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工具的演變(精選4篇)
計算工具的演變 篇1
[教學目標]
通過計算工具的演變過程,滲透數學文化教育。
[教學重、難點]
計算工具的演變過程的資料收集,滲透數學文化教育。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學生每人收集的有關計算工具的演變過程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小組交流每人查找的資料:
1、每人讀自己查找的資料
2、小組匯總所查資料
3、寫出計算工具演變的過程
二、全班交流查找的資料
1、小組匯報
2、相互補充資料
三、小結。
通過計算工具的演變過程,滲透數學文化教育。
計算工具的演變 篇2
教學內容:簡要介紹一些計算工具的演變過程。(課文第42頁的內容。)教學目標:1、 使學生感受到計算在日常生活、生產實踐中的作用,體會到人們為了方便計算在計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使學生受到愛科學、學科學的教育。2、 使學生對計算工具的發展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滲透數學的文化教育。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算盤等學具準備:算盤、計算器等。教學過程:一、 指導閱讀:1、 讓學生獨立閱讀課文,獲取書本提供的信息。2、 小組交流,讓每一個學生都在小組中說一說自已所知道計算工具的計算公式3、 教師巡視,簡要回答部分學生提出的問題,并收集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作全班講解。二、 簡要介紹一些計算工具1、 石子計數、結繩計數(1) 幻燈呈現課文第42頁第1個圖。(2) 古時人們記數的方法。石子計數:古時候,牧民用石子的數和羊的頭數作對應記錄,早上放出幾只羊,就用幾個石子表示,晚上放牧歸來,再把石子與羊一一對應,如果石子數和羊數剛好對應,就說明羊沒有少了或丟了。結繩記數:其原理和石子計數類似,如:古時候,人們采集野果,或捕魚時,在繩子上打結,采幾只野果或捕到幾只魚,便在繩子上打幾個結。2、 算籌計算。(1) 算籌的發明時間、發明人。通過介紹,使學生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公創舉,增強愛國主義教育。(2) 算籌的計算方法。用樹枝或竹條來表示數字。如:“1”就用一根枝條來表示,,“2”就用兩根枝條來表示。……“6”就用枝條“ ”來表示等。3、 算盤。(1) 算盤發明的時間、發明人。① 在一千多年前,中國人又發明了算盤,使計算的速度快多了。② 曾經在生產和生活中廣泛應用,還曾傳到日本、朝鮮等國。算盤至今還在使用。(2) 介紹算盤的結構和記數法。① 出示教具、學具------算盤② 記數法:上方每顆珠子代表5,下方每顆珠子代表1。③ 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所知道的知識。教師:關于算盤,你還知道什么?4、 計算機。(1) 計算機發明的時間、發明人。20世紀40年代,美國科學家發明了最早的計算機。(2) 關于計算機運算速度的了解。讓學生說一說,他所知道的知識。提問,關于計算機,你還知道什么?(課前可以讓學生通過其他的途徑獲取更多的有關信息)
計算工具的演變 篇3
學生拿到計算器都急于“玩一玩”,也急于告訴同伴自己對計算器的一些了解。教材在簡單介紹計算器上的“顯示器”和“鍵盤”之后,滿足學生的需求,讓他們通過玩,初步認識計算器上的一些常用的鍵。首先是找到開機和關機的鍵,試一試怎樣開機、怎樣關機。再摸摸、按按其他的鍵,并相互交流各人初步知道了哪些鍵,有什么作用。在這個教學環節里,著重認識0~9共十個數字鍵,+、-、×、÷四個運算鍵以及讓計算器顯示得數的等號鍵。學生了解這些鍵的功能后,就可以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了。
通過“人機大比拼”的游戲,讓學生客觀的認識到在進行比較復雜的計算時,才使用計算器。
計算工具的演變 篇4
[教學內容] 計算工具的演變(第44頁)
[教學目標]通過計算工具的演變過程,滲透數學文化教育。
[教學重、難點] 計算工具的演變過程的資料收集,滲透數學文化教育。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學生每人收集的有關計算工具的演變過程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小組交流每人查找的資料:
1、每人讀自己查找的資料
2、小組匯總所查資料
3、寫出計算工具演變的過程
二、全班交流查找的資料
1、小組匯報
2、相互補充資料
三、小結。
通過計算工具的演變過程,滲透數學文化教育。