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教案(精選14篇)
《觀潮》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把“想到的”寫進句子使表達具體形象的方法,初步領悟“留心周圍的事物”的要求。
2.背誦三、四自然段。
能力
1.能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閱讀課文,理解內容。
2.能說出把“想到的”寫進句子的好處。
3.有感情朗讀課文。
個性品質
1.體會錢塘江大潮的壯麗雄偉,激發熱愛和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2.大膽表達自己對語句的理解和體會。
【教學重點】
領悟“留心周圍的事物”的要求。
【教學難點】
能說出把“想到的”寫進句子的好處,了解把“想到的”寫進句子使表達具體形象的方法。
【教學準備】
POWERPOINT幻燈片、錢塘潮錄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一邊播放錄像,一邊用課文的語句解說。(再一次整體感受錢塘潮的壯觀,激發學習課文的興趣。)
2.學生談觀感。(自由發表見解,板書:天下奇觀)
作者為什么能用手中的筆把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麗的景觀寫下來,是怎么樣寫下來的呢?這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主要學習目標。現在,就讓我們一塊來學習課文。
二、分層達標
(一)自讀探究,感悟詞句,體會大潮壯觀。
1.出示學習提綱:
(1)讀課文,劃出描寫錢塘大潮壯觀景象的語句。
(2)讀語句,“一邊讀一邊想”,理解內容,體會大潮的壯觀。
(3)讀語句,把自己的理解、體會讀出來。
請同學們按照學習提綱,先讀讀課文,把描寫錢塘江大潮壯觀景象的語句劃下來。然后,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讀讀這些語句,看自己從語句中理解到什么,體會到什么。最后,有感情地朗讀,把你的理解、感受讀出來。
2.學生按照學習提綱先個體學習,然后小組交流。
(二)匯報交流,引導精讀,品味感悟。
1.匯報劃出的語句。(引導注意順序)
2.交流理解、體會,引導精讀,品味感悟。(重點引導細讀課后練習2的語句;在此過程中,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師生共同評價,引導學生達標,熟讀成誦。)
(1)課后練習2語句的教學。
1)在這些語句中,你認為最能夠表現錢塘大潮壯觀景象的句子是哪一句?
2)學生匯報語句后,示填空,完成填空。
3)自由讀語句,注意填空的部分,思考這個句子好在哪里;小組合作解決。
4)交流匯報。(重點引導談出好處:想像部分能把大潮的形、聲、推進的速度寫形象、具體。)
5)小結歸納:作者在觀察錢塘江大潮來到時,做到了留心周圍的事物,不但用眼睛看,用耳朵聽,還用腦子想,所以課文讀起來,讓我們有如身臨其境,如見其形,如聞其聲。我們也要像作者那樣做個有心人,時時留心周圍的事物,養成多看、多聽、多想的好習慣。
(2)其它語句的教學。
1)江面很平靜,……一層蒙蒙的薄霧。
2)午后一點左右,……悶雷滾動。
3)過了一會兒……出現了一條白線。
4)那條白線很快……白色城墻。
5)霎時,……兩丈來高了。
三、總結歸納
這節課,我們通過讀文,如同親身觀賞到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深深地感受到錢塘江大潮雄偉磅礴的氣勢。下一節課,我們也學著作者,展開想像,按照潮來前、潮來時和潮退去的順序,說說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如果大家也能像作者那樣,用眼、用耳、動腦,多看、多聽、多想,做到留心周圍的事物,做到注意積累,就同樣能寫出一篇篇優美的文章。
【板書】
觀潮天下奇觀
潮來前:江面平靜 悶雷滾動 風平浪靜 越來越大 一條白線
潮來時:橫貫江面 白色城墻 山崩地裂 白色戰馬
退潮去:風號浪吼 余波涌來
《觀潮》教案 篇2
設計理念
“誦讀經典美文,傳承中華文明”。通過美讀、美解、美賞、美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感受經典美文中的語言美、結構美、思想美、情感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文言文學習能力。
文言文的教學是離不開誦讀的,古語有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以“誦讀”作為教學的突破口,以讀代講,以講促讀,指導學生讀好課文,讓學生在朗讀中,去欣賞雄壯奇異的自然美,去領略趣味無窮的民俗風情美。
此文描寫的是我國南宋時期錢塘江潮的盛景和觀潮的盛況。要明確教學目標,從文言文教學的角度去定位教學內容,體現語文教學的本色和文言文教學的要求,根據新課程主體性教學理念,構建文言文自主性教學課型,讓課堂教學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熟練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掌握文章中常用文言詞語,了解文章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文中自然美與風俗民情美相融合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積累文言文詞語,在誦讀中感受文學作品的美。
感受浙江之潮的壯觀氣勢,享受美的熏陶。
教學方法
1.誦讀教學法,以讀代講,以講促讀。
2.自學法、討論法和點撥法相結合,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性。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古往今來,被稱為“壯觀天下無”的錢塘江潮,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前來觀賞。有一天,它迎來了宋朝的文學家周密,周密眼中的錢塘江潮有著怎樣一番景象呢?
二、美讀。
1、范讀,注意讀音、節奏、情感。
2、要求學生大聲地自由朗讀課文。
3、齊讀課文,讀出氣勢。
三、美解。
1、比一比,看誰讀得準。
2、相信你一定能翻譯。
3、合作交流,翻譯全文。
四、美賞。
1、目睹了錢塘江海潮的風采,你想到用哪些四字詞語來形容錢塘江海潮?(如:僅如銀線、玉城雪嶺、呑天沃日、勢極雄豪)從哪些角度寫的?(色、形、聲、勢)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讓句子形象生動呢?(比喻、夸張、引用)還有什么可讓我們琢磨的?(正面描寫)海潮如此雄偉壯觀,慕名而至的人多嗎,多到什么程度?(觀潮之盛,側面烘托。)
2、全文著眼點在“潮”上,立足點在“觀”上,作者還從哪些方面寫 “觀潮”?(作者用鏡頭攝像的筆法,分別寫出了潮來之狀、演習之威、弄潮之技、觀潮之盛,為我們組成了一幅幅連軸畫卷,四幅圖畫各具情態。描寫演習場景,注意動靜相襯的寫法。還有表現弄潮兒高超技藝的一連串動詞等。)
五、美悟。
寫潮的詩句: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
2、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蘇軾
3、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
4、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潘閬
5、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天塹無涯。——柳永
結合海潮的圖片,結合寫潮的詩句,適當運用修辭手法和寫作方法,試描寫一段關于海潮的文字。
六、結束語。
在中國文學寶庫中,還有許許多多描繪祖國宏偉壯觀的山水風景佳篇,讓我們開啟閱讀的航船,向那一座座寶庫進發。
附:板書設計:
《觀潮》 周密
風景畫 潮來之狀
風俗畫 演習之威 正面描寫
弄潮之技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觀潮之盛 側面烘托
【教學總結】
從整堂課的教學可以看到,學生通過充分讀,實現了在讀中自學,讀中自悟,讀中自得;通過自己領悟,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和情感體驗;通過自由評,使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樣,學生不僅讀懂了課文,而且體會到祖國山河的壯麗,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之美。
總的來講,本課教學目標基本達到,不足的是在前面的讀、悟、品的環節中耗時過多,積累語言這一練的環節因時間把握不夠,如一詞多義等的訓練就稍顯不足了。另外,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氣氛跟平時的課堂相比還顯得不夠活躍,除了客觀的原因外,我想我的教學感染力還有待于提高。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通過這次教學,有滿意的地方,也有不足之處。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彌補我的不足,盡全力給學生上好每一節課。
在對本節課的教學實踐與效果進行回憶對比后,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探索與反思:
1、《觀潮》一文是以寫景為主的散文,語言優美,詞匯豐富,把錢塘江潮描繪得有聲有色,讓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為了讓學生更能入情入境,課前要求學生搜集有關材料,并用錄像引入課文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2、“潮來之時”的景象是全文的精華。教學時我采用變序教學方法,直奔重點,突破難點。為了加深對一部分精彩語言的理解和記憶,我幫助學生在理解和辯析重點詞句的基礎上,深入體會潮來時的聲間和氣勢,注重朗讀,做到讀中悟,悟中讀。
3、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實現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著眼點。本節課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合作探索“ 潮水從遠處涌來的形態和聲音是怎樣變化”這個問題,并要求學生畫一畫,讀一讀,在不明白的地方打問號等,學生在合作中體現了組內合作,組外競爭的探討氛圍,拓展了學生學習的空間。
4、課堂上把時間還給學生,給予學生思考問題,朗讀課文的時間,耐心等待學生思維的結果,同時,延緩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把評價的權力還給學生,鼓勵學生嘗試和探索。最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當一回講解員,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深化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5、值得探討的問題:
⑴把學習的主動權和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大膽地嘗試,充分地交流,但拓展學生的思維與教學任務是否能完成存在著矛盾,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⑵課堂上有一些學生的思維敏捷,搶著發言,而一些學生卻反應遲鈍,可是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學生的參與面、而對這兩個極端,我們又該如何協調?
