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認讀并理解部分詞語"呼風喚雨,依賴,農耕社會,騰云駕霧,洞察,探索".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根據語言現象,進行語言,說話訓練,以達到積累的目的.
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體會語言簡潔與條理的過程中,感悟語言,積累語言,了解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是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爺爺特意為我們四年級小朋友寫的 呼風喚雨的世紀
(1)解詞:看到"呼風喚雨"你想到什么 為什么 讀題
(2)世紀呢 一個世紀多少年嗎 我們現在幾世紀 剛剛過去的是20世紀.從1900——1999年.(你真了不起,知識面還真廣!)
想不想知道路甬祥爺爺寫了些什么 趕緊讓我們打開課文讀一讀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順,把生字讀準確,讀不通順的或是比較拗口的地方標注一下,并且多讀幾遍.
2,反饋難讀的句子,在反饋的過程中讀詞并理解.(你覺得哪些句子第一次讀的時候比較拗口 )
在20世紀一百年的時間里,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獲得那么多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
(2),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課件出示)
這句話到底該怎么讀,聯系上下文,讀讀第三自然段,自由讀,讀出不同的感受,讀出正確的理解.是的,達到了一百萬年以上的才是上百萬年!
指名讀,齊讀
讀讀第四自然段,帶上筆劃劃哪些是發明,哪些是發現 你知道了嗎 什么叫發明 什么叫發現
導:長句難讀,但有些句子不長,它的標點特別,這樣的句子讀好了,有一種情感就會油然而生!
出示:是誰來呼風喚雨呢 當然是人類;靠什么呼風喚雨呢 靠的是現代科學技術.
自由讀——學生問師答——交換讀——學生自問自答——讀出來了嗎 一種什么情感 板書:設問
在反饋難讀的句子的過程中,把"引用"這一方法也帶過.
3,咱們差不多又把課文讀了一遍,路甬祥爺爺到底寫了些什么內容
其實大家表述的不外乎就是"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齊——指——指——指,有問題嗎 "為什么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
三,精讀課文,感受內容
快速讀課文,找一找,畫一畫哪個地方最能體會到20世紀是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學生默讀,點畫文句.
預設一:
出示: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系緊密的"地球村".
自由讀
再讀(以師生接讀的形式),20世紀人類登上——,潛入——,洞察——,探索——,
這么一讀,你感受到了什么 ……再來讀一讀,把你們的感受帶進去!
你們還發現了什么 (動詞)我們也用上一些動詞來說說20世紀的其他發現和發明 同桌討論一下.
繼續接讀,20世紀,————等,這個等里還有什么 預設:舉例
出示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齊讀
預設二:
出示: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出示)
(1)導:是呀,這就是二十世紀,短短100年可以擁有那么多的成就,真可以用——齊讀,(2)簡介: 這句詩原是唐朝詩人岑參,選自《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用來形容邊關下大雪后的景象的.齊讀
(3)為什么這句詩被作者引用到課文中來了呢 學生說
(4)這是用了詩人的語言來描述,你能不能用咱們自己的話來描述 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 )形容.
預設三:
那你們有沒有發現,課文是寫20世紀的這個社會,卻寫了20世紀以前的社會,你們發現了嗎 這是為什么 (對比)讀句子,20世紀前的社會是一個什么社會 板書:農耕社會(耕)
農耕社會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交流拓展:
讀好文中句:那時沒有( 電燈 ),沒有( 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 ).就直接讓學生接說沒有——沒有——沒有——
想象:孩子們,沒有這樣的東西,你的腦海里會出現怎樣的畫面,老師給你句式想象
在農耕社會里,人們沒有( ),只能(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農耕社會什么都沒有,人們的生活多么不方便)于是古人充滿了幻想,他們幻想有——
古代有哪些幻想變成了現實 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千里馬——嫦娥奔月—
作為二十世紀出生,長在二十一世紀里的孩子,請你再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你會怎么讀 (自豪)
四,寫話訓練:
20世紀的科學發明和發現真是奇跡,讓人出乎意料.它讓我們的生活舒適和方便,連過去的王公貴族想也不敢想,那么給我們帶來了哪些舒適和方便呢 這兒路甬祥爺爺沒有舉例子,我們也來舉個例子說說,活學活用!!老師這兒有一個小小的提示:
出示:當我看電視時,只需輕輕地按動遙控器,清晰的畫面就會展現在眼前;當我
.
交流,學生寫的話.
小結:回顧20世紀的百年歷程,科學的確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神話,它為我們創造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所以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課前我們提的那個問題你明白了嗎
回文第一自然段,再讀第一自然段.
(自豪地讀,驕傲地讀)
20世紀已經過去了,那就讓我們帶著憧憬,暢想21世紀吧!
【說課材料】
實實在在為語文
曾記得語文教學改革專家楊再隋教授關于語文教學應奠基固本提出要"要求切實,訓練扎實,教學落實"的"三實"觀點.著手準備上這一堂課時,腦海里的確就是這樣想,語文課就應該實實在在,怎樣把每一個環節上實在,怎樣在自己實實在在的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語文學習習慣,更多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課文《呼風喚雨的世紀》為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這篇文章是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先生寫的一篇科普說明文,文章僅用了短短的幾百字就清楚地介紹了20世紀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就體裁而言這是典型的科普類說明文.這類題材并不好上,從學生而言喜歡這樣的內容,但沒有基礎,需要進行相關知識的課外閱讀,積累;對于教師處理不當變成科學常識課,失去語文本真,缺少語文味道.出于這樣的考慮,我把目標牢牢鎖定為理解,品味,運用語言,在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凸現語文學科特點;在引領學生理解,品味,運用語言的同時,讓學生體驗20世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體會說明文的特點.
而整堂課預設下來,我認為自己對于語文學科扎實,實在詮釋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
一,落實初讀,根據文本特點實實在在解決學生讀正確,讀通順的初讀目標.
科普類說明文涉及科學常識的介紹,往往所含較多生字,對于學生來說接觸起來比較陌生,而這篇教材體現更為明顯,有許多長句子,學生在停頓上極易發生問題.如果初讀只給學生的生字詞語加以反饋,那么學生是否實實在在在課堂上能在初讀課文中真正做到讀正確,讀通順并沒有真實顯現.而且我認為初讀應該給學生一定的思維空間,由此在初讀中我給予了學生兩種基本的初讀技能,一是能根據上下文學會對長句正確停頓;二是能根據上下文內容來理解相關詞語.實際操作下來發現還是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比較扎實地完成對課文地初讀,真正落實了這一步目標.
二,抓住訓練點,有效預設,扎實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
縱觀整堂課,我認為自己還是實實在在地把科普類說明文上出了語文味.在教學中,我不是帶領學生直奔"20世紀的科學技術是如何呼風喚雨的 "這個常識性的內容,僅僅把理解課文作為一個基本教學目標,更為重要的是從課文所提供的語言信息中精煉出為語言學科的性質和任務所規定的那些最具語文價值的部分,并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如在初讀中我抓住停頓讓學生學會正確讀好長句,"發明""發現"在一定的語境中運用來加以區分;第三節教學中抓住課文典型句子"在農耕社會,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進行細致品讀,并給與學生固定句式"在農耕社會里,人們沒有( ),只能( )."讓學生在想象說話中充分體會農耕社會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極受自然約束的生活,增強學生對20世紀呼風喚雨的感受;在第四節中抓住典型短語搭配形式"登上""潛入""洞察"進行品讀,并仿用作者這樣的搭配讓學生來列舉還有哪些發明,發現等.甚至在課堂最后,在學生充分感受到20世紀的科學技術成就后,我具象"物質生活"與"精神文化生活"兩個抽象度極大的詞匯給與句式讓學生進行當堂寫話,即20世紀科學技術的發明和發現如何為人類造福的語言訓練.旨在能讓學生在學習中也比較自覺地關注說明文語言的表達,能在聽,說,讀,寫的能力運用性活動中,調用已有經驗和語言去為新的表達目的服務,真正成為語言實踐的主體,真正成了語言實踐的主人.而實際課堂下來,的確這樣的訓練自我覺得語文味十足.
應該說在上述課堂側重點下,的確作為語文課,我能初步實現本堂課的目標.當然課堂是一門永遠遺憾的藝術,上下來覺得在這些方面還需要認真改進:一是在主干問題的引導下,對于課文的中心句的回環做得過多了,以至于在時間的控制上超時了;二是在有些環節的細節的處理上還是顯得過于急燥,未能把學生的生成及時的把握住.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 篇2
對句子的理解
1、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呼風喚雨”在詞典中解釋為“使刮風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現在比喻能夠支配自然”,在課文中比喻人類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再像從前那樣受到自然條件的嚴格限制。
2、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
“發現”和“發明”,從字面看,兩者很相近,但仔細推敲,卻有不同。“發現”是指人們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經過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規律;“發明”則是指創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發現”的是本來存在的但我們不了解的事物或規律;“發明”的是本來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創造。如,本組后面的三篇課文中講到的電腦、太空育種是前所未有的新創造,而恐龍飛向藍天演化成鳥兒,就是新發現。
這句話概括地說明了現代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巨大影響。
3、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千里眼”“順風耳”,在舊小說中指能看得很遠和聽得很遠的人。古典小說《西游記》中曾出現這兩個人物,他們是玉帝的得力耳目。孫悟空鬧東海、攪地府后,事達天庭,玉帝詢問“妖猴”來歷,班中閃出千里眼、順風耳,將“妖猴”的來歷奏明。這兩個詞在課文中是指人們想象中的超脫自然的能力。在科技不發達的年代,人們只能用這種方式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4、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出自盛唐邊塞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句形容紛紛大雪好似梨花開放,原意是用來形容北國邊塞異常寒冷。后來這句詩經常被人引用,用來形容某些生機競發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勢。課文中引用這句古詩,表現了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變化之快、變化之大,是人們始料未及的,給人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 篇3
[設計理念]
其一,詞語教學,彰顯年段特點。中年級的詞語教學,較低年級應當更多地開始關注“義”的教學。因此,在詞語教學中,除了集中識字與分散識字相結合,解決讀音字型外。還在教學中增加了“義”的教學,如:“呼風喚雨”的理解;解決讀音后,讓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同時,在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時,注重方法的引領。如:“原子核”一詞,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工具書;“農耕社會”一詞,可以引導學生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在具體的語境當中理解詞語; “程控電話”一詞,可以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
其二,力求工具性與人文性恰當結合。本文是一篇說明文,較偏重工具性,但是,我們要有引領學生學習語言的語文意識,所以,在教學中注重說明方法感悟,更注重語言訓練點的挖掘與人文提升。先引領學生讀懂“農耕社會”與“現代社會”,然后,讓學生發現這是一種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教學并沒有到此結束,讓學生發現這是一種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后,讓學生進一步感悟:從兩者的對比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引領學生進行人文感悟:是科技改變了世界。
其三,突出語言實踐。學習語言是語文課程的核心目標。所以,在教學中,讀懂了“過去”與“現在”后,讓學生用詞語概括;我讓學生到具體的語境中分辨“發現與發明”;引導學生發現作者在描述20世紀科技成就時的用詞特點,然后,仿說。通過小連筆,不但讓學生進行語言實踐,而且在同時,通過寫感悟科技帶來的舒適與方便。
[教學主線]
抓住中心句“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整堂課首尾呼應。先抓住中心句中“呼風喚雨”一詞,導出主問題:為什么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通過主問題聚焦到三四兩個自然段的過度句:我們的祖先大概誰也沒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們的那么多幻想紛紛變成了現實。抓住句中“幻想”與“現實”兩個詞,分別學習三四兩個自然段描述的“過去”與“現在”,重點品讀“現在”。然后,水到渠成,總結說明方法,提升人文主題。最后,回歸中心句,設疑導入下一課:20世紀還是一個怎樣的世紀?20世紀呼風喚雨的,那么“將來” 呢?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并理解“呼風喚雨、出乎意料、改觀、程度、農耕社會、騰云駕霧、幻想、原子核、程控電話、因特網”等詞語。
2、在質疑理解、對比閱讀、品詞寫話的語言實踐過程中了解體會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3、初步了解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感受對比說明的表達效果。
[教學預設]
一、課前談話,激發期待
1、初次見面給大家帶來了一份禮物!
