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的運算教學設計(精選12篇)
0的運算教學設計 篇1
內容 p13例6
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關于0的運算應該注意的問題。
重點:0不能做除數及原因。
難點:0不能做除數及原因。
關鍵:使學生掌握關于0的運算應該注意的問題。
教 學 過 程
一、 復習引入
1、計算下面各題:
122÷6 12+24-6 32÷2+123
(12-6)3 100÷(20+5) 120÷(230)
2、總結四則混合運算的計算法則。
四則混合運算法則:
在一個算式里,
1)、沒有括號: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我們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計算。如果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我們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2)、如果有小括號,我們先算括號里面的。
3、口算引入。小黑板出示:
(1)100+0= (2)0+568= (3)078= (4)154-0=
(5)0÷23= (6)128-128= (7)0÷76= (8)235+0=
(9)99-0= (10)49-49= (11)0+319= (12)029=
二、學習新知。
1、將上面的口算進行分類
加減乘除各一類
2、請你根據分類的結果說一說關于0的運算都有哪些?
概括總結關于0的運算。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
被減數等于減數,差是0。
任何數與0相乘都得0。
0除以一個數得0。
3、對于最后一句話你有什么疑問嗎?
小組討論:0能否做除數?
全班辯論。各自講明自己的理由。(0除以任何一個不是0的數都得0)
4、教師小結:0不能做除數。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為找不到一個數同0相乘得到5.
0÷0不可能得到一個確定的商,因為任何數同0相乘都得0。
三、課堂作業。
1、關于“0”的運算
學生舉例。
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
一個數減去0,還得這個數。
一個數乘0或0乘一個數,還得0。
0除以一個非0的數,還得0。
被減數等于減數,差是0。
2、p14、15頁 5、6、7、8
3、拓展延伸 根據分步算式列出綜合算式。
120-100=20 204=80
32÷2=16 80÷16=5
270÷3=90 890=720
123=36 24÷2=12 36÷12=3
100+25=125 125÷25=5
40-26=14 2014=280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
0的運算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到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對于小數加法同樣適用,能正確運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一些小數加法的簡便運算
2、使學生在探索與交流的活動中,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增強優化意識;逐步形成積極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的意識,體驗學習數學的成就感。
教學重點、難點:
知識的遷移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口算
用卡片出示練習九的第1題,指名口答。
2、出示例3中的四種文具。
如果讓你任意購買其中的兩種文具,你想買哪兩種?你會計算出所需要的錢數嗎?
二、探究
1、出示例3
這四種文具,小華各買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解答這個問題可以怎樣列式?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2、引導學生探索算法
你會計算這道題嗎?先算一算再把你的計算方法在小組內交流。
學生獨立計算,注意選擇學生采用的不同的方法,并指名板演。
3、比較:剛才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小華一共用的錢數,請同學們比較這些算法,你認為哪種算法更簡便些?
進一步追問用簡便算法的學生:你這樣算的依據是什么?
4、小結: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對于小數加法也同樣適用。應用加法運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數加法的運算簡便。這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的內容。
我們以前學習過哪些加法的運算定律?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加法交換律:
加法結合律:
這里的字母a、b、c可以表示怎樣的數?
指出:因為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對于小數加法同樣適用,所以這些字母公式里字母所表示的數的范圍既包括整數,也包括小數。
三、練習
1、完成““練一練””的第1、2兩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讓學生說說怎樣算簡便。
2、完成練習九的第2題
學生練習
比較每組算式的計算過程和結果,你有什么發現?
指出:整數減法的一些規律小數減法里同樣適用,也能使一些計算簡便。
3、完成練習九的3~5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第4、5題的思考過程,說出每一步計算結果的實際意義。
四、全課總結: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對自己的學習表現怎樣評價?
0的運算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上《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理解并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按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主動體會整數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能運用運算律進行有關分數的簡便計算,體驗簡便運算的優越性。
2、使學生在理解運算順序和簡便計算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觀察、比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積累數學學習的經驗。
教學重點:
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難點:
靈活使用運算律計算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重溫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1、板演:5/8×18 1—3/4 4/5÷3/4 2/3+4/7
說說分數四則運算的方法。
2、談話:中國結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工藝制作,元旦時我們班將用它來裝扮教室。出示場景圖:小的中國結每個用4分米彩繩,大的中國結每個用6分米彩繩。兩種中國結各做18個,一共用彩繩多少米?
3、學生口頭列式,說說運算順序。
4、提問:兩種方法,哪一種計算更簡便?為什么?
4、小結: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還可以使用運算律使計算更簡便。
二、主動探索,理解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1、將數據改為例1的場景圖,學生自主列出綜合算式。
板書:2/5×18+3/5×18 (2/5+3/5)×18
2、交流兩種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時你是怎樣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關分數的算式中,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運算,稱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這兩道算式都屬于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4、獨立思考,嘗試計算
(1)提問:根據以往計算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經驗,想一想,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使學生明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2)嘗試:這兩道算式你能試一試嗎?
