文字觸摸到這份苦,進而感受人物李時珍的不怕苦,充分利用重點詞句,在文本中細細地讀,反復地品。】
結課同樣是順勢而成,教師指著文中插圖,動情敘說: 皎潔的月光透過露天的屋頂,照進房子里。李時珍說:“龐憲,趁著大好月色,我們把今天尋訪所得記下來吧。”下節課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李時珍,看他如何在月光下,古寺中編著《本草》。
本堂課板書設計,抓住文中重點詞句,以一首詩歌的形式呈現。既反映課堂主要教學內容,同時為學生復述課文做好鋪墊。
板書設計:
李時珍夜宿古寺
饑餐渴飲曉行夜宿,
一心趕路夜宿古寺。
渴飲泉水餓啃干糧,
借著月光編著《本草》?
萬民造福吃苦也值!
四年級語文教案《李時珍夜宿古寺》 篇3
一、導入:
1、師:這節課由我和大家一塊學習,希望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能有所收獲。
師:上課
師:在人類不斷邁向文明的歷史進程中,有許多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有的為人類的未來指明了方向,有的為人類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也有的尋訪藥物,治病救人,為人類減輕了痛苦。在我國古代啊,就有這樣一個人,他歷時二十七年,傾注畢生的心血編成了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曾稱贊這本書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同學們知道他是誰嗎?對,他就是李時珍。
2、師:通過課前的預習和搜集的資料,你對李時珍有哪些了解?
師:好,看著屏幕上老師搜集的李時珍的資料,請同學們自己大聲讀一下。
(投影:李時珍的相片和簡介)
3、師: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他為編寫《本草綱目》在察訪藥材時的一段經歷《李時珍夜宿古寺》。看老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師: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呢?
師: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讀課文,同時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師:誰來用幾句話向大家介紹一下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師:誰能再說的簡練一些?(板書:李時珍)
師:課文主要寫李時珍不顧年歲大,為修好《本草綱目》住破廟,啃干糧、以及在月光下認真記載尋訪所得并親自品嘗藥材的事。
師:看著課題你產生了那些疑問呢?
生:1、李時珍為什么夜宿古寺?
2、古寺是什么樣子的?
3、他到古寺后都干了些什么?
(教師相機在題目下面標上問號)
師: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邊做標記。看看能不能解決大家提出的這些疑問。
二、學習課文
1、師:李時珍作為一代名醫他的衣、食、住、行條件應該非常優越,可他為什么會夜宿古寺呢?誰來讀一下?
師:通過讀這幾段話,你知道了什么?
(如果學生沒有讀第一段,教師在他讀完后可以引導:他和弟子為什么會在湖北的西部山區呢?)
生:那古寺是什么樣子的?誰來讀一下?
(投影出示:描寫古寺樣子的段落)
師:請同學們再讀一遍,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古寺很破,很簡陋,很荒涼
師:這是一座破敗的古寺,一座……
師:你是通過哪些詞語體會到的?
師:李時珍歷時二十七年才編成《本草綱目》在這二十七年中,投宿荒郊野外是經常的事,這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縮影。那古寺是什么樣子的?誰來讀一下?
3、師:通過讀你體會到了什么?從那些詞語中體會到的?
(投影:李時珍……)
師:誰再來讀一遍?要讀出古寺的荒涼和簡陋。
4、師:路途艱辛,住宿簡陋,那李時珍和徒弟吃的是什么呢?
師:誰來讀一下?你體會到了什么?
師:還有體現生活苦的地方嗎?誰來讀一下?
(交流第五段,吃的苦)
(投影這段話)
師:“啃”是什么意思?那我們平時所吃的干糧用得著啃嗎?那這說明了什么?你體會到了什么?
5、師:李時珍從三十五歲時就開始編寫《本草綱目》時至今日,已有十五個年頭了,在這十五年里他和徒弟以及兒子攀懸崖,涉大河,冒嚴寒,斗酷暑住破廟,啃干糧生活極其艱苦(板書:苦)可他們怎么認為的呢?
師:我找幾個同學分角色來讀一下李時珍和徒弟的對話。在讀的時候注意人物的語氣,和表情。
師:你覺得在朗讀語氣和表情上他們讀的怎么樣?
生:李時珍是“笑”著問的。
師:這么苦的生活李時珍竟然能笑出來,這是一個怎樣的人啊?
生:不怕吃苦的人。
師:通過他們的讀你還體會到了什么?
生:一心為民,甘愿付出……
師: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第七段,思考:李時珍認為吃點苦也是值得的原因是什么?
生:修訂好《本草綱目》,萬民得福。
三、學習八至十三段
1、師:也正是這個萬民得福的信念支撐著這個年近半百的老人,以苦為樂,甘愿付出。其實他令人感動的還不止這些。
師:請同學們接著往下讀,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通過讀你學到的一些醫學知識。
并找出李時珍令你感動的地方。
(交流感動的地方)
師:李時珍的哪些做法還令你感動呢?誰來讀一下?看著大屏幕
(投影出示:“雞腸草……生嚼無涎”)
師:李時珍在干什么?
生:品嘗草藥。
師:你能找出描寫李時珍動作的詞語嗎?
生:端詳、扯下、嚼嚼、
師: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結合這些詞語邊讀邊想像當時的情景。
師:我找個我們班最大膽的同學來表演一下李時珍是如何品嘗草藥的(上講臺前)
師:(準備兩片葉子)這就是雞腸草和鵝腸草,待會你盡管嚼。
生:不敢
師:為什么?
生:怕有毒
師:你的擔心不無道理,是藥三分毒,如果毒性發作怎么辦呢?
師:那李時珍害怕了嗎?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你體會到什么?
師:老師讀,你開始表演吧,這兩片葉子你假裝嚼就行。
師:你覺得這位同學哪兒表演得好?哪個地方沒有表演出來?
生:端詳、扯下、若有所悟
師:結合他的表演,同學們再讀課文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
師:李時珍為了深入研究,取得第一手資料,他多次冒著生命危險,吞服一些作用劇烈的藥。有一次李時珍為了體驗曼陀羅的作用,吞食了這種藥物,結果精神恍惚,身體失去了痛覺。
2、師:下面同學們開展小組討論,你認為李時珍這樣做值得嗎?
師:李時珍不怕吃苦,嚴謹認真、一絲不茍、為科學獻身,他這樣做是為了修訂好《本草綱目》,更是為了天下百姓,造福子孫后代。他的做法值得我們贊揚和學習。
3、師:誰來接著這段往下讀?這是一段環境描寫。
師:你覺得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你來讀一下。
師:同學們體會到了什么?
4、師:通過以上的學習你打算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如何學習李時珍的這些精神呢?
四、小結:
師:透過漫漫的歷史長河,我們仿佛看到大雪紛飛,寒風刺骨李時珍在艱難的前進;驕陽似火,酷暑難耐他也不曾停下前進的腳步。為了萬民得福,為了后世子孫,他歷時二十七年,傾注畢生心血終于完成醫藥學巨著《本草綱目》他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本書,更留給了我們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四年級語文教案《李時珍夜宿古寺》 篇4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深刻理解李時珍所宿古寺環境之破敗、察訪藥材過程之艱辛,體會李時珍為了修訂《本草》而不怕吃苦、為民造福、嚴謹認真、不怕冒險的偉大精神,激發學生產生對由衷地李時珍的敬佩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抓住關鍵語句理解李時珍的吃住行的苦,從而體會李時珍不怕苦的精神。
2.抓住記載尋訪收獲的典型事例,感悟李時珍的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
三、教學過程:
A激情導課:
導入課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李時珍夜宿古寺按事情發展順序寫了哪三件事?
