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感悟 質疑引悟 ——《西門豹》課堂片斷與反思(通用13篇)
想象感悟 質疑引悟 ——《西門豹》課堂片斷與反思 篇1
師:這一天(給河伯娶媳婦),河邊站著許多人(點擊課件出示畫面),有小孩、村婦、老大爺、官紳等,他們看到這個場面會說些什么呢?仔細觀察畫面,結合課文,展開想象,選其中一個對象寫話。可以寫一句,也可以寫幾句,等一會兒來交流。(學生寫話)
師:好,咱們來交流。交流時先報一下你選的對象,然后再說;如果能描述說話人的動作、神態那更妙。
生:我選的是一位胖乎乎的中年婦女。她看到這個場面,動情地說:“謝謝您,西門豹!是您救了咱整個村子。如果不是您,我們不知要被蒙騙到什么時候,也不知還要白白斷送多少條人命。今天,您不但使我們看清了那些狗官的真面目,還讓我們明白了迷信的罪惡。”
生:我選官紳。當時他磕頭拜地,全身直哆嗦,口中念念有詞:“西門豹真厲害,完了、完了,今天如果能保住性命,那我以后再也不干這傷天害理的事了!”
生:我選小孩。他用小手擦干掛在腮邊的眼淚,邊跳邊拍手:“太好了,姐姐得救了,我以后又有糖吃了!”
生:我選的是一位書生。他搖著蒲扇,踱著方步,文縐縐地說:“西門豹真是高明、高明,后生佩服、佩服,哈哈哈……”
生:我選的是一位老大爺。他摸著后腦勺,恍然大悟:“噢!我想起來了,這官兒前幾天向我打聽這事,沒想到他是為懲治這些貪官,真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好官呀!你真是青天大老爺。”說完雙手合十,跪拜于地。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投入、真切。我們從調查中知道造成鄴這個地方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是“天災人禍”。現在人的禍根已鏟除;那么天災該怎么辦呢?
(先讓學生自行研讀最后一節,然后集體朗讀,引讀感悟。)
師:學到這里,同學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生:課文中說由于給河伯娶媳婦老百姓都逃到外地去了,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人站在河邊?
生:我還是不明白,西門豹為什么不直接殺了官紳,而要在給河伯娶媳婦的那一天,費那么多的功夫和口舌?
生:為什么不把所有的官紳殺了?他們可都是貪官呢!
師:下節課,我們帶著這些新問題研讀課文。
【反思】
教學的本質不僅僅是“告訴”,更重要的是“感悟”。作為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統一的語文學科,更要注重通過情境,引導學生去實踐、去體驗、去經歷、去探究、去感受。片斷利用課文插圖,借助文本,創設了生動而富有情趣的教學情境。引導想象,創造形象,拓展背景。在表達、交流、評價中吸收知識,豐富內蘊,熏陶情感,培養能力。如:選一個對象,想象他看到這個場面會說些什么?學生在不同對象的選擇中,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展示不同的心靈自由。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和創新能力,又加強了對課文內涵的深入感悟,同時進行了語言文字的實踐。
如果借助想象能加深語文的理解,得到感悟。那么質疑則能更進一步引發多思,深入感悟。這不僅是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喚醒,更是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育。其實,教學就是讓學生的天空中永遠掛著一串串奇異的問號,教師所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在這天空中畫上一個個問號,并激起他們的探索沖動。片斷中學生的質疑,不正是靈性的閃動、悟性的涌動、探索的沖動嗎?
(312300)浙江省上虞市陽光學校 鄭百苗(0575)2833383
想象感悟 質疑引悟 ——《西門豹》課堂片斷與反思 篇2
《西門豹》一文通過寫西門豹懲治那些為謀取錢財欺騙老百姓而年年給河神娶妻、殘害少女的巫婆和官紳的故事,贊頌西門豹為民著想,敢于破除迷信、除暴安良、尊重科學的品質。
課文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講西門豹來到鄴看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找來當地的老大爺了解情況,摸清底細,知道這是由于當地的官紳和巫婆給河伯娶媳婦給鬧的;第二部分講西門豹將計就計,懲治了巫婆和官紳,讓當地的老百姓受到教育;第三部分講西門豹興修水利,為民著想。整篇文章曲折迂回,學生都感興趣。
在教學時,我將這一文分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學習生字、初步讀懂課文意思,并學習1-9自然段。第二課時就要求學生通過讀來理解西門豹懲治官紳和巫婆的妙計,并通過學生的表演加深學生對西門豹這一人物的理解。
上第二課時時,由于學生、老師比較疲憊,加上環節與環節的鏈接不是太順暢,在教學設計方面沒有設計好,因而教學的效果不好,課堂比較亂。特別是讓學生進行課本劇的表演,學生的分工不明確,表演的語言、表情均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加上在課堂要求學生即興表演,難度比較大。在備課時高估了學生的能力,因而整個課堂都弄得不是很好,沒有達到所要求的學習目標。
課堂上由于老師掌握的時間不好,沒有按排好時間的分配,一味地引導學生講出文章中的難點,因而花的時間比較多,理解多了,自然指導學生朗讀的時間就少了,加上班級的經常唱讀,朗讀水平較低,這也是失敗之處。