學生分別計算,指名板演。
5、交流算法,理解順序
讓學生結合具體問題情境說說運算順序。說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小結: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
三、算中體驗,把整數的運算律推廣到分數。
1、討論:這兩個算式,如果讓你選擇,你喜歡計算哪一個?為什么?
使學生明確第二個算式因為括號內的和是整數,所以計算比較簡便。
2、觀察:這兩種算式有什么聯系?
得出:兩種方法從算式來看,其實是乘法分配律的運用。
3、引導:兩個不同的算式,求的都是“一共用彩繩多少米”。從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發?
4、小結:整數的運算律在分數中同樣適用。我們在進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時,要恰當地應用運算律使計算簡便。
四、練習鞏固,正確計算。
1、練一練第1題
先讓學生說說運算順序,再計算。
反饋時: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算法,第1題的除法和乘法你是怎么處理的?
小結: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但整數四則混合運算通常是一次計算出一個得數,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乘除法連在一起時可以同時運算。
提問:你是怎么檢查結果是否正確的?
使學生重溫檢查的方法,養成習慣:(1)數字、符號有沒有抄錯;(2)每一步的計算是否正確;(3)書寫格式是否規范。
2、練一練第2題
獨立完成
交流時,說說應用了什么運算律或運算性質,為什么要這樣算。
提問: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在使用運算律時,有什么特別之處?
小結: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在使用運算律時,常常是使用運算律湊成整十或整百、整千數再計算,但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在使用運算律時,通常是湊成整數,或者觀察是否有利于約分。計算步數較多的題時,要隨時注意使運算簡便。
3、練習十五1、2題
獨立完成
五、全課總結
說一說: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或不足?
計算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時,你覺得你對同學們可以提出什么樣的友情提醒?
六、練習設計:
1、填空:(1/9+5/6)×18=( × + ×)
4/7×1/6+4/7×5/6= ×( + )
2、下面四個算式中,得數最大的是:( )
(1/7+1/9)×10 (1/8+1/9)×10 (1/8+1/10)×10 (1/9+1/10)×10
3、用簡便方法計算:
(4/5—3/4)×20 (5+4/5)×10 7/9×15/11—7/9×4/11 (9/4+9/7)÷9/28
4、解決問題:一塊地,長1/2米,寬是長的4/5,這塊地的周長是多少?
0的運算教學設計 篇4
一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讓學生感受運算順序規定的必要性,進一步掌握加減混合或乘除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2、讓學生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 教學重點:感受運算順序的必要性,準確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 教學難點: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三、預計教學時間: 1節
四、教學活動
(一 )基礎訓練
(口算) 24×5= 32÷4= 8+27= 900÷3=
60÷4= 72-44= 45×3 = 85+28=
解答題,用小棒擺8個六邊形,共需要多少根小棒?
(二) 新知學習
例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這樣計算,6天預計接待多少人?
1、觀察主題圖,根據條件提出問題。
2、小組交流。根據圖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怎樣解決?(引導學生理解“照這樣計算”的意思)
3、抓住新舊知識的聯系,運用知識遷移類推,學會知識。
4、學生匯報。引導學生列綜合算式并說一說每一步表示的意義。
5、教師用線段圖引導學生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
6、教給方法:我們可以用畫線段圖、簡圖等方法來幫助我們理清解題思路,保證準確的解決問題。
(小結)如果在一道算式中沒有括號,只有加、減法或者乘、除法,都要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計算。在解決問題時,可以用畫線段圖、簡圖等方法來幫助我們理清解題思路
(三) 鞏固練習
(基礎練習)1、直接寫出計算結果。
37+12-20 24÷6×7 90-52+28
6×2÷4 32÷8×5 48-13+5
2、劃出下面題目的計算順序并計算任意兩題。
192+8+157 45×30÷54 290-68+951 600÷50×90
143-45-57 24×5÷30 434÷7×8 240÷20÷4
3、啄木鳥醫生(判斷并改正)
850÷25×2 345-164+36
=950÷50 =345-200
=19 =145
1、課本p 5做一做1、圖書館里有故事書98本,今天借出46本,還回25本。現在圖書館里有故事書多少本?
(提高練習)1、先計算,再列出綜合算式。
240÷12= 236+70= 237+263=
125×14= 1750÷25= 25×36=
20+1750= 943-306= 900-500=
2、列綜合式計算
(1)4除900的商減224,差是多少?
(2)504加140除以28的商,和是多少?
(3)比一個數的3倍少12是60,這個數是多少?
