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教學設計(通用17篇)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1
一、導入,引出“道”
1.故事導入。
這是我親身經歷的一件事。那是我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放學,我背著書包正往家里走,突然,我發現前面不遠處的麥地里,一只喜鵲正撲騰著翅膀,卻怎么也飛不起來。于是,我疾步走上前去,抱起那只喜鵲。我發現,那只喜鵲的翅膀受傷了。我連忙把那只喜鵲抱回家,用碘酒擦洗它的傷口,敷上消炎藥,把它包扎好。不幾天,那只喜鵲好了。我很喜歡它,怕它飛跑了,于是就把它的翅膀尖給剪了,并用罩子把它罩住。我每天給它食吃,給它水喝,精心喂養。可是沒多久,你們猜,它怎么了?(它卻死了)
2.引出“道”。
是呀,這是為什么?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板書課題。
3、讀題,解釋“道”。
學生讀課題,說說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
二、學文,領悟“道”
1. 預習質疑:
通過預習,你有沒有遇到不懂的問題?(學生說出在預習課文中遇到的不懂的問題,如我和同伴在小龜遇到危險時很焦急,為什么向導卻“若無其事”?向導明知道把小龜抱到大海會害了小龜,可他卻還是抱起小龜朝大海走去?向導的話是什么意思?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
2.篩選問題:
上述問題哪一個最有研究價值?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在學生提出了不懂的問題后,教師引導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篩選,確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在下面的教學環節中進行討論與交流。)
3、讀書釋疑:
(1)指名讀書。
指幾名學生朗讀課文,主要檢測學生對課文的熟練程度,便于作教學指導。
(2)組內討論:向導的話是什么意思?向導明知道那樣做會害了小龜,可他為什么還是抱起小龜朝大海走去?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
(3)匯報交流:引導朗讀、讀中感悟自然之道。引導朗讀的重點是第四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三、拓展,內化“道”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請同學們打開書再讀一讀《大自然的啟示――“打掃”森林》,看看你還有什么樣的感受?
1、拓展閱讀。
2、舉例說明。
引導學生舉出生活中的具體例子談體會,使“道”得以內化。
四、綜合性學習:(下節課的任務)
自然的啟示
板書:
自然之道
遵循人違背
保護↘↙傷害
海龜
【教學反思】這節課的教學,我深感缺失太多。反思教學,諸多感觸涌上心頭,其突出者有三:一是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之中。課堂,是教師精心為學生搭建的可供學生生動活潑主動進取全面發展的平臺。課堂上缺少了學生的活動,或者說學生的活動不充分,或者說沒有使全體學生動起來,那么,這個課堂是缺乏生機和活力的。這是我在這節課操作上的首要缺失。我通過觀察估算了一下,在這節課中沒有完全動起來(主要是腦動)的學生占著不小的比例。是什么原因呢?對學生情況把握不準確,在教學構思上對主體性和全員性考慮不周全是其主要因素。二是朗讀使課堂教學充滿情趣。朗讀是閱讀教學的一種重要表現手段,它對領悟情感陶冶情操培養情趣很有好處。所謂讀文悟道披文入情,強調的就是讀。這節課中,對朗讀的處理,沒能很好地與閱讀教學的特點統一起來,從而使閱讀教學顯得單薄,顯得縹緲,顯得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這是因教師的操作不慎而造成的缺憾。三是評價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催生劑。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無疑會喚起學生的自信心,鼓勵學生的進取心,激勵學生的求知欲。評價猶如催生劑,給學生以力量,給學生以風貌,給學生以健全完美的人格。我明于心而未能明于行。今作如此反思,意在矯正自我,改進教學,使教學日臻完善。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2
教材說明
本文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向導,結隊來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旅游,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他們拯救了一只被嘲鷹咬啄的海龜“偵察兵”,結果成群的幼龜得到錯誤的信息,而成為食肉鳥的口中之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不按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愿望相反的結果。
教學設計思路
以疑促讀,以讀促思,讀中感悟,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與文中進行心靈對話,領悟課文所蘊含的道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本課生字詞。
能力目標:有感情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情感目標:豐富見聞,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豐富見聞,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教學方法 讀出感悟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順課文,感知文本內容。
1.談話導入:同學們,大自然氣象萬千,美麗無比;充滿生機,也充滿神秘。今天,你們將和老師一起走進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內在規律。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一篇大自然中發生的真實故事──《自然之道》(板書),相信同學們會從中得到啟示。
2.懸疑讀文:讀課文題目,“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意思?帶疑初讀課文,感知課文。
(1)自主識字。
提示學生利用竅門,讀準字音。
同桌交流,相互識認。
著眼學法,重點強化。(由學生提出難認難寫的字,并由學生展示自己的學法,落實識與寫)
3.讀課文。
(1)給足時間讓學生讀得正確、流利。讀中點撥學生在難讀處做上記號,多讀幾遍,或與同學合作讀。
(2)交流練讀情況。由學生自己選擇自然段讀,相互推薦讀,老師注意給學習較吃力的學生機會。學生讀的過程中要求其他人認真傾聽,讀完后由學生自己有重點地點評。對于課文中出現的難讀的字詞句,教師要讓學生讀到位。
4.整體感知。
說說初讀課文的印象或說說故事主要寫了什么。先讓學生讀讀課文,再讓其組織語言來說。尊重學生自己初步的讀書感受和見解。
二、探讀課文,讀出自我發現。
1.自主探讀。
指導學生細讀課文,讀出重點,讀出感情,與作者情感共鳴。提示學生聯系課后連接語提示的內容讀課文。
2.心聲吐露。
(1)與同桌相互交流。
(2)在全班展示自己的讀書體會。教師做要點板書。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
1.著眼學生感悟,抓點精讀。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向導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引導學生用課文內容回答后,再做深入探究。(問學生有什么問題)
(1)學生提問并品讀:為什么說“似乎在偵察”?(是“我”見到幼龜的動作后的猜測,但并不了解真的是這樣)當時出現了什么情況?(“突然”“啄”“拉”)向導怎么做?
(2)學生提問并品讀:向導怎么會是這樣的態度?(“若無其事”“冷淡”“極不情愿”)為什么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他為什么不給“我們”解釋?(面對的是“焦急”、是責怪──“不能見死不救”、情況十分緊急)
(3)理解“自然之道”并導讀(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延遲評價,從學生的討論中適時導入故事發展的相關內容),那么,“我們”干的是一件什么事?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理解“愚不可及”)愚在哪兒?那么,后來到底發生了什么?
(1)學生讀書,抓詞抓句感受當時的事態。(適時出示掛圖或點擊課件)
幼龜:“魚貫而出”“爭先恐后”“結隊而出”(要經過一大段沙灘,無遮無攔),它們可能會想什么?
食肉鳥:“許多”“吃得飽飽的”“發出歡快的叫聲”。(可結合先前的“頹喪”體會)它們又會想些什么?
(2)讀課文最后一句話,體會向導“悲嘆”的這句話表達的意思。
2.著眼學生體驗,探微發幽。
(1)談對“自然之道”的理解和感悟。(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這個生存的法則和規律是不能違背的)
違背“自然之道”的后果。(自作聰明,只能好心辦壞事,聰明反被聰明誤)
(2)怎樣才會不違背“自然之道”。(結合課文,聯系生活和開課導語談談:談候鳥遷徙不能挽留,談山澗小魚難在魚缸生存,談老虎圈養便失去野性,談溫室難育參天大樹,以及尊重大自然,不要人為地破壞大自然等等。從而使學生懂得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類與自然共存的道理。同時激發學生主動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二、走出文本,開展實踐活動。
通過各種方式,以“了解動物生活”為主題,分組進行活動。每組寫出活動報告,并展示活動成果——一張關于動物生活的手抄報。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3
教材內容簡析:
《自然之道》是西師版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一團旅游者出于同情心,從食肉鳥口中救下一只幼龜,卻使龜巢里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傾巢而出,導致成百上千的幼龜受到傷害。揭示了“自然之道不可違”的自然規律。
教學設計的理念:
本文以疑促讀,以讀促思,讀中感悟,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與文中進行心靈對話,領悟課文所蘊含的道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教學中我是抓住兩條線切入:一條是抓關鍵詞語體會思想感情,讓學生在詞語歸類中明確文中各個角色的態度并親自演讀,體會心情由此歸結出疑問進而引出第二條主線,抓住兩個關鍵句子“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叨就叨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通過學生的自讀自悟和相互交流初步了解“自然之道”。因為我們對自然之道的無知,好心卻辦了蠢事。
教學目標:
1、認識1個生字,學會8個會寫字,掌握“巢穴、愚不可及、蠢事、響徹云霄、”等詞語,積累“見死不救、自作聰明”等詞語。
2、理解“一般、左右”在表達意思上的作用。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和告訴我們的道理:如果不按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愿望相反的結果。我們要尊重自然,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
教學重點: 體會“我”和同伴們在事情發展過程中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告訴我們的道理;初步了解有具體事例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小黑板、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講述故事。
2、引出“道”解釋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2、指名學生逐段朗讀全文,檢查是否達到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默讀全文,理清文章脈絡。
4、指名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課堂小結
我們從食肉鳥口中救下一只幼龜,卻使龜巢里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傾巢而出,導致成百上千的幼龜受到傷害。我們的確是弄巧成拙,好心辦壞事。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故事引入,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教師講述故事:古宋國有個人,他嫌禾苗長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很疲憊的樣子回到家對家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苗長高了一大截!”他兒子聽說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苗都死了。
學生說說這則寓言故事的寓意:妄自幫助它生長的,就像拔苗助長的人,非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 人們對于一切事物都必須按照客觀規律去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單憑自己的主觀愿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動機,結果也只能是適得其反。今天,我們就繼續學習第23課《自然之道》。師板書課題。請同學們齊讀課題,誰能說說課題中的“道”是什么意思?那么,題目中的道意思就是什么呢?師板書:規律
二、回顧內容(小黑板出示)
1、復習生字、詞。
巢穴 孵化 頹喪 蠢事 明媚 愚不可及 若無其事 魚貫而出爭先恐后 響徹云霄
2、這篇課文按照( )的順序,我們從食肉鳥口中救出( ),卻殘害了( )。告訴我們如果( )就會( ),如果( )就會( )。
三,緊抓蠢事,深入探究
1、 同學們,我們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作者去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的目的是什么?(實地觀察一下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幼龜的生活規律是怎樣的?(幼龜一般是在四、五月間離巢而去,爭先恐后地爬入大海的)說的真好啊,你們愿意看看可愛的海龜嗎?(播放課件)看完課件之后,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我最想說的是:
1、是啊,如此可愛的小海龜卻被我們不經意間深深地傷害了。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這究竟是一件什么樣的蠢事呢?我們讀懂了課文的三、四、五自然段就會明白了。請自由讀三、四、五自然段,勾畫出描寫“幼龜、嘲鷹”的詞語。
2、學生交流匯報,找出相應的句子完成上述歸類。小黑板出示,學生齊讀。
3、我們再來分角色朗讀一下第四自然段。請同學們畫出表示我們當時的情感或表情的詞語。我和同伴們緊張地看著眼前的這一幕,看見探頭小海龜有危險,我們就怎樣起來,(緊張)看見小海龜遇險,擔心它受到傷害,就讓向導想辦法。我們的心情怎么樣了?(焦急 )應該怎樣讀?指名讀,教師范讀,齊讀。
4、正當我們焦急萬分的時候,而向導呢?(若無其事)師:若無其事又是什么意思呢?指名學生回答。沙灘上真的沒事嗎?(生:不是)我們緊張、焦急而向導卻若無其事,誰來讀讀?指名讀,范讀、齊讀。向導真的冷淡呀,于是招來了同伴們一片“總不能見死不救”的呼喊聲,老師來當那個向導說那句話,請同學們來做當時的同伴來呼喊向導(生讀:總不能見死不救)從這些話中你們覺得向導怎么樣?想象說話:假如你就是當時那位向導會想些什么呢?