生:夜宿古寺 師徒談苦 記載收獲
明確目標:學習夜宿古寺中我們明白了李時珍住的苦,今天我們就繼續學習這一課,看看李時珍和他的徒弟還吃了哪些苦?
效果預期:相信每位同學都是最棒的,都能學有所獲。
民主導學:
出示任務:抓住關鍵詞句,體會人物品質。
1.默讀5-11自然段,邊讀邊勾畫出描寫李時珍動作、神態、語言的詞句,標注下自己的理解、感受和體會。
2.小組討論學習所得
3.展示交流:(預設)
生:我找到的描寫人物動作的句子“兩人便坐在火邊,一邊喝水一邊啃干糧。”一個啃字我體會到干糧很硬,放了很長時間,很不好吃,這說明師徒二人吃的也很苦。關于這點誰有不同看法。
生:我找到的描寫李時珍神態的詞是“笑”,說明他是一個以苦為樂的人。
師:大家很會抓關鍵的字詞,那么,在師徒的對話中,你又抓住了哪些字詞呢?
生:“先生是快50歲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歲的人還能叫苦嗎?”一個“挺”字可以看出李時珍很苦。
師:挺字是什么意思?支撐
想想,是怎樣的苦需要李時珍 “挺”?
住的苦、吃的苦、奔波的苦、察訪的苦等等。一個挺字,上面壓著的是許多的苦,如果給這些苦再加一個時間,是多長?(一夜、好幾個月、長年累月、27年)如此多的苦,如此長的時間,加負在一個近50歲的人身上,靠什么才能挺下來。(堅強的意志、堅持不懈的恒心)
吃如此巨大的苦,李時珍是如何看待的呢?
齊讀: “嗯,長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廟里過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們修訂好《本草綱目》,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生:抓住“家里”和“破廟”,“吃苦”和“造福”兩處對比,突出李時珍的樂于奉獻,不怕吃苦的品質。
生:對于萬民得福,你怎么看?使億萬老百姓受到益處。我們來看一段資料:
《本草綱目》十七世紀末即傳播,先后有日、朝、法、德、英、俄等多種文字的譯本,對世界自然科學也有舉世公認的卓越貢獻。其有關資料曾被達爾文所引。用它是幾千年來祖國藥物學的總結。這本藥典,不論從它嚴密的科學分類,或是從它包含藥物的數目之多和流暢生動的文筆來看,都遠遠超過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對人類近代科學以及醫學方面影響最大。是我國醫藥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
師:讀完這段資料,你會發現,《本草綱目》自它問世至今乃至以后,全世界人都受到它的益處,可以說造福了全人類。這又是怎樣的品質?
“辛苦一個人,造福全人類”的崇高品質。
師(小結本段):畫面二,主要是李時珍與弟子的語言描寫,如何品味人物語言,同學們通過勾畫,準確地抓住“啃、笑、挺、值”這些重點詞句,來理解體會,讓我們看到一個甘于吃苦、卻造福億萬人的偉大的李時珍形象。
過渡:第二件事大家勾畫準確,體會也很深刻,第三件事大家按照剛才的學習方法學習,相信大家會做得更好。
展示交流:(預設)
生:“忍冬花初開時銀白色,兩三天后變成金黃色,所以又叫金銀花,可以解暑消熱。”
“胭脂草搗爛了,可以治蟲咬傷。”
“刀豆子燒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從李時珍記錄的內容來看,他記得非常詳細,不同的草藥,形態不同,用法不同,主治也不一樣,這都需要費很大精力來仔細記錄,對于一個近50歲的人來說,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生:“雞腸草……龐憲,你把藥包拿來。”李時珍拿過藥包,從里面翻出兩種草。它們的葉子十分相似,但是藥性不同。怎樣區別它們呢?李時珍端詳了一陣,各扯下一點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著往下寫:“雞腸草,生嚼涎滑;鵝腸草,生嚼無涎……”
我勾畫住一系列動詞:端詳、扯下一點、嚼
端詳是仔細地看;扯下一點說明扯的很少,這兩個動詞連在一起,可以看出李時珍在嘗之前是非常小心的,他不清楚這兩種草藥的藥性,但他知道這樣做是很危險的。他明知危險,卻依然嚼,可以看出他為科學不惜冒險,這就是一種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
生:寺外,山風呼嘯,貓頭鷹在尖叫著。圓盤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山風呼嘯,李時珍寫本草的環境很惡劣;圓盤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說明時間已經很晚了。通過寺外環境描寫,反襯出李時珍不怕吃苦,潛心研究的精神。
生:(小結)通過第三個畫面的學習,我們又體會到李時珍嚴謹、認真、為科學不惜冒險的品質。
總結全文: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了李時珍夜宿古寺的三件事,三件事,作者運用不同的描寫方法,給我們展現了一個不怕吃苦、為民造福、嚴謹認真的可親可敬的李時珍。大家在今后的寫作中也運用這樣的寫法,通過記事來表現人物品質。
檢測導結:
根據你的理解來補充句子。
1.這天忙著趕路,又一次錯過了客店,師徒兩人只能在路旁的雨棚里過夜了。李時珍想 為了能造福萬民,住的差一點沒關系 。
2.滿眼寒霜,冷月還在天上。李時珍這時候又起早趕路了。李時珍想
我還是早些趕路吧!那樣就能多尋訪一些草藥 。
3.已經在外好幾個月了,中秋月明,李時珍不禁思念起深愛的母親、妻子和兒女來。
李時珍想 我還是忍耐一下吧!等我修訂好《本草綱目》,好好陪陪我的親人 。
四、板書設計
李時珍夜宿古寺
夜宿古寺——行的苦 住的苦
師徒談苦——吃的苦
記載收獲——嚴謹踏實
四年級語文教案《李時珍夜宿古寺》 篇5
《李時珍夜宿古寺》記敘的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藥學家、醫學家李時珍不顧年歲大,為修訂《本草綱目》住破廟、啃干糧,以及在月光下認真記載尋訪所得的事跡,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
本文故事性很強,所以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通過品讀語言來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性格、品質。比如:課文從哪幾個地方體現了李時珍“苦”?通過巡視,我發現大多數同學都能夠找到三處體現他過程的苦,但“日積月累地奔波,在破廟里過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們修訂號=好《本草綱目》,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很多學生沒有找到,所以在講的過程中,我著重讓學生體會這句話中的內涵,通過朗讀感受李時珍的不怕苦及為名造福的品質。
在讓學生理解“端詳”的時候,開始只能說出仔細,但沒有說具體。讓他們拿出自己的尺,跟同桌的對比會有什么不同,他們很順的.翻來翻去,也就理解了李時珍當時的情境,感受他的無比敬業、細心。
四年級語文教案《李時珍夜宿古寺》 篇6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回顧文本:
1、上節課,初讀了課文,了解了文章的脈絡,學習了本課的第一、二小節,還認識了許多生字新詞,你能準確認讀這些詞語嗎?