想象感悟 質疑引悟 ——《西門豹》課堂片斷與反思 篇3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管理、田地、人煙稀少、老百姓、眼睜睜、旱災、迎接、徒弟、撲騰、提心吊膽、渠道、灌溉、收成”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運用課文中生動形象的語句分角色表演這個故事。
4、學習本課描寫人物言行、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學準備】
1、學生:收集西門豹的民間故事資料
2、教師:做西門豹懲治巫婆和官紳的課件。
3、生字詞課件:巫婆頭飾、化妝胭脂、口紅。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課題,說說理解(戰國時期魏國的官)
二、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范讀課文(要求:聽清楚生字音)
2、自讀課文,說說生字音形義及詞義。
3、四人小組討論生字音形義及詞義(要求:互幫)師參與。
4、出示課件生字詞,抽說音形義及詞義:
旱災:長時缺水造成莊稼死亡。
提心吊膽: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5、讀生字新詞:
⑴齊讀。
⑵抽讀。
⑶去掉音節齊讀。
三、提出不懂的詞,合作解決
鄴:古代地名。
開鑿:大孔挖掘。
灌溉:把水輸送到田里。
四、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各層次意思。
(給一定時間讀書)
2、四人小組討論,教師參與。
3、抽說:
根據課文內容,師生共探討評議。(板書:發現災情──調查──懲治──開渠)
4、齊讀課文(注意目標1中詞語讀音,出示課件,指導)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上節課我們知道了本文的主要內容,寫了西門豹被派去治災,他調查弄清了原因,除害,開渠。下面,我們來仔細閱讀課文,從西門豹的言行,看看他是怎樣的人。
二、閱讀課文,從西門豹的言行,了解西門豹的品質
1、自讀勾出西門豹說的話及行動,想想表現了他什么品質?(給一定讀書時間)小聲說說。
2、研究(四人小組),教師參與。(根據課文)
3、探究(全班教師根據課文)。
4、讀課文:
⑴自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⑵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
⑶有感情齊讀課文
三、表演課文
1、自己選伙伴組小組練習表演,師巡視發現表演好的。
2、選小組表演。
四、拓展
回家搜集一些民間故事,準備講給同學聽。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課文
二、寫字
1、四人小組說說易錯字或要注意的地方。
2、抽說:
區別:淹──掩官──管早──旱姓──性
注意:睜(目字旁)溉(右邊“既”)
3、書寫。
三、作業
回家聽寫。
〖板書設計〗
30、西門豹
善于調查研究
有智慧,講策略
西門豹
破除迷信,尊重科學
為民辦實事
《西門豹》是一篇傳統的歷史故事性課文,故事情節生動,人物形象鮮明。既利訓練分段本事,也有感悟“話中有話”的難點,深究之,蘊含極豐富的語文素質培養的契機。
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的職責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在教學中將努力地把教師的主導作用體此刻引導學生“愛學”、“學會”、“會學”上。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1、徹底揚棄了情節分析。剩余的情節分析已被公認為現代教法所不取,可是如何從語言文字角度去教課文,卻頗為棘手。我以學生的認知特點為綱,自主感悟人物語言為目,正確估計學生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的感受知順序,用一個發散式的探索提問,涵蓋全文,組織起科學的教學程序,瀟灑地走了一回,簡便地突破了感悟“語中有話”的難點,然后順勢拓展。這樣便從課文中跳出來,站在語文的廣度、高度上來把握教學策略,真正把語文課上成語文課。
2、綜合訓練了聽、說、讀、寫。在教學中讀、寫本事得到了主動的發展,例如分段這項目,我把它巧妙地鑲嵌在編劇本時場次確定的問題上;把“讀——說——讀”緊密地反復結合在一齊訓練。感悟西門豹的話中之話,必得讀,而讀出其語氣,演得逼真又得經過說來暴露思維過程。最終的情趣作文又把聽、說、讀所得綜合起來。這樣語文素質得到了整體的發展。
3、充分強化了主體意識。整個教學過程,不管是初讀感知,還是深讀探究,以及課外延伸時的編(劇本)、爭(演員)、演(排練演出)、寫(作文)。我都從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民主性上去研究調動的手段、策略,為學生的各種活動供給施展才智的空間,又為個性差異設計了靈活的可選擇性的表現機會。讓不一樣層次學生有較為寬松自由發展的舞臺。所以學生主體是主動投入學習活動之中,學習興趣越來越濃,使每一個學生在學課文的過程中真正學語文,在學語文的愉悅中體驗心理之滿足與自信。
想象感悟 質疑引悟 ——《西門豹》課堂片斷與反思 篇4
西門豹這篇課文講述的是西門豹這個人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懲治貪官巫婆、造福百姓的故事。故事內容十分精彩有趣,結局也是大快人心,是一篇引人入勝的課文。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是讓學生理解西門豹懲治巫婆和官紳的方法及他的辦法好在哪里,學習運用描寫人物言行的詞句體會人物品質,受到教育。而作者在敘述這一重點、難點時,是通過西門豹懲治巫婆、懲治官紳頭子、懲治官紳們的言行來突出的。因此,教學《西門豹》時,我緊緊抓住“三懲”,并有機引導學生朗讀體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西門豹》這篇課文很長,而課堂上的時間又是有限的,只有抓住重難點,敢于取舍、長文短教才有可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我對教材和學生進行深入研究,確定把西門豹是怎樣利用送新娘的辦法破除迷信的這部分做為重點,并以西門豹的言行為研究重點,引導學生讀一讀來深入理解,體會西門豹辦法的巧妙。從而感悟到西門豹在破除迷信的過程所表現出來的智慧和機智。其次本文又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其中,懲辦巫婆和教訓官紳是主要部分。