《觀潮》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觀潮》是冀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中的一篇寫景文章。課文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的時間順序,抓住錢塘江大潮壯美雄奇這一特點,由遠及近的把享有天下奇觀這一美稱的錢塘江大潮描寫的有聲有色。是一篇發展學生語言,培養學生語感的好課文。
教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二學段的教學目標中明確提出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能夠“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我把交流建立在了平等、融洽的基礎上,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交流是在師生、生生、學生與文本之間進行的,使學生體驗到了交流的樂趣和重要。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本課通過閱讀教學讓學生既理解課文內容,又體會了作者的情感,同時讓學生了解了作者的寫作方法。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12個生字,掌握11個會寫的生字。理解“籠罩、沸騰、水天相接、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風號浪吼、霎時”等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陶冶美的情操。
3、體會作者按一定順序、抓住事物特點的觀察方法。
4、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積累優美詞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觀潮》一課,上節課我們已經知道了作者按照潮來前、潮來時和潮過后的順序來描述的觀潮過程,誰來說一說潮來前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理解課文內容
(一)學習潮來時
1、自由朗讀潮來時的內容。邊讀邊思考:哪些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2、在交流中隨機進行重點指導:
(1)大潮聲音
①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教師指導:悶雷的響聲是怎樣的?(低沉)指導讀好這句話。
②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想象“山崩地裂”的聲音,指導學生讀出氣勢。
教師指導:體會聲音的變化,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練習朗讀。
(2)大潮樣子
①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②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了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水墻。
④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教師指導:
①體會大潮樣子的變化。(讓學生說一說有關語句)
②用手勢演示大潮樣子的變化。
③這個變化說明了什么?
設計意圖:作者隨時間的推移和潮水位置的改變來描寫潮水的變化。讓學生畫一畫、用手勢演示體會潮水的變化,同時也讓學生注意到了表示時間的詞語,有助于學生背誦課文。
④觀看潮來時的視頻
⑤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大潮的壯觀,學習文章的生動的語言。
(二)學習潮過后
自讀課文,思考:在哪些語句中感受到了大潮的壯觀?
(三)觀看視頻交流資料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搜集資料對有關錢塘江大潮的知識進行補充,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
三、贊錢塘江大潮
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就被文人墨客所稱頌,我們也來學學古人贊美一下錢塘江大潮好嗎?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陶冶美的情操。
研討現場:
王老師:鄢老師課上比較注重指導學生朗讀,有意識的引導學生讀出大潮的氣勢。但是,是不是朗讀上要靠聲音的大小來突出氣勢?指導學生朗讀時,是不是靠加重聲音就能表達感情?
鄢老師:因為是抓住大潮來時的聲音逐漸變大來指導朗讀,所以靠學生音調的增高突出大潮的氣勢越來越洶涌。這種指導方法并不是適用于所有朗讀指導。
任玉霞老師:我很欣賞本節課的教案,思路清晰,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順序,抓住大潮的聲音、形態,利用視頻營造學習氣氛,課堂學習氛圍濃厚。但邊讀邊思考,大聲朗讀應改成默讀,這樣便于思考。老師可以幫孩子將由遠及近的寫作方法提煉出來。整堂課,教師“牽”的痕跡重,應引導學生多讀,感受語言的魅力。
陳老師:對于文章重點“潮來時”部分,教師采取從整體到分層的方式,將大潮聲音、形態分解開來體會,指導朗讀,學生感悟比較到位。但是還應該有一個回歸整體的環節,順便指導背誦。
王老師:課堂中兩次大潮的課件,重復播出沒有必要。
尹老師:學生兩次觀看大潮視頻都是為了指導感情朗讀;在“贊大潮”的環節,教師出示描寫大潮的古詩句后,提出“仿照古人贊美大潮”的要求。前面的環節目標不明確,層次性不強,后面的要求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過高,不如將目標降低并分層:第一次觀看視頻,指導朗讀;第二次觀看視頻,練習表達:試著贊美大潮,不用非仿照古人,只要能談出自己的感受或將文中語言內化成自己的語言都可,逐層深入,順學而教。
《觀潮》教案 篇4
[課題]觀潮
[教案設計及授課教師]榮成市第三十六中學張月華
[教材] 人教版初中語文第三冊第114頁至117頁
[教學設計意圖]
本設計力求跳出傳統的講讀法這一思維定勢,突出朗讀技巧功效,將點撥教學、情境教學與朗讀教學相結合,強調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設計了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朗讀要求,激發學生在讀中思考探求文章之美的情趣,從而訓練學生的思維和語感,旨在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審美素質。
[設計提要]
本設計以朗讀為主線,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分別從不同層次上的要求來由淺入深的感知、理解、欣賞,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理念。
[教學目標]
1、 了解錢塘江潮雄偉壯觀的景象,激起積極向上、勇于拼搏 的思想情感。
2、 品讀賞析,感受文章自然美與人文美相結合的特點。
3、 研讀體會本文精練生動的語言。
[教學用具]錄象機、錄音機、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初步感知形象美
[導語]同學們,大自然奧妙無窮,她可以點悟人的靈性,激發人的活力。同學們想不想與大自然來一次親密接觸啊?人與自然親近的方式有兩種:一是人直接投入其中,身臨其境,與之同呼吸共命運,這種方式叫旅游;另一種是通過閱讀名人大家的文章間接感受自然美,接受自然的恩惠,如同在高明的導游指點下把江山美景盡收眼底,這種方式叫神游。不知同學們旅游了哪些地方?(生說)神游過什么名勝?可否去過錢塘江看到錢江涌潮?沒去過的同學別遺憾,老師把這一奇觀錄了下來,想不想先睹為快啊?現在就讓我們與錢塘江大潮來一次親密接觸,感受一下號稱“壯觀天下無”錢江涌潮吧!下面請同學們眼觀耳聽心悟,之后請同學們談談你的感受。我可不能白給你們看啊。
{放錄象}生看后談感受,師給以評價
可以將作者及錢塘江大潮的歷史講一下。
[說明]這一激情導語及錢塘涌潮的錄象放映,目的在于創設吸引、感染學生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感情,使其產生對美好境界的向往,激起積極向上、勇于拼搏的思想情感。
二、初讀感知大意,掃清障礙
1、[點撥]同學們,眼見了實際的大潮算是我們去旅游了一次,下面再讓我們走進南宋詞人周密的《觀潮》中去神游這一“天下之偉觀也”的錢塘江大潮,感受周密那筆卷驚濤,墨瀉江潮的杰作。請同學們先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大意。
2、品讀課文,結合注釋探究交流,弄懂大意
3、小組合作質疑問難
4、師點撥,考查,出示投影上的內容
[教師導學]
1、從“既望”看古人對某些日子的特殊稱謂。
“望”是古人對陰歷十五這一天的稱謂,“既”是已經過去的意思,“既望”是指過了陰歷十五,因此是十六這一天。類似的稱謂還有“晦”(指陰歷每月的末一天)、“朔”(陰歷每月的初一)
2、同義詞釋義聯讀。
略: 略不相睹( ) 略不沾濕( )
雖: 雖席地不容閑也( )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
皆: 皆披發文身( ) 皆出酒食( )
3、解釋劃線的詞語。
既而漸近( )倏而黃煙四起( )
[說明]作為文言文這一板塊的設計目的在于讓學生弄懂文言大意,掌握文言知識點,同時通過朗讀初步感知文章的語言美,意境美。
三、研讀理解構思,欣賞語言美,感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特點。
1、生研讀課文,設計問題,質疑答疑,可自主探究可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附可能會探究的問題}
a、《觀潮》第一句說:“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探究學習]這一句大有橫空出世之勢,先聲奪人揭示了描寫對象,點明了題旨,揭示了中心,可以說集全文要義于首句。
b、古人說:“富于萬篇,貧于一字。”這說明寫文章選詞煉字是多么重要。試從課文中找一些精彩恰當的詞語,說說它們的妙處。
[探究學習] “吞天沃日”,動詞“吞”“沃”極有氣勢。“倏爾”一詞表現了水軍動作神速。 “披”“文”“持”“爭”“鼓”“迎”“上”“出”“沒”“騰”“變”“沾”動詞蟬聯而下,寫出了弄潮兒生龍活虎般的形象特點,表現了動態美。“雖席地不容閑也”的“也”,是用來加強肯定語氣的助詞,強調觀潮人特別多。
c、作者在《觀潮》這篇散文中,繪聲、繪色、繪形、繪勢地描寫了這一壯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著眼點在“潮”上,立足點在“觀”上,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 “觀潮”的?
