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課堂實錄(精選13篇)
《自然之道》課堂實錄 篇1
一、直接導入、理解課題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將學習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請大家認真看我寫課題。(板書:自然之道)來,讓我們齊讀課題。
全班齊讀課題。
師:大家看這個“道”字,你們知道它都有哪些意思?
生:“道”有道理的意思。
生:還有“道路‘的意思。
生:我知道它還有“說”和“道德”的意思。
生:它還有一種意思是“道教”。
師:看來,這個“道”字的意思還真不少,那它在“自然之道”里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我認為是“道理” 和“規律”的意思。
師:你的理解很正確。那課文到底告訴我們怎樣的道理和規律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帶著問題,自由地把課文讀一遍。
學生自由讀課文。
二、感知課文,領悟道理,發現規律
(一) 整體感知,領悟道理
師:大家把課文都讀了一遍,那課文到底告訴了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呢?文中有一段話已經明白無誤地告訴了我們,找到了嗎?誰來讀一讀。
生讀:人是萬物之靈。然而,當人自作聰明時,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師:就是這段話,同學們,不動筆墨不讀書。讓我們拿出筆來把這段話做上記號。
生做記號,師巡視。
師:做好記號后,請放下筆,讓我們雙手捧起書,把課文告訴我們的道理一起讀一遍。
全班齊讀。
師:多整齊的朗讀啊!同學們,看看像名言警句似的這段話中,第一句話是:人是萬物之靈(板書)
師:再看看第二句話,如果請大家抓住其中的兩個關鍵詞,你會抓哪兩個?
生:我會抓“自作聰明”和 “反面”。
師:誰有不同意見嗎?
生:我抓“自作聰明”和“走向反面”。
師:你真會學習。(板書:自作聰明走向反面)
師:誰來說說“自作聰明”是什么意思?
生:“自作聰明”就是自己以為自己很聰明,其實并不聰明。
師:那文中的我們自作聰明做了一件什么事呢?請同學們默看課文,待會看誰能用最簡潔的語言告訴我們。
生默看全文。
師:很多同學都想和大家交流了,那讓我們聽一聽。
生1:課文寫了我們自作聰明救了一只幼龜,卻害了數十只幼龜的故事。
師:從你的回答中,讓我們知道了故事發生的原因和結果,可是故事的經過卻不太清楚。
生2:課文寫了我們自作聰明救了一只幼龜后,讓巢穴里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它們爭先恐后地魚貫而出,引來許多食肉鳥,最后害了數十只幼龜的故事。
師:短短的幾句話,就讓我們明白了整個故事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你真了不起。
師:同學們,身為萬物之靈的我們人類,本想保護幼龜,可自作聰明卻讓事情走向了反面。這就是課文告訴我們的道理。
(二)發現規律,升華道理
師:“道”還有“規律”的意思,同學們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的3——8自然段,一邊去默讀一邊去發現自然界中到底存在怎樣的規律?
生默看課文3——8自然段。
師:誰來說說,你發現了怎樣的規律?
生:我發現幼龜在離巢進入大海之前,都要派一名偵察兵出來,先看看外面是否安全,如果安全,它便會爬向大海,其他幼龜也就跟著爬出來;如果偵察兵發現不安全,它就會返回龜巢,把信息告訴自己的同伴。
師:是呀,這就是幼龜的生存規律。我們人類之所以讓事情走向了反面,是因為
生1:是因為我們在這之前根本不知道幼龜有這樣的生存規律。
生2:是因為我們違背了幼龜的是生存規律。
師:我們因為不了解、不遵循幼龜的生存規律,自作聰明,害了數十只無辜的幼龜。同學們,在我們身邊有沒有聽過、見過這種違反規律,自作聰明的事呢?
生1:我看見一個關于小雞從蛋殼里出來的故事。講的是有一個小孩看見一只小雞就要從蛋殼里出來了,可蛋殼卻還沒有完全破,小孩出于好奇,用手把蛋殼撥了,小雞出來了,可過了不到5分鐘,小雞便死了。
師:多可憐的小雞呀。
生2:有一次,媽媽給我買了一條小金魚,我特別喜歡。每天只要我有時間,就會去瞧一瞧金魚。可是,一連過了好幾天也不見它長大一點,我很是著急。這時,我突然想起媽媽為了讓我快快長大,總是給我買很多好吃的東西。于是,我就把自己最愛吃的巧克力、薯片拿來放進了魚缸,可沒想到的是,第二天我心愛的金魚就死了。
師:多善良的孩子呀,只可惜好心辦了壞事。
生3:我的爺爺生活的村子里,有一條小河,河水清澈,那里的人們經常在那里洗衣、洗菜。可是后來人們為了致富,在小河里喂了許多小魚、小蝦,為了讓小魚小蝦快點長大,人們就往河里倒糞便。沒多久,河水遭到了污染,小雨小蝦都死了,人們的飲水之源也遭到了破壞。
師:看來,我們人類自作聰明時,還會害了我們自己。
同學們真了不起,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和大家剛才說的一個個事例中,我們還悟出了我們的生活之道。(板書:生活之道)
師:同學們,為了讓這樣類似的事情不在我們身上重演,為了讓課文中的道理時刻警醒我們,讓我們再次捧起課本,一起讀這段話。
全班齊讀最后一段話。
(三)學習用詞的準確性
師:聽著同學們擲地有聲的朗讀,我也想讀讀這段話。不過,大家可要仔細聽,看看能聽出什么?
師讀最后一段話。(故意漏掉“可能”)
師:誰聽出了什么?
生:您把“可能”這個詞讀丟了。
師:你真是個善于傾聽的孩子。
師:那“可能”這個詞能不能丟到呢?
生:我認為“可能”不能丟。因為我們自作聰明時,的確會讓事情走向反面,但有時也可能走向正面。
師:你說的很有道理,不過自作聰明走向正面的可能性很小。同學們從剛才句子的對比中,你們能感受到我們在語言表達時要注意什么嗎?
生:我們要注意用詞的準確性。
師:是的。請大家看課后習題第三題。誰來讀下面這段話?
生讀:太平洋綠龜的體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龜體重不到它的百分之一。幼龜一般在四五月間離巢而出,爭先恐后爬向大海。
師:這里有兩個帶點的詞語,他們是“左右”、“一般”,能去掉嗎?
生1:我認為“左右”這個詞不能去掉。因為太平洋綠龜的體重有的可能低于一百五十公斤,有的比一百五十公斤要多,有的還可能正好是一百五十公斤。
師:你說的很有道理。那“左右”能不能去掉呢?
生2:“左右”也不能去掉。因為幼龜除了有的在四五月間離巢外,有的可能在三月尾或六月頭出來。
師:看來,加上“左右”“一般”會讓句子表達的是意思更為準確。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讀讀這段話,再次去感受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全班齊讀。
四、回歸整體,指導朗讀
師:課文學完了,那大家覺得課文中的故事怎么樣?
生1:我覺得這個故事很有趣。
生2:課文中的故事讓我知道了幼龜原來還有這樣的生存規律,這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
生3:課文中的故事告訴了我一個深刻的道理,我認為很有意義。
生4:這個故事能帶給人啟發。
師:是呀,這么有趣,還能帶給人知識和啟發的故事,現在就讓我們好好地來讀一讀。
指名分段讀,適時指導。
五、依托課文,指導寫作
師:葉圣陶先生說過:一篇課文就是一個例子,是我們學習寫作的例子。那這篇課文能給我們的寫作帶來哪些啟發呢?大家可以瀏覽一下課文,也可以和同桌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交流。
生1:學了這篇課文,我知道我們以后寫作時要注意用詞的準確性。
生2:有時候人物的心情可以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來表達。比如課文的第7自然段里:“天哪!看我們做了些什么!”從這句話里我們能感受到人們深深的自責,緊接著從人們救幼龜的動作描寫中也感受到人們的懊悔。
生3:這篇課文的學習還讓我知道寫作時要前后照應。比如:第4自然段中“那只嘲鷹眼見到手段美食丟掉,只好頹喪地飛走了。”和第8自然段中“不一會兒,數十只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響徹云霄。”這兩句話前后照應。
生4:我還知道文章的開頭就可以從故事發生時開始寫。
生5:這篇課文有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寫一件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
師:同學們真會學習。通過一件事情告訴人一個道理,(板書:事——理)其實我們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里,就蘊含著很多深刻的道理。在生活中,我們聽過、見過自作聰明的事,那我們有沒有做過自作聰明的事呢?(有)看來大家都有材料可寫了,我們就可以把文中的最后一段用作自己習作的最后一段。
六、交流收獲。
師:在這節課即將結束時,我們回過頭來想一想,這節課的學習你都有哪些收獲?
生1:學了這篇課文讓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生2:學了這篇課文給我的寫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生3:從這個故事中我知道了不小忍則亂大謀。
師:我知道你的意思是:小不忍則亂大謀。
師:同學們有收獲,我真為大家感到高興。一課一得。隨著時間的積累,大家將會受益匪淺.
《自然之道》課堂實錄 篇2
課前談話:同學們,今天我們上課的地點變了,上課的老師也變了,有那么多的老師來聽課,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生:緊張!
師:來,伸出你的右掌,我們來擊掌一下!我把信心通過掌心傳遞給了你,你還緊張嗎?
還有嗎?
師:高興!能不能把你的高興表現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
生:興奮!
師:告訴你哦,此刻我也有這樣的感受!……
……
師:先來背背古詩,字正腔圓,不錯!!再來一首!聲音真響亮,真有感情!
接下來,要開始上課了,準備好了嗎?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出示課題),請看課題,一起來讀讀!這個題目有什么意思呢?請同學們大膽的來猜猜!