想象感悟 質疑引悟 ——《西門豹》課堂片斷與反思 篇5
以上教學片段,學生的表演讓我看到了學生的世界是充滿無限想象力的,很有表演的天份。他們有潛在的能力。我們不能低估他們的能力。對課文的理解也很深刻。結合現代語文教學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以上教學片段主要體現了兩個方面的新觀念:
一、以學生為主體。
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翁,教師成為活動的組織策劃者,整個教學片段當中教師自始至終沒有去干涉學生的學習行為,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孩子們碰撞出來的是智慧的火花,課堂上充滿的是自主學習的動人情景。教師不斷分享學生思維碰撞的快樂。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表演,抒發對課文的感悟。學生演得盡心、投入。學生的思考,探究,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使課堂成了他們學習的演練場。
二、開放式教學思想的體現。
新課程所提出的開放式教學思想的滲透,并不是放任學生,而是對教材的開放,對學生評價的開放,這當中包括學生對教材的不同體驗和感悟。以上教學片段就是體現了學生對課文人物的不同理解,感悟。教學中教師特別注重引導學生在讀書的實踐中“學會讀書”,這是為孩子們的明天著想
讓我們為孩子們的發展“構建智慧”, 讓學生在讀書、對話、感受中顯本領。總之,新課程、新理念引導下的語文教學還有許多東西要我們去探究,去實踐……
想象感悟 質疑引悟 ——《西門豹》課堂片斷與反思 篇6
《西門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主要講了戰國時候,魏王派西門豹管理鄴這個地方,西門豹深入群眾,調查研究,破除迷信,興修水利,使這里年年得到好收成。
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是讓學生了解鄴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并抓住三個“鬧”來展開對課文的教學。
教學片斷一:
在學生讀通全文后,首先讓學生初識西門豹這個人物。我是這樣安排的:
師:西門豹是何許人也?讀讀這句話就知道了(出示):戰國時候,魏王派西門豹去管理漳河邊上的鄴。
生(讀后回答):西門豹是魏國人。
生:西門豹是魏王派去管理鄴的官。
……
反思:這是進行《西門豹》教學的開始階段。對于西門豹這個人物,學生也許不是很了解。那教師便可以從課文中的字里行間去豐滿這個人物的形象。因此,上完課后,就有老師給我提出:單從文中的第一句話,我們其實可以讓學生抓一個“派”字作文章。如魏王派西門豹去,而不派別的官去,這說明什么?這樣深入探討,學生不難看出一個“派”字恰恰證明了魏王是相信西門豹的能力的。再者,抓“管理”一詞,可以作以下引導:西門豹要去管理鄴,他是怎么管理的,又能管理得好嗎?如此一問,為下文埋下了伏筆。
教學片斷二:
師:西門豹一到鄴地,就首先進行了調查工作,他看到了怎樣的情景?
生:那兒田地荒蕪,人煙稀少。
師:這是怎么回事呢?西門豹該怎么辦?
生:要去調查一番。
師:怎么調查?
生:問老大爺。
師:問出結果了嗎?是什么原因致使這兒田地荒蕪,人煙稀少?
生:都是河伯娶媳婦給鬧的。
師:這個“鬧”字在字典有6種不同的意思:(出示注釋)那么,鬧在這兒什么意思呀?
生:害。
師:真的是河伯給害的嗎?
生:不是
師:那是誰給害的?
……
師:除了巫婆和官紳給鬧的,還有什么給鬧的呢?
生: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鬧旱災。
師:聽了老大爺的回答,老師已經知道了鄴這個地方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了,你們知道了嗎?
生:都是巫婆和官紳給害的!
生:還有可年年的大旱災。
……
反思: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點。首先讓學生讀西門豹與老大爺的對話,并從他們的四問四答中理解鄴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在課文中,“鬧”一共出現了三次。其中兩次的“鬧”即“都是河伯娶媳婦給鬧的”和“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鬧旱災”正是鄴地如此田地的原因。因此,我便重點圍繞這兩處“鬧”展開教學。
整個流程下來,我抓住重點句子,引導體會當時的實景,學習利用人物語言,刻畫人物形象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初步理解課文重點內容,從而為下一教學環節作好鋪墊。
每堂課上完后總會有不完滿的地方,對于我更是。首先,教師的語言不夠簡練,這樣反而使得模糊學生的理解。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臨場變動,我未能及時反饋。再者,圍繞這個“鬧”字作文章,我覺得還不夠到位。既然抓住“鬧”,知道鬧的原因,查出鬧出的結果,何不把誰鬧,怎么鬧貫穿全堂課,這樣既然避免了講讀故事之嫌,又使整堂課更加連貫……但正是因為這些不足,讓我對教學有更深入的認識,讓我與文本更近一步。我相信,只要不斷地進行教學反思、對文本的解讀的反思,會有更大的進步!