[探究學習]作者從四個方面寫觀潮:漲潮之狀,水戰之威,弄潮之技,觀潮之盛。
作者由遠而近寫“漲潮之狀”。“水戰之威”是散文精彩的一筆,作者生動地描寫了南宋水軍演習的情景。“弄潮之技”更讓觀眾大開眼界。“披發文身”寫弄潮兒的外形,“溯迎而上”寫弄潮兒的猛勇,“出沒于鯨波萬仞”寫弄潮兒的矯健;“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寫弄潮兒的絕技超凡。最能表現“觀潮之盛”的語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作者以“十余里”的路途之長表現觀潮場面之大,盛況空前;以“車馬塞途”寫看客之多;以“雖席地不容閑也”寫觀潮人擁擠之極。
d.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
[探究學習]課文前三段分別描寫了錢塘江潮的氣勢。 操練水軍的情況及吳中健兒的突出表現,這些都是正面直接描寫。最后一段則是從側面描寫,觀潮的人越多,越是說明錢塘江潮氣勢的壯觀,越是說明水軍操練及吳中健兒的本領高強,人人都想一睹為快。這樣,側面描寫與正面描寫相結合,對正面描寫起了襯托的作用,使文章中心更突出,更具有表現力。
2、班上答疑,品詞析句,感悟語言美
3、有感情的朗讀,把通過品讀、研讀感悟的東西,再通過朗讀讀出美感來。{師要適當指導朗讀}
[說明]本文的重點就在于這一環節的設計上,如何引導學生設計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大膽質疑問難,如何與同學合作交流,就需要教師調控好,把握好。
四、師提問題,生思考,升華情感
1、針對學生提的問題,老師提出學生沒有提出的問題,讓學生思考、探究、交流
[問題] 為什么要寫教閱水軍與吳中健兒在潮頭弄潮?
[明確]作者在描寫了浙江潮的雄偉壯觀的景象之后,又花大量的筆墨來寫水軍演習的動人情景和吳中健兒高超的弄潮技術,使得兩者相得益彰。人借水勢,水借人勢;人助水勢,水助人勢。
這樣的描寫,使雄偉之上更添雄偉,壯觀之上更添壯觀;使自然美與人文美相互融合,相互映襯,給讀者極其美妙的感受,在身臨其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作者如此著意刻畫出人是自然的精靈,人是自然的主宰,自然風景因有了人的活動而更加精彩美麗,表現了人敢于和自然搏斗的大無畏精神。
[問題]據說近幾年,有不少人因看錢江涌潮而喪命,是否說明只有古代的人才有如此膽識敢于弄潮爭標和大自然搏斗,今人就缺乏這種斗志了?(同學爭論)
[明確]今人用摩托車與大潮賽跑,在大潮中架船張帆,還有更多的挑戰極限,征服自然的冒險活動,你能從中舉例嗎?(生爭先恐后的說,象長江漂流、飛躍壺口瀑布以及今年的10月15日的神舟5號飛天都能表明現在的我們更是具有挑戰性。)從中激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更使我們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
[說明]這一環節是從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目標上設計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在感悟自然之美的同時別忘了人是萬物的主宰者,宇宙的精靈,我們要有飽滿的激情和昂揚的斗志,勇于拼搏。這無疑是人格美的一大體現。
五、拓展思維,遷移延伸
湖心亭看雪
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是日,更定矣,余奴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杯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1、你能設計出哪些問題?
2、由“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我們可以聯想到柳宗元的哪首詩?
3、這篇文章寫于明亡后.而作者仍用明朝紀年,表現了作者的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說明]本題的設計在于拓展學生思維。
六、縱觀全文,談收獲
生從多方面,多角度談。可以是知識與能力,也可以是獲得了某些學習方法,或者是情感得到哪些升華等。
七、作業:
可找學生布置。老師布置的起參考作用:
1、熟讀課文,選擇喜歡的背誦。
2、有能力的同學課后搜集有關錢塘江大潮的資料。
[板書設計] 觀潮
周密
眼觀耳聽心悟
漲潮 (狀) 正
水戰 (威) 側
弄潮 (技) 結
觀潮 (盛) 合
一切景語皆情語
[總評]本設計著意貫徹“美文美讀”,提高審美素養和文學鑒賞能力的原則,從反復朗讀中發現美、感受美、理解美,進而欣賞美;同時在加強語感訓練中注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并在反復朗讀中受到情境藝術的感染,在潛移默化中收到陶冶情操、豐富文化涵養的功效。
《觀潮》教案 篇5
教學目的要求:
1,積累文言知識,疏通文章大意.
2,分析文章內容.
3,賞析文章的寫作手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大自然千姿百態,令人神往.前面我們學習了酈道元的《三峽》,領略了三峽的奔放美,清幽沒和凄婉美;領略了陶弘景筆下人間天堂的美景;領略了蘇軾筆下平常地方月夜的美.今天我們要欣賞的是周密給我們帶來的錢塘江大潮.(出示課題《觀潮》
首先我們來欣賞幾幅錢塘大潮的圖片,然后用一個詞語形容一下.
[學生觀看,發言]
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看周密是如何描寫錢塘江大潮的.
二,初讀課文,疏通文意
1,檢查預習,掌握幾個生字:
雷霆 震撼 吞天沃日 艨艟 倏爾 一舸無跡 鯨波萬仞 珠翠羅綺 僦賃
2,齊讀課文.讀完后糾正字音及朗讀停頓.
3,繼續檢查預習,請同學說說重點文言詞語的意思.(多媒體出示有關內容)
4,請同學提出預習中有關翻譯的疑難.
5,用"開火車"的形式請學生翻譯全文.
三,再讀課文,思考:文章寫了哪些內容
學生概括,教師明確:1,翻江倒海圖 2,水軍操練圖 3,吳兒弄潮圖 4,觀潮盛況圖
四,賞讀課文,思考:文章用了哪些手法表現出事物的特點 每組賞讀一段,全班交流.
小結:文章用了準確生動的詞語,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動靜結合的手段,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寫出了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水上表演的精彩和觀潮的盛況.
五,布置作業
"蘇州之行"的感想
江寧區淳化中學 駱臘梅
12月19日至21日,我參加了由江蘇省教研室組織的江蘇省中學語文優秀課觀摩活動,地點是在蘇州工業開發園區的星海實驗學校.在活動期間,一共聽了7節課,兩次專家點評.7節課中有一節是蘇州星海實驗學校(主辦學校)的校長上的,其他6節是蘇南六個城市好課評比一等獎的獲得者上的,內容是將自己在賽課期間獲獎的課重新展示.這次學習,讓我獲益頗多.
一,好課更加注重內涵
這次一共聽了7節課,給我的總體感覺是現在的課,最起碼是這次的課和我以前所聽的語文課很不同.不同在哪兒呢 就是沒有以前的語文課熱鬧,沒有以前的語文課華麗,顯得更為樸實,厚道.正如專家點評時所說,以前上公開課都是"選美人,教美文",更注重形式花樣的翻新,一節課必須要有新花樣.一開始,我也正是抱著這種態度而來,所以剛開始第一天上午三節課聽下來,心里不免有一些失望,也有一些疑惑,這種課怎么也能獲得全市甚至全省的一等獎呢 這不就跟我們平常在家里上的課差不多嗎 形式上基本沒有什么值得稱道的,當然更為精練,環節也更好一點.這也值得讓我們來學習嗎 這種省級的公開課再怎么說也應該漂亮一點呀,應該要讓大家覺得賞心悅目才可以.應該給全省的語文教師起一個模范帶頭作用才行.就像時裝模特身上穿的衣服,有些在生活中雖然穿不出來,但至少表明一種潮流.