5、那到底誰的想法是正確的?后來又發生了什么事情?大家邊看邊想,食肉鳥是怎樣飽餐一頓的?指名學生說。到現在你們明白了為什么說是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了吧?板書:保護、 傷害課件出示兩組句子a、我們干了一件蠢事。b、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指名讀,比較句子的不同。誰來說說“愚不可及”是什么意思?那愚不可及這個詞語能不能刪掉了?
6、向導看到食肉鳥吃海龜,他是怎么說,怎么做的了?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的七、八自然段。課件出示課文插圖難道只有向導這樣難過嗎?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這種情感的。你們找出相關的句子,并把描寫向導和我們動作的詞語勾畫出來。從中可以體會到什么?盡管我們竭力搶救,可不少幼龜還是成為了食肉鳥的美餐。課件出示句子a、不一會兒,數十只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響徹云霄。b、那只嘲鷹眼見到手的美食丟掉,只好頹廢地飛走了。指名學生看到這里你又想到了什么?指名學生回答。
7、向導由若無其事到不情愿,現在的心情又是怎樣的了?(生:悲嘆的)指名讀向導的話,并課件出示句子a、終于,向導發出了他的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不就不會受到傷害。”b終于,向導發出了他的感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傷害。”)誰來讀讀向導心中的悲嘆,我聽出了他心中的悲嘆。你再來當向導讀一讀。聽:他“根本”一詞讀得多好啊!他讀出了向導的悔恨之意了,所以“根本”這一詞能不刪掉。訓練學生用“如果…….就……”說話
四、課堂小結
1、這發生的一切都是因為我們做了一件什么事?(愚不可及的事)這件事就是我們救出了一只幼龜,卻殘害了一群小海龜。我們來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想想你明白一個什么道理?指名學生回答。板書:遵循 違背 教師小結:自然界萬物都有它們的生存方式、規律,如果我們按照規律辦事,事情就會辦好;如果我們違背規律辦事,就會把事情辦糟。
2、聯系一下我們的生活實際,你們的生活實際中有沒有出現過違背規律做事,把事情辦糟了的事例。學生舉例說明后教師點撥。
五、拓展延伸
同學們,學到這里,你想對文中的我們和向導說幾句吧。
我想對向導說:
我想對“我們”說:
板書設計:23、自然之道
規律
遵循 違背
保護 傷害
龜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 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游、偵察、愚蠢、爭先恐后、若無其事”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3. 豐富見聞,激發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啟示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
教學難點 :
理解向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 導入: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九課《自然之道》。回憶: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和同伴及一個向導到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島旅游。他們不顧向導的勸阻,要求向導把幼龜抱向大海,導致幼龜誤以為安全,魚貫而出,結果成為食肉鳥的口中之食。)讓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感受文章的自然之道。
二、 精讀:自由掃讀,畫出自己感興趣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標注在書上。也可以與同學交流。
重點理解:
1、 學習第三段:找出作者對幼龜動作的描寫,模仿動作來理解詞語。學習細節的描寫方法,理解細節在文章中的寫作效果。
2、 學習第四段:理解導向的話。并說出導向為什么這樣說?指導朗讀,理解導向和“我”的心理變化(板書:焦急 震驚 悔恨 ;若無其事 極不情愿 發出悲嘆)。討論:導向明明知道這樣做不對,為什么不制止?你同意他的做法嗎?
3、 學習五、六段:復述當時的場面。(導:氣喘吁吁的奔跑也無濟于事。還在喘著粗氣的向導 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導讀最后一句話。
4、 理解最后一句話:體味 “悲嘆”的心情。指導朗讀。擴句練習:如果不是我們 ,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學習如果……就……的復句)
三、 小結:他們的做法錯了,悔恨讓他們心痛,他們終于理解了導向的話:“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他們的做法錯在哪里?(沒有遵循自然規律)正是由于用主觀的感情判斷自然,導致了錯誤的見解。所以我們要客觀的看待自然,要遵循“自然之道”。(板書:遵循——自然之道)
四、 你還知道哪些生活中我們應該遵循的自然規律?(候鳥遷徙不能挽留,山澗小魚難在魚缸生存,老虎圈養便失去野性,溫室難育參天大樹)
五、 我們該如何利用這些自然規律?(閱讀人類來自動物的靈感)
六、 總結:遵循大自然的規律,走進自然,探索自然,合理的利用自然,創造和諧、美好的生活!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5
[ 教學要求]
1、深入學習“救幼龜”的經過,能與大家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培養復述能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3、樹立尊重自然規律的意識,激發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和情感。
[教學重點]
1、了解“救幼龜”的經過,抓住關鍵詞句體會人物情感。
2、樹立尊重自然規律的意識,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和情感。
[教學難點]
明白“救幼龜”是一種違背自然規律的行為,懂得尊重自然規律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引出主線“救幼龜”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9課《自然之道》。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道”
指什么?(規律) “自然之道”呢?(大自然的規律)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和幾名同伴在觀察太平洋綠龜離巢入海時,出于善心,救下龜群的偵察兵,卻最終導致龜群慘遭食肉鳥捕食的悲劇。)
二、 學習課文3~4自然段,初識自然之道
1、課文哪句話點出了課題?(叼就叼吧,自然之道。)
師:向導說的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呢?讀了下面這段話你們就明白了。
2、課件出示:一只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正當幼龜躊躇不前時,一只嘲鶇突然飛來,它用尖嘴啄幼龜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3、自由讀這段話。
4、通過剛才的讀,你體會到什么?是怎么體會到的?
生:我體會到幼龜很機警。
生:我體會到幼龜很危險。
……
5、這段話是用第三人稱寫的,你能把它換成第一人稱來敘述嗎?
(1)自由練習。 (2)指名匯報。 (3)師生評議。
師:同樣是看著眼前的一幕,向導和游客的態度卻截然不同。請女生讀游客的話,男生
讀向導的話,我讀作者敘述的語言。
6、分角色朗讀第四自然段。
師:現在,你們明白向導說的自然之道指什么了嗎?
教師小結:向導認為嘲鶇啄幼龜,這是自然之道。作為人類,不能插手介入,可是在一片“不能見死不救”的呼喊聲中,他極不情愿地救下了這只小海龜。這樣做帶來了什么后果呢?請同學們讀一讀下面這段文字。
三、 學習課文5——8自然段
1、課件出示: 那只先出來的幼龜,原來是龜群的“偵察兵”,一旦遇到危險,便
會返回龜巢。那只幼龜被向導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于是爭先恐后地結伴而出。從龜巢到海邊的一大段沙灘,無遮無攔,成百上千的幼龜結隊而出,很快引來許多食肉鳥。于是,很多幼龜成了嘲鶇、海鷗、鰹鳥的口中之食。
2、自由讀后談體會。
3、把上面這段話換成第一人稱用巢中幼龜的口吻來敘述。
(那只先出來的幼龜是我們派出的偵察兵,一旦遇到危險,便會返回龜巢。我們的偵察兵被向導引向大海,我們得到錯誤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于是爭先恐后地結伴而出。從龜巢到海邊的一大段沙灘,無遮無攔,成百上千的幼龜結隊而出,很快引來許多食肉鳥。于是,我們的很多同伴成了嘲鶇、海鷗、鰹鳥的口中之食。)
4、學到這里,你有何感受?
過渡:目睹了慘劇發生的經過,游客們后悔莫及,向導更是悲從中來。他們說了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來補救呢?
5、指名讀有關句子,說說體會到了什么。
四、 創設情境,法庭辯論。
師:由于人類的無知,致使成百上千的幼龜成了食肉鳥的腹中美食。慘劇發生后,太平洋綠龜家族向國際動物保護法庭提起訴訟,要求法庭對旅行團的全體成員追究法律責任。人類應對此事負責嗎?如何看待人類在這件事中的所作所為呢?我們來進行一場法庭辯論。
1、課件出示:
對簿公堂
原告(太平洋綠龜) 被告(旅行團成員)
要求:講清案情的經過,講明自己的理由。
2、分好角色。
(1)請你以原告太平洋綠龜家族成員代表的身份陳述慘劇發生的經過。
(2)、請你以被告旅行團成員代表的身份陳述自己的前后行為表現。
3、分小組練習。
4、匯報交流。
(1)請幼龜偵察兵陳述案發那天的親身經歷。
師扮演法官:人類救了你,你現在有何感受?