想象感悟 質疑引悟 ——《西門豹》課堂片斷與反思 篇7
教學目標:
1、了解西門豹注重調查研究,將計就計懲辦首惡,教育群眾及興修水利的事跡,知道西門豹是我國歷史上一位敢于破除迷信,為民除害興利的人物。
2、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3、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西門豹懲辦首惡,教育百姓的經過。
教學難點:
理解西門豹為什么要將計就計。
教學過程:
(一)導語。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本課寫的是西門豹到了鄴這個地方,破除了河伯娶媳婦的迷信,并帶領老百姓,興修水利,使這里年年獲得好收成的事,那么西門豹是怎樣破除河伯娶媳婦迷信的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這課。
(二)講讀課文。
1、學習1至9自然段。
出示思考題:
①西門豹到了鄴這個地方,看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向一位老大爺調查,他問了哪四個問題?
②老大爺每次是怎樣回答的?
③從老大爺的回答中,西門豹了解到了什么?
從以上西門豹三次問話,和三次老大爺的回答中,西門豹知道了鄴這地方之所以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
學習第9自然段時,讓學生讀一讀西門豹說的話。出示句子,進行理解。
“這樣說來,河伯還真靈啊。下回他娶媳婦,請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在學生充分朗讀的前提下,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談談自己的理解。這些句子是雙關語,從表面上看,是漳河沒有發大水,給河伯娶媳婦還真靈,下次他也要參加給河伯娶媳婦,親自來送新娘,而實際上,這是說的反話,是帶有諷刺的意味。
2、默讀課文10至13自然段。
1)劃出西門豹說的話。想一想,你是怎樣理解這些話的。
出示句子:
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你去跟河伯說一聲,說我要另外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
等了一會兒,西門豹對官紳的頭子說:“巫婆怎么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
2)是真的這個姑娘不漂亮嗎?是真的要另選一個嗎?(不是。而是西門豹的計策,是他將計就計,借河伯娶媳婦,來懲治巫婆,并且拯救了這位姑娘。)
3)“等了一會兒”,是西門豹真的再等她回來嗎?而是假戲真做,是西門豹的計策,“怎么還不回來”,和“等了一會兒”是照應的,說明時間已經過的不短了,才應當讓官紳頭子去催一催。
4)西門豹又是怎樣懲治官紳的?
“西門豹面對漳河站了很久。”利用這個時間,是懲治邪惡,教育群眾,讓百姓們真的相信,有什么河神?這是巫婆勾結官紳搞迷信,以此搜刮民財的手段。“提心吊膽”、“面如土色”都是形容官紳十分害怕,怕把自己也投入漳河送了命,所以連連磕頭求饒。
3、學習課文14自然段:
西門豹懲治了巫婆和官紳,破除了給河伯娶媳婦的惡俗,他是怎樣改變鄴這個地方貧窮的面貌的呢?
(三)、學完這個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啟發呢?
(四)作業。
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
教學反思
《西門豹》是我們本學期精品課程閱讀教學研究的篇目,我承擔該課題研究的最終展示匯報。在研究中,我們三年級語文科組經過反復研討、打磨,經過多次的修改,最終確定了最后的教學設計。我在講課前也曾試教過,最后上得比較好,自己在各方面都有進步,但是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教后我進行如下反思:
一、閱讀教學重在"讀"
《西門豹》是一篇敘事課文,是一篇典型的閱讀教學課文。閱讀教學,最重要的就是要學生反復閱讀,通過讀對話,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和西門豹的話外音,通過反復讀,體會簡單故事情節背后的深刻內涵。
在教學中,我也十分注意讓學生在讀中體悟,特別是在第一課時,我讓學生自由讀、個人讀、全班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閱讀方法,讓學生了解故事,品味西門豹的為人。但是在講到老大爺說的三個"鬧"字的時候,我只是讓學生自由讀了一下句子,便分析三個"鬧"字含義及表達效果,學生說得不夠準確。課后,我反思自己的教學,覺得說得不準確的很大原因是這一部分讀得不夠,所以學生沒有機會去深刻的感悟,"鬧"在不同句子中所表達的不同含義,以及"鬧"所表達出老大爺煩的心情。
二、教師要跟隨學生來組織教學
在上課前,我進行了充分的備課,可以說教學環節及我所想要的答案都統統印在了我的腦海中。但就是因為對教案熟悉,知道自己要什么,加上自己不夠靈活,因此學生在說出不同我所想的答案,但與我預想的答案有關聯時,我就不太會巧妙地引導過來,甚至明知答案接近,卻不知道要順學生的答案來講課,反而又生拉硬套地說出自己的答案,就顯得自己的教學組織生硬了些。比如:我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官紳們嚇得怎樣?一個學生說,嚇得魂不附體。"魂不附體"這個詞多形象,可是我非說,"是啊,嚇死了",奇怪地完成了教學。因此,教學一定要跟隨學生的思想來組織教學,這樣的課堂才會生動、靈活。
三、課本劇如何演更有效
在講《西門豹》這篇課文時,我們反復研讀教學流程,應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我對教學語言也進行反復的思考,每個教學環節、教學效果都進行了精心地備課。但作為一個新教師,在教學上還缺乏經驗,組織教學的能力相對薄弱;還有自己對課本劇的教學環節沒有進行編演,還不是很有把握,所以,在課本劇教學環節,學生顯得有些亂,教學效果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反思,課本劇教學沒有實現預期效果,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因素。