后來經過專家指點和自己的思考,我領悟到:好課更應注重內涵,形式熱鬧而缺乏內涵的課當然不能成為一節好課.語文課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而語文素養就體現在字詞句章上.花樣和形式只是外在的表現,用得恰當最好,用得不好還影響學生對文本本身的注意力,適得其反.這次的語文課特別注重"咬文嚼字",品評賞析文章的語言,正是抓住了語文最本質的東西.這次專家和領導們將這樣的課拿來向大家展示,實際也是在傳達這樣一種信息和潮流:語文課堂教學的回歸.語文教學重在挖掘語文本身的東西,也就是文本意識,語言意識,文體意識.這次的幾節課特別在語言意識方面都能深入地去挖掘,咬文嚼字,品評賞析,讓學生能從語文的角度去學習課文,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這也讓我想到16日魏書生到我們江寧區來做報告時所說的話:我們不要老想著搞點什么新花樣,而應該守住自己的一方土地,不斷深入地去挖掘.不要這兒挖兩鍬,沒見到什么,又上別處挖兩鍬,結果好好一片地挖得到處都是坑,什么也沒挖著,還破壞環境.有的自己以為搞出了什么名堂,結果翻開前人的東西一看,人家早就說過了,自己不過是換了一個詞語,稱呼,還在那得意呢.
二,語文課要有語文味
有一段時間,為了講究拓展延伸,講究各門學科的整合,講究形式,我們的一些語文公開課上成了政治課,自然課,戲劇表演課,語文本身的東西反而不見了蹤影.這次的公開課在"語文味"方面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示范.
7節課中有6節都非常注重語言的賞析品味,而且方法多種多樣.有的讓學生自己從文中找出寫得比較好的文字,從用詞,修辭,表現手法,句子含義等方面加以點評賞析;有的用讀書卡的方式來進行揣摩品味;有的教師用"刪一刪,行不行","添一添,好不好"的方式帶領學生揣摩.總之,在學習語言方面都比較到位.不過專家還指出,語文課除了語言,還有內容,結構層次,文體知識等都不應該忽視,應該讓語文課豐富起來,而不能只是一條線.
三,拓展延伸要緊扣文本
這次觀摩課上還有一節不太成功的課,被專家批評.這位揚州的美女教師上的是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的語言非常優美,聲音悠揚動聽,感情真摯.她課堂上先介紹了作者,分析文章寫了幾件事情,體會出文中父親的偉大.教師自己講得過多,學生發言的機會少,結果把星海中學那么好的學生引導得跟呆頭鵝似的,就看她在匆忙趕進度.然后讓學生說說自己有沒有這種體會,學生倒是講的聲音哽咽,開課教師自己眼淚汪汪.實際上這也就夠了,但老師還不滿足,自己又講了一個故事,至少用了3分鐘.講得聲淚俱下.估計,當時她也就是憑這招獲獎的,但卻引起所有聽課教師的反感,認為她是在作秀,為了哭而哭,因為這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這節課對文本本身分析不透,重點把握不準,過分注重拓展,環節安排也不大合適,甚至為了這煽情的環節拖了8分鐘的堂,很不尊重學生和后面上課的老師.
那么怎么才能算一節成功的公開課呢 用專家的話來說應該是"科學,審美,功利的統一".科學就是要吃透文本,準確理解,把握重點,考慮學情,讓學生成功地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審美就是要有高素質的教學語言,賞心悅目而又實用的教學形式.功利就是要使學生能有所收獲,取得好成績.用上次在土橋中學教研活動時周崗中學的張老師的話來說就是:課堂教學有四種層次:最高層次是"又華又實",就是既好看又實用;其次是"實而不華",就是不好看,但實用;再次是"華而不實",中看不中用;最次是"不華不實",既不中看也不中用.這又讓我想到從蘇州回來后在東外聽的一節課《記承天寺夜游》.其中一個環節就是讓同學們體會最后一句話:"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中蘇軾的思想感情.在做過一番分析后,老師引導學生將這句話讀兩遍,一遍是在問號后加上"唉!",并嘆一口氣;一遍是讀完后放聲大笑三聲,結果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也能更深刻地體會帶蘇軾那種矛盾復雜的心理,引起聽課教師的一片掌聲.
《觀潮》教案 篇6
《觀潮》是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散文。文章語言優美,詞語豐富,句子變化錯落有致。特別是“潮來時”一段,把錢塘江潮描繪得有聲有色,讀來令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這次有幸聽到第三屆重慶市語文賽課活動中南岸區的郭蕾老師執教的《觀潮》受益非淺,郭老師不僅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學生讀的興趣,而且讓聽課的老師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片段賞析一
師:自己讀讀3、4自然段,你覺得那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你特別喜歡的,勾出出來努力地把它讀得精彩些,待會兒讀給大家聽。
生:(自由讀)
(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學生讀得更加主動,更加投入,也更加有興趣。)
生:我特別喜歡這一句。“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師:人群又沸騰起來。看到那條白線,人們怎么沸騰的咱們來演演看,好嗎?
生:(跳著,叫著,揮舞著手,有的喊:“噢!”有的喊:“快看,潮來啦!
師:沸騰了!剛才這場面還可以用一個詞形容,就在這個自然段里。
生:(齊答)人聲鼎沸。
師:(老師抓住這個契機,)來,我們讀出這種沸騰的感覺來。
生:學生如臨其境地(齊讀)
(讓全體學生用具體生動的表演來體現對“沸騰”這個詞的理解,然后又從這一情境中巧妙地引出另一個詞語“人聲鼎沸”,從概念到形象,又從形象到概念,這樣學詞語學生印象深刻,理解正確,也便于今后運用。)
生:我特別喜歡這個句子。“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師:(老師和藹地說,)你欣賞他讀的哪些地方?
生:流利、正確,有點感情。(實事求是地評價。)
師:你能比他讀得更有感情嗎?
生:(自信地說)能。學生讀“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生:讀出了從遠到近的感覺。
師:他是怎樣讀出了從遠到近的感覺的呢?
生:拉長、變粗、橫貫江面,語氣逐漸加重,他讀出遠到近的氣勢。
師:(問讀的那個學生)你自己覺得呢?
生:剛才讀得還不夠有氣勢,我相信我還能讀得更好。(學生自發地為他的自信喝彩。)
師:你很自信,那就請你再讀一次,我們再欣賞欣賞。(可以看出老師非常尊重學生,學生有表現的欲望,老師就給他提供空間)
生:(生讀)
師:我也欣賞這句,但我更欣賞他的勇氣和自信。
我也想來讀一讀,可以嗎?老師聲請并茂地讀,還帶上了動作表演讀。(老師讀后學生自發地鼓掌。)
(老師很謙虛地問)有沒有你欣賞的地方呢?
生:您的字音很準。
師:謝謝你,你很有禮貌,對長輩稱呼“您”。
生:老師帶上了動作。
師:做動作有什么好處呢?
生:讓我們感受到了潮來時的氣勢越來越兇猛,感覺就出現在我們面前。
生:很直觀,讓我們加深了理解。
師:那誰來說說,橫貫江面是什么意思?
生:占滿的意思。
師:你用什么方法理解到的?
