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教學目標和課文簡說(精選17篇)
《頤和園》教學目標和課文簡說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長廊、柱子、神清氣爽、建筑、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蔥郁、掩映、朱紅、隱隱約約、堤岸、雕刻、獅子、姿態不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4、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材簡說:
這篇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全文層次清楚,首尾呼應,語言生動優美、具體形象,處處洋溢著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
課文移步換景,按照游覽的順序記敘。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住“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然后抓住每一間的橫檻上五彩的畫的特點從內部介紹,最后抓住長廊兩旁風景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云殿的壯觀景象,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景色;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課文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結尾與開頭呼應,表達了作者的贊美之情。
教材中配有3幅圖片,分別是長廊、佛香閣和十七孔橋,可以使學生形象地感受頤和園的美麗。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進一步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是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學習按照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本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優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學的難點是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頤和園》教學目標和課文簡說 篇2
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全文層次清楚,首尾呼應,語言生動優美、具體形貌,處處洋溢著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學習時要邊閱讀邊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注意積累語言,學習按照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一、我能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風景 金碧輝煌的( )
( )的湖水 郁郁蔥蔥的( )
( )的長廊 姿態不一的( )
( )的湖面 奇形怪狀的( )
二、我會給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詞語選擇恰當的解釋
好:①便于 ②表示數量多 ③跟“壞”相反 ④容易 ⑤很,特別
1、一陣風吹來,好涼快啊!( )
2、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 )
3、這道題真好做。( )
4、我是班上的一名好學生。( )
三、我能填空并回答問題
1、______的柱子,_____的欄桿,______,這條長廊有__
___長,分成_____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______的畫,畫著人物、
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_________。
⑴ 這條長廊上的畫給人的印象是怎樣的?用一個成語來形容。
這是一條的走廊。
⑵ 這一段話中的數字說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橫檻上的畫有幾千幅,可以用什么成語來形容?
2、作者來到頤和園,首先游覽了___________,然后是_____
__,最后是_________,頤和園的景色真美啊!
四、我要學習《頤和園》的寫法,記一次游覽活動
《頤和園》教學目標和課文簡說 篇3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學生對風景描寫的理解領悟。
教學重點:讀懂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
學情分析:學生大多喜歡美麗的風景,樂于學習本課。
教法:講授法。
時間:一課時
教程:
一、初讀感受美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讀懂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
3.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學生的審美培養
二、細讀課文
1.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受頤和園的美景。
(1)談一談自己最喜歡的景點是哪里?
(2)朗讀時,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作者的贊美之情。
2.引導學生研讀課文,學習作者的描寫和表達的方法。
(1)弄清課文的介紹順序
(2)欣賞課文的優美的語言
(3)朗讀的指導
A.指名讀、比賽讀、范讀、評價讀、形象讀。
B.說一說頤和園的美。
學生當游客,自己當導游,說說頤和園的美景。
三、小結;你喜歡本文的那段描寫?
四、積累遷移
(1)本文優美的語句比較多,可以讓學生做自選詞句的練習。
(2)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部分背誦抄寫。
五、板書設計
地理位置——北京西部
頤和園 年代、面積
自然人文景觀
頤和園美景傾倒中外游客
《頤和園》教學目標和課文簡說 篇4
【教學目標】
1、按照課文所記敘的游覽順序,練習給課文分段。
2、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理解詞句,會用“聳立”和“隱隱約約”2個詞語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按照游覽順序給課文分段。
2、學難點借助課文,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語: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
教師板書課題:
頤和園
那里有著名的長廊、佛香閣、昆明湖、十七孔橋等人文景觀。今天就讓我們尋著作者的足跡,一同來飽覽頤和園的美景。
二、出示幻燈片
認識頤和園的幾個著名景觀,從直觀入手,對頤和園的美景先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有條件的可以給學生播放有關頤和園的風景教學錄相片。或出示一組有關頤和園名勝風光圖片。)
三、學生輕聲讀課文,用筆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劃出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四、學習生字和要求寫的字
1、學習生字:
識字教學的要求是讀準字音、記清字形、了解字義。會給生字組詞。
⑴ 利用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⑵ 用多種方法記憶字形。
① 用拆合法記“殿、眺、閣、聳”的字形:
例如“殿”字。我們把它拆成三個部分,左上角是尸體的“尸”;左下角是個“共”字;右邊是沒有的“沒”的右半邊“殳”;再把這三個部分正確地組合在一起就是“殿”字。
② 利用形聲字構字規律記憶“閣、雕”的字形。“閣”屬于外形內聲類,“門”形旁表意;“各”聲旁表音。
講解:聲旁和形旁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有的形旁能大致表示出屬于哪一類的;有的就不能明確地表示出來。有的聲旁能表音,有的就不能準確地表示讀音。如:“堤”字就不能念成(shì)。因此,學生在遇到形聲字時不要“念半邊”,要正確運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識字。
③ 用比較法記憶“栽、雕、賞”的字形:
(根據生字字形上的特點,找出一些與生字字形相近的字,形近字之間區別對比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記住生字的字形。)
栽──裁──載;賞──黨──堂;雕──準──誰──淮。
⑶ 借助字典理解字義、詞義:
查字典也可以幫助學生識字。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查字典使用工具書的這種能力。學生具備了這種能力將終生受益。
2、解釋下列詞語:
神清氣爽:形容人頭腦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姿態不一:樣子各不相同。
琉璃瓦:內層有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燒制成的瓦。形狀像半邊粗竹筒,外部多是綠色或金黃色,鮮艷、發光,多用來鋪宮殿或廟宇的屋頂。
橫檻:本課指橫嵌的長方形欄板。
宮殿:帝王居住的高大華麗的房屋。
遠眺:往遠處看。
畫舫:裝飾華美、專供游人乘坐的船。
蔥郁:青翠茂密。
五、用不同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六、學法指導
教會學生如何給課文分段。
〖課后小結〗
學生沒有到過北京,對頤和園的湖光山色,亭臺閣榭,長廊石橋等景物沒有感性認識。在做教學準備時,我搜集了頤和園許多相關資料,還要求學生回家搜集頤和園的資料,如圖片、音像、古詩、對聯、美文等。然后把師生共同搜集的資料制作了課件,創設了一個虛擬的網絡環境,并引進課堂,進行了的嘗試和探究,充分發揮了教師和學生的雙主體作用,使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融為一體。教學時,讓學生邊游覽邊談體會與感受,啟發學生進行想象,學生如臨其境,對頤和園的景色優美就有了具體、形象的主觀感受,學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學習,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尤其是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后,學生利用課件,自主探究自己喜歡的景點,新鮮感也很強,個性化的學習要求,讓學生充分的享受學習的自主,品味頤和園獨特的美,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深感在語文課教學中,教師的課前教學準備,千萬不可忽視與互動學生。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齊讀課文,講讀第1、6自然段
1、齊讀課文。
2、提問:
⑴ 頤和園給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
(課文開頭就點明了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頤和園景色優美;頤和園很大,占地范圍廣。)
⑵ 作者有什么希望?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
(作者希望我們有機會去北京能親自到頤和園去細細游賞。因為頤和園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所以作者希望我們有機會去北京能夠到頤和園去游覽那里的美景。)
二、明確作者的游覽順序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
三、講讀,學習課文第二段
1、指名朗讀,思考討論,教師歸納明確:
⑴ 作者是怎樣來到長廊的?
⑵ 長廊的特點是什么?
⑶ 作者是怎樣把長廊這處景觀寫具體的?
2、按照提示給第二段分層:
從整體上和外部介紹長廊;從內部介紹長廊;講長廊兩旁風景宜人。
分層的結果:
第一層是第1、2句;第二層是第3句;第三層是第4、5句。
3、逐層學習(重點學習第二層):
⑴ 學習第一層:
從整體和外部介紹長廊。長廊的外部:綠的柱子,紅漆的欄桿。
⑵ 學習第二層:
長廊內部: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且內容各不相同。讀句子。
提問:
畫的內容包括“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這說明了什么?
(說明畫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體現了我國古代文化園林藝術的燦爛和勞動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
⑶ 學習第三層:
長廊兩旁:風景宜人。
提問:
“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這句說明了什么?
(說明長廊兩旁的花木品種多、數量多;“開” 和“謝”是一對反義詞,形象地說明了長廊兩旁鮮花常開的景色特點。)
“使人神清氣爽”的:“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
這句話間接地說明了長廊是昆明湖邊的一處美景。長廊在昆明湖的右邊。一進頤和園的大門,長廊就把它那富有特點的美,展現在我們面前了。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怎樣朗讀這段才能把長廊的美讀出來呢?
注意:
學生讀的形式要豐富一些;不要讓學生產生枯燥乏味感。俗話說“熟讀成誦”,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此段。
四、講讀,學習第三段
指名兩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第3、4兩個自然段,思考、回答問題:
1、作者游完長廊,站在萬壽山腳下,抬頭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觀?它們各是怎樣的?