3、課本p8 練習一 4、
4、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并列式計算。
小張有8張10元的。小王有18張2元的。 ?
(拓展練習)1、用兩種方法解決下面的問題:(只要求列式不計算)
(1)過年了,小蘭用壓歲錢為自己的小圖書館購買了一批課外書。小圖書館有2個書柜,每個書柜有6層,每層放了15本書。現在小蘭的圖書館里有多少本書?
(2)
(四)教學效果評價(小測題)
1、39+46-18= 49÷7×4= 73-45+27= 18×4÷9=
2、一件兒童上衣48元,一條長褲比上衣便宜9元,一條裙子又比長褲貴5元。這條裙子多少錢?
我原以為學生只要掌握運算順序就可以學的很好了,但通過作業情況來看,并不樂觀,學生在做混合運算時出現了以下的幾個問題:
(1)格式不對,不少的同學總是把等號對齊題目,甚至有幾個同學在橫式后面加上了得數。
(2)同學知道了運算順序,但還是習慣于把先算的結果寫在前面,沒有算的寫在后面,導致出錯。或者還是從左往右計算。
(3)計算態度有問題,比較粗心,如抄錯數字,減法忘記借位。看錯運算符號。
(4)對于兩個算式合并成一個算式很迷糊,在列綜合算式需要加小括號時總是忘記加。
(5)特別是32+15-28+40這種形式的運算,學生經常出現計算順序錯誤,沒有認真審題目中的符號,就先做兩邊,再做中間了。
0的運算教學設計 篇5
教學內容:
冀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第46、47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小區建房問題,經歷自主解決問題,從分步計算到三個數連乘計算的過程。
2、認識連乘算式,會計算簡單的三個數連乘的運算試題。
3、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積極主動的參與數學活動,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設計意圖
教學預設
一、 問題情景
出示課件情景圖,通過談話引出小區新建樓房問題,讓學生了解事情中的信息和要解決的問題。
二、自主探索
1、讓學生根據問題情景計算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2、交流計算過程,重點說說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預設學生回答問題時可能出現的情況,根據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應對方法。
4、認識連乘算式,講解計算過程
5、出示連乘的計算題,對計算方法加以鞏固。
三、 思維拓展
1、出示情景題1,讓學生自己讀題,用自己的方法解決。
2、出示情景題2,讓學生試著用綜合算式解決。
四、課堂小結
師生通過簡短的談話引出新建樓房問題,讓學生知道今天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明確“一棟樓”的概念,為下面的計算做準備。
交流時要關注學生的計算過程,每一步是在求什么。通過交流,不僅可以使學生自己的方法得到認證,同時還可以看到其他同學的不同想法,讓學生體會到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可能會出現很多不同的情況。充分考慮這些可能情況,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這樣可以使教學過程顯得自然流暢。
兩道連乘的計算題,既是對計算方法的練習,又是為下面自己列連乘算式做準備。
這又是一道聯系實際的問題,通過這道題,使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的多樣化以及數學和生活的緊密聯系。
這道題既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又是對知識內容的升華。這樣用分步列式的同學也嘗試到了列綜合算式的好處,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新知識的用途,體驗學習的樂趣,享受成功的喜悅。
師:同學們,我這有幾張城市建筑的圖片,咱們先來看看。剛才我們看到這么多的高樓,體現出一個城市雄厚的經濟實力。這幾年,我們石家莊的發展速度也非常快,到處都是高樓聳立。最近,有家開發商又要新建樓房了,他們打算在一個生活小區里新建樓房,用來解決一些居民的住房問題。他們的設計是這樣的(出示課件)。
師:圖中這是幾棟樓呢?
像這樣的一排樓房,就是一棟。一共要建8棟這樣的樓房,每一棟都有5個單元。
師:那么這個小區建成后可以解決多少戶居民的住房問題呢?先自己算算,然后四個人一組互相交流交流。
師:誰來說說你的想法?
學生自由發表不同意見,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有代表性的問題。
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有:
第一種情況:
在回答問題時,先有學生回答出用分步算式計算,再有學生回答出用綜合算式計算。
生1:12×5=60(戶)60×8=480(戶)
生2:8×5=40(個)12×40=480(戶)
生3:12×5×8=480(戶)
師:真不簡單,一道題就想出了這么多種算法。12×5×8=480(戶)這個算式,是把兩個乘法算式合成了一個算式,像這樣的算式叫連乘。那你們試著把這個分步算式也改寫成連乘算式吧。
第二種情況:
在回答問題時,可能第一個學生就用的綜合算式計算,首先表示肯定,然后再讓其他同學說說自己的計算方法。最后,老師再講解連乘。
生:12×5×8=480(戶)
師:這種方法挺巧妙。還有別的計算方法嗎?