(2)請幸存的小海龜陳述案情經過。
(在案發當日黃昏,我們太平洋綠龜家族千余名成員正潛伏在巢內。為了避免受到食肉鳥的攻擊,我們照例派出了偵察兵,過了很久,我們沒看到偵察兵回來,也沒有收到任何有危險的信號,更不知道偵察兵已被人類救走了,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傾巢出動。沒想到沙灘上空突然飛來了許多食肉鳥。結果,我們的許多兄弟姐妹慘遭毒手。正是由于人類的無知,使得我們家族遭受巨大的不幸。我們強烈要求法庭主持公道,讓人類受到法律的制裁。)
(3)被告陳述。
師引導:①被告人,原告的話屬實嗎?說說你們的所作所為吧。
②向導,你明明知道這樣做會給綠龜家族帶來災難,為什么要明知故犯呢?
(4)自由辯論。
師:一方是善心如水,卻使另一方深受其害。我真不知道該怎么判決,我請求辭職。不過,辭職之前,我聘請你們來當國際動物保護法庭的法官。
(5)通過以上的陳述,小法官們,你們會作出怎樣的判決呢?為了避免悲劇重演,你對人類有些什么勸告呢?
五、 總結升華。
1、學到這兒,你明白了什么?(人類救下一只幼龜,卻使很多幼龜慘遭不幸。如
果不懂規律,好心也會辦壞事。我們要尊重自然規律。)
2、師:我們也明白了,弱肉強食,適者生存,這是自然之道。你們能舉例說說哪些是自然之道嗎?
3、 在我們的生活中,仍然有一些愚昧無知的人在違背自然之道,你能舉例說說嗎?
4、 自然之道是紛繁復雜的,但只要我們認識它,尊重它,還可以利用它來為人類服務呢。想想生活中有哪些這樣的現象?
5、 教師總結:我們只有認識自然,尊重自然,才能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六、 作業(任選一題)
a) 走進大自然,去觀察動、植物的生長或其他自然現象,看看有什么發現,受到什么啟發。
b) 搜集資料或調查訪問,了解人類從大自然中受到過哪些啟發,有什么發明創造。
c) 自己動手,做做實驗或搞搞小發明。
板書設計:
自然之道
許多幼龜慘遭食肉鳥啄食
違背
嘲鶇 啄 幼龜 救 向導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6
【教學內容】自然之道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1)在課文學習過程中理解“爭先恐后、若無其事”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過程和方法:
(1)創設情境,入情入境;(2)自讀表演,理解內容;(3)品詞品句,積累感悟。
3、情感和態度:
(1)豐富見聞,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啟示的興趣。
(2)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教學難點】理解向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小黑板
【課時安排】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識,導入新課
1、讀題目,想一想,“道”是什么意思?怎樣理解題目?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說說本課的“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幼龜進入大海,有其自身的規律,有其自我保護的方法,而“我們”卻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我們”做了件什么事?
2、請你瀏覽第三至第七自然段,概括“我們”做了一件什么事?
(二)默讀課文,深入探究
1、默讀課文第三至第七自然段,邊讀邊畫邊思考,并標注你的感受。
思考:
(1)我們的哪些做法是愚不可及的?為什么?
(2)向導怎么說,怎么做的,對此你有什么想法?
2、小組交流,提出疑問。
3、匯報交流。
(1)愚不可及的做法及原因。
①看見探頭幼龜遇險,就焦急起來,讓向導想辦法。
(指導朗讀,讀出危險及焦急的心情。)
原因是愛護幼龜,擔心它受傷害,但不懂它入海的基本規律。
②不顧向導的勸阻,執意要向導把幼龜抱進大海。
(讀出急切的心情。)
原因是急切地、不顧一切地想救幼龜,絲毫沒有從動物的自身規律去思考。
(2)聯系下文,你知道幼龜入海的規律了嗎?我們這樣做的結果是什么?“我們”由焦急變為被眼前的景象所震驚。輕聲讀,體會“我們”震驚的心情。
幼龜:“魚貫而出、爭先恐后、結隊而出”。假如你就是這些小幼龜,你會怎么想?
食肉鳥:“許多、吃得飽飽的、發出歡快的叫聲”。假如你就是這些食肉鳥,又會想些什么?
⑶看到一只只幼龜成為食肉鳥的美餐,我們知道自己錯了,就努力和向導一起想挽救這些綠龜,盡管我們氣喘吁吁來回奔跑,但悲劇還是發生了,十多只幼龜成了食肉鳥的美餐。
(4)匯報向導說的和做的。
①向導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談理解
②向導在“見死不救”的呼喊中,不情愿地把幼龜抱進大海。
黑板出示“向導極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龜,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鶇眼見到手的美食丟掉,只好頹喪地飛走了。”
學生談對重點詞的理解,發表對向導做法的看法。
③假如你就是那位向導,你怎樣向“我們”這些急切想就小海龜的人講清原因呢?
4、朗讀第八自然段,體會主題。
(1)“我們”不顧自然規律,焦急地想救小海龜,而導致海龜收到巨大上海,令“我們”震驚。“我們”極力去就海龜,但是“我們”的內心仍是悔恨至極。讀第八自然段,從哪兒看出“我們”的心情?
(2)黃昏海邊的美麗自然景色和食肉鳥響徹云霄的歡快叫聲像是一種諷刺。同學們,如果你們就是當時在場的作者和他的同伴,內心會想些什么?
(3)向導由“若無其事”到“極不情愿”,現在心情又是什么樣?
把“悲嘆”換個詞,向導為什么悲嘆?你能讀出悲嘆的語氣嗎?
(4)有感情地朗讀第八自然段。
5.介紹原文
本文入選課本后,結尾一句話省略了。出示課文的結尾句:
人是萬物之靈,然而,當人自作聰明時,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四、拓展延伸,內化“道”
1、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2、我們對自然之道不解和違背親手導致了一些幼龜被害的慘劇。其實這樣的故事我們曾經學習過,記得嗎?自然萬物,有著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規律,在大自然面前,我們人類要想不犯錯誤,首先就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
3、你愿意更多地了解自然嗎?那就趕快行動吧!
4、默讀綜合性學習要求
5、推薦閱讀:
青少年知識普及讀物《大自然的啟示》
沈石溪的動物小說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7
我設計的是《自然之道》6、7、8三個自然段。這三個自然段是這篇課文的結尾部分,行文之第5自然段,作者似乎已經講清了什么是自然之道,已切合題意,這最后三個自然段重點寫的是我們如何面對自己犯的錯誤,與第四自然段寫我們和向導面對險情不同態度有強烈的對比反差,這三個自然段使文章增添了濃厚的故事色彩,豐富了人物的情感變化,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命題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淋漓盡致的呈現在學生面前,我覺得這三個自然段的教學如果設計得得到,會使學生對自然之道,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有更深刻的體驗。
嘿嘿,廢話幾句先。
下面是我的設想,純粹粗淺的想法:
1、師:讀到第5自然段,我們已經知道了自然之道的含義,作者為什么還要寫6、7、8自然段呢?
生:這三個自然段寫了我們違背自然之道的后果。
生:這三個自然段寫了我們后悔的心情。
生:這里寫了我們痛苦的感受。
2、師:讓我們一起讀讀這三個自然段,品味作者那份復雜的情感。
生讀課文。
3、師:咱們結合插圖,想象一下這是一幅怎樣的場面?
生:那么多的幼龜,兇猛的鳥兒隨口一啄就是一只,太危險了。
生:成百上千只幼龜啊,單靠我們9個人如何救得過來呢?好多的幼龜成了鳥兒們的美餐。
生:我注意到了無遮無攔這個詞語,我想,那些幼龜真是很弱小,沒有一點保護自己的能力。
4、師:是啊,面對此情此景,我和同伴有什么感受,找到相關的句子讀一讀,仔細體會一下。
生:我找到了“天啊!”我聽見同伴說:“看我們做了些什么!”
生:我找到了“我和同伴們低著頭,在沙灘上慢慢地走。”
5、師:看我們都做了些什么!同學們,想想,我們都做了些什么呢?
生:我們幫助了一只幼龜,卻害了一大群幼龜。
生:我們一相情愿的自以為是的幫助,卻在大大的傷害。
6、師:我的同伴的話會怎么說呢?
出示:“天啊!”我聽見同伴( )地說:“看我們做了些什么!”
生:痛心的說。
生:后悔的說。
生:難過的說。
隨機請學生練讀。
7、師:我們還做了些什么呢?
生:救幼龜,補救幼龜。
師:帶著懺悔的心情我們一起來讀第7自然段,一起和同伴們救救面臨著巨大危險的幼龜們吧!
生齊讀課文。
8、師:(感情引讀)不一會兒,數十只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響徹云霄。我和同伴們低著頭,在沙灘上慢慢地走著。此時此刻,我們在想些什么?
生:大自然有他自己的生存法則,好心不一定做的是好事啊!
生:我們太自以為是了。我們應該多多了解大自然,認識大自然,才能與大自然更好的相處。
9、師:是的。(引讀)我們的向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
生: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10、師:這悲嘆里包含了深深的──?