佛香閣:八角形寶塔,建在半山腰,三層頂上所鋪的黃色琉璃瓦閃閃發光。
排云殿:一排排、金碧輝煌。
(教師提問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讀書。讓學生從書中去尋找答案,組織好語言,提高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多讀、多說,以便形成能力。)
2、作者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不同的三個方向望,分別看到了什么?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試背第4自然段。
〖課后小結〗
《頤和園》是一篇寫景的游記。作者按照游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匯描繪了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美麗景色,字里行間流露出喜愛之情,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課文介紹的景物較多,為了讓學生感悟課文中介紹的頤和園的景點的形象美,我重點設計了“讀景”這個教學環節。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運用了看、聽、讀、比劃、說的教學方法。采用了聽錄音、看影碟、看圖片等教學手段與朗讀教學巧妙結合,融為一體,再現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把學生帶入了一幅山水畫卷的優美情境之中。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齊讀全文
昨天我們領略了頤和園里長廊、萬壽山佛香閣的美景,今天,我們再來欣賞一下昆明湖和十七孔橋的美景。
二、學習課文第四段
1、指名朗讀第四段,思考,回答問題:
⑴ 作者從萬壽山下來,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長長的堤岸;幾座樣式不同的石橋;倒垂的楊柳;湖心小島,十七孔橋。)
⑵ 十七孔橋是怎樣的?
(十七孔橋有十七個橋洞,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并且這么多獅子姿態不一,各不相同。)
⑶ 石柱上雕刻著眾多的獅子且姿態不一,這說明了什么?
(獅子“姿態不一”的特點,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⑴ 教師范讀。教師在范讀時,要通過表情語氣的變化,感情的處理來加以體現。
⑵ 學生模仿練習。
⑶ 指名朗讀、齊讀。
三、默讀課文,體會游記這類文章的寫作方法
1、按照一定的順序寫:
游覽順序、觀察順序、方位變化順序、季節變化順序。
2、運用好過渡句,交待清游覽順序。
3、抓住景物特點分層次寫具體。
4、選擇有代表性的景物來寫。
四、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
五、檢查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課后小結〗
精心設計比較訓練,指導劃重點詞句,引導復述課文,不僅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而且鍛煉了學生的理解、閱讀、說話等多種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質。特別是所設計的小導游選拔賽更為全堂課增色不少,競賽的激烈,情境的優美,激發了學生極大的興趣,他們在游覽的愉悅中輕松完成了教學任務,鍛煉了學生的膽量、競爭意識。也突出了教學的重點。
《頤和園》教學目標和課文簡說 篇5
教學目標 :
1.自學本課生字及新詞,積累詞語。
2.了解按總述、分述、總結的順序連段成篇的方法。
3.了解頤和園的景物特點及地位,產生熱愛首都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頤和園的景物特點及地位,感受頤和園的宏偉美麗。
教學準備:
1.CAI課件、展板。
2.搜集有關頤和園的資料。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出示頤和園全景圖)
同學們,在我們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聞名的皇家園林,你們知道是哪里嗎?
教師板書課題并強調“頤”的筆順。
二.交流資料,了解頤和園概況。
通過查閱資料,你砸煤馱岸加辛四男┝私猓恐該怠?BR> 三.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提出不懂的問題。
2.前后桌四人一組互相交流不懂的問題。
3.通過交流還有沒解決的問題嗎?
如果有,板書問題。
四.自由結組,合作交流:
1.瀏覽課文,用“○”畫出課文比較詳細地介紹了頤和園的哪些景物。
學生板書:仁壽殿佛香閣大戲樓長廊十七孔橋銅牛
課件出示頤和園的地圖,閃爍這六個景物,使學生了解其位置。
2.自由結組:
通過讀課文、查閱資料,你對哪個景物最感興趣,根據興趣重新結組。
要求“快、靜”。然后快速選出你最信任的組長。
3.合作交流:
由組長組織活動。在組內交流查閱的資料,結合課文及資料,準備用你們喜歡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你們喜歡的景物。
4.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1)請各組進行匯報,同時,課件出示頤和園景物的相應圖片,并配以古箏音樂。
(2)小組匯報的同時,其它組認真聽,聽后談談感受,也可向這組進行提問。
(3)教師進行適時評價、點撥。
五.學習第七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七自然段,用“——”畫出課文還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景物?
學生板書:諧趣園“買賣街”廓如亭知春亭
課件閃爍這四個景物在地圖中的位置。
2.課件顯示這四個景物的圖片,教師加以聲情并茂的介紹。
3.欣賞后你有什么感受?
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六.課外延伸,補充資料(師生共同交流)。
1.通過查資料,你還知道頤和園的哪些景物?
2.老師也查到了一些資料,你們想看看嗎?
(課件出示頤和園的一些景物圖片,并加以簡單介紹。)
3.學生把收集的資料貼到展板上。
4.小結:頤和園的景物真是數不勝數,各具特色,就是看上幾天也看不完看不厭。
板書:……
七.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談感受。激發熱愛首都之情,產生自豪感。
八.了解本文寫作方法:
1.二至六自然段與第七自然段都是在介紹頤和園的景物,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板書:詳、略。
2.課文是怎樣連段成篇的?與《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有什么不同?
九.布置作業 :
1.積累詞語,選擇喜歡的詞語抄在好詞好句本上。
2.課下觀看展板,交流體會。
板書設計 :
29*頤和園
仁壽殿 佛香閣 大戲樓 長廊 十七孔橋 銅牛(詳)
諧趣園 “買賣街” 廓如亭 知春亭(略)
……
《頤和園》教學目標和課文簡說 篇6
《頤和園》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18課,這是一篇寫景的游記。作者按照游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匯、恰當的比喻,再現了頤和園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秀麗景色,字里行間流露出喜愛之情,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好文章。也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課文重點段落是二、四自然段,學生不易把握的是介紹的景物較多,比較分散。為了讓學生對課文有較深刻全面的理解教學中我注意從以下方面進行教學。
一、 朗讀入手,整體感知,體會文美。
本節課是第二課時,學生在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有感情地自讀課文,摘抄課文中描寫頤和園的優美詞句,來體會頤和園的美麗。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感悟,從而激發學生的愛美情趣。為課文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二、 創設情境,通過網絡瀏覽查閱,制作電子作品,調動學生全員參與,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這一節課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工具性,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創設一種接近真實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接近實際的仿真情境中學習,完成對問題的理解對知識的運用。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國際互聯網,搜索查尋頤和園的相關資料,利用internet中的豐富的教學資源,給學生提供大量的教學信息,擴大學生知識面。學生通過在頤和園的網站上查閱、收集頤和園各景點的相關資料,制作電子簡報來理解課文內容。制作前,教師根據課文內容,把學生分成長廊、萬壽山、昆明湖三大小組。教師教給學生制作簡報的方法。各小組根據不同的分工查閱相關景點的資料。活動中,各小組的同學根據自己的任務自主查閱,在網站上復制有典型意義的圖片,摘抄描寫優美的文字,通過小組內的協作交流,把收集到的資料整合在一起,共同制作一份電子簡報。這不僅培養了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電子簡報制作好后,通過小組內的解說,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這樣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景中理解了課文內容。
三、 加強自主、協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課文第四自然段是重點段落。學習這一段時我讓學生按照讀、看、講的學習方法分組進行自主、協作學習。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文章的美。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感悟;學生利用互聯網、校園網查看相關資料,增加表象積累,這樣學生對頤和園就有了真切的感性認識,更利于對課文的理解;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說話訓練,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通過分小組自主、協作學習,學生在和諧民主的氛圍中,討論交流,自由發揮,自由想象,多種不同觀點的碰撞與交流,更充分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總之這一節課學生在多媒體網絡環境中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學得輕松而愉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頤和園》教學目標和課文簡說 篇7
一、說教材
《頤和園》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全文層次清楚,首尾呼應,語言生動優美、具體形象,處處洋溢著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所以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為:
1、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和愛美情趣的陶冶。
2、理清作者的游覽順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為: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優美景色,受到情感熏陶。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設計理念
1、關注學生的情感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知道,小學生有個最為顯著的特點,那就是他感興趣的事物就會想方設法研究它、解決它。所以在設計本節課時,我充分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民主、寬松的環境放松他們,使學生產生閱讀的興趣,主動來參與閱讀,并在閱讀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2、運用信息技術的資源進行設計
信息技術作為教育現代化進程的開路先鋒已經越來越多的運用到課堂,為課堂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新的途徑,為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創新營造較好的外部環境。將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有機的進行整合,特別適合于新課改的要求。所以在設計本節課時,我便把網上的一些資源展示給學生看,這樣就會把學生引進多姿多彩的世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使學生學得更輕松、更愉快,也為傳統課堂教學增添了勃勃生機。
3、依據課改的新理念進行設計
新課程改變了教師與學生的傳統角色和教學、學習方式,它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和主動探究的精神,不但使教師在課程改革中不斷實現自我更新,而且使學生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中學會學習,不斷成熟,不斷進步,教師要與新課程同行,就必須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成為課程的“研究者、開發者、決策者”。
所以在設計本節課時,我更多的是讓學生去“自我學習”、“自己主動的去學習”,在讀中去感悟,在讀、看、思、議中體會頤和園的美麗風光,經歷了這樣的學習過程,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了都會得到發展。
三、教學方法
1、談話激趣法
學生在交流頤和園的美麗風光時,教師適時談話激趣,撥動學生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使學生的思維不斷引向深入。
2、情境在現法
課堂中主要運用多媒體課件,圖文對照,以次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引領學生主動學習課文,共同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
3、以讀促讀法
在教學中,實行多項互動,讓學生在讀中感知、感悟,理解課文。用聲音讀出美、用心靈感受美。
4、體驗教學法
讓學生走進文本,做頤和園中的一名小導游,為前來參觀的游客們進行解說、介紹,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課文。
四、教學程序
(一)復習引入
課的伊始,讓學生說一說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頤和園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讓學生整體感知對課文的理解。也為進一步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作下鋪墊。
(二)理清作者的游覽順序
請同學們自由讀文,邊讀邊思考,作者重點游覽了哪些景點,把這些表示地名的詞語標上記號。為進一步感知、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三)學習課文
首先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景點進行讀文,想一想,在這里你都看見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在書的旁邊做一做批注。
《頤和園》教學目標和課文簡說 篇8
【教學內容】
這篇講讀課文具體描寫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贊美了祖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
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首先弄清游覽頤和園的順序和文中所寫的幾個景色的方位。然后,著重理解幾個主要景色的特點,抓住最能表現特點的重點詞句,展開想象,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學習目標】
1、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受到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和愛美情趣的陶冶。
2、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進行表達的。
3、學會本課新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受到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和愛美情趣的陶冶。
2、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進行表達的。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看課件,你想說什么呢?