生:(其他同學回答)
師:剛才第一名同學的方法是把兩個乘法算式合成了一個綜合算式,這樣的算式叫連乘。
第三種情況:
可能在回答問題時,沒有學生列出用綜合算式計算,這樣就等學生們回答完,老師加以引導,列出綜合算式。
生:(找2、3名學生回答)
師:像這樣的兩個乘法算式,我們可以把它們寫成一個綜合算式(板書), 這樣的算式叫做連乘。
師:連乘算式的計算是按照從左向右的順序。(板書)
師:我這還有兩道連乘的計算題,你們試著做做。
(用投影展示2名同學的計算結果,說計算方法)
師:剛才同學們幫助開發商解決了問題,大家表現的都很棒。我這還有一個題需要大家幫忙解決一下。(出示課件)
師:在練習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做一做吧。
師:誰來給大家說說你的想法。
如果學生列的是分步的算式,要加以肯定;如果有學生列出了連乘的算式,要予以表揚,但不做硬性的要求 。
師:剛才同學們用數學知識解決了那么多問題,真行!我家鄰居小明暑假去旅游了,照了好多好看的照片,你們想不想看看?那咱們一起看看吧!(出示課件)他照了多少張相片呢?大家一起算一算吧!(出示課件)你們能不能嘗試列綜合算式呢?
生:能!
師:試著做一做吧!誰來說說你的做法 。
生:(找2名同學回答)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以講解)
說得很好!
師:這節課,同學們表現的非常出色,解決了那么多的問題。好,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下課!
0的運算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
2、在具體運算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加與減、乘與除的互逆關系。
教學重點和難點:
注重數學與現實的聯系
教具準備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針對回顧與交流中的四個問題作一說明:
第一題:
這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復習四則預算的意義。在第一場景中,學生可以提出“兩位同學一共折了多少只紙鶴”、“裝飾教室還需著多少紙鶴”的問題,并運用加法和減法加以解決。在第二場景中,學生可以提出“一共需要多少錢”的問題,并用乘法加以解決。在第三場景中,學生可以提出“扎禮品盒、蝴蝶結分別需要多少米彩帶”的問題。并運用乘法加以解決。在第四場景中,學生可以提出“每個小組有多少人”的問題,并運用除法加以解決。
第二題
引領學生回顧在小學階段學習過的運算,并舉例說明哪些地方還會用到這些運算,目的是在集體交流中,尋找所學過運算的原型,系統的構建運算的現實意義。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及時引導,使學生能認識到運算的原型。
第三題
這是對于加減法之間、乘除法之間互逆關系的回顧、教材引領學生通過舉例來說明的。教學時,應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己回顧,然后在全班進行交流。教師可用教材提供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再次感受加減法和乘除法之間的互逆關系。
第四題
不做全班的共同要求。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實例進行適當歸納。
二、出示鞏固與應用
第1題
20xx年第xx屆亞運會獎牌榜
單位:枚
(1)請將上表補充完整。
(2)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嘗試解答。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
第2題
打電話計費問題生活中學生常常在用。創設這樣一個情境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教學時,應使學生明確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并鼓勵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
第3題
為支援災區的學生學習,實驗小學開展了捐書活動。四年級捐120本,五年級比四年級多捐60本,六年級捐的本數是五年級的3倍。
(1)五、六年級各捐多少本?
(2)五年級捐書的本數是四年級的幾倍?
(3)六年級捐書的本數正好是二年級的5北,二年級捐書多少本?
(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讓學生做一個有愛心的人)
第4題
與前面的問題正好相反,此題是鼓勵學生根據算式,目的是鼓勵學生找生活中的具體情境,加深理解各種運算的意義。教學時,由于有前面學習的基礎,放手讓學生自己尋找就可以了,再交流時應注意盡可能全面地提出運用各種運算的例子。
(防范聽取學生的想法和意見,在小組合作交流中提升學生對生活信息的處理能力。)
0的運算教學設計 篇7
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則,運用法則進行運算,能解決一些與分式有關的實際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經歷探索分式的乘除運算法則的過程,并能結合具體情境說明其合理性
(三)情感與價值目標
滲透類比轉化的思想,讓學生在學知識的同時學到方法,受到思維訓練.
學習重點:掌握分式的乘除運算。
學習難點:分子、分母為多項式的分式乘除法運算。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你還記得分數的乘除法法則嗎?你能用類似于分數的乘除法法則計算下面兩題嗎?
(1) = (2) =
二、探究學習:
(1)你能說出前面兩道題的計算結果嗎?
(2)你能驗證分式乘.除運算法則是合理的.正確的嗎?
(3)類比分數的乘除法則,你能從計算中總結出怎樣進行分式的乘除法運算嗎?