(出示課件,并介紹路甬祥主編的《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
2、老師摘錄了書中的一些瞬間。
(課件出示:教師用書中的20世紀主要成就簡介)
3、設疑:那么多的成就,如果讓你寫一篇文章介紹,你會怎么表達呢?
二、揭示課題,質疑問難
1、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路甬祥爺爺是怎樣寫的?
(教師板書課題)
2、學生讀題。
3、讀了課題后你有什么問題嗎?
(教師梳理問題)
三、初讀課文,初知大意
1、帶著這些問題去讀課文,當然,別忘了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這一基本要求。
2、學生讀課文。
3、字詞學習。
(1)出示字詞,學生自由朗讀。記下自己不會讀的。
(2)同桌互讀,互相幫忙糾正讀音。
(3)個別檢查。
(4)釋義:你有不理解的詞語嗎?
(或引導用工具書;或引導在文中語境中理解;或聯系生活理解)
(5)讀完詞語,讓我們來讀一讀這些句子
(出示難讀的句子。)
四、再讀課文,思考問題
1、讀完課文后,誰知道課文是圍繞哪句話寫的?或:讀完課文后,誰知道課文中心句是哪一句?
(也可教師直接問:呼風喚雨的世紀是哪一個世紀?然后板書中心句)
(1)讀句子
(2)“呼風喚雨”是什么意思?
a自由說
b教師出示詞典中的幾種解釋,讓學生聯系課文選擇。
(3)剛才,有個同學問:為什么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請大家再次默讀課文,到文中找一找,把相關的語句劃下來。
五、品讀課文,感悟巨變
1、根據學生交流,教師出示語段一。
語段一:。我們的祖先大概誰也沒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們的那么多幻想紛紛變成了現實。
(1)讀句子
(2)里邊有一個生字,(教師板書:幻想)
a這個字與“幼”容易混淆,寫一寫。
b幻想是什么意思?或找個近意詞
(3)古時候人們都有哪些幻想。(板書:過去)
a學生交流,讀文中句子
b都說美好的愿望源于生活,那么古時候人類的生活是怎么樣的呢?
導入語段二。
2、根據學生交流引出語段二
語段二: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
(1)讀句子
(2)是的,人類“上百萬年”都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那么這“上百萬年”是多少年呢?
教師板書:7000000
(3)引讀
一百萬年過去了,人類生活在……
三百萬年過去了,人類還生活在……
七百萬年過去了,人類依然生活在……
(4)終于到了20世紀,(引導學生讀語段一)
a課文中哪段話告訴我們,這些幻想都變成了現實?
(板書:現在,現實)
b導出語段三
3、根據回答,出示語段三
語段三: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系緊密的“地球村”。
(1)讀一讀,想一想,20世紀這么多成就,哪些是發現,哪些是發明?
(2)我們再細細地讀一讀前半句,作者的用詞很有特點。(出示: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
a引導學生發現動賓結構。先讓學生發現,再提示
b讀一讀。教師讀動詞,學生讀名詞
c請學生仿。有困難就提示練習
(3)這么多的發現與發明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比如:
(教師出示: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系緊密的“地球村”。
看電視,只要輕輕按一按遙控器,豐富多彩的內容、五彩繽紛的畫面就展示在眼前。
( )
a讓學生選擇一種發明,進行練習仿寫教師的例句。
b生師交流
c教師相機小結,解釋“地球村”
(4)帶著這樣的理解,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段話,感受科技帶來的巨大變化。
4、把過去與現在放在一起,進行對比,這是一種什么說明方法?
(1)根據回答,板書:作比較
(2)從對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根據回答,板書:科技
5、引讀:是的,是科技讓7000000多萬年的幻想,在100年便實現了,所以,讀(出示語段一)
(1)如果讓你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來形容這種變化,你會用什么詞,什么話?
(2)作者是怎么形容的呢?
(出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a教師講授這句詩的原意
b在這里作者想表達什么呢?
c抓住“忽如一夜”,引導讀出快的感覺
抓住“千樹萬樹”,引導讀出多的感覺
六、呼應開頭,設疑結課
1、所以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1)再談對“呼風喚雨”的理解
(2)再讀這句。
2、20世紀還是一個怎樣的世紀呢?20世紀呼風喚雨的,那么“將來”呢?
(板書:將來與?)
結束全課
[板書設計]
29 呼風喚雨的世紀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科技
過去 現在 將來
幻想 現實 ?
作比較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能說出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3.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產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準備:
課件、搜集20世紀科學技術發展成就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親愛的同學們,在語文課堂上我們一起欣賞過大自然的美麗,感受過大自然的神奇,如我們學習的《觀潮》,《雅魯藏布大峽谷》等課文,同時在語文課堂上我們還隨著童話作家走進過奇妙的童話世界,感受過那里的真、善、美,如《巨人的花園》,《幸福是什么》,也體味過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愛給我們帶來的幸福和快樂,如《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給予是快樂的》這些課文,但更讓我們震撼的是雄偉的萬里長城和規模宏大的秦兵馬俑這些讓國人為之驕傲的世界文化遺產。親愛的同學們,語文課堂總是能給我們帶來不同的感受,那么今天老師將帶著同學們走進呼風喚雨的語文課堂,下面我們繼續學習29課《呼風喚雨的世紀》(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詞,熟讀了課文,現在我想請同學們把你認為讀得最好的段落給全班同學和老師展示一下(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默讀全文)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內容是什么?
2、匯報課文的主要內容,指出文中的中心句。
3、課件出示中心句
4、生讀中心句,并說出讀后的疑惑。
5、學生帶著疑惑再次自由讀文。
6、小組合作:用波浪線畫出特別能讓你感受到20世紀呼風喚雨的句子。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以小組形式匯報交流結果
(1)引導學生理解是人類利用科學技術獲得的發現和發明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這么大的改觀。
(2)在學生的匯報中引導點撥學生區別“發明”和“發現”。
(3)引導學生理解“20世紀的科學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這句話的含義,讓學生感受到20世紀科學成就之大,科技發展之快。
(4)交流課文中介紹的20世紀的科學成就和學生自己所查閱的20世紀的科學成就,從而讓學生感受到20世紀科學技術發展之迅猛。
(5)在匯報的同時引導點撥學生總結作者為了說明20世紀的科學成就所采用的舉例子,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及運用這些說明方法的作用。
師:同學們我們今天的生活這么幸福、快樂、充實、舒適,都是20世紀給我們帶來的,我們怎能不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歸根到底是什么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呢?
2、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四、暢想未來,激起愛科學之愿
1學生在全班交流關于21世紀的科學成就,感受是科學改變了人類的生活。
2學生想像新的世紀是一個怎樣的世紀,將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奇跡。
五總結全文
1說說學文后的收獲,做為小學生的我們面對新的世紀又該怎樣做呢?
2帶著對課文的體會,帶著豐富的情感,把整篇課文再讀一遍,再次感受一下呼風喚雨的20世紀。
3回家把課文讀給長輩們聽,請他們說說科技發展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再把他們說的寫下來。
板書設計:
29呼風喚雨的世紀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實現愿望)
人類
↙↖
科技→發現和發明
21世紀是一個改天換地的世紀(再創奇跡)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并理解“呼風喚雨、出乎意料、改觀、程度、農耕社會、騰云駕霧、幻想、原子核、程控電話、因特網”等詞語。
2、在質疑理解、對比閱讀、品詞寫話的語言實踐過程中了解體會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3、初步了解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感受對比說明的表達效果。
[教學預設]
一、課前談話,激發期待
1、初次見面給大家帶來了一份禮物!
(出示課件,并介紹路甬祥主編的《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
2、老師摘錄了書中的一些瞬間。
(課件出示:教師用書中的20世紀主要成就簡介)
3、設疑:那么多的成就,如果讓你寫一篇文章介紹,你會怎么表達呢?
二、揭示課題,質疑問難
1、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路甬祥爺爺是怎樣寫的?
(教師板書課題)
2、學生讀題。
3、讀了課題后你有什么問題嗎?
(教師梳理問題)
三、初讀課文,初知大意
1、帶著這些問題去讀課文,當然,別忘了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這一基本要求。
2、學生讀課文。
3、字詞學習。
(1)出示字詞,學生自由朗讀。記下自己不會讀的。
(2)同桌互讀,互相幫忙糾正讀音。
(3)個別檢查。
(4)釋義:你有不理解的詞語嗎?