生:自責。
生:后悔。
生:難受。
11、指名讀齊讀向導的話。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①認識2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正確讀寫“海鷗、爭先恐后、若無其事、魚貫而出、氣喘吁吁”等詞語。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③豐富見聞,激發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啟示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①認識2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正確讀寫“海鷗、爭先恐后、若無其事、魚貫而出、氣喘吁吁”等詞語。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教學具準備:教師課前在小黑板上抄寫:①生字新詞。②重點的句子。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讀順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①談話導入:同學們,大自然氣象萬千,美麗無比;充滿生機,也充滿神秘。今天,你們將和老師一起走進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內在規律。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一篇大自然中發生的真實故事──《自然之道》(板書),相信同學們會從中得到啟示。
②懸疑讀文:讀課文題目,“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意思?帶疑初讀課文,感知課文。
自主識字。
a.提示學生利用竅門,讀準字音。找出難讀難寫的字,研究特點。
b.同桌交流,相互識認。
c.著眼學法,重點強化。(由學生提出難認難寫的字,并由學生展示自己的學法,落實識與寫)
讀課文。
a.給足時間讓學生讀得正確、流利。讀中點撥學生在難讀處做上記號,多讀幾遍,或與同學合作讀。
b.交流練讀情況。由學生自己選擇自然段讀,相互推薦讀,老師注意給學習較吃力的學生機會。學生讀的過程中要求其他人認真傾聽,讀完后由學生自己有重點地點評。對于課文中出現的難讀的字詞句,教師要讓學生讀到位。
整體感知。說說初讀課文的印象或說說故事主要寫了什么。先讓學生讀讀課文,再讓其組織語言來說。尊重學生自己初步的讀書感受和見解。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自己讀課文,自己認識字詞,主要目的是讓他們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為深入學習打下基礎。)
●探讀課文,讀出自我發現
①自主探讀:指導學生細讀課文,讀出重點,讀出感情,與作者情感共鳴。提示學生聯系課后連接語提示的內容讀課文。
②心聲吐露:
a.與同桌相互交流;
b.在全班展示自己的讀書體會。教師做要點板書。
(設計意圖:資助交流自己的看法,不僅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還給了學生充分展示自己口語表達的能力。)
第二課時
●精讀課文
①著眼學生感悟,抓點精讀。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向導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引導學生用課文內容回答后,再做深入探究。(問學生有什么問題)
a.學生提問并品讀:為什么說“似乎在偵察”?(是“我”見到幼龜的動作后的猜測,但并不了解真的是這樣)當時出現了什么情況?(“突然”“啄”“拉”)向導怎么做?
b.學生提問并品讀:向導怎么會是這樣的態度?(“若無其事”“冷淡”“極不情愿”)為什么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他為什么不給“我們”解釋?(面對的是“焦急”、是責怪──“不能見死不救”、情況十分緊急)
c.理解“自然之道”并導讀(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延遲評價,從學生的討論中適時導入故事發展的相關內容),那么,“我們”干的是一件什么事?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理解“愚不可及”)愚在哪兒?那么,后來到底發生了什么?
a. 學生讀書,抓詞抓句感受當時的事態。
b. (幼龜:“魚貫而出”“爭先恐后”“結隊而出”(要經過一大段沙灘,無遮無攔),它們可能會想什么?
食肉鳥:“許多”“吃得飽飽的”“發出歡快的叫聲”。(可結合先前的“頹喪”體會)它們又會想些什么?
a.讀課文最后一句話,體會向導“悲嘆”的這句話表達的意思。
③著眼學生體驗。
a.回歸課題,引發話題。
談對“自然之道”的理解和感悟。(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這個生存的法則和規律是不能違背的)
違背“自然之道”的后果。(自作聰明,只能好心辦壞事,聰明反被聰明誤)
怎樣才會不違背“自然之道”。(結合課文,聯系生活和開課導語談談:談候鳥遷徙不能挽留,談山澗小魚難在魚缸生存,談老虎圈養便失去野性,談溫室難育參天大樹,以及尊重大自然,不要人為地破壞大自然等等。從而使學生懂得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類與自然共存的道理。同時激發學生主動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讀本文經典句子,主要目的是使學生能對本文的主題有一個更為深刻的理解,并從中受到啟發,有所收獲。)
●走出文本,開展實踐活動
①導讀課后“綜合性學習”提示,明確活動目的及要求。
②自由組合,分小組討論確定活動內容及拿出活動安排,全班交流。(要求選定組長,搞好分工,排好時間,并作好相關記載──可以以日記、活動報告、行動紀實等形式反映)
③學生分組行動,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也可結合后續的學習內容進行)
(設計意圖: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將學習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培養學生實踐的能力。)
反思: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9
【教材分析】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三組中的一篇課文。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一群旅游者出于同情心,從食肉鳥口中救下一只幼龜,卻使龜巢里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傾巢而出,導致成百上千的幼龜受到傷害。揭示了“自然之道不可違”的自然規律。
【學情分析】
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探究大自然的奧秘,對自然現象有著關注的熱情。所以對于這篇課文,學生是有學習欲望的。但是,學生的關注可能僅僅停留在表面。學習本課,除了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更重要的是啟發學生學會理性地思考,進而引導學生保護大自然,探究自然的規律,并學會善于從自然之中獲得有益的啟迪,有效利用大自然為人類造福。因此,要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在讀中感悟,在進行語言訓練和語文能力培養的同時,加強與科學學科的聯系,注重學科整合,搜集有關資料進行交流,引導學生到大自然中尋找、發現、培養學生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濃厚興趣。
【設計理念】
以疑促讀,以讀促思,讀中感悟,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與文中進行心靈對話,領悟課文所蘊含的道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理解向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回憶上節課內容,用“先……再……然后……”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大家自由讀全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可以多讀幾遍,不懂的問題,請在書上做好記號。
2、指名分節朗讀,注意正音。重點朗讀難讀的句子。
三、演中促讀,演中理解
1、小組合作學習1~4自然段。
⑴ 讀明白了什么請說說?
⑵ 提出不明白的問題討論交流。
⑶ 當那只出來偵察的幼龜即將被嘲鶇啄食時,對此“我們”與向導的態度有什么不同?找出文中有關詞句,完成下表。(見大屏幕)
神態語言我們 向導
2、向導和“我們”為什么有完全不同的態度呢?
3、最終向導在什么情況下救那只幼龜?
4、表演讀3、4自然段,著重全體向導看似冷淡的外表下所隱藏的對“自然之道”的真知灼見。
5、感悟啟示:
如果你們就是當時在場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們一定從這件事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啟示。請把你的收獲告訴給大家。
這是一篇反映人與自然的關系的課文。自然萬物,有著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規律。在自然面前,我們人類該做些什么呢?課文通過具體事例告訴我們:如果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愿望相反的結果。這就是自然之道。
請大家再次用心讀課文,細細體味吧。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有沒有遇見過或聽說過不按自然規律辦事而最終受到自然的懲罰的事例?
例舉一、兩件,在班上說一說,議一議。
【板書設計】
9、自然之道
“我們”救一只幼龜 誤導眾幼龜 →眾幼龜被海鳥啄食
(違反自然之道──→事與愿違)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采用朗讀,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借助想象等方法體會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自然之道的含義,認識到要按照自然規律辦事
3、采用多種形式的讀,能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4、借助對文本空白處的想象,當堂練筆,提高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
2、體會“我和同伴”看到“眼前的一幕”所引發出來的蘊意;
3、對文本空白處——食肉鳥怎樣兇猛地啄噬幼龜的場面的想象,內化語言,感受自然之道,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難點:結合上下文,采用聯系對比、換位思考、抓重點詞等方法理解向導的話,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并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現出來。。
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
學生:課前搜集太平洋綠龜的圖片或生活習性等資料
教學方法:創設情境——品析體會——積累寫話——課外深化
使用教材的構想:在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大膽質疑,按事情發展的順序進入三個場景,充分把握語文課的基礎訓練點,采取“以讀促思,聯系對比、換位思考、抓重點詞”等方法,反復體會“我和同伴”的行為和“向導”的話語,揣摩文章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受到啟示。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整合導入
1、閱讀單元導讀,了解本單元的主題以及要求,并粗略了解本單元要學習的課文。(從整體入手)
2、同學們,大自然氣象萬千,美麗無比;充滿生機,也充滿了神秘。今天,我們,就將走進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內在規律。相信同學們會從中得到啟示。
3、讀題質疑。
這節課我們學習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自然之道(板書),看到課題,你會想到什么問題?
(預設:道指什么?什么是自然之道?)
二、自由朗讀,疏通字詞,了解主要內容,初步感知課文的情感。
【設計意圖:獨立識字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習慣,檢測學生能否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1、自讀課文,要求:(1)讀準生字詞,讀通句子。(2)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認讀生詞。
3、指名分段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對于比較難讀的句子,可以讓學生齊讀或挑戰讀)
4、了解主要內容,理清線索。
(1)課文圍繞幼龜離巢進入大海寫了什么?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用“先……再(接著)……最后……”的句式訓練說話。
5、質疑歸納
(1)分組提出問題,組內解決,解決不了全班提出。
(2)全班質疑歸納。
為什么說“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它會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中,你的收獲是什么?能小結一下嗎?
當堂測試
一、聽寫。
旅游 筑巢 幼龜 偵察企圖 蠢事 補救 悲嘆 爭先恐后 魚貫而出 愚不可及 響徹云霄
二、互相說說課文講了件什么事。
【板書設計】
9、自然之道
“我們”救一只幼龜→ 誤導眾幼龜 →眾幼龜被海鳥啄食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 談話導入
1、讓我們和作者與七個同伴再次來到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島,別忘我們的目的是想實地觀察一下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回憶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講了一件什么事?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歸納并隨機板書。
【設計意圖:可以根據故事的發生、經過、結果來概括課文內容。《語文課程標準》對四年級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所以在此設計了這一環節。】
2、引導看板書質疑。文中說“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難道救龜有錯?它會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
二、 精讀課文,感悟文本
(一)我們一起看救龜。
什么情況才需要救?(預設:緊急、危險,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
1、自由讀三、四自然段,想想從哪兒感受到情況的危險?
2、抓重點字詞,理解品悟。
(1)理解品悟“突然”
老師聽出來了你強調了“突然”這個詞,說說你的理由!
是啊,出乎意料!始料不及啊!誰來讀?
(2)欲出又止”
“欲出又止”是個新詞,知道它的意思嗎?
它的“出”是為了什么?那么“止”呢?
想出來又不敢出來,這就是“欲出又止”。這段話中有一個詞語的意思跟它接近,找找!(躊躇不前)
(3)“啄”“拉”
“他用嘴啄幼龜的頭”,多危險,多狠啊!誰來讀?
3、演中促讀,演中理解
(1)小組表演。
(2)上臺表演。
(3)這個場面真令人緊張、揪心啊!你為什么要這么小心、謹慎呢?(指答)
小結:是的,幼龜對回到大海的渴望,對生命的渴望是如此地強烈!
4、設身處地,進入情境。
(1)你就站在旁邊,看到眼前一幕,你想說什么?