歸納小結:
(1)分式的乘法法則: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積做積的分子,分母的積做積的分母。 即: ab ×cd =acbd 。
(2)分式的`除法法則: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顛倒位置后,與被除式相乘。 即:ab ÷cd =ab ×dc =adbc 。
(3)分式的乘方法則:分式乘方是把分子、分母各自乘方。即:( ab )n=anbn
三、典型例題:
例1、計算:1. . 2。( )
例2、計算、1. 2.
歸納小結:分式的乘法運算,先把分子、分母分別相乘,然后再進行約分;進行分式除法運算,需轉化為乘法運算;根據乘法法則,應先把分子、分母分別相乘,化成一個分式后再進行約分,但在實際演算時,這樣做顯得較繁瑣,因此,可根據情況先約分,再相乘,這樣做有時簡單易行,又不易出錯.
四、反饋練習:
(1) (2) .
(3) (a-4). (4)
五、探究交流: (1)在夏季你是怎么挑選西瓜的呢?
(2)你認為買大西瓜合算還是買小西瓜合算?
七、課堂小結:
1、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是幾個因式的積的形式,約去分子、分母中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冪,注意系數也要約分。
2、當分式的分子、分母為多項式時,先要進行因式分解,才能夠依據分式的基本性質進行約分。
【課后作業】
班級 姓名 學號
1、 填空
(1) (2)
(3) (4)
(5) = (6)
(7)若代數式 有意義,則x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
2、選擇
(1)下列各式計算正確的是 ( )
A. ; B.
C. ; D.
(2)下列各式的計算過程及結果都正確的是 ( )
A.
B.
C.
D.
(3)當 , 時,代數式 的值為( )
A.49 B.-49 C.3954 D.-3954
(4)計算 與 的結果 ( )
A.相等 B.互為倒數 C.互為相反數 D.以上都不對
(5)若x等于它的倒數,則 的值是 ( )
A.-3 B.-2 C.-1 D.0
3、計算
(1) (2)
4、中考鏈接(選作題)
已知aba+b =13 ,bcb+c =14 ,aca+c =15 ,求代數式abcab+bc+ac 的值。
0的運算教學設計 篇8
教學內容: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第35—36頁例題、“試一試”,“想想做做”第1--6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聯系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感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地進行計算,并能用以解決三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增強類比遷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獲得成功體驗,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掌握三步計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運用三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設計理念:
運用知識的遷移,自主探索規律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說出先算什么,再計算。
560+4×220-15÷3
學生在紙上直接進行計算,指名板演,集體訂正。由學生小結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談話:很多同學都喜歡下棋,本周興趣小組要開展棋類活動,老師準備購買一些棋具。我們一起去看看老師買棋時遇到了什么數學問題:出示主題圖。這是一道購物的實際問題,遇到這類問題你馬上會想到哪些基本數量關系?(課件出示數量關系:單價×數量=總價)
2、學生看圖說一說:從圖中你知道哪些數學信息?
(1)象棋一副12元,圍棋一副15元;
(2)老師要買3副象棋和4副圍棋。
3、想一想,怎樣才能算出買象棋和圍棋一共要付多少錢?
(1)小組合作,分析數量關系、嘗試列式計算。(根據單價×數量=總價,讓學生明確:要用象棋的單價乘象棋的數量等于象棋的總價,圍棋的單價乘圍棋的數量等于圍棋的總價;分別算出兩種棋的總價加起來就是一共要付的錢。)
(2)由組長匯報,板演組內算式,板演后再說說列式的依據。(學生可能會得到以下算式)
12×3=36(元)15×4=60(元)36+60=96(元)12×3+15×415×4+12×3
(3)集體訂正,理解數量關系。(如果學生沒有列出綜合算式,則引導學生從數量關系上來列式,12×3是求象棋總價,15×4是求圍棋總價,求一共要付多少錢要用加法連起來。象棋總價加圍棋總價或圍棋總價加象棋總價)
比較:12×3+15×415×4+12×3和復習題有什么不同?
學生回答:復習題是兩步計算的混合運算,這兩題是三步計算的混合運算。
小結:像這樣含有三步運算的混合運算怎樣計算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一起來研究的內容。(板書課題)不含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
三、探索算法
1、根據:12×3+15×415×4+12×3
思考討論:這兩個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為什么?