出示:察訪 饑餐渴飲 曉行夜宿
焦急、破敗、斷垣殘壁
降臨、啃干糧、長年累月
皎潔、尋訪、筆墨紙硯
你能選用同行中的詞語說一句或幾句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話嗎?(交流)抓住關鍵詞的能夠幫助我們更清楚地復述內容。
2、剛才是分行來看,如果把這些詞語做為一個整體,你能用一個字來概括李時珍的這番經歷嗎?板書“苦”(同步口述:為采草藥【寫草字頭】,夜宿古寺【寫古字】,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苦”?板書“?”)
3、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入那個夜晚,走近李時珍,探詢答案。打開書,認真閱讀課文,在你感受到“苦”的地方做上記號。
二、精讀文本,走近李時珍:
(一)品出文字中的“苦”
1、學生讀文、勾畫。(四人小組交流)
2、組織學生交流──(隨機進行,預設如下)
a、住之苦
(1)結合學生發言出示“李時珍輕輕推開門”一句。
(2)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苦”從何來?結合感受說具體。并結合感受讀一讀。
(3)這是怎樣的一幕,讓我們一起輕輕推開門,出示圖片(灰塵、斷垣殘壁、青苔、蜘蛛網)。
──這就是那破敗的古寺,你們看,這里到處是(灰塵)。
──就連斷垣殘壁上也(布滿了青苔),青苔多嗎?誰再來讀讀。
──讓我們再走近些,你看,屋頂上有(蜘蛛網),窗戶上有(蜘蛛網),就連佛像上也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網)。
(4)此刻,你的感受是否更真切了?再來讀讀這段文字吧,齊讀。
(5)從住的地方來看,李時珍的經歷真可說是“苦”。
b、吃之苦
(1)結合學生發言出示“啃干糧”一句。
(2)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
預設一:能談到“啃”,讀出你對“啃”的體悟。再指名讀。
預設二:不能談到“啃”。
讓學生再細細讀讀,看看有沒有哪個字特別吸引眼球?
(3)從吃的角度來看,李時珍的經歷真可說是“苦”。
c、工作條件苦
學生匯報,談體會。
從工作條件來看,李時珍的經歷真可說是“苦”。
(二)悟出李時珍眼中的“苦”
1、從住到吃,再到工作的條件,李時珍的這番經歷可真是一個字──(苦), 李時珍又是怎樣看待這“苦”的呢?迅速到文中找一找吧。
2、用手勢告訴我答案在哪一小節?(七)
3、出示第七小節,指名讀。
4、李時珍眼中的“苦”,你找到了嗎?(結合學生回答點紅“苦多了”和“吃點苦”,其中“多”和“點”突出)
5、再讀讀這兩處,你有什么困惑嗎?
(預設學生質疑:到底苦多還是苦少?)
6、讓我們回到那個夜晚,邊讀邊走進李時珍的內心,探尋他眼中的這份“苦”。指名分角色朗讀3-7小節(找李時珍,找龐憲──齊讀,老師讀敘述部分)。
(1)第4小節處
a、隨機采訪──這里這么臟,你怎么一點兒也不驚訝呢?(見得多了,吃苦值得)
b、原來,面對這破敗古寺,李時珍能如此平靜,都是因為他心里想著(出示并引讀“吃點苦”一句)
c、讓我們一起體會一下李時珍此時的平靜,齊讀第4小節最后一句。
(2)第5小節處
a、接著分角色讀,至小節末(提醒:讀書要注意聲情并茂)。讓學生觀察扮演李時珍的同學的表情,有什么問題想問嗎?(那么苦,為什么還會笑?)
b、讓扮演者回答。這淺淺的笑,告訴我們,李時珍一心想的還是(引讀“吃點苦”一句)
(3)這樣的想法,這微微的笑容,感染著李時珍身邊的每一個人,難怪徒弟龐憲會說(引讀第6小節)。
7、20、50,這樣的數字在李時珍身上還有很多,想知道嗎?讓我們再來看看吧,出示相關資料。指名分條讀。
8、看了這樣一組數字,關于這“苦”,你又有什么感受?(扣住“苦”)
9、是啊,可就算歷經千辛萬苦,李時珍還是認為為了修訂《本草》,吃點苦是(值得的)。
10、他一心想的就是《本草》,那就讓我們走進他編撰《本草》的不眠之夜,走進書中的一個個藥方,說不定,你還能品出另一番(苦)。
12、速讀8-13小節,找一找課文中提到的藥方,勾一勾。
13、結合學生回答出示文中5個藥方。
──第一條指名讀
──第二條女生讀
──第三條男生讀
──最后兩條最不易區分,齊讀。
14、“雞腸草”“鵝腸草”這兩個藥方的背后還有一段小故事呢。你能也用抓關鍵詞的方法把這個故事說給大家聽一聽嗎?先準備準備吧。提醒:有些同學勾出了關鍵詞再練說。(指名說故事)
──好個“端詳了一陣”,神情專注的李時珍給你印象?(認真)
──你剛剛是在背故事,誰能講好故事?可要繪聲繪色,還可以加上動作。
──好個“放在嘴里嚼嚼”,(讓其再做做動作),李時珍在細細品,你從這動作中又品出些什么(細致謹慎)。
15、其實《本草綱目》中,許多藥方都是李時珍通過實踐得來的,出示補充的藥方,引讀。
──通過試驗,他知道了(讀前三條)
──有的時候,他甚至會用自己的身體來做實驗,有這樣一個藥方(讀藥方),它的背后又是怎樣的故事呢?
16、讓我們靜靜地瀏覽。字幕式出示《曼陀羅的故事》
17、翻開了《本草綱目》,解讀了一個個藥方,相信你對李時珍經歷的這份苦一定有了全面的認識,這個問號可以消失了嗎?如果要換個標點,你想換為?
18、(!等,讓學生說理由──太苦了,甚至要付出生命)結合學生發言引讀──李時珍的內心仍然回響著同一個聲音(出示并齊讀“吃點苦”一句)
19、現在,如果讓你也用一個字來概括李時珍眼中的(苦),你想說?(預設:“值”等)隨機板書
20、對,為了《本草》,一切都(讀“值”)。
三、了解《本草》,走進李時珍:
1、真的值嗎?一切還得后人評說。出示《本草》圖(學生說資料)
出示補充資料(引讀)
2、此刻,你對這“苦”與“值”是否有了更深的感悟?那就帶著你的感受再來讀讀李時珍的心聲吧。(出示并齊讀第七小節)
3、(漸變為李時珍圖)這番話語,就出自這位瘦弱的老人,他就是(李時珍),學文結束了,可學習未結束,課后圍繞他(李時珍)你還打算做些什么?(學生自主研發研究性學習主題)
板書設計:
李時珍夜宿古寺 苦?!