(2)向導又是什么表現?出示句子,引導學生初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3)為什么又抱起小龜,放入大海呢?(預設:可以有多種見解。)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入情境,設身處地地去想,可以很好地理解文本。旨在達成第4個目標。】
(二)進入情境,理解害龜
1、有了我們的幫助,那只幼龜順利地到了大海。 為什么說“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自由讀5—8段,你是從哪些具體的詞句中體會到的?
2、 交流。
(1)抓住“魚貫而出”“ 結伴而出”“ 結隊而出”等詞體會害龜。
課件出示:
向導抱走幼龜不久,成群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
那只先出來的幼龜,原來是龜群的“偵查兵”,一旦遇到危險,便會返回龜巢。那只幼龜被向導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于是爭先恐后地結伴而出。
黃昏的海島,陽光仍很明媚。從龜巢到海邊的一大段沙灘,無遮無攔,成百上千的幼龜結隊而出,很快引來許多食肉鳥,它們可以飽餐一頓了。
①談“魚貫而出”。課文中還有兩處地方也寫到了很多幼龜從巢中爬出來,你找到哪些詞句了?(適機點擊:結伴而出、結隊而出)齊讀三個句子。同學們,你們想一想,這三個句子都在寫很多只幼龜從巢中爬出來,那么這三個詞意思一樣嗎?能不能調換順序呢?(交流)是啊,越來越多的幼龜爭先恐后地爬出來,它們是多么想回到自己的家鄉——大海去啊!指導讀好句子。
②“數十只”。 “數十只”是多少只?(幾十只)。那么在這件事情中,僅僅是數十只幼龜成為嘲鶇、海鷗、鰹鳥的口中之食嗎?你從哪里看出來?
(2)從食肉鳥的表現體會海龜。
課文沒有直接描寫食肉鳥怎樣兇猛地啄噬幼龜的場面,但我們仍然可以透過這些語言文字,看到當時的情景。現在,就請大家深入地、反復地研讀這些句子,你從哪些關鍵詞看到了怎樣的情景?你可以在句子中做做記號,寫寫批注。(預設:無遮無攔、飽餐一頓——幼龜們完全暴露在沙灘上,十分危險,讓食肉鳥吃了個痛快。)有感情地讀句子。
(3)從救龜的場面體會害龜。
教學中,運用了填空的形式,引導學生體會“摘”、“抓”、 “放”、“奔”、“奔跑”等一系列動詞的作用。
(4)引導想象:現在,你們就是向導抱起的那只小幼龜,你想對“我和同伴”說什么?對向導說什么?(預設:游人的愚不可及:我本來沒有什么危險,你還在緊張、焦急、甚至呼喊,你們是多么的愚蠢,不知其道而違背,還有情可原,但你們更不應該做得是知其道而違之。所以說你們是愚不可及的蠢。〕
【設計意圖:這是文中的難點,及時換位思考想象是對人物的解剖,有利于上升主題。檢測第2個目標的達成。】
3、面對此情此景,[出示句子:“我和同伴們低著頭,在沙灘上慢慢地走。向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不會受到傷害。”]體會:“悲嘆”、“愧疚、悔恨”之情。
好,下面讓我們也學著向導一起發出悲嘆:引讀——“悲嘆”句子。
【設計意圖:朗讀是閱讀教學的一種重要表現手段,它對領悟情感陶冶情操培養情趣很有好處。所謂讀文悟道披文入情,強調的就是讀。】
4、詞語盤點,寫話練習
此刻,你就是我們中的一員,你們心里又會想些什么呢?(交流)
我們深深自責,我們追悔莫及,因為我們自作聰明,好心辦壞事,違背了自然之道。現在只能向綠龜表示深深的歉意,請拿起筆,可以給他們寫信,可以寫寫你心里的感受,或是從這件事中受到的教訓,得到的啟示。
【設計意圖: 文本始終是處于“召喚狀態”,引領讀者去填補它、激活它、創造它、完善它。想象是人類思維的翅膀,讓學生在文本個性化的閱讀中放飛想象,是學生走進文本,超越文本的實踐活動。這個環節進一步落實第4個目標。】
三、回歸“道”,提升文本理解。
是的,正是因為我們的好心,卻干了這么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也正是因為我們的好心,讓那些原本滿懷著對生命的無限渴望,滿懷著對大海無限向往的幼龜,那些剛出生后不久的小生命,竟然慘遭毒手,成為食肉鳥的口中之食。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啊!這就是我們違背了[點課題:自然之道]所造成的嚴重后果。同學們,自然萬物,都有著它自己生存的方式和規律,只有遵循了“自然之道”,(板:遵循 )才能使我們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如果不按規律辦事,就會造成我們無法想象的嚴重后果。這也正是這篇課文所傳遞給我們慘痛的教訓。(可以讓學生自由說)
四、作業:
1、描寫食肉鳥兇猛地啄噬幼龜的場面。
2、走進大自然,去觀察動物、植物的生長或其他自然現象。走入大自然,留心觀察一下,生活中還有哪些違背自然規律的行為。
【設計意圖:課內外知識的溝通,已悄悄拉開了本單元綜合性學習的序幕,激發學生主動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評價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也讓短短的40分鐘不是劃上圓滿的句號,而是引導走向生活,走向社會。】
板書:
遵循 自然之道
救? 害!
游人:緊張焦急——震驚悔恨
向導:極不情愿——悲嘆……
達標檢測設計:
剛才的詞語盤點,寫話練習可以作為本節課的達標檢測。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七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游 偵察 愚蠢”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3、豐富見聞,激發探究自然對人類的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
【教學難點】理解向導話,體會文章表達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二課時
一、導語引入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了作者一行人的目的,那么他們的目的達到了嗎?又發生了什么事呢?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九課《自然之道》(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課文
1、誰愿意當小老師領讀這些詞。
(開火車復習詞語)
2、把這些詞帶入課文中自由速讀,想想作者一行人的目的是什么呢?
3、指名說。
4、說得真好,你們愿意看看可愛的海龜嗎?(師點幻燈片,邊看邊說)
5、看完后,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三、以演促讀,感悟蠢事
1、是啊,如此可愛的小海龜卻被我們不經意間深深地傷害了,看大屏幕,全班齊讀“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師出句子)
2、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
⑴ 學習三、四、五自然段:
① 請同學自由選擇3、4、5自然段中的任一段,看看你讀懂了什么?
② 四人小組討論討論。
③ 指名匯報,學生補充。
三段:表演 抓住 幼龜:欲出又止 偵察 躊躇
潮鶇:企圖。
四段:指導讀。
抓住重點詞:焦急 若無其事 冷淡 極不情愿
解釋:規律
④ 大屏出示并比較句子。
ⅰ 我們干了一件蠢事。
ⅱ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⑵ 學習六 七 八自然段:
① 這件蠢事造成了什么樣的后果呢?自由讀6-7自然段。 ② 同桌討論。
③ 指名說。
④ 向導由冷淡到不情愿到補救到不得不發出悲嘆,齊讀最后一句。
⑤ 同學們,當海灘上最后一只海龜艱難的爬進大海,看到那長長的沙灘足跡時,你最想說什么?
⑥ 指名說。
師引導:萬事皆規律,有法天下和。(板書)
四、小結
1、出大屏,布置自選作業,生寫師巡并指導。 2、指名讀。
五、布置作業
1、完成本課練習冊。
2、推薦讀課外書。
【課后反思】
本節課我能緊緊抓住教學重點,以讀,演 悟等多種形式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明白向導最后的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理解了自然之道即“萬事皆規律,有法天下和”。學生說的積極性很高,最后小練筆,學生便水到渠成了。
本節課也有不足:
1、課題中的“道”還應在課尾小結時再點一下就好了。
2、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應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有所加強。
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應不斷鉆研,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12
共案部分
課題:自然之道
教學理念: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游、偵察、愚蠢、爭先恐后、若無其事”等詞語。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情感,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3、情感目標:豐富見聞,激發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重點難點: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
理解向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多媒體
自主預習:
提練主線:
教學過程: 一、讀題質疑。
這節課我們學習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自然之道(板書),看到課題,你會想到什么問題?
(問題預想)道指什么?什么是自然之道?
二、初讀課文,概括故事。
1.了解主要內容。
作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什么是自然之道?請同學們自由通讀全文,努力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遇到不好讀的地方多讀幾遍。然后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我和同伴到南太平洋族游,因救一只幼龜,而傷害了許多只幼龜。隨機板書:游客、向導)
2.理清線索。
從同學們的話中老師知道,我們和同伴本想救幼龜反而傷害了幼龜。請大家迅速瀏覽課,看看文中哪幾節寫了救龜?(3、4節)哪幾節又寫幼龜受到傷害的?(5至8節)
3.學習詞語
讀了一遍課文,同學們抓住了主要內容,理清了線索。文中有一些好詞語值得我們積累,老師請大家讀一讀。
躊躇不前若無其事見死不救魚貫而出
愚不可及爭先恐后氣喘吁吁響徹云霄
三、學習“救幼龜”
1.“躊躇不前”在文中是形容誰的?同學們找到那個句子,讀一讀,再聯系上文想一想什么是“躊躇不前”?(欲出又止)
2.正在這時,一只嘲鶇用尖嘴啄它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幼龜的生命受到威脅。同學們,此時假如你就在現場你會怎么做?(是呀,憐憫之心人皆有之,誰能忍心見死不救?)
3.自由讀第4節,畫一畫游人和向導的不同表現。 (1)游人:緊張(2)向導:極不情愿
多媒體出示:
向導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朗讀體會若無其事)
向導極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龜,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鶇眼見到手的美食丟掉,只好頹喪地飛走了。(把“極不情愿”去掉可不可以?為什么?)
四、自學“傷害幼龜”
一只可愛的幼龜得救了,我和同伴本以為做了一件好事,可是接著發生的事卻出乎意料。請同學們仔細讀一讀5至8自然段,這四個段落中一定有一些句子能引發你深刻的感受,請你把這樣的句子畫下來,在旁邊做一點批注,寫寫自己的感受。
1.學生讀書,批注。
2.學生交流感受,教師隨機出示重點句子。
向導抱走幼龜不久,成群結隊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我們很快明白: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想一想幼龜魚貫而出的場面是什么樣?讀讀下文,幼龜為什么會魚貫而出?)