生:從你讀到“橫貫江面”時做的動作體會到的。
師:一邊觀察,一邊動腦筋理解,這種學習方法很好。
你們也做做動作讀讀這句話。老師全面巡視,適時幫助,參與學生的讀和評議(學生讀得鏗鏘有力,似乎要把整個江面占滿,可以看出學生都理解了),兩個學生帶上動作讀后互相評議對方,老師加入其中一組評議時說:“我欣賞這樣的孩子,互相讀后糾正,評議,這樣能幫助我們把書讀得更好。”
(學生讀得有滋味,激發了老師讀的愿望,老師也參與他們的朗讀。在這個讀的片段里郭老師讓學生先當老師,自己當學生!學生讀之后自己再讀,把自己當作了學生參與到學生朗讀中,學生再反過來評老師的朗讀,從學生的評議中,老師巧妙地指導了學生的朗讀。這樣教師轉變角色,作為學生的一員共同參與學習,這種改變一種形式進行朗讀示范,使學生感到親切,融洽了師生感情。加上老師適時地對學生進行鼓勵,使學生愿讀、樂讀、愛讀,極大地激發起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在和諧的氣氛和環節設計中學生很自然地又學到了朗讀和理解課文的技巧——帶上動作表演讀能理解詞語的意思。這種別出心裁的形式,得到的效果遠遠勝過常規的讀法。這樣做不只是一種簡單的角色變換,而是從深層次分析,反映了教師對主體意識的深刻認識。這樣匠心獨具的教學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片段欣賞二
生:我特別喜歡這個句子。“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師:喜歡這句的舉手。
(學生全體舉手)
師:(舉手)再加上我一個,我也特別喜歡。多精彩的語句呀!不過,要把它讀好還真不容易。你們在下邊也再準備準備,待會兒我們來比賽,看誰把這種雄偉的氣勢給讀出來了。(學生很積極地準備。)
(指名學生個別賽讀,學生自發鼓掌,教師加以鼓勵,并與學生一起為朗讀進步者、優秀者鼓掌。)
師:你們讀得真不錯,能讓我試試嗎?
(學生高興地點頭叫好。教師朗讀這一句。學生熱烈的掌聲響起。)
師:謝謝鼓勵,該你們了,讓我為你們喝彩,行嗎?
(學生有感情地齊讀)
師:棒極了!
師:這些語句寫得多精彩!正如課文提示中所說,作者把錢塘江的大潮寫得雄偉壯觀,有聲有色,使人如臨其境。
就這樣在學生競爭著讀,男女生比賽讀,老師參與其中競賽,小組比賽讀中學生讀地主動,讀得用繪聲繪色,使聽課的老師贊不絕口。
(用各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懂,讀通,讀熟,讀得有情有趣,讀得津津有味。既能幫助理解,又能幫助記憶。)
在前面分別理解詞句的基礎上,回歸整體,老師請學生再讀一讀三段,引導下面的老師們也去觀潮。
(學生再一次帶著自己深刻的體會朗讀,使聽課的老師也感受到潮水一步一步在向我們逼近和潮水滔天的聲勢。)
師:你們的朗讀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錢塘江大潮的壯觀,現在自己說說錢塘江大潮潮來時的景象,可以看書說,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說,還可以跟著老師的畫面說。
(學生自由說,興趣很高)
學生一起邊看課件畫面邊說邊表演潮來時的景象。
(先讀后背,先扶后放,先分解再綜合,先憑借文字感悟再看課件實實在在地感受,最后學生水到渠成,很輕松地將這一段課文背誦下來。這樣達到了及時將學到的精彩的語言積累起來的目的。)
這節課老師把朗讀作為把文字作品轉化為有聲語言的再創作,是一種語言表達藝術。對于個人來說,朗讀是學習語言、駕馭語言、運用語言的重要方法。對于學校的教學來說,朗讀又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手段。許多知識通過朗讀來傳達給學生,往往比單純講解更細致入微,更感人至深。本課教學中老師具備較高水平的示范朗讀能力,引導學生每次朗讀有層次,有目的:一讀理解詞語,二讀體會潮的壯觀,三讀把人們帶入身臨其境的感覺中,創設了各種情境引導學生由不愿意讀到讀出了味,讀得意由未盡,就這樣用讀的方式把對課文的理解一步一步地推向高潮。郭老師就是這樣把學生和聽課的老師帶入了語言文字的佳境,領略課文的意味,直到下課,學生和聽課的老師都意猶未盡,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來自讀的魅力。
總評:
這堂課在教學中主要體現出以下一些教學思想:
(一)學生為主體的意識體現得十分清楚,教師比較充分地發揮了學生學
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體現了以人為本。
整堂課中,教師幾乎沒有對課文的思想內容提出什么問題,主要通過學生讀來讀懂、理解課文,教師的指導主要體現在組織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并且在訓練過程中給予適當的指導。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民主意識也比較強,經常轉換角色,作為學生中的一員共同參與學習,使課堂氣氛更加和諧,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學習得更加主動,更加投入,學習的效率也隨之得到提高。
(二)整堂課充分重視朗讀和背誦的訓練和指導,注重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體現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
以讀為本,熟讀成誦,是中國傳統語文教學的寶貴經驗。課堂中教師就是應該抓住機會,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懂,讀通,讀熟,讀得有情有趣,讀得津津有味。通過讀,讓學生自己來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語感,感受課文語言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并且幫助學生積累課文中好的語言材料。熟讀自然就能成誦。好的語句讀熟了,有意識地讓學生背背,強化一下記憶,可以有效地促進語言的積累,很有必要,也很值得提倡。
(三)恰當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必須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為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服務。這堂課采用了錄像手段,第一次整體觀潮,第二次結合有關語句,讓學生感受觀潮時的氣氛,第三次讓學生邊看錄像邊背誦,既幫助學生理解,又能促進記憶。
反思:
這節課的通過創設情景把讀運用得可謂靈活自如,老師能不能創設新的情境,比如設計一個綜合運用本節課學過的部分詞語、句子的練習,給學生提供一個語言創造實踐的機會,讓各種層次的學生都參與進來,落實“三維”目標,我想這樣對學生內化課文的語言,發展學生自己的語言,運用到寫作中是有好處的。
《觀潮》教案 篇7
一、談話導入:
景色美嗎?剛才我們看到的是張家界一個著名的景點——索溪峪?欣賞了美麗的風景心情高興嗎?
帶這種愉快的心情讓我們走進今天的課堂。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奇觀”這一單元的第二課《觀潮》。這節課老師為同學們設計了三個難關,希望大家能順利過關,爭當闖關小英雄。對自己有信心嗎?(好樣的,!真自信)
二、前提測評
第一關溫故知新
(一)成語我知道
1、江面上沒有風浪,很平靜。 風平浪靜
2、形容水勢盛大或前進的人流聲勢浩大。 浩浩蕩蕩
3、形容波濤無邊無際地涌來隨著風浪翻卷的情景。 漫天卷地
4、形容風浪很大,發出巨大的聲響。 風號浪吼
5、山岳倒塌,地面崩裂,形容巨大的聲響。 山崩地裂
指導:(學生回答,師貼卡片)把詞語連著讀一遍。讀詞也要用心體會。老師希望能從你們的朗讀中聽出詞意。)棒極了!原來詞串也可以讀的這么氣勢磅礴。
(二)回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觀潮一文的?
過渡:大家掌握得很好,第一關順利通過,獎勵大家一顆智慧星。
三、出示目標
這節課我們要在讀美、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感受浙江潮的壯觀。下面我們來創第二關。
1、理解課文,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了解浙江潮壯麗的景觀,激發我們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能抓住主要特點,介紹一處景觀。
四、導學達標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到14頁,根據自學提示完成學習任務。時間5分鐘。 溫馨提示:
自學問題:
1、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江面上有什么變化?用筆畫出關鍵的詞語。
2、為什么稱浙江潮為“天下奇觀”?
自學方式:先默讀思考,然后同桌討論交流。
自學時間:5分鐘
反饋:1、潮來前:風平浪靜
潮來時:漫天卷地、白浪翻滾、風號浪吼、山崩地裂
(誰能用上我們剛才復習的這些成語來說一說。)
潮來后:水漲浪平
指導:第二題可以參考一題的成語回答。
2、因為潮來之前風平浪靜,潮來時漫天卷地、白浪翻滾、風號浪吼、山崩地裂、氣勢壯觀,所以稱浙江潮為“天下奇觀”。
能夠活學活用,真不錯,再送大家一顆智慧星。
看來潮來時的壯觀確實震撼了很多人,下面讓我們來仔細品味文中精彩的描寫。
3、齊讀第四段。
潮來了想想人們的心情怎樣?(激動、期盼)帶著這種心情再來讀一遍。
4、浪潮越來越近,我們來看第五段最為精彩的描寫。
a女同學先讀。(浪潮近了,越來越近。這一段是按什么順序寫的。)正確、整齊、驚心動魄的場面老師沒有感覺到。
b男子漢們再來一遍。這一段用了什么修辭?比喻。氣勢磅礴。
c誰能把紅體字讀好,自信的舉手。真精彩,掌聲送給他。
d伴著激動的心情,伴著浪濤的轟鳴,讓我們再次朗讀,感受那驚心動魄的浪潮。
5、磅礴的浙江潮老師感受到了。想看看氣勢恢宏的真實畫面嗎?