(或引導用工具書;或引導在文中語境中理解;或聯系生活理解)
(5)讀完詞語,讓我們來讀一讀這些句子
(出示難讀的句子。)
四、再讀課文,思考問題
1、讀完課文后,誰知道課文是圍繞哪句話寫的?或:讀完課文后,誰知道課文中心句是哪一句?
(也可教師直接問:呼風喚雨的世紀是哪一個世紀?然后板書中心句)
(1)讀句子
(2)“呼風喚雨”是什么意思?
a自由說
b教師出示詞典中的幾種解釋,讓學生聯系課文選擇。
(3)剛才,有個同學問:為什么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請大家再次默讀課文,到文中找一找,把相關的語句劃下來。
五、品讀課文,感悟巨變
1、根據學生交流,教師出示語段一。
語段一:。我們的祖先大概誰也沒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們的那么多幻想紛紛變成了現實。
(1)讀句子
(2)里邊有一個生字,(教師板書:幻想)
a這個字與“幼”容易混淆,寫一寫。
b幻想是什么意思?或找個近意詞
(3)古時候人們都有哪些幻想。(板書:過去)
a學生交流,讀文中句子
b都說美好的愿望源于生活,那么古時候人類的生活是怎么樣的呢?
導入語段二。
2、根據學生交流引出語段二
語段二: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
(1)讀句子
(2)是的,人類“上百萬年”都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那么這“上百萬年”是多少年呢?
教師板書:7000000
(3)引讀
一百萬年過去了,人類生活在……
三百萬年過去了,人類還生活在……
七百萬年過去了,人類依然生活在……
(4)終于到了20世紀,(引導學生讀語段一)
a課文中哪段話告訴我們,這些幻想都變成了現實?
(板書:現在,現實)
b導出語段三
3、根據回答,出示語段三
語段三: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系緊密的“地球村”。
(1)讀一讀,想一想,20世紀這么多成就,哪些是發現,哪些是發明?
(2)我們再細細地讀一讀前半句,作者的用詞很有特點。(出示: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
a引導學生發現動賓結構。先讓學生發現,再提示
b讀一讀。教師讀動詞,學生讀名詞
c請學生仿。有困難就提示練習
(3)這么多的發現與發明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比如:
(教師出示: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系緊密的“地球村”。
看電視,只要輕輕按一按遙控器,豐富多彩的內容、五彩繽紛的畫面就展示在眼前。
( )
a讓學生選擇一種發明,進行練習仿寫教師的例句。
b生師交流
c教師相機小結,解釋“地球村”
(4)帶著這樣的理解,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段話,感受科技帶來的巨大變化。
4、把過去與現在放在一起,進行對比,這是一種什么說明方法?
(1)根據回答,板書:作比較
(2)從對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根據回答,板書:科技
5、引讀:是的,是科技讓7000000多萬年的幻想,在100年便實現了,所以,讀(出示語段一)
(1)如果讓你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來形容這種變化,你會用什么詞,什么話?
(2)作者是怎么形容的呢?
(出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a教師講授這句詩的原意
b在這里作者想表達什么呢?
c抓住“忽如一夜”,引導讀出快的感覺
抓住“千樹萬樹”,引導讀出多的感覺
六、呼應開頭,設疑結課
1、所以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1)再談對“呼風喚雨”的理解
(2)再讀這句。
2、20世紀還是一個怎樣的世紀呢?20世紀呼風喚雨的,那么“將來”呢?
(板書:將來與?)
結束全課
[板書設計]
29 呼風喚雨的世紀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科技
過去 現在 將來
幻想 現實 ?
作比較
[設計理念]
其一,詞語教學,彰顯年段特點。中年級的詞語教學,較低年級應當更多地開始關注“義”的教學。因此,在詞語教學中,除了集中識字與分散識字相結合,解決讀音字型外。還在教學中增加了“義”的教學,如:“呼風喚雨”的理解;解決讀音后,讓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同時,在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時,注重方法的引領。如:“原子核”一詞,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工具書;“農耕社會”一詞,可以引導學生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在具體的語境當中理解詞語;“程控電話”一詞,可以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
其二,力求工具性與人文性恰當結合。本文是一篇說明文,較偏重工具性,但是,我們要有引領學生學習語言的語文意識,所以,在教學中注重說明方法感悟,更注重語言訓練點的挖掘與人文提升。先引領學生讀懂“農耕社會”與“現代社會”,然后,讓學生發現這是一種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教學并沒有到此結束,讓學生發現這是一種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后,讓學生進一步感悟:從兩者的對比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引領學生進行人文感悟:是科技改變了世界。
其三,突出語言實踐。學習語言是語文課程的核心目標。所以,在教學中,讀懂了“過去”與“現在”后,讓學生用詞語概括;我讓學生到具體的語境中分辨“發現與發明”;引導學生發現作者在描述20世紀科技成就時的用詞特點,然后,仿說。通過小連筆,不但讓學生進行語言實踐,而且在同時,通過寫感悟科技帶來的舒適與方便。
[教學主線]
抓住中心句“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整堂課首尾呼應。先抓住中心句中“呼風喚雨”一詞,導出主問題:為什么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通過主問題聚焦到三四兩個自然段的過度句:我們的祖先大概誰也沒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們的那么多幻想紛紛變成了現實。抓住句中“幻想”與“現實”兩個詞,分別學習三四兩個自然段描述的“過去”與“現在”,重點品讀“現在”。然后,水到渠成,總結說明方法,提升人文主題。最后,回歸中心句,設疑導入下一課:20世紀還是一個怎樣的世紀?20世紀呼風喚雨的,那么“將來”呢?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十二個生字,正確理解“呼風喚雨”“洞察”“依賴”“奧秘”“改觀”“探索”“聯系”“哲學”等詞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及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點】
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解題
1、同學們,聽過“呼風喚雨”這個成語嗎?你從這個成語最先想到誰?
(神仙)
2、呼風喚雨原是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風下雨,現在引申為“能夠支配自然的一種巨大力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呼風喚雨的世紀》這篇課文。
出示課題:
呼風喚雨的世紀
讀題。
3、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注意把生字的音讀準,把語句讀正確,讀流利。在讀不好的地方多讀幾次。
2、讀完的同學請快速默讀課文,思考:
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了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簡單歸納2~5自然段意)?
3、學生交流。
(現代科學技術不斷發明和發現,和古代人類生活對比,舉例說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引用英國數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的名言來說明科學技術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存方式。)
三、細讀理解
1、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⑴ 課文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⑵ 是誰在呼風喚雨呢?怎樣呼風喚雨的呢?請自讀第二自然段。找出句子體會一下。
⑶ 板書:
發明、發現
理解“發明”和“發現”。
發現:原本就存在但沒有被人們了解的事物或規律。
發明:原本不存在的事物,是人們創造出來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⑷ 用“發現,發明”練習說話。
2、學習第三自然段:
⑴ 那沒有現代科學技術以前人們的生活是什么樣的呢?請同學讀第三自然段。
⑵ 學生回答。
⑶ 說說“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今天指什么?說明了什么?談談自己的感受。
課件出示望遠鏡、程控電話,手機、錄音機、高速火車、飛機、載人航天飛船的圖片。
⑷ 人類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改變了自身的生活,變化速度之快,范圍之大,內容之多書上用了哪句話來形容?
(出示詩句)
⑸ 理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指導朗讀這句話。并把這句詩背下來,體會語言,積累語言。
3、學習第四自然段:
⑴ 科學使人類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除了剛才的發明,你還知道哪些現代科技新成就?請默讀第四自然段,思考。
⑵ 出示收集的相關現代科技新成就的圖片(如神州五號、神州六號載人航天飛船圖片等)。
⑶ 人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我們的生活怎樣呢?讀句子:人類生活的舒適和方便,是連過去的王公貴族也不敢想的。科學在改變著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
⑷ 與同桌說說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哪些變化?
⑸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齊讀第5段,師總結板書:
科學創造神話 科學創造奇跡
第二課時
一、聯系實際 討論感受
1、現代科學技術無處不在,人們的精神生活,物質生活有了極大改善,聯系實際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產品?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了哪些舒適和方便?與小組同學討論。
2、交流。
二、暢談收獲
1、齊讀全文,感受“呼風喚雨的世紀”。
2、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3、現在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在新的世紀里,現代科學技術必將繼續創造一個個奇跡,不斷改善我們的生活。假如你是一名小小設計師,請你展開想象,描繪一下美好的未來是怎樣的。
三、學習生字,積累詞句
1、自學生字,點撥讀準“賴、耕、潛、舶、哲”的字音。
2、寫字注意“賴、耕、幻、核”的筆畫。
3、積累一些好詞好句。
四、布置作業
1、小練筆:
請爸爸媽媽說說科技發展帶來的變化,再把他們說的寫下來。
2、辦一張科技手抄報。
【板書設計】
呼風喚雨的世紀
科學創造神話
科學創造奇跡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 篇7
今天聽了陳老師上的四上29《呼風喚雨的世紀》這一課,陳老師在課堂上的那份親切、那份灑脫,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是這堂課的亮點:
一、 文本整合,切入主題。
一開始,陳老師引用園地八里的3句探索科學的名人名言導入,讓同學來讀一讀,再說說本單元寫以什么為主題的課文?讓學生明白第八單元課文的主題是寫偉大的科學成就為主的,也很自然地過渡到學習單元導語,從而馬上明確單元學習目標。對文本的合理整合,既直切主題,又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 把握主線,以點帶面。
在自讀課文、抽讀課文的基礎上,陳老師問學生“誰能夠把課文讀成一句話?”,讓學生交流。在無痕教育中使學生明白我們學的每一篇課文都是圍繞一句話來寫的,鍛煉了學生的概括能力。然后抓住“為什么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這一條主線,默讀課文,劃一劃相關的句子進行交流。整堂課結構清晰,重點突出。
三、巧妙處理,拓展知識。
陳老師在處理詞語和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這兩個環節上處理較好。如讓學生掌握“發明與發現”二者區別時,先出示20世紀世界上的一些科技成果,讓學生說說這些科技成果中哪些是“發明”,哪些是“發現”。在此基礎上,結合本單元的4篇課文,也讓學生說說哪篇是關于發明的課文,哪篇是關于發現的課文。在拓展了語文課外知識的同時,也使學生對詞語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和深化,同時把學生從書本引向了一個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
四、親切稱呼,如沐春風。
我們平時上課點名學生回答問題,大多數都是連名帶姓喊學生。而在陳老師的課堂上,縈繞在耳畔的是那一聲聲的“小凡”、“冰冰”、“明磊”……就像是春風拂面,使學生感到了老師是可親的,又是可敬的,也使我們在座的聽課老師感動,有這樣一位平易近人的語文老師是這些孩子的幸福!