不一會兒,數十只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響徹云霄。(“歡樂”與前文哪個詞照應?“頹喪”由這兩個詞你想到什么?)
向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朗讀指導,體會“悲嘆”,再說一說向導為什么而悲?)
五、小爭辯。
1.學到此,讓我們再回頭讀一讀向導最初說的那句話。(多媒體出示)
向導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①讀
②這句放看似普通卻意味深長。同學們,聯系向導后說的話,你有什么問題?(多媒體出示)
向導明明知道“我們”的想法會害了幼龜,還抱起那只幼龜朝大海走去。他這樣做你是贊同還是反對呢?
正方:贊同反方:反對
六、啟示。
1.現在讓我們回答課前提出的問題,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學了這課你現在最想說什么?
2.自然界處處都有規律,我們要發現規律,利用規律,為人類造福。(出示圖片)
3.誰還知道這們的例子?
這一切,都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啟示。順應自然,遵循規律,才能保護自然,造福人類。
板書:
自然之道
游人:緊張焦急——震驚悔恨
向導:極不情愿——悲嘆……
“救”害!
個案部分
一、素養訓練
二、合作探究
協作學習,深入探究
(一)圍繞小組提出的問題,進行小組協作學習。學習提示:1.由小組長帶領小組成員把相關段落讀一讀。2.找出重點詞語、句子,從中讀懂了什么,受到什么啟示。
3.把答案發布到論壇上,準備小組匯報的形式。
(二)匯報
1.“ 救幼龜”部分
①小組練習,分角色演這個情景。
請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請兩個學生分別扮演“幼龜”和“嘲鶇”,大家邊聽邊看。表演后評議,教師抓住“欲出又止”、“躊躇”評議“幼龜”的表演,并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引導學生抓住“突然”、“啄”、“拉”評議“嘲鶇”的表演。
分角色朗讀第四自然段,教師采訪“向導”扮演者:你說“叼去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這是什么意思呢?引導學生初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畫一畫游人和向導的不同表現。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和表情的詞語。如“焦急”、“冷淡”、“若無其事”、“極不情愿”、“頹喪”。
②相機出示句子:向導極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龜,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鶇眼見到手的美食丟掉,只好頹喪地飛走了。(把“極不情愿”去掉可不可以?為什么?)
2.“傷害幼龜”部分
①討論:我們干了一件什么“蠢事”?這件蠢事造成了什么樣的后果呢?相機理解“魚貫而出”。
②比較句子:
我們干了一件蠢事?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③理解“我”和同伴此時的心情: “天啊!”同伴( )地說,“看我們做了些什么?”我也( )地說:“( )。”
④我們不顧自然規律,焦急地想救小海龜,而導至海龜受到巨大傷害,令我們震驚,我們極力去救海龜,但我們內心仍是悔恨至極,讀第八自然段,從哪兒看出我的心情?
⑤我們的內心會想什么?(無知,好心辦壞事,不按自然規律辦事,只能把事辦糟,自然現象神秘莫測,不知道就不能亂加修改。)
出示句子:向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向導由若無其事到不情愿,現在心情又是什么樣?(悲嘆)把悲嘆換成感嘆行不行?悲(為小龜的慘死)嘆(人類的無知,強行改變規律,應受責罰)
三、拓展延伸
四.課后反思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13
【教材分析】
《自然之道》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課文講述我們來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旅游,看到一只探頭出穴的幼龜被嘲鶇咬啄時,不顧向導勸阻,要求把幼龜抱向大海。后來,成群的幼龜得到錯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魚貫而出,結果成了食肉鳥的美餐。
【設計理念】
本組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就是要豐富學生的見識,使學生認識到要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同時培養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因此,在設計本課時,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充分以主人翁的姿態去思考,從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同時,以事情發展的順序為線索,引導學生去品詞、品句,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中還設計小表演、小采訪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⑴ 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游、偵察、愚蠢、爭先恐后、若無其事”等詞語。
⑵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過程和方法:
⑴ 創設情境,入情入境;
⑵ 自讀表演,理解內容;
⑶ 品詞品句,積累感悟。
3、情感和態度:
⑴ 豐富見聞,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啟示的興趣。
⑵ 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教學難點】理解向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談話揭題,初解“道”
1、同學們,大自然氣象萬千,美麗無比,充滿生機,也充滿神秘。在這美麗的陽春三月,老師想和你們一起去旅游,走進大自然,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好嗎?
這節課我們就共同來學習一篇發生在大自然中的真實故事──9、自然之道(板書課題),齊讀讀題。
2、讀了課題,你知道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規律)
“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意思?(大自然中的規律)
3、那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到底要告訴我們什么規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探究吧。
[此處對“道”的理解僅僅是對文字本身的理解,適時的質疑,可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激起學習的興趣。]
二、自主學習,感悟“道”
1、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旅游的地方是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去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旅游的飛機起飛了,請大家系好安全帶。
(課件出世界地圖)
趁這空隙,我想問問同學們:上飛機前,向導告訴你們,此趟旅行,我們的目的是什么?(實地觀察一下南太平洋綠龜的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
[第一自然段內容簡潔明了,以觀看課件的直觀演示輕松巧妙帶過。]
2、你了解太平洋綠龜嗎?
(課件出示綠龜圖)
⑴ 學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⑵ 指名交流。(學生有的交流的是書上講的,有的是課外搜集的)
過渡:你們真棒,能了解這么多綠龜的知識。
[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是語文教學的任務之一,學生從課外搜集的知識是對課本知識的補充,學生能得到老師的贊揚,在得意中豐富了見聞。]
3、同學們,美麗的加拉巴哥島到了!已近黃昏,我們抓緊時間上島吧:
(課件出示嘲鶇咬啄幼龜圖后故作驚訝)咦,你們怎么了?一個個露出那么驚訝的表情!你們看見了什么?
⑴ 趕緊先自由讀課文第3自然段。然后和同桌演演你看到的情景,如果你會表演了,老師也知道你就讀懂課文了,但要注意演出嘲鶇和幼龜的動作。
⑵ 指名表演,教師相機引導學生突出幼龜“探出、欲出又止、躊躇不前”,嘲鶇“突然飛、啄、拉”等動作
[教師創設了情境,讓學生在情境讀文本、活用文本。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動口、動手、動腦調動多種感官,積極思考,主動參與,感悟課文的內容,課文可理解產生質的飛躍。]
4、看到眼前發生的這一幕,我們的態度和向導有什么不同?自由讀課文4自然段,用橫線劃出我們和向導神情的詞。
⑴ 學生交流。我們“緊張、焦急”,向導卻“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⑵ 你讀懂了“若無其事”嗎?向導為什么這樣說呢?(明白自然之道)你能若無其事讀讀這句話嗎?指名讀。
⑶ 向導的冷淡招來了我和同伴的指責,向導只好極不情愿地把幼龜抱向大海。
⑷ 同學們,看到這里,你有什么疑問嗎?教師相機就學生的發言為以下的問題。
⑸ 教師相機采訪“向導”扮演者:
向導,我們這么緊張,你卻若無其事,怎么會是這樣的態度?
向導,你既然知道不能這樣做,為什么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你為什么不給“我們”解釋?(情況十分緊急、用實踐來教育他們)
⑹ 齊讀,讀出向導的若無其事,我們的緊張。
[閱讀教學要引導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這里的小采訪讓學生在輕松中思考,充分法發表自己的見解,正是給學生提供了語言運用、自主拓展的機會,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拓寬了學生的思維。]
過渡:我們成功地解救了一只幼龜,是干了一件偉大的事嗎?(不是)我們干的是一件什么事?
5、“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課件出示這句話)誰讀懂了“愚不可及”,我們到底干了一件什么蠢事?那么,后來到底發生了什么?
⑴ 自由讀5~8自然段,思考以上問題。
⑵ 學生交流:(相機出示食肉鳥咬啄幼龜的課件)
幼龜:“魚貫而出、爭先恐后、結隊而出”。假如你就是這些小幼龜,你會怎么想?(偵察兵進了大海,我也可以安全進入大海了;到了波瀾壯闊的大海,我要好好游個泳……)
食肉鳥:“許多、吃得飽飽的、發出歡快的叫聲”。假如你就是這些嘲鶇,它們又會想些什么?(真香,好久沒吃到這些美味了……)
[讓學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去充分想像,放飛了學生的靈性,給他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訓練口語表達能力。]
⑶ 看到一只只幼龜成為食肉鳥的美餐,我們知道自己錯了,就努力和向導一起想挽救這些綠龜,盡管我們氣喘吁吁來回奔跑,但悲劇還是發生了,十多只幼龜成了食肉鳥的美餐。
⑷ 我們失落地走在沙灘上,引讀“向導一邊走一邊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個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課件出示)向導為什么悲嘆?(心里難過)你能讀出向導悲嘆的語氣嗎?指名讀,齊讀。
[引導學生品詞、品句,讓“情”由心生,由品詞、品句中感悟,讓語文課永遠姓“語”,深刻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總結拓展,升華“道”
1、同學們,天黑了,我們要回賓館休息了,多么難忘的一次旅游啊,此時的你受到了什么教訓,得到了什么啟示,你最想說什么?
(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遵循這個生存的法則和規律,大自然就受到保護;違背這個生存的法則和規律,大自然就受到傷害。)相機板書。
[在學生的感慨中,總結了全文,感悟了課文內涵,升華了對“道”的理解。]
2、你接觸過這樣違背自然之道的事嗎?你認為怎樣才會不違背“自然之道”?(學生充分交流課外知識:如候鳥遷徙不能挽留;山澗小魚難在魚缸生存;老虎圈養便失去野性;溫室難育參天大樹……)
[拓展交流,課內外知識的溝通,已悄悄拉開了本單元綜合性學習的序幕,激發學生主動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也讓短短的40分鐘不是劃上圓滿的句號,而是走向生活,走向社會。]
【板書設計】
9、自然之道
人
遵循 違背
保護↘ ↙傷害
海龜
【教學評析】
1、凸現學生主體。整節課,教師以參與者的姿態與學生一起旅游,感受緊張、震驚、與失落,洋溢著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圍,學生學得輕松、學得開心。
2、創設情境氛圍,讓學生學有興趣。教師創設如:“和學生一起去旅游、假如你就是幼龜……”等許多生動的情境,架起了和文本對話的橋梁,引領學生在入情入境中品味語言、發展語言,在這其中,教師還能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再加上富有感情、富有激勵性的過渡語言,讓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
3、充分引導學生與文本交流,突現個性化體驗如:教師的相機采訪;假如你就是幼龜、食肉鳥等。引導說出感受,打開思路,激活思維。
4、注重了學生的朗讀能力、表演能力、想象能力、說話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的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得到了提高。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3、豐富見聞,激發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的重點是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難點是理解向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自然氣象萬千充滿生機它是人類的老師,它給我們許多啟示,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發生在大自然的真實故事。
1.(出示課題),請看課題,一起來讀讀!