生:……
師:這是你的理解;有點道理;
師:這個課題的意思很深奧,我們讀了課文會有更深的理解!請同學們先自己來讀讀課文,要把課文讀通,讀順,特別難讀的地方,可以多讀幾次,好,開始!(生自讀)
師:從同學們的表情,陳老師發現想要讀好這篇課文確實有點難度,現在,老師請幾個同學來讀讀,誰來?學習的機會是自己把握的。你最積極,我請你讀第一自然段。
生:……
師:加拉巴哥島:是個外國地方,比較拗口,我們一起來讀讀!繼續!(生讀)這里有個新筑巢孵化:不對——這個詞比較難讀,請你再讀!筑巢孵化知道嗎?
對——這里有個新詞,大家注意一下:筑巢孵化知道嗎?(生講不出來——筑巢指的是什么?孵化是什么?(好——讀的字正腔圓,很流利;看來你在朗讀上是下了功夫的,不錯的!不好——他很認真讀完了這段!)
生:做窩……
師:對啊!第二小節誰來?好,你來! (好——讀的字正腔圓,很流利;看來你在朗讀上是下了功夫的,不錯的!不好——他很認真讀完了這段!)接下來誰讀?把難度增加,第3、4小節連起來請一個同學來讀!要想讀好這兩個小節,先要讀準這兩小節里的4個新詞,自己先來讀讀;誰來?
躊躇不前:躊躇不前的“躊躇”這個詞很容易讀錯!我們一起來讀讀!再讀!再讀!
嘲鶇:這是一種生活在海邊的鳥;
頹喪:這個頹字也是要注意的;
偵察:
誰再來讀讀?(指名)
師:現在有把握讀課文了嗎?我請你來!同學們,帶著你的心跟作者一起上島,看看一路走來,你的心情有什么變化?(生讀)
師:你的心情是怎樣?(3—4)
生:……
師;是啊!……
(師: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說說你的理解!)
出示畫面及文字:你們看,這就是發生在沙灘上那令人緊張的一幕,讀讀這段文字,哪些詞、句讓你產生了這樣的感受?
a:“一只……”
“突然”:師:老師聽出來了你把這個“突然”這么強調,說說你的理解!(生說)是啊,出
乎意料!誰來讀?始料不及啊!再來!
啄:“他用嘴啄幼龜的頭”,多危險,誰來讀?多狠啊!你讀!
帶著這樣的感受我們一起來讀讀!(生讀的慢,同學們,眼看幼龜就要被嘲鶇吃掉了呀!還會這樣慢悠悠嗎?再來!(速度快點!)還有哪些地方?
b、“欲出由止”:欲出又止是個新詞,知道它的意思嗎?(生回答)它的出是為了什么?
(生回答)對啊,那么止呢?(生回答)想出來又不敢出來,這就是欲出又止。這段話中有
一個詞語的意思跟它接近,找找!(生:躊躇不前)小綠龜的欲出又止,小綠龜的躊躇不前
完全是有道理的,你看:“一只……”
這個場面真令人緊張、揪心啊,帶著這樣的感受一起來讀!師:“突然……”
師:面對這樣揪心的一幕,我和同伴、生物學向導又有什么樣的反應呢?請同學們課文的第4小節,去找找,去劃劃!
師:我和同伴的態度是怎樣的呢?
生:很焦急
師:那焦急地來讀讀同伴說的話!
生:……
師:著急啊!誰再來!
生:……
師:萬分焦急!再來!
生:……
師:我們焦急萬分!而向導呢?
生:若無其事!
師:若無其事,理解嗎?
生:沒有事!
師:沙灘上真的沒有事嗎?(不是)是啊!我們著急、擔心,揪心,向導卻若無其事,誰來讀讀向導說的話?(無動于衷的向導,鐵石心腸的向導,無情的向導,殘酷的向導!)
師:讀到這,你對向導的話,對“自然之道“有什么理解?(生說)
師:(不要管它,隨它去吧……)“向導的冷淡,招來了同伴的一片“不能見死不救”的呼喊!同伴們會怎樣呼喊呢?
生:……
師:誰還能用自己的話來勸勸向導!!
師:苦苦的哀求;發自內心的勸告;你對他進行了指責;……
師:我們怎么忍心看著這一幕發生!老師請全體女同學讀同伴說的話,全體男同學來讀向導說的話,請一位同學來讀敘述者的話,我們班誰的朗讀最棒,推薦一下!準備好了嗎?
生:……
師:同學們,故事到這還沒有結束,在我們的努力下,小綠龜得救了,面對此情此景,我和同伴、向導,幼龜又是怎樣的?請你們給這個故事編個結尾吧!!(巡視,寫好的人叫他站起來)
師:對我們的援助幼龜表示了感謝;這是你的美好愿望!你有一顆善良的心!你對生命是這樣的珍愛!……
師:從同學們的文字中,老師感受到你們那顆善良、真摯的心!但是,陳老師要想告訴大家的是,故事的結尾還在老師手中,請同學們快速的傳遞下去,靜靜的看,默默的讀!看看他的結局和你的結局有什么不一樣?
師:看到同學凝重的表情,聽到同學們發出的嘆息聲,此刻你有什么話想說嗎?
生:……
師:是啊,太悲傷了!意想不到!!真是讓人震驚,另人觸目驚心啊!
生:……
師:我們錯了!我們錯在哪里?去課文中找出來,把它讀一讀!
生:……
師:誰來讀?所以痛心的說:“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讀到這里,我們不禁為小綠龜震驚,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生:……
師:是啊,別看這小小的綠龜,他們也是有的一套躲避危險、防御危險的辦法!可這樣的辦法卻被我們給破壞了,可是我們卻(出示):“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現在,我們再來回想一下向導說的那句話(出示)還會勸告他嗎?你還會哀求他嗎?還會去指責他嗎?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現在你對向導的話,自然之道,有更深的理解了嗎?誰來說說:
……所以我們不能破壞它
對!要遵循這種規律
往往是好心辦壞事!
師: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同學們,學到這里,我們已經明白了自然之道的含義,故事到這里也就結束了,但是,陳老師還有個疑惑,那作者為什么還要寫后面的3個小節呢?
生:……
師:真是殘不忍睹,血淋淋啊,震驚啊!……
小結:是啊!這3個小節里的每個字,每句話,甚至是每個標點,都跳動著作者那難以言說的痛苦!下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3小節,從文章的字里行間去品味作者的那份復雜的情感!
這一節語文課便在強烈的情感體驗中結束了。從教學情況看,既定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上得到了實現,教學的難點“自然之道”的內涵也深入人心。聽課老師都以為這是一節毫無爭議的“優質”課了,卻不想風波乍起,這節課在評委組中產生了較大的意見分歧。
聲音一:語文之道不能拋棄
這節課犯了方向性的錯誤。我們在實踐新課標時不能全盤否定傳統母語教育幾十年總結出來的優秀經驗。這節課違背了“語文之道”!語文之“道”是什么?語文之道就是閱讀教學要遵循“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規律,這堂課把文本攔腰一刀,分二次呈現文本,這是肢解了文本,腰斬了文本,先從“部分”入手,沒有給學生一個完整的文本,一個整體感知,這是不符合閱讀教學的規律的。
聲音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課標指出“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自然之道》這篇課文如果按照常規教法,讓學生先整體感知,通讀文本,學生就一目了然地知道了整個故事的變化和結局,就會很難提起閱讀興趣和探究欲望,他們的情感就會波瀾不驚,對于“自然之道”的內涵理解也是泛泛而談。就好像你已經知道了電視劇的大結局后,你對情節的曲折發展的關注就興味寡然了。而陳老師能根據文本的特點,采用了“不完滿閱讀對話文本”,對教材進行了大膽地、創造性地重組,二次呈現教材,給學生帶來的是巨大的“情感沖擊波”和“視覺震憾力”。學生主動地去填補、完善、建構,激活原本凝固的文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然之道”的內涵,并且這種道理的悟得是伴隨著強烈的情感體驗參與的,更顯得刻骨銘心。一堂課好不好,發展是硬道理!
并且這樣做并沒有破壞文本的整體性,并沒有違背“語文之道”,因為最后的教學還是回歸整體,前后映照,只是文本呈現的時間、呈現的手段、呈現的方式有所了,哪能上綱上線到方向性的錯誤呢?
《自然之道》課堂實錄 篇3
版本:人教課標本四年級下冊
執教者:山東蘇婷
整理者:浙江省安吉縣昆銅小學董玉芬
上課時間:2010年10月19日10:10—10:50(第二會場上午第二節)
師:同學們看,這就是我所在的學校,青島太平路小學,它就在世界海邊上。青島是個美麗的海濱城市,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有著一望無際,碧波蕩漾的大海。而海底世界那更是神秘莫測,奇妙有趣啊!看,海洋動物像向我們游來了,如果你認識它,可以直接喊出他們的名字和他們打打招呼!
嘿,大家都認識,它還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海帶公主”,你看,他們和海葵在相互的清潔衛生呢!
這個不知道了吧,它是石頭魚,時隱時現,把自己和周圍融在一起了。
這是饒魚,像不像在海邊翩翩起舞啊!那讓我們繼續的前行吧!
你看,看到了嗎?這是什么?認識的真多,更有意思的是海馬爸爸來孕育小海馬呢!沒想到吧?這是誰?
生:海龜。
師:大海龜,無拘無束,悠哉地游著。
師:我們再到陸地看看小海龜吧!瞧,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它嗎?
生:可愛。
師:還有嗎?
生:活潑可愛、天真可愛。
師:他們正面向大海,想去洗個澡呢!多美好的事情!
師:大自然啊,是那么的神奇,還有很多我們未知的奧秘,等著大家去探索、去發現!我們就先看到這兒,準備上課吧!
師:好,上課!同學們好。
生:老師,您好。
師:同學們請坐。今天啊,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四年級下冊的與大自然有關的課文,伸出手指,我們來寫寫課題。(寫課題)
生:自然之道。
師:恩,預習了課文,詞語是不是都掌握了,誰想讀給大家聽。請你讀前兩行。
生:真誠、企圖、蠢事、嘲鶇
海鷗、巢穴。
師:最后一個字啊,沒有讀準,給你拼音,再讀一次好嗎?