作為表演者,熟知在戲劇中人物的情感表達,但是短短的兩節課,不足以讓學生深入的分析出這些復雜的機理,所以我認為,應該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體會、感悟故事情節和人物的內心世界。作為臺下的表演者也同樣如此,他不能體會當時的情況,只認為臺上表演的同學很可笑,因此也不能完全進入到自己的角色中。可見,足夠時間的品悟和內化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覺得,要想讓課本劇的教學變得有效,靠即興表演是不可能完全實現的,即興表演本身就存著這許多不可預知的狀況,對于這些絲毫沒有表揚經驗的孩子而言,這些狀況在表演過程中也很難實現恰到好處的處理。因此,要想實現一個秩序化的戲劇展示,就必須要有老師適當的引導和簡單地排練,從而彌補學生對課文文意及人物性格模糊的不足。在教師適當的引導中,學生也可以汲取養料,從而達到演戲入情入境,讓課本劇更加盡善盡美。
想象感悟 質疑引悟 ——《西門豹》課堂片斷與反思 篇8
《西門豹》教學反思
山東省青島市合江路小學 邱 燕
1、在課堂教學一開始做到了整體感知,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環節簡練明快。課堂伊始,以學生暢談理想導入教學,激發興趣。接著讓學生匯報預習情況,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寫作思路。進而抓住聯系,明白人物之間是通過破除迷信這件事聯系起來的,從整體上初步感知課文內容,使學生能很快進入學習情境。
2、能啟發學生從西門豹對巫婆、官紳頭子、眾官紳說的話中體會將計就計辦法之巧妙。還讓學生根據板書用“因為……所以……”練習說話,進行語言文字訓練,不僅讓學生明白了西門豹是以客氣的話為理由懲治惡人,而且還懂得了“將計就計”的真正含義,此環節的設計達到一舉多得的效果。
3、在探究過程中采用四人小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自己學習、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時間比例的分配比較恰當。
4、教學中設計的板書起到了多種作用,達到了教會學生學習的目的。
《西門豹》教學反思
福建省廈門市仙岳小學 王素蓮
教學《西門豹》一文時,我頗為躊躇。到底該怎樣教學呢?我總覺得不能讓學生游離在故事情節之外,只做觀眾和聽眾。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呢?教學第二段時,我為學生創設了這樣的情境──又到了河伯娶妻的日子了,漳河邊上熱鬧非凡。《法制在線》欄目需要一批記者前往漳河,采訪這件事,誰愿意去?學生踴躍報名。接著讓學生自由看課文,了解經過。分析內容時,沒有逐段分析,而是挑幾個重點問題,組織學生討論:
你在漳河邊看到了什么?(人多)聽到了什么?(自由想像)新娘命運如何?誰救了她?怎么救的?(出示句子,讀一讀,議一議,當時你聽到西門豹這樣說,怎么想?后來怎么明白了?)那些害人的巫婆和官紳有沒有受到懲罰?(出示句子,讀一讀,演一演,議一議。在表演巫婆落水時,要求加上語言、動作。學生很有想象力,嘴里大喊著:“救命,救命!河里沒有河伯,那是我騙你們的。快把我拉上來!”然后讓其他同學飾演群眾,會怎樣說,怎樣做?學生很有入情入境的感覺。)你作為記者采訪了誰?(自由交流,采訪了西門豹大人,采訪了新娘,新娘父母,采訪老大爺,青年、官紳等等,從不同角度表達了對事件的看法。)最后,你看了整個事件,你有什么想對大家說的,請你評價一下西門豹大人的做法。整個過程生動而又重點突出。使學生通過討論,明白西門豹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是以牙還牙,將計就計,使巫婆和官紳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而且表面上還跟巫婆和官紳很客氣。從而使學生明白西門豹是個足智多謀的人,為百姓著想的好官。
《西門豹》教學反思
河南省濟源市北海紙方學校 代華麗
過兩個月,忙于培訓和其他, 課堂上自己和學生一樣,總是匆匆忙忙,草草收兵。今天早上第一節課,我和乙班的學生一起學習《西門豹》一課,這一課故事性較強,孩子們學習的興致很高。在初讀課文中,我仔細地檢查了學生的朗讀情況,糾正了其中部分字的讀音,練習讀了幾遍課文后,孩子們一起掃清了詞語理解方面的障礙。接下來,便進入到了每節課的最后一個環節:我與教師共同解決問題。(這是近一年來我和學生每節課快結束時必須進行的程序,由我和個別同學提出問題,讓全班其他同學共同來解決)我給學生提出的問題是有關課文內容理解方面的:西門豹和老大爺進行了幾次“談話”?我原本想孩子們會很容易解決的,可我放眼一看教室里的情況,禁不住心里一顫:只有一個孩子舉手,這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我擔心個別同學沒注意聽講,于是又把問題重復了一遍,兩分鐘后事實還是不盡人意,只有三個孩子膽怯地豎直了胳膊,從他們疑惑的眼晴里,我讀懂了其實他們個個心里虛得很。我的思維在激烈地活躍著,猛然間,我醒悟了,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我,因為我說錯了一個概念,所提的這個問題中不能說“談話”,應該是“對話”。于是我又向孩子們解釋道:一問一答算是一次對話,現在你再認真地看一看課文,到底西門豹與老大爺進行了幾次對話?這樣一來,孩子們便紛紛地舉起了手。頓時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這時,下課鈴響了。
走出教室,我的腦子一刻也沒有停歇,因為下一節是甲班的課,我不能讓這樣的尷尬再次出現。鎮定思緒后,我胸有成竹地走進了甲班的教室,在不同的學生面前,我汲取了上節課的教訓,同樣的環節中我問學生:西門豹與老大爺進行了幾次對話?話音剛落,不到10秒鐘的時間里,孩子們紛紛舉起了手,隨之洋溢在我心頭的是無盡的喜悅。接下來我又問學生:你們說這個問題還能怎樣問?孩子們靈活地總結了:
1、西門豹向老大爺請教了幾個問題?