當然,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講到“20世紀是從1901年到2000年時”,這里鬧了個笑話,算成到3000年了,不過陳老師及時糾正過來了。
以上純屬個人想法,不當處敬請批評指正!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案整理及評課
學習目標:
1.認識5個生字,能正確朗讀16個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能說出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4.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產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準備:課件、搜集20世紀科學技術發展成就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同學們,當你按動遙控器看電視的時候,當你打開冰箱取飲料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與同學交談的時候,當你登錄網站查閱資料的時候……你能感覺到什么?(科技發展迅速,科技使我們的生活變得美好)
2.這節課,咱們就來學習一篇表現科技發展、生活變化的文章。(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照片中這位慈祥的老爺爺就是路甬祥,他是中國科學院院長,一個非常有名的科學家。
4.理解課題:讀過課題有什么問題嗎?
(學生可能提出:
a.什么是呼風喚雨?——指名一生解釋。——引導: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其實是指能夠支配和控制……?——生答:大自然。——能夠支配控制大自然,多了不起呀,能把那種氣勢讀出來嗎?再讀課題。
b.是誰呼風喚雨?
c.為什么能呼風喚雨?——歸納:這個問題提得好,這個世紀是靠什么力量呼風喚雨的?
d.呼風喚雨的世紀是哪個世紀?
e.呼風喚雨的世紀是什么樣的?
f.為什么這個世紀能夠呼風喚雨?
相機板書:誰?靠什么?哪個?什么樣?為什么?)
二、全文初探
1.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都很棒,下面就請大家帶著這些問題默讀課文,隨時畫出答案。師板書:( )世紀,( )靠( )呼風喚雨。
[評:通過這一填空,把學生的問題進行梳理,便于他們瀏覽自學課文。]
2.交流,填空。
3.(指后兩空)考考大家,這兩個答案是從哪句話得來的?能讀一讀嗎?發現了嗎?這個句子有什么特點?(設問)
4.(指第一空)這個答案是從哪兒找到的?齊讀句子。縱觀全文,這個句子起什么作用?(生可能說到總起段、中心段)師引導:前幾天學課文,咱們學到了結尾和題目相照應,叫什么?(篇末點題)這篇課文呢?(引導為開頭點題)
[評:這一環節的設計體現了教師主導,同時也注意了把空間留給學生,學生并沒有學過開頭點題,但聯系舊知,他們完全有能力自己總結。因此教師引導學生回憶舊知后,便把空間和機會留給學生,讓他們自己由篇末點題悟得開頭點題。]
三、精讀文章三、四自然段。
1.為什么說20世紀,人類靠科技呼風喚雨?那就需要研究一下20世紀之前的上百萬年,以及20世紀以來的一百年了。(板書:百萬年 百年)看看,這兩個時間段,有什么感受?
2.在如此漫長的百萬年間,在如此短暫的一百年中,人們的生活狀態分別是怎樣的?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三、四自然段,把相關的句子畫下來。
3.交流句子,第三自然段中你畫了哪幾句話?出示:
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4. 師引讀:那時候沒有……,沒有……,沒有……,也沒有……。那時候還沒有什么?能不能聯系我們的現實生活進行補充?出示: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那時沒有( ),沒有( ),沒有( ),也沒有( )。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5.總結:在這長達百萬年的歷史中,什么也沒有,(板書:沒有……)想象一下,人們過的是怎樣的日子?(靠天吃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十分寂寞……)
[評:填空的設計,不單為了訓練學生說話,更是為了通過這樣的說話練習,讓學生感悟20世紀以前的百萬年中,人們的生活是如何單調寂寞,艱難貧困。
不足之處:作者寫20世紀前的百萬年,還是為了反襯20世紀的百年,兩者之間的對比關系強調的還不夠。教學中應該在抓住“幻想”這個點,設計如下教學環節:
1.寂寞單調的日子中,人們只能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自己的幻想中。他們可能在幻想什么?(幻想能看到遠方的親人,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幻想能飛上月亮,看看那輪皎潔的明月;幻想能有一種快于騾馬的交通工具……)
2.過渡:百萬年中,這一切只能是幻想,人們只能在幻想中艱難度日。但是,在20世紀,僅僅一百年的時間中,這一切都變成了現實。]
6.過渡:在長達百萬年的歷史中,人們一直過著寂寞無味,靠天吃飯的日子。但是,20世紀,僅僅一百年,人們的生活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你畫了哪些句子?指名讀,出示:
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系緊密的“地球村”。人類生活的舒適、方便,是過去王公貴族想也不敢想的。科學在改變著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
7.看看這兩個分句,同學們有什么發現?可提示:第一個分句說的都是人們的發……?第二個呢?板書:發現 發明。能根據這些說說“發現”和“發明”的區別嗎?(發現:原本就有,后來人們才找到它,研究它;發明:原本沒有,是人們新創造出來的。)還能分別幾個例子嗎?
8.有了這些發現和發明,人們的生活有了哪些變化?比如:有了電話這一發明,相隔遙遠的人們可以隨時通話,互通信息,交流情感,電話使人們的精神生活得到改變。你能這樣說一句話嗎?(提示生:也可以說發現、說物質生活)出示:
有了( )這一( ),( ),( )使人們的( )生活得到了改變。
[評:以上理解“發明”“發現”這一環節的設計,體現了這樣幾個層次:
a、出示分句引導發現,總結詞語。
b、根據分句理解詞語。
c、舉出例子深化理解,此環節中,學生開始的發言并不到位,提到發明,他們只想到了那些探月衛星、電子蛙眼、雷達等等,脫離了自己的生活。此時,教師引導:不單這些,從咱們的日常生活中找一找,哪些是20世紀的新發明?這一點撥打開了學生的思路,于是他們馬上說出了如手機、電視、冰箱之類的日用品,這些都屬于20世紀的新發明。
d、說話練習,鍛煉學生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不足之處:兩個分句其實照應了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句中提到的這些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明和發現,是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第二自然段同樣是文章的總起段,此處教師總結時可以引讀句子。]
9.小結:即使相隔千里萬里,只要打個電話就能互訴情誼,只要利用網絡就能立刻見面,只要坐上飛機就能相聚相守,廣袤的地球好像一下子變……?(小了)所以,人們稱之為……?(地球村)
10.20世紀,人們有那么多的發明,那么多的發現,說也說不盡,回顧著這一切,你現在心情怎樣?(自豪、激動、高興)帶著這種感情,咱們一起讀讀這幾句話。
11.文章中還有了一句詩來寫這些變化,趕快找找,是什么?聯系上下文,你怎么理解這句詩?(下過大雪,許許多多的樹上都落滿了積雪,像開滿了白色的梨花。比喻人們的發明和發現很多。)能給大家讀一讀嗎?提示喜悅之情,齊讀。
12.把咱們剛才畫的兩處句子聯系起來看,同學們發現文章的寫作特點了嗎?提示: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13.過去百萬年中只存在于人們幻想中的東西,在20世紀的一百年中都變成了現實,順風耳就是……?千里眼呢?騰云駕霧呢?
14.這一百年的改變,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讓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能用自己的話評價一下這一百年嗎?出示:這是( )的一百年
四、回歸課題
正因為同學們所說的這一切,所以,我們不得不由衷贊嘆,20世紀確實是一個……引讀課題。
[評:作者作為中國科學院的院長,他是滿懷著自豪、激動之情寫作本文的,也正因如此,他的文章有些片面。其實百萬年和百年之間,是量變積累到質變飛躍的過程,如果沒有那百萬年的積累,也肯定沒有20世紀100年中飛躍。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20世紀的戰爭死亡人數,超過百萬年中歷次戰爭死亡人數的總和;20世紀的疾病瘟疫爆發,也超過以往任何世紀。科技的發展帶來了毀滅性的破壞,現代科技改變了人們的物質、精神生活,但也帶來了一種虛浮的繁華。教師授課時如果能把這些也傳達給學生,就會引發他們更深刻的思考,讓他們看待問題更加客觀、理性。]
附 板書:
29 呼風喚雨的世紀
百萬年:沒有……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百年:發明 發現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 篇8
教材說明:
這是一篇介紹二十世紀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文章。中國科學院院長僅用幾百字就清楚地介紹了20世紀一百年間科學技術發展的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喚起學生熱愛科學、學習科學和探索科學的濃厚興趣。
本課采用總——分——總的寫作方法,不僅層次明晰,同時使得原本枯燥的說明變得條理清楚,有條不紊。在說明方法上,作者運用了比較、舉例子、引用、比喻等方法,將科學技術發展的百年歷史清晰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篇幅短小,說用力極強,給讀者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詞,能夠規范地書寫要求會寫的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正確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一百年來科學技術的發展及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變化。
3、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體會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系生活實際,淡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4、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妙的興趣。
授課時間:2課時
第一學時:
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示課題
對于這個課題,你怎樣理解。
(世紀:每一百年稱為一個世紀。呼風喚雨:在詞典中解釋為使刮風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現在比喻能“支配自然”。“呼風喚雨的世紀”是指人類能利用科學技術來支配自然的二十世紀,即1900年到2000年)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為什么說“二十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讀時既要讀準字音、讀順課文,同時還要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他們讀得是否準確?
3、檢查生字詞
這些生字詞離開了課文,看你是否還記得?