生:巢穴。
師:全班一起(巢穴)。
師:后兩行誰想讀呀?
生:氣喘吁吁、無遮無攔、極為震驚
愚不可及。
師:都讀準了,那這個愚不可及的意思你知道嗎?(用話筒)
生:表示很愚蠢。
師:恩,說得有點接近了,在字典里啊,“及”的意思是比得上,那愚不可及誰能說說!
生:愚不可及的意思是做一件蠢事,改也來不及了。
師:而且,別人也比不上是嗎?通過查字典理解了關鍵字的意思,就能準確的理解詞語了!
師:課文里啊還有個地名,很不好讀,誰想讀讀。來,請你指名生讀。
生:加拉巴哥島。
師:你看,還真不好讀呢?
生:加拉巴哥島。
生:加拉巴哥島。
師:對,它啊,是南太平洋中的一個微島,誰再來讀讀請你讀。
生:加拉巴哥島。
生:加拉巴哥島。
師:全班一起讀讀。那剛才的那些詞語,同學們都會寫嗎?
生:會。
師:那我們就從里面挑兩個來聽寫。拿出聽寫本,課文放到一邊,做好準備。開始(愚蠢)注意寫字的姿勢。
師:同學們,我們來看看這位同學寫的。都寫對了嗎?你們看看題目,誰來說說呀,都寫對了嗎?請你說
生:都寫對了。
師:恩,寫的還比較正確是嗎?
生:是的。
師:那剛才這是誰寫的啊?你能不能告訴大家要把愚字寫正確,關鍵的筆順是什么呀?
生:關鍵的筆順,心上面的口要寫扁點。
師:這可不是一個口啊,不過你觀察到了要把這個字寫正確的關鍵筆畫。同學們看,就是這一長豎然后再寫提最后一點。現在大家會寫了嗎?
生:會。
師:你看,預習的時候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預習字形,試著再寫一寫,這樣預習就更有效了!那再看,同樣是上下結構的兩個字,怎么樣才能把它們寫漂亮?看看生字表吧!誰來說“愚”字,怎樣才能寫漂亮?
生:地下的心字底要大,把上面的禺字拖住。
師:哦,上字含是嗎?你觀察的很仔細,心要寫得寬一些,拖住上面的字,那“蠢”字呢?
生:上面的春字要寫的大一些,下面的兩個蟲要寫得開一點,把上面的春拖住。
師:那“春”字的——
生:春字的一撇一捺要撐寫開。
師:觀察地真仔細,這春字的一撇一捺要舒展。一起來看我寫。寫愚字要注意中間要一長豎,心字要拖住,寫蠢字要注意,春字要舒展兩只蟲子藏下面,大家用這種方法再寫一遍,看能不能寫漂亮。
師:好,同學們來看看他寫的,先停筆,抬頭看一下,現在寫的比剛才寫得漂亮多了,課后我們要多練習。
師:聽寫紙放在旁邊,下面大家自由地讀讀課文。聽好了要求:看看課文里都寫了哪些人物動物,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讀書的時候,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在旁邊做好標記。可以放開聲音大聲讀。自己讀自己的,讀出自己的理解。
恩,我看到有的同學已經讀第二遍了,來說說吧,課文里寫了哪些人物動物?來最后一個男生。
生:都寫了作者和他的七個同伴。
師:也就是我們。
生:還有生物學家向導海龜幼龜,還有……
師:換一個孩子。
生:我們和一個生物學家向導。
師:還有海龜,在文中寫的是幼龜。
生:還有嘲鷹、海鷗。
師:這些我們統稱:
生:(鳥)(食肉鳥)。
師:食肉鳥,好的,那它們之間發生了什么是啊?看著黑板,誰能用幾句簡單的話來說說!請你——
生:首先我們和向導先來到了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島旅游。實際上是想觀察一下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之后。
師: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幼龜中途。
師:看著黑板來說一說。
生:他們看到了食肉鳥在把幼龜往沙灘上拉。
師:然后呢?
生:他們就跟向導說,你得想想辦法啊!向導卻說:自然之道,就是這個樣的!最后他們讓向導把這個幼龜抱入大海,結果卻是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情!
師:恩,剛才有個字音沒有讀準,你得想想辦法,得,必要的意思,多音字,得,再讀讀這一句。
生:他們就跟向導說,你得想想辦法啊!向導卻說:自然之道,就是這個樣的!
師:剛才他把內容說得很具體,語言可以再簡單些!我們來看,我們和向導在加拉巴哥島看到食肉鳥在啄一只幼龜,我們勸向導救了它結果卻傷害了更多的幼龜。像這樣,誰能再來說一說?請你——
生說。
師:恩,這回說的比較簡單了,也很清楚了,大家看先找出課文都寫了誰,再說清楚他們之間發生的事,用幾句簡單的話就能把文章的主要內容說明白!
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你還有什么不明白?
生:為什么向導卻若無其事地說:自然之道本來就這樣?
師:恩,你看到了他們的態度不同,想要知道原因是什么?你的疑問是?
師:先不著急,還有疑問嗎?
生:書上說太平洋綠龜長大后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龜體重不到它的百分之一,我想知道這幼龜的體重到底是多少?
師:你對大自然的動物感興趣,這大自然啊,就像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啊,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吧!剛才有同學問道:我們急死了,向導卻若無其事,到底是看到了什么情節,讓我們的向導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哪個同學來讀讀三、四自然段,請你讀第三自然段,你讀第四自然段!
(女生讀第三自然段,男生讀第四自然段)提醒“巢穴”的讀音。
師:那究竟看到了什么樣情景啊?誰來說?請你說!(生回答)
師:能不能讀讀文章中的句子。
生:正當幼龜躊躇不前時,一只嘲鶇突然飛來,,它用尖嘴啄幼龜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師:是啊,幼龜就是這樣的危險,難怪我們會著急,誰來讀讀。
生:我和同伴緊張地看著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對向導說:“你得想想辦法啊!”
師:得,是個多音字在這里是必須的意思,得讀第三聲,你再讀讀。
生:我和同伴緊張地看著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對向導說:“你得想想辦法啊!”
師:嘲鶇啊,連狗和人都敢啄,此時它正在啄一只小幼龜的頭,誰再讀讀?生:我和同伴緊張地看著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對向導說:“你得想想辦法啊!”
師:我聽出了你的焦急,看到此情此景,游客們當然擔心了,我們一起來讀讀吧!(齊讀)
師:我們這么的著急,向導卻若無其事?這是怎么回事啊?剛才是誰問的啊?哎,你知道若無其事是什么意思啊?
生:若無其事就是什么事也沒有
師:提醒你,還是要關注關鍵字,若是好像。
生:好像什么事也沒有。
師:這下就理解準確了,那大家來讀讀這句話,想想向導為什么這么說?說不定你就能讀懂他若無其事的原因了。誰想來說說看。
生:向導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師:那他為什么若無其事啊?你只是讀了讀,剛才你想解答對嗎?請你來說
生:因為向導知道,如果就了那只小幼龜。
師:結合這句話來談談。
生:因為他不想破壞自然界的規律。
師:恩,是啊,食肉鳥啄幼龜,這自然規律向導他心里有數,所以向導若無其事,誰想讀讀呢?
(一生讀)
師:就是這樣的,你看,剛才我們在理解若無其事的時候,不僅借助了詞典,還聯系了上下文,讀明白了意思,同時也解決了大家的疑問。那我們來分角色讀讀第四自然段。來,好開始。
分角色朗讀。
師:頹喪,再讀一遍,好的,謝謝同學們。同學們,看到了幼龜這么的危險,游客和向導卻有不同的態度,那咱們也去看看當時的情景,自己來讀讀第三自然段,除了危險,你還看出了什么?
師:誰來說說啊,除了危險,你還看到了什么?你來說。
生:幼龜出來,欲出又止好像再偵查是否安全。
師:偵查是嗎?小幼龜欲出又止還有這樣的本領啊?結合你所看到的誰再來說說?請你——
生:他又看到了(師:除了幼龜你還看到了什么?)生:我還看到了這只小龜在偵查外面是否安全!
師:恩,你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生:偵查。
師:抓住關鍵詞了,談除自己的看法。那,同學們,這里你看到了嗎?有沒有關注到“探”,探是什么意思?生:伸出師:那為什么不用伸出啊?
生:探在這里比伸出更好一些!
師:好在哪里啊?誰再來說說?
生:探在這里是不讓別人看見他,伸出是讓別人看見他!
師:哦,探,是要小心點。除了探,你還看出了什么?你說說。
生:看出了小幼龜很謹慎,有保護自己的方法。
師:是啊,,有保護自己的方法,那么小心。我們來看看吧,一直幼龜啊,把頭探出來了,除了探字,你還看出了什么?你說過了吧?那位男生。
生:我覺得啊,它是故意把頭探出去的,是要看看外面是不是很安全。
師:恩,這可是它的生存本領啊!誰還想說說?透過探,你還看除了什么?
生:透過探,先把頭探出去,再看看食肉鳥,然后再讓同伴們出去一起去。
師:這就是他的辦法,誰想來讀讀這句話呢?請你吧。
生:突然,一只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
師:聽了你的朗讀,我仿佛看到小龜把頭探出了外面,誰再來讀讀。
指名讀。
師:恩,同學們啊,剛才我們抓住了一個探字,在和其他詞語的比較中,我們看出這小龜啊,蠻會保護自己,多么神奇。可是游客們不知道啊,還勸向導救了它,導致了這樣的結果。請同學們默讀5——8自然段,看到了怎么樣情景,讓大家極為震驚呢?畫出相關語句。
生默讀課文。
師:我看到同學們都讀得非常認真,同學們來看,這就是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海灘,在讀了這篇課文后,你覺得這幅圖中還應該有些什么?結合你畫的句子來談談。
生:黃昏的海島,陽光仍很明媚。從龜巢到海邊的一大段沙灘,無遮無攔,成百上千的幼龜結隊而出,很快引來許多食肉鳥,它們可以飽餐一頓了。
師:你覺得畫面中還應該有什么?