二、學生自學
1、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2、查字典解決生字詞。
3、小組交流自學情況。
4、小組代表匯報,集體糾正問題。
5、自己讀課文,要求正確。
6、兩人一組互相檢查,要求正確流利。
三、理清脈絡,概括段意
1、輕聲讀課文思考。
2、小組討論。
3、代表發言,闡明理由:
第一部分:(1)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第二部分:(2~5)分別介紹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的特點。
第三部分:(6)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清。
《頤和園》教學目標和課文簡說 篇9
教材分析:
頤和園是一座依山抱水、氣象萬千的皇家園林,是中國傳統造園藝術的典范。長于鑒賞的乾隆皇帝有詩云:“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雙風月屬昆明。”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七冊第18課《頤和園》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按旅游順序具體描寫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展示了我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文章按總—分—總的結構,以游覽的路線為線索,把各個景點的不同特點寫得具體生動,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學情分析:
1、四年級學生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能夠抓重點詞句而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2、在第一單元的“自然景觀”的教學中,學會了邊讀邊展開想象的方法,能夠把描述的內容在頭腦中形成畫面。
3、具備了對資料進行搜集的能力,但對搜集到的資料整理能力還有待培養
4、在寫游記類的文章,能夠按照游覽的順序進行描寫,但是在具體觀察某一具體景物的方法上層次性還不夠,對于這一方法的指導還應加強。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課文內容的優美。
2.技能目標
①通過對詞句的理解,讀懂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課文主要內容,訓練學生語言的概括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②借助課外資料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體會作者優美的語言,從中得到陶冶,激發學生探究中國“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重點:
⑴引導學生感受頤和園中景物的特點。
⑵學習本課的觀察和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學習本課的觀察和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思路:
《頤和園》一課,作者按照游覽的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分別寫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的優美景色。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認識到游覽景物要有一定的順序,并注意觀察點的轉移;同時還要注意作者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所以在教學《頤和園》一課,我按照了“理清順序”“抓住特點”“展開想象”這一思路進行了本課設計。
教師重點指導“長廊”的學習,指導學生充分地讀書,抓住重點詞句從語言文字中體會長廊的“長” 和“美”,并引導學生總結作者描寫長廊的方法(先看整體——看廊內——看廊外)。在這一方法的指導下,學生自學“萬壽山”內容,說說作者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觀察景物的方法。這一由扶到放的引導,使學生既學到了方法,又培養了能力。
在學習“昆明湖”這部分時,我針對本單元的訓練重點,采用了“小導游”的教學方法,在學生讀文的基礎上,結合自己課外查閱的資料,介紹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橋”“堤岸”“湖中的小島”各部分的景點。 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
頤和園中每部分景物的特點不同,所采用的學習方法也不一樣,但一切都本著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原則,達到教給學生方法,培養學生能力的目標而進行教學。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頤和園的導游示意圖,頤和園中景物圖片,課件。
學生準備:搜集頤和園的的風光圖片或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 理順序。
1、揭題,讀課題。
2、自由讀文,思考:作者游覽頤和園,看景物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呢?(游覽)
3、你能看著示意圖,把作者游覽頤和園的順序說一說嗎?
4、教師小結:在文章中,作者介紹游覽順序時,很注意用詞和語句的連接,讓我們讀一讀。出示幻燈: (生齊讀。)
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 )。
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
( 登山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
5、老師板書:
長廊 萬壽山 昆明湖
過渡:讓我們跟著作者去細細游賞這美麗的頤和園吧。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時,我設置了“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寫了哪幾處景點?”這一問題。因為在預設時學生可能說不出順序,所以我出示了頤和園的景點示意圖,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在示意圖的直觀視覺下,用自己的語言去表述。這樣文章的順序學生便了然于胸了。再出示文章表達游覽順序的五個語句,使學生一下子明白并體會本文的寫作順序及語言的表述。)
二、學習“長廊”特點
1、首先,我們來到長廊,這條長廊有什么特點呢?
請你讀讀第2自然段,體會語言文字,用筆畫出能夠體現長廊特點的詞語或句子。
2、交流:出示幻燈
能通過你的朗讀告訴大家長廊的特點嗎?
指名讀,師范讀,齊讀
綠漆的柱子 ,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長”:①你抓住了數字,讀出了長廊的長。師板書:七百
“七百多米”大概有多長?(熟悉距離舉例,如操場),這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長廊,也是世界上最長的長廊,因此1992年,被認定為“界吉尼斯世記錄”。這么長有什么感覺?(一眼望不到頭)
②(齊讀),用你的朗讀告訴我,它到底有多長,好嗎?
③小節:通過你們的朗讀,長廊仿佛真的來到了我們的眼前 ,看來列數字的方法很有用。
體會廊內的“藝術美” (師隨機總結)
① “人物、花草、風景”——畫的內容
“五彩的畫”——顏色多,漂亮
“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作者通過比較(師板書:...沒有...相同..)
說明畫的不僅多,而且內容豐富,其實,不止橫蹇上有,枋梁上,亭子內部都是,這樣大大小小,加起來達到了14000多幅呢。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看到什么美景就讓畫師畫下來,都花在這上了。你說長廊美不美呢?
②你現在又會怎么讀呢?指名學生讀,齊讀。。
過渡: 廊內的繪畫藝術美通過你的朗讀傳達給我們了。 還有哪兒也很美呢?
體會廊外的“風景美”:
① 生自讀句子體會鮮花不敗, 微風送爽的怡人風景。
②你喜歡花香嗎?讓我們吸一口氣,讀一讀這句描寫廊外的風景的語句吧。
3、想不想去看看長廊呢?播放畫面
師:這些都是我國的古典名著啊,民族英雄,神話傳說,花草魚蟲......
還想再看嗎?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老師怎么能放得完呢?
⑤說話:走進這樣的長廊,就像 。(指名說)
師引導學生練習說話,屏示:
“走進這樣的長廊,就像...”
師:這里有神話故事,有民間傳說,還有歷史故事,“走進這樣的長廊,就像...”
這就是世界上最長的畫廊,這幅畫里有風景,有人物,行走在這樣的長廊里,就像...
這樣的長廊里,我們觸摸到的是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啊。
⑥帶著這樣的情感,我們再來讀長廊。(配上琵琶樂)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了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享受審美樂趣。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比較長廊與學校操場的長度,通過比較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并以朗讀為主要手段,充分調動學生,以讀句子、說詞語、談感受來學習體會頤和園的長廊之美。盡管長廊的景色很美,課件中準備的圖片也很豐富,但是對于語文學習,要使學生提高語文素養,對語言感悟是第一重要的。所以,在學生的感悟達到一定的情感認同后,我才出現圖片和學生一同欣賞。在語言文字的想象的美和實際圖片的美相交融的時候,長廊的魅力便會深深地吸引學生的心,自豪感便會油然而生。此時,對學生進行“走進這樣的長廊,就像......”的練說,既是情感的抒發,又是語言文字的訓練,使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的教育融為一體。)
過渡:看得出,你們都被這廊外的的美景吸引住了,廊內的藝術美,廊外的風景美,相映成趣,這就使我國的園林藝術,因此,長廊成為了頤和園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那作者是怎樣看長廊的呢?