(指名讀,開火車讀,同桌檢查讀等)
4、對于這些生字詞,你有沒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從音、形、義上提醒)
5、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及文章的層次結構。
(本文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
三、細讀品悟,入情入境
1、自讀自悟
為什么說二十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文中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來說明的?請同學們靜下心來默讀課文,結合你課前查閱的資料和文中的重點語句細細體會好嗎?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做上標記。
2、導讀品悟
誰能把你的體會對同學們說一說?(重點引導學生邊讀邊理解體會2~4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引導從兩個設問句中體會。
它們強調了現代科學技術對于人類呼風喚雨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在理解、“發現”和“發明”的區別的基礎上,通過“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觀程度大大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年的總和”,來體會“呼風喚雨”,體會科技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變化之大。
第三自然段
圍繞“二十世紀前后,人們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樣?”這一問題展開討論。
結合課前查閱的資料,談談“農耕”社會是怎樣的社會,神話里的“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是怎樣的本領,猜想古代人們還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人們為什么要有這些幻想。
再結合課前查閱的資料,說說在近一百年中人們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變為現實。
體會“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一引用在本文中的作用。
(這是一過渡句,說明現代科技成就之大,范圍之廣,變化之快。)
通過20世紀前與后進行對比,學生體會“二十世紀為什么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第四自然段
先讀書中例子,再選擇自己了解到的例子,和同學交流現代科學技術的成就及其給人類帶來的便利。體會舉例子說明方法的好處。
(每自然段在學生理解課文后,引導他們帶著自己的體會有感情朗讀課文)
四、總結延伸,升華情感
同學們剛才隨作者一起,回首了二十世紀的百年歷程,讓我們感受到了二十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請看伯特蘭、羅素說的話。
1、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2、想象科學技術還將創造怎樣的奇跡,還將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
五、質疑問難,深入探究
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六、欣賞品味,拓展延伸
1、賞讀
多么輝煌的二十世紀,讓我們再盡情地讀讀課文,體會科學技術的魅力。
2、小練筆
(任選一題)
① 把這篇課文讀給爸爸、媽媽或其他長輩聽,請他們說說科技帶來的變 化,再把他們說的寫下來。
② 想象二十一世紀科技將給我們的社會和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把你的想象寫下來。
③ 把你學完這篇課文的感受寫下來。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了解科學技創造的奇跡及威力,感受科學技術發展的驚人速度及變化。
2、通過分析語句,體會內在含義。
3、能聯系生活實際,暢談自己的感受及未來。
教學重點:
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帶給人類生活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含義較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發散思維,導入新課:
1、假如沒有電視,沒有電腦、沒有電話……我們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的?學生自由發言。
2、還有哪些科學技術帶給了人們方便?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結合課件演示,小結,板書課題。學生談談對“呼風喚雨”這個詞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同桌之間共讀課文,相互檢查預習情況。要求做到聲音自信、朗讀正確、流利。
2、分小組分自然段讀課文。
3、自讀課文,根據自己的學習積累,談一談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學習本課?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有重點地進行引導。
4、學生默讀課文,歸納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先同桌交流,然后全班邊讀邊交流。
課件出示輔助練習,全班交流完成:
①________是一個________的世紀。
② (誰)靠 (什么)呼風喚雨。
③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 (一句詩)來形容。
④20世紀人類的科技成就 (用一詞),改變了人類的生活。
⑤是 (什么)創造了人類的美好生活。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全文圍繞哪一段來寫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齊讀。
2、自主學習,看看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圍繞中心段來寫的。以小組為單位,邊讀邊找邊總結。
3、全班朗讀匯報交流:
①讀第2自然段,并對比“發明”和“發現”的區別。朗讀總結板書:
人類靠現代科學技術呼風喚雨
②讀第3段,回憶歷史,“千里眼”“順風耳”指什么?說明什么?找出相關的語句,板書作對比:
過去用千里眼順風耳寄托愿望
③理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通過相關詞句體會科學技術發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④默讀第4段,勾畫出現科學技術的發展,學生歸納總結:
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天體探索奧秘電視電話因特網飛機火車遠洋船……
⑤齊讀第5段,根據相關語句,師生總結板書:
回顧歷程科學創造神話美化生活
展望未來科技創造奇跡改善生活
四、暢談收獲,總結提高:
1、再次談談你對“呼風喚雨”的理解。
2、結合我們的身邊,再次談談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的舒適和方便。
3、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五、作業:
1、小練筆:《暢想未來》
2、手抄報:《科技時代》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的】
1、認識生字,學會生詞。
2、讀通課文,讀懂課文,理解課文中的句子。
3、教育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利用科學,了解現代的新科技和取得的新成就。
【教學準備】
1、課件,收集有關現代科技的新成就。
2、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
同學們,我向問問大家,和你們的爺爺、奶奶小時候相比,你們的生活有什么變化?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生活變化的課文,讀題,理解課題,當看到呼風喚雨就想到誰?
呼風喚雨:原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風下雨,現在引申為“能夠支配自然的一種巨大力量”。
現在我們就和路甬祥叔叔一起感受生活的精彩。
簡單介紹路甬祥。
二、自讀課文
1、讀準字音,看請字形。
2、把讀不好的多獨幾遍。
三、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詞讀、理解,相機出示圖片幫助理解詞語:
農耕社會、依賴、潛水艇、船舶、原子核、程控電話、因特網、騰云駕霧、歸根到底、出乎意料
2、讀句子,把自己讀不好的句子讀出來給同學們聽聽,糾正字音和斷句等。
(長句不好讀,外國人的名字不好讀、多音字易錯、翹舌音度不準……)
四、默讀課文
課文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找中心句)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五、自學課文
把你能感受到20世紀呼風喚雨的句子勾畫出來,體會體會。
六、小組內交流自學結果
七、全班交流,理解課文
1、學習第四自然段:
⑴ 找出句子體會:
如: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系緊密的“地球村”。
作者是用什么樣的表達方法來說明我們這個世紀是個呼風喚雨的世紀的?
(舉例子)
⑵ 拓展一下:
你還知道哪些現代科技新成就?
(生活、醫療、軍事、航空、交通等方面)
⑶ 出示收集的相關現代科技新成就的圖片。
⑷ 學習這段的后部分內容:
過渡:
人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我們的生活怎樣呢?
讀句子:
人類生活的舒適和方便,是連過去的王公貴族也不敢想的。科學在改變著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
體會作者是說明表達方法來說明我們這個世紀是個呼風喚雨的的世紀的?
(做比較)
體會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哪些變化?
過渡:
我們現在的吸過來府生活是古代的幻想,今日的現實,古代還有哪些幻想都已變成現實的?
我們現在發明發現這么的新成就能不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嗎?
齊讀: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2、學習第三段:
⑴ 讀句子,相機出示課后的句子體會:
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理解“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原指什么?現在指什么?
⑵ 拓展一下:
古代還有哪些幻想已經變成現實了的?
(土行僧……地鐵,一日千里……飛機,想入海……潛水艇……)
⑶ 從這段中的哪兒還能感受到呼風喚雨?
出示句子體會:
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
讀句子,說一說愿意,在聯系課文的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現代科技發展之快、之多)
體會的讀一讀。
在這近百年中我們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新成就,能不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嗎?
齊讀: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3、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
我們現代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到底是誰在呼風喚雨呢?
⑴ 找出句子體會一下。
⑵ 讀第二自然段體會,板書:
現代科學技術←人類
⑶ 理解“發明”和“發現”:
發現:原本就存在那里,只是沒有被人們知道。
發明:原本沒有這個東西,是人們創造出來的新東西。
⑷ 用“發現,發明”說話練習。
⑸ 了解新成就,區別判斷發明和發現:
出示課件:
x射線、 空調、 維生素、彩色膠片、青毒素、圓珠筆、激光、
雜交水稻、移動電話
⑹ 在這段中還有類似的詞語嗎?找一找,理解一下:
改觀 改變
過渡:
20世紀人們利用科學成就使我們實現了古代人那么多的幻想,使我們過上了幸福生活。是古代的幻想,今日的現實,是幻想讓我們有了努力的目標,是努力讓我們過上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這時,你們也插上想像的翅膀,當一名小小設計師,描繪一下你明日美好的未來。(可以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畫圖表現)你現在就是小小設計師,描繪一下你心中明日的美好前景吧!
八、總結
同學們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使你們的未來生活更精彩,只要你們大膽的想像就一定發現和發明更多的新成就。就用奇思妙想中董浩叔叔一句話來結束吧。
齊讀: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板書設計】
改變 改觀
現代科技 人類生活
發明 發現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 篇11
主題:科學的力量——呼風喚雨
步驟:在閱讀中感知科學呼風喚雨的神奇力量;
從生活體驗中激發愛科學的熱情;
在美好的憧憬中樹立樂于為科學而奮斗的理想。
教學內容:《呼風喚雨的世紀》第2課時,初讀課文、生字新詞已在第一課時完成。
教學目的:
1、有感請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閱讀感受。
2、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創造的奇跡及威力,感受科學技術發展的驚人速度,及給人類帶來得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得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理念:
1. 扎根語文課堂,依據本篇課文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抓住“呼風喚雨”這個在文中起著提綱挈領的詞,通過自主閱讀、大膽想象、討論交流等形式,使學生自主體會,咀嚼文本精華,內化自己的語言情感,進行筆記、說話、寫作等語言方面的訓練和語文能力的培養。
2. 突破時空限制,精心創設情景,引導自主學習。彰顯個性,使學生有自由的發展空間,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加強學科整合意識,在語文的學習中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熱情,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走向知識、語言、精神的同構共生。
一、觸摸“呼風喚雨”
師:(板書:)誰能讀準這個課題?
生:(讀課題)
師:真能干,把“呼風喚雨”這個詞讀得非常準。下了些工夫吧!
生:“呼、風、喚”這幾個字很拗口,我讀了好幾遍,現在讀順口了。
師:你這種方法好哇,我們大家都來練練。
生:(自由練讀,齊讀。)
師:在你們的印象中誰能呼風喚雨?他們都靠什么來呼風喚雨?
生:神仙、道士,他們一作法,就會刮風下雨。
生:海龍王也有超人的法力,能呼風喚雨。
師:同學們說的是古代傳說中的呼風喚雨的事,(課件出示文章第1自然段“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紀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感受感受。
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文,思考并初步感受“呼風喚雨”。)
[設計意圖:自然質樸的直入課題,有的放矢的研讀易錯字音,把語言文字的訓練落到了實處,巧妙的引出重點詞,為后文的學習作鋪墊。]
師:20世紀是誰來呼風喚雨呢?
生(齊):是人類。
師:人類靠什么呼風喚雨呢?