值
教學目標:
1、結合語境,理解重點詞語,從而深入體悟文本內容,切身感受李時珍為修《本草》而吃的“苦”。
2、在與文本直接對話,適時補充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知道成功的來之不易,了解中華醫學的博大精深。
3、繼續培養學生敢于、善于提出疑問,以及復述敘事作品的能力。
教學重點:
1、以“苦”為抓手,深入學習文本。
2、繼續培養學生邊讀邊思的良好閱讀習慣。 教學難點:通過文本,感受人物身上的可貴精神品質,特別是體悟李時珍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教學準備:李時珍的故事,《本草綱目》的介紹,課件等。
四年級語文教案《李時珍夜宿古寺》 篇7
月 日
課題
李時珍夜宿古寺
課型
單元
五
教學目標
1、 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查字典學會文中生字,結合課文理解新詞的意思。
3、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李時珍為編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 讀順課文,查字典學會文中生字,結合課文理解新詞的意思。
2、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李時珍為編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教法學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講故事,揭示課題
1、 講故事:“漏籃子和虎掌的故事”,突出藥店老板把“虎掌”替代“漏籃子”發給病人家了。老板的根據:藥物書上明明寫著——:漏籃子又名虎掌。問題關鍵:舊的藥物書害人不淺。
2、 李時珍決心重新編寫一本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3、 由此揭示課題:李時珍夜宿古寺。板書課題,讀題。
4、 釋題。
二、 初讀課文
1、 講清自讀課文要求
(1) 自由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
(2) 劃出不理解的字詞,通過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3) 田園指什么?它有哪些詩情畫意?理清課文大意。
2、 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
3、 檢查自讀效果
(1) 指名讀課文,要讀準字音。(注意前后鼻音、平翹舌音)師正音。
(2) 說說自己理解哪些字詞的意思,是通過什么途徑理解的,將以那種方式理解。
(3) 指名說說課文大意,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三、 指導書寫生字
1、 出示生字卡片,提示:注意一些易錯字的正確寫法。
2、 學生練習描紅仿影。
第二課時
一、 談話導入新課
二、 精讀課文
1、 學習第一階段(1-4節)
(1) 學生讀課文,說一說李時珍為什么要“夜宿”古寺?
學生交流:“一心趕路,錯過了夜店”。引導學生理解“一心”是什么意思?
(2)李時珍為什么這樣“一心”趕路?
(3)徒弟發現了房屋輪廓。“隱隱約約”是什么意思?“走進一看”怎么樣?
(4)李時珍夜宿的古寺是怎么樣的?這是一座破敗的古寺。“破敗”
的意思是什么?文中怎樣描寫“破敗”的?到處是“灰塵”;長滿了“青苔”;連神像都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網。這說明了什么?(古寺沒有人來,十分荒涼)
(5)李時珍就在古寺“夜宿”,這表現了李時珍的什么精神?
2、學習第二階段(5-7節)
(1)李時珍是怎樣在古寺里過夜的,學生讀第二段。
(2)交流:生火、燒水、啃干糧。
(3)分角色朗讀師徒對話。
(4)組織朗讀,體驗人物感情。
(5)指導互評讀對話的得失。“笑”的探究:龐憲對師傅的敬佩。李時珍的崇高精神。
3、學習第三階段(8-13節)
(1)學生朗讀課文,說說這一段寫了些什么?(李時珍趁著大好月色記下尋訪所得。)
(2)引導學生理解“端詳”的意思
(3)“生嚼”怎么理解?兩個省略號各有什么作用?
(4)從中可以看出李時珍的什么精神?
(5)討論交流:作者是怎樣表現“夜宿”中的時間推移的?
“太陽漸漸下山,飛鳥歸林”。(將要入夜)
“夜幕漸漸降臨”。(天色漸黑)
“皎潔的月光透過露天的屋頂,照進了房子里”。(入夜之后,月亮升起,月色光明)
“圓盤似的月亮,慢慢移動到了當空”。(夜已深了)
(6)這與李時珍的精神品格有什么關聯?(李時珍抓緊時間,夜以繼日,多么難能可貴的敬業精神!)
三、總結全文
1、指名朗讀課文
2、說說從李時珍身上學到了什么?
第三課時
一、復習舊知
1、提默生字詞
2、說說李時珍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二、指導復述
1、引導學生理出復述綱領:
投宿荒涼的古寺——啃食干糧—借月光記載草藥—冒險品嘗草藥
2、 學生練習復述。
3、 指名復述。
三、 鞏固練習
1、 抄寫詞語
2、 完成課后練習4。
修改建議、評析及補充
板書設計
17、李時珍夜宿古寺
投宿荒涼的古寺——啃干糧—借月光記載草藥—冒險品嘗草藥
教學
反思
四年級語文教案《李時珍夜宿古寺》 篇8
今天學習了課文,在教學時抓住了一個“苦”字提領課文第一、二部分,覺得效果不錯。特記下其中片段:
師:同學們,李時珍帶著徒弟四處走訪,你們覺得他們苦嗎?
生:苦啊(不苦!)
師:請你帶著這個問題認真讀書,主要讀第一到第八節,你覺得有必要,也可以讀讀全文,抓住關鍵的地方來談談你的看法。
(學生仔細讀書,不時與同桌交流著)
生:我覺得他們生活得很苦,課文第四小節描寫的古寺很破敗,到處是灰塵,斷垣殘壁上長滿了青苔,佛像上有厚厚的蜘蛛網。
師:你知道“斷垣殘壁”是什么意思嗎?
生:我知道是“垣”是“墻”的意思,“斷垣殘壁”應該是“墻壁倒塌”的意思。
師:是啊,倒塌的墻壁,厚厚的灰塵,那么簡陋,那么荒涼,所以作者說這是一座(齊答)“破敗”的古寺。
生:我要給補充,說不定古寺的屋頂上還有個破洞,古寺里還經常有老鼠蟑螂出沒,怎么會不苦呢?
生:我覺得他們不苦,李時珍笑著問他的徒弟“覺得苦嗎”,能笑著說明他不覺得苦。
生:另外李時珍說“修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他認為這值得,就不苦了。
師:可見,李時珍是個怎樣的人?
生:為了老百姓,做什么也愿意,苦也不怕!
生:這只能說明他不怕吃苦,事實上的確是很苦的。“先生快50歲的人了,都挺得住”,“挺”就說明生活苦,很難熬,另外“長年累月”的奔波難道不苦嗎?
師:知道“長年累月”的意思嗎?“累”的意思呢?(回答略)
生:我還想說:“住在廟里,哪能和住在家里比呢?”住在家里吃好的,穿好的,睡在溫暖柔軟的床上,可現在只能啃干糧、喝泉水、住破廟,連桌子也是磚頭壘起來的。
生:“饑餐渴飲”、“曉行夜宿,”又“走了好幾個月”,現在連住店也錯過了,我想他們不僅僅今天是這樣,而是一直都過著這樣的生活,真是很辛苦。
生:但是李時珍并不認為這樣苦。
師:大家說德都很不錯,尤其能緊緊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老談自己的體會,從剛才的交流中,我們感受到,李時珍帶著他的徒弟出去察訪藥材幾個月的生活,的確很苦,然而李時珍卻并不覺得苦,那是因為——
生:他不怕吃苦,他要為老百姓修訂《本草綱目》
……
思考:本來在組織學生理清課文脈絡的時候,就發現學生的想法很多,并且很有自己的道理,所以我告訴學生,只要能說明理由,并且讓大家信服,我們認為這樣的理解方法都可以。
所以在教學第一、第二部分時,我采用了這樣的方法,抓住一個“苦”讓學生去讀書。有了這樣一個提領性問題,學生的讀書就有意義了,并且讀得深了,一部分學生通過字詞句來說明“李時珍察訪藥材的生活是很苦的”,課文中有大量相關語句的描寫,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我就有機穿插有些重點詞語的理解,如“斷垣殘壁”、“長年累月”、“饑餐渴印”等等;一部分學生抓住李時珍的話來闡述自己的觀點“李時珍不覺得苦”,由家里生活和古寺生活的對比,由苦和“不覺得苦”的對比,由因“萬民得福”而覺得值得的體會,學生更進一步認識到,李時珍的以苦為樂、愿意為民造福。
讓孩子能深入讀語文書,這是語文教師的職責,在我們的語文課上,我們應該善于抓住契機,提供一個有意義的話題,讓學生帶著話題去讀書、去思考,去獲得成功。
四年級語文教案《李時珍夜宿古寺》 篇9
蘇教版國標本四年級上冊在品味語言中體會“甘于吃苦、不怕冒險”精神——《李時珍夜宿古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浮想畫面,感受古寺環境的破敗
1.讓學生默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什么?