生:鳥,食肉鳥。
師:是啊,許多的食肉鳥讓我們極為震驚,那還應該有什么?請你說。
生:還有許多幼龜。
師:從哪個詞語看出有很多幼龜。
生:魚貫而出,成群的。
師:還有哪些詞語也寫出了幼龜很多啊?
生:成百上千
結對而出
爭先恐后
師:同學們快看,這么多的幼龜,他們爭先恐后地爬向大海,那些爭著、搶著爬向大海的幼龜會想寫什么呢?你說說。
生:大家快離開巢穴吧!
師:大家快離開巢穴吧!你還會想什么?
生:我們終于可以看到美麗的海底世界了!
師:是啊,多么美好的愿望啊!你看一個爭先恐后就給了我們一個想像的空間,這幼龜們懷著美好的愿望奔向大海的,然而等待他們的,確是許多的食肉鳥啊。接下來又是怎樣的場景呢?拿出你手中的筆,把你想象到的寫下來,最好能用上你以前積累的四字詞語。
生練寫。
師:沒有寫玩,待會可以把你想的說出來。幼龜們,爬出巢穴后,卻是這樣的結果啊!誰來說說。
生:可憐的幼龜不知所措,無處可躲,它們的夢想就這樣破滅了。
師:是啊,一個不知所措,讓我們看到了小幼龜們此時是那樣的無助啊!誰還想說。
生:我寫的是關于食肉鳥的。食肉鳥立刻撲過來,撲向小幼龜,小幼龜立刻四處逃散,卻無處可逃。
師:是啊,多么慘烈的一幕啊,可是同學們,這一幕原本是不該發生的,可是現在確實這樣的啊,誰來讀讀。
生:不一會兒,數十只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響徹云霄。我和同伴們低著頭,在沙灘上慢慢地走。向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那樣的危害。”
師:是啊,幼龜的美好愿望,就因為我們全都破滅了呀!誰再來讀一讀。
生:不一會兒,數十只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響徹云霄。我和同伴們低著頭,在沙灘上慢慢地走。向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那樣的危害。”
師:是啊,同學們,幼龜入海有原本他們自己的辦法,可是現在,看著沙灘上血跡斑斑的幼龜的殘體,回想我們當時的做法,如果你就是游客,你想說些什么呢?
生:我們剛才做了那么的蠢事,我們應該為此疚愧。
師:我們后悔不已啊。
生:我們再也不會干擾自然之道了!因為自然界他們有自己做法,我們不應該再參與了!
師:是啊,我們要尊重他們!還有誰想說的嗎?
生:早知道現在這樣,當初就不應該那聽向導的話,不要這樣了!
師:是啊,我們對幼龜了解太少了!如果你是向導,此時,你又有什么想說呢?
生:剛才都已經說過自然之道是不可以侵犯的,可是他們侵犯了,這樣幼龜就會出現很多意外,就是剛才這樣的。
師:那作為向導你想說什么呢?
生:如果我是他們的話,我應該好好的聽聽自然向導的話。
師:是的,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啊!同學們,正如你們所說的,、大自然原本是那樣的神奇,每種動物啊,都有他們自己的生存規律,這就是自然之道!
大家剛才提到了,我們應該遵循規律,了解規律,尊重這些規律,才不會好心辦了壞事,這也是自然之道所要告訴我們的。剛才同學們還提出了對大自然現象感興趣的問題,課堂上我們不能一一地解決了,課后可以留著作業,大家進行拓展性學習。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的作業吧!
師:誰來讀讀第一個!
生:再讀課文,摘抄好詞佳句,體會用詞的巧妙。
師:可以運用我們今天在這節課上學習“探”和“若無其事”的方法,剛才同學們提出的那些對大自然現象、大自然動物感興趣的問題,我們可以多讀讀課文,多看看課外書,從書中繼續探索大自然的奧秘!當然啊,我們也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實踐去體驗。這里也給大家送一本書。剛才對大自然現象感興趣的是誰啊?這本書就放在你這里吧,課后帶著大家再去探索自然的奧秘吧!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兒,下課!
生:起立,老師再見
師:再見,請坐!
《自然之道》課堂實錄 篇4
課前積累:
一、回憶,聯系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師: 昨天,我們一起學習了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自然之道》,讓我們一起板書課題(板書:9、自然之道),齊讀,再來一遍。昨天,在學這一篇課文的時候,回憶一下,我們是不是先學了導讀,然后又讀了這一單元所有的文章,你還記不記得,這一單元一共有幾篇文章?
生:這一單元一共有四篇文章
師:說完整
生:第一篇文章是《自然之道》,第二篇文章是《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第三篇文章是《蝙蝠和雷達》,第四篇文章是《大自然的啟示》
師:你們發現沒有,這幾篇文章有沒有共同點哪?
生:這幾篇文章都是圍繞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示來寫的
師:對,都是圍繞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示來寫的。內容把握得不錯,導讀還給我們提出了要求,使本單元要求我們掌握的語文學習技能是什么?
生:本單元要求我們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
師:那好,就讓我們在學這一課前,先來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打開書35頁,請你快速的讀這篇課文,邊讀邊想,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二、練習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生:這篇文章主要講:我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向導去南太平洋家拉巴格島旅游,我們來的目的是觀察幼龜如何離巢進入大海的。突然,有一只幼龜把頭探出巢穴,這是,一只嘲鶇突然飛來,用尖嘴啄他的頭,企圖把他拉到沙灘上。我和同伴都很焦急,看了眼前的一幕,都對向導說,你得救救那只幼龜呀,向導卻很冷淡,我們對向導的冷淡感到不滿,向導無奈,只好把那只幼龜抱進大海,誰知,其他幼龜得到錯誤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魚貫而出,很快引來了很多食肉鳥,并且成了食肉鳥的口中之食,看到那一幕,我們都很后悔,很自責。
師:雖然不是很簡練,但是,敢于第一個站起來發言很不錯,少提一點,有個字的字音不太準。
生:他把巢穴的“穴”念錯的,這個字應該念第二聲。
師:那對他剛才對文章主要內容的概括,有什么看法嗎?
生:我覺得他剛才的發言不夠詳細(笑)
師:不是不詳細吧
生:是太詳細了,應該是不太簡練
生:對不起,我說錯了,應該是汪弋天同學說的太多了,太啰嗦。
師:對,不怕說不成,就怕找不出說不成的原因,找出來了吧,怎么說得簡練些呢?
生:我來試一試,我和同伴及生物學家向導,去南太平洋家拉巴格島旅游,那天,我們發現一只大龜巢,突然,有一只幼龜把頭探出巢穴,這是,一只嘲鶇突然飛來……
師:打斷一下,你覺得自己的發言和他有什么共同之處嗎?
生:他們兩個的發言都有些啰嗦
師:你能說的簡練些嗎?你有感覺了
生:我和七個同伴及一個向導(師:說出了誰)想去加拉巴哥島觀察一下幼龜是怎樣離巢的。(師:說出來了干什么)當時已是黃昏,(說出了時間)我們想救一只幼龜,但向導卻不肯,最后,向導在我們的呼喊下,終于救了一只幼龜,而巢中的幼龜卻在錯誤信息的指引下,接隊而出,最后成了食肉鳥的口中之食,我和向導都很后悔。
師 :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就是要抓住文章的主干,誰?在什么時間?干什么?結果怎么樣?按照老師給你的提示再練一遍。自由練習
師:有沒有覺得自己概括的比較簡練?
生:我來試一下,我和七個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向導來到南太平洋加拉巴格島想觀察一下幼龜是怎么樣離巢歸海的,我們在那里發現一只幼龜快被嘲鶇叼走了,就想救它,但向導不肯,最后還是救了它,但是,巢中的幼龜得到了錯誤信息,魚貫而出,成了食肉鳥的口中之食,我們都很后悔。
師:可真不容易,沒關系,本單元我們剛剛接觸到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練習,老師相信今后你們一定能很好的掌握這一技能。
師:通過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我們知道了,文章主要講了兩組人物,第一組是我和同伴,第二組是向導,本文中,人物情感變化是整件事情發展的一個線索,這節課,就讓我們緊抓這一感情線索,一起感受“自然之道”(課件出示:1、默讀課文,找一找人物情感變化的句子,用橫線畫出“我”和同伴感情變化的句子,用曲線畫出向導感情變化的句子。)
生:我找的是這一句“我和同伴緊張地看著眼前的這一幕……”
師:第一個情感是什么?(生:焦急),下邊的發言能不能按照這個方法,高度概括一下
生:我和同伴的情感變化是有原來的焦急變成震驚到悔恨
師:向導呢?
生:冷淡、若無其事
師:這兩個詞意思接近嗎?你知道什么是若無其事嗎?
師:又發生什么變化了?
生:我來補充,極不情愿
師:為什么極不情愿?我這里寫了那么多詞語,保留哪個詞呢?
生:極不情愿
師:我覺得“若無其事”這個詞可以把這兩個詞都概括,因為若無其事,所以冷淡,因為冷淡,所以極不情愿
師:最后是什么情感?
生:悲傷
師:課文里有一個詞不是“悲傷”是-------
我和同伴的情感為什么一開始是焦急的呢?從文中哪里看出來的?
生:我從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話看出來的
師:你看到哪個場面才焦急的?
生:突然,一只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
師:再來讀一讀這一幕(生齊讀)
生:老師,有一個字打錯了“偵察”的察打成了“查”
生:老師,還有一個字打錯了,“卻”打成了“確”
生:還有一處標點錯了。
師:對不起
師:談一談,他們為什么焦急?
生
師:誰家養過小幼龜?
生:作動作,講解
師:有沒有表現幼龜焦急的詞?
生:躊躇不前、欲出又止
師:我和同伴看到這一幕焦急了,向導卻又是若無其事呢?