嘗試:學生獨立試做,再指名由學生板演。
(根據單價×數量=總價,讓學生明確:要用象棋的單價乘象棋的數量等于象棋的總價,圍棋的單價乘圍棋的數量等于圍棋的總價;分別算出兩種棋的總價加起來就是一共要付的錢,通過讓學生有意識的與分步計算反復對比,明白這也是這道算式的計算順序。)
方法一:12×3+15×4方法二:12×3+15×4
=36+15×4=36+60
=36+60=96(元)
=96(元)
(包括分步算出兩個積與同時算出兩個積的情況,如有運算順序錯誤的情況也一并板演)。
(3)比較:兩種計算方法,哪一種方法更簡單?再利用第二種方法計算15×4+12×3。
通過反復對比,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鼓勵學生大膽推導出不含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順序。
匯報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匯報的同時引導學生了解:第一步脫式兩個乘積可以同時計算出來。)
獨立計算,完成課本例題填空。
2、出示“試一試”:150+120÷6×5`
小組合作,討論:算式中有哪些運算?在這里除和乘連在一起,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思考并交流,說運算順序,并標上運算順序,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3、小結:今天學的含有加、減、乘、除的三步混合運算的式子應該按什么順序計算?
指導學生閱讀書上的結語: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
四、鞏固應用
1、說說每組運算順序有什么異同。
①40×2-15×540÷2+15÷5
②50÷5+8×550+5×8+5
2.下面各題最后一步求的是什么?
(1)28×2-45÷5①求積②求差③求商
(2)84×3-98+2①求和②求差③求積
(3)90+56÷2×3①求積②求和③求商
0的運算教學設計 篇9
設計說明
本學期是對本學段的四則運算的整體復習,重點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對四則運算意義及算理的理解。根據《數學課程標準》對數的運算內容的安排,小學階段筆算加、減法的最高要求就是三位數加、減法的筆算,所以這部分內容要讓學生切實學好,并注意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因此,本節復習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對四則運算的意義及算理的復習。
在教學中,結合教材提供的資源,進一步加強對筆算方法的訓練及計算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在進一步理解算法的同時,計算能力得到提高。
2、重視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中,讓學生在理解四則運算的現實意義的同時,能夠選擇適當的運算列出算式,并結合教材習題重點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解題思路,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整理復習
1、結合教材習題,總體復習學過的四種運算形式。
師:同學們,我們學過哪幾種運算?
預設
生:加法、減法、乘法、除法。
師:誰能舉例說一說?
學生獨立思考,與同桌交流后個體匯報。
師:下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說一說,根據圖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課件出示教材86頁小小商店、植樹和裝雞蛋情境圖)
學生獨立思考后提出問題,然后全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師在此過程中要不僅要引導學生說明使用了哪種運算,還要說明為什么要使用這種運算,把重點放在交流四則運算的實際意義上)
2、根據模型復習整數乘法與除法的筆算及小數加、減法和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1)出示教材86頁點子圖和方塊圖。
師:請同學們圈一圈,算一算14×12和693÷3。
學生獨立計算。
師:誰能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匯報。
(教師不要讓學生停留在直觀運算上,要以直觀運算為基礎,讓學生說明算理。重點是在直觀運算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整數乘法與除法的筆算方法)
(2)復習小數加、減法。
讓學生獨立完成教材86頁3題(2)中小數加、減法的相關計算。
想一想:為什么小數點要對齊?
學生互相交流后個體匯報。
(3)復習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出示教材86頁3題(3)中的4幅圖。
讓學生先涂一涂,算一算,然后匯報。
3、利用四則運算解決實際問題。
(1)出示教材87頁5題的相關情境。
(2)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3)組織學生交流自己是如何解決實際問題的。
學生個體匯報。
師小結:可以根據題意,用畫圖的方法直觀地表示數量關系。
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
第一步,理解題意。可以畫圖表示已知數與未知數之間的數量關系。
第二步,制訂計劃。提出輔助問題,明確解題思路,確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第三步,實施計劃。選擇適當的運算,列式計算。
第四步,回顧檢驗。回到實際問題的情境中,檢驗計算結果是不是實際問題的解,并寫出答案。
設計意圖:
通過系統地復習,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在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同時,使學生對四則運算的意義和算理有更深刻的理解。
0的運算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則,能進行簡單的分式乘除法運算,能解決一些與分式乘除有關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經歷從分數的乘除法運算到分式的乘除法運算的過程,培養學生類比的探究能力,加深對從特殊到一般數學的思想認識。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教學中讓學生在主動探究,合作交流中滲透類比轉化的思想,使學生在學知識的同時感受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獲得成就感.
2.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應用數學的意識.
學情分析
從認知狀況來說,學生在此之前對分數乘除法運算比較熟悉,加上對本章第一節分式及其性質學習,抓住初中生具有豐富的想象能力和活躍的思維能力,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這些心理特征,因此,我認為本節課適合采用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數學學習方式。一方面運用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引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由于分式的乘除法法則與分數的乘除法法則類似,以類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乘除法則,易于學生理解、接受,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加深理解分式的乘除運算,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但讓學生“學會”還要讓學生“會學”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并掌握分式乘除法法則及應用。
難點:分子分母是多項式的分式的乘除法運算。
教學過程
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活動1
【導入】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活動1:提出問題,引入課題
引入:一盒果汁有4/5升,每個杯子可以裝3/10升,則1/3杯果汁有多少升?一盒果汁可以倒滿幾倍?