6、出畫面。
7、從同學們的表情上,老師看到大家被浙江潮的壯美深深吸引了,可老師還有個問題需要大家幫我解決:這罕見的浙江潮是如何形成的呀?
因為杭州灣呈喇叭形,口大肚小。河道突然變窄,再加之錢塘江入海口有巨大的攔門沙坎,潮頭受阻,而后面的潮水又急速涌來,潮頭當然會掀起巨浪,發出轟鳴,出現驚險而壯觀的場面。
(你怎么懂得這么多?從哪知道的?)真是會學習。上網、問家長、看書查資料都是我們獲得知識的有效途徑。老師想說:咱們班的同學真的很棒!
9、總結:這節課我們共同品讀了《觀潮》一文,作者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的順序向我們展示了大潮的壯美。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魔術師,其實,我們祖國還有許多奇異的景觀。下面注意看圖片,聽老師介紹。
黃山是很多人向往的游覽勝地,那兒的松樹形態奇特,更是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迎客松姿態優美,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熱情地歡迎賓客的到來。
送客松姿態獨特,它向山下伸出長長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的告別。 陪客松如同一個綠色的巨人站在那兒,在陪同游人觀賞美麗的黃山風光。
團結松、貼壁松、連理松形態各異的松樹在畫家、作家筆下成為一幅幅精彩的作品。景色美嗎?。那這節課的最后一關就是:抓住主要特點,向大家介紹一處自己曾看過或聽過的景觀。
寫得真棒!抓住了“美”這一特點。老師再送大家一顆智慧星。恭喜大家,闖關成功。美麗的風景,美麗的心情,如果大家有興趣,課后同學們可以漫步網絡,徜徉書海,了解更多大自然帶給我們的壯美景觀。
《觀潮》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積累詞語,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詞,如“方、倏爾、略、逝、文、溯迎、溢目、 江干”等詞語。
2、了解我國南宋時期錢塘江潮的盛景和觀潮的盛況。
學習重點:
準確地翻譯全文,并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
學習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南宋時的觀潮活動。
學習過程:
一、預習自學
1、你會讀加點的字注音嗎?將字音寫在括號內
艨( ) 艟( ) 倏( ) 泅( ) 舸( )
雉( ) 溯( ) 僦( ) 綺( ) 溢( )
2、你能準確解釋下列詞語嗎?
同義詞釋義聯讀。
略: 略不相睹( ) 略不沾濕( )
雖: 雖席地不容閑也( )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
皆: 皆披發紋身( ) 皆出酒食( )
既而: 既而漸進( ) 既而兒醒( )
二、研討 學習:
(一)介紹作者有關知識。
(二)檢查預習情況
(三)、初讀感知大意
1、朗讀課文,掌握正確的讀音,聽清節奏。
2、結合注釋探究交流,弄懂大意。
3、學生小組合作質疑問難。
(四)、研讀理解構思,欣賞語言美,感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統一
1、研讀課文,設計問題,質疑答疑,可自主探究也可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1)《觀潮》第一句說:“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古人說:“富于萬篇,貧于一字。”這說明寫選詞煉字是多么重要。試從課文中找一些精彩恰當的詞語,說說它們的妙處。
(3)作者在《觀潮》這篇散文中,繪聲、繪色、繪形、繪勢地描寫了這一壯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著眼點在“潮”上,立足點在“觀”上,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觀潮”的?
(4)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
2、有感情地朗讀,把通過品讀、研讀感悟的語句,再通過朗讀讀出美感來。
(五)、思考、探究、交流。
問題1:為什么要寫教閱水軍與吳中健兒在潮頭弄潮?
問題2:據說近幾年,有不少人因看錢江涌潮而喪命,是否說明只有古代的人才有如此膽識敢于弄潮爭標和大自然搏斗,今人就缺乏這種斗志了?
(六)拓展延伸
假如你負責海寧市有關錢江潮申報“世界遺產”一事,由你起草申請報告,你打算從哪些方面談起,申報理由是什么。模擬申報會,組織同學發言。
三 鞏固練習
(一)、給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①吞天沃日( ) ②如履平地( ) ③一舸無跡( )
④鯨波萬仞( ) ⑤珠翠羅綺( ) ⑥艨艟數百( _
(二)、解釋下面加粗的詞
①略不相睹_____ ②弄旗、標槍________③吳兒善泅_______ ④披發文身___
⑤溯迎而上________ ⑥鯨波萬仞________⑦僦賃看幕_____ ⑧席地不容____
(三)翻譯下面的句子
③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④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
③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于鯨波萬仞中。
(四)、讀文答題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________________”者是也。
2.解釋下列詞語
①既望( ) ②際天( )③既而( ) ④沃日( )
2.翻譯句子
1)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2)玉城雪嶺,際天而來。
3.文中橫線上應填寫的句子是
4.文中總寫大潮的句子是:
5.文中寫潮的描寫順序是:
6.文段所寫的主要內容是:
《觀潮》教案 篇9
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涌潮有三處:山東青州涌潮、廣陵濤和錢塘潮。海寧觀潮最佳地段在海寧市鹽官鎮海塘鎮海塔下觀潮亭一帶。在這里可看到"寶塔一線潮"的雄奇壯麗景象。
錢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其入海口成喇叭狀,每逢漲潮海水倒灌,水勢受阻,形成著名的"錢塘潮".波瀾
壯闊,氣勢磅礴古人贊曰天下壯觀無。
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發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于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夸能。
1.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錢塘江的涌潮,(是)世上偉大的景象。
2.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煙霧消失,水波平靜下來,就一條船也沒有了,僅僅剩下敵人的船只被火燒毀,隨波漂流逐漸消失。
3.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夸能。
騰起身子,變換著種種姿勢,而那彩旗末梢卻一點不濕,他們就是以此來夸耀自己的本事。
4.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
頭戴珠翠首飾,身穿綺羅衣裳的游人滿目皆是,車馬堵塞了道路,飲食百貨價格都比平常高出一倍。
《觀潮》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能根據上下文理解“若隱若現、齊頭并進、漫天卷地”等重點詞語的含義。
2、初步學會按“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3、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中有關“潮來之時”的記敘。
2、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體會當時人們的心情。
3、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提高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搜集反映錢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圖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直奔“潮”,整體感知
1、 釋題知“觀潮”。同學們,我們已經預習過了課文,著而的“潮”,就是指錢塘江大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嗎?
2、 入文理解“觀潮”
(1) 導入:錢塘江大潮是我國的一大自然景觀,現在就讓我們隨著作者一同走近它、觸摸它、觀賞它、!
(2) 讀文。請大家快速地讀通課文,讀準字音。找到文中具體告訴“我們觀潮”的時間、地點、事情的這一句。
A 這里的“這一天”和“這里”分別指的是什么?你能聯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試者說一說嗎?
B “據說”怎么講?自古以來堪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今天“我們”這些人親眼目睹了,究竟是否與“據說”的一致呢?請同學們認真地讀一讀課文,想一想。
二、 品位“奇”,感覺奇觀
師:你認為“天下奇觀”奇在哪里呢?
1、 邊默讀課文邊用畫出最能感受到大潮“奇特”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匯報)
2、 重點品讀“潮來時”的“奇”:壯觀、奇特。
課件出示:
*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 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件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3、 學生讀句后,談談自己的感受。
師:此時此刻,你心中最想說的是什么?眼看潮水就要來了,帶給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適時引導學生聯系“悶雷滾動,一條白線”的情景談感悟。
4、 精讀第4自然段,立體賞“奇觀”。
(1)范讀,朗讀感受:這時,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 提高學生咬文嚼字口評“奇”
A 潮水的長 師:你懂得“橫貫”的意思嗎?用自己的話告訴大家,好嗎?