生:因為向導知道,要是救了幼龜,就會造成很大的嚴重
生:應該是嚴重的后果,
生:因為向導知道,要是救了幼歸龜,就會有很多幼龜出來,會成為食肉鳥的口中之食,還有一個原因是向導知道動物之間是有生物鏈的,嘲鶇吃幼龜 ,幼龜也會回到大海吃小魚小蝦。
生 :我來補充,我認為向導不想救它,是因為他不想破壞這個生物鏈。
生:因為向導知道大自然自有它的規律,如果違反這個規律,是會產生嚴重的后果的
師:因為向導是什么呀?
生:是生物學家
師:在文中哪看出來的?
師:第一自然段,對,聯系上下文 理解課文更有助于我們對課文的了解。向導和我們對幼龜的態度截然不同,再來讓我們讀這段課文,體會一下,看到這一幕,我和同伴的焦急及向導的若無其事。
生:齊讀(突然,一只幼龜把頭探出巢穴……)
師:停一下,上面打錯了,我們還是看書來讀吧。(生齊讀)
師:看到這一幕,我和向導什么反映?(生:接讀)
如果是你們,對向導這樣的回答,你有什么反映
生:不滿意
師:怎么說的?
生:不能見死不救啊
師:另一個怎么說?
生:不能見死不救啊
師:另一位也說…… 生:不能見死不救啊
師:大家一起呼喊 生:不能見死不救啊
師:向導見此,不得不抱起幼龜向大海走去,照理說,我們此時的情感應該有原來的焦急變為輕松,但又為什么“鎮驚和懊悔”,看文章的后半部分,“我和同伴”的情緒為什么變成震驚與懊悔呢?
生:齊讀
師:讀完了課文,你知道我們的情感為什么發生變化嗎?
生:因為向導開始以為救了幼龜,沒想到卻看到成群的幼龜魚貫而出,很快成了食肉鳥的口中之食,看到那個場面,“我”和向導很震驚,我們懊悔是因為看到食肉鳥后來吃的飽飽的,并發出歡快的叫聲,叫聲響徹云霄,他們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很后悔。如果不是他們,說不定幼龜不會那樣。
師:有沒有描寫幼龜魚貫而出的情景?
生:有,第五自然段。讀
師:看來,這一情景使他們震驚
師:文中有一個詞的意思跟“魚貫而出”接近。生:
師:你看這幅圖,知道什么是“魚貫而出”了嗎?
生:像魚一樣,一個接一個
師:對,這個場面是我們沒有想到的,所以,我們感到震驚
師:我們再來看看這些幼龜被吃的情景(點擊出圖),見過“鰹鳥”嗎?
生:我知道,鰹鳥身長0.7米,很兇猛
師:0.7米相當于多長? 生:不太清楚
師:你身高多少? 生:1.44米
師:0.7米大約有你身高的一半,再加上它的翅膀呢?現在我們想象,七八只巨大的海鳥盤旋在我們教室上空,他們在干什么?
生:吃幼龜 師:誰能把當時幼龜成為食肉鳥的口中之食的情景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
生:一只巨大的食肉鳥迅速從空中俯沖下來,叼起一只幼龜吞入口中?
師:此時,沙灘上到處是一片什么景象? 生:悲慘的景象
師:看圖,出鰹鳥圖 。再把這部分連起來讀一讀(點擊課件,出示三句話)此時,向導的情感發生了哪些變化?找到這句話了嗎?
師:現在,讓我們回過頭來看,假如,當初向導沒有抱走那只幼龜,會是什么結果?
生:如果當初向導沒有抱走那只幼龜,那只幼龜可能被嘲鶇叼走,剩下的幼龜還可能再派出一名偵查龜。
生:如果向導不抱走幼龜,可能不會有那么多生命被食肉鳥吃掉。
生;如果向導不抱走那只幼龜,幼龜可能會掙脫嘲鶇的尖嘴,重新爬回歸巢,通知剩下的幼龜,他們的損失就不會那么嚴重。
生:可能幼龜的媽媽回來救它
生:我有不同意見,幼龜的媽媽是不會來救它的,幼龜的媽媽生下幼龜蛋后,就會爬向大海,他們會讓幼龜自己爬向大海的。
師:看來,了解幼龜的生活習性,我們才能使自己的想象更合理
師:讓我們回過頭來,再看看課文,概括說一說,人物為什么會有這種情感變化的?
三、揭題
師:說說你對自然之道的理解
生:自然之道,就是大自然的自然規律,課文是說海龜和食肉鳥都有自己的生存規律。
師:要想不違背自然之道,怎么辦?
生:必須多了解自然知識和自然規律 生:多感受大自然 生:多觸摸大自然
師:大自然的自然規律還有很多,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多了解自然規律,多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下課
《自然之道》課堂實錄 篇5
教材說明
本文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向導,結隊來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旅游,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他們拯救了一只被嘲鷹咬啄的海龜“偵察兵”,結果成群的幼龜得到錯誤的信息,而成為食肉鳥的口中之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不按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愿望相反的結果。
教學設計思路
以疑促讀,以讀促思,讀中感悟,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與文中進行心靈對話,領悟課文所蘊含的道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本課生字詞。
能力目標:有感情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情感目標:豐富見聞,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豐富見聞,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教學方法 讀出感悟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順課文,感知文本內容。
1.談話導入:同學們,大自然氣象萬千,美麗無比;充滿生機,也充滿神秘。今天,你們將和老師一起走進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內在規律。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一篇大自然中發生的真實故事──《自然之道》(板書),相信同學們會從中得到啟示。
2.懸疑讀文:讀課文題目,“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意思?帶疑初讀課文,感知課文。
(1)自主識字。
提示學生利用竅門,讀準字音。
同桌交流,相互識認。
著眼學法,重點強化。(由學生提出難認難寫的字,并由學生展示自己的學法,落實識與寫)
3.讀課文。
(1)給足時間讓學生讀得正確、流利。讀中點撥學生在難讀處做上記號,多讀幾遍,或與同學合作讀。
(2)交流練讀情況。由學生自己選擇自然段讀,相互推薦讀,老師注意給學習較吃力的學生機會。學生讀的過程中要求其他人認真傾聽,讀完后由學生自己有重點地點評。對于課文中出現的難讀的字詞句,教師要讓學生讀到位。
4.整體感知。
說說初讀課文的印象或說說故事主要寫了什么。先讓學生讀讀課文,再讓其組織語言來說。尊重學生自己初步的讀書感受和見解。
二、探讀課文,讀出自我發現。
1.自主探讀。
指導學生細讀課文,讀出重點,讀出感情,與作者情感共鳴。提示學生聯系課后連接語提示的內容讀課文。
2.心聲吐露。
(1)與同桌相互交流。
(2)在全班展示自己的讀書體會。教師做要點板書。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
1.著眼學生感悟,抓點精讀。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向導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引導學生用課文內容回答后,再做深入探究。(問學生有什么問題)
(1)學生提問并品讀:為什么說“似乎在偵察”?(是“我”見到幼龜的動作后的猜測,但并不了解真的是這樣)當時出現了什么情況?(“突然”“啄”“拉”)向導怎么做?
(2)學生提問并品讀:向導怎么會是這樣的態度?(“若無其事”“冷淡”“極不情愿”)為什么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他為什么不給“我們”解釋?(面對的是“焦急”、是責怪──“不能見死不救”、情況十分緊急)
(3)理解“自然之道”并導讀(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延遲評價,從學生的討論中適時導入故事發展的相關內容),那么,“我們”干的是一件什么事?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理解“愚不可及”)愚在哪兒?那么,后來到底發生了什么?
(1)學生讀書,抓詞抓句感受當時的事態。(適時出示掛圖或點擊課件)
幼龜:“魚貫而出”“爭先恐后”“結隊而出”(要經過一大段沙灘,無遮無攔),它們可能會想什么?
食肉鳥:“許多”“吃得飽飽的”“發出歡快的叫聲”。(可結合先前的“頹喪”體會)它們又會想些什么?
(2)讀課文最后一句話,體會向導“悲嘆”的這句話表達的意思。
2.著眼學生體驗,探微發幽。
(1)談對“自然之道”的理解和感悟。(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這個生存的法則和規律是不能違背的)
違背“自然之道”的后果。(自作聰明,只能好心辦壞事,聰明反被聰明誤)
(2)怎樣才會不違背“自然之道”。(結合課文,聯系生活和開課導語談談:談候鳥遷徙不能挽留,談山澗小魚難在魚缸生存,談老虎圈養便失去野性,談溫室難育參天大樹,以及尊重大自然,不要人為地破壞大自然等等。從而使學生懂得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類與自然共存的道理。同時激發學生主動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二、走出文本,開展實踐活動。
通過各種方式,以“了解動物生活”為主題,分組進行活動。每組寫出活動報告,并展示活動成果——一張關于動物生活的手抄報。
《自然之道》課堂實錄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游、偵察、愚蠢、爭先恐后、若無其事、魚貫而出、響徹云霄、躊躇、愚不可及、氣喘吁吁”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3、豐富見聞,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啟示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會寫14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學生預習,提出疑問。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整合導入
1、閱讀單元導讀,了解本單元的主題以及要求,并粗略了解本單元要學習的課文。
(從整體入手)
2、同學們,大自然氣象萬千,美麗無比;充滿生機,也充滿了神秘。今天,我們,就將走進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內在規律。板書并齊讀課題。
二、自由朗讀,疏通字詞
1、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生字詞,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注意培養學生運用工具書的習慣)
2、認讀生詞:
旅游筑巢幼龜沙灘偵察企圖蠢事返回海鷗補救
爭先恐后欲出又止若無其事見死不救魚貫而出愚不可及
氣喘吁吁響徹云霄
(多媒體出示,對于“若無其事”等詞語,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表演等方式理解)
3、名分段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
(對于比較難讀的句子,可以讓學生齊讀或挑戰讀)
4、初讀交流:
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不懂?