問題1:一個長方體容器的容積為V,底面的長為a,寬為b,當容器內的水占容積的
時,水高為多少?
問題2:大拖拉機m天耕地a公頃,小拖拉機n天耕地b公頃,大拖拉機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機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
問題1:求得水的高:
問題2:大拖拉機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機的
倍
教師活動: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分析以上兩式的特點得出它們分別是分式的乘法和除法。
從上面的問題可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有時需要進行分式的乘除運算,那么分式的乘除是怎樣運算的呢?這是我們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學生活動(解決問題):學生動手操作,探究規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的問題引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分式乘除運算是生產和生活的實際需要,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
活動2【活動】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問題2: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進行類比探究,讓學生根據分數的乘除法法則類比探究得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則。教師巡視,觀察學生探究的情況,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以指導。
1.學生獨立完成問題1和問題2的結果。
2.學生通過類比分數的乘除法則,探究分式的乘除法則。
3.小組之間交流結果,并總結規律性的結論。
乘法法則: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積作為積的分子,分母的積作為積的分母。
除法法則: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顛倒位置后,與被除式相乘。
用式子表示為:
【設計意圖:把自主權交給學生,體現了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新理念,遵循“教師主導,學生為主體”原則。】
活動3【練習】學以致用鞏固新知
(1)運算結果應約分到最簡。
(2)分式除法應:“顛倒相乘”。
(3)運算中,先判斷運算符號,再計算結果。
【設計意圖:例題采取學生自主運用新知識代替單純的教師講授,這是對教學方法的一大膽嘗試。在活動中,使到能正確解題的學生獲得成就感,同時也使還不能完全正確解題的學生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通過學生小組合作,熟練掌握法則,為運用法則行正確計算奠定基礎。】
師生活動:教師提問,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發現規律,訓練發展學生與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在證明過程中體會所運用的歸納、類比數學思想方法;
例2計算:
例2是例1的拓展,也是本節課的難點,學生在獨立完成時,應提醒學生先分解因式后再運用法則進行運算。解題時應注意:
分子、分母為多項式時,先將多項式分解因式,再約分。
【設計意圖:這道例題都主要是為了檢測學生的舉一反三的能力,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進一步熟練解題的思路,遵循了鞏固與發展相結合的原則。一是為了訓練法則掌握情況,二是熟練掌握和應用新舊知識的聯系。】
活動4【練習】學以致用,運用新知
1.練一練
2.試一試3.闖一闖
活動5【講授】歸納與總結
(1)熟練掌握并應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則進行運算;
(2)因式分解在分式乘除法中的靈活應用;
(3)運算結果要最簡;
(4)乘除混合運算統一為乘法運算;
活動6【練習】實際應用
應用練習:一艘船順流航行n公里用了m小時,如果逆流航速是順流航速的p/q,那么這艘船逆流航行t小時走了多少路程?
【設計意圖:強化學生分式乘除法法則的掌握和應用,強化學生對新知的領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活動7【講授】教學反思
1、選取學生熟悉的分數的乘除運算問題,用類比的思想方法學習歸納出分式乘除法的運算法則,學生感到輕松容易的掌握了分式乘除法的運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針對本節課內容我設計一系列有梯度的問題,并采取小組合作形式。課堂氣氛活躍,生學習熱情比較高。課堂學習效果較好。
3、學生能力的培養,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強化問題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敢于獨立思考,敢于探索、敢于質疑的習慣;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習慣和心里品質;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教會學生在多方面思考問題,多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
存在的問題:
(1)由于部分學生計算能力欠缺,算上還出現問題。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應加強計算能力的培養。
(2)教學效果還有些欠缺,爭取以后在課堂上讓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情感目標都能達到,讓學生學的輕松,積極性高,當堂問題當堂解決。
0的運算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內容:
教材第49頁中的例3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探索過程,明白“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的道理。
2.理解并掌握含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
4.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和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能力。
目標解析:
在算式的比較中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經歷含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探索過程,并在計算、比較中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掌握含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體會小括號的作用,會列綜合算式來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一)計算(課件出示出示下面各題)
75-36+24 25-20÷5 6×8-5
1.指生說說每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學生獨立計算,并指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明確每題的運算順序。
(二)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并計算(課件出示下面各題)
(1)10-5+3= (2)7+(7-6)=
10-(5+3)= 7+7-6=
1.學生獨立計算,把先算的一步畫上橫線。
2.比較算式,全班交流。
(1)每組中上、下兩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為什么數字相同,運算符號相同,可運算順序不一樣呢?