請大家將語言組織好,先自己說,再交流:課文主要寫了——李時珍師徒為了察訪藥材,住進了一座古寺,喝泉水,啃干糧,品嘗藥草,記錄一天的尋訪所得。
【閱讀教學要遵循“整體——部分——整體”的原則。這一環節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在“整體”的觀照下學習全文。這一教學過程既是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也是對學生進行語言的表達訓練。】
2.課文題目是“李時珍夜宿古寺”,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集中描寫“古寺”的自然段讀一讀,想想:哪個詞最能反映古寺的特點?
3.學生找出古寺的特點是“破敗”后,師范讀第4自然段,要求學生閉上眼睛: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破敗的情景?
組織交流。①情景:到處是灰塵、斷垣殘壁上長滿了青苔、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網。②分析:“到處是灰塵、厚厚的蜘蛛網”說明了——(長時間沒人住);“斷垣殘壁、長滿了青苔”說明了古寺一些墻壁倒塌了,無人修整,寺里陰暗潮濕)。
4.出示:李時珍和龐憲住在這里,陪伴他們的是 ,是 ,是 ,是 。在這里,沒有 ,沒有 ,沒有 。
5.指導朗讀這一自然段。
【語文教學要重視形象性。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浮想相關畫面,感受到李時珍師徒夜宿的古寺是破敗的。在這里陪伴他們的是灰塵,是斷垣殘壁,是青苔,是厚厚的蜘蛛網,在這里沒有完好的桌椅,沒有平整的床鋪,沒有口渴的飯菜,沒有……所出示的填空題,有助于學生理解投宿環境的艱苦。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前后聯系,品析察訪過程的艱辛
1.師:請大家聯系第1—3自然段,說說:李時珍師徒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住進這座破敗的古寺的?
2.學生自讀后,組織討論:
①是在路上走了好幾個月的情況下(第1自然段)。這幾個月是怎么走過來的?——饑餐渴飲、曉行夜宿。請結合第5自然段內容,想想:在路上,他們餓了——(啃幾口干糧。比較:課文為什么用“啃”不用“吃或咬”?),渴了——(喝幾口泉水)。他們白天——(趕路察訪藥材),晚上——(隨便找個地方住下來)。他們真是太辛苦了!
【李時珍的辛苦不僅僅是在住宿條件上,還在于整個察訪過程。這一教學環節在前后文的聯系中引導學生進行品析、體會:在這好幾個月的察訪中“饑餐渴飲、曉行夜宿”,餓了吃什么?渴了喝什么?白天干什么?晚上干什么?從而感受察訪過程的艱辛。】
②結合第二自然段:因為他們一心走路,錯過了客店。想想:客店和古寺在環境上有什么不同?
出示:在客店里,沒有 ,沒有 ,沒有 。有的是 ,有的是 ,有的是 。
他們為什么不住在這樣溫馨的客店里,他們趕路為了什么?(察訪藥材,修訂《本草》)
3.李時珍師徒饑餐渴飲、曉行夜宿,吃不好,喝不好,睡不好,真是太辛苦了。指導有感情地朗讀1—5自然段。
4.李時珍覺得這樣苦嗎?李時珍是怎樣說的?指名讀第7自然段。
抓住“吃點苦是值得的”深化理解李時珍“為了修訂《本草》造福人類,甘于吃苦”的精神。①李時珍吃的苦少嗎?為什么說“吃點苦”?②“是值得的”,為什么值得?
5.再次有感情地朗讀第1—7自然段。
【這一環節在進一步將客店與古寺的對照中,在視“諸多之苦”為“吃點苦”的比較中,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李時珍為了修訂《本草》那種甘于吃苦的偉大精神。這樣的設計是簡單的,這樣的過程中扎實的,學生的理解是深入的。】
三、適度拓展,體會冒險嘗草的精神
1.指名讀第8—13自然段,想想:哪些地方讓你深受感動?
2.組織交流。
①白天,趕路、采藥,已經很累了,晚上還在趁著月光記錄尋訪所得,真令人感動。他們就是這樣一天一天過來的。
②抓住“李時珍端詳了一陣,各扯下一點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體會李時珍為了修訂《本草》不怕冒險的精神。
討論:李時珍嘗藥草可能會帶來什么后果?(中毒,甚至死亡。)
3.出示補充資料:
有一次,李時珍拿著“山茄子”回到家,搞清了這種草藥的學名是“蔓陀羅”。為了解它的藥效,李時珍把蔓陀羅泡到了酒里。酒泡好了,李時珍把家人和徒弟找來,囑咐了他們幾句話,就喝了許多藥酒,不一會兒就失去了知覺。
過了好長時間,李時珍還沒醒過來,家人和徒弟趕忙端來事先準備好的綠豆甘草湯,灌到他嘴里,沒多大功夫,李時珍醒了過來,大家才松了一口氣。當家人和弟子埋怨他太冒險時,李時珍笑著說:“不親自嘗嘗,怎么斷定它的藥效呢?”說完,趕忙記錄下蔓陀羅的作用、功效以及反應過程等。
【對教學內容的拓展要體現“適度”原則。為了引導學生體會李時珍嘗百草的冒險精神,教學中補充了這個小故事,這個故事文字淺顯,但內容感人,能很好地加深學生對李時珍的認識。】
4.指名讀第13自然段,讀后出示,要求學生口頭填一填:
寺外,山風呼嘯,貓頭鷹在尖叫著。寺內 。他們餓了, ;渴了, ;冷了, ;累了, 。夜漸漸深了,圓盤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當空。第二天一早,他們又要踏上察訪藥材的路程了。
【這一填空題,能有效地引導學生在眼前浮現夜深人靜時李時珍師徒活動的畫面。通過這樣的練習,讓學生感受到白天他們是累的,夜晚他們仍然很辛苦。】
5.組織討論后,指導讀第8—13自然段。
6.師:同學們,這樣的生活苦嗎?(的確很苦。)但李時珍怎么說的,讀第7自然段。
7.動筆寫寫:同學們,你學了本文后對李時珍一定有了非常深刻的認識,請給李時珍寫一段心里話。組織交流,結束課堂。
【這一環節的教學其實是引導學生從整體上進一步感受李時珍的偉大,同時也是引導學生運用語言表達自己情感的過程。】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應當凸顯語文學科的個性,立足工具,弘揚人文。”全國小語會崔巒會長說:“閱讀教學要憑借文本的語言,著重培養感受語言、理解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啟迪……”這些論述其實說明了如何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基于以上認識,筆者認為這篇課文的教學,應該努力體現在品味文本語言的過程中體會李時珍那種“甘于吃苦、不怕冒險”的精神。具體地說,就是抓住古寺環境的破敗、察訪過程的艱辛、品嘗藥草的危險等文本內容,引導學生聯系前后文,深入地品詞析句,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感受語言、理解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并水到渠成地對李時珍產生深深的敬佩之情。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課文重點,在前后聯系中品詞析句,培養學生感受語言、理解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
3.深刻理解李時珍所宿古寺環境之破敗、察訪藥材過程之艱辛,體會李時珍為了修訂《本草》而甘于吃苦、不怕冒險的偉大精神,激發學生由衷地產生對李時珍的敬佩之情。
四年級語文教案《李時珍夜宿古寺》 篇10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48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抓住重點語句,引導學生體會李時珍為編好《本草綱目》干甘于吃苦,嚴謹認真的塌實作風。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今天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生齊讀課題:16、李時珍夜宿古寺)
2、通過上堂課的學習,同學們一定對李時珍有了初步的印象。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人?(不怕苦不怕累,心中裝著百姓,為編《本草綱目》不辭辛苦……)
3、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近李時珍去感受他的高貴品質。
二、學習課文第2、3、4小節
1、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2、3、4小節,邊讀邊想:從哪些地方感受到李時珍不怕吃苦的精神的。
2、生交流,同時出示:李時珍輕輕推開門,只見里面到處是灰塵,斷垣殘壁上長滿了青苔,中間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網。李時珍對龐憲說:“我們就在這兒住一夜吧!”