生(齊):靠的是現代科學技術。
師:在課文第二自然段中找出這兩個問句,像這種自問自答的句子叫——
生:設問句(批注)。
師:你們來問,我來答,聽聽我答出了什么語氣。
生:是誰來呼風喚雨呢?
師:當然是人類。(自豪的)
生:靠什么呼風喚雨呢?
師:靠的是現代科學技術。(驕傲的)
師:從我語氣中你聽出了什么?
生:自豪、驕傲。
師:你能比我更驕傲,更自豪地把這句話讀一讀嗎?試試。
(師生有感情地合作讀第二自然段的設問句部分。)
[設計意圖:由設問句自然過渡到第二段的學習,在師生合作讀文中掌握設問句的語氣和用法,培養讀書批注的習慣。]
師:具體地說,人類是怎樣利用科學技術來呼風喚雨的呢?
生:人類利用科學技術獲得了許多發現和發明來呼風喚雨。
(課件出示辨析例句:
“發現 發明
魯班( )茅草的葉子上有許多小齒,可以輕易劃破人的手,就模仿茅草的葉子( )了鋸。”)
師:會選嗎?
生填詞辨析。
師:“發現和發明”的意思相同嗎?
生(思考): “發現”指的是本來存在的事物被人們找到,“發明”指的是以前沒有的事物被人們創造出來了。
[設計意圖:討論區別“發現”和“發明”的不同意思,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會使用語言,拓展了練習,語文學習落到實處;]
二、感受“呼風喚雨”
師:快速瀏覽全文,找出文中哪些地方寫的是人類的發現,哪些是人類的發明,用“——”勾畫出來。
生:“人類登上月球 , 潛入深海 , 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 , 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這些是人類的發現; “20 世紀 , 電視 、程控電話 、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 、 高速火車 、 遠洋船舶等 ”是人類的發明。
師:你發現這段話中哪些詞用得好,用喜歡的符號做上記號。
生:我喜歡“登上、潛入、洞察、探索”這幾個詞,感覺特別整齊,好讀。
生:我覺得“登上”一詞用得特別好,感覺到月球上就像上臺階一樣容易。
生:我覺得“潛入”用得好,把人類在深海里的輕松自如寫得活靈活現。
師:“洞察”可以換成“觀察”嗎?
生:不行,“洞察”是觀察得很清楚,人類連百億光年外的天體都能洞察,足見人類的力量大。
師:真是會思考的孩子,讀書就是要這樣一邊讀一邊想,才會有收獲和發現,以后我們在作文時也要注意煉詞煉句。接下來讓我們把這幾個詞規范地書寫在積累本上,看誰寫得最漂亮。
生書寫詞語。
[設計意圖:有層次地讀書,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培養讀、思、悟、批注勾畫的讀書習慣,從文中學習遣詞造句的方法,積累語言和寫字訓練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師:女生美滋滋地朗讀“人類登上月球……地球村”,男生邊聽邊想:哪些發現或發明是你聽說過、見過、使用過的?還有哪些是你不了解的?提出來和同學交流交流。
女生讀文,男生聽、思、批注。
師:看看吧,這就是二十世紀的發現和發明。(播放20世紀科學技術成就的發現和發明的視頻。)
師:讀了這段文字,看了這段影片,你有何感想呢?把你想到的和身邊感受到的在小組內交流交流。
生討論交流。
生:我們天天都能看電視,我最喜歡“探索與發現”這個節目。
生:我喜歡“動物世界”,我從中了解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動物趣事。
生:我喜歡上網,我可以在網上和媽媽聊天。
生:我一愛在網上下象棋,那里高手可多了。
生:我坐輕軌火車,據說時速可達到500公里以上。
生:什么是原子核?
生:原子核是原子的中心部分,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生:我知道前不久我國的“嫦娥一號”衛星成功發射,現在已經正常工作了!
師:是啊,老師這兒正好帶來了昨天“嫦娥1號”首次拍攝到的照片。(課件出示“嫦娥1號”首次拍攝到的照片。)
生:哇!真了不起啊!(由衷地感嘆)
生:20世紀的科學技術發展得太快了!
生:我覺得現在人們的生活真是太舒適、太方便了!
……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句閱讀文本——直觀形象的視頻資料——學生討論交流,在生生互動中深刻的感受到20世紀的科學技術發展之迅猛。]
師:20世紀的發現和發明僅僅是這些嗎?你還知道20世紀有哪些發現和發明,把收集到的資料用“20世紀………”的句式說給同學聽聽,說話時注意用上準確的詞語。
生:20世紀,人類發明了電風扇、空調、烤火爐、把春天搬回了家。
生:20世紀,人類發明了洗衣機,使母親不再那么勞累!
生:20世紀,人類發現了青霉素,使人類遠離了疾病的折磨。
生:20世紀,手機走進了千家萬戶,人類的生活從此更加精彩。
[設計意圖:課前收集的資料和模擬優美范句說話相結合,不僅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還潛移默化的培養了學生使用語言的能力。]
師:是啊,面對這樣輝煌的成就 , 這樣巨大的改變 , 你的心情怎樣呢?請讓我們把這種心情讀出來吧!
生齊讀:“20世紀……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物質文化生活。” (高興 、激動、自豪 、幸福地)
師:20世紀科學技術獲得的成就說也說不完,作者不可能一一例舉,只選取其中有代表性的進行說明,這種方法叫做“舉例說明”。(板書)
生在書上批注。
[設計意圖:水到渠成地點滲透了說明方法,使剛接觸到說明文的學生容易理解,達到了課標中的“閱讀說明性文章,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的教學要求。]
三、夢想“呼風喚雨”
師:在那上百萬年的漫長的歲月里,我們的祖先是怎么熬過來的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三段,找出具體說明人類在20世紀以前,在科技不發達時的生活情況的語句,用“~~~”勾畫出來。
學生閱讀勾畫。
生:那時候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
師:讀了這句話,你感受到人類過去的生活過得怎樣?
生:非常艱難。
師:你能把這種艱難讀出來嗎?試試吧。其余同學閉上眼睛想畫面,你也許能看到些什么呢!
生讀文想畫面。
師:聽了他的朗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誰來說一說。
生:那時沒有電燈,我仿佛看到了他們生活在無邊的黑暗中。
生:那時沒有電扇、電視,人的生活很貧窮。
生:我仿佛看到了《鋤禾》中描繪的景象:“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
師:想了解古人是怎么生活的嗎?我特別有幸乘坐著時空返回機回到了古代,實地考察了古人的生活,現在,我就來當古人,你們來當小記者,把你想知道的問題提出來吧!
生:尊敬的古人,請問你們吃些什么啊?(好奇的,紛紛舉手)
師:吃的嗎,連白米飯也不能常吃到。那時候沒有打米機,只能人工用碓舂米,一個大勞動力一天也不過舂百十斤米。
生:太難了!現在用打米機十多分鐘就能打上百斤米。(同情的)
生:那時沒有電燈,請問你們用什么來照明呢?
師:用菜油燈,在碟子中放一莖燈草,點燃了照明。它的光十分微弱,還只有有錢人家才能照菜油燈,一般百姓只能借月光或摸黑。
生:囊螢夜讀中的車胤還用螢火蟲來照明呢!(舉手補充)
生:那時候沒有汽車、火車,你們出遠門怎么辦?
師:騎馬,坐轎,乘船就算是最好的了。請問記者先生,現在你們從榮昌去重慶來回得多長時間?
生:3個小時就足夠了。
師:這么快呀!我爺爺年青時販運貨物到重慶,來回得10天左右。
生:啊!(不約而同地驚嘆。)
……
師:我們在那個科學技術不發達社會里,一切只能順從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我們也有美好的愿望,我多想擁有一雙千里眼,看到遠方的景象啊,親愛的記者先生,你們能幫我實現夢想嗎?
生:天文望遠鏡可以看到遙遠的星球。(發言十分踴躍)
生:還可以用衛星掃描。
……
師:我多想有一對順風耳,聽到遠方的聲音。
生:使用電話和手機,你可以和遠在異國他鄉的朋友對話。
生:還可以用語音聊天,不花一分錢的喲,想聊多久就聊多久。
……
師:我多想變成一個騰云駕霧的神仙,在一瞬間到達遙遠的地方啊!
生:你可以坐汽車、火車、飛機。
生:宇宙飛船更快!超爽,真正的騰云駕霧的感覺!
……
師:真沒想到啊,以前人們總認為這美好的想法就象夢一樣遙不可及,只能是幻想而已,我們的祖先大概誰也沒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們那么多幻想——
生齊:紛紛變成了現實。
師:“誰也沒有料到”用前文的一個詞來說是——
生齊:出乎意料。
師:真是太出乎意料了,愚公移山能實現嗎?
生:能,挖土機可以來幫忙。(自豪的)
師:修萬里長城還要征集十萬民工嗎?
生:不用了,我們有起重機和塔吊,比巨人和大力士還厲害呢!
[設計意圖:創設“采訪古人”這一情景,返回時空,以突破學生因時代差異了解古人生活艱難這一難點;在師生互動, 生生互動中感受科學成就之大。]
師:20世紀的成就,用一句詩來形容它就是:
生: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課件展示詩句意境。)
師:這句詩出自唐朝著名邊塞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形容紛紛大雪好似梨花開放。這樣的雪景真美啊!如果用詩人寫的雪景來比喻 20 世紀的科學成就 , 那這個成就是怎樣的?
生:太大了!
師:能將這種“大”和“快”讀出來嗎?男女生來比一比吧。
(生賽讀“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突出“忽如一夜”“千樹萬樹”)
師:是啊,“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多么了不起的科學技術,多么偉大的世紀!
師:祖先的幻想 , 今天的現實!多么強烈的對比呀!你感受到了嗎?其實 , 對比是一種很好的說明方法 。
師:你們再讀讀整段話 , 看誰能把這種強烈的對比讀出來。
生練讀 , 再指名讀書(略)。
師:美好的愿望能在 20 世紀一百年中紛紛變成現實 , 我們又怎能不說——
生:20 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師:課文第三自然段寫20世紀以前,人類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是否與課文內容無關,可以省去?為什么?