3.引導學生歸納,初步明白運算順序:一個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三)導入新課,并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溫故而知新”,讓學生獨立計算、集體交流,進一步梳理同級運算、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并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回顧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為下面自主探究做好鋪墊。】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一)嘗試練習,引出規定
1.脫式計算。(課件出示例3)
7×(7-5) (77-42)÷7
2.學生獨立完成,同時指生板演,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3.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之處?(都含有小括號)
4.引導學生歸納: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二)變式練習,形成對比
1.脫式計算。(課件出示下面題目)
7×7-5 77-42÷7
2.指生說說各題的運算順序,然后獨立完成,同時指生板演,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3.比較算式。
7×(7-5) (77-42)÷7
7×7-5 77-42÷7
(1)上、下兩個算式有什么不同?
(2)在進行脫式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3)小括號在這里起到什么作用?(改變運算順序)
【設計意圖:在喚起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遷移類推,自主學習,親身體會規定運算順序的合理性、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又在算式的比較中充分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
三、鞏固深化,綜合應用
(一)計算(課件出示教材第49頁“做一做”第1題)
76-(12+25) (12-5)×3 48÷(8-2)
34-(28-13) 6×(7+2) (88-56)÷8
1.這6道題有什么相同點?
2.有括號的算式,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3.學生獨立完成,指生板演,教師巡視指導,最后全班交流。
(二)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并計算(課件出示教材第49頁“做一做”第2題)
4+5×7 (72-18)÷9 24÷4+2
(4+5)×7 72-18÷9 24÷(4+2)
1.每組中上、下兩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學生獨立完成,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
(三)先填空,再列綜合算式(課件出示教材第49頁“做一做”第3題)
1.學生獨立完成,指生板書綜合算式,教師巡視指導。
2.全班交流:什么時候需要加“小括號”?
(四)看圖列式計算(課件出示教材第52頁第13題)
小明有35元錢,買一個魔方用了3元,剩下多少錢?如果用剩下的錢買8元一個的筆袋,可以買幾個?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學生獨立完成,指生板演,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重點說明:要求可以買幾個筆袋,必須要求出剩下的錢。
4.拓展提高:有能力的學生也可引導他們直接求第二問。
【設計意圖:在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基礎上,設計有層次性的練習,在練習中不僅凸顯“小括號”的作用,而且訓練學生列綜合算式的能力。這樣即鞏固了新知,也為下一節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課堂小結,梳理知識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與前面學習的混合運算有什么不同?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0的運算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內容:
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乘法運算定律》
教材的第33頁——35頁的例1、例2及練習六的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
2、借助觀察、比較、概括等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能夠運用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
重點難點:
1、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
2、能夠運用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那什么叫做加法交換律?什么叫做加法結合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生回答,師板書:a+b=b+a (a+b)+c=a+(b+c)
同學們想一想:這是我們學習的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那么乘法有沒有交換律和結合律呢?
二、新授
觀察教材第33頁的主題圖,說說你從圖中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學生可以復述圖中
的兩段說明文字,也可用自己的話進行敘述。)
根據圖中帶給我們的信息,可為我們解決哪些數學問題?
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例1、例2并板書。
板書:(1)負責挖坑、種樹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澆多少桶水?
1、學習例1。
1)、思考。
要解答“負責挖坑、種樹的一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需要知道哪些相關的信息? 學生通過理解,找出需要得到的信息:(1)共有多少個小組。(2)每組的人數。
2)分析數量關系。
3)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決問題,教師巡視。
4)匯報。
板書:4×25=100(人)25×4=100(人)
5)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
4×25和25×4兩個算式都是求“挖坑、種樹的一共有多少人?”結果怎么樣?(相等)既然兩個算式的計算結果相等,我們可以用什么符號來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等號)
板書:4×25=25×4
6)這個等式說明了什么?(把4和25兩個因數交換位置,積不變)
7)舉例。
你能再舉出幾個像這樣的例子嗎?
根據學生的舉例板書:
8)歸納總結。
思考與問題:同學們觀察一下每組等式的左右兩邊,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你發現了什么?
相同點:左邊和右邊的算式都是兩個相同的數相乘,乘的結果都相等。
不同點:左邊算式和右邊算式的兩個因數位置不一樣,都交換了。
請學生用自己的話來敘述發現的規律?(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匯總)
板書: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這叫做乘法交換律。
9)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換律。
板書:a×b=b×a
請同學說說這里的a、b可以是哪些數?
2、學習例2.
教學過程同上。
三、鞏固與練習(學生獨立完成,最后進行反饋)
1、填空。
25×73=( )×( ) a×( )=35×( ) a×b=( )×( ) 25×7×4=( )×( )×7 (7×125)×8=7×(( )×( ))
2、教材35頁的做一做,教材37頁的第1、3題。
四、小結
引導學生總結這節課所學的內容。
五、作業布置
教材37頁的第2、4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