(1)為什么從這里可以看出李時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呢?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這座古寺非常破敗,但李時珍一點都沒有放在心上。
(師相應板書:破敗)“破”就是-------,那為什么不說破的古寺,而說是破敗的古寺,究竟“破敗”在哪兒呢?
△“到處是灰塵”
說明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人來居住了),這是一座荒涼的古寺。還“敗”在哪兒?
△“斷垣殘壁上長滿了青苔”
墻壁已經倒塌,說不定地上還有殘磚剩瓦,僅剩的墻壁也搖搖欲墜,而這殘留的墻壁上竟然長滿了青苔!青苔一般長在哪里?(背陰潮濕的地方)這是一座陰暗潮濕的古寺!還“敗”在哪里?
△“中間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網”
不是一點點,而是厚厚的蜘蛛網!古寺的環境是多么惡劣!
(2)面對這樣破敗的古寺,李時珍遲疑了么?讀-----,“就”再讀得堅定些。
3、學到這兒,老師不禁有個疑問:李時珍干嘛非要住在這樣的破寺里?他在當時是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憑他的名望借助在當地居民家里完全不成問題呀!
4、學生交流:
(1)因為一心趕路,錯過了客店。
李時珍 “一心趕路”是為了--------?(察訪藥材)
(2)小結:李時珍為了一心趕路而錯過了客店,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察訪藥材,一門心思撲在修好《本草綱目》上,而對衣食住行這些基本的生活標準降到了最低。
5、讓我們再次捧起書跟隨李時珍到湖北西部山區那座破寺里去瞧一瞧,去感受李時珍那種一心為民,甘于吃苦的精神。(生齊讀2、3、4小節)
三、學習課文第5——13小節
李時珍一心為民,甘于吃苦的精神還表現在哪兒?請同學們默讀課文5至3自然段,找出你最受感動的句子。不動筆墨不讀書,同學們可以把有關語句在書上劃出來。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教師巡視了解學情。
2、學生交流:
根據生答,師相應出示:“恩,長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廟了過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們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1)學生先談談自己的體會。老師進一步引導:
李時珍說的“吃點苦”那是怎樣的苦?(引導學生結合上文或者前面的內容來談——住破廟、啃干糧、以磚為桌椅,借著月光記載草藥,饑餐渴飲,曉行夜宿等等)
(2)這樣的生活僅僅是一天嗎?一月嗎?一年嗎?不!是“長年累月”過這樣的生活!
(師補充:李時珍從35歲開始編寫《本草綱目》,在編寫的過程中,他腳穿草鞋,身背藥蔞,帶著徒弟,翻山越嶺,饑餐渴飲,曉行夜宿,訪醫采藥,到現在已經快50歲了,這樣長期在外奔波的日子已經快XX年了!可是李時珍卻說-------
(生再讀:“恩,長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廟了過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們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3)而且他是怎么說這句話的,找一找描寫神態的詞(笑著說)
(4)指讀并相應點評: ①住破廟是比家里苦多了,但李時珍并沒有放在心上 ②李時珍這種以苦為樂的精神讀出來了
4、分角色朗讀5-7自然段
李時珍為了修好《本草》,讓萬民得福,而自己甘愿吃苦的胸襟讓我們感佩!
5、還有什么地方讓你感動?
重點引導學生探究第12小節的細節描寫。(如果學生說到,就直接切入,如果沒有答到,就讓學生一起來學習第12小節)
(1)自由輕聲讀第12小節,李時珍在無法識別“雞腸草”與“鵝腸草”的時候他怎么做的?(放在嘴里嚼嚼)
同學們,品嘗草藥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很多植物是有毒的,李時珍作為醫生不懂嗎?那他為什么還要親自去品嘗草藥?(說明他做事非常的認真負責,一絲不茍,我們也可以把這種作風成為 板書:嚴謹)
(3)補充:李時珍不僅品嘗雞腸草,鵝腸草,還長期吃生姜為的是檢驗長食生姜是否有損視力,為了證實曼佗羅的藥性,他喝下了浸泡曼佗羅花的毒酒。他曾經這樣對兒子說:“不通過親自嘗試,怎么能驗證藥性?你爹冒了一回險,就可以免去許多病人再冒一回險。”
聽到這兒,你對李時珍又有哪些新的認識?(這就是李時珍,為了萬民得福,吃苦受罪甚至冒著生命的危險品嘗草藥,他的心中只裝著天下百姓,惟獨沒有他自己!)
(4)在第12小節中的兩個地方出現了省略號,它們表達的意思一樣嗎?
(不一樣,第一個省略號表示李時珍記到“雞腸草“時停下在思考,第二個省略號表示李時珍還在記載其他草藥。)
7、引讀:“寺外,山風呼嘯,貓頭鷹在尖叫著……”
夜已經很深了,而李時珍還在記錄著,他真是一個(完成板書:認真)的人啊!
四 總結全文
1、中國醫藥學的史冊上永遠記著這個名字——(李時珍);世界醫藥學的史冊上也永遠記著這個名字——(李時珍),他創造出了舉世聞名的醫藥著作——《本草綱目》。此時,瞻仰著他的像,看著這本《本草綱目》,你想說些什么?
2、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不怕吃苦,工作嚴謹認真的藥物學家——李時珍,記住編寫《本草綱目》這本百科全書的偉大作家——李時珍。
五、作業:
1、熟讀課文,準備復述。
2、搜集有關中藥或中成藥的知識,了解它們的藥效。
附:板書設計
16、李時珍夜宿古寺
尋訪藥材 投宿古寺
師徒談話 以苦為樂(或:造福萬民)
月光記載 嚴謹踏實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李時珍)
此文轉載
四年級語文教案《李時珍夜宿古寺》 篇1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27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 學習本課生字詞
2、 正確流利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理清脈絡
3、 學習理解詞語的方法
二、教具準備:課件
三、教學過程:
(一) 由生字“宿”導入,揭題
板書“宿”,師:認識這個字嗎?你能組哪些詞?哪個詞是“夜宿”這個詞中“宿”的意思?