5、 屏示:師引讀
整體看——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
看廊內——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看廊外——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小節:原來作者就是這樣看長廊的,生讀
先整體看,再看廊內,最后看廊外
游頤和園要有順序,介紹具體的景物原來也是非常講究順序的。作者就是這樣三看長廊,連句成段,用列數字,作比較寫出了長廊的美。
(設計意圖:體會語言文字之美,感悟描寫方法之妙是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在這部分教學中,引導學生突破難點,體會作者觀察的方法,為下個環節的自學做好準備。)
過渡: 游完美麗的長廊,我們就來到了萬壽山, 作者又是怎么看他們的呢?又有什么特點呢?
三、學習“萬壽山”
1、出示自學提示:
①自由讀3-4節,
②想一想,作者又是怎么看它們的呢?畫出表示游覽順序變化的詞句。
③這些景物特點的詞句, 再細細地品讀。
2交流:
A作者來到萬壽山是怎么看景的?(抬頭一看 向下望 正前面 向東遠眺)
B教師引讀:作者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
C這些景物又有什么特點呢?(學生交流,師隨機點撥、小結。)
“高”___
①“聳立”一詞很準確,難怪人們無論站在哪個位置,只要抬頭一看,就會說:那就是——佛香閣
②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高
③“閃閃發光”“金碧輝煌”這兩個詞連在一起,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壯麗 光彩奪目)“排云”二字出自古詩句“神仙排云上,但見金銀臺”,神仙都要駕著五彩的云來了,看到了怎樣的房子啊。這就是皇家建筑的宏偉,讓我們捧起書,挺直腰,讀出這皇家建筑的宏偉氣勢。
④(男生讀)
壯美:①作者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看到萬壽山上怎樣的景象呢?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 )樹叢 ( )琉璃瓦屋頂 ( )宮墻 一排排( )的宮殿
這樣的顏色配上這樣的古建筑,既給人一種(古色古香的美,)又讓人覺得萬壽山景色的壯麗。
②昆明湖的美:
“昆明湖”——靜 綠。屏示: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上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作者這是什么句子?(板書:像)把昆明湖比作?這樣一寫,你覺得把昆明湖寫得怎樣了?體會“滑”: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就像在冰上滑動,像在鏡子上滑過,更說明水面的“靜”就像鏡子一樣啊。如果用“劃”呢?
讀句子,發現問題,辨別“滑”和“劃”
③(女生讀)要求讀出昆明湖的靜美。
(設計意圖:教師是活動的積極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讀為基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在這部分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學,體會站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了佛香閣、排云殿的壯觀和美;登上萬壽山頂看到昆明湖的靜、美的特點。通過引讀這一讀書方法讓學生感悟作者不同地點,不同角度看到不同事物特點的表達方法。通過比較“劃”和“滑”的不同效果,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
過渡:在這兒,作者先看佛香閣,再看排云殿,又變換位置和觀察的角度寫出了萬壽山的美,也是很有順序的。在頤和園,占地面積的還不是萬壽山呢?是...
四、學習“昆明湖”
1、(播放畫面) 師述:煙波浩渺的昆明湖占整個頤和園的四分之三,我們可以登上萬壽山向下看,也可以來到昆明湖畔漫步,來到湖心的小島上,走上十七孔橋。不同的景物,在不同的角度,一定會帶給你不一樣的感覺,那你最想到哪兒?請你找到相應的語句去細細發現它的美吧!學生自由讀
2、交流:
師:喜歡昆明湖嗎?就連乾隆皇帝都說“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雙風月屬昆明”。誰愿意當個小導游帶著我們去游玩呢?
指名介紹,
我想帶大家到,因為這里( )。
謝謝你帶著我們去看(十七孔橋...),聽了你的介紹,我也想去那里看一看。
①“十七孔橋”——獅子多,作者又在做比較,“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十七孔橋的石欄桿的128根望柱上,都雕刻著姿態各異的石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玩耍嬉鬧,有的你追我趕,有的凝神觀景,個個惟妙惟肖。
②小島:綠
③堤岸——垂柳美
3、師小結:
①我最想帶大家泛舟昆明湖,因為昆明湖靜得...綠得...兩岸的垂柳,岸邊的長廊,萬壽山上的佛香閣,排云殿倒映水中,那真是“舟行碧波上,如在畫中游”啊!
②跟著小導游們欣賞了昆明湖的美景,深切地感受到乾隆皇帝說的(齊讀)“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雙風月屬昆明”。
(設計意圖: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讓學生當小導游,來介紹昆明湖的美,這樣便把學生帶入“情境場”,實現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欣賞。學生對頤和園的贊美,對昆明湖的喜愛,對中國世界遺產的景觀的自豪感便在他們的導游介紹中盡現。設計中也實現了多重對話的目的。)
五、總結
①在頤和園中除了精美的長廊,壯美的萬壽山,秀美的昆明湖,還有哪些美景呢?(智慧海、知春亭、大戲臺、玉帶橋、石舫……)
正像作者所說的那樣:(學生齊讀,師板書:美麗)“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它的美麗的說也說不盡 ” 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作者在開頭和結尾贊美了頤和園的美麗,中間按照游覽的順序,移步換景分別寫出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的特點。
②頤和園這座昔日的黃家園林已經被記載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了人人可以去游賞的大公園,它的美麗說不盡,說不盡的又豈止是頤和園呢,在我們陜西,可以去游覽《兵馬俑》..放眼我們的祖國, 還可以去“故宮”“張家界”“樂山大佛”...中國已經有40個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位居世界第三。多么讓人驕傲的中國啊,課外,就讓我們搜集我國“世界遺產”的資料,漫步其中,細細游賞吧。
(設計意圖:課文只是一個引子,把他引進來,讓他走進去,品嘗探索的樂趣。通過此課的學習,激發學生繼續了解中國“世界遺產的愿望”,感受“世界遺產”的魅力。)
六、作業
搜集有關我國“世界遺產”的資料,可以是圖片、詩詞、也可以是故事、傳說,從中感受“世界遺產”的魅力。
《頤和園》教學目標和課文簡說 篇10
【教學目的】
1、認識11個生字,學會其中的7個;正確讀寫“大殿、長廊、綠漆、欄桿、昆明湖、神清氣爽、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朱紅、痕跡、堤岸、雕刻、隱隱約約、玩賞”等詞語。
2、初步朗讀課文,理清課文順序。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生字
1、讀生字并組詞:
殿、廊、柱、栽、筑、閣、朱、堤、雕、獅、態。
2、注意部首:
殿、栽、朱。
3、注意字形:
殿、廊、栽、朱。
4、讀詞:
大殿、長廊、綠漆、欄桿、昆明湖、神清氣爽、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朱紅、痕跡、堤岸、雕刻、隱隱約約、玩賞
5、組詞:
郎( ) 堤( ) 欄( ) 昆( )
廊( ) 提( ) 爛( ) 困( )
二、初讀課文
1、在熟讀詞語的基礎上,讀課文,要求:
正確、流利。
2、課文先后寫了頤和園哪些景點?
3、小組合作讀讀課文。
三、作業
1、寫生字詞。
2、查找關于頤和園的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2、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在北京西北郊有一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占地約300公頃,其中水面約占四分之三。今天,我們和作者一起瀏覽一下這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1、指名讀課文,填空:
頤和園是一個( )的古代皇家園林。
2、作者都去了哪些地方?
長廊──萬壽山──佛香閣──昆明湖。
二、分析
1、請你當個小導游帶我們去游覽頤和園:
⑴ 默讀課文:
你最喜歡頤和園那個景點?讀完有什么感受?
⑵ 喜歡的句子多讀一讀,能背下來就更好了。
⑶ 選擇你最喜歡的方式進行匯報(讀、說、演、畫、貼)。
2、請幾位小導游分別向我們介紹:
⑴ 長廊:
① “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
700多米、273間,寫出了長廊的長和長廊間數多的特點。
② “每一間的橫楗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這說明畫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構圖多樣,從中感悟我國古代燦爛的文化、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
③ 觀看錄像,體會古代燦爛的文化、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
④ 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讀一讀。
⑵ 萬壽山:
① 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云殿壯觀的景象:“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a、間接地感受到佛香閣非常高。
b、記住好詞:
聳立、金碧輝煌的宮殿、閃閃發光。
c、有感情讀一讀。
② 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的景觀:“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a、讀后有什么感受?
b、想象當時的情景。有條件的可以放錄像。
c、再讀一讀。
③ 體會一種古色古香的美。
⑶ 昆明湖:
① 昆明湖占頤和園的四分之三,水域很是寬闊。在這里可以欣賞垂柳、堤岸、小島、十七孔橋……
② 這么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又一次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
③ 有條件的可以展示圖片或者錄像。
三、小結
1、學完這篇課文有什么感受?