(注意:要將學生提出的不懂的地方進行梳理、歸納,并及時解決;若不能馬上解決,可以簡單板書,在后面的教學中相機處理,在此環節上絕對不能走形式。)
三、入情入境,感悟“蠢事”
1、大屏幕出示句子“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方法: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們讀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自由讀三、四、五自然段,等一會兒,我們來分角色演這個情景。
2、演中促讀,演中理解:
⑴請一個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請兩個學生分別扮演“幼龜”和“嘲鶇”,大家邊聽邊看。表演后評議,教師抓住“欲言又止”、“躊躇”評議“幼龜”的表演,并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比較并書寫“幼”和“幻”這兩個字;引導學生抓住“突然”、“啄”、“拉”評議“嘲鶇”的表演,范寫“啄”字。
⑵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和表情的詞語,如“焦急”、“冷淡”、“若無其事”、“極不情愿”、“頹喪”,自由讀該段,要求讀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讀,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范讀、模仿讀、比賽讀,初步讀出感情。最后指名上臺表演,教師采訪“向導”扮演者:你說“叼去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這是什么意思呢?引導學生初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3、想象課文描寫的場景,分組再說一說。
4、討論:
我們干了一件什么“蠢事”?
5、比較句子:
我們干了一件蠢事?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注:通過比較,并聯系課文明確:我們的確是弄巧成拙,好心辦了壞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寫“愚蠢”,學生多練習幾遍。
四、本課小結
本來想幫助幼龜,結果卻讓許許多多幼龜成了食肉鳥的食物,在讓人惋惜的時候,它帶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呢?下節課,我們再來看看!
五、作業布置
抄寫生字詞。練習復述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讀課文,感悟“啟示”
1、請大家看看這幅插圖,想想圖上講了什么?
2、課文六、七自然段就敘述了這幅圖的場景,請大家再自由讀一讀。
3、默讀六、七自然段,同時想象:
食肉鳥是怎樣“飽餐一頓”的?請大家展開想象寫幾句話,描述一下,并寫一點自己的體會。
4、指名讀自己寫的片段,并表達出自己的心情。
5、比較句子,體會出“悲嘆”、“根本”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⑴向導一邊走一邊說:“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傷害。”
⑵向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6、感悟啟示:
同學們,如果當時你們就是在場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們一定從這件事中受到了教訓,得到了啟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啟示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在學生廣泛發言后,請大家找到《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的“閱讀提示”,畫出其中的一句話,并齊讀:“如果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愿望相反的結果。”
二、朗讀全文,歸納大意
1、齊讀課題,再指名說說課題的含義和“自然之道”的意思。
2、朗讀全文,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方法:先指名說一說,如果學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出示多媒體讓學生填空式地說一說,最后小結方法──把各部分意思連起來。
3、朗讀第八自然段,體會文章中心:
⑴我們不顧自然規律,焦急地想救小海龜,而導致海龜受到巨大傷害,令我們震驚,我們極力去救海龜,但我們內心仍是悔恨至極,讀第八自然段,從哪兒看出我的心情?
⑵我們的內心會想什么?(無知,好心辦壞事,不按自然規律辦事,只能把事辦糟,自然現象神秘莫測,不知道就不能亂加修改。)
⑶向導由若無其事到不情愿,現在心情又是什么樣?(悲嘆)把悲嘆換成感嘆行不行悲(為小龜的慘死)嘆(人類的無知,強行改變規律,應受責罰)
⑷向導明明知道我們的想法會害了幼龜,為什么不制止,反而抱起那只小龜朝大海走去?他這樣做你是贊同還是反對呢?
⑸有感情地讀第八自然段。
三、感悟啟示
如果你就是當時在場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們一定從這件事中受到了教訓,得到了啟示。請把你的收獲告訴大家。
四、總結全文
這是一篇反映人與自然的關系的課文。自然萬物,有著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規律,
《自然之道》課堂實錄 篇7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九課《自然之道》第2課時
教學要求:
1、聯系上下文、借助工具書和生活積累理解關鍵詞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3、激發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感情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2、激發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學過的生字和詞語,大家還認識嗎?我想請同學起來讀讀。(幼龜 沙灘 偵察 企圖 愚不可及 蠢事 返回 無遮無攔 海鷗 棒球帽 氣喘吁吁 響徹去霄)
二、學習課文深入理解
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這篇課文,請同學們迅速地默讀課文,看默讀提示(課件出示)(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
師:課文主要寫我和幾個同伴到巴拉加哥島旅游,為了挽救一只幼龜,使更多的幼龜受到了傷害。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趕快走進課文去看看吧。
師:我們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旅游的目的是為了(生:實地觀察一下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當我們上島時,就發現了一只大龜巢,我們看見了什么?
生:一只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
師:欲出又止是什么意思?
生:想出去又停止不前。
師:你們能做做這個動作嗎?(生做)
師:正在這時發生了什么情況?(生)在課文的第幾自然段?(生)請同學們默讀第三自然,用橫線勾畫出讓人緊張、害怕、擔心的句子。
生:說自己勾畫的句子。
師:躊躇不前可以用哪個詞來換?
生:猶豫不決
師:面對這種情況,你的心情怎么樣(生答)
師:情況十分危急你能讀好這個句子嗎?(抽生讀)(課件出示)這時我們緊張、擔心、害怕于是就有位同伴焦急地說(生:你得想想辦法啊)抽生讀(課件出示)
師:這時向導的態度怎么樣?(若無其事、冷淡)他是怎樣說的?(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課件出示)抽生讀
師:幼龜正處在危險之中,可是向導卻不當回事,你覺得向導是一個怎樣的人?(是一個無情、冷淡的人)。如果這時向導就站在你的身邊,你會怎樣對他說?(生……)
師:向導最終在我們的譴責中極不情愿地抱起了那只小龜朝大海走去。
師:我們的好心辦了好事,還是辦了壞事?(壞事)接下來我們看見了什么?(成群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魚貫而出”是什么意思?從魚貫而出可以想象當時的情形怎么樣?(生)我們明白了什么?(生)
師:我們來看看這兩個句子:
我們干了一件蠢事。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課件出示)
師:“愚不可及”是什么意思?說明什么?(非常的愚蠢,說明了我們的好心辦了一件壞事一件蠢事)
師:(課件出示圖片)面對這種情景,我們驚呆了,我們后悔了,接著我們用實際行動來拯救幼龜,請同學們默讀第七自然段,勾畫出拯救海龜的句子。(抽生讀自己勾畫出來的)
師:面對這么多幼龜都要受到傷害,我們后悔了,心里是更緊張、更害怕、更擔心了,我們會慢吞吞的去救海龜嗎?(課件出示句子)請大家讀好加點的詞。
師:盡管我們努力地去挽救它們,但是無濟無事,許多的鳥成為了食肉鳥的口中之食。這時你還會哀求向導去救那只幼龜嗎?我們這時的心情怎么樣?我們這時后悔什么?向導這時是什么心情?哪個句子可以看出向導的這種心情?(生找)抽生讀(向導一邊走……受到傷害)(課件出示)
師:我們終于明白向導先前為什么那么冷淡為什么會那樣說,是因為向導知道什么?(生:知道幼龜是出來偵察外面是否安全的,知道這是它們自我保護的一種手段,知道這是它們生存的一種方式,所以會那么冷淡,會那么說)
三、懂得遵循自然之道的道理
師:因為我們的好心,打破了太平洋幼龜這種生存生活的規律,致使它們受到了嚴重的傷害,那么從這件事情中你懂得了什么?(生答)
師:那么自然之道就是(自然界中事物的規律)
師:如果我們遵循自然之道就保護了更多的幼龜,但我們違背了自然之道就傷害了許多幼龜。(板書)
師:讓我們再來了解一下這件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吧!(播放課件)
師:我們的好心卻辦了了壞事,是因為我們破壞了幼龜自我保護的規律,你還知道哪些違背自然規律的故事或者在我們身邊存在著哪些違背自然規律的現象?四人小組交流交流.
師:我們請幾位同學來說一說.
師:是啊,從這篇課文和同學們講的事例中,我們懂得了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類與自然共存(課件),老師希望你們從此以后記住應該遵循大自然的規律,不要隨意去違背它,否則就會產生事與愿違的結果。
師:讓我們來讀讀這幾句話吧!
保護大自然
了解大自然
探究大自然規律
四、作業
1、抄寫自己喜歡的詞句。
2、小練筆(寫寫我們身邊存在哪些違背自然規律的事)
遵循 9、自然之道 違背
保護 傷害
幼龜
《自然之道》課堂實錄 篇8
學習目標
①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游、偵察、愚蠢、爭先恐后、若無其事”等詞語。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③豐富見聞,激發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啟示的興趣。
課前準備
教師課前在小黑板上
抄寫:①生字新詞。
②兩組要比較的句子。
第一課時
一.閱讀“單元導讀”,引入新課
①指名讀“單元導讀”,說說本單元專題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②今天,我們先來學習一個真實而又令人難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示。(板書課題)
二.自由朗讀,自主預習
①按常規或按要求自讀自學:把課文讀兩三遍,讀通讀順;認讀生字,找出生詞,查字詞典理解生詞,標自然段序號,想一想課文大意。
②出示小黑板,檢查生字詞認讀與理解情況:指名讀,想讀哪些就讀哪些,想說哪個詞義就說哪個,有的詞語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魚貫而出、氣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 筑巢 幼龜 沙灘 偵察 企圖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鷗 補救
爭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無其事 見死不救
魚貫而出 愚不可及 氣喘吁吁 響徹云霄
③指名或推薦學生逐段朗讀全文,檢查是否達到正確、流利朗讀課文,重點指導難讀的句子并多讀幾遍。
④匯報: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師生共同確定學習目標與重點:了解課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義并從中受到啟發,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以演促讀,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們讀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請自由讀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會兒,我們來分角色表演表演這三個自然段敘述的情景。如果你會表演了,也就讀懂了。
2演中促讀,演中理解:
請一個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請兩個學生扮“幼龜”“嘲鶇”,帶頭飾上臺表演,大家邊聽邊看。表演后評議,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欲出又止”“躊躇”評議 “幼龜”的表演,并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比較并書寫“幼”和“幻”字;引導學生抓住“突然”“啄”“拉”評議“嘲鶇”的表演,范寫“啄”字。
3想象課文描寫的場景,分小組再說一說。
4提問:我們干了一件什么樣的“蠢事”?