晚上住宿就是“夜宿”,昨天你們夜宿在哪?外出旅游一般夜宿何處?古時候把旅館叫做客棧,有位古人出門在外不夜宿客棧,卻夜宿古寺,這位古人就是—李時珍(板書課題)
學生介紹李時珍。
師:《本草綱目》在課文中簡稱《本草》,李時珍寫《本草綱目》三次易稿,前后花了近三十年時間,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其中的一幕。
(二) 聽課文范讀,要求聽準字音
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三) 檢查
1、 認讀生字詞:
饑餐渴飲 曉行夜宿 藥材 師徒倆
灰塵 斷垣殘壁 青苔 破廟
呃逆 生嚼涎滑 生嚼無涎
前不見村,后不著店
2、 將詞語順序打亂,重新排列
師徒倆 饑餐渴飲 曉行夜宿
破廟 灰塵 斷垣殘壁 青苔
藥材 呃逆 生嚼涎滑 生嚼無涎
學生認讀, 找找排列有什么規律
找一找這些詞語中有哪些詞語不理解
再讀課文,在文中劃出不理解的詞語所在的句子。(四句話)
(四) 李時珍過著怎樣的生活呢?出示第一句(課文第一段)
1、 “饑餐渴飲”什么意思?再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出與此相關的內容。
出示句子“龐憲用陶碗.......啃干糧”
讀句子,你覺得李時珍吃得怎樣,喝得怎樣?“饑餐渴飲 ”(吃不好,喝不好)(聯系上下文可以使我們對詞語的意思理解的更準確。)讀句子,讀出意思。(板書:饑餐渴飲)
2、用同樣的方法理解“曉行夜宿”的意思。
默讀課文,劃出文中相關語句。
出示“這天……晚上到哪里住宿呢?”
這句話寫出了“曉行夜宿”中哪一部分的意思?這么晚他們才找地方投宿,試想第二天一大早,他們又會干什么?這就叫“曉行夜宿”。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李時珍)
此文轉載
這種情況可以說在這對師徒身上經常發生。讀句子,再讀問句。
3、再讀第一段話
四、第二句(第4節第一句)
李時珍夜宿古寺,這是怎么樣的一座寺廟呢?指名讀句子
“斷垣殘壁”這個詞語的理解難點在哪?
查字典理解“垣”,理解“斷垣殘壁”(通過查字典,理解關鍵字,幫助理解詞語)
可以用什么詞語形容這座古寺呢?
朗讀。
五、在這樣一座破廟里李時珍簡單地吃過晚飯,又干什么了呢?快速在課文中尋找答案,用文中的語言回答。(板書:記下尋訪所得)
出示第三、四句(11小節和12小節最后一句話)
“刀豆子......呃逆”
“他接著往下寫......無涎......”
1、 你可以通過什么方法理解詞義呢?
2、 匯報結果
(查字典、結合生活實踐......)
3、出示句子:
1)忍冬花.......
2)胭脂草......
3)刀豆子......
4)雞腸草......
學生正確讀句子。
介紹:《本草綱目》一共記載了1892味藥,李時珍就是這樣一邊察訪藥材,一邊及時記下所得,終于完成了這一巨著。
六、這節課學到這你有了哪些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六、再讀生字詞
九、生字描紅。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師引說:我們知道了李時珍和弟子龐憲一路……,(“饑餐渴飲”)來到一座(引古寺)。這是一座怎樣的古寺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板書:饑餐渴飲 曉行夜宿]
二、走進古寺
1.自由讀第四自然段,看看這是一座怎樣的古寺?
2.多媒體出示古寺,交流感受古寺的破敗,畫出重點詞語,重點給合圖形理解“斷垣殘壁”。
3.讀出“破敗”的景象,體會住的苦。
4.懂讀好李時珍的話,抓住“就”字體會住的苦。
三、寺中談苦
1.師徒倆決定住在古寺中了,夜幕漸漸降臨…啟讀第五自然段。你感受到什么?
2.交流吃的也很苦。畫出重點詞語,品讀感悟。
3.第一第二句話可以用哪個詞語概括。(饑餐渴飲)
4.這一切在李時珍看來苦不苦?從哪里看出來的?(引出從師徒的對話中看出來的)
5.從哪句里聽出來的?相機出示:“但我們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抓住重點字“值”體會他們的生活實際上是苦的,但他覺得“值”!
6.龐憲覺得苦嗎?從哪里看出來的?你是怎樣體會龐憲的話的?
7.分角色朗讀。
四、月下記錄
1.看圖,你想怎么形容當時的天氣。(大好月色)請同學們自讀8至13自然段,看看他們在這大好月色下做些什么?
2.把打動你的地方找出來,邊讀邊做記號,教師巡視指導。
a連夜記錄
從第8第13自然段體會李時珍白天尋訪藥材,到了晚上還不休息,夜以繼日的工作。
配樂朗誦,其他同學閉上眼睛聽。
如果你是李時珍,此時此刻,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引出“但我們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抓住重點字“值”體會他們的生活實際上是苦的,但他覺得“值”!
b邊讀邊寫部分
出示李時珍讀的內容,仔細品讀。
齊讀第9自然段第一句話,從這里你體會到什么?(生活苦)
但是…引出“但我們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抓住重點字“值”體會他們的生活實際上是苦的,但他覺得“值”!
c區別藥性部分
自讀第12自然段,畫出關鍵的動詞。和同桌交流表演,進行體會。
表演區別藥性的部分,抓住重點詞語。
你敢這樣做嗎?為什么?
李時珍為什么敢呢?
引出“但我們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抓住重點字“值”體會他們的生活實際上是苦的,但他覺得“值”!
注意兩個省略號的運用。
五、情感升華
1.小結,多媒體出示李時珍修訂《本草》的資料。
2.配樂,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怎樣、你想說些什么?
3.齊讀板書形成的小詩。
4.有感情地齊讀李時珍這個名字。
中國醫學史冊上永遠記載著這個名字——李時珍;
世界醫學史冊上永遠記載著這個名字——李時珍;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為為民造福而不怕吃苦,不怕危險,嚴謹認真的醫學家——李時珍;
讓我們永遠記住編寫《本草綱目》這本百科全書的偉大作家——李時珍!
六、作業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李時珍)
此文轉載
1. 講述《李時珍夜宿古寺》這個故事
2. 認識一些中藥,了解它們的藥效,舉行一個中藥交流會。
板書設計一: 16、李時珍
夜宿古寺不覺苦,
飲餐渴飲 修訂本草萬民福。 甘愿吃苦
曉行夜宿 月下認真做記錄, 甘愿冒險
極端負責稱楷模
板書設計二:
16、李時珍夜宿古寺
(破敗)
喝水、啃干糧
邊憶邊寫
端詳、扯下、嚼嚼
不怕吃苦,工作嚴謹、認真、踏實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李時珍)
此文轉載
四年級語文教案《李時珍夜宿古寺》 篇12
一、 復習導入
1、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6課。首先來復習幾個詞語。
出示:饑餐渴飲 曉行夜宿 斷垣殘壁 長年累月
若有所悟 修好《本草》萬民得福
2、指名讀。
3、師:你能選用其中的幾個詞語說說這篇文章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嗎?
4、生:李時珍為了修好《本草》,使萬民得福,他饑餐渴飲、曉行夜宿,長年累月地在外奔波。
生:李時珍饑餐渴飲、曉行夜宿,住在斷垣殘壁的古寺中,是為了修好《本草》,使萬民得福。
二、 學習一至七自然段
1、師:是啊,李時珍為了尋訪藥材已經在外地走了好幾個月了。請大家自己讀讀第一至七自然段 ,畫出寫李時珍饑餐渴飲、曉行夜宿的句子。
2、生:我是從第三自然段中看出來的。
出示:李時珍輕輕推開門,只見里面到處是灰塵,斷垣殘壁上長滿了青苔。
我覺得這兒太臟了,到處是灰塵,連個可以坐的地方都沒有。我們家窗明幾凈,非常整潔。
生:而且這里多危險呀!