生(思考):文章第三自然段說明古人生活之艱難,第四自然段說明了今人生活之舒適,古今社會形成鮮明的對比,使我們更感受到20世紀是多么了不起。
師:請男生讀第三自然段,女生讀第四自然段,讀出祖先的期盼和今天的自豪。
生讀文體會。(略)
師:大家發現沒有 , 這兩段話用什么方法在告訴我們 20 世紀的成就?
生:舉例 、對比。
師:有什么好處嗎?
生:更加直觀 , 了解更清楚。
[設計意圖:在多種形式的閱讀中,體會古今生活鮮明的對比,感受科學技術的偉大,發現說明方法。]
四、超越“呼風喚雨”
師:回顧過去,人類歷史已經有——
生:上百萬年了
師:20世紀僅僅只有——
生:100年。
師:人類社會的生活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輝煌的成就、巨大的改變全靠
生齊:——科學技術。
師:所以,英國數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說——
生齊: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
師:生在這樣的時代,是生逢其時。我們真是太幸運、太幸福了,讓我們來齊讀文章的最后一個自然段,把我們的驕傲和自豪讀出來吧!
生齊聲有感情朗讀課文第5自然段(略)。
[設計意圖:在飽含感情的朗讀中以讀代講體會文本,升華了感情。]
師:我們得謝謝那些敢于大膽想象的古人,更要感謝那些無數在科學領域無私奉獻,默默工作的科學家們。是他們創造了這個奇跡——
生:呼風喚雨的世紀(齊讀課題)
師:只有敢想敢做,才能創造出奇跡,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美好!孩子們,展開你想象的翅膀,你還想利用科學技術來實現些什么夢想呢?
(學生的話匣子打開了,發言十分踴躍。)
生:我想發明一種治療近視眼的藥水,現在的小朋友患近視的特別多,我要讓他們的眼睛重新明亮起來。
師:你的夢想也是我的夢想,我就覺得戴眼鏡特別不舒服呢!
生:我覺得現在的樓房特別占地特別多,我應該造一種可以移動的房子,就像汽車一樣,想到哪里就到哪里,這種房子價格便宜,冬暖夏涼,舒適極了。
師:真是一種大膽的想象,祝你成功!
生:我想像鳥一樣在天空自由飛翔,想飛哪兒就飛哪兒。
……
師:孩子們,今天的夢想就是明天的現實!21世紀就掌握在我們手中,我們將來要為科學技術的發展貢獻力量,把21世紀變成神通廣大的世紀!這就是老師最想對你們說的話。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放飛自己的夢想,大膽想象,激發起用科學創造奇跡的熱情,堅定為科學而努力奮斗的決心。]
作業設計:大膽想象21世紀科學技術將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自擬題目寫一段話或一篇文章。
參考題目:暢想21世紀 神通廣大的21世紀
21世紀,我要…… 21世紀的一天
附板書設計:
呼風喚雨的世紀
20世紀
科學技術 舉例
幻想 → 現實 對比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 篇12
一、復習導入,鞏固字詞。
1、聽寫部分詞語。
2、同學之間相互批改訂正。
3、我們剛剛送走的20世紀是個科技發達、呼風喚雨、神通廣大的世紀,請帶著你的理解將課題再讀一讀。
二、品析詞句,感悟科技之奇。
1、回顧上節課學生疑問,指導解決。教師拋出自己疑問:為什么20世紀的成就,文中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
2、學生小組討論,說明理由。
3、學生給老師釋疑:⑴詩句的本意。⑵用短暫的“一夜”形容一個世紀的原因。⑶你能對這“一夜”的“黑暗”,結合課文,發揮想象,做出具體描述嗎?⑷“千樹萬樹梨花開”在文中指什么?⑸結合你查找的資料,你認為還有哪些“梨花”也競相開放了?你能模仿課文中“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天體、探索奧秘”這樣的形式,說得更好一些嗎?⑹你能用朗讀表現出你的感受,讓老師有所感悟嗎?
4、適時完成板書:20世界呼風喚雨實現愿望
〔設計意圖〕
給教師釋疑,孩子們必定興趣盎然。在老師步步緊逼地疑問中,學生爭鋒相對地進行辨析。學生的思維火花被激活,他們主動帶著問題閱讀文本,與文本直接對話,不僅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很自然地進行了深層次的探究。
三、暢想未來,激起愛科學之愿
1、英國數學家、哲學家羅素怎么談“科學”?你是怎么理解的?請用一句話來表述。
2、課前的訪談調查肯定給你很多啟示,那么如果你是未來的設計師,請盡情你能描繪21世紀的藍圖。
3、根據你們的描繪,和著老師的板書,你能對出一個有關21世紀的下聯嗎?
四、充分準備,應對科學老師挑戰。
1、如科學老師到陣,則先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提示可以引經據典,舉例子作對比,甚至運用設問句等方法,結合所查資料,推選代表和科學老師pk。
2、如果科學老師未到陣,則將小組代表們的發言用錄音機錄下,課后和科學老師交鋒。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 篇13
一、解題導入。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路甬祥爺爺特意為我們小學生寫的。齊讀課題
課前同學們都預習過課文了,誰能告訴我題目中的世紀是指哪個世紀?隨機板書——20世紀(1900年——1999年共100年)課文講了這一百年里的什么事情?隨機板書:科學技術
二、初讀課文,學習新詞
20世紀是個神奇的世紀,人類在這100年間,創造出了前所未有的人類文明。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這個世紀,去看個究竟。打開書143頁。放聲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然后看大屏幕,讀讀這幾組詞語
三、檢查
1、指名讀讀準詞語的音,理解它們的意思能幫助我們更好的讀懂課文。
指名3位讀第一組詞語——哪些詞語的意思理解了?
2、第二組詞語
齊讀,看到這些詞語你們會想到了哪些人哪些事?
同學們,在人類歷史的上百萬年間,人們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簡介農耕社會)知道什么是農耕社會嗎?(那時的老百姓白天出來耕地種田,晚上回家休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根本沒有去想創造發明。所以——(課件)齊讀——生結合奶奶爺爺小時侯的生活經歷談談感受。
生活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年代,人們很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社會,可是自己卻又無能為力。怎么辦呢?他們只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但是20世紀,我們人類卻利用科學技術實現了祖先很多的幻想,實在太令人驕傲了!針對“千里眼 騰云駕霧 順風耳 ”說現代科技。
文中哪些地方也寫到20世紀先進科學技術的?讀課文畫出來,然后大聲讀出來
生說,師出示句子,指名讀(3位)——欣賞圖畫
課文舉出了天上飛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看得見摸得著的,也有看不見摸不找的。(開心地讀)
你們家里還有哪些高科技產品,談談你使用過后的感受。
生答。(句式:自從有了——,我們————)
師
b.師:20世紀除了這些發明外,還有其它的發明嗎?同學們還能不能舉出一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
4.師:這么多先進的、美好的、神奇的事物都在20世紀這一百年的時間里冒出來了。有一句詩對此進行了稱贊,哪句詩?
生:“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課件)
師:這句詩出自唐朝詩人岑參寫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形容紛紛大雪飄落在樹枝上,滿樹的枝頭好似梨花開放,我們來好好地讀一讀。
師:如果把20世紀的科學成就比作這場大雪,你怎么體會這句詩?(科技變化很大)你從哪兒看出無比巨大。——你說多不多呀?——你除了讀出多,還能讀出什么(板書變化大、快、多)
詩里面既能讀出快,又能讀出多,我們把這句話一起讀讀。
5.師小結:是啊,20世紀人類把很多幻想變成了現實。就讓我們合作讀讀第三、四自然段,再次感受一下農耕社會的落后和20世紀的科技的進步吧!
再齊讀課題,從題目看,現在的“呼風喚雨”還是講法力無邊的意思嗎?
你認為是什么意思?生說,指名說,原來現在是指用高科技支配自然的力量。(課件出示)——齊讀
現在練習寫字:觀察,需要提醒,生說,師范寫,生寫。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 篇14
尊敬的評委,親愛的小語界同仁:
大家好!
我執教的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29課《呼風喚雨的世紀》,這篇文章是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先生寫的一篇科技類說明文,文章僅用了短短的幾百字就清楚地介紹了20世紀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
科學常識性說明文,設計不好就容易成為資料展示廳或者科學常識課,失去了語文的本真,缺少語文的味道。因此,我覺得本課的設計應該始終圍繞理解、品味、運用語言來進行,在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凸現語文學科特點;在引領學生理解、品味、運用語言的同時,讓學生體驗20世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體會說明文的特點。
學生只有在課前占有大量的相關資料,才能更有效地參與課堂學習,才能在已有認知的基礎上,主動建構新的認知,產生新的體驗。20世紀有許多偉大的科技發明和創造,課前我布置學生搜集、閱讀了有關20世紀重大科技發明的文字和圖片資料,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深入理解課文奠定基礎,又能培養學生的課前參與能力,體現在生活中學習的大語文觀。
學問千千萬,起點是一問。開課我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這樣既可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又能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理清課文的思路。
課文第三、四段結合具體的實例用簡短、生動的語言介紹了科學技術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說明了人類20世紀科學技術的巨大成就。這兩段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是學生習得語言、學習表達方法的好材料。
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我采用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的方法,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自主學習的時空。但不是完全放任自流,而是借助自學提示和匯報時的相機指導,教給方法、明確任務,這樣既避免了學生自學時的盲目低效,又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
語文課就應該給學生提供大量的語言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游泳中學會游泳”。因此,我設計了兩組語言訓練,讓學生把課前搜集的內容采用文中的表達方式敘述出來,使學生課前搜集的資料不再是單純的資料展示,而成為學生的語言實踐機會;成為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加深體驗、揣摩表達方法的載體。
第三自然段末作者引用了一句詩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說明了現代科學技術的成就之大、范圍之廣。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我沒有按部就班地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而是將其調整到第四段之后。這樣,在學生自學完第三、第四自然段、看完視頻資料并進行了說話訓練的基礎上進行,使學生對詩句的理解水到渠成,輕松順暢,體驗也更加深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人教版教材之所以便教利學,教材里的泡泡發揮了重要作用,本課第二自然段后泡泡里的“‘發現’和 ‘發明’有什么區別”這一問題非常值得關注。我先讓學生結合已有經驗說說二者的區別后就暫且放下,到第四段時又引導學生在具體語境中找出哪些是發現、哪些是發明。這樣學生通過說說、讀讀、找找,主動參與學習,真切、輕松地體會到了作者用詞的準確。
這篇課文最后一段是對全文的概括和總結,也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但考慮到第一課時的教學容量,我把它安排在第二課時進行,把展望未來和交流小練筆結合在一起。在學生自我體驗的基礎上更能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熱情,相信會有好的效果。
(臨場經驗不足,學情把握不足,沒有更機敏的調控課堂出現的點,比如: )還年輕,教學之路還會很長,相信通過此次大賽的礪練,今后我會扎實走好每一步,懇請各位評委和同仁提出寶貴意見,我會努力!!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 篇15
課時目標:
1、認識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出乎意料、改觀、程度、依賴、農耕社會、騰云駕霧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課前準備:圖片
教學過程:
1、以“呼風喚雨”引入課題:
出示“呼風喚雨”問學生聯想到什么?(并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解釋這四個字)
2、檢查預習情況,整體感知課文。
出示生字:改、程、賴、耕、駕、幻、潛、核、控、聯、哲、歸
其中一些生字以形聲字作比較讓學生能較快掌握。如“程”對“呈”,“賴”對“籟”,“耕”對“耗”等。并注意生字讀音“潛qian”、“哲zhe”.