自豪,高興,陶醉,喜悅……
2、帶著這種感受,把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3、指名有感情地讀讀(最好配有古箏伴奏)。
4、再次強調一下寫作的順序(尤其是表示游覽順序的詞語)。
四、作業
1、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2、觀察熟悉的一個景點,寫一段話。
《頤和園》教學目標和課文簡說 篇11
頤和園是一篇寫景的游記,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我通過在網上找到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初步感知頤和園的美。悠揚的音樂,逼真的畫面,使學生們興趣大增,因此欣賞完后學生們也無拘無束地表達了自己的見解,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為課文的進一步學習打下了基礎。
不足之處:本節課涉及的景點較多,我希望講的面面俱到。因此,在設計教學過程的環節中沒有做到詳略得當。應該重點講解某一個景點,剩下的可以讓學生通過相同的辦法自主進行學習。整堂課全部都是我在講,沒有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內容多也導致課堂節奏很快,時間很緊湊,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消化時間。
語文教學不管何時都應以讀為基礎,讀為重點,以讀代講,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本節課課文語言優美,應引導學生多讀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感受頤和園的美。讀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通過精讀、泛讀、小組讀、指讀等方式,使學生在品讀中感受課文語言的優美及景物的特點。如長廊的美,昆明湖的靜美,這些都是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細細品讀,加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的最好方法。但是在整節課中我給學生讀書的機會還是太少了,由于課堂講解的環節太多占用太長的時間影響了學生讀課文的時間。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讓學生多開口讀課文,學會欣賞,學會朗誦。
在教學中我一直努力讓自己從課堂的“獨白者”變為學生活動的“對話者”,從傳遞知識的權威者變為學生與文本進行心靈對話的激活者。但在實際教學中依然沒有完全做到。在教學問題的設計上太過中規中矩,很少涉及開放性問題。這樣學生的思維模式就受到了限制。同時也應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問題的設計,讓學生一步步跟隨你的思維,進入預設的教學目標。因此設計問題是一門學問,以后要在這方面多花費心思,多向優秀的教師請教或者看一些優質課視頻。使問題能成為串聯整堂課的主線。
《頤和園》教學目標和課文簡說 篇12
【摘要】
新的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即從被動的接受性學習轉變為主動的探究性學習,以適應未來社會和個人發展的需要。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需要廣大教師積極轉變觀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構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課堂。特別是作為“農遠”學校教師,要樹立先進的教育思想,在課堂教學中,重視運用“農遠”教育資源,并掌握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新課程的需要,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關鍵詞】
農遠 閱讀教學 自主 合作 探究
【主題與背景】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選擇,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頤和園》這一課是筆者在課改年級上的一節公開課。筆者打算就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作一些有益地探索。因此,我將《頤和園》一課的教學主題定位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為主要學習方式,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學習作者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依據學生過去積累的學習經驗,以《頤和園》為例,在學習過程中使之具體化,最終達到教學既定目標。課前,我充分利用學校遠程教育資源認真備課,精心制作課件。在教學中,運用媒體輔助教學,努力實現信息技術與新課程的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整節課采用“確定目標,自由探究,獲取知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五個環節構成。
【案例描述及分析】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頤和園》。首先讓我們回憶一下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游覽頤和園的?
板書課題:
頤和園
生:作者先是游覽了長廊;然后來到萬壽山腳下看到了佛香閣和排云殿;接著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前面向下望,看到了昆明湖的景色;然后下山,觀賞了著名的十七孔橋。
師:看來作者的游覽順序即寫作順序大家都清楚了。那么這節課,老師就想幫助同學們通過組內同學之間和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協作學習來深刻理解課文,進一步領略頤和園迷人的風光。這是一種全新的富有挑戰性的方法,大家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嘗試一下?那么,請同學們首先按老師教給大家的方法自己確定一下本課的學習目標。
生:我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師:這是我們學習每篇課文都應該爭取做到的。
生:我想知道頤和園中長廊是什么樣的?
生:我想讀讀描寫昆明湖的這一部分,看看昆明湖美在哪兒。
生:我想學習作者描寫景物的方法。
生:我想背誦課文。
師:下面老師歸納一下同學們提出的學習目標。看看是不是這幾個:一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是必選的);二是體會園中景物的特點(各組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景物來學習,不必都選);三是學習作者按游覽順序寫作的方法;四是背誦課文。
(評析: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學習所需確定學習目標,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這里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教師只是學生學習過程的輔導者,體現出對學生學習主體充分的尊重。)
師:如果沒有問題,就請各小組迅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習目標組織學習。大家可以結合以前的學習,選擇你喜歡的方法,也可以自己創造新方法。一會兒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成果。
(小組學習)
(評析:課上,教師注意激勵學生,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自覺地把自己定位為學生的學習伙伴,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的選擇和學習結果的評價等都由學生自己完成,體現“以學習者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
師:同學們學習得很認真。接下來就讓我們開始今天的頤和園之行吧!哪個小組先來匯報?
生:我們小組學習了描寫長廊的這一部分,我們采取的是“找特點,談感受”的方法。我們先來讀讀這部分課文。
媒體出示“農遠”資源:長廊畫面和文字片段,學生朗讀。
生:我先來匯報。通過讀課文,我知道長廊的特點是長,走在這樣的長廊里,我會覺得非常自豪。因為我還通過查找資料知道長廊是世界上最長的畫廊,作為中國人,我為祖國有這樣好的建筑而驕傲。
師:是呀!體會得真深刻!誰愿意再來讀讀這部分,把這種感受讀出來。
生讀課文。
生:我接著介紹長廊,我覺得長廊的環境也很美。
讀句子。
師:你讀得真美!有誰愿意向她學習,再來讀讀這兩句話。
生讀課文。
師:同學們請看,這就是長廊。(看投影)走在長廊里,長廊那獨具特色的建筑,長廊上數以千計的彩繪,再加上長廊外昆明湖的美麗景色,真是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讓我們一起配上音樂再讀一讀這一部分,共同感受長廊美麗的景色。
齊讀。
(評析:充分利用“農遠”教育資源中的媒體資源輔助教學,通過多種形式的閱讀學習,擴展學生的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更深的感悟后,指導學生美讀,并注意給全體學生朗讀的機會,調動所有學生朗讀、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師:我們不知不覺走完長廊,來到萬壽山腳下。抬頭一看──(引讀)哪個組接著匯報?
生:我們小組游覽了佛香閣和排云殿,我們選擇的是第二種方法“查資料,深入體會”。我先來匯報。通過讀課文,我們認為佛香閣非常高大宏偉。
師:你從哪兒知道的?
生:從“聳立”一詞能看出來,“聳立”的意思就是高高的直立。
生:從“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可以感受到佛香閣很高。
生:我通過上網查資料知道佛香閣高41米,是頤和園里最宏偉的建筑。園內所有景觀都是以它為中心建造的。通過這個資料我更感到佛香閣非常宏偉,有氣勢。
生:我知道排云殿是慈禧太后過生日時慶祝的地方。這個地方一定是非常華麗、光彩奪目的。
(評析:學生通過拓展閱讀,查閱了關于佛香閣、排云殿的相關資料,豐富并加深了對課堂閱讀內容的理解。開發和利用課外學習資源,拓寬了知識面。)
師:(運用“農遠”資源展示佛香閣圖片)這么宏偉的建筑,讓我們再一次通過朗讀來體會它的壯觀好不好?(生齊讀課文)大家想不想登上萬壽山欣賞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哪個小組學習的是這一部分?誰來匯報?
生:我們小組學習的是這一部分,我們選的是“有感情朗讀”這種方法。下面我們請一位代表來讀讀課文。
師:老師為你配上音樂。好,讓我們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想象美麗的畫面,看他能不能把我們帶到萬壽山上。請你開始吧。
生朗讀。
師:你們感受到什么了?誰來說說?
生:我感到昆明湖景色非常美。
生:聽了她的朗讀,我感到昆明湖非常的靜,也非常的綠。我也想讀一讀這一句。
生:作者分別用“鏡子”和“碧玉”來比喻昆明湖的靜和綠。
生:我通過“滑”字,體會到昆明湖顯得更靜了,更美了,讓人回味無窮。
師:你的發言太精彩了!你感悟出“滑”字的妙處,把書讀活了!你能把這種體會讀出來嗎?
生朗讀。
師:(請剛才的小組代表)你來評一評,她讀得怎么樣?
生:我覺得她讀得不錯,但聲音再輕一點就更能表現出昆明湖的靜了。
師:你指導得很好。我也想向你學一學,讀讀這句話行嗎?
(評析: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體會到了昆明湖的意境美。教師尊重學生的感悟及心理感受,學生感到親切,使學生感受到了閱讀成功的樂趣。)
師:(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你來評評,老師讀得怎么樣?