2、西門豹向老大爺請教了幾次?……
再次走出教室,我既慚愧又自豪。慚愧的是由于我的疏忽,給全班的孩子造成了誤會;自豪的是變換發問后,孩子們的思維靈活了,課堂上也體現了新課改。由此,我想到了雕刻家在創作時所表現出來的那種一絲不茍,那種精雕細琢的心境是多么的難能可貴啊!
教師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課堂上我們的語言必須是準確,否則影響的將是一群孩子。我們不能單純地追求一節公開課或觀摩課上精心準備的斟字酌句,更重要的是要錘煉每節課上乃至與學生點滴交流中的語言。
《西門豹》教學反思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海山小學 莊飛飛
小孩子最喜歡看電視,當然也喜歡表演。
“新大綱”里說:“可以在課內外組織參觀訪問、辦報、演課本劇、開故事會等活動。”據此,在教學《西門豹》一課時,我設計了“拍電視劇、適當插入課堂表演”的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課堂實錄如下:
師:現在請同學們自由結合表演表演。
(師交待西門豹剛到漳河邊巫婆和官紳所進行的一番客套話)(學生自由結合練習)
師:誰進行表演一下?
(選演員:西門豹一人、衛士兩人、巫婆、官紳頭子各一人、小官紳兩人、新娘一人、女徒兩人。)
衛士:(喊)西門大人到!(西門豹出場)
官紳頭子:參見西門大人!(帶小官紳上前)
巫婆:叩見西門大人!(帶女徒上前行禮)
西門豹:喲!今天我可是趕上了大喜的日子──河伯娶媳婦。熱鬧!熱鬧!把新娘領來讓我看看!(兩個女徒挽新娘出場,新娘做哭狀,手背抹淚。)
西門豹:哎喲!這個姑娘……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泊不會滿意的。這樣吧,(扭頭看巫婆)麻煩你現在就去給河伯說一聲,過幾天,我一定給他選個漂亮的送去。(兩衛士拉下巫婆,巫婆做著急狀)
西門豹:(焦急地等了一會兒)“這個巫婆怎么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兩衛士把官紳拉下場)
西門豹:(更加焦急地等)怎么回事?要不,你們也去催一個,讓他們快點兒!
小官紳:(急忙跪下磕頭)大人饒命!大人饒命!
西門豹:那就在等一會兒吧!(又等了一會兒)看樣子,他們是被河伯留下吃午飯了,那你們也先回去吧!
小官紳、女徒:(磕頭)謝謝西門大人!謝謝西門大人!
這樣,同學們讀書的積極性真正被調動起來了。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再來“拍電視劇”,“演員”演得有聲有色,“觀眾”看得津津有味。由此看出,學生通過這一精彩片段的既興演講,既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鞏固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可謂一舉兩得!
