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天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關部分,背誦課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以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感情.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會用"陸續""應接不暇"造句.
3,體會課文描寫景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感受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以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2,體會課文描寫景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鳥的天堂》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它主要記敘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們兩次游歷"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美麗的大榕樹和群鳥歡鬧的奇異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景色的熱愛和贊美.這是一篇經典課文,然而,在保護生存環境日趨重要的今天,又賦予了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內涵.因此,在教學時,我緊扣"自主——探究——實踐"的線索進行設計,努力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積極探究中獲得思想啟迪,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
一, 初讀課文,理"線索".
葉圣陶在談到閱讀教學的任務時,明確指出,把握作者的思路,理清課文的線索,是閱讀教學首要任務.我采用以下步驟完成教學:
1,引導質疑,提示題意:文中"鳥的天堂"指什么 在哪里 為什么稱為"鳥的天堂" 通過質疑,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
2, 初讀,理線索.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自讀,整體感知課文,同時著重思考以下問題:作者幾次去鳥的天堂,分別是在什么時候,每次看到了什么 這個問題并不難,學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去解決.教師放手讓學生去學,輔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通過自學,學生不僅讀通順了課文,而且把握了作者的思路,理清了課文的線索,達到了整體感知課文的目的.
二,自主學習,談感悟.
《鳥的天堂》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意境優美,感情真摯,很適合學生自己去體會,去領悟.這一單元的讀寫訓練重點也不再是分辨事物的靜態和動態了,而是閱讀時要有自己的見解.這一改變,也進一步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尊重學生,發揚民主,張揚個性,把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因此,我這樣引導學生學習:
1,抓段落,談感悟.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說說喜歡哪一次去鳥的天堂,并陳述自己喜歡的原因.
2,抓句子,談感悟.在學生暢談喜歡段落的基礎上,先引導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反復閱讀,細細品味,從文章的字里行間去尋找美.再組織學生討論,來談感受,談見解,在交流中,去再現生機勃勃的大榕樹,去再現鳥兒在枝頭歡唱,去感受美的畫面,美的韻律,美的語言,美的生命,美的行為,美的情感……
3,抓品讀, 促感悟.這是一篇訓練學生朗讀的好課文.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品讀".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段落,自己朗讀,自己感受是否讀出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然后在小組中讀,推薦讀得好的同學在全班同學面前比賽讀.
三,主動探究,悟"環保".
《鳥的天堂》確實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精品佳作,尤其是在大力提倡"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今天.教學中,引導學生去探究,透過表面現象看到實質:為什么這里會成為鳥的天堂 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環保意識,真是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