生:我覺得老師比我讀得還好。
師:謝謝你的夸獎。我們都來練一練,看看誰比老師讀得還要好。
練讀。
(評析:教師看似普通的一句話,是對學生能比老師讀得還好的一種心理暗示,極大地調動了學生朗讀的積極性。教師的詼諧以及自身的文化素養也是學生學習、探究的動力。)
師:這么美麗的景色,大家想不想把它留在記憶里呀?好,讓我們試著背一背。
(評析:教師對背誦的意義有深刻的認識。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鼓勵學生背誦精美的課文片段,符合新大綱重視背誦、積累語言的要求。)
師:昆明湖的景色的確很迷人。讓我們移步下山,到昆明湖去看一看吧。接著匯報。
生:我們學習的是十七孔橋這一部分,我們采用的是“當小導游”的方法。下面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
學生結合畫面介紹長堤、小島、十七孔橋等景物。
(評析:語文的性質之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此處學生創設的當小導游的情境,是學生調動以往的語言儲備加以運用和創造,培養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師:頤和園中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引讀)其實,園中景物不只作者介紹的這幾處,還有許多,你們知道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
學生踴躍發言,介紹得繪聲繪色,座位上的同學聽得津津有味。
師出示課件:頤和園風光圖片。
(評析:重視“農遠”教育資源的利用和開發,注重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優化了閱讀教學,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重點。同時,陶冶了學生的審美情趣,使學生對頤和園產生留戀和向往的情感。)
師:(在音樂聲中)同學們,頤和園的湖光山色既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風光,也有夢幻般神奇的境界。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心血和智慧的結晶,它不愧是我國園林藝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希望同學們有機會去北京,親自到頤和園細細游覽。
【教學反思】
新的教學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強調主體充分參與、自主學習、自主發展。閱讀教學強調學生是具體的,活生生的、有豐富個性的、不斷發展的主體,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獨立的創造性的進行學習活動。把教學本位定位在師生交往上,確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題地位,面向全體學生,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強調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將教學目的轉化為學生作為學習和發展主體的內在需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感受和理解,體現學生學習的個性化行為。
本課教學,教師讓學生先自學,自主嘗試,課堂上每個學生都有充分的時間讀書、思考。在個人充分自學、領悟的基礎上開展小組討論。學習過程運用了“確定目標、自主探究、獲取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五步教學法。整個探究學習的過程,完全是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語文實踐活動,教師僅僅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引導者,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體,真正成為了教學過程中的勞動者,求索者和設計者。
教師能充分運用“農遠”教育資源輔助教學,努力將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有機整合,能優化課堂教學,準確地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參與意識,輕輕松松引導學生自己去獲取信息,分析、加工信息,進行交流與創新,使課堂教學變得活潑而高效,有效實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頤和園》教學目標和課文簡說 篇13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3個;
正確讀寫:大殿、長廊、綠漆、欄桿、昆明湖、神清氣爽、佛香閣、金壁輝煌、宮殿、朱紅、痕跡、堤岸、雕刻、隱隱約約、玩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4、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1、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2、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培養民族自豪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播放媒體資源中課件中的圖片:
中的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哪里的美麗景色嗎?哪位同學知道?
指名學生回答。
生:頤和園。
師:那哪個同學說說頤和園在什么地方?
生:在北京西郊
師:在我國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座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那里有著令人陶醉的自然風光和雄偉壯觀的建筑。這一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頤和園》這篇課文。
板書:頤和園
師:現在請大家仔細觀察“頤”字的左邊部分,注意到了嗎?左邊不是我們所認識的大臣的“臣”字,請大家抬起你的右手,跟老師一起認認真真地寫一下這個“頤”字。
2、師:頤和園原是清代皇家園林和行宮,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幾經外國侵略者的破壞,又幾經修復,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今天就讓我們隨著作者一起去領略這世界聞名的皇家園林的美麗景色。
學生齊讀課題。
二、學習生字、詞語
(一)學習生字
1、讓學生默讀課文。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想想用什么方法記住生字。
3、師:先請大家看下黑板,老師來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這是本課的生字,大家能讀出來嗎?
(1)小黑板出示本課的生字,多種形式讀(指讀、男女讀、齊讀)
師:去掉拼音,放到詞語中去,能認出來嗎?
(2)小黑板出示詞語:長廊、宮殿、掩映、堤岸、佛香閣、建筑、姿態不一、神清氣爽、金碧輝煌、聳立、遠眺、琉璃瓦、畫舫、橫檻、栽滿
①自由朗讀。(先試著自由讀一讀吧.)
②這里有一個多音字,是佛香閣的佛,你們知道它們的另一個讀音嗎?組個詞。
③開火車讀
④指導書寫(這里面有兩個生字得提醒大家一下“廊、栽”)
4、利用媒體資源中課件中的生字動畫,教師指導學習
5、學生分段朗讀課文。
(二)學習詞語
提出詞語,討論詞義。
1、講解詞義
琉璃瓦、橫檻、宮殿、畫舫。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清爽:清潔,涼爽。
隱隱約約:看起來或聽起來不清楚。
舉目遠眺:抬頭向遠處看。
蔥綠:(草木)青翠。
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形態各異:形狀各不相同。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這些課文中的生字新詞被我們解決了,相信你們現在讀課文肯定就更得心應手了,下面就請大家自由地讀一讀吧,讀完后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板書:美、長
2、齊讀第一段,從這一段中,我們知道了頤和園給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用這一句話中的兩個詞來概括。這句話是全文的中心句放在開頭,起到什么作用?
提示:課文開頭就告訴我們頤和園不但景色優美,而且占地面積很大。
3、美麗的頤和園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作者主要寫了哪幾個地方的.景色?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劃出有關作者游覽路線的語句。
指讀
師:從這幾句話中,我們知道了作者主要游覽了哪些地方?
板書: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4、現在誰來做一下導游,把我們這一次的游覽路線告訴游客們。
5、小結:作者就是按照自己游覽的先后順序來介紹頤和園的,這種方法就叫移步換景,也叫作地點轉換順序或游覽順序。如果你想把你到哪里游覽的景點介紹給大家,也可以用這種方法。
6、那如果讓我們給這篇課文分段的話,你們會怎么分?為什么?
讓學生討論分段,總結段意。
明確要求:按“總-分-總”的結構方式把全文分三段。
教師總結: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作者對頤和園總的印象。
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別介紹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的特點。
第三段(最后一個自然段):是全文的總結,和開頭一段相呼應,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
四、總結
這次游覽,我們欣賞著風光的秀麗,品味著語言的優美,真是受益匪淺啊,下節課我們繼續游賞頤和園。
五、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師:上節課呀,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生字詞,知道了頤和園是一個世界級的皇家園林。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頤和園的美麗風光。
播放媒體資源中課件中的視頻:
2、師:請大家來一起聽聽課文范讀,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那幾個景點。
播放媒體資源中課件中的范讀動畫:
生:自由讀課文,然后回答。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板書: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二、講讀,學習長廊景點。
1、指名朗讀,思考討論,教師歸納明確:
師:既然作者先游覽的是長廊,那我們翻到長廊這一部分看看吧!誰把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朗讀一下。其余的同學認真看課文。
一名學生朗讀,其余學生看課文。
師:作者是怎樣來到長廊的?老師一下給混了,同學們能給我講講嗎?
生: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
提示:說明長廊的位置:離大門不遠。
師:好了,同學們回答的真好。那咱們一起來看看長廊。
出示長廊的圖片。
2、師:剛才讀完了課文,看了圖片,誰能用一個字說說長廊的特點?
板書:長廊的特點?
生:長。“一眼望不到頭”。
板書:特點(長)
師:你是從課文中的哪個地方讀出來的?
生:我是從“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讀出來的。
讓學生齊讀“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
3、師:你是從這句話中的什么地方知道長廊的長的?
生:700、273。
師:700、273都是……?
生:數字!