想象感悟 質疑引悟 ——《西門豹》課堂片斷與反思 篇9
這篇課文是一個著名的歷史故事。課文記敘了西門豹在鄴地破除河泊娶媳婦的迷信,懲治首惡、為民除害及興修水利的事跡,贊揚了西門豹的管理才能和為百姓除害興利的業績。課堂上我緊緊圍繞文章事情發展變化而展開教學的,鄴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利用河泊娶媳婦懲治了官紳和巫婆為民除害教育了百姓,興修水利、改變面貌鄴地年年好收成。
教學時結合課后練習邊讀課文邊理解課文內容,對于課后練習讓學生邊讀邊畫批,當成閱讀題來做。在閱讀教學中,我重視朗讀訓練。學生通過細細品味西門豹說的三句話,體會到了西門豹懲治巫婆和官紳頭子的做法的巧妙。西門豹說的話是話中有話,話外有意。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感悟西門豹做法的巧妙,我安排了朗讀訓練,先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西門豹說的三句話的理解,試著讀讀這些句子,讀出西門豹的話外之話,話外之意。然后,請學生挑自己最喜歡的一句來讀一讀,大家來評一評,再采用多種形式讀一讀,以更好地體會西門豹的言外之意。
本課的不足之處,課后練習題的處理有些欠缺,沒有讓學生把這篇課文變成故事講一講。在以后的教學中還要不斷追求完美。
想象感悟 質疑引悟 ——《西門豹》課堂片斷與反思 篇10
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在教學本課時,我努力地把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引導學生“愛學”、“學會”、“會學”上。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1、徹底揚棄了情節分析。多余的情節分析已被公認為現代教法所不取,但是如何從語言文字角度去教課文,卻頗為棘手。我以學生的認知特點為綱,自主感悟人物語言為目,正確估計學生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的感受知順序,用一個發散式的探索提問,涵蓋全文,組織起科學的教學程序,輕松地突破了感悟“語中有話”的難點,然后順勢拓展。這樣便從課文中跳出來,站在語文的廣度、高度上來把握教學策略,真正把語文課上成語文課。
2、綜合訓練了聽、說、讀、寫。在本課的教學中,讀、寫能力得到了主動的發展,把“讀——說——讀”緊密地反復結合在一起訓練。感悟西門豹的話中之話,必得讀,而讀出其語氣,演得逼真又得通過說來暴露思維過程。最后的情趣作文又把聽、說、讀所得綜合起來。這樣語文素質得到了整體的發展。
3、在課堂教學的最后,設計了一個給西門豹送匾額的環節,讓學生思考一下匾額上會寫些什么,然后動筆寫下來。旨在讓學生動筆的同時揭示文章的主旨,豐滿人物的形象。
4、讓學生演課本劇。讓學生在感受人物的同時,再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肢體和語言表現出來。
聯想是橋梁,想象是翅膀。在教學中,根據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合理想象,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 。
想象感悟 質疑引悟 ——《西門豹》課堂片斷與反思 篇11
《西門豹》這篇課文很長,而課堂上的時間又是有限的,只有抓住重難點,敢于取舍才有可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我對教材和學生進行深入研究,確定把西門豹是怎樣利用送新娘的辦法破除迷信的這部分做為重點,并以西門豹的言行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深入理解。
西門豹破除迷信的過程又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其中,懲辦巫婆和教訓官紳是主要部分。在教學時,我就針對三部分內容的不同特點采用了不同的訓練形式。在懲辦巫婆時,西門豹的語言十分重要,他用了一個借口,將計就計。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體會西門豹的話外之意,我采用了評讀的方法,學生在“讀—評—賞”的過程中理解了內容,提高了朗讀水平。懲辦官紳的內容與前邊的內容相似,這部分就以讀帶講。教訓其他官紳這部分內容中有若干處難點問題,我就采用了質疑解疑的辦法,調動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不斷地讀書過程中,了解西門豹不動聲色地懲辦巫婆和官紳,教育了百姓,最終破除了迷信,治理好了鄴這個地方。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始終由學生自己來學。
首先,我出示了兩道思考題:
一是在破除迷信的過程中,西門豹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請畫下來。
二是想想你讀懂了什么,并記下不懂的問題。學生在充分的默讀自學過程中,實實在在地動腦筋思考,在自悟自得的過程中體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并產生繼續學習、解決問題的興趣。在匯報時,先說說自己讀懂的,讀懂的內容通過朗讀、評讀再深入理解;又提出不懂的問題,大家通過討論互相啟發來解決。整個教學過程實際上都是圍繞學生展示自己的需要和解決問題的需要進行的,學生的需要是課堂教學的前提。
想象感悟 質疑引悟 ——《西門豹》課堂片斷與反思 篇12
一、定向
1、師:今天我們要學習新課《西門豹》。“西門”是兩個字的姓,是復姓。先想想應該怎么學習一篇新課文?
生:根據預習和課后的問題來反復學習課文。
師:對,有目的的學習,才能有高效率。等會兒要先看清預習要求和課后問題,再從課文中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
(生按要求自學課文)
2、師:老師整理出兩個問題,請快速閱讀課文,解決這兩個問題。
(出示小黑板)
⑴用——劃出西門豹說的話,用標出本課的重點詞句。
⑵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要說清起因、經過、結果。
3、指名:
小結:
概括主要內容,我們通常運用這三種方法:
⑴可以根據課題擴句成為主要內容。
⑵寫人的文章,把誰、在什么情況下、做了什么事、結果如何說清楚了,也是主要內容。
⑶抓住課文主要句子,說通順,也是主要內容。
二、理解重點詞,了解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師:讀一篇課文,迅速找到主要內容,胸有全局,你就會學得更快。
文中有重點句,句中有重點詞,找到了重點句重點詞,你就能很快地理解課文內容。
1、師:這些是本課的重點詞,快速記憶這些詞,看看規定時間內,你能記下多少個?
出示:
田地荒蕪人煙稀少都是……給鬧的
投進漳河提心吊膽磕頭求饒
明白內幕開鑿渠道灌溉莊稼
(指名)
2、師:根據課文內容,把每一行的三個詞連成一兩句話,記得就更快了。自己試著說幾遍。
(指名)
師:課文中還有兩個“鬧”:“每鬧一次”“年年鬧旱災”各是什么意思?