B 潮水的高 師:想象一下“白浪形成白色城墻”這樣的場面。(“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既有聲又有形,極為恰當生動地說明后浪涌前浪,一排剛過一排又緊接著,說明氣勢大,速度快,給人以勢不可擋之感。又如“白色城墻”色形兼具地說明浪高,直立向前推,可見潮水是洶涌而來。這不是一般的浪,是罕見的浪,潮也是罕見的潮。)
C 潮水的氣勢猛 、聲音響
“起頭并進、浩浩蕩蕩”,你能想象得出那是怎樣的一種場面嗎?再加上“山崩地裂”的聲音,那時的潮水又該是一種怎樣的氣勢呢?
(3)這三句話能調換順序嗎?為什么?(由遠及近,點撥“移“字的精妙)
過渡:同學們談得真不錯,那么錢塘江大潮真正到來的這一刻是不是與剛才大家想的一樣呢?下面請大家欣賞這驚心動魄的一幕吧!
(4)欣賞課件。
(5)品讀回味。
師:欣賞了潮水來臨之際的壯觀,令我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遣詞造句之功,我想大家也能受到了感染,把這雄偉壯觀之勢讀出來。
(6)啟發學生與文本、作者、大自然的對話。
師:如果你就站在大潮面前,你會想些什么?會怎樣做呢?
(7)美讀升華:你能把自己對錢塘江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讀出來嗎?
(8)配樂朗讀3、4自然段。
5、自主品讀“潮去后”的“奇”
(1)讀了之后,你覺得更“奇”的體現在哪些情景里,哪個詞語里?
(2)適時點撥感悟“漫天卷地、風號浪吼”等詞義及其景象。
(3)“恢復”一詞能去掉嗎?為什么?(聯系全文)
6、品讀“潮來前”的“奇”。
(1)過渡:錢塘江大潮未出現時,江面是很平靜的,平時的錢塘江本來就美,也有大潮出現。但“觀潮日”這一天的潮就最奇特了,所以人們對這一天的到來翹首相盼。
(2)引讀:帶著期盼的心情,讀好句子。
三、深悟“奇”,回歸整體
激情:我們仿佛來到了錢塘江邊觀賞了一次大潮,錢塘江大潮以它的壯麗、雄奇令我們嘆為觀止,真不愧為“天下奇觀”。名不虛傳!讓我們再次跟隨作者,再次感受“觀潮”中的美、壯、奇吧!
第二課時
一、讀文,理清層次,分段訓練
1、回憶:上一節課我們品位了那“天下奇觀”帶給我們那壯觀的景象和奇特的感受,相信大家還歷歷在目!還記得一開始大家讀了3、4自然段后,你們發現這里都是寫什么?1、2、5自然段又各寫了什么?(分小組讀段落)
2、點撥時間詞,嘗試分段。
引導:第二自然段寫“潮來前”,第三、第四自然段寫“潮來時”,第五自然段寫“潮來后”。二至五自然段具體地講寫人們觀潮前后的情景和大潮的壯觀,學生易掌握,難點在于二至五自然段與第一自然段的關系,第一自然段是概括地講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與下文是先概括后具體的關系。
二、積累,課外拓展
1、錢塘江大潮壯觀的景象形成與當地的地形有關嗎?(出示有關資料)
錢塘江涌潮:因受太陽、月球引力影響和地球自轉的作用,海面會出現潮汐,這是普通現象。然而錢塘江的潮涌卻分外壯觀。特別是每年秋分時節,農歷八月十八日前后潮勢更加洶涌,當年蘇東坡有“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的感嘆。錢塘江的潮汐之所以特別大,除了因為這時太陽、月亮、地球都在一條直線上,海水受到的引力最大的原因之外,還有獨特的原因。
錢江涌潮,出現在我國浙江省杭州灣錢塘江入海處附近,因屬海寧市,所以又叫海寧潮,錢塘江入海口呈喇叭形,江口大而江身小。起潮時,海水從寬達100公里的江口涌入,由于兩岸逐漸狹窄,灣內水面固之迅速提高,出現涌潮,加上錢塘江流出的河水因受潮水阻擋難于外泄,反過來又提高了灣內的水位,加強了潮勢。錢塘江口橫豐一條巨大的沙坎,潮水涌入時受到沙坎阻擋,速度減慢,而后面的潮水又迅速涌上來,后浪推前浪,潮頭也越來越高。另外,浙江沿海一帶夏秋季節常刮東南風,風向與潮水方向大體一致,這也助長了潮水的聲勢。
海寧縣鹽官鎮東南一段河塘,是近代的觀潮圣地。這里建有觀潮臺、觀潮亭和鎮海塔。江面只有兩三公里寬,潮勢最盛,潮頭并列一線,有“海寧寶一線潮”之稱。海潮漲入江口之后,因南北岸勢不同,漸成二段。南段速度,經段速度慢,當南段蕩回與北段匯合時,潮頭相撞,聲如山崩地裂。鹽官鎮東8公里的八堡最官觀賞此景。海潮西進,撞上伸入江心的丁字壩時,怒濤驚堅,碎作潑天大雨,潮頭反竄塘岸,為“返頭潮”。距鹽官鎮12公里的老鹽倉是觀賞此景的佳點。每年農歷八月十八日,以鹽官觀潮的人如潮涌。這時潮頭最高時可達3.5米,潮差可差8~9米。
2、尋找比喻句,感悟用法之妙。(5處,相機點撥比喻句的樣式。如:好像、猶如、形成。)
3、自主積累:自選感興趣、欣賞的精彩語句。
4、選作題
A 編寫廣告語。
B 通過網上圖書館搜集一些圖片或資料。
《觀潮》教案 篇11
《觀潮》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通過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引導學生從中學習怎樣積累材料。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播放大潮的實況錄象,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并且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了文中的重點詞句,尤其是描寫大潮聲音和顏色的那幾個句子:“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飛奔而來。”等等,學生理解透徹,記憶深刻,激發了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在學習過程中,還重視了對描寫順序的引導學習,從課文詞句中感受學習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與寫作方法。受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觀潮》教案 篇12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
3.搜集有關錢塘潮的資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學習重難點:
理解生字新詞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課前搜集有關錢塘潮的資料。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啟發談話。
2.課件播放錢塘江大潮錄像。
二、學習新課
(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同桌對讀生字詞。
2.抽讀生字卡,師正音。
(二)導學課文,理解字詞。
1.學習第3自然段,結合句子理解字詞,并指導朗讀。
①聽師朗讀第3自然段,勾出帶有生字的詞語。
②讀后提問。
③理解詞語:人聲鼎沸。
④總結學法:(小黑板出示)。
2.用同樣的方法學習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詞(2分鐘)。
①同學們還有哪些生字新詞不能理解?
②師答疑。
3.同桌互相檢查這些生字新詞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師抽查并總結。
(三)析字形,寫生字。
1.學生找出難寫或易寫錯的字,大家分析,老師在黑板上板書示范。
2.學生練習,將黑板上的字一個寫一遍,再分小組評議,說說你認為誰的哪個字寫得好,好在哪里,<或誰的不好, 該怎樣改>,引導學生鑒賞。
三、作業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引出壯觀
1.談話,板題。
2.理解“觀”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觀”。
3.導入3.4自然段。
二、觀看錄像,感受壯觀
看看畫面,聽聽聲音,感受這一天下奇觀。
三、小組合作,感悟壯觀
1.談話激發學習興趣。
2.合作學習提示:a.你喜歡文中的那一句,為什么?能把你喜歡的這句話讀的讓你們組內的同學也喜歡上它嗎?b.你在學習中有什么問題,你們小組是怎樣幫助你解決的?c.通過小組合作,你都學懂了些什么?
3.組建合作小組
4.組內合作學習
5.反饋合作成果,構建全體讀書感悟氛圍。
6.引導小組感悟。
a.朗讀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b.課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c.感情朗讀。
四、聽聽讀讀,發現作者觀潮順序
1.范讀課文,聽后練習。剛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讀了這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不過,把“觀潮”的順序給打亂了。其實,作者寫得可有順序了。下面,我們就先來做一個聽的練習。
聽老師讀這段話(出示),看誰本事大,能聽清作者是用哪些詞語把這四處的描寫給連接起來的。待會兒,請你把聽到的詞語寫下來。
師讀生聽: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大多高的白色城墻。(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2.感悟發現:作者是按從遠到進順序來描寫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聲音和大潮的變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偉壯觀。
3.齊讀課文,感受壯觀。
五、思路引導,背誦壯觀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樂、畫面,激發背誦興趣
3.評價:背誦得多有感情啊!我們仿佛站在錢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來越近,聲音(越來越響),浪頭(越來越高),氣勢(越來越大)。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為(天下奇觀)!我們為之自豪,為之(驕傲)!