生詞掌握:呼風喚雨、騰云駕霧、依賴、洞察、原子核、歸根到底等。
3、在學習過生字詞的基礎上學生自由讀課文。(問題:1、“呼風喚雨”在課文中又是指什么?)
4、問:現在我們生活中你們認為高科技的東西有哪些?
出示卡片(如:電視、電腦、手機等)并引導學生說這些東西都是在20世紀中創造出來的。(20世紀是1900—1999年間)
5、學生朗讀1、2段: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以一個毋庸置疑的口吻說明了一個事實)。
出示“是誰來“呼風喚雨”?“靠什么呼風喚雨?”兩個設問句。
解析難句: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序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
“發現”和“發明”讓學生理解它們間的區別,并做出解釋再舉例。
問生:20世紀有哪些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呢?那下面老師就帶著各位來看看20世紀的輝煌。
6、閱讀第四段。(問:哪些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出示圖片:星球、海底)并舉出一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進行比較。
第四段用20世紀的人類和過去的王公貴族做比較,說明科學讓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物質生活得到了改變。
7、看完了20世紀接著我們回來20世紀前的生活來看看。
學生自由讀第三段。(出示圖片:農耕社會等)
問生:用你們對古代的認識說說當時的生活是如何?
欣賞佳句: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問學生對“千里眼”“順風耳”是如何認識的?古代的人為什么想像出這幾個人物?
分析它們在20世紀中電話、網絡、望遠鏡等可以實現了古代人們的美好愿望。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為什么要引用這句話,它說明了什么?
這段中概括20世紀前后巨大變化的句子是這句話用來形容某些生機競發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勢。表現了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變化之快,變化之大,是人們始料未及的,給人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8、學生通過學習后再一次朗讀課文1-4段。
課后反思:
這篇課文我主要是以20世紀前、后作比較,以及一些發明創造的來說明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性,并讓學生充分了解到是現代科學技術讓我們過上了比過去王公貴族還幸福的日子。
本文主要是圍繞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讓自己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上課思路主要是先先引題——學習生字詞——課文分析。
課文分析:
首先是第一段,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讓學生感受。
再是第四段,讓學生感受在這20世紀里發明創造出的東西讓我們的生活比以前王公貴族好,初步讓學生感受這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第二段是以設問句的形式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現代科學技術好。
前面說了20世紀接著就是20世紀前的生活了(第三段),這一段先說20世紀前人類是以神仙來寄托對生活的美好愿望,但是誰也沒想到20世紀的人類把它實現。
在上完這篇課文后也感覺到了一些問題的存在,首先是部分學生的積極性還調動的不夠,以后再上類似文章的時候應該注意,并想一定的辦法讓每個學生對這些內容都有興趣。其次就是自我感覺語速上過快,并且語言不夠簡潔主要是引導學生的內容過多了,不敢放手。這樣的話我應該針對這方面的不足自我反醒。再就是應該充分利用板書,如剛一遍自由讀的時候,學生提的問題應一一板書,這樣讓學生很快能明白也有利于在課堂內解決。在上課時包括平時學生的朗讀上也有些欠缺,自己的指導也不夠,以后也應該針對性的練習,并時刻讓學生注意朗讀技巧。最后就是對課文提的問題可能太細了,在上課時應該抓住一兩個重點問題展開課文。
課堂實錄:
師:“大家看到這‘呼風喚雨’四個字可以聯想到什么?”
生:“喊一聲風,風就來了,喊聲雨,雨也來了。”
師:“風婆婆”
生:“大圣”
師:“是的,這些神話人物的確可以做到?”
生:“龍王”
生:“神仙”
師:“我們所知道能呼風喚雨的東西就是神仙之類的了。”
師:“那下面老師呢就帶著各位到20世紀去瞧瞧,因為有人說它啊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咱們去應證一下。打開書143頁。”
生:“好。”
師:“首先我們來看看大家對一些生字詞認識否。朗讀黑板上的生詞”
生:“呼風喚雨 呼風喚雨 騰云駕霧 騰云駕霧……………”
師:“好,讀完生詞以后咱們來看看其中的一些難記的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以形聲字進行比較。
“程對呈、賴對籟、耕對耗、幻對幼、哲對折”
師:“注意字的前鼻音、后鼻音、翹舌音。”
生:“程cheng 呈cheng”
“賴lai 籟 lai ”
:師:“折 讀zhe,還可以讀she 。”
師:“潛字是多音字,潛入深海中應讀qian,第二聲。”
生:學生再一次讀
師:“看完了生字,我們就該來看課文了。好,大家自由讀課文,同時鞏固生字詞,并給課文題問題,開始。”
生:自由讀課文。
師:“讀完課問,現在請同學們來問老師問題了。”
生:“為什么要說是呼風喚雨的世紀呢?”
師:“這個問題非常好,咱們等會仔細聽就可以把這問題解決的。”
生:“是誰呼風喚雨?”
生:“洞察是什么意思”
師:“請哪問同學來幫助他”
生:“就是觀察的一意思”
生:“什么是因特網?”
師:就是網絡
師:“好,同學們提了這么多問題,我們等會給它一個一個的解決掉,那現在輪到老師問你們了。”
師:“現在我們生活中你們認為高科技的東西有哪些?”
生:“電視”、“電腦”、“電話”、“電燈”、“電”
師:“嗯,說的非常的對。那老師呢可以告訴你們這些東西都是在20世紀中創造出來的。”
生:“世紀是?”
師:“我們現在是21世紀,那20是哪些年?”
生:“1999到2000”
師:“那不是只有兩年形成一個世紀了嗎,一個世紀有100年的。”
生:“1900到1999。”
師:“對”
師:“現在我們的身邊有這些多高科技的東西,能不能呼風喚雨啊?”
生:“有時候還不能。”
師:“是的,除了這些還不夠呢,但是我們這課文第一句就是告訴你能呼風喚雨?那肯定是有原因的。接著我們看到第四段,大家一起讀。”
生:一起讀。
師:“好讀完了,大家再來告訴我,除了前面那些家電,還有沒有用現代科學技術發明出來的東西了。”
生:“有,太空飛船”
生:“神州七號”
師:“七號,還沒發射呢,剛發射的是六號哦,但我想應該在不久后就會發射成功的”
生:“航空母艦”
師:“很好,剛剛說的這些呢,都是能上天的。”
師:“那看看老師手上的圖,是什么知道嗎?”
生:“在太空上拍下來地球的圖片。”
師:“再看看這張” (月全食圖片)
生:“火星”
生:“月食”
師:“對,看來知識很豐富哦”
師:“那看了上天的,誰還能說說入海的呢?”
生:“潛水艇”
生:“氧氣瓶”
師:“嗯,是的,利用這些東西人類就可以下海了,看美麗的海底世界”(出示海底世界圖)
生:“好漂亮,漂亮的魚,漂亮的珊瑚蕉”
:師:“是很漂亮,那這些這么漂亮圖片又是怎么得來的呢?”
生:“潛入深海,拍的。”
師:“是的,那除了這些發明外,我們同學還能不能舉出一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
生:“原子核”、“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因特網”
師:“嗯,這些都是,同學們課后還可以去找一些這樣的例子。”
師:“同學們再這段話中找出說明現代人類生活真的很舒服的句子。”
生:“人類生活的舒適和方便,是連過去的王公貴族也不敢想的。”
師:“王公貴族人,大家知道他們的生活是怎么樣的嗎?”
生:“呆在一個很美麗的宮殿里,讓人服侍他。”
生:“穿著很好的衣服,”
師:“那他們平時出門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生:“馬車、轎子”
師:“古代有這些東西已經很不錯了。那我們現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生:“自行車、摩托車、汽車”
師:“光一個交通工具咱們現在就比以前享受多了,那他們有空時怎么消遣呢?我們現在又是怎么樣”
生:“在家里呆著,女子繡花,織布。我們現在會看電視、上網等等。”
師:“嗯,我是認為我們生活比他們幸福多了,過去的王公貴族也經不上的,是嗎。”
師:“我們現在來回答預習是同學們提出來的問題,是誰呼風喚雨?”
生:“是人類”
師:“靠什么呼風喚雨呢?”
生:“靠現代科學技術。”
師:“剛才呢看了這么多的出乎意料的東西,大家一起讀一讀最后一句話。”
生:讀“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
師:“這里有兩個字“發現”“發明”,誰可以來說說他們有什么區別?”
生:“發現是指本來沒發現的東西被發現了,發明是世界是本來不存在的人類利用科學技術發明創造出來的。”
師:“嗯,這位同學說的非常的好,那誰又可以來舉舉例子呢。”
生:“發現化石,發現了古代的東西,發明了電視、電”
師:“哦,就是古董。是的,這些都是被人類發現的以及發明的。”
師:“好看完了20世紀,那咱們再來看看20世紀前的生活又是怎么樣的呢?大家自由讀第三段,讀完后來告訴我古代生活怎么樣。”
生:讀第三段
師:“看完了,那大家來告訴我古代的生活是如何的,當然也可以有你自己的想法。”
生:“是信賴自然的農耕社會”
師:“那時沒有電燈、電話、汽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