5比較句子:下面兩個句子有什么異同?
我們干了一件蠢事。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過比較,并聯系課文明確:我們的確是弄巧成拙,好心辦壞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寫“愚蠢”,學生在草稿本上寫兩遍。
四.課堂小結,完成練習
自主讀課文,遍數自定,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課題導入,激發興趣。
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第9課《自然之道》,道就是道理、規律。自然之道就是自然規律。
二、情感入手,研讀課文。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文章主要講了兩組人物,﹙一組是我和同伴,另一組是向導。)文中,人物情感變化是整件事情發展的一個線索,這節課,就讓我們緊抓這一感情線索,一起感受“自然之道”。
(課件出示:默讀課文,找一找兩組人物情感變化的句子,用你喜歡的符號標記出來。)
1. 說說“我”和同伴感情變化的句子或詞語。
這種情感是什么?(生:焦急)<板書>
我和同伴的情感為什么一開始是焦急的呢?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誰能帶著這樣的情感來讀。[2-3人]
2. 是呀,看到這一幕我們怎能不焦急呢?于是一位焦急地對向導說:“你得想想辦法啊!”可向導呢?他也同樣著急嗎?
不著急,向導的態度是若無其事的。(出示:向導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指名讀:那你就來帶著這樣的情感來讀。師:那么,向導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向導是生物學家。
3. 正因為這樣向導才如此冷淡,如果你們是游客里的其中一員,面對向導這樣的回答,你會怎么想?
學生自由發揮。(不滿意,不理解。)
正因為他們這么想,所以他們才會發出一片呼喊: 不能見死不救
4.向導聽到游客們如此強烈的呼聲,他還是那樣若無其事嗎?(出示:向導極不情愿地……)
小龜獲救了,那只嘲鶇眼見到手的美食丟掉,只好頹喪地飛走了。此時我和同伴的心情應該是……高興,放松
然而,接著發生的事讓大家極為“震驚”。發生了什么事讓大家震驚了?請你們速讀下面的課文,找一找“我和同伴”震驚的原因吧。
生:自由讀文
5.誰先來讀讀課文,告訴同學們發生了什么事讓大家震驚了?
生:讀文,相互補充。
幼龜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局呢?原來那只先出來的幼龜,是龜群的“偵察兵”,一旦遇到危險,便會返回龜巢。那只幼龜被向導引向大海,此時巢中的幼龜得到了錯誤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如果你們就是巢中的小龜,你們會怎么想?
自由暢想。
帶著一份向往,一份期盼,海龜們結伴出巢了……(出示出巢的三句話,指名讀。)
生:魚貫而出。
生:爭先恐后地結伴而出。
生:成千上百的幼龜結隊而出。
6.你們看!它們就這樣浩浩蕩蕩地奔赴大海,成了黃昏海島一道亮麗的風景(出示課件)。……可就在這時,天空中出現了幾十只食肉鳥,小龜們,此時你們是怎么想的?
小龜們一定不會想到是這些善良的人們害了他們。此時我們已經明白了我們的做法是多么愚不可及,一切的補救顯然已經晚了,我門真是后悔不已。抬頭仰望天空,嘆道:“天啊!看我們做了些什么!”
7.同學們,我們再開看看沙灘上這一慘不忍睹的景象。
(點擊課件,出示三句話,配樂讀“從龜巢到海邊的一大段沙灘,無遮無攔,成百上千的幼龜結隊而出,很快引來許多食肉鳥,它們可以飽餐一頓了。數十只幼龜已成了嘲鶇,海鷗,鰹鳥的口中之食。不一會兒,數十只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響徹云霄。我和同伴們低著頭,在沙灘上慢慢地走。 ” )此時,向導的情感發生了哪些變化?找到這句話了嗎?
出示:向導一邊發出悲嘆……向導為何發出如此悲嘆的聲音呢?
(屏幕出示:比較悲嘆和嘆息)
9.小結:
師:向導的悲嘆,我和同伴的懊悔,源自于我們違反了對自然規律的遵循。看來,了解幼龜的生活習性,我們才不會好心辦壞事。
附加題:生活中這樣的現象多不多?你來舉一舉。
三、揭示主題,體會內涵。
1.現在請你再來說說你對“自然之道”的理解吧。
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遵循這個生存的法則和規律,大自然就受到保護;違背這個生存的法則和規律,大自然就受到傷害。
2.要想不違背自然之道,怎么辦?
大自然的自然規律還有很多,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多了解自然規律,多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四、課內延伸,布置作業。
必做題:
把故事講給父母聽。
選做題:
如果你是作者,你會給文章加上一句什么樣的結尾,給人們以啟示?
板書設計 自然之道
“我”和同伴 向導
焦急→震驚→悔恨 若無其事→極不情愿→悲嘆
《自然之道》課堂實錄 篇9
第一課時
一、整合導入
1、閱讀單元導讀,了解本單元的主題以及要求,并粗略了解本單元要學習的課文。(從整體入手)
2、同學們,大自然氣象萬千,美麗無比;充滿生機,也充滿了神秘。今天,我們,就將走進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內在規律。板書并齊讀課題。相信同學們會從中得到啟示。
二、自由朗讀,疏通字詞
1、自讀課文,要求:(1)讀準生字詞,讀通句子。(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認讀生詞:旅游 筑巢 幼龜 沙灘 偵察 企圖 蠢事 返回 海鷗 補救 爭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無其事 見死不救 魚貫而出 愚不可及 氣喘吁吁 響徹云霄
(對于“若無其事”等詞語,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表演等方式理解)
3、指名分段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對于比較難讀的句子,可以讓學生齊讀或挑戰讀)
加拉巴哥島:是個外國地方,比較拗口,我們一起來讀讀
筑巢孵化:這個新詞比較難讀,請你再讀!筑巢孵化知道嗎?
躊躇不前:躊躇不前的“躊躇”這個詞很容易讀錯!我們一起來讀讀!
嘲鶇:這是一種生活在海邊的鳥(出示圖片)
頹喪:這個頹字也是要注意的
響徹云霄:這個“徹”字可不要讀成“切”音
4、初讀交流:課文描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入情入境,感悟“蠢事”
1、這件事是怎么發生的?在文中的哪幾小節?(3—5小節)
2、自由讀三、四、五自然段,等一會兒,我們來分角色演這個情景。
3、演中促讀,演中理解
(1)請一個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請兩個學生分別扮演“幼龜”和“嘲鶇”,大家邊聽邊看。表演后評議,教師抓住“欲言又止”、“躊躇”評議“幼龜”的表演,并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比較并書寫“幼”和“幻”這兩個字;引導學生抓住“突然”、“啄”、“拉”評議“嘲鶇”的表演,范寫“啄”字。
“突然”
老師聽出來了你把這個“突然”這么強調,說說你的理解!
是啊,出乎意料!始料不及啊!誰來讀?
“啄”
“他用嘴啄幼龜的頭”,多危險,多狠啊!誰來讀?
帶著這樣的感受我們一起來讀讀!
“欲出又止”
欲出又止是個新詞,知道它的意思嗎?
它的出是為了什么?那么止呢?
想出來又不敢出來,這就是欲出又止。這段話中有一個詞語的意思跟它接近,找找!(躊躇不前)
你們說小綠龜的欲出又止,小綠龜的躊躇不前,它這么擔心有沒有必要啊?(理解嘲鶇的兇狠)
這個場面真令人緊張、揪心啊,帶著這樣的感受一起來讀!
(2)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和表情的詞語,如“焦急”、“冷淡”、“若無其事”、“極不情愿”、“頹喪”,自由讀該段,要求讀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讀,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范讀、模仿讀、比賽讀,初步讀出感情。最后指名上臺表演,教師采訪“向導”扮演者:你說“叼去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這是什么意思呢?引導學生初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師:要演好第四自然段,需要注意什么?(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詞,如“焦急”、“冷淡”、“若無其事”、“極不情愿”、“頹喪”)
4、有了我們的幫助,那只幼龜順利地到了大海。然而,接著發生的事情讓大家極為震驚。發生了什么事情?
生齊讀:向導抱走幼龜不久,成群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
師引讀:我們很快明白:------生接讀: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5、比較句子:
我們干了一件蠢事。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理解:愚不可及
注:通過比較,并聯系課文明確:我們的確是弄巧成拙,好心辦了壞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寫“愚蠢”,學生多練習幾遍。
四、本課小結
為什么說“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它會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下節課,我們再來看看!
第二課時
一、 談話導入
1、 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自然之道》。
2、 誰還記得老師在上節課的最后提了一個什么問題?
(為什么說“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二、 精讀課文
1、 為什么說“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你是從哪些具體的詞句中體會到的?
2、 交流
課件出示:那只先出來的幼龜,原來是龜群的“偵查兵”,一旦遇到危險,便會返回龜巢。那只幼龜被向導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于是爭先恐后地結伴而出。
(1) 從哪些詞中看出我們確實干了蠢事?
偵查、爭先恐后、結伴而出、錯誤信息
(2) 指導朗讀
課件出示:黃昏的海島,陽光仍很明媚。從龜巢到海邊的一大段沙灘,無遮無攔,成百上千的幼龜結隊而出,很快引來許多食肉鳥,它們可以飽餐一頓了。
(1) 從哪些具體詞中體會到?
(2) 指導朗讀
(3) 想象:食肉鳥是如何“飽餐一頓”的?描述一下當時的場景,并寫一點自己的體會。
(出示課文插圖并給出一些詞語:爭先恐后、無遮無攔、成百上千、結隊而出、偵查、響徹云霄)
師:用上老師給出的一個或幾個詞語寫一寫。
3、 對于這樣的結果,我們事先知道嗎?向導呢?你是從哪些詞句中看出來的?