2.這個題目是什么意思呢?請同學們大膽的來猜猜!(道路?道理?道德?學生發表認識,教師不置可否)引導“道”是規律。
二、初讀課文,感知“自然之道”
1.這個課題的意思很深奧,我們讀了課文會有更深的理解!請同學們先自己來讀讀課文,要把課文讀通,讀順,特別難讀的地方,可以多讀幾次。
2、檢查預習
加拉巴哥島 筑巢孵化 躊躇不前 嘲鶇 頹喪 響徹云霄 等詞
三、切己體察,揣摩“自然之道”
(一)學習課文1、2自然段
(1) 請同學們自由讀1、2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2) 了解綠龜,相機出示資料。
(3) 出示嘲鶇啄幼龜圖,文中是怎樣描寫幼龜的呢?
(二)學習課文3、4自然段
1.同學們,帶著你的心跟作者一起上島,看看一路走來,你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先自讀3-4自然段。
2.當你置身于島上,看到嘲鶇啄食海龜這一幕,此時你的心情是怎樣?(難受,著急,緊張)
3.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說說你的理解!
4.出示畫面及文字研讀
“突然,一只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你們看,這就是發生在沙灘上那令人緊張的一幕,讀讀這段文字,哪些詞、句讓你產生了這樣的感受?
5.學生交流研讀成果
“突然”
老師聽出來了你把這個“突然”這么強調,說說你的理解!
是啊,出乎意料!始料不及啊!誰來讀?
“啄”
“他用嘴啄幼龜的頭”,多危險,多狠啊!誰來讀?
帶著這樣的感受我們一起來讀讀!
“欲出又止”
欲出又止是個新詞,知道它的意思嗎?
它的出是為了什么?那么止呢?
想出來又不敢出來,這就是欲出又止。這段話中有一個詞語的意思跟它接近,找找!(躊躇不前)
你們說小綠龜的欲出又止,小綠龜的躊躇不前,它這么擔心有沒有必要啊?(理解嘲鶇的兇狠)
這個場面真令人緊張、揪心啊,帶著這樣的感受一起來讀!
6.感情朗讀人物的不同反應
(1)面對這樣揪心的一幕,我和同伴、生物學向導又有什么樣的反應呢?指導讀出我們的焦急來,讀出向導的漠然和若無其事。
(2)“‘叼就叼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向導的冷淡,招來了同伴的一片呼喊。”同伴們會怎樣呼喊呢?他們會怎樣話勸求向導的呢?
(3)讀到這,你對向導的話,對“自然之道“有什么理解?
7.推演自然情境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任何干擾,嘲鶇和幼龜之間的故事將如何發展?請你根據課文的有關語句,展開想像的翅膀,描述你想像的情景。
四、談話總結,感慨“自然之道”
是啊,多么智慧,多么勇敢的海龜,本來它們可以順利地實現入海計劃,可是由于我們的出現,我們的干涉,這一巢的幼龜就完全改變了命運。我們下節課再去面對我們不忍面對的慘狀。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 :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采用朗讀,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借助想象等方法體會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自然之道的含義,認識到要按照自然規律辦事
3、采用多種形式的讀,能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4、借助對文本空白處的想象,當堂練筆,提高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
2、體會“我和同伴”看到“眼前的一幕”所引發出來的蘊意;
3、對文本空白處——食肉鳥怎樣兇猛地啄噬幼龜的場面的想象,內化語言,感受自然之道,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難點:結合上下文,采用聯系對比、換位思考、抓重點詞等方法理解向導的話,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并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現出來。
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
學生:課前搜集太平洋綠龜的圖片或生活習性等資料
教學方法:創設情境——品析體會——積累寫話——課外深化
使用教材的構想:在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大膽質疑,按事情發展的順序進入三個場景,充分把握語文課的基礎訓練點,采取“以讀促思,聯系對比、換位思考、抓重點詞”等方法,反復體會“我和同伴”的行為和“向導”的話語,揣摩文章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受到啟示。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整合導入
1、閱讀單元導讀,了解本單元的主題以及要求,并粗略了解本單元要學習的課文。(從整體入手)
2、同學們,大自然氣象萬千,美麗無比;充滿生機,也充滿了神秘。今天,我們,就將走進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內在規律。相信同學們會從中得到啟示。
3、讀題質疑。
這節課我們學習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自然之道(板書),看到課題,你會想到什么問題?
(預設:道指什么?什么是自然之道?)
二、自由朗讀,疏通字詞,了解主要內容,初步感知課文的情感。
【設計意圖:獨立識字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習慣,檢測學生能否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1、自讀課文,要求:
(1)讀準生字詞,讀通句子。
(2)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認讀生詞。
3、指名分段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對于比較難讀的句子,可以讓學生齊讀或挑戰讀)
4、了解主要內容,理清線索。
(1)課文圍繞幼龜離巢進入大海寫了什么?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用“先……再(接著)……最后……”的句式訓練說話。
5、質疑歸納
(1)分組提出問題,組內解決,解決不了全班提出。
(2)全班質疑歸納。
為什么說“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它會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中,你的收獲是什么?能小結一下嗎?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16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游、偵察、愚蠢、爭先恐后、若無其事”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情感,懂得“自然之道”的含義并從中受到啟發。
3、豐富見聞,激發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情感,懂得“自然之道”的含義并從中受到啟發。
難點:理解向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游、偵察、愚蠢、爭先恐后、若無其事”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學會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理解課題
1、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將學習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請大家看課題。(板書:自然之道)齊讀課題。
2、師:大家看這個“道”字,你們知道它都有哪些意思?生:
師:看來,這個“道”字的意思還真不少,那它在“自然之道”里又是什么意思呢?、
二、初讀課文,把握大意
1、師:這個課題的意思很深奧,我們讀了課文會有更深的理解!請同學們先自己來讀讀課文,要把課文讀通,讀順,特別難讀的地方,可以多讀幾次,好,開始!
2、學生按初讀要求自由讀文。
3、指名逐段朗讀全文,相機正音、評價。
(1)從同學們的表情,鄭老師發現想要讀好這篇課文確實有點難度,現在,老師請幾個同學來讀讀,誰來?學習的機會是自己把握的。你最積極,我請你讀第一自然段。
生:......(正音“加拉巴哥島”。理解“筑巢孵化”)
師:讀了第一段你知道它主要講了什么嗎?生.....
(2)第二小節誰來?好,你來!生:......
(3)接下來誰讀?把難度增加,第3、4小節連起來請一個同學來讀!我請你來!同學們,帶著你的心跟作者一起上島,看看一路走來,你的心情有什么變化?(生讀)
老師:你的心情有什么變化?
生:......
師: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說說你的理解!
師:這2段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說說它的只要內容。(“救幼龜”)
(4)第5自然段讓誰來讀呢?你聽得最認真,你來決定吧。生:......
(5)第6自然段,我要請沒有舉手的同學。生:......
這兩段你也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生:(“害”幼龜。)
(6)第7、8段連在一起讀,這么多同學啊,那這樣吧,想讀的同學都站起來輕輕地讀,好嗎?生讀
4、師:這是一個引人深思的故事,敘事味道很濃。現在你能按事情的發生、經過、結果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內容嗎?
5、指名匯報。生:
三、學習字詞,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本課生字詞語:
旅游、幼龜、嘲鶇、沙灘、偵查、企圖、蠢事、返回、海鷗、補救、爭先恐后、欲出又止、若無其事、見死不救、魚貫而出、愚不可及、氣喘吁吁、響徹云霄、離巢而出、稍不留心、躊躇不前、極不情愿、結伴而出、無遮無攔、成百上千、結隊而出、飽餐一頓、氣喘吁吁、頹喪、震驚、悲嘆。
各種形式朗讀:指名讀,正音。小組齊讀。(強調“躊躇、嘲鶇、愚蠢、氣喘吁吁”等的讀音。)
2、理解難點詞語。
在這么多的詞,哪幾個詞需要老師和同學幫助的呢?生提出來,一起探討。
3、出示本課生字,小組合作記憶生字。
幼灘偵嘲啄企愚蠢返攔鷗帽吁徹
4、提醒易錯字的寫法:
幼(與“幻”比較)、啄、帽;指導書寫:愚、灘。
板書:我和同伴:焦急、震驚、悔恨
向導:冷淡、若無其事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情感,懂得“自然之道”的含義并從中受到啟發。
2、豐富見聞,激發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聽寫導入,回顧整體
1、師:同學們,聽老師的提示我們來默寫幾個詞語,請兩個同學上黑板默寫。
(1)爭著向前,惟恐落后,形容十分積極。(爭先恐后)
(2)像游魚那樣一個接一個地出去。(魚貫而出)
(3)我們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辦壞事。(愚不可及)
(4)形容呼吸急促的樣子。(氣喘吁吁)
(5)一個勁地責怪自己,特別后悔。(后悔不已)
(6)吃得特別飽。(飽餐一頓)
2、(出示一段內容)選擇默寫的詞語填寫在下面的括號中。
我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向導,結隊來到一個小島旅游,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看到一只探頭出穴的幼龜被嘲鶇咬啄時,不顧向導勸阻,(愚不可及)要向導把幼龜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龜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魚貫而出),結果讓食肉鳥(飽餐一頓)。“我們”(氣喘吁吁)地拯救了一些幼龜,還是不能解決問題。真是令人(后悔不已)。
二、品味語言,感悟“蠢事”。
1、師:在這一段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話中,有一個詞語是“愚不可及”。請同學們在課文找到含這個詞的句子。
出示: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指名讀。
2、現在我們就是那一群游客,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覺得哪些行為已經是愚不可及了呢?細細讀課文3-5段,不動筆墨不讀書,把有關的內容都找出來,細細體會。
3交流
生:......