六、創設情境,運用語句
1.積累詞匯
今天,我們學習的兩個自然段里,詞語非常豐富,你們想不想把它們積累起來?聽老師說詞語的意思,看誰的反應快,老師語音剛落,就能很快地站起來說出哪個詞語表達了這個意思。(人聲鼎沸、山崩地裂……)
2.運用詞匯
看得出,同學們在閱讀課文的時候,還挺注意詞語的積累,不過,會不會用了 呢?咱們來自我檢驗一下,我這兒有一段話,可是不完整,你們能不能在括號中用上今天學到的詞語,使這段話表達得清楚通順呢?師出示一段話:
今天,我去海寧觀潮。潮來之前,江面上( )。可潮來時,卻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聲猶如( ),海堤上盡管( ),但竟聽不出他們在說些什么。漸漸的,潮過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學生分四人一小組討論,然后選派一代表報告)
3.師生共同評價
七、全課小結
《觀潮》教案 篇13
一、目標與要求
1.了解錢塘江潮雄偉壯觀的景象。
2.了解水軍演習的動人情景及吳中健兒高超的弄潮技術。
3.體會文中自然美與人文美相融合的特點。
4.學習文中精彩生動的語言描寫。
二、教與導設計
學法指導
這篇的語言描寫既簡潔又生動,學習時要體會這一特點。從形、聲等不同角度由遠及近描摹錢搪江潮的壯觀,非常形象準確,表現了其雄豪的氣勢。接著對水軍操練及吳中健兒的描寫,更令讀者如身臨其境。
在閱讀本文時,要求在疏通字句的基礎上領會這些內容及特點。
重點與難點
1.的脈絡。
第一段:從視覺與聽覺兩方面描寫錢塘江 潮的雷霆之勢。
第二段:寫教閱水軍的奔騰分合之勢。
第三段:描寫吳中健兒迷人的弄潮身姿。
第四段:描寫觀潮者之多。
2.本文的語言特色。
本文語言之所以生動而形象,主要在于:
能準確地運用動詞,如“披發文身”中的“披文”,‘凈先鼓勇”中的“爭、鼓’等。
文中善用比喻張等修辭方法。如“玉城雪嶺際天而來中,“玉城雪嶺”是比喻,“際天’則是夸張,“大聲如雷霆”用了比喻,“吞天沃日’則用夸張,使讀者對錢塘江潮的氣勢如同親見,感受很深。
3.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
課文前三段分別描寫了錢塘江潮的氣勢。操練水軍的情況及吳中健兒的突出表現,這些都是正面直接描寫。最后一段則是從側面描寫,觀潮的人越多,越是說明錢塘江潮氣勢的壯觀,越是說明水軍操練及吳中健兒的本領高強,人人都想一睹為快。這樣,側面描寫與正面描寫相結合,對正面描寫起了襯托的作用,使中心更突出,更具有表現力。
《觀潮》教案 篇14
一、指導思想:
《觀潮》(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十三課)是一篇描寫祖國壯麗河山的文章。本課的設計旨在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充分利用現代教育媒體的優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觀看錄像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感受祖國河山的壯麗,增強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領略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注意積累材料的習慣。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四自然段。
三、教學重點:理解文中有關“潮來時”的描寫。
四、教學準備:自制課件、錄像機、鵬博士教學軟件、液晶投影儀、大屏幕、錄像帶、多媒體電子教室。
五、課堂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13課《觀潮》。(齊讀課題)教師提問課文寫的是什么潮呢?(板書:錢塘江潮)
教師介紹:錢塘江是浙江省最長的一條河流,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板書:天下奇觀)(解釋“觀潮”與“天下奇觀”中的“觀”有什么不同)。
(二)匯報交流
1.請同學們談一談通過預習對這“天下奇觀”有何初步的了解?
2.請同學們打開書,看看課本,說說預習時你是怎樣給課文分段的?能說出為什么要這樣分嗎?(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
(三)放錄像(潮來時一段)。初步感知“天下奇觀”的壯麗與雄奇。
1.過渡:錢塘江大潮氣勢非凡,那奔騰咆哮的壯麗圖景讓人驚心動魄。難怪每年的農歷八月十八日,在海寧縣鹽官鎮的海塘大堤上匯集了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外游客,他們爭先恐后地早早趕到,盼望一度錢塘江大潮的風采。同學們,你們見過那種景象嗎?想不想親眼看一看?老師這里有一段錄像,請同學們戴上耳機,看看畫面,聽聽聲音,來初步感受一下這“天下奇觀”。
2.學生談看錄像后的感受。
(四)理解課文內容
過渡:剛才我們在錄像上看到的景象書上也有,同學們看看是哪一段?
(學生通過看書找出是3、4自然段)
1.學生自讀3、4自然段。劃出能寫出潮來時氣勢的語句,把不明白的問題用問號標出,對特別喜歡的句子就努力讀精彩些。
2.學生質疑。(根據學生的提問隨即板書關鍵詞語)
(1)教師通過視聽教學幫助學生解疑。
課件出示:①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a.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
b.怎么會出現“一條白線”?看到白線人們怎樣沸騰的,學學看,就這種場面可以用文中的哪個詞來形容?
c.齊讀這句話,讀出那種沸騰的場面。
②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
a.怎么會形成“白色城墻”呢?
因為大潮由遠而近,遠看像白線的白浪越變越大,越漲越高,看上去就像一道白色城墻。)
3.交流學生喜歡的句子。(根據學生的交流隨即通過大屏幕展示寫潮水的句子,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重點語句,想象錄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讀等手段加深理解體驗大潮的奇特。)
課件出示:
①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a.潮來時是什么樣的聲音?誰能學學看?
b.就這種聲音作者用什么詞來形容的?
②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a.師:看到白線拉長變粗,潮水很快地占滿江面,迅速向我們奔涌而來,那氣勢越來越雄偉,你的心情也會隨之越來越激動,誰能讀出這種感覺來?
b.指讀。
c.男女同學比賽讀。
③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a.從這句話中你讀出了什么?如果這句話換成“浪潮越來越近,氣勢越來越雄偉,聲音越來越大。”你覺得怎么樣?
b.如果換成原來的內容,又覺得怎樣?怎樣才能讀出那種氣勢來?
c.指讀、師讀、齊讀
4.教師小結:作者把大潮到來時的氣勢寫得多形象,正如預習提示中所說的,把大潮寫得有聲有色,雄偉壯觀,使人如臨其境。(板書:有聲有色、雄偉壯觀)
5.學生將3、4自然段連起來,有感情得邊讀邊想象,再次體會潮來時的雄偉氣勢。
6.學生通過訪問教師計算機,調做“根據課文內容填空”。(教師在網上查看學生練習情況)
7.調一學生的練習作示范,投影到屏幕集體訂正。
(1)作者按什么順序寫潮水變化的?(教師指屏幕啟發學生說出由遠而近)
(板書:遠近)
(2)師小結:作者隨著時間的推移、位置的變化,按由遠及近的順序寫潮水變化,使我們仿佛站在錢塘江畔,聽到聲音越來越大,看到潮水越來越近,浪頭越來越高,使我們感受到大潮滾滾而來,奔騰咆哮的非凡氣勢。我們為在祖國大地上有如此壯觀的景象而自豪、而驕傲。
(3)讓學生帶著無限贊嘆之情大聲朗讀這段話(課件出示:根據課文內容填空一段話)。
(4)師生接讀(教師說括號中的詞,學生接讀余下的內容)
(5)小結: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潮來時”一段,通過學習了解到錢塘江大潮來勢兇猛,氣勢非凡,那么“潮來前”、“潮過后”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8.學生自學余下的幾段。
(五)學生質疑。
(六)學生通過網上查閱,自己解疑。
(七)學生通過網上訪問教師計算機。調作鵬博士軟件中《觀潮》一課的練習,
據自己情況自由選擇,自我檢測(教師網上查看,個別輔導)。
(八)課堂總結。
(九)放錄像(讓學生整體領略“天下奇觀”的非凡氣勢)
(十)布置作業。
附:板書設計:
觀潮遠潮來前雄偉壯觀、(錢塘江潮)潮來時近潮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