師:這就是以前我們學過的列數字說明。
作者是用具體準確的數字來說明長廊的長的。“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
板書:寫作方法(用數字。)
師:我們在讀得時候應該怎樣讀才對呢?誰來示范一下!(指導朗讀:突出700、273)
齊讀。集體找感覺。
《頤和園》教學目標和課文簡說 篇14
一、讀說離散,培育學死的語文學習能力。
《頤和園》那篇課文按旅游的逆序刻畫了北京頤和園的綺麗景色,文中處處彌漫著作者對頤和園的贊譽之情。課文文字摩登,條理清楚,其移步換景、首尾照應的寫作方式,很是值得學死學習。
《頤和園》講授深思
閱讀講授,“讀”是感悟能力組成的魂靈,也是概括能力組成的捷徑,讓學死捉住一句話中的要點用精粹的語言對其特點進行概括,是我那節課所運用的方式。
正在講授“少廊”“萬壽山”、“昆明湖”等景點時,讓學死品讀有閉的語句,如:看到那么多各具情態的繪里,您有甚么感受?游船、繪舫正在湖里緩緩天滑過,險些沒有留一點兒痕跡。將“滑”與“劃”進行對照。那么多的獅子會有哪些姿態呢?學死皆能較為公道的展開念象并進行了必然的語言操練,那樣沒有僅協助學死更晴天文解課文內容,并且磨煉了學死的理解、閱讀、語言等多種能力,提下了學死的語文素量。
二、學習寫作方式,提下寫作技能。
正在閱讀講授中,教師引導學死學習和體味作者遣辭制句、表情達意的方式,讓學死從范文的寫作技能中汲與寫作經歷,引導學死將閱讀與寫作離散起去,正在習作中運用閱讀中學到的常識,刪強學死正在各類場所學語文、用語文的熟習,學語文,用語文,多方里提下學死的語文能力。《頤和園》是一篇典范的游記文,它開頭點明文章的中間:“北京的頤和園是一個綺麗的大年夜公園”。接著圍繞那一中間,運用了移步換景背我們引見了少廊、萬壽山、昆明湖的綺麗景色,最后再進行總結。所以,我講授那篇文章時,啟發學死從文章的構念、寫作方式等多方里天背《頤和園》學習。
明白中間句是最能默示文章意思的句子,是文章寫作內容的散中閃現。了解中間句有概括和總述浸染,陳訴學死寫文章的時辰必然要有一個中間,那樣文章就沒有會隱得混治無章。接著請學死快速欣賞課文看看作者圍繞“綺麗”二字背我們引見了哪些景點?并把相閉的句子繪出去。讓學死明白那幾個句子就是本文的綱目。把游玩的過程記下去的文章叫做游記文。若是要念把游記文寫得井井有理必須要先列綱目,寫清文章念要表達的中間,再遴選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景色去凸起中間內容。
由于學死閉于移步換景那種寫法對照陌死,所以正在“移步換景,學寫法”那一環節,我直截了本天陳訴學死作者運用了移步換景法,正在屏幕出示移步換景的定義,讓學死朗讀減深印象,接著學死朗讀上一環節找出去的句子,師進行點評。正在讀與教員的評中發略移步換景就是邊走邊把看到的景物寫出去。逆勢引出最后一段,讓學死體味作者運用了總分總和首尾照應的寫作方式。
哄騙閱讀課背學死無熟習天供應作文寫作材料和方式,提下了學死堅忍天掌控常識和矯捷天運用常識的能力,開拓了學死的智力,激起了學死學習語文和寫作文的快樂喜愛,讀寫離散,提下了語文講授的水仄。
《頤和園》教學目標和課文簡說 篇15
《頤和園》教學反思
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第二實驗小學 馬秋影
一、教材分析
這篇精讀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湖光山色、亭臺樓閣、長廊石橋等景物,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
課文移步換景,按照游覽的順序記敘。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住“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接著抓住每一間的橫檻上五彩的畫的特點從內容介紹,最后抓住長廊兩旁風景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的景觀。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課文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開頭呼應,表達了作者贊美之情。
選取本課的主要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民族自豪感。二是了解并學習本空間變換的順序記敘、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表達方法。
二、設計意圖
根據本文的特點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對新奇的事物有著極強的好奇心,對自己不了解的職業有著極大的興趣這一特點,我設計了選拔小導游這一情境貫穿全課的始終。并遵循閱讀教學的特點,為課堂教學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1、談話引趣,導入新課:
新課伊始,教師問:“同學們知道導游這個職業嗎?這是干什么的?”在總結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接著說:“今天這節課,老師要選拔非常聰明的小朋友來當小導游,領著大家游覽北京美麗的皇家公園──頤和園,大家愿意參加這個選拔賽嗎?”在學生興致高漲紛紛要求參加時,老師及時引入課題:“哇,這么多同學要參加選拔賽,很好,可是,要當一個稱職的小導游并不容易,要求大家認真學習第十八課《頤和園》,只有學懂了,才能做個好導游,現在我們就開始學習,老師看哪些同學能做個合格的好導游。”
2、初識課文,理清順序:
⑴ 配樂范讀,創設情境。
⑵ 指名答題。
⑶ 分清段落。
3、再讀課文,研讀詞句:
通過“導游──介紹景點──研讀本段重點詞句,特點──導游再次介紹景點──配樂朗誦,升華情感”。這一學習方法來完成課文二、三、四自然段的學習,而且學習的過程中二段詳細學習,其它幾段自由學習。
4、熟讀課文,總結全文:
在這一環節完成本節課的升華,認識到頤和園的美麗,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設計運用了看、聽、讀、比劃、說的方法。采用了聽錄音、看影碟、燈片等教學手段與朗讀教學巧妙結合,融為一體,再現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把學生帶入了一幅山水畫卷的優美情境之中。同時,還精心設計了比較訓練,指導劃重點詞句,引導復述課文,不僅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而且鍛煉了學生的理解、閱讀、說話等多種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質。特別是所設計的小導游選拔賽更為全堂課增色不少,競賽的激烈,情境的優美,激發了學生極大的興趣,他們在游覽的愉悅中輕松完成了教學任務,鍛煉了學生的膽量、競爭意識。整個教學中還運用了變敘教學手法,突出了教學的重點。
三、不足之外
因為全文比較長,知識點比較多,為了使一堂課充實飽滿而又不顯得面面到面面松,所以許多的亮點都舍去了。比如說文中的三大景點僅以長廊為例進行了細致全面的講解和剖析。讓學生充分完整的掌握了長廊的特點,領悟到了長廊的美麗。但同時也忽略了萬壽山和昆明湖的教學,讓學生采用小組全黨學習的方法,感覺學生有一些知識理解的不夠深刻,時間的匆促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總之,這是本人關于閱讀教學的一點粗淺的認識和實踐,其中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和問題,有待各位領導的批評指正。雖然說教學是不完美的藝術,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不斷的充實自己使自己的教學少一些缺失,少一些遺憾,為學生多留一些問號、省略號,而不是句號、感嘆號。
《頤和園》教學反思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實驗小學 徐淑云
這節研究課結束,回憶自己的教學過程,許多細節都和初衷有所出入。反思細節,覺得自己太需要學習,太需要交流。因此,真心希望更多的老師能經常與我探討教學路子,以便互相促進,共同提高教學水平。
本課教學,設想從以下環節實現教學目標:
1、觀看頤和園視頻,激發感官導入。
2、欣賞長廊圖片,感受特點, 導讀課文,以“三品”教學為主要手段,通過個別讀、評讀、齊讀讓學生再次感受特點,使學生學有路子。
3、學習“萬壽山”部分,通過小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感受萬壽山的特點,循序漸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4、讓學生當導游,培養說話能力并加深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反思】
一、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夠突出
具體表現在:
教學時教師按照自己設計的教學環節一步一步推進,牽著學生走。
二、學科教學目標沒能很好實現
具體體現:
1、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表面上,他們對頤和園美的感受還不全是教與學的水到渠成。
2、教師的朗讀指導不到位,沒有帶著他們用心去感受去朗讀。
《頤和園》教學反思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得勝街小學 董珍萍
在《頤和園》一課的教學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工具性,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創設一種接近真實的學習環境,完成對問題的理解和知識的運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局域網,互聯網搜索查尋頤和園的相關資料,獲取大量的信息,擴大知識面。我個人認為信息技術和網絡在本次教學的不同環節發揮了不同的作用。
一、利用網絡渲染,激活學生思維
教學時,我首先以網絡引導,讓學生在互聯網上觀看頤和園的視頻,讓他們初步感知頤和園的美,悠揚的音樂、逼真的畫面使學生們興趣大增。因此,欣賞完后,學生無拘無束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也大大地激發了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學生通過朗讀全文來初步感知頤和園的美麗。從而激發學生的愛美情趣,為課文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二、創設虛擬網絡,輕松獲取知識
《頤和園》是一篇寫景的游記。作者按照游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匯描繪了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美麗景色,字里行間流露出喜愛之情,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課文介紹的景物較多,為了讓學生感悟課文中介紹的頤和園的景點的形象美,讓學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學習,在做教學準備時,我搜集了頤和園許多相關資料,如圖片、音像、古詩、對聯、美文等制作了網頁型課件,創設了一個虛擬的網絡環境,并引進課堂,進行了的嘗試和探究,充分發揮了教師和學生的雙主體作用,使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融為一體,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尤其是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后,讓學生利用專題學習網站,自主探究自己喜歡的景點,品味頤和園獨特的美,同時也避免了學生上網的盲目性。
三、培養自主協作,發展學生能力
課文第四、五自然段是重點段落。學習這一段時我讓學生分組進行協作學習: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文章的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導游詞,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語言的創新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培養。這樣,學生在和諧民主的氛圍中,討論交流,自由發揮,自由想象,多種不同觀點的碰撞與交流,更充分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四、引導網絡馳騁,擴展學生視野
學生利用互聯網、局域網查看相關資料,增加表象積累,對頤和園就有了真切的感性認識,更利于對課文的理解,充分體現了網絡環境的突出優勢。他們根據自己的喜好去瀏覽相關的內容,新鮮感也很強,個性化的學習要求,讓學生充分的享受學習的自主,每一個人都可以將自己獨特的感受凝聚于指尖,在電腦上或寫一首小詩,或制作電子簡報,或編輯一句響亮的廣告詞,這不僅培養了學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五、拓展延伸學習,升華民族情感
在課后留下了擴展余地,能有效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強對課文的理解。因此,在課文學習結束時,我用激情的語言提醒學生在網上搜索,查找更多的古典建筑藝術,再進行交流,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
從這節課中我發現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適時適度,是否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應用。
《頤和園》教學目標和課文簡說 篇16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5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1個會寫,正確讀寫生字詞、
2、學習課文寫景狀物得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3、了解祖國燦爛的文化,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了解2至5自然段開頭一句話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
教學難點:
透過語言文字了解祖國燦爛的文化,培養學生的愛美興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一、理解課題,了解背景、識字字詞、把握大意。
二、品讀體會,學習表達。
(一)游賞長廊
1、它為什么叫長廊呢?這條長廊有什么特點呢?請自己讀一讀第二自然段,那些詞語有感覺,就把它標出來,也可以旁邊寫寫自己的感悟、
2、交流討論
1)長廊的特點?是從哪兒發現的?