預設:
我們事先不知道。
句子一:然而,接著發生的事情讓大家極為震驚。
句子二:“天啊!”我聽見同伴說:“看我們做了什么!”
句子三:我們也學著他的樣子,氣喘吁吁地來回奔跑,算是對自己過錯的一種補救吧。
向導知道的。
向導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向導極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幼龜,朝大海走去。
4、 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事情?
5、 從這些事例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示?
6、 在學生廣泛發言后,請大家找到《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的“閱讀提示”,劃出其中的一句話,并齊讀:“如果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愿望相反的結果。”
三、 朗讀全文,歸納大意
1、 齊讀課題,再指名說說課題的含義,并說說“道”的意思。
2、 朗讀全文,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師:課文已經學完了,誰能來更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自然之道》課堂實錄 篇10
一、導入,引出“道”
1.故事導入。
這是我親身經歷的一件事。那是我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放學,我背著書包正往家里走,突然,我發現前面不遠處的麥地里,一只喜鵲正撲騰著翅膀,卻怎么也飛不起來。于是,我疾步走上前去,抱起那只喜鵲。我發現,那只喜鵲的翅膀受傷了。我連忙把那只喜鵲抱回家,用碘酒擦洗它的傷口,敷上消炎藥,把它包扎好。不幾天,那只喜鵲好了。我很喜歡它,怕它飛跑了,于是就把它的翅膀尖給剪了,并用罩子把它罩住。我每天給它食吃,給它水喝,精心喂養。可是沒多久,你們猜,它怎么了?(它卻死了)
2.引出“道”。
是呀,這是為什么?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板書課題。
3、讀題,解釋“道”。
學生讀課題,說說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
二、學文,領悟“道”
1.預習質疑:
通過預習,你有沒有遇到不懂的問題?(學生說出在預習課文中遇到的'不懂的問題,如我和同伴在小龜遇到危險時很焦急,為什么向導卻“若無其事”?向導明知道把小龜抱到大海會害了小龜,可他卻還是抱起小龜朝大海走去?向導的話是什么意思?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
2.篩選問題:
上述問題哪一個最有研究價值?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在學生提出了不懂的問題后,教師引導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篩選,確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在下面的教學環節中進行討論與交流。)
3、讀書釋疑:
(1)指名讀書。
指幾名學生朗讀課文,主要檢測學生對課文的熟練程度,便于作教學指導。
(2)組內討論:向導的話是什么意思?向導明知道那樣做會害了小龜,可他為什么還是抱起小龜朝大海走去?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
(3)匯報交流:引導朗讀、讀中感悟自然之道。引導朗讀的重點是第四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三、拓展,內化“道”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請同學們打開書再讀一讀《大自然的啟示――“打掃”森林》,看看你還有什么樣的感受?
1、拓展閱讀。
2、舉例說明。
引導學生舉出生活中的具體例子談體會,使“道”得以內化。
四、綜合性學習(下節課的任務)
自然的啟示
板書:
自然之道
遵循人違背
保護↘↙傷害
海龜
《自然之道》課堂實錄 篇11
【教材分析】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三組中的一篇課文。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一群旅游者出于同情心,從食肉鳥口中救下一只幼龜,卻使龜巢里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傾巢而出,導致成百上千的幼龜受到傷害。揭示了“自然之道不可違”的自然規律。
【學情分析】
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探究大自然的奧秘,對自然現象有著關注的熱情。所以對于這篇課文,學生是有學習欲望的。但是,學生的關注可能僅僅停留在表面。學習本課,除了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更重要的是啟發學生學會理性地思考,進而引導學生保護大自然,探究自然的規律,并學會善于從自然之中獲得有益的啟迪,有效利用大自然為人類造福。因此,要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在讀中感悟,在進行語言訓練和語文能力培養的同時,加強與科學學科的聯系,注重學科整合,搜集有關資料進行交流,引導學生到大自然中尋找、發現、培養學生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濃厚興趣。
【設計理念】
以疑促讀,以讀促思,讀中感悟,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與文中進行心靈對話,領悟課文所蘊含的道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理解向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回憶上節課內容,用“先……再……然后……”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大家自由讀全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可以多讀幾遍,不懂的問題,請在書上做好記號。
2、指名分節朗讀,注意正音。重點朗讀難讀的句子。
三、演中促讀,演中理解
1、小組合作學習1~4自然段。
⑴ 讀明白了什么請說說?
⑵ 提出不明白的問題討論交流。
⑶ 當那只出來偵察的幼龜即將被嘲鶇啄食時,對此“我們”與向導的態度有什么不同?找出文中有關詞句,完成下表。(見大屏幕)
神態語言我們 向導
2、向導和“我們”為什么有完全不同的態度呢?
3、最終向導在什么情況下救那只幼龜?
4、表演讀3、4自然段,著重全體向導看似冷淡的外表下所隱藏的對“自然之道”的真知灼見。
5、感悟啟示:
如果你們就是當時在場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們一定從這件事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啟示。請把你的收獲告訴給大家。
這是一篇反映人與自然的關系的課文。自然萬物,有著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規律。在自然面前,我們人類該做些什么呢?課文通過具體事例告訴我們:如果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愿望相反的結果。這就是自然之道。
請大家再次用心讀課文,細細體味吧。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有沒有遇見過或聽說過不按自然規律辦事而最終受到自然的懲罰的事例?
例舉一、兩件,在班上說一說,議一議。
【板書設計】
9、自然之道
“我們”救一只幼龜 誤導眾幼龜 →眾幼龜被海鳥啄食
(違反自然之道──→事與愿違)
《自然之道》課堂實錄 篇12
《自然之道》是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作者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家向導,結隊來到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島旅游,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他們看到一只探頭出穴的幼龜被嘲鶇啄咬時,不顧向導勸阻,要向導把幼龜抱向大海,接著,成群的幼龜得到錯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魚貫而出,結果許多幼龜成為食肉鳥的口中之食。雖然“我們”拯救了一些幼龜,但仍然感到十分震驚和后悔。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不按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愿望相反的結果。
本課所描述的事情很簡單,學生完全可以自己讀懂,所以教學本課我盡量把課堂交給學生,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老師在其中穿針引線,恰當地進行歸納。充分尊重學生的理解,給學生創造表達自己的機會,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要讓整堂課學生的積極性保持很高,老師必須要將課堂變成充滿樂趣的課堂,但是我發現學生并不能真正懂得“我們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的真正含義。學生的回答答案單一,老師不能挖得深,挖得透,所以我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那位向導,就是那只“偵察兵”幼龜,說說他們的心理活動。在這里我借鑒上次集體備課時伊老師的做法,讓讓學生用“假如我是,我想說”這樣的安排可以激發學生大膽想象,積極發言的*望,在發言中可以自然而然懂得其中的道理。
另外文章語言優美,教學活動以讀為主。自由讀,掃清文字障礙,默讀,理清文章脈絡,指名讀,分角色讀等,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升華情感。
這堂課收獲最大的是:我認識到了學生的無限潛力,只要引導得恰當,學生完全有能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給時間、給舞臺讓學生盡情地去感受語言的美麗吧!
《自然之道》課堂實錄 篇13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游、偵察、愚蠢、爭先恐后、若無其事、魚貫而出、響徹云霄、躊躇、愚不可及、氣喘吁吁”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3、豐富見聞,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啟示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會寫14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學生預習,提出疑問。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整合導入
1、閱讀單元導讀,了解本單元的主題以及要求,并粗略了解本單元要學習的課文。
(從整體入手)
2、同學們,大自然氣象萬千,美麗無比;充滿生機,也充滿了神秘。今天,我們,就將走進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內在規律。板書并齊讀課題。
二、自由朗讀,疏通字詞
1、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生字詞,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查字典,注意培養學生運用工具書的習慣)
2、認讀生詞:
旅游筑巢幼龜沙灘偵察企圖蠢事返回海鷗補救
爭先恐后欲出又止若無其事見死不救魚貫而出愚不可及
氣喘吁吁響徹云霄
(多媒體出示,對于“若無其事”等詞語,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表演等方式理解)
3、名分段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
(對于比較難讀的句子,可以讓學生齊讀或挑戰讀)
4、初讀交流:
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不懂?
(注意:要將學生提出的不懂的地方進行梳理、歸納,并及時解決;若不能馬上解決,可以簡單板書,在后面的教學中相機處理,在此環節上絕對不能走形式。)
三、入情入境,感悟“蠢事”
1、大屏幕出示句子“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方法: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們讀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自由讀三、四、五自然段,等一會兒,我們來分角色演這個情景。
2、演中促讀,演中理解:
⑴請一個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請兩個學生分別扮演“幼龜”和“嘲鶇”,大家邊聽邊看。表演后評議,教師抓住“欲言又止”、“躊躇”評議“幼龜”的表演,并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比較并書寫“幼”和“幻”這兩個字;引導學生抓住“突然”、“啄”、“拉”評議“嘲鶇”的表演,范寫“啄”字。
⑵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和表情的詞語,如“焦急”、“冷淡”、“若無其事”、“極不情愿”、“頹喪”,自由讀該段,要求讀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讀,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范讀、模仿讀、比賽讀,初步讀出感情。最后指名上臺表演,教師采訪“向導”扮演者:你說“叼去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這是什么意思呢?引導學生初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3、想象課文描寫的場景,分組再說一說。
4、討論:
我們干了一件什么“蠢事”?
5、比較句子:
我們干了一件蠢事?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注:通過比較,并聯系課文明確:我們的確是弄巧成拙,好心辦了壞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寫“愚蠢”,學生多練習幾遍。
四、本課小結
本來想幫助幼龜,結果卻讓許許多多幼龜成了食肉鳥的食物,在讓人惋惜的時候,它帶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呢?下節課,我們再來看看!
五、作業布置
抄寫生字詞。練習復述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