出示:突然,一只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是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
(1)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嗎?你覺得自己愚蠢在哪里?
(2)朗讀。
師:你們還找到了哪些句子說明自己愚不可及的。生。。。。
出示:向導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向導的冷淡,招來了同伴們一片“不能見死不救”的呼喊。向導極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龜,朝大海走去。
(1)你怎么就覺得自己是愚不可及的呢?
(2)老師采訪向導:請問,你當時為什么這樣若無其事呢?可為什么你又極不情愿地抱起小龜扔向大海呢?
師:愚不可及的事還有呢?當我們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更是認為自己愚不可及了。生:......
出示:向導抱走幼龜不久,成群的幼龜魚貫而出。我們很快明白: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那只先出來的幼龜,原來是龜群的“偵察兵”,一旦遇到危險,便會返回龜巢,那只幼龜被向導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龜得到錯誤的信息,以為外面的很安全,于是爭先恐后地結伴而出。
生:(自由讀,齊讀)在書旁邊寫寫批注,再交流。
過度:我們的愚不可及造成的結果是可悲的,大家來讀一讀第七八自然段。
三、明白后果,指導朗讀
1、自由朗讀課文的第七八自然段。
老師:我們的愚不可及造成的結果怎么樣?生:......
2、引讀
師:盡管我們來回奔跑,盡管我們拼命拯救,還是給幼龜們帶來了很大的傷害。此刻的補救顯然已經晚了。抬頭仰望天空(引讀課文第八節第一句)
生:(讀課文第八節第一句)
師:天啊!看我們做了些什么——
生:(讀文)“數十只幼龜已成了嘲鶇、海鷗、鰹鳥的口中之食。”
師:一只幼龜得救了,無數只幼龜喪生了——看我們做了些什么;
生:(繼續讀文)
師:一只嘲鶇飛走了,數十只食肉鳥歡笑了——這就是我們做的蠢事。
3、一齊有感情地朗讀第七八自然段
師:別看這小小的綠龜,他們也是有的一套躲避危險、防御危險的辦法!可這樣的辦法卻被我們給破壞了。這2個小節里的每個字,每句話,甚至是每個標點,都跳動著作者那難以言說的痛苦!
因為——(再出示):“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四、再讀課文,發揮想象。
1、師:我們已經認識到自己的愚不可及了,向導呢,何嘗不自責呢?我們再把書讀進心里去。(出示)
向導心里難受極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傷害.”
生:......
2、指導朗讀
師:原本無奈的向導現在多了一份悲傷。讀出他無限的悲嘆:
生:(讀)
五、回歸整體,提升文本
1、師:大自然氣象萬千,美麗無比,充滿生機,也充滿神秘。現在我們在回過頭來,這“自然之道”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2、請學生談談人們在生活中違背自然規律的例子。
師:要遵循自然之道,要按自然規律辦事,否則,就會產生與我們愿望相反的結果。你們接觸過這樣違背自然之道的事嗎?生:......你認為怎樣才會不違背“自然之道”?
生:
3、其實,違背“自然之道”的故事我們學習過不少。如:《我要的是葫蘆》、《拔苗助長》、《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它們講的都是同一個道理。自然萬物,有著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規律,在大自然面前,我們人類要想不犯錯誤,首先就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
9、自然之道
遵循 人 違背
保護↘↙傷害
海龜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17
教學目標:
1.在課文語境中鞏固第一課時對四字詞語、關鍵詞語的理解。
2.通過品讀文中詞語與關鍵句子,使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在讀中品味我和同伴的心理歷程變化,與向導的心理活動作對比,學習人物的心理描寫。
3.本文敘事說理,通過讀懂小幼龜接收了錯誤信息不幸被啄食的場面,體會課文題目“自然之道”所表達的道理。
教學重點:
通過品讀文中詞語與關鍵句子,體會我和同伴、向導的心理變化,從中領悟課文如果我們不按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愿望相反的結果的道理。
教學難點:
采用換位思考的方式體會我和同伴因不懂自然規律而造成災難的懊悔,以此領悟文題的“自然之道”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回顧課文主要內容
(一)溫習舊知,聽寫詞語
在上新課前,老師讀詞語意思,請同學們聽寫出詞語,請一個同學上黑板寫(氣喘吁吁、魚貫而出、愚不可及、飽餐一頓、躊躇不前)。[檢查指導易錯字“貫”字書寫]
在上新課前,老師讀詞語意思,請同學們寫出詞語:
1.形容氣喘得厲害呼吸急促的樣子
2.像游動的魚一樣一個接一個地出去
3.在課文中形容我們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辦了壞事
4.指飽飽地吃了一頓
5.形容因徘徊不定而停留不前
(二)回顧主要內容,利用詞語填寫主要內容
(1)我們上節課學習了什么方法去概括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要素串聯法]
(2)填空回顧課文主要內容:把上面聽寫過的詞語填入這段話里面
我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向導,結隊到一個小島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我們看到一只( )的幼龜被嘲鶇啄食時,不顧向導勸阻,( )地要向導把幼龜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龜接收到了錯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 ),結果讓食肉鳥( ),我們( )拯救了一些幼龜,但還是不能解決問題,真是令人懊悔。
二、換位思考,走進人物內心
1.根據閱讀提示自主學習。
默讀課文,用波浪線畫出“我”和同伴們心情變化的句子,用直線畫出向導心情變化的句子。
大聲朗讀這些劃線的句子,通過朗讀表達出情感變化。
討論:為什么我們會產生這樣的心情變化?
同學們,我們為了能更好地走進人物的內心,咱們采用換位思考的方法。一二組的同學當我和同伴,三四組的同學當向導。分別匯報一下你們的心情變化。
2.向“我”和同伴們提問:
(1)你們此行的目的是什么?一登上小島的時候,你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2)后來又發生了什么變化?緊張
(3)你是看到了怎樣的一幕,變得非常緊張了呢?讀讀課文中相關的描寫。
突然,一只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正當幼龜躊躇不前時,一只嘲鶇突然飛來,它用尖嘴啄幼龜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4)在課文中讀讀看這一幕。在這個句子中,你從哪些詞特別讓你感受到緊張?試著把這些詞語讀好,讀出緊張的心情。(突然、企圖、啄、拉)
3.向向導提問:
(1)小幼龜探出頭來,我和同伴們看到幼龜被嘲鶇啄食,心情非常緊張。那這個時候,向導們的心情又是怎么樣的呢?(若無其事)
(2)你能讀讀課文中的相關句子嗎?
向導卻若無其事地答到:“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3)提問:我聽出了,話語非常冷淡。我和同伴,看到向導這么冷淡,你們有什么想要問他們的么?
(3)我們的向導是懂得自然之道的。向導是這樣說的,但是他卻是怎么做的?
向導極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龜,朝大海走去。
思考:向導的言行似乎不一致。這是為什么呢?
4.以讀悟悔,向“我”和同伴們提問:
(1)這時候小幼龜得救了,但是你們心安了嗎?這時候你們的心情怎么樣?(震驚)
(2)為什么會震驚呢?讀出震驚的語氣來。
向導抱走幼龜不久,成群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
(3)課文中哪些地方還描寫了這震驚的場面?
黃昏的海島,陽光仍很明媚。從龜巢到海邊的一大段沙灘,無遮無攔,成百上千的幼龜結隊而出,很快引來許多食肉鳥,它們可以飽餐一頓了。
那只幼龜被向導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于是爭先恐后地結伴而出。
(3)默讀課文中這兩處描寫幼龜的句子,文中用了哪些四字詞語描寫了幼龜入海的場面?
魚貫而出爭先恐后結伴而出成百上千
你們感受到這個場面本來應該是怎么樣的?
就是這樣一個壯觀的場面,卻因為人們的干涉,這些幼龜都要面臨被吃掉的命運。讀四字詞語,你感受到這個場面本來應該是什么?現在的場面卻意味著?
(4)引讀:品讀“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看著這些剛出生不久的小幼龜,他們滿懷著對大海的無限向往,看著這些食肉鳥惡狠狠地撲向這些幼龜,我們意識到了——
看著這些小幼龜驚慌失措的樣子,我們震驚地意識到了——
看著這些小幼龜成為食肉鳥的口中之食,我們震驚地意識到了——
(5)課文中人們的心情是怎么樣?從動作中感受到人們的心情是怎么樣的?這時候你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我和同伴們低著頭,在沙灘上慢慢地走。
(6)向導的心情有什么怎樣的?
齊讀第八自然段,讀出悲嘆的語氣來。
三、語用拓展,感悟自然規律
1.走進偵察兵小幼龜的內心世界,為課文補白
想象一下,當向導捧起幼龜把它送向大海的時候,小幼龜會有什么反應呢?小幼龜向往大海,如果小幼龜會說話,它會對人類說什么呢?拿出筆來寫一寫。
2.是的,就像你們寫的一樣,如果不是我們拯救這個偵察兵小幼龜,很有可能他就犧牲了。但是正是因為他的犧牲,卻給龜群帶來了正確的信息,換來成百上千的小幼龜的生命,這就是幼龜的生存法則。同學們我們通過多角度的換位思考,感受了這個故事,通過這個故事你知道怎么一個自然之道?
結合我們這篇課文來說,人類應該怎樣遵循自然規律?
3.人是萬物之靈。然而,當人自作聰明時,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自然之道》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4.拓展閱讀:這篇文章通過講述一個小故事,來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這種寫作的方法叫做“敘事說理”。接下來,同學們再來看看這個故事,看看這個故事又告訴了我們一個怎么樣的道理?
5.讀完我們的課文和這篇文章,結合我們的生活經歷,還有沒有見過或者聽說過類似的事情?
總結:
所以我們在探索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時候要遵循自然規律,不然就要像文中的我和同伴一樣帶著悔恨離開。
板書
自然之道
遵循自然規律換位思考
我和同伴:緊張→震驚→懊悔/后悔
向導:若無其事→悲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