板書:七百多米273間
2)出示句子用什么方法描寫?
引導:七百多米,列數字,寫出了長廊的長,七百多米多長呢?相當于100個教室的長度!
3)看,句子中還有那些詞,在告訴我們長廊很長啊!
(2)美
1)那些句子中能發現了長廊的特點?
答:每一間的橫欄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
2)能抓住那些關鍵詞,體會到什么呢?
答:人物、花草、風景————畫的內容很豐富
補充:五彩—————美麗
幾千幅———兩幅————畫多內容豐富
(3)小結理順序:
1)我們再看長廊,好嗎?引讀,出示投影。
整體看——————看長廊————看廊外————
2)總結寫整篇課文有順序,寫某個景點也要有順序,作者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三看長廊,連句成段,用列數的方法把長廊的長、美展現在我們眼前、
(二)游賞萬壽山
1、作者是怎么看它們的?看到什么特點?同學們讀讀第三自然段、
2、指明說:看到了什么特點?聳立、高大閃閃發光、金碧輝煌、琉璃瓦,板書:閃閃發光金碧輝煌、
3、指導它為什么叫排云殿嗎?排云二字就出自古詩“神仙排云出,但見金銀臺”、
奇讀:抬頭一看……
(三)游賞昆明湖
1、點圖片、音樂、
介紹其它景物景點,你想去游賞哪兒呢?
2、學生找到相關的詞語,獨立品讀、
3、誰愿意帶我們去游賞一番呢?
讀出相關句子、
4、重點引導品讀描寫昆明湖的句子:靜得像…………,綠的…………………………滑過、
比較“滑”與:“劃”的不同,讀一讀昆明湖的美!
5、小結:
謝謝這些小導游們帶我們游賞了這么多美麗的景色,看,同學們找到的這些優美的句子,具體的描寫就是文章的血肉啊!
四、總結全文
游賞到這兒,同學們,頤和園游完了嗎?頤和園是我國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說不盡的豈止是頤和園,學習本組課文,我們還可以去游賞長城、兵馬俑,北京的故宮,山東的泰山,樂山大佛、龍門石窟、敦煌莫高窟。埃及的金字塔。
教學反思:
《頤和園》編排在世界文化遺產主題單元,有很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我努力拓展相應的歷史背景,文化淵源,不局限于文本,也不限于“頤和園”而是把課堂置身與世界文化遺產的大背景下教學,更深的了解到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由頤和園引申到祖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遺產……、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提升了語文課堂的文化品位、
《頤和園》教學目標和課文簡說 篇17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學會其中的7個;正確讀寫“大殿、長廊、綠漆、欄桿、昆明湖、神清氣爽、佛香閣、金壁輝煌、宮殿、朱紅、痕跡、堤岸、雕刻、隱隱約約、玩賞”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4、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導入
1、頤和園在什么地方?
(在北京西郊。)
預習了課文,記住了頤和園的哪些景點?
(學生自由發言,能說幾個就說幾個,互相補充。)
2、用生字生詞卡檢查生字讀音:
指導讀準:
平舌音(栽 zāi 蔥 cōng)
翹舌音(朱 zhū)
前鼻音(殿 diàn)
后鼻音(廊 láng 爽 shuǎng 蔥 cōng)。
3、開火車朗讀課文:
每人讀一個自然段。
讀后適當評議,重點糾正讀錯字和讀破句的地方。
二、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
弄清作者游覽頤和園的順序和頤和園主要景點的方位;再看課文可以分成幾段,分段的根據是什么?
2、學生自學。
3、師生交流。
4、討論分段,并指導概括段意,明確:
按“總──分──總”的結構方式把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作者對頤和園總的印象。
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別介紹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的特點。
第三段(最后一個自然段):是全文的總結,和開頭一段相呼應,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
三、學習詞語
1、指導分段朗讀。
2、提出詞語,討論詞義:
⑴ 講解詞義:
琉璃瓦、橫檻、宮殿、畫舫。
⑵ 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清爽:清潔,涼爽。
隱隱約約:看起來或聽起來不清楚。
舉目遠眺:抬頭向遠處看。
蔥綠:(草木)青翠。
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形態各異:形狀各不相同。
四、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2、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是哪兒嗎?
(頤和園)
誰去過頤和園,頤和園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呢?
(又大又美)
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去游覽這又大又美的頤和園。
板書:
頤和園
二、講授新課
1、講讀第二自然段:
請同學朗讀第二自然段,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游覽頤和園的?
填空練習:
進了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 )。走完長廊,就到了( )。從萬壽山下來,就是( )。”
明確: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2、作者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長廊,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長廊有什么特點?
明確:又長又美
你從哪句話看出長廊的美,說一說?
⑴ 長廊的顏色美:
“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長廊上有紅有綠十分美麗。
⑵ 長廊的形狀美:
“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像一條長成臥在萬壽山腳下。
⑶ 長廊上的畫美:
“每一章的橫檻上都畫著五彩的國”這些畫顏色各異,內容豐富,精美絢麗,堪稱藝術珍品。
⑷ 長廓周圍的風景美:
“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這一句寫出了長廊兩邊鮮花盛開,五彩繽紛就像一條鮮花鋪成的小路。
⑸ 長廊上游人的心情美:
“神清氣爽”看出游人的心情十分舒暢。
3、小結:
這一段描寫了長廊的顏色、形狀、畫、花、游人的心情等幾方面的美,突出了長廊的精致美觀,以及那些創造者的高超技藝。
4、指導朗讀:
⑴ 誰愿意帶領大家去游覽一下著名的長廊,通過你的朗讀,讓同學們體會到長廊的美。
⑵ 教師評議,再指名朗讀,找同學評議。
三、講讀第三段
1、作者走完長廊,又來到了哪里?
明確:
萬壽山
作者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什么?請同學看圖回答。
明確:
佛香閣、排云殿
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
明確:
萬壽山雄偉壯麗,佛香閣巍峨壯觀,排云殿金碧輝煌。
⑴ “聳立”指高高的直立,這個詞說明了佛香閣巍峨雄偉。
⑵ “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亮”表現了佛香閣的建造氣勢恢弘。
⑶ “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體現了佛香疾的造型精巧。
⑷ “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說明排云殿很多,“金碧輝煌”指宮殿十分雄偉,像一朵朵金光閃閃的云排列在佛香閣下面。
2、還有哪些地方表現了萬壽山的這種美?
明確:
第四自然段
請同學們默讀這一自然段,找出有關的句子畫下來。
⑴ “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萬壽山很高,站在半山腰就可以看到大半景色。這里的“大半景色”指的是山前的景色,因為作者的觀察點是在佛香閣前面,所以后山的景色看不到。
⑵ “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很高,從半山腰望去能看到掩映在綠樹中的屋頂和紅紅的宮墻。
⑶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
這句話也體了萬壽山的高大,向前望,美麗寬闊的昆明湖變成了一面鏡子,一塊碧玉。
⑷ “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
由于山高離得很遠,所以看不到看不到靜靜的湖面上淺淺的波紋。
⑸ “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這一句更加說明了萬壽山的高,站在半山能望見城里的景物。
3、指導朗讀:
⑴ 指名讀:
注意重點詞要讀出重音。例如“大半”、“靜”、“綠”、“一點兒”等。
⑵ 教師評議,找學生練習讀。
⑶ 齊讀第三段,體會作者的贊美之情,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4、小結:
這一段描寫了作者在萬壽山腳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見的景物,突出了萬壽山雄偉壯麗的特點。從萬壽山下來,作者又來到了哪里?
四、自學第四段
請同學們以組為單位討論,說一說昆明湖有什么特點?
1、同學自由討論。
2、指名發言,檢查自學情況,其他組的同學補充發言。
3、每組選出代表讀課文,比一比,那一組讀得好。
4、教師小結:
這一段寫了昆明湖的靜和綠,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秀美的風景畫。在頤和園中除了精美的長廊,壯美的萬壽山,秀美的昆明湖,還有哪些美景呢?
明確:
智慧海、知春亭、大戲臺、玉帶橋、石舫……
正像大家所說的那樣,“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學生齊讀)“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
5、根據板書總結全文:
作者按游覽的順序,以萬壽山為中心,描寫了長廊、佛香閣、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橋、湖心小島幾外景物的特點。贊美了祖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
五、布置作業
觀察一處景點(如學校、公園、游樂場等),按地點轉換的順序把它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