生:這兒實在太臟了,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他們該怎樣睡呀?
師:是啊,趕了一天的路就住在這樣的環境中。齊讀這段話。
3、生:第四自然段也寫到了。
出示:他們揀來枯枝雜草生起火來,一邊喝著山泉水,一邊啃干糧。
他們累了一天只能喝點山泉水,靠啃點干糧來充饑。
請選擇其中一個情景展開想象。
出示:冬天,大雪紛飛,寒風刺骨,李時珍……
夏天,驕陽似火,酷暑難熬,李時珍……
一天,李時珍在懸崖絕壁上發現一種珍奇的藥草,他……
生:一天,李時珍在懸崖絕壁上發現一種珍奇的藥草,他顧不得自身的安危,艱難地向頂爬去,身上劃下了一道道血痕,手上磨出了一個個血泡,可是他忘記了疼痛,一心只想采到藥草。
生:夏天,驕陽似火,酷暑難熬,李時珍頂著烈日尋訪藥材,他累得大汗淋漓,嗓子都冒了煙,很想停下來歇歇,可是一想到早日修好《本草》就可以早點讓百姓得福,于是他又加快了步伐。
生:冬天,大雪紛飛,寒風刺骨,吹在臉上如刀割一般。地面上覆蓋著厚厚的白雪,每走一步都那么艱難,但他沒有退縮。
師:同學們的描述仿佛讓我們也親身體驗到了其中的千辛苦。讓我們再來回味回味師徒二人在月色下,在破敗的古寺中的這番談話吧。
分角色練習讀對話,再指名讀。
三、學習第八至十三自然段
1、趕了一天的路,翻山越嶺,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落腳的地方,本該好好休息才是,他們休息了嗎?自由朗讀八至十三自然段。
生:他們在趁著月色記錄今天的尋訪所得。
2、書中的哪一幕給你的印象最深?
生:他親自品嘗藥草給我的印象最深。
出示:他拿在手里仔細端詳,又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師:是啊,雞腸草與鵝腸草葉子十分相似,但是藥性不同。李時珍有什么辦法區別它們呢?
生:他仔細端詳了一陣,覺得還不能辨別,于是又放在嘴里嚼嚼。
師:同學們,是藥三分毒,有的藥甚至還有生命危險,李時珍作為一代名醫,他難道不知道嗎?
生:知道。
師:那么他為什么還這樣做呢?
生:他是為了讓他修訂的《本草》更加準確,他親自嘗嘗,就避免讓后人因為開錯藥方而出現危險了。
3、這是一件多么危險的事啊。還有一次,李時珍為了試一試曼佗羅的藥性,因為麻醉性太強,幾天昏迷不醒,家人焦急萬分。學到這里,那么對李時珍或許有了更深的了解,你想對他說什么嗎?
生:李時珍你不顧自身安危,冒險試藥,心中只想著百姓,我真敬佩你啊!
生:你真是一個稱職的醫生每一種藥草你都要仔細辨別它的藥性,你修訂的《本草》讓萬民得福,你給人類做出了貢獻。
5、師:此時,寺外山風呼嘯,貓頭鷹在尖叫著。圓盤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當空。夜已經很深了,李時珍還在干什么
生:他們還在把今天的尋訪記錄一一寫下來。
出示:他忘記了……忘記了……忘記了……心中只有……
生:他忘記了饑餓,忘記了寒冷,忘記了休息。
生:他忘記了父母,忘記了孩子,忘記了兄弟姐妹。
生齊說:心中只有修好《本草》,萬民得福。
四年級語文教案《李時珍夜宿古寺》 篇13
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國標本第七冊16課《李時珍夜宿古寺》。本文講述的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不顧年歲大,為修訂好《本草》住破寺、吃干糧,以及在月光下認真記載尋訪所得的事跡,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用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李時珍為編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李時珍為編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教法學法
一、處理好“小故事”與“大背景”的聯系。
“李時珍夜宿古寺”這件事,相對于李時珍修訂《本草》來說,只是其中的一個小故事。可是就是在這個小故事中,可以看到一個為了實現人生目標,造福人民的高大形象。所以,在處理教材時,我決定把這個“小故事”與修《本草》這個“大背景”緊密結合來進行教學。從而為理解文中李時珍“修好本草,萬民得福”打下了基礎。
二、突出重點、讀中感悟。
本文的教學,我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李時珍修訂《本草》時,歷經的千難萬險,以及他們面對艱辛時所表現的樂觀態度。主要采取找重點句,抓關鍵詞,感情朗讀等方法來引導感悟。我引導學生精讀課文中的三處內容:1、古寺的破敗景象;2、李時珍師徒的對話。3、李時珍親自嘗草藥;這些內容從不同的角度突出表現了李時珍的不怕困難、不怕危險的精神境界。
三、抓住環境描寫以及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特點。
其實這也是寫人的文章的基本方法。我們學習語文的目的之一是習得方法。把學到的寫作方法及時地遷移運用到自己的語言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得到知識的積累,技能的發展。
根據教材特點,我結合學生的特點,將本課分為兩課時,第一課時學習生字,簡介李時珍,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接下來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設計。
教學過程如下:
一、復習導入,作好鋪墊
課的一開始出示一組詞語,引導學生重溫李時珍修訂《本草》的艱辛,為下面的教學作好鋪墊。接著引讀課題緊扣課題中的“古寺”質疑“這是一座怎樣的古寺?”,直奔文章重點段落。
二、通過閱讀環境描寫的句段,感悟李時珍察訪藥材中生活的“苦”
在這里重點指導朗讀描寫古寺的詞和句,如“破敗 ”“到處是灰塵” “斷垣殘壁等詞語,體會環境的惡劣。
之后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其他描寫環境惡劣的句子,讓學生從我的導讀轉為自學體悟。
三、通過閱讀文中的人物對話描寫,感受李時珍的“不怕苦”“甘于吃苦”。
出示對話,引導學生自讀,交流感受最深的一句話,重點指導第二個重點句: “恩,長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廟了過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們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先讓學生談談讀后的體會。我進一步引導學生抓住“長年累月”“苦多了”等詞適當補充資料,引導重點理解這句話。
四、品讀12自然段,結合動作描寫,感悟李時珍親身品嘗草藥的嚴謹作風由問題“當李時珍在無法識別‘雞腸草’與‘鵝腸草’的時候他又是怎么做的”,指導學生抓住 “端詳”“扯”“放在嘴里嚼嚼”等詞體會李時珍做事非常的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再通過想像如果吃到的是有毒的草藥會怎么樣,感悟他的甘于奉獻的精神。
五、總結升華,感悟李時珍的高貴品質
生讀最后一節,師補充:山風透過露天的屋頂吹起了他花白的頭發,夜越來越深了,李時珍渾然不覺,依然在觀察著、研究著、記載著,他的臉上帶著喜悅和滿足的笑容……
李時珍就是以這種不畏艱辛,嚴謹踏實的作風,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才發現了很多有用的中藥, 創造出了舉世聞名的醫藥著作——《本草綱目》。
板書:李時珍夜宿古寺
不怕吃苦
嚴謹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