生:鬧——造成;每鬧一次——娶一次;年年鬧旱災——產生,發生。
師:一個詞,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要懂得聯系上下文來理解它的意思。有時用換近義詞的方法,有時另外換個詞,如果意思不變也可以,還可以查字典理解。
(生敘述過程中,師提示“用上主要人物敘述”)
在每一行詞后相應板書:起因、經過、結果。
師:這是經過,課文寫得最詳細,把什么人說什么話怎樣做,周圍人如何都細致描寫出來,平時寫作文也要這樣;
小結:
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連起來就是主要內容了,自己試著再說幾遍,一直到說通順為止。像這樣,抓住重點詞連詞成句,也是概括主要內容的好方法。
三、理解課文內容
師:寫一個人可以通過寫他的動作、語言來表現人物,課文中的人物語言寫得很生動。把自己當作是西門豹,把剛才畫出的句子說一說,多練幾遍,看看自己說得好不好?
1、生自由看書讀。
2、出示小黑板:
西門豹:這樣說來,河伯還真靈啊。……我也去送送新娘。
對巫婆:不行,……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你去跟河伯說一聲,……
對官紳頭子:巫婆怎么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
對眾官紳:怎么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
好吧,再等一會兒。
看樣子是河伯把他們留下了。你們都回去吧。
將計就計,不動聲色,假戲真做,巧妙懲治。
3、讀,讀中感悟:
第一句讀出若有所思、恍然大悟、痛恨、諷刺四種不同的語氣。
第二句讀出十分客氣但態度堅決,男生讀后齊讀。
后幾句生自由感悟練讀。
4、生合作讀:
師根據小黑板的詞語說提示語生讀西門豹說的話,提示如下:
西門豹通過仔細調查,了解到鄴田地荒蕪人煙稀少是因為河伯娶媳婦鬧的,他決定將計就計,揭穿騙局,讓老百姓明白真相,于是他說——
在河伯娶媳婦那天,西門豹看到滿臉淚水的新娘,他假裝客氣,不動聲色地說——
懲治了巫婆之后,他繼續假戲真做,假裝著急地對官紳頭子說——
處罰了兩個首惡之后,西門豹面對漳河站了很久,讓官紳們膽戰心驚,也讓老百姓有充分的時間看清騙局。他繼續客氣地對——
從官紳嚇得面如土色磕頭求饒,在老百姓了解了真相之后,西門豹不露聲色地——
在破除迷信之后,西門豹發動老百姓興修水利,——
5、同桌合作,一個介紹西門豹在什么情況說這話,一個讀西門豹說的話。
6、根據小黑板的提示,自己當老師,把這個故事講一講。各位老師,開講。
7、師:自己會說這個故事了,再來感覺一下課文怎么寫的,你一定會有新發現。
導讀課文中所描述的這樣。無論說長說短,都要注意突出主要內容。
四、小練筆
1、師:戰國時期的鄴,大約在現在的河北臨漳縣北部。西門豹為官一任,破除迷信,發展農業,造福一方。臨漳縣要為西門豹立傳,請大家幫忙。要求:寫出這個人物做過的最為主要的事,并對這個人物進行簡單的評價,不超過三句話。注意用上“將計就計,不動聲色,假戲真做,巧妙懲治”這些語。
2、生寫。
3、反饋:
生:西門豹是戰國時期魏國人。在任鄴縣(現河北臨漳縣北)縣令期間,曾將計就計,不動聲色,假戲真做,巧妙破除了當地“河伯娶媳婦”的迷信,并開鑿十二條引漳水灌溉改良土壤、發展農業生產。
……
教后反思
我一直在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什么樣的課堂是高效的?教師的組織指導作用如何體現?怎樣指導學生實實在在地學語文?我希望在這節課體現我的教學風格:
一是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
二是充分有效地訓練。
三是全員全程參與。
一種追求,是在不斷地探索中得以實現,我希望在反復的嘗試中能逐漸找到自己追求的那種理想狀態。
想象感悟 質疑引悟 ——《西門豹》課堂片斷與反思 篇13
《西門豹》這篇課文很長,而課堂上的時間又是有限的,只有抓住重難點,敢于取舍才有可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我對教材和學生進行深入研究,確定課文的主線:把西門豹是怎樣利用送新娘的辦法破除迷信的這部分做為重點,并以西門豹的言行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深入理解。
西門豹破除迷信的過程又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其中,懲辦巫婆和教訓官紳是主要部分。在教學時,我就針對三部分內容的不同特點采用了不同的訓練形式。在懲辦巫婆時,西門豹的語言十分重要,他用了一個借口,將計就計。要求學生在破除迷信的過程中,將西門豹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用符號畫下來以此來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培養創新精神。使學生勇于進行“問題提出”,不正確的觀念嚴重影響著學生自覺地進行“問題提出”。培養創新精神,就是要改變學生不正確的觀念,樹立不迷信權威、不墨守成規、不怕失敗、敢于標新立異、不怕冷嘲熱諷、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正確引導和熱情鼓勵那些平時會“耍小聰明”、能使出“雕蟲小技”和“敢于吃螃蟹”的學生,促使他們勇于進行“問題提出”。整個教學過程實際上都是圍繞學生展示自己的需要和解決問題的需要進行的。但是由于在學習的過程中,生字學習和文章的閱讀時用的時間有點長,所以導致精彩部分用的時間不足,